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字校园创建自查报告
云阳县平安小学
关于“数字校园”创建的自查报告
云阳县教育委员会:
为深入推进“数字校园”建设工作,全面实现管理、教学、科研和生活环境“信息化、数字化”,促进学校跨越式发展,我校于去年年初,根据《关于印发云阳县“数字校园”建设规划的通知》的总体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云阳县平安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实施方案》,并依据实施方案扎实开展了创建工作。近期,学校组织相关人员按照《重庆市义务阶段学校“数字校园”评估指标体系》要求扎实开展自查和整改提高工作,已基本实现“数字校园”建设要求。现将自查情况报告于后:
一、健全机构,完善制度,落实人、财保障。
1、为保证创建工作的落实,学校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1)创建领导小组。组长:舒发光;副组长:蒲自强、陈川云;成员:唐云、孙福贵、余雷、余斌、王林清。
(2)硬件设施建设小组。组长:舒发光;副组长:蒲自强、陈川云;成员:唐云、孙福贵、余雷、余斌、王林清。
(3)技术监督与维护小组。组长:乔平云;成员:康天学、曾为民、徐玉才。
(4)应用培训与研究小组。组长:唐云;成员:康天学、曾为民、徐玉才。
2、注重规划,完善制度。
(1)制定“数字校园”五年发展规划;(2)建立了“数字校园管理”的有关制度;
(3)制定了信息化管理与技术支持管理规章与服务措施;(4)制定了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5)建立有“数字校园”管理登记和维护记载。
3、学校合理配备了管理、技术支持和研究人员队伍。
4、落实经费保障措施。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升级力度。
1、学校建有校园局域网,规划布线合理,信息点到达教室、办公室、功能室等教学、学习和管理场所;校园局域网实现了与城域网和远教天网的三网合一;学校网络中心机房设备运行稳定,功能完善。
2、强化信息安全管理。学校机房、教学用机和多数办公用机均安装了“绿坝”上网安全管理软件;网管教师有互联网开放管理日志和校园网、中心机房维护日志。
3、加快班班通建设步伐。学校已有12个教室实现了班班通。其余教室、功能室的“班班通”建配将在几年内实施。
4、学校现有计算机百余台,按生机比12:1尚差的计算机已纳入申购计划;教师备课、教学和办公计算机配备率已达52%。
三、资源建设已基本完备。
1、学校建有教学资源库,学科资源覆盖率达85%,优质资源占32%。
2、学校建有专题学习网站,教师博客和课件制作素材库等特
色资源。
3、学校组织市县骨干教师和其他优秀教师开发、建设了大量优质校本教学资源。
四、加强信息化培训和研究,提升信息化教学应用水平。
1、我校50岁以下教师均能使用信息化手段支持教学模式创新,以课件、网络辅助教学、网上独立课程等形式开展信息化教学实践;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率达80%;教师对资源库的使用率达90%以上。
2、我校已基本实现数字化学习,多门学科教学中有学生直接运用网络学习资源、数字化学习资源和软件进行学习的学习内容。
3、学校积极组织师生开展各类信息技术活动,积极参与各级信息技术应用比赛活动。如一年一度的“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等。
五、培养师生教育技术,增强师生信息素养。
1、增强教师信息素养。学校有计划地开展教师信息能力的培训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研究活动,定期组织教师在市内、外及校内参加信息技术培训和教学研究活动。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合格率达100%,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合格率为98%。
2、加强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学校按课程计划在3-6年级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每学期开展信息技术教育与应用方面的讲座、研讨、培训、交流等活动2次;建立了学生网上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加强网上学生宣传工作。
六、实现电子校务,增强管理信息化水平
1、校园网站建设。我校建有“云阳县平安小学”门户网站,实现了学校信息通过校园网站对外发布,实现家校信息网上互动交流。
2、电子校务基础数据库建设已基本成型。学校已建有学生学籍与成绩、师资与教学情况、设备与校产、人事与劳资、财务、科研、办公公文、图书等数据库。
3、校务管理平台已搭建完成。建有学校办公管理、教务管理、科研管理、教职工档案管理、财务管理、宿舍管理、图书管理、设备与校产管理、学籍管理、学生资助管理、学生成长档案管理等系统,并与市级系统互联互通。
七、存在不足与整改方向。
1、教师信息化应用技能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些设备能否发挥它在我校教育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或是成为摆设,变为高级垃圾?关键在于教师的使用技能与应用思路,然而我校仍有一部分教师没有信息应用意识,计算机操作技能低,影响了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步伐。提高教师信息化应用的水平是当前一项紧迫的任务。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信息化与课改的有机结合,如何用信息化技术为课程改革提供强大的保障,仍须加强探究。怎样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有机与学科教学相整合,既培养学生的信息搜索能力,又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良性循环将是我们今后研究的重点。
3、学校各类信息媒体、电教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又成为一个值
得研究的课题。尤其是高耗能设备的维护,教师办公电脑、教室“班班通”管理等。
对照《重庆市义务阶段学校“数字校园”评估指标体系》,我校自查得分为95分,符合“数字校园”合格标准。
云阳县平安小学 〇一一年十二月四日二
第二篇:打造数字校园创建特色学校
打造数字校园 创建特色学校
——武威第十五中学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工作纪实
武威第十五中学是为整合教育资源,调整武威城区学校布局,缓解城区高中升学压力,于2003年6月在原武威市财贸学校旧址上新建的独立高中。2004年5月合并原武威铁路职业中学后改制为普通完全中学。学校现占地面积74亩,总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近3000万元,图书近6万册;现有教学班43个,在校学生3000人,教职工184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33人,中级职称教师69人,有省、市级学科带头人9人,市级以上骨干教师12人。
