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非法集资的几点感触和对《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征求意见稿)》的几点意见
关于非法集资的几点感触和对《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征求意见稿)》的几点意见
今天听闻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起草了《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征求意见稿)》,在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不论对于普通百姓,还是对于政府机关来讲,征求意见稿的出现,是个好事。
毛主席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那么,我就先说说执业这几年,对非法集资犯罪的所闻所感:
一、专业性
我作为律师行业的从业人员,在执业的近八年多,多次接触相关罪名,非法集资多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一类犯罪的形式出现。甄别起来有多难?别说普通百姓,就是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有时候也拿不定主意。我曾在办理抚宁县的一起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以开设农村合作联社的名义拉农民入股,缴纳股金,给分红,给生产资料,还全部包收购,好多农民入股了,结果半年后合作社的人都见不到了。犯罪嫌疑人归案后,公安、检察院均已诈骗罪立案、审查起诉,直至审判阶段才纠正过来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由此可见,这类犯罪让百姓去甄别,实在困难点。《处置非法集 资条例(征求意见稿)》中提到由政府部门主动查处这类犯罪线索,那么工作人员必须要好好上一阵课了。此其一。
二、隐蔽性
这个我就不用说了,干违法犯罪的事,谁也不会太大张旗鼓的,都是熟人介绍熟人,不认识的给钱还不一定要呢。少数也有反其道而行之的,找CBD核心商圈,装修的和银行一样,非法集资包装的和上市项目一样,让老百姓分不出真假,不出事谁也看不出来,此其二。
三、私利性
第一批吃螃蟹的投资人往往是挣钱的。挣钱后,有的是出于好心介绍给父母、子女、亲属、朋友,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有的是希望介绍新人进来赚取提成;更有甚者为了自己的本能出来找他人填坑。结果呢?挣了钱的不吱声了,希望远离麻烦选择闭嘴,没有挣到钱的希望接着挣,眼看无法回本的希望别人入坑赶紧把自己解救出来,不论什么心理什么目的,大家均很默契的选择都不报警,直到老板跑路。一己私利,给《处置非法集 资条例(征求意见稿)》想实现的多级查处人为设置了难度,参与其中的人都不报警,单靠政府部门查处,难度可想而知,我不报乐观态度,此其三。
四、政策回避性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说到非法集资,不得不提互联网金融。直到写这篇文章,我还是不太懂国家政策对这类互联网金融企业是如何界定的。按说,我国法律规定,只要从事金融存款、贷款相关行业的,应该领取金融牌照,否则都涉嫌非法吸储、非法融资之类犯罪,但是现在国家对于这类山寨大王选择了收编,我估计用不了多久相关法律口子就要打开了。现在太多非法集资的公司打着互联网金融的名义大肆集资,说是分散投资出去了,结果多用于自己其他产业周转或大资金借给房地产,成功的回避了政策,只要资金链不断,外人很难发现问题。而且,这类犯罪存在众多变种,比如明着是卖玉,买十万的玉,十万元分12次一年内全部给返还,百姓当然高兴,其实玉也就值500元,变相的把资金搞到手了。此其四。
五、复杂性
前两年天津的非法集资涉及数省,不只犯罪人员众多,受害人更加不计其数,上访给政府造成很大压力。这类犯罪往往遍布一个市、一个省或者几个省。只要突破到两个省,就要上报到公安部协同办案,难度可想而知,立案都费劲。去年有朋友找到我,要报警某上海公司涉嫌集资诈骗,被骗资金上亿,受害人遍布12个省,我带他找到公安机关报案,整理了报案材料,公安局也进行了初步调查,但是一方面犯罪分子作案手法越来越隐蔽,反侦察能力越来越强,服务器都在境外,案件也不了了之。希望《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征求意见稿)》实施后,政府部门能够出面协调办案机关,改变长期以来的民不举官不究的形象,主动出击防止出现集体事件、上访事件,及时处置相关犯罪线索,惩处犯罪分子。
下面,接着说说对于《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征求意见稿)》的几点简单意见:
首先,第二条“本条例所称非法集资,是指未经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不特定对象或者超过规定人数的特定对象筹集资金,并承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的行为。金融管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不特定对象好理解,可是规定人数是多少人? 我作为律法行业从业人员知道,但是估计太多百姓是很难从其他法规中找到的,应该在条例里予以解释,否则提高了百姓理解的难度。
