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国库局局长:大量财政专户成了第二国库 没法监管

时间:2019-05-12 02:09: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央行国库局局长:大量财政专户成了第二国库 没法监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央行国库局局长:大量财政专户成了第二国库 没法监管》。

第一篇:央行国库局局长:大量财政专户成了第二国库 没法监管

央行国库局局长:大量财政专户成了第二国库 没法监管

2012年07月26日 18:47 来源:财经网 作者:要雪梅

字号:T|T

593人参与2条评论打印转发

《财经网》国库监督是指国库在办理国库收支业务的过程中,依据法律法规、制度文件以及人大审议通过的预算等,对国库收支事项的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进行审核把关,以发挥国库的纠错机能(通过“拒绝办理”纠正错误与偏差)、权益保障机能(切实维护各级政府财权)的行为。

国库监督是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国库部门在办理国库收支业务的过程中完成的,与审计监督、人大监督以及财政部门内部的财政监督相比,具有不需要发生或很少发生额外成本且覆盖面广(涵盖每一笔国库收支业务)两个显著的特点,因而,近三十年来,国库监督在实践中堵住了大量漏洞,成效显著。然而,最近几年来,由于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国库监督被弱化的现象十分严重,不仅影响到国库监督工作的正常开展,且直接影响到国库资金的安全性。

日前,《财经网》记者就国库监督相关问题采访了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国库局局长刘贵生。

财经网:刘局长,您好,您曾提出过观点认为,“有效实施国库监督是现代化服务型国库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特征”,您能详细给我们介绍一下您坚持这个观点的依据吗?

刘贵生:2011年3月12日,我曾发表了题为《积极构建寓监督于服务之中的现代化服务型国库》一文。在这篇文章中,提出了两个观点,一是有效实施国库监督是现代化服务型国库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特征;二是新时期、新阶段,应适应服务对象的新要求,寓经理于服务之中,寓监督于服务之中。

第一个观点表明,国库监督是经理国库的必然要求,也是经理国库的重要特征。也就是说,只要实行经理国库管理体制,就应该且必须赋予国库监督权力。反之,如果国库没有监督权力,不能实施有效监督,经理国库体制只能是名存实亡,现代化服务型国库建设只能是一句空话。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是否赋予国库监督权,是经理国库与代理国库的根本区别所在。第二个观点表明,国库监督不是央行监督财政,更不是与财政“过不去”、“对着干”,恰好相反,国库监督是为财政服务的,是为财政资金的安全完整把关守口。既是财政内部监督的有效配合,也是人大监督、审计监督的有益补充。

财经网:那请您具体介绍一下国库监督的法律基础,国库监督的基本定位,国库监督的主要内容等方面的情况。

刘贵生:国库监督的法律基础是指现行国库监督是有法律法规依据的。即使在1985年以前中国人民银行“代理”国库时期,国务院颁布的《中央金库条例》也明确人民银行除办理财政资金收支核算业务,反映报告收支实况以外,还负有监督检查征收机关收纳款项及时准确缴库之责。国库监督的基本定位是指国库监督不同于人大监督、审计监督以及财政内部监督。从本质上说,国库监督是为人大监督、审计监督以及财政监督服务的,是国库在办理国库资金收纳、划分、留解、退库与支拨过程中而实施的一种事中监督,这种监督权目前主要体现在“拒绝办理权”,是在“办理”过程中的“拒绝办理”。

国库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六项内容。一方面是对国库资金收纳、划分、留解、退库与支拨及财政开户情况的监督,一方面是对商业银行经办国库相关业务的监督。六项内容包括,一是收缴资金是否应收尽收;二是划分留解是否正确无误;三是退库办理是否准确合规;四是库款支拨是否及时有据;五是财政开户是否手续齐备;六是商业银行代理国库是否尽职尽责。