为更好地适应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充分展现学校特色,提高教学质量,创建管理现代化特色学校,校领导班子带领全校教职员工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扎实开展教学教研创新,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四化”同步发展。按照省市教育部门关于加快学校信息化发展,建设“三通两平台”的要求,以及学校五年发展规划和教代会讨论通过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该校于2013年开始全面实施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并以此为突破口,以教育的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学校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目前,该校的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工作已引起省市教育界高度关注,许多学生家长对武威十五中的数字化、信息化教学备加称赞。
加大现代化硬件投入 打造数字校园环境
2013年,该校进行了校园网第一期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建成万兆核心、千兆到楼宇、千兆到桌面、技术相对先进、高速且稳定的有线加无线全方位覆盖的校园网络。网络核心采用千兆路由出口,万兆核心交换机的核心架构。互联网分别接入移动30M、电信30M,有效地实现了网络的平衡与稳定。现有3台专业服务器,一台专用数据存储,对外开通了网站平台,安装启用了OA办公平台软件、校务管理平台软件、资源库管理平台软件、教师备课管理平台软件、VOD视频管理平台软件等九大平台;开通了校园一卡通、校讯通平台,引进了与教材配套的人教数字资源库,实现了教育教学管理、办公管理、教务管理、后勤管理等数字化功能,构建一个融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和服务为一体的数字化校园环境,提高学校的科学管理水平,营造学生的优良学习环境,创建职工工作生活的便利条件。
为了进一步完善和延伸数字化校园的功能和服务,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优化校园管理结构,提供先进数字化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建立功能齐全的教学管理系统;配合“三通两平台”的建设,建设内容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学校从2014年开始又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二期工程。二期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满足教学使用的多媒体录播教室、校园管理平台软件的改造升级、先进的云课堂电子教室、实现校园安全管理的安防监控系统和教室监控系统等。
尤其是全自动课程录播系统,在学校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对于学校而言是一个积累资源的手段,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及时把学校的课堂资源通过录播系统真实地记录下来,帮助学校实现优质的资源网络共享,解决了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交流;二是通过录播系统使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可以及时重放,更深一步地研究教学当中的内容、进行反思。帮助校领导和各学科教研人员及时分析教师是怎样教的,学生是怎样学的,怎样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有效解决了教师的教研和科研深入开展的问题;三是通过录播系统的教学资源,可以给学生和家长看,让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家长可以作为参考进行家庭辅导,满足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家长辅导的需求;四是通过录播系统,可以更好地对全校公开课的实况进行直播,教师们可以利用办公电脑进行在线听课,有课的教师可以在课后对公开课进行点播听课,改变了当前听课的局限性。录播系统对于教学资源的建设,对于教育信息化变革是有着积极地推动作用,加速了武威第十五中学的信息化教学及管理进程。
进行智能化资源建设 自行开发教育资源
为了使校园网储存有足量的本校教师自行开发的教学资源,使网络的音视频录制点播成为学校多媒体教学应用的一项重要需求,通过多媒体录播教室、先进的云课堂电子教室逐步把传统的教学评估、示范课录制、教学观摩、远程教学、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教学过程、讲义图像录制下来,作为学校的一种资源。针对信息化教学的重点需求,学校利用纯硬件的采集压缩编码技术实现老师的讲稿、多媒体课件、现场多路的音视频信号实时采集压缩,以标准的流媒体方式实现在网络中的传输、管理、控制,支持网络点播、广播、直播、存贮、后期编辑等多种用途。
多媒体录播教室采用空间网络定位及跟踪技术,在教室内布局3台高清摄像机,系统通过智能探测的定位,自动跟踪被摄目标和自动切换多机位画面。教师和学生在任何区域有所动作时,所有摄像机均可监视,系统可自由选择任意摄像机对目标进行拍摄,拍摄的镜头自然生动。可模拟人工操作的模式工作,自动拍摄并生成高质量的教学视频资源。声音采集是靠录播教室内吊顶布局的8台高质量吊装话筒,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多是不断移动的,因此讲话期间与采音话筒的距离也是不断变化的,录播系统在采集声音时,自动探测各话筒和主声场的距离,仅开启距离主声场最近的话筒,其他话筒关闭,当主声场位置发生变化后,相应的话筒自动开启,原话筒5秒钟自动无痕关闭,避免了内部噪音的产生。
随着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武威十五中进一步应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将教学环境、教学实况、教师课件,按照授课进度录成精品课程,供广大师生课后点播观摩评价,建立共享资源库,完成知识传承或进行校际课程交流,在更大范围内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普及信息化教学应用 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为了建设智能化教学环境,普及信息化教学应用,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武威十五中花大气力,科学投入,节俭高效,合理配备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所有教室都装备了交互式电子白板,解决了网络教学的瓶颈问题。借助电子白板的快捷、高效,教师板书、展示过程更加方便、紧凑,而且交互式电子白板还有储存、记忆功能,资料可以自由调用,学生巩固和反馈也变得十分方便快捷。每个班级的电子白板还依托网络充分联通,每一节课后,包括老师的课件,学生的解答过程、修改过程、教师的讲解圈注等都可以储存下来,自动上传至校园网络,供全体师生调阅、反思、总结、互动,这种交互式电子白板,充分发挥了计算机、投影、影像、实物展台和校园网络等多媒体设备的功能,推进了新课改理念下高效课堂模式的建立,使课堂教学走向了现代化,使各学科教学与现代教学技术得到了有效整合;给所有教职工配备了笔记本电脑,解决了教学设备不足的问题,满足了教职工移动办公的需要。
