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申论:世界史不是历史学,招考岂能如此随意 6.16
www.xiexiebang.com
申论资料(6.16)
(1).申论范文:世界史不是历史学,招考岂能如此随意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世界史不是历史学,招考岂能如此随意
世界史算不算历史学,这个听上去颇有点嘲笑常识的设问,竟然成了一位毕业生参加山西吕梁市市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的“绊脚石”。当地人社局的工作人员以“填报虚假报名信息”为由,取消了其面试资格。对方认为,招聘计划要求“历史学”专业,而不是她毕业证上的“世界史”专业。
如此说辞让人费解。在研究生阶段,“历史学”被分设为三个一级学科,分别是“世界史”“中国史”“考古学”,都属于“历史学类”。由于该级别往上目前并无更高学科,所以“历史学”三个字在硕士阶段就不存在了。而此次招聘计划上明确写着“本科及以上学历”均可报名,但并未对“历史学”专业及其相近专业条件做出任何解释。
既已说明学历要求,却没有对相应专业做出准确描述,本就给招考埋下漏洞。更令人遗憾的是,面对考生质疑,人社部门又以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审核作为挡箭牌,“涉及专业名称,多一个字、少一
www.xiexiebang.com 个字都不允许”,如此恪守“底线”,将应聘者拒之门外,正折射出管理方僵化的懒政作风,自己闹出笑话不说,也给当地抹黑。
好在吕梁及时纠错,恢复了当事考生的面试资格并做出道歉,对用人单位和人社部门工作业务不精、执行文件机械教条、工作不细致不认真等问题做出通报。借助舆论的关注和相关部门的及时介入,挡在考生面前的“绊脚石”被搬开了。然而,这次事件是否暴露出公务员、事业编招考过程中的某些共性问题?对此,不该简单放过。
招考过程严格把关、规范程序本是好事,这一做法无可厚非。但对求职者的专业领域做出机械性的硬性规定,在高校学科分类越来越细化的现实背景下,仍死守教条不知变通,只能反映出招聘部门的相关人员对“专业分类”欠缺概念,不但工作能力不过关,工作责任上也打了折扣。更有甚者,过于强调专业限制,还会给外界留下一种印象:用所谓“技术性门槛”达到淘汰求职者的目的,搞“萝卜招聘”,把岗位预留给特定人员。
当下,很多招聘考试中都会对求职者有专业限制。从岗位需求的角度讲,具备一定专业知识是必要条件,并不为过。但是,一旦懒政思维作祟,出于减少工作麻烦、怕担工作责任的心理,过于细抠专业字眼,又不对高校的专业更新深入了解,就会把框子定的过小过死,www.xiexiebang.com 不但缩窄了考生的就业门路,有失起点公平,也影响了人才招揽,不利于社会事业的发展,甚至闹出笑话,损害政府公信力。
因此,必须警惕各类招聘特别是公职人员招考中出现的“专业限制病”“专业僵化病”,不妨尝试按照“大专业”的思路进行招考改革。比如,许多服务类岗位,是否可以淡化专业限制的色彩,尽量按照文史类、理工类等大专业进行设置,甚至取消专业要求。即使明确要求专业的技术类岗位,也要与时俱进,对照教育部门和高校专业设置的最新情况,做到时时更新、时时调整。各级人社部门更要负起管理责任,切不可官僚作风回潮,出现问题只想推给上级或者下级了事。只有进一步完善招考流程、落实招考职责,才能让考生平等站在起跑线上,公平竞争,各尽其才。
(2).热点时评:《深夜食堂》为何“水土不服”
国家公务员考试热点时评:《深夜食堂》为何“水土不服”
“这是一个只在夜里十二点到早上七点营业的食堂,来这里用餐的人,都会向老板点一份特别的菜。每份菜背后,都有一个特别的故事。”这段台词,来自曾经备受好评的日剧《深夜食堂》,很多观众曾被剧中暖心的桥段、垂涎欲滴的美食所打动,也在豆瓣上给出了高达9.2分(满分10分)的评分。
