第一篇:医患关系恶化 媒体报道失衡难辞其咎
医患关系恶化 媒体报道失衡难辞其咎
医疗纠纷与医患冲突成时下社会热点,与媒体的强力介入不无关系,媒体在一个时期内集中讨论的问题往往构成社会舆论的中心议题,过度集中地报道医疗纠纷使人们在与医院或医生打交道时抱着敌对的态度,对加剧医患矛盾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作者:海绵
28日上午,浙江温岭市上百名医务人员聚众抗议医疗暴力。今年10月17日至27日,中国发生6起患者伤医事件,多位医护人员重伤甚至死亡。引发医患关系紧张,医疗暴力频发的原因错综复杂。而公众对医疗专业知识的匮乏,许多媒体对医生的扭曲报道,在一定程度确实加剧了医患关系的紧张局面。
据中国医院协会的一项最新调查,中国每所医院平均每年发生的暴力伤医事件高达27次。医患关系的紧张状态,原因错综复杂。但医疗纠纷与医患冲突成时下社会热点,与媒体的强力介入不无关系,媒体在一个时期内集中讨论的问题往往构成社会舆论的中心议题,而人们往往把媒体报道的世界当做真实的世界,过度集中地报道医疗纠纷使人们在与医院或医生打交道时抱着敌对的态度,对加剧医患矛盾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国际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于2010 年 8 月刊发《中国医生:威胁下的生存》(Chinese doctors are under threat)一文剖析中国医生的处境,认为中国媒体对医生的扭曲报道加剧了医患关系的紧张局面。
2010年7月23日深圳一名孕妇在凤凰医院顺产下男婴后,被丈夫发现肛门处被缝线了,丈夫怀疑助产士因索要红包不成伺机报复,遂向媒体报料。随后,诸如“产妇肛门被缝”、“助产士索要红包”等报道引起轩然大波。据多方调查的事实是,所谓“产妇肛门被缝”及红包等情况并不存在,助产士进行的“缝扎止血”手术,只是对痔疮做了处理。其实“缝肛门”事件在有医学常识的人看来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也并不难调查清楚,但媒体为求耸动,有意混淆“把肛门完全封闭”和“缝合(或结扎)肛门痔疮出血点”的区别,做出罔顾事实的不客观乃至虚假报道。
2011年9月,某刚出生的婴儿无法正常排便,其就诊的深圳市儿童医院建议做造瘘手术,全部费用需10万元,而学医的父亲陈先生拒绝了手术,到另外一所医院仅开了0.8元的石蜡油,声称缓解了孩子症状。媒体以陈先生作为主要消息来源,大肆渲染其“受难经历”,社会舆论一边倒地指责医院过度医疗。而最终,婴儿被确诊为先天性巨结肠,并进行了手术治疗。陈先生的孩子的病情没有被耽搁,相关媒体也向医院致歉,但儿童医院多名患儿的家长受媒体对“八毛门”事件报道的影响,拒做手术,导致患儿病情恶化。
2006年初,北大医院心血管研究所研究员熊卓为在北大医院接受手术后死亡,医院的死亡诊断为急性肺栓塞,熊卓为家属将北大医院诉至法院,称其在治疗过程中存在过失。二审开庭前,央视“经济半小时”就此事进行了报道,报道中“纵容非法行医”、“草菅人命”等字眼迅速点燃了舆论对医院的强烈不满。其实北大医院是否有过错,是否涉案医生是否非法行医,涉及复杂的医学知识,应由专业机构鉴定,司法机关给出裁判。二审结果虽判北医败诉,但判决书并没有认定该院“非法行医”,可见有医生执业资格而未取得开业执照行医的不属非法行医,央视断章取义解读《执业医师法》。
2012年7月29日,央视记者伪装成患者交给某医院检验科绿茶饮料进行尿检,而结果显示“尿液”中有白细胞、霉菌和杂菌。该尿检结果便成为媒体指控医院坑害患者的有力证据。其实,茶水当尿检不能证明仪器出错,仪器针对比较有特有指向的检验品来测试,并没有分辨送检物的能力。在现实医疗环境中,标本一般由患者本人采集、送检,而尿试纸的设计主要是考虑人体尿液的成分来测定所需要的项目。从医学角度说,任何优秀的检验人员也无法分辨冒充尿样的茶水。媒体在医学知识上栽了跟头,但其先入为主、有罪推定的“钓鱼”采访更病态。
