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铁骨竞风流——记中国中铁建工集团钢结构公司副总工程师袁振兴

时间:2019-05-12 20:56: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钢筋铁骨竞风流——记中国中铁建工集团钢结构公司副总工程师袁振兴》,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钢筋铁骨竞风流——记中国中铁建工集团钢结构公司副总工程师袁振兴》。

第一篇:钢筋铁骨竞风流——记中国中铁建工集团钢结构公司副总工程师袁振兴

钢筋铁骨竞风流

——记中国中铁建工集团钢结构公司副总工程师袁振兴 他是一名常年奋战在施工一线的项目经理,有开拓进取的精神、永不服输的韧劲和脚踏实地的实干作风。

他是一个钢结构公司的副总工程师,有精湛的施工技术底蕴、攻坚克难的钻研精神和永不服输的奋斗精神。

他是一名年轻的80后,有儒雅的笑容、坚强的意志和年轻的风采。

十月的太原已经是寒风刺骨的时节,已经是凌晨两点了,三晋大地深夜的凉风让人全身颤抖,天空中只有几颗星星在昏暗的苍穹中闪烁。在中铁建工集团承建的太原南站工地上,他魁梧的身躯在灯影下拉得很长,愈发显得高大。他时而向施工人员不厌其烦地讲解钢结构施工安全操作规程;时而亲自为大家示范施工中必须注意的技术要领;时而指挥着巨型吊车进行钢结构吊装……

他就是中铁建工集团南京钢结构公司副总工程师、太原南站项目部项目经理袁振兴,一个地地道道的西北汉子,一个国内大型铁路站房钢结构工程施工中罕见的80后项目经理。

扬帆:用刻苦钻研的精神击碎质疑

万事开头难,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袁振兴的工作是从一片质疑声中开始的。当他刚从学校毕业以“初生牛犊不怕虎”劲头,准备一展身手、大展宏图的时候,迎面而来的是当头一棒。

2003年他从兰州理工大学毕业时,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被中铁建工集团南京钢结构公司录用,成为当时中铁建工集团承建的南京火车站钢结构工程的一名技术员。初来乍到,一个毛头小伙子,在南京火车站这个当时全国重点工程上显得非常的平凡,没有人没有把他当回事。当公司领导把南京站的技术攻坚和创“鲁班奖”的资料整理任务交给他,并任命他为项目部技术部长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是一片惊异和质疑:他,一个刚毕业的学生,能行吗?他,一个家庭条件优越的80后能在艰苦的施工一线坚持住吗?他,一个不起眼的愣头青可别砸了公司的品牌?

事实胜于雄辩。袁振兴面对领导交给的重任和其他人的质疑声,铿锵地表态:保证完成任务!没有过多的豪言壮志,没有任何的辩解,因为他相信自己的实力和能力,他坚信自己的努力肯定能够击碎一切质疑。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说干就干。为了不辜负领导的重托,为了圆满完成任务,为了让企业又好又快发展,袁振兴一切从零开始,一点一滴地抓细节。袁振兴深知自己的经验不足,抓紧一切时间扑在工地上,从现场实际操作,到测量放线,再到负责3560个幕墙预埋件安装,再到负责南京火车站钢结构、金属屋面及屋面阳光板采光天窗等攻坚,他全部的心思都放在施工中,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一切都水到渠成,技术和经验慢慢积累起来了,一切都向着好的方面发展。

2004年春节,对于袁振兴来说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考验。南京火车站施工进入了攻坚时刻,春节期间工期进度更是分秒必争。虽然这是袁振兴毕业后的第一个春节,他也想回家与父母团聚,但是在南京站钢结构抢工的高峰时期,为了确保工程按期保质保量地完成,袁振兴毫不犹豫地主动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在工地战天斗地。在攻坚的关键时刻,南京火车站的大型钢结构屋顶吊装是一个“最难啃的骨头”。怎么才能拔掉这根“眼中钉肉中刺”成了袁振兴的一个心病。

