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研发费用的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
关于研发费用的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 的划分以及业务处理
公司现阶段正研发一批新产品,关于该项费用在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如何划分,以及后续的业务处理如何进行,现分别引用会计准则条款对这一问题做出说明。
一、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的划分依据
(一)准则引用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第七条: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
研究是指为获取并理解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开发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
(二)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的特点
1、根据研究阶段的定义,可以判断其具有计划性和探索性的特点。由于其还处在理论探索阶段,其研究是否能在未来形成成果,即通过开发后是否会形成无形资产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2、根据开发阶段的定义,可以判断其具有针对性和形成成果的可能性较大的特点。由于开发阶段比研究阶段更进一步,形成无性资产的可能性较大。
(三)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的区别
1、目标不同。研究阶段一般目标不具体、不具有针对性;而开发阶段多是针对具体目标、产品、工艺等。
2、对象不同。研究阶段一般很难具体化到特定项目上;而开发阶段往往形成对象化的成果。
3、风险不同。研究阶段的成功概率很难判断,一般成功率很低,风险比较大;而开发阶段的成功率较高、风险较小。
4、结果不同。研究阶段的结果多是研究报告等基础性成果;而开发阶段的结果则多是具体的新技术、新产品等。
(四)综合判断
我们综合判断划分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的重要标准是形成无形资产的可能性。实务中,在划分研究与开发阶段的时候,公司的管理机构以及研发部门应并根据两者特点和区别来判断形成无形资产的可能性,并提供切实可靠的资料来证明该项目所处的阶段。
二、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的业务处理
1、准则引用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第四条:无形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1、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第八条: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第九条: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
(1)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2)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
(3)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4)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
(5)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2、业务处理
(1)研究阶段的支出由于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第四条关于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因此应当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第八条的规定,予以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
(2)开发阶段的支出由于比研究阶段更进一步,形成无性资产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应对开发阶段的支出先进行归集(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第九条规定的应当由其归集科目予以资本化确认为无形资产。
三、开发阶段支出在不符合资本化条件情况下的业务处理
1、准则引用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八条: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2、业务判断
由于研发失败而产生的不符合资本化条件情况下,由于不再符合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应从原先归集在“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科目中的费用及时转入“管理费用—研究费用”。
新会计准则强调资产负债表观,将不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继续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中,就虚增了资产,从而违背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八条中关于会计信息质量谨慎性的要求,因此应在资产负债表日将不符合无形资产确认条件的开发支出转入当期损益。
