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化学中毒事故现场救援中的个体防护

时间:2019-05-12 20:37: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突发化学中毒事故现场救援中的个体防护》,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突发化学中毒事故现场救援中的个体防护》。

第一篇:突发化学中毒事故现场救援中的个体防护

突发化学中毒事故现场救援中的个体防护

摘要

化学品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在便利人们生活,给人们受益的同时也对人们生活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直接或潜在的危害。近年,我国和我省化学工业高速发展,化学物品使用量和种类在迅速增长,新的品种被不断开发和应用加大了化学中毒事故的发生,在生产、储存、运输、经营、使用以及家庭误用化学品各个环节中,中毒事故屡有发生。不仅给生产和使用者带来危险,有时化学品泄漏危及周边居民。在突发化学中毒事件中,为保护现场人员免受化学物污染危害,应配备适合的个体防护装备。

关键词:化学品、中毒事故、个体防护装备

一、毒物的涵义及化学事故定义与特点 1.毒物的涵义及特点:

毒物的涵义:毒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给予小剂量后与生物体互相作用,引起生物体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导致暂时性或永久性损伤,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有一句话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毒物的涵义:“所有的物质都是毒物,没有不是毒物的物质。只是按剂量区别是否为毒物。”

(1)工业毒物:工业生产中的原料、辅佐剂、中间体、成品、副产品、杂质、废弃物等所含的毒物。

(2)化学物的危险性:是指在生产、使用或清除化学物的过程中对人体健康危害的可能性。既表示接触这些化学物后,机体出现不良反应的预期频率。

(3)注意事项:故对毒物作出正确认识,必须了解动物的刺激性和腐蚀效应以及“急性毒作用带”的宽窄等危险性和毒性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就明白低毒物质不一定危害小,而在严格控制下的高毒物质也可以防止危害发生。

(4)急性毒作用带:化学物质对机体有害作用最小浓度(剂量)到Lc50(Ld50)之间的毒作用宽窄。

2.化学事故的定义和特点

化学事故是指导致一种或数种物质释放的意外事件,能在短期或较长时间内损害人体健康和/或危害环境。包括造成功能性及器质性损伤、残废或死亡的火灾、爆炸、有毒物质的泄漏或释放。通常涉及人数较多,受害者病情重,可能只有穿戴合适的个体防护用品才能进入有毒区等特点。

二、突发化学中毒事件中的危害因素

在突发化学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理和调查中,要考虑现场环境中存在的和接触者携带的几种形态存在的有害因素都可能给现场救援人员带来健康危害,有害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类。

1.颗粒物:颗粒物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粒状物质,包括粉尘、烟、雾和微生物。粉尘和烟都是固体颗粒,粉尘一般产生于固体物料受力破碎过程中,烟却是物质燃烧气化后,在空气中冷凝所形成;雾为呈液态的颗粒物,多在液体喷洒或冷凝过程中形成;微生物包括各种细菌、病毒、真菌等,在空气中多以附着在其他颗粒物的形式存在。有些颗粒物还有挥发性,如某些溶剂性喷雾和酸雾以及某些生化毒剂等。放射性尘埃也为颗粒物,这种颗粒物是具有放射性的,吸入体内后可产生持续内照射危害健康。

2.气态物质:常见的有害气体有氮氧化物、氯气、氨气、光气等腐蚀性强的刺激性气体以及一氧化碳、氢化物、硫化氢(刺激和窒息作用)等窒息性气体,还有在常温常压下呈液体和固体的物质经过蒸发或升华产生的蒸气,如各种有机溶剂蒸气、汞蒸气等。有些气体具有特殊气味或刺激,能够很快的感知到,而有些则没有,部分有毒气体能对皮肤和眼睛产生刺激作用,有些还能够通过皮肤吸收。

3.液体物质:有害液体种类很多,酸或碱液对皮肤有腐蚀性,并能挥发出有刺激性的气体、蒸气或产生雾,一些有机溶剂不仅挥发出有毒蒸气,也会经皮肤吸收,并刺激或腐蚀皮肤;有些液体还具有可燃性等。许多生物样本呈液态,传染病患者的部分分泌物具有传染性。

4.缺氧环境:空气中氧气体积百分比浓度低于18%为缺氧环境,缺氧环境能对健康造成危害甚至窒息死亡。

5.燃烧:包括普通火灾和各种化学火灾,现场除高温、燃烧、塌方等安全危险因素外,燃烧还会产生各种颗粒物和成分复杂的有毒有害气体或缺氧。

三、个体防护装备的分级原则

突发事件现场要分区管理,按照与有害源的距离和危害程度分为热区、温区和冷区。救援人员要明确责任,在相应的区域内开展救援工作,不要超越区域分界线,各区域工作人员要穿戴相应的救援装备。

1.A级个体防护:(1)防护对象:接触可经皮肤吸收的气体、液体;可致癌和高毒性化学物;极有可能发生高浓度液体泼溅、接触、浸润和蒸气暴露的情况;接触未知化学物;有害物浓度达到可立即威胁生命和健康(IDLH)浓度的可经皮肤吸收的化学物;缺氧环境。(2)A级个体防护装备:呼吸防护:全面罩正压空气呼吸器(SCBA);防护服:全封闭气密化学防护服,防酸碱等各类物质,能够防止液体、气体的渗透;防护手套:抗化学物;防护靴:抗化学物;头部防护:安全帽。

2.B级个体防护:(1)防护对象: 种类确知的气态有毒化学物质,不经皮肤吸收;达到IDLH浓度;缺氧;(2)B级个体防护装备:呼吸防护:SCBA;防护服:头罩式化学防护服:非气密性,防化学液体渗透;防护手套:抗化学物;防护靴:抗化学物;头部防护:安全帽。

3.C级个体防护:(1)防护对象: 非皮肤吸收气态有毒物,毒物种类和浓度已知;非IDLH浓度;不缺氧;(2)C级个体防护装备:呼吸防护:空气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正压或负压系统),过滤元件适合特定的防护对象,防护水平适合毒物浓度水平;防护服:隔离颗粒物,防少量液体喷溅;防护手套:抗化学物;防护靴:抗化学物;

4.D级个体防护:(1)防护对象:非挥发性固态或液态物质,毒性或传染性低;(2)D级个体防护装备:呼吸防护:勿需呼吸防护;与所接触物质相适应的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靴(或鞋套)。也就是常规的工作服。