在短短四个月的时间内,完成这一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怎么办?关键时刻显伸手,危难时刻展豪情。袁振兴和项目部技术人员一起废寝忘食,一起加班加点,攻坚克难,向困难发起了总攻。四个月的时间里,袁振兴和项目不技术人员几乎都是超负荷运转,没白天没黑夜地奋战在工地现场和办公室,白加黑,5加2是家常便饭,输着吊瓶钻研也是习以为常,每天平均工作16个小时更是常人难以臵信的。在这样忘我的工作下,袁振兴和技术人员攻坚了半径为1500米的弧线布臵向北倾斜10度的20根斜柱定位测量安装技术、72根斜拉索安装张拉技术、立边咬合无钉铝板屋面技术、虹吸排水施工四项技术,填补集团公司乃至钢结构施工领域的空白,创造了钢结构施工的奇迹。四个月的时间内,项目部完成3300吨钢结构的安装工作,提前38天完成了钢结构安装,把中铁建工集团南京钢结构公司的声誉传向四方,也把自己的实力展现了给大家。

在技术攻关的关键时刻,袁振兴时刻不忘工地现场的施工工作。在南京站主站房钢结构施工期间,由于构件堆场及运输时段的限制,构件运输车辆只有晚上才能进入工地。晚上卸车,白天安装作业成为南京站施工的主要特点。作为当时站房钢结构技术主管的袁振兴,为了确保构件卸车后堆放位臵能方便第二天的吊装施工,他亲自和工人一道卸车,按照构件的各自安装位臵就近分类堆放,并做好详细记录为第二天的安装工作做好准备。有时候要忙碌到凌晨3、4点,但第二天早上六点钟他又准时出现在工地现场或者办公室里。这种奋战的精神感染了他周围的人,也彰显了他身上的艰苦奋斗的作风。

2004年4月23日,南京火车站项目部举行了隆重的钢结构屋顶东西合拢仪式,标志着南京火车站钢结构攻坚战的胜利收兵。攻坚战获得大捷,袁振兴却累到了,身体极度虚弱,但他在医院里仅仅躺了一天就又马上回到了施工现场,他说,工程需要我,我能顶得住。

天道酬勤,有志者事竟成。在袁振兴的不懈努力下,在全体钢结构人员的权利奋战下,经过袁振兴细致入微地整理内页资料,南京火车站项目成功荣获“2006年度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当事实排在面前的时候,所有的人都竖起了大拇指,都对这位刚来的年轻人投来敬佩的目光。面对铺面而来的赞扬和喝彩,他没有迷失自我,而是用更多的努力和更多的激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砥砺:用钢筋铁骨的意志破除坚冰 人生的旅程总是一个挑战接着一个挑战。

刚从南京站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中带着收获和荣誉归来的袁振兴,没有过多的时间休整,就马不停蹄地向着另一个更艰巨、更光荣的任务——拉萨火车站发起了冲击。

在世人的心目中,从远古走来的青藏高原是神秘的、封闭的---因为封闭而神秘。

西藏地处祖国西南边疆,总面积120多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有“世界屋脊”之称。四面环绕的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和唐古拉山脉极大地阻碍了西藏与外界的联系。

拉萨地区传着一句话:六月雪,七月冰,八月封山,九月冬,一年四季刮大风。在没有“道”的西藏,对打破封闭的“路”,西藏人民充满着极大的渴盼。路,是青藏高原人民世世代代的梦想。在这样的环境下建设一座现代化的大型火车站,尤其是要进行大型钢结构施工对于中铁建工集团南京钢结构公司和拉萨火车站钢结构项目总工程师袁振兴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机遇又一次把袁振兴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拉萨火车站钢结构总体量18200吨,制作、安装工期仅5个月的工期。时间不等人,工程施工刻不容缓。军令如山。领导一声令下,钢结构施工人员在2006年春节前3天从全国各地别妻离子奔赴拉萨。大年三

十、初一本来是合家团圆的时刻,袁振兴却已经带领着钢结构战士在拉萨站工地开始进行预埋件安装。袁振兴当然是最早来到拉萨的,他把拉萨火车站当成了自己人生的又一场战役。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拉萨地区气候恶劣,钢结构材料必须在内地加工好后运抵拉萨。而运输路程就有4700多公里,更让人头疼的是运输的道路以山路居多,外加风雪频繁,怎么样解决好粮草问题首先成为了制约施工的最大难题。作为项目总工的袁振兴没有气馁,他当机立断地在内地组织了50吨至220吨大型汽车吊38台,在冰雪寒冷季节历时30天经过青藏公路陆续运抵拉萨,提供了充足的钢结构吊装设备。进而,他有再接再厉,组织技术骨干39人和3家分包队伍共计2500多人按进场要求,提前3日内全部进场。粮草解决了,兵马整顿好了,大干高潮一触即发。