听说中国将要翻拍《深夜食堂》,而且由号称演艺圈内最会做饭的演员黄磊主演,很多观众都抱以很高的期待。我们川鲁粤湘的美食
www.xiexiebang.com 数不胜数,如果再配上有市井温度的好故事,不就是剧情版的《舌尖上的中国》吗?然而,在该剧上映之后,却遭遇了种种尴尬和吐槽,甚至成了国产剧的“负面典型”——豆瓣评分仅有2.3分,刷新了国内电视剧豆瓣评分的“新低”。
从已经播出的剧集来看,中国版《深夜食堂》确实存在不少问题——某些演员演技浮夸、表情夸张;剧情和台词设计“不走心”,说好的美食场景大打折扣,上一秒还是煎饼果子,下一秒镜头就切成了手抓饼,让众多“吃货”情何以堪;生硬的广告植入,让观众好不容易被激发的食欲,变成了吐槽的底气。
在我看来,这部剧迎来观众“零好评”的问题根源,恐怕还在于生搬硬套国外原版的剧情,缺乏对我国国情和观众的基本尊重。制作方以为拿到了“版权”,免去了被指责抄袭的风险,就能全盘照抄,结果自然是“东施效颦”弄巧成拙。从该剧前两集来看,“不接地气”是观众给出最多的评价。很多网友纷纷给剧组献计献策,认为中国版的《深夜食堂》应该是街头巷尾最有烟火气的大排档,还有人贡献出许多暖心、鲜活的小故事:
我的深夜食堂是一个常去的大排档,很便宜的大排档。有一天,隔壁桌坐下一对衣着朴素整洁的父子,只要了一个肉片菜汤,两碗米饭,一声不响地吃着。老父亲只用汤兑米饭,把肉都给了年轻的儿子,儿子又把肉夹回给他。老父亲不时抬头看看周围的人,眼神黯淡。最后埋单二十五块,儿子掏了好久才凑够。儿子说的唯一一句话就是“我在这很好,我送你去火车站吧。”
www.xiexiebang.com 你看,生活就是最好的剧本。
从刚播出的《深夜食堂》第六集《马克的女儿》中,观众看到了一丝曙光,有影评人表示:“没有突兀的广告植入,没有浮夸造作的腔调,演员赵又廷在线的演技和小演员自然真实的表演,让观众看到一个有温度的故事。”但该剧播出的前三集为何让人如此尴尬,后面的三十集又会是怎样的质量,能否迎来口碑的逆袭,都要画上一个问号。
近年来,国内影视行业制作的“两极化”差异越来越明显。以《琅琊榜》《人民的名义》《潜伏》等优秀影视作品为代表的良心剧组,正在和频繁使用“抠图”“替身”“对口型”、剧情弱智化、演技“面瘫化”的“渣剧组”做对抗。每一部现象级影视作品的出现,都能激起全民讨论的浪潮,但令人尴尬的是,不少粗制滥造的电视剧仍在占据电视台的黄金时段。
我们并不缺具备审美能力的观众,每一部良心佳作问世,都能获得高口碑、高收视率的双重保证。好的作品总能抵达观众的内心,而打开心门的观众自然会由衷报以掌声和感动,向俯下身子的创作者致敬。
第二篇:劳动合同岂能如此变脸?
最近,报上披露了某单位用“实习合同”收取应聘者费用的行为。他们先要求求职者在“关于联合推广实木地板业务实习的协议书”签字,然后收取“实习资(材)料费”。而所谓的资(材)料,不过是4张正反面印了些木板常识的A4纸。签字后,求职者才发现“在10天内推销50平方米的地板”,根本做不到,要求退钱,单位却说已签了协议,要交“违约金”200元。
众所周知,法律严禁用人单位向求职者收取或变相收取押金,包括所谓的“资(材)料费”。但是,有的用人单位还是想方设法规避法律,如有的原先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的,现改为在“实习合同”中约定“实习期”。他们认为,反正“实习合同”不属于《劳动法》的调整范围,你劳动行政部门管不着吧?而且,这个“实习合同”是个人与单位自愿签订的,200元也是私下协议认可的,工商、物价部门似乎也难以介入。眼睁睁看着200元钱落入别人口袋的求职者愤然责问道:“难道‘劳动合同’一旦变成‘实习合同’,就没人管得了吗?”