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不断更新的教育理念,信息技术的熟练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推进了新课改理念下课堂教学的高效运行,提高了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目前,武威第十五中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已成为常态,数字化教学平台已成为师生助力教与学的良师益友。近年来,张鹏祥等16位教师先后在武威市中小学信息技术录像课比赛、武威市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优活动中获奖;组织53名教师参加了第十三届全国多媒体软件大赛,其中2人获省级二等奖、5人获市级一等奖、10人获市级二等奖、17人获市级三等奖;在第十七届全国教育信息化大赛中1人获武威赛区一等奖、2人获武威赛区二等奖、5人获武威赛区三等奖;在2013年甘肃省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论文与教学设计比赛中,周枫老师的《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获教学设计一等奖,另有3人获二等奖、5人获三等奖;在学校组织的电子白板应用研讨交流会中有15名老师获奖;在武威市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技能大赛中,刘世辉等3人获一等奖、张鹏祥等5人获二等奖;在武威市十万职工技能大赛中,蒋春东等3人获计算机应用市级决赛优秀奖。学校现有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12人,市级以上骨干教师16人,由于学校高度重视教育技术的应用,广大教职工在“学与教”创新上均有新突破。
加强专业化教师发展 重视教育技术培训
多媒体等现代教育设备的配置,极大地方便了各类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可以在办公室或家里制作好课件保存到邮箱里,到教室上课时可以利用网络在教室里播放,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教师所用的课件,可以由教师集体创作,可以从网上下载,也可以从学校购买的课件里查找,课件资源非常丰富。学生在电教室、微机室里可以尽情徜徉,可以尽情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丰硕成果。校园网平台及OA办公系统,可以有效地实施教职工的考核管理、考勤管理、资产管理、工资管理等。校园广播的开启,给学生们提供了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平台,丰富了校园生活。功能完善的校园网络,真正成为了教师、学生、家长的工具和朋友。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管理上的大量应用,有效地创设了数字化教育教学环境,使之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提供了全程服务。
在此基础上,武威十五中立足本校,努力做好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工作,层次上做到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形式上做到校外与校内相结合,内容上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随着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推进,武威十五中的专职教师已全部参加过多次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合格率达90%,通过培训,使广大师生确立了新的教育和学习观念,感受和创造着数字化校园文化,发展和培养了自身的创造能力,提升了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
采用数字化网络方式 开展信息化管理工作
学校先后投入巨资,科学架构了校园网站。实现了校园网、互联网的二网合一,使多媒体教学、网上学习、电子备课、网络管理、办公学习成为师生和家长共享的良师益友。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以校园门户网为基础,依托教学用笔记本电脑、教室电子白板和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等多媒体教学系统,建设各类教学课件和素材库,集专业教学资源管理、数据管理、实验实训管理、学生成绩管理、平安校园管理、办公自动化、教学考核、网络教学和助学等诸多模块为一体,通过门户网站为广大师生提供教学信息发布、网上备课、课件制作、教学素材建设、VOD教学视频点播、网上交流、网上自学及教学资料库等多种服务大平台。校园网与武威市教育网建立了网络信息平台,极大地方便了广大教师教学资源信息的查询。除了正在快速建设的“三通两平台”应用系统之外,十五中目前已实现了宽带网络校校通目标,正在加紧实施优质资源班班通和学习空间人人通的应用系统。
学校在现有平台的基础上,按照当前的教育教学运行模式和广大师生员工的好建议、好策划,对数字校园应用平台进行改造升级,使平台软件更符合教育教学实际需求,操作上简单、明了、方便和无障碍化。改造升级后的应用平台把现有的OA办公系统、校务系统和排课系统软件平台进行整合调整,在模块应用上符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际需求,为现行的高中新课程学分认定机制、教师评价机制、学生综合评价机制数字信息化。一方面减轻教师的学分认定,研究性学习等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工作量;另一方面通过平台的改造升级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和家长,将这些信息数字化,切实方便学生及家长查询,让家长通过网络通过平台了解和关注学生,让学生随时随地查询自己的成绩等信息。更让广大教职员工办公教学空间得以拓展延伸,只要有网络的地方,就可以随时了解查询学校的工作动态和教学安排,不再拘泥于查看固定办公地点张贴的纸质教学安排和通知,不仅为师生提供了学习办公的便捷,为家长提供一个了解学生动态的渠道,也为学校管理上带来了方便与高效,同时节约了纸张和打印耗材,减少了不必要的经费开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核心目的就是应用,使学校各个职能部门实现管理信息化、教学信息化,实现上下级部门之间更简便快捷的沟通,实现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与交换,提高管理和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减员增效,形成了充满活力的新型管理机制,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个性化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第三篇:数字校园考核评估自查报告
重庆市渝北区回兴小学
关于“数字校园”考核评估自查报告
渝北区回兴小学坐落于湖光山色、风景秀丽的宝圣湖畔,占地20余亩,教学班28个,在校学生1800余人,在职教师89人。自96年迁校以来,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学校的信息化发展,在经费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于2000年花费28万元组建了一个拥有60台计算机的学生机房1个,在学生中开展信息技术教学,为每间教师办公室配备1台计算机用于教师办公,同时加强对教师们进行办公软件、多媒体课件制作方面的信息技术技能进行了培训,多次被评为渝北区教育信息技术先进单位,为学校进行教学信息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区委区府在全区、倡导“数字校园”的良机,班班通、微机室、校园广播系统、教师阅览室已经建设成功,学校的中心机房也提上改建日程。通过多年的努力,如今学校的“数字校园”建设已略有成就,硬件设备基本完善、软件环境也较为丰富,管理使用行为规范、未来发展思路清晰。