其次,第四条“非法集资参与人应当自行承担因参与非法集资受到的损失。”出现的太过突兀,法律层面没有问题,感情上无法接受。百姓一开始投资完全可能并不知道犯罪嫌疑人是非法集资,后期才知道;或者一开始不是非法集资,后期才演化成非法集资。那么,对于百姓来讲就是冲着普通投资去的,最后百姓怎么就成非法集资参与人了?并且,该条应对清退相关内容加以表述,告诉百姓政府部门和司法机关还是会先清退资金的,不能清退的才损失自负。个人认为应改为“在依法清退后仍损失的部分,自行承担损失”
第三,第二十二条“非法集资人不停止集资行为的,处置非法集资职能部门有权依法采取下列措施:
(一)查封、扣押相关财物、文件、资料,申请司法机关冻结相关资金;
(二)限制其转让财产或者在财产上设定其他权利;
(三)通知出入境管理机构阻止非法集资个人或者非法集资单位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出境;将大额转出接收人作为调查对象。
(四)依法可以采取的其他措施。”个人觉得,措施的部分实行需要公安相关机关的配合,是法律仅赋予部分机关的权利,非法集资职能部门是否有相关权力,还没有成文的法律予以规定,那么,非法集资职能部门仅能申请公安等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展开措施,协同办案,而不是非法集资职能部门有权独资办案。
第四,对于清退顺序表述不明,容易在实践操作中出现不公、百姓不理解的事件。应予以明确。
第五,行政处罚与司法部门充公、罚款是否冲突?对于该部分仅表述了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机关,但经济类犯罪只要判决有罪,肯定会判处罚金,那么,罚金和本条例规定的处罚是选其一还是双罚,亦或是先按本条例,判决罚金后本条例处罚再抵扣?
水平有限,精力有限,仅表达到此,望读者见谅!时间紧迫,考虑不周,更请智者指正!
第二篇:非法集资材料
防范打击非法集资
问:什么是非法集资?
答:非法集资是指单位或者个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以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及其他方式向投资人还本付息或给予回报的行为。
问:非法集资有哪些特征?
答:非法集资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
1)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
2)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
3)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
4)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问:非法集资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什么?
答:非法集资活动涉及内容广,表现形式多样,从目前案发情况看,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形式:
1)借用投资名义进行非法集资。
2)以发行或变相发行股票等权利凭证或者以期货交易、典当为名进行非法集资。
3)通过认领股份、入股分红进行非法集资。
4)通过会员卡、会员证、席位证、优惠卡、消费卡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
5)以商品销售与返租、回购与转让、发展会员、商家联盟与“快速积分法”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
6)利用民间“会”、“社”等组织或者地下钱庄进行非法集资。
7)利用现代电子网络技术构造的“虚拟”产品,如“电子商铺”、“电子百货”投资委托经营、到期回购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
8)对物业、地产等资产进行等份分割,通过出售其份额的处置权进行非法集资。
9)以签订商品经销合同等形式进行非法集资。
10)利用传销或秘密串联的形式非法集资。
11)利用互联网设立投资基金的形式进行非法集资。
12)利用“电子黄金投资”形式进行非法集资。
13)私自、违法利用银行工作人员身份或银行场所“代销”理财产品、基金、股权、债券等进行非法集资。
问:非法集资的常见手段有哪些?
答:非法集资的常见手段主要是:第一,承诺高额回报;第二,编造虚假项目;第三,以虚假宣传造势;第四,利用亲情、朋友、同乡诱骗。
问:非法集资活动对社会的危害性如何?
答:非法集资活动具有很大的社会危害性。一是参与非法集资的当事人会遭受经济损失,甚至血本无归。二是非法集资也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经济、金融秩序,引发风险。三是非法集资容易引发社会不稳定与安全问题。由于非法集资是违法行为,危害极大,希望社会公众一定不要参与非法集资活动。
问:从事非法集资活动会受到怎样的法律处罚?
