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汇智聚力 合力共赢——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汇智聚力 合力共赢——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来源:新华网 2010-12-13
新华网北京12月12日电 我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和独特优势,就是党与党外人士长期合作,各党派、各民族、各阶层、各团体和社会各界的代表人士共同参与国家政治和社会事务管理。
实践证明,没有各领域党外代表人士的不断涌现和成长,统一战线就难以可持续发展;没有一大批党外代表人士积极参与,我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就难以充分发挥。
2010年,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成为统战工作重中之重,各级党委统战部全面深入开展调研,从根本属性、时代特点和成长路径等方面着手,研究把握党外代表人士成长的规律,通过教育培训、实践锻炼、合作共事等方式,使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在教育培训中建设党外代表人士队伍
轻点鼠标,在电脑中打开北京市委统战部主办的网上社会主义学院,党外人士就可以轻松学习115门课程。4个月时间,网上社会主义学院访问量已达到5.8万多人次,1800余人参加在线学习。
探索建立网络平台是北京市在教育培训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工作中的一项创新举措。这一做法改变了传统培训规模小、覆盖有限的状况,延伸手臂,拓展平台,使更多党外代表人士接受高质量培训,同时适应了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知识层次高、参与意识强的特点,内容选择性、教学互动性得以增强,提高了教育培训的吸引力。
教育培养是基础环节,贯穿于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全过程。今年以来,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岗位职能需要,各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遵循“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加强政治培训和岗位锻炼,努力造就懂专业、善管理、会领导的复合型人才。
——重庆市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的教研设施建设,今后5年还将投入1000万元,作为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的专项经费。
——湖南省丰富教育途径,建立省委常委与党外代表人士交朋友制度、定期走访党外代表人士制度、重点对象联系制度等,同时建立网络交流制度,与党外人士交友谈心,增进信任,增强认同。
——江苏省运用社会资源,借助各方力量,主动外引内联,运用大量鲜活的生动实践,挖掘本省深厚的文化积淀,积极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体系。
与此同时,各地坚持在使用中培养,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岗位的社会实践历练,帮助党外代表人士不断增强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
在实践锻炼中建设党外代表人士队伍
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重庆市260名年轻党外代表人士通过“三进三同”活动,深入39个区县的180个偏远村镇,对“三农”问题有了深刻理解。在农村的生活与实践,给他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
这些年轻党外代表人士在整个活动中共撰写心得体会1000余篇,形成调研报告180篇,收集社情民意1400多条,提出发展建议733条,开展帮扶项目460多个,投入帮扶资金143.2万元,为群众办理实事119件。通过实践锻炼将创先争优多样化、具体化,切实增强党外代表人士服务发展、构建和谐的能力。
这是重庆市创新实施“千名党外干部挂职锻炼工程”取得的成果。目前,全市建立了41个党外代表人士挂职实践基地,开通了重庆市党外代表人士挂职实践基地网站,建立完善了党外代表人士挂职实践领导带教、学习交流、考核评价、管理服务等13项工作制度。
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重点是培养,根本在使用,因此要坚持育用结合,使他们学其所需、展其所能。
强化实践锻炼,坚持和完善考察调研、岗位交流等有效形式,探索建立党外代表人士实践锻炼基地,才能帮助党外代表人士弥补多岗位实践锻炼不足的“短板”。近年来,上海、广西、江西等地探索建立了党外代表人士实践锻炼基地,取得良好效果。
上海市使挂职锻炼基地成为创新党外干部培养模式的“试验田”,扩大了优秀党外人才的选择面和培养面,党外干部走到基层一线,走进群众中间,由“坐而论道”向“躬行知事”转变,政治把握能力明显提升。党外代表人士挂职锻炼还为接收单位注入了新活力,他们凭借各自的专业特长,给接收单位带来了新的理念,提出了不少好的思路和建议,对提高、改进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实践过程中,各地结合培养目标和安排需要,在发达地区和艰苦地区、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人民团体和社会团体,逐步探索建立不同类型的实践锻炼基地,力求做到稳步推进、规范有序,发挥应有作用,为各领域党外代表人士和后备队伍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平台。
在合作共事中建设党外代表人士队伍
在上海,市科委主任、市环境保护局局长、市统计局局长等三位正职干部都是党外代表人士。同时,在上海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型国有企业担任正职领导职务的6人;在区政府工作部门及街道乡镇担任正职领导职务的22人。
党与党外人士合作共事,是我党的一项长期方针,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体现。上海安排党外人士担任正职,进一步丰富了多党合作的形式和内涵,提升了党同党外人士合作共事的层次和水平,加强和改善了党的领导,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力量,汇聚人心。
在上海市科委,党政两个一把手共同努力,着力构建和谐、信任、互助的工作氛围,并且首先做到分工不分心、负责不避责、搭台不拆台,既按分工唱好各自的主角,又互助当好彼此的帮手,以此带动科委形成心齐劲足的氛围,有序推进全局工作。上海市环 保局党委书记和党外局长一致认为,党政之间要形成一种互相协助、互相补台、共同进步的工作氛围。上海市环境保护局在党政两位领导的带领下平稳度过了班子交接期,党务工作和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稳步推进,并先后提拔了5位党外干部担任处室正副处长。
党外代表人士的发现、培养,目的在于使用,成效检验也在于使用。今年以来,各地都在充分用好现有政治资源,有针对性地在人大、政府、政协、法院和检察院、国有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六个方面进行推荐使用党外代表人士,做到人岗相适、人尽其才。
在北京,目前全市已有副处级以上党外干部2929人,其中区县局级专职党外干部142人。党外正职安排取得突破性进展,4位党外人士担任市政府工作部门正职,市政府工作部门中有26个部门的领导班子中配备了党外干部,达到可配备部门总数的二分之一。
全国其他一些地方积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增加安排职数、扩大安排部门、拓宽安排领域、推动正职安排,逐步解决了党外干部岗位交流难、实职安排缺台阶等问题。
实践证明,努力拓展社会资源,结合党外代表人士的专业特长,推动有关人民团体和行业组织安排党外代表人士,为党外代表人士在不同领域施展才干、体现价值提供了宽广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