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办出特色铸品牌 和谐共济谋发展——2010年华池职专迎接全市职业教育督导检查工作汇报1
华池职专2010年重点工作汇报
华池职专学校占地50亩,总建筑面积8800平方米。现有教师107人,大专以上学历84人,中级以上职称31人。学生1764人,(含部分二、三年级在外实习学生452人)接受成人大专以上层次学历教育的学员436人。开设艺术教育、采油工程、石油化工、电气焊、学前教育、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护理、旅游管理与服务、铁路乘务以及成人大专以上学历教育的行政管理、汉语言文学、法学、人力资源管理、计算机应用等专业,共38个教学班。是一所集长、短期职业培训为一身,融职教、普教、成教等各类学历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职业学校。先后被评为“市、县级文明单位”、“市、县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市级廉政建设先进单位”、“县级三项建设先进单位”。学校被评为县级国防教育基地、华池县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基地和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一年来,学校各级党委、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教的机遇,坚持教育创新,以发展为主题,以就业为向导,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突出质量,狠抓就业,切实强化学校内部管理,不断提高办学质量,改善办学条件。就学校工作做以下简要汇报:
一、学习政治理论,更新办学理念。
在党支部领导下,学校政教处、团委组织下,广大教职员工认真学习国家的政策法规,积极投入争先创优活动中,尤其学习教育法规,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提高思想认识,研究党和国家关于发展职业教育策略,确立我校的办学新理念,即:始终坚持“三个面向”的教育原则;坚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探索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职业教 动力输转培训基地。
育办学模式;坚持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确定了“三三型”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懂专业、懂管理、懂技术的开拓型人才;会外语、会电脑、会公关的适应型人才;能说、能写、能做的适用型人才。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首先壮大教师队伍。我校实行优胜劣汰、竞争上岗的教师聘任制度。根据各专业开设课程的需要,制定出具体的教师聘任方案,面向全县乃至县外公开招聘教师。对前来应聘的教师,进行了大量的调查走访、专业知识水平测试、听课、说课等方法,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尤其积极争取政策在人才交流会签录专业课教师,今年来共聘任教师20名,基本可以满足教学需求。
其次把师德建设放在首位。按照《华池县师德师风建设标准》规范教师行为,引导教师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观。学校经常组织教师学习县局制定的《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师德新说》,制定了《师德八条》、《教师十不准》等行为规范准则,全面的进行了师德师风整顿,使师德建设经常化、制度化,有力的促进了师德水平的提升,教师队伍基本稳定。
第三强化岗位练兵。注重教师成长是我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条重要原则,一是尤其培养青年教师。在全校广泛开展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研讨课等课型教研活动,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每学期必须承担观摩课,年轻教师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公开课,进行全方位的交流,相互促进,引导教师撰写教学日志、教学反思,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省、市、县组织的各种优质课竞赛,课件制作大赛等活动。对青年教师明确提出了“一年上路、三年成骨干、五年成学科带头人”的培养目标。今年我校有10名教师获县级以上各种奖励。二是积极鼓励教师函授学习和离职进修。为适应职业学校课程设置繁杂的需求,有针对性的选派教师进行第二专业进修。先后派出11名教师参加国家级专业教师培
训,并且要求在本校45岁以下的教师选修第二专业,同时有计划的安排教师外出到工厂企业学习专业技能,培养专业技能实训教师。突出专业技能培训,强化学科基本功训练,提高了“双师型”教师的比例,满足正常教学的需要。
三、强化教育管理,提高质量效益。
1、学校的德育工作始终坚持“以德立校”的工作思路,在校党支部领导下,以政教处为核心,建立了以政教处、年级组、班级量化考核为手段,以“日检查、周讲评、月总结、学期评优”的德育工作常规管理考核体系。提出了学生德育品格修养“十个学会”,即学会文明礼仪;学会遵纪守法;学会尊老爱幼;学会尊重、理解、关心他人;学会自律和自警;学会勤俭自强和艰苦磨练;学会审美;学会协作;学会批评与自我批评;学会爱护公物和保护环境。班级设立学生德育积分表,形成了养成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课堂教育与平时表现相结合的德育教育模式。通过新生入校前的军事训练、进行的法制讲座、十八岁成人宣誓、清明节扫墓、拒吸第一支烟、禁毒签名、强化宿舍内务管理、查禁手机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尤其是捆绑式教育成效比较显著,即将各班学生分解给各科任教师,科任教师全权管理分配给自己的学生,定期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表现情况,这样形成了人人管理学生,人人有责任的良好管理格局。