国库监督具有服务性、内生性、超脱性三个显著的特征,在实践中,体现为低成本、广覆盖、高效益。所谓服务性,是指国库监督主要是为政府、财政及其预算执行服务的,是寓于服务之中的监督;所谓内生性,是指与人大监督、审计监督的外部性相比,国库监督是在办理国库收支业务过程中完成的,是伴随具体业务自然产生的;所谓超脱性,是指人民银行系统垂直管理体制,保证了国库监督相对独立,可以尽可能减少外来干预,有利于维护预算执行的严肃性。正因如此,在实际工作中,国库监督成本较低,覆盖面广,成效显著。长期以来,各级国库在办理国库收支业务过程中,依法忠实履行监督职责,堵住了大量通过调整预算级次、预算科目、分成比例、缴库方式等违规调库、混库、截留上级收入;通过开具支拨、退库、更正凭证甚至虚假凭证违规拨款、退库,为商业银行拉存款;人为控制预算收支进度,制造虚假收支信息以及商业银行延压、占用预算资金等违规业务,为保障国库资金安全完整、维护各级政府正当权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财经网:据我们了解,最近几年来,由于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国库监督被弱化的现象十分严重,不仅影响到国库监督工作的正常开展,且直接影响到国库资金的安全性。国库监督工作到底面临哪些新形势?

刘贵生:自2000年以来,人民银行经理国库体制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国库监督工作也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辩证看,既有有利因素,也有不利因素。

从有利因素看,一是国库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科技强库”成效显著,为加强国库监督工作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以“3T”系统为骨干、以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为支撑,以商业银行信息化系统为补充的现代化国库信息系统框架基本形成,不仅大大提升了国库收支处理效率,也以“机控”部分取代“人控”,改进了国库监督方式,拓展了国库监督范围,提高了国库监督水平。

二是国库内控制度体系不断建立健全,“制度立库”观念深入人心,为加强国库监督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长期以来,各级国库以国库资金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管理为主线,高度重视各项内控制度建设,基本形成了“内控机制科学、风险责任明晰、控制重点突出、操作流程优化”的国库内控制度框架,保障了国库监督工作始终有章可循、按章办事。

三是社会公众预算监督意识不断增强,“阳光财政”成为社会普遍诉求,为加强国库监督工作奠定了良好的舆论基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公民素质得到了普遍提高,同时,伴随着财政收支规模的高速增长,国库库存余额高位攀升,社会大众对财政预算编制、审批、执行以及财政决算结果进行更深入、更详细了解的意识与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推行阳光财政的呼声,公开、公平、公正行使财权的呼声,正在有力地推行我国财政预算管理的改革。在这一大背景下,对财政资金的监督只应加强,不应削弱,国库监督的重要性也必将日益凸显出来。

以上是积极因素中的三个主要方面,当然在国库监督的理论研究、队伍建设、经验积累以及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在看到有利因素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认识到,国库监督工作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存在的一些问题甚至严重干扰了国库监督工作的正常开展。

一是国库监督工作立法严重滞后,法规粗化、陈旧,约束力小、操作性差。当前,《国家金库条例》是国库依法履行监督职责的主要行政法规,自1985年颁布以来,一直未予修订、完善。又由于其颁布时缺乏上位法的指导,存在法理上的缺陷,而且有关条款表述笼统、难于操作。其后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虽有涉及国库监督的部分内容,但都比较宽泛。目前,开展国库监督工作的主要依据是《中国人民银行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库监管工作的通知》(银发[1998]494号),该文件对国库监督工作作了较为细致的规定,但由于是部门联合发文,法律层次较低。另外,国库监督长期缺乏必要的行政处罚手段,约束力和执行力大打折扣。

二是国库集中收付流程的设计,使国库监督流于形式甚至名存实亡。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是正确的方向,这一改革的核心或前提应该是“集中”,即财政资金集中到国库单一账户。收入全部归集到国库单一账户,支出从国库单一账户直达拨款受益人账户。但具体的流程设计却严重偏离了这一改革的根本要求。以支出为例,2001年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试点前,财政资金由国库直接拨付到预算单位账户,国库通过逐笔审核每笔支出,可以及时发现和制止拨往非预算单位的拨款和不合规的拨款。改革后,由于选择了“先支付,后清算”的模式,即财政部门选择一家(或几家)集中收付代理银行,财政或预算单位直接向代理银行下达支付指令由商业银行先行支付,日终汇总支付总额再向央行国库进行汇总清算。显然,在这一流程安排下,国库逐笔、实时的事中监督已根本不可能实现。

