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刊时谈:立足新常态 奋起新作为

时间:2019-05-12 02:49: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半月刊时谈:立足新常态 奋起新作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半月刊时谈:立足新常态 奋起新作为》。

第一篇:半月刊时谈:立足新常态 奋起新作为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万口网箱下东江”……地处湘江上游、罗霄山脉西麓的湖南省资兴市,曾因资源富集而成为湖南经济最发达的县域之一,一度有“煤 都”“林海”“电城”之称。然而对资源的过度依赖,注定了资兴繁华落尽之后的艰涩与阵痛。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已然成为资兴发展的不二选择。情势所迫 必须转型

宽阔的马路,郁郁葱葱的植被,干净整洁的门店,现代化气息扑面而来……这是资兴市留给记者的印象,很难想象,这里曾经煤尘漫天飞舞。“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们的转型是被迫的。”资兴市委书记陈荣伟说。

资兴以煤闻名,境内探明的煤炭储量约为1.3亿吨,其开采历史可追溯至晚清,故有“百年煤都”的称号。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资兴煤炭年产340万 吨,达到最高峰。“当年资兴全部矿业人口占总人口40%以上,煤炭及其相关联产业财政收入多年占据财政总收入的50%以上。”资兴市发改局干部郭振辉说。

上世纪80年代,资兴矿区就有了电影院、篮球场,热闹非凡。煤炭集中的三都镇,一度有5个火车站。“当地的小伙子很好找对象,因为外地姑娘一听有5个火车站,觉得肯定是个大地方。”

然而,2000年以来,资兴煤炭日益枯竭,当地相继关闭了44家国有及乡镇煤矿,煤及相关产业生产总值及财政收入比鼎盛时期降幅超过50%。

曾经因煤而兴的资兴,随着资源枯竭出现一系列社会问题。成千上万的工人下岗,数万职工吃低保,维稳压力大,社会保障负担重,矿区出现了33平方公里的地下采空区、48平方公里的地面沉陷区,区内生存环境极度恶化。

除了煤炭,东江湖是资兴的另外一张名片。东江湖是国家“六五”重点能源工程东江水电站的蓄水库,湖水清澈,青山叠翠,风光旖旎,水质达国家一级饮用水标准,承担着为长株潭等多个城市供应饮用水的责任。因库容相当于半个洞庭湖,也有“南洞庭”的美誉。

然而,就是如此风景秀美的宝地,却因为移民以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造成人水矛盾十分突出。

“煤炭和山水是资兴最宝贵的两大资源,很遗憾,过去粗放式的发展没有珍惜好,还引发了不少矛盾,若再不转型,资兴难有未来。”陈荣伟说。转型就得忍痛割爱

“那时开钨矿,每天几十万元进账,数钱时手都没感觉了。”唐社善曾经是东江湖畔一个钨矿老板,最“辉煌”时每年纳税上千万元,但2011年在保护东江湖的行动中,他的钨矿被关闭了。2013年10月,在政府支持下,唐社善用开钨矿赚的钱投资农业,带领101户社员成立了东江名寨红茶专业合作社,发展茶叶基地近3000亩。

唐社善所在的滁口镇,依山傍水,风景秀美,境内拥有丰富的钨、锡、钼、铅、锌等矿产资源,其中白钨储量亚洲第一,世界第四。“这里的钨矿不深,开采成本低,利润高,就像印钞机。”郭振辉说。

可是,这些“印钞机”却位于东江湖上游,大量开矿洗矿,直接污染一湖清水。“保护好东江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资兴市市长贺遵庆接受采访时说。近年来,东江湖保护逐渐成为资兴市的“一号工程”。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政府号召渔民网箱养鱼,提出„万口网箱下东江‟,现在正好反过来了,要求网箱„退水上岸‟。”回想起这些年资兴发展理念的变化,资兴市经信局副局长袁三仁颇为感慨。

2011年以来,东江湖周边有40多家矿业、水泥等企业被关闭,曾经壮观的网箱养鱼景象已不复存在。滁口镇2012年就关停了产销两旺的多家矿业公司,损失税收3000多万元;全镇网箱养鱼面积3.26万平方米,现已完成“网箱退水”面积达2.67万平方米。

陈荣伟说,资兴最大的财富就是生态、就是水。“以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现在大家的观念都转过来了,实际上把这些资源保护好并利用好,才是最大的财富,才是最好的发展!”

