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陈彦春】回顾艰难创业,珍惜美好生活心得
我与公司同发展
2003年06月30日进入魏桥创业集团以来,已经将近十年了。在这十年里,我们公司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并且就在今年我们集团公司跨进了世界500强的行列。作为公司的每一位职工都感到无比的激动和自豪。
记得刚来到滨州电厂的时候,二期的机组才刚刚开始打桩。一期4台15MW机组孤网运行,虽然有保运人员,但是系统运行很不稳定。尤其是到了春节纺织厂放假期间,随着电负荷的大幅度减少,导致机组不能安全运行,为了保证能可靠的给居民供暖,当时只能和电业局联网。然而现在我们公司的电网已经为魏桥、邹平、滨州、北海连在一起的发电量达到4000MW的大电网,系统运行的稳定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当时我也是一名电气运行的学员,每个班也就十来个人。从熟悉设备、熟悉现场开始,一点一滴的积累经验,一步一步的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随着二期机组的陆续投产,我也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了解了电厂生产的基本流程。慢慢的我也由学员走到了值长的岗位。
随着公司的快速、阶段式的发展,给我们公司的每一个职工也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刚进入滨州电厂参加工作的时候,都住在宿舍里,没有热水,没有电脑。平时下班的时间也就是听听收音机,条件好点的也只能看个小电视。宿舍里只有电风扇,夏天的时候天气热的难以入睡。现在宿舍里都能上网,楼道里也加装了热水器。宿舍里都有淋浴洗澡很方便。并且每个宿舍都安装了空调,夏天炎热的天气再也不怕了,生活条件比以前真是好多了。刚来的时候学员每个月的工资为360元,定岗后的值班员每个月也就800元左右。现在是刚一进厂学员每个月就有2000元左右。运行人员四班三倒,学班的时候上午学习下午劳动,然后接着上夜班。后来是下午的半天劳动取消改为休息,到现在是学班直接取消了。以前上班期间需要到食堂去买饭,不但耽误时间而且冬天的时候买回来的饭都凉了,现在是食堂的工作人员把饭菜送到岗位上,有保温箱,即使在冬天也能吃上热的饭菜。以前上班期间控制室楼梯卫生都由运行人员上班期间清扫,现在是有卫生工负责清扫。并且几乎所有的运行岗位值班室都加装了空调。
原来上下班都是骑自行车,有在市里住离厂区远的职工上班时间就要花上半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后来就改骑电动车了,现在的大部分职工都有了汽车,上下班方便多了。公司建了很多生活区,解决了一大部分职工买房难的问题。公司的住房不但不用交取暖费而且用电也比较便宜。
公司一直在推行“以人文本”的管理理念,不但开通了职工论坛,让大家畅所欲言,给广大职工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而且公司各级领导还经常组织交流活动,及时解决职工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回首这十年来的路程,紧凑的工作,平凡的生活,有苦也有甜。看着公司的发展以及给我们每一位职工带来的巨大变化,让我认识到只有在思想上充分认识自己,在行为上同企业站在一起,才能同企业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供热中心一厂 运行车间 陈彦春
第二篇:【高立辉】回顾创业艰难珍惜美好生活
忆往昔
不知谁说十年如一日,在我看来,十年的时间跨度足可以改变一个人或事物。当然,十年如流水,弹指挥间,我似乎昨日才迈进魏桥集团,忘记了看着时间,但是看着窗外的建筑,却已人是物非,或许我们也已非了,没了年少的轻狂多了份沉着稳重,或许套用一首歌很贴切“房子大了,电话小了”。
初进魏桥,那时的滨州电厂还是一片荒地,浮土可以淹到小腿,真是下雨天脏腿,晴天脏肺。正是因为这样的工作环境和当时的工资水平,那时有好多人选择了离开。虽然当时工作环境很恶劣、生活很艰苦,但是留下人的工作积极性很高,每天都怀着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望着逐年增长的工薪和待遇,我对工作和生活充满了信心和希望。回顾十余年来发展,集团公司在稳步大跨越的基础上,曾先后十三次提高职工工资待遇,充分体现了公司人性化管理的上越来越完善,也标志着集团的发展越来越稳健,步伐迈的越来越大,我们应该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幸福生活和工作环境,学会知足、学会感恩,然后再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和不懈的追求往更好、更好的层面去发展。十年艰辛创业路,一路辉煌一路歌。回顾十年创业路,其中的酸甜苦辣令人回味,我们都将保存这份永久的财富,成为自身发展的动力。今年我们集团进入世界500强,我们有能力去应对世界经济的挑战!当时的我们激昂高歌,不分白昼的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专业知识,熟悉基本设备常识,并用于实践总结出自己的经验,提高经验和技术水平,改造设备,尽量将成本压到最低。十年时光能够改变很多,但
是唯一没有改变的是我们对事业最忠诚的追求,不管在任何时候,我总告诉自己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对集团的发挥自己全部的力量。
随着岁月流逝,我已经习惯了魏桥创业的飞速发展。适应了她的节奏,产生了她的精神,随着她的脚步,迈向辉煌的明天。
锅炉车间〃高立辉2012年12月13日
第三篇:【吕城辉】回顾艰难创业,珍惜美好生活心得
回顾创业艰难,珍惜美好生活
分公司组织开展“回顾创业艰难,珍惜美好生活”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我坐在电脑前思绪万千。想想我进厂已经十一年多了,而热电公司从当初的魏桥一电直到现在的十二个分厂、还有了铝业公司、而且还在不断的发展壮大。可想而知我们公司的发展是多么的快速这当中有众多人的辛勤付出,有很多的艰难创业。
进厂后不长时间,我就听许多从讲,当初张董事长带领大家从一个小的油棉厂开始发展时没有资金,让大家伙以入股的形式购买我厂的内部股,许多人都把自己结婚用的钱都拿出来了。当初他们没想到会有现在的股票分红,只出于开始公司没钱,只想让公司渡过难关,更快发展,他们的这种做法多么令人尊敬,这种奉献精神值得大家学习。2003年集团又以分发股票的形式给大家分了一部分股票,当初想不就是白条一张吗,没什么作用。现在呢,当初购买股票的人以每年10%的利息拿到分红,分得股票的则以每年6%的利息拿得分红。
我是2001年10月份进入公司,当时我们公司只有魏桥一电明机组并不大,我从事电气检修工作,记得第一个月工资才拿到200元多点,连一个月的饭钱都不够,更别说买东西了。没想住宿舍,只有外面租了一小房子,屋子很潮,冬天那个冷呀,生个小炉子天天半夜就灭了,早上醒来后被面上一层水,冰凉冰凉的。每天骑个自行车去上班,一路上很荒凉,骑上一段时间才能看到电厂。现在呢我们随着公司的发展到滨州市工作,工资每月都能发到4000元左右,生活也过得很好了,我们住上了厂里的房子,冬天有厂里供暖,不用再受冻了。每天开车上下班。