三是由于财政专户的大量存在以及非税收入征缴方式的缺陷,大大限制了国库监督的范围。目前全国财政专户数量众多,金额较大,成为事实上的“第二国库”。又由于财政专户开设在“商业银行”,国库监督鞭长莫及,无能为力。非税收入征缴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一是流程设计不合理,中间环节多、定期汇总缴库,及时准确对账困难;二是随意调库、人为控制收入进度的现象比较普遍,由于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国库更难以对其实施有效监督。

此外,乡镇国库撤销后,乡镇国库监督出现盲区的问题,国库监督手段比较落后的问题、国库系统内部对国库监督工作认识差异的问题以及国库行使监督过程中,有关方面不配合、不协助甚至故意阻挠问题等等,都对国库监督工作产生了不利影响。

财经网:国库监督工作意义重大,刚才您也谈了很多当前客观存在的会对国库监督工作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那么在您看来,应如何克服这些问题?当前做好国库监督工作最需要关注哪些方面?

刘贵生:国库监督工作既是人民银行经理国库职责所在,也涉及到财政、税务、海关、商业银行等方方面面,人大、审计等外部监督部门的支持亦不可或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顶层设计,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当前,最关键、最根本的应该是首先在国家层面,切实解决增强对国库监督重要性的认识问题,并形成共识。在此前提下,积极推动做好以下主要工作。一是要加强法规建设,提升国库监督的法律效力。目前正在修订的《预算法》,应明确人民银行国库监督的法律地位及其基本职责。同时,应尽快出台《预算法实施条例》、尽快修订《国家金库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在这些具体法规中,进一步细化人民银行经理国库的权责,进一步明确国库监督的目的、职责、范围、手段和成效评估等内容,从法规层面明确财政、税务、国库、海关等部门在预算执行中的责权利关系。只有理顺了这些关系,国库监督才能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二是要改造国库资金收付流程,夯实国库监督的业务基础。针对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试点中业务流程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财政部、人民银行在国库集中收付改革试点中所积累的经验,建议尽快变国库集中收付流程为国库直接收付流程。

从人民银行经理国库体制的本来要义出发,要进一步明确国库是办理国库集中收付业务的专门机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集中收付业务尽可能收回由人民银行直接办理。其次,无论是由人民银行直接办理集中支付业务,还是部分地方因条件所限,暂由商业银行代理国库集中支付业务,“财政或预算单位的支付指令”必须先下达到国库并经国库审核后由国库直接办理支拨或由国库委托代理银行办理支拨手续,以确保国库监督逐笔审核、实时审核作用的发挥。此外,应明确人民银行国库对国库集中收付代理银行的管理权,不但要由国库对代理银行的资格进行认定,还要赋予国库对代理银行的选择权和撤销权,参照代理国库模式进行管理。

三是要清理整顿财政专户,优化非税收入收缴方式。政府现金实现集中化管理和有效监督的重要前提是唯一的政府银行账户,即“国库单一账户”。鉴于我国目前财政专户数量过多、金额过大,管理过乱的状况,一是建议在法律层面,严禁开设财政专户。对于确有必要开设的专户,应当尽可能在国库部门开设。特别需要在商业银行开设的,要严格限定条件和范围,同时,财政专户资金收支信息应与国库单一账户实现实时、逐笔信息共享。二是下大力气,全面彻底清理财政专户,大幅减少专户数量和资金数额,并对专户资金实行动态监控。三是取消非税收入收缴业务流程中的“财政汇缴专户”、“财政专户”等过渡账户,参照税收收入收缴方式,将非税收入资金统一纳入国库经收处开设的“待结算财政款项”科目进行核算,实现非税收入直缴入库,进而拓展国库监督范围,确保国家预算资金的安全完整。

四是要加强沟通协作,进一步优化国库监督的外部环境。准确把握依法监督与强化服务的关系,加大部门协调力度,进一步优化和改善国库监督的外部环境。一方面,进一步加强与财政、税务、海关、商业银行等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争取人大、审计等部门的理解与支持,并广泛借助社会监督力量,凝集共识,形成合力。各有关方面分工协作、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共筑国家预算执行安全防线。另一方面,继续加大对商业银行代理国库相关业务的监督管理力度,进一步丰富监督手段,改进监督方式,拓展监督范围,增强监督实效。