一、硬件建设方面
学校现在教学班级28个,班班通设备27套,教师阅览室1个35台计算机,学生微机室1个65台计算机,教师办公室、远程教育20台计算机,数字广播系统1套,服务器1台,校安工程监控系统1套,多媒体教室1间。校园局域网已建设成功,中心机房正在改建之中建有中心机房。校园局域网采用1000M骨干网,100M到桌面,以城域网4M接入互联网,视频非编系统,专业摄像机、数码相机配备齐全,为“数字校园”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二、软件建设方面
1.建有校园网站,域名,分设资讯、师资、教学、科研、家校、心理、资源等栏目,打造对外宣传的网络窗口、便捷家校沟通途径、透明学校办学行为,展示学校办学成果,提升学校影响力。
2.以校讯通为基础,在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庭之间搭建信息沟通平台,使家校、师生之间沟通迅速、便捷、准确,效果良好。同时我们开设
有教师、家校、对外交流、班级QQ群,并且学校网站提供了在线的互动交流系统,实现了家校即时的信息互动交流。
3.收集整理课件资源,实现资源网络共享,课件制作库素材丰富,重要资料服务器备份储存。每期教师们将自己撰写的优秀教案、论文和制作的优质课件全部分年级分学科上传,学校自有教学资源库初步建成。
4.正在安装调试的渝北区数字校园管理平台,将系统完整的解决学校电子校务基础数据库建设、校务管理平台建设、教学资源库及特色资源建设。学生学籍、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已通过重庆市学生学籍网和重庆教师研修网实现了电子管理。三
三、管理与使用方面
建设系统而完善的数字化校园,需要投入相对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充分管好用好我校现有的设施设备,最大程度发挥信息技术设备的效能,学校制订了如下管理与使用制度及措施:
1.以校长、分管领导、技术骨干组成“数字校园”建设领导小组,建全并落实各种建、配、管、用的常规管理制度,并在教师个人绩效中落实制度考核,提倡教师无纸办公,充分利用好现代办公设备工作与学习,严格要求教师在各学科中要充分应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以增加课堂信息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强化师资培养,做好全员的信息技术培训,对培训对象,培训时间,培训方式,组织管理等方面做了具体布置和要求。学校针对教师的工作需要每周开展两次专题培训,同时学校借助信息化教学研究课题和组织开展教师基本功、优秀课件评比等活动,快速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综合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3.推进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建设,学校有专职信息技术教师两名、兼职一名,严格按课程计划开设信息技术课。严格要求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常规,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和兴趣教育,做好对设备的管理与爱护,保持较高的完好率。
四、未来发展思路
如今我校将借助全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东风,结合实际,就如何更好建设数字化校园和发挥好数字化校园的作用,提出如下想法:
1.引进教育信息技术优秀人才。
2.进一步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知识培训。
3.进一步完善数字化校园功能。
4.扩大信息技术应用范围,使全校师生及家长分享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果。
在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存在资金、人才和经验的局限,还有诸多地方需要完善与改进,与其它先进的学校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但我们相信始终如一的不懈努力,我校的数字校园建设将取得更优秀的成绩,为全区乃至全市做出更好的“数字校园”建设表率作用。
重庆市渝北区回兴小学
2011年11月10日
第四篇:创建平安校园自查报告
区教发„2014‟162 号 签发人:邓鑫洲
崆峒区教育系统创建平安校园自查报告
区政法委: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省、市、区关于深化平安建设的部署要求,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深化平安崆峒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区教育实际,以创建 “平安校园”为目标,各学校校积极开展了以“我自护,我平安,我自爱,我健康”为主题的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创建平安校园工作做如下自查报告: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夯实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基础。近年来,区教育局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对“平安校园”工作的要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共创平安、共享和谐为理念,扎实推进了“平安校园”创建工作,一是安排部署到位。年初,区教育局根据崆峒区中小学校创建“平安校园”评估标准,制订了《崆峒区教育系统2014年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创建工作总体要求、实施步骤和任务,并在全区中小学安全工作会上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确保了平安校园创建工作严格落实。二是组织保障到位。成立了以局长邓鑫洲同志为组长的全区教育系统“平安校园”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法制安全科专职负责全区“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三是思想认识到位。区教育局高度重视学校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时段,不同重点适时制定摸排方案,积极探索“平安校园”创建工作的新方法和新思路,切实做到“早预测、早发现、早治理。经学校自愿申请,基层推荐、区教育局综合考察,平凉五中、草峰中学、西郊小学被推荐为2013年区级“平安校园”创建示范学校。四是责任落实到位。年初,与各学校签订了教育工作目标责任书,把学校安全工作作为一项硬性指标,以系数的形式纳入教育工作考核,为创建“平安校园”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强化法制安全教育,构建平安校园宣传教育网络。