对于未知化学物质和病原体种类、散播方式、浓度或已经成为气溶胶的情况以及不明原因事故现场调查应选用:A级防护服+SCBA 对情况已知,有害物的产生或发散已停止,但仍存在飞溅的危险的应选用:B级防护服+SCBA 若不存在能借助空气散播的装置,只靠信封或包裹散播,可容易地加以封装的情况下应选用:PAPR(动力送风)配全面罩+HEPA滤料

除非有接种预防措施,在接触疑似或确诊天花病人时,应佩戴N95口罩。

四、了解各类个体防护装备的性能和选择方法

1.防护服:从防护性能最高的正压气密防渗透防护服,到普通的隔离颗粒物防护服,各类防护服的性能有较大的差别,适用范围也不同,除了GB 19082《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涉及的属于应用于传染病疫情处理的隔离服,我国现阶段尚无其他防护服的标准。在式样上,防护服分连身式和分体式结构,由于材质不同,有些洗消后防护性下降,所以有一次性的,也有限次使用的。选用可通过向专业机构咨询或通过生产厂家提供的检测数据来确定。

2.眼面防护具:眼面防护用具都具有防高速粒子冲击和撞击的功能。眼罩对少量液体性喷洒物具有隔离作用。若需要隔绝致病微生物等有害物通过眼睛黏膜侵入,应在选择呼吸防护时选用全面罩。

3.防护手套、鞋靴:和防护服类似,各类防护手套和鞋靴适用的化学物对象不同,另外,配备时还需要考虑现场环境中是否存在高温、尖锐物、电线或电源等因素,而且要具有一定的耐磨性能。

4.器呼吸器:常用的呼吸防护分为过滤式(空气净化式)和隔绝式(供气式)两大类。隔绝式将使用者呼吸器官与有害空气环境隔绝,靠本身携带的气源(如SCBA)或导气管(长管供气式),引入作业环境以外的洁净空气供使用。A级和B级防护都使用正压全面罩SCBA。

常见的过滤式呼吸器有防尘面罩和防毒面具,分随弃式面罩(也称简易型,半面型)、可更换半面罩和全面罩。可更换半面罩和全面罩都使用可以更换的过滤元件,按防护对象分为防颗粒物(或称防尘)、防气体或蒸气及尘毒综合防护。防尘滤料根据效率高低有不同级别,每类滤毒罐、滤毒盒也会有适用的气体或蒸气种类,有些仅防某种气体,有些可综合防护,有些带滤烟层或颗粒物滤料(可拆卸或不可拆卸)。过滤式呼吸器用于C级防护,考虑到现场有害物种类,配备时一般应考虑选择尘毒组合式过滤元件。

呼吸器的选择应依据GB/T 18664-2002《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进行,呼吸防护器的选用要与现场环境中有害物种类和浓度相匹配。(IDLH为立即威胁生命与健康的缩写,具体数值可向中毒控制中心查询)。

五、具体人员的配备

根据现今的形势,公安、医护、消防、疾控和环保等部门都有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应急的任务,各部门要明确在现场救援中的责任,其工作人员进入的污染区级别,对具体事件还要确定各级别区域作业人员数量。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在配备相应等级的个体防护装备的条件下方可进入作业区。在制定应急响应预案时,防护配备应尽可能明确到具体人,需了解每个人员的具体特征,如身高、体重、头面型、鞋号、手型及是否戴眼镜等,使用A和B级防护的,还应着重评价体能、心肺功能等,确认能够在使用重型防护装备的同时从事指定的作业。选配时还要成套配置,注意各部分的相互匹配。

一般来说,除非具有在非受控现场具有实地作业功能的部门人员外,一般以配备C级防护最为常见,如医院的院前急救人员,多需要拥有C级防护。医院急诊科或门诊不仅接收在现场已经除去污染的病人,也接收自行到医院就诊的病人,处理未消除污染的病人,应有专门的区域对患者进行洗消,所以也要配备少量B级、C级防护装置。

六、防护装备的穿戴和脱除方法

个体防护装备在现场使用过程中会沾染上现场的有害物质,穿戴错误有可能造成新的污染和健康危害。每类及每种产品的穿戴顺序有所不同,原则是:一般应先佩戴呼吸器,然后是防护服、眼面护具、手套和鞋靴等,摘除顺序则相反。穿脱时动作要轻,避免污染物扬起,尽量减少污染面在环境中暴露的面积和时间,脱去的污染装备应装入双层塑料包装袋,并将口扎紧。

七、防护用品的使用培训与应用演练

防护装备的使用有专业性,只有正确使用才能保证自身的健康与安全,但毕竟使用后会给作业带来限制,使用者必须在充分了解每种防护装置的性能和限制及使用方法的前提下,才能进行选用和穿戴。在完成防护用品配备后,必须安排使用者的培训,应对供货商提出售后培训服务的要求,说明每种防护用品的适用性、使用限制、装配方法、佩戴方法、维护保养及清洗消毒方法等,并介绍不同防护用品配合使用的注意要点,对仅使用呼吸面罩的人员,必须接受面罩适合性检验,确认配发的防护面罩适合本人面型,避免泄漏。

需要使用个体防护装备的用人单位,应组织使用者进行防护用品的演练,如有可能,应组织不同部门的协同演练,模拟各类应急反应救援作业,争取提早发现防护用品应用时可能遇到的问题,以便及时与供货商沟通,提早排除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化学因素危害与控制》何纳、赵根明, 2006-03,化学工业出版社 [2]GB/T 11651-2008,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3]GB/T 18664-2002,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

第二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个体防护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个体防护

重要内容

n1、观点n

二、个体防护装置的分类先容n3、个体防护装置的分级与适用范围n4、穿着和脱掉防护用品的递次n5、个人防护的作用与评价n6、手的浑洁与消毒n7、空气消毒

1、概念n个体防护装置(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PPE)是指为了庇护突发公共卫闹事件措置工作人员免受化学、生物与放射性污染危害而穿戴的打扮、眼罩、手套和呼吸器,以阻断现场环境中有害物质损害的装置。注:徐病控制、卫生监视、临床抢救等有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宜的专业人员平常工作中穿戴的工作服和口罩无防护现场有害身分的功能。☆《突发公共卫惹事件应慢条例》划定加入救济的工作人员要采纳卫生防护措施,任何个人和构造都不能违背防护纪律,私行或强令别人(或机构)在没有适当防护的情形下进入现场工作。留意:1)在没有防护的环境下,任何救济人员都不应露出在可以或可能危害康健的环境中。2)没有精确防护的救援工作只能加大事务的危害和处理的庞大性,会带来宽重的结果。3)但没有尽对安全的防护,任何防护都是有限的,所有个体防护装置只可以或许起到必定水平的低落接触物质有害物质的量。4)在救援中起首思索的是制止变乱产生、最年夜限度的节制有害物质的泄露的量、阔别有害环境。5)个体防护器具的使用是在颠末充实的风险评价,已接纳了其他掌握方法后仍必要在有害环境下工作时的最初的一道防地。6)在使用个体防护装置时必须充裕了解所选用的个体防护装置的性能和范围性。7)有现场工作使命的工作人员要经由体系个体防护培训和按期练习训练。其他姑且发动到现场工作的人员要在使用进步行运用培训,并在专业人员监视下工作。