此外,积极研究解决乡镇国库撤销后的国库管理问题,鼓励地方开展发展乡镇国库的有益创新与实践;积极探索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发国库监督信息系统,实现对国库资金运行相关业务的实时、动态监测与控制;更加注重国库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国库人员综合素质,为加强国库监督提供更加可靠的人才保障。

第二篇:关于进一步规范地方国库资金和财政专户资金管理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规范地方国库资金和财政专户资金管理的通知

财库〔2014〕17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

自2001年我国实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以来,财政资金运行的机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显著提升。但近年来,一些地方财政部门国库资金管理存在以下不规范的问题:违规将国库资金转入财政专户虚列支出;用国库资金对外借款规模较大,清理回收不及时;未严格执行国务院和财政部关于规范财政专户管理的规定,该撤销的财政专户未及时撤销,该归口财政部门国库管理机构统一管理的财政专户未及时转交;极少数地方顶风违纪,又擅自新开设财政专户,等等。这些问题暴露出一些地方财政部门对国库资金和财政专户资金管理工作重视不够,措施不力,如不尽快解决,不仅会给财政资金安全带来风险,而且会影响到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建设和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深化。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4〕45号)有关要求,进一步规范国库资金和财政专户资金管理,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一)除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务院、财政部的规定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的资金外,预算安排的资金应全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切实提高国库资金支付效率、安全性和透明度,严禁违规将财政资金从国库转入财政专户并虚列支出,严禁违规将财政资金支付到预算单位实有资金银行账户。地方各级财政除国库集中支付年终结余外,一律不得按权责发生制列支。

(二)积极推行非税收入电子缴款,优化非税收入收缴流程,实时匹配非税收入资金和信息,创造条件实现应上缴国库的非税收入资金直接缴入国库,提高非税收入缴库效率。暂未实现非税收入资金直接缴入国库的,应当将先入财政专户的非税收入资金在10个工作日内足额从财政专户缴入国库,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或不缴。坚决杜绝调节财政收入行为。

二、严格控制新增财政对外借款

(三)全面清理已经发生的财政借垫款。各级财政部门要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必要时运用法律手段,抓紧全面清理已经发生的财政借垫款。应当由预算安排支出的要抓紧安排预算,原则上应在2017年底前列支完毕。其他财政借垫款原则上应在2016年底前收回。经核实确实无法收回的财政周转金和其他财政借垫款,应在2017年底前报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后,按规定核销。

(四)严格控制新增财政对外借款。各级财政部门要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和用款计划拨款,对于预算执行中确需新增的支出项目,应按规定通过动支预备费或调整当年预算解决,不得对外借款。对于确需出借的临时急需款项,应严格限定借款对象、用途和期限。借款对象应限于纳入本级预算管理的一级预算单位(不含企业),不得对非预算单位及未纳入预算的项目借款和垫付财政资金,且应仅限于临时性资金周转或者为应对社会影响较大的突发事件的临时急需垫款。借款期限不得超过一年。

(五)严格规范财政对外借款审批程序。各级财政部门要制定财政对外借款内部审核程序,详细核查新增财政对外借款的借款对象和借款用途等,符合规定且确需借款的,应报经同级人民政府常务会议批准同意后办理借款手续。财政部门要与借款单位签订借款协议,明确借款金额、借款用途、借款期限、还款来源和违约责任。

(六)加强财政对外借款日常管理。各级财政部门应完善内部职责分工,落实借款管理责任。建立财政对外借款台账,详细记录每笔借款的对象、期限、金额等信息,并定期与总会计账簿核对。完整保存财政对外借款的审批文件、借款协议、拨付凭证等档案资料。加强对借款单位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一经发现有借款用途发生改变等情况要立即收回借款。

(七)建立财政对外借款回收保证和责任追究机制。各级财政部门要建立到期借款预警机制,督促借款单位按期还款。对于不能按期还款的,要采取扣减预算等方式确保及时收回借款。存在逾期借款未偿还的单位,不得再新增借款。要建立财政对外借款终身负责制,对于相关责任人违规对外借款造成出借财政资金损失的,要依法提请有关部门追究其法律责任。

三、严格规范财政专户管理

(八)严格规范财政专户开立程序。各级财政部门一律不得新设专项支出财政专户,开立其他财政专户的,要严格执行《财政部关于印发<财政专户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库〔2013〕46号)规定的开立条件和程序,未经核准,一律不得新开立财政专户。省级财政部门对省本级及省以下财政部门的开户申请,要切实履行审核职责,对于不符合开户条件的财政专户,不予向财政部报批。