2001年进厂后,我们集团公司才开始发展,大家都在努力。没有工作服,没有劳保鞋,因工资低大家只能从集上买胶鞋穿,有的一个月得穿两双鞋。直到后来才开始发工作服,每年一身,比比现在,劳保鞋、劳保手套是社会库存,我们还发了夏季的工作服,冬季工作
服,今年更好还发了棉服,让大家外出巡检、工作都不致于很冷。
想想以往的这些,对于我们现在以及后来进厂的职工,企业的福利也算很好了,我们都应珍惜现在的工作,不要这山望见那山高,踏踏实实的的工作,为自已、为家人努力工作。
滨州城市公共供热中心一厂
吕城辉1040297
第四篇:农业的区位选择(陈彦春)
《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及反思
地理组 陈彦春
一、教学内容分析:
《农业的区位选择》是人教版高中地理新课标教材必修二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的第一节内容,课时为1课时。
1、教材地位:
区位论是人文地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农业的区位选择”是农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通过对其的探究让学生了解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来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因此这节不仅阐述了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同时也揭示区位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方法,对学生以后学习工业、交通等区位理论,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教材的思路和特点:
本节的教材编写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本节教材以两种不同的农业景观图引入,提高了学生想了解为什么会这样、进而要求获取相关知识的兴趣。教材以文字的形式讲述了区位概念的两层含义,便于学生科学地理解概念。以图片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清晰明了。通过P43的活动1和2,可以培养学生学会具体分析某种一农业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的。通过活动3则很自然地引入到了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知识的讲解,案例1的设置,了解环地中海地区农业因素的变化而带来的农业变迁,使学生掌握农业区位因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一知识点。农业地域的形成这一知识则主要是通过文字讲述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农业地域的概念,知道世界上有多种农业地域类型。通过案例2,让学生学会分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其生产特点,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我校高一学生经过小学和初中的课改,个性比较突出,他们对感兴趣的知识能有较高的热情和探究的意愿,他们希望能有个表现自己能力的舞台,他们也具备有一定的合作能力,但初中地理知识相当薄弱,地理空间分析和思维能力很差。
三、设计思想:
以教材为平台,以新理念为指导,依照新课标,活用教材,利用乡土资源,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主导,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工具,运用情境教学法、比较法、启发式讲授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法探究和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重视学生学法的指导,以探究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正确的价值观为目的,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
(一)课标要求:
1、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2、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本地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形成条件
(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
(2)了解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及变化;掌握分析农业区位选择的思路和方法。
(3)了解农业地域的概念和形成。
2.过程与方法
(1)观察景观图认识区域农业生产活动的差异,理解农业区位的影响因素;
(2)对图3、3的阅读和讨论了解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并认识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
(3)通过“活动”和“案例”分析探究,熟悉并掌握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方法和农业地域形成的分析思路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帮助学生树立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思想。
(3)培养学生科学的地理思维和探究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分析和应用,明确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的区位选择产生影响
2、学会运用所学的原理方法分析具体的案例
教学难点:
正确应用农业区位理论结合事例分析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采用情境教学法和比较法
学生欣赏多媒体播放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成都平原的稻田,华北平原的麦田,内蒙古高原的牧场图片
教师提问:这些地方的农业生产相同吗?