答:对进行非法集资活动的,除了依照《商业银行法》、《保险法》、《证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和《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给予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取缔非法从事金融业务的机构等行政处罚外,对构成犯罪的,还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例如:依照我国刑法规定,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情节严重的,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未经批准擅自发行股票,情节严重的,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的,最高可处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和各省区市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非法集资快速蔓延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但受多种因素影响,非法集资活动仍比较猖獗,形势不容乐观。
一、非法集资形势依然严峻
(一)非法集资案件持续高发。据统计,2005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非法集资立案年均2000多起,涉案金额200亿元左右。2011年底至2012年初,按照国务院的部署,部际联席会议会同公安部在全国组织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整治非法集资问题专项行动,各地方政府积极行动,公安机关重拳出击,打出了声势,打出成效。许多非法集资案件被侦破,一些潜在的案件得到了集中暴露。尽管今年新发案数量、涉案金额、参与集资人数与2012年同期相比有大幅下降,但与以往常规年份相比较仍呈增加趋势。
(二)涉案地域、人员、行业广泛。当前非法集资案件已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市),集资参与者既有家境富裕人群,也有吃低保的社会弱势群体,既有在职人员,也有离退休人员,几乎涵盖了社会各个阶层。案件涉及众多行业和领域,包括农业、林业、房地产、教育、商品流通等等,并由传统的种植、养殖业逐步蔓延至科技、环保、投资等领域,形式手段更趋债权化和机构化,依托网络平台进行借贷涉嫌非法集资的情况日渐突出。
(三)社会危害严重。非法集资作为典型的涉众型违法经济犯罪,往往因为涉及区域广泛、集资参与者众多,使得案件处置难度很大。而且常常由于经营不善或犯罪分子侵吞、挥霍及转移资产,造成案件最终挽损率普遍偏低,有的甚至是血本无归,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利益,扰乱国家正常经济金融秩序,甚至激化社会矛盾,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例如,湖南省湘西州曾成杰集资诈骗案,先后集资34.52亿余元,涉及人数24238人。集资总额减去还本付息的金额后,曾成杰集资诈骗金额为8.29亿元,造成集资户经济损失共计6.2亿元。集资户吴安英见集资兑付无望,当众自焚造成七级伤残。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以集资诈骗罪判处被告人曾成杰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核准。
(四)非法集资存在原因复杂
非法集资的成因十分复杂,与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状况密切关联,涉及国内外宏观经济、社会环境、金融服务、个体参与者情况等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经济环境因素。随着经济的增长和国民财富的增强,民间资金充裕,投资需求强烈,而投资渠道和投资工具比较有限,不同投资者可能选择的收益性、风险性和流动性的偏好也不同,部分投资偏好于高收益的投资者,可能会把资金投向于高收益的民间借贷,甚至是非法集资。二是参与者自身因素。许多参与集资者缺乏相应的经济金融法律方面的知识,不能区分合法与非法的界限,对“谨慎投资,风险自担,非法集资不受法律保护”的投资理念认识不足,经受不住社会上的高利诱惑,加剧了非理性逐利冲动而上当受骗。三是制度政策方面因素。当前一些领域的改革还待于进一步深化,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一些领域的监管还有待于加强,对民间借贷等投融资的规范引导还有待于完善,特别是防范预警和打击非法集资的机制还需进一步健全,工作力度应进一步加大,开正道、堵邪门、强监管,严防不法分子钻政策和法律空子,从事非法集资活动。总的来看,影响非法集资的一些因素仍将不同程度的存在,而且,随着市场活跃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如果监管与管理一时难以同步加强,非法集资的风险还可能进一步加大。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非法集资活动仍会频繁发生,案件高发态势仍将持续,并不排除在一些地区、行业和领域集中爆发的可能,形势依然严峻,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的工作任务仍将艰巨。