四、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在划分错误的情况下的业务处理
1、准则引用
《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第十一条:前期差错,是指由于没有运用或错误运用下列两种信息,而对前期财务报表造成省略漏或错报。(1)编报前期财务报表时预期能够取得并加以考虑的可靠信息;(2)前期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时能够取得的可靠信息。
《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第十二条:企业应当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重要的前期差错,但确定前期差错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除外。
2、业务判断
企业对于研发项目所处的当期发现归集在“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中的研发费用,由于其所处阶段还属于研究阶段的,应视同前期差错予以更正。
应当注意的是,当年发现涉及以前年度费用支出的,应该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进行追溯重述。
XXX
2009年08月05日
第二篇:煤矿资源开发阶段
煤矿资源开发阶段(一)地质勘查(5)
煤矿, 资源开发, 地质, 勘查
煤矿资源开发阶段(一)地质勘查(5)
2002-12-19(四)煤的综合利用
1.煤层气
为以吸附、游离状态赋存于煤层及围岩中以甲烷为主的天然气。它一方面涌入矿井后是煤矿安全的严重威胁,同时排入大气后又成为一种强烈的温室气体,可以破坏臭氧层。但煤层甲烷又是一种优质、高效、洁净的能源,燃烧时没有二氧化硫气体和烟尘的排出。按热值计算,1 000m3甲烷可相当1t标准煤,由于前者热效率高,实际250 m3甲烷即可顶替1t标准煤。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仅以每年因采煤而散发的瓦斯量即有60亿m3。
2.煤矸石
煤矸石产出量约占原煤20%,不仅占用土地,还严重污染环境。但煤矸石可以利用,化害为利,其中发热量高于6MJ/kg的可作沸腾炉燃料;热值极低的可用以筑路或生产建筑材料;含Al2O3较高的可生产聚合铝、氯化铝;含硫较高的可回收硫化物;含碳极低的可用
于井下采区回填或覆土造田。
3.伴生矿产
包括高岭土、耐火粘土、膨润土、硅藻土、石墨、硫铁矿等,均可进行综合开发利用。
4.腐殖酸
在低煤阶煤中提取腐殖酸,可广泛应用于农业、畜牧业及许多工业部门。
此外,可在褐煤中提取褐煤蜡,还可以煤为原料,制造非燃料利用的工业制品。
四、矿山环境与保护(一)煤矿开采中的环境问题
地下采煤和露天采煤所引起的环境问题不尽相同。
1.地下采煤
包括由于地下采掘引起的地面塌陷、采煤废水、煤矸石及采煤噪声等几个方面。
大面积地下采煤矿坑引起地面沉降和陷落,可使村庄、铁路、桥梁、管线等遭受破坏,农田下陷所引起大面积积水和土地盐渍化而无法耕种。对这部分环境问题主要通过复垦技术来解决,包括工程复垦和生物复垦两个主要阶段。工程复垦是以矿区的固体废料作为充填物料,将塌陷区填满推平覆土,因此兼有掩埋矿区固体废弃物和复垦塌陷土地的双重效益。主要包括煤矸石充填、电厂粉煤灰充填、靠近河湖的煤矿可利用河湖淤泥充填复垦,另外还有挖深垫浅复垦、疏干法复垦、梯田法复垦,以及综合治理技术等。工程复垦阶段完成后还应进行生物复垦,包括土壤改良和植被品种筛选两个方面,前者是应用植物法、微生物法、客土法、施肥法、化学法等进行土壤改良,以迅速提高土壤肥力和恢复植被;后者是对计划作为植被的作物、牧草、林木品种进行选择,其原则是首先能稳定土壤,控制侵蚀和减轻污染,其次兼顾培肥土壤能力及经济价值。
矿井开采过程中的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及生产用水涌入井下而成为矿井水,目前矿井水的年排水量约为22亿m3。按水质可分为5类,即洁净水,含悬浮物水,高矿化度水,酸性水及特种污染水。除洁净水外均需加以处理,特别是中国煤矿有70%为缺水矿区,因此废水处理更为重要,目前不少矿区已建成废水净化站。
煤矸石包括岩巷掘进排出的岩石,煤中的手选矸石,洗煤厂排出的洗矸等,排放量很大,超过煤炭总产量的10%,现矸石山1 500多座,堆放量在16亿t以上。这些矸石不仅压占大量土地,而且大气降水淋溶时还能污染周围水体、农田和地下水。矸石山自燃后产生硫化物等有害气体,目前有自燃现象的矸石山约140多座,成为活的大气污染源。目前,有一小部分煤矸石用于回填复垦,但大部分尚待处理。平顶山矿区对矸石山进行植树绿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矿区的环境噪声通常比市区更严重,因为高噪声设备密度大,井下工作面场地小,机械设备多而笨重,使噪声集中而叠加。各种采煤设备噪声甚高,空压机为102~130dB(A),局扇为110~130dB(A),风动凿岩机115~130 dB(A)。降低方法一方面选用低噪音设备,一方面采取消声、隔声等降噪措施。
2.露天采煤
开采规模通常很大,矿坑面积可达数千公顷,采场范围内的农田和植被荡然无存,由于剥离物的排弃,因此堆压占地面积往往和采场破坏的土地面积相当,共同形成一系列污染效应。由于它们直接暴露,因此可发生飞尘和扬尘,其中所含硫、油页岩及其他有机质可发生自燃或自爆、散发各种碳氧化物、硫氧化物、硫化物等有害气体。在雨水淋溶后有害液体还会污染土壤及地表与地下水体。此外还有可能在排土场地发生坍塌或形成泥石流。
治理方法较为有效的是采用内排土的倒堆开采工艺,边开采边复垦,但这只能在覆盖层不太厚而且煤层倾角甚小的条件下使用。多数露天矿坑的复垦方法尚不落实。
(二)煤炭洗选、储运及转化中的环境问题
1.洗选
对环境的污染主要为洗选废水和噪声两大类。
煤炭在洗煤中用大量清水进行洗选分级,又经脱水后成为产品煤运出,余下的便是洗选废水。对其处理方法是完全闭路循环,并分为三个等级标准:一级是煤泥全部由厂内的脱水机械回收,实现洗水全部复用;二级是大部煤泥在厂内回收,小部在厂外沉淀池回收,洗水全部复用;**是在厂外煤泥池沉淀,清水大部分复用,余下的达标排放。
洗选噪声主要来自设备运转过程,可分为空气动力性噪声,机械性噪声和电磁性噪声。以中频和低频为主,衰减速度慢,传播距离远,污染影响严重。
2.储运