2、个别防护装配ü心罩-氛围过滤器ü医护职员戴取没有戴的经验十分深入!ü戴一次性口罩、棉纱口罩仍是N95口罩?ü戴几才适合?ü戴N95口罩是不是就能够完整节制医护职员SARS传染?(一)吸吸防护器的分类及利用范畴

1.过滤式呼吸防护器按过滤元件的感化方法分为过滤式防尘呼吸器战过滤式防毒呼吸器。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用于隔绝距离各类曲径的粒子,防尘面罩、防尘里具;过滤式防毒呼吸器用于避免有毒气体、蒸气、烟雾等经呼吸讲吸进发生风险,防毒面具、防毒口罩。关于过滤式呼吸器,要按照现场的有害物的品种、特征、浓度选择面罩的种类和恰当的过滤元件2.供气式呼吸防护器按供气情势分为供气式和携气式。★有害物资种别:C、B、R、N Chemical有毒化教气体或液体,常为气体、蒸汽、雾等,大都有宁静空气露出限值;Biological有害微生物,颗粒物,出有平安表露限值;Radiation放射性物资,颗粒物;Nuclear核爆物质,颗粒物非油性颗粒物:固体和非油性液体颗粒物及微死物,如煤尘、火泥尘、酸雾、油漆雾等;油性颗粒物:油烟、油雾、沥青雾、焦炉烟、柴油机尾气中的颗粒物等;对铅、镉、石棉、砷和MDA等特别有害物的防护,要求利用100级滤料。★过滤元件的选择--B/R/N v运用0.3微米颗粒物检测过滤效率,选择效率最高级;--应挑选P类过滤元件(合适一切颗粒物)v有毒气体情况当选择化学过滤元件(滤毒罐、滤毒盒)。化学过滤元件普通分纯真过滤某些范例气体和各种型气体的综合防护。v全部颗粒物过滤元件必需位于防毒元件的进气标的目的。3.关于N95口罩《医用防护口罩手艺要供》GB19083-2003--口罩可分为开放型和稀开型,应配有鼻夹,具有杰出的概况抗干性、对皮肤无刺激,气流阻力正在气体流量为85L/min的环境下,吸气阻力不得跨越343.2帕斯卡(35毫米汞柱),滤料的颗粒过滤效率应不小于95%。合成血脱透隔绝机能为分解血以10.7千帕(80毫米汞柱)压力喷背口罩样品,口罩内侧不该呈现渗入。4.闭于N95尺度:nN95是好国国度职业平安卫生研讨所NIOSH呼吸器尺度42CFR 84中对过滤元件过滤效率9个品级中层次最低的一级;n只要取得NIOSH认证的呼吸器才气标注NIOSH N95,零丁标注N95申明没有得到NIOSH认证;n若是发明有产品“自称”契合N95,或自止标注N95,皆是企业行动;n标注NIOSH N95不但意味产物机能级别,同时也意味造制商对产物量量的包管5.NIOSH对防颗粒物过滤质料的分类 滤料分类过滤效力95%过滤效力99%过滤服从99.97% N类N95 N99 N100 R类R95 R99 R100 P类P95 P99 P100 NISOH认证标准42CFR84。标识表记标帜“NIOSH滤料种别”,如NIOSH N95 N:Non-oil适用于非油性颗粒物;R:适用于油性和非油性颗粒物,用于油性颗粒物是限定使用时间不得跨越8小时工作班;P:适合油性和非油性颗粒物,用于油性颗粒物使用时间参照制造商发起,3M倡议不超越40小时或5个工作班,以提早抵达者为准。N95级滤料过滤0.3微米颗粒物效率达95% 功课粒径(微米)现实过滤效率(%)铅冶炼11 100 铜锻造2.1 99.7(浇铸)铜锻造7.2 99.7(研磨)木料减工1.3 99.7 木材加工7.2 100 6.若何选择呼吸器?⑴监测空气污染物种类及浓度程度⑵用污染物浓度除以许可的表露限值,得出危害因数(hazard ratio)⑶选择指定防护果数(APF)高于风险因数的呼吸器⑷IDLH环境下只能使用SCBA和复合供气式呼吸器(SCBA+长管供气)IDLH(immediately dangerous to life and health)环境:会致使人当即灭亡,或损失遁生才能,或招致永远安康危险;包孕:空气污染物种类和浓度已知的环境、缺氧或缺氧伤害环境、有害物浓度到达IDLH浓度的环境。SCBA:片面罩正压空气呼吸器v指定防护身分APF界说:一种或一类功效适合的呼吸防护用品,在合适使用者佩戴且准确使用的条件下,预期能将空气污染物浓度加低的倍数。APF=10的防尘半面罩可将粉尘浓度减低到1/10。若功课场合粉尘浓度是卫生标准的5倍,防尘半面罩便得当,若粉尘浓度超标10倍,就不适合。7.佩戴密合型面罩的人员适合性查验n搜检密合型面罩能否适合详细使用者的简洁方法,用于选择密合的面罩;n也是很好的呼吸防护面罩佩带要领培训⑴面罩的背压式佩带气密性查抄圆法Cover cartridge用手挡住滤盒进气口☆Inhale吸气☆Check for air搜检是可存在漏气⑵面罩的正压式佩戴气密性检查方法☆Cover valve用手盖住呼气阀☆Exhale呼气☆Check for air查抄是不是漏气(两)防护服的选用本则评价现场情况(微生物的种类、可能的浓度、需求接触的工夫及环境情形)选出可能用在现场前提的防护服或防护材料对候选的防护服在现场前提下测试选择出最适合的防护服作为此现场条件下利用或备用使用中调查洗消办法和反复性操纵的特点改动状况(三)防护眼镜或眼罩主如果和半面型过滤式呼吸防护器和防护面罩结合使用,也能够独自使用。次要是针对具有刺激性和侵蚀性气体、蒸汽的环境。对粉尘、放射性尘埃及空气流传病原体环境,也有必然的隔断感化。防化学物质飞溅,直接透风。(四)防护手套n明白可能要接触的化学物种类和浓度,对可能敌手带去的危害及其严峻性或水平进行判定。危害可所以物理性、化学性或生物性,也能够是混淆危害。n常用的材料有:氯丁橡胶、聚乙烯醇、散氯乙烯、自然橡胶、氯丁橡胶、自然橡胶复合物等n根据防护手套的特性,参考能够的接触机遇,选用得当的手套,应斟酌化学品浓度以肯定该手套能抵挡该浓度。如由自然橡胶制造的手套可对付一样平常低浓度的无机酸但不能抵御浓硝酸和浓硫酸。橡胶手套对病原微生物、放射性尘埃有精良的阻断作用。(五)防护靴n防护靴要对酸碱和腐化性物质有必然的抵抗性。n皮相不该有可以或许积压尘埃的皱褶,轮廓不容易积压灰尘。