二、高度关注、防范一些领域的非法集资风险
近些年来,许多非法集资活动打着“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倡导绿色消费”、“金融业务创新”等旗号,以合法公司名义,以高收益、高回报为诱饵,形式多样手段翻新,由直接吸收资金发展到进行生产经营投资,由单一债权发展到股权甚至债权、股权相混合,由个人作案发展到组织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手段更加隐蔽,欺骗性更强。当前,以下领域及形成的非法集资风险尤其要注意关注和防范。
(一)民间借贷诱发非法集资案件在一些地区或行业仍会高发。从近几年的发案情况看,民间借贷越是活跃,非法集资的案件越是高发,在当前企业融资需求旺盛、民间资金较为充裕、社会投融资政策积极宽松,而相关规范引导不尽完善的环境下,民间借贷在一些地区或行业诱发非法集资案件的风险仍然较大。
(二)一些中介机构参与非法集资,风险集聚。目前社会上各种中介机构种类繁多、数量很大,但监管缺失或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无序发展、恶性竞争,助长了民间融资乱象,积聚了很大的非法集资风险。一些中介机构以高额回报为诱饵非法吸收公众资金,用于投资或转借给他人,谋取不法利益,隐患很大,一些地方的风险已经集中暴露。
(三)农业专业合作社类非法集资风险开始上升。近年来全国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迅猛,在促进农村农业发展、农民致富方面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但有的农业专业合作社背离办社宗旨,专门从事吸收农民资金和放贷等业务,甚至进行异地吸金和放贷,进行非法集资,直接损害了农民利益,影响农村发展与稳定,甚至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今年上半年全国各地已发生了十多起农业专业合作社引发的非法集资案件。
(四)网络借贷诱发非法集资将成为新的案件高发点。近几年网络借贷迅猛发展,今年初以来更是火爆,新开设的P2P平台数量和贷款规模也都迅速飚升,但目前尚无明确的法律规范和规定,该领域的非法集资风险正快速积聚,应及时加强有效规范和引导,防止网络借贷领域成为非法集资“重灾区”。
(五)股权投资领域非法集资活动一直比较活跃。今年股权投资领域非法集资新发案件虽有减少,但陈案风险很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50余家私募股权企业涉嫌非法集资,涉案金额逾160亿元,参与人数超过10万人。
(六)银行业金融机构个别工作人员涉嫌非法集资风险显现。银行业金融机构个别工作人员打着单位旗号、利用职务之便涉嫌非法集资,严重影响银行声誉和正常经营活动。尽管目前案件数量很少,但风险及影响不容忽视。
三、全面加强防范打击非法集资宣传教育工作
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工作任务,要标本兼治。一方面要严厉打击,依法惩处犯罪分子,进行警示和震慑;另一方面要加强防范和预警,特别是要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引导社会公众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自觉抵制并远离非法集资。
年初以来,部际联席会议在大力推动一些重点案件查处的同时,按照“关口前移、打早打小”的工作思路,于5月在全国集中开展了防范打击非法集资宣传月活动。据不完全统计,活动期间共开展集中宣传活动730余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2200余万份(册),摆放、张贴展板、海报35万多个(张),悬挂标语横幅55000余条,出动巡回宣传车1400辆(次),设置宣传咨询点6300多个,接受咨询人数320多万人(次),发送公益短信8亿余条,在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宣传7000余次,在68万辆移动公交载体播发宣传信息等,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果。
从8月起,在全国范围内又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涉嫌非法集资广告资讯信息排查清理活动,多地政府高度重视,认真部署,积极行动,整合力量,多方位、多渠道、细致深入地对涉嫌非法集资广告资讯信息进行了排查清理,成效明显。