立足山水美景,资兴提出了“旅游业振兴计划”,从2012年起,3年投资100亿元。目前,东江湖正在创建5A级景区,游客络绎不绝。“现在资兴第三产业占比四分之一以上,未来将推动东江湖的区域旅游向全域旅游发展。”贺遵庆说。在转型中实现接续发展

“一方面大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方面积极培育接续替代产业。”陈荣伟说,这是他脑子里一直在思考的转型之路。

产业转型并非全盘否定传统产业,当下资兴的发展仍离不开煤。煤还是过去的煤,不过资兴必须要换个“活法”。以前资兴的煤矿多,但“乱杂小”现象严重,粗放开采,污染严重。为此,资兴大力整合,煤矿由2007年的25家减少到目前的10家,矿产资源开始向优势企业集中。

同时,立足煤、延伸煤,建设 11个煤炭精深加工项目,2个煤炭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先后投入2.8亿元,完成了周源山煤矿全自动综采系统、兴通球团清洁生产等一批技改项目,增加煤产品 附加值。煤矿减少,效益却没减。资兴煤炭工业销售总产值不降反升,2014年煤炭工业销售总产值1.9亿元,在经济下行背景下,同比还增加了3.2%。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接续发展。近年来,资兴累计投入27亿多元,构建了“一区四园”的发展格局,为加快产业优化升级、集群发展构筑了良好的平台。在此基础上,资兴大量引进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电子信息、资源循环利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并放在优先发展地位。全国人大代表、郴州市市长瞿海点评:

新常态下,百姓需求从过去的温饱转向环保,从生存转向生态。地方政府必须树立“改善生态就是改善民生”的理念。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不仅具有社会效 益,也有很大经济潜力。发展以“两型”为特质的环保产业,有助于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形成兼顾环保和效益的新业态产业集群,从而创造新的就业、创业机 遇,为群众致富畅通渠道。(半月谈记者 张春保 丁文杰 陈文广)

义乌:小商品“线上线下融合”突围

电子商务的旋风一度让国内专业市场、实体店铺晕厥。作为全球最大、最有标志性意义的小商品专业市场,义乌小商品城遭受巨大冲击。在“更迭还是互补” 喧哗中,义乌人秉承当年“兴商建市”的吃苦、崇商精神,拥抱、运用互联网,开启了“线上线下融合”突围,谋求与各专业市场抱团取暖。

发展的新机遇往往就蕴藏在“危机”之中,也展现在主动而为的争取之间。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义新欧”班列始发地……义乌积极融入国家战略,成为新丝路的“新起点”。全力创建具有全球引领效应和标杆地位的新型专业市场,这是义乌的新目标。

并存加互补,专业市场再定位

浙江是中国电子商务发展中心,也是民营经济、专业市场的聚集区。“电商冲击”在这里比其他地方来得更为猛烈。杭州一年内两家沃尔玛超市关门、闻名全 国的武林女装街尽显萧条,温州、台州等地众多中小企业在电商冲击下消失……最近两年,受产品同质化、供过于求等结构性因素和电商冲击的共同影响,具有“经 济晴雨表”功能的义乌小商品市场等众多专业商品市场陷入困顿乃至衰退之中。记者早前走访义乌小商品市场多个区域看到有空铺。“这几年生意不太好,到了年关,一些外地经营户都提早回家过年了。”一位商铺老板说。从事货运业务 的义乌扬翔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金丽仙告诉记者,在电商冲击下,不少商户面临经营困难,但这也符合市场法则,过去那种“租个商铺就能赚钱”的日子一 去不复返了。

义乌市场经过这几年的转型探索,出现了经营主体两极分化,一些经营能力差的主体跟不上转型步伐,经营相当困难,有鉴于此,为保持市场的低成本竞争优势,小商品城对不少商户的租金进行了50%以上的让利。“这几年日子并不是太好过,传统制造业中的一部分企业已经走到尽头了”,浙江省政府党组成员、曾任省工商局局长的郑宇民说,“还有一部分专业市场也将走到尽头,这是一个没有办法回避的规律,大家都感到压力很大。”

摆在众多专业市场、实体店铺面前的一个问题是:究竟电商对实体是一种颠覆式的更迭还是某种程度的互补?电商大潮初来之时,的确有不少人不以为意,但没想到近两年影响如此之深,接着又有人认为电商是替代性、更迭式的,实体市场“必死无疑”。

随着电商与实体从对抗走向融合,市场对两种形态的商业方式做出了“并存加互补”的选择。义乌小商品城处在风口浪尖,在压力之下积极拥抱互联网,对专业市场做了重新定位,决心以互补、融合的思维联结电商与实体。正是理念的转变,让义乌小商品市场在新形势下为专业市场引路。从小商品城到“义乌购”

面对电子商务扑面而来的冲击,义乌的应对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时期。记者采访了解到,义乌电子商务发展最早在1998年,由商城集团与义乌电信联合 创建的“商城信息”网站,此后多番试水,电商网站也经历多次更名、改版,最终于2012年10月重组为“义乌购”正式上线运营,并于2013年10月开通 国际站。这14年之中,阿里巴巴、京东商城、唯品会等电商平台,无一不从当初默默无闻的“小角色”变成了业界巨擘。

