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神秘的粮油巨头:中储粮,国家意志的化身 Sinograin(范文模版)

时间:2019-05-12 20:42: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最神秘的粮油巨头:中储粮,国家意志的化身 Sinograin(范文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最神秘的粮油巨头:中储粮,国家意志的化身 Sinograin(范文模版)》。

第一篇:中国最神秘的粮油巨头:中储粮,国家意志的化身 Sinograin(范文模版)

中国最神秘的粮油巨头:中储粮,国家意志的化身

Sinograin

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曾经由于涉足经营性业务,一度处于争议漩涡中。成立之初,中央储备粮(含油)及其他国家委托的政策性粮食收购、存储、调运、销售及进出口,是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的主要业务。

而在2006年国务院对中储粮作出 “三个维护”(即维护农民利益、维护粮食市场稳定、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批示之后,中储粮内部认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已不可避免。自2009年始,中储粮明确提出从“大粮仓”变身“大粮商”的转型目标。

然而,“出生”时被赋予的政策性身份,使其转型遭到各种批评。

较缓和的意见认为,中储粮投入经营性业务的精力明显过多。此外,中储粮在大力涉足经营性业务后,是否会重现旧粮食储备体制下“将赢利归入贸易粮,将亏损并入储备粮”,业内也不乏担忧,纷纷呼吁加强对其各种业务的分类监管。而更为激烈的反对者则认为,中储粮一方面享受国家的政策性补贴优势,一方面参与高风险的经营性粮油业务,亏损由国家承担,这对于其他企业明显不公。

争议虽盛,但对于中储粮现今的拓展之势,相关部门并未明确表示赞同或反对。

2011年伊始,中储粮在全国各地拓展产业链、成立粮油加工企业的消息益发频密。据悉,中储粮扩展经营性业务的步伐将继续加快。

作为向下游延伸的步骤之一,面向学校等团体的“海上花”牌中包装食用油6月已经投放上海市场。而根据中储粮的业务规划,2011年底前,同样由中储粮油脂公司生产的小包装品牌食用油亦将开始上市。

一、政策性出身

中国中央储备粮体制建立于1990年,为此成立了国家粮食储备局。但在实际执行中,因政企不分导致问题难以追查,出现了亏损挂账严重、轮换不及时、无法调运等一系列问题。1999年11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印发国家粮食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明确国家粮食储备局改为国家粮食局,负责全国粮食流通(含食用油)宏观调控具体业务、行业指导和中央储备粮行政管理等职能。而原由国家粮食储备局承担的中央储备粮调运、轮换、仓储管理、进出口等职能则交由刚刚成立的中储粮总公司来执行。其在国家计划、财政中实行单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根据中储粮成立时的规定,中储粮主要业务集中于粮油的购、销、运和存,加工业务剥离出去,不做商品粮贸易。这些政策在当时被视为体现了“四分开、一完善”的改革原则。

“四分开、一完善”是在1998年全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中提出的粮改原则,指的是“政企必须分开,中央与地方的粮食权责必须明确划分,粮食储备和经营必须分开,消化粮食企业亏损在银行的挂账必须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分担”,“进一步完善粮食价格机制”。

因为此原则,中储粮成立初期,一些粮食库原本有粮油加工能力,但在并入中储粮成为其直属库点时,均被剥离出去。

二、“盘子”多大才合适

2007年,贵州省前副省长包克辛入主中储粮,成为其第三任总经理。在此之前,他曾任原国家计委(发改委前身)经贸司司长,在国家发改委及财政部均有广泛人脉,此种身份让其在推进中储粮的诸种业务时颇有助益。

在下属中,对包克辛更有着“不保守,敢干”的风评。

2008年,包克辛在中国理论核心刊物《求是》发表《增强宏观调控能力 发挥“三个维护”作用》一文。文章指出:“中央储备粮如果局限于储备环节,维持‘买原粮、卖原粮’的现状,其结果要么就是被其他市场主体利用或钳制,要么就是被边缘化,服务国家粮食宏观调控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以此“纲领性”的文章为正式标志,中储粮的粮油产业链扩展思路及步骤开始正式成熟且加快。

而中储粮实质向上下游延伸的历史,则可以追溯到更早的2004年。《财经》记者了解到,在当时制定公司发展战略与规划时,中储粮已经提出了要建成集仓储、转运、加工贸易为一体的现代化粮油企业的发展目标。同年,中储粮启动订单农业,开展“两头延伸”。