2012 年 3 月 23 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一名17岁的少年持刀砍死一名27岁的实习医生,还造成三人受伤。当晚,有网站刊登新闻后附带“读完这篇新闻后的心情”调查,选择“高兴”者占总数的六成以上,被一些媒体解读成“医患仇恨”大肆报道。仅因“心生不满”就现杀气,在其他场合凶案同样会发生,是典型的“激情犯罪”,属于刑事案件,并不应该与医患矛盾扯上关系。而在报道当中去有意识地用吸引人眼球的方式确立一种仇恨,甚至鼓励一种仇恨,只会火上浇油,使医患矛盾更加激化。
纵然在人人可以发声的社交媒体时代,专业媒体的话语权依然是一种宝贵资源。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中美医患新闻报道比较研究:实务、效果与评价”中,学者庞慧敏曾采集2009年至2011年中国社会媒体报道医院医疗纠纷89例进行分析研究。医患纠纷中的孰是孰非本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需要中立的、权威的机构进行鉴定。而此89例医疗纠纷中,在权威专家鉴定意见之前就开始指责医生、同情患者的报道达62起,占69%。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6年公布的数据,中国公共卫生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5%,在全球191个国家中排名第188(倒数第四)。中国的公立医院,年收入仅约10%的资金来自政府,其余90%的收入来自病人的自费和医疗保险。正是这种以药养医的医疗体制,导致“看病难、看病贵”一直难以解决。而媒体集体陷入对医生污名化的报道中,不仅模糊了公众视线,混淆了真正的问题,使得官方得以从医者和患者的纠纷和公众视野中脱身,也无益于解决“看病难、看病贵”。
第二篇:医患关系恶化的主要责任在于医还是在于患 立论稿
医患关系 立论稿
尊敬的评委,主持人,各位观众,大家好!
很高兴今天能和大家共同讨论有关医患关系的恶化责任主要在于医还是患的问题,而我方的一贯观点是,医患关系的恶化责任,主要在于医。
要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请允许我对这个辩题的定义做一个清晰的解释。
首先。医,是指参与医疗活动的医院全体职工,即医生、医院单位和制药厂等。患,是指患者和与患者相关的每一种社会关系,即全体患者组成及其亲属。医患关系,指得就是这两者之间的联系。其次,主要,是指双方都有责任的前提下,造成问题更严重的,需担当更多责任的那一方。
我方必须申明的一点是,在医患关系的恶化过程中,不存在哪方是无责任无过错的。我们今天所强调的,是哪方所需要承担其中的“主要”责任。必须提出的是,对于某些因为医患关系恶化而受到精神、肉体伤害的良心医生们,我们每一个人都感到悲痛和惋惜,都应该反思自我。但正是这种反思,更加促使了我们要找出医患关系恶化的主要原因,让医院这份土地更纯净!而我方今天对于“主要”这个概念的判断标准,是依据在医患关系中,哪方行为和改正更具有影响力来酌定的。下面,就请允许我对医生为什么在医患关系恶化中负主要责任进行论述。
第一,在医患关系中,医生是不端行为的始作俑者。在场的各位观众和评委老师们,想必我们都有曾作为患者的经历。试想,当我们作为患者时,我们会首先挑起对医生的矛盾吗?我们会在医生认真负责的情况下对医生抱有不满心怀芥蒂吗?归根到底,还是在于医方先对患者采取的极度不负责任的态度,才致使了患者的不满,造成医患关系的恶化!
第二,在医患关系中,医生的行为对患者的影响力巨大。当我们作为一个患者时,我们在就医的过程中就处于一个绝对劣势的地位。医生罔顾患者的经济能力、重复开药、做不必要检查、罔顾患者的生命健康、小病当大病、见死不救,甚至于收红包、拿钱才救命!这种发生在患者身上的种种悲剧,医生难咎其责!