今天,我们召开座谈会就是为了深入学习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在研究分析当前非法集资形势的同时,组织开展新一轮的防范打击非法集资法律政策宣传攻势,营造引导公众防范和远离非法集资、打击震慑非法集资犯罪的良好社会氛围,从源头上有效遏制非法集资,维护经济金融秩序,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我希望而且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特别是在媒体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下,打击非法集资宣传教育活动一定能够取得丰硕的成果,取得成功。保监会历来重视非法集资风险防范治理工作,加大非法集资防范打击力度,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健全机制。先后出台非法集资预警和查处工作暂行办法等9项制度,建立包括案件监测、报告、分析、处置、责任追究在内的全流程工作机制,强化非法集资案件日常管理。二是定期排查风险。采取多种方式、通过多种途径,深入排查非法集资风险隐患。先后4次部署行业进行风险排查和预警防控,重点排查保险中介业务、基层机构及收付费环节案件风险,力争“打早打小”。三是严肃查处大案要案。对于非法集资案件做到每案必查,及时处置化解风险,完善内控,构建风险防范长效机制。严肃追究案件管理责任,先后对32起非法集资案件140人进行了责任追究。四是加强宣传和警示教育。通过下发宣传手册、组织宣传活动、通报典型案件等方式,不断提高保险消费者以及保险从业人员防范非法集资的意识和能力。今年5月组织开展宣传月,全行业悬挂条幅、摆放海报、展板等3万份,发放宣传资料100多万份,通过短信或微信平台、电子邮件等发送宣传短信130多万条,举办客户讲座千余次,直接受教育的社会公众达到260余万人次。
从近几年全国情况看,非法集资持续活跃,新增案件多、金额大,并且呈现由传统生产领域向投资理财领域、活动空间由实体向网络发展、参与人员遍及社会多个阶层、民间融资引发案件较多、衍生犯罪频发等特点。今后一段时期,受国际、国内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等影响,一些潜在非法集资案件可能会加速暴露。在全国非法集资形势更趋复杂严峻的大背景下,保险从业人员从事非法集资活动的风险也在增加。
近年来,保监会在防控行业案件风险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非法集资案件。保险领域非法集资主要表现为保险机构工作人员或销售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或公司管理漏洞,假借销售保险名义、制售虚假保险单证或理财协议,向社会公众给予或承诺给予高额回报并非法吸收资金。保险领域非法集资的特点主要有:一是利用职务便利。部分涉案人为保险机构工作人员甚至是高管人员,在当地有一定社会人脉或知名度,利用管理或职务便利获得消费者信任;部分涉案人为保险机构代理人员,熟悉保险业务流程并长期接触客户,客户较为信任。二是假借销售保险名义。涉案人虚构保险理财产品,或者在原有保险产品基础上承诺额外利益,或者与消费者签订所谓的“理财协议”,吸收资金。三是高额利息诱导。涉案人采取先支付利息、到期支付本金或继续滚存的方式,给予或者承诺给予消费者高额回报。四是伪造单证印鉴。涉案人出具假保单,并在自购收据或公司作废收据上加盖私刻的公章,甚至直接出具白条骗取资金。
与其他行业相比,保险业非法集资案件的数量、涉案金额、受害人数都比较少,非法集资案件风险整体可控。但由于保险业务的特殊性、非法集资犯罪行为的复杂性,我们在查防工作过程中也遇到不少困难。一是对保单的法律定位不明晰,影响了案件立案。销售假保单只能以实际非法所得计算犯罪数额,不能以票面金额计算犯罪数额,导致一些利用虚假保险单证非法集资的案件因行为人的犯罪所得较少而不能立案,错过了“打早、打小”的有利时机。二是有关部门基层机构处置涉案财产标准不明确。当事人将通过非法集资、传销等途径获取的资金用于投保,对保险业来说,在案件结案前属正常业务,有关部门直接要求保险机构全额退保并划转资金或重复划转,将导致保险机构面临诉讼风险或承担经济损失。三是部分非法集资案件处置操作要求不明晰。案发后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案件处置工作,但出于地方利益考虑,往往寄希望于公司“买单”,与相关规定中“因参与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受到的损失,由参与者自行承担”的精神不符,甚至致使一些非法集资案件的性质难以及时、准确认定,同时也给公司造成一定负担。
