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镇民主评议民政局、农委工作情况总结
政协委员组民主评议民政局、农委工作总结
按照市政协在民主评议民政局、农委工作动员会议上的总体部署,在市政协民主评议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镇政协委员组于10月底至11月上旬在全镇扎实有序地开展了民主评议经民政局、农委工作。
根据市政协评议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市评议工作动员会结束后,镇政协委员组组长立即召开委员组预备会议,确定了镇民主评议正式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要求各位委员评议前认真开展走访群众工作,广泛征集社会各界意见,作为评议参考。11月7日,镇政协委员组组长按照市政协评议组织分工,在镇政府综合楼三楼会议室召开评议座谈会,认真传达了贯彻政协民主评议动员大会精神。市政协领导到会指导工作。民政局、农委负责人分别向委员们介绍了部门工作开展情况,并接受了委员咨询、评议。镇政协委员组委员根据对评议内容的调研、走访情况,实事求是,积极踊跃的发表了意见建议,认真填写了测评表格。现将民主评议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调查问卷的统计情况
本次参加民政局、农委工作的政协委员共13人,收回调查问卷13份,有效份数13份。其中,对民政局工作总体评价表示满意的13人,满意率100%;对农委工作总体评价表示满意的13人,满意率100%。
二、对民政局工作民主评议情况
(一)满意的方面
一是推进居家养老提档升级。以创建省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创新示范市为契机,大力引进社会力量,注重在“建设力求标准化、管理力求规范华、运行力求常态化、形式力求多样化”上下功夫,积极探索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新型化建设,得到群众认可。
二是推行落实殡葬惠民改革。持续加大惠民殡葬政策的宣传力度,积极倡导绿色文明祭扫,组织开展殡葬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奇异、庸俗的祭扫活动,销毁低级庸俗及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丧葬用品,积极营造良好的殡葬改革社会氛围。
三是入户走访树立良好党员形象。积极开展“走帮服”活动,通过走村、入户、访企业,切实帮助群众化解急难问题。对贫困老人、空巢独居老人、优抚对象、困境儿童开展一系列切实有效活动,让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到党委政府的关怀温暖。
(二)意见建议
一是养老服务方面。政府和社会共同投入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多元化经费投入机制尚未形成,民政局与基层医院养老服务对接不够紧密,相关政策还不完善,民政系统单打独斗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作的推进。二是低保政策方面。低保条件设定过于定性,一些困难群众因不满足其中某些条件导致无法得到低保救助,造成群众对基层干部的误会和不满。建议低保政策能够采取定性条件限制与人性化审批相结合,民政部门全面考虑申请家庭的实际情况,使低保政策惠及更多的贫困家庭。
三、对农委工作民主评议的情况
(一)满意的方面
一是农业防疫防灾常抓不懈。坚持“科学、公共、绿色”的理念,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总方针,落实绿色防控关键措施,狠抓测报标准化建设,通过多种宣传平台及时向群众发布气象信息和预警信息,三年来未发生重大植物疫情。
二是造林绿化工程深入推进。坚持把花木盆景产业作为生态发展的有力支撑,持续推动花木盆景产业科学发展、融合发展。如皋盆景成为全国首个盆景类地理标志,促进农民增收,营造良好农村生态环境。
三是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整体联动推进畜禽养殖粪污治理,依法划定“三区”,拆除污染畜禽养殖场。广泛推进整改提升,按照“一场一策”原则严格制定整改治理方案。多措并举推进农田面源污染治理,秸秆综合利用水平逐年提高。推动乡村环境不断改善。
(二)意见建议 污染防治攻坚工作中,镇农业部门没有执法权,治理污染养殖户只能通过劝说等途径,群众因自身利益受损,对此项政策存在抵触情绪,导致工作开展难度教大。希望农委将执法权限下放到基层,加大相关经费拨付力度,协助镇农业部门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委员们在会上表示,对民政局、农委工作总体感到满意,两个部门的扎实工作提升了群众在生产、生活等放放面面的获得感、幸福感。提出的意见建议希望能够帮助两个更好开展工作,政协委员也将会在社会各界继续广泛征求意见,及时反馈,为建设“强富美高”魅力如皋做出新的贡献。
第二篇:农委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农委的大力指导下,我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推进科学发展、建设滨湖新区、发展都市农业”的工作主题,按照年初工作目标,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核心,以“建设和发展高效都市农业”为方式,全力开展各项农业工作,呈现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良好格局,现将2010年工作情况和2010年工作安排汇报如下:
一、2010年工作回顾
(一)农业综合能力稳步提升,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
今年我区年种植业总产值达3亿元,其中水稻种植面积4.7万亩,总产量2.14万吨,平均亩产455公斤;油菜3.5万亩,午季产量亩均产量151公斤;小麦0.35万亩,午季均亩均产量390公斤;蔬菜复种面积8.79万亩,总产14.4万吨,分别比去年增加了12%和12.5%;全年渔牧业生产也呈平稳增长态势:肉类总产量10000吨,畜禽出栏量为生猪3.5万头、家禽450万只;水产养殖面积为18000亩,其中精养池塘面积10000亩,龙虾养殖面积为4000亩,全年水产品产量9000吨;全区共繁育各类淡水鱼苗8100万尾,投放各类鱼种1600吨。
(二)农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初步形成今年以来,我委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的文件精神,紧紧围绕“三圈、五带、十园、百区、六大产业集群”及“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工作思路,大力开展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全年新发展莲藕6000亩、露地菜7800亩、设施大棚180亩,减少粮油种植面积1.6万亩(其中水稻减少1.1万亩,油菜减少0.5万亩),如今已逐渐形成“村村有特色,村村有新品”的现代农业种植格局。如大圩镇新民、晓南,淝河镇卫乡等村的种植品种在我市已小有名气,市民一提起葡萄就会想起大圩葡萄,一说起番茄就会联想到卫乡番茄,各镇各村都渐渐创出了自己的品牌和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已初步形成。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农业发展方式明显转变
为进一步提升农业规模化生产水平,提高土地产出效益,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近年来,我区以引导农民流转土地为突破口,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引资,积极为外来投资者提供环境保障和奖励政策。烟墩镇今年成功引进首家农业开发公司——安徽园欣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进驻安徽滨湖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区,成立了5个村的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首批流转土地达2938.51亩。义城镇塘西村也引进合肥银湖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包了400多亩流转土地开发大棚蔬菜和设施农业。大圩镇也将全镇14个村中的10个村,分片规划,引导发展,广招农业项目。目前已有10多家农业龙头企业和外地能人成功进驻,如:华泰集团在磨滩村承包500多亩土地发展苗木花卉,合肥战友农业开发公司在磨滩村承包200多亩土地发展双孢菇,合肥佳佳龙虾养殖有限公司在沈福村承包XX多亩土地从事龙虾生产,安徽徽王食品有限公司在慈云、圩西村承包200多亩土地试种蓝莓。这些企业在建设项目同时,又提供了众多的就业岗位,使得周边土地已流转的农户除了获得稳定的土地租金外,还可以“在家门口”打工,月收入近千元,实现了“企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双赢局面,打工收入已成为全区农民增收的主要增长点。目前全区共有农业龙头企业30个(其中省级龙头企业4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2个(其中专业合作社23个,省级示范合作社3个,市级示范合作社5个)。