第三,在医患关系中,医生的改正能更好的改变现状。作为医生群体,若能渐渐改变如今存在的不端行为,想必作为患者的我们一定会信任并理解医生。改变虽小,却是医生必须承担起的一份责任!
总而言之,在社会双方共同造成的医患关系恶化过程中,医生显然起了更大的作用、具有更强的影响。医生的一次不负责,就可能造成患者的一生悲剧。医生的一次负责,更可能让患者重获生命。既然如此,医生对造成医患关系恶化的主要责任,还有什么理由推脱呢?因此我方坚定认为,医患关系的恶化责任,主要在于医!
第三篇:医患关系恶化主要责任在医方还是患方 立论
医患关系恶化主要责任在医方还是患方
立论
尊敬的评委、主席,亲爱的场下观众以及可爱的对方辩友,大家下午好!
很荣幸由我代表农学院辩论队与大家一起探讨医患关系恶化这个问题。我方的观点是:医患关系恶化主要责任在医方。
开宗明义,概念先行,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辩题中几个词的含义:医患关系恶化是指医方和患方在医疗诊治过程中产生的特定人际关系。医方是指医务人员及医疗机构。患方是指患者及其社会关系。恶化是指向着不好的方向发展。责任是指当事方在事件发展中为自己的行为所导致的后果应有的担当。
而我方判断医患关系恶化主要责任在医方还是患方的标准是:何者的行为及处理问题的方式对医患关系产生了更多的消极影响。
下面,就请允许我对医生为什么在医患关系恶化中负主要责任进行论述。
首先,现阶段医方本身存在的一些不足为医患关系恶化埋下种子。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很多法律和制度都需进一步的完善。也正因如此,医方为了更好的运营或更好的自我保护产生了乱收红包,随意扩大治疗,签订一堆免责书等一系列行为。这些行为,患者看在眼里,堵在心里。医学体系复杂多变,容易产生我们无法预料,很难避免的问题,更需要我们构造一个医患之间相互信任的关系,可就在我们呼唤相互信任的时候,是否想过,患者有病投医本就是对医生的信任,而医方本身存在的不足却把这些信任渐渐消磨。医治过程中真的出现问题之后,这种不信任感就像爆竹遇上了火星,这时因为爆竹爆炸受到伤害的医方却哭诉着自己的委屈,这不是一种莫大的悲哀吗?
其次现有的医患之间沟通模式具有很大的弊端,这直接导致了两方矛盾加剧。如第一点所说,虽然我们的法制建设越来越完善,但是有些问题却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医生的选择性用药,签订免责书的举动也是有一定的道理。但患者却不甚理解,导致这种情况,很大原因是出在沟通模式。医患沟通中,医生占据主导地位,对比西方的医患沟通方式,英国的医院设立了专门人员对患方的疑惑和不理解进行交流和解释。美国的医院要做到知情同意,即医生在就诊过程中必须确定患者是否明白并同意医生的诊治计划。而在中国,医生除了必要的几个问题,很少主动和患者交流,态度越来越冷漠,有些甚至运用不当言辞。病历上的字潦草,令患者难以辨识。此外部分院方开设的网上交流平台,也是本着利益的目的,没有切实起到沟通的作用。与其说是患者不理解医生的工作,还不如说是医生无视了患者渴望交流的心情。这样一种存在弊端的沟通方式无疑让医患关系雪上加霜。
最后,医方对于医患矛盾没有一个具体、完善、人性化的解决方案。的确很多的医疗事故是无法避免的,如何解决成为了医患之间面临的最大问题。但我们看到,在很多对铺公堂的案例中,因为医方的消极回应导致患方不满占了很大的比例。问题出现后,无论是技术性失误还是医学上的局限,医方都应向托付生命的患方做出积极的回应。在德国和新加坡,医方会主动和患方直接接触以确认事实并协商可能的赔偿。而在日本,医方必须报告所有医疗事故,并对属于院方失误的医疗事故,向患方道歉。而在中国,当我们追究医方责任时,大部分医方不但不积极回应,那一张张免责书甚至还成为他们推脱的证据,这让患者如何接受?又让医患关系如何向好的方向发展呢?