其实,劳动合同和实习合同是两个不能混淆的概念。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同用人单位双方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根据劳动合同,劳动者加入用工单位,就应承担某一项工作,遵守单位的内部纪律和其他规章制度。用人单位按劳动者的劳动数量和质量支付劳动报酬,并根据有关法律和双方的协议,提供各种劳动条件,保证劳动者享受本单位职工的各种权利和福利待遇。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都具有约束力。
实习合同则不同,它一般是指学校与用人单位签订的、约定学生到用人单位实习期间的权利义务的协议。实习的目的在于教学,让学生接触社会,实践理论知识。根据规定,实习合同应当明确实习期限、时间安排、津贴和伤亡事故的处理办法等。实习期间,用人单位与实习人员不建立劳动关系。实习生的档案等个人履历文件也放在学校,用人单位也无法与实习生建立劳动关系。若实习生不符合单位的要求,单位可以将实习生退回学校,而不能与学生自动解除合同关系。需要强调的是,两者分别适用的主体是完全不同的。在劳动合同中,双方当事人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实习合同中,双方当事人是用人单位和学校,学生只作为关系人存在,而不是独立的合同当事人。原本学生实习都是由学校统一安排的,因此不容易令人误解。近年来大学实行扩大招生的计划,学生的数量的急剧增加,给学校安排实习工作增加了难度,因此学校也比较鼓励学生自己寻找实习的机会。但是即使如此,仍然改变不了实习生的学生身份。
所以说,上述用人单位竟然与求职者(劳动者)签订“实习合同”,这是非常荒唐的。我们认定一种事物的性质,关键不在于它叫什么,而在于它是什么。用人单位招聘员工,只要符合劳动关系主要特征的,就应建立劳动关系,签订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强行与求职者(劳动者)签订“实习合同”,求职者可到劳动监察部门举报,这种“移花接木”的伎俩,最终肯定都是难以得逞的。
来源:中人网论坛
第三篇:国家公务员最新时事:公路收费期满岂能随意延长
国家公务员最新时事:公路收费期满岂能随意延长
高速公路收费期限到期后怎么办?山东省的做法是:延长收费期限。山东省政府官方网站日前公布的一份文件显示,将尚未到期的6段高速公路延长到15年的最高收费期限,将另外9段已经收费到期的高速公路“临时性”延长收费期限一年。而据山东媒体报道,不单是这15条政府还贷性质的高速公路收费期延长,该省其他高速公路管理经营方也均收到了规定收费时限内延长收费期限的公函。
这一做法显然与现行《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的规定形成冲突。山东省交通厅通过省新闻办官微为此做出的解释:债务余额还有92.4亿元,每年养护管理资金约需1.7亿元;《收费公路管理条例》正组织修订,高速公路将有偿使用,长期收费;如果免费了,不好管理。
这三条理由,至少有两条不成立。首先,尽管现行《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确实难以涵盖不同地区不同收费公路的实际情况,其收费最高年限的规定与当初许多地方借钱修路时所签订的合同期限也难以兼容,但无论《条例》是否在修订当中,地方交通部门没有发布权,更没有提前落实未出台法规的权利。法无规定不可行,是政府部门应遵循的起码程序。其次,免费后不好管理,不是施政的理由。管理格局再复杂,也不宜用公众路权作为降低管理亏本的交换物。更何况,公众难免会怀疑,“不好管理”是否包含现有收费利益格局不好协调的含意。
诚然,从已知情况看,全国高速公路的盈利情况并不乐观,还债能力在持续下降是普遍现象,这应该是山东省决定延长收费期限的出发点。但是,这一决策出台的前提,是亮出省内收费公路的家底,至少亮出政府还贷性质的高速公路的家底。分别欠多少债,就现有营收水平需要多久偿清,公路养护的成本是多少。这个要求并不过分。高速公路收费政策的调整是典型的公共政策调整,公众有权知道来龙去脉,更何况,这也是政务公开的需要。
没有程序正义,收费公路的债务账就是笔糊涂账。同时,不应忘记算另一笔账:正是借助“借贷修路,收费还钱”的历史延承,形成了寄着在其中的复杂利益格局,使得公路收费履约之举,出现了经营公路、借路发财的异化。物流成本难下降,公路乱收费现象的屡禁不止,都与此有关。因此,从更长远的视野看,取消收费公路,比延长收费公路期限,更该放在决策的优先位置上来。
文章来源:中公教育北京分校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http://bj.offcn.com/html/guojiagongwuyuan/
第四篇:5.学生退学三年家长不知,大学退学管理怎如此随意
学生退学三年家长不知,大学退学管理怎如此随意
2009年,河南检察职业学院大一学生宋笑生退学了,家人寄来的钱被他用于旅行走了长城、长征路、西藏等地。这些,他并未告诉远在农村的父母。他们还在为他骄傲着,辛苦挣钱,弟弟妹妹为了他继续上学而缀学打工挣钱,省吃俭用,供着这个村里少有的“大学生”。近3年来,家人共给他寄了6万元钱。直到今年11月,他们才知道真相。最终,家人原谅了宋笑生。但他的下一步计划是,3年环游地球。
作为一名大学生,当然有选择他的未来的自由,而且,只要他有明确的规划,退学“旅游”,说不定是比待在校园里更好的选择。不少网友在议论时也说到这一点,只是认为他在做出选择时,没有告诉父母,是不妥当的。
对于这件事,我想说的却不是这些。看到这条新闻,我很纳闷,难道他所就读的学校,在学生做出退学选择时,没联系家长,就任由学生自己做出退学的选择?虽然大学生是成人,有能力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但退学毕竟是一件大事——在我国教育制度中,一个学生从大学退学,如果要再读全日制大学,必须重回高考体系,除此,就是选择出国或者工作;对于农村家庭来说,送一个孩子上大学,还是很不容易——在学生主动提出退学时,学校是有必要调查学生为何退学的原因,同时联系学生的家长了解具体情况的,这既是对学校办学负责的表现——从退学学生的理由中,了解学生对学校教育的真实评价,也是对学生负责的表现,从关心学生角度出发,学校甚至还可了解学生的未来打算,以为他做出一定的建议。