(四)农业科技进步加快,现代农业科技含量明显增强
今年以来,我委坚持按照“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深入开展农业科技入户、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以及重点项目的实施工作,且重点在“转变农民传统习惯,提高农民科技意识上”下工夫,拟通过农技人员下乡指导和项目实施来提升全区现代农业的科技水平。全年共邀请省、市农业专家、教授授课十余次,举办了各类技术培训班60多期,田间课堂1000多场,培训农民达10000多人次。今年共实施重点技术项目四个:一是国家级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江淮平原秸秆循环利用技术集成与示范》。该项目主要是通过机械收割时,对油菜秸秆的碾压和撕裂处理,使秸秆体积减少、硬度降低,待机械收割后将田块注水,再进行巡耕,使秸秆与土壤结合,土中腐解,最后实施机械插秧,从而实现整个生产循环的机械化,此种方法不仅能改良土壤,而且还能使每亩增收节支50元以上。在今年秸秆禁烧期间,吴市长还专门调研了该项目,并给予了充分肯定。二是国家级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建设。目前已完成了全区五个镇(街)共50个行政村的土壤样品采集工作;完成土样、植株样化验标本2100个;在大圩镇磨滩、新河、新民、圩西等村建立白菜、油菜、葡萄等作物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示范田3万亩;确定了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和肥东县磷肥厂2家企业作为我区配方肥定点生产企业,并在大圩镇圩西、义城镇集贸市场、烟墩镇集贸市场建立了配方肥销售网络,使全区使用配方肥面积普及率80%,配方肥使用量达4000吨。经测产,今年的蔬菜、西甜瓜、葡萄及油菜普遍增收,全区总节本增效达1100万元以上,让广大农民得到了科学技术带来的实惠。三是蔬菜营养泥炭块育苗技术试验示范。项目位于包河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大圩镇圩西村、晓南村的三个蔬菜生产基地内。共有示范品种13个、培育营养泥炭块秧苗20万棵、示范栽培面积达60亩,平均亩产较常规育苗增收1605元。
四是蔬菜新品种引进、种植与示范推广项目建设。全年共引进了58个蔬菜、葡萄新品种,其中大多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新品种。项目分为棚室栽培和露地示范两项内容,其中23个棚室内品种涵盖辣椒、西红柿、茄子、黄瓜、南瓜、毛豆、西葫芦、瓠子、甜瓜、西瓜等41个新品种,露地区则主要包括美人指、醉金香、金手指等16个葡萄新品种和1个马铃薯新品种。5月14日,市农委还专门组织了全市各县区的农委主任以及蔬菜种植大户代表共计100余人,来我区现场观摩菜瓜果新品种的种植情况,与会代表观后均给予了高度评价,纷纷表示这些优质新品将为我区的农家乐休闲旅游添光加彩。通过这些重点科技项目的实施,极大地增加了我区农业科技含量。
(五)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农产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
一是严格遵守无公害管理规定,做好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工作。制定区、镇(街)层层落实责任制,从组织落实到任务分解,严格执行属地管理和产品追溯制,要求各基地积极申购农业部印发的无公害农产品标识,加贴商标,所颁发的证书和标志使用权只限于核准使用的产品。二是做好无公害农产品的日常管理工作。全年共完成豇豆、韭菜、莲藕、葡萄四个品种的换证工作,新认证青菜、乌菜两个无公害品种(跨)及“禾味黑豆”等21个绿色产品,现全区共有无公害农产品20个,其中种植业农产品13个,水产品5个,2个初级加工农产品。三是加强农资市场的巡查整治力度。成立了“农资专项整治工作队”,与镇(街)干部一道,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整治4次(春季和秋季专项行动),全面检查区域内所有的农资销售点。同时将禁用农药及替代品种印成明白纸(总数8000份),张贴在各农资销售点及村民集中处,努力将农资安全知识普及率提高到100%,确保全区农资市场安全;四是加强动物检验检疫。按照“区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的原则,制定了详细的集中强制免疫方案。全年共购进禽流感疫苗99万毫升、口蹄疫疫苗27万毫升、猪蓝耳病疫苗43万毫升、猪瘟疫苗59万头份、鸡新城疫疫苗90万羽份,耳标4万多套。集中防疫期间防疫禽流感300多万只次、猪口蹄疫5万头次、猪瘟5万头次、免疫注射牛羊1000多头次,全区的规模养殖户和散养户强制免疫密度达100%,实现了2010年不发生重大动物疫病,不成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首发地和疫源地的动防目标。
(六)结合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今年以来,我委在结合实际,认真总结的基础上,按照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的总体建设思路,按照《包河区2010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意见》,以实施五项工程为重点,强力推进全区新农村建设:一是实施大圩都市农业新市镇建设工程。按照“一镇、三园、三带”规划布局,重点做好新市镇的规划、指导、协调和服务。今年重点在完善内部农村基础设施改造和产业布局调整上取得了可喜进步,成效明显;二是实施“一镇十村”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工程。大圩镇作为“省新农村建设示范镇”,其镇内“新民、磨滩、新河、晓南、圩西、沈福”6个村也相继纳入省、市、区新农村示范村。今年以来,按照“徽派风格、现代水乡、生态果园、都市农庄”的建设风格,采用“穿靴戴帽、去脂抹粉”的方式,共投入专项建设资金1200多万元(其中省新农资金270万元),完成了872户旧民居的改造,新修机耕砂石路23条,完成4万多米的村内水泥道路建设以及多处水利设施建设和污水处理设施,并利用农村饮水工程项目,加大投入,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义城街道的董城、汪潦、前杨三村的新农村建设也成效显著,全街道共投入专项资金858万元,完成棚居改造126间、硬化道路46.8千米,新增绿化面积24万平方米,增设自来水管道44.94千米,下水管道18.8千米,挖污水处理池18万立方,完成改厕率98%以上,村容村貌得到显著改观,彻底改变了农村“脏、乱、差”现象。三是实施烟墩牛角大圩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工程。该项目位于包河区烟墩镇牛角大圩,规划面积1.5万亩,计划总投资10亿元,力争3年内基本建成,已被纳入2010年省“861”和市“1346”行动计划。按照三年规划建设进度,于2010年12月16日正式开工,今年共成立了5个村的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引进了首家农业开发公司——安徽园欣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顺利进驻,首批流转土地2938.51亩,租期16年。四是实施“文明乡村”建设工程。按照全市统一要求,我区制定了三年实施规划,重点对去年百日行动计划的成果做好总结表彰和巩固提升工作,年底顺利实现60%的文明村要求。全区54个村今年已转为社区的有16个,实际现有38个行政村。五是实施“城中村”改造工程。全区共有38个城中村改造,今年已全面启动14处重点建设项目,涉及8494户,占地3382.9亩,建筑面积381.2万平方米,总投资71.6亿元,至今已完成转户农民3.1万人,占全区15万农民总数的21%。
(七)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面助推农机化发展
一是认真宣传和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利用科普赶集、会议、报刊、电台和专栏等媒体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确保政策贯彻不走样,使购机补贴真正成为老百姓心中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通过宣传,今年我区共有2户农必一农业园区自筹资金35.29万元购置大中拖等农机10台套,享受财政购机补贴7.56多万元;
7、积极组织参加中国安徽(合肥)农业产业化交易会。一是组织本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展;二是编印《合肥市包河区滨湖农业综合开发投资指南》,散发给参会的中外企业代表;三是邀请部分企业到我区大圩镇和牛角大圩实地参观考察。
