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宁陕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情况调查
宁陕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情况调查
作者:张海庆
为了全面掌握宁陕新农合工作的发展态势和农民受益情况,巩固和提高新农合运行质量,县政协调研组先后深入到龙王镇、太山庙乡、汤坪镇、四亩地镇等地,对镇政府、卫生院、部分村卫生室、农户就新农合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并进行了分析研究。
一、调查情况
(一)样本数量及调查内容
本次调研共选择四乡镇、八个村,发放问卷调查表100份,收回100份。调查内容设置10个方面的的问题,即:一是基本情况,包括家庭人口、参合人数、交纳资金情况;二是受益情况;三是首选医院;四是最不愿意去的医院;五是住院补偿公示情况调查;六是对合疗机构满意度测评;七是对农民是否持续参合态度的调查;八是对新农合存在问题的调查;九是征求对合疗的意见和建议;十是新合疗政策知晓情况的调查。
(二)调查方法与调查结果
调查方法采取走访座谈、查阅相关资料,听取党委、政府、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工作介绍、发放问卷调查表等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个方面对新农合工作的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归纳汇总形成报告。
据100份问卷调查表汇总统计,100户中应参合人数为413人,已参合人数404人,参合率为97.8%;认为目前个人缴费数额合理的占97%,认为不合理的占3%;100户中有51户报销医药费68765元,认为能及时报销的占100%;对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态度、医疗质量满意的占96%,基本满意的占4%;对报销比例满意的占97%,不满意的占3%,看门诊首选乡(镇)卫生院的占69%,选村卫生室的占29%,选县医院的占2%;住院首选乡镇卫生院的57%,选县医院的占39%,选县外医院的占4%;有50%的农户最不愿意去县外医院就诊,16%的农户不愿意去县医院就诊,4%的农户不愿意去乡镇卫生院就诊,30%的农户不愿意去民营医院就诊;经常看住院补偿公示的占40%,偶尔看的占41%,不看的19%;对新合疗经办机构满意的占83%,基本满意的占17%;愿意持续参合的占96%。不愿意持续参合的占4%;对新合疗政策知道的占30%,知道一些的占68%,不知道的占2%。
调查中,农民还提出了一些意见建议:一是部分参合人员认为慢性病(特殊门诊)报销比例偏低;二是要求把椎间盘突出纳入慢性病报销范围;三是在县外看病报销时限太严格,不方便办理;四是汤坪镇属大镇应增添医疗设备,配备合格医护人员(目前只有一名医生);五是希望政府采取措施,控制药价;六是希望县医院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七是希望强化医护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医护水平;八是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让更多的人参合。
二、新农合运行的态势及经验
据该县合疗办提供2007年至2010年全县的参合率分别为98.65%、98.8%、98.87%、98.37%,位居全市第一。四年来共筹集新农合基金2284.447万元,截止2010年3月底共有68542人次在新农合制度中受益,合疗基金支出1293.53万元。其中2007年筹集合疗基金292.375万元,支出203.8万元,基金结余88.58万元;2008年筹集合疗基金526.842万元,支出280.13万元,基金结余244.82万元;2009年筹集合疗基金590.97万元,支出711.1万元,基金超支120.13万元。截止2009年底基金累计结余177.83万元。2010年筹资874.26万元,1-3月基金支出98.5万元。
据调查,该县2009年合疗住院人数较2007年增长了65%,达到3759人次;报销补偿费用较2007年增加432.4万元,达到 711.1万元;次均补偿达到1372元,较2007年增长了497元,综合补偿率为47%,较2007年增长10%。2009年参合群众受益面达到81%,较2007年的3.5%提高了77.5%。
通过抽样调查和以上数据表明,该县新农合已步入健康发展之道,成为惠及全县农民的民生工程。这些成绩的取得,我们认为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
一是政府重视、部门配合、措施得力。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新农合工作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成立了主要领导任主任,相关部门为成员的新农合管理委员会和民主监督委员会,并把新农合工作列为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各乡镇政府把新农合工作纳入为农民办实事的具体内容,层层落实责任,认真组织实施。各有关部门大力配合,积极参与,形成了推动工作的强大合力,保证了新农合工作稳步推进。二是形式多样、覆盖广泛、宣传到位。县、乡采取网络、电视、展板等多种形式,积极向农民宣传新农合各项政策,编印了《新农合政策宣传手册》、《参合群众须知》、《致参合群众一封信》等宣传资料发放到户,使参合农民更加深入细致的了解新农合各项政策,据调查群众对新农合政策知晓率达98%以上。三是积极探索、健全制度、规范管理。为保证新农合工作的规范运行,县合疗办先后制定了多项管理制度,做到用制度管理各项工作;全面实行了“直通车报销”制度,方便了参合群众报销,保证了补偿资金及时到位;根据新农合基金运行情况和筹资额度的增加,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原则,对新农合补偿方案进行了四次优化调整,不断完善报销规定,全面开展了门诊统筹报销,扩大了参合农民受益面,提高了群众满意率。
四是强化监管、严控把关、规范运行。一是合疗办严格按照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收费的规定对定点医疗机构的诊疗行为进行监督审核。二是加强监管,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三是乡镇认真落实公示制度,确保参合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四是基金管理实行“收钱不管钱、管钱不用钱、用钱不见钱”的管理原则,严格执行专款专用、专户储存、专账管理、“三户两印”和双审双签制。五是定期不定期地深入定点医院和住院报销患者家中现场查询,掌握定点医院对政策执行情况,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三、新农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政策宣传不透彻。参合农民及基层干部对相关政策了解不全面或在理解上存在偏差,影响了参合农民的信任度。在宣传时,由于只注重新农合制度优越性宣传,忽视了互助共济性质的宣导,使部分参保群众形成一种“付出多少回报多少”的自利受惠心理,互助精神体现不足。部分乡镇未及时将合疗办每月提供的住院补偿、个人补偿情况向各村公示,造成参合群众和村干部对补偿及享受报销情况不了解,甚至误解。
2、筹资机制不健全。目前筹资工作采用的是“年底集中收缴”的方式,筹资时各乡镇干部职工同时出动,深入千家万户收缴,基金筹集成本较高。加之部分农民的参合意识不强,增加了筹资的难度。有的乡镇部分村由集体为农民代缴合作医疗基金,致使部分农民对合作医疗政策不了解,对续保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
3、管理体制不完善。新农合是政府主导的医疗保障制度,各级政府是新农合管理的主体。但该县管理体系仍不完善,乡村两级政府只负责每年的筹资任务,平时对新农合缺乏监督管理,没有固定工作人员、办公场地、办公经费。现在乡镇合疗管理都由乡镇卫生院代管,这样就出现了“医院管医院、医院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局面。缺少了乡村两级政府的监督管理,会影响到新农合的健康持续发展。
