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风驰电掣看玉门(玉门风电产业发展的主要成效和做法)5月26日
风驰电掣看玉门
――玉门风电产业发展的主要成效和做法
中共玉门市委
玉门市人民政府
玉门是甘肃风电产业的发祥地、中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启动地和主战场、甘肃区域发展战略“两翼齐飞”中“西翼”的重要组成部分。玉门被称为“世界风口”,风能资源理论储量达3000万千瓦以上,可供开发利用在2000万千瓦以上。玉门发展风电始于1996年,经过15年的发展,目前风电装机容量累计达170万千瓦,荣获“国家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称号,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新能源产业百强县”。
一、玉门市风电产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
1、风电产业建设步入规模发展阶段。玉门的风电发展经历了由示范型试验到大规模建设,由小型风电机组到大型兆瓦级风电机组,由国外引进到国内自产的发展历程。1997年5月,甘肃洁源风电有限公司从丹麦引进4台单机容量为300千瓦的风电机组,建成了甘肃省第一座示范型试验风电场,拉开了玉门风电产业开发的序幕。2003年,洁源公司选用新疆金风公司600千瓦风机,开始装备运行国产化风电机组。2008 年,全市风电装机规模达到 31 万千瓦,成为当时甘肃最大的风电基地和全国第五大风电场。2009年底,全市风电装机突破100万千瓦,达到108.6万千瓦。2010年6月,风电装机累计达到151万千瓦,提前半年完成了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一期工程玉门建设任务。目前,中节能、中海油、大唐、洁源、华能、华电、中电国际等7家“国字号”风电企业共建成风电场11个,安装各类风机1143台,风电装机累计达170万千瓦,特别是 2009和2010年玉门风电开始了“井喷式”发展,短短两年间风电装机规模是前12年总量的4.5倍。风机型号从300千瓦、600千瓦、850千瓦发展到1兆瓦、1.5兆瓦、2兆瓦,目前正在建设2.5兆瓦、3兆瓦、5兆瓦大型国产化风机示范项目,累计发展机型达9种,玉门正在建设国内风机型号最多、国内外机型种类最全的“世界风机博览园”。
2、风电产业发展拉动了玉门经济快速发展。风电产业的迅速发展,全面提升了玉门的经济总量,拉动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从根本上优化了产业结构,促进了全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10年,在新能源和风电装备制造业的带动下,市属工业比重由“十五”末的5.5%提高到19%,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逐步降低了县域经济对石油资源的过度依赖,新能源产业成为我市继石化产业之后,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接续替代产业。同时,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商贸流通、餐饮住宿等第三产业逐步壮大,三次产业比重由“十五”末的5:79:16调整为2010年6:69:25,经济结构更加优化。目前,玉门各风电场国产化率已达75%,风电发电量已占到全市发电量的50%,风电产业累计完成投资160 亿元,上缴税金7344万元,吸纳和带动就业5600余人,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5.5%。
3、风电产业已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产业。风电产业从生产到回收处理的整个过程都不产生任何污染,既可以增加电力供应,又可以减少燃料带来的环境污染。据测算,建设100万千瓦风电场,与相同发电量的火电相比,每年节约标煤8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44万吨,一氧化碳排放213吨。目前,玉门已建成的170万千瓦风电场,每年节约标煤13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15万吨,一氧化碳排放362吨。这些都为国家新能源产业和低碳经济发展,履行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上的承诺,短时间内大规模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风电产业作为一种清洁能源,不仅不会给环境造成压力,而且通过大密度、大规模的风力发电装臵作功后,可使风速减缓,减轻风沙危害。
4、风电产业推动了新能源产业群的加速发展。我们坚持以风电为牵引,以风电促网架、促调峰电源、促装备制造和资源综合利用,着力打造“6+2”新能源产业群,走好风电、水电、光电、火电等多能并举、互补开发、综合利用、循环发展的路子,强力推进新能源产业基地建设。目前,中节能公司9兆瓦风光互补项目已经拿到省发改委同意开展前期工作的文件,完成实地勘测选址工作;河南昆仑太阳能公司和汇能公司两个9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已上报省发改委申请开展前期工作,太阳 能产业开发规划已委托省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编制。国网能源公司2×100万千瓦煤电项目预可研报告已通过评审,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大唐2×100万千瓦煤电项目已列入省发改委和西北电网公司评审序列;大唐八0三电厂2×30万千瓦“上大压小”火电项目申请核准文件已报国家能源局审批;玉门油田2×30万千瓦“上大压小”热电联产项目已委托咨询机构编制可研报告。12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的现场勘查、论证和选址工作已经完成,昌马月亮湾一级、二级、新总干渠水电站、昌玉、昌瑞等5座水电站已开工建设,年内水电装机容量可达22万千瓦。全市共建成110千伏变电站16座、330千伏变电站2站,形成了连接各大风电场的电力网络,保障了风电电力的外送。同时,在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下,玉门市风机塔筒制造业实现了跨越发展,由2005年生产能力不足30套、产值不到5000万,到2010年实现加工塔筒602套,产值达8.3亿元,5年时间分别增长了20倍和16.6倍,实现了风机塔筒的本地化生产,彻底改变了过去从外地调运塔筒运输长、运费高的问题,大大降低了风电企业的投资成本,有效缩短了运输距离,加快了风电项目的建设进度。
5、风电产业有力提升了玉门的知名度和对外影响力。我市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心,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06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河西风电走廊,打造西部陆上三峡”的战略 构想,为加快发展玉门新能源产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2007年9月4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视察玉门风电场。2007年 12 月,国家发改委第五期特许权玉门昌马 20 万千瓦招标项目落户玉门,标志着玉门风电产业进入了大规模开发阶段。2009年8月8日,国家能源局、甘肃省委、省政府在玉门隆重举行了国家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奠基仪式, 吹响了酒泉新能源基地建设的号角。2009年11月1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顶风冒雪调研玉门洁源风电场,对我市新能源产业发展提出了殷切希望。2010年7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视察玉门。特别是在风电建设推进过程中,酒泉市委李建华书记在数九寒天,冒着严寒,顶着风雪,来到风电浇筑、吊装现场,看望紧张施工的企业员工,还在百忙之中亲自带领我们多次上兰州、赴北京,走访风电企业总部,为我们协调争取到了玉门黑崖子、玉新风电场20万千瓦和100万千瓦国产化风机示范项目,协调解决了风电设备供应不足、电网建设缓慢等问题,加快了玉门风电项目建设步伐。这些标志性事件,为玉门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国家、省、市领导多次到玉门视察、指导,国内主流媒体密集对玉门风电发展进行了全方位宣传报道,各界人士频繁前来参观考察,极大地提升了玉门的知名度和对外影响。