2、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头戏,质量是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因此学校将工作重心放在抓教学质量上,尤其强化日常教学管理,概括起来就是“定、查、导、评、结”,定,就是定计划、定制度、定目标。查,就是查教案、查作业、查上课、查辅导、查实践操作、查计划的执行情况。导,就是引导。评,就是评定成绩、评先选优。结,就是个人总结、专题总结、归类总结。有了这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办法和不断创新改进的教学方法,使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我校高考连年完成或
超额完成县局下达的任务。目前普通高考累计二本以上录取人数114人,专科录取466人,连年得到县政府高考奖励,初中部教学在全县中考评比中,综合考核成绩近三年来都名列前三名,其中2010年名列全县第一。在今年全市组织的中职学生技能比赛中,我校有7人分别获得个人一、二、三等奖,学校获团体二等奖。
3、全力招生,积极稳妥安置就业。联合办学是近年来学校探索出兴办职业教育的一条新路子,学校先后与天津、青岛、兰州、宝鸡等地的六所职业院校联合办学,目前有两届四百多名学生到联办校就读和实习。学校充分利用联办校先进充实的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让学生在专业上学一技之长,为稳定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值得一提的是于2009年,我校打开校企办学的路子学校先后与长庆油田、纬创集团等企业签订协议,实行订单培养。开拓出了校企合作办学的路子,今年又与高校联合办学,将技术教育与学历教育融合为一体的新办学渠道。凡上专业班的学生进校后与学校签定就业协议,毕业后至少给每个学生提供三次就业机会。多年来毕业学生就业率达95%以上。牢固树立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思想。有了稳定的就业渠道和场所,学生才能相信职校、才有信心学习专业技术,使我校招生人数连年上升。
四、优化育人环境,改善办学条件。
改善办学条件是增强学校办学实力的基础,是提高质量和提升学校品位的物质保证。2010年共投资40万元,用于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对旧教学楼及学生宿舍楼进行了装潢粉刷,购置单人课桌凳420套,购置办公桌20套,购置架子床142付,图书柜26个,学生宿舍摆放架子90个,新购买名家经典图书1560册,建起校园广播网络,购置了钢琴一架,电钢琴16架及100余件音体美器材,满足了正常教学所需。
五、存在问题
1、校园占地面积及建筑面积不能够满足教学需求。
2、新型专业实训基地(室)建设空白。
3、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加强,学历、职称结构不达标,本科学历、高级职称、双师型教师所占百分比偏低,新开设专业的专业教师缺乏。
4、学校独立办学能力不强,有些专业只能依靠联合办学来完成学业。在本校就读时间短,实验实训无法开设。
5、学校负债大,影响学校正常发展。
六、努力方向
在今后办学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按学校发展总体规划逐步实施,办学条件在现有基础上得到明显改善,专业建设、教学质量、科研能力、管理水平、办学效益和学校综合实力显著提高,部分专业达到省内同类学校先进水平,学校的自我发展能力和竞争实力要明显增强,成为庆阳市乃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紧缺人才培养基地,成为以中职教育为主体,以品牌专业教育为特色,多专业、多层次、多种办学模式的新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争取跻身国家级重点校行列。
1、扩大办学规模。学生数在原基础上年均增长10%左右。到2015年,学历教育在校生达到2000人以上。
2、大力提高师资素质。根据中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建设一支与之相适应的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良好师德风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计划在五年期间,引进和培养高学历、高职称、学术带头人20名;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50%,专任教师本科达标率超过90%。
3、全力完善教学设施。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主要用于实训大楼和教学设施添置建设。建起石油化工、汽修、旅游、护理等专业实验实训基地。
4、强化专业建设。适应市场需求每年开发一个新专业,根据全市职业教育发展现状,把旅游、石油化工专业建成市级技能型热门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5、大力开展各类培训工作。继续抓好“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培训工作,坚持长、短期培训相结合,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外出务工技能培训,年培训3000人次以上,提升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能力。
虽则我们在工作中做出了一些成绩,探索出了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些路子,但离上级的要求相比差距还很大。恳请赵书记及各位领导提出全面工作改进完善的思路和意见,我们将面对现实、创新奋进,再铸华池职业教育辉煌。
华池县职业中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