宋笑生退学三年,父母被蒙在鼓里,这能说明的是,当初他退学时,学校根本就没有联系过其父母,而是听之任之;而在此后的岁月中,似乎学校也从来没有和学生的家庭有过任何联系。这无疑反映出我国高校对待学生退学的随意性,而且,在大学教育中,也没有家校沟通的机制。
这并是一个小问题。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我国每年退学的学生达到16万,其中,相当数量集中在高职高专院校。学生退学的理由不一而足,但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是,对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教育服务不满意。一些学生认为在大学里学不到有用东西,耗下去只是浪费时间。针对退学现象,一所大学,应该做的是,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对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教育教学管理做出调整,哪怕此举留不住已有退学打算的学生,也可改变学校面貌。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角度说,学校重视对有退学打算的学生的引导,也是职业规划教育的重要内容,需知,这是人生重大的选择。
学校听任学生退学,或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抱着“退就退吧”的心态,懒得在这上面花时间;二是对学校的未来也没有充足的信心,有种得过且过的心态。这种消极的办学状态,显然会让学校进一步陷入困境。这也无怪乎有那么多的大学生选择退学了。
每一个办学的细节,都传递出学校的办学理念。何况退学,对于大学和学生来说,都不是小事,学校在这方面做得如此粗放,这样的大学用什么来吸引并留住学生呢?
第五篇:2010年招考公务员《申论》考试大纲解析
浙江2010年招考公务员《申论》考试大纲解析 申论部分考试内容及要求如下:
主要通过应考人员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应考人员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
申论材料通常涉及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要求应考人员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全面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并能在把握材料精神的基础上,概括材料的相关内容,提炼材料的主旨,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并准确流畅地用文字表达出来。要求应考人员:
A.认真阅读给定材料
B.按题目要求进行作答
对于即将参加《申论》科目考试的考生来说,只有在充分了解大纲要求的基础上,才能有针对性,高效率的备考。
2010年浙江省考大纲对《申论》科目的要求从表述上看较往年只是略有变化,但在2010年国考大纲有重大变化的背景下,从地方考试命题思路逐步向国考靠拢的趋势来考量,我们需要重新理解其考察要求的内涵,并充分考虑其各种可能的变化。
1.能力要求更具体。
申论考试测查应考人员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这些实际上是作为一名公务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这几种能力应该具体化为:
阅读理解能力——明晰任务目标,抓住事物本质;
综合分析能力——辨证分析问题,预测决策趋势;
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针对任务目标,形成初步方案,细化对策措施,依法高效行政;
文字表达能力——重视结构(完整)观点(突出),语言规范严谨。
2.题型设置更灵活。
大纲要求考生对给定材料进行分析、概括、提炼、加工,这实际上是指明了申论考试常见的几种题型:概括题型,分析题型,对策题型,申论文章。这里要注意的是这些题型可能不再会以单一形式来考查,而是综合考查。比如分析题型会要求在辩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扬长避短”的解决思路;对策题型可能会要求从材料中概括出具体的解决措施。从备考的角度看,解题思路、方法的学习非常重要。
3.考察内容更广泛
大纲对申论材料的涉及主要是两句话:“申论材料通常涉及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和解题要在“把握材料精神的基础上”。第一句话体现了近年来申论命题的趋势,即几个特定问题结合起来考察。且多以一个中观问题加一个操作层面的微观问题;第二句话体现了对材料背景的要求,实际上是对政策背景的要求。因此,在申论的备考中,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但不能过于强调,应把这些问题结合政策热点来看,尤其是结合浙江省的具体政策实践。
4.应考要求更规范
今年大纲特别强调了应试要求: A.认真阅读给定材料;B.按题目要求进行作答。考生要充分引起重视。
首先申论考试的答案都在材料当中,一个优秀的答案必定是建立在对材料的仔细阅读和全面把握之上的,从2009年浙江省考的材料来看,阅读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阅读时间必须得到保证。
审题的关键性毋庸置疑,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情况在申论考试中并不少见。审清题目包括:审明问题的类型方式(议论文,发言稿,汇报材料……);审出限制条件(身份设定,依据材料,解决思路……);字数要求(1000字以内,不超过800字……)等等。热点:交通安全、生产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