二、玉门市发展风电产业的主要做法近年来,我市始终把加快风电产业发展作为全市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以超常规的举措,创奇迹的魄力,战天斗地的拼搏精神,敢为人先,快人一步,艰苦创业,开创了大规模开发风电的新局面,使玉门进入了全面建设新能源基地、加快推进跨越发展的历史新阶段。
1、科学规划,奠定了新能源产业持续发展的基础。近年来,我市依托丰富的风、光资源,在开展风能资源详查和评价工作的基础上,对风电、光电、火电进行统一规划和科学布局,规划了总装机容量1287万千瓦的风电场12个,其中有740万千瓦列入甘肃省风电产业发展规划,251万千瓦列入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一、二期规划。特别是2009年以来,我们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资源共享”的原则,地企共同投资750万元,建成了覆盖全市范围的测风塔18座、测光站2座,为今后风电、光电建设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按照新能源“6+2”产业发展思路,积极开展调峰火电、抽水蓄能电站、光电、电网等项目前期工作,编制完善了“十二五”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
2、试验示范,积累了风电产业发展的宝贵经验。玉门油田曾因承担 “三大四出”的历史重任而闻名全国,到了现在,玉门的广大风电建设者们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更加深刻地诠释着这一精神。早在15年前,玉门市敢为人先,审时度势、超前谋划、科学决策,于1997年5月建成了全省第一座示范型试验风电场。2005年,中国 大唐集团与韩国电力公司合资开发建设大唐低窝铺风电场,是我省第一家中外合资建设的风电项目。可以说,玉门市率先在全省开发建设了第一座试验风场,率先启动了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率先完成了百万千瓦级风电建设任务,率先在全省开展大型国产化风机示范项目建设,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了“出精神、出技术、出人才、出经验”的重任,为全省风电产业发展闯出了路子。目前,玉门市风电产业经过10多年的发展,累积了冬季施工等丰富的建设经验,培养了近千名各类风电技术人才,承担着为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二期风机选型的重任,可以说,玉门一直都在为酒泉风电发展创造和汲取经验,并为全省乃至全国风电产业顺利发展和建设充当着先锋角色。
3、攻坚克难,创造了风电产业快速崛起的奇迹。2009年8月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一期工程启动后,我们把风电项目建设作为打造新能源基地的重中之重,全力推进,大力弘扬新时期的“铁人精神”,连续三年持续开展“攻风电、战百万”行动,举全市之力,加快风电项目建设速度,打响了风电规模开发的攻坚战。面对风电建设任务重、工期短、设备供应紧张等实际困难,先后多次赴北京、上兰州、走四川,督促风电企业总部加快进度,协调华锐、东汽、金风等装备制造企业和钢材生产企业,加快风机的主机、叶片、塔筒等材料供货;组织各风电企业,顶风雪、冒严寒,搭帐篷、架火炉,赶工期、抢进度,不仅创造了在零下20摄氏度浇筑混凝土的施工纪录,而且保证了工程质量,被誉为“酒泉奇迹”。华电新能源公司在冬季冒着严寒,用锅炉把水温加至80摄氏度,与混凝土进行搅拌,给搅拌车上穿上棉衣,在基坑外围搭起帐篷,里面生起火炉,全力加快基础浇筑进度。酒泉市委书记在风电场看到这些情景后,感慨地说“铁人精神又回来了!”。华电玉门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小泊被评为感动甘肃“2010十大陇人骄子”,成为新时代的“铁人”。为全面完成大型风机示范风电场建设任务,我们凝聚各方力量,克服技术参数不全、设计无标准、原材料不配套等重重困难,多方协调,昼夜奋战,合力攻坚,开创了国内陆上大型风机尤其是3兆瓦、5兆瓦风机建设的先例。
4、抢抓进度,开创了“风一样的玉门速度”。我们大力发扬“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铁人精神”,打破常规,先干起来,坚持“边建设、边报批、两条腿走路”的办法,全力加快前期工作,抢抓有效施工期,督促风电企业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倒排工程、责任到人的办法,千方百计抓建设,争分夺秒赶进度,实现了风电一期工程提前半年完成的目标。华电新能源公司10万千瓦国产化风机示范项目仅仅用了20天时间,就完成了核准批复,并开工建设。中节能公司曾历时不到三个月完成了昌马特许权20万千瓦的风机吊装任务,平均每三天吊装两个风机,创造了国内风 电建设的奇迹,开创了“风一样的中节能速度”。中海油新能源玉门风电公司在总经理郭鹰的带领下,组建了三支“铁人”突击队,突击队员们在建设工地上喊出了“天不怕、地不怕,再大困难踩脚下”和“宁脱一层皮,不误一天工”的豪言壮语,在施工一线大干、实干和苦干,一天浇筑5个基础、一天完成6台风机吊装任务,创造了新能源建设中的“玉门速度”。在风电建设中,我们坚持执行“三方协议”,督促风电企业和风机塔筒制造企业及时做好设备订购和生产工作,确保了风电项目的加快推进。
5、全力争取,扩大了风电项目建设份额。坚持把争取国家和省上的规划份额作为风电项目建设的关键环节。2009年以来,针对我市在酒泉风电基地一、二期规划中份额较少的实际,我们不甘落后,千方百计积极争取扩大份额,组织专门力量,先后数次赴北京、上兰州,在规划外又争取到华电黑崖子、洁源玉新20万千瓦风电项目和51万千瓦大型风机示范项目,确保了风电产业的持续开发。积极开发境内优质风场资源,我市与中核集团四0四厂共同向国家和省上反复汇报争取,合作开发建设100万千瓦风电场,其中5万千瓦已开工建设,实现了我市与四0四厂在经济合作上的历史性突破;通过与十四号基地积极协商洽谈和实地勘测,经过三年不懈努力,调整臵换风电建设用地132平方公里,可新增装机60万千瓦,进一步拓展了风电建设空间。
6、强化服务,凝聚了大干快上的强大合力。我们坚持一切为风电服务、一切为风电让路,围绕“攻风电、战百万”行动,凝聚全市各方力量,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风电企业大干快上。创新工作机制,实行市委常委包挂、责任部门包抓、科级干部帮扶的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周督查、月通报、年考核”制度,定期召开风电项目推进会,形成了加快推进的强大合力。强化服务保障,累计为风电企业减免土地出让金1.58亿元、水土危害流失补偿费500万元,先后筹资1.3亿元,完成了风电基地“四通一平”工程,修筑道路164公里,新建维修桥涵37座;每年抽调20多名科级干部进驻风电企业跟踪服务,落实帮扶资金40万元,着力解决了设备订购、供水供电、燃油保障等具体困难,优先为风电一线人员提供甲流疫苗,优先保障风电企业用油,每逢重要节日都组织开展慰问、联谊等活动,进一步密切了和风电企业的关系。积极协调省内外交通部门,解决了大型风机设备超重、超高、超长运输困难等问题,开辟了风电设备运输的“绿色通道”,保障了风电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特别是多方筹资4397万元,建成了总长48公里的风光大道,形成了连接各大风电场、风电设施运输、观光旅游宣传的经济大通道,并配套建设世界风机博览园、风光博物馆等,大力发展风光旅游产业。我们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和保险机构为风电企业上门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帮助企业贷款38.9亿元、投保金额158.1万 元。突出政策引导,建立激励机制,按照“快干快支持、大干大支持、慢干不支持”的原则,每年都制定出台了加快风电项目建设的优惠政策,累计奖励风电企业法人达30万元,充分调动了风电企业争着上、比着干,扩容增量、加快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玉门发展风电产业的几点启示