(九)全面清理整顿存量财政专户。除经财政部审核并报国务院批准予以保留的财政专户外,其余财政专户在2年内逐步取消。具体撤并要求和时限按照财政部相关规定执行。

(十)全面实现财政专户归口管理。财政专户未全部归口管理的地区,财政部门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将非税收入财政专户等各类财政专户归口财政部门国库管理机构统一管理,并明确财政部门国库管理机构和财政部门其他机构的职责分工,建立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的内部工作机制。

(十一)强化财政专户资金使用管理。禁止将财政专户资金借出周转使用,对已经出借的财政专户资金要制定回收计划,限期予以收回。财政专户资金保值增值操作要严格按照财库〔2013〕46号文件规定的方式进行,原则上不得在开户银行经办机构之外开展保值增值操作。

四、严格落实管理责任

(十二)地方各级财政部门主要负责人要高度重视国库资金管理和财政专户资金管理工作,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领导职责,发现问题,要及时督促整改,并跟踪问效。

(十三)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切实负起对本级国库资金管理和财政专户资金管理责任,上级财政部门要建立起对下级财政部门资金管理工作的定期检查督导和考核机制。

财政部

2014年10月28日

第三篇:核算办法辅导四 ——国库集中支付方式下财政专户返还款的核算

核算办法辅导四 ——国库集中支付方式下财政专户返还款的核算

基层会计单位的核算

第一节 财政专户返还收入概述

一、财政专户返还收入的性质

(一)财政专户返还收入的概念

财政专户返还收入是对纳入财政预算外管理的非税收入,根据收支两条线的管理规定,给非税收入的执收单位从财政专户返还的财政性资金。

(二)财政专户返还收入的性质

财政专户返还收入属于非税收入的返还,属于财政预算外资金。根据国务院和财政部的规定,按照收支两条线、专款专用,接受财政与审计监督的原则进行管理。

二、财政专户返还收入的管理

(一)使用要编制预算,接受财政部门的监督

由于财政专户返还收入属于财政性资金,因此,其取得应当按照财政部门的规定,编制预算或计划,经财政部门批准后返还给用款单位。用款单位要按规定用途使用,年终要向财政部门编报财务决算。

(二)资金拨付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方式

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规定,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资金纳入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的范围,因此,财政专户返还资金也要逐步实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方式。

(三)财政专户返还收入为单位“事业收入”的组成部分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将财政专户返还收入归属于事业单位的事业收入。财政部在2009部门决算的规定中将财政专户返还收入归属于事业单位的事业收入,不过在编制部门决算时需要单独列明。

鉴于财政专户返还收入既是财政性资金,要接受财政部门的监督,又按单位自有资金进行核算的双重性,因此,“核算办法”将其收入单独设置总账科目进行核算,但使用在“事业支出”科目核算,年终将其收支转入“事业结余”科目。

三、会计科目

(一)“财政专户返还收入”科目

1、“财政专户返还收入”科目用于公路事业单位收到的从财政专户返还的各种收入。包括从财政专户返还的国有资产使用收入和处置收入以及公路养护单位收到的普通公路和收费公路的公路路产损坏赔偿费返还收入等。

2、公路事业单位收到的财政拨款不在本科目核算。

(二)明细科目设置

本科目应设置“基本支出”、“项目支出”两个二级科目,并在二级科目下分别按支付方式设置“财政直接支付”、“财政授权支付”、“拨入现金”三个三级科目进行明细核算。按支出功能科目设置备查薄。

“基本支出”、“项目支出”两个二级科目依据财政部门关于返还收入的规定或批复的预算进行划分,如果财政部门没有规定或没有预算,应列为基本支出拨款。

(三)年终结转

年终,基层会计单位应将“财政专户返还收入”科目的余额转入“事业结余—财政专户返还结余”科目。单位如果按规定将当年财政专户返还收入的全部或部分作为项目支出拨款时,年终结转“事业支出—项目支出”时必须以用于项目支出拨款数为依据进行结转,即用于项目支出的财政专户返还收入没有结余。