二、2010年工作安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推进科学发展、建设滨湖新区、发展都市农业”这一主题,以调整优化种植结构为主线,以培育发展农业主导产业为核心,以推进农业经营机制创新和农业科技创新为动力,着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确保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
(二)重点任务安排
1、加速推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以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结构城市化转型为方向,充分利用秋种换茬之机,立争完成每年传统粮油种植面积平均压减1万亩,农作物秸秆产量减少XX吨,新增蔬菜、瓜果、苗木、花卉等经济作物5000亩的工作目标。
2、做好重点项目建设与申报工作。“赠人千金,不如授人一技”,除做好当前正在实施的重点农业技术项目外,还积极申报2010年省、市农业新项目,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全力助推我区农业迈上新台阶。
3、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以滨湖新区建设和打造中国最美的湖区都市田园为统揽,坚持“三个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社区集中、公共资源向镇村服务中心集中),推进“四个优化”(优化农村社区布局、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优化城乡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实现“五个提高”(提高农民收入和农村集体经济收入水平、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城市化水平、提高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提高农民文明素质水平、提高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水平),努力走出一条与全省“第一城区”相适应、具有滨湖特色的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之路,不断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
4、抓好食品安全工作。加大源头治理力度,严格实行农药市场准入制度,做好农产品质量检测、监测,确保食品安全。同时加大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力度。以蔬菜、水产品、农药、化肥等为重点对象,以批发市场、农村集贸市场为重点地点,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和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全面提升农产品安全水平。
5、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继续加强指导服务力度,争取打造一批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建设一批规模档次较高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园区;建立一批优效安全的农产品品牌体系;扶持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外接市场、内联农户的桥梁作用,以“公司(市场、协会、大户、农民经纪人)+农户”的模式,引导和扶持农民群众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6、继续抓好民生工程工作。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确保全年目标百分百完成;依法加强农民负担和农村财务监督管理,严防农民负担反弹;配合财政、监察等部门做好良种补贴、粮食直补、能繁母猪补贴、农机具补贴等各种补贴的发放。
第三篇:农委工作总结
农委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农委的大力指导下,我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推进科学发展、建设滨湖新区、发展都市农业”的工作主题,按照年初工作目标,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核心,以“建设和发展高效都市农业”为方式,全力开展各项农业工作,呈现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良好格局,现将2010年工作情况和2010年工作安排汇报如下:
一、2010年工作回顾
(一)农业综合能力稳步提升,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
今年我区年种植业总产值达3亿
元,其中水稻种植面积万亩,总产量万吨,平均亩产455公斤;油菜万亩,午季产量亩均产量151公斤;小麦万亩,午季均亩均产量390公斤;蔬菜复种面积万亩,总产万吨,分别比去年增加了12%和%;全年渔牧业生产也呈平稳增长态势:肉类总产量10000吨,畜禽出栏量为生猪万头、家禽450万只;水产养殖面积为18000亩,其中精养池塘面积10000亩,龙虾养殖面积为4000亩,全年水产品产量9000吨;全区共繁育各类淡水鱼苗8100万尾,投放各类鱼种1600吨。
(二)农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初步形成
今年以来,我委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的文件精神,紧紧围绕“三圈、五带、十园、百区、六大产业集群”及“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工作思路,大力开展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全年新发展莲藕6000亩、露地菜7800亩、设施大棚180亩,减少
粮油种植面积万亩(其中水稻减少万亩,油菜减少万亩),如今已逐渐形成“村村有特色,村村有新品”的现代农业种植格局。如大圩镇新民、晓南,淝河镇卫乡等村的种植品种在我市已小有名气,市民一提起葡萄就会想起大圩葡萄,一说起番茄就会联想到卫乡番茄,各镇各村都渐渐创出了自己的品牌和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已初步形成。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农业发展方式明显转变
为进一步提升农业规模化生产水平,提高土地产出效益,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近年来,我区以引导农民流转土地为突破口,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引资,积极为外来投资者提供环境保障和奖励政策。烟墩镇今年成功引进首家农业开发公司——安徽园欣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进驻安徽滨湖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区,成立了5个村的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首批流转土地达亩。义城镇塘西村也引进合肥银湖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
司,承包了400多亩流转土地开发大棚蔬菜和设施农业。大圩镇也将全镇14个村中的10个村,分片规划,引导发展,广招农业项目。目前已有10多家农业龙头企业和外地能人成功进驻,如:华泰集团在磨滩村承包500多亩土地发展苗木花卉,合肥战友农业开发公司在磨滩村承包200多亩土地发展双孢菇,合肥佳佳龙虾养殖有限公司在沈福村承包XX多亩土地从事龙虾生产,安徽徽王食品有限公司在慈云、圩西村承包200多亩土地试种蓝莓。这些企业在建设项目同时,又提供了众多的就业岗位,使得周边土地已流转的农户除了获得稳定的土地租金外,还可以“在家门口”打工,月收入近千元,实现了“企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双赢局面,打工收入已成为全区农民增收的主要增长点。目前全区共有农业龙头企业30个(其中省级龙头企业4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2个(其中专业合作社23个,省级示范合作社3个,市级示范合作社5个)。
(四)农业科技进步加快,现代农业科技含量明显增强
