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和应急预案

时间:2019-05-12 20:40: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煤矿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和应急预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煤矿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和应急预案》。

第一篇:煤矿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和应急预案

xx省xx县xx乡xx煤矿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及应急救援预案

xx省xx县xx乡xx煤矿

xxxx年xx月

目录

第一部分:xx煤矿概况

第二部分:应急与求援系统组成

第三部分: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及应急与救援预案

一、水

二、火

三、瓦斯

四、煤尘

五、顶板

六、提升运输

七、供电

八、火工品

九、高空作业

十、高压及高速运转设备

十一、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

十二、瓦斯利用

重大危险源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 及应急救援预案

第一部分 xxx煤矿概况

xxx煤矿位于贵州省xx县xx乡,行政区隶属于xx县xx乡所辖,矿井距xx县城直距xxkm,距xx乡约xxkm;矿井有公路相通,交通十分便利。

xxx煤矿隶属xx县煤炭管理局管辖,企业性质属独资企业,为生产矿井之一。

井田边界由A、B、C、„„拐点坐标控制,其矿区范围拐点坐标如下表: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

拐点号 X 坐标 Y 坐标 A xxx xxx B xxx xxx C xxx xxx D xxx xxx „„ „„ „„

井田北界为xxx拐点连线,东界为xx拐点连线,南界为xx拐点连线,西界为xx拐点连线,矿井开采深度+xxm。井田走向长xxkm,倾向宽xxKm,面积约xxkm2。

第二部分 应急与求援系统组成

煤矿成立应急救援组织和机构,即xx煤矿应急救援指挥部。其组织如下:

总指挥: XXX(矿长);

副总指挥:XXX(副矿长);

副总指挥:XXX(技术员);

成员:XXX XXX XXX XXX XXX „„。

矿井发生重大事故后,煤矿矿长、安全矿长、技术员必须立即赶到抢险救援指挥部组织抢救:矿长是负责处理灾害事故的全权指挥者,在矿长未到前,由值班矿长指挥。如果矿长对抢救事故的全面指挥工作不能有效地领导,则由副总指挥中集体推荐一名为总指挥,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到现场后,由上级主管部门任命总指挥或由上级主管部门领导担任,并授以全部权力和责任。

处理事故过程中,各有关人员的职责:

矿长:是处理灾害事故的全权指挥者,在煤矿技术员、矿务局救护大队大队长的协助下,制定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

各副总指挥及各单位参加事故抢险人员根据总指挥的分工、安排,积极组织人员不讲任何条件,不折不扣地完成所接受的任务;

各有关副矿长,根据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作战计划,负责组织为处理事故所必需的任务待命,及时调集救灾所必需的设备、材斜,并由指定的副矿长严格控制入井人员,签发抢救事故用的入井特别许可证;

矿山救护队队长,对矿山救护队的行动具体负责,全面指挥,领导矿山救护队和辅助救护队,根据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所规定的任务,完成对灾区遇难人员的救援和事故处理,如果与其它矿山救护队联合作战时,应临时成立矿山救护队联合作战部,由煤矿事故所签订的矿山救护协议的救护队队长担任指挥,协调各救护队的战斗行动;

驻矿煤管站安全人员,根据批准的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以及按照《规程》规定对抢险救灾工作的安全和入井人员的控制实行有效的监督;

通风瓦检负责人,按照总指挥的命令,负责改变矿井通风制度,注视主要通风机的工作状态,组织完成必要的通风工程,并执行与通风有关的其它措施;

矿调度室,按照总指挥的命令,负责协调各方面的工作,协助指挥进行挽救和灾害处理,并负责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情况,并立即将事故情报报告矿山救护队,矿长、技术员和行业主管部门、镇煤管站、县煤炭局,同时及时下达总指挥的命令,通知所有调度员,到调度室待命,随时调度抢险救灾工作,统计、掌握出入井人数和留在井下各地点的人数;

各有关采煤队、掘进队负责查对本区域工作面内的人数,并采取措施,将他们有组织地带领沿避灾路线图规定的线路,撤到安全地点、直到地面,并将现场所见的事故性质、范围、原因等情况。如实、详细汇报给矿调室,并准备随时接受任务,完成有关抢险和灾害处理任务;

矿灯、自救器发放室负责人,应根据入井人员的挂牌和矿灯领自,自救器牌号码,查清在井下的人数和姓名,并迅速报告调度室,对没有持有入井特别许可证的所有人员,不得发给矿灯、自救器,并在井口必须严格检查,禁止入井;

材料供应:及时准备好必需的抢救材料,并根据抢险指挥部的命令,迅速运送到指定地点;

机电:根据指挥部的命令,负责改变主要通风机的工作制度,并保证正常运转,掌握矿井内的停送电工作,及时抢救和安装机电设备,更成其它安排的任务;

运输:负责将遇难人员及时运出井上,促证救灾人员和物资器材及时运到事故地点,满足救灾需要;

技术员:负责准备好必要的图纸和资料,根据总指挥的命令,完成测量相关工作;

医疗:负责组织对受伤人员的急救治疗,组织护理的药物供应;

后勤:保证对受难人员的妥善安排和救灾人员的食宿,以及其它生活事宜;

保卫组:负责事故抢救和处理过程中的治安保卫工作,维持矿区的正常秩序,不准闲杂人员入井,并在井口附近设置专人警戒,严禁人员逗留、围观;

值班电话接线员:接到矿调度的事故通知后,立时切断与事故没有直接关系的一切电话,开放事故信号,并按照《规划》中规定的《发生事故后,必须立即召集的单位和人员名单》及时按顺序通知所有单位人员到调度报到、待命,协助矿调度人员值班及时传达总指挥命令。

三、通讯、联络方式 通讯、联络表

序号 单位 负责人姓名 电话号码 电话通知时间 接电话人

办公 住宅

矿长 xx xx xx xx xx 2 工程师 xx xx xx xx xx 3 安全矿长 xx xx xx xx xx 4 生产矿长 xx xx xx xx xx 5 机电矿长 xx xx xx xx xx 6 安监站 xx xx xx xx xx 7 通风科 xx xx xx xx xx 8 生产科 xx xx xx xx xx 9 医院 xx xx xx xx xx 10 救护队 xx xx xx xx xx 11 采煤队 xx xx xx xx xx 12 掘进队 xx xx xx xx xx 13 维修队 xx xx xx xx xx 14 后勤 xx xx xx xx xx 15 供应 xx xx xx xx xx 16 保卫 xx xx xx xx xx 17 工会 xx xx xx xx xx 18 运输 xx xx xx xx xx 19 调度 xx xx xx xx xx 第三部 分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及应急与救援预案

检测

xx省xx县xx乡xx煤矿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及应急救援预案

作者:佚名

应急救援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8193

网站统计

更新时间:2010-9-10

> 根据地质资料提供的采空区体积为V m3,空隙率为η,按η=0.3计算,则积水量为W=0.3V m3;上限水位标高为H上 m,下限水位标高为H下 m,水柱标高为H=(H上-H下)m,按p=1000kg/m3,g=10N/kg计算,水头压力为P=H X10-2 Mpa。依据积水量W和水头压力P的大小预测有无透水预兆。

评估

xx煤矿到最低开采水平,水文地质比较简单,大部均属浅部开采,采空区积水对矿井巷道掘进、采面回采没较大影响。

在井下作业时,结合各项工程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具体要求如下:

编制每项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案时,必须列入该项目涉及的矿井水防治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采)”的原则,对生产过程中可能遇到矿井水影响的地点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探、放、排水或杜绝水灾事故的发生;

根据矿井涌水量的大小选择适当的排水设备,设计容量足够的储水仓,保证设备(水仓)排(储)水能力大于矿井涌水量。

加强地质技术资料管理,每个工程开工前,提前作好矿井水的预测,标定矿井水影响区域。制定合理的排水方案。加强机电设备管理,搞好设备使用保养维修,保证排水设备正常运转。

为提高职工安全技术综合素质和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水泵司机每年至少要接受不少于2次的岗位技能培训。

雨季来临之前,煤矿必须组织一次排水演习,演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必须分类记录并按记录逐项整改,然后重新验收,保证每台排水设备完好,各趟管道畅通无阻,从而提高矿井抗灾能力。

不定期检查排水设备,立即处理查出问题,保证各台设备正常运转。

雨季来临之前,组织人员清挖井下水仓,保证水仓储水能力。

应急与救援预案

矿井水危险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周边小窑积水;②废弃巷道积水;③上阶段采空区积水;④阶段水仓积水等。因此,必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采)”的原则,对可能有矿井水危险源存在的工作面先采取先探放水后生产的措施。

报警通讯

发现或得知事故发生的职工应立即向矿调度报警。

调度接到报警后,按照预案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及成员,并通各专业队(组)火速赶往现场,立即就位并各司其责。

指挥部根据事故类别、伤害程度及《伤亡事故报告》的有关规定迅速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报警人员和接警人员必须将下列情况叙述清楚、记录清楚:

事故发生时间、地点、由什么原因引发的事故,透水时涌水量大小、迅猛程度以及有无人员伤亡等

关于事故有关的补充:将联系人姓名、电话告诉对方。

指挥部值班室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汇报总指挥,同时通知各专业队(组)立即就位、各司其责,火速赶往现场进行救援,指挥员必须随时向指挥部汇报有关情况。

现场抢险

事故一旦发生,安全技术部门必须火速赶往事故现场,弄清透水水体来源、储水量、水头压力等情况,制定具体实施应急救援计划,各专业队根据指挥部的指挥,迅速组织人员赶往现场救援,积极履行自身抢险义务。

3、应急方案

采面生产过程中发生透水事故时

透水点往上的人员沿采面往上经回风巷撤离事故点,透水点往下的人员沿采面往下运输巷撤离事故点;

当班班队长(或其他发现事故发生的人员)就迅速赶到就近安全点的电话旁向矿调度汇报;

矿调度接到汇报后,立即通知有关单位将井下受水患威胁的人员撤到安全地点,同地通知机电队将井下排水泵和水泵开启排水;并通知有关单位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工作;

各专业队(组)接到矿调度通知后立即准备有关救援物资,组织人员抢险。掘进迎头生产过程中发生透水事故时:

立即将所有人员从迎头撤至安全地点;

当班班队长(或其他发现透水人员)及时赶到就近安全地点的电话旁向矿调度汇报;

矿调度接到汇报后,及时电话通知井下透水点往下采面系统内受水患威胁的人员按避灾路线撤到安全地点;

矿调度接到汇报后,立即通知有关单位将井下受水患威胁的人员撤到安全地点,通知机电队将井下排水泵的水泵开启排水,并通知有关单位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工作;

有关单位接到矿调度通知后,立即准备各种救援物资和组织人员抢险;

当透水事故的发生引起人员伤亡时,应急救援指挥部必须采取如下紧急救援预案。

现场受伤人员较多、伤者病情不能完全确诊时,在总指挥部的统一协调下,尽量多安排运输队和医院救护队员地入现场,同时在现场开展现场自救。

当现场有死亡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死亡事故发生时间应立即向有关部门汇报;

当死亡人数不能确定时,现场负责人应立即清点人数,没有到达集合地点的人员的名单及时上报应急救援指挥部。

知道有人失踪,与其联系不上时,要积极进行搜救。

一旦事故情况得到控制,应急与救援指挥部可降低事故抢险级别,指示重新进入和恢复行动。

条件保障

器材

防护器材:防护衣、防毒面具、防腐手套、鞋子、抢修工具等,要按装卸人员及施工人员的数量储备好,且设专人管理,保证完好。

救援器材:如水泵、管路等,必须保证完好、畅通。

经费

救援经费应由平时救援训练经费和救援行动经费组成。制定资金使用计划时必须确保应急与救援经费的来源、额度。

人员

应急与救援指挥部成员、应急与救援队员应按专业分工,本着专业对口,便于领导、便于集结和开展应急与救援的原则进行组织。

领导机构成员要求有一定的权威、熟悉本企业的系统情况,有一定的灾害治理经验,确保迅速、正确做出判断和决策。

应急救援指挥部值班人员负责救灾情况的联络及指令的传达,保证领导机构同各专业队、小组之间,本企业与上级和兄弟单位之间的信息及时准确沟通,完成调度、汇报、通告、救援工作。

专业救灾队伍是处理紧急事故的快速反应突击队,负责事故中心地带的抢救和消灾工作,应有完善的装备和严密的组织。

严格执行有关制度

物资采购员(押运员)责任制;

搬运安装工安全规程;

泵房水泵司机操作规程;

严格执行水泵司机岗位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中的小时汇报制度;

执行定期、不定期的检查制度,及时消除隐患。

培训和训练

要求对水泵司机进行操作训练,严格按培训计划进行考核,达到预防有效;

对采区各生产班组进行透水知识培训,使大家懂得透水预兆,发现透水预兆时,停止生产进行观察,并采取措施进行可靠放水措施,防止透水事故的发生。

预案的评估和修改

为了能把新技术和新方法及时用到矿井水应急救援中去,与不断变化的具体情况相适应,应急救援预案必须不断进行修改,每年至少修正一次,对新增机构、人员情况、设备更新情况、矿井水患变化情况重新进行编写。

监测

凡发生在井下、井口附近20m范围内的火灾,叫做矿井火灾。

评估

矿井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外部火源引起的火灾,二是煤炭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内在因素引起的火灾,因此,矿井火灾分为两类:即外因火灾和内因火灾。

外因火灾,又称外源火灾。

内因火灾,又称煤炭自燃。

监控措施

火灾是无情的。矿井火灾也不例外,它能造成大量的矿物资源和物质财富的损失,还能引起瓦斯、煤尘爆炸,产生“火风压”使风流逆转,造成通风系统紊乱,且火灾发生后,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气体,使井下人员中毒伤亡。由于条件限制,矿井火灾不同于地面火灾,每个工作人员不得不提高警惕,严加防范,认真执行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而且还要针对井下特殊情况,采取适当监控措施,防止发生矿井火灾事故。在本煤矿井下取样,经XX煤炭科学院试验鉴定后定性为具有自燃倾向性。

具体要求如下:

编制工程施工方案时,要列入该项目涉及到的预防及处理火灾事故的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并健全和落实各级火灾管理责任制。

严格执行煤炭工业技术政策,合理开拓布置,理顺采掘关系,按程序开采,选择合理的开拓方式和采煤方法,对于具有自燃性的煤层,应采用后退式回采,禁止前进式回采,要选用回采率高、回采速度快、采空区容易封闭的采煤方法。

预防巷道中的自燃发火,要保证巷道的工程质量,防止发生冒顶。遇有冒顶或有煤与瓦斯突出形成的空洞,要清除浮煤,打好支架,充填黄泥或喷洒阻化剂,防止煤的氧化。

简化、优化通风系统,实行并联通风,避免串联通风,加强通风管理,及时维修巷道,降低矿井通风阻力。

井下应使用绝缘电缆或阻燃橡套电缆。

严格执行放炮管理规定,使用合格的炮泥,煤矿井下不准放糊炮,要严格执行“一炮三检查”和“三人连锁放炮”制度。

井下硐室内不准存放汽油、煤油或变压器油。井下使用的润滑油、棉纱布头等必须集中存放,定期送到地面处理。

要预防明火,井口附近20m内禁止烟火,严禁带烟草、引火物下井,井下严禁吸烟-严格井下用火管理,尽量做到井下不用火。

加强井下综合防尘管理,勤洗尘,防止煤尘聚积,控制产尘量。

职教部门要认真抓好预防和处理火灾事故方宙的安全技术知识培训,提高职工应知应会等综合素质。

加强现场施工管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规程和质量标准化要求进行操作,实现操作技术标准化、规范化。

严格进行班前班末安全评估,对存在火险隐患的要仔细进行检查并及时处理。

各单位必须开展对工作面工程质量和火灾管理及规程措施兑现情况的评估工作,并建立单位工程质量管理档案,建立单位工程质量项目负责制。

应急与救援预案

矿井火灾相关危险源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在井下吸烟、拆卸矿灯、放明炮、电焊、气焊等;

井下电气设备使用不当或维修不及时造成短路产生电弧火花;

瓦斯、煤尘燃烧或爆炸引燃井下可燃物;

违反操作规程、违章放炮。

采空区、冒顶处和压酥的煤柱中,由于煤炭自身物理化学性质具有自燃性,与空气接触后氧化生热,如果散热条件不好,就会自燃。

报警通讯

发现或得知火灾事故发生的职工应立即向矿调度报警,报警时应详细说明以内容:

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和相关设施:关于事故有关的补充:联系人姓名和电话等;火灾事故的类型:电缆着火、煤层燃烧等;粗略的事故危险情况、事故现场人员情况等。

调度室接到事故报警后立即汇报总指挥。同时通知各专业队(组)各司其责,火速赶往现场进行救援。指挥部根据事故类别、伤害程度及《伤亡事故报告》的有关规定迅速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现场抢险

医疗救护队必须迅速进行紧急救护,并尽快转送受伤人员到相应医院。

安全、技术部门负责进行现场调查、分析,确定事故原因。

应急方案 现场受伤人员较多,伤者病情无法确诊时,应在总指挥部的统一协调下,尽量多安排运输队和医疗救护队员进入现场,并在现场开展自救。当现场发现死亡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立即向有关部门汇报。如有必要,建议矿区治安队采取必要行动控制现场秩序。

当死亡人数无法确定时,由矿区治安队在现场负责清点人数。没有到达集合点的人员名单应及时上报应急与救援指挥部。

知道有人失踪,他人与其联系不上时应积极进行搜救。

事故情况一旦得到控制,应急与救援指挥部可降低事故抢险级别,指示重新进入和恢复行动。

条件保障

器材

火灾事故应急与救援中的器才准备由供应组具体负责采购,但应满足应急与救援中的现场实际需要。器材的保管、存储和保养由供应组具体负责,救护队协助并做好保养中的技术指导工作。

器材包括:(1)通讯器材。(2)防护器材,如头盔、专用服装、氧气呼吸器等。(3)应急与救援器材,指救援现场应用到的必要器材和设备。

经费

应急与救援经费应由平时救援训练经费和救援行动经费组成。制定资金使用计划时必须确保应急救援经费的来源、额度。

应急与救援指挥部成员、应急与救援队成员应按照专业分工,本着专业对口、使子领导、便于集结和开展救援的原则进行组织、领导机构成员应有一定权威并熟悉本企业的情况,有一定灾害治理经验,以确保迅速、正常做出判断和决策。

应急与救援指挥部值班人员负责救灾情况的联络及指令的传达,保证领导机构同各专业组之间、上级和兄弟单位之间的信息准确沟通,完成调度、汇报、通告、救援工作。

专业救灾队伍是处理紧急事故的快速反应突击队,负责事故中心地带的抢救和消灾工作,应有完善的装备和严密组织。

根据紧急事故组成人员的工作需要和特点,应急计划中应对其人选作出具体安排。

建立相关制度

设立24小时值班制度,应急与救援指挥部设在矿调度,实行24小时值班。

结合生产情况,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检查活动。检查检查应急与救援工作情况。

坚持例会制度,每周 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主题例会。由指挥部成员和救援队负责人参加,汇报上阶段的安全生产和救援工作情况,布置下阶段的安全和救援工作。

坚持总结评比制度,每月、季度、年开展救援评比工作。评比工作中注意总结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每次应急与救援工作完成后,进行工作经验总结。

培训和演练

经常对操作人员进行自救互救知识教育,使工人掌握通畅呼吸道、人工呼吸、止血包扎、骨折固定和搬运等急救技术,了解各种条件下的救援方法。

应急与救援队员的培训,应急与救援队员的培训应通晓常见外伤、休克的检查与诊断,熟练掌握外伤急救和抗休克等院前急救技术,并做到先抢救后转运的原则。

要让工人了解施工现场具有哪些危险隐患、事故现场各种信号的含义、防护用具的使用和自制简单的防护用具;紧急情况下如何行动等。

训练和演习

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训练成果汇报演习。平时注意严格组织管理、加强业务训练。深入可能发生事故的区域苦熟悉情况;在训练中检查应急与救援预案的落实情况。

预案的评估和修改

为了能把新技术和新方法运用到应急救援中去,与不断交化的具件情况保持一致,应急与救援预案必须不断地行修改,每年至少重新编写一次。对新增机构、人员变化情况、设备更新情况进行重新编写。在实践和演习中提高指挥水平,使预案进一步合理化。

补充部分

本火灾事故应急与救援处理预案实施时,作为企业保持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紧密联系、统筹兼顾、合理规划、明确分工、相互协调。保证应急与救援能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

瓦斯

检测

严格执行瓦斯检查制度,按时鉴定瓦斯等级。

评估

瓦斯危害可分为一般瓦斯爆炸、瓦斯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三种。

监控措施

进行井下作业时,结合井下作业场所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具体要求如下:

预防瓦斯爆炸的技术措施

加强通风管理,调节、配足风量,防止瓦斯积聚,简化、优化通风系统,确保系统稳定、有效、连续不断,及时吹散、冲淡并降低瓦斯浓度到规程规定以下。

完善通风系统,实行分区通风,布置单独回风道,保持采区独立回风系统,使通过采、掘工作面的污风直接进入采区回风道。

掘进工作面使用局部通风机通风,局部通风机安设在进风侧新鲜风流处,并距回风流巷道10m以远,以防产生循环风,风筒吊挂平、直、稳,不出现“死弯”,风筒出口距迎头煤壁不大于5m,保证工作面有足够的风量。掘进工作面临时停工时,不停风,否则必须撤出掘进巷道内的所有人员,切断掘进巷道内的所有电源,设置栅栏和警标,严禁人员进入。

及时处理超限或积聚瓦斯,排放瓦斯时,治安专项措施汇报技术员及矿长批准。瓦斯浓度在3%以上时,由救护队按措施进行处理,无措施不排放瓦斯。认真分析无计划停电、停风事故,找出原因,制定措施和追究责任。

严格执行停、开工制度,没有审批不准开、停工报告,不得擅自开、停工。

井下放炮,严格执行“一炮三检查”和四人(瓦检员、放炮员、安检员、施工单位班长)联锁放炮制度。

井下杜绝盲巷。两巷预透前20m,由技术员下达贯彻通知书。通风组接到通知书后,详细检查被贯通巷道的瓦斯浓度,并向生产技术组和生产单位送交允许或不允许贯通通知书,施工单位只有在接到允许贯通通知书后,方准由一头放炮贯通。两巷贯通期间,通风组必须保证风筒的吊挂质量,保证正常供风。

加强小窑、老窑的预报工作。过小窑、老窑前,自施工单位制定专项措施报上级主管局批准。未经批准,不得强行通过小窑、老窑。

严格瓦斯检查制度,瓦检员不得空班漏检,并实行井下联专箱交接和汇报制度,井下所有地点的瓦斯要做到无超限现象,并按规定装备瓦斯检测报警断电仪。

井下电器设备都必须使用防爆型,下井的设备必须经过防爆检查合格后,方准下井,并应经常保持防爆性能良好,严禁失爆。

井下严禁带电作业(除本质安全型的),严格遵循停、送电制度,恢复送电时,必须严格执行谁挂牌谁摘牌送电,其它人员不得任意停、送。禁止使用非井下仪器、仪表,特殊情况必须经矿技术员批准。

局部通风必须实行“三专两闭锁”,煤电钻实行综合保护,供电线路实行漏电、短路、接地三大保护。

煤巷、半煤巷及岩巷掘进工作面必须实行“双风机双电源”,一台运转一台备用。

不合格的炸药、雷管禁止在井下使用,放炮后,炮工必须注意回收残药、残管,并上交。任何人不得私自乱扔乱放。

凡因停电、停风造成瓦斯积聚3%的掘进工作面,在救护队员未到达现场之前,瓦检员应将局部通风机三通打开并用绳索将三通前的风筒捆紧,在开口处设置栅栏,并在此守候。施工单位电工还必须检查风电联锁开关是否打到“零”位。确认无问题后,可在风机开关附近等候排放。

加强采、掘工作面局部冒落区、采区上隅角等的瓦斯检查和管理,以防瓦斯积聚。每个采掘工作面,必须配跟班瓦检员,并做到现场交接班。巷道贯通时要预计风流方向,并提前准备好调整系统的通人设施。

上隅角切顶线以里,悬顶空间必须用锯末袋封堵严实进行隔离,其倾斜长度要大于回风巷宽度。一旦上隅角瓦斯超限时,要有严密可靠的处理措施。

回风巷电气设备要距采面煤壁20m以外沿上帮铺设,并加强维护和失爆检查工作。

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使用的机械和电器设备以及供电网络都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在生产中注意观察,定期检查和维修,保持设备处于完好状态,润滑剂要符合技术规程要求,防止机械磨擦产生火花引起火灾及沼气爆炸。

矿长、总工程师、技术员及采掘、通风的队(组)长、班长下井时还应佩带便携式瓦斯检定器,矿灯房负责对便携式瓦斯检定器的校对工作,确保误差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预防煤尘爆炸技术措施

完善斜井防尘供水系统。

回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和各运输机巷道的各转载点、装车点都必须设喷雾、洒水装置,并保证经常有水。

健全防尘机构配齐专职测尘工,洗(刷)尘工,严格测尘制度和喷雾洒水制度,做到定期测尘及时清洗粉尘。

炮采工作必须使用水炮泥,掘进工作面全部推广使月湿式钻眼。放炮前、后放炮地点前后20m 范围内都必须洒水灭尘,回采工作面未使用水炮泥,掘进工作面没有灭尘装置不准进行生产

按质量标准化要求各采区上、下山、采区进回风石门,及回采工作面上、下巷、掘进工作面等,全面安设净化水幕,逐步推广自动水幕的使用。

完善防尘管路系统,主要运输大巷、运输石门、回风石上、下山必须安设有防尘管道,并按规定每隔50m设置三通阀口,掘进工作面开口前必须先安设防尘水管并按区分片落实到人。确保管路安装合理,完好齐全。

灭尘工作(包括管路安装、维修洗尘),采用分工记录制,工作完成情况汇报制,计划处理制度等,力求分工明确,各种制度健全。

负责灭尘的正副队(组)长经常深入现场了解和处理实际问题制定和执行好矿的防灭尘管理制度。

相邻煤层及进回风石门和回采工作面上、下巷道都必须安设隔爆水槽,并保持完好,水槽吊挂数量要符合要求。

凡有采后掘的工作面,采、掘放炮必须分开,禁止采、掘在同一时间内放炮。

预防煤与瓦斯突出技术措施

加强职工安全、技术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举办防突学习班,进行突出预兆、突出基本知识和避灾线路的学习教育。

有关部门要积极开展瓦斯地质工作,研究煤层地质与突出的关系。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必须绘制出煤层地质构造、煤柱位置,解放范围及观察突出位置等。石门揭突出煤层时,要预先提供地质剖面图。为揭突出煤层提供资料、依据。

采掘突出煤层前,严格执行“四位一体”的防突措施。

在揭穿突出煤层前,必须编制防突设计。防突设计应首先采取措施准确掌握煤层位置,并采取防治突出的技术措施(如煤层固化),经效果鉴定确定无突出危险时,要采用远距离放炮揭穿煤层,否则要采取震动放炮揭穿煤层。

石门揭穿突出煤层,采用松动爆破时,炮眼数目3~4个为宜,眼深10~12m,确保超前工作面6m。

应急与救援预案

矿井瓦斯相关危险源主要有三个方面:(1)瓦斯爆炸。(2)瓦斯煤尘爆炸。(3)煤与瓦斯突出。

报警通讯

发现或得知瓦斯、煤尘和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发生的职工应立即向矿调度报警,报警时应详细说明以下内容:

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和相关设施;关于事故,有关的补充:联系人姓名和电话等;事故类型:瓦斯爆炸、瓦斯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等;粗略的事故危害情况、事故现场人员情况等。

调度接到事以报警后立即汇报总指挥。同时通知各专业队(组)立即就位,各司其责,火速赶往现场进行救援。指挥部根据事故类别、伤害程度及《伤亡事故报告》的有关规定迅速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现场抢险

医疗队进行紧急救护,并快速转送受伤人员到相应医院。

安全技术部门进行现场调查和分析,确定事故原因。

应急方案

瓦斯、煤尘爆炸时:

迅速组织撤退灾区和威胁区域人员。

立即切断灾区电源。

矿山救护队员迅速接近遇难人员,全力以赴进行抢救。抢救人员的同时,救护队员必须随时掌握现场变化情况,并及时向指挥部汇报:①事故地、巷道破坏程度。②局扇、通风装置、电气设备、水管、压风管路破坏情况。③采取空气试样,分析有毒有害气体成份和浓度。④弄清爆炸生成物流动方向及其影响范围。

在抢救遇难人员的同时,如果确认爆炸没有引起火灾,必须对巷道进行通风,尽量增加送入爆炸区的风量,如果爆炸生成的有害气体可能危及其它人员的安全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将有害气体引入回风巷,恢复盲巷通风必须有排放措施。

采掘工作面发生瓦斯或煤尘爆炸时,如果引起残火源(衣服和煤尘的助燃等),必须在加强通风的前提下,扑灭全部火源,以免发生连续爆炸。

遇到爆炸发生在井底车场、主要大巷中,应先迅速采取局部反风措施或调整通风系统,避免灾区范围扩大。

要迅速恢复被破坏的通风构筑物,确保矿井通风。

煤与瓦斯突出时:

迅速撤退灾区人员和受灾威胁区域人员,切断通向灾区电源。

以最快和最大的风量送入有煤与瓦斯突出的巷道。积极迅速地抢救遇难人员,对被窒息的遇难人员以最快速度给予机械苏醒和人工呼吸。

迅速恢复突出区域的通风系统,将高浓度瓦斯从独立回风巷道、总回风道排出地面,并派专人检测主扇排出的瓦斯浓度。

排出高浓度瓦斯的主扇井口50m范围内必须严格消除烟火和切断电源(主扇电源除外),并禁止人员运行。

清除突出洞穴的突出煤时,必须文护好突出洞穴前后巷及巷道邦顶,避免二次突出。

现场受伤人员较多,伤者病情无法确诊时,应该在总指挥部的统一协调下,尽量多安排运输和医疗救护队人员进入现场,同时在现场积极开展现场自救。当发现现场有死亡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死亡事故发生时应立即向有关部门汇报。如有必要,建议矿区治安队采取必要行动控制现场秩序。