对于一些无辜医生受牵连的案例我们的确感到痛心,但对于今天的辩题我们必须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看,医方需明白自身的短板,努力改进,这样才更有利于建立一个更友好的医患关系。因此我方坚定的认为:医患关系,主要责任在医方。
第四篇:材科1101-邹飞-医患关系恶化原因与解决方法
医患关系恶化原因与解决方法
学号:0121001010104 班级:材科1101 姓名:邹飞
【摘要】自医疗改革开始以来,医疗纠纷层出不穷,医患关系也变得越来越紧张,甚至走向极端,而这严重影响了群众的医疗保障和医疗机构的社会形象,如何缓解医患矛盾,重塑和谐的医患关系成了目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当前的重大任务。【关键词】 医患关系 医疗改革 责任 权利 法律 道德
从07年的第四次医疗改革开始,医疗纠纷就开始不断出现,医患关系紧张,网络、媒体上出现的“医闹”层出不穷,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还要从医疗改革说起。
2000年3月,江苏省宿迁市公开拍卖卫生院,拉开了医院产权改革的序幕,共有一百多家公立医院被拍卖,实现了政府资本的退出。2001年无锡市政府提出了托管制的构想;2002年年初《上海市市级卫生事业单位投融资改革方案》出台,也是产权化改革的探索;有关部门在地方进行“医药分开”的试点,按照“医药分家”的模式将药房从医院中剥离,但未获得重大进展。2003年SARS事件是对卫生体系的一次严峻的考验,这一事件直接暴露出了公共卫生领域的问题。而随着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的逐渐凸显,卫生部开始尝试制定《关于深化城市医疗体制改革试点指导意见》。2006年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2007年4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试点,并明确2007年将在有条件的省份选择一两个市,进行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试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启动,2008年总结试点经验、继续推广,至2009年在全国范围内推开。而这些改革,明显是为了普及民众医疗,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措施,却为什么会导致医患关系紧张[9]?
最基础的,是解决医疗纠纷适用的法律不健全。医患关系紧张多数是因为医疗纠纷,到处都在爆料医生医风不正,或者是患者无理取闹,而要解决这些问题,有的单单协商是不够的,医疗卫生事业有其自身特殊性,而针对其特殊性建立起来的法律体系,很大程度上未能真正起效于解决现实中的医疗纠纷问题,虽然国家在努力使其适应目前的经济体制,但是在这建立或者说是健全的真空期,大部分医疗纠纷在处理上都无法可依,直接导致了医患之间的互不了解、互不通融[1]。
其次是医学本身的复杂性,因为医疗事故而给自己个人或者家庭带来不幸固然可悲,但是毕竟医学领域充满未知数,针对复杂多样的患者个体,医务人员对疾病的认知和医疗技术的运用或多或少都有差异,即使在医学高速发展的今天,国内外一致承认的疾病确诊率仅为70%,各种急症抢救的成功率也只在70%~80%[10],也就是说,医生不能包治百病,治疗过程始终存在失败的可能,患者对医疗效果过高的期望,也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一部分。再者医生与患者相比,对于疾病的了解一定是更多,而少数患者在不曾了解医疗措施实质的情况下就认定医疗方案的错误,仅凭个人臆想猜测就对医方进行指责甚至谩骂,2012年的苏州好医生陷“网络事件”就是其中之一:11月7日下午,正在苏州开会的省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刘虎手机响个不停。从来自病人、家人、朋友近10个电话里,刘虎得知,一位患儿家长发帖称刘虎为牟利拿小孩眼睛做实验,该帖《刘虎,你的良心何在?!》洋洋洒洒近三千字,置顶于“西祠胡同”首页。之后刘医生选择了通过邮件直接与发帖人沟通,详细解释了治疗方案,而后刘医生收到了对方的回信,自称孩子妈妈的人称误解了医生并致歉,主动删帖,并于21:07分在西祠各版重新开帖公开道歉。“再次对之前的帖子对刘虎医生造成的困扰表示歉意,医者父母心,在此谢谢刘虎医生的豁达。请安心工作,为所有的眼疾患儿家庭解除困扰。” 至此,刘医生的网络事件告一段落[6]。而通观整个事件,其发生原因在于患者家属的断章取义,未曾沟通了解就盲目对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批评指责。
与患者意识相对的,医生的责任意识与职业修养也与医患关系息息相关。少数单位和医务人员中存在着不正之风及服务态度差、职业道德水准低下等问题。有的医生在未告知患者风险存在的情况下进行治疗,导致出现医疗事故,这些都是能造成医患之间互不信任的原因。在患者接受治疗的时候,病患拥有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的权利,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书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书面同意,医务人员未尽到前款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8]。也就是说,医生执行手术或者检查前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还应当尊重病人的选择权利,这是医生的义务,而有些医生为了盈利,擅自决定病人的诊疗方式,严重侵犯了病人的权利,导致了患者对医方的不信任,使医患关系的紧张程度升级。