储煤场对环境的危害主要为粉尘污染,测定煤堆下风向500m范围内总悬浮颗粒物(TSP)值100%超标,浓度值达到0.8~3.5Mg/m3,下风向150m处最大落地浓度往往超标达两倍多,受影响区可外延到1 000m以上。由于中国煤炭运输大部分靠铁路,因此铁路沿线有煤尘污染,100m范围内TSP浓度显著增高,50m范围内超过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即大于1.5Mg/m3。
储运中环境污染的防治方法有干法和湿法两种。湿法是对尘源喷雾洒水和喷洒化学药剂,前者为简便经济方法,储运过程均可应用。干法是产尘部位的密闭措施,包括加盖、压实、密闭构造、布置集尘装置。此外在堆场四周设置防风网、挡风墙,种防风林等也可
以取得一定效果。3.转化过程
煤炭转化为二次能源过程中也产生环境污染。
燃煤发电用煤量占煤产量1/4左右。由电站锅炉燃煤产生的煤烟排放大量烟尘颗粒物、二氧化硫以及硫和氮的各种氧化物,均系有害气体。电站废水主要来自汽轮机组的冷却水,对水体产生热污染,对水生生态系统有严重影响。电站废渣包括锅炉煤渣和粉煤灰。此外
尚有噪声污染。
焦化厂最主要的是气载污染物,包括多环芳烃、二氧化硫及气溶胶颗粒,源于炼焦炉和熄焦塔。如用机器炼焦代替土法炼焦,可加强煤气和化工产品回收,减轻排入环境的污染负荷。焦化工艺所产生的废水应先作物料回收及物化生化治理后才可达标排放。固体废料有焦油渣、酸油渣、沥青渣以及锅炉煤渣等,均需作针对性处理。
从煤制气厂和煤气发生站排放各种有害气体,其生产废水主要来自煤气的洗涤和冷凝系统,称含酸废水,当含酸达到1g/L以上称为高浓度,应加治理。
水煤浆生产工艺所产生污染物主要有工业粉尘、煤泥水和有毒添加剂。由于此为一种新兴产业,因此比较注意环保问题,普遍采用封闭或圆筒仓和封闭式皮带走廊,转载及筛分破碎车间都建有防尘设施,生产用水也进行循环使用而不外排。
(三)煤炭使用中的环境问题
1.烟尘污染及防治
煤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烟气、尘粒可形成环境污染。其污染物可分为两类,即气溶胶状
态污染物和气态污染物。烟尘属于前者。
煤炭在燃烧过程中经过三个阶段,首先是干燥挥发阶段,其次为燃烧阶段,最后为燃尽阶段,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空气量,过大或过小的空气量都会使燃烧不完全,而使炭粒排入空中形成黑烟。煤中不可燃成分如灰分,燃烧中部分留于灰渣,部分随烟气排入大气形成烟尘,不同灰分的煤其烟尘量也有很大差别。按烟尘粒径不同可分为降尘和飘尘,后
者可以长期不降落且可输送距离更远。
烟尘可致人体呼吸道疾病,或作为其他污染物及细菌载体。还可影响植物生长及降低大气的能见度。防治方法是改进燃烧设备和燃烧方式,减少烟尘排放量,还要安装除尘装
备,降低烟尘排放浓度。
2.排烟脱硫
大气中的SO2污染主要由包括煤炭在内的燃料燃烧所致。燃烧前脱硫可由煤炭洗选及转化中完成。燃烧中脱硫可以用加入脱硫剂办法除掉部分硫分,常用的脱硫剂为白云石和
石灰石。更常用的脱硫技术为排烟脱硫,即将排放的含硫烟气或废气通入吸收剂和吸附剂去掉硫氧化物,又可分为干法、半干法及湿法三种。干法采用固态吸附剂、吸收剂,其装备庞大,费用较高。半干法包括将半固态脱硫剂吹入烟道,也可将排烟气和空气同时吹入半固态脱硫剂,以除去烟气中的SO2。湿法用液态吸收剂,包括碱性吸收剂法和碱土金属类吸收剂法等,前者使用铵、钠、钾溶液,后者使用有钙镁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溶液。
第三篇: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阶段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可分为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维护和评价五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工作概要说明如下。
1.系统规划阶段
系统规划阶段的任务是:在对原系统进行初步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开发新系统的要求,根据需要和可能,给出新系统的总体方案,并对这些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产生系统开发计划和可行性研究报告两份文档。
2.系统分析阶段
系统分析阶段的任务是根据系统开发计划所确定的范围,对现行系统进行详细调查,描述现行系统的业务流程,指出现行系统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确定新系统的基本目标和逻辑模型,这个阶段又称为逻辑设计阶段。
系统分析阶段的工作成果体现在“系统分析说明书”中,这是系统建设的必备文件。它是提交给用户的文档,也是下一阶段的工作依据,因此,系统分析说明书要通俗易懂,用户通过它可以了解新系统的功能,判断是否所需的系统。系统分析说明书一旦评审通过,就是系统设计的依据,也是系统最终验收的依据。
3.系统设计阶段
系统分析阶段回答了新系统“做什么”的问题,而系统设计阶段的任务就是回答“怎么做”的问题,即根据系统分析说明书中规定的功能要求,考虑实际条件,具体设计实现逻辑模型的技术方案,也即设计新系统的物理模型。所以这个阶段又称为物理设计阶段。它又分为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两个阶段,产生的技术文档是“系统设计说明书”。
4.系统实施阶段
系统实施阶段的任务包括计算机等硬件设备的购置、安装和调试,应用程序的编制和调试,人员培训,数据文件转换,系统调试与转换等。系统实施是按实施计划分阶段完成的,每个阶段应写出“实施进度报告”。系统测试之后写出“系统测试报告”。
5.统维护和评价阶段
系统投入运行后,需要经常进行维护,记录系统运行情况,根据一定的程序对系统进行必要的修改,评价系统的工作质量和经济效益。
图1较详细地描述了MIS开发各个阶段的任务、成果及审核安排。
第四篇:研究开发费用自查报告
合肥中科自动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研究开发费用自查报告
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
一、公司基本情况