当死亡人数不能确定时,由矿区治安队在现场负责清点人数。没有到达集合的人员的名单应及时上报应急与救援指挥部。

知道有人失踪,与其联系不上时应积极进行搜救。

一旦事故情况得到控制,应急救援指挥部可降低事故抢险级别,指示重新进入和恢复行动。

条件保障

器材

井下瓦斯事故应急救援中的器材准备由供应组具体进行采购,应以满足救援现场实际需要为标准。救援器材平时保管、存储、保养由供应组具体负责,救护队协助并做好保养的技术指导工作。

救援器材包括

通讯器材,如对讲机、救援防护器材,包括救援人员的头盔,救援人员专用服装等。救援器材,指救援现场应用到的必要一些器材和设备。

经费

救援经费应由平时救援训练经费和救援行动经费组成。制定资金使用计划时,必须确保应急救援经费的来源、额度。

人员

应急与救援指挥部成员、救援队成员应按照专业分工,本着专业对口、便于领导、便于集结和开展救援的原则进行组织。领导机构成员应有一定权威并熟悉本企业的基本情况,有一定灾害治理经验,以确保迅速、正确做出判断和决策,应急与救援指挥部值班人员负责救灾情况的联络及指令的传达,保证领导机构同各专业队(组)、上级和兄弟单位之间的信息沟通,完成调度、汇报、通告、救援工作。

专业救灾队伍是处理紧急事故的快速反应突击队,负责事故中心地带的抢救和灭灾工作,应有完善的装备和严密的组织。

根据紧急事故组成人员的工作需要和特点,应急计划中应对其人选作出具体安排。

建立相关制度

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应急与救援指挥部设在矿调度,实行24小时值班。

建立 检查制度。结合生产情况,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检查活动,定期检查应急与救援工作情况。

建立例会制度,每周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主题例会。由指挥部成员和救援队负责人参加,汇报上阶段的安全生产和救援工作情况,布置下一阶段的安全和救援工作。

总结评比制度。每月、季度、年开展救援评比工作,评比工作中注意总结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每次应急救援工作完成后,进行工作经验总结。

培训和法练

培训

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对操作人员应进行自救互救知识的教育,使工人掌握畅通呼吸道、人工呼吸、止血包扎、骨折固定和搬运等急救技术,了解在各种条件下的救援方法。

应急救援队员的培训,应急救援队员的培训应通晓常见外伤休克的检查与诊断,熟练掌握外伤急救和抗休克等院前急救技术,还须做到先抢救后转运的原则。

对职工使用自救器的培训,要让职工能熟练使用自救器,做到发生事故不慌张,要有步骤的进行疏散救护工作。

训练和演习

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训练成果汇报演习。平时注意严格组织管理、加强业务培训。深入可能发生事故的区域,熟悉情况,训练中检查应急与会同志救援预案的落实情况。

预案的评估和修改

为了能使新技术和新方法运用到应急与救援中去,与不断变化的具体情况保持一致,应急与救援预案必须不断进行修改,每年至少重新编写一次。对新增机构、人员变化情况、设备更新情况进行重新编写。

在实践和演习中提高指挥水平,使预案进一步合理化。

煤尘

检测

悬浮煤尘的测定:采用快速直读测尘仪测尘。

煤尘积聚的检测:按照矿井通风质量标准化检查标准进行检测,只要出现积尘厚度超过2mm且连续长度超过5m的要求必须及时清除。

评估

煤矿生产过程中随着煤被破碎,将会产生大量的粉尘,由于煤被破碎成细小的煤尘后,其表面积大大增加,系统的自由表面能也相应增大,从而提高了煤尘的化学活性,特别是氧化热的能力,悬浮在空气中的煤尘在一定条件下,遇高温热源后发生剧烈氧化反应,并伴随温度和压力的急剧上升、对周围环境产生巨大的破坏,即煤尘爆炸。

煤尘爆炸的条件是煤尘自身具有爆炸性、着火源、空气中氧气浓度三个条件,在本煤矿井下取样,经XX煤炭科学院试验鉴定后定性为具有爆炸性,井下任何产生场所空气中氧气浓度均达到了爆炸所需下限,三个条件中已具备两个条件,也就是说如果生产场所的浮游煤尘浓度达到爆炸下限以上,有着火源就会发生爆炸。

煤尘爆炸后在冲击波的作用下,沉积的煤尘重新飞扬起来,只要煤尘浓度达到爆炸下限就会被火焰引爆造成联锁爆炸,其破坏性更大。

防止煤尘爆炸及爆炸传播措施

防止煤尘积聚

回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运输机转载点、装车点都必须放喷雾、洒水装置,并保证经常有水。

健全防尘机构,配齐专职测尘工、洗(刷)尘工,严格测尘制度和喷雾洒水制度,做到定期测尘及时清洗粉尘。

炮采、炮掘工作必须使用水炮泥,掘进工作面全部推广使用湿式钻眼。放炮前后,放炮地点前后20m范围内都必须洒水灭尘。炮采工作面未使用水炮泥、掘进工作面没有灭尘装置不准进行生产。

对所有采面进行煤体动压注水,减少产尘量。

采区上下山、采区进回风石门和回采工作面上下巷、掘进工作面等,必须按质量标准化要求安设净化水幕,逐步推广自动水幕。

完善防尘管路系统,主要运输大巷、运输石门、回风石门、上下山必须安设有防尘管道,并按规定每隔50m设置三通阀门,掘进工作面开口前必须先安设防尘水管并按区分片落实到人。确保管路安装合理,完好齐全。

凡有采后掘的工作面,采、掘放炮必须分开,禁止采、掘同一时间放炮。

杜绝着火源

严格执行机电设备检修制度,杜绝电器设备失爆;

井下放炮必须使用水炮泥,所有雷管脚线、连接线及放炮母线接头必须使用绝缘胶布包好,杜绝爆燃现象;

加强瓦斯管理,杜绝瓦斯爆炸事故;

使用阻燃性风筒、电缆;尽量选用非着火性轻合金材料避免摩擦火花。

隔爆措施

在每个掘进头、每个采西、每条石门及每条运输或通风大巷内按规范安设隔爆水槽并加足水,定期对隔爆水进行更换。

监控措施

对综合防尘系统实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及时对查出的问题采取强制措施督促整改,未整改达到要求不得生产。

采取奖罚激励机制,制定隐患责任追究制度、质量标准化检查办法及考核制度等,以此强制各单位一把手亲自过问,保证综合防尘措施得到落实。

定期检测各生产场所的煤尘情况,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处理。

应急与救援预案

报警通讯

发现或得知事故发生的职工应立即向矿调度报警。

矿调度接到报警后按照预案通知应急与救援指挥部及成员和专业队(组)立即就位,各司其责,火速往赴现场进行救援。

指挥部根据事故类别、伤害程度及《伤亡事故报告》的有关规定迅速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报警和通讯一般包括以下内容: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和相关设施;事故类型;必要的补充,如联系人姓名和电话等。

现场抢险

迅速组织撤退灾区和受威胁区域的人员。

立即切断灾区电源。

矿山救护队员必须迅速接近遇难人员,全力以赴进行抢救,抢救人员时,救护队员必须随时掌握现场情况,及时向指挥部汇报:

查明事故地点、巷道破坏程度;

查明局扇、通风装置、电气设备、水管、压风管路破坏情况;

采取空气试样,分析有毒有害气体的成份和浓度;

弄清爆炸生成物流动方向及其影响范围。

营救、保护、转移受伤人员时,如果确认爆炸没有引起火灾,必须对巷道进行通风,尽量增加送入爆炸区域的风量,如果爆炸生成的有害气体可能危及其他人员的安全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将有有害气体引入回风巷,恢复盲巷通风必须有排放措施。

采掘工作面发生煤尘爆炸时,如果引起残火源(衣服和煤尘的助燃等),必须在加强通风的前提下,扑灭全部火源,以免发生连续爆炸。

如果发生在井底车场、主要大巷中,应先迅速采取局部反风措施或调整通风系统,避免灾区范围扩大。

清理堵塞巷道,修复被破坏的通风构筑物,恢复充满爆炸烟气巷道的通风,扑灭爆炸产生的火灾,确保矿井通风。

设置警戒,防止他人进入井下,维持矿区治安,疏通运输路线。

快速进行调查分析,查明事故原因,密切注意事态发展,必要时向兄弟救护大队求援。

应急方案

煤尘爆炸时,首先要确定事故发生位置,通过检测察看事故点邻近区域瓦斯及通风情况,发现风流逆转,立即启动矿井反风系统实行压入式通风。

现场受伤人员较多,伤者病情无法确诊时,在总指挥部的统一协调下,尽量多安排运输队和医疗救护队人员进入现场,同时在现场开展自救。当现场发现有死亡时,应作到以下几点:

立即向有关部门汇报。如有必要,建议矿区治安队采取必要行动控制现场秩序。发现有人失踪,与其联系不上时,应及时进行搜救。

当死亡人数无法确定时,由矿区治安险在现场负责清点人数。没有到达集合点的人员的名单应及时上报应急与救援指挥部。

一旦事故情况得到控制,应急与救援指挥部可降低事故抢险级别,指示重新进入和恢复行动。

条件保障

器材

井下煤尘事故应急救援中的器材准备由供应组具体进行采购,应以满足救援中的现场实际需要为准。救援器平时保管、存储、保养由供应组具体负责,救护队协助并做好保养中技术指导工作。

救援器材包括:

通讯器材,如对讲机、救援现场广播等。

救援防护器材,包括救援人员的头盔,救援人员专用服装等。

救援器材,指救援现场应用到的必要一些器材和设备。

经费

救援经费应由平时救援训练和救援行动经费组成。制定资金使用计划时必须确保应急救援经费的来源、额度。

人员

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救援队成员应按照专业分工,本着专业对口,便于领导、便于集结和开展救援的原则进行组织。领导机构成员应有一定权威并熟悉本企业的具体情况,有一定灾害治理经验,以确保迅速、正确做出判断和决策。

应急救援指挥部值班人员负责救灾情况的联络及指令的传达,保证指挥部阿各专业队(组)、上级和兄弟单位之间的信息沟通,完成调度、汇报、通告、救援工作。

专业救灾队伍是处理紧急事故的快速反应突击队,负责事故中心地带的抢救和消灾工作,应有完善的装备和严密的组织,根据紧急事故组成人员的工作需要和特点,应急计划中应对某人选作出具体安排。

建立相关制度 值班制度 应急救援指挥部设在矿调度,实行24小时值班。

检查制度

结合生产情况,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检查活动。定期检查应急与救援工作。

例会制度

每周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主题例会。由指挥部成员和救援队负责人参加,汇报上阶段的安全生产和救援工作情况,布置下一阶段的安全和救援工作。

总结评比制度

每月、季度、年开展救援评比工作。总结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在每次应急与救援工作完成后,进行工作经验总结。

培训和演练

培训

根据接受培训人员的不同,选择不同重点,确定培训内容,制定培训计划。培训内容的确定可参照以下内容:

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内容

鉴别异常情况及时上报的能力与意识;

对待各种事故如何处理;

自救与互救的能力。

对各种应急与救援专业队的培训

各种器材、工具的技能与知识;

任务的目的和如何完成任务;

与上下级联系的方法和各种信号的含义。

对群众的培训

具有哪些危险隐患;

各种信号的含义

防护用具的使用和自制简单防护用具;

紧急状态下如何行动。

训练和演习

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成果汇报演习,平时注意严格组织管理、加强业务训练。深入可能发生事故的区域,熟悉情况;在附中检查与应急与救援预案的落实情况。

预案的评估和修改

为了能把新技术和新方法运用到应急救援中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具体情况,每年至少应对预案重新编写一次。

对危险源和新增装置、人员变化地行定期检查,对预案及时更新。

在实践和学习中提高指挥水平,对预案进一步合理化。

顶板

检测

根据顶板破坏状况,凡出现顶板离层超标、急剧下沉、下沉量超标或直接冒落现象且危及人身安全、影响安全生产的均可划定为顶板事故。

评估

根据发生地点,顶板事故可分为爆破、普通机械化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综采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独头掘进巷道顶板事故;巷修工作面顶板事故;一般在用巷道、硐室顶板事故。

监控措施

顶板管理是矿井安全生产永恒的主题,顶板事故是矿井生产必须长期与之抗争的五大自然灾害之一,能否将顶板事故的危险降到最低甚至杜绝顶板事故的发生,关键在于顶板监控。

因此,编制每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设计和施工方案时,必须列入该项目涉及到的预防及处理顶板事故的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并健全和落实好各级顶板管理责任制。

严格执行煤炭工业技术政策,合理开拓布置,理顺采掘关系,按程序开采,积极主动地对生产系统薄弱环节进行合理改造,努力提高矿井综合能力,为采掘正规循环作业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供应部门要把位支护材料、设备、器材的质量与数量关,按要求及时向采掘工作面供给合格的、足够数量的文护材料。

职教部门要认真抓好预防及处理顶板事故方面的安全技术知识培训,提高职工应知应会综合素质。

加强雨季、初采、收尾、开口、贯通、过断层构造带等特殊作业时空的技术管理及现场施工管理,提前制订针对性强的安全技术措施,并严格按措施要求落实兑现。

加强采掘工作面的地质工作,摸清构造变化,搞好地质预测预报,及时合理调整爆破参数和支护珍式,防止地质构造变化引起顶板故。

依靠科学技术,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改善顶板、底板状况。

加强现场施工管理,作业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规程和质量标准化要求进行操作,实现操作技术标准化、规范化。

坚持顶板离层检测和矿山压力观测,合理选择支护,加强对系统巷道的巡视和插背工作,杜绝空帮空顶。

严格进行班前班末安全评估,仔细检查顶板支护上存在的隐患并及时处理。

开展工作面工程质量、顶板管理及规程措施兑现情况评估工作,建立单位工程质量管理档案,建立单位工程质量项目负责制。

应急与救援预案

顶板事故相关危险源主要有以下四方面:一是操作不规范。现场施工过程中,由于支护不及时,未使用好前探超前支护和防倒装置、爆破前未采取加固措施、未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和找掉制度、炮眼布置不合理。二是工程质量不合格。三是支护强度满足不了要求。四是采动影响或地质构造应力。

报警通讯

发现或得知事故发生的职工应立即向矿调度报警。

矿调度室接到报警后按照预案通知应急与救援指挥部及成果和各专业队(组)立即就位,各司其责,火速赶赴现场进行救援。

指挥部根据事故类别了伤害程度及《伤亡事故报告》的有关规定迅速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报警和通讯一般包括以下内容: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和相关设施;事故类型;必要的补充,如联系人姓名和电话等。

现场抢险

医疗队迅速进行紧急救护,快速转送受伤人员到相应医院。

安全、技术部门进行现场调查分析,确定事故原因。

应急方案

现场受伤人员较多,伤者病情不能完全确诊时,应在总指挥统一协调下,尽量多安排运输队和医疗救护队员进入现场,同时在现场开展自救。当发现现场有死亡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立即向有关部门汇报。如有必要,建议矿区治安队采取必要行动控制现场秩序。

当死亡人数不能确定时,由矿区治安队在现场负责清点人数。没有到达地点的人员的名单应及时上报应急与救援指挥部。

知道有人失踪与其联系不上时应积极进行搜救。

一旦事故情况得到控制,应急救援指挥部可降低事故抢险级别,指示重新进入和恢复行动。

条件保障

器材

顶板事故应急与救援中的器材准备由供应组具休进行采购,应以满足应急与救援中的现场实际需要为标准。救援器材平时保管、存储、保养由供应组具体负责,救护队协助并做好保养中的技术指导工作。救援器材包括:

通讯器材。

救援防护器材,包括救援人员的头盔,救援人员专用服装、氧气呼吸器等。

救援器材,指救援现场应用到的必要一些器材和设备。经费

救援经费应由平时救援训练经费和救援行动经费组成。在制定资金使用计划时必须确保应急救援经费的来源、额度。

人员

应急与救援指挥部成员、救援队成员应按照专业分工本着专业对口、便于领导、便于集结和开展救援的原则进行组织。

领导机构成员应有一定权威并熟悉本企业的基本情况,有一定灾害治理经验,以确保迅速、正确做出判断和决策。

应急与救援指挥部值班人员负责救灾情况联络及指令的传达,保证领导机构同各专业队(组)、上级和兄弟单位之间的信息沟通,完成调度、汇报、通告、求援工作。

专业救灾队伍是处理紧急事故的快速反应突击队,负责事故中心地带的抢救和灭灾工作,应有完善的装备和严密的组织。

根据紧急事故组成人员的工作需要和特点,应急计划中应对其人选作出具体安排。

建立相关制度

设立24小时值班制度。应急救援指挥部设在矿调度24小时值班。

结合生产情况,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检查活动。定期检查应急救援工作情况。

坚持例会制度,每周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主题例会,由指挥部成员和救援队负责人参加,汇报上阶段的安全生产和救援工作情况,布置下一阶段的安全和救援工作。

坚持总结评比制度,月、季度、年开展救援评比工作。评比中注意总结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每次应急救援工作完成后进行工作经验总结。

培训和演练

培训

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对操作人员应进行自救互救知识比较,使工人掌握通畅呼吸道、人工呼吸、止血包扎、骨折固定和搬运等急救技术,了解在各种条件下的救援方法。

应急救援队员的培训,应急救援队员的培训应通晓常见外伤、休克的检查与诊断,熟练掌握外伤急救和抗休克等院前急救技术,还须做到先抢救后运转的原则。

(3)对群众的培训,要让群众了解在施工现场具有哪些危险隐患;事故现场各种信号的含义;防护用具的使用和自制简单的防护用具;紧急情况下如何行动等。

训练和演习

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训练成果汇报演习。平时注意严格组织管理、加强业务训练。深入可能发生事故的区域,熟悉情况;在训练中检查应急救援预案的落实情况。

预案的评估和修改

为了能把新技术和新方法运用到应急救援中去,与不断变化的具体情况保持一致,应急与救援预案必须不断进行修改,每年至少重新编写一次,对新增机构、人员变化情况、设备更新情况进行编制。此外,在实践和演习中提高指挥水平,使预案进一步合一化。

补充部分

本顶板事故应急预案制定时,作为企业应当做到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保持密切联系,统筹兼顾、合理规划、分工明确、相互协调,保证应急救援能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

提升运输

检测

根据标准,运输作业可分为机车运输、皮带运输、提升运输。

评估

一般提升运输事故:事故造成主要运输巷道中断运输30分钟以上,一次影响产量50吨,经济损失1000元以上。

二类提升运输事故:斜井跑车、矿车坠井,人员重伤3人以上、人员死亡一人或以上。

重大提升运输事故:发生全矿井停产或主要运输巷道中断运输8小时,设备直接损失5万元以上人员重伤5人或以上、人员死亡2人或以上。

控制措施 进行运输作业时,应结合工作特点,特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技术措施。

具体要求如下:

提升运载必须贯彻采、掘、运协调发展,系统配套、综合治理的方针。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作业规程规定。加强对矿、轨道、绞车、皮带的管理,确保安全运输。

提升运输要加强治乱,建立正常秩序,重点是制止“三违”。提升运输各工种司机必须持证上岗。严禁“瞪、趴、跳”车和坐溜子,违者开除矿籍,对制止“瞪、趴、跳”车和坐溜子的人员,应给予表扬、奖励。

距离超过1500m的平巷和垂深超过50m的上下人员主要倾斜井巷,配有运人设备。

对事故多发地点,要制定严密的制度,采取科学的手段,防止事故发生。有行人斜井或上下山的,提升斜井和绞车道一律不准行人。没有单独行人斜井或下山的,必须严格执行“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的制度,违章者从严处理。

必须完善上下山安全设施,如防跑车装置,双道巷下部防止错道信号装置。上下山车场和中间每个交叉口,必须安设声光报警器,绞车一动就能发出响声和光亮,保证行车不行人。倾斜井巷各车场,应设信号硐室及躲避硐,并设挡车器或挡车栏,上部水平车场必须设阻车器,变坡点下方10m左右处设挡车器或挡车栏。

必须完善运输绞车的安全设施,井下1.6m以下的运输绞车,必须安装紧急制动闸,工作闸、声光信号和内、外过卷安全保护装置等。小绞车安装牢固,不合格不准运转。对绞车要实行挂牌管理,标上名称、规格、额定拉车数、地点、编号、使用单位和维修人等。

井下要增设警标、巷标、路标等各种标志牌。警标使工人和电机车司机随时看到醒目的注意事项;巷标指引工人到达工作地点;路标使工人知道避灾路线。

提升运输相关危险源

提升运输相关危险源主要有以下方面:

提车掉道、跑车、断绳、车辆伤人。采取措施

加强绞车司机和信号把钩工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技术操作水平,保证严格按章操作;

跑车防护装置和防跑车装置必须齐全灵敏可靠;

加强提升道行人的安全管理工作,严格执行“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的制度,坚决杜绝瞪、趴、跳车现象。

应急与救援预案

报警通讯

发现险情的职工应立即向矿调度报警,报警时应详细说明以下几点: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相关设施;

关于事故有关的补充;联系人姓名和电话等。

指挥部值班室接到报警后立即汇报总指挥。同时通知各专业队(组)立即就位,各司其责,火速往往现场进行救援。指挥部根据事故类别、伤亡情况迅速向有关部门报告。

现场抢险

医院队进行紧急救护,并快速转送受伤人员到相应医院。

安全、技术部门进行现场调查分析,确定事故原因。

应急方案

发生提升运输事故后必须以最短时间,修复车辆、修复线路保证线路畅通。

积极解救伤员。现场受伤人员较多,伤者病情不能完全确诊时,在总指挥部的统一协调下,尽量多安排运输队和医疗救护队员进入现场,同时在现场开展自救。当现场发现死亡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立即向有关部门汇报如有必要,建议矿治安队采取必要行动控制现场秩序。

当死亡人数不能确定时,由矿区治安队在现场负责清点人效。

知道有人失踪,其他人与他联系不上时应积极进行搜救。

一旦事故情况得到控制,应急救援指挥部可降低事故抢险级别,指示重新进入和恢复行动。

条件保障 器材

应急与救援中的器材准备由供应组具体进行采购,应以满足救援中的现场实际需要为标准。救援器材平时保管、存储、保养由供应组具体负责,救护队协助并做好保养中的技术指导工作。救援器材包括:

通讯器材,如对讲机、救援现象广播等;

救援器材人员的头盔,救援人员专用服装等;

救援器材,指救援现应用到的必要一些器材设备。

经费

救援经费应由平时救援训练经费和救援行动经费组成,在制定资金使用计划时必须确保应急救援经费的来源、额度。

人员

应急与救援指挥部成员、救援队成员应按专业分工,本着专业对口、便于领导、便于集结和开展救援原则进行组织。

领导机构成员应有一定权威并熟悉本企业的基本情况,有一定灾害治理经验,以确保迅速、正确做出判断和决策。

应急与救援指挥部值班人员负责救灾情况的联络及指令的传达保证领导机构同各专业队(组)、上级和兄弟单位之间的信息沟通,完调度、汇报、通告、求援工作。

专业救灾队伍是处理紧急事故的快速反应突击队,负责事故中心地带的抢救和灭灾工作,应有完善的装备和严密的组织。

根据紧急事故组成人员的工作需要和特点,应急计划中应对其人选作出具体安排。

建立相关制度

设立24小时值班制度,应急救援指挥部设在矿调度,24小时值班;

坚持安全检查制度,结合生产情况,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检查活动,定期检查应急与救援工作情况。

坚持例会制度,每周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主题例会。由指挥部成员和救援队负责人参加,汇报上阶段的安全生产和救援工作情况,布置下一阶段的安全生产和救援工作。

坚持总结评比制度每月季度年开展救援评比工作,评比工作中注意总结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育。每次应急救援工作完成后进行工作经验总结。

培训和演练

安全技术培训

直接从事煤矿井下工作的职工,都必须进行强制性的安全技培训,经考核合格才准上岗,否则,干部不能担任领导职务,工人不准上岗,下井实习和参观的人员,在入井前必须学习有关的安全注意事项。

矿建立安全技术培训中心或教育室。

从事井下工作的所有人员都必须经过培训,培训对象和时间:提升运输各类司机等特殊工种,接受培训时间不少于一个月。

安全技术培训,应包括下列内容:

干部、工人都必须学习党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本规程和有关指令、决定并进行法制教育;

干部必须学习安全技术理论知识、井下灾害的发生规律、预防措施、处理方法,能制定职责范围内的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如遇险情能采取应急措施进行处理。

工人必须学习矿井安全基础知识、与本工种有关规程规定、与本工种有关的事故发生规律,学习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了解施工现场危险隐患;现场各种信号含义。如遇险情能采取应急措施;学习本工种操作规程及有关设备、仪器仪表安全操作,能排除故障做到安全生产。

干部、工人都必须学习和掌握矿山救护、创伤急救基本知识,能抢救、自救和互救。

安全技术培训工作由各级行政领导负责,各级安全监察部门监督有关部门编制安全培训规划、年度培训计划及安全技术培训计划的实施。

应急与救援队员的培训,应急与救援队员通过培训应通晓常见外伤、休克的检查与诊断,熟练掌握外伤急救和抗休克等院前来急救技术,并做到先抢救后转运的原则。

训练和演习

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训练成果汇报演习,平时注意严格组织管理、加强业务训练,深入可能发生事故的区域,熟悉情况,在训练中检查应急救援预案的落实情况。

预案的评估和修改

为了能把新技术和新方法运用到应急与救援中去,与适应不断变化的具体情况保持一致,应急与救援预案必须不断进行修改,每年至少重新编写一次,对新增机构、人员变化情况、设备更新情况进行重新编写。

在实践和演习中提高指挥水平,使预案进一步合理化。

补充部分

本应急与救援预案制定时,尽量做到与地方政府保持紧密联系、统筹兼顾、合理规划、分工明确、相互协调。保证应急救援能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

供电

检测

1、防爆性;

2、防护性;

3、运载能力;

4、保护功能;

5、可靠性。

评估

触电:(1)工作票执行情况。(2)倒闸、试验操作制度和工作监护制度执行情况。(3)停、送电制度执行情况。

电网:(1)电缆、电气设备是否浸泡在水中,电缆是否受挤压、碰撞、过度弯曲、划伤、刺伤,(2)是否按规程操作维修电气设备,是否将工具、材料遗留在电气设备中。(3)导线连接如何、有无毛刺,是否松脱。(4)是否违规在电气设备中增加其它部件。(5)有无保护接地装置。(6)对电网对地电容进行补偿没有。(7)是否设置漏电保护装置。

电网过流:是否短路、过负荷、断相。

电气火灾:(1)电网漏电。(2)接触不良。(3)变压器油进水或杂质。(4)井下照明散热不良。

电气失爆:

(1)外壳有无裂痕、变形。(2)隔爆结合面的间隙、有效宽度和粗糙度是否符合要求。(3)外壳的紧固件、密封件、接地件是否齐全完好。(4)电缆接线盒和电缆引入装置是否完好,零部件是否齐全,电缆接线是否牢固、可靠。(5)联锁装置功能是否完整。(6)接线盒内裸露,导电芯线之间的空气间隙是否超标。(7)是否存在失爆现象。(8)设备安装地点有滴(淋)水、周围环境差、安装倾斜超标。(9)未挂“带电”字样牌。(10)设备不合格。

监控措施

触电:(1)使人体不能触及或接近带电导体。(2)设置保护接地。(3)在井下高低压供电系统中装设漏电保护装置。(4)采用较低的电压等级。(5)维修电气装置时要使用保安工具。

电网:(1)避免电缆、电气设备浸泡在水中,防止电缆受挤压、碰撞、过度弯曲、划伤、刺伤。(2)按规程操作维修电气设备,不将工具、材料遗留在电气设备中。(3)导线连接牢固、无毛刺、防松脱。(4)不在电气设备中增加其它部件,否则,必须符合规定。(5)设置保护接地装置。(6)对电网对地电容进行补偿。(7)设置漏电保护装置。

电网过流:(1)把好设备质量关。(2)合理选择设备。(3)坚持维修保养,提高检修质量。(4)定期进行预防性电气试验。(5)设置保护装置。(6)按章操作。

电气火灾:(1)完善电网漏电保护。(2)强化电气元件检修,提高电气元件检修质量。(3)及时检查并更换非标变压器油。(4)经常清扫照明灯具上覆粉尘。

电气失爆:(1)选用标准防爆设备(2)选择合格的安装地点,按照规定安装设备。(3)给带电设备挂牌。

应急与救援预案

报警通讯

发现或得知险情的职工应立即向矿调度报警,如果是火灾事故必须及时报警。

调度接到报警后按照预案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及成员,并通知各专业队(组)立即就位,各司其责,火速赶赴现象。指挥部成员根据事故类别、伤亡情况和《伤亡事故报告》的有关规定迅速向有关部门报告。

报警通讯应包括以下内容:①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和相关设施;②事故类型:火灾、停电、触电;③必要的补充:联系人姓名和电话等。

现场抢险

火灾事故:

引导消除并合理布置消防和重点保护区域,对重要设备、设施进行重点监控和保护。

救护抢险队迅速抢修已出故障的设备,尽量减少停电损失。

医疗救护队营救、保护、转移事故中心区受伤人员。

通讯队通过信号、广播和矿区治安队员组织、引导群众进行疏散。

矿区治安控制事故区域的边界和人员车辆进出。

密切注视事故发展和蔓延情况,随时向总指挥报告,必要时请求地方及友邻单位支援。

停电事故:

救护抢险队迅速进行抢险。

物资供应站准备好抢修任务所需的设备、材料。

运输队迅速将抢修任务所需的设备、材料送到现场。

医疗救护队要根据气候和现场环境,随时保障抢修人员的工作卫生条件,并在现场准备救护受伤人员(触电、中暑)。

触电事故

医疗救护队迅速进行紧急救护,并尽快转送受伤人员到相应医院。

安全、供电部门进行现场调查和分析,确定事故原因。

应急方案

电缆火灾在扑救电缆火灾,应戴防毒用的空气呼吸器及绝缘手套、鞋(靴)。

采用隔离灭火法,限制火灾范围。

采用窒息法和冷却法把火扑灭。

变电室某开关速断动作

判断:变电室为双回路环网供电用户,进线开关在保护装置。应根据运行方式判断故障点位置。

应判断故障点在此开关所带设备及电缆上,组织相关人员分别检查电缆及设备有无异常。

在排除电缆故障原因后,应迅速组织抢修队人员赶赴现场,协助查找故障点,并进行处理。

若电缆故障,应停用此开关,启动另一回路的电缆,尽快恢复送电,同时组织检修人员检查故障电缆,恢复运行。

变电室全部停电

判断:变电室某一母线故障或馈出线路故障,一侧进线开关保护跳闸。

迅速组织值班人员、抢修人员,将变电所母线各馈线开关接至检修位置,遥测母线绝缘情况并检查有无明显短路痕迹。

同时电话通知停电范围内用户值班人员自查站内有无故障现象。

上述检查工作结果均无异常情况后,对变电室母线及各馈线开关,逐级试送电一次。

在发现某一路馈线开关送电时跳闸,或引起线开关保护跳闸时,应立即停止送电操作。逐级通过遥测、耐压试验方法查找故障点,直至查明故障点、故障原因。

条件保障

器材

根据自身需要,确定各救援组器材装备应为何标准,包括通讯器材、救援器材、防护器材等。

落实对防护器材、救援器材、药品等的专人保管、定期检查保养制度。使其常处于备用状态。指定相应的技术部门对应急救援器材使用方法的培训和检查担负责任。

通讯器材:内、外部移动电话。

防护、救援器材:已储备的有关救灾物资。

经费

按规定预留应急与救援所需经费的来源、额度。人员: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救援队成员应按专业分工,本着专业对口、便于领导、便于集结和开展救援的原则,建立组织,落实人员,每年年初根据人员变化进行组织调整。对于各专业队员的来源要求对其权利与义务做出相关规定。

建立相关制度:

值班制度:建立昼夜值班制度,明确值班任务;

检查制度:结合生产检查,定期检查应急救援工作情况;

例会制度:定期召开指挥部成员和救援队负责人会议,汇报上阶段的案例生产和救援工作情况,布置下一阶段的安全和救援工作。

总结评比制度:总结评比生产时,同时总结评比救援工作,每次训练和演习结束后进行总结评比奖励和表彰先进。建立总结评比办法,并对事故有功和有过的人员进行奖罚。

培训和演练

培训根据接受培训的人员不同,选择不同侧重点,确定培训内容,制定培训计划。培训内容的确定可参考以下内容:

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内容:

鉴别异常情况并及时上报的能力与意识;

对待各种事故如何处理;

自救与互救的能力。

对各应急救援专业队的培训:

各种器材、工具的技能与知识;

任务的目的和如何完成份;

与上下级联系的方法参各荐信号的含义。

对群众的培训:

知道有哪些危险隐患;

各种信号的含义;

防护用具的使用和自制简单防护用具;

紧急状态下如何行动。

训练和学习

定期组织进行训练和学习。

预案的评估和修改

为了能把新技术和新方法运用到应急救援中去,与适应不断变化的具体情况保持一致,预案每年至少重新编写一次。

对危险源和新增装置、人员变化进行定期检查,及时更换预案。

在实践和学习中提高指挥水平,对预案进一步合理化。

补充部分

各级人民政府在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建立应急救援体系时,应当与企业及有关部门保持紧密联系,统筹兼顾、合理规划、明确分工、相互协调,做到应急救援能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

火工品

监控措施

加强报废火工品管理,做到无乱扔乱放,做到统一收存,按规定报销毁措施,药库工作人员必须严格落实火工品管理的支领、清退、运送、导通、储存、保管及销假毁等各项管理。严禁烟草、汽油、沾油棉纱、明火等进入药库内。

有关领导要经常深入井下、现场,调查实际、熟悉掌握现场情况,搞好安全检查及隐患整改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每次上岗检查后,要在“进出登记管理记录本”上记录检查情况,处理意见等,并签名。

药库警铃、电话要随时保持完好,随时保持与公安部门的联络。遇有异常情况立即报警,对无“准入要害证”的人员,坚决不让进入库区。

按规定设置双岗,确保药库每班都有两人同时上岗,严格交接班制。加强药库电缆吊挂、电气设备检修管理,杜绝失爆。

药库内消防设备、装置必须齐备、完好,发现火灾隐患等问题要及时整改。

加强对火工品的支领、清退工作,严格把关,所有药、管的帐、卡、物都必须做到“三对口”和有记录可查,无遗漏;一旦发现火工品丢失或帐目不清的,必须立即查找原因、核实情况、汇报有关部门;一旦核实火工品丢失不在,公安部门必须迅速展开追查工作,直到火工品有下落为止,防止火工品流失到社会上,造成严重后果。

应急与救援预案

一旦出现火灾,若火势较小,工作人员必须派人负责灭火,另派一个负责向有关部门汇报。若火势较大,工作人员必须分别从药库的两边撤出,将防火门关闭,立即汇报有关部门。

矿调度接到药库着火汇报后,必须立即通知值班领导和其他火工品事故应急与救援领导小组负责人及成员,同时通知可能受到影响的区域,立即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相关负责人等接到通知后必须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抢救、疏散药库周围环绕的所有人员及物质。此外公安部门负责警戒工作,防止坏人趁此机会偷盗火工品。

由抢险救护队、公安部门组织抢救人员的同时,由火工品事故应急与救援领导小组组长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组织熟悉掌握火工品性能、特点知识的救护抢险队员抢救药库内火工品,以防止灾害范围扩大和减轻损失。

高空作业

检测

根据国家标准《高空作业分级》的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可划定为高空作业。

评估

作业高度在2~5m时,称为一级高空作业。作业高度在5m以上到15m时,称为二级高空作业。作业高度在15m以上到30m时,称三级高空作业。作业高度为30m以上时,称为特级高空作业。

高空作业可分为一般高空作业和特殊高空作业,特殊高空作业分为:强风高空作业、异温高空作业、雪天高空作业、雨天高空作业、夜间高空作业、带电高空作业、悬空高空作业、抢救高空作业。

监控措施

在进行高空作业时,应结合工程特点,相应的制定各种安全防护技术措施。其要求如下:

每个工程项目在编制施工设计和施工方案时,要列入该项目涉及到的高空作业的各项安全技术,并尽量采取地面作业,减少高空作业。

高空作业的安全技术问题,既有一般要求,如设置安全标志、张挂安全网等,也有各种专项措施。

为了明确职责,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在进行施工以前,应该由单位工程项目负责人,逐级向有关人员作好安全技术交底。高空作业人员在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和人身防护用品未解决和落实之前,不能进行施工。对各种用于高空作业的设施和设备,在投入使用前,要一一加以检查,经确认完好后,才能投入使用。

高空作业人员,每年需要进行一次体格检查。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精神病、癫痫病等不适合从事高空作业的人员,不可安排他们从事这类工作。

高空作业人员的衣着要灵便,但决不可赤膊裸身。脚下要穿软底防滑鞋,决不能穿着拖鞋、硬底鞋和带钉易滑鞋。操作时要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

攀登和悬空作业人员危险性较大,对此类人员要经过培训和考试,取得合格证后再持证上岗。

高空作业中使用的物料应该堆放平稳,不可置放在邻边或洞口附近,也不可妨害通行和装卸。对作业中的走道、通行板和登高用具,都应加以随时清扫干净。拆卸下的物件、剩余材料和废物等都要加以清理和及时运走,不得随意乱置或向下丢弃。传递物件时不得抛掷。各施工作业场所内,凡有坠落可能的任何物料,都要一律先行拆除或加以固定防跌落伤人。

施工过程中若发现高空作业的安全设施有缺陷和隐患,应立即停止作业,务必及时报告并立即处理解决对危害人身安全的隐患。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等任何人都不得损毁、位移和拆除,有些施工需要而暂时拆除或移位的都要经过施工负责人审批后才能移动,并在工作完毕后立即恢复。

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冻等安全措施。

高空作业的安全防护措施在完成后,应按类别逐项加以量验并做好记录。随着工作向上进展,高空作业的工作量会随着增加,应采取分层和定期检查。

高空作业中应制定专门的邻近作业、洞口作业、悬空作业等的安全防护措施。

应急与救援预案

高空相关危险源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邻边作业:施工场所作业面的边沿(如基坑边、楼板边、阳台边、屋面边)、窗台墙或女儿墙高度低于800mm等无围护设施,人与物均有可能坠落的高处作业,属邻边作业。

洞口作业:建筑物或构筑物施工中的各类预留洞口,以及通道口、上料口、楼梯口、电梯口等,作业人员在附近工作并有坠落危险时,为洞口作业。

悬空作业:施工过程中,在周边临空情况下,处于无立足点或无牢靠立足点的条件时,所进行的高空作业,为悬空高空作业。

交叉作业:在竖直平面上,处于空间贯通状态下,于不同层次中,上下同时进行的高空作业,为交叉作业。

在进行上述作业时,在预留洞口必须埋钢筋网。在邻边作业时必须重量设置1m高的双层围护或搭设安全网。

报警通讯

发现险情的人员应立即向指挥部值班室进行报告,报告时应详细说明以下几点:(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相关设施;(2)关于事故有关的补充,联系人姓名和电话等;指挥部值班室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汇报总指挥。同时通知各专业队(组)立即就位,各司其责,火速赶往现场进行救援,指挥部成员根据事故类别、伤亡情况迅速向有关部门汇报。

现场抢险

医疗队迅速进行紧急救护,并尽快转送受伤人员到相应医院。

安全、技术部门进行现场调查和分析,确定事故原因。

应急方案

在现场受伤人员较多、受伤者病情不能完全确诊的情况下,应该在总指挥部的统一协调下,尽量多安排运输队和医疗救护队人员进入现场,同时在现场积极开展现场自救。

条件保障

器材

高空作业事故应急与救援中的器材准备由供应组具体进行采购,应以满足救援中的现场实际需要为标准。救援器材平时的保管、存储和保养由供应科具体负责,救护队协助并做好保养中的技术指导工作。救援材包括:(1)通讯器材,如对讲机、救援现场广播等。(2)救援防护器材,包括救援人员的头盔,救援人员专用服装等。(3)救援器材,指救援现场应用的必要一些器材和设备。

经费

救援经费应由平时救援训练经费和救援行动经费组成。在制定资金使用计划时必须确保应急救援经费的来源、额度。

人员

应急与救援指挥部成员、救援队成员应按照专业分工本着专业对口、便于领导、便于集结和开展救援的原则进行组织。

领导机构成员应有一定权威并熟悉本企业系统情况,有一定灾害治理经验,以确保迅速、正确做出判断和决策。

应急与救援指挥部值班人员负责救灾情况的联络及指令的传达,保证领导机构同各专业队(组)、上级和兄弟之间的信息沟通,完成调度、汇报、通告、求援工作。

专业救灾队伍是处理紧急事故的快速反应突击队,负责事故中心地带的抢救和灭灾工作,有完善的装备和严密的组织。根据紧急事故组成人员的工作需要和特点,应急计划中应对其人员作出具体安排。

建立相关制度

设立24小时值班制度。应急救援指挥部设在矿调度室,实行24小时值班。

坚持检查制度结合生产情况,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检查活动。定期检查应急救援工作情况。

坚持例会制度。每周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主题例会。由指挥部成员和救援队负责人参加,汇报上阶段的安全生产和救援工作情况,布置下一阶段的安全和救援工作。

坚持总结评比制度。每月、季度、年开展救援评比工作。评比中注意总结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每次应急救援工作完成后,进行工作经验总结。

培训和演练

培训

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对操作人员应进行自救互救知识的教育,使工人掌握通畅呼吸道、人工呼吸、止血包扎、骨折固定和搬运等急救技术,了解在各种条件下的救援方法。

应急救援队员的培训,应急救援队员的培训应通晓常见外伤、休克的检查与诊断,熟练掌握外伤急救和抗休克等院前急救技术,还必须做到先抢救后转运的原则。

对群众的培训,要让群众了解在施工现场具有哪些危险隐患;事故现场各种信号的含义;防护用具的使用和自制简单的防护用具;紧急情况下如何行动等。

训练和演习

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训练成果汇报演习。平时注意严格组织管理、加强业务训练。深入可能发生事故的区域,熟悉情况;在训练中检查应急救援预案的落实情况。

预案的评估和修改

为了能把新技术和新方法运用到应急救援中去,与不断变化的具体情况保持一致,应急救援预案必须不断进行修改,至少每年重新编写一次。对新增机构、人员变化情况、设备更新情况进行重新编写。

在实践和演习中提高指挥水平,使预案进一步合理化。

补充部分

本高空作业事故应急救援处理预案制定时,尽量做到与地方政府保持紧密联系、统筹兼顾、合进规划、分工明确、相互协调,保证应急救援能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高压及高速运转设备

监测

根据设备停转原因,在煤矿中凡出现高压设备及高速运转设备出现控制开关及线路烧毁、部件损坏等现象且危险人身安全、影响安全生产的均可划定为高压设备及高速运转设备事故。

评估

煤矿高压设备及高速运转设备事故根据其事故的危害及紧急程度可划分为:一般事故,主要是指绞车事故等;重大事故,主要指瓦斯泵、主扇事故等。

监控措施

每台高压设备及高速运转设备安装前,必须有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方案,使用前,必须有合理的使用操作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并健全和落实好各级管理责任制。

供应部门要把住支护材料、设备的质量与数量关,按要求及时。向使用单位供给合格的、足够数量的设备材料。

职教部门要认真抓好预防及处理高压设备及高速运转设备事故方面的安全技术知识培训,提高职工应知应会等综合素质。

依靠科学技术,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改善高压设备及高速运转设备状况。

加强现场操作管理,作业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规程和质量标准化要求进行操作,实现操作技术标准化、规范化。

坚持巡视检查制度,各级管理人员加强对设备的巡视和检查工作,做到对隐患早发现早处理。

严格执行定期检修制度,对设备定期进行仔细的检修,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应急与救援预案 报警通讯

发现或得知事故现象的人员必须立即向矿调度报警。如果是火灾或爆炸事故必须同时向消防部门报警。矿调度接到报警后按照预案通知应急与救援指挥部及成员,并通知各专业队立即就位,火速赶往现场,各司其责。指挥部成员根据事故类别、伤亡情况和《伤亡事故报告》的有关规定迅速向有关部门报告。

报警通讯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事故发生时问、地点和相关设施;

事故类型:火灾、停电、触电;

必要的补充:联系人姓名和电话等。

现场抢险

火灾事故

引导消除并合理布置消防的重点保护区域、对重要设备、设施进行重点监控和保护。

迅速抢修已出故障的设备,尽量减少停电损失。

营救、保护、转移事故中心区受伤人员。

通过信号、广播和矿区治安队员组织、引导群众进行疏散。

控制事故区域的边界和人员车辆进出。

密切注视事故发展和蔓延情况,如继续扩大向总指挥报告,请求地方及友邻单位支援。

停电事故

迅速进行抢险。

准备好抢修任务所需的设备、材料。

迅速将抢修任务所需的设备、材料送到现场。

根据气候和现场环境保障抢修人员的工作卫生条件。在现场随时准备救援受伤人员(触电、中暑)。

触电事故

迅速进行紧急救护,并尽快转送受伤人员到相应医院。

进行现场调查和分析,确定事故原因。

应急方案

电缆火灾

在扑救电缆火灾,应戴防毒用的空气呼吸器及绝缘手套、鞋(靴)。

采用隔离灭火法,限制火灾范围。

采用窒息法和冷却法把火扑灭。

高压设备及高速运转设备场所停电

判断:高压设备及高速运转设备场所为双回路环网供电用户,进线开关有保护装置。应根据运行方式判断故障点位置。

应判断故障点在此开关所带设备及电缆上,组织相关人员分别检查电缆及设备有无异常。

在排除电缆故障原因后,应迅速组织抢修人员赶赴现场,协助查找故障点,并进行处理。

若电缆故障,应停用此开关,启动另一回路的电缆,尽快恢复送电。同时组织检修人员检查故障电缆,恢复运行。

高压设备及高速运转不正常运转

判断:设备不正常运转是机械原因,还是供电原因。

供电原因方案同上。

机械原因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处理或更换。

条件保障

器材

根据自身需要,确定各救援组织器材装备应为何标准,包括通讯器材、救援器材、防护器材等。

2)如何落实对防护器材、救援器材、药品等的专人保管、定期检查保养制度。使其常处于备用状态。指定相应的技术部门对应急救援器材使用方法的培训和检查担负责任。通讯器材:移动电话:内、外部电话。

防护器材。

救援器材。

经费

煤矿应保证事故应急救援所需经费的来源、额度。

人员

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救援队成员应按照专业分工本着专业对口、便于领导、便于集结和开展救援的原则,建立组织,落实人员,每年年初根据人员变化组织调整。对于各专业队员的来源,要求对其权利与义务做出相关规定。

建立相关制度

值班制度。建立昼夜值班制度,明确值班任务。

检查制度。结合生产检查,定期检查应急救援工作情况。

例会制度。定期召开指挥部成员和救援队负责人会议,汇报上阶段的案例生产和救援工作情况,布置下一阶段的安全和救援工作。

总结评比制度。总结评比生产时,同时总结评比救援工作,每次训练和演习结束后进行总结评比奖励和表彰先进。建立总结评比办法和对于事故中有功和有过的人员的奖罚措施。

培训和演练

培训

根据接受培训的人员不同,选择不同侧重点,确定培训内容,制定培训计划。培训内容的确定可参考以下内容:

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内容。

鉴别异常情况并及时上报的能力与意识;

对待各种事故如何处理;

自救与互救的能力。

对各应急救援专业队的培训。

各种器材、工具的技能与知识;

任务的目的和如何完成任务;

与上下级联系的方法和各种信号的含义。

对群众的培训。

具有哪些危险隐患;

各种信号的含义;

防护用具的使用和自制简单防护用具;

紧急状态下如何行动。

训练和演习

定期组织进行训练和演习。

预案的评估和修改

为了能把新技术和新方法运用到应急救援中去,与适应不断变化的具体情况保持一致,每年至少对预案进行一次修改。

对危险源和矿内新增装置、人员变化进行定期检查,对预案及时更换。

在实践和演习中提高指挥水平,对预案进一步合理化。

补充部分

与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保持紧密联系,便于政府部门在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建立应急救援体系时与企业做到统筹兼顾、合理规划、明确分工、相互协调,做到应急救援能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

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

检测

氧气、乙炔气、氢气、液化气、天然气:

用气体检漏装置对气体进行泄漏检测。入库储存时,用气体检测报警仪进行检测。对有温度、湿度要求的,安设温度、湿度计进行检测。

液体、固体:

提货地点目测包装有无泄漏和密封。入库储存时,先目测包装物有无泄漏和密封,同时悬挂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进行检测。对有温度、湿度要求的,安设温度、温度计进行检测。

评估

根据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与空气混合的爆炸极限,确认其危险程度,其相对密度小于爆炸极限的下限值为安全,其相对密度在下限和上限值之间为危险,其相对密度大于上限值为爆炸。爆炸极限值(与空气混合比)见下表。

爆炸极限值表(与空气混合比)限值(%)上限值(%)1 汽油 1.0 6.0 2 煤油 1.4 7.5 3 重油 1.2 6.0 4 天然气 5.0 16.0 5 一氧化碳 12.5 74.0 6 乙炔 2.5 80.0 7 甲烷 5.3 15.0 8 氢气 4.0 75.0 监控措施

坚持每天巡回检查制度,保管员下班时,要拉电闸,关好门窗,封好门锁。上班时,检查门窗、锁有无异常,无异样时,方可开锁进库,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仓库保管员下班前,每天必须对辖区巡视检查,及时消除仓库周围的可燃物,检查各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是否完好充足。

装、卸、搬运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前,要有车间级及以上管理人员在现场监督,做到轻拿、轻放,及时消除危险源。

对剧毒品一定要按需量进行申报、审批,按量采购,严禁超量采购,要设专柜存放,并要双人双锁收发保管,执行有动必盘点的规定。

仓库作业人员要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加强对操作规程执行的检查力度。

加强对打更人员的巡视检查力度,实行夜间零点报岗制度。

每年对油库的防雷设施进行检测,保证防雷设施完好。

瓦斯利用

检测

瓦斯气柜

对气柜内及机房内瓦斯浓度的监测

给气柜加气时,气柜值班人员随时对进气浓度进行检测,使输入气柜的瓦斯浓度在30%以上。在机房内悬挂便携式瓦检器,随时观察瓦检器,以确定机房内管路有无泄露。

对气柜内压力的监测

在给气柜加气过程中,值班人员可以通过气柜的上升高度和设置在屋内的压力计观察气柜内的压力,使柜内压力保持在允许的范围内。

对气柜区域火源的监测

增压室、闸门间和气柜区周围30m范围内禁止有明火,严禁吸烟。值班人员随时检查周围的火情进行巡查,安检部门定期检查机房设备的防爆性。

对瓦斯管路危险源的监测

指派专人定期对瓦斯管路及管路附近的地形进行检查,在雨季加强管路的巡视工作,以便及时发现管路泄漏或断裂。

对民用瓦斯危险源的监测

定期指派专人对使用瓦斯的用户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评估

每年组织技术、通风、安检、机电等部门严格按《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6222-86)和《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对瓦斯利用工程的安全现状进行评估,并对评估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落实整改。

监控措施

建筑和构建

气柜建筑有增压及闸阀间,均属甲类有爆炸性危险建筑物,为防外界不安全因素对气柜的影响,气柜区四周砌筑围墙。

消防系统

气柜区安全,除了各建筑物之间保证防火规范规定的防火间距外,还要设立相应的消防设施。

防火规范要求,10000m3瓦斯气柜消防用水量为20L/S(即72m3/h),故气柜安装消防水泵一台,型号TS100-65·250B,流量Q=74m3/h,扬程h=59m,功率22kw,电机防爆,可满足气柜区消防水量及压力的要求,消防水泵设在增压室内。

水源由气柜水槽(5000m3)提供,采用水煤气钢管Dg100,消防水泵吸水管设置2条,其中一条损坏时,另一条仍能正常供水。

装设消防管路和3只消防栓,以气柜为圆心环状布置,环状直径60m,距气柜15m。消防栓供水管路采用Dg100煤气钢管,消防水泵用两条出水管与环状管网连接。

在配电室内设置2台MFZ4干粉灭火器和0.2m3砂箱,在增压室内设置4台MFZ8干粉灭火器和0.2m3砂箱,增压室外设备4台MFZ8干粉灭火器及稿、锹和消防铁桶大门处设置F24干粉灭火器。

供电系统

气柜区内所有电气设备都采用防爆型设备,电气线路全部采用阻燃电缆,气柜区电话、照明及取暖全部采用防爆型或本安型。

气柜区避雷接地系统

10000m3气柜顶设置避雷针6支,高6m,保护范围直径为36m,可直接保护30m直线气柜免遭雷击,活动柜顶与水槽之间有两处用25mm2裸软线作为电气连接,水槽与接地系统连接四处。

气柜接地:用40X4扁钢作为接地干线,接地级采用厚度为8mm铁板,其面积为1m2。

增压室屋面设置避雷带,采用直径10mm圆钢作避雷带引下线,增压室避雷与室内电气设备保护接地系统共用3支接地极。

气柜接地系统与增压避雷保护接地系统连接,形成罐区接地网以降低电阻,并充分利用气柜基础及厂房基础内的钢筋作为自然接地体,以使总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在4Ω以下。

安全措施

增压室、闸门间和气柜区周围30m范围内禁止有明火,严禁吸烟。

值班人员应随时观察机房内悬挂的瓦斯监测仪,以确定机房内管路是否漏气,随时检查周围的火情,发现火情讯速组织扑灭,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

气柜值班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在灌气期间要随时观察气柜的上升情况,并随时检测柜内的压力,以防柜内超压。

气柜区内禁止闲杂人员进入,如来客参观、检查及联系工作必须严格按矿有关规定执行。

机动车辆不得开入气柜区。

加强安全使用瓦斯的宣传工作,以避免因用户使用不当造成的火灾或爆炸事故。

应急与救援预案

报警通讯

发现或得知事故现象的人员必须立即向矿调度报警、矿调度向(集团)公司调度报警。如果是火灾或爆炸事故必须同时向消防部门报警。矿、(集团)公司调度接到报警后按照预案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及成员,并通知各专业队(站)立即就位,各司其责,火速赶往现场,指挥部成员根据事故类别、伤亡情况和《伤亡事故报告》的有关规定迅速向有关部门报告。

报警通讯内容:

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和相关设施;

事故类型:火灾、爆炸、气体外泄; 必要的补充:联系人姓名和电话等。

应急方案

气柜区域发生瓦斯燃烧、爆炸

在扑救火灾时,扑救火灾人员应带防毒用的空气呼吸器。

立即关闭瓦斯气柜的进出气阀门,防止事故蔓延。

采用隔离灭火法,限制火灾范围。

采用窒息法和冷却法把火扑灭。

引导消防队合理布置消防车和重点保护区域,对重要设备、设施进行重点监控和保护。

抢修队迅速抢修,尽量减少损失。

医疗队营救、保护、转移事故中心受伤人员。

通讯队通过信号、广播和治安队员组织、引导群众进行疏散。

治安队控制事故区域的边界和人员车辆进出。

密切注意事故发展和蔓延情况,如继续扩大要向总指挥报告,请求地方及兄弟单位支援。

用户使用不当和供气管路泄露引起的火灾

立即将火灾区域瓦斯主管路阀门关闭,若火灾区域较大,应通知值班人员到调压站将火灾区域的瓦斯主管阀门关严,或通知瓦斯气柜将供气总阀门关严,切断气源,限制火灾范围。

采用窒息法和冷却法把火扑灭。

引导消防队合理布置消防车和重点保护区域,对重要设备、设施进行重点监控和保护。

抢修队迅速抢修、转移事故中心受伤人员。

医疗队营救、保护、转移事故中心受伤人员。

通讯队通过信号、广播和治安队员组织、引导群众进行疏散。

治安队控制事故区域的边界和人员车辆进出。

密切注意事故发展和蔓延情况,如继续扩大向总指挥报告,请求地方及兄弟单位支援。

电缆火灾

切断受灾电缆电源。

采用隔离灭火法,限制火灾范围。

采用窒息法和冷却法把火扑灭。

引导消防队合理布置消防车和重点保护区域,对重要设备、设施进行重点监控和保护。

抢修队迅速抢修,尽量减少损失。

医疗队营救、保护、转移事故中心受伤人员。

通讯队通过信号、广播和治安队员组织、引导群众进行疏散。

治安队控制事故区域的边界和人员车辆进出。

密切注意事故发展和蔓延情况,如继续扩大向总指挥报告,请求地方及兄弟单位支援。

条件保障

器材

通讯器材:对讲机、矿区程控电话、移动电话、广播站。

防护器材:防毒用空气呼吸器、防护服,上述防护器材存于公司矿山救护大队设备库。

救援器材:药品、担架存于矿区医院,其余存于矿供应

xx省xx县xx乡xx煤矿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及应急救援预案

作者:佚名

应急救援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8213

网站统计

更新时间:2010-9-10

科库房。

经费

事故应急与救援所需经费的来源、额度,按有关规定支付。

人员

应急与救援指挥部成员、救援队成员应按照专业分工本着专业对口、便于领导、便于集结和开展救援的原则,建立组织,落实人员。每年年初根据人员变化进行组织调整。各专业队(站)成员名单及联系电话由分管队长确定并报指挥部。对于各专业人员,要求对其权利与义务做出相关规定。

相关制度

值班制度。建立昼夜值班制度,明确值班任务。

检查制度。每月检查一次应急救援工作情况。

例会制度。定期召开指挥部成员和救援队负责人会议,汇报上阶段的案例和救援工作情况,布置下一阶段的安全和救援工作。

总结评比制度。建立总结评比办法和对于事故中有功和有过人员的奖罚措施。

培训和演练

每年进行一次培训和演练。

培训内容

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内容

鉴别异常情况并及时上报的能力与意识;

对待各种事故如何处理;

自救与互相救护的能力。

对各应急救援专业队的培训

各种器材、工具的技能与知识;

任务的目的和如何完成任务;

与上下联系的方法和各种信号的含义。

对群众的培训

具有哪些危险隐患;

各种信号的含义。

防护用具的使用和自制简单防护用具;

紧急状态下如何行动。

训练和演习

每年进行一次训练和演习。

预案的评估和修改

为了能把新技术和新方法运用到应急救援中去,对不断变化的具体情况保持训练,预案必须每年重新编写一次。

对危险源和新增装置、人员变化进行定期检查,对预案及对更新。

在实战和演习中提高指挥水平,对预案进一步合理化

第二篇:煤矿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煤矿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为保障新元煤矿安全生产活动的正常开展,进一步提高矿井安全生产水平,切实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不受损失,根据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法律、法规要求,结合煤矿行业技术标准规范和我矿实际,特制定《新元煤矿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以提高我公司安全管理人员及全公司职工对重大危险源的辩识能力、安全管理能力、事故控制应变能力,并对重大危险源采取相应的检测、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以控制和降低重大危险源的泄漏,从而控制和减少、消除事故的危害。

第一章 矿井基本概况

(一)矿井基本概况

一、地理概况。

山西新元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朝阳镇草沟村西南,距寿阳县城约5公里,毗邻石太铁路、太旧高速、307国道,系阳煤集团寿阳新区开发的矿井之一。2002年3月经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准立项,2003年11月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开工建设。新元矿井工业储量14亿吨,设计可采储量7.94亿吨,可采储量5.06亿吨,服务年限90.5年,建设总规模500万吨/年,其中:一期建设规模为300万吨/年。煤种主要为贫煤、贫瘦煤及无烟煤,属中低灰、特低硫、低磷、中高发热量的优质品种煤。配套建设有选煤厂、铁路专用线。山西新元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由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控股,与广东蓝粤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合资建设。该项目是历年来山西省重点工程项目和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也是晋中市“双百”项目之一。

二、井田概况

1、井田位臵:新元井田位于沁水煤田西北部,面积136平方公里。地理座标东经112°58′51″—113°09′33″、北纬37°49′54″—37°55′09″,行政区划属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

2、井田范围:根据国家国土资源部2007年10月13日“国土资矿划字(2007)39号文”批复,井田范围由11个座标点圈定。新元井田东西长15.6Km,南北宽约9.6Km,近似长方形,面积136.77Km2。煤层赋存平缓,倾角一般为3—6度,主采3#、9#、15#煤层,其中3#煤层距9#煤层层间距42.49米、9#煤层距15#煤层层间距60.43米,具备分组开采条件,上煤组主采3#、9#煤,上煤组主采15#煤。工业广场选择在寿阳县城西北5公里的草沟村附近。