中储粮人士经常引用两个事例来佐证其向下游拓展粮油加工能力的合理性:其一,几年前国家抛售的毛油被某跨国企业收购后囤积导致调控政策失灵;其二,汶川地震时,因湖北某直属库下有米面加工能力,所以中储粮直接捐献了可以直接食用的大量米面,有效地支援了抗震救灾。

近些年来出现的一种现象也为中储粮构建自己的加工实力增添了合理性:各地的米面加工厂数量大大减少,骨干性的加工厂则因为中储粮的轮出缺乏固定的规律而构建了自己的原料来源,这些导致中央储备粮在轮出时难以脱手的困局。

由此,赞同中储粮延伸产业链的业内人士认为,中储粮一定程度上的产业链延伸,能够帮助其增强中央储备粮轮换时的灵活性:假如某库有1万吨的轮换指标,它如果不从事其他经营性业务,去东北收购粮食的话就只能进1万吨,但运输回去之后发现有问题再收购,就可能错过了四个月的轮空期。如果它自己也进行粮食加工的话,一次进2万吨粮食,可以先保证中央储备粮选优轮换。

按照《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规定,国家对中储粮所保管的中央储备粮轮换费用实行定额补助,每斤粮食2分钱,在轮入轮出时存在的差价,则由中储粮通过把握时机来消化,亏损自己承担,盈余即为经营利润。

国资委对于其他央企执行严格的利润考核指标,而对于中储粮,排在利润增值指标之前的,还有储备粮宜存率、轮换完成情况等指标。虽则如此,实现“保值增值”,依然是中储粮逃脱不了的压力。“不应忽视的一点是,它(中储粮)同时也是国资委领导下的国家大型现代化企业,有保值增值国家资产的义务。”国家储备研究专家、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授张青对《财经》记者指出。

“中央储备粮本身都是通过市场化经营来轮换的。”中储粮总公司购销计划部副部长金京对《财经》记者表示,“怎么可能不让中储粮参与市场化经营?”

而中储粮河南分公司副总经理井敏则将此比喻为,“想要保护一个鸡蛋不落地,放它的盘子自然是要大一些的”。

在今年4月举行的第十四届中国粮食论坛上,中储粮副总经理刘新江承认,中储粮近些年来承担的“新的任务”已经超越了中储粮“建立之初的制度设计和功能定位”。为了增强宏观调控效果,中储粮选择了“适度发展粮油加工”。

三、从大粮仓到大粮商

据《财经》记者了解,截至2009年底,中储粮从事粮油加工业务的企业共有74家,业务范围涉及大米加工、面粉加工、食品加工、玉米加工、油脂加工等多个领域。其大米加工能力已经超过了150万吨,植物油也超过了150万吨。

而进入2011年,中储粮在全国各地的粮油加工项目呈现“遍地开花”的加速发展局面。

今年3月,中储粮第一个达到日处理3000吨大豆的压榨厂在江苏镇江正式投产;4月,中储粮在甘肃成立中储粮张掖金象种业公司,正式进军种业;5月,中储粮油脂公司与四川宏鑫粮油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投资1亿元成立中储粮成都有限公司盐亭油厂;6月,中储粮与京粮集团签署战略框架合作协议,其中一个重要的合作项目是在天津合建日处理大豆近6000吨的加工厂??

7月底,《财经》记者在河南省新郑市“中储粮新郑油脂油料仓储物流加工基地”看到,该基地已经投入使用的1万吨储油罐共有六个。根据新郑市发改委的资料显示,这个投资10亿元的项目还有10万吨左右的储量将在2011年下半年建成投入使用。

新郑油脂项目主任杨鹏告诉《财经》记者,该项目是中储粮全国六大油脂油料仓储物流基地之一。项目名称中提到的“加工”业务,也将在项目成熟后开工建设。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中储粮旗下的油脂业务运营主体是中储粮油脂公司,是2008年4月由中储粮所设立的全资子公司,前身为中储粮东方经贸有限公司,目前为中储粮内部改革试点单位,注册资金为5亿元,实行董事会管理制。

根据中储粮内部的“三级组织,二级法人”架构,中储粮总公司在全国设立24个非独立法人的各省分公司,338个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直属库、油脂公司只属于其旗下四个全资或控股二级管理子公司之一。此外,中储粮旗下还包括成都粮科所。