为使“平安校园”创建工作深入人心,充分利用班队会、讲座、板报、广播、电视、网络等形式,对学校师生进行安全常识的宣传,有针对性地开展禁毒、防邪教、交通、消防、食品卫生等专题安全教育活动,广泛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法制课作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法制副校长聘任率达100%。第十八个“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期间,区教育局组织各学校开展了以“普及安全知识,确保生命安全”为主题,深入开展了中小学生法制安全教育活动,举办安全与法制讲座200多场(次),安全法制教育主题班会1400余课次,发放安全宣传材料2万余份。5.12汶川地震五周年之际,联合区地震局以平凉五中为观摩点,全区各学校参加的防震逃生演练活动和平凉市崆峒区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测试,开展安全演练200余场次,参加演练和科普知识测试师生8万余人,有效提高了学校师生应急自救自护能力,今年,在5月12号,组织全区中小学制定预案进行疏散演练。5月20日,经过学校初赛,区教育局评比,先后推荐20余副学生漫画参加了全国禁毒动漫和宣传教育讲课比赛,2013年,6月底,组织150名师生参加了全区“共创平安,共享和谐”深化平安建设宣传启动仪式,先后向师生和广大市民在人民广场发放教育系统“共创平安,共享和谐”、“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等传单12000余万份。6月初先后制定下发了《崆峒区教育系统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实施方案》和《崆峒区教育系统禁毒宣传月活动方案》,分别开展了以“强化安全基础、推动安全发展”为主题的安全生产月活动和以“依法禁毒,构建和谐”为主题的禁毒宣传月活动。
三.严密防范,加强配合,强化平安校园创建工作管理。一是狠抓日常管理。健全了学校安全保卫机构,建立了校内巡逻制度和门卫管理,严格校门出入制度,对加大对校园及周边“特别时段”、“特别地段”的日常监控和管理,防止意外事故发生;扎实推进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及时掌握学校师生思想动态,随时进行疏导教育,矛盾调处;加大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力度,严格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保证重点时段和重点部位防控到位。二是狠抓制度建设。从学校日常管理入手,认真梳理、细化学校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相继修订完善了学校安全值班制度、应急处置制度、事故报告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12项制度356条。目前,全区中小学校安全防范管理手册和全区中小学校安全管理手册正在编撰之中。西大街小学编制了西大街小学安全工作指导手册,形成了靠制度管理、用制度保障的安全工作机制。三是加强安全隐患排查。以学校日常自查,特殊时段重点检查、专项检查与综合检查为契机,采取跟踪督查、定期巡查、不定时抽查、随机拍照暗访等多种方式,强化安全检查的深度与广度。前6个月,下发安全文件27个,组织专项检查3次,综合检查2次,提出整改意见100多条,查出涉及校舍、交通、食品卫生、用电、安全保卫、校园周边环境六大类安全隐患231处。目前,已排除隐患194处,限期整改37处。平凉铁中等学校先后在校园门口安装了安全警示牌等标志。四是加强学校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2013年5月份、9月份,今年4月份,先后三次联合区交警大队、区食药监局等部门先后开展了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先后查处接送幼儿车辆5辆,取缔校门口小摊点12处,没收“三无食品”12500余袋,最大限度地净化了校园周边环境。
四.加大投入,强化内保,全面落实安全管理和防范措施
一是加强“人防”。先后建成9所学校警务室、6所中学保卫科,城乡189所学校设立了保安室,配备专职保安97名、学校安保人员92名。二是加强“物防技防”。在各中小学校重点区域安装视频监控系统21套。为平凉二中等68 所学校配备警棍、强光手电等安保器械71套、保安服160套。为36所学校门前安装了减速带和安全标志牌。三是加强安全工作人员培训。积极组织各学校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和干事参加由国家、省、市举办的各类法制安全培训,切实提高了学校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先后共参加举办各类培训5次,培训人员1100余人次。
五、今后的打算
经过全区教育系统师生的共同努力,我区学校安全稳定工作在制度建设,组织建设,经费投入,防范能力方面取得成效明显。但是对照要求,有些地方还需加强:一是学生安全意识、防范能力还有待提高,特别是家庭安全教育水平相当低。二是学校周边环境隐患依然存在。今后,我们将以这次检查为动力,按照上级要求,进一步深化“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在巩固成绩的基础上,加大校园安全管理力度,强化安全责任,加强工作督查,加强工作措施,提高应急能力,积极开展综合治理,及时研究解决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新问题,不断提高教育系统安全工作水平,切实维护教育系统的安全稳定,为全区教育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平凉市崆峒区教育局 2014年6月3日
平凉市崆峒区教育局办公室 2014年6月 日印发
第五篇:创建快乐校园自查报告
阳光下快乐成长 雨露中润泽生命
——创建省级“快乐校园示范校”自评报告
为全面实施素质工程,进一步整体提升我校的办学水平,努力使我校成为人才彰显才华、生命活力不断释放、快乐人生得到升华的场所,把我校营造成更加优美、高雅、丰富的快乐校园,我校启动了创建“快乐校园示范学校”工作,开展了“1+2+1”体育艺术特色项目活动,经过积极创建工作达到了使教师“爱教、乐教、善教”,使学生“爱学、乐学、善学”,真正实现了“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目的。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是县委、县政府于1995年投资兴建的一所政府统筹、教育主管、一校多制,融中职学历教育、成人继续教育、职业技能培训为一体的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占地面积138亩,绿化面积2.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129人,其中专任教师116人。主要开设计算机应用、机电技术应用、电气技术应用、护理、种子生产与经营、学前教育、建筑工程施工、汽车制造与检修、农业机械与维护、财物会计等10个专业,32个教学班,全日制在校学生1363人。成人学历教育开设行政管理、小学教育、护理等9个本(专)科专业,函授就读学员157名。紧紧依托各类“培训基地”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年培训各类实用技术人员2000多人(次)。近四年累计为高职院校输送本科生200多名,专科生1000多名,未升学学生全部推荐到省内外大型企业就业。学校先后被评估验收为“省级重点职业中专学校”、“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并荣获“甘肃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甘肃省中