主管会计单位和二级会计单位年终应将“拨出经费—财政专户返还拨款”科目的余额转入“财政专户返还收入”科目。

(四)年末余额

年末,对本年财政专户返还收入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五)“财政补助收入”与“财政专户返还收入”的关系

“财政补助收入”为财政国库拨入的本年财政预算资金,“财政专户返还收入”为本年财政专户返还的财政预算外资金,两者在核算上必须划清界限。“财政补助收入”年终要将其全年收入全部转入“财政拨款结转”科目;财政专户返还收入根据财政部的规定,属于“事业收入”科目核算的内容,年终将其全部收入转入“事业结余”科目。另外,财政拨款按权债发生制核算,即年末将未使用的财政拨款资金结余要转入“财政应返还额度”科目,财政专户返还收入一般按收付实现制核算,年末不计算和结转未收到的财政专户返还款,但财政部门另有规定的则按财政部门的规定进行核算。

第二节 国库集中支付返还款的核算 A、基层会计单位的核算

一、财政直接支付方式返还款的账务处理

(一)涉及的会计科目

涉及的总账科目有“财政专户返还收入”、“财政应返还额度”、“事业支出”、“材料”、“在建工程”、“成本费用”等。

(二)财政直接支付返还款账务处理的内容

1、当年财政专户返还款的账务处理

2、年终结转当年未返还款的账务处理

3、年终结转当年财政专户返还收入的账务处理

(三)账务处理的凭据

财政直接支付专户返还资金账务处理的凭据与财政预算资金财政直接支付拨款的凭据相同。

(四)财政直接支付返还款的账务处理

1、当年财政专户返还款的账务处理

当年财政专户返还资金的账务处理方法与当年财政拨款的账务处理方法基本相同,只是所涉及的科目为“财政专户返还收入”而不是“财政补助收入”科目。

在进行账务处理时,如果财政专户返还收支有预算和使用规定,根据预算或规定区分其“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在账务处理时按确定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分别进行账务处理;如果没有预算和使用规定,则将返还收入作为“基本支出”的资金来源进行账务处理。

43、某公路养护单位,2009年3月15日,收到代理银行转来的《财政直接支付入帐通知书》及发票、验收单等凭据,用公路路产损坏赔偿费返还资金支付购买水泥款30,000元。

账务处理: 借:材料—水泥 30,000 贷:财政专户返还收入—项目支出—财政直接支付 30,000 例

44、某公路运输管理单位,2009年3月20日,收到代理银行转来的《财政直接支付入帐通知书》及发票、工程价款结算单等凭据,用道路运输许可工本费返还资金支付办公用电费6,000元。

账务处理: 借:事业支出—基本支出—商品及服务支出—电费 6,000 贷:财政专户返还收入—基本支出—财政直接支付 6,000

2、年终结转当年未返还资金的账务处理

财政专户返还收入一般按收付实现制核算,年末不计算和结转未收到的财政专户返还款,如财政部门规定按权债发生制核算,则年终按下列方法作结转当年未返还资金的账务处理。

⑴当年未返还资金的计算

财政直接支付当年未返还资金=财政直接支付返还当年计划数-财政直接支付当年实际返还数

财政直接支付当年未返还资金反映在财政直接支付方式下,当年应返还而未返还的需在下年返还的资金数。

财政直接支付当年实际返还数根据“财政专户返还收入”科目中的财政直接支付返还数确定。

⑵账务处理方法

45、某公路养护单位2009年公路路产损坏赔偿费返还中财政直接支付当年计划返还数和当年实际返还数如下,未返还款财政部门答应下年返还。(单位:元)

科目 当年计划返还金额 当年实际返还金额 基本支出 300,000 300,000 项目支出 800,000 700,000 返还资金合计 1,100,000 1,000,000 ①计算财政直接支付当年未返还资金 当年未返还基本支出资金=300,000-300,000=0 当年未返还项目支出资金=800,000-700,000=100,000 直接支付当年未返还资金合计=1,100,000-1,000,000=100,000 ②账务处理: 借: 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专户返还资金结余—项目支出资金结余—财政直接支付 100,000 贷: 财政专户返还收入—项目支出—财政直接支付 100,000