4、管理手段需改进。该县新农合管理仍采用的是手工操作,准确率不高、工作效率低下,不能适应新农合工作需求。
5、医技能力待提高。根据政策规定,乡镇卫生院作为农民一级医疗机构,补偿标准高于县级及县外医疗机构,但大多数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不完善,医生太少,医疗服务水平跟不上,农民患病后,难以从乡镇卫生院得到有效的治疗。同时群众反映强烈的药品价格不统一、药价高,影响农民的参合积极性。
6、医务人员报酬低。乡镇卫生院普遍反映基层卫生院医务人员月工资不到1000元,与同期毕业分配到教育、计生等部门工作的人员有明显的差距,导致基层卫生院医务人员工作不安心,服务意识差。医疗机构有明显的趋利行为(如药价高、乱收费等),损害群众利益的事情时有发生。
7、慢病补偿需完善。在调查中农民反映特殊慢性病报销范围、报销比例、报销时限等还不尽合理,新农合制度还不尽完善,需进一步提高报销比例、简化报销程序,加强基金管理,方便群众报销。
四、对新农合工作的几点建议
1、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着力在宣传新农合政策的针对性、多样性、细致性、明确性上下功夫,做好典型事例的宣传;紧紧围绕如何树立和提高农民的互助共济意识、疾病风险意识、自我保健意识、医疗机构服务意识;要抓好日常宣传与重点时期的宣传相结合,树立参合农民受益典型,以“现身说法”的形式让新农合政策在广大农民群众心中生根开花,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农民的参合率。
2、积极探索长效筹资机制。在乡镇合疗办设立新农合缴费窗口,改突击收缴为常年接受新农合缴费,或建立代缴代扣工作机制,逐步建立便捷高效的筹资新模式。
3、依照有关规定完善管理机制。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通知(陕政发[2009]62号),建议明确乡镇合疗办编制,设固定新农合管理人员,以加强乡镇对新农合工作的管理。改变现有的管理模式,让乡镇政府真正在新农合制度推行中占主导地位。加强县合疗办的能力建设,按规定落实人员编制、将工作运转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建议按各村人口规模的不同,适当增加村级新农合工作人员的补助,化解“无人办事”的困难。
4、创造条件实现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尽快开发使用相关软件,建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网络化管理,以简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作成本,缩短报销时间,确保数据准确和资金安全,实现科学管理。
5、加强行风建设规范服务行为。一是县乡医疗机构要珍惜新农合带来的发展机遇,抓好医德医风建设,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使农民群众通过医疗服务感受到新农合带来的实惠;二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制定政策稳定农村医疗卫生队伍,提高医务人员工资待遇,使医疗机构回归公益性;通过多种方式,培训医务人员,尽量做到让农民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减轻农民群众医疗负担。三是要加快县、乡(镇)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乡镇医院,要增添必要的医疗设备。与此同时,要鼓励各级医疗机构间的纵向合作,使上级医疗机构的技术服务向基层延伸,让农民能够就近享受到较好的医疗服务;四要进一步完善药品采购制度,努力降低药品价格。
第二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情况调查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情况调查
调查时间:2012年2月7日——2012年2月9日
调查地点:黑龙江省延寿县庆阳农场
调查对象:农民、教师、机关干部、医院院长
调 查 人:冬冬
调查目的:宣传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增强农民的自我保障和防范风险的意识,提高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的积极性;同时探索现有医疗保障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在政府、企事业单位与农民间构建起沟通的桥梁,为农民医疗保障问题献计献策,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深入探讨和总结,将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理成论文或调查报告,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真实的农村合作医疗现状,壮大关注“三农问题”的队伍。
调研的设计:
(一)研究思路:
选取黑龙江省延寿县庆阳农场为个案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场200人进行随机的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结合与庆阳农场医院院长深入的访谈,深入了解该地区的“新农合”实施状况,了解当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不足,继而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二)研究方法:
采用访谈、问卷调查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使质的研究方法和量的研究方法结合起来。
(三)研究过程:
1确定研究课题
在2011年寒假社会实践的前期准备工作阶段,我上网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自身的基础知识和能力,将其确定为既有价值又切实可行的研究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情况调查。
2调研阶段
在这一阶段,我深入实地,进行数据、资料的收集并对其进行系统的审核、整理、归类、统计;对数据资料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归纳和总结。3总结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撰写调查报告。在此期间,充分利用网络设备,查阅了大量相关论文资料,为写作积累素材和灵感。充分利用调查出来的数据和资料,结合现有研究成果和老师的意见进行了总结提炼,力求充分体现研究报告的真实性和理论意义。
调查问卷反映的问题及分析
此次调研采取的是访谈式调查问卷方法。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200份,有效率为100%。随机抽取100份问卷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得出黑龙江省延寿县庆阳农场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各农民受益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40.5%的人认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明显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有38.1%的人认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稍微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另外的24.1%的人认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在经济方面与未参加没有区别,值得注意的是没有人认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加重了负担。