3、个体防护安装的防护等级一)突发大众卫闹事件的个体防护装配:A级防护1.设备:①周全罩正压空气呼吸器(SCBA);②全封锁气密化学防护服;③防护手套;④防护靴;⑤安全帽。2.防护工具:防护高蒸汽压、可经皮肤接收或致癌和高毒性化学物;大概发作下浓度液体泼溅、接触、浸润和蒸气袒露;接触未知化学物(杂品或夹杂物);有害物浓度达到IDLH浓度;缺氧。(二)生物安全实验室等级及防护v1.对收罗到的样本在实验室处置时,要达进行操作的实验室应达到响应的生物安全标准,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分四级:Ⅰ级生物安全实行室:英文缩写为BSL-1,俄文缩写为P1,可称为根本实验室。Ⅱ级生物安全尝试室:英文缩写为BSL-2,俄文缩写为P2,可称为安全实验室。Ⅲ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英文缩写为BSL-3,俄文缩写为P3,可称为高度安全实验室。Ⅳ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英文缩写为BSL-4,俄文缩写为P4,可称为最(高度)安全真验室。(二)生物安齐实行室的个体防护2.二级防护着装标准:切合N95、FFP2、医用防护口罩标准的口罩护目镜连体式防护服防护帽乳胶手套防护鞋加鞋套实用范围:BSL-3实验室、收热点诊医护人员、病院检讨和打仗样品的人员、流行症人和尸首护送人员、污物处理人员、微生物实验室维建人员。3.三级防护着装标准:在二级防护的根蒂根基上作以下窜改:少管供气式面罩或正压头盔呼吸防护器正压防护服适用规模:BSL-4尝试室(在有三级生物安全柜条件下、个体防护用二级防护标准)和ABSL-4(四级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操纵,SARS病人的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吸痰、SARS尸身剖解等。(三)禽流感防治分级防护原则1.一级防护着装标准:16层棉纱口罩、事情服、工做帽、乳胶手套适用范围:对禽流感疑似或确诊病例的紧密亲密接触者及病死禽的亲近接触者进行医学察看和盛行病学查询拜访的人员;对疫点四周3千米局限内的家禽进行捕杀和有害化处理以及对禽舍和别的场合进行预防性消毒的人员。2.二级防护着装标准:防护口罩,穿通俗工作服(外罩一层防护服),工作帽,防护眼罩,乳胶手套,鞋套。合用范围:进入病院污染区的人员;收集疑似、确诊病例吐拭子的人员;处理其排泄物、分泌物的人员;处置惩罚病人使用过的物品和灭亡病人尸身的人员和转运病人的医务人员和司机;对禽流感疑似或确诊病例进行风行病学观察的人员;在疫面内对禽流感染疫植物进行标本采散、捕杀和无害化处理和停止末终消毒的人员。3.三级防护着拆标准:除按二级防护的着装标准外,将口罩、防护眼罩换玉成面型呼吸防护器(合适N95或FFP2级标准的滤料)。合用范围:肯定禽流感可儿感染人时,对病人实行远间隔医治操作如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的医务人员。四-(一)防护用品的穿着按次1.戴口罩:一只手托着口罩,扣于面部恰当的部位,另一只手将口罩带戴在符合的部位,压紧鼻夹,紧贴于鼻梁处,在此过程当中,双手不接触脸部任何部位。2.戴帽子:戴帽子时注重双手不接触面部。3.穿防护服4.戴上防护眼罩:留意双脚不接触面部。5.套上鞋套6.戴上手套:将手套套在防护服袖口里面。(二)脱掉防护用品的挨次1.摘下防护眼罩:一只手托着口罩,扣于脸部适当的部位,另外一只手将口罩带戴在适宜的部位,压松鼻夹,紧揭于鼻梁处,在此进程中,双手不接触面部任何部位。2.脱掉防护服:将反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3.摘失落手套:将背面朝中,放入黄色塑料袋中。4.将手指反掏进帽子,将帽子悄悄摘下,将不和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5.脱下鞋套:将反面晨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6.戴掉口罩:一只手按着口罩,另外一只手将口罩带摘下,在此过程当中,单手不接触面部任何部位。

5、小我私家防护的作用与评价v小我防护器具只有在使用准确时才有用。v能够削减而不是具有完全消弭感染的可能性。v针对微生物,因为没有靠得住的安全接触限值,呼吸防护只能下降暴露珠仄,不克不及解除致病乃至出生的可能性。v不克不及代替洗手、消毒等根基卫生步伐。SARS引发的院内熏染的经历与教导:透风、防护、洗手、消毒堵截空气传布的首要办法:通风、空气消毒、佩戴呼吸器--口罩或呼吸面罩六-(一)洗手指征①接触确诊非典病人和疑似病人前后;②接触血液、体液和被净化的物品后;③处理洁净或无菌物品前;④举行无菌操作前后;⑤进进和分开隔离病房穿脱隔离衣前后;⑥在统一病人身上,从污染操作转为干净操纵之间;⑦戴手套之前,摘手套之后。(三)手消毒指征①接触每例确诊非典、禽流感病人和疑似病人以后;②接触感染的伤口和血液、体液后;③进入和脱离断绝病房、ICU等部分带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④检查、照顾护士、医治免疫功用低下病人之前;⑤接触SARS病毒污染的物品以后;⑥双手需连结较长时候抗菌活性时。(五)经常使用的手部皮肤消毒剂n75%乙醇溶液或70%同丙醇溶液;n有用碘露量3000mg/l、5000mg/l的碘伏消毒液;n2%的碘酊;n酸性氧化电位水(原液);n0.5%的氯己定醇液;n0.1-0.5%的新净我灭等。