第一,必须抢抓发展机遇,规模开发实现跨越式发展。我市抢抓国家建设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省上“建设河西风电走廊,打造西部陆上三峡”和酒泉市“两抓整推”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的重大历史机遇,采取自上而下、打捆审批的办法,以建设大型风机示范项目和每年新增百万千瓦装机的建设速度,实现了风电产业的大规模开发、快速度建设和超常规发展。实践证明,抓不住机遇、循规蹈矩产生不了“酒泉速度”,按部就班实现不了跨越式发展。
第二,必须坚持规划先行,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我市吸取测风工作滞后导致一期规划份额少的教训,不断加大投入,架设测风塔、建设测光站,积极开展资源详查,科学编制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争取更多建设份额列入国家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
第三,必须坚持风电牵引,促进新能源产业联动发展。我市始终坚持以风电为牵引,以风电项目的快速推进,促成国网公司用短短八个月时间建成75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促进了调峰电源建设、装备制造产业升级 和循环经济产业园的启动实施,形成了光电、水电、风光互补等新能源产业联动发展的新局面。实践证明,风电产业的快速推进,既是带动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也是推动全市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有力支撑。
第四,必须坚持科学判断,引强做大带动发展。我市客观审视我市经济结构单
一、高度依赖石油发展的市情,准确判断国家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大趋势,始终把以风电为主的新能源产业,作为关系我市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接续支柱产业,坚持引进“国字号”企业和上市公司,投资百亿元规模开发新能源产业,在增加税收、吸纳就业、扩大消费等方面起到了显著的带动作用,优化了产业结构,扩大了经济总量,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子。
第五,必须强化执行力,坚定不移地推进项目建设。要坚持定了就办、说了就干的硬作风,坚决执行省上和酒泉市有关风电建设的决策部署,不讲条件、不摆困难、不打折扣,全力以赴加快风电项目建设进度,按期完成建设任务。要切实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全力调动风电企业的积极性,动员全市上下都关心、支持和帮持风电建设,全方位、多角度服务好风电企业的建设发展。
第六,必须发扬“铁人精神”,攻坚克难大干快上。面对风电建设中存在的一系列困难和问题,特别是针对工期紧、难度大、实验示范项目无先例的实际,我市顶着压力,迎难而上,持续开展“攻风电、战百万”行动,大力发扬“领导苦抓、干部苦帮、企业苦干”的三苦精神,战严寒、斗风雪,重点突破、合力攻坚,两年新增风电装机140万千瓦,推动了玉门新能源产业的迅速崛起。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新能源产业发展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酒泉市委“两抓整推”战略部署,按照市委“两推六抓一加强”的工作思路,围绕“五翻番三突破一提高”的跨越式发展目标和“三城一示范区”的建设目标,立足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坚持以风电为牵引,以风电促网架、促调峰电源、促装备制造和资源综合利用,走好风电、光电、水电、火电等多能并举、互补开发、综合利用、循环发展的低碳经济路子,努力把新能源产业打造成为引领我市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将玉门建设成“风光能源城”和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力争到2015年,全市电力总装机规模达到1200万千瓦以上,其中,风电装机突破600万千瓦,火电装机达到500万千瓦,水电和光电装机达到100万千瓦以上;风机塔筒年生产能力达到3000台套以上;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业年销售收入突破150亿元,带动全市地方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总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
第二篇:建德市发展白茶产业的主要成效和做法
建德市发展白茶产业的主要成效和做法
建德市地处钱塘江上游,山青水碧,高山云雾缭绕,十分宜茶。最早产茶历史可追溯到汉朝,明朝就有“舟过新安江,鼻间皆茶香”的美誉。1915年出产的白茶,曾荣获北京展览会褒奖与巴拿马赛会特奖头等金奖。近年来,建德市先后荣获了“中国有机茶之乡”、“中国特色产茶县”、“全国产茶重点县”、“浙江省茶树良种化先进县”等称号。“建德苞茶”和“千岛银珍茶”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目前,茶叶已经成为建德市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并逐渐形成了新安白茶、千岛银珍茶和建德苞茶三大品牌茶。全市现有茶园6.1万余亩,产茶3700吨左右,产值2.3亿元左右。其中白茶种植面积5000亩左右,投产2000亩左右,产值约2000万元。
一、主要成效
一是繁育了白茶品种。建德白茶开发始于1997年,1999年从安吉规模引进白茶,主产地在下包、大洲、杨村桥、三都等深山茶区,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本地白茶良种经过收集、选种、育种等阶段,短短十几年间,共收集和繁育了新安1号、新安2号、新安3号和新安4号四大白茶品种,其中以新安1号为主打品种,栽培面积1000亩左右。经国家茶叶研究所检测,四个白茶品种氨基酸含量比普通绿茶高出1-2倍以上,茶多酚含量比普通绿茶低20%-30%左右,具有较高的品质和开发价值。为了更深度挖掘和培育建德本土的白茶种植资源,胥源白茶科技开发公司在长宁建立30亩白茶良种繁育基地。基地主
要为本地的浙江天赐、第一名茶厂、千里岗茶场,外地的天台华林农业开发公司等企业提供优质种苗。
二是推进了基地建设。发展白茶产业是建德茶产业持续增长的主要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建德市自去年开始,积极推进万亩山地白茶基地建设,引导企业、大户发展高山白茶基地。2010年壶笑天茶场398亩白茶园建设的完成标志着建德市万亩高山白茶基地建设正式启动。今年浙江天赐公司在三都镇建设了500亩高山白茶基地,三都黄金芽茶场建设了110亩山地白茶基地,大洋江东村茶叶合作社建设了160亩白茶基地。基地的建立,为万亩山地白茶基地建设开了好头,同时也为我市大规模发展白茶产业奠定了基础。