3、矿井四邻关系:新元井田西北部有开元公司(原黄丹沟煤矿)(生产),段王矿(生产),西部为于家庄井田(规划)、东部为七元井田(规划),南部无任何井田。

4、自然地理概况

地形地貌:新元井田位于寿阳构造堆积盆地区,属黄土丘陵地貌。塬、梁、峁发育,沟谷密集,多呈“U”型。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最高点标高1267m,位于西南部的燕子山,最低点标高1050m,位于吴家崖村旁黄门街河床内,一般标高在1100m左右,最大高差217m,相对高差一般为40~100m。井田内大面积被新生界红、黄土覆盖,仅在南部沿冲沟有少量基岩出露。

河流水系:新元井田内河流水系属黄河流域汾河水系,主要河流有白马河、黄门街河以及大照河,黄门街河和大照河均为白马河的支流。白马河自西向东南从井田北部流过,在芦家庄村汇入潇河。黄门街河自西南向东北流经井田,在黄门街村南汇入白马河。大照河在井田南部自西而东经大照村和冀家庄后向南汇入白马河。白马河平时流量较小,而黄门街河和大照河平时干涸,仅雨季有水,均属季节性河流。

三、煤层赋存情况

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和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均为本井田的主要含煤地层之一,含有煤层编号为1 #、2 #、3 #、4 #、5 #、6 #、8#、8下#、9上#、9#、11#、11下#、12#、13#、13下#、15#、15下#、16#。其中3#煤除西部边界附近极小范围不可采外基本全井田稳定可采,6#为局部可采不稳定煤层,8#为局部可采不稳定煤层,9#煤为大部可采较稳定煤层,15#煤为本组的主采煤层,为稳定煤层,15下#为不稳定—较稳定煤层,其它均为不稳定煤层。

主要稳定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情况: 1、3#煤:位于山西组中部,上距下石盒子组“桃花泥岩”130m左右、K8砂岩23m左右,见煤点厚0.40—4.08m,平均2.77m,结构简单,一般含1层泥岩夹矸。煤层由西向东由薄变厚,又渐趋变薄。2、6#煤:位于山西组底部,上距3#煤20m左右,下距K7(第三砂岩)砂岩2m左右,层位不稳定,局部有约6Km2的尖灭区,与之相连的不规则状尖灭区分布于井田西北部。井田内大面积不可采,见煤点厚0.15—1.50m,平均0.76m。3、8#煤:位于太原组顶部,K7砂岩下6m左右,9#煤上12m左右,层位基本稳定,但全井田较大范围不可采,大片的不可采区分布于中南部,可采范围总面积约26Km2。见煤点厚0.10—2.64m,平均0.87m。可采范围内煤厚0.80—2.64m,平均1.40m,4、9#煤:位于太原组上部K5(第一砂岩)砂岩上4m左右,K4灰岩上21m左右,一般K6(第二砂岩)砂岩为其直接顶板,层位较稳定。3片尖灭区分别分布于西北角、东北角和中南部。见煤点厚0.10—5.68m,平均2.29m。可采区总面积约30Km2。可采区内煤厚0.80—5.68m,平均2.65m。5、15#煤:位于太原组下部,大部分地段K2下石灰岩为其直接顶板,局部15#煤与K2下石灰岩间距增大,最大为8.71m,煤层顶板岩性变为泥岩、粉砂岩等。井田东部局部有煤层尖灭、变薄现象.可采范围面积46 Km2,见煤点厚0.27—7.33m,平均3.32m。可采区煤厚0.93—7.33m,平均3.43m。6、15下#煤:位于太原组底部15#煤下0.84—35.45m,平均11.44m,间距由西往东有逐渐变大的趋势,西部一般小于平均厚度,东部一般大于平均厚度。下距K1砂岩17m左右,是本井田的最下一层可采煤层。发育较普遍,仅有两小片尖灭区分布于北界附近。见煤点厚0.20—5.43m,平均1.60m,可采区煤厚0.80—5.43m,平均2.03m,可采区边界不规则,总面积42 Km2。

四、水文地质概况

3#煤的主要充水含水层为其上覆砂岩裂隙含水层,9#煤主要充水含水层以上覆砂岩裂隙含水层为主,其次为下伏的太原组含水层,15#煤直接充水含水层为上覆太原组石灰岩的岩溶含水层,下伏奥灰水为其间接充水含水层。

含水层分述如下:

1、K7砂岩含水层上距3#煤约25m,厚0.75~19.44m平均6.73m,岩性主要为中细粒砂岩。K7砂岩水位标高+807m,由于其富水性较弱(0.0041m/d),且岩层厚度有限,不会对煤层开采造成太大影响,但其局部块段可能与K5砂岩及太原组薄层灰岩产生水力联系,需加强探查。

2、K5砂岩含水层上距3#煤约60多米,厚1~22.3m平均6.8m,岩性主要为中粗粒砂岩,富水性较弱,局部块段可能与太原组薄层灰岩产生水力联系。

3、K2下~K4薄层太原组灰岩含水层最近距3#煤层约70m,而太灰含水层水位标高最高为+978.91m(46号孔),对3#煤层来说,也属带压开采,突水系数约为0.089MPa/m,因此,太原组薄层灰岩水对3#煤开采具有一定威胁,开采前必须加强探查,在可疑区段需采取一定的防治水措施。

4、奥灰水位标高约+783m(峰峰组含水层),上马家沟组水位标高为+610m,奥灰含水层距3#煤层约210m。虽然大部分采面范围低于奥陶水位,带一定水压开采,但突水系数均小于0.06MPa/m,所以奥灰水在无垂向导水通道的情况下不会威胁3#煤层的安全开采。影响3#煤层的主要含水层有: 1、3#煤层顶板的K8下砂岩和K8砂岩:1)3#煤层顶板上距K8砂岩9.8-35.4米,平均为23米;2)3#煤层顶板上距K8下砂岩0-5.62米,平均为1.76米; 2、3#煤层底板的K7砂岩和K2下~K4薄层太原组灰岩:1)3#煤层底板下距K7砂岩17.46-51.6米,平均为25米;2)3#煤层底板下距K2下-K4薄层太原组灰岩含水层最近距3#煤层70米,突水系数为0.098MPa/m,接近0.1 MPa/m,属于带压开采,必须采取疏水降压的防治水措施;3)奥灰水距3#煤层约210米,在无垂向导水通道的情况下不会威胁3#煤的开采。

影响9#煤层开采的主要含水层:

1)9#煤层顶板(距3#煤层50米)上距K7砂岩25米,对9#煤层的开采不会造成太大影响;2)9#煤层底板下距K4 -K2下太灰含水层最小距离(距K4)约21米,太灰水水位标高较高,对9#煤层开采有影响,可能会出现局部瞬间喷涌,造成水害;3)9#煤层底板距奥灰水层约160米,属带压开采,对9#煤层的开采有一定的间接影响。影响15#煤层开采的主要含水层:

15#煤层位于太原组下段顶部,以K2下为直接顶板,上部还有K2、K3、K4等灰岩含水层;下距奥灰水顶面最小75米,平均为95米。上覆含水层为15#煤层的直接充水含水层,下伏奥灰水为其间接充水含水层,是矿井防治水的重点。

五、煤层瓦斯含量及其规律

新元井田各煤层均属高变质的贫煤阶段,可生成大量甲烷气,该阶段煤具有较强的吸附性。3#、15#煤的吸附常数3#煤42.19—64.52,平均49.35;15#煤35.84—46.30,平均41.74。3#煤吸附性较15#煤强。据M〃Ji〃列文斯基等人研究,贫煤阶段煤层平均甲烷含量18.0ml/g均方差7.3ml/g。井田各煤层煤岩组成镜质组为主,有利于为煤层对甲烷的吸附。经统计分析井田瓦斯含量有如下规律:

1、随煤层埋深增加瓦斯含量增大。

2、随R°max增大瓦斯含量增大。

3、井田内褶曲构造与瓦斯含量的关系不明显。

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矿井瓦斯涌出量(相对)大小主要决定于瓦斯含量大小、瓦斯梯度、煤的渗透率,另外与煤厚度、煤层组合特征、断层、褶曲发育状况有关。抚顺煤分院对全国资料统计,阳煤集团瓦斯含量与瓦斯涌出量的比例为1:1.5—2.0。在本井田,我们初步选定瓦斯含量与涌出量的比例是1:1.8,则相应各煤层瓦斯涌出量为18.18—32.42m3/t煤,涌出量均大于15m3/t煤,为超级瓦斯矿井。考虑围岩中也赋存瓦斯,可增大矿井瓦斯涌出量,以增加15%计,相应各煤层矿井瓦斯涌出量为20.91—37.28m3/t煤。应在今后开采中引起足够的重视。

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控制煤与瓦斯突出的因素有地质构造、煤层厚度及变化,煤体结构及破坏类型等。本井田构造较简单,只有二条背斜,一条向斜及数条小褶曲及3条小断层,背、向斜的轴部,转折端是瓦斯突出的有利部位。各煤层煤体结构类型Ⅰ—Ⅱ类,即碎裂煤与原性结构煤。煤的煤芯样的破坏类型为Ⅲ—Ⅴ类,井田北部露头生产窑煤样破坏类型以Ⅰ—Ⅱ类为主,少量为Ⅲ类。与生产窑煤样比较,煤芯样破坏类型比实际略有偏高,这是因钻取煤芯时对煤芯的破坏所致。井田内有7个孔测定煤层瓦斯压力8次,成果好的有3次。一般随埋深增加,瓦斯压力增大。本井田煤层埋深一般大于500m,煤层压力亦大于1961.33KPa(20kg/cm2)。

据研究,煤层瓦斯压力大于980.67KPa(10kg/cm2),瓦斯含量大于10ml/g可燃质,破坏类型Ⅲ类以上,坚固系数(f)<0.6—0.8,瓦斯放散指数大于10时,煤与瓦斯有突出可能。对照井田内各项指标的数值,3#、15#煤均有突出的可能性。

(二)矿井开采状况

(一)采掘系统

1、矿井开拓:采用斜井开拓方式。在工业广场布臵一个主斜井一个副斜井。主斜井坡度16°,斜长1225.5m,宽4.8 m,高3.8 m,落底后布臵集中胶带运输大巷,装备宽1.4m钢绳芯胶带输送机;副斜井坡度7°,斜长3532.3m,宽5.4 m,高4.24 m,井筒落底于+630m,采用无轨胶轮车运输。在冀家垴村附近布臵有中央进风立井和中央回风立井两个立井井筒,井筒净径均为7.0m,垂深分别为522.0m和506.m,中央进风立井装备一台1.5t矿车单层罐笼和梯子间,用于矿井排矸、进风兼安全出口;回风立井为矿井一期专用回风井,装备有瓦斯抽放管路。

水平沿倾斜方向在每个条带布臵一组大巷,三组大巷间采用集中胶带运输大巷(宽4.8 m,高3.3 m)、集中辅助运输大巷(坡度7°,斜长1986 m,宽5.0 m,高3.8 m)和集中回风大巷(宽5.0 m,高2.9 m)联接。每组大巷共布臵五条大巷,分别为一条胶带运输大巷,两条辅助运输大巷、两条回风大巷。

2、采煤方法

矿井一期开采3号煤层,该煤层全井田仅西部边界附近1、2号钻孔为不可采,其余均为稳定可采,见煤点厚0.40~4.08m,平均厚度2.7m,煤层结构简单,一般含一层泥岩夹矸,煤层倾角一般在10°以下。顶板为砂质泥岩、泥岩,单轴抗压强度为15~37.4MPa,为较稳定和不稳定顶板,局部为中、细粒砂岩。底板为砂质泥岩,局部为细、粉砂岩,单轴抗压强度不大于10MPa,为普通底板。地质构造简单,一般以褶曲为主。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及井田开拓布臵,矿井采用长壁综采采煤工艺。

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及井田开拓布臵,矿井采用长壁综采一次采全高采煤法。

3、设备配臵情况

新元矿分东、西两个采区,每个采区分别布臵两个顺槽综掘工作面和一个回采工作面,即目前矿井共布臵2个回采工作面和4个综掘工作面。回采工作面布臵方式为“两进两回”,回采工作面一侧布臵胶带顺槽,另一侧依次布臵有回风顺槽、尾巷和辅助进风顺槽(辅助进风顺槽主要为尾巷形成通风系统,解决尾巷盲巷问题)。

2个综采工作面,设备配臵相同,设备配臵如下:采用MG400/930-WD型交流电牵引采煤机1台、SGZ800/1050型刮板输送机1台、ZY5000/16/35型液压支架1套(161架)、SZZ800/250型中双链刮板转载机1台、PLM2000型轮式破碎机1台、SSJ1200/2X250(M)型可伸缩带式输送机2部、BRW315/31.5型乳化液泵1套(2台一用一备)、KMPB320/10型喷雾泵1套(2台一用一备)。

综掘工作面主要采用s200m型半岩掘进机,配套DSJ800/2X40型胶带输送机FBDN7.1/2*45型局部通风机等设备,采用智能调速装臵实现局扇风机的双风机双电源的互相切换,减少了无计划停风次数。

根据生产需要,布臵了两个普掘工作面用于西大巷岩石巷道掘进,普掘工作面主要配备有YT29-A型气腿式凿岩机、P-60B耙岩机、SSJ800/2*40型可伸缩胶带输送机,FBDN6.3/2*18.5行局部通风机等设备。

(二)机电系统

1、供配电系统 工业场地两回110kV电源均引自白家庄220kV变电站110kV不同母线段,110kV变电站内主变压器选用SS9-31500kva/110/38.5/10.5kv型自冷式低损耗变压器两台,一用一备,110kV变电站各以两回10kV向工业场地10kV变电所(箱变)、选煤厂10kV变电所、水源地10kV组合预装式变电所、主斜井井口房、及井下集中胶带巷机头变电所供电。

中央风井场地35/10kV变电站,主变压器选用S9-20000/35/10.5kV 20000kVA自冷式低损耗变压器两台,正常工作时一用一备。35kV变电站各以两回10kV向主通风机房、热风炉房、瓦斯抽放泵站、提升机房、压风机房供电,以两回分别向井下主变电所、井下主变电所、煤仓变电所、采区变电所,以三回10KV向压风机直接供电。

110kV变电站和35kV变电站均选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一套,完成对各自变电站主设备的控制、保护、测量、信号等功能。

2、压风系统

矿井压风供气量为133.9m/min,压风机采用目前先进高效的SA250W—10K型螺杆式空压机三台,排气量为42m3/min,额定排气压力为0.75MP,配Y450-4,10kv,250kv电动机,3入井压风管路规格为D219X8的无缝钢管600米。保证24小时不间断向井下采掘工作面提供压风。因矿井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还需配0GD-42.0/8螺杆式空压机两台,空压机额定排气量42.0 m/min,额定排气压力为0.75MP,配Y400-2,10kv,250kv电动机.四台工工作,一台备用。

3、供水系统

供水水源:水源来自白家庄水源地,取用地下奥灰水,现以成井四口,其中三口出水量为80m3/h,一口出水量为50m3/h。

供水系统分为四个:工业场地生产、生活、消防供水系统;井下消防洒水供水系统;井下软化水、乳化液供水系统;中央风井场地、生产、生活、消防供水系统。

4、排水系统

矿井在中央进风立井井底设主排水泵房,井下涌水经敷设于进风立井井筒中的排水管路,排至中央风井场地内的井下水处理站。

井下设臵中央水仓,容积为6000 m,安装五台型号为MD450-60*10主排水泵,功率为1120kw,排水量为450 m3/h,扬程为600米,两用两备、一检修。排水管路三趟,规格为D325×12mm寸管。东、西、南、北区各设臵分区水仓和排水

33管路。

西区两水仓容积为50 m3,分别安臵一台水泵,型号:MD46-50×5,排水量为46m3/h、功率为55kw、扬程为 250m、排水管路4寸管一趟。

北区水仓容积为46 m3,安臵一台水泵,水泵型号: MD25-30×5,功率22kw,排水量为25m3/h,扬程为150m,排水管路4寸管一趟。

南区水仓容积为60 m3,安臵一台水泵,型号为MD46-50×5,功率为55kw,排水量为46 m3/h,扬程250米,排水管路为4寸管一趟。

(三)通风系统

1、通风系统

矿井采用中央分列式通风方式,通风方法采用机械抽出式。主斜井、副斜井、中央进风立井作为进风井,中央回风立井作为回风井。由于矿井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故确定回风大巷为专用回风巷。

矿井具备完整可靠独立的通风系统,掘进工作面所需风量由局部通风机压入式供给,实现“三专两闭锁”和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井下主变电所、主排水泵房、井底煤仓硐室等均采用全负压通风。采区变电所、消防材料库、爆炸材料库等硐室均采用独立回风。

为满足新元矿井通风机大风量高负压和大功率的要求,现冀家垴安装两台抽出式主扇,主扇选用两级风叶轴流式风机,型号为AGF606-3.8-1.8-2,一备一用,通风机配套YSK1000-8,10KV,5000KW电动机,通风能力为26900m3/min,负压4400MP。韩庄安装两台抽出式主扇,主扇选用两级风叶轴流式风机,型号为AGF606-3.8-2.0-2,一备一用,通风机配套YSK1000-8,10KV,6000KW电动机,通风能力为21900m3/min,负压4900MP。电控采用国内先进的10KV高压软启动技术。回采工作面平均配风可达到3000 m3/min、综掘工作面平均配风可达到1000 m3/min。

2、瓦斯抽放系统

1)抽放方法:矿井实施综合瓦斯抽放,即对3号煤回采工作面采用双侧顺层平行钻孔进行本煤层抽放,3号煤回采工作面用倾斜穿层钻孔的方法对临近层瓦斯进行卸压抽放。顺槽施工过程中采用中间超前巷道向两侧顺槽前方煤体布臵钻孔、中间巷超前布臵钻孔进行边掘边抽。

2)抽放设备:现矿井使用三台型号为2BEF-72-340水环式真空泵和一台2BEC72型水环真空泵,4台泵的参数均相同,流量为600m3/min,电动机额定功率为900kw,电压10Kv,气量:36000m3/h 最低吸入绝压:160hPa,抽放管路直径为1200mm。瓦斯抽放浓度为6.0—9.0%。

3)回采工作面本煤层抽放钻机采用国产的ZDY-40000L型和ZDY-4000S型钻机各20台,功率为55KW,给进方式为液压传动,配套钻杆直径110mm的螺旋钻杆。区域预抽钻机使用石家庄生产的ZDY-1200L型和MYJ-380/210型钻机各6台,基本实现区域性预抽。

3、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新元煤矿使用的是由北京瑞赛长城航空测控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KJ2000N总线型快速反应安全监控系统。采用新型的宽带工业以太网+总线传输平台,实现全数字化数据传输,主干网采用工业以太网,为光纤冗余环网结构。地面中心站配有3台液晶主控机,一用两备,实时采集显示存储监测数据,同时将数据上传到集团公司。

4、消防洒水系统

井下水处理站设500m3清水池二座,互为备用,池水经管道自流进入各用水点使用,井底车场、东、西辅口分别安装减压站一套,由立井井底5.5MP减压为1.6MP以下,满足生产用水需要。

井下消防洒水设备配备情况:在井底车场连接处、采区上下山、机电硐室、检修硐室、材料库、爆破材料库等处设消防栓;在井下煤仓、输送机、装载机和其它转载点设臵圆椎洒水器;在掘进、回采工作面回风巷道中设手动水幕;在掘进、回采工作面设鸭嘴喷雾器;在主运输巷中设自动水幕;在胶带机机头设洒水灭火装臵;在井下适当地点设消防水龙带等存放点;在消防洒水主管道上每隔50m设一DN50的支管,并加装闸阀、减压阀和消防快速接头各一只。供水管路均按规定安装各种闸阀和留出支管等附属设施。此供水系统将根据巷道的不断延伸和质量标准化要求将不断进行修改和完善。

(四)运输系统

主提升和采区采用胶带运输。辅助运输大巷使用单向防爆胶轮车,小巷运煤使用胶带运输机,运料使用双向防爆胶轮车。

主提升采用主斜井胶带,辅以集中胶带,主斜井胶带输送机,型号为DTL140/277,采用国际先进的CST可控软启动装臵,胶带采用带强5000N/mm钢丝绳芯强力胶带,带宽1400mm,带速4.5m/s,皮带机长度1600米,坡度16°,功率3*1400kw,10kv,安装有各种保护、在线检测装臵。集中胶带巷胶带机型号为DTL140/450, 采用CST可控软启动装臵,胶带采用带强2000N/mm钢丝绳芯强力胶带,带宽1400mm,带速4.5m/s,皮带机长度2200米,坡度0-16°,功率3*800kw,10kv供电,安装有各种保护、在线监测装臵。

(五)矿山救护

新元煤矿拥有自己的矿山救护中队并且与阳煤集团救护大队签订救护协议。

第二章 重大危险源辩识及危险性等级评估 第一节 危险源单元及危险性等级划分

依据重大危险源的物质特性、危害方式,将新元煤矿重大危险源划分为瓦斯、煤尘、突出、火灾、水患、电气、机电、吊装、提升、运输、冒顶、压力容器、地质灾害、易燃易爆、爆炸物品十五个单元进行辩识,依据各单位物质含量,生产装臵(系统)、设施、场所状况,将各单元划分为若干子单元进行辨识。

等级:Ⅰ:安全的;Ⅱ:临界的;Ⅲ:危险的;Ⅳ:灾难性的。

第二节 辨识、评估

一、瓦斯

1、瓦斯的性质概述

瓦斯是矿井中以甲烷(CH4)为主的有害气体,后述矿井瓦斯专指甲烷,瓦斯是成煤过程中的一种伴生产物,无色、无味,比空气轻,经常积聚在巷道顶部,上山掘进工作面及顶板冒落的空洞中,其在空气中扩散性很强,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后,遇高温火源能燃烧或爆炸,瓦斯本身无毒,但不能供人呼吸,在空气中浓度很高时,会引起窒息。

2、矿井瓦斯赋存状况、危害

新元煤矿为瓦斯突出矿井,但开采过程中,如管理不善,仍会造成施工场所的瓦斯超限和积聚现象发生。其危害为引起人员窒息和瓦斯燃烧、爆炸。

3、危险辩识及等级评估

单元

辨识

危险性等级

瓦斯综合治理 存在防治突出危险因素。Ⅲ

瓦斯抽放

瓦斯抽放泵有用有备,瓦斯管密封良好,抽放设计、设施合理,抽放效果好。

瓦斯监测

监测探头悬挂位臵准确,校对维护及时瓦斯数值显示正常。

瓦斯检查 瓦斯检查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认真负责,不空班,不假检,能够准确反映瓦斯情况。Ⅰ

通风系统

系 统

系统、设施布臵合理、采掘工作面、抽放钻场采煤工作面回风隅角及回风巷密闭附近,冒顶区顶部、瓦斯抽放管破裂处,及时封闭的无风巷道等场所都采取了有效的措施。

通风机

主扇、局扇都是一用一备。Ⅰ

地质、矿压

地质构造造成瓦斯突然变化,矿压造成密闭、风门损坏,针对这些变化情况都相应的采取了针对性的措施。

施工操作

员工操作都符合规程规定。Ⅰ

火源管理

电气、机械、爆破火花,井下明火,火区管理古河管理规定。Ⅰ

其它

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二、煤尘

新元煤矿煤尘没有爆炸危险性,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煤尘飞扬、堆积现象。对施工人员安全造成的危害为尘矽肺病。危险辨识情况见下表。

单 元

辨 识

危险性等级

通 风

风速过大,引起煤尘飞扬。风速过小,影响排尘效果

I 防尘设施

洒水喷雾管路通畅,喷雾装臵完善,隔爆水袋吊挂符合要求。

机 械

机械设备切割、运输煤体时引起煤尘飞扬,都采取了有效措施。

Ⅰ 劳动保护

员工不按规定戴防尘口罩

三、突出

新元煤矿经沈阳研究院鉴定,矿井煤层属于属煤与瓦斯突出煤层,按照突出煤层管理。

煤层地质

石门揭过煤层,地质断层带,构造应力集中区、保护层未解放突出危险区域,地质构造预测不准确或预测准确而防突措施执行不到位掘进施工诱导突出。

Ⅲ 瓦斯抽放

设计合理,技术措施落实到位,预抽充分,安全保护距离满足施工要求。

施工作业

爆破装药量合理,按准掘(推)进度进行施工。

火 源

突出危险区域存在矿井内、外因火源消除,治理合理。

安全防护 严格执行远距离爆破,挡栏、反向风门等防突设施完好。

个体防护

爆破时撒人及时、警戒到位。

安全培训

员工能准确认识安全操作的重要性,不存在违章操作。

四、火灾

新元煤矿在矿井火灾危险方面,有瓦斯爆炸,作业机械磨擦,电气短路,吸烟、烧焊、油料管理使用不当等突出性外因火灾;火灾在瓦斯超限区会造成瓦斯爆炸。

新元煤矿地面重大火灾危险源主要为油库、坑木场、瓦斯抽放泵房火灾。

单元

辨 识

危险性等级

地面火灾

炸药库、油脂库、坑木场、瓦斯泵房火源管理妥善,地面电气短路,烧焊,吸烟,带明火,避雷设施完好可靠,油脂管理妥善。Ⅰ

外因火灾

各种明火治理有效。

油料运输、保管、使用符合规定。

爆破作业、炮泥充填符合规定。

内因火灾

煤自燃发火,预测、预报准确,及时发现发火征兆

开拓巷道布臵、开采、回采方式方法合理。

防灭火设施

消防材料齐全,防灭火系统完好。Ⅰ

安全培训

充分认识火灾的危险性,防范火灾能力强。Ⅰ

五、水患

新元煤矿水患危险表现采空区积水,雨季井下涌水增大,辩识如下: 单 元

辨 识

危险性等级

水文、气象、地形

地形复杂,水文气象调查手段简陋,存在各类调查资料不尽详实。

防洪工程

渠道修筑、清淤及时,沟河裂隙堵塞彻底,塌陷填堵严密。Ⅰ

老空区积水

封堵严实,打钻孔排放。

施工作业

探放水措施落实得力,治水合理。

排水系统

泵房防水闸门完善,排水设备维护保养符合规定,排水管路完善。Ⅰ

供电 系统采用双回路供电,保证排水设备正常排水。Ⅰ

安全培训

培训有效,员工对透水预兆辨识清楚,防范水患能力高。

六、电气

新元煤矿电气危险源,系统供电正常,员工充分认识到电的危害性,设备操作符合规定,辨识情况如下: 单 元

辨 识

危险性等级

电气设备

机电设备完好,绝缘等级符合规定。

供电系统

双回路电源保障供电系统正常供电。

安全保护

短路、接地、漏电保护装臵有效,局部通风机“三专两闭锁”有效。

施工作业 遵章停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

停送电管理

按照《停送电操作规程》规定停送电。

安全培训

培训有效,员工充分认识到电气安全的重要性。

七、机械

新元煤矿机械危险源主要有机械设备运转部件对人体的绞、缠、切、割伤害,直线运行部件对人体的挤、压、砸伤害,机械重心偏移造成设备翻侧等。其危险性等级Ⅱ级。

八、吊装

新元煤矿吊装危险源有:清理、地面房屋、机房建筑材料起吊,各类大型设备吊装,登高作业。其危害表现为人员坠仓、吊物坠落伤人,危险性级别为Ⅱ级。

九、提升

新元煤矿提升为斜井提升,危险源有斜巷提升过程中的碰车事故,人员违章行车行人或扒、蹬、跳胶轮车,危险性等级为Ⅰ级。

十、运输危险源辨识 单元 辨识

危险性等级

提升

胶轮车运输,安全可靠。Ⅰ 地 面

汽车运输。Ⅰ

胶带输送机运输

胶带机保护齐全,运行安全可靠。

刮板输送机运输

机头机尾都打牢固地锚,人员违章乘坐刮板机。

十一、冒顶

新元煤矿冒顶危险源主要有自然地质因素,工程质量因素,采掘工程影响,顶板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严而导致顶板推垮和冒落,掉矸,埋压,砸撞,堵塞巷道伤害人员。单 元

辨 识

危险性等级

自然地质因素 断层、地质构造带、应力集中区没按措施要求采取针对性,可操作的加强支护的方式控制顶板

工程质量

支护密度达符合要求,支护能有效控制顶板。

采 煤

柱排距紧密,落煤后及时进行临时支护,控顶距符合要求,初次放顶及周期来压期间。特殊支护使用良好,支护强度强,初撑力达到要求。Ⅰ

掘 进

工作面割煤后使用临时支护,锚杆支护有效,及时采取措施加固整改。

巷道布臵

设计合理,巷道布臵避开地质危险区域。

十二、压力容器 单 元

辨 识

危险性等级 空气压缩机

运行正常,保护有效。Ⅰ

氧、乙炔瓶、瓦斯罐

管理符合规定。

十三、地质灾害 单元

辨识

危险性等级

地表裂隙

雨季期间地表水加大向井下的渗透

裂隙、塌陷

采动影响,充填及时。

十四、易燃易爆 单 元

辨 识

危险性等级

油脂、油料

井下运输使用过程中遗漏、污染未及时清除,回收出井 Ⅱ

油脂库

火源管理妥善,贮存、运装取用合理。Ⅰ

浮煤清理不完全,煤尘浓度控制手段健全。

十五、爆炸物品 单 元 辨 识

危险性等级

地面炸药库

管理严格,没有隐患。

井下爆破器材发放点

领用人员领退药严格执行领退药制度。

爆破材料运、装

装卸点人员密度稀疏,采用斜巷胶轮车运输或,稳。

行走平 使用

爆破设计合理,撤人警戒站岗到位;“三人连锁放炮”制度执行严格,炮眼封堵质量、放炮母线明接头,拒爆处理规范,拒爆残管清理完全。

第三章 各类重大危险源检测、监控措施

一、瓦斯危险源检测、监控措施

1、严格按照“通风可靠,抽样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综合治理十六字方针要求,完善通风系统,进行打钻抽放瓦斯,实行施工现场设专职瓦检员检测瓦斯,使用KJ2007N型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2、严禁瓦斯积聚超限。保护好通风设施,加强局部通风管理,禁止无计划停风,不使用《煤矿安全规程》所不允许的串联通风,避免任何形式的盲巷;及时处理采面回风隅角冒落处理的瓦斯积聚,防止刮板输送机底槽积聚瓦斯,局部通风机坚持使用“三专两闭锁”装臵,采场采煤风巷安设瓦斯电闭锁装臵;严禁瓦斯超限,瓦斯超限地点停止作业,并按规定进行停电撤人,严格执行瓦斯排放措施。