合肥中科自动控制系统有限公司位于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长江西路2221号A座安徽循环经济技术工程院研发楼,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公司主营产品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产品---汽车自动驾驶仪。公司成立于2013年1月,注册资金500万元。
公司现有员工1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中高级职称4人,科技人员13人,100%大专及以上学历。公司直接从事研究开发人员有9人,占员工总人数的56.25%,他们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素质和丰富的研发实践经验以及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为项目研发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证。同时,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是公司的参股单位,为公司研发中心提供了必要的研发设施、设备等条件保障。汽车自动驾驶仪面向客户对象群体主要是:有无人驾驶汽车应用需求的科研院所,有无人作战平台需求的军事部门和有代替人做危险任务的特种行业。其通过对车辆的转向、制动、油门、档位以及灯光、喇叭的自动控制,无需对现有车辆做大的改造,就能使得普通车辆升级成具有自动驾驶能力的智能车辆,实现车辆的自动驾驶。该项目的主要创新点:①围绕复杂未知路况下的车辆建模和轨迹跟踪控制技术开展研究;②通过建立适用于无人驾驶车辆的非线性时变动力学模型,采用自上而下的分层控制方法,由上层路径跟踪器针对不同路况、车况动态规划出预瞄路径,交由底层控制器实时执行车辆操控动作序列,项目预期将解决车辆行驶时面临的鲁棒性和跟踪精度的难点,形成一整套满足车辆自动驾驶控制理论方法。目前,本项目共有发明专利2项,其中1项已授权,一项公开。本项目符合国家“十二五”战略规划,是与“产、学、研、用”结合的研究成果,有坚实的科技依托和企业依托,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将会对地方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本公司在企业会计准则框架下,按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的规定编制研究开发费用。
二、公司采用的原则和方法
(1)人员人工。人员人工经费17.98万元,是指从事研究开发活动人员(也称开发人员,包括公司技术中心全体研发人员、质量检测人员以及与研发有关的人员等)的工资薪金,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
及与其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
(2)直接投入。公司近两年直接投入万元,用于研究开发的原材料、水和燃料(包括煤气和电)使用费等;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达不到固定资产标准的模具、样品、样机及一般测试手段购置费、试制产品的检验费等;用于研究开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简单维护费;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等。
(3)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摊销万元。折旧费用是指为执行研究开发活动而购置的仪器和设备以及研究开发项目在用建筑物的折旧费用。
(4)公司投入设计费用万元。设计费用是指为新产品和新工艺的构思、开发和制造,进行工序、技术规范、操作特性方面的设计等发生的费用。
(5)装备调试费万元。装备调试费是指工装准备过程中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包括研究生产机器、模具和工具,改变生产和质量控制程序,或制定新方法及标准等。
(6)无形资产摊销万元。无形资产摊销是指因研究开发活动而需要购入的专有技术(包括专利、非专利发明、许可证、专有技术、设计和计算方法等)所发生的支出的摊销费用。无形资产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入账,按受益年限或法律的有效年限摊销,计入各摊销期损益。
(7)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万元。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是指委托境内其他企业、大学、研究机构、转制院校、技术专业服务机构和境外机构进行的项目成果为公司所有,且与公司的主要经营业务紧密相关的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
(8)其他费用万元。其他费用是指为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其他费用,包括办公费、出差费、业务费、通讯费、专利申请维护费、高新技术研究保险费等。
按以上计算,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近一年的研发费用为*万元,占销售收入比例的%。
三、存在问题
由于企业成立年限较短,企业技术中心刚成立不久,还不是很健全,研究人员数量还不足,自动驾驶仪和工业机器人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入,因此还必须增加研究人员和研发费用,让公司新技术和新产品不断涌现。
合肥中科自动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二○一四年八月四日
第五篇:研究开发费用自查报告
合肥中科自动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研究开发费用自查报告