然后是部分群众对医疗制度改革的不适应,随着医保制度的建立,医疗费用有过去的公费全包变为个人承担一部分,有些患者对自己花钱看病不适应,往往将这种不满发泄到了医疗服务中。
还有的就是新闻媒体的不当宣传,某些新闻媒体在报道评论一些医疗事故时,不考虑医疗问题的特殊性,对医疗事件的严重性存在不切实际的渲染,给群众留下了心里疑虑。
如何解决医患之间的紧张关系?其实说解决是不切实际的,但是能做到最大程度的缓和,和谐的医患关系自然会成型,而首先要解决的是医德教育,完善制约体系。医德医风就如同医疗技术,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而大部分医患冲突是由医德医风引起的,因此加强管理机制是必须的,对医务人员进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提高医务人员树立良好医德医风的自觉性[2]。
然后是规范卫生法律法规。由于医患服务的垄断性,医方一直是处于主导地位,医方与患者通常处于命令和服从的绝对不平等地位,因而在加强医疗管理的前提下,可以有针对性的引入一些国外的先进管理模式,完善和提高我国现有的卫生法律法规,这在很大程度上能缓解医患矛盾的问题[7]。
注重患者的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近年来,医患之间的恶性冲突时有发生,行为人的法律、道德意识薄弱固然是原因的一部分,但病人复杂的心理对医患矛盾走向极端不无关系。在本身健康不稳定的情况下,病人难免产生焦躁情绪,难以自控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尤其是一些重病患者。所以作为医方,在进行病情治疗的同时,注重病人的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也是必须的,这样可以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减少双方误会[4]。
积极稳定的推进医疗保障体制改革。医疗改革至今已经覆盖了全国大多数地区,但是实行制度不力而导致部分地区无法享受医保待遇的情况难免会发生,因此目前注重的应该是实施,多多考虑广大农村地区,完善和实行农村基本医疗保障改革,才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推动医患关系向和谐的方向发展[5]。
新闻传媒的理性。媒体对社会事件的“曝光”与监督,很大程度上净化了社会氛围。但是,为了产生轰动效应而进行的或多或少的不符实际的报道,容易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力,作为医者,救死扶伤是天职,如果媒体为了利益而大肆渲染,不顾医学的特殊性,一味发掘所谓的“内幕”,无休止的披露,将会严重影响医患关系的和谐进程[3]。
医疗事件的处理直接影响到医疗工作,也与社会稳定及发展息息相关。因此不管作为医方还是患方,都应当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规范自己的道德意识,只要医患双方共同努力,相信随着制度的的不断完善、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医患关系必定将会朝着更为和谐的方向发展。[参考文献]
[1]王艳丽.《我国现阶段医患关系紧张的五个主要原因》[N].人民日报,2012年3月26日 [2]孙海云.《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重塑白衣天使形象》[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年第1期 [3]徐明娜.《重塑诚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年12月 [4]胡勇飞.《和谐医患亟盼重塑互信》[N].江西日报,2012年10月1日
[5]陈斌,张子江.《浅谈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与对策》[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4年第9期
[6]王岳.《医患之间的法律关系》[J].书摘,2006年第9期
[7]范景敏.《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及对策》[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4年3月第2卷第3期
[8]方菲,方溢云.《患者的知情同意与医生的责任》[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4年8月第17卷第4期
[9]雷方.《十八大党代表雷方谈医生的责任与信仰》[N].人民日报,2012年11月2日 [10]陈自强,颜伟,孙梯业,陈燕凌,郭海涛.《浅谈医患关系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全科医学,2005年2月第8卷第4期
注:[J]指期刊,[M]指著作,[N] 指报刊,[D]指学位论文.