拉萨火车站钢结构施工时间是2006年1月至5月份,正是拉萨气温最寒冷、空气最稀薄的季节。按照拉萨往常的施工要求这个季节不能施工,但是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摆在袁振兴面前,他没有选择。豪言壮志不如实际行动,他和钢结构施工人员接到命令,二话不说,迅速掀起了大干的高潮,在生命的禁区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乐章。袁振兴带领全体钢结构施工人员发扬“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追求更高,风暴强意志更强”的青藏铁路精神,挑战极限,永争一流,克服了设计、施工、环境、进度等重重困难,设计组织实施利用铁路轨道配合货运转向架,制作移动安装定位胎架工艺装备,准确、高效、安全完成了大跨度钢梁的安装,胜利打响了钢结构攻坚战。在施工过程中袁振兴每天十几个小时在工地指挥施工,并且晚上还要做内业资料、技术方案。有一次,由于过度疲劳,袁振兴突然晕倒,情况非常危险,幸亏同事及时发现,抱来氧气瓶及时给他输氧,他才捡回一条命。但清醒后,他抱着氧气瓶继续坚持在生产一线。工程施工结束后,他体重掉了30斤,大家都心疼他,他自己却笑称在高原奋战是减肥的最好途径。在袁振兴和钢结构战士的努力下,拉萨火车站钢结构施工提前4个月完成了1.2万吨的钢结构安装量,创造了钢结构高原施工的奇迹。

但是,挑战无处不在,一个挑战结束了,新的挑战接踵而来。

2006年5月1日,铁道部领导视察拉萨站时提出位于基本站台中间的雨棚钢柱要向后移至站房外墙处。这是一个人性化的建议,对拉萨站建成后的使用具有重大意义。但这个变更就意味着要将原设计跨度为45米的34榀屋盖组合梁跨度变更为67.2米,钢结构施工的工作量增加巨大,并且7月1日正式通车,为党的85周年献礼这一工期目标是坚决不能改变的。留给袁振兴和钢结构战士的施工时间只有短短20天。怎么办?自古华山一条路,两军相逢勇者胜。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有压力才有动力。袁振兴和他的钢铁战士没有害怕,更没有放弃。他们根据钢结构结构施工特点,通过多方努力协调全国铁路局,在一周内调运全国各地的34列25米超长货运车,集中到江苏常州站。袁振兴日夜兼程,赶到常州制定装车加固方案并组织力量昼夜不停装车封车,保证了设计变更后25米长组合工字钢箱梁的运输,同时他又通过协调努力,从天津紧急调配一台220吨汽车吊及一台400吨油压千斤顶,用于变更钢柱的“拔移”工作。时间不等人,袁振兴没有退路。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在接下来的安装施工更是一个考验。剩下的十天左右的时间怎么才能把这样大的钢结构安装工作啃下来?袁振兴带领着队伍战晴天,斗雨天,风雨兼程,勇往直前。在这十几天里袁振兴每天只睡3个小时的觉。所有参战员工也都是昼夜施工,三班倒,饿了啃几口干粮,渴了喝几口矿泉水,除了上厕所和每天基本的休息时间,基本上都是全天奋战在工地。在袁振兴的带领下,通过全体参建人员的共同努力,他们创造了6200吨钢结构在20天完成内地制作、铁路运输、拉萨火车站安装的工程奇迹,为安装、装饰单位提供了有利条件,确保了青藏铁路2006年7月1日如期通车。

当然,所有的努力没有白费。当拉萨站荣获“2007年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的时候,袁振兴的心里美滋滋的,仿佛浴火重生的凤凰一般的意气风发。

攻坚:用坚忍不拔的勇气创造辉煌

袁振兴有一个梦想就是去北京看奥运会。没想到机会真的来了,他接到命令到北京南站钢结构项目部担任总工。2007年,中铁建工集团南京钢结构公司成功中标奥运会配套工程北京南站钢结构施工工程。刚从拉萨站载誉而归的袁振兴,马上挥师北上,日夜兼程赶赴北京南站施工现场。本来实现了来北京的梦想,他应该兴奋才对。但是,他却没有半点兴奋的兴致了,因为北京南站这个事关奥运会成功与否的国家重点工程的钢结构施工重担压在作为项目总工的他的肩上,让他感到责任重大,任重道远。

