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保医疗救助请示
XX县XX人民政府
关于五保户申请解决医疗救助的请示
XX县人民政府:
XX青山村10组五保户XX,男,现年40岁,因肢体残疾,于2012年X月X日至X月X日在XXX医院进行手术治疗,共用去医药费90549元,已在相关部门报销38008元,尚欠医药费52541元。
由于五保户XX属肢体残二级,行动不便,丧失劳动力,无经济来源。此次住院手术费用高,在相关部门报销较少,难以支付尚欠债务,导致其生活十分困难。再加上我乡财力十分有限,无法支付尚欠的52541元,特申请上级解决医疗救助。
当否,请批复!
(此页无正文)
XX人民政府
二〇一二年六月八日
主题词:五保户 医疗救助 请示 主送:XX县人民政府
XX县XX人民政府 2012年6月8日
第二篇:五保对象医疗救助初审办事指南
五保对象医疗救助初审办事指南
一、法定依据
依据三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三台县农村医疗救助实施细则>的通知》(三府办发〔2006〕1号)。
二、申请条件
必须是五保对象因患病住院治疗的。
三、申报材料
(一)《三台县农村医疗救助金审批表》。
(二)《三台县农村医疗救助申请书》。
(三)《三台县农村医疗救助调查笔录》。
(四)住院发票复印件。
(五)加盖有“三台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中心”印章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费用补偿凭据》。
(六)出院病情证明书、病历复印件。
(七)户口簿、身份证复印件。
四、办理程序
(一)申请:申请人持《三台县农村医疗救助申请书》、住院发票复印件、加盖有“三台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中心”印章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费用补 偿凭据》、出院病情证明书、病历复印件、户口簿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到其户籍所在地的村委会如实填写《三台县农村医疗救助金审批表》,申请人在填写《三台县农村医疗救助金审批表》并按规定将有关证明材料全部提供后,视为申请已被受理。
村民委员会在受理申请人申请后,应在当在10个工作日内调查核实,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进行民主评议,对符合条件的对象张榜公布,在群众无异议后,即在《三台县农村医疗救助金审批表》上签具意见,连同被救助人的全部证明材料、调查笔录等一起上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
(二)初审:镇乡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上报的有关材料应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审核工作,对初审符合条件的对象张榜公布,在群众无异议后,即在《三台县农村医疗救助金审批表》上签署审核意见,然后连同有关材料和票据全部上报县民政局审批。
(三)审批:县民政部门对镇乡上报的有关材料应当在20个工作日内进行复审核实,并及时签署审批意见。对批准享受农村医疗救助金的应当在医疗费用票据复印件上加盖注销印章。对未批准享受农村医疗救助金的,应当在20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本人,并退回医疗费用发票复印件及有关证明材料。
(四)发放资金:各镇(乡)收到县民政局转来的补助资金后,根据返回的《三台县农村医疗救助金审批表》的审批情况,及时将救助金兑现给申请人。
五、办理时限
符合条件的救助对象,一般应在治疗终结并出院后的3个月提出医疗救助申请,医疗终结并出院3个月后未提出救助申请的,原则上不再受理。
六、收费依据和标准:不收费。
第三篇:农村五保救助工作方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做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确保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基本生活,根据《市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实施办法》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农村五保供养,是指依照本办法规定,在吃、穿、住、医、葬等方面给予村民的基本物质生活保障。
第三条农村五保供养是政府主导的社会福利事业,各级人民政府应将农村五保供养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并列为各级各有关部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实行政府领导、民政主管、部门协作、乡村实施、社会参与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四条乡镇(区)人民政府(管委会)负责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审核和上报;加强对乡镇敬老院的管理;督促村民委员会做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
村民委员会负责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初审和上报;安排专人监护生活不能自理的分散供养农村五保对象,帮助照料其日常生活;主持办理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丧事。
第二章供养对象
第五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是指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村民:
(一)无劳动能力。年满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二级以上残疾人、未满16周岁或者已满16周岁但仍在接受义务教育的青少年,视为无劳动能力。
(二)无生活来源。虽然有土地承包经营收入、集体经营分配收入或者其他收入,但其生活水平仍低于当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的,视为无生活来源。
(三)无法定赡养、扶养、抚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扶养、抚养义务人无赡养、扶养、抚养能力。法定赡养、扶养、抚养义务人因生活困难需要经常救助,或者法定赡养、扶养、抚养义务人年老、重病、重残、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或者失踪的,视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
第六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申报程序:
(一)由村民本人向所在村民委员会提出申请,因年幼或者智力、精神残疾无法表达意愿的,由村民小组或者其他村民代为提出申请。
(二)村民委员会收到申请后,每半年进行一次民主评议,并在本村范围内公示,公示无异议后由村民委员会将评议意见和有关材料报乡镇(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审核。
(三)乡镇(区)人民政府(管委会)收到申报材料后,对申请人的家庭状况和经济条件进行调查核实,提出审核意见,并将审核意见和有关材料报送县民政部门审批。
(四)县民政部门收到审核意见和有关材料后,每半年进行一次复核并作出审批决定。
经审批确认为五保供养对象的,免费发给由省民政部门印制的《农村五保供养证书》;对不符合五保供养条件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五)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坚持应保尽保、动态管理的原则,对已享受供养待遇的对象实行年审制度。
第七条符合农村五保供养条件的对象自愿接受亲友或者其他人员供养,亲友或者其他人员自愿承担全部供养义务,签订供养协议,并经村民委员会和乡镇(区)人民政府(管委会)认定的,不作为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供养。