非法集资涉及金额高、涉及面广、危害性大,需要全社会一齐努力,共同预防,坚决打击。下一步,我会将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配合部际联席会议做好各项防范处置工作,构建并完善保险行业非法集资案件风险管理体系。保险监管部门要建立完善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机制,强化对保险机构涉嫌非法集资活动的监管,加强针对保险从业人员、保险消费者的宣传教育。特别是要提醒消费者,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在保险消费过程中力争做到“两查两配合”,即“查产品、查单证,配合做好缴费,配合做好回访”。“查产品”就是买保险时通过网上查证(中国保监会、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以及保险公司网站),或者致电保险公司客服人员等方式核实所购买保险产品的真假,不要相信高息“保险”,也不要受“先返息”之类的诱惑。“查单证”就是交费后要求销售人员及时提供正式保单和保费发票,并认真鉴别保险单证的真伪:真保单上有保险公司印章且为电脑打印,不应有人为改动、手写的地方。“配合做好缴费”就是消费者所交保费超过1000元时,应选择银行转账方式或者到保险公司营业场所缴纳,不要随意将现金交给公司人员。“配合做好回访”就是购买分红、万能、投连等新型保险产品后,积极配合公司回访,确保利益不受损害,如果购买上述保险产品未接到回访,或者发现从业人员存在非法集资嫌疑的,可以通过网络、电话、信件等方式向保险监管部门进行举报反映。保险机构要积极开展风险排查,及早发现风险苗头;案件发生后积极做好案件调查、客户回访、追赃挽损等工作;要针对案件暴露出的管控漏洞,做好责任追究、后续整改以及警示教育工作,防止同质同类案件发生。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工作任务,为了积极防范保险领域非法集资风险,我们建议:一是加强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间的沟通与交流,特别是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协作力度,建立案件查办会商机制、加强执法信息交流,形成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执法合力。二是建议明确保险单的法律性质,即明确保单为金融票证的法律属性,并使之得到刑法保护。三是进一步明确非法集资案件处置环节的操作要求,明确债权债务处理规则,细化不能偿还债务的处理方法与标准。
第三篇:处置非法集资目标责任书
处置非法集资目标责任书
为保护广大居民合法利益,有效遏制非法集资活动,维护正常经济金融秩序,贯彻落实上级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要求,现就本社区防范非法集资活动签订目标责任书如下:
一、明确责任,把防范非法集资当作重要工作。明确社区居委会主任作为第一责任人,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把防范打击非法集资活动作为维稳的重要工作,配合上级开展打击防范工作,营造群防群治的社会氛围。
二、积极宣传,提高居民防范意识。随时清理辖区内非法集资小广告;采取召开会议、讲座,悬挂横幅,张贴宣传画等多种形式,宣传国家关于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的法律法规,帮助广大居民提高识别能力,增强防范意识,自觉抵制非法集资。
三、加强管理,坚决遏制非法集资活动蔓延。要求社区片管员定期巡查分管片区,及时发现疑似非法集资企业;联系辖区内楼宇物业了解商务楼内理财公司情况,及时上报信息并掌握动态。
四、妥善处置,周密做好维稳工作。积极协助上级单位处理打击非法集资活动的善后问题,对受骗参与非法集资的群众及时做好教育、安抚工作,消除不良影响和隐患,维护社会稳定。
秦淮区人民政府洪武路办事处 社区居委会
责任人: 责任人: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第四篇:处置非法集资会主持词
在全区处置非法集资工作推进会上的
主 持 词
(2012年4月
日)
同志们:
现在开会。我们召开这次会议,主要目的就是贯彻落实3月31日全市处置非法集资推进会会议精神,分析当前形势,对下一阶段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动员全区上下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大局意识,统一思想,树立信心,创新举措、强势推进,以更大的努力、更有力的措施,确保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顺利进行,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努力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实现新的更大的发展。
区委、区政府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希望与会同志自觉遵守会议纪律,集中精力开好会议。
下面,会议进行第一项,请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争鸣同志通报我区前一阶段处置非法集资工作情况;
会议进行第二项,请区委书记靳东风同志作重要讲话,大家欢迎!