3、年终结转当年财政专户返还收入的账务处理

年终应将全年财政专户返还收入转入“事业结余”科目。

46、某公路养护单位2009年“财政专户返还收入”科目中属于财政直接支付的返还数为1,100,000元,其中:基本支出 300,000元,项目支出 800,000元。

账务处理: 借:财政专户返还收入—基本支出—财政直接支付 300,000 借:财政专户返还收入—项目支出—财政直接支付 800,000 贷:事业结余—财政专户返还结余 1,100,000

二、财政授权支付返还款的账务处理

(一)会计科目

涉及的总账科目有“财政专户返还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现金”、“财政应返还额度”、“事业支出”、“材料”、“在建工程”、“成本费用”等。

(二)财政授权支付账务处理的内容

1、财政授权支付返还款的账务处理

2、财政授权支付返还款实际支出的账务处理

3、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年末结余的账务处理

4、结转未下达当年额度的账务处理

5、年终结转当年财政专户返还收入的账务处理

(三)账务处理的凭据

财政授权支付返还款账务处理的凭据与财政预算拨款的财政授权支付凭据相同。

(四)财政授权支付账务处理的方法

1、财政授权支付返还款的账务处理

基层会计单位收到财政部门通过代理银行下达的额度后,作增加“零余额用款额度”科目和“财政专户返还收入”科目的处理。

47、某公路管理段2009年1月30日,收到《财政授权支付额度到账通知书》,下达2月份公路路产损坏赔偿费返还的基本支出款20,000元。

账务处理: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20,000 贷:财政专户返还收入—基本支出—财政授权支付 20,000

2、财政授权支付返还款实际支出的账务处理

48、某公路管理段2009年2月3日,开出《财政授权支付凭证》和支票,提取现金2,000元,用于零星报销。

账务处理: 借:现金 2,000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2,000 例

49、某公路管理段2010年2月10日,开出《财政授权支付凭证》和支票,支付邮电费1,000元。

账务处理: 借:事业支出—基本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邮电费 1,000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1,000

3、两种以上来源的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全年支出的确认

单位的财政专户返还和财政拨款都有财政授权支付拨款时,年末就需要确认财政专户返还的额度支出和财政拨款的额度支出,即将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全年支出在财政专户返还支出和财政拨款支出间进行分配。通常情况下,财政专户返还下达的额度数比财政拨款下达的额度数小,因此,应以财政专户返还本年下达的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数确认其额度支出数,即财政专户返还下达的额度全部支用,没有余额。将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全年支出数减去财政专户返还额度支出数,其余额确认为财政拨款额度支出数。例50、某公路管理段2009年财政拨款下达的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为200,000元,财政专户返还下达的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为15,000元。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全年实际支出190,000元,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年末余额为25,000元。其支出分解如下:

财政专户返还下达的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本年支用数确认为15,000元; 则财政专户返还下达的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年末余额=0;

财政拨款下达的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本年支用数=190,000-15,000=175,000元;

财政拨款下达的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年末余额=200,000-175,000=25,000元。

4、结转未下达当年额度的账务处理

假定财政部门规定财政专户返还按权债发生制核算,则年终须作结转当年未下达额度的账务处理。

51、财政部门规定对公路运输管理单位的财政专户返还款按权债发生制核算,某公路运输管理单位2009年经批准的当年财政授权支付计划为60,000元,本年实际下达当年额度为50,000元,年底未下达本年额度为10,000元。

账务处理: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专户返还资金结余—基本支出资金结余—财政授权支付 10,000 贷:财政专户返还收入—基本支出—财政授权支付 10,000

5、年终结转当年财政专户返还收入的账务处理

年终应将全年财政财政专户返还收入转入“事业结余”科目。

52、某公路运输管理单位2009年“财政专户补助收入—基本支出—财政授权支付”科目反映的本年返还款为30,000元。

账务处理: 借:财政专户返还收入—基本支出—财政授权支付 30,000 贷:事业结余—财政专户返还结余 30,000

第四篇:财政国库科对政府非税收入监管的调研分析

政府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以外,由各级政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准公共服务取得并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或准公共需要的财政资金,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的非税收入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概念,在此之前,均叫预算外资金。非税收入概念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在建立公共财政体系、强化财政职能、规范非税收入管理上,取得了在认识和管理上的突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府职能不断增加以及财权的逐步分割,非税收入快速增长,已在政府收入中占据了相当高的比重。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的管理和监督,是各级财政部门行使管理职能的重要方面。近年来,我区进行了对非税收入监管实践和探索,但仍然存在一些不适应新形势要求的薄弱环节。对此,笔者就有关管理和监督的问题谈谈粗浅的看法。