播放成都平原的稻田和内蒙古高原的牧场图片
提问:
1、两地的农业景观有什么不同?
2、为什么两地会出现完全不同的农业景观?
学生以小组形式观察讨论回答
设计意图:
1、直观地引入农业生产的区位差异,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选择我国的这两个地区的农业景观进行比较而不选择教材的两幅国外农业景观图,主要是考虑到学生的初中地理知识水平较薄弱。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探究及合作能力
(二)、承转
教师:是哪些因素影响着各地的农业生产选择不同的类型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引出区位的概念)
(三)区位的含义
采用启发式讲授法
教师讲解:农业的区位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以成都平原的水稻种植为例,它的区位应该有两层含义:一是水稻分布的位置—成都平原;二是成都平原种植水稻是与当地所处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的,是
环境中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教师提问:内蒙古高原的牧业的区位含义是什么?
设计意图:
区位的含义不是重点内容,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提问让学生了解区位的两层含义就可以了
(四)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采用小组合作法探究
指导学生读图:根据教材第42页图3.3,思考以下问题:
1、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除图中列出的各种因素外,影响农业的区位选择因素还有哪些?
教师小结:既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如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又包括社会环境因素,如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机械等。
课件展示活动内容:分析影响下列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学生分组讨论)
1.结合水稻生长需要的热量和水分条件,分析为什么水稻生产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季风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而不包括地中海气候区?
(展示孟买,北京、罗马位置图,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
2、蕉城赤溪的茶园照片
3、海南的橡胶园图
4、蕉城虎坝天湖的反季节蔬菜基地照片
学生发言,教师适当引导、评点并作讲解。
设计意图:
1、本节教材的重点内容,要详细分析,并通过练习,让学生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农业区位的自然影响因素,掌握分析农业区位选择的思路和方法,但由于学生刚学习这部分内容,所以分析的问题选择的难度要小。
2、练习中选择当地的农业例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感受到学有所用
3、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能主动的探究。
(五)承转过渡:
那么影响农业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都是一成不变的吗?我们来阅读案例1: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变迁,并完成相应的活动题
(六)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采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法探究和案例分析法
案例探究:
环地中海地区农业的变迁
学生自主学习并回答如下问题:
1.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区位因素发生过哪些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有哪些影响?
2.哪些因素在农业区位选择中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你能对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区位选择提出建议吗?
学生发言,教师适当引导、评点并作讲解。
教师总结:根据以上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相比之下,自然因素比较稳定,而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由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某个区位因素的变化也会引起其他区位因素的变化。尤其是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进而对农业的区位选择影响也很大。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阅读材料,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问题。
(七)农业地域的形成采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法探究和案例分析法
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农业地域的概念和形成2、案例探究: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1、多媒体展示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景观图片,教师介绍什么是混合农业
2、展示澳大利亚的气温分布图、降水分布图、地形分布图和人口分布图,多图结合,分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的形成过程。
(1).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在生产结构、经营方式、科技应用、农业专业化和地域化等方面有哪些特点?