同志们,刚才,争鸣同志就前一段处置非法集资工作进行了通报,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对下一阶段全区处置非法集资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部署,我们还下发了市出台的《关于 进一步加强和落实监督帮扶工作组责任制扎实推进非法集资处置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快我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市文件精神,同时,按照靳书记的讲话要求,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就如何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我强调三点:
一、要切实贯彻好靳书记讲话精神。会上,靳书记对下一步如何开展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为我们下步工作指明了方向。与会同志要充分认清区委、区政府的决心和态度,回去以后,要及时召开有关会议,组织本单位、本部门的干部职工,认真学习领会好靳书记讲话精神,按照靳书记提出的的工作要求,真把思想统一到会议精神上来,统一到区委,区政府的安排部署上来,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二、要切实落实好各项任务。目前,我区处置非法集资工作已进入关键时期,特别是案件侦办、资产处置、监督帮扶企业等工作,稍有不慎,就会引起集资群众的不满。因此,各乡(镇)、办事处、工作组及相关单位必须坚持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不动摇,加快资产交割和沟通协调工作;加快立案资产的评估拍卖、变现工作;加快实施兑付工作;加快案件办理进度,全力以赴抓捕未归案的犯罪嫌疑人,全力以赴追查涉案资产,确保各项任务按时顺利完成。
三、要切实加强对各项处置工作的督导检查。区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督导组要加大督导考核力度,加强对会议精神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加强对案件侦办进度和社会稳控责任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加强对交办事项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并定期通报情况,对工作得力、进度较快、成效明显的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表彰;对动作迟缓、推进较慢,甚至出现重大稳定问题的,严格依法依纪进行责任追究。
同志们,区委、区政府对整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工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非常关注。希望大家下去后按照今天的会议精神,认真履行职责,扎实开展工作,努力为推进全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议到此结束,散会。
第五篇: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学习心得
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学习心得
通过本次“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宣传月”活动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了非法集资的危害性,打击非法集资紧迫性,也使我对什么是非法集资、非法集资的主要表现形式、非法集资的社会危害以及在今后的工作当中如何防范非法集资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非法集资有着很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手段隐蔽,形式复杂,后果严重。因此,对于非法集资,我们银行业更应高度警惕,不能有丝毫防松。
一、什么是非法集资: 所谓非法集资是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包括没有批准权限的部门批准的集资,有审批权限的部门超越权限批 准集资,即集资者不具备集资的主体资格,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给出资人还本付息。承诺高额回报,不法分子为吸引群众上当受骗,往往编造“天上掉馅饼”、“一夜成富翁”的神话,通过暴利引诱许诺投资者高额回报。为了骗取更多的人参与集资,非法集资者在集资初期,往往按时足额兑现承诺本息,待集资达到一定规模后,便秘密转移资金或携款潜逃,使集资参与者遭受经济损失。编造虚假项目,不法分子大多通过注册合法的公司或企业,打着响应国家产业政策、支持新农村建设、等旗号,迷惑社会公众,承诺稳定高额回报,欺骗社会公众投资。以虚假宣传造势,不法分子为了骗取社会公众信任,在宣传上往往一掷千金,加大宣传力度,制造虚假声势,骗取社会公众投资。
二、非法集资的危害: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经济、金融秩序,引发风险,危害金融安全,是典型的涉众型违法犯罪活动,直接损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此类案件涉案金额大,涉及人员众多,受害者面广量大、易引发出大规模群体性事件,严重危害社会的稳定。参与非法集资的当事人会遭受经济损失,甚至血本无归。而非法集资人对这些资金则是任意挥霍、浪费、转移或者非法占有,参与人很难收回资金。
三、如何防范非法集资:
1、高息“诱饵”不动心。形形色色的非法集资活动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许诺高额回报。每当遇上诸如此类“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千万得悠着点儿,也不能因为看到别人发了财眼红,进而跌入欺骗者设下的陷阱。
2、老板“实力”不崇拜。不能为某些企业天花乱坠的自吹自擂所迷惑,即使有的企业当时确实很红火,但由于市场、经营等方面的变数很多,“投资”风险无是不在,血本无归都可能。要结合非法集资的基本特征,主要看主体资格是否合法,以及其从事的集资活动是否获得相关的批准,而不是单纯相信老板“实力”。
3、“官方”背景不迷信。在非法集资活动中,政府官员的参与或者假借官员名义、编造官方背景往往更容易蛊惑群众。既让人误以为是官方行为,又给人以稳赚不赔的假象。人们要切记“官员”未必就代表“官方”有官员参与并不等于就是正规融资活动。
为了遏制非法集资,充分保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银行业应该承担起所背负的责任及义务,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非法集资的识别能力。
非法集资危害大,隐蔽性大,要打击非法集资非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我们要长期坚持该项工作不放松,将打击非法集资宣传活动常态化,一起打击非法集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