今年以来,我委坚持按照“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深入开展农业科技入户、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以及重点项目的实施工作,且重点在“转变农民传统习惯,提高农民科技意识上”下工夫,拟通过农技人员下乡指导和项目实施来提升全区现代农业的科技水平。全年共邀请省、市农业专家、教授授课十余次,举办了各类技术培训班60多期,田间课堂1000多场,培训农民达10000多人次。今年共实施重点技术项目四个:一是国家级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江淮平原秸秆循环利用技术集成与示范》。该项目主要是通过机械收割时,对油菜秸秆的碾压和撕裂处理,使秸秆体积减少、硬度降低,待机械收割后将田块注水,再进行巡耕,使秸秆与土壤结合,土中腐解,最后实施机械插秧,从而实现整个生产循环的机械化,此种方法不仅能改良土壤,而且还能使每亩增收节支50元以上。
在今年秸秆禁烧期间,吴市长还专门调研了该项目,并给予了充分肯定。二是国家级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建设。目前已完成了全区五个镇(街)共50个行政村的土壤样品采集工作;完成土样、植株样化验标本2100个;在大圩镇磨滩、新河、新民、圩西等村建立白菜、油菜、葡萄等作物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示范田3万亩;确定了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和肥东县磷肥厂2家企业作为我区配方肥定点生产企业,并在大圩镇圩西、义城镇集贸市场、烟墩镇集贸市场建立了配方肥销售网络,使全区使用配方肥面积普及率80%,配方肥使用量达4000吨。经测产,今年的蔬菜、西甜瓜、葡萄及油菜普遍增收,全区总节本增效达1100万元以上,让广大农民得到了科学技术带来的实惠。三是蔬菜营养泥炭块育苗技术试验示范。项目位于包河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大圩镇圩西村、晓南村的三个蔬菜生产基地内。共有示范品种13个、培育营养泥炭块秧苗20万
棵、示范栽培面积达60亩,平均亩产较常规育苗增收1605元。四是蔬菜新品种引进、种植与示范推广项目建设。全年共引进了58个蔬菜、葡萄新品种,其中大多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新品种。项目分为棚室栽培和露地示范两项内容,其中23个棚室内品种涵盖辣椒、西红柿、茄子、黄瓜、南瓜、毛豆、西葫芦、瓠子、甜瓜、西瓜等41个新品种,露地区则主要包括美人指、醉金香、金手指等16个葡萄新品种和1个马铃薯新品种。5月14日,市农委还专门组织了全市各县区的农委主任以及蔬菜种植大户代表共计100余人,来我区现场观摩菜瓜果新品种的种植情况,与会代表观后均给予了高度评价,纷纷表示这些优质新品将为我区的农家乐休闲旅游添光加彩。通过这些重点科技项目的实施,极大地增加了我区农业科技含量。
(五)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农产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
一是严格遵守无公害管理规定,做好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工作。制定区、镇(街)层层落实责任制,从组织落实到任务分解,严格执行属地管理和产品追溯制,要求各基地积极申购农业部印发的无公害农产品标识,加贴商标,所颁发的证书和标志使用权只限于核准使用的产品。二是做好无公害农产品的日常管理工作。全年共完成豇豆、韭菜、莲藕、葡萄四个品种的换证工作,新认证青菜、乌菜两个无公害品种(跨)及“禾味黑豆”等21个绿色产品,现全区共有无公害农产品20个,其中种植业农产品13个,水产品5个,2个初级加工农产品。三是加强农资市场的巡查整治力度。成立了“农资专项整治工作队”,与镇(街)干部一道,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整治4次(春季和秋季专项行动),全面检查区域内所有的农资销售点。同时将禁用农药及替代品种印成明白纸(总数8000份),张贴在各农资销售点及村民集中处,努力将农资安全知识普及率
提高到100%,确保全区农资市场安全;四是加强动物检验检疫。按照“区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的原则,制定了详细的集中强制免疫方案。全年共购进禽流感疫苗99万毫升、口蹄疫疫苗27万毫升、猪蓝耳病疫苗43万毫升、猪瘟疫苗59万头份、鸡新城疫疫苗90万羽份,耳标4万多套。集中防疫期间防疫禽流感300多万只次、猪口蹄疫5万头次、猪瘟5万头次、免疫注射牛羊1000多头次,全区的规模养殖户和散养户强制免疫密度达100%,实现了2010年不发生重大动物疫病,不成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首发地和疫源地的动防目标。
(六)结合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今年以来,我委在结合实际,认真总结的基础上,按照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的总体建设思路,按照《包河区2010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意见》,以实施五项工程为重点,强力推进全区新农村建设:
一是实施大圩都市农业新市镇建设工程。按照“一镇、三园、三带”规划布局,重点做好新市镇的规划、指导、协调和服务。今年重点在完善内部农村基础设施改造和产业布局调整上取得了可喜进步,成效明显;二是实施“一镇十村”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工程。大圩镇作为“省新农村建设示范镇”,其镇内“新民、磨滩、新河、晓南、圩西、沈福”6个村也相继纳入省、市、区新农村示范村。今年以来,按照“徽派风格、现代水乡、生态果园、都市农庄”的建设风格,采用“穿靴戴帽、去脂抹粉”的方式,共投入专项建设资金1200多万元(其中省新农资金270万元),完成了872户旧民居的改造,新修机耕砂石路23条,完成4万多米的村内水泥道路建设以及多处水利设施建设和污水处理设施,并利用农村饮水工程项目,加大投入,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义城街道的董城、汪潦、前杨三村的新农村建设也成效显著,全街道共投入专项资金858万元,完成棚居改造126
间、硬化道路千米,新增绿化面积24万平方米,增设自来水管道千米,下水管道千米,挖污水处理池18万立方,完成改厕率98%以上,村容村貌得到显著改观,彻底改变了农村“脏、乱、差”现象。三是实施烟墩牛角大圩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工程。该项目位于包河区烟墩镇牛角大圩,规划面积万亩,计划总投资10亿元,力争3年内基本建成,已被纳入2010年省“861”和市“1346”行动计划。按照三年规划建设进度,于2010年12月16日正式开工,今年共成立了5个村的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引进了首家农业开发公司——安徽园欣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顺利进驻,首批流转土地亩,租期16年。四是实施“文明乡村”建设工程。按照全市统一要求,我区制定了三年实施规划,重点对去年百日行动计划的成果做好总结表彰和巩固提升工作,年底顺利实现60%的文明村要求。全区54个村今年已转为社区的有16个,实际现有38个行政村。五是实施“城中
村”改造工程。全区共有38个城中村改造,今年已全面启动14处重点建设项目,涉及8494户,占地亩,建筑面积万平方米,总投资亿元,至今已完成转户农民万人,占全区15万农民总数的21%。
(七)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面助推农机化发展
一是认真宣传和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利用科普赶集、会议、报刊、电台和专栏等媒体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确保政策贯彻不走样,使购机补贴真正成为老百姓心中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通过宣传,今年我区共有2户农必一农业园区自筹资金万元购置大中拖等农机10台套,享受财政购机补贴多万元;二是做好农机及驾驶人员检审工作。全年共检验变形农用运输机343台、联合收割机8台、小型犁耕机41台,驾驶员年审394人,新办农机入户169台,驾驶证37人。三是抓好农机科技培训。共开办培训班4期,培训新机手37人、机手450人,有
力保障了农机使用安全。四是做好农机跨区作业工程。今年午秋两季收割期,我们从灌输等地引进了近百台高性能的联合收割机,机收面积5万亩,机收率94%,为农民节支增收300万元;五是做好农机油菜秸秆循环利用工作。通过“江淮平原区秸秆还田循环利用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的实施,从源头上解决秸秆焚烧难题。
(八)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不断改进工作作风