第 1 页
职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甘肃省绿色学校”、“张掖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张掖市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党总支先后被表彰为“张掖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临泽县先进基层党组织”。
二、领导重视,健全机制,推进快乐校园建设
创建“快乐校园示范学校”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还有许多不足,我们决心把创建“快乐校园示范学校”作为一项重要的、长期的工作继续牢牢抓在手上,通过创建“快乐校园示范学校”把学校的办学水平推上一个新的高度,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发展规划,走内涵发展的道路,进一步更新办学观念,提升办学理念,争创一流的教学环境、一流的教师队伍,为学校的发展而努力拼搏,使显龙学校的明天更加美好。
(一)严格落实快乐校园创建领导责任制情况,成立“快乐校园示范校”自评领导小组。为加强快乐校园师范学校创建工作的领导。我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具体负责创建工作,由教导处、政教处、校团委、音体美教研组等有关处室主要负责人组成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分工负责,及时传达、组织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认真学习相关规范标准及要求。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二)从校园文化到制度建设渗透乐教乐学思想,共建和谐校园。校园文化是一个不断建设、反思、提高的整体工程,是学
第 2 页
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更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工程,加强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校园氛围,学校自建校至今,始终把“为学生的一生幸福奠基”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以“为学生的成人成才成业服务”做为办学目标,在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校长亲自把关,高度重视和谐校园、书香校园建设,把乐教乐学的思想融入到了各项管理制度中,并长期坚持,不断完善。特别是在我校第二届教代会召开之后,更加明确了学校决不能死教书,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注重育人过程,学生更不能读死书,要活学活用,全面发展的办学思路。由我校教师参与指导,学生自主设计的班级文化建设、学生自主管理、高效课堂教学、体艺兴趣小组、体育艺术文化节等活动已成为近三年同类学校中的一大特色,基本实现了学生百分百参与的阳光快乐工程,广泛体现出了我校学生生动活泼、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的浓厚氛围。同时学校还安排了专职心理咨询教师,开设心理辅导课程,为许多心理困难的学生做心理辅导,让他们树立自信,重现往日的欢歌笑语,有效解决了学生厌学、辍学和心理不健康等问题,让他们变得理智、乐观、自信。
(三)抓养成教育,促公平、公正、规范、和谐的和谐校园氛围。为有效的引导、管理好学生行为习惯,积极开展学生课外各项活动,形成全校上下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学风和交往氛围。自2012年以来,通过评选“百名阳光学子”和“学生最喜欢的老师”等各种形式的评选活动,评选出一批在奉献爱心、勤奋好学、勤俭节
第 3 页
约、诚实守信等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生、一部分在工作岗位上努力上进的青年教师。2014我校遵照快乐校园示范学校创建工作计划,依次举行了新生入学军训活动、春季学生田径运动会、全校学生锅庄舞大赛、秋季学生球类运动会等重大活动。通过召开家长会,开展家长参与的各种互动活动,充分发挥团委、政教处等各方面的能动性,加强了学生的养成教育,使学生之间建立了理解、宽容、互帮互助的良好关系和感情基础,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和学校荣誉感,形成了充满活力的青春校园。学校尽力做到正面引导,合理调节,让师生不压抑,让师生有尊严,让师生拥有健康,让师生带着微笑进入课堂,让师生带着满意离开学校,让每一位教师感受育人的幸福,让每一名学生都感受到健康成长的快乐,让全校师生以校为家,以校为荣,热爱这里的,一桌一椅,留恋这里的一草一木。
(四)加大经费投入,突出环境育人,夯实快乐校园基础术设施。近年来,学校紧密围绕创建“快乐校园”,每年投入经费占公用经费的15%以上,注重快乐校园建设工作的长期性和长远性,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改善体艺办学条件。根据历年对我校体育工作的统计,我校每年用于春秋两季运动会、各类校级比赛项目经费在50万元左右;用于体育场地维护和体育器材检修款项达5万左右,有效保证了学校各项体育工作的开展。2014年,学校投入20万元新建舞蹈室一个,琴房一间,购臵相应设备,包括舞台灯光、电路、影像,以及乐器、音响设备,配备充足,能够满足学校艺术展示和教学需求。2015年春学期,学校考虑长远发展,对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全面规划。投资600多万元,规
第 4 页
划300米环形塑胶场地一块,场地内设排球场6块,羽毛球场地2块,未来几年,我校场地将会逐步成型。二是加大绿化建设。在科学规划校园建设的基础上合理分配校园绿化美化布局,通过培植草坪,种植矮牵牛花等不同品种的花草树木,经过不断投入我校做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如今的校园绿化已与建校初期大不相同,我们看到了属于自己的绿色,校园里到处飘满了花香的味道。三是不断改善校园配套设施。通过在教学楼和宿舍楼安装净化饮水机,在操场铺设防滑砖,美化公寓楼和布臵实训楼等校园设施,设臵人性化的上课铃声、校园广播、及时排除校园安全隐患等一系列改善办学条件的措施,让校园处处彰显集现代与人文性于一体的育人特色。为了保持美化绿化校园的效果,同时还开展“乱丢乱弃”专项治理活动,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当校园内有果品杂物时会有同学主动捡起,能够达到净化保持的目的。目前师生们的生活学习环境得到了彻底改善,我们将精力放到了即将扩展的操场西边的可绿化地带,保证新增绿化带要和原有的绿化格调一致,注重品种搭配,合理栽种,增加垂直绿化面积,建立完整的绿化体系,学校绿化面积的不断扩大,随处都可看到绿树成荫,花香满园。
(五)创建校园文化载体,突出学生个性特色,营造快乐氛围。学校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坚持走内涵发展的路子。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负责各自领域的“临泽县职教中心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全校师生齐抓共管、同心协力发挥各自的功能,互相配合,共同构建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特色。:一是强化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对学生进