在这样的背景下,“义乌购”肩负着更大的使命。“和传统电商不同,„义乌购‟坚持实体店入驻,线上线下真正融合”,“义乌购”总经理王建军告诉记 者,目前义乌小商品市场经营户实名认证完成率达到98%以上,电商平台总商品数达到305万,网站在线总交易额达15亿元,通过“义乌购”线上询单达成的 撮合交易额已超过150亿元。

这是一个属于小商品城商户自己的电商平台,它的边界清晰、线上线下一体,既可展示、也可交易,相当于为各级各类批发商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秉持线上 线下融合发展理念,“义乌购”在2014年初还启动了全球“合计划”。据悉,该计划分为海外市场合作以及全国专业市场对接两种模式,为合作伙伴建立专业市 场电子商务网站并对接义乌市场。目前总计签约44家,签约总营业面积约1800万平方米,总商位约20.6万间。

“可控、可信、可溯源”的诚信交易保障体系确实让不少市场商户尝到了甜头。只有高中文化的义乌市易阳窗帘装饰工艺品厂商户魏煌兰说:“我们的客户过 去主要是俄罗斯人,前段时间卢布大贬值,本来我们要吃大亏,幸好在„义乌购‟平台上新增了欧美等国客户,弥补了30%的损失。在网上洽谈的外贸公司一看我 们有实体店,来采购就放心很多。”

小商品集团董事局主席金方平表示,为进一步激发活力,“义乌购”引入战略投资者,争取通过三年努力打造成千亿级电商平台。今年打算以“义乌中国小商 品城”驰名商标认定为契机,通过实体市场走出去、“义乌购”信息化覆盖、构建内部物流体系三个步骤,构建一个以诚信为根本,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蛛网式” 市场大平台。

“义新欧”开启新征程

除了线上线下融合突围,义乌还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成为新丝路的“新起点”,开启更高水平、货物信息一体“走出去”的新征程。

2014年11月18日,从“全球最大超市”中国义乌国际商贸城始发,运载82个标箱出口小商品的首趟“义新欧”班列鸣笛出发,奔向13052公里 之外的西班牙马德里市。这意味着中国义乌至西班牙马德里的“义新欧”铁路国际货运班列正式开通,这是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的重大突 破。“义新欧”(义乌-马德里)铁路班列,经新疆进入哈萨克斯坦,再经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法国,最后到达西班牙马德里,穿越7个国家,几乎横贯整个欧洲,是所有中欧班列中最长的一条。

金丽仙告诉记者,“义新欧”班列开通,为货物运输提供了一个全新渠道,特别是一些时间要求紧的客户可以选择铁路运输。第一趟“义新欧”班列开通后,反响很大,2015年1月18日开行的第二趟“义新欧”出现了“一柜难求”局面。“客户的接受度越来越高了,现在就希望这条班列能常态化运行,为小商品出 口欧洲开辟一条全新的安全、高效、便捷的物流通道,为义乌小商品的展示、出口提供新机遇。” 金丽仙说。

浙江省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兰建平表示,“义新欧”中欧班列具有所运送中国商品元素鲜明、辐射范围广、货源支撑强劲、综合运输成本较低等优势和特点,未来发展潜力巨大,这是中国梦与世界梦交融的一条新丝路,将有效促进浙江乃至全国商品更好地走向世界、让世界商品更好地汇聚浙江,推动义乌市场向“买全 球、卖全球”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季强点评:

过去,义乌在不沿边不靠海的情况下打造了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现在,虽遭遇到电子商务的巨大挑战,但与生俱来的危机感、苦干精神和天生的商业基因,再加上奋起作为努力对接国家战略的远见,必将让义乌在互联网时代再创新辉煌。

第二篇:半月刊时谈:新常态下的新思维和新作为

编者按:新 常态之下,地方经济社会面临哪些新挑战?区域发展如何破题?改革如何深入?这些问题是当下必须直面的现实。江苏省宿迁市是全国经济规模排名前100名的地 级市,但在江苏属于后发地区。这座刚迎来18岁成年礼的城市,过去曾以改革闻名,其在新常态下的发展路径、方法、思考和困惑,对于全国来说具有一定标本意 义。

宿迁城区

新常态下新作为——“年轻”宿迁书写新答卷

随着过去支撑经济增长的人口红利、土地红利等因素日渐式微,新常态对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理念、路径和改革创新提出了新挑战。经历18年砥砺奋进,地处苏北腹地,拥有570万人口的江苏省宿迁市,将如何迎接这些挑战,如何在新起点上书写改革发展的新答卷? 新认识:科学务实主动适应 积极作为开创新篇

新常态,揭示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新变化、新特点。不久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围绕速度与质量、潜绩与显绩、平常心与进取心,宿迁正展示一个新兴城市对新常态下发展的新认识。

“新常态既是当前发展面临的宏观环境,更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转型升级的客观要求。”宿迁市委书记魏国强说,要适应发展新常态,必须从理念、速度、方式出发,深入思考。