全年共重点开展了六项活动,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巩固年活动、“为新市镇建设添光彩、为都市农业做贡献”主题实践活动、与村居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与困难群众“结对帮扶”活动和“七一”纪念活动。活动中,一是重视到位。分别召开了动员大会,并广泛宣传;二是组织到位。分别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机构;三是效果到位。在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委党委和所属各支部共召开座谈
会6次,开展个别访谈218次,发放征求意见表120份,设置意见箱6处,共征求到意见和建议94条;清理过时的制度10多条,新建制度10多条;在“七一”纪念党88周年的活动中,通过上党课、看电教片、集中学习、组织党员体检等10多项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
(九)按照上级要求,全力完成其他各项重点任务
1、全力做好秸秆“禁烧”工作。我区位于合肥东南上风口,域内有骆岗机场及合宁、合安等高速公路,辖大圩、义城、烟墩、淝河四镇及骆岗街道共5个农业镇街,现有农业耕地近9万亩,年种植油菜万亩、水稻万亩,年产秸秆2万吨左右。由于我区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禁烧初始,我们就充分认识禁烧工作的重大意义。为此,在区农委的统一调度下,我们成立了“禁烧”值班小组,不惧高温风雨,在重点“易燃”区域进行20多天24小时的轮岗值班。同时利用大圩镇圩西村实施的国家级重点项目《江淮
平原秸秆循环利用技术集成与示范》,将秸秆机收后腐熟还田,有效、圆满地完成了禁烧任务。
2、认真开展有害生物普查和监管工作。认真学习新的外来有害生物扶桑绵粉蚧的生态学知识培训,开展普查工作。对 “加拿大一枝黄花”实施动态监测,常态化管理,普查与定点相结合,春秋两季以区政府名义发布防除文件,适时发布防除通知,9月底,召开铲除现场会,组织全区200多人对区政府附近的“加拿大一枝黄花”进行围剿,各乡镇街道辖区内的一枝黄花蹲点包片,积极监督核查,促进一枝黄花铲除工作的有效开展,努力营造氛围,提高我区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安全意识。
3、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参保工作。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国家惠农政策之一,于2010年纳入我区民生工程范围,由我委承担全区主要粮食作物及能繁母猪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今年全区参保品种有4个,即水稻、油菜、小麦和
能繁母猪。其中水稻万亩、油菜万亩、小麦3500亩、能繁母猪1075头,全区约有万户农民参加了该保险,完成投保率百分之百。
4、加速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流转进程。一是大力宣传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政策。编印了《包河区农经工作资料汇编》XX余份,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专门会议、送政策下乡等多种形式,将政策精神原原本本地向镇村基层组织和广大农民传达;二是积极引导规范管理农村集体土地流转行为。在5月份召开了由区政府分管领导、各镇街、村居负责人参加的全区土地流转专题会议,对土地流转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动员部署。要求各街镇、村居积极引导农户在平等协商、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下流转土地,规范签定流转合同,并报发包方备案;三是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流转权益。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无擅自盘剥、截留、扣缴农民土地流转收益的行为;四是新建了区镇两级土地流转信息平台。投资
10万元,建立健全了区、镇两级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信息平台,并与市农委相应网站联网,发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信息;五是建立了包河区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在大圩镇、烟墩镇依托为民服务中心建立了土地流转平台服务窗口,并配置了大屏幕电子显示屏、电脑、打印机等必要的办公设施。自7月份土地流转信息平台建立以来,区镇两级已累计接待服务来自省内外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协会)等规模投资经营主体120余人次,接受群众咨询和为农民提供流转信息、流转合同等服务XX多人次。全区土地流转总面积已达万亩,占全区总耕地量的%。
5、积极落实好各项富民惠农政策。一是认真落实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农资直补、大户补贴、油菜补贴、购机补贴等各项支农政策,发放各类补贴万元;二是做好信访稳定工作,全年累计处理、调处、复查了土地纠纷27起141人次,做到了件件有答复,件件有解释。
6、积极组织参加市第二届农民运动会。一是包河区参加合肥市第二届农民运动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办事机构;二是制定并印发了运动会筹备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和责任人;三是落实了专项参赛经费,及时开始运动员报名、体检、选拔和训练等相关工作。由于准备充分,此次参赛成绩喜人,共获得了10个比赛单项奖,我区也并授予优秀组织奖称号。
7、积极组织参加中国安徽(合肥)农业产业化交易会。一是组织本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展;二是编印《合肥市包河区滨湖农业综合开发投资指南》,散发给参会的中外企业代表;三是邀请部分企业到我区大圩镇和牛角大圩实地参观考察。
二、2010年工作安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推
进科学发展、建设滨湖新区、发展都市农业”这一主题,以调整优化种植结构为主线,以培育发展农业主导产业为核心,以推进农业经营机制创新和农业科技创新为动力,着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确保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
(二)重点任务安排
1、加速推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以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结构城市化转型为方向,充分利用秋种换茬之机,立争完成每年传统粮油种植面积平均压减1万亩,农作物秸秆产量减少XX吨,新增蔬菜、瓜果、苗木、花卉等经济作物5000亩的工作目标。
2、做好重点项目建设与申报工作。“赠人千金,不如授人一技”,除做好当前正在实施的重点农业技术项目外,还积极申报2010年省、市农业新项目,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全力助推我区农业迈上新台阶。
3、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以滨湖新区建设和打造中国最美的湖区都市田
园为统揽,坚持“三个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社区集中、公共资源向镇村服务中心集中),推进“四个优化”(优化农村社区布局、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优化城乡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实现“五个提高”(提高农民收入和农村集体经济收入水平、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城市化水平、提高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提高农民文明素质水平、提高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水平),努力走出一条与全省“第一城区”相适应、具有滨湖特色的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之路,不断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
4、抓好食品安全工作。加大源头治理力度,严格实行农药市场准入制度,做好农产品质量检测、监测,确保食品安全。同时加大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力度。以蔬菜、水产品、农药、化肥等为重点对象,以批发市场、农村集贸市场为重点地点,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和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全面提升农产品