在四个子公司当中,除了服务公司,油脂公司、华粮科技公司、北方公司均涉及经营性业务。华粮科技公司主营业务为办公地设在河南郑州“中储粮大厦”内的“中华粮网”,由中储粮和郑州粮食交易所等共同合资创办,中储粮为控股股东。

而北方公司则身处东北,原先为总后勤部的生产型企业,2002年在转制时成建制地转给了中储粮。业务涉及大豆、玉米及少量的小麦种植及加工,还涉及乳制品等其他产品的生产,在当地较有名气。

此外,今年4月,中储粮电子商务“电子购销交易平台”也已经上线,目的是加强相关地区的粮食产销协作和轮换的衔接。

在中储粮内部进行产销协作时存在的一个政策盲点,例如,南方某省的直属库到河南收购小麦,其委托河南直属库进行代收时,对于后者来说视为贸易粮,而对于前者则为政策的轮换计划。这一块业务到底如何界定,目前仍未有答案。

而据知情人士透露,虽然不乏争议,但近些年来中储粮开展上下游产业链业务延伸时,还是得到了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等决策部门的支持,其中部分项目还是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市场调控项目,得到了中央的预算内资金支持。在中储粮内部,这被认为是国家支持中储粮产业链发展最明显的信号之一。

四、挺进上游

布局在河南各个重要产粮县乡的近5000家“三农服务社”,正在成为中储粮向产业链上游布局的重要手段之一。

所谓“三农服务社”,是集承包、托管农民土地、组织生产合作社、收购粮食、为农民提供生产及生活用品等多项功能为一身的个体工商户连锁性门店。

“农民愿意自己种,那我们就为他们提供化肥;不愿意自己种,服务社承包其土地后,雇佣人来耕种土地;或者农民也可以将其土地‘托管’给服务社,服务社则会采用各种方式让农民的这块土地增加粮食产量。”中储粮河南分公司副总经理井敏告诉《财经》记者。

在此过程当中,“三农服务社”与农民签订合约,保证粮食能够顺利卖给中储粮。它的一个重要职能,便是帮中储粮的库点粮食轮换进行代收代储。整个三农服务社分为中储粮河南分公司三农服务社、直属库中心社和基层社三个层级。而因为对基层社缺乏强制制约关系,故中储粮要求基层社在加入时向中心社缴纳1万元“入社保证金”。

作为其从2010年起主推的业务门类,为了更好地进行经营并且规避风险,中储粮河南分公司已经注册了“河南‘乡恋’三农服务有限公司”,并在积极向总公司报批。

中储粮河南分公司总经理李长轩告诉《财经》记者:之所以从2010年起大力推行“三农服务社”,就是为了未雨绸缪,在粮源日益紧张的时刻让中储粮不至于“无粮可轮”。

但因为2010年夏粮收购时因多方抢购导致小麦价格猛涨,中储粮被叫停了除政策性收储外的所有经营性粮食商贸业务,“三农服务社”的代收代储职能大受影响。

无奈之下,各个服务社纷纷增加业务门类,导致门店经营内容五花八门:它们大多拥有简单的粮食整晒场所,作为收储功能的重要平台;规模较大的拥有收割机可供农民租用;经营化肥等重要农资,有的还打上了“中储粮专供肥”的字样,农民可以赊销;还有的集纳了超市功能,货架上摆放着名为“中储粮供酒”,价钱从数元到130元不等??流风所及之下,此前不少原属商务部“万村千乡”工程的加盟店都纷纷投奔“乡恋”旗下。

除了河南的“三农服务社”,中储粮湖南分公司还采取了大力推进订单农业的形式来掌握粮源。据悉,截至2010年底,中储粮湖南分公司所辖的38个直属企业,已经通过多种形式建立了共计176万亩的种植基地。