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
一、公司基本情况
合肥中科自动控制系统有限公司位于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长江西路2221号A座安徽循环经济技术工程院研发楼,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公司主营产品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产品---汽车自动驾驶仪。公司成立于2013年1月,注册资金500万元。
公司现有员工1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中高级职称4人,科技人员13人,100%大专及以上学历。公司直接从事研究开发人员有9人,占员工总人数的56.25%,他们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素质和丰富的研发实践经验以及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为项目研发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证。同时,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是公司的参股单位,为公司研发中心提供了必要的研发设施、设备等条件保障。
汽车自动驾驶仪面向客户对象群体主要是:有无人驾驶汽车应用需求的科研院所,有无人作战平台需求的军事部门和有代替人做危险任务的特种行业。其通过对车辆的转向、制动、油门、档位以及灯光、喇叭的自动控制,无需对现有车辆做大的改造,就能使得普通车辆升级成具有自动驾驶能力的智能车辆,实现车辆的自动驾驶。该项目的主要创新点:①围绕复杂未知路况下的车辆建模和轨迹跟踪控制技术开展研究;②通过建立适用于无人驾驶车辆的非线性时变动力学模型,采用自上而下的分层控制方法,由上层路径跟踪器针对不同路况、车况动态规划出预瞄路径,交由底层控制器实时执行车辆操控动作序列,项目预期将解决车辆行驶时面临的鲁棒性和跟踪精度的难点,形成一整套满足车辆自动驾驶控制理论方法。目前,本项目共有发明专利2项,其中1项已授权,一项公开。本项目符合国家“十二五”战略规划,是与“产、学、研、用”结合的研究成果,有坚实的科技依托和企业依托,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将会对地方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本公司在企业会计准则框架下,按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的规定编制研究开发费用。
二、公司采用的原则和方法
(1)人员人工。人员人工经费17.98万元,是指从事研究开发活动人员(也称开发人员,包括公司技术中心全体研发人员、质量检测人员以及与研发有关的人员等)的工资薪金,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其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
(2)直接投入。公司近两年直接投入 万元,用于研究开发的原材料、水和燃料(包括煤气和电)使用费等;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达不到固定资产标准的模具、样品、样机及一般测试手段购置费、试制产品的检验费等;用于研究开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简单维护费;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等。
(3)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摊销 万元。折旧费用是指为执行研究开发活动而购置的仪器和设备以及研究开发项目在用建筑物的折旧费用。
(4)公司投入设计费用 万元。设计费用是指为新产品和新工艺的构思、开发和制造,进行工序、技术规范、操作特性方面的设计等发生的费用。
(5)装备调试费 万元。装备调试费是指工装准备过程中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包括研究生产机器、模具和工具,改变生产和质量控制程序,或制定新方法及标准等。
(6)无形资产摊销 万元。无形资产摊销是指因研究开发活动而需要购入的专有技术(包括专利、非专利发明、许可证、专有技术、设计和计算方法等)所发生的支出的摊销费用。无形资产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入账,按受益年限或法律的有效年限摊销,计入各摊销期损益。
(7)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 万元。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是指委托境内其他企业、大学、研究机构、转制院校、技术专业服务机构和境外机构进行的项目成果为公司所有,且与公司的主要经营业务紧密相关的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
(8)其他费用 万元。其他费用是指为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其他费用,包括办公费、出差费、业务费、通讯费、专利申请维护费、高新技术研究保险费等。
按以上计算,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近一年的研发费用为* 万元,占销售收入比例的 %。
三、存在问题
由于企业成立年限较短,企业技术中心刚成立不久,还不是很健全,研究人员数量还不足,自动驾驶仪和工业机器人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入,因此还必须增加研究人员和研发费用,让公司新技术和新产品不断涌现。
合肥中科自动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二○一四年八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