三是创建了白茶品牌。目前为止创建了地方白茶品牌代表“新安白茶”,千岛银珍牌“千岛银珍白茶”,怡可牌“怡可有机白茶”等。白茶适宜生长在深山高岭上,几乎无任何污染,特殊的生长环境为生产优质的白茶成品提供原料基础。优质的白茶品质造就了优秀的白茶品牌,特别是千岛银珍,为浙江省名牌产品、杭州市著名商标。今年上半年,建德市组织两家茶业企业参加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暨第六届浙江绿茶博览会,千岛银珍茶再次获得金奖,“怡可”有机茶获俄罗斯客商好评并打入俄罗斯市场。
四是培育了茶叶企业。建德市茶叶加工规模化程度较高,全市现有规模性茶叶加工企业28家,其中年加工500吨以上有3家,年加工50~100吨的15家,拥有可加工针型、条型、卷曲型、扁型等多品类
绿茶生产线或成套设备近5000台套,其中近三年推广茶叶机械近2000台套。清洁化、机械化的有机加工已基本覆盖了全市茶叶加工。全市通过国内外有机加工认证的企业有21家、通过QS认证的企业有14家,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与ISO14000(良好操作行为规范)的茶厂有3家。2011年,我建德市两家白茶生产企业——浙江天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和浙江千岛银珍农业开发公司再度荣获“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称号。
五是促进了茶农增收。全市白茶推广种植面积在5000亩左右,投产面积2000亩左右,其中初步投产1000亩,稳定投产1000亩。稳定投产后,亩均效益在8000-10000元左右,每公斤售价在1000-2000元,是普通茶叶效益的2-3倍。不少农户在白茶栽培中获得了较好的效益,如方少阳,2010年其种植的40亩白茶投产,当年产白茶600公斤每公斤销售价近2000元,销售总额突破百万元。我市5000亩白茶基地预计全部投产后产值在6000万元左右,带动农户增收4000万元,促进了茶农增收。
二、主要做法
一是成立茶研究会。建德市在2010年成立了茶文化研究会,标志着茶叶产业特别是白茶产业和茶文化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茶文化研究会深入产茶重点乡镇——乾潭、三都、大洋等乡镇开展调研、召开座谈会,对白茶基地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为我市白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详尽的研究依据。今年,由茶文化研究会主办的《严
州茶苑》7月份正式首刊,这是系《建德茶文化》后的又一本茶叶文化专刊。
二是举办节庆活动。建德市目前已成功举办了三届“中国千岛银珍开茶节”,吸引了国内外众多资深茶人前来品味白茶纯正轻柔的品质,同时也邀请了凤凰网等国家级、省市级20余家媒体报道茶叶产业和茶文化,有效扩大了我市白茶产业对外影响力,提高白茶知名度,拓宽了销售渠道,为更好做大做强白茶产业,促进建德茶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是实施产业提升。茶叶产业为建德市主导特色产业之一,自2004年开始一直积极实施茶叶产业提升工程,累计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加上企业实施的省、市的补助项目,近八年来累计投入资金在1600万元以上。项目的实施,促进了白茶基地、良种茶园基地、良种繁育基地、茶园改造、茶园设施等方面的建设和完善。我市农技推广中心在白茶的生产过程中,推广机械化作业为主的设施茶业集成技术,包括蓄水微喷、太阳能植保、茶园机械耕作、机剪机采等实用新型装备设施,有效促进白茶的繁育、栽培和茶叶产业转型升级。
四是开展科技培训。举办各种茶叶机械化生产技术、白茶良种繁育、春茶产销技术等茶叶科技培训班和设施茶业集成技术培训班,受训人数每年在300-500人左右,有的年份培训多达800-1000人。2010年全年举办茶叶培训班9期,受训人数600余人。今年上半年举办茶叶生产技术培训班10余期,受训人数达500余人,培训突出白茶良
种繁育、白茶深加工以及白茶设施集成应用等方面,更好的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五是提升茶叶品质。(1)选高山基地。着重选择白茶基地为深山或者高岭土质疏松、矿物质丰富的山地作为白茶繁育、生产基地。基地一般离工业园区、城镇居民集中地较远,如罗村白茶基地,到乾潭镇需要一个多小时车程,且基地附近没有任何工业、农业污染。(2)择优质品种。选择优质的白茶品种作为重点推广对象,如新安1号。新安1号白茶品种抗旱、抗寒等抗逆品质,口感鲜、爽且具有丰产性。还积极从外地引进优质品质——黄金芽,已在我市多地试种。(3)施有机肥料。白茶园培育和管理上,主要以施用茶叶专用肥和有机肥为主,并注重饼肥、绿肥、有机肥结合,以保证成品白茶良好的色泽和口感。(4)按标准生产。在白茶生产上,按照《杭州白茶》农业地方标准精心制作,侧重严格采摘标准与规范加工,进一步强化白茶产品质量意识,并改进加工工艺和加工设备,提高和改善白茶的口感,拓宽白茶深加工产业。
六是整合茶叶品牌。建德市白茶产业尚处于发展的朝阳期,白茶品牌相对分散,如新安白茶、露剑白茶、怡可白茶等白茶品牌全面开花,但是白茶品牌多而散的局面不适应白茶品牌在国内大市场以及国际化的竞争。我市自去年开始,积极整合茶叶品牌,推进以千岛银珍为母品牌涵盖建德茶叶的区域品牌整合方针。目前,多家白茶生产企业已经开始使用千岛银珍品牌。
第三篇:发展电商产业经验做法(共)
发展电商产业经验做法
一、工业与电商
(一)龙口:企业搭上“电子商务”快车(2015-02-24来源:烟台日报)年关将至之时,其他粉丝生产企业都早早停产待年,龙口丰源食品有限公司却率先搭乘电商快车,寻找到了新的粉丝行业发展突破口,2014年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了16%。‚企业面临立体竞争的态势,开展电子商务是应对竞争的必然选择,丰源食品有限公司走在了龙口市电商的前列,我们也将指导龙口市更多的企业走电商之路应对市场竞争。‛龙口市中小企业局局长仲华介绍说。他还表示,2015年龙口市计划在电子商务方面设立专项资金,支持食品加工、商贸流通等六大领域企业积极‚触网‛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一批‚淘宝村‛、电商平台、电商龙头企业和电商基地。今年,该市力争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80亿元,网络零售额比重超过10%。
2015年是山东省的‚电商推进年‛,龙口市表示要积极响应省局提出的开展‚电商推进年‛系列活动要求,结合龙口市区域特色、产业优势,突出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选择专业村、专业市场、专业园区、重点产品、特色服务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结合电商平台,选好培育目标和工作着力点,以点带面,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确定重点培育‚四个
一、两个十‛工程,即一个电商村、一个专业市场、一个聚 集区、一个平台、十个精特新产品和十户服务类企业,争取‚两个十‛中有一半以上纳入省市两级推进计划,获得上级更多政策扶持和优惠。
‚创新驱动是龙口转调的首要举措,通过扶持、培育电子商务企业,能够发展以电子商务带动型的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管理模式创新企业,带动中小微企业创新营销模式。‛仲华接受采访时表示。因此,龙口市积极对目标企业开展诊断式培训,帮助企业理清电子商务模式下需要改进和推进的工作重点,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和管理机制为目标企业提供信息化、制度建设、人员培训和融资服务等多方面的服务。不仅如此,还重点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壮大规模、提升层次,推动农产品销售方式向电子商务转变,带动农产品加工产业向精细加工业转型。
电子商务成龙口市企业发展新业态(2014-11-20 1来源:胶东在线)近日,在朗源股份有限公司内,网友通过互联网订购的一箱箱产品正“整装”发货。自朗源开启电子商务模式后,网络销售已成为公司业绩新的增长点。在烟台龙口市,跟朗源一样,发展电子商务的企业不在少数。