中储粮总公司购销计划部副部长金京告诉《财经》记者,与中储粮向下游的粮油加工延伸相比,向上游的扩展,更加受到总公司的重视。

五、角色之辩未了

一方面是执行着国家粮油宏观调控的政策性业务,一方面因仍受国资委考核、“做大做强”成为其本质的内在冲动,中储粮成立11年来,有关于角色定位的争辩,至今未了。

中储粮的经营性对手们最大的担忧是,中储粮一方面拿着巨额的财政补贴,另一方面则从事经营性业务,赢利归己,亏了则由国家承担损失,“旱涝保收”。

对此,多位中储粮人士均表示,所谓“经营性业务亏损后由财政兜底的说法,根本不可能成立”。“连中央储备粮的轮换亏损都是由中储粮自己来承担的。”金京表示。

“打造防火墙”是中储粮在阐释自身风险管控体系时常用的描述。据介绍,目前中储粮在涉及经营性业务时有着相对严格的管控,比如中储粮油脂公司镇江油脂基地就将加工业务、仓储业务在财务、业务上相互独立。加工业务由自己的总经理负责,而仓储则由中储粮公司的三级法人负责。在财务上,有财务总经理,下设财务科长。加工业务、仓储业务二者在财务上单独核算,自负盈亏。仓储上则有仓储科,加工厂设立自己的物流部,二者都互相分开,在仓储与加工之间打造防火墙。

但有业内人士指出,中储粮的各个直属库名义上专注于粮食保存、流通,不生产终端消费品,因而免于工商、税务、卫生等部门的外部直接监管。在此体制之下,对于直属库的监管只有来自上级公司的内部监管以及国家粮食局。

因此,当其从事更多的经营性业务之时,来自外部的监管便显得不足。对此,有业内人士建议称,不应该让所有的直属库都有经营权。

此外,据中储粮油脂公司一位人士发表在《商业会计》(2010年2月号)杂志“关于建立中储粮油脂公司财务管控体系的建议”一文中也指出,目前油脂公司在财务管理中依然存在着多重问题,主要有四个:一是财务管理较为分散;二是资金监管较为薄弱;三是高级人才较为短缺;四是监控职能尚需完善。

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会长白美清认为,在现有的监管体制之下,中储粮如果不实行经营性业务和政策性业务之间的彻底划清,难免出现一系列的弊端。

一位中储粮总公司前高管则向《财经》记者分析指出,中储粮做大做强是保障现阶段国家粮食安全的一个有效做法,但不应以赢利为主要目的。

他提出的一种产业链扩展建议是:凭借其庞大的物流优势,中储粮应该从事差别化经营,做一些其他企业做了并不合算的业务,例如将新疆的棉籽运到东南沿海进行加工等。此外,中储粮也不一定非要自己亲自去建立米面油加工能力,“可以和加工企业建立互惠机制,平时我保证你的原料供应,紧急时刻你保障我有加工能力,替我加工成品”。

国资管理专家、天强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祝善波对《财经》记者表示,现在的体制再想往回退是根本不可能的了,眼下能做的,是将国资委对中储粮的考核标准制定得更加合理、科学。

中储粮并非孤例。在全国各地,政策性企业延伸上下游产业链甚至跨行业打造产业链者并不少见。以河南为例,河南省盐业公司近期正筹备进入三农服务领域。此前,由邮政打造的“万亩高产示范区”已建立60个,同样由其支持的“三农服务社”在河南各地纷纷挂牌。

更具典型意义的例证,则是早已跨业进入商业性贷款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据了解,农发行近期已在河南漯河等地开办了商业性的银行业务。

六、资料

2000年: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成立,垂直管理体系初步建立。2001年:1.国务院领导对中储粮总公司提出“三个严格”“两个确保”的要求。2.直属库规范化建设工作正式启动。

2002年:基本完成大规模承储库点的集并和老粮新陈置换工作。

2003年:1.制定中央储备粮应急动用执行预案。2.建立以中心库为依托的代储粮监管体制。

2004年:1.制定公司发展战略与规划,提出建成集仓储、转运、加工、贸易为一体的现代化粮油企业的发展目标。2.启动订单农业,开展“两头延伸”。

2005年:1.开始执行最低收购价政策。2.全面开展直属库三项制度改革。

2006年:1.国务院领导对中储粮总公司作出“三个维护”的批示。2.执行最低收购价收购、跨省移库调控政策。

2007年:1.执行储备粮油收购、拍卖、移库等一系列政策。2.提出扩大购销、促进轮换和市场稳定的新战略部署。2008年:1.加快推进市场化运作,主动服务宏观调控。2.落实之储备粮应急动用等调控措施,抗震救灾。3.建立起中储粮业务管理信息系统。

2009年:公司内部产销协作、订单农业规模扩大。

下载中国最神秘的粮油巨头:中储粮,国家意志的化身 Sinograin(范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最神秘的粮油巨头:中储粮,国家意志的化身 Sinograin(范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