第 5 页
行礼仪行为教育;创设各种文化设施,办好宣传橱窗、办好班级手抄报、黑板报等,占领思想、文化教育阵地;设立学校心理咨询室;活跃学校广播站,及时播放校园新闻和师生中涌现出的好人好事及名歌、名曲、校歌;搞好路牌文化,展示学校的校训、教风和学风、励志故事,彰显教书育人理念,达到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每一棵树木能“育人”的目标。二是快乐校园建设坚持全员参与。突出主体性和实效性,健全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营造学习氛围浓厚、创新意识强烈、身心愉悦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强化校园文化管理,充分利用校园网、远程教育资源,展示学校办学理念及特色,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围绕课改核心理念设计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内容,精心布臵,营造具有高效课堂特点的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从设计到创作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全面展示学生才艺。
三、加强队伍建设,科学配备场地器材,保证音体美学科持续发展。
一是狠抓师资落实。学校音体美课程要配备专业素质好、教学水平高的专业教师担任,现有体育专职教师6名,配备达到《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式行基本标准》中的要求,无缺额,音乐舞蹈教师专职两名,美术教师一名,基本满足学校教学工作需求。二是加强专业师资培训。为激发体艺学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学校还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在教学考评工作中坚持做到了与其他学科教师一视同仁。积极鼓励音体美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学校也积极为他们提供外出学习机会和参加各种评优及比赛活动,从政策奖励上向艺体教育进行倾斜。近两年来,引导和鼓励体育、第 6 页
艺术教师加强教学业务和专业技能方面的进修、培训体艺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级中职师资专业教师培训,通过各级各类观摩学习、交流及基本功竞赛活动,全面提高其音体美教师专业素养。有1名体育教师取得研究生学历,有3名教师取得一、二、三级社会指导员资质,有1名教师参加国培计划。三是科学评价,落实音体美教师考核与待遇。科学计算音体美教师的工作量,建立与其他学科等同考评机制体系。体艺教师组织省、市技能大赛导、兴趣小组、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训练、体育竞赛、《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等都应按一定比例计入工作量。严格落实体艺教师工作待遇。对体艺教师在职务聘任、工资待遇、评优树先、培训学习等方面与其他任课教师同等对待,有1名体育教师聘为中学高级教师,有1名体育教师破格晋升高一级职称。四是加强体艺设施的建设,规范器材管理。实训楼开辟出专门的音乐教室、舞蹈室、画室、校情展室等,还在音、体、美器材上加大投入,投资购臵了音响、电子琴、演出服装等各种音美器材和体育器械,保障了音、体、美学科的正常教学和艺体教育活动的开展。2014年,学校投入20万元新建舞蹈室一个,琴房一间,购臵相应设备,包括舞台灯光、电路、影像,以及乐器、音响设备,配备充足,2015年春学期,学校考虑长远发展,对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全面规划。投资600多万元,规划300米环形塑胶场地一块,场地内设排球场6块,羽毛球场地2块,未来几年,我校场地将会逐步成型。学校根据相应功能室的要求配备了专门的管理员,严格账册制度,对各功能室和体育设施实行规范管理,突出抓好常规管理,把管理的职责落实到学校的每个岗位,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第 7 页
增强应用意识,提高设备效益。
四、合理安排课程设置,扎实开设体艺课程,重视体艺教育的健康发展。
坚持抓好音体美学科的教学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和课改实施方案,开全课程,上足课时,严格按照“开全课程而不少开,开足课时而不超开,开好课程而不虚开”的要求,规范体艺课程管理。
一是开足体育和艺术课程。体育、艺术课开课率我校严格执行国家教育课程管理计划,按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并按课标的要求授课,充分发挥体育课堂的主阵地作用。每周开设3节体育课,开课率为100%。我校是中等职业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部分专业开设 “美术”、“舞蹈”、“音乐”等课程。其余班级学生参加课外艺术活动,并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对与开设艺术课程的班级,我校严格按照课程计划积极开齐开足艺术课程,并按课程标准和计划要求进行授课。二是规范体育、艺术课程设臵。根据我校专业设臵和考试大纲要求,我校学前教育三个年级的学生统一安排开设艺术课程,具体课程有形体、声乐、键盘、舞蹈和美术。其他专业学生开设相应的技能实训课程;并在课外活动时间,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参加各兴趣小组活动,与学前教育班学生共同组建学校兴趣小组和代表团,组成我校独具特色的乐队、舞蹈队、合唱团等社团,参与并主要承担学校的大型活动以及各类竞赛。多年来,我校领导坚持校内展示与校外联谊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为学生技能展示搭建了更多的平台,使学生在省、市、县及社区等各类大型活动中得到锻炼和展示。三是改进体育
第 8 页
与艺术教学方法,取得工作实效。学校体艺工作做到六有“有教师、有教材、有教案、有计划、有计划、有场地”,扎实开展中职学校体艺课程计划。制定《职教中心领导听课制度》,成立以舞蹈、器乐等十四个兴趣小组,开展大课间锅庄舞活动和各种体育训练队。我校及时掌握学生体质状况,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做好学生体育活动的考勤记录;积极开展多种体育竞技活动。保证学生每天至少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含体育课),积极组织学生课外、校外体育活动,并力求规范化、制度化。为了搞好我校的艺术教育工作,每学年我们都要举行一届校园艺术周,在全校范围内举行大型的文艺汇演,评优数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例如以红歌传唱为主题的大合唱,以舞动青春为题材的文艺汇演等,部分节目在市、县级评比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四是加强体育与艺术教学管理。我校切实抓好体育教学工作学习落实“课标”的教育理念,改革学习方式、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学校主要抓了六个方面的工作。⑴抓教学进度和备课; ⑵抓常规纪律; ⑶抓安全教育; ⑷抓练习密度; ⑸抓锻炼实效; ⑹抓听课评课。学校要求教研组做到学期有计划,有总结;活动有分工,有措施;成绩有纪录;资料有积累。分管领导定期检查。要求体育教师根据学校场地器材条件,认真备好课,做到备课、备人、备场地,充分利用40分钟的课堂教学,抓好学生的体育常规教育,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有机地结合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学校积极落实教研活动制度和听课制度,领导定期和随机检查教案,随时进行听课和评课,并在听课节数上保证每学期至少各听两节音、体、美课,以不断促进和优化艺体学科的课堂教学。要