7、通风与空气消毒一)通风--必需定向正压通风负压通风层畅通风天然通风机械透风:收风、排风(二)空气消毒v空气消毒--包罗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v物理消毒:机器往除、紫外线灯、紫外线轮回风消毒机、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机、等离子体空气消毒机等。v化学消毒:过氧乙酸,过氧化氯、二氧化氯等含氯消毒剂,含碘消毒剂,含溴消毒剂等。防备性消毒、随时消毒、终末消毒v凡是不按划定要求配制、不在相对密闭环境、采取不公道的喷药东西进行空气消毒都是无效的。

第三篇:化学实验中灼伤、中毒的急救(小结)

化学实验中灼伤、中毒的急救(小结)

化学灼伤指强酸、强碱以及一些毒剂等接触皮肤引起人体的局部损伤。主要有酸、碱、溴、磷、酚等的灼伤,常见的症状是热痛,如不及时处理往往引起组织器官坏死,留下灼痕。

中毒指某些物质进入人体,损害组织和器官并引起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主要是有毒气体和毒剂中毒,常见的症状是腹痛、头痛、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以下介绍一些常见的化学灼伤、中毒的急救处理方法。

一、灼伤

被化学药品灼伤应根据化学药品的性质及被灼伤的器官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1、碱类灼伤

强碱具有腐蚀性和刺激作用,使体内脂肪皂化,组织胶凝化变为可溶性化合物,破坏细胞膜结构,使病变向纵深发展。一旦碱灼伤皮肤,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至碱性物质消失为止,再用1~2%醋酸或3%硼酸溶液进一步冲洗。眼灼伤先用大量流水冲洗,再选择适当的中和药物如2~3%硼酸溶液大量冲洗,特别要注意穹窿部要冲洗彻底。

2、酸类灼伤

常见的强酸如硫酸、硝酸、盐酸都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作用。硫酸灼伤皮肤一般呈黑色;硝酸灼伤呈灰黄色;盐酸灼伤呈黄绿色。皮肤被酸灼伤后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皮肤被浓硫酸沾污时切忌先用水冲洗,以免硫酸水合时强烈放热而加重伤势,应先用干抹布吸去浓硫酸,然后再用清水冲洗),彻底冲洗后可用2~5%的碳酸氢钠溶液、淡石灰水或肥皂水进行中和。切忌未经大量流水彻底冲洗就用碱性药物在皮肤上直接中和,这样会加重皮肤的损伤。强酸溅入眼内,在现场立即就近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冲洗时应将头置于水龙头下,使冲洗后的水自伤眼的颞侧流下,这样既避免水直接冲眼球,又不至于使带酸的冲洗液进入好眼,冲洗时应拉开上下眼睑,使酸不至于留存眼内和下穹窿中。如无冲洗设备,可将眼浸入盛清水的盆内,拉开下眼睑,摆动头部洗掉酸液,切忌因疼痛而紧闭眼睛,经上述处理后立即送医院眼科治疗。

3、溴灼伤

液溴和溴蒸气对皮肤和粘膜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性。液溴与皮肤接触产生疼痛且易造成难以治愈的创伤,严重时会使皮肤溃烂。溴蒸气能引起流泪、咳嗽、头晕、头痛和鼻出血,重者死亡。

溴灼伤皮肤时,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1体积氨水(25%)、1体积松节油和10体积乙醇(95%)混合液洗涤包扎。如不慎吸入溴蒸气时,可吸入氨气和新鲜空气解毒。

4、白磷灼伤

磷通过皮肤进入机体后,会加速体内排钙,引起骨骼脱钙,并可抑制机体氧化过程,造成蛋白质及脂肪代谢障碍。

皮肤被白磷灼伤时,及时脱去污染的衣物,并立即用清水冲洗,再用2%碳酸氢钠溶液浸泡以中和生成之磷酸,然后用1%硫酸铜溶液轻涂伤处以皮肤上残存的白磷形成不溶性磷化铜,阻止皮肤吸收白磷,用0.1%高锰酸钾湿敷包扎,不能将创伤面暴露于空气中,不能涂抹油脂类物质。

5、酚灼伤

酚侵入人体后,分布到全身组织,透入细胞引起周身性中毒症状,酚直接损害心肌和毛细血管,使心肌变形和坏死。皮肤被酚灼伤时立即用30~50%酒精揩洗数遍,再用大量清水冲洗干净而后用硫酸钠饱和溶液湿敷4~6小时,由于酚用水冲淡1:1或2:1浓度时,在瞬间可使皮肤损伤加重而增加酚的吸收,故不可先用水冲洗污染面。

二、中毒

根据途径不同,中毒可分为口服中毒、呼吸中毒和皮肤接触中毒。

1、有毒气体

应将中毒者移至空气新鲜流通的地方进行人工呼吸、输氧,硫化氢中毒者禁止口对口人工呼吸。

二氧化硫、氯气刺激眼部,可用2~3%的碳酸氢钠溶液充分洗涤,咽喉中毒用2~3%的碳酸氢钠水溶液漱口或吸入碳酸氢钠水溶液的热蒸气,并饮用牛奶或1.5%的氧化镁悬浊液。

2、强酸

误服硫酸、盐酸、硝酸等强酸后,可引起嘴唇、口腔和咽部烧伤灼痛、胸骨和腹部有剧痛,严重者可发生胃穿孔、腹膜炎、休克以至窒息。误服强酸后,应立即用氧化镁溶液100~300毫升或牛奶、豆浆、水调蛋清、花生油等食用油灌胃(洗胃要在强酸服后立即进行,稍晚即不宜洗胃,以防引起消化道穿孔),忌用小苏打,因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可增加穿孔的危险。

3、强碱

误服强碱时,应立即服用柠檬汁、桔汁或1%的醋酸溶液,再服1%硫酸铜溶液引起呕吐,效果不好时送医院用胃管洗胃。

4、酚

口服中毒者,应立即吞服植物油15~30毫升,并催吐,如催吐失败,早期可用牛奶及温水洗胃,直至洗出物无酚味为止。

5、汞

汞中毒在消化道、神经系统、皮肤粘膜、泌尿生殖系统都有症状,出现头痛、嗜睡、牙龈出血、记忆力减退等。

汞蒸气比空气重,主要通过呼吸道中毒,大多数是慢性中毒。预防汞中毒很有必要,汞流失要及时清除,地面上撒上硫磺粉可使汞生成毒性小的硫化汞。

误服入时,用炭粉彻底洗胃或用牛奶、蛋清解毒。

总之万一发生事故,千万不要惊慌,立即采取适当措施,避免事故的扩大,把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尽量减少人体伤害。当然,更重要的是实验时应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守则,操作要规范,防止发生伤害事故。

第四篇:对灭火救援战斗中安全防护的分析

消防部队的任务是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当接到火灾报警时,迅速扑灭火灾,积极抢险救援,就是我们消防官兵的神圣职责。近年来,消防队员在火灾扑救和事故处置中,因烧、摔、砸、炸、中毒、窒息等原因而牺牲、受伤的人数也呈上升趋势。一旦发生事故,不仅给家属、部队带来悲痛,而且会在社会上产生不良影响。然而,真正无法消除的事故是很少的,许多事故的发生是由于存在不安全因素或采取了不安全的行动。安全防护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完成任务的必要过程,是完成消防任务积极行动措施,不断从以往事故中总结经验、改进安全管理、减少事故,也是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那么,灭火和抢险救援战斗中安全防护要做到哪些呢?