在和被调查者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近年来,在乡镇定点医院以及县级定点医院的报销比例都有明显提高,其中甚至有些乡镇医院报销比例从40%提高到80%,有些县级医院报销比例从30%提高到60%,总体上来说,乡镇医院报销比例普遍在60%以上,最高达到80%,县级医院报销比例普遍在40%以上,最高的到70%。
在问到“通过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实施,您是否认为在将来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民群众有好处?”时,有92.9%的人选择了“有好处”,7.1%的人选择了“不清楚”,值得注意的是,无人选择“没有好处”。
调查发现,农村合作医疗确实是一个利民惠民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基本缓解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当年“小病撑,大病扛,重病等着见阎王”的情况基本不复存在。并且近年来,随着政策的不断更新改进,民众受益越来越多,在医药方面的负担也越来越小。
(二)城乡医院差距调查
各地区新农合的实施情况是有差距的,现在不考虑地区差异,据调查的结果及资料搜索,大致可绘出表1,该表能够非常明显的表现出城乡医院在起付钱(只
从表中可以看出,对于乡镇医院,新农合明显照顾到其建设,无论是在起付钱还是在报销比例上,均比省市级医院有更大的优势。在起付钱和报销比例上,乡镇医院远远低于省市级医院,其目的就是为了鼓励农民到乡镇医院就诊,做到看病不出镇。但是乡镇医院的医疗水平是相当有限的,很多稍微严重的病,必须得到省市级医院就诊。可是,在省市级医院就诊在新农合中享受的报销却是特别微小的,并不能达到大病能医的目标。
据调查结果可以得到民众对新农合不同方面的建议,下面的条形图可以很明显看出结果。
扩大报销范围
从该图中可以很明显看出民众在提高大医院报销比例以及提升乡镇医院医疗水平和扩大报销范围三方面有着极大要求。由于农村医疗设备简陋,接受新农合补助后,在农民可以承受范围内其更愿意到省市级医院就诊。调查中发现,目前城镇地市级医院与乡镇村卫生院的差距仍然存在。调查中发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实施虽然有效地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一系列问题,但是在建设基层农村医疗设施方面并没有取得很大成效,新政策的实施并没有使对基层医疗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明显加大,基层医疗设施建设的速度仍然慢于大型重点医院的建设,与一般地市级医院的差距也十分明显。新农合辅助建设乡镇村卫生院的目标实现的并不理想。如何加快自身建设,努力在农村做到“小病不出乡”,是现阶段各乡镇村卫生院建设中主要奋斗目标。
(三)各地区新农合实施差异调查
各地区新农合实施差异主要集中在参保金,报销程序以及医院的报销比例和范围。下面从这三方面来阐述各地区的实施情况。
1参保金的差异
由上表可以看出,大部分地区每人每年都缴纳20元作为参保金,但也有些地区缴纳30元或40元,不过也有一些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地方,其缴纳的参保金是由村委统一支出的。
虽然不同地区缴纳的参保金各有不同,但民众并没有觉得不公平,因为被调查者都很理解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并且参保金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并没有增加经济负担,不同地区的参保金的差异是可以接受的。
2报销程序的差异
据调查结果可以得到不同地区的人对报销程序的理解,据此绘制出报销程序复杂度分布图。
在调查中了解到,报销医药费分为两种类型。其一是在医院凭发票直接报销。其一是凭发票到本地政府报销。无论上述哪种报销程序,报销之前还是必须要自己把医药费垫着。但报销程序时间是有所不同的,在出院时就可以在就诊医院的新农合窗口报销,可以当时就领取补偿金,可是在政府报销的必须在出院15天后将发票交至新农合办公室,新农合办当天受理报销请求,但需要一个星期后才能拿到补偿金。在医院中报销也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新农合窗口工作人员不足或不在值班的问题。被调查者也抱怨在新农合窗口前等待时间或排队时间过长。
调查显示,大部分的民众认为报销程序有点复杂,但还是可以接受的。不同地区的差异也是存在的,报销程序复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众对新农合的看法。
3不同地方医院报销比例和范围
不同地区的报销比例差异是相当大的。这也是百姓感觉新农合最不公平的地方,尤其是在大医院报销比例的差异使他们最难接受。有许多接受调查的人都建议在省级医院中取消因地区原因而产生的报销差异。在大医院报销比例上,有些民众提出他们宁愿多出点参保金以提高在大医院中的报销比例,因为在大医院就诊的人所患的都是大病,大病的医药费用很大,但报销比例却很小,或者甚至没有,这样还是没有达到新农合的目的——让农民大病可医。
至于报销范围,各地方的差异并不大。每个地方的报销范围都只是医药费,并不包含检查费(例如CT)以及床铺费等。而检查费用和床铺费用也是很高的,除去医药费的报销外,很多农民还是看不起病,尤其是看大病。所以在“民众对新农合建议分布图”中有51.7%的调查者认为应该扩大报销范围。
建议和总结
(一)正确认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1要充分认识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我国农村地域广大,人口众多,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工程量很大。同时,我国各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均衡,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应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多样的模式,以满足不同发展程度地区农民对医疗保障的需求。
2要正确认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由于增加了政府筹资责任,突破了原有村级社区限制,提高了社会化程度。可以说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原有社区型医疗保障与社会医疗保障制度之间的过渡形式,是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初级形式。这种初级形式已经具有了未来社会保障制度的相关因素,其发展方向是具有浓厚中国特色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
(二)积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1加大宣传力度