北京南站钢结构工程包括雨篷、站房主体结构以及高架桥结构,工程总量为6.5万吨,不但工程体量大,工期又必须在奥运会开始之前完成,而且政治意义重大,来不得半点马虎。袁振兴深知以往的荣誉已经成为历史,眼前的北京南站才是现实。一切要从零开始,必须拿出百分之一百二十的努力和勇气才能打好这场关键的生死战。

第一只拦路虎是工程钢结构构件的吊装施工。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和施工特点,钢结构构件吊装需在地下室顶板上进行。但是,由于原来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荷载远小于钢结构吊装时的施工荷载,要想在地下室顶板上进行吊装施工就必须要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防止上部钢结构施工时对下部混凝土结构产生破坏,确保上部钢结构的正常施工。这种施工所有人以前没有干过,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一下子,所有的人都无所适从,怎么办?路在何方?

危急时刻必须要有人站出来勇担重任,力挽狂澜,他就是袁振兴。袁振兴冷静下来,认真研究,经过和技术人员几昼夜的奋战,决定采用5000吨由400*400*16的方钢加工制作的独立柱或桁架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使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由50KN/m的设计值提高为4000KN/ m,确保了地上钢结构施工时地下混凝土结构的受力安全,然后采用重型吊机走行平台钢支撑施工技术施工方法进行吊装。此方案一出,大家茅塞顿开,心里有了底,干劲上来了,工程施工快速推进。实践证明,重型吊机走行平台钢支撑施工技术不占用主体工期,随混凝土模板安装,配备部分路基箱,并且钢支撑约共5000吨,只占主体总用钢量的7.7%,比其他同类钢结构工程工装量节约,能够保证地下轨道层混凝土结构安全,同时也能为上部钢结构施工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袁振兴和他的队伍取得了巨大的胜利。首战大捷,第一只拦路虎被袁振兴成功制服,凭借此次战役,全体参战员工士气高扬,为北京南站攻坚战吹响了冲锋号。

技术创新是最大的生产力。在钢结构施工中技术创新能够为工程节省成本和提前工期,更是重点中的重点。袁振兴在北京南站钢结构施工中时刻不忘技术创新,作为项目总工,他恪尽职守,严抓技术创新。针对北京南站雨篷结构呈扇贝状对称分布在高架候车厅东西两侧的实际情况,袁振兴和项目部参战员工决定在国内首次采用A型塔柱支撑,每侧47榀,共计94榀。创新是创新,但是施工中却遇到了不小的阻力,由于A型塔柱高度在16.84米至32米之间,单根重量最大达74吨。并且A型塔架钢柱构件尺寸较大、不规则、单件重量大,无法整体运输。又是一个难题,真是困难无处不在。但是袁振兴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经过他深思

22熟虑,决定在施工中采用工厂分段制作,运至现场拼装,再采用全站仪三维坐标定位完成整体吊装的方案。并且针对A型塔柱30-80mm厚型钢板在现场组装焊接过程中容易产生焊接应力及变形等技术难题,进行技术攻关,研发出了通过焊前预热、焊后缓冷、应力控制等多种技术措施予以解决的方案,结果焊缝经第三方百余次检验合格率达100%。经过钢结构专家的鉴定和建成后的效果表明,雨蓬区31.5m高A型塔架柱及大跨度悬垂型钢梁应用在国内公共建筑中都是首次使用,该技术填补了国内超高超重型A塔钢柱及大跨度悬垂型钢梁应用的空白;悬垂梁与传统结构相比,节约用钢量达205吨,约占悬垂梁总量的20%;与同类钢结构安装方法相比,临时工装支撑用量节约11%。通过本技术的应用,还使北京南站钢结构提前十天完成封顶工作,大大节约了成本,经测算,本工法累计节约各项工程费用逾600万元。每当谈到此次技术创新的时候,袁振兴还意犹未尽,久久不能平静。