一、防护装备、器材完好是前提防护装备是消防员在灭火救援中进行危险作业,用于保护自身安全的必备装备,是部队提高灭火救援作战能力,处置现代条件下各种复杂火灾和化学灾害事故,抵御危险情况的重要武器。消防人员在投入战斗之前,必须配备好消防员防护装备,如空气呼吸器、防火隔热服、防化服、呼救器、照明灯具等。消防员要熟练操作消防器材装备,不管在什么场合都要能运用自如,要达到人与装备的完美结合,发挥出最佳效益。消防人员要加强对器材装备的维护保养,经常检查测试,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处置,避免因器材装备缺陷而发生事故。要加强装备器材的训练,不能怕损坏贵重器材而不练,把器材当成一种摆设,到了关键时刻卡壳。因此,各级指战员要充分重视器材保养和安全测试,确保安全检查落到实处,充分利用好常规防护装备为灭火抢险提供安全保证。

二.明确灭火战斗的目的也就是要正确预想灭火战斗要取得的成果。火场指挥员要善于运用各种办法,采取各种措施,准确、快速地捕捉火势发展蔓延的信息和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险情的预兆,特别是在掌握表象信息的基础上,注意了解深层次、决定火势走向和趋向信息。在此基础上作出准确的判断,制定有效的战术技术措施,从而赢得灭火作战的主动权,不打没有目的的仗,减少因错误下达灭火指令引发的事故。

三.正确的选择进攻阵地战斗员在主攻方向宜寻找适宜设置并可保护自己的位置。可依托门(窗)口,依靠承重墙设置,在吊顶内、外,吊顶检查口,屋顶上的老虎窗或百叶窗,是设置水枪阵地的理想部位。当火焰在二、三楼的窗(门)口燃烧或屋顶被烧穿,战斗员不能直接进入灭火时,可利用消防梯和登高车等登高工具架设在窗(门)口边设置水枪阵地。灭火战斗中,在内攻进战灭火时,不可盲目内攻,首先要观察有无倒塌、轰燃等危险,进入时,先依托门窗用射流对火场内部上、下、左、右扫射,确定无坠落物等物方可进入。老式砖混结构建筑严禁用直流水注冲击墙体,对有危险的墙体应推倒后方能进入。

四、严防火场的爆炸和中毒目前,液化气、天然气等危险品深入家家户户,工业企业中的爆炸性物品越来越多,这对消防人员预防和处置爆炸、中毒等特殊火场时的安全防护提出了更高要求。1.报警中明确有爆炸危险的场所,第一出动车到场后严禁盲目行动,可利用设备检测安全性,正确选用灭火剂,指挥员必须全面分析情况,不得下达无把握命令。2.液化气火灾以冷却为主,不得盲目灭火,可采用关阀法灭火,泄漏时,以控制爆炸、驱散危险为主,在条件、设备充足时,再行动。3.注意再次爆炸的危险,一些封闭场所、粉尘及气体等均有二次爆炸的危险,行动时必须考虑到。4.剧毒物质火灾,应设多个检测点,无检测设备时,首先了解毒性,用大量水冲洗,皮肤接触到毒品,马上用大量清水冲洗,充分发挥防化服等装备的作用。5.交通事故火灾也要考虑到爆炸的危险。扑救爆炸,毒性危险尽可能采用远距离射水不能盲目接近。

五、避免玻璃伤害在现代建筑中,特别是高层建筑,幕墙、窗户等使用玻璃的现象非常普遍,而发生火灾时,由此引发“玻璃雨”而造成人员伤亡的现象也非常突出。在建筑火灾扑救中,消防人员要尽量避开玻璃所在的位置。如果需要打破玻璃来排烟排热时,应注意几个问题:1.保证破碎的玻璃片不会扎伤自己和其它消防人员。2.建筑周围应有阻止玻璃下落的建筑结构,如阳台、相邻建筑的房顶,可防止打碎的玻璃误伤他人。3.当周围没有其它可阻止玻璃下落的建筑时,除万分紧急情况下都应先确认周围是否有他人或围观群众。在确认周围无人或道路被封锁时方可进行,防止误伤。

安全防护意识应该成为消防人员的第一意识。做好火场的安全防护,要从日常训练中开始。因为训练是提高官兵综合素质和应变能力的有效途径,只有通过严格而又贴近实战的多形式、多内容、多科目、多组合的技术、战术训练,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官兵驾驭处置各种火灾和复杂灾害事故的能力。

1.从实战的角度出发开展训练。结合部队装备实际情况,有什么装备,就训练什么操法。人和武器装备的最有效结合生成战斗力。近年来新装备、新器材、新技术广泛应用消防部队,这对提

高灭火救援作战能力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对于新配备的装备、器材、技术,要认真研究,积极消化,编成操法,组织训练,使作战人员熟练掌握其性能,会操作使用,让新装备、新器材尽快形成战斗力。

2.从实战需要出发开展训练。灭火救援需要什么,就训练什么。不管什么训练都要贴近实战,如在灭火救援中如何进行侦察、如何进行破拆、如何选择救人

方法和途径、如何设置水枪阵地、如何观察建筑物是否倒塌、如何避免爆炸或中毒等,通过训练不断提高官兵的终合素质和现场应变能力。要更新观念,树立科学的训练观,把操场训练和现场演练有机的结合,要突出基地训练;把单兵训练和战斗班(小组)训练有机的结合,要突出组合训练;把技能训练和应用性训练有机的结合,要突出应用性训练。训练要有创新,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各种场地进行。要根据参训人员的不同情况,开展不同内容、不同科目的单兵或组合训练。通过训练提高官兵终合素质和复杂情况下的应变能力,圆满地完成灭火救援任务。