新常态,不仅意味着经济增速“下台阶”,更意味质量效益要“上台阶”,适应经济结构出现的趋势性变化,加快转换增长动力。“无工业基础、无矿产资源、无区位优势”,1996年,由4个贫困县捆绑而成的宿迁被戏称为“三无城市”。截至2013年,与建市之初相比,宿迁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12.7倍,跻身全国地级市百强,经济指标增幅多年保持在江苏13个省辖市的第一梯队。

面对成绩,宿迁人做出审慎判断,将面临的经济形势概括为“三期”——增长速度进入换挡期、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工业经济仍处关键期。

魏国强说,宿迁的发展还没有完全走出“增长过度依赖扩大投入、投入过度依赖要素消耗”的模式。为适应新常态,要消除“增长焦虑症”,也要适应和保持合理增速。“既要注重经济指标、发展指标,也要注重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魏国强说。

新常态,对于地方干部来说,要理顺发展观与政绩观的关系,沉下心来,不贪显绩,甘做潜绩,追求“百姓的福祉”,而不是“政绩的速度”。

马陵河是宿迁市区一条排污河,建市以来曾多次整治,但治污效果并不明显。近年来,群众对河道整治的呼声持续高涨。近期,宿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一周内四次到现场调研,下决心要将这一惠民生的实事抓出成效,努力在两年内实现马陵河“路通、岸绿、截污、水清”。

这只是宿迁市从被动为百姓服务到主动为群众排忧“转型”的一个侧影。2014年前10个月,宿迁全市用于保障改善民生的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69.4%。如今,曾因财力捉襟见肘,对社会民生事业投入不堪重负的宿迁,镇村公交通到每一个村口,新农合医保覆盖每位农民,安居保障房取代了一片片棚户区……这些工作多属费心劳神的潜绩工程,但在宿迁干部当中,正形成“功成不必在我”的新理念。

新常态,不仅要保持平常心,还要保持进取心。增速换挡不是放任增速下滑,而是要以平常心来对待速度的回落与换挡,找准速度和质量的最佳平衡点。进取心在于积极作为。宿迁持续开展“访企业困难、访企业需求”为主题的“两访两帮”活动,协调解决企业融资、招工、供电、市场开拓及项目审批等方面的问题和困难2000余项;泗阳县积极探索推行分环节、分主体、分形式的“三维”立体监督机制……

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及时补位却又不越位,宿迁致力于打造规范有序的法治环境、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便捷高效的服务环境。在去年10月底举行的2014中国宿迁经贸洽谈会上,宿迁赢得了各界客商“点赞”,69个优质项目签约,投资额达499.8亿元。

去年前三季度,宿迁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4%,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7%,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居江苏省前列。新实践:打破传统路径依赖 致力绿色创新发展

新思维引领新实践,但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从2014年9月开始,一场以“五新”为主题的大调研、大讨论在宿迁干群中火热进行。“五新”即认识地方新优势、适应经济新常态、推进转型新发展、实现民生新改善、谋求改革新成效,瞄准新常态下加快发展的突出矛盾,促进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

面向转型发展,摒弃传统发展模式,宿迁提出推动工业兴市、产业集聚、园区建设、创新驱动和生态环保等“五个转身”。

娃哈哈、蒙牛、汇源等食品龙头企业的纷纷落户,成就了宿迁的国家级“食品产业园”;双鹿上菱冰箱、格力电器等家电龙头企业相继入驻,正在打造白色家电产业基地。

步入工业化中期的宿迁,早已摈弃了招商引资的老观念,不再“拣到筐里就是菜”,而是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宜自己培育的“菜品”。根据产业发展现状和前 景,宿迁确立了“4+4”产业体系,即食品饮料、纺织服装、机电装备、家居制造四大特色产业,智能家电、绿色建材、功能材料、智能电网四大新兴产业。在发 展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同时,宿迁提出打造四大新型产业的发展构想,即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健康养老、文化旅游四大新型产业。特别是大力推进中国宿迁电子 商务产业园建设,重点打造“电子商务产业集聚中心、区域性物流快递配送中心、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心、定制经济创新示范中心”。

面向绿色发展,走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道路,宿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发展方式转变,颠覆粗放式发展路径。

工地上竖起严实的围挡,道路上经常遇到洒水车,扬尘踪迹难觅……宿迁正围绕绿化、水源和空气,全面提升环境质量。同时,宿迁对环境污染行为“零容忍”,铁腕治污、严格执法,切实保障老百姓的环境权益,仅在宿迁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园区的企业,近年“三废”治理投入就达3亿元。

宿迁还以绿色增量来稀释低端存量,发展新兴产业和互联网经济,将绿色建材产业作为重点打造的四大新兴产业之一,在金融税收、财政奖励、科技创新等方面给予一系列激励政策,2014年已吸引10多个绿色建材项目落户,总投资超过60亿元。