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通过实地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农民对于复杂的补偿标准的了解程度不高且迫切想要了解相关的补偿政策。如果农民在符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范围内,但是不知道具体的报销程序结果导致他们的医药费不能报销,这反而会加重农民的经济负担导致他们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产生更多的不满。农民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主体,如果缺少广大农民的大力支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只能是昙花一现。因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人员在进行宣传活动时一定要注意宣传方法并加大宣传力度。在此建议相关部门可以印制有具体政策的小册子发给参合民众,在基层地区举办各种活动增加民众对政策的了解程度。同时各级农合办应有专人负责向民众讲解相关的政策标准,这样能让他们清楚新
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每一个过程,让广大民众真真切切地体会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2不断完善医疗报销制度
新农合是为了解决广大农民看病难、难看病以及因病返贫、因病致贫问题的新政策,而新农合的关键部分还在于医药报销。首先,报销比例要因经济的增长而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民看得起病,尤其要提高省级大医院的报销比例,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农民能看大病的问题。在报销比例上,各地区的差异要不断缩小,这样才能保证百姓的公平。其次,报销范围应该有所扩大。最后报销程序一定要简化,只有这样民众才能真正受到最大的利益。
3积极推进乡镇卫生院医疗水平的建设,扩大受益面
农村医疗合作的最理想状态并不仅是使农民“有病可医”,而且要“小病在基层,大病重点治”。而从数据看来,目前的状况离理想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加强农村基础医疗设施的建设任重道远。首先,各级政府应该在资金和政策方面加大对卫生院建设的帮助。当地政府可以出台优惠政策,保证农村公共卫生人员工作经费,鼓励医学院毕业生从事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加强在职人员理论和实践培训。
(三)总结
农民的医疗健康问题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会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关注并逐步解决这一问题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政治和社会意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2003年经过全国部分地区试点、2005年开始初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比较完善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2010年需要基本覆盖全国农村居民。2009年的两会上,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口8.14亿,参合率91.5%。新农合在一开始的实施阶段并不顺利存在不少问题,实践初步检验和证明他是符合广大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有利于我国农村和城市的协调发展和不断缩小城乡贫富差距的。这需要在推广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探索符合各地实际情况的可行性方法。相信它在党和人民群众的不断努力下,将是我国农村医疗保险事业改革中的一个成功的典范,将为当前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伟大事业增砖添瓦。
第三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情况调查 yuan
我国在为了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现在在我们国家已普遍实行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已是我们很多人关注的问题,我们选这这一调查主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农民的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以及其他的了解,以农民对合作医疗的态度和认知情况为重点,对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调查,提出合作医疗政策调整和完善的建议。
一、对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情况的调查
1.农民对合作医疗的认知情况。在被调查农民中,认为合作医疗好的占93.17%,对住院报销的手续满意和基本满意的占84.88%,表明合作医疗实施一年后,绝大多数的农民对该政策持肯定态度。认为合作医疗补助大病住院更重要的占 37.97%,远远高于认为补助门诊看病更重要的 4.69%,认为补助门诊和大病两个都重要占 57.34%,显示出参加合作医疗农民对补助的方式格外关注,既要求保证大病能得到补偿,还希望小病能有所补贴。认为住院补助单病种方式好的占 38.30%(单病种补助指当农民因只患某一种疾病住院时,只需交规定的金额,其余金额由定点医疗机构垫付,之后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再划拨给医院),反映出农民对医院治疗乱收费的担心。
2.农民对定点医疗机构的选择及评价。显示,家人有病住院,倾向去县级医院就诊占75.36%,倾向在乡(镇)卫生院就诊占24.64%,前者为后者的三倍之多。认为所在地的乡(镇)卫生院技术好、服务态度好、设施条件好,分别占29.24%、50.57%、25.95%。对提供医疗服务的乡镇卫生院满意的占34.71%,对提供医疗服务的村卫生室满意的占42.50%,认为医院给患者或家属报销时解释政策的占50.63%,反映医生劝患者再花点钱或再多住几天,就能多报销的占12.64%。
5.实施一年后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的意愿比较。调查显示,在被调查农民中2005年参加合作医疗的占85.27%,与该年实际参加百分比85.3%基本相符,从侧面反映了调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得到过门诊补偿的占32.70%,反映出农民并不急于使用家庭帐户基金(户县的做法是农民交纳10元,其中5元作为家庭帐户在门诊时补助)。2005年未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原因依次是:无钱、不相信、身体健康、不知道和其它原因,反映出经济困难仍然是参合率不能提高的主要原因。在调查时表示2006年参加合作医疗的占87.52%,2006年实际参合率为90.05%,说明政府补助提高和组织宣传得力是提高参合率的有效途径(2005年各级政府对合作医疗的补助合计为每人20元,2006年为40元)。
二、对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政策建议