第五篇:从医患互动权力结构失衡看医患关系紧张问题
从医患互动权力结构失衡看医患关系紧张问题
钱梦琴
(2009211517)
摘要: 本文从医患互动角度深层次分析了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并对影响医患互动权力失衡的因素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医患关系紧张,主要原因是医患双方互动失衡,而失衡的某一方的单独责任,而是整个大的社会环境因素引起的,包括社会劳动分工专业化引起的医患信息不对称,医患关系中诚信的缺失,社会法制的不健全引起理性互动平台缺失,新闻舆论的错误导向等。
关键词: 医患互动;失衡;医患关系
近二十年来, 不管是由医疗过失而引起的医疗纠纷, 还是患者无端闹事,都屡见不鲜。现在医患之间一旦出现言语不和就导致冲突, 对医护人员辱骂、威胁,甚至拳脚相向, 演化为医院暴力事件。在这些暴力事件中, 有些的确是由于亲人去世或久治不愈而情绪激动所致, 这类事件往往在患者或家属情绪平静后得以和平解决;但其中有一些是为了获得经济补偿而无理纠缠的, 抱有这样目的的人往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而且为了达到目的不惜将事态扩大化, 现在称为医闹。有的人甚至把此作为一个图利产业, 组织一批人,专门替病人来闹医院, 在得到医院的补偿后收取费用。医患冲突严重威胁到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研究医患关系紧张并逐渐恶化的原因成了学界备受关注的话题。
一、医患互动权力失衡是医患关系紧张的关键因素
医患关系是以医疗职业为基础,以道德为核心,并在医疗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一种人际关系。我国转型时期的医疗体制是以市场化为取向的,将医院推向市场化的同时,也将医院运作方式推向了机械化,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二元互动关系大多数时候变成了单向度的,即医务人员向患者询问基本信息、病史、症候等,甚至有时这种互动完全封闭性的,整个整段过程完全依赖机器化或非人工化。尽管引起医疗纠纷的原因很复杂,但我们在关注和调查医疗纠纷问题时发现, 绝大部分医疗纠纷都不是医疗事故引起的。长沙市某医院2005年发生医疗纠纷105次,无一例属医疗事故, 在这些医疗纠纷中, 医患关于治疗上的误解有56次之多。统计资料表明, 医患沟通不良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高居不下的重要原因。医患沟通(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是指医患双方在医疗活动中围绕患者的健康问题进行的不断深化的信息交流, 所交流的信息既有同疾病诊治直接有关的内容,又包括医患双方的思想、情感、愿望和要求等方面的表达, 其方式有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是医患之间各种联系和一切诊疗活动的基础(张永良)。医患之间的交谈不仅仅是病史的采集,也是患者对医生产生信任的基础。谈话曾是医生的法宝, 起到安慰病人, 增加他们治疗的信心。现在,医生不再需要把自己的手放到病人的身体上,也不再有兴趣和工夫与病人谈话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复杂的机器。医护人员常常忽视医患沟通,重视医疗仪器的检查,忽视患者自我的体验感受。导致医患之间交流不畅, 信息严重隔离。很多医患纠纷的发生都与医务人员吝啬自己的语言有关。因此医患互动权力失衡是医患关系紧张的关键性的因素。
二、影响医患二元互动权力失衡的因素
在医务人员与患者的二元互动过程中,诸多因素影响了其互动的顺利进行,造成医患——这种特殊的人际关系的紧张与恶化。1.医患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信息不对称是信息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在信息经济学中,一般将交易中拥有私人信息的一方称为代理人,而将不拥有私人信息的一方称为委托人。产生信息不对称的原因,主要是人们知识水平高低不同和分工与专业化。信息不对称必定导致信息拥有方即代理人为牟取自身更大的利益使另一方的利益受到损害。随着我国医疗体制走向市场化改革的深入,这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影响在医疗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