面向创新发展,企业依靠创新驱动,政府要搭建更有效的平台,区域发展就能拥有更开阔的视野。

位于泗洪县的首义薄膜,更新设备,研发新产品,在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从2013年的盈亏平衡,2014年顺利进入盈利阶段;在宿城区的青岛啤酒,采用传统酿造和现代科技相结合的生产工艺,确保产品质量…… 当下,宿迁正全力策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积极融入江苏沿海开发战略,主动承接上海自贸区和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溢出效应,挖掘新潜力,增创新优势。

“后发地区和先进地区在转型发展上,面临同样的迫切要求,而后发地区付出代价可能更小,我们现在就要走好转型发展之路。”魏国强说。新改革:简政放权去除束缚 开闸放水激发活力

宿迁市18年发展史,就是一部改革史。自建市之日起,这里就面临如何打开“后发优进”这把锁的难题。改革创新,正是一把对号的钥匙。干部任前公示、勤廉公示、“地票交易”等创新举措,均在宿迁较早试行。

在全面深化改革元年,这里再谋改革新篇。魏国强说,宿迁是一座以改革著称的城市,“改革”是宿迁最宝贵的城市精神、最大的金字招牌。在全面深化改革 的大背景下,我们继续发扬这一传统和优势,涵养“千磨万击还坚韧”的定力,砥砺“蹄疾而步稳”的理性,激扬改革好声音,奏好改革交响曲,确保改革红旗永不 倒、改革红利最大化。

“一个窗口,填一张表格,一次性办齐了四份证照。”在宿迁市“便民方舟”登记窗口,企业主王勇说,“最大的感受就是快。”办齐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国税登记证和地税登记证,过去要10天以上,现在最多要3天。

“快”得益于“减”。“便民方舟”是宿迁市委、市政府加强政务服务建设的重要民生工程和综合服务载体,有57项行政审批事项进驻,法定办理时限压减了87.98%,审批环节和申报材料明显减少。

宿迁干部群众认识到,改革正进入攻坚期、深水区。从问题症结入手,从百姓诉求点改起,从民生关切点突破,在改革进程中,宿迁找准了改革的切入口。2013年,宿迁将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由193项压减为57项,成为全国行政审批保留项目最少的地级市之一。如今,前置审批项目由最初的199项压减为7项,仅仅保留了涉及国家金融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规定动作”。

2014年初,宿迁在全国率先启动资格资质去行政化改革,按照“放开培训、放开考试、放开发证”的思路,建立统一的考试鉴定中心,除148项资格资 质涉及政府行政管理、公共安全等原因,由宿迁考试鉴定中心组织外,其余421项考试鉴定下放给社会机构、行业协会。仅上半年,4万人参加培训考试和鉴定,考试鉴定率100%,获证率82.3%。

在改革探索中,“首次”“率先”“先行”在宿迁还有很多。以更大力度的简政放权,去除了抑制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的种种束缚,更有效地激活着社会和市场主体的活力。“敢想、敢干、敢担当,创新、创业、创一流”,这是泗洪县在高速公路口竖立的巨幅标语。如今,宿迁上下不断唤起“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良好氛围悄然形成,矢志将改革创新这一伴随城市成长的优势不断放大。

第三篇:立足新常态彰显新作为

立足新常态 彰显新作为

王 学 文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呈现出许多新常态。机关是党执政的主要阵地和渠道,“服务中心、建设队伍”是机关党建的核心任务,做好新形势下机关党建工作,要充分认识党和国家以及自治区各项工作呈现出的新常态,理性看待新常态,积极适应新常态,主动跟进新常态。新常态需要有新思路、新举措、新作为。区直机关党组织要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顺应各项工作发展的新常态,坚持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团结带领机关广大党员干部面对新形势,迎接新挑战,确定新目标,服务新发展,开创新征程,在推进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从严治党中彰显表率作用。

坚持思想引领,彰显凝聚机关共识的表率作用。机关党组织要做好新常态下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机关凝聚起更广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共识。要把不断深化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内蒙古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教育,作为当前和今后一项最现实最重要的任务,自觉用讲话精神统一思想、武装头脑、净化灵魂、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把学习讲话精神和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及自治区各类会议精神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坚持组织引领,彰显建设党员干部队伍的表率作用。建设一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队伍,是机关党建工作义不容辞的使命和担当。要把严格党内政治生活作为党组织教育管理党员和党员进行党性锻炼的主要平台,转变党员干部的传统理念,促进接受新思想、认识新事物、开动新思维、适应新常态、推进新跨越,发挥党员干部在落实改革发展等重点任务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要通过教育引导提高党员干部立足单位职能职责和岗位实际,增强驾驭新常态的各种素质和能力,从容面对新常态带来的机遇、困难和矛盾,回应时代问题,把握发展脉搏,解决机关党的建设存在的问题。要按照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贵在经常、重在认真、要在细节的要求,研究探索机关党组织发挥监督作用的方式和途径,强化机关党内监督。