1.明确在农村开展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长期性。在调查中发现,农民对现在的合作医疗最担心的问题是不能坚持下去,占55.52%。这就说明,农民期待着这一惠农政策能长期坚持下去,缓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其他学者的调查也得出了相似结果:张继伟等在黑龙江省三个县48户农民家庭 123人的入户调查表明,在对合作医疗最担心的问题回答当中,担心可能不长久的占46.00%;据叶宜德等在安徽省四个县807户农民家庭 3458人的调查显示,农户担心合作医疗可能不长久的占45.5%[引。这就要求我们向农民明确在农村开展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长期性,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2.将监督定点医疗机构(医院)的职能定位为合管办的基本职能之一。长期以来,对合作医疗管理机构职能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特别是县级管理机构,到底应不应管理各医院(定点合作医疗机构)?如果应该管,要管些什么?管到什么程度?由于国务院2003年1月出台的《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中没有明确规定,因此各地对定点医疗机构监督和管理的程度也不同。我们的调查显示,一方面农民对医疗机构有不信任的倾向,另一方面,医院的个别医生也确实存在着不遵守相关制度和职业道德的事实,这些还不包括合管办在核查中发现的乱收费现象。有人认为可靠物价部门、工商行政部门、消费者权益保障部门等合力解决定点医疗机构对参加合作医疗农民的权益侵犯问题,但过去的事实证明这种观点有失偏颇。由于医学的技术性壁垒和患者个体的差异性,没有行医经验的人往往很难辨别出哪些是必要的检查,哪些是必要的药物,哪些属于单病种,哪些在慢性病患者的范围内,这样就形成了合作医疗服务需方和供方信息的不对称,也就难以对医院和医生实行有效的监督。从理论上讲,定点医疗机构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很可能发生诱导需求,增加农民的医疗负担;从实践上看,也存在个别卫生院一手给参加合作医疗者开处方用药,一手为参加合作医疗者结报补偿的“一条龙服务”,诱导农民增加医疗服务需求,造成合作医疗基金的过度消耗[引。户县合管办通过聘请有行医经验的医生和离退休的老院长担任监督管理人员,对医院的收费单和医生的处方等实行逐个审查,效果非常显著。所以,将监督定点医疗机构(医院)的职能定位为合疗办的基本职能之一是保证合作医疗正常运行的有效措施之一,也是维护参加合作医疗农民利益的重要途径。
3.加强县级医院的建设,将部分乡镇卫生院建立为专长科室医院。调查显示,农民家人有病住院,倾向去县级医院的占75.36%,而倾向去乡镇卫生院的仅仅占到24.64%。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加强县级二甲医院的建设,使之成为全县的医疗救治中心,另一方面应在乡镇卫生院改革上有新的思路。在目前的技术水平及资金限制的情况下,短期内全面提高乡镇卫生院的技术、设备、服务水平既不现实,也没必要。目前农村的医疗消费需求不需要立即扩建乡镇卫生院,比较可行的做法是每个乡镇卫生院在现有规模和技术水平的基础上再设立一到两个专长科室,使该科室的技术水平、设备、行医经验等方面接近甚至达到县级二甲医院的水平。
4.认识并逐步突破“参合率瓶颈”。一般说,各地区的参合率经过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努力,达到80%以上难度不很大,但在自愿的原则下,达到100%是不可能的,因为在未参加的人当中,不知道和不相信的农民可通过努力宣传和周围群众的示范效应争取到,没钱参加的一部分贫困户也可通过补助让其参加,但对因为身体健康和其他原因未参加的,我们却没有非常好的办法,调查证明了这一点。调查显示,2005年未参加合作医疗的原因中不知道、不相信、其它三项原因各占5.93%、30.83%,7.91%,合计44.67%,这可将其称之为“可争取农户”;而自认为无钱和身体健康的各占43.08%和12.25%,合计为55.33%,可将这部分农户称之为“不可争取农户”。在调查农户中2005年参合率为85.27%,未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为14.73%,“不可争取农户”占全县农户的百分比为:14.73%×55.33%=7.95%。由此可知,即使合作医疗的宣传工作非常到位,合作医疗管理运行的很好,也获得了农民的支持和认可,但在自愿的原则下,仍有7.95%农户不愿意参加合作医疗。基于此,笔者提出“参合率瓶颈”的概念,也就是说,在自愿原则不改变的条件下,最高的参合率约是100%-7.95%=92.05%。当然,由于调查范围有限及调查时中央的补助还没有提高到40元,所以该数值有待进一步精确。另外,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在外打工的人员比例也会对该数据产生影响,初步估计自愿原则下的“参合率瓶颈”在91%-93%之间,具体数值有待进一步探讨。“参合率瓶颈”的概念对合作医疗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参合率没有达到“参合率瓶颈”时,应采取加大宣传力度及典型示范等措施提高参合率,在参合率接近或达到瓶颈时,合作医疗的工作重点应转移到保证合作医疗制度正常运行、保持现有参合率上来,而不应该一味的强调提高参合率。为突破该瓶颈,笔者认为应在合作医疗运行稳定、经济条件发达的县率先实行强制原则,使合作医疗制度向全社会福利政策过渡。
5.明确合作医疗相关主体的权利和责任,健全合作医疗的激励机制。要明确合疗办、农民和定点医疗机构三者之间的权利和责任。合管办的责任是保证合作医疗的健康顺利运行,其权力是对各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督;农民的责任是按时交纳参合费用,权力是对合作医疗管
理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督;定点医疗机构的责任是为农民提供合理的医疗服务,权力是收取制度范围内的医疗服务费用。应健全合作医疗的激励机制,包括对定点医疗机构的激励机制、对政府及相关管理机构的激励机制。在这面,省级合疗管理机构要发挥更大的作用。
6.探讨农村卫生预防工作的突破口。调查显示,农民对参加合作医疗有患得患失的心理,一方面想少交钱,另一方面又要求能全面保障全家的健康。如,农民认为合作医疗补助门诊和大病两个都重要的竟然占57.34%,而合作医疗有限的资金显然不可能解决全部问题。笔者认为,农民所有的健康目标集中到一起就是要“防病”和“治病”。目前的合作医疗在防病上还有很多工作可做,如可为连续二年或多年参加合疗的农民提供体检或者免费接种疫苗服务,这对提高参合率有很大好处。
7.制定符合实际的、低成本的农民个人交费方式。我国目前大多数地区实行的是依靠乡村医生和村干部挨家挨户宣传说服的方式,浙江省通过对27个试点县领导关于村干部挨家挨户收取农民费用筹资方式可持续性评价的调查显示,25个县认为这种方式只能“勉强持续”。所以,怎样收费有利于降低管理成本?怎样收费有利于提高参合率?怎样收费农民最愿意配合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国家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从试点到推行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目的是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就医难,看病难问题,是社会所需,是中国基层医疗的发展方向,是实现高度发达的经济体制下的全民医疗的发展过程,而基层的执行把政策带入了误区,老百姓看病就医照样难。作为一名基层卫生工作人员,借鉴惠民县某镇卫生院搞得新农合,你就会知道为何新农合政策实行起来那么步履维艰。
2:在所有的新农合定点单位,均实行“平均主义”“大锅饭”的体制。在这种体制下,种种弊端显露无疑:医疗人员工作消极,应付公事,以逸待劳,以致出现普遍存在的“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心态。没有了良好的就医环境,广大患者根本享受不到正规.良好的医疗服务。
3:医疗人员的安排不是从广大患者的利益出发,而是本着以社会关系为主导的思维方式去安排(如:无证人员照样能任职上岗),本着“避重就轻;小乱不管,大乱管不了;睁只眼闭只眼(如:工作人员明争暗斗,无故不出诊,夜间不接诊的情况)”的原则去工作。结果导致广大患者的极度反感——病源减少——效益低平——丧失信心的恶性循环,从而使整个单位的工作陷入停滞不前的局面。就是这样,某些卫生院领导还说“你一个单位,再大的问题也是小问题”,言外之意也就不言而喻了。这句话真“给力”!