一、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现状及其成因分析

为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的管理,财政部在2004年下发了《财政部关于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通知》,对非税收入的范围和管理问题作了明确的规定,并在近年间,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是加强收费管理,大力整治和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按照依法行政、依法收费的要求,对各执收执罚单位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项目,进行了全面清理。二是进一步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对部门和单位区分不同情况,分别采取将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罚没收入等纳入预算管理或预算外财政专户管理,积极开展收支脱钩管理,不断完善收罚缴分离制度,进一步规范财政分配关系。三是加大财政支出改革力度,加快公共财政体制建设步伐。将非税收入管理与公共财政支出改革相结合,在加强非税收入管理的同时,稳步实施财政体制改革,大力推进财政支出改革,积极开展部门预算管理改革、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等。但是,由于非税收入管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和公共财政框架逐步构建,在预算外资金管理基础上形成、演变和发展起来的,且受人们认识水平、实践经验和管理手段等因素制约,目前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和监督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为此,本文将在下面对其现状和成因进行分析。

(一)对非税收入的管理与监督关系认识不足。一些部门、单位甚至领导层往往对政府非税收入的管理与监督没有足够的认识,把预算外资金视为单位自有资金,认为非税收入不是正规的财政收入,政府不必调控,财政无须管理。对监督的行为、目的和意义不是很了解,把管理与监督的必然联系割裂开来。在财政部门层面上则重分配轻监督、重收入轻支出,忽视了对整个非税收入资金流程的监督。

(二)收费行为不规范,收支管理约束“软”。同时,由于部门预算编制还处于试点阶段,使得政府非税收入征管和支出安排存在较大的随意性。财政无法对政府非税收入的征收过程进行有效监督,给随意减免、巧立项目、坐收坐支;在使用上,“谁收谁支”模式没有根本改变,综合预算、部门预算没有彻底落实,即使纳入预算,也不是真正完整的收支,从而导致各部门盲目追求“多收多用、多罚多返”。加之支出安排没有真正落实到项目,使预算约束和监管受到制约。另外,承担政府非税收入监督任务的部门较多,如审计监督、财政检查、纪检监察等。由于这些部门之间缺乏明确分工,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缺乏制度化的界定与配合,造成了监督上“缺位”与“越位”现象十分普遍。

(三)非税收入的法制建设滞后,导致增长运行欠规范。手段上的脆弱、管理上的滞后,是非税收入欠规范运行的直接原因。一方面目前的非税收入从立项、定标、征收、票据管理和资金使用各个管理环节尚没有一套权威的统一规范的法律、法规。各级政府之间、政府与部门之间的分配无法律准绳,随意性较大;对收费项目的设置和标准的确定没有过硬的衡量水准,难以认定其是否合理、是否合法;资金的监督“无章可循、无法可依”,遇有行政干预往往无可奈何;对违规收支非税收入的处罚,缺乏依据和力度,只能对事不能责人,往往是遵守规章进入专户管理的受到了调控但没有受到奖励。这样一来,政府非税收入的安全与完整就受到威胁,甚至流失严重。另一方面,非税收入管理尚缺少一套有力的监督机制。由于非税收入的所有权、使用权和管理权未真正归位,目前仍由各个执收执罚单位分散征收,虽然也有审计和财政部门的监督,但审计监督往往鞭长莫及,财政监督则力不从心,单位之间是相互讳莫如深,管理主体又尚未明确。当前承担非税收入管理的有财政、物价部门,还有众多执收、执罚的行政事业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即使在财政系统内部,也有综合规划、预算、国库等若干职能处室参与非税收入管理,形成了“多头”管理。监督机制的不健全、不完善,以致非税收入不规范运行有机可乘。此外,非税收入管理尚缺少一套科学的管理办法。多年来重预算内管理轻预算外管理的惯性思维,加上非税

下载央行国库局局长:大量财政专户成了第二国库 没法监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央行国库局局长:大量财政专户成了第二国库 没法监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