坚持作风引领,彰显营造优良政务环境的表率作用。区直机关是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参谋部、指挥部和具体组织者,能否履行好职能职责直接影响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自治区在适应新常态中面临一系列重大机遇,机关党组织应以服务大局为切入点,以建设服务型党组织为依托,积极营造机关高效政务环境。要把作风养成、纪律约束、监督查处

紧密结合,突出加强纪律建设,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不懈纠正“四风”,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建设为民、务实、清廉的机关,适应新常态带来对机关的新要求,解决新常态带来的新问题。要围绕推进公正严明的法治环境建设、便民快捷的服务环境建设、高效清廉的行政环境建设、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建设等开动脑筋,研究问题,组织学习教育,提出目标要求,强化监督检查,使广大党员干部在适应新常态的各项工作中,走在前列、干在实处。

坚持制度引领,彰显保障工作推进的表率作用。突出机关党建融入和服务改革发展大局主题,推动机关党建在健全和完善制度机制中发展,在适应新常态中主动构建机关党建创新态势,构筑党建工作制度建设新高地。坚持从强化制度建设入手,用制度来规范和约束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努力把机关党组织建成组织健全、作用突显、凝心聚力、推动发展的战斗堡垒,把机关党员队伍建成党性强、作风正、有能力、观念新、敢担当的队伍。进一步完善机关党建工作责任落实机制,在纵向上强化区直各级党组织、群团组织多层面多层次的主动融合;在横向上强化多部门多单位之间的密切配合;在立体上强化多方面多主体力量的有机结合,构建精细化、动态化的党建工作管理服务新模式。通过融合党建信息系统、党建网站、手机党建报等党建信息载体,实现对各项党建信息数据的完全链接,创新机关党建工作平台。认真落实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领导干部联系基层组织的制度规

定,逐步推开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工作,完善各级党组织每年向上级党组织述职制度,合力打造引领机关党建服务的新“引擎”。

第四篇:新常态 新习惯 新作为

新常态 新习惯 新作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强力肃贪反腐,严厉从严治党,力除陈垢顽疾,为党带来清新之风,“新常态”成为时下热词,群众拍手称

快,聚党心赢民心。“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适应新常态,就要顺势而为、主动转变,让新思维、新行为成 为新习惯。

适应发展“新常态”,习惯于“调结构、降速度、提质量”发展新模式。认识不到发展“新常态”下的新趋势、新特征、新动力,就难以适应当前的发展

趋势和时代要求,难以把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当前,牺牲环境的经济增长、危害健康的食品、水源污染、空气雾霾……受到大家越来越多的质疑。速度慢一点、质

量好一点、成果分享更多一点,成为大家共同期盼。“让群众享受到美好生活”,成为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和价值判断。所以说,当前经济增长将与过去30多年

10%左右的高速度基本告别,将于每年财政收入20%左右的增长速度基本告别,与传统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粗放增长模式基本告别,适当放慢经济增

长速度、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大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成为当前抓发展的主旋律。

适应勤政“新常态”,习惯于“尽职责、讲操守、律言行”从政新规矩。中央密集出台的作风建设规定,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在其位、谋共事、尽其责。纪

检监察、媒体、网络、社会构建了高密度的监督体系,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履职尽责。当前,党员干部要把做官的意识淡下来,把公仆情怀浓起来,时刻摆正„主‟、„仆‟位置,从思想和行动上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现回归,半心半意、三心二意为服务群众,“少干事、不出事”,推崇“冷”执行,甚至“为官不

为”将被问责、追责,“为官不易”成为常态。同时,也要丢掉“作风建设一阵风”的幻想,坚信各级加强作风建设的信心,克服“且行且观望”的心态,时刻做到 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适应廉政“新常态”,习惯于“阳光行权、阳光福利、阳光从政”官场新文化。以往每逢春节、中秋、国庆等佳节,请客送礼、大肆吃喝,司空见惯;而

今在节假日甚至在平时,不收一袋月饼,婉拒一次宴请,将成常态。以往花钱办事、遇难送礼、节庆“敬神”,搞权力寻租、以权谋利、钻政策漏洞、打擦边球,见

怪不怪;而今阳光收入、正常福利、公平公正,将成为党员干部的一种自觉。所以,党员干部要克服社会浮躁风气的影响,保持内心的安定和行为的检点,真正视党

纪国法为“红线”,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礼小而收之,既内练价值观,又内修理想信念,自觉做到“不拘常例、不违常情”。

“新常态”需要一个长期巩固的过程,目前的“新常态”,多多少少是强大外力束缚下的被动“常态”,真正要把“新常态”内化成一种从政信念、一种官场文化、一种社会风俗,内化成党员干部发自内心的自觉,还需要我们携手前行,自觉延续,推动不断前行。