4:医疗人员的素质,医技水平参差不齐。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三方面:A:医德的严重缺失,也可以说大部分的最基层的乡村医生根本不知道医德的概念;B:医疗知识,医疗操作技术极度匮乏,部分乡村医生连最基本的医学概念都不知道,更别说医疗操作技术了;C:追求单一的经济效益(当然和体制有关),严重的滥用激素和抗生素,“傻大胆”,处方极不规范。当然这些问题与缺乏配套的医疗培训制度是分不开的,这也是基层卫生院或是卫生局的配套机制不健全造成的。
5:卫生院本身的管理机制和体制存在很大的漏洞。药库管理人员连药师证都没有;会计人员没有会计证等证件;药库配给服务站**的利润空间甚至比服务站的利润空间还要大,患者的药费居高不下,与国家医药体制的改革大相径庭;不切实际的收取各个服务站的管理费,在自负盈亏的制度下使得卫生院和服务站之间的误解进一步加深,工作更加难以开展;作为各服务站行政上的领导,虽然没有门诊等医疗职能科室,但是卫生院领导毕竟是各服务站的法人,而事实是,各服务站的法人是每个服务站的站长。医疗行业是高风险行业,真有医疗纠纷或事故,在没有相应的管理部门和机制的情况下,如何解决?;作为一个行政事业单位更应注重诚信,作为服务站的上级主管部门,你怎么能把近效期甚至是失效期的**卖给你的下级单位呢?!这也太“雷人”了吧!
6:卫生院协助服务站套取国家公共卫生经费,如:建立和管理居民健康档案的补助经费。焦点访谈中安徽xx县不是个例,是较为普遍的问题。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单位普遍存在套取国家新农合补偿款的问题,只是方式不同而已。
我们镇规定村民只能在本村和镇卫生院看病报销,并且每天最多报销人数不能超过30人,群众很不方便
不能报的说的太笼统了,没有一个明细表
农民广泛认可拥护参保率保持较高水平
受益面得到扩大
管理体制不断健全,满意度得到提升
建议
强化宣传力度,扩大新农医制度的影响力。
完善政策措施,建立稳定增长的机制。
加大监管力度,加强基金管理和经办能力建设。
健全管理机制,建立完整的新农医工作网络。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异地支付制度”
太强制性了。我们一家7口人,可是三个人都是常年在外地。我去年给我家的小孩和90多岁的老奶奶入了合作医疗,可是今年就不可以了,一定要一家的都参加。我们每人30元,一家就是210元,虽说不是很多,可是这210元实在是派不上用场。因为村上医院的药都是些小地方出的,像是感冒药,都是些没见过的名字,吃了不见效果不说,而且还挺贵。所以我们买药都是在镇上的药店,可是镇上的药店不给报啊。所以如果我们交了210元,也是用不上,到下一年开始参加的话这些钱又不可以继续用,那还交它干什么?如果能像存折一样,里面的钱始终有效就好了!
1如资金的监督管理方面加大力度防止冒名顶替时间的发生
2报销要当场结算,因资金周转问题不能及时支付的应向病人解释清楚取得谅解,零头四舍五入精确到角如123。45应支付123.5而不是支付123.00
3合作医疗证件的繁琐制作过程。费时费力费资源。
4简化报销手续
5简化转诊审批的过程延长转诊审批的时间
新型合作医疗从本质上没有改变医院的营利性质,所以从根源上没有改变医院追求利润为目的的诊疗活动.各种医疗上的违规行为大量存在,例如:大处方、乱检查、分解收费、重复收费、不当住院的开住院,超期住院等到现象大量存在。因而没有真正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基于以上角度来看,国家投入合作医疗的资金和人力很大程度上是达不到预期效果。不如把这笔资金投入基层卫生医疗机构。保证基层卫生人员的收入,各各种基本的诊疗设备。切实降低或者取消绝大部分费用,健全药品的统一配送制,医疗机构药品实行购销零差价。加大力度对基层医疗单位各项费用的监督,对乱收费单位的领导实行一票否决制。彻底改变基层卫生单位的营利性质。不必要农民参保,农民也能得到真正的实惠。
第四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情况的调查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情况的调查
进行这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新型农村和作医疗制度的落实情况和农民对对“新农合”的满意程度,了解国家关于农民问题的政策及其落实情况,进一步了解国家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展情况。由于条件有限,我只对本村的情况进行调查,在调查的过程中我通过与村里负责人座谈,实地参访村民等方式进行了解“新农合”的参与情况、农民对于“新农合”的认识情况以及农民对于“新农合”的满意情况。
我在网上搜集到国家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进展和目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要“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基本覆盖农村居民”,“从2003年起,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除市区以外的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每年按人均10元安排合作医疗补助资金,地方财政对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补助每年不低于人均10元”,“农民为参加合作医疗、抵御疾病风险而履行缴费义务不能视为增加农民负担”。这是我国政府历史上第一次为解决农民的基本医疗卫生问题进行大规模的投入。从2003年开始,本着多方筹资,农民自愿参加的原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地区正在不断的增加,通过试点地区的经验总结,为将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全国的全面开展创造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截至2004年12月,全国共有310个县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1945万户,6899万农民参合,参合率达到了72.6%。按照“十一五”规划的要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到2010年的覆盖面达到农村的80%以上。
我调查了一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本地“新农合”的基本情况。