在医学诊疗过程中,医患双方存在着医疗信息分布和掌握的不对称,这是医疗市场的重要特征。作为医方,由于医学科学专业性非常强,需要相当长时间的专门学习和临床实践才能胜任工作;作为患方,他们获取这些专业知识的机会成本太大,不可能得到与医方对称的医学信息,从而成为信息劣势的一方。也就是说,由于医疗行业的高度专业性和技术性,医务人员拥有处方权和医疗技术的足够多的信息,而患者不仅由于个体搜集、吸收和处理医疗信息的能力有限,而且由于信息传递的不完全和不充分,往往处于医疗信息的劣势地位,这就决定了医患双方在信息占有上呈现不平等,使患者无法与医务人员平起平坐。由于医务人员对医疗信息具有垄断优势,并不是所有的医院都会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在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之间存在很大差别,有些医疗技术质量比较低的医院会通过虚假广告宣传等形式将其真实信息掩盖起来,夸大宣传自己的医疗服务质量一流,利用病人对医疗知识的缺乏及求医心切而上当受骗。加上医患关系的不和谐,使得患者无法仅仅凭借医院分级作为识别医院优劣的手段。部分新闻媒体对非营利性医院医疗纠纷进行夸大、不客观的、甚至是失实地报道和对部分营利性医院医疗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认定不够,加剧了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程度。
另外,一般患者缺乏医疗服务知识,他无法知道自己患了什么病,需要接受什么治疗,花多少钱才能治好,从而也无法判断自己所接受的治疗是否是最恰当的治疗方法,也无法判断自己支付的是否是合理的价格,只能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一切听从医生的安排。同时,患者对医生的专业特长、技术水平等缺乏了解,不容易选择到自己满意的医生。再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对医院的管理信息、经营状况也缺乏必要的了解,这就可能给乱收费行为以可乘之机,而且不利于患者在选择医院时进行比较。
医患之间的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双方共同的目的都是为了患者的病情向尽可能好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当患方对医疗过程或结果不满意时,极易发生医疗纠纷,影响和谐医患关系。
2.医患之间诚信缺失导致沟通不畅
一方面,医院推行“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的口号,在当前医生队伍的素质状况下,以及临床过程中仍然固有的家长主义,甚至包括现有的医院管理模式,都无法达到真正达到“以病人为中心”的要求,对这种口号的失望,诱发了患者对医院、医生的不信任。卫生资源配置上的不公正因素,卫生政策制定上对效率过多的考虑,都使患者对医生群体产生了不信任感。另外,医生基本功不扎实、医疗行为不规范、工作作风不严谨等直接导致医疗纠纷。少数医生对病人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语言不文明,解释不耐心,伤害患者自尊心;工作人员脱岗延误患者诊治;工作人员未认真履行岗位职责,造成医疗差错;还有极少部分医护人员收受病人红包、吃请、开大处方等,严重影响了医生天使形象,败坏了医德医风,造成患者对医生的不信任和不满,医患关系紧张。另一方面,部分病人把医疗服务理解为赤裸裸的金钱交易,我付钱医院就应该治好病,只准成功,不准失败。一旦疗效与自己的期望存在差异的时候,他们就把责任推到医生身上, 认为是医生技术不行或责任心不够所致,侵犯了患者作为消费者的权益, 就可以向医院索赔或发泄不满。在这种心态下,不少患者或家属往往挑起一些不应有的纷争,甚至采取十分不理性的态度。此外,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即使经过治疗也会出现并发症或后遗症, 但对于这种特点和结果,患者缺乏足够的了解,误认为是医疗不当所致,从而引发纠纷,造成医患关系恶化升级。
3.法制不健全导致互动沟、通平台的缺失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百姓对健康和医疗的需求越来越高,个人权益保护意识增强,但法律知识的缺乏,甚至不懂法,不按照法律的程序来办事,而是用个人意气来处理事端。当病人或病人家属对治疗效果不满意时就产生对医护人员的过激行为,对医务人员进行人身伤害。