第五篇:面对新常态如何新作为

面对新常态如何新作为

今年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经济形势最为严峻、最为复杂的一年。受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的影响,经济增长速度趋缓,下行压力加大,企业、银行日子普遍比较难过。企业资金紧张、融资困难,银行信贷萎缩、风险加大等问题,在山西表现得比较突出。

面对新常态,要有新心态。当前山西转型综改更需保有这样的平常心态,就是要认识到当前经济增长的下滑是自然换挡的过程,是符合经济规律的;要认识到当前经济运行遇到的压力和波动,是结构调整阵痛的突出表现,尤其对部分资源相关行业和相关地区,或者对粗放增长形成的路径依赖较重的行业和地区更是如此,这是实现经济转型必须付出的代价。

大道思远,谋定而动。这就需要我们正视现实,把问题了解透,把原因分析准,把对策研究实,把措施拿出来。运城市王殿民先生研究经济多年,对当前经济问题多有创新见解。基于此,本版今日刊发王殿民的研究文章,以供参考。

今年以来,面对运城市企业普遍存在的资金紧张问题,市县两级政府高度重视,各金融机构克服困难,做了大量工作,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没有根本化解。

面对经济加速转型、新常态日益显现的新形势,银行和企业均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企业资金链条断裂。二是银行不良贷款增加。上半年全国不良贷款率上升0.08个百分点,运城市不良贷款率上升1.46个百分点。三是担保企业受到连带。运城市海鑫等企业出现问题,殃及为其担保的多家企业。担保企业都会被银行要求“代人受过”,受到牵连,形成经营风险。四是经济纠纷案件上升。五是银企关系受到创伤。银行怕企业不按期还贷,企业怕银行不再续贷,彼此防范,互相迁怒。

应对运城市经济下行的压力,目前首要的是解决好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特别是重点企业的资金紧张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科学应对,共渡难关,政银企携手,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既要确保银行充满生机,又要促进企业焕发活力。

一、打消顾虑,提振信心,实现逆势突破。克服困难的程度大小取决于我们智慧和胆略的大小。要解决问题,必须直面现实,开动脑筋,统一思想,形成共识。一要正视面临困难。银行和企业决不能长吁短叹,怨天尤人,而要处变不惊,尽快认识并适应新常态,坦然相向,从容应对。二要立足解决问题。银行和企业都要站到对方的立场上换位思考,真诚沟通,彼此理解,相互支持,真正把精力放到解决问题上,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三要坚定发展信心。我们的企业和企业家,一定要坚定信心,鼓足勇气,看到我们的优势,看到我们的前景。只要咬紧牙关,自立自强,开拓进取,就一定能度过严冬,迎来发展的春天。

二、诚信经营,坦诚相待,夯实互信基础。银企之间的交往,也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一样,诚信是前提、基础也是根本。从企业来讲,要加强与银行的沟通,说明自己的困难,说清自己要采取的措施,取得银行的信任,特别是要向政府、银行彻底公开资产负债情况、生产经营情况和融资情况,公开向小贷公司、投资公司及个人的融资情况。我们要大张旗鼓地宣传一个观点,这就是,大企业可以支持,小企业也可以支持;强企业可以支持,弱企业也可以支持;新兴产业的企业可以支持,传统产业的企业也可以支持。但是,不讲诚信的企业坚决不支持。从银行来讲,银行也要诚信经营,还后续贷的承诺一定要履行。讲诚信是相互的,只有彼此以诚相待,坦诚相见,才能互相打消顾虑,巩固合作关系和来之不易的银企友谊。

三、破财取道,断臂求生,敢于瘦身解套。经验表明,外部环境严峻的时候,往往是企业修练内功、强化自身的最佳时期。企业要大胆出手破财,实施瘦身解套。正常发展遇到问题的要克服,非正常发展陷入陷阱的要解套。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加快清理非主业和低效资产,必要时候该贱卖的就要贱卖,不要犹豫不决,贻误战机。据我所知,目前已有一个企业采取措施处置自己旗下10多亿元资产,用来渡过难关。我们的企业要借助这次应对危机,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严格财务会计制度,正确处理借贷关系,克服管理不规范、经营决策随意性大的现象,实现轻装上阵,浴火重生。

四、创新思维,用足政策,寻求化解途径。各银行要积极学习和借鉴外地成功经验,有效处置不良资产,化解自身危机,优化信贷资产质量,增强自身活力。要充分挖掘政策潜力,按照国务院要求,对符合信贷条件下的中小企业贷款提前介入,实现无缝对接,缩短企业融资链条,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减少企业对过桥资金的需求,充分发挥可以利用的政策性工具,保证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要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充分运用去年信贷产品创新的成果,重点支持全市优势产业集聚分布的“5+15”产业园区,打造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平台和载体。这方面,有几个银行做得很好:工行围绕九大产业集群,储备贷款企业和项目39户、贷款85.9亿元,已累计投放或部分投放13户48亿元。农信社在去年开展“百亿项目大行动计划”基础上,今年继续实施 “百亿行动计划”,扶持“5+15”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企业(项目)132个,金额27.5亿元,较年初净增7.15亿元。五、一企一策,集体会诊,推动金融创新。针对全市情况,有的银行行长提出了一个国有主力银行向一起走,其他银行紧密衔接,或由主办银行或领衔银行召集协调,集体会诊,一企一策。这是一个化解的思路。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银行要改进作风,深入企业,摸清底数。和企业一道出主意,想办法。特别是在企业关心的担保方式、信贷抵押、金融服务、资本市场等方面大胆创新,支持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要采取特殊措施防范担保链风险。