“新农合”是农民群众以户为单位自愿参加合作医疗,“新农合”不光是具有农村户口的人可以参与具有城镇户口的人也可以参与,本地2010年参合农民缴费标准为每人每年20元,加上各级政府补助的80元,参合农民今年每人的筹资总额为100元。根据上级政策和该县的具体情况,他们确定了合作医疗基金设置和具体报销比例。合作医疗基金分家庭财户基金、大病统筹基金和风险基金。参合农民个人筹资部分全部纳入家庭财户,用于门诊医疗费用的报销补偿,报销比例为50%;省、市、县补助资金实行全县统筹管理,用于对住医院病人、慢性病人及家庭财户基金用完后的门诊费用的报销补偿;慢性病病人按40%的比例报销,家庭财育基金用完后的门诊费用按20%的比例报销。住院按乡镇、县级、县外三级,确定不同的报销比例。门诊费用最多报销100元。乡镇住院不设起付线、不分段,一律按50%报销;县级起付线200元,5000元以下报30%,5000元以上报35%;县外起付线800元,5000元以下报20%,5000元以上报25%;平产每例补助100元;外出探亲、打工住院,以县外医院的起付标准,按县外医院报销比例的70%报销;大病统筹报销封顶线为20000元。
(二)“新农合”的参与情况。
通过与村里负责人的谈话得知,我村现居住有1056人,除去具有城镇户口的居民外共有875人,2010年我村农村户口的人参合人数为769人,占我村农村户口总人数的87.89%,这个数字已经达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的预期目标。我在县政府网站上查到:全县共有453982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85.97%,我县也达到了国家的目标表。
第页
(三)农民对“新农合”的理解。
我在村上随即调查了150人左右,其中大约有60%的人认为“新农合”是国家的一项便民政策,参与“新农合”不仅可以报销一些医疗费用而且还算是为自己买了一份保险;有将近10%人是“从众心理”见别人入了自己也入了。
(四)本地村民对“新农合”的评价。
我在采访中发现大多数人对“新农合”还是比较满意的,据这些人反应:参加“新农合”可以为老百姓省不少钱哪,特别是有慢性病需要住院的的人,他们对此评价特别高,而且还为“新农合”做宣传劝大家都去参加。但是由于我们当地的具体情况,有些村民的反应不是那么积极,据他们反应一年看不几次病,而且都不是什么大病,感冒发烧的在卫生室里看了还不给报销,在医院里看病倒是能给报销但是医院里的医疗队伍又不行,一年花20元钱没有多大用处。还有村民反应在报销的时候如果是在大医院看的病还得经过小医院的证明,这要是没有关系的话有的时候很是不好办,因为小医院里的不给证明不说服务态度不好不好,真的很令人生气。通过对当地村民的调查我发现本地“新农合”存在一下几方面的问题:
1、在下一级医院能治好的病,如果你去上一级医院去治疗是不容易给报销的。比
如说在市级医院里看病要想报销医疗费用必须有当地的医院和县一级医院的盖章证明,只有当地的医院和县一级医院治不了的病才能到县级以上的医院去治疗,如果能治得了,它们是不予盖章证明的,也是不予报销的。这就大大的限制了农民就医的选择权,有些小病向感冒发烧或者是做一个健康检查可以在当地的医院或者是县一级医院里治疗,但是大病虽然县医院里也能治疗但是就县医院里的那医疗条件谁又能敢在那里治疗啊,谁又能敢拿着自己的健康甚至是生命开玩笑啊?!当然对于有关系人来说是可以做到的,但是新农村合作医疗是为了解决所有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不是那么一部分。
2、医院的医疗条件太落后,没有定点卫生室,给村民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我们这
里原来一个乡的村庄才有一个正规的医院(***医院,位于***村),另外只有那么几个村庄有卫生室,在***村除***医院外还有两个卫生室。大多数没有卫生室的村庄要看病必须得到几里以外的卫生室,很是不方便,特别是遇到阴天下雨的时候更是不便。在“很久很久”以前***医院还是挺有名的,不管是西医还是中医都有好的医生,但是近些年来好的医生要么是退休要么是去县级医院,医院里因为医疗事故还出过人命,医院也因此失去了农民的信任。医院里现在除了有个看不孕不育的中医还有些患者外其它大夫基本上是没有患者,大多数人有病就去卫生室去治疗,能治的基本上就治疗了不能治疗的就去上一级医院。
3、有些家庭非常贫困,以至于拿不起那几十块钱。也许你不信在我们这里还会有
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人,在调查中我发现我们这里还真的存在这样的家庭,对于这些人群来说有没有新农村合作医疗都一样,小病自己能抗过去大病也没钱看,在说了他们也没钱来买新农村合作医疗。因此现在虽然有了新农村合作医疗,但是“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还是依然存在的。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切的前提是人们都得有个好身体,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一切都是空谈。为了让农民都能有个好的身体,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贯彻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十分有必要的。针对当地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落实情况,我提出以下建议:
1、卫生部门应该批准更多符合条件的卫生室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卫生室,让
农民在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同时有更大的选择权。这样不仅使农民有一个更好的就医机会,而切也会使得卫生室和医院在竞争中谋求发展,在发展中提高为患者提供更好服务的能力。
2、为了让农民有一个更好的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带来的实惠,政府部门应
该出台相应的政策以解决农民“去上级看病,须下级同意“的规定。政府制定相应的措施以减轻上级医院看病的压力,同时又能让患者有一个更好的看病机会,尊重患者的选择。
3、政府应对特别贫困的家庭给以关怀,采取减轻或免除费用等政策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真正的是每个农民都从中受益,都能得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带来的好处。从而为农民化解看病难的问题。
4、医院和卫生室应提高自身能力,提高对医生的选择要求,从而使每一位医生都
能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不让每一位患者因为误诊而失去最佳的治疗时机,也不让没一位患者因为医生的误诊而失去健康更不能失去生命。卫生部门应加强监督,以做到每一位医生都能够对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提高医疗部门的服务质量。
5、我在县政府网上查到一下信息:为确保新农合健康运作,定陶县还启动了慢性