当前,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电子商务发展迅猛,为众多企业推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为此,龙口市支持和引导商业企业、物流企业、有条件的工业企业和有意愿的创业者抢搭电子商务“快车”,全力培育我市新的经济增长极。今年以 2 来,龙口市电子商务呈现出快速发展、急剧膨胀、全民电商的发展势头,全市电子商务实现稳步、快速增长。
龙头企业抢占先机,领队开拓市场。龙口市多家大型企业依托各自产业发展特点,积极通过自建平台、利用第三方电商平台等方式,开展电子商务营销模式,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道恩集团在阿里巴巴、中塑在线等第三方平台开展电子商务的同时,筹集资金880万元,自建电商平台——道恩商城,计划打造一个面向塑料化工行业最专业、最权威并能提供多元化服务的大型电子商务平台;龙口港集团自主开发建设龙口港煤炭交易信息平台,为煤炭交易双方提供各类信息服务,已集中了30家煤炭交易客户,促成煤炭交易130万吨。
中小企业齐头并进,打开产品销路。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龙口市中小企业瞄准网络,将销售方式向电子商务转变,借助有影响力的交易中心和电商公司,把优势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实现销售环节的信息化、现代化。特丝丽化工有限公司通过阿里巴巴、环球资源、中国制造网结识客户、承接订单,网络承接订单的比例达到70%以上,今年实现6万吨洗衣粉的外销,国内洗衣粉出口排名第二位,目前,正计划在天猫建立旗舰店,探讨建立品牌网上营销。此外,龙口市另有300多家中小企业在淘宝、天猫开展电子商务,进行自产及特色农副产品及水产品的营销。
此外,龙口市电商模式不断创新,在传统电商模式的基础上,涌现出线上线下相结合等新型电商模式。博商投入20万元建立免费WIFI,通过微信连接微商城进行网上交易,下步将建立电子商务网站平台,实现实体店+网络商城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二)即墨:中小电商已过万 电商品牌抱团闯市场(2014-08-05 来源:青报网综合)由青岛童装商盟主办的2014童装秋冬新品发布会在山东即墨世贸大厦举办。此次发布会是青岛第一次由以电商业务为主的企业联合举办的新品发布活动,展示的产品全是由青岛童装商盟企业提供的自主品牌童装服饰。即墨中小电商已发展到10000余家,支撑起青岛电商产业发展的‚半壁江山‛。其中,童装电商约2000余家,年销售额超过30亿元。
中小电商达10000余家。据了解,青岛童装商盟是由山东即墨本土的博洋、欧诺佳、名扬、澜特、吉美誉等五家电商企业牵头成立的,其目的是将即墨众多零散的童装电商企业联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形成地域性童装电商品牌,抱团闯市场。从去年成立到现在,该联盟已经吸纳青岛地区100多家相关电商企业共同参与。伴随着国内电子商务的发展浪潮,即墨的传统产业市场也在加快转型升级,据统计,在即墨,电商正在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迅速增长,目前,中小电商已发展到10000余家,约占青岛市电商市场份额的40%。特别是纺织服装服饰类企业,依托即墨服装市场,电子商务 发展得如火如荼,仅仅是服装市场周边的几个 ‚淘宝村‛,就已经聚集了1200余家电商商家,带动周边5000余人就业。而这其中童装产业尤为突出,目前即墨涉足电商的童装企业和商户约2000余家,年销售额超过30亿元。
服装进入‚网批‛时代。‚‘网批’时代下,形成有品牌、有规模、有辐射力的电商联盟,抱团闯市场势在必行。‛在发布会上童装商盟的负责人王晓红介绍说,该商盟经过半年多时间,部分会员企业的网上销售额,从最初的几个月销售1000元,猛增到了一个月销售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安蒂宝贝‛、‚Mini petrel‛、‚小番薯‛‚宝友‛‚佳艺儿‛等品牌成为阿里巴巴童装品牌库代理加盟推荐品牌。去年10月,企业免费入驻的中国即墨服装品牌孵化中心投入使用,为即墨针织服装企业提供电商孵化、品牌运作等一系列服务。
据介绍,总投资150亿元的中国即墨复星天贸城今年成功签约,将打造传统商贸与电子商务发展需求相融合,形成电子商务企业的综合性服务平台。总投资72亿元的四季青〃石狮国际纺织服装城也于今年启动,致力打造形成‚电商平台+专业市场群+品牌中心+生产基地‛的新型产业城。
(三)义乌:电商发展指数居全国县市榜首
(2015年01月08日 来源:义乌商报)2014年,全市电子商务实现交易额1153亿元,同比增长35%,年销售额超 5 千万元的电商企业达1350余家。经测算,义乌电商发展指数位列全国县市第一。
近年,义乌一直将电子商务作为市场转型升级的主引擎,全力推进‚电商换市‛工程。据义乌市外宣办向《中国经济周刊》提供的资料显示,义乌成立了市委书记任组长的电子商务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电子商务办公室和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电子商务研究院等;在经费保障上,财政每年计划安排3000万元设立电子商务专项资金,成立电子商务产业引导基金,建立电子商务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在发展平台上,规划建设义乌国际电子商务城,发展虚拟电子商务园,搭建市镇两级电子商务园区等等。
(四)睢宁经验:电商奇迹背后的保姆式政府 每天下午4-6时,是东风村最忙碌的时段,物流车一辆接一辆地从这里将货物发往全国。这段时间之外,是另一种忙碌。整个村庄充斥着电锯的“嗞嗞”声以及间或传出的淘宝旺旺的“叮咚”声。东风村忙碌,它所在的沙集镇亦然,依托网络的家具生产与销售正快速地改变着江苏北部的这个小镇。这一切,源于思路的转变,村民的致富尝试、主管部门的主动转型与因势利导,造就了淘宝第一镇的奇迹。
官民思路转变造就淘宝第一镇。沙集镇总面积66平方公里,人口不足6万,是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下辖的一个小镇。睢宁县经济一度在整个江苏省垫底,昔日的沙集镇同样面临巨大的发展难题。“路北漏粉丝,路南磨粉面,沿河烧 砖瓦,全乡收破烂。”当地主要从事废旧塑料回收加工和粉丝生产,环境污染和土地浪费十分严重。
如何摘掉落后的帽子,是县里到村里各级办事机构最大的政治。7年前,东风村人孙寒的创业无意中开启了沙集腾飞的按钮,也激发了当地治理新的可能。起初,孙寒开了间淘宝店,卖些小商品。一次偶然机会,他在上海看到了市场上一些木质家具,这让他有了新的灵感,“把这些家具放在网上卖,应该能赚钱”。就这样一个想法,成就了孙寒,也改变了东风村,进而改变了沙集镇的经济发展模式。段亮是段氏家具厂的负责人。他现在每天的工作就是坐到电脑前做销售前后与客户沟通的工作。他的哥哥段强则负责家具的生产。
“我开网店的时间比较短。之前也看到人家做家具赚了钱,但自己开店也没把握。直到2011年,小孩刚刚出生,不想出去打工,也不想做废旧塑料回收的生意。所以就在家里开了个网店试试。”段亮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2013年,段氏家具厂全年销售额已经达到了300余万元,工厂规模也扩大了一倍。
东风村的成功带动了整个沙集镇。村外人不断来东风村学习网销经验,做电商在沙集蔚然成风。2013年10月底,阿里巴巴研究中心发布“全国各地淘宝村统计分析报告”,沙集镇以2000多家网店和销售业绩排名全国淘宝村第一名。仅2013年,沙集镇网店仅在淘宝的销售额就达20亿元。沙 集农民网商“井喷”式扩张,很快成为中国农村电商的标杆。
“政府在管理上不能越位,去管企业能够依靠市场解决的事。同时也不能缺位,应该创造一个适合电子商务成长的政务环境,在税收上给予优惠,不能乱检查、乱收费,不能去打扰创业期的农民。”睢宁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艾丹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随着订单的倍速增长,厂房和资金成为沙集镇电子商务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此,睢宁县推出了小额贷款支持电商的发展。在东风村,新建的工业园区已经落成,未来这里,设计研发、产品展示、生产加工、物流运输,各功能区域配套齐全,不仅为电商提供了厂房,也为电商产业的规模化生产和规范化经营奠定了基础。