六、着眼长远,储备项目,争抢后发优势。这一轮结构调整之后,活下来的企业必然蓄势待发,迎来快速扩张期。各银行机构要明察秋毫,及早运作,抢占下一轮竞争的先机。要围绕市委、市政府发展主线确定投资方向和信贷切入点,以项目为抓手,按照银行信贷要求,完善前期手续。目前全市各银行机构已经提前介入,储备项目28个,金额合计150.48亿元,预计四季度或明年即可全部投放。特别是建设银行储备项目最多,已经储备了8个公司类和1个机构类固定资产贷款项目,金额合计28.29亿元。

七、认真排查,做好预案,防患于未然。要按照银行监管部门的统一部署安排,对各自的客户要进行一次排查,对有问题的企业要帮助完善手续,降低风险,解决问题。对市场看好、规范经营、诚信度高的企业加大支持力度,帮助做大做强。

八、扶正祛邪,鼎力扶持,优化金融环境。这主要是对政府讲的。一要旗帜鲜明打击非法。对一些不讲诚信、影响恶劣的企业要进行行政干预,依法严厉打击骗贷和恶意躲逃债务的行为,切实维护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规范金融市场秩序,防范金融风险。特别在当前,要抓个别典型,以儆效尤。二要理直气壮支持金融。把金融业作为地方的支柱产业来培植扶持,把商业银行作为自己的骨干企业来关心支持。要帮助金融机构做好各类贷款特别是公务人员贷款的清理工作,把优化金融服务、改善金融环境摆上重要位置,推动金融产业健康稳步发展。三要主动作为牵线搭桥。政府要搭建信息交流平台,促成银行企业的务实对接。相关部门要与金融部门加强信息沟通,共同分析金融和经济形势,推介重大项目。银行要及时向上级行社传递最新经济信息,增强他们对运城的了解,提升他们对运城的信心,以求得最大限度的政策倾斜、信贷投放。四要真金白银提供支持。市财政出资3000万元,县(市、区)、开发区财政分别出资300万元,作为引导资金,吸收小贷公司、保险公司、投资公司和企业出资,设立运城市企业应急转贷资金,为企业按时还贷续贷提供临时周转服务。市金融办要积极督促各担保公司特别是市、县财政出资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吸纳社会资本,扩大规模,积极开展业务,主动作为,市财源担保公司要切实发挥作用。要积极协调小贷公司对出现问题的企业,实行降低利率、减少利息、保本停息,减轻问题企业的负担。人行要充分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各银行把信贷资金投放到实体经济上,支持当地经济发展。银监分局要引导各银行积极调整信贷结构,减少对企业的不合理收费,减轻企业负担。

下载半月刊时谈:立足新常态 奋起新作为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半月刊时谈:立足新常态 奋起新作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适应新常态 主动新作为

    适应新常态主动新作为 不断加强和改进县级人大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对人大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我县人大其常委会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

    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发言稿(模版)

    “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讨论发言稿 XXXX (2016年3月) 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如何适应新常态,或如何顺应新常态发展规律,如何在这新常态的经济发展中,发挥我们应有的作用,这是我们......

    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发言稿

    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很荣幸今天在这里发言,我发言的主题是《新常态新形象想作为》。 通过校领导组织学习了新常态性形象行作为的系统学......

    适应新常态展现新作为

    适应新常态 展现新作为 谋求湾里国税工作新发展 ——李安仁局长在全区国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5年2月10日 同志们: 这次全区国税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全省、......

    浅谈“引领新常态,担当新作为”[合集]

    浅谈“引领新常态,担当新作为” 2015年4月13日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归根到底是为了引领新常态,解决在新常态下我们“怎么干”的问题。我以为,新常态下,我们干部要有新状态,新思......

    适应新常态 展示新作为

    适应新常态 展示新作为 奋力开创富民强镇全面小康新局面同志们: 今天,召开镇村社三级干部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县和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4年工作,安......

    适应新常态实现新作为

    适应新常态实现新作为 打造质效双优的工业经济升级版 2014年,市经信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产业立市,工业强......

    以新作为引领新常态

    人民日报评论员:以新作为引领新常态 ——一论如何看待新常态下新变化 本报评论员 2015年04月16日 4月中旬,今年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陆续公布。许多经济指标都在人们预料之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