3.结合火场与实战需要,狠抓训练内容与训练方式的改革。实施科技兴训,科技练兵,深化训练改革,必须改革训练内容,不能墨守原有的训练框架不放,否则就无法腾出时间抓科技含量高的训练。科技练兵就是要把提高部队扑救现代条件下重特大火灾的能力,作为根本性课题,大力深化训练改革。要从过去的基本技术训练,转变到以适应性、应用性智能型的训练上来,从一般的摆兵操练转变到针对性强的实地演练上去,从只注重操场训练,转变到结合无烟火的系统网络软件对抗上来。进一步提高训练的正规水平,使训练贴近实战。

要克服或减少灭火救援中事故频发的现象,需要消防部队全体官兵齐心协力,共同探索,不断总结经验做法,防止重蹈覆辙,避免新生事故。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有效预防的目的,实现安全的目标。

第五篇:关于做好化学灾害事故中个人防护的调研

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不同于一般的灾害救援,参加救援的人员必须考虑自身防护问题,否则不但救不了人而且有可能使自己引起中毒甚至死亡。近年来,国内化学事故救援工作多次传来了消防官兵在实施救援过程中发生中毒的报道,2000年6月18日**即**大众液化气站的液化气泄漏处置中“消防官兵被呛得晕过去,经抢救醒了又战斗,”“有两人一度危险,经

抢救才脱险。”2003年****化工厂“4.16”氯气爆炸事故,9人死亡,三人重伤,政府调集1万多人参加抢险紧急疏散15万群众,其中中毒人员就有消防官兵。2004年7月17日,**石油化工厂反应釜发生泄漏,白色的氯化氢气体随风飘散,致使376人中毒,消防官兵也有中毒现象发生。以上这些案例,消防官兵都已采取了一些防护措施,但是部分官兵还是出现了中毒症状,为什么在采取了基本的防护措施还会中毒呢?这值得我们思考。

1.上述情况的发生有以下几点原因:

1.1消防官兵的基本业务理论知识不是很高,特别是对危险化学品的性质掌握不够

消防部队基层官兵对于化学品的性质了解少,特别是对危险化学品的性质方面,主要包括一般的化学品的毒性、腐蚀性、挥发性、放射性,以及化学品浓度范围的危害程度。然而我们消防官兵往往在处置化学品事故中不能够很好的了解熟悉化学品的物化性质就大胆处置,有些消防员对化学品的侦毒检测不到位甚至就不检测关凭经验来做判定,从而引起了消防员中毒甚至死亡的事件发生。

1.2在化学事故中应急救援中对防护器使用条件不够了解

有些消防官兵在处置化学品事故中不管化学品的浓度、毒性、腐蚀性大小、危害程度、任务要求和环境因素等条件就使用同种防护器具或不分防护等级,从而导致使用防护器具防护效果不好甚至起反作用导致人员的中毒甚至伤亡。

1.3进行必要的防护训练和教育缺少

在基层部队一般都侧重于战士的业务、体能训练对于在处置危险品事故的防护训练和理论教育很少涉及或基本不重视。

1.4处置完化学事故后洗消工作不到位

在处置成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我们消防官兵往往安全戒备就松下来了,卸掉装备就不管了,认为处置完了就没事了而不知道危险就在身边,这些危险源主要存在于一些使用的器具主要包括:空气呼吸器、防化服、堵漏器材,自身的衣服等等,因为消防员在使用这些装备处置过程中多少会有化学品遗留在上面,这些残留化学品也会慢慢渗透到自身的衣服或是皮肤上,从而引起消防员中毒的情况发生。

2.针对以上问题采取的措施

2.1了解常见化学品的物化性质及做好侦毒检测

消防员要对于一般的化学品物化性质要熟悉,如:液化石油气是原油蒸馏或其他石油加工过程中所得出的各类烃类化合物,包括丙烷、丙烯、异丁烷、丁二烯、异丁烯等;液化石油气在常温下加压以液态储存和运输,液体的密度约为水的一半,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液化石油气无色、无臭,吸入后会造成恶心或头痛,吸入过多有麻醉性。液氯常温下为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臭味;氯气有剧毒,可通过呼吸道、眼睛、皮肤等途径侵入人体,在肺中发生淤血和水肿,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为0.002mg/l,超过2.5kg/l人吸入后立即死亡。氨是有毒气体,能侵袭湿皮肤、黏膜和眼睛,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为30mg/m3,浓度超过1700ppm可引起严重咳嗽,剧烈的肺水肿和窒息,可在半个小时内立即死亡。接触液化无水氨也引起严重冻伤。等等的一些常见的化学品的熟知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做好防护避免伤亡

我们在处置化学品事故中要对危险品认真负责的进行侦测,不能关凭经验来做判定,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化学事故采取不同的侦检手段,运用不同的侦测仪器。如对于有毒的液体我们应该向技术人员了解情况后利用智能型水质分析器对液体采样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从而确定处置方法。对于侦测化学有毒气体,我们可用mx21型有毒气体侦测仪及af2军用毒剂侦检仪进行多种有毒、可燃气体的侦测。对于放射性物质我们可以采用mcb核及放射性物质探测仪来进行侦测,只有做好了侦测消防人员彻底了解了化危品的物化性质才能更好的更安全的处置事故

2.2熟悉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防护器材防护等级的使用分类

通常,用于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防护器材按用途可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呼吸道防护器材,一类是皮肤防护器材。这些器材在设计、使用权限、防护性能方面各不相同,只有熟悉和掌握这些器材的性能和特点的前提下,才能使它真正达到防护的目的。

呼吸道防护器材按其使用环境分为过滤式和供气式两大类呼吸器。过滤式呼吸器是靠过滤原理清

除空气中的有毒物,亦称净化呼吸器,这类器材仅当空气中含氧量不低于18%时方可使用。其净化作用由机械过滤、吸附、化学反应和催化等来完成。常用的有颗粒机械性过滤方法,可以有效地除去空气中的粉尘、雾气和金属粉尘等;气体和蒸汽过滤呼吸器是采用化学过滤方法去除有毒气体和蒸汽,其过滤器内装有浸渍催化剂的颗粒活性炭,空气通过过滤器时,其中的毒物

被吸附在活性炭上与之发生化学反应;而颗粒、气体和蒸汽过滤呼吸器则具有以上两种呼吸器的功能,故称通用型过滤呼吸器。供气式呼吸器使人员的呼吸器官与有毒空气隔绝,由器材本身供给人员呼吸用的空气和氧气,亦称隔绝式。目前有自给式供气呼吸器和非自给式供气呼吸器两大类。自给式供气呼吸器能自身供给空气(氧气),能在各种有毒气体和缺氧的条件下提供呼吸道保护。这类面具有隔绝式氧气面具、压缩空气呼吸器和化学生氧面具等。非自给式供气呼吸器是借助软管或管路连通无污染空气源向使用者提供洁净空气。其结构简单,适用面广,不论有毒物的种类和物理状态如何均可使用。根据空气源的不同,又可分为新鲜空气软管呼吸器和压缩空气管路呼吸器两类。

