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站儿巷镇结合全县集中法制宣传教育宣讲会推动当前重点工作
站儿巷镇召开全县集中法制宣传教育宣讲会
4月13日,两当县站儿巷镇召开全县集中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县司法局局长张远军、县林业局产业办主任翟仲喜、县卫生局秦海涛、县公安局李莉等出席了会议。参加会议的有镇政府全体干部、镇直机关单位负责人及各村书记、主任、文书共86人。
会上,县司法局局长张远军首先传达了全县开展集中法制宣讲教育活动的主要目的和重大意义,随后各位讲师从法律的概念、作用,我国的法律体系、民事调解和诉讼、惠农政策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讲解,举例典型,讲解通俗易懂、深入透彻,内容贴合农村实际,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宣讲会后,张局长一行还参观了镇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人民调解、安臵帮教、法律援助等相关工作流程和工作制度、台账,查看了档案工作资料。通过实地查看后,张局长对我镇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了宝贵意见。
本次宣讲会共发放《农民法律知识手册》、《六五普法农村法律知识读本》等法律书籍360余本。宣讲团各位讲师热情洋溢的宣讲,在广大群众一整整热烈掌声中进行,宣讲内容紧密结合农村生产生活实际,用一个个生动鲜明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治安管理条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民调解及法律援助、涉农惠农政策等农村常用的法律法规知识。与会人员一致反映,此次宣讲内容丰富、案例典型、发人深省,为广大群众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律知识讲课,使群众认识到如何运用法律途径自我维权,营造了全镇群众学法、知法、用法、守法的良好氛围,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最后,镇政府镇长刘建材同志强调,一是全镇广大干部群众要认真领会宣讲活动的主旨精神,自觉加强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学习,加强法纪观念和法律修养,提高法律意识,规范日常行为,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做一个守法守纪的公民。二是要结合这次宣讲活动和“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全力排查和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三是全镇上下一定要以这次集中法制宣传教育为契机,以“六五”普法为平台,将综治和司法工作紧密结合,采取召开群众会议、印发宣传品、办板报、入户宣传等宣传方式进一步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让广大干部群众学法、守法、用法,做一名法律明白人,为建设和谐美丽新站儿巷作出应有的贡献。
站儿巷镇2012年前半年重点工作简介
2012年前半年,站儿巷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帮乡单位和县直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 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和县委工作会议、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县委、县政府的发展战略和年初县委工作会、全县经济工作会精神,紧紧围绕一个目标(农民增收);狠抓两项保障(项目保障和组织保障);发展四大产业(以核桃、板栗、花椒为主的经济林果业;以猪苓、柴胡、板蓝根为主的中小药材;以烤烟为主的种植业;以土鸡、生猪、黄牛为主的养殖业);实现五个突破(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上取得突破;生态文化长廊建设和旅游休闲观光产业上取得突破;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卫生治理上取得突破;基层组织建设和群众孝感教育上取得突破;综治维稳体系建设和打造平安和谐乡镇上取得突破)的工作思路,根据县委、县政府各项工作责任书的要求,紧密结合全镇实际,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积极性,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一、特色产业开发
一是站儿巷袋料香菇栽培示范园。在巩固现有香菇种植规模的基础上,依托嘉陵香菇合作社和种植大户,辐射带动适宜村,继续发展香菇产业,今年发展香菇规模种植户23户,达到25万袋。以站儿巷镇嘉陵香菇合作社为龙头,鼓励引导发展香菇种植,不断完善农产品产、供、销服务体系,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二是崖角村林下经济及生猪养殖综合示范点。以崖角村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大力支持崖角东霖生态园建设,采取“两依托两循环”发展模式,在继续发展林木经济和林下经济的同时,计划繁养生猪1000头,并采取协会加农户的方式,带动崖角村农户发展生猪规模养殖15户,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务工增收。三是站儿巷村大棚蔬菜种植及土鸡繁育综合示范点。完成蔬菜科技示范园排洪渠、道路硬化、路灯安装一期工程建设,开工建设绿化、鱼塘等二期工程,打造产业化、科技化、绿化、美化为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依托招商引资,引进1户香菇种植及综合加工大户,发展袋料香菇10万袋。充分动员引导,尊重农户意愿,以鳝鱼为主发展鱼塘,着力打造以蔬菜为主的休闲观光产业园。以嘉源土鸡养殖场为依托,带动规模养鸡户400户,促进和带动周边群众增收。四是核桃、烤烟和中药材等产业。对全镇所有核桃树全部进行了扩盘、施肥、修建、病虫害防治、涂白等综合管理,在高坪、太坝、崖角、银杏、马庄等适宜村完成烤烟470亩种植任务。继续发展猪苓、柴胡、板蓝根等中小药材种植,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
二、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崖角村新农村建设。今年,县上确定崖角村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镇党委、政府按照新农村建设24字方针要求,多渠道争取资金,积极实施崖角村“三建四通五化”工程,力争在7月份之前完成村庄硬化、道路改造、文化广场、民房改造和绿化亮化等工程,目前已全面启动。二是交通建设。今年镇上把交通项目的争取和实施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贯彻全县交通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积极配合县交通部门实施好两站路建设工程和两云路维修工程,确保工程进度。按照镇道镇管、村道村管的原则,积极组织群众投工投劳,对镇村公路、村组道路全部进行了春季养护,巩固了交通建设成果。