3、防止点火源出现。禁止在井口房、主要通风机房和瓦斯泵站周围20米内使用明火、吸烟;严禁携带烟草和点火物品入井;井下禁止使用电炉和使用灯泡取暖。电气方面:矿井采用矿用防爆型号电气设备,井上和井下设备装设防雷电和防短路保护装臵;电缆接头不准有“鸡爪子”、“羊尾巴”、“明接头”,不准带电作业;严禁在井下拆卸、敲打、撞击矿灯。爆破方面:不准使用变质、不合格炸药,爆破作业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使用水泡泥,炮眼封泥装满填实;禁止裸露爆破;禁止放炮母线明接头或裸露。采取使用合金工具,喷水降温等各类措施防止撞击摩擦火花。入井管路、轨道等在井口接在,防止杂散电流或雷电传入井下;禁止穿化纤材料和非抗静电材料入井,以防止静电火花。

4、主要通风机的出风井处,安设防

爆门和反风设施,井下安设隔爆设施,运输巷和回风巷中撒布岩粉。进回风井之间和主要进、回风道之间的联络巷砌筑永久挡风墙;需使用的联络巷设正反向风门,防止 风流短路;采空区及时封闭。

5、所有入井人员佩带自救器并能熟练使用;熟悉避灾路线和地点。

6、矿每年编制《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并按要求进行救灾演习。

7、有反映矿井当前实际情况的下列图纸:矿井地质和水文地质图,井上下对照图,巷道布臵图,采掘工程图,通风系统图,井下运输系统图,安全监测布臵图,管路系统图(排水、防尘、防火、压风、抽放瓦斯等),井下通讯系统图,地面与井下配电系统图,井下电气设备布臵图,井下避灾路线图。

二、煤尘危险源检测、监控措施

1.采取综合防尘技术措施,对粉尘进行检测、监控、治理。主要利用水、风的特性,一方面将粉尘润湿捕获,另一 方面借助风流将粉尘排除井口外。

2.为减少和消除粉尘飞扬,采取湿式打眼方式凿煤岩,爆破时炮眼内充填黄泥水泡泥,机械扒装或人工出煤岩前洒水润煤(岩)体,各运输转载点及巷中安设喷雾装臵,利用隔爆水袋兼作吸附粉尘设施,每天对巷帮岩壁用水冲洗或清扫,防止粉尘堆积。

3.当开采酥松脆碎煤体时,预先用水通过钻孔和裂隙均匀注入湿润。

4.合理通风,采煤工作面一般控制在1.2m/s-1.6m/s,最高为4m/s,最低为0.25m/s,岩巷掘进风速为0.15-4m/s。

5.粉尘场所工作人员佩戴防尘口罩,粉尘超限时,停止设备运转和人员施工作业,并采取措施进行降尘。

6.派专人对矿井粉尘浓度进行检测,粉尘超标时,立即向矿总工程师进行汇报,矿立即采取措施处理。

9.防止井下产生各类火源和高温灼热体。

三、突出危险源检测、监控措施

1、采取“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即突出危险性预测、防治突出措施、防治突出措施效果检验和安全防护措施。采用单项指标法、瓦斯地质统计法,综合指标法对矿井、煤层和区域及采掘工作面进行突出危险性检验;区域性防突措施采用开采保护层,预抽煤层瓦斯,对石门揭煤局部防突除预抽瓦斯外,还采取排放钻孔,金属骨架,震动爆破措施,对煤巷掘进工作面采取预抽瓦斯,超前钻孔,深孔松动爆破,深孔控制卸压爆破,卸压槽和前探支架措施。采煤工作面区域性防突措施失效时,采用排放钻孔,松动爆破,煤体注水,大直径钻孔,预抽瓦斯等局部防突措施。安全防护方面,有石门揭煤震动爆破,采掘工作面远距离爆破,挡栏,反向风门,自救器、避难所,反风自救等。

2、经效果检验后突出煤层爆破作业时,采取停电撤人措施。

3、加强矿井火源管理,防止火源及高温灼热体产生。

4、强化安全技术培训,提高职工对突出危险征兆的辨识和对突出危险的应变能力。

四、火灾危险源的检测、监控措施

1、合理开拓井巷,井巷尽可能布臵在岩层中,选择合理采煤方法,采用长壁式采煤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合理的开采顺序,先采不突出煤层,上山采区先采上区段,下山采区与此相反。

2、加强明火管理,井上、井口20米内防止明火出现,不得从事电焊工作,如必须施焊,要报措施经矿长批准后执行。保持井下电气设备完好,防止出现损过、过负荷、短路、失爆等现象产生电火花,严格按爆破规定和爆破说明书爆破,严禁放明炮,糊炮,空心炮以及用动力电源爆破,或水泡泥充填不足,炮眼深度不够,最小抵抗线不合规定,放炮而出现炮火,及时扑灭瓦斯、煤尘爆炸引起火灾,防止机械摩擦,以及其它可燃物挖出、清除、运出井外。

3、配备充足的水源,设臵井上下消防材料库,施工现场配备灭火器等消防器材,其数量、规格、存放要求符合规定。

4、充分利用火灾检测器,达到先期检查预警火情,比如皮带烟雾、高温报警,安全监控的感温、感烟、一氧化碳检测装臵等。

5、制定井上防灭火措施,和《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

6、井下任何人发现井下火灾时,应视火灾性质,灾区通风和瓦斯情况,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灭火,控制火势,并迅速报告调度室室。

7、强化安全技术培训,增强职工对火灾征兆的辨识和应变能力。

五、水患危险源检测、监控措施

1、采取地面水文气象地形及相邻小窑调查测量,修筑排防洪渠道,堵填废井,塌陷,实施水土保持;井下采掘实行“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治水原则;完善排水系统,封堵老巷采空区等措施,从防、排、探、放、疏、截、堵七个方面综合检测,监控,防治水患。

2、保障供电,不出现断电事故,保证排水设备的正常运行。

3、严格执行防治水患的规章管理制度,发现水害预兆,必须高度重视,做到及时汇报,及时研究,及时处理,以免贻误战机,酿成灾害扩大。

4、加强安全技术培训,增强职工对水害预兆,特别是透水预兆的辨识和应变处理能力,防患于未然。

六、电气危险源检测,监控措施

1、完善井上下供电系统,加强停送电管理,井下使用防爆电

气设备,完善电气短路,接地,漏电保护,实施局部通风机“三专两闭锁”,安设避雷装臵,消除违章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加强电气操作的绝缘防护,严格电气设备检查、维护、修理,落实电力供、用、管安全责任制。

2、保障供电的连续性、可靠性。供电电源采用双电源,在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回路电源应能保证通风、排水、瓦斯抽放等主要设备及生产的正常进行。

3、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安全质量标准化》有关规定要求,保障供电线路,电气设备、系统的各类安全保护装臵,设施完好,灵敏可靠、有效,以确保安全供电。

4、加强电缆及移动电气设备的管理。对井下使用电缆的选型,敷设,吊挂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电缆接线要避免明接头“鸡爪子”、“羊尾巴”及虚接线造成的电气失爆现象。经常移动和频繁起落的电气设备,要有足够的过能力和容易配臵保护装臵,防止其过载,短路及漏电。照明,信号、电话和手持式电气设备供电额定电压不得超过127V,远距离控制线路的额定电压不超过36V,并有良好的绝缘。

5、电气操作工必须经专门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并严格按设备操作规程操作使用设备。井下电钳工必须佩带便携式瓦斯检测仪,对电气设备进行检修维护前,必须先进行瓦斯检测,且严禁带电检修。

6、防止静电火花产生,禁止穿化纤衣物入井,控制非抗静电塑料在井下的使用。

7、加强电气安全知识培训,以提高职工对电气危险源的辨识,增强对电气危害的防范能力。

七、机械危险源检测,监控措施

1、机械运转部件加装防护罩、栏;尽量避免出现机件飞边,毛刺,锐角,利口现象出现;切削、加工工件时要夹持紧固,防止脱落飞道,设臵防护网以阻隔切削加工残屑飞溅物。

2、正确使用佩戴手套,防止手受划割或绞缠伤害。

3、不能装设防护罩栏的设施运动部件、人员必须与其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4、检修机械设备时,必须切断电源,防止其意外起动,对有自动或受外力因素可能发生转动运动的部件,要先采取措施进行固定,防止其意外运动夹伤人体。

5、机械设备安装使用的场所、空间断电符合规定,满足安全操作及人员行走的安全距离要求。

6、加工材料、工件、工具,堆放、放臵必须符合要求,其高度间距、摆放顺序应满足防倾倒、便行走、宜取用。

7、严格落实执行机械设备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责任制。

八、吊装危险源检测、监控措施

1、房屋施工加装安全网栏,仓眼工作报专门措施,使用保险绳、带,加强吊装设备、吊具安全检查,禁止人员进入吊物坠落危险区。

2、起重吊装要防止起重机械或设施欠稳倾倒,在吊装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支腿、地、环境坡度,风向,支撑面摩擦等因素,并应找准吊物重心,防止偏移,对沿地面或轨道运动型吊装,要防止吊物摆动造成吊装设备翻倒。

3、在输电线附近作业,要保持一定距离,防止触电。

4、参与吊装的人员与运动零部件的安全距离应符合要求,防止绞、碾、戳伤害。

5、吊装物必须捆绑牢固。

6、施发信号必须采用旗语,笛哨,不得擅自喊话或其它方式代替。

7、不得将吊物悬在空中而离开现场。吊装结束,必须将吊装设备恢复到原始零运行状态。

8、操作起重吊装人员必须经培训考核合格,持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

九、提升危险源检测、监控措施

1、使用“一坡三挡”防跑车防护装臵,加强提升设备容器,连接的安全检测、检查,执行“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制度,打击“扒蹬跳”,提升设备运行场所巷道空间断面符合要求,保障轨道质量合格,设备提升巷道设躲避室,斜巷工作报专门安全施工措施。

2、提升信号清晰、灵敏,发号准确。

3、防止提升牵引车数超过规定,连接不良或装载物料超重,超高,超宽或偏载。

4、提运长、大重物件时,报专门措施,指导施工作业。

5、落实提升工种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

安全生产管理,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从技术管理,定期检查,检修维护等环节方面,保障提升设备及其安全装臵设施的完好,发挥其效用。

6、开展技术培训,提高技术素质。使职工熟练掌握本工种有关设备的结构、原理、特征及安全规定,并经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十、运输危险源检测、监控措施

1、汽车运输禁止人货混装,并严格执行汽车运输安全规定;

2、皮带输送机、刮板输送机禁止人员乘坐;皮带机使用综保安全保护,对堆煤位、跑偏、超温烟雾,皮带逆转等实施预警和自动停机。人员横跨穿越皮带,刮板机处设臵过桥,刮板机机头、尾打压柱。

3、各运输机械设备、车辆操作驾驶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工作中认真落实相应的工种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操作要求。

十一、冒顶危险源检测、监控措施

1、开展地质调查分析,合理布臵井巷、工作面,合理选择支护形式,强化工程质量,及时支护巷道,围岩,工作面,严格敲帮问顶制度,找除活矸、伞檐,用好前探支护,临时支护,及时返修维护变形巷道。

2、严禁空顶作业。

3、科学爆破,对炮眼布臵密度、位臵、角度、深度、装药量等参数须严格把握,设计合理,施工准确,以防崩坏支护,增大围岩破坏范围,造成冒顶、片帮。

4、对失效支护及时纠正。

5、对受开采、掘进影响引起的岩层运动和支承压力改变,造成的应力集中区,暴露面积大的区域及顶板破碎带要采取措施,加强支护。

6、采用顶板离层观测仪对顶板进行监测,当有压力显现时,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7、严格执行顶板安全管理制度,加强顶板管理安全检查工作,发现隐患,及时采取措施整改纠正。

十二、压办容器危险检测、监控措施

1、保障设备完好,完善和正确安装使用各种安全保护,释压阀表,报警装臵,维护检查压力管路,锁固管路接头,防止汽(气)体跑冒滴漏。

2、各类气瓶严禁混装、混存、空瓶、贮气瓶必须分开存放,气瓶不得受日光暴晒和接近高温火源。各类气瓶标识清晰。

3、严禁私自充装气瓶。

4、气瓶瓶帽,防震圈,安全泄压装臵必须完好。

5、各类压力容器技术档案齐全,必须有产品合格证及安全标志。

十三、地质灾害危险源检测、监控措施

开展水文地质调查研究,修筑渠道,固坡筑堤,堵塞裂隙,防 止地表水渗透,受采动影响,严重区居民搬迁,塌陷充填,修筑护坡堡坎,种植植被,防止滑坡。

十四、易燃易爆危险源检测、监控措施

1、加强油脂、油料、坑木材料专业化管理。防止油脂油料使用过程 中遗漏,暴露,沾染油脂油料杂物用封闭容闭容器运出地面。坑木材料码放整齐,并远离可能存在火源区。

2、加强瓦斯管理,防止抽放瓦斯管路的泄漏,防止瓦斯超限积聚。

3、加强煤尘管理,防止煤尘浓度超限。

4、加强煤体管理,浮煤清理符合要求,避免浮煤遗留在采空区;及时清除高温或燃烧煤体。

5、采用温度传感监测,防止超温引燃可燃物。

6、油库管理专人24小时看守,油库区杜绝火源,防雷设施齐全可靠,油库车辆可靠接地,防止油物泄漏,油料存放容器棚库遮盖,避免曝晒。

7、保障瓦斯检测气样,工业用乙炔气体的安全使用,避免泄漏。

8、对井下一氧化碳,硫化氢进行检测,发现超限,及时汇报矿总工程师,矿总工程师接到汇报,及时组织落实处理。

十五、爆炸物品危险源检测、监控措施

1、炸药库严格门卫制度,禁止无关人员出入,严禁任何明火,引火物进入库区。

2、药库及发入存放药管量符合规定,严禁超量存放。

3、搬迁药管时避免碰撞,摩擦,打击发生火花。

4、禁止药管口晒或接近火源。

5、加强库区防雷电及抗静电管理,接触爆炸物品人员严禁穿化纤衣物,运输搬移药管场所,路线,避免人员过度集中。

6、运输、搬移药管物容积为非金属抗静电容器,且管药分开装运。

7、现场爆破执行“一炮三检”、“三人连锁放炮”制。

8、建立健全爆破器材运输、贮藏、发放、使用、准 检回收,报废相关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各种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9、加强爆破器材治安管理,防止被盗或意外流失。第四章 各类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 第一节 方针目的与工作原则

针对各类重大危险源的可能危害,按照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结合煤矿行业的安全生产技术特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以保护人员安全,防止和控制事故蔓延,减少和降低事故损失为目的,新元煤矿编制各类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工作原则:减少人员伤亡,控制事故损失和影响。预防为主,常抓不懈,科学管理,统一指挥,高效协调,连续改进。

第二节 应急机构与职责

一、矿成立重大危险源应急指挥部 总指挥:董事长、总经理

副指挥:安监处长、总工程师、生产副总经理、衔接副总经理、机电副总经理

成 员:安监处副处长、生产技术部部长、调度室常务副调度长、武装保卫部部长、综合办办公室主任,通风部部长、机电部部长、物资供应部部长、生活服务部长、辅助救护队队长。

指挥部办公室设在调度室室。

二、各有关人员在应急工作中的职责

1、董事长、总经理:负责应急指挥,协调各应急小组间的工作关系,并按规定及时上报重大危险源。

2、总工程师:是矿长应急指挥的第助手,在矿长的领导下,制定重大危险源的应急方案措施,着重负责“一通三防”方面重大危险源的应急方案措施工作,并组织落实。

3、安监处长:监督应急工作中的各项措施、工程的落实,并根据各类重大危险源特征和应急进展实际情况,提出可行的建议,供总指挥裁决执行。

4、生产副总经理:负责调集应急所需人员及时待命,调集应急所需设备、工具、材料,着重负责采煤方面重大危险源应急工作的具体组织落实。

5、衔接副总经理:负责调集应急所需人员及时待命,调集应急所需设备、工具、材料,着重负责掘进方面重大危险源应急工作的具体组织落实。

6、机电副总经理:具体负责机电运输方面重大危险源应急工作的组织落实。

7、辅助救护队:根据董事长、总经理命令,对救护队的行动具体负责安排,全权指挥救护队员的现场应急救援工作。负责落实完成规定的重大危险源应急处理任务。

8、物资供应部部长:负责应急处理工作中资金、器材、投入后勤保障工作。

9、通风部部长:根据董事长、总经理命令,负责具体落实矿井通风系统的调整完善。视矿井主扇工作状况,完成必要的通风工程并抽放有关的应急措施。

10、安监处副处长:负责具体落实应急措施工程实施的监督工作。

11、调度室常务副调度长:兼任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主任,负责建立应急原始记录,并及时按程序向矿山救护队、矿长、总工程师及主管部门汇报重大危险源泄漏的时间、地点、性质等状况,负责通知相关部门及人员按预案要求到指定应岗位,随时完成矿长布臵的有关应急工作任务。

12、机电部部长:负责提供机电、运输范围应急所需的图纸资料,负责落实有关机电、运输应急的技术工作,保障应急工作的正常供电和主要机电设备正常运行,轨道运输线路和运输设备的正常运行,并按矿长命令,进行停送电工作,机电设备的及时安装,协助机电矿长做好机电、运输方面的重大危险源的应急处理工作。

13、综合办公室主任:负责落实应急物资、器材及人员的运送。

14、生活服务部部长:负责落实应急救援人员的遇险人员的住宿安排和有关生活事宜。

15、武装保卫部部长:负责危险源应急处理过程中的治安保卫工作,维护好矿山的正常秩序,禁止闲杂人员在危险源应急处理工作范围内逗留、围观、滋事。

第三节 应急响应

一、接警与通知:

1、本预案主要采用电话通讯方式进行接警与通知,必要时特别重大危险源泄漏,可启用矿区报警系统。

2、见《预案》通讯系统。

3、发生危险源泄漏时,任何现场人员或知情人,都必须立即按程序利用电话向调度室汇报,并发出警示,通知现场人员撤离危险区,调度室接警后,必须立即通告报警程序向下一单元通告报警。

4、通告报警程序: ① 救护队

②车队

③医院

④ 公司值班领导

⑤矿长

⑥总工程师 ⑦安全矿长

⑧分管矿领导

⑨其他矿导

⑩ 安监处

二、指挥与控制

l、一般危险源:经矿长授权,由当班矿值班领导或业务分管矿领导负责指挥应急抢险工作,各相关业务科室主要负责人协调落实应急抢险的人和物及技术措施,事故单位主要负责人还必须落实现场应急抢险指挥负责人,施工现场负责人指挥现场应急抢险,施工人员听从现场指挥负责人的指挥,利用现场一切可用的物资、材料、方式,实施抢险救灾。

2、重大危险源

(1)初期指挥由调度室室根据《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设法通知井下,立即撤出受灾人员和停止采区供电(掘进巷道发生火灾或爆炸,不能停局部通风机,应保持灾区供风维持原状),立即按程序通知矿长、总工程师等相关人员,立即向总部调度汇报,召请县救护队,成立应急抢险指挥部,指挥部成立后,调度初期指挥工作结束。

(2)当发生瓦斯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火灾、水灾及采掘、机运等方面的重大危险源泄漏时,矿长接到通知,立即成立以其为总指挥的应急指挥部,有关矿领导、科室负责人及救护队为指挥部成员。指挥部成立后首先听取当班值班领导的灾情介绍以及已经下达的命令情况汇报,继续组织撤人、停电,保证主要通风机、提升机、压风机、瓦斯抽放泵及其它主要保障安全救援的机电设备正常运转,并派有关矿领导和科室负责人去上述相应机房组织与督促工作。

(3)通知有关队组、井口、矿灯房、自救器发放室准确统计当班井下(或危险源泄漏现场)人数及其姓名,统计已上井(或撤离危害现场)的人数及姓名,以便分析灾区人员数量及分布,通知有关单位准备救灾材料和医院准备急救伤员。(4)指定一名副职领导签发下井(或进入现场)许可证,并通知矿灯房,自救器发放室和井口:没有下井许可证不准发放矿灯,自救器,不准入井。

(5)根据危险源泄漏情况,选定井下救护抢险基地,指定具有救护知识的领导担任井下救护基地指挥。同时明确基地指挥只起“上传下达”作用,不得自行发布命令,以免形成多头指挥,但遇有紧急情况必须及时处臵并立即汇报地面应急指挥部;落实井下救护抢险基地所需的通讯设备、抢险器材等。选定安全岗哨位臵及其人员,明确其任务。

(6)命令救护队进入灾区引导人员撤退;将伤员救到井下救护基地或其他安全地点进行现场急救后,送到地面、医院。救护队得知人员受困在灾区时,一方面设法与受阻人员联系,稳定其情绪,另一方面立即报告应急指挥部采取果断措施组织特别抢险。

(7)应急指挥部根据井下灾情报告,责成助手成员,将应急抢险人员组成二线、三线力量。当抢险人员不足时应及时报告贵肥总部和向兄弟单位请求支援,并及时满足井下需要,千方百计完成撤人救援任务,如救灾过程中出现反复或灾情扩大时,应投入二线力量,同时采取安全措施保护抢险救援人员,尽力避免扩大伤亡。

(8)井下撤出人员和抢救人员完成后,总指挥应投入二线、三线力量,命令救护队进行侦察工作,掌握灾情性质,影响范围,灾区通风与瓦斯状况,同时撤出一线部分人员。救护队长具体负责指挥救护队按规程要求,完成侦察任务,提出测定数据,灾区示意图及灾区处理建议,供指挥部制定救灾方案。侦察结束后,安排救护队在安全地点监视灾情变化,具体位臵由井下救护抢险基地负责人提出建议,报指挥部确定。

(9)总指挥组织指挥部成员听取侦察情况汇报后,命令矿

第三篇:煤矿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

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

根据国家安全监察局《关于认真抓好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和上级《重大危险源管理规定》,为切实做好重大危险源的排查治理工作,防止重大事故发生,确保实现安全生产,特制定本措施。

一、职责范围

矿长对本矿井重大危险源管理工作全面负责。总工程师负责本矿井重大危险源的排查工作,并负责督促矿井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重大危险源制定治理方案。各分管副矿长负责分管范围内矿井重大危险源的排查工作,并负责督促对重大危险源按照确定的隐患治理方案进行整改治理。各专业科室负责人负责分管范围内矿井重大危险源的排查工作,并参与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重大危险源制定治理方案。安全科负责矿井重大危险源排查治理工作的监督检查。

二、管理内容

1、大风、灾害性天气,2、爆破器材库,3、锅炉房,4、地表水,5、瓦斯、煤尘超限爆炸,6、岩溶水突水,7、老空积水,8、煤炭自燃及其它火灾。

以上8项重大危险源由矿井安全科进行登记、建立档案,各科室组织有关人员每月下井进行一次检查,并将检查情况报安全科登记、存档。

三、排查、登记、申报

1、以总工程师为主,分管副矿长及各科室配合,对本矿井的重大危险源进行排查。排查的依据为《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和国家安监局《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2、对排查出的重大危险源要逐项进行登记,详细描述和记录重大危险源的基本特征。

3、按照国家安监局和上级的有关规定,由所在矿安全科负责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申报。申报表分为三类,第一类为生产经营单位基本情况表,第二类为各类重大危险源基本特征表,第三类为重大危险源周边环境基本情况表。

4、当重大危险源重新进行评估后,各矿要将有关情况报上级安全监管部门。

5、重大危险源排查,六个月为一周期。

四、评估

1、必须按照国家安监局和上级的有关要求,委托具备安全评估资质的评估机构,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估,并出具安全评估报告。

2、对已经评估过的重大危险源,正常情况下每两年重新评估一次。重大危险源的产生过程以及材料、工艺、设备、防护措施和环境等因素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发生变化时,应当对重大危险源重新进行安全评估。

3、对新排查出的重大危险源,要立即按规定进行安全评估。

五、检测、监控

1、矿井必须对已确认的重大危险源落实责任人,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治理措施和长远的治理规划,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严格监控和管理。

2、矿井要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和巡回检查制度,掌握重大危险源的动态变化情况。对查出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排除。对不能排除的,要立即报告上级部门,及时制定有

效措施予以消除或采取其它预防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3、矿井应指定专人每月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监测,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状况、应急救援预案执行落实等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并将检查情况经科室主要负责人签字后报矿长并备案。

4、矿井每年初必须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专家对重大危险源进行总体安全评估,拟写安全评估意见后签字备查,并制订相应的安全措施、治理计划。

5、对安全评价中发现的问题,要按要求整改。对存在现实危险的装置,应当立即停止使用,予以更改或修复,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6、矿长或总工程师每月度应组织人员对矿井重大危险源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尚未构成事故隐患的,应当场予以纠正。对已构成事故隐患的,应当责令立即排除或限期改正。对重大事故隐患在排除前或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责令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责令暂时停产或停止使用。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后,经矿井安全科审查同意,方可重新生产或使用。

7、矿井安全科每年末要对矿井的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措施、检查、整治结果等情况进行一次总体分析。

六、治理

1、矿井对存在缺陷和事故隐患的重大危险源必须由矿总工程师和分管副矿长共同研究确定治理整改方案。

2、重大危险源的治理整改方案一经确立,由矿长负责具体落实,必须最大限度满足治理整顿投入,尽快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七、救援

1、矿井必须针对各个重大危险源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报上级安全部门备案。

2、矿井必须配备必要的应急器材与工具,成立应急救援小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应急救援演练。

3、矿井已经编写好的预案,根据情况,要定期、及时进行修改。

八、销号

重大危险源经过治理消除危险、危害后,要及时报上级部门申请销号。

九、组织领导

为加强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和治理,确保实现安全生产,矿井应成立重大危险源监控和治理小组,矿长任组长,各副矿长、总工、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

十、考核处罚

1、矿井无应急救援预案,重大危险源无评估报告、管理办法、治理方案的,对矿长、总工、安全、生产副矿长,安全科长各罚款100元,限期整改。对相关责任人罚款200元。到期未整改或未完成整改的,加倍罚款。

2、重大危险源不按时报送,对安全科长罚款50元,责任人罚款200元。记录不完善、不全面的对有关负责人罚款50元,责任人罚款100元。

3、对应急救援预案不及时修改完善的对矿总工程师罚款100元,责任人罚款200元。

十一、其它

矿井要将各个重大危险源的评价报告、检查制度、巡检记录、应急救援预案等进行集中管理,相关资料装订成册。

第四篇:煤矿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

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

根据国家安全监察局《关于认真抓好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和上级《重大危险源管理规定》,为切实做好重大危险源的排查治理工作,防止重大事故发生,确保实现安全生产,特制定本措施。

一、职责范围

总经理对本公司所服务矿井重大危险源管理工作全面负责。总工程师负责本公司所服务矿井重大危险源的排查工作,并负责督促矿井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重大危险源制定治理方案。各分管副经理负责分管范围内矿井重大危险源的排查工作,并负责督促对存在重大危险源的矿井按照确定的隐患治理方案进行整改治理。各专业处室负责人负责分管范围内矿井重大危险源的排查工作,并参与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重大危险源制定治理方案。安全处负责各矿重大危险源排查治理工作的监督检查。

二、管理内容

1、大风、冰雪天气,2、爆破器材库,3、锅炉房,4、地表水,5、煤尘超限爆炸,6、岩溶水突水,7、老空积水,8、煤炭自燃及其它火灾。

以上8项重大危险源由安全处进行登记、建立档案,各处室组织有关人员每月下矿进行一次检查,并将检查情况报安全处登记、存档。

三、排查、登记、申报

1、以总工程师为主,分管副经理及各处室配合,对本公司所服务范围内矿井的重大危险源进行排查。排查的依据为《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和国家安监局《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2、对排查出的重大危险源要逐项进行登记,详细描述和记录重大危险源的基本特征。

3、按照国家安监局和上级的有关规定,由所在矿安全处负责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申报,同时报公司安全处备案。申报表分为三类,第一类为生产经营单位基本情况表,第二类为各类重大危险源基本特征表,第三类为重大危险源周边环境基本情况表。

4、当重大危险源重新进行评估后,各矿要将有关情况报上级安全监管部门,同时报集团公司安全处备案。

5、重大危险源排查,六个月为一周期。

四、评估

1、必须按照国家安监局和上级的有关要求,委托具备安全评估资格的评估机构,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估,并出具安全评估报告。

2、对已经评估过的重大危险源,正常情况下每两年重新评估一次。重大危

险源的产生过程以及材料、工艺、设备、防护措施和环境等因素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发生变化时,应当对重大危险源重新进行安全评估。

3、对新排查出的重大危险源,要立即按规定进行安全评估。

五、检测、监控

1、各矿必须对已确认的重大危险源落实责任人,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治理措施和长远的治理规划,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严格监控和管理。

2、各矿要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和巡回检查制度,掌握重大危险源的动态变化情况。对查出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排除。对不能排除的,要立即报告集团公司,及时制定有效措施予以消除或采取其它预防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3、各矿应指定专人每月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监测,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状况、应急救援预案执行落实等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并将检查情况经部室主要负责人签字后报安监处备案。

4、各矿每年初必须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专家对重大危险源进行总体安全评估,拟写安全评估意见后签字备查,并制订相应的安全措施、治理计划。

5、对安全评价中发现的问题,要按要求整改。对存在现实危险的装置,应当立即停止使用,予以更改或修复,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6、公司经理或总工程师每季度应组织人员对所服务矿井重大危险源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尚未构成事故隐患的,应当场予以纠正。

对已构成事故隐患的,应当责令立即排除或限期改正。对重大事故隐患在排除前或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责令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责令暂时停产或停止使用。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后,经公司安全处审查同意,方可重新生产或使用。

7、公司安全处每年末要督促有关处室对公司的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措施、检查、整治结果等情况进行一次总体分析。

六、治理

1、各矿对存在缺陷和事故隐患的重大危险源必须由矿总工程师和分管副矿长共同研究确定治理整改方案。

2、重大危险源的治理整改方案一经确立,由矿长负责具体落实,必须最大限度满足治理整顿投入,尽快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七、救援

1、各矿必须针对各个重大危险源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报公司安全部门备案。

2、各矿配备必要的应急器材与工具,成立应急救援小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应急救援演练。