在北京南站的施工中,2008年元旦期间的钢结构变更施工最艰难,也最让人振奋。那是2008年元旦刚过的时候,春节即将来临,北京南站钢结构安装已经全部完成,施工人员已经纷纷返乡过年。全体参战员工正沉浸在大功告成的喜悦气氛中,但在腊月二十,铁道部设计院根据更加人性化、更加合理性的要求,对北京南站的钢结构进行了比较大的变更:主站房主梁加固、次梁移位、售票厅重新拆改、雨棚桁架变更修改等,钢结构变更总量达到2000多吨。而且更为困难的是工期必须在20天之内完成。任务太突然,工作太艰巨,此时钢结构材料加工和农民工力量都是非常地短缺。在这样的环境下,怎么打得赢这场攻坚战?

退缩还是坚持,这是一个别无选择的问题。针对当时站台已经完成,京山线火车已在站内通过,运输车辆和起重设备无法驶入施工位臵和南方雪灾严重影响构件运输的困难,袁振兴当机立断马上从全国各地调集一切可以征集的钢结构材料集中运往北京南站。在短短几天的时间内,经过袁振兴与项目部员工的多方协调和努力,变更需要的钢结构材料不可思议地在短时间内购买齐全。材料有了,但是困难还是很多,当时大批农民工大批返乡,北京南站施工现场劳动力奇缺,劳动力问题成了制约施工进展的瓶颈。袁振兴根据施工现状,动员各个劳务队伍,急招几百名已经回家的农民工重返施工现场。面对这么艰巨的任务,袁振兴带领项目部全体参战员工精心组织,科学施工,制定合理可行的技术措施,安排施工队伍两班倒,24小时不停歇作业。就连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袁振兴和所有参战人员都没有休息,大家全力以赴,攻坚克难,在施工中度过了新春佳节。有这样的精神什么困难解决不了?有这样的铁人什么坚冰打破不了?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工程施工比建设方要求的工期提前2天完成,袁振兴和所有参战员工都受到建设单位和北京路局的一致好评。

2008年8月1日,北京南站成功交付使用,标志着钢结构施工的胜利竣工。还有更多的喜讯等着袁振兴。北京南站入选“北京当代十大建筑”,荣获“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大奖”和“詹天佑大奖”,这些军功章上都有可有袁振兴的心血和汗水。当看到这些,听到这些的时候,袁振兴会心地笑了,也许淡淡的笑容里蕴含着说不尽的情感。

鏖战:用乘风破浪的大气继续远航

伴随着中国铁路的迅速发展,中铁建工集团南京钢结构公司也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发展。现在中铁建工集团南京钢结构公司已经成为主要经营各类型钢结构工程设计、开发、制造、加工、销售、安装及技术服务;地基与基础工程、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租赁;建筑材料销售业务的国内大型钢结构公司。品牌影响力已经在全国赫赫有名。

公司实力增强了,中标的工程增多了。2009年,他们又成功中标太原西站钢结构工程,这次袁振兴又一次被委以重任,担任公司副总工程师兼太原南站项目经理。他的担子更重了,责任更大了,但是,他依旧义无反顾,没有任何的畏惧,勇敢地接过重任,迈步前行。

太原南站钢结构工程总体用钢量4.4万吨,是山西省和铁道部的重点工程,并且是山西省省会十大重点工程。工程于2009年6月正式开工,袁振兴带领队伍跑步入场,时刻准备着迎接新的考验。

这一次,横在袁振兴面前的第一道坎是人员不足。由于公司发展迅猛,人员不足是袁振兴到太原南站钢结构项目部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工程施工任务重、工作压力大,施工工期紧、安全生产要求高,在这样的压力下,人员又紧缺,怎么办?袁振兴刹那间不知道如何是好。但是他马上明白过来,只要自己以身作则,就能带动大家攻坚克难,以一敌三,发挥超强的战斗力。

说到做到。袁振兴不仅管理现场生产,还要与对甲方、监理及总包单位协调,同时还要兼顾和设计院的沟通工作,确保设计图纸的及时到位和设计概算的梳理工作。尤其是,当工程进入施工高峰期,为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及进度,他除了总体负责钢结构项目的管理和生产,还亲自管理站房B区的施工,那段时间,他既是项目经理,同时又兼分区总工、技术员、预算员、施工员、调度等多个职务,几乎整个白天都在现场监督施工,晚上又加班研究方案、图纸及预算等,体力及精力消耗都很大。大家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就这样,袁振兴从自己做起,为大家树立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大家看到袁振兴这样玩命地干,都自觉地肩负起更多的任务,充分发挥了中铁建工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使工程施工步入了快车道。经过项目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2010年9月9日,工程顺利完成站房钢结构全面封顶,受到甲方、设计、监理等各方的一致好评。