(2).在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形成的过程中,有哪些区位因素在起作用? 学生发言,教师适当引导、评点并作讲解。
设计意图:
1、通过混合农业景观图片展示化抽象为直观的,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混合农业这种农业地域类型,有利于学生分析该农业类型的形成。
2、通过案例分析,不仅了解了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生产,更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拓了学生思路。
3、树立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思想。
(八)课堂小结
本课主要学习了有关区位和农业地域形成的基本知识,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通过学习,同学们了解了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才能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
(九)课后作业:
1、课本P43“活动”
2、3两题
2、P44“活动”第2题
(十)板书设计(略)
七、教学反思
1、能结合本校学生的学情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编排,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2、教学的设计能较好的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的教育理念。
3、能结合乡土资源,采用多种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五篇:《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陈春清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
四年级组
陈春清
读完了《做最好的老师》,我深深得陷入了沉思,这本书凝聚着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思想和智慧,对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心理健康、语文教学的理念和实践,都有其独到的见解。我觉得贯穿本书的灵魂所在就是“爱的教育”。
在“爱的教育里”没有乏味的说教,也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它所写的只是一些平凡的日常教学生活。正是这些看似平凡、实则真实可信的记叙,把读者带入一个爱的世界,让我们在爱中受到教育。这本书里充满了爱。充满了让人羡慕的爱。
我的体会:
一、以教育为主题的美丽、可爱又动人的故事,应该很多,发生在你我大家的身上,大家都在从事教育工作,而且是基层的教育工作人员,所接触到、感受到的故事应该最多,也最深刻,只是大家都沒有把他记录下来而已,如果有机会加以整理,如同本书一样,一定叫好又叫座的一本好书。
二、我们不要过分执着一个观念、一种行为模式、一种习惯,而要常求突破,要从不同角度,正、反方面整体思考来解決问題。我们应该养成反省思考的习惯,对任何事都要下功夫,才不至于被外界所困惑。
三、看过的书颇多,很少再回味一遍,重新再来;写过的报告、资料也不少,也很少再重新翻开研读,事实上偶而重新品味一番,个中滋味又当从何说起?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我们经常在不知不觉当中只顾往前冲,忽略了反省与自觉的功夫,也常常在不知不觉当中,忽略了别人的感受。
四、时代的产物中,造就了很多的读书人很会读书,很多学生光会读书,不会读人;只会做事、不会做人,个人过度重视IQ,忽视EQ;是学术界的巨人,却是生活中的侏儒;可以和电脑、机器、实验室对话,却无法与人沟通。
从事教育工作,针对教育问题而言,通常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到底哪些是“要”或者是“不要”?这个问题值得探讨和研究。
一、教师的“要”。
(一)教师要教育不要训斥:教育是引导而不是灌输,视学生为「有」而不是「无」。训斥则不容许学生说「不」,教育则潜移默化。
(二)了解学生、认识学生、适时的赞美和接纳、鼓励与协助,培养学生挫折和容忍的价值判断能力等等,让学生快乐成长、茁壮,更会利用各种机会和家长取得联系,适时的提供教养子女的咨询与方法,共同为学生的未来而努力。
(三)教师要理解人性:要了解学生的感受,学生的反应、学生的心声也该仔细的聆听看看。
(四)教师要多怜爱和鼓励
(五)教师要专业,专业的精神表現在对国家、社会、学校、学生、教师与家长之认知
二、教师的“不要”:
(一)教师不要认为这行业是铁饭碗!打不破,要珍惜羽毛。
(二)教师不要训斥与灌输,不强迫学生学习。
(三)教师不要妄想“教育万能”,不是万能丹也不是特效药,有其极限。
(四)教师不要过分执着“立竿见影”,潜移默化的过程导向,注重人格的培养,身心健康的引导。
(五)教师不要悲观,要乐观以对,充滿希望与理想。
启发:
(一)多关心我们的学生,有爱的教育,才有美好的回忆。
(二)坚守岗位,默默耕耘、尽一己之力。
(三)学习型组织的体会:
1、系统思考
2、自我增进
3、改善心智模式
4、团队学习。
(四)知识经济的时代,教师要上进好学、多求取新经验,落实教学工作。
(五)教师专业成长师德修养,教师专业自主工作理念的实践,必須落实在教育工作上,表现在各科教学工作上、表现在日常生活教育当中,以收到身教言教的效果。
李镇西老师25年如一日,爱生如子,谱写着一幕幕爱的篇章。他把自己融入到班级这个集体大熔炉里,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里面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去赢得学生的信任与敬佩。在《做最好的老师》中,我找到了爱,在爱中找到了教育。很佩服李老师的勇气和胸襟,人只有不断的反思自己,才能更快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