第 9 页
求每一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反思,努力钻研,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准确地理解“课标”精神,恰当地选用新的教法和新的学法,坚决杜绝无教案上课和“放羊式”教学。
五、发挥体艺学科优势,丰富开外活动,开展丰富的快乐校园活动。
在实施快乐阳光工程中,通过音体美教学,让学生首先掌握基本的体育艺术技能,锻炼过硬的身体素质,学会体育锻炼中的安全防护和应急知识;通过开辟体育艺术特色训练基地,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和他们较高的艺术素养,营造了崇尚健康快乐的校园氛围,不断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推动学校体艺工作建设一年一个台阶,彰显了文化育人的特色和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学校育人新风貌。
一是开展大课间活动。为了统一展示学生全员参与式的集体运动,学校先后安排体育教研组编排了学生团体操、大课间活动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断变换的大型集体锻炼活动,特别是大课间活动,在校领导的正确引导和全体教师的积极配合下,锅庄舞大赛的成果落实到大课间活动中,形成独具特色的活动形式,并于2014年秋本学期顺利开展,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二是建立了体艺课外兴趣小组。建立了5类26个项目的体育艺术特色项目社团(公共基础类:播音主持、普通话、文学社、写作、英语角;信息技术类:动漫设计、网页制作、影视后期制作;专业基础类:电焊、机械加工、电子装备、钳工;体育类:男(女)篮球队、男(女)乒乓球队、男(女)排球队、男(女)羽毛球队;艺术类:舞蹈、器乐、合唱、电子琴、剪纸、书法绘画)。三是开展了
第 10 页
丰富的特色活动。2012年开始,为更加充分展示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长,改变农村孩子胆小、保守,性格孤僻等自卑的心理,让他们获得自信、积极的人生态度,使其性格不断活泼开朗,学校决定在转好“两操”、“两活动”等常规体艺活动的基础上,每年上半年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下半年举办体育节系列活动,每个学期都举办二至三个项目的单项体育比赛和文艺活动,并利用纪念“5.4”“12.9”等节日广泛开展校园文艺主题活动,要求每个学生人人参与一项活动,扩大班级和个人的奖励范围,对参与活动的个人、小组积分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评价系统,将班级积分和校园意外伤害预防预防处臵作为对班主任、相关科任教师年终考核、评优选先、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四是严格实施“体艺2+1”项目,组建学生团体。我校紧紧抓住重视体艺工作这一契机,在抓好常规活动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校阳光教育的突破口,并相继成立了学校艺术团、篮球校队、“校园之声”广播等各具特色的活动组织,有声有色的组织开展特色化学校建设的新一轮工作。注重学生社团建设,充分发挥社团的积极作用,活跃校园生活,丰富校园文化,营造良好育人氛围的探索中,从学生需要出发,倡导学生自发成立一些对自身发展有益的民间组织,把兴趣转化为动力。2014年6月我校2011级学前教育班曹颖同学举办了个人剪纸展。五是走出校园显身手。学校并没有把有技能的学生发展空间局限在校园之内,而是适时组织带领他们走出校园,走上真正的竞技舞台,积极参与上级举办的各种层次的艺体活动和比赛。经过竞争的厉练,学生的艺体技能更加纯熟,视野更加开阔,水平有较大提高,逐步达到了“以赛促学”的目的。
第 11 页
六、把握时机,创建快乐校园,创建快乐发展的校园文化。学校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合格公民和新型技能型人才,始终坚持把艺体教育作为学校优先发展的重点项目,努力培植形成自己的艺体教育优势和特色。经过各方面努力,既让同学们走上了快乐健康成长的道路,也使学校得到了既符合校情实际,又适应时代要求的跨越式发展,成效显著。一是建立和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记录体系。学校每学期初即特制定学校《健康标准》达标计划,要求各班级认真开展《标准》训练和测试工作,积极发动全体学生踊跃参加体育锻炼,高要求、高质量地完成推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活动。测试成绩记入学生成长记录或学生素质报告书,建立通报制度,定期通报各班《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情况和测试结果。本学期《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顺利进行,全校96.4%的学生达到了合格标准,成绩优良。二是艺术素质检测。根据我校专业设臵和考试大纲要求,以及为学生参加省市级技能大赛做好前期准备。定期对我校学前教育三个年级的学生统一开展形体、声乐、键盘、舞蹈和美术等课程的专业素养测试,并将测试成绩计入个人学业成绩档案。三是体艺教育成果丰硕。荣誉
总之,我校创建快乐校园的过程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面向学生发展整个过程的教育理念,也是一种融德与智,德智一体,德智互动的教育模式。它关注一切学生的成长而不只是少数学生的成长,只有从学校教育的各个层面为学生的一切着想,为学生的学习减负,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情景和乐园,增强学生“乐学”的情感,以阳光般的热情去温暖学生,第 12 页
引导学生快乐充分的参与,让他们展示个人特长,获得成功的喜悦,他们才会快乐健康的成长,科学全面的发展。
七、存在的问题
快乐校园建设是一项人关于实施快乐教育的永恒课题,需要不断探索,寻求更加科学,更加符合教育规律的教育方式,并把它艺术化的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教育工作者和工作中去。我校在近几年的创建过程中由于制度和管理上的相对粗放,教师的素养有限,在阳光课程开发、德育教育、阳光活动、环境育人,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但我们相信在各级教育部门对青少年教育工作的不断重视下,在我们前一阶段的实践的基础上,本着对教育事业认真负责的态度,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通过不断完善,不断改进,让课堂教学改革的雨露更加充分的润泽他们多姿多彩的生命,让他们在更加阳光灿烂的校园里快乐健康的成
第 1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