三、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
一是镇村两级及时成立了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二是在配齐配强村“两委”班子的同时,制定了《站儿巷镇村两委班子及村干部管理考核办法》,严格执行承诺、评议、考核一体化的激励考评机制,全面加强村级班子建设。三是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创建县级党建示范点3个,使全镇各级党组织“看有样板、学用榜样、比有目标”。四是及时排摸确定“班子软弱涣散、矛盾突出、管理混乱、发展缓慢”等情况复杂村,通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部门包村帮扶、领导干部联系、大学生村官和党建指导员等有效途径,集中整治提升后进村,确保年内后进村党组织得到转化提升。五是在充分发挥全镇200多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开展“党员承诺制”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的同时,强化党员文化程度、3 年龄结构,队伍结构,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和新党员接纳,加大党员培训,进一步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六是加强活动场所管理使用,进一步规范村干部轮流值班和卫生值日制度,坚持定期召开“两委”会议、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等,使村级组织活动中心真正成为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的展板、党员群众活动阵地和村级组织为民服务的窗口。七是坚持“一定三有”、“四议两公开”、“一诺双评三考核”、党务公开,全面推广“民情直访、民意直通、民事直办和事前公告制、定事合议制、事定承诺制、事中监督制、事后评议制”“3+5”工作法,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管理制度建设。八是完善党建工作档案资料,全面、系统、真实记录和反映基层组织建设开展的全过程。
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
一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按照省市县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精神,制定出台了站儿巷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实施方案,确定了各单位、各级领导和干部职工联村联户的名单,细化分解任务并落实到了每一个单位、领导和干部职工身上。二是加强领导、靠实责任。及时成立了站儿巷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领导机构,下设了专门的办公室,由专人负责组织、协调、处理各项日常工作。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认真负责,精心组织,扎实推进,确保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顺利进行。三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充分运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重大意义、基本要求、进展情况和工作成效。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积极培育选树先进典型、大力宣传推介先进经验。充分利用省、市、县各级新闻媒体,加大对外宣传力度,积极开辟宣传专栏,及时播报帮扶动态、刊发先进典型、交流先进经验,为行动的开展营造了浓厚的舆论和社会氛围。共制作宣传牌24块、横幅8条,刷写固定标语40条,板报、墙报27个,新闻报道20条,编发《工作动态》18期。四是严格程序,合理筛选贫困户。我镇省上帮扶单位1个,市上帮扶单位1个,县上帮扶单位6个,市、县、乡9个单位共计186位同志联系我镇12个行政村的911户贫困农户。在筛选农户过程中,我镇开展调研、走访、排摸等活动,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摸清了应帮扶户的基本情况。最后,根据各户实际情况,采取四议两公开工作方法,把各村所有联系户从最贫困依次往后排,排到最后一户就是全从最富裕的,汇总整理出了各村贫困农户排序表,同时召开村组会议进行表决,通过后就在公开栏、显眼位臵公示七天,以确保联户对象的正确性。把有致富愿望,有致富潜力的农户作为首选对象,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与联系单位和个人结成对子。五是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加强与帮扶对象之间的沟通联系,把这次行动作为单位目标责任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尽可能地为帮扶群体提供人力、财力、物力上的支持。同时,严格遵守帮扶工作纪律,保证帮扶时间,确保了帮扶效果。六是强化督查,严格考核。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加强跟踪问效,实行不定期开展督查通报,对帮扶工作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扬,对行动迟缓、简单应付和无帮扶成效的在全镇进行通报,并实施效能问责。
六、集中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截至目前,共进村、进校、村级宣讲5场次,掀起了全镇集中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的高潮。结合逢集日群众密集的特点,利用书写板报、标语、悬挂横幅、挂图和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开展以来,全镇共悬挂横幅 8幅,张贴标语500多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200余份。组织镇村干部深入村组户排查36次,目前未发现、也未发生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各类矛盾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