皮肤防护器材供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用的有靴套、手套、防护镜、头盔、围裙和隔绝式防护服等。根据化学事故的性质、特点、危害程度和求援人员所执行的任务,可穿戴不同的防护服,通常选配的原则是:对一般化学品、粉尘等可选用由防水布、帆布或涂层织物制成的工作服,对强酸、强碱类有毒化学品可选用耐腐蚀织物制成的耐酸碱工作服,对各类有毒化学品应选用橡胶材料制成的隔绝式防护服。

如果泄漏的有毒化学品的性质不明、浓度不清或确切的污染程度未查明时,必须使用隔绝式呼吸道防护器材。此时使用任何过滤式呼吸器都是很危险的,应在充分掌握现场实际的情况下方可降低防护等级。此外,在化学事故应急援行动中,应根据事故的危害程度、任务要求和环境因素等条件,来确定使用个人防护器材的等级,因为选用适当的防护等级,是保持救援体力和工作能力,顺利完成应急救援任务的有效措施。化学事故危险程度可能有较大的差异,有毒化学品的种类不同对人员的危害各异,可能要进行呼吸道防护和全身防护。当应急救援人员对可能产生的危害程度有了明确的估计时,即可确定所需采取的防护等级。有些文献、数据库可提供相当多的有毒化学品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毒性数据等,多数情况下消防指挥人员弄清、掌握这些资料会使应急救援快速准确判断可能出现的危险并采取正确必要的防护等级。其实,确定防护等级后也并非一直不变。在救援初期可能使用高等级的防护措施,即使用隔绝式防护服、隔绝式空气呼吸器等。当泄漏的有毒化学品的浓度降低时,可以降为低一级的防护。

在国外,通常将防护标准划分为三种基本等级,其配套组合的防护器材可供消防中队在平时训练和执行任务时参考。第一级包括工作服、靴套、手套、头盔及气密护目镜、口罩等,这些是防无毒蒸气、烟雾和粉尘用的。如有大量粉尘、烟雾和蒸气则需戴上头罩。第二级包括耐酸碱工作服、靴套、手套、头罩及面部防护罩。这些器材主要地用于防液体喷溅的,酸碱液体能腐蚀和接触伤害皮肤,不过蒸气和烟雾危害较小。头罩是与工作服相连的,不用时可取下。如果有毒化学品产生刺激性气味或有毒蒸气、烟雾,可使用气密护目镜、口罩或防毒面具等。第三级是隔绝式防护服,可防止液体、蒸气、烟雾或粉尘侵害人体。这是作为对付剧毒、腐蚀性有毒化学品或长期效应的致癌物、可疑致癌物的有效防护器材。靴套是连在防护服上的,另配有防毒手套、防毒面具等。

2.3应重视环境及生理方面因素

一是人员中暑虚脱:穿着防护器材正常散热受到抑制(尤其是隔绝式防护服)在进行中等体力劳动时,会出现中暑虚脱,气温愈高这种现象出现的愈早、愈多。

二是人员疲劳:穿戴全身防护器材和任何等级防护的人员,因面具的呼吸阻力、体力消耗和太阳暴晒、现场温度而引起体温升高,以及心理、生理的抑郁和受力状况会出现疲惫。

三是感觉:反应迟钝需完全使用感官或有关机能(如手脚灵活、目光敏锐或音响联络等)的任务之人员着全身防护器材会不同程度地降低作业效率。

四是自身需要:人员不能无限期处于全身防护状态,需饮食、饮水、大小便等。因此,消防指挥人员应视情况灵活地采取适当的防护等级,以保护参加救援人员的安全。

2.4要确实保证应急救援人员顺利执行任务和自身安全,平时进行必要的防护训练和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日常训练中要加强必要的防护训练和理论教育。训练教育的主要内容有:一是明确可能遇到的危险类型,说明可能产生的伤害和不采取防护措施可能发生和后果;二是研究呼吸道防护器材,皮肤防护器材的类型和选用的依据及方法;三是研究呼吸道防护器材、皮肤防护器材的使用和实际操作,以保证种类呼吸器的有效使用,防护服的可靠防护;四是野外科目训练和应急救援作业演练;五是定期研讨以往参加应急求援行动的收获和教训;六是学会选配防护面具、检查气密性,正确配戴方法等;七是学会使用各种便携式个人监测器材,包括可燃性气体检测仪和有毒气体报警器等。

2.5化学事故处置完后的洗消作业也是关键

洗消是消除危险化学品灾害事故污染的最有效的方法。主要包括对人员的洗消和对事故现场及染毒设备的洗消。参战人员在脱去防护服装前必须进行彻底洗消,对于人员的洗消主要是除污更衣、喷淋洗消、检测更衣,送医院检查,对于洗浴后检测不合格的必须进行二次洗消直到合格为止。对于装备器材的洗消,对于一般染毒器材可以采用把器材集中用高压清洗机冲洗也可将可拆部件拆开用高压清洗机反复洗消等检测合格后擦拭干净。对忌水的器材可用药棉、干净的布取洗消剂反复擦拭,检测合格后方可离开洗消场。常用的洗消剂主要有一下几种:氧化氯化型消毒剂、漂白粉、三合一(三次氯酸合二轻氧化钙)、氯氨等。

消防部队素以闻警而动,勇往直前、攻无不克、无坚不摧著称但进攻和撤退、冲击和防护、勇猛和理智应该是相辅相成同等重要的,在化学事故中消防指挥员更应该要树立进攻、防护、撤退三位一体的指挥员意识,在组织进攻的同时,必须充分考虑到消防战士的防护以顺利的处置好化学事故。化学事故应急救援行动中的个人防护问题并非只是简单的穿戴问题,它关系到救援人员的安全、执行任务的总体效率和能否减轻财产损失,诸方面都有相互的牵制作用,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处置化学事故中消防官兵个人的防护是重重之重,这是消防部队今后发展的重要问题,我们要以极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来看待它,解决它,同时我们要立足于现有的装备在处置化学事故中切实佩带好个人防护保护好自身安全这样才能为地方的经济建设更好的保好驾,护好航,为保护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贡献力量。

下载突发化学中毒事故现场救援中的个体防护word格式文档
下载突发化学中毒事故现场救援中的个体防护.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