二、农业与电商
(一)长岛:四项措施打造“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百佳县”
阿里巴巴集团研究中心发布国内首份“201
3年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百强县”榜单,其中,长岛县以第62位的座次成为山东省两个上榜县之一。
按照加快电子商务发展要求,长岛县商务局制定出台《关于发展电子商务的实施方案》,将发展电子商务各项业务落实到具体科室、人员;积极组织开展电子商务进企业系列培训活动,提高企业对电子商务的认知度和应用水平;结合长岛县的地理特点,积极引导群众推广‚网上商城‛应用,维护群众网购的合法权益,提高群众对电子商务的认可度和使用率;选择电子商务发展重点培育对象,实施点对点、面对面的服务指导。建设服务中心,及时解决出现的困难问题,扶持本地电子商务品牌快速壮大;整合扩大各主管部门和电商企业的信息资源,实现资源共享,降低企业信息采集使用成本。2013年,长岛县网商指数为3.00,网购指数为27.23,电子商务发展指数为15.12,其中,2013年全县人均网上购物达7000多元,全县电子商务呈现出网商和网购“全面发展、综合领先”的特征。截至目前,长岛县共有5家海产品生产和批发零售企业开展了电子商务业务,2013年电子商务共实现交易额300多万元。
(二)乳山:乳山基地为山东县域电商发展提供样板典范
2014年12月12日,“首届中国(乳山)海洋食品电子商务发展高峰论坛”在乳山盛大开幕。同时,淘宝特色中国山东馆乳山基地正式落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特色中国山东馆负责人魏子杰表示,乳山基地的落成,必将推进山东县域电商的全面发展并为山东其它县城发展电商提供样板典范。
(三)湖南宁乡县:农产品买卖不用愁 “新农村商网”来分忧
(来源:今日宁乡 2013年11月18日)橘子丰收了,却愁销不出去;土鸡土鸭长大了,又担心没人要。今后,遇到这类问题也许不用再操心了,记者近日了解到,为解决因信 息不对称造成的农产品‚卖难‛问题,商务部开通了‚新农村商网‛,在全国27个省的203个县组织开展了农村商务信息服务试点,我县被列入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作省级试点县,在‚新农村商网‛上从地方子站处即可切换到‚宁乡新农村商网‛。
随着网络购物的大面积普及,最近几年网络零售一直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不仅如此,一些垂直类目的产品尤其受到欢迎,农产品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为此,商务部制定措施重点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开通了‚新农村商网‛。广大农户可在‚新农村商网‛免费申请建立自己的发布平台,通过‚新农村商网‛的‚自主发布‛服务发布信息。
‚宁乡新农村商网‛主要面向广大农民和各类农产品流通主体,提供各类涉农资讯与市场信息,免费帮助农民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并提供对接服务,不仅能有效地解决农产品‚卖难‛的问题,帮助农民增收致富,而且还能培养广大农民的信息意识、市场意识和品牌意识,提高农民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我县农副产品流通产业化、规模化,推动订单农业的发展,为我县农村电子商务市场的形成打下基础,对于搞活农产品流通、拉动市场消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精心打造农产品电商平台 为创新创业打通快车道。长沙大河西农产品物流中心地处全国唯一的食品工业示范区——国家级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和名、优、特、奇的农产品资源优势,在现规划占地1000亩的农产品大市场打造现代化的电商平台,其时已至,其势已成。长沙大河西农产品物流中心在深入调研市场走向的前提下,确定了电商营销方式,并定位为国内首个农产品批发交易B2B电商平台,中南地区首个有机健康食品B2B电商交易平台。加入市场的商户可以免费获得第二个面向全国的一级大市场——电商市场。给入驻的客户和采购商提供可以实现一台电脑达成交易、货还在运输途中甚至田间就已经售出的完美销售的机会。
(四)甘肃成县:依托网络营销新载体 提高农产品销售效益
(来源:陇南日报 2013年12月27日)自成县县委书记李祥在微博上吆喝卖核桃开始,到淘宝网店销售,再到成县成立全省首家电子商务协会,陇南的农产品的知名度更大了、销售得更好了。
近年来,成县依托产业优势,突出电子商务发展顶层设计和微媒体助力网上销售,探索出了一条整合资源自建服务平台、借力外援合作‚两条腿‛走路的电子商务发展路子。在发展电子商务顶层设计上,不断完善发展理念和功能定位。特邀全国知名电商专家考察、论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前景,确立协会、品牌、物流、网店、供货、宣传‚六位一体‛的发展思路,形成了一个电商协会、一套扶持政策、11 一批品牌农产品、一支营销团队、一系列实操培训、一体化发展平台的‚六个一‛发展路子。
在微媒体助力网络问政和营销上,积极发展县内微媒体宣传发售团队,其中‚成县‛ID各类微博达3600多个、政务微博1300多个、微信公众订阅号60多个。全县已初步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信息互通、联动互推‛的电子商务微媒体信息源和宣传体系。全县各级各部门、干部职工和本地电商、专合组织等通过微博微信,联动互推宣传发售农产品,引起全国多地关注和参与,微营销效应逐步扩散。
成县商务局局长说,农产品网上销售围绕产品包装设计、品牌打造、价格体系等,先后注册‚陇上山珍‛、‚山泉老树核桃‛等10余类商标;打造‚百年核桃老树‛、‚成县大樱桃‛、‚索池大黄杏‛预订预售、‚陇南八珍‛等农产品组合包装营销模式,进一步实现了让农特产‚品牌走出去、品质跟上去、效益提上去‛的电子商务发展目标。
据了解,成县电商中心在围绕扶持发展电子商务和网店建设、营销团队上,积极支持和鼓励大学生村官、农村返乡青年,带动城乡居民、农产品购销和贩运商、产业大户等开办网店,推动工业企业、商铺、酒店、旅游等领域同步拓展网络营销与服务。
(五)通榆县:借助电商平台发展农业
据了解,吉林省通榆县良好的电子商务工作基础和县域模式的推广得到阿里巴巴的充分肯定。2014年11月4日,阿里巴巴集团农村淘宝项目组到通榆县实地考察,正式启动‚千县万村计划‛通榆‚村淘‛合作项目试点工程。该工程是继浙江桐庐县、广东阳山县之后阿里巴巴集团在全国选定的第三个‚村淘‛合作项目试点县。
政府推动电子商务,将农副产品打包上线出售。位于科尔沁草原东陲的通榆县,除了有‚葵花之乡‛、‚绿豆之乡‛的美誉,当地还出产杂粮杂豆、打瓜、牛羊肉等特色优质农产品。2013年,通榆县提出了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战略,实施农产品‚原产地直销‛计划。同年10月,淘宝‚三千禾‛旗舰店正式上线。12月6日,通榆县政府又与1号店签约,优选1万亩优质弱碱土地和十余个优质杂粮杂豆品种,建设1号店农产品直销基地。同时,还开通了‚禾协会‛微信公众平台,随时发布通榆农产品信息。登陆‚三千禾‛旗舰店的网页,通榆县的各种优质杂粮杂豆都被拍摄成了精美的图片。在这里,消费者只要鼠标轻轻一点,就可以轻松享用到黑土地上的优质农产品。网店背后是如何运作的呢?据介绍,为了加速农产品‚上线‛,县里成立了通榆县电子商务发展中心,联合吉林白城市农科院提供农技支持,依托电子商务公司通榆云飞鹤舞农牧业科技发展公司将农副产品打包上线。同时,每名副县级领导包保一个粮豆品种的产业发展。
加强农民培训,政府主推品牌,龙头企业带动‚触网‛。县里请来了阿里巴巴的高级咨询师和一批创业精英,传授网 店怎么开,并分享成功者经验。县里为这次培训课专门开通了电视直播和视频会议系统,各乡镇的农民在自家炕头就能听讲,听众总数保守估算也有两万多人。在通榆这样的国家贫困县,发展电子商务的基础比较薄弱,人才紧缺,政府的大力推动,对农户和创业的培训,能够快速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氛围。