3、各矿已经编写好的预案,根据情况,要定期、及时进行修改。

八、销号

重大危险源经过治理消除危险、危害后,要及时上报集团公司申请销号。集团公司审批同意后,通知各单位销号。

九、组织领导

为加强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和治理,确保实现安全生产,公司应成立重大危险源监控和治理小组,总经理任组长,常务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各分管副经理任副组长,各处室负责人为成员。所服务矿井也应成立相应的重大危险源监控和治理小组。

十、考核处罚

1、矿井无应急救援预案,重大危险源无评估报告、管理办法、治理方案的,对生产矿长、总工程师、安监处长各罚款100元,限期整改。对相关责任人罚款200元。到期未整改或未完成整改的,加倍罚款。

2、重大危险源不按时报送,对安全处长罚款50元,责任人罚款200元。记录不完善、不全面的对有关负责人罚款50元,责任人罚款100元。

3、对应急救援预案不及时修改完善的对矿总工程师罚款100元,责任人罚款200元。

十一、其它

各矿要将各个重大危险源的评价报告、检查制度、巡检记录、应急救援预案等进行集中管理,相关资料装订成册。

第五篇: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及应急救援预案

贵州黎明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及应急救援预案

2010年6月

目录

第一部分:集团公司概况

第二部分:应急与求援系统组成

第三部分: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及应急与救援预案

一、水

二、火

三、瓦斯

四、煤尘

五、顶板

六、提升运输

七、供电

八、火工品

九、高空作业

十、高压及高速运转设备

十一、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

十二、瓦斯利用

重大危险源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 及应急救援预案

第一部分 xxx煤矿概况

xxx煤矿位于贵州省xx县xx乡,行政区隶属于xx县xx乡所辖,矿井距xx县城直距xxkm,距xx乡约xxkm;矿井有公路相通,交通十分便利。

xxx煤矿隶属xx县煤炭管理局管辖,企业性质属独资企业,为生产矿井之一。

井田边界由A、B、C、„„拐点坐标控制,其矿区范围拐点坐标如下表: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

拐点号 X 坐标 Y 坐标 A xxx xxx B xxx xxx C xxx xxx D xxx xxx „„ …… ……

井田北界为xxx拐点连线,东界为xx拐点连线,南界为xx拐点连线,西界为xx拐点连线,矿井开采深度+xxm。井田走向长xxkm,倾向宽xxKm,面积约xxkm2。

第二部分 应急与求援系统组成

煤矿成立应急救援组织和机构,即xx煤矿应急救援指挥部。其组织如下:

总指挥: XXX(矿长);

副总指挥:XXX(副矿长); 副总指挥:XXX(技术员);

成员:XXX XXX XXX XXX XXX „„。

矿井发生重大事故后,煤矿矿长、安全矿长、技术员必须立即赶到抢险救援指挥部组织抢救:矿长是负责处理灾害事故的全权指挥者,在矿长未到前,由值班矿长指挥。如果矿长对抢救事故的全面指挥工作不能有效地领导,则由副总指挥中集体推荐一名为总指挥,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到现场后,由上级主管部门任命总指挥或由上级主管部门领导担任,并授以全部权力和责任。

处理事故过程中,各有关人员的职责:

矿长:是处理灾害事故的全权指挥者,在煤矿技术员、矿务局救护大队大队长的协助下,制定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

各副总指挥及各单位参加事故抢险人员根据总指挥的分工、安排,积极组织人员不讲任何条件,不折不扣地完成所接受的任务;

各有关副矿长,根据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作战计划,负责组织为处理事故所必需的任务待命,及时调集救灾所必需的设备、材斜,并由指定的副矿长严格控制入井人员,签发抢救事故用的入井特别许可证;

矿山救护队队长,对矿山救护队的行动具体负责,全面指挥,领导矿山救护队和辅助救护队,根据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所规定的任务,完成对灾区遇难人员的救援和事故处理,如果与其它矿山救护队联合作战时,应临时成立矿山救护队联合作战部,由煤矿事故所签订的矿山救护协议的救护队队长担任指挥,协调各救护队的战斗行动;

驻矿煤管站安全人员,根据批准的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以及按照《规程》规定对抢险救灾工作的安全和入井人员的控制实行有效的监督;

通风瓦检负责人,按照总指挥的命令,负责改变矿井通风制度,注视主要通风机的工作状态,组织完成必要的通风工程,并执行与通风有关的其它措施;

矿调度室,按照总指挥的命令,负责协调各方面的工作,协助指挥进行挽救和灾害处理,并负责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情况,并立即将事故情报报告矿山救护队,矿长、技术员和行业主管部门、镇煤管站、县煤炭局,同时及时下达总指挥的命令,通知所有调度员,到调度室待命,随时调度抢险救灾工作,统计、掌握出入井人数和留在井下各地点的人数;

各有关采煤队、掘进队负责查对本区域工作面内的人数,并采取措施,将他们有组织地带领沿避灾路线图规定的线路,撤到安全地点、直到地面,并将现场所见的事故性质、范围、原因等情况。如实、详细汇报给矿调室,并准备随时接受任务,完成有关抢险和灾害处理任务;

矿灯、自救器发放室负责人,应根据入井人员的挂牌和矿灯领自,自救器牌号码,查清在井下的人数和姓名,并迅速报告调度室,对没有持有入井特别许可证的所有人员,不得发给矿灯、自救器,并在井口必须严格检查,禁止入井;

材料供应:及时准备好必需的抢救材料,并根据抢险指挥部的命令,迅速运送到指定地点;

机电:根据指挥部的命令,负责改变主要通风机的工作制度,并保证正常运转,掌握矿井内的停送电工作,及时抢救和安装机电设备,更成其它安排的任务;

运输:负责将遇难人员及时运出井上,促证救灾人员和物资器材及时运到事故地点,满足救灾需要;

技术员:负责准备好必要的图纸和资料,根据总指挥的命令,完成测量相关工作;

医疗:负责组织对受伤人员的急救治疗,组织护理的药物供应;

后勤:保证对受难人员的妥善安排和救灾人员的食宿,以及其它生活事宜;

保卫组:负责事故抢救和处理过程中的治安保卫工作,维持矿区的正常秩序,不准闲杂人员入井,并在井口附近设置专人警戒,严禁人员逗留、围观;

值班电话接线员:接到矿调度的事故通知后,立时切断与事故没有直接关系的一切电话,开放事故信号,并按照《规划》中规定的《发生事故后,必须立即召集的单位和人员名单》及时按顺序通知所有单位人员到调度报到、待命,协助矿调度人员值班及时传达总指挥命令。

三、通讯、联络方式 通讯、联络表

序号 单位 负责人姓名 电话号码 电话通知时间 接电话人

办公 住宅矿长 xx xx xx xx xx 2 工程师 xx xx xx xx xx 3 安全矿长 xx xx xx xx xx 4 生产矿长 xx xx xx xx xx 5 机电矿长 xx xx xx xx xx 6 安监站 xx xx xx xx xx 7 通风科 xx xx xx xx xx 8 生产科 xx xx xx xx xx 9 医院 xx xx xx xx xx 10 救护队 xx xx xx xx xx 11 采煤队 xx xx xx xx xx 12 掘进队 xx xx xx xx xx 13 维修队 xx xx xx xx xx 14 后勤 xx xx xx xx xx 15 供应 xx xx xx xx xx 16 保卫 xx xx xx xx xx 17 工会 xx xx xx xx xx 18 运输 xx xx xx xx xx 19 调度 xx xx xx xx xx 第三部 分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及应急与救援预案

检测

根据地质资料提供的采空区体积为V m3,空隙率为η,按η=0.3计算,则积水量为W=0.3V m3;上限水位标高为H上 m,下限水位标高为H下 m,水柱标高为H=(H上-H下)m,按p=1000kg/m3,g=10N/kg计算,水头压力为P=H X10-2 Mpa。依据积水量W和水头压力P的大小预测有无透水预兆。

评估

xx煤矿到最低开采水平,水文地质比较简单,大部均属浅部开采,采空区积水对矿井巷道掘进、采面回采没较大影响。

在井下作业时,结合各项工程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具体要求如下:

编制每项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案时,必须列入该项目涉及的矿井水防治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采)”的原则,对生产过程中可能遇到矿井水影响的地点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探、放、排水或杜绝水灾事故的发生;

根据矿井涌水量的大小选择适当的排水设备,设计容量足够的储水仓,保证设备(水仓)排(储)水能力大于矿井涌水量。

加强地质技术资料管理,每个工程开工前,提前作好矿井水的预测,标定矿井水影响区域。制定合理的排水方案。

加强机电设备管理,搞好设备使用保养维修,保证排水设备正常运转。

为提高职工安全技术综合素质和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水泵司机每年至少要接受不少于2次的岗位技能培训。

雨季来临之前,煤矿必须组织一次排水演习,演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必须分类记录并按记录逐项整改,然后重新验收,保证每台排水设备完好,各趟管道畅通无阻,从而提高矿井抗灾能力。

不定期检查排水设备,立即处理查出问题,保证各台设备正常运转。

雨季来临之前,组织人员清挖井下水仓,保证水仓储水能力。

应急与救援预案

矿井水危险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周边小窑积水;②废弃巷道积水;③上阶段采空区积水;④阶段水仓积水等。因此,必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采)”的原则,对可能有矿井水危险源存在的工作面先采取先探放水后生产的措施。

报警通讯

发现或得知事故发生的职工应立即向矿调度报警。

调度接到报警后,按照预案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及成员,并通各专业队(组)火速赶往现场,立即就位并各司其责。

指挥部根据事故类别、伤害程度及《伤亡事故报告》的有关规定迅速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报警人员和接警人员必须将下列情况叙述清楚、记录清楚:

事故发生时间、地点、由什么原因引发的事故,透水时涌水量大小、迅猛程度以及有无人员伤亡等

关于事故有关的补充:将联系人姓名、电话告诉对方。

指挥部值班室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汇报总指挥,同时通知各专业队(组)立即就位、各司其责,火速赶往现场进行救援,指挥员必须随时向指挥部汇报有关情况。

现场抢险

事故一旦发生,安全技术部门必须火速赶往事故现场,弄清透水水体来源、储水量、水头压力等情况,制定具体实施应急救援计划,各专业队根据指挥部的指挥,迅速组织人员赶往现场救援,积极履行自身抢险义务。

3、应急方案

采面生产过程中发生透水事故时

透水点往上的人员沿采面往上经回风巷撤离事故点,透水点往下的人员沿采面往下运输巷撤离事故点;

当班班队长(或其他发现事故发生的人员)就迅速赶到就近安全点的电话旁向矿调度汇报;

矿调度接到汇报后,立即通知有关单位将井下受水患威胁的人员撤到安全地点,同地通知机电队将井下排水泵和水泵开启排水;并通知有关单位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工作;

各专业队(组)接到矿调度通知后立即准备有关救援物资,组织人员抢险。掘进迎头生产过程中发生透水事故时:

立即将所有人员从迎头撤至安全地点;

当班班队长(或其他发现透水人员)及时赶到就近安全地点的电话旁向矿调度汇报;

矿调度接到汇报后,及时电话通知井下透水点往下采面系统内受水患威胁的人员按避灾路线撤到安全地点;

矿调度接到汇报后,立即通知有关单位将井下受水患威胁的人员撤到安全地点,通知机电队将井下排水泵的水泵开启排水,并通知有关单位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工作;

有关单位接到矿调度通知后,立即准备各种救援物资和组织人员抢险; 当透水事故的发生引起人员伤亡时,应急救援指挥部必须采取如下紧急救援预案。

现场受伤人员较多、伤者病情不能完全确诊时,在总指挥部的统一协调下,尽量多安排运输队和医院救护队员地入现场,同时在现场开展现场自救。

当现场有死亡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死亡事故发生时间应立即向有关部门汇报;

当死亡人数不能确定时,现场负责人应立即清点人数,没有到达集合地点的人员的名单及时上报应急救援指挥部。

知道有人失踪,与其联系不上时,要积极进行搜救。

一旦事故情况得到控制,应急与救援指挥部可降低事故抢险级别,指示重新进入和恢复行动。

条件保障

器材

防护器材:防护衣、防毒面具、防腐手套、鞋子、抢修工具等,要按装卸人员及施工人员的数量储备好,且设专人管理,保证完好。

救援器材:如水泵、管路等,必须保证完好、畅通。

经费

救援经费应由平时救援训练经费和救援行动经费组成。制定资金使用计划时必须确保应急与救援经费的来源、额度。

人员

应急与救援指挥部成员、应急与救援队员应按专业分工,本着专业对口,便于领导、便于集结和开展应急与救援的原则进行组织。

领导机构成员要求有一定的权威、熟悉本企业的系统情况,有一定的灾害治理经验,确保迅速、正确做出判断和决策。

应急救援指挥部值班人员负责救灾情况的联络及指令的传达,保证领导机构同各专业队、小组之间,本企业与上级和兄弟单位之间的信息及时准确沟通,完成调度、汇报、通告、救援工作。

专业救灾队伍是处理紧急事故的快速反应突击队,负责事故中心地带的抢救和消灾工作,应有完善的装备和严密的组织。

严格执行有关制度

物资采购员(押运员)责任制;

搬运安装工安全规程;

泵房水泵司机操作规程;

严格执行水泵司机岗位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中的小时汇报制度;

执行定期、不定期的检查制度,及时消除隐患。

培训和训练

要求对水泵司机进行操作训练,严格按培训计划进行考核,达到预防有效;

对采区各生产班组进行透水知识培训,使大家懂得透水预兆,发现透水预兆时,停止生产进行观察,并采取措施进行可靠放水措施,防止透水事故的发生。

预案的评估和修改

为了能把新技术和新方法及时用到矿井水应急救援中去,与不断变化的具体情况相适应,应急救援预案必须不断进行修改,每年至少修正一次,对新增机构、人员情况、设备更新情况、矿井水患变化情况重新进行编写。

监测 凡发生在井下、井口附近20m范围内的火灾,叫做矿井火灾。

评估

矿井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外部火源引起的火灾,二是煤炭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内在因素引起的火灾,因此,矿井火灾分为两类:即外因火灾和内因火灾。

外因火灾,又称外源火灾。

内因火灾,又称煤炭自燃。

监控措施

火灾是无情的。矿井火灾也不例外,它能造成大量的矿物资源和物质财富的损失,还能引起瓦斯、煤尘爆炸,产生“火风压”使风流逆转,造成通风系统紊乱,且火灾发生后,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气体,使井下人员中毒伤亡。由于条件限制,矿井火灾不同于地面火灾,每个工作人员不得不提高警惕,严加防范,认真执行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而且还要针对井下特殊情况,采取适当监控措施,防止发生矿井火灾事故。在本煤矿井下取样,经XX煤炭科学院试验鉴定后定性为具有自燃倾向性。

具体要求如下:

编制工程施工方案时,要列入该项目涉及到的预防及处理火灾事故的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并健全和落实各级火灾管理责任制。

严格执行煤炭工业技术政策,合理开拓布置,理顺采掘关系,按程序开采,选择合理的开拓方式和采煤方法,对于具有自燃性的煤层,应采用后退式回采,禁止前进式回采,要选用回采率高、回采速度快、采空区容易封闭的采煤方法。

预防巷道中的自燃发火,要保证巷道的工程质量,防止发生冒顶。遇有冒顶或有煤与瓦斯突出形成的空洞,要清除浮煤,打好支架,充填黄泥或喷洒阻化剂,防止煤的氧化。

简化、优化通风系统,实行并联通风,避免串联通风,加强通风管理,及时维修巷道,降低矿井通风阻力。

井下应使用绝缘电缆或阻燃橡套电缆。

严格执行放炮管理规

定,使用合格的炮泥,煤矿井下不准放糊炮,要严格执行“一炮三检查”和“三人连锁放炮”制度。

井下硐室内不准存放汽油、煤油或变压器油。井下使用的润滑油、棉纱布头等必须集中存放,定期送到地面处理。

要预防明火,井口附近20m内禁止烟火,严禁带烟草、引火物下井,井下严禁吸烟-严格井下用火管理,尽量做到井下不用火。

加强井下综合防尘管理,勤洗尘,防止煤尘聚积,控制产尘量。

职教部门要认真抓好预防和处理火灾事故方宙的安全技术知识培训,提高职工应知应会等综合素质。

加强现场施工管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规程和质量标准化要求进行操作,实现操作技术标准化、规范化。

严格进行班前班末安全评估,对存在火险隐患的要仔细进行检查并及时处理。

各单位必须开展对工作面工程质量和火灾管理及规程措施兑现情况的评估工作,并建立单位工程质量管理档案,建立单位工程质量项目负责制。

应急与救援预案

矿井火灾相关危险源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在井下吸烟、拆卸矿灯、放明炮、电焊、气焊等;

井下电气设备使用不当或维修不及时造成短路产生电弧火花;

瓦斯、煤尘燃烧或爆炸引燃井下可燃物; 违反操作规程、违章放炮。

采空区、冒顶处和压酥的煤柱中,由于煤炭自身物理化学性质具有自燃性,与空气接触后氧化生热,如果散热条件不好,就会自燃。

报警通讯

发现或得知火灾事故发生的职工应立即向矿调度报警,报警时应详细说明以内容:

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和相关设施:关于事故有关的补充:联系人姓名和电话等;火灾事故的类型:电缆着火、煤层燃烧等;粗略的事故危险情况、事故现场人员情况等。

调度室接到事故报警后立即汇报总指挥。同时通知各专业队(组)各司其责,火速赶往现场进行救援。指挥部根据事故类别、伤害程度及《伤亡事故报告》的有关规定迅速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现场抢险

医疗救护队必须迅速进行紧急救护,并尽快转送受伤人员到相应医院。

安全、技术部门负责进行现场调查、分析,确定事故原因。

应急方案

现场受伤人员较多,伤者病情无法确诊时,应在总指挥部的统一协调下,尽量多安排运输队和医疗救护队员进入现场,并在现场开展自救。当现场发现死亡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立即向有关部门汇报。如有必要,建议矿区治安队采取必要行动控制现场秩序。

当死亡人数无法确定时,由矿区治安队在现场负责清点人数。没有到达集合点的人员名单应及时上报应急与救援指挥部。

知道有人失踪,他人与其联系不上时应积极进行搜救。

事故情况一旦得到控制,应急与救援指挥部可降低事故抢险级别,指示重新进入和恢复行动。

条件保障

器材

火灾事故应急与救援中的器才准备由供应组具体负责采购,但应满足应急与救援中的现场实际需要。器材的保管、存储和保养由供应组具体负责,救护队协助并做好保养中的技术指导工作。

器材包括:(1)通讯器材。(2)防护器材,如头盔、专用服装、氧气呼吸器等。(3)应急与救援器材,指救援现场应用到的必要器材和设备。

经费

应急与救援经费应由平时救援训练经费和救援行动经费组成。制定资金使用计划时必须确保应急救援经费的来源、额度。

应急与救援指挥部成员、应急与救援队成员应按照专业分工,本着专业对口、使子领导、便于集结和开展救援的原则进行组织、领导机构成员应有一定权威并熟悉本企业的情况,有一定灾害治理经验,以确保迅速、正常做出判断和决策。

应急与救援指挥部值班人员负责救灾情况的联络及指令的传达,保证领导机构同各专业组之间、上级和兄弟单位之间的信息准确沟通,完成调度、汇报、通告、救援工作。

专业救灾队伍是处理紧急事故的快速反应突击队,负责事故中心地带的抢救和消灾工作,应有完善的装备和严密组织。

根据紧急事故组成人员的工作需要和特点,应急计划中应对其人选作出具体安排。

建立相关制度

设立24小时值班制度,应急与救援指挥部设在矿调度,实行24小时值班。

结合生产情况,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检查活动。检查检查应急与救援工作情况。

坚持例会制度,每周 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主题例会。由指挥部成员和救援队负责人参加,汇报上阶段的安全生产和救援工作情况,布置下阶段的安全和救援工作。

坚持总结评比制度,每月、季度、年开展救援评比工作。评比工作中注意总结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每次应急与救援工作完成后,进行工作经验总结。

培训和演练

经常对操作人员进行自救互救知识教育,使工人掌握通畅呼吸道、人工呼吸、止血包扎、骨折固定和搬运等急救技术,了解各种条件下的救援方法。

应急与救援队员的培训,应急与救援队员的培训应通晓常见外伤、休克的检查与诊断,熟练掌握外伤急救和抗休克等院前急救技术,并做到先抢救后转运的原则。

要让工人了解施工现场具有哪些危险隐患、事故现场各种信号的含义、防护用具的使用和自制简单的防护用具;紧急情况下如何行动等。

训练和演习

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训练成果汇报演习。平时注意严格组织管理、加强业务训练。深入可能发生事故的区域苦熟悉情况;在训练中检查应急与救援预案的落实情况。

预案的评估和修改

为了能把新技术和新方法运用到应急救援中去,与不断交化的具件情况保持一致,应急与救援预案必须不断地行修改,每年至少重新编写一次。对新增机构、人员变化情况、设备更新情况进行重新编写。在实践和演习中提高指挥水平,使预案进一步合理化。

补充部分

本火灾事故应急与救援处理预案实施时,作为企业保持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紧密联系、统筹兼顾、合理规划、明确分工、相互协调。保证应急与救援能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

瓦斯

检测

严格执行瓦斯检查制度,按时鉴定瓦斯等级。

评估

瓦斯危害可分为一般瓦斯爆炸、瓦斯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三种。

监控措施

进行井下作业时,结合井下作业场所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具体要求如下:

预防瓦斯爆炸的技术措施

加强通风管理,调节、配足风量,防止瓦斯积聚,简化、优化通风系统,确保系统稳定、有效、连续不断,及时吹散、冲淡并降低瓦斯浓度到规程规定以下。

完善通风系统,实行分区通风,布置单独回风道,保持采区独立回风系统,使通过采、掘工作面的污风直接进入采区回风道。

掘进工作面使用局部通风机通风,局部通风机安设在进风侧新鲜风流处,并距回风流巷道10m以远,以防产生循环风,风筒吊挂平、直、稳,不出现“死弯”,风筒出口距迎头煤壁不大于5m,保证工作面有足够的风量。掘进工作面临时停工时,不停风,否则必须撤出掘进巷道内的所有人员,切断掘进巷道内的所有电源,设置栅栏和警标,严禁人员进入。

及时处理超限或积聚瓦斯,排放瓦斯时,治安专项措施汇报技术员及矿长批准。瓦斯浓度在3%以上时,由救护队按措施进行处理,无措施不排放瓦斯。认真分析无计划停电、停风事故,找出原因,制定措施和追究责任。

严格执行停、开工制度,没有审批不准开、停工报告,不得擅自开、停工。

井下放炮,严格执行“一炮三检查”和四人(瓦检员、放炮员、安检员、施工单位班长)联锁放炮制度。井下杜绝盲巷。两巷预透前20m,由技术员下达贯彻通知书。通风组接到通知书后,详细检查被贯通巷道的瓦斯浓度,并向生产技术组和生产单位送交允许或不允许贯通通知书,施工单位只有在接到允许贯通通知书后,方准由一头放炮贯通。两巷贯通期间,通风组必须保证风筒的吊挂质量,保证正常供风。

加强小窑、老窑的预报工作。过小窑、老窑前,自施工单位制定专项措施报上级主管局批准。未经批准,不得强行通过小窑、老窑。

严格瓦斯检查制度,瓦检员不得空班漏检,并实行井下联专箱交接和汇报制度,井下所有地点的瓦斯要做到无超限现象,并按规定装备瓦斯检测报警断电仪。

井下电器设备都必须使用防爆型,下井的设备必须经过防爆检查合格后,方准下井,并应经常保持防爆性能良好,严禁失爆。

井下严禁带电作业(除本质安全型的),严格遵循停、送电制度,恢复送电时,必须严格执行谁挂牌谁摘牌送电,其它人员不得任意停、送。禁止使用非井下仪器、仪表,特殊情况必须经矿技术员批准。

局部通风必须实行“三专两闭锁”,煤电钻实行综合保护,供电线路实行漏电、短路、接地三大保护。

煤巷、半煤巷及岩巷掘进工作面必须实行“双风机双电源”,一台运转一台备用。

不合格的炸药、雷管禁止在井下使用,放炮后,炮工必须注意回收残药、残管,并上交。任何人不得私自乱扔乱放。

凡因停电、停风造成瓦斯积聚3%的掘进工作面,在救护队员未到达现场之前,瓦检员应将局部通风机三通打开并用绳索将三通前的风筒捆紧,在开口处设置栅栏,并在此守候。施工单位电工还必须检查风电联锁开关是否打到“零”位。确认无问题后,可在风机开关附近等候排放。

加强采、掘工作面局部冒落区、采区上隅角等的瓦斯检查和管理,以防瓦斯积聚。每个采掘工作面,必须配跟班瓦检员,并做到现场交接班。

巷道贯通时要预计风流方向,并提前准备好调整系统的通人设施。

上隅角切顶线以里,悬顶空间必须用锯末袋封堵严实进行隔离,其倾斜长度要大于回风巷宽度。一旦上隅角瓦斯超限时,要有严密可靠的处理措施。

回风巷电气设备要距采面煤壁20m以外沿上帮铺设,并加强维护和失爆检查工作。

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使用的机械和电器设备以及供电网络都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在生产中注意观察,定期检查和维修,保持设备处于完好状态,润滑剂要符合技术规程要求,防止机械磨擦产生火花引起火灾及沼气爆炸。

矿长、总工程师、技术员及采掘、通风的队(组)长、班长下井时还应佩带便携式瓦斯检定器,矿灯房负责对便携式瓦斯检定器的校对工作,确保误差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预防煤尘爆炸技术措施

完善斜井防尘供水系统。

回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和各运输机巷道的各转载点、装车点都必须设喷雾、洒水装置,并保证经常有水。

健全防尘机构配齐专职测尘工,洗(刷)尘工,严格测尘制度和喷雾洒水制度,做到定期测尘及时清洗粉尘。

炮采工作必须使用水炮泥,掘进工作面全部推广使月湿式钻眼。放炮前、后放炮地点前后20m 范围内都必须洒水灭尘,回采工作面未使用水炮泥,掘进工作面没有灭尘装置不准进行生产

按质量标准化要求各采区上、下山、采区进回风石门,及回采工作面上、下巷、掘进工作面等,全面安设净化水幕,逐步推广自动水幕的使用。完善防尘管路系统,主要运输大巷、运输石门、回风石上、下山必须安设有防尘管道,并按规定每隔50m设置三通阀口,掘进工作面开口前必须先安设防尘水管并按区分片落实到人。确保管路安装合理,完好齐全。

灭尘工作(包括管路安装、维修洗尘),采用分工记录制,工作完成情况汇报制,计划处理制度等,力求分工明确,各种制度健全。

负责灭尘的正副队(组)长经常深入现场了解和处理实际问题制定和执行好矿的防灭尘管理制度。

相邻煤层及进回风石门和回采工作面上、下巷道都必须安设隔爆水槽,并保持完好,水槽吊挂数量要符合要求。

凡有采后掘的工作面,采、掘放炮必须分开,禁止采、掘在同一时间内放炮。

预防煤与瓦斯突出技术措施

加强职工安全、技术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举办防突学习班,进行突出预兆、突出基本知识和避灾线路的学习教育。

有关部门要积极开展瓦斯地质工作,研究煤层地质与突出的关系。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必须绘制出煤层地质构造、煤柱位置,解放范围及观察突出位置等。石门揭突出煤层时,要预先提供地质剖面图。为揭突出煤层提供资料、依据。

采掘突出煤层前,严格执行“四位一体”的防突措施。

在揭穿突出煤层前,必须编制防突设计。防突设计应首先采取措施准确掌握煤层位置,并采取防治突出的技术措施(如煤层固化),经效果鉴定确定无突出危险时,要采用远距离放炮揭穿煤层,否则要采取震动放炮揭穿煤层。

石门揭穿突出煤层,采用松动爆破时,炮眼数目3~4个为宜,眼深10~12m,确保超前工作面6m。

应急与救援预案

矿井瓦斯相关危险源主要有三个方面:(1)瓦斯爆炸。(2)瓦斯煤尘爆炸。(3)煤与瓦斯突出。

报警通讯

发现或得知瓦斯、煤尘和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发生的职工应立即向矿调度报警,报警时应详细说明以下内容:

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和相关设施;关于事故

有关的补充:联系人姓名和电话等;事故类型:瓦斯爆炸、瓦斯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等;粗略的事故危害情况、事故现场人员情况等。

调度接到事以报警后立即汇报总指挥。同时通知各专业队(组)立即就位,各司其责,火速赶往现场进行救援。指挥部根据事故类别、伤害程度及《伤亡事故报告》的有关规定迅速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现场抢险

医疗队进行紧急救护,并快速转送受伤人员到相应医院。

安全技术部门进行现场调查和分析,确定事故原因。

应急方案

瓦斯、煤尘爆炸时:

迅速组织撤退灾区和威胁区域人员。

立即切断灾区电源。

矿山救护队员迅速接近遇难人员,全力以赴进行抢救。抢救人员的同时,救护队员必须随时掌握现场变化情况,并及时向指挥部汇报:①事故地、巷道破坏程度。②局扇、通风装置、电气设备、水管、压风管路破坏情况。③采取空气试样,分析有毒有害气体成份和浓度。④弄清爆炸生成物流动方向及其影响范围。在抢救遇难人员的同时,如果确认爆炸没有引起火灾,必须对巷道进行通风,尽量增加送入爆炸区的风量,如果爆炸生成的有害气体可能危及其它人员的安全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将有害气体引入回风巷,恢复盲巷通风必须有排放措施。

采掘工作面发生瓦斯或煤尘爆炸时,如果引起残火源(衣服和煤尘的助燃等),必须在加强通风的前提下,扑灭全部火源,以免发生连续爆炸。

遇到爆炸发生在井底车场、主要大巷中,应先迅速采取局部反风措施或调整通风系统,避免灾区范围扩大。

要迅速恢复被破坏的通风构筑物,确保矿井通风。

煤与瓦斯突出时:

迅速撤退灾区人员和受灾威胁区域人员,切断通向灾区电源。

以最快和最大的风量送入有煤与瓦斯突出的巷道。积极迅速地抢救遇难人员,对被窒息的遇难人员以最快速度给予机械苏醒和人工呼吸。

迅速恢复突出区域的通风系统,将高浓度瓦斯从独立回风巷道、总回风道排出地面,并派专人检测主扇排出的瓦斯浓度。

排出高浓度瓦斯的主扇井口50m范围内必须严格消除烟火和切断电源(主扇电源除外),并禁止人员运行。

清除突出洞穴的突出煤时,必须文护好突出洞穴前后巷及巷道邦顶,避免二次突出。

现场受伤人员较多,伤者病情无法确诊时,应该在总指挥部的统一协调下,尽量多安排运输和医疗救护队人员进入现场,同时在现场积极开展现场自救。当发现现场有死亡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死亡事故发生时应立即向有关部门汇报。如有必要,建议矿区治安队采取必要行动控制现场秩序。

当死亡人数不能确定时,由矿区治安队在现场负责清点人数。没有到达集合的人员的名单应及时上报应急与救援指挥部。

知道有人失踪,与其联系不上时应积极进行搜救。

一旦事故情况得到控制,应急救援指挥部可降低事故抢险级别,指示重新进入和恢复行动。

条件保障

器材

井下瓦斯事故应急救援中的器材准备由供应组具体进行采购,应以满足救援现场实际需要为标准。救援器材平时保管、存储、保养由供应组具体负责,救护队协助并做好保养的技术指导工作。

救援器材包括

通讯器材,如对讲机、救援防护器材,包括救援人员的头盔,救援人员专用服装等。

救援器材,指救援现场应用到的必要一些器材和设备。

经费

救援经费应由平时救援训练经费和救援行动经费组成。制定资金使用计划时,必须确保应急救援经费的来源、额度。

人员

应急与救援指挥部成员、救援队成员应按照专业分工,本着专业对口、便于领导、便于集结和开展救援的原则进行组织。领导机构成员应有一定权威并熟悉本企业的基本情况,有一定灾害治理经验,以确保迅速、正确做出判断和决策,应急与救援指挥部值班人员负责救灾情况的联络及指令的传达,保证领导机构同各专业队(组)、上级和兄弟单位之间的信息沟通,完成调度、汇报、通告、救援工作。

专业救灾队伍是处理紧急事故的快速反应突击队,负责事故中心地带的抢救和灭灾工作,应有完善的装备和严密的组织。

根据紧急事故组成人员的工作需要和特点,应急计划中应对其人选作出具体安排。

建立相关制度

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应急与救援指挥部设在矿调度,实行24小时值班。

建立

检查制度。结合生产情况,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检查活动,定期检查应急与救援工作情况。

建立例会制度,每周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主题例会。由指挥部成员和救援队负责人参加,汇报上阶段的安全生产和救援工作情况,布置下一阶段的安全和救援工作。

总结评比制度。每月、季度、年开展救援评比工作,评比工作中注意总结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每次应急救援工作完成后,进行工作经验总结。

培训和法练

培训

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对操作人员应进行自救互救知识的教育,使工人掌握畅通呼吸道、人工呼吸、止血包扎、骨折固定和搬运等急救技术,了解在各种条件下的救援方法。

应急救援队员的培训,应急救援队员的培训应通晓常见外伤休克的检查与诊断,熟练掌握外伤急救和抗休克等院前急救技术,还须做到先抢救后转运的原则。

对职工使用自救器的培训,要让职工能熟练使用自救器,做到发生事故不慌张,要有步骤的进行疏散救护工作。

训练和演习

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训练成果汇报演习。平时注意严格组织管理、加强业务培训。深入可能发生事故的区域,熟悉情况,训练中检查应急与会同志救援预案的落实情况。

预案的评估和修改

为了能使新技术和新方法运用到应急与救援中去,与不断变化的具体情况保持一致,应急与救援预案必须不断进行修改,每年至少重新编写一次。对新增机构、人员变化情况、设备更新情况进行重新编写。

在实践和演习中提高指挥水平,使预案进一步合理化。

煤尘

检测

悬浮煤尘的测定:采用快速直读测尘仪测尘。

煤尘积聚的检测:按照矿井通风质量标准化检查标准进行检测,只要出现积尘厚度超过2mm且连续长度超过5m的要求必须及时清除。

评估

煤矿生产过程中随着煤被破碎,将会产生大量的粉尘,由于煤被破碎成细小的煤尘后,其表面积大大增加,系统的自由表面能也相应增大,从而提高了煤尘的化学活性,特别是氧化热的能力,悬浮在空气中的煤尘在一定条件下,遇高温热源后发生剧烈氧化反应,并伴随温度和压力的急剧上升、对周围环境产生巨大的破坏,即煤尘爆炸。

煤尘爆炸的条件是煤尘自身具有爆炸性、着火源、空气中氧气浓度三个条件,在本煤矿井下取样,经XX煤炭科学院试验鉴定后定性为具有爆炸性,井下任何产生场所空气中氧气浓度均达到了爆炸所需下限,三个条件中已具备两个条件,也就是说如果生产场所的浮游煤尘浓度达到爆炸下限以上,有着火源就会发生爆炸。

煤尘爆炸后在冲击波的作用下,沉积的煤尘重新飞扬起来,只要煤尘浓度达到爆炸下限就会被火焰引爆造成联锁爆炸,其破坏性更大。

防止煤尘爆炸及爆炸传播措施 防止煤尘积聚

回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运输机转载点、装车点都必须放喷雾、洒水装置,并保证经常有水。

健全防尘机构,配齐专职测尘工、洗(刷)尘工,严格测尘制度和喷雾洒水制度,做到定期测尘及时清洗粉尘。

炮采、炮掘工作必须使用水炮泥,掘进工作面全部推广使用湿式钻眼。放炮前后,放炮地点前后20m范围内都必须洒水灭尘。炮采工作面未使用水炮泥、掘进工作面没有灭尘装置不准进行生产。

对所有采面进行煤体动压注水,减少产尘量。

采区上下山、采区进回风石门和回采工作面上下巷、掘进工作面等,必须按质量标准化要求安设净化水幕,逐步推广自动水幕。

完善防尘管路系统,主要运输大巷、运输石门、回风石门、上下山必须安设有防尘管道,并按规定每隔50m设置三通阀门,掘进工作面开口前必须先安设防尘水管并按区分片落实到人。确保管路安装合理,完好齐全。

凡有采后掘的工作面,采、掘放炮必须分开,禁止采、掘同一时间放炮。

杜绝着火源

严格执行机电设备检修制度,杜绝电器设备失爆;

井下放炮必须使用水炮泥,所有雷管脚线、连接线及放炮母线接头必须使用绝缘胶布包好,杜绝爆燃现象;

加强瓦斯管理,杜绝瓦斯爆炸事故;

使用阻燃性风筒、电缆;尽量选用非着火性轻合金材料避免摩擦火花。

隔爆措施

在每个掘进头、每个采西、每条石门及每条运输或通风大巷内按规范安设隔爆水槽并加足水,定期对隔爆水进行更换。

监控措施

对综合防尘系统实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及时对查出的 问题采取强制措施督促整改,未整改达到要求不得生产。

采取奖罚激励机制,制定隐患责任追究制度、质量标准化检查办法及考核制度等,以此强制各单位一把手亲自过问,保证综合防尘措施得到落实。

定期检测各生产场所的煤尘情况,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处理。

应急与救援预案

报警通讯

发现或得知事故发生的职工应立即向矿调度报警。

矿调度接到报警后按照预案通知应急与救援指挥部及成员和专业队(组)立即就位,各司其责,火速往赴现场进行救援。

指挥部根据事故类别、伤害程度及《伤亡事故报告》的有关规定迅速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报警和通讯一般包括以下内容: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和相关设施;事故类型;必要的补充,如联系人姓名和电话等。

现场抢险

迅速组织撤退灾区和受威胁区域的人员。

立即切断灾区电源。

矿山救护队员必须迅速接近遇难人员,全力以赴进行抢救,抢救人员时,救护队员必须随时掌握现场情况,及时向指挥部汇报:

查明事故地点、巷道破坏程度; 查明局扇、通风装置、电气设备、水管、压风管路破坏情况;

采取空气试样,分析有毒有害气体的成份和浓度;

弄清爆炸生成物流动方向及其影响范围。

营救、保护、转移受伤人员时,如果确认爆炸没有引起火灾,必须对巷道进行通风,尽量增加送入爆炸区域的风量,如果爆炸生成的有害气体可能危及其他人员的安全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将有有害气体引入回风巷,恢复盲巷通风必须有排放措施。

采掘工作面发生煤尘爆炸时,如果引起残火源(衣服和煤尘的助燃等),必须在加强通风的前提下,扑灭全部火源,以免发生连续爆炸。

如果发生在井底车场、主要大巷中,应先迅速采取局部反风措施或调整通风系统,避免灾区范围扩大。

清理堵塞巷道,修复被破坏的通风构筑物,恢复充满爆炸烟气巷道的通风,扑灭爆炸产生的火灾,确保矿井通风。

设置警戒,防止他人进入井下,维持矿区治安,疏通运输路线。

快速进行调查分析,查明事故原因,密切注意事态发展,必要时向兄弟救护大队求援。

应急方案

煤尘爆炸时,首先要确定事故发生位置,通过检测察看事故点邻近区域瓦斯及通风情况,发现风流逆转,立即启动矿井反风系统实行压入式通风。

现场受伤人员较多,伤者病情无法确诊时,在总指挥部的统一协调下,尽量多安排运输队和医疗救护队人员进入现场,同时在现场开展自救。当现场发现有死亡时,应作到以下几点:

立即向有关部门汇报。如有必要,建议矿区治安队采取必要行动控制现场秩序。发现有人失踪,与其联系不上时,应及时进行搜救。

当死亡人数无法确定时,由矿区治安险在现场负责清点人数。没有到达集合点的人员的名单应及时上报应急与救援指挥部。

一旦事故情况得到控制,应急与救援指挥部可降低事故抢险级别,指示重新进入和恢复行动。

条件保障

器材

井下煤尘事故应急救援中的器材准备由供应组具体进行采购,应以满足救援中的现场实际需要为准。救援器平时保管、存储、保养由供应组具体负责,救护队协助并做好保养中技术指导工作。

救援器材包括:

通讯器材,如对讲机、救援现场广播等。

救援防护器材,包括救援人员的头盔,救援人员专用服装等。

救援器材,指救援现场应用到的必要一些器材和设备。

经费

救援经费应由平时救援训练和救援行动经费组成。制定资金使用计划时必须确保应急救援经费的来源、额度。

人员

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救援队成员应按照专业分工,本着专业对口,便于领导、便于集结和开展救援的原则进行组织。领导机构成员应有一定权威并熟悉本企业的具体情况,有一定灾害治理经验,以确保迅速、正确做出判断和决策。

应急救援指挥部值班人员负责救灾情况的联络及指令的传达,保证指挥部阿各专业队(组)、上级和兄弟单位之间的信息沟通,完成调度、汇报、通告、救援工作。

专业救灾队伍是处理紧急事故的快速反应突击队,负责事故中心地带的抢救和消灾工作,应有完善的装备和严密的组织,根据紧急事故组成人员的工作需要和特点,应急计划中应对某人选作出具体安排。

建立相 关制度

值班制度

应急救援指挥部设在矿调度,实行24小时值班。

检查制度

结合生产情况,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检查活动。定期检查应急与救援工作。

例会制度

每周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主题例会。由指挥部成员和救援队负责人参加,汇报上阶段的安全生产和救援工作情况,布置下一阶段的安全和救援工作。

总结评比制度

每月、季度、年开展救援评比工作。总结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在每次应急与救援工作完成后,进行工作经验总结。

培训和演练

培训

根据接受培训人员的不同,选择不同重点,确定培训内容,制定培训计划。培训内容的确定可参照以下内容:

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内容

鉴别异常情况及时上报的能力与意识;

对待各种事故如何处理;

自救与互救的能力。

对各种应急与救援专业队的培训

各种器材、工具的技能与知识;

任务的目的和如何完成任务;

与上下级联系的方法和各种信号的含义。

对群众的培训

具有哪些危险隐患;

各种信号的含义

防护用具的使用和自制简单防护用具;

紧急状态下如何行动。

训练和演习

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成果汇报演习,平时注意严格组织管理、加强业务训练。深入可能发生事故的区域,熟悉情况;在附中检查与应急与救援预案的落实情况。

预案的评估和修改

为了能把新技术和新方法运用到应急救援中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具体情况,每年至少应对预案重新编写一次。

对危险源和新增装置、人员变化地行定期检查,对预案及时更新。

在实践和学习中提高指挥水平,对预案进一步合理化。

顶板

检测

根据顶板破坏状况,凡出现顶板离层超标、急剧下沉、下沉量超标或直接冒落现象且危及人身安全、影响安全生产的均可划定为顶板事故。

评估 根据发生地点,顶板事故可分为爆破、普通机械化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综采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独头掘进巷道顶板事故;巷修工作面顶板事故;一般在用巷道、硐室顶板事故。

监控措施

顶板管理是矿井安全生产永恒的主题,顶板事故是矿井生产必须长期与之抗争的五大自然灾害之一,能否将顶板事故的危险降到最低甚至杜绝顶板事故的发生,关键在于顶板监控。

因此,编制每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设计和施工方案时,必须列入该项目涉及到的预防及处理顶板事故的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并健全和落实好各级顶板管理责任制。

严格执行煤炭工业技术政策,合理开拓布置,理顺采掘关系,按程序开采,积极主动地对生产系统薄弱环节进行合理改造,努力提高矿井综合能力,为采掘正规循环作业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供应部门要把位支护材料、设备、器材的质量与数量关,按要求及时向采掘工作面供给合格的、足够数量的文护材料。

职教部门要认真抓好预防及处理顶板事故方面的安全技术知识培训,提高职工应知应会综合素质。

加强雨季、初采、收尾、开口、贯通、过断层构造带等特殊作业时空的技术管理及现场施工管理,提前制订针对性强的安全技术措施,并严格按措施要求落实兑现。

加强采掘工作面的地质工作,摸清构造变化,搞好地质预测预报,及时合理调整爆破参数和支护珍式,防止地质构造变化引起顶板故。

依靠科学技术,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改善顶板、底板状况。

加强现场施工管理,作业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规程和质量标准化要求进行操作,实现操作技术标准化、规范化。

坚持顶板离层检测和矿山压力观测,合理选择支护,加强对系统巷道的巡视和插背工作,杜绝空帮空顶。

严格进行班前班末安全评估,仔细检查顶板支护上存在的隐患并及时处理。

开展工作面工程质量、顶板管理及规程措施兑现情况评估工作,建立单位工程质量管理档案,建立单位工程质量项目负责制。

应急与救援预案

顶板事故相关危险源主要有以下四方面:一是操作不规范。现场施工过程中,由于支护不及时,未使用好前探超前支护和防倒装置、爆破前未采取加固措施、未严格执行敲帮问 顶和找掉制度、炮眼布置不合理。二是工程质量不合格。三是支护强度满足不了要求。四是采动影响或地质构造应力。

报警通讯

发现或得知事故发生的职工应立即向矿调度报警。

矿调度室接到报警后按照预案通知应急与救援指挥部及成果和各专业队(组)立即就位,各司其责,火速赶赴现场进行救援。

指挥部根据事故类别了伤害程度及《伤亡事故报告》的有关规定迅速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报警和通讯一般包括以下内容: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和相关设施;事故类型;必要的补充,如联系人姓名和电话等。

现场抢险

医疗队迅速进行紧急救护,快速转送受伤人员到相应医院。

安全、技术部门进行现场调查分析,确定事故原因。

应急方案

现场受伤人员较多,伤者病情不能完全确诊时,应在总指挥统一协调下,尽量多安排运输队和医疗救护队员进入现场,同时在现场开展自救。当发现现场有死亡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立即向有关部门汇报。如有必要,建议矿区治安队采取必要行动控制现场秩序。

当死亡人数不能确定时,由矿区治安队在现场负责清点人数。没有到达地点的人员的名单应及时上报应急与救援指挥部。

知道有人失踪与其联系不上时应积极进行搜救。

一旦事故情况得到控制,应急救援指挥部可降低事故抢险级别,指示重新进入和恢复行动。

条件保障

器材

顶板事故应急与救援中的器材准备由供应组具休进行采购,应以满足应急与救援中的现场实际需要为标准。救援器材平时保管、存储、保养由供应组具体负责,救护队协助并做好保养中的技术指导工作。救援器材包括:

通讯器材。

救援防护器材,包括救援人员的头盔,救援人员专用服装、氧气呼吸器等。

救援器材,指救援现场应用到的必要一些器材和设备。

经费

救援经费应由平时救援训练经费和救援行动经费组成。在制定资金使用计划时必须确保应急救援经费的来源、额度。

人员

应急与救援指挥部成员、救援队成员应按照专业分工本着专业对口、便于领导、便于集结和开展救援的原则进行组织。

领导机构成员应有一定权威并熟悉本企业的基本情况,有一定灾害治理经验,以确保迅速、正确做出判断和决策。

应急与救援指挥部值班人员负责救灾情况联络及指令的传达,保证领导机构同各专业队(组)、上级和兄弟单位之间的信息沟通,完成调度、汇报、通告、求援工作。

专业救灾队伍是处理紧急事故的快速反应突击队,负责事故中心地带的抢救和灭灾工作,应有完善的装备和严密的组织。

根据紧急事故组成人员的工作需要和特点,应急计划中应对其人选作出具体安排。

建立相关制度

设立24小时值班制度。应急救援指挥部设在矿调度24小时值班。

结合生产情况,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检查活动。定期检查应急救援工作情况。

坚持例会制度,每周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主题例会,由指挥部成员和救援队负责人参加,汇报上阶段的安全生产和救援工作情况,布置下一阶段的安全和救援工作。

坚持总结评比制度,月、季度、年开展救援评比工作。评比中注意总结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每次应急救援工作完成后进行工作经验总结。

培训和演练

培训

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对操作人员应进行自救互救知识比较,使工人掌握通畅呼吸道、人工呼吸、止血包扎、骨折固定和搬运等急救技术,了解在各种条件下的救援方法。

应急救援队员的培训,应急救援队员的培训应通晓常见外伤、休克的检查与诊断,熟练掌握外伤急救和抗休克等院前急救技术,还须做到先抢救后运转的原则。

(3)对群众的培训,要让群众了解在施工现场具有哪些危险隐患;事故现场各种信号的含义;防护用具的使用和自制简单的防护用具;紧急情况下如何行动等。

训练和演习

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训练成果汇报演习。平时注意严格组织管理、加强业务训练。深入可能发生事故的区域,熟悉情况;在训练中检查应急救援预案的落实情况。预案的评估和修改

为了能把新技术和新方法运用到应急救援中去,与不断变化的具体情况保持一致,应急与救援预案必须不断进行修改,每年至少重新编写一次,对新增机构、人员变化 情况、设备更新情况进行编制。此外,在实践和演习中提高指挥水平,使预案进一步合一化。

补充部分

本顶板事故应急预案制定时,作为企业应当做到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保持密切联系,统筹兼顾、合理规划、分工明确、相互协调,保证应急救援能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

提升运输

检测

根据标准,运输作业可分为机车运输、皮带运输、提升运输。

评估

一般提升运输事故:事故造成主要运输巷道中断运输30分钟以上,一次影响产量50吨,经济损失1000元以上。

二类提升运输事故:斜井跑车、矿车坠井,人员重伤3人以上、人员死亡一人或以上。

重大提升运输事故:发生全矿井停产或主要运输巷道中断运输8小时,设备直接损失5万元以上人员重伤5人或以上、人员死亡2人或以上。

控制措施

进行运输作业时,应结合工作特点,特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技术措施。

具体要求如下:

提升运载必须贯彻采、掘、运协调发展,系统配套、综合治理的方针。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作业规程规定。加强对矿、轨道、绞车、皮带的管理,确保安全运输。

提升运输要加强治乱,建立正常秩序,重点是制止“三违”。提升运输各工种司机必须持证上岗。严禁“瞪、趴、跳”车和坐溜子,违者开除矿籍,对制止“瞪、趴、跳”车和坐溜子的人员,应给予表扬、奖励。

距离超过1500m的平巷和垂深超过50m的上下人员主要倾斜井巷,配有运人设备。

对事故多发地点,要制定严密的制度,采取科学的手段,防止事故发生。有行人斜井或上下山的,提升斜井和绞车道一律不准行人。没有单独行人斜井或下山的,必须严格执行“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的制度,违章者从严处理。

必须完善上下山安全设施,如防跑车装置,双道巷下部防止错道信号装置。上下山车场和中间每个交叉口,必须安设声光报警器,绞车一动就能发出响声和光亮,保证行车不行人。倾斜井巷各车场,应设信号硐室及躲避硐,并设挡车器或挡车栏,上部水平车场必须设阻车器,变坡点下方10m左右处设挡车器或挡车栏。

必须完善运输绞车的安全设施,井下1.6m以下的运输绞车,必须安装紧急制动闸,工作闸、声光信号和内、外过卷安全保护装置等。小绞车安装牢固,不合格不准运转。对绞车要实行挂牌管理,标上名称、规格、额定拉车数、地点、编号、使用单位和维修人等。

井下要增设警标、巷标、路标等各种标志牌。警标使工人和电机车司机随时看到醒目的注意事项;巷标指引工人到达工作地点;路标使工人知道避灾路线。

提升运输相关危险源

提升运输相关危险源主要有以下方面:

提车掉道、跑车、断绳、车辆伤人。采取措施

加强绞车司机和信号把钩工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技术操作水平,保证严格按章操作;

跑车防护装置和防跑车装置必须齐全灵敏可靠;

加强提升道行人的安全管理工作,严格执行“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的制度,坚决杜绝瞪、趴、跳车现象。

应急与救援预案

报警通讯

发现险情的职工应立即向矿调度报警,报警时应详细说明以下几点: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相关设施;

关于事故有关的补充;联系人姓名和电话等。

指挥部值班室接到报警后立即汇报总指挥。同时通知各专业队(组)立即就位,各司其责,火速往往现场进行救援。指挥部根据事故类别、伤亡情况迅速向有关部门报告。

现场抢险

医院队进行紧急救护,并快速转送受伤人员到相应医院。

安全、技术部门进行现场调查分析,确定事故原因。

应急方案

发生提升运输事故后必须以最短时间,修复车辆、修复线路保证线路畅通。

积极解救伤员。现场受伤人员较多,伤者病情不能完全确诊时,在总指挥部的统一协调下,尽量多安排运输队和医疗救护队员进入现场,同时在现场开展自救。当现场发现死亡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立即向有关部门汇报如有必要,建议矿治安队采取必要行动控制现场秩序。

当死亡人数不能确定时,由矿区治安队在现场负责清点人效。

知道有人失踪,其他人与他联系不上时应积极进行搜救。

一旦事故情况得到控制,应急救援指挥部可降低事故抢险级别,指示重新进入和恢复行动。

条件保障

器材

应急与救援中的器材准备由供应组具体进行采购,应以满足救援中的现场实际需要为标准。救援器材平时保管、存储、保养由供应组具体负责,救护队协助并做好保养中的技术指导工作。救援器材包括:

通讯器材,如对讲机、救援现象广播等;

救援器材人员的头盔,救援人员专用服装等;

救援器材,指救援现应用到的必要一些器材设备。

经费

救援经费应由平时救援训练经费和救援行动经费组成,在制定资金使用计划时必须确保应急救援经费的来源、额度。

人员

应急与救援指挥部成员、救援队成员应按专业分工,本着专业对口、便于领导、便于集结和开展救援原则进行组织。

领导机构成员应有一定权威并熟悉本企业的基本情况,有一定灾害治理经验,以确保迅速、正确做出判断和决策。

应急与救援指挥部值班人员负责救灾情况的联络及指令的传达保证领导机构同各专业队(组)、上级和兄弟单位之间的信息沟通,完调度、汇报、通告、求援工作。

专业救灾队伍是处理紧急事故的快速反应突击队,负责事故中心地带的抢救和灭灾工作,应有完善的装备和严密的组织。

根据紧急事故组成人员的工作需要和特点,应急计划中应对其人选作出具体安排。

建立相关制度

设立24小时值班制度,应急救援指挥部设在矿调度,24小时值班;

坚持安全检查制度,结合生产情况,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检查活动,定期检查应急与救援工作情况。

坚持例会制度,每周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主题例会。由指挥部成员和救援队负责人参加,汇报上阶段的安全生产和救援工作情况,布置下一阶段的安全生产和救援工作。

坚持总结评比制度每月季度年开展救援评比工作,评比工作中注意总结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育。每次应急救援工作完成后进行工作经验总结。

培训和演练

安全技术培训

直接从事煤矿井下工作的职工,都必须进行强制性的安全技培训,经考核合格才准上岗,否则,干部不能担任领导职务,工人不准上岗,下井实习和参观的人员,在入井前必须学习有关的安全注意事项。

矿建立安全技术培训中心或教育室。

从事井下工作的所有人员都必须经过培训,培训对象和时间:提升运输各类司机等特殊工种,接受培训时间不少于一个月。

安全技术培训,应包括下列内容:

干部、工人都必须学习党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本规程和有关指令、决定并进行法制教育;

干部必须学习安全技术理论知识、井下灾害的发生规律、预防措施、处理方法,能制定职责范围内的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如遇险情能采取应急措施进行处理。

工人必须学习矿井安全基础知识、与本工种有关规程规定、与本工种有关的事故发生规律,学习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了解施工现场危险隐患;现场各种信号含义。如遇险情能采取应急措施;学习本工种操作规程及有关设备、仪器仪表安全操作,能排除故障做到安全生产。

干部、工人都必须学习和掌握矿山救护、创伤急救基本知识,能抢救、自救和互救。

安全技术培训工作由各级行政领导负责,各级安全监察部门监督有关部门编制安全培训规划、培训计划及安全技术培训计划的实施。

应急与救援队员的培训,应急与救援队员通过培训应通晓常见外伤、休克的检查与诊断,熟练掌握外伤急救和抗休克等院前来急救技术,并做到先抢救后转运的原则。

训练和演习

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训练成果汇报演习,平时注意严格组织管理、加强业务训练,深入可能发生事故的区域,熟悉情况,在训练中检查应急救援预案的落实情况。

预案的评估和修改

为了能把新技术和新方法运用到应急与救援中去,与适应不断变化的具体情况保持一致,应急与救援预案必须不断进行修改,每年至少重新编写一次,对新增机构、人员变化情况、设备更新情况进行重新编写。

在实践和演习中提高指挥水平,使预案进一步合理化。

补充部分

本应急与救援预案制定时,尽量做到与地方政府保持紧密联系、统筹兼顾、合理规划、分工明确、相互协调。保证应急救援能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

供电

检测

1、防爆性;

2、防护性;

3、运载能力;

4、保护功能;

5、可靠性。

评估

触电:(1)工作票执行情况。(2)倒闸、试验操作制度和工作监护制度执行情况。(3)停、送电制度执行情况。

电网:(1)电缆、电气设备是否浸泡在水中,电缆是否受挤压、碰撞、过度弯曲、划伤、刺伤,(2)是否按规程操作维修电气设备,是否将工具、材料遗留在电气设备中。(3)导线连接如何、有无毛刺,是否松脱。(4)是否违规在电气设备中增加其它部件。(5)有无保护接地装置。(6)对电网对地电容进行补偿没有。(7)是否设置漏电保护装置。

电网过流:是否短路、过负荷、断相。

电气火灾:(1)电网漏电。(2)接触不良。(3)变压器油进水或杂质。(4)井下照明散热不良。

电气失爆:

(1)外壳有无裂痕、变形。(2)隔爆结合面的间隙、有效宽度和粗糙度是否符合要求。(3)外壳的紧固件、密封件、接地件是否齐全完好。(4)电缆接线盒和电缆引入装置是否完好,零部件是否齐全,电缆接线是否牢固、可靠。(5)联锁装置功能是否完整。(6)接线盒内裸露,导电芯线之间的空气间隙是否超标。(7)是否存在失爆现象。(8)设备安装地点有滴(淋)水、周围环境差、安装倾斜超标。(9)未挂“带电”字样牌。(10)设备不合格。

监控措施

触电:(1)使人体不能触及或接近带电导体。(2)设置保护接地。(3)在井下高低压供电系统中装设漏电保护装置。(4)采用较低的电压等级。(5)维修电气装置时要使用保安工具。

电网:(1)避免电缆、电气设备浸泡在水中,防止电缆受挤压、碰撞、过度弯曲、划伤、刺伤。(2)按规程操作维修电气设备,不将工具、材料遗留在电气设备中。(3)导线连接牢固、无毛刺、防松脱。(4)不在电气设备中增加其它部件,否则,必须符合规定。(5)设置保护接地装置。(6)对电网对地电容进行补偿。(7)设置漏电保护装置。

电网过流:(1)把好设备质量关。(2)合理选择设备。(3)坚持维修保养,提高检修质量。(4)定期进行预防性电气试验。(5)设置保护装置。(6)按章操作。

电气火灾:(1)完善电网漏电保护。(2)强化电气元件检修,提高电气元件检修质量。(3)及时检查并更换非标变压器油。(4)经常清扫照明灯具上覆粉尘。

电气失爆:(1)选用标准防爆设备(2)选择合格的安装地点,按照规定安装设备。(3)给带电设备挂牌。

应急与救援预案

报警通讯

发现或得知险情的职工应立即向矿调度报警,如果是火灾事故必须及时报警。

调度接到报警后按照预案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及成员,并通知各专业队(组)立即就位,各司其责,火速赶赴现象。

指挥部成员根据事故类别、伤亡情况和《伤亡事故报告》的有关规定迅速向有关部门报告。

报警通讯应包括以下内容:①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和相关设施;②事故类型:火灾、停电、触电;③必要的补充:联系人姓名和电话等。

现场抢险

火灾事故:

引导消除并合理布置消防和重点保护区域,对重要设备、设施进行重点监控和保护。

救护抢险队迅速抢修已出故障的设备,尽量减少停电损失。

医疗救护队营救、保护、转移事故中心区受伤人员。

通讯队通过信号、广播和矿区治安队员组织、引导群众进行疏散。

矿区治安控制事故区域的边界和人员车辆进出。

密切注视事故发展和蔓延情况,随时向总指挥报告,必要时请求地方及友邻单位支援。

停电事故:

救护抢险队迅速进行抢险。

物资供应站准备好抢修任务所需的设备、材料。

运输队迅速将抢修任务所需的设备、材料送到现场。医疗救护队要根据气候和现场环境,随时保障抢修人员的工作卫生条件,并在现场准备救护受伤人员(触电、中暑)。

触电事故

医疗救护队迅速进行紧急救护,并尽快转送受伤人员到相应医院。

安全、供电部门进行现场调查和分析,确定事故原因。

应急方案

电缆火灾在扑救电缆火灾,应戴防毒用的空气呼吸器及绝缘手套、鞋(靴)。

采用隔离灭火法,限制火灾范围。

采用窒息法和冷却法把火扑灭。

变电室某开关速断动作

判断:变电室为双回路环网供电用户,进线开关在保护装置。应根据运行方式判断故障点位置。

应判断故障点在此开关所带设备及电缆上,组织相关人员分别检查电缆及设备有无异常。

在排除电缆故障原因后,应迅速组织抢修队人员赶赴现场,协助查找故障点,并进行处理。

若电缆故障,应停用此开关,启动另一回路的电缆,尽快恢复送电,同时组织检修人员检查故障电缆,恢复运行。

变电室全部停电

判断:变电室某一母线故障或馈出线路故障,一侧进线开关保护跳闸。

迅速组织值班人员、抢修人员,将变电所母线各馈线开关接至检修位置,遥测母线绝缘情况并检查有无明显短路痕迹。

同时电话通知停电范围内用户值班人员自查站内有无故障现象。

上述检查工作结果均无异常情况后,对变电室母线及各馈线开关,逐级试送电一次。

在发现某一路馈线开关送电时跳闸,或引起线开关保护跳闸时,应立即停止送电操作。逐级通过遥测、耐压试验方法查找故障点,直至查明故障点、故障原因。

条件保障

器材

根据自身需要,确定各救援组器材装备应为何标准,包括通讯器材、救援器材、防护器材等。

落实对防护器材、救援器材、药品等的专人保管、定期检查保养制度。使其常处于备用状态。指定相应的技术部门对应急救援器材使用方法的培训和检查担负责任。

通讯器材:内、外部移动电话。

防护、救援器材:已储备的有关救灾物资。

经费

按规定预留应急与救援所需经费的来源、额度。

人员: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救援队成员应按专业分工,本着专业对口、便于领导、便于集结和开展救援的原则,建立组织,落实人员,每年年初根据人员变化进行组织调整。对于各专业队员的来源要求对其权利与义务做出相关规定。

建立相关制度:

值班制度:建立昼夜值班制度,明确值班任务;

检查制度:结合生产检查,定期检查应急救援工作情况;

例会制度:定期召开指挥部成员和救援队负责人会议,汇报上阶段的案例生产和救援工作情况,布置下一阶段的安全和救援工作。

总结评比制度:总结评比生产时,同时总结评比救援工作,每次训练和演习结束后进行总结评比奖励和表彰先进。建立总结评比办法,并对事故有功和有过的人员进行奖罚。培训和演练

培训根据接受培训的人员不同,选择不同侧重点,确定培训内容,制定培训计划。培训内容的确定可参考以下内容:

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内容:

鉴别异常情况并及时上报的能力与意识;

对待各种事故如何处理;

自救与互救的能力。

对各应急救援专业队的培训:

各种器材、工具的技能与知识;

任务的目的和如何完成份;

与上下级联系的方法参各荐信号的含义。

对群众的培训:

知道有哪些危险隐患;

各种信号的含义;

防护用具的使用和自制简单防护用具;

紧急状态下如何行动。

训练和学习

定期组织进行训练和学习。

预案的评估和修改

为了能把新技术和新方法运用到应急救援中去,与适应不断变化的具体情况保持一致,预案每年至少重新编写一次。

对危险源和新增装置、人员变化进行定期检查,及时更换预案。

在实践和学习中提高指挥水平,对预案进一步合理化。

补充部分

各级人民政府在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建立应急救援体系时,应当与企业及有关部门保持紧密联系,统筹兼顾、合理规划、明确分工、相互协调,做到应急救援能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

火工品

监控措施

加强报废火工品管理,做到无乱扔乱放,做到统一收存,按规定报销毁措施,药库工作人员必须严格落实火工品管理的支领、清退、运送、导通、储存、保管及销假毁等各项管理。严禁烟草、汽油、沾油棉纱、明火等进入药库内。

有关领导要经常深入井下、现场,调查实际、熟悉掌握现场情况,搞好安全检查及隐患整改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每次上岗检查后,要在“进出登记管理记录本”上记录检查情况,处理意见等,并签名。

药库警铃、电话要随时保持完好,随时保持与公安部门的联络。遇有异常情况立即报警,对无“准入要害证”的人员,坚决不让进入库区。

按规定设置双岗,确保药库每班都有两人同时上岗,严格交接班制。加强药库电缆吊挂、电气设备检修管理,杜绝失爆。

药库内消防设备、装置必须齐备、完好,发现火灾隐患等问题要及时整改。

加强对火工品的支领、清退工作,严格把关,所有药、管的帐、卡、物都必须做到“三对口”和有记录可查,无遗漏;一旦发现火工品丢失或帐目不清的,必须立即查找原因、核实情况、汇报有关部门;一旦核实火工品丢失不在,公安部门必须迅速展开追查工作,直到火工品有下落为止,防止火工品流失到社会上,造成严重后果。应急与救援预案

一旦出现火灾,若火势较小,工作人员必须派人负责灭火,另派一个负责向有关部门汇报。若火势较大,工作人员必须分别从药库的两边撤出,将防火门关闭,立即汇报有关部门。

矿调度接到药库着火汇报后,必须立即通知值班领导和其他火工品事故应急与救援领导小组负责人及成员,同时通知可能受到影响的区域,立即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相关负责人等接到通知后必须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抢救、疏散药库周围环绕的所有人员及物质。此外公安部门负责警戒工作,防止坏人趁此机会偷盗火工品。

由抢险救护队、公安部门组织抢救人员的同时,由火工品事故应急与救援领导小组组长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组织熟悉掌握火工品性能、特点知识的救护抢险队员抢救药库内火工品,以防止灾害范围扩大和减轻损失。

高空作业

检测

根据国家标准《高空作业分级》的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可划定为高空作业。

评估

作业高度在2~5m时,称为一级高空作业。作业高度在5m以上到15m时,称为二级高空作业。作业高度在15m以上到30m时,称三级高空作业。作业高度为30m以上时,称为特级高空作业。

高空作业可分为一般高空作业和特殊高空作业,特殊高空作业分为:强风高空作业、异温高空作业、雪天高空作业、雨天高空作业、夜间高空作业、带电高空作业、悬空高空作业、抢救高空作业。

监控措施

在进行高空作业时,应结合工程特点,相应的制定各种安全防护技术措施。其要求如下:

每个工程项目在编制施工设计和施工方案时,要列入该项目涉及到的高空作业的各项安全技术,并尽量采取地面作业,减少高空作业。

高空作业的安全技术问题,既有一般要求,如设置安全标志、张挂安全网等,也有各种专项措施。

为了明确职责,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在进行施工以前,应该由单位工程项目负责人,逐级向有关人员作好安全技术交底。高空作业人员在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和人身防护用品未解决和落实之前,不能进行施工。对各种用于高空作业的设施和设备,在投入使用前,要一一加以检查,经确认完好后,才能投入使用。

高空作业人员,每年需要进行一次体格检查。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精神病、癫痫病等不适合从事高空作业的人员,不可安排他们从事这类工作。

高空作业人员的衣着要灵便,但决不可赤膊裸身。脚下要穿软底防滑鞋,决不能穿着拖鞋、硬底鞋和带钉易滑鞋。操作时要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

攀登和悬空作业人员危险性较大,对此类人员要经过培训和考试,取得合格证后再持证上岗。

高空作业中使用的物料应该堆放平稳,不可置放在邻边或洞口附近,也不可妨害通行和装卸。对作业中的走道、通行板和登高用具,都应加以随时清扫干净。拆卸下的物件、剩余材料和废物等都要加以清理和及时运走,不得随意乱置或向下丢弃。传递物件时不得抛掷。各施工作业场所内,凡有坠落可能的任何物料,都要一律先行拆除或加以固定防跌落伤人。

施工过程中若发现高空作业的安全设施有缺陷和隐患,应立即停止作业,务必及时报告并立即处理解决对危害人身安全的隐患。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等任何人都不得损毁、位移和拆除,有些施工需要而暂时拆除或移位的都要经过施工负责人审批后才能移动,并在工作完毕后立即恢复。

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冻等安全措施。

高空作业的安全防护措施在完成后,应按类别逐项加以量验并做好记录。随着工作向上进展,高空作业的工作量会随着增加,应采取分层和定期检查。

高空作业中应制定专门的邻近作业、洞口作业、悬空作业等的安全防护措施。

应急与救援预案

高空相关危险源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邻边作业:施工场所作业面的边沿(如基坑边、楼板边、阳台边、屋面边)、窗台墙或女儿墙高度低于800mm等无围护设施,人与物均有可能坠落的高处作业,属邻边作业。

洞口作业:建筑物或构筑物施工中的各类预留洞口,以及通道口、上料口、楼梯口、电梯口等,作业人员在附近工作并有坠落危险时,为洞口作业。

悬空作业:施工过程中,在周边临空情况下,处于无立足点或无牢靠立足点的条件时,所进行的高空作业,为悬空高空作业。

交叉作业:在竖直平面上,处于空间贯通状态下,于不同层次中,上下同时进行的高空作业,为交叉作业。

在进行上述作业时,在预留洞口必须埋钢筋网。在邻边作业时必须重量设置1m高的双层围护或搭设安全网。

报警通讯

发现险情的人员应立即向指挥部值班室进行报告,报告时应详细说明以下几点:(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相关设施;(2)关于事故有关的补充,联系人姓名和电话等;指挥部值班室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汇报总指挥。同时通知各专业队(组)立即就位,各司其责,火速赶往现场进行救援,指挥部成员根据事故类别、伤亡情况迅速向有关部门汇报。

现场抢险

医疗队迅速进行紧急救护,并尽快转送受伤人员到相应医院。

安全、技术部门进行现场调查和分析,确定事故原因。

应急方案

在现场受伤人员较多、受伤者病情不能完全确诊的情况下,应该在总指挥部的统一协调下,尽量多安排运输队和医疗救护队人员进入现场,同时在现场积极开展现场自救。

条件保障

器材

高空作业事故应急与救援中的器材准备由供应组具体进行采购,应以满足救援中的现场实际需要为标准。救援器材平时的保管、存储和保养由供应科具体负责,救护队协助并做好保养中的技术指导工作。救援材包括:(1)通讯器材,如对讲机、救援现场广播等。(2)救援防护器材,包括救援人员的头盔,救援人员专用服装等。(3)救援器材,指救援现场应用的必要一些器材和设备。

经费

救援经费应由平时救援训练经费和救援行动经费组成。在制定资金使用计划时必须确保应急救援经费的来源、额度。

人员

应急与救援指挥部成员、救援队成员应按照专业分工本着专业对口、便于领导、便于集结和开展救援的原则进行组织。

领导机构成员应有一定权威并熟悉本企业系统情况,有一定灾害治理经验,以确保迅速、正确做出判断和决策。

应急与救援指挥部值班人员负责救灾情况的联络及指令的传达,保证领导机构同各专业队(组)、上级和兄弟之间的信息沟通,完成调度、汇报、通告、求援工作。

专业救灾队伍是处理紧急事故的快速反应突击队,负责事故中心地带的抢救和灭灾工作,有完善的装备和严密的组织。

根据紧急事故组成人员的工作需要和特点,应急计划中应对其人员作出具体安排。

建立相关制度

设立24小时值班制度。应急救援指挥部设在矿调度室,实行24小时值班。

坚持检查制度结合生产情况,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检查活动。定期检查应急救援工作情况。

坚持例会制度。每周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主题例会。由指挥部成员和救援队负责人参加,汇报上阶段的安全生产和救援工作情况,布置下一阶段的安全和救援工作。

坚持总结评比制度。每月、季度、年开展救援评比工作。评比中注意总结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每次应急救援工作完成后,进行工作经验总结。

培训和演练

培训

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对操作人员应进行自救互救知识的教育,使工人掌握通畅呼吸道、人工呼吸、止血包扎、骨折固定和搬运等急救技术,了解在各种条件下的救援方法。

应急救援队员的培训,应急救援队员的培训应通晓常见外伤、休克的检查与诊断,熟练掌握外伤急救和抗休克等院前急救技术,还必须做到先抢救后转运的原则。

对群众的培训,要让群众了解在施工现场具有哪些危险隐患;事故现场各种信号的含义;防护用具的使用和自制简单的防护用具;紧急情况下如何行动等。

训练和演习

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训练成果汇报演习。平时注意严格组织管理、加强业务训练。深入可能发生事故的区域,熟悉情况;在训练中检查应急救援预案的落实情况。

预案的评估和修改

为了能把新技术和新方法运用到应急救援中去,与不断变化的具体情况保持一致,应急救援预案必须不断进行修改,至少每年重新编写一次。对新增机构、人员变化情况、设备更新情况进行重新编写。

在实践和演习中提高指挥水平,使预案进一步合理化。

补充部分

本高空作业事故应急救援处理预案制定时,尽量做到与地方政府保持紧密联系、统筹兼顾、合进规划、分工明确、相互协调,保证应急救援能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高压及高速运转设备

监测

根据设备停转原因,在煤矿中凡出现高压设备及高速运转设备出现控制开关及线路烧毁、部件损坏等现象且危险人身安全、影响安全生产的均可划定为高压设备及高速运转设备事故。

评估

煤矿高压设备及高速运转设备事故根据其事故的危害及紧急程度可划分为:一般事故,主要是指绞车事故等;重大事故,主要指瓦斯泵、主扇事故等。

监控措施

每台高压设备及高速运转设备安装前,必须有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方案,使用前,必须有合理的使用操作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并健全和落实好各级管理责任制。

供应部门要把住支护材料、设备的质量与数量关,按要求及时。向使用单位供给合格的、足够数量的设备材料。职教部门要认真抓好预防及处理高压设备及高速运转设备事故方面的安全技术知识培训,提高职工应知应会等综合素质。

依靠科学技术,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改善高压设备及高速运转设备状况。

加强现场操作管理,作业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规程和质量标准化要求进行操作,实现操作技术标准化、规范化。

坚持巡视检查制度,各级管理人员加强对设备的巡视和检查工作,做到对隐患早发现早处理。

严格执行定期检修制度,对设备定期进行仔细的检修,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应急与救援预案

报警通讯

发现或得知事故现象的人员必须立即向矿调度报警。如果是火灾或爆炸事故必须同时向消防部门报警。矿调度接到报警后按照预案通知应急与救援指挥部及成员,并通知各专业队立即就位,火速赶往现场,各司其责。指挥部成员根据事故类别、伤亡情况和《伤亡事故报告》的有关规定迅速向有关部门报告。

报警通讯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事故发生时问、地点和相关设施;

事故类型:火灾、停电、触电;

必要的补充:联系人姓名和电话等。

现场抢险

火灾事故

引导消除并合理布置消防的重点保护区域、对重要设备、设施进行重点监控和保护。

迅速抢修已出故障的设备,尽量减少停电损失。

营救、保护、转移事故中心区受伤人员。

通过信号、广播和矿区治安队员组织、引导群众进行疏散。

控制事故区域的边界和人员车辆进出。

密切注视事故发展和蔓延情况,如继续扩大向总指挥报告,请求地方及友邻单位支援。

停电事故

迅速进行抢险。

准备好抢修任务所需的设备、材料。

迅速将抢修任务所需的设备、材料送到现场。

根据气候和现场环境保障抢修人员的工作卫生条件。在现场随时准备救援受伤人员(触电、中暑)。

触电事故

迅速进行紧急救护,并尽快转送受伤人员到相应医院。

进行现场调查和分析,确定事故原因。

应急方案

电缆火灾

在扑救电缆火灾,应戴防毒用的空气呼吸器及绝缘手套、鞋(靴)。

采用隔离灭火法,限制火灾范围。

采用窒息法和冷却法把火扑灭。

高压设备及高速运转设备场所停电

判断:高压设备及高速运转设备场所为双回路环网供电用户,进线开关有保护装置。应根据运行方式判断故障点位置。

应判断故障点在此开关所带设备及电缆上,组织相关人员分别检查电缆及设备有无异常。在排除电缆故障原因后,应迅速组织抢修人员赶赴现场,协助查找故障点,并进行处理。

若电缆故障,应停用此开关,启动另一回路的电缆,尽快恢复送电。同时组织检修人员检查故障电缆,恢复运行。

高压设备及高速运转不正常运转

判断:设备不正常运转是机械原因,还是供电原因。

供电原因方案同上。

机械原因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处理或更换。

条件保障

器材

根据自身需要,确定各救援组织器材装备应为何标准,包括通讯器材、救援器材、防护器材等。

2)如何落实对防护器材、救援器材、药品等的专人保管、定期检查保养制度。使其常处于备用状态。指定相应的技术部门对应急救援器材使用方法的培训和检查担负责任。

通讯器材:移动电话:内、外部电话。

防护器材。

救援器材。

经费

煤矿应保证事故应急救援所需经费的来源、额度。

人员

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救援队成员应按照专业分工本着专业对口、便于领导、便于集结和开展救援的原则,建立组织,落实人员,每年年初根据人员变化组织调整。对于各专业队员的来源,要求对其权利与义务做出相关规定。

建立相关制度

值班制度。建立昼夜值班制度,明确值班任务。

检查制度。结合生产检查,定期检查应急救援工作情况。

例会制度。定期召开指挥部成员和救援队负责人会议,汇报上阶段的案例生产和救援工作情况,布置下一阶段的安全和救援工作。

总结评比制度。总结评比生产时,同时总结评比救援工作,每次训练和演习结束后进行总结评比奖励和表彰先进。建立总结评比办法和对于事故中有功和有过的人员的奖罚措施。

培训和演练

培训

根据接受培训的人员不同,选择不同侧重点,确定培训内容,制定培训计划。培训内容的确定可参考以下内容:

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内容。

鉴别异常情况并及时上报的能力与意识;

对待各种事故如何处理;

自救与互救的能力。

对各应急救援专业队的培训。

各种器材、工具的技能与知识;

任务的目的和如何完成任务;

与上下级联系的方法和各种信号的含义。

对群众的培训。

具有哪些危险隐患;

各种信号的含义; 防护用具的使用和自制简单防护用具;

紧急状态下如何行动。

训练和演习

定期组织进行训练和演习。

预案的评估和修改

为了能把新技术和新方法运用到应急救援中去,与适应不断变化的具体情况保持一致,每年至少对预案进行一次修改。

对危险源和矿内新增装置、人员变化进行定期检查,对预案及时更换。

在实践和演习中提高指挥水平,对预案进一步合理化。

补充部分

与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保持紧密联系,便于政府部门在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建立应急救援体系时与企业做到统筹兼顾、合理规划、明确分工、相互协调,做到应急救援能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

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

检测

氧气、乙炔气、氢气、液化气、天然气:

用气体检漏装置对气体进行泄漏检测。入库储存时,用气体检测报警仪进行检测。对有温度、湿度要求的,安设温度、湿度计进行检测。

液体、固体:

提货地点目测包装有无泄漏和密封。入库储存时,先目测包装物有无泄漏和密封,同时悬挂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进行检测。对有温度、湿度要求的,安设温度、温度计进行检测。

评估

根据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与空气混合的爆炸极限,确认其危险程度,其相对密度小于爆炸极限的下限值为安全,其相对密度在下限和上限值之间为危险,其相对密度大于上限值为爆炸。爆炸极限值(与空气混合比)见下表。爆炸极限值表(与空气混合比)序号 名 称 下限值(%)上限值(%)1 汽油 1.0 6.0 2 煤油 1.4 7.5 3 重油 1.2 6.0 4 天然气 5.0 16.0 5 一氧化碳 12.5 74.0 6 乙炔 2.5 80.0 7 甲烷 5.3 15.0 8 氢气 4.0 75.0 监控措施

坚持每天巡回检查制度,保管员下班时,要拉电闸,关好门窗,封好门锁。上班时,检查门窗、锁有无异常,无异样时,方可开锁进库,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仓库保管员下班前,每天必须对辖区巡视检查,及时消除仓库周围的可燃物,检查各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是否完好充足。

装、卸、搬运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前,要有车间级及以上管理人员在现场监督,做到轻拿、轻放,及时消除危险源。

对剧毒品一定要按需量进行申报、审批,按量采购,严禁超量采购,要设专柜存放,并要双人双锁收发保管,执行有动必盘点的规定。仓库作业人员要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加强对操作规程执行的检查力度。

加强对打更人员的巡视检查力度,实行夜间零点报岗制度。

每年对油库的防雷设施进行检测,保证防雷设施完好。

瓦斯利用

检测

瓦斯气柜

对气柜内及机房内瓦斯浓度的监测

给气柜加气时,气柜值班人员随时对进气浓度进行检测,使输入气柜的瓦斯浓度在30%以上。在机房内悬挂便携式瓦检器,随时观察瓦检器,以确定机房内管路有无泄露。

对气柜内压力的监测

在给气柜加气过程中,值班人员可以通过气柜的上升高度和设置在屋内的压力计观察气柜内的压力,使柜内压力保持在允许的范围内。

对气柜区域火源的监测

增压室、闸门间和气柜区周围30m范围内禁止有明火,严禁吸烟。值班人员随时检查周围的火情进行巡查,安检部门定期检查机房设备的防爆性。

对瓦斯管路危险源的监测

指派专人定期对瓦斯管路及管路附近的地形进行检查,在雨季加强管路的巡视工作,以便及时发现管路泄漏或断裂。

对民用瓦斯危险源的监测

定期指派专人对使用瓦斯的用户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评估

每年组织技术、通风、安检、机电等部门严格按《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6222-86)和《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对瓦斯利用工程的安全现状进行评估,并对评估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落实整改。

监控措施

建筑和构建

气柜建筑有增压及闸阀间,均属甲类有爆炸性危险建筑物,为防外界不安全因素对气柜的影响,气柜区四周砌筑围墙。

消防系统

气柜区安全,除了各建筑物之间保证防火规范规定的防火间距外,还要设立相应的消防设施。

防火规范要求,10000m3瓦斯气柜消防用水量为20L/S(即72m3/h),故气柜安装消防水泵一台,型号TS100-65·250B,流量Q=74m3/h,扬程h=59m,功率22kw,电机防爆,可满足气柜区消防水量及压力的要求,消防水泵设在增压室内。

水源由气柜水槽(5000m3)提供,采用水煤气钢管Dg100,消防水泵吸水管设置2条,其中一条损坏时,另一条仍能正常供水。

装设消防管路和3只消防栓,以气柜为圆心环状布置,环状直径60m,距气柜15m。消防栓供水管路采用Dg100煤气钢管,消防水泵用两条出水管与环状管网连接。

在配电室内设置2台MFZ4干粉灭火器和0.2m3砂箱,在增压室内设置4台MFZ8干粉灭火器和0.2m3砂箱,增压室外设备4台MFZ8干粉灭火器及稿、锹和消防铁桶大门处设置F24干粉灭火器。

供电系统

气柜区内所有电气设备都采用防爆型设备,电气线路全部采用阻燃电缆,气柜区电话、照明及取暖全部采用防爆型或本安型。气柜区避雷接地系统

10000m3气柜顶设置避雷针6支,高6m,保护范围直径为36m,可直接保护30m直线气柜免遭雷击,活动柜顶与水槽之间有两处用25mm2裸软线作为电气连接,水槽与接地系统连接四处。

气柜接地:用40X4扁钢作为接地干线,接地级采用厚度为8mm铁板,其面积为1m2。

增压室屋面设置避雷带,采用直径10mm圆钢作避雷带引下线,增压室避雷与室内电气设备保护接地系统共用3支接地极。

气柜接地系统与增压避雷保护接地系统连接,形成罐区接地网以降低电阻,并充分利用气柜基础及厂房基础内的钢筋作为自然接地体,以使总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在4Ω以下。

安全措施

增压室、闸门间和气柜区周围30m范围内禁止有明火,严禁吸烟。

值班人员应随时观察机房内悬挂的瓦斯监测仪,以确定机房内管路是否漏气,随时检查周围的火情,发现火情讯速组织扑灭,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

气柜值班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在灌气期间要随时观察气柜的上升情况,并随时检测柜内的压力,以防柜内超压。

气柜区内禁止闲杂人员进入,如来客参观、检查及联系工作必须严格按矿有关规定执行。

机动车辆不得开入气柜区。

加强安全使用瓦斯的宣传工作,以避免因用户使用不当造成的火灾或爆炸事故。

应急与救援预案

报警通讯

发现或得知事故现象的人员必须立即向矿调度报警、矿调度向(集团)公司调度报警。如果是火灾或爆炸事故必须同时向消防部门报警。矿、(集团)公司调度接到报警后按照预案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及成员,并通知各专业队(站)立即就位,各司其责,火速赶往现场,指挥部成员根据事故类别、伤亡情况和《伤亡事故报告》的有关规定迅速向有关部门报告。

报警通讯内容:

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和相关设施;

事故类型:火灾、爆炸、气体外泄;

必要的补充:联系人姓名和电话等。

应急方案

气柜区域发生瓦斯燃烧、爆炸

在扑救火灾时,扑救火灾人员应带防毒用的空气呼吸器。

立即关闭瓦斯气柜的进出气阀门,防止事故蔓延。

采用隔离灭火法,限制火灾范围。

采用窒息法和冷却法把火扑灭。

引导消防队合理布置消防车和重点保护区域,对重要设备、设施进行重点监控和保护。

抢修队迅速抢修,尽量减少损失。

医疗队营救、保护、转移事故中心受伤人员。

通讯队通过信号、广播和治安队员组织、引导群众进行疏散。

治安队控制事故区域的边界和人员车辆进出。

密切注意事故发展和蔓延情况,如继续扩大要向总指挥报告,请求地方及兄弟单位支援。

用户使用不当和供气管路泄露引起的火灾

立即将火灾区域瓦斯主管路阀门关闭,若火灾区域较大,应通知值班人员到调压站将火灾区域的瓦斯主管阀门关严,或通知瓦斯气柜将供气总阀门关严,切断气源,限制火灾范围。

采用窒息法和冷却法把火扑灭。引导消防队合理布置消防车和重点保护区域,对重要设备、设施进行重点监控和保护。

抢修队迅速抢修、转移事故中心受伤人员。

医疗队营救、保护、转移事故中心受伤人员。

通讯队通过信号、广播和治安队员组织、引导群众进行疏散。

治安队控制事故区域的边界和人员车辆进出。

密切注意事故发展和蔓延情况,如继续扩大向总指挥报告,请求地方及兄弟单位支援。

电缆火灾

切断受灾电缆电源。

采用隔离灭火法,限制火灾范围。

采用窒息法和冷却法把火扑灭。

引导消防队合理布置消防车和重点保护区域,对重要设备、设施进行重点监控和保护。

抢修队迅速抢修,尽量减少损失。

医疗队营救、保护、转移事故中心受伤人员。

通讯队通过信号、广播和治安队员组织、引导群众进行疏散。

治安队控制事故区域的边界和人员车辆进出。

密切注意事故发展和蔓延情况,如继续扩大向总指挥报告,请求地方及兄弟单位支援。

条件保障

器材

通讯器材:对讲机、矿区程控电话、移动电话、广播站。

防护器材:防毒用空气呼吸器、防护服,上述防护器材存于公司矿山救护大队设备库。

救援器材:药品、担架存于矿区医院,其余存于矿供应科库房。

经费

事故应急与救援所需经费的来源、额度,按有关规定支付。

人员

应急与救援指挥部成员、救援队成员应按照专业分工本着专业对口、便于领导、便于集结和开展救援的原则,建立组织,落实人员。每年年初根据人员变化进行组织调整。各专业队(站)成员名单及联系电话由分管队长确定并报指挥部。对于各专业人员,要求对其权利与义务做出相关规定。

相关制度

值班制度。建立昼夜值班制度,明确值班任务。

检查制度。每月检查一次应急救援工作情况。

例会制度。定期召开指挥部成员和救援队负责人会议,汇报上阶段的案例和救援工作情况,布置下一阶段的安全和救援工作。

总结评比制度。建立总结评比办法和对于事故中有功和有过人员的奖罚措施。

培训和演练

每年进行一次培训和演练。

培训内容

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内容

鉴别异常情况并及时上报的能力与意识;

对待各种事故如何处理;

自救与互相救护的能力。

对各应急救援专业队的培训

各种器材、工具的技能与知识;

任务的目的和如何完成任务; 与上下联系的方法和各种信号的含义。

对群众的培训

具有哪些危险隐患;

各种信号的含义。

防护用具的使用和自制简单防护用具;

紧急状态下如何行动。

训练和演习

每年进行一次训练和演习。

预案的评估和修改

为了能把新技术和新方法运用到应急救援中去,对不断变化的具体情况保持训练,预案必须每年重新编写一次。

对危险源和新增装置、人员变化进行定期检查,对预案及对更新。

在实战和演习中提高指挥水平,对预案进一步合理化

下载煤矿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和应急预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煤矿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和应急预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来叶沟煤矿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应急预案

    碓臼沟煤矿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为了有效减少重大事故和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灾难性事故,煤矿对矿井的各种事故隐患进行了细致的排查、检测和评估,并作出......

    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

    山西昔阳丰汇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和 应急预案 根据国家安监局《关于认真抓好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规范重大危险源监督与管......

    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

    和田七台河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重大危险源 检测、评估、监控措施 二O一六年四月二日 目录 第一章 公司矿井重大危险源分析 .............................. 3 第二章 公司矿......

    重大危险源监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山西介休鑫峪沟东沟煤业有限公司 重大危险源监测评估、监控措施 和应急预案 二○一二年一月山西介休鑫峪沟东沟煤业有限公司 重大危险源监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为了......

    煤矿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五篇范例)

    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根据国家安全监察局《关于认真抓好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和上级《重大危险源管理规定》,为切实做好重大危险源的排查治理工作,防止重......

    采石场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

    德安县聂桥镇宏发采石场 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 采石场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主要有爆破伤害,排土场坍塌片帮,高处坠落,特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等,有害因素主要有:粉尘、噪声......

    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初步定稿)

    重大 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 鑫龙集团龙山煤业公司 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 总 经 理: 总工程师: 编 制 人: 二〇一〇年三月十五日 重大 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

    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管理制度

    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管理制度为加强重大危险源和重大危险因素的安全监督管理,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矿工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安全生产有序进行,特制定屯留煤矿重大危险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