安全水平。
5、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继续加强指导服务力度,争取打造一批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建设一批规模档次较高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园区;建立一批优效安全的农产品品牌体系;扶持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外接市场、内联农户的桥梁作用,以“公司(市场、协会、大户、农民经纪人)+农户”的模式,引导和扶持农民群众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6、继续抓好民生工程工作。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确保全年目标百分百完成;依法加强农民负担和农村财务监督管理,严防农民负担反弹;配合财政、监察等部门做好良种补贴、粮食直补、能繁母猪补贴、农机具补贴等各种补贴的发放。
第四篇:农委工作总结
一、2012年工作回顾
(一)农业综合能力稳步提升,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
(二)农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初步形成
今年以来,我委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的文件精神,紧紧围绕“三圈、五带、十园、百区、六大产业集群”及“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工作思路,大力开展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全年新发展莲藕6000亩、露地菜7800亩、设施大棚180亩,减少粮油种植面积1.6万亩(其中水稻减少1.1万亩,油菜减少0.5万亩),如今已逐渐形成“村村有特色,村村有新品”的现代农业种植格局。如大圩镇新民、晓南,淝河镇卫乡等村的种植品种在我市已小有名气,市民一提起葡萄就会想起大圩葡萄,一说起番茄就会联想到卫乡番茄,各镇各村都渐渐创出了自己的品牌和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已初步形成。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农业发展方式明显转变
(四)农业科技进步加快,现代农业科技含量明显增强
今年以来,我委坚持按照“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深入开展农业科技入户、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以及重点项目的实施工作,且重点在“转变农民传统习惯,提高农民科技意识上”下工夫,拟通过农技人员下乡指导和项目实施来提升全区现代农业的科技水平。全年共邀请省、市农业专家、教授授课十余次,举办了各类技术培训班60多期,田间课堂1000多场,培训农民达10000多人次。今年共实施重点技术项目四个:一是国家级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江淮平原秸秆循环利用技术集成与示范》。该项目主要是通过机械收割时,对油菜秸秆的碾压和撕裂处理,使秸秆体积减少、硬度降低,待机械收割后将田块注水,再进行巡耕,使秸秆与土壤结合,土中腐解,最后实施机械插秧,从而实现整个生产循环的机械化,此种方法不仅能改良土壤,而且还能使每亩增收节支50元以上。在今年秸秆禁烧期间,吴市长还专门调研了该项目,并给予了充分肯定。二是国家级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建设。三是蔬菜营养泥炭块育苗技术试验示范。[1] [2] [3] [4]
更多关于农委工作总结的文章 >>2012年物业管理工作总结2012老干部工作总结2012年电话部工作总结2012年社区居委工作总结2012年建筑公司工作总结2012年公路养护工作总结【返回 部门工作总结 栏目列表】四是蔬菜新品种引进、种植与示范推广项目建设。全年共引进了58个蔬菜、葡萄新品种,其中大多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新品种。项目分为棚室栽培和露地示范两项内容,其中23个棚室内品种涵盖辣椒、西红柿、茄子、黄瓜、南瓜、毛豆、西葫芦、瓠子、甜瓜、西瓜等41个新品种,露地区则主要包括美人指、醉金香、金手指等16个葡萄新品种和1个马铃薯新品种。5月14日,市农委还专门组织了全市各县区的农委主任以及蔬菜种植大户代表共计100余人,来我区现场观摩菜瓜果新品种的种植情况,与会代表观后均给予了高度评价,纷纷表示这些优质新品将为我区的农家乐休闲旅游添光加彩。通过这些重点科技项目的实施,极大地增加了我区农业科技含量。
(五)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农产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
一是严格遵守无公害管理规定,做好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工作。制定区、镇(街)层层落实责任制,从组织落实到任务分解,严格执行属地管理和产品追溯制,要求各基地积极申购农业部印发的无公害农产品标识,加贴商标,所颁发的证书和标志使用权只限于核准使用的产品。二是做好无公害农产品的日常管理工作。三是加强农资市场的巡查整治力度。成立了“农资专项整治工作队”,与镇(街)干部一道,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整治4次(春季和秋季专项行动),全面检查区域内所有的农资销售点。同时将禁用农药及替代品种印成明白纸(总数8000份),张贴在各农资销售点及村民集中处,努力将农资安全知识普及率提高到100%,确保全区农资市场安全;四是加强动物检验检疫。
(六)结合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今年以来,我委在结合实际,认真总结的基础上,按照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的总体建设思路,按照《包河区2012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意见》,以实施五项工程为重点,强力推进全区新农村建设:一是实施大圩都市农业新市镇建设工程。按照“一镇、三园、三带”规划布局,重点做好新市镇的规划、指导、协调和服务。今年重点在完善内部农村基础设施改造和产业布局调整上取得了可喜进步,成效明显;二是实施“一镇十村”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工程。三是实施烟墩牛角大圩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工程。四是实施“文明乡村”建设工程。按照全市统一要求,我区制定了三年实施规划,重点对去年百日行动计划的成果做好总结表彰和巩固提升工作,年底顺利实现60%的文明村要求。全区54个村今年已转为社区的有16个,实际现有38个行政村。五是实施“城中村”改造工程。
(七)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面助推农机化发展
一是认真宣传和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利用科普赶集、会议、报刊、电台和专栏等媒体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确保政策贯彻不走样,使购机补贴真正成为老百姓心中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通过宣传,今年我区共有2户农必一农业园区自筹资金35.29万元购置大中拖等农机10台套,享受财政购机补贴7.56多万元; 更多关于农委工作总结的文章 >>2012年物业管理工作总结2012老干部工作总结2012年电话部工作总结2012年社区居委工作总结2012年建筑公司工作总结2012年公路养护工作总结【返回 部门工作总结 栏目列表】
二是做好农机及驾驶人员检审工作。全年共检验变形农用运输机343台、联合收割机8台、小型犁耕机41台,驾驶员年审394人,新办农机入户169台,驾驶证37人。三是抓好农机科技培训。共开办培训班4期,培训新机手37人、机手450人,有力保障了农机使用安全。四是做好农机跨区作业工程。今年午秋两季收割期,我们从灌输等地引进了近百台高性能的联合收割机,机收面积5万亩,机收率94%,为农民节支增收300万元;五是做好农机油菜秸秆循环利用工作。通过“江淮平原区秸秆还田循环利用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的实施,从源头上解决秸秆焚烧难题。
(八)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不断改进工作作风
全年共重点开展了六项活动,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巩固年活动、“为新市镇建设添光彩、为都市农业做贡献”主题实践活动、与村居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与困难群众“结对帮扶”活动和“七一”纪念活动。活动中,一是重视到位。分别召开了动员大会,并广泛宣传;二是组织到位。分别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机构;三是效果到位。