在农产品上网的起步阶段,通榆没有主推农户单打独斗的网店经营方式,而是政府主推农产品品牌,靠龙头企业来带动农户‚触网‛,有助于迅速扩大当地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增加品牌可信度。通榆县将加深与电商平台的合作,在淘宝网开设‚通榆馆‛,并尽快完成与京东、顺丰优选以及本来生活网等的战略合作,实现电商平台全覆盖。
‚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标准、统一质量‛对农产品网销意义重大。在农牧业标准化领域,通榆将在传统种植、养殖方式上,建立起自己的地方标准体系,形成‚通榆标准‛。
‚网店迅速铺开,背后需要有更优化的产业链支撑‛,通榆县副县长刘振兴说。目前,通榆已经开始探索‚电子商务+基地化种植+科技支撑+深加工‛的全产业链一体化运作。在1号店一万亩直销基地的基础上,通榆将整合白城农科院等科研资源,同时,在部分品种、品类中进入深加工领域,提高产品附加值。
三、旅游与电商
(一)曲阜:鲁城街道林前社区被列为省级电商示范村(来源:东方圣城网 2015年2月5日)近日,曲阜市鲁城街道林前社区被山东省中小企业局列入第一批重点培育推进的省级电商示范村,也是曲阜市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社区。据悉,为加快推进山东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打造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客空间和平台,省中小企业局决定2015年在全省开展中小企业“电商推进年”活动,大力实施电商村、电商市场、电商园区、电商专精特新产品、电商特色服务企业和电商平台等六项电商示范推进计划。
鲁城街道林前社区共有476户,分配人口1643人,商铺260余间及流动摊点200余个,拥有从事销售扇子、笔筒、木鱼石、古玩字画等旅游品的商户达150余家;金石篆刻、碑刻拓片的商户达70余家;楷雕、布老虎和民间布艺生产的手工作坊30余家;传统手工煎饼作坊10余家,基本上实现了全员就业。目前,这个社区拥有工商营业执照近500个,近50%的家庭实行网上销售,现有淘宝和天猫等网店200余家。2014年,林前社区实现销售额2.02亿元,其中网上销售额达6134万元。
近年来,林前社区充分发挥地靠“三孔”景区的区位优势,围绕特色旅游产品做文章,制订了发展规划,挖掘金石篆刻、碑刻拓片、楷雕工艺品、布老虎、民间布艺等传统生产工艺,发展壮大相关配套产业,形成了文化旅游产业链条。通过招商引资,规划建设了旅游精品街、古玩字画街、农家乐等特色街区。形成了扇子、笔筒、木鱼石、等旅游小商品 街;古玩字画、金石篆刻、碑刻拓片特色街;楷雕、民间布艺、手工煎饼作坊生产特色区等。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上下单—加工包装—快递运输已经成为社区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二)都江堰市:强手段助推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来源:都江堰市 2014年2月20日)都江堰市强手段推进电子商务产业发展,一是着力招引大型电商企业,做好搜啦网等成长型电商企业培育和扶持工作,引导其它中小型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目前已成功引进电商企业445余家,其中电商应用企业8家,大型电商平台企业2家。二是大力推进重点电子商务企业发展。促进四川搜啦与成都联通、大润发、百伦集团开展战略合作,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智慧行业应用、搜啦沃卡(国内首个具有消费增值服务业务的电话号卡)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支持旅游电子商务公司搭建集宣传、旅游服务、数据分析等功能为一体的‚都江堰市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三是推进传统旅游业提档升级。积极推进‚万店上网‛项目,支持平台企业深化与辖区实体零售业合作,利用手机、电脑等网络终端,打造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第三方电商综合交易平台,目前该项目已签约实体商家988户,力争5月全面上线;加快启动古城区电子商务应用示范街创建工作,着力打造古城区移动电子商务特色街。
(三)淳安县:亲,千岛湖喊你回家做电商!(来源:杭州日报 2015年2月6日)在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将信息经济和智慧经济作为‚一号工程‛的背景下,淳安作为‚美丽杭州‛实验区,为加快电商换市步伐,实现‚秀水富民‛,提出了打造‚电子商务农旅融合区‛的发展思路,探索推进‚美丽乡村‛向‚富丽乡村‛升级的电商之路。
如今,借助旅游电子商务平台的打造,千岛湖旅游所有吃、住、行、游、购、娱等产品都能在线上便捷订购,并在线下智慧、趣味、轻松体验。特色生态农产品的逐渐电商化,也使淳安生态资源实现了深度开发,农产品的整个销售渠道得到了有效拓展。在农旅融合的电子商务发展新模式引领下,淳安县将通过完善智慧旅游服务设施,把农产品的展示主动融入乡村采摘游、农事体验游的过程中,使其成为与电子商务相结合的永不落幕的交易会。
新的一年,淳安将整合县内现有的电商资源,进一步推进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引导电商企业集聚发展;进一步完善电商公共服务体系,为电商创业提供更优的公共服务;进一步强化电商管理工作,规范电商行业良性发展;进一步支持传统企业利用电商转型升级,引导电商进企业、进市场、进农村;进一步加大电商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在外淳商回归创业,反哺家乡;进一步加强人才引育,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培训体系;进一步强化宣传,加大淳安电商的影响力。奖励政策:
1、网上年销售5000单以上的,按每单1元的标准进行奖励;年纳税销售额首次达到100万元、300万元、500万元、1000万元、2000万元的,分别给予3万元、9万元、15万元、30万元、60万元奖励。
2、网上商城正常运营3个月以上且销售达2000笔以上的,一次性奖励2万元;宣传推广费用在5万元以上,给予20%奖励。
3、C2C网店(微店),网上销售达1000笔以上的,奖励0.5万元;宣传推广费用在3万元以上,给予20%奖励。
4、年线上销售额首次达到30万元、50万元、100万元的限下服务业企业,分别给予0.5万元、1万元、1.5万元的奖励,以后每新突破一个百万元台阶奖励1万元;年线上销售额首次达到500万元、1000万元的宾馆饭店、物流等服务业企业,分别给予3万元、5万元的奖励,以后每新突破一个千万元台阶奖励5万元。
5、每评选电子商务示范企业、优秀网上商城、优秀网创品牌、优秀网店,一次性各给予5万元、3万元、2万元、1万元奖励。
6、鼓励农产品向网货化发展。引导农业企业、农户努力将自产农产品实现从好产品到好网货的转变,与电商充分对接、沟通,在产品标准、质量控制、包装设计等方面,按照电子商务的模式操作和把控。对网货供应量大、特色鲜明的网货,每年选择5家,每家奖励3万元。
保障措施:
1、经费保障。县财政每年统筹安排不超过1500万元资金(若超过总额则同比例下降),用于扶持淳安 县电子商务发展。
2、服务保障。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加强服务中心运营团队力量,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同时,发挥好电子商务协会的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塑造千岛湖电商良好形象,促进淳安电子商务快速、健康发展。