再就是变更太多,施工环境恶劣,制约了工期。太原南站钢结构工程于2009年6月13日正式开始施工,但是,由于受拆迁及车站结构体系方案变更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前期施工条件不好,进度较为缓慢。军情十分紧急,如果解决不好,不仅仅关系到袁振兴一个人的荣辱,更是关系到整个公司的兴衰。袁振兴不等不靠,不怨天,不怨地,从现实出发,对症下药,找准源头,积极主动地与设计院进行实质性地沟通,对设计变更的地方与设计院进行协调,确保了“尽早出图,尽早施工”。并且积极与地方政府进行协商,很好地解决了拆迁问题。正是凭借着一股“不怕输,不服输”的精神,他克服了拆迁及设计图纸等问题对工期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带领全体施工人员团结一致,艰苦奋斗,于2010年3月全面掀起钢结构大干高潮。

在大干快上高潮中,科技创新仍是重中之重。为确保工期目标,袁振兴带领技术人员不断优化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工序,通过组织召开分包负责人协调会,倒排工期24小时不间断作业、管理人员划片分组管理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为抢抓工期节约了宝贵的时间。尤其是,在施工中,袁振兴根据特点,创造性研发了自然地坪与出站通道顶板之间架设路基箱钢栈桥,使吊车平稳、安全行走在钢栈桥上进行吊装等新施工技术和工法,有效地解决了地面高差带来的吊装难题。他还和技术人员通过雨棚结构局部预留空挡,避免了钢结构站房与钢结构雨棚相互交叉作业带来的干扰,确保站房钢结构拼装场地。这两项技术创新为工程施工带来巨大的资金效益,缩短了施工工期,功不可没。

太原的天气也是一支不容忽视的阻挡力量。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定胜天。今年自进入7、8月份以来,太原南站施工现场迎来了连续高温天气的严峻考验,最高气温均在35度以上,钢结构表面温度更是高达60、70度,给施工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为确保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施工安全,按时完成钢结构节点工期,袁振兴专门成立防暑降温小组,为参建人员发放防暑降温用品,要求各参建单位调整作息时间,采取一系列有利措施确保钢结构施工的正常进行。虽然高温天气持续了40余天,但在袁振兴的精心管理下,没有发生一起人员中暑及现场安全事故,有效的保证了现场施工安全。8月中旬开始,太原地区持续阴雨天气,又给现场施工带来极大不便。为解决这一难题,将雨季对施工带来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确保钢结构全面封顶,袁振兴时刻盯在现场,每日定时召开生产例会,根据倒排工期情况,科学安排施工,确保人员、机械及现场管理满足现场施工需求;安排专人密切关注天气预报情况并及时传达信息,避开雨天高密度施工,确保施工质量不受雨水天气的影响。通过各项着实有效的努力,太原的天气没有阻挡住袁振兴和项目部参战人员前进的步伐,也没有阻挡住工程施工的稳步推进。

功到自然成。太原南站站房主体钢结构工程历时近6个月的艰苦奋战,终于如期完成站房最后一个分块吊装。太原南站站房钢结构工程的全面封顶,不仅树立了太原市地标性建筑的形象,更为后续太原南站室内外装饰装修工程提供了有利的保障,为太原南站全面竣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袁振兴工作近十年来,转战大江南北,栉风沐雨,发明科技专利和工法22项,参战的南京火车站和拉萨火车站两获得中国建筑最高奖项——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参战的北京南站荣获“詹天佑奖”和“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大奖”,用钢筋铁骨般的意志在钢结构施工中,净显风流,自由翱翔,铸造了一个又一个精品工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

下载钢筋铁骨竞风流——记中国中铁建工集团钢结构公司副总工程师袁振兴word格式文档
下载钢筋铁骨竞风流——记中国中铁建工集团钢结构公司副总工程师袁振兴.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