(九)按照上级要求,全力完成其他各项重点任务
1、全力做好秸秆“禁烧”工作。我区位于合肥东南上风口,域内有骆岗机场及合宁、合安等高速公路,辖大圩、义城、烟墩、淝河四镇及骆岗街道共5个农业镇街,现有农业耕地近9万亩,年种植油菜3.5万亩、水稻5.26万亩,年产秸秆2万吨左右。由于我区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禁烧初始,我们就充分认识禁烧工作的重大意义。为此,在区农委的统一调度下,我们成立了“禁烧”值班小组,不惧高温风雨,在重点“易燃”区域进行20多天24小时的轮岗值班。同时利用大圩镇圩西村实施的国家级重点项目《江淮平原秸秆循环利用技术集成与示范》,将秸秆机收后腐熟还田,有效、圆满地完成了禁烧任务。
2、认真开展有害生物普查和监管工作。认真学习新的外来有害生物扶桑绵粉蚧的生态学知识培训,开展普查工作。对 “加拿大一枝黄花”实施动态监测,常态化管理,普查与定点相结合,春秋两季以区政府名义发布防除文件,适时发布防除通知,9月底,召开铲除现场会,组织全区200多人对区政府附近的“加拿大一枝黄花”进行围剿,各乡镇街道辖区内的一枝黄花蹲点包片,积极监督核查,促进一枝黄花铲除工作的有效开展,努力营造氛围,提高我区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安全意识。
3、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参保工作。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国家惠农政策之一,于2012年纳入我区民生工程范围,由我委承担全区主要粮食作物及能繁母猪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今年全区参保品种有4个,即水稻、油菜、小麦和能繁母猪。其中水稻4.5万亩、油菜3.5万亩、小麦3500亩、能繁母猪1075头,全区约有1.75万户农民参加了该保险,完成投保率百分之百。
4、加速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流转进程。
5、积极落实好各项富民惠农政策。一是认真落实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农资直补、大户补贴、油菜补贴、购机补贴等各项支农政策,发放各类补贴422.73万元;二是做好信访稳定工作,全年累计处理、调处、复查了土地纠纷27起141人次,做到了件件有答复,件件有解释。
6、积极组织参加市第二届农民运动会。一是包河区参加合肥市第二届农民运动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办事机构;二是制定并印发了运动会筹备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和责任人;三是落实了专项参赛经费,及时开始运动员报名、体检、选拔和训练等相关工作。由于准备充分,此次参赛成绩喜人,共获得了10个比赛单项奖,我区也并授予优秀组织奖称号。更多关于农委工作总结的文章 >>2012年物业管理工作总结2012老干部工作总结2012年电话部工作总结2012年社区居委工作总结2012年建筑公司工作总结2012年公路养护工作总结【返回 部门工作总结 栏目列表】
7、积极组织参加中国安徽(合肥)农业产业化交易会。一是组织本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展;二是编印《合肥市包河区滨湖农业综合开发投资指南》,散发给参会的中外企业代表;三是邀请部分企业到我区大圩镇和牛角大圩实地参观考察。
二、2012年工作安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推进科学发展、建设滨湖新区、发展都市农业”这一主题,以调整优化种植结构为主线,以培育发展农业主导产业为核心,以推进农业经营机制创新和农业科技创新为动力,着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确保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
(二)重点任务安排
1、加速推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以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结构城市化转型为方向,充分利用秋种换茬之机,立争完成每年传统粮油种植面积平均压减1万亩,农作物秸秆产量减少xx吨,新增蔬菜、瓜果、苗木、花卉等经济作物5000亩的工作目标。
2、做好重点项目建设与申报工作。“赠人千金,不如授人一技”,除做好当前正在实施的重点农业技术项目外,还积极申报2012年省、市农业新项目,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全力助推我区农业迈上新台阶。
3、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以滨湖新区建设和打造中国最美的湖区都市田园为统揽,坚持“三个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社区集中、公共资源向镇村服务中心集中),推进“四个优化”(优化农村社区布局、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优化城乡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实现“五个提高”(提高农民收入和农村集体经济收入水平、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城市化水平、提高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提高农民文明素质水平、提高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水平),努力走出一条与全省“第一城区”相适应、具有滨湖特色的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之路,不断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
4、抓好食品安全工作。加大源头治理力度,严格实行农药市场准入制度,做好农产品质量检测、监测,确保食品安全。同时加大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力度。以蔬菜、水产品、农药、化肥等为重点对象,以批发市场、农村集贸市场为重点地点,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和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全面提升农产品安全水平。
5、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继续加强指导服务力度,争取打造一批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建设一批规模档次较高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园区;建立一批优效安全的农产品品牌体系;扶持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外接市场、内联农户的桥梁作用,以“公司(市场、协会、大户、农民经纪人)+农户”的模式,引导和扶持农民群众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6、继续抓好民生工程工作。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确保全年目标百分百完成;依法加强农民负担和农村财务监督管理,严防农民负担反弹;配合财政、监察等部门做好良种补贴、粮食直补、能繁母猪补贴、农机具补贴等各种补贴的发放。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更多关于农委工作总结的文章 >>2012年物业管理工作总结2012老干部工作总结2012年电话部工作总结2012年社区居委工作总结2012年建筑公司工作总结2012年公路养护工作总结【返回 部门工作总结 栏目列表】第五篇:关于民主评议市农委工作问卷调查情况报告
关于民主评议市农委工作问卷调查情况报告
为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对市农委工作的意见,客观公正地评议农委工作,推动农委工作再上新台阶,市政协民主评议测评组在各镇(办事处)、市农委及有关部门的协助下,就该部门政风行风建设情况,对全体政协委员、部分人大代表、市级机关作风监督员、基层干部、农委服务对象和农民代表开展了走访及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是农委近三年来履行职责、依法行政、效能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情况。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调查表500份,收回370份,回收率为74%。