3、金融保障。深化电子商务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对接合作,鼓励金融机构给予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和网商授信和贷款支持,实行优惠利率。电子商务企业、个体网商从银行取得贷款用于生产经营的,对其实际支付的贷款利息给予30%贴息,每家贴息总额不超过10万元。探索设立‚电商风险池‛基金,为成长型、潜力型电商提供信贷支持。电商参加促销活动保证金缴纳有困难的,可由工业企业转贷资金解决。
4、人才保障。联合多部门,整合全县资源,2015年将组织约400场免费培训,包括电商普及培训、电商技能培训和电商管理培训,达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总体培训目标。
第四篇:张掖市推进旅游产业转型跨越发展的做法与成效
张掖市推进旅游产业转型跨越发展的做法与成效
张掖坐落在多姿多彩自然生态景观线与绚烂神奇丝绸之路文明线交汇的金色十字上,市内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景观荟萃,区位优势明显,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近年来,我市积极顺应时代要求,坚持把旅游业放在优先位置重点培育,全市旅游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2011年全市接待游客35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7亿元,分别比2006年的86.4万人次、3.2亿元增长了305%和432.5%。五年来,A级景区由7家增加到18家,其中4A级景区5家;星级宾馆由9家增加到25家,其中四星级饭店4家;旅行社由10家增加到28家,旅游直接就业人数由5000人增加到1.63万人。主要做法成效是:
一是统筹谋划布局,旅游发展动力更加强劲。市委、市政府抢抓旅游业发展的历史机遇,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先后召开全市旅游发展大会和旅游产业现场观摩会,并把2011、2012年确定为“旅游发展年”,举全市之力加快发展旅游业。认真贯彻省委书记王三运来张掖调研时的讲话精神,提出彰显 “一山一水一古城”的独特魅力,充分发挥“多姿多彩多优势”,加快建设“宜居宜游金张掖”的总体发展思路,进一步明确了旅游业的发展重点、发展定位和发展路径。着力完善政府引导机制,千方百计拓宽资金来源,2010年以来,市、县区财政共安排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1.2亿元,加大对旅游业发展的投入。市政府与六县区及市直部门单位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1— 进行专项考核,进一步靠实工作责任,形成了群策群力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强大合力。
二是推进项目建设,旅游基础设施日趋完善。采取领导挂项、干部蹲点、资金倾斜和政策扶持等措施,加快实施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张掖大佛寺、祁连玉文化产业园、中华裕固风情走廊、焉支山-山丹皇家马场等重点景区开发建设项目,开工建设张掖宾馆五星级酒店和临泽县、高台县、山丹县、肃南县四星级宾馆。五年来,全市新开工建设和续建旅游项目40项,完成投资15.6亿元。新建旅游厕所86座、游客服务中心和游客咨询服务站点30家。今年计划开工建设和续建投资上千万元的旅游项目31项,计划完成投资10亿元。已论证储备了总投资70亿元的丝绸之路精品旅游、祁连山环线生态旅游、红色旅游、黑河湿地生态旅游、文化创意旅游五大类42个后续旅游项目,为加快旅游业发展积蓄了后劲。
三是全力招商引资,旅游发展活力不断增强。把开展旅游招商引资作为转型跨越的重中之重,积极整合优势资源和重点项目,采取赴外驻点定向招商、责任到人跟踪招商、组织团队专业招商、配送资源让利招商等多种形式,将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张掖大佛寺、马蹄寺、张掖国家湿地公园、焉支山——山丹皇家马场、中华裕固风情走廊等12个重点景区景点经营权、管理权和所有权分离,通过合资、独资、拍卖、租赁、承包等多种方式,出让经营权,吸引战略投资者开发经营精品景区,目前已初步完
—2— 成招商文本策划制作、宣传推介片制作、景区景点规划编制和优惠政策制定等工作,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北京大衍致用旅游规划设计院对招商景区景点和项目进行策划包装,并与首都旅游集团公司、江西宜春青山能源公司、甘肃公路航空旅游投资集团公司就重点景区开发、自驾游汽车基地(营地)建设、旅游航空包机业务、开发高附加值高端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等事项进行了协商,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今年在第十八届兰洽会上,我市举行宜居宜游项目推介暨重点旅游景区(点)经营权转让签约仪式,成功签约 88个招商引资项目,总投资达600多亿元。五年来,共签订旅游招商项目15项,协议引进资金12.56亿元,其中,2011年签订旅游招商项目11项,协议引进资金10.25亿元,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
四是培育特色品牌,旅游产业体系进一步优化。认真实施“精品景区创建工程”和“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计划,集中力量培育精品景区,焉支山森林公园、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文殊寺景区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张掖丹霞地质公园等4家景区被评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张掖丹霞地质公园通过国土资源部国家级地质公园专家组评审,张掖电力大厦等3家饭店被评定为国家四星级旅游饭店。今年,又启动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山丹大佛寺、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大湖湾风景区、中华裕固风情走廊、祁连玉文化产业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张掖大佛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申报创建工作,精品景区创建扎实推进。深入
—3— 挖掘旅游文化内涵,《魅力张掖》、《天籁〃裕固》和东纳藏族大型歌舞剧等剧目对外演出,《张国臂掖》等大型演艺剧目正在紧张排练。同时,坚持用全新的理念研发旅游产品,开发培育祁连玉、裕固族民族服饰等44个种类的特色文化旅游商品,集中打造以“一片牧场、一个木屋、一匹骏马、一个菜园、一个酒窖、一副雪橇、一根渔竿、一幢别墅”为单元的100个休闲俱乐部,吸引有实力的投资者在此投资创业、休闲度假,以此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五是强化宣传推介,旅游客源市场有效拓展。精心制作金张掖旅游风光片和推介片、张掖旅游指南、自驾游地图等旅游宣传品,组织大蓬车赴重点客源地宣传推介,与中石油甘肃销售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央视一套《朝闻天下》栏目、甘肃电视台和《读者》杂志等媒体投放了张掖旅游宣传广告,建设完成了张掖旅游资讯网和县区、3A级以上景区、三星级以上饭店旅游宣传网站(网页),策划举办湿地之夏〃金张掖旅游文化艺术节、绿洲论坛、张掖〃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祁连玉文化博览会等节会和赛事,进一步提升张掖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做大“地貌景观大观园、丝绸之路古城邦、中国暑天度假城”的靓丽名片,加快宜居宜游金张掖建设步伐。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