目前不管是维护患者利益的法律,还是维护医生权利的法律都非常不健全,甚至存在着真空地带,导致了时常发生的医疗纠纷的不当处理。从属于卫生行政部门的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很难公正地行使其权利和义务。医疗鉴定的不透明与不公正,影响了医疗卫生事业在民众中的信誉, 使极少数患者或患者家属对医疗纠纷的处理规则丧失信心,从而用暴力来宣泄不满。而且患者还认为,个人和医院打官司太难,自己不了解医疗专业,而且时间长费用高, 打不起。因此,患者家属一般都寻求在医院里解决的方式,往往采取了种种过激行为。这就导致了医患关系极度恶化。此外,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维护医院和广大医务人员权益的法律, 造成发生冲击医院、殴打医务人员时没有人来管,执法部门在处理此类事件时不及时、不积极, 甚至听之任之。四川省全省医疗机构调查结果,有72.8% 医疗人员认为在受到不法侵害时, 没有得到公安部门的有效保护。所以一些医院不得不采取花钱买平安的办法,这无形中又助长了医疗暴力事件的发展。医疗事故“举证倒置”的原则, 是想从根本上保护患者坐位弱势群体的利益, 但也导致了“过度医疗”和医护人员的“过度自我保护”。医疗纠纷处理新法规要求出现医疗事故时实行举证倒置。为保护自己, 医生便对患者进行各种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如此一来,大量的、高级的辅助检查开始大面积覆盖, 患者进医院的第一项就是各种检查,花费几百元才能让医生真正看上病, 医疗检查方面的费用大增。过分夸大“举证责任倒置”的作用最终损害患者的利益,导致患者对医疗行业的不满,引起医疗纠纷。4.新闻媒体介入的负面作用
新闻媒体报导的绝大多数医疗纠纷都被描述为医院或医生存在过失, 给患者造成损失, 而医院或医生无过失的医疗纠纷报导极少。常常报导医疗纠纷中患者投告无门的消息, 而对患者通过暴力来解决医疗纠纷、伤害医生的恶性事件的事件报道极少。这些报导使得社会公众产生错觉: 一般都认为凡是医疗纠纷,都是医院或医生的过错。而医院出于正常医疗秩序的维护, 以及繁重的医疗任务, 甚至是完全出于同情的原因,往往采取了息事宁人的处理办法, 对医疗纠纷的患方予以一定经济补偿来解决纠纷。这种舆论导向和医疗纠纷的处置方法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一方面鼓励了患方以非正当行为伸张其权利,另一方面让患方觉得有利可图。使无理取闹性质的医疗纠纷数量直线上升,程度愈演愈烈,也给医方与患者之间的理性互动设置了心理障碍。
四、总结
当前医患矛盾比较突出,医患之间缺乏互信,医疗纠纷增多且处理难,医患双方对医疗损害赔偿的法律规定均有不满并表现出相反的要求等,这些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问题。而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必须建立在医患互动权力均衡的基础上,具体来说,应做到:医患双方能在诚信原则下进行充分交流,双方释放最大信息量,建立起真正的信任关系,使医患双方都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彼此的信息不对称及其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则有效减少信息不对称的危害;院方要注意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关怀,尊重其知情权,对患者的恐惧、担忧心理表示同情、理解,并进行疏导,建立医患之间新的信任关系;国家应该制定、完善各种医疗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医患之间的责任和义务,彻底摆脱目前法律适用上的混乱状态,加强对法律的宣教,引导医务人员、群众依法办事,通过正当的法律程序解决矛盾争端;媒体主观部门应该对舆论导向进行合理引导,对不法现象要进行披露,对值得褒奖的医疗案例也要进行宣扬。
参考文献: [1] 温超英: 医患关系不和谐的原因[J],医学与哲学,2 007,(5): 24-26 [2] 任亚辉: 当前我国医患关系矛盾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医学与哲学,2007,(5): 27-29 [3] 两会声音: 医患何时走向和谐? 央视国际, 2 005 年3月1 4日 09: 35 [4] 郑大喜.信息不对称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影响及对策[J] 基于经济学的分析.卫生软科学,2006.10.[5] 刘激扬,田勇泉.医患关系与诚信的缺失[J] 求索 2007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