一、总体评价
从问卷调查情况看,被调查对象对农委工作总体满意。综合评价中选择满意的有294人,占79.5%;基本满意的69人,占18.6%;不满意的有4人,占1.1%;不了解的3人,占0.8%。
二、分项评价
履行职责情况,满意率
81.4%,基本满意率17.3%,不满意率
0.5%,不了解的占0.8%。
依法行政情况,满意率
74.8%,基本满意率22.2%,不了解的占3%。
效能建设情况,满意率74.3%,基本满意率18.9%,不满意率2.7%,不了解的占4.1%。
队伍建设情况,满意率74.9%,基本满意率21.3%,不满意率0.5%,不了解的占3.3%。
三、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
调查问卷中,就农委如何进一步改进工作、更好地履行职能的书面意见和建议,经梳理汇总,主要有:
1、建议农委加大惠农政策的公示力度,进一步延长惠农政策的公示时间,特别是涉及项目补贴方面,切实帮助企业申报惠农项目,在必要的时候帮一把扶一把,使从事农业生产的企业能够充分享受到国家的各种优惠扶持政策。
2、建议农委加强申报农产品“三品”的组织、宣传和指导工作,努力提高“三品”在我市农产品中所占的比重。
3、目前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队伍力量薄弱,设备不足,检测机制不健全。建议农委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形成严格的监管体系,并将检测结果及时向群众公示,让老百姓真正吃上放心菜、放心粮。
4、建议重视农产品营销工作,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平台,畅通、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推进线上线下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5、进一步加强农技人员与农民群众之间的联系,及时提供信息服务,有效防治水稻病虫害,减少农户损失。
6、对农业项目资金补助时,不仅要照顾大项目,也要照顾小型农业项目,加强对本市农业小微企业尤其是小型生态农业项目的扶持。
7、由于我市农业生产格局较分散、栽培作物多样、病虫害发生原理复杂,建议在对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时,注重合理化、科学化原则,因地制宜,真正造福广大农户。
8、一些群众反映购置的稻种在种植后有很多杂秧苗,联系镇农服中心鉴定无果,建议农委加强对此类情况的技术咨询与服务。
9、农村绿化树种中有较多雌株杨树,每年到了5月份杨絮漫天飞舞,对生活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一定危害,建议农委加强对农村绿化工作的指导,逐步改善农村绿化品种。
10、对群众通过《仪征政府论坛》提出和反映的问题在线答复存在个别超期现象。
11、建议加强农委部门行政信息公开和工作宣传,提高工作透明度和公众知情度,同时,加强涉农资金管理,预防涉农领域职务犯罪滋生。
12、国家对农业机械化重视度日渐提高,工作量加大,但我市配套的工作经费和工作人员明显不足,建议增加相关农机化工作经费及人员。
13、农委实行门禁制度后,给群众办事带来了一些不便,建议农委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机关管理,方便群众办事。
此外,我们在调查走访中还收集到一些相关意见建议,供政府有关部门参考:
一是许多大户反映购置的烘干机无处安装、工厂化育苗没有设施用地,请求相关部门帮助解决农业设施用地问题。
二是由于仪征本地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相对空白,我市的不少农产品要经外地批发市场再回流至本地,市民难以享受到本地质优价廉的农产品。
建议在农贸市场开辟本地农产品摊位或建设本地农产品专业市场,优先满足本地群众对农产品的需求。三是农民普遍反映卖粮难,粮食收购中产品的等级评判人为因素多,部分农民不得不将粮食交由粮贩低价收购,极大地损害种粮户利益,建议相关部门严格粮食收购环节的管理,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四是进一步推进农业保险,提高农业种植户抗风险能力,保护规模农业种植户的积极性。
综合分析
农委工作覆盖面广,既关乎全市发展环境,也关乎民生福祉,服务对象众多,做好农委工作对维护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来看,无论是总体评价还是分项评价,服务对象对我市农委工作总体评价较高,各项满意和基本满意率合计都在90%以上。测评组在与调查对象走访交流中,也深切感受到被调查对象对农委工作给予的充分肯定。从进一步提升农委工作水平的角度,对问卷调查中反映的问题原因剖析如下:
一、服务群众能力亟待提升。
问卷调查显示,群众对农委效能建设的不满意率较高,达2.7%,体现出农委服务群众的效率及能力还有待提升。在惠农政策公示方面,调查问卷中“行政权力(办事项目)公开运行情况”项群众满意率为70.9%,不满意率达到2%,部分被调查者反映目前惠农政策的公开渠道不够通畅,且公示时间较短,无法及时享受到最新的惠农政策。建议市农委加强国家、省市惠农政策的宣传工作,让广大农户及时知晓。此外,对农业园区的补贴政策及申报条件应当做到公开透明,对符合条件的园区积极帮助其向上申报,使各园区之间能够公平竞争,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业补贴政策的效用。在开展培训教育方面,部分被调查者反映对农民开展技术培训本是一项惠民政策,但由于培训对象大部分年龄偏大,且部分培训内容和农业生产实际脱节,培训往往流于形式,效果大打折扣。建议开展农技培训一定要细谋实干,让农民群众真正学到先进实用的新技术和新知识。二、农产品质量监管亟待加强。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质量安全又是食品安全的源头和基础。从问卷数据来看,群众对农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不满意率达2.8%,是履职项目中不满意率最高的一项。这既反映了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切,更反映了群众对食品质量安全的关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既有生产环节的监管,又有流通环节的监管。农委承担着食用农产品从种植养殖环节到市场的质量安全监管职能,但目前农委下设的农监科仅有4人且为兼职,薄弱的监管力量与全市繁重的监管任务不相匹配。对此建议:一是增强监管力量,尽快配齐配强农产品质量监管队伍,加强监管业务经费保障,完善检验检测设备设施,以便及时、高效、准确地对农产品质量进行检测,提升监管效能。二是打造产地与市场之间监管链的无缝衔接。目前我市农产品已经建立产地准出机制,由各镇农产品产地准出检测室负责日常检测及监管工作,但进入市场时却没有准入机制,使产地准出的实际效力大大削弱。建议农委继续完善农产品产地准出机制,并主动对接市场监管局加快建立市场准入机制,确保农产品从产地到市场之间监管工作不留空白。三是对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加强监管。部分农户为迎合市场追求农作物的低虫害、高颜值,过量施用农药或使用高毒农药,建议农委加大对销售、使用有机磷等高毒高残留农药行为的打击力度,杜绝来自各类农业投入品的风险隐患。同时,加大对农业生产物资的检查力度,联合市场监管部门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净化农资市场。三、农产品品牌意识亟待加强。
绿篱蔬菜、陈集菜油等农产品在市场上大受欢迎,这一现象的背后体现了群众对于品牌的强烈需求。仪征处于丘陵山区的地理特点,决定了其农业规模化发展的先天基础较为薄弱,制约因素多,与邻近的高邮市相比,2015年高邮粮食总产量是我们仪征的2.62倍,以量竞争劣势明显。建议农委转变思路,转劣势为优势,利用丘陵山区污染物不易沉积的特点,培育农产品品牌,大力提升农副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一是扩大品牌数量,加快推进优势农产品“三品”申报,积极宣传农产品商标的注册、运用、保护和管理知识,打造更多优秀农产品品牌;二是提升品牌知名度,引导农业企业重视品牌运营与管理,通过农产品展销会、互联网等平台,对外推介优秀品牌,扩大本土农业品牌的影响力。四、基层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农业的战场在农村,乡镇农服中心、兽医站就是战场的第一线,其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工作能力及服务意识直接关系全市农业的发展情况。我市基层农技队伍目前呈现出人才匮乏、人员老化等特点,严重制约了农委在基层职能的有效发挥。建议农委加大对乡镇兽医站等基层站所的队伍建设,一方面,查漏补缺、充实队伍,招收年青农技人员,委托涉农院校和职高开设急需专业,实行定向招生定向招聘,补充新鲜血液;另一方面,加强业务指导,组织在职农技人员参加农业专业培训教育,限期提升知识水平,努力造就一支专业水平强、业务能力高、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人员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