病报销,扩大了报销人群比例;提高医疗设施和服务水平,扩大定点医院范围;加快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建设,方便群众就医和报销;积极做好回访,及时调整方案;加大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维护参合农民权益;全面开展对参合农民的免费健康查体及建档工作;针对个别定点医疗机构药价仍然偏高;部分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专业技术人员、仪器设备和管理等还不能满足参合农民的就医需求等实际问题,县人大常委会建议县政府及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对医疗机构药品价格及医疗收费价格的监管,尽快实行全县药品集中招标,在全县统一药品价格,统一医疗收费价格,统一单病种限价标准,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坚持大额报销农民回访和报销公示相结合的管理方式,严肃查处不按合作医疗章程办事、损坏农民利益的现象;及时整合卫生资源,合理调配医疗技术人员,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技术水平;积极争取资金,整修业务用房,增加仪器设备,基本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从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实施以来,我们这里的变化没有以上提出的那么便民,希望有关部门能够认真负责,尽早做到以上的承诺。尽早实现“小病不出村,一般病不出乡镇,大病不出县”的目标,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五篇: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情况调查问卷
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情况调查问卷研究假设:我国在为了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现在在我们国家已普遍实行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已是我们很多人关注的问题,我们选这这一调查主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农民的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以及其他的了解,我们设计了以下调查问卷,这是我们国家和百姓都关注的问题,它有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再者,我们主要为了收集到真实的资料,从而有利于分析和解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所出现的问题,从而更好地实现最终目标。
1、您的性别:
A.女
B.男
2、您的年龄
A.16-18
B.19-25
C.26-30
D.31岁以上
3、您的户口
A.农村
B.城镇
4、您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吗?
A.不了解
B.了解一点
C.基本了解
D.非常了解
5、您是通过什么方式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
A.政府宣传
B.电视
C.报纸
D.听别人讲的E.广播
6、您是否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A.是
B.否
7、您家每人都需要缴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费吗?
A.都不缴
B.一部分缴
C.全都缴
8、您家每年用于缴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费用是_
A.20-30元
B.31-40元
C.41-50元
D.50元以上
9、您家是否有人报销过医疗费吗?
A.是
B.否
10、您认为报销手续_
A.非常复杂,都不想报销
B.一般
C.非常简单
D.没感觉
11、您认为您的身体状况怎么样?
A.很好
B.一般
C.很差
D.不清楚
12您生病的时候一般在哪看病?
A.私人医院
B.村里医院
C.县医院
D.市医院
13、您认为参加新农村合作医院对您帮助吗?
A.非常有帮助,大大地减轻了我的医疗负担
B.还可以
C.没什么感觉,我很少用医疗卡
D.一点用都没,浪费了我的钱
14、您是主动参加新农村合作医疗的,还是被动的?
A.主动
B.被动
15、您您对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了解得怎么样?
A.了解一点
B.一点都不了解
C.基本了解
D.非常了解
16、您觉得医疗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与以前相比,有_
A.有很大的提高
B.有点提高
C.没什么改变
D.没感觉
E.其他
17、您一般报销医疗报销费的时间要求是?
A.看完病就报销
B.一般周末才能报销
C.随时都可以报销
D.其他
18您一般在哪里报销的?
A.在我们村里
B.在县医院
C.在中医院
D.以上都可以
E.其他
19、您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情况满意吗?
A.很满意
B.一般
C.很不满意
D.非常不满意
20、您对新农村合作医疗的总体印象是_
A.是国家实施的一种政策,有利于解决百姓看病难问题的制度
B.减免百姓医疗费用的一项政策
C.无法表达
D.其他
21、您了解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费用报销的比例吗?
A.了解一点
B.基本了解
C.非常了解
D.其他
22、您对报销比例是否满意?
A.满意
B.不满意
C.一般
D.非常满意
E.非常不满意
23、请问您对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具有___的建议?
24、您是否会继续参加新农村合作医疗吗?
A.是
B.否
25、为什么不继续参加呢?(对不参加的)
A.没必要,感觉缴费太多
B.我们都很健康,不想浪费
C.医务人员态度太差
D.感觉手续麻烦
E.药品效果太差
F.其他
26、您有经常向其他人介绍过新农村合作医疗方面的常识吗?
A.经常会,只要我懂的,我尽量向村里人宣传
B.偶尔会,主要向熟悉的朋友
C.从来不,不关我的事
D.我也不懂
E.其他
27、您有发现医疗人员侵犯您的或者其他人的合法权益吗?(如:不给你报销或者骗取费用)
A.是的,经常发现
B.偶尔发现
C.从来没发现
D.其他
28、遇到报销上出现的一些问题您的态度是___
A.没办法,只有忍气吞声
B.找工作人员理论
C.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
D.其他
29、如果反映了,问题解决状况?
A.还是一样没什么改变
B.有了新的改变,能够让我满意
C.让我特别失望,没法说
D.其他
30、您对新农村合作医疗度的实施是否支持?
A.是
B.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