第八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村民委员会或者敬老院等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应当向乡镇(区)人民政府(管委会)报告,由乡镇(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审核并报县民政部门核准后,核销其《农村五保供养证书》,终止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
(一)具有了劳动能力;
(二)获得了生活来源;
(三)有了具有供养能力的法定赡养、扶养、抚养义务人;
(四)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死亡,丧葬事宜办理完毕。
第三章供养内容和形式
第九条农村五保供养内容:
(一)定期发放五保供养金或供给粮油、副食品和生活用燃料;
(二)供给服装、被褥等生活用品和零用钱;
(三)提供符合基本居住条件的住房;
(四)提供疾病治疗,对生活不能自理者给予照料;
(五)办理丧葬事宜;
(六)供养对象未满16周岁或者已满16周岁仍在接受义务教育的,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所需的费用。
第十条农村五保供养形式分为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两类。集中供养的,通过敬老院、幸福院、养老院、福利中心、五保之家等五保供养服务机构集体供养。分散供养的,本人在家生活,可以由村民委员会委托他人照料,也可以由五保供养服务机构提供供养服务,村民委员会负责日常管理。
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可以自行选择供养形式,但患有精神病或严重传染病的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必须分散供养。
第十一条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标准每年不低于2400元,分散供养标准每年不低于1200元。供养标准随着全县农村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应调整。
第十二条县民政部门从农村医疗救助资金中全额资助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对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按每人每年不低于120元的标准发放常见病门诊医疗卡。所需资金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补偿资金中解决,不足部分从农村医疗救助资金中补齐。
第十三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因病住院必须遵循就近就医的原则,门诊到指定卫生室治疗,一般疾病到乡镇(区)卫生院治疗,重大疾病、疑难杂症到县以上医院治疗。其基本医疗费用和住院费用从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和农村医疗救助资金中解决,其住院期间所请陪护、用餐等其他费用由所在村民委员会或敬老院解决。
第十四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死亡后,实行火葬,县民政部门给予丧事办理机构或个人1000元基本丧葬费用,并免除火化所需费用。基本丧葬费用标准随着全县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应调整。
第十五条县民政部门每年分两次向县财政部门报送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死亡人员名单,并附相关证明材料,县财政部门审核后及时将基本丧葬费用拨付至县民政部门专户,再由专户拨至丧事办理机构或个人。
第四章保障措施
第十六条以乡镇(区)人民政府(管委会)为主举办的敬老院为乡镇(区)人民政府(管委会)管理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县民政部门对其进行业务指导。敬老院工作人员编制数实行动态管理,每三年核定一次;敬老院工作人员由乡镇(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向县民政、编制、人事等部门申报用人和进编计划,按程序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敬老院院长从乡镇(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在编人员中选拔产生,报县民政部门备案。
第十七条已批准设立的乡镇敬老院,要及时办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取得事业单位法人资格;社会力量兴办的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要以民办非企业性质向民间组织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办理登记手续。
第十八条农村五保供养经费的来源:
(一)上级人民政府转移支付用于农村五保供养的专项资金;
(二)县人民政府安排的农村五保供养资金;
(三)社会捐赠的农村五保供养资金;
(四)其他资金。
第十九条农村五保供养资金、敬老院工作人员工资、敬老院工作经费、农村五保基本丧葬费用等农村五保供养专项保障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对灾区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优先安排救灾救济等各种款物。敬老院建设及房屋维修费、供养对象护理费由乡镇(区)人民政府(管委会)纳入本级预算,县财政给予适当补贴。五保之家及分散供养的农村五保对象房屋维修费及供养对象护理费由村民委员会负责。
第二十条乡镇(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和村民委员会应将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供养标准及相关政策等情况进行公示。
乡镇(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应在每年的 月 日前完成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年审核查工作,并造册登记报县民政部门审核,县民政部门审核后将所需经费报告、花名册及相关材料报县人民政府审批。
第二十一条农村五保供养各类保障资金统一由县财政部门审核后拨至县民政部门专户,再下拨到敬老院或打卡发放到分散供养的农村五保对象。
第二十二条分散供养的农村五保对象凭《农村五保供养证书》和银行卡到指定银行领取农村五保供养金。生活不便的五保供养对象可委托村民委员会或监护人代为领取。
农村五保供养金除供养对象本人申请或同意发放实物外,一律以货币的形式发放。
第二十三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依法享有承包土地的权利,该承包地收益归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所有,并有权依法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第二十四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私有财产按照继承法处理。不得以村民将私有财产交给国家或者集体作为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的前置条件。
第二十五条县民政部门和各乡镇(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建立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信息平台,将相关信息录入电脑,实行网络化管理;各乡镇(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建立健全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档案,做到一人一档。
第二十六条县民政部门定期对敬老院院长及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业务知识培训,提高敬老院的整体管理水平。
第二十七条县财政、纪检监察部门加强对农村五保供养经费管理使用情况的跟踪监督;县审计部门对农村五保供养经费拨付、发放情况定期进行审计。
第二十八条各级各相关部门对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在用水、用电、用气、电信、电视收视等生活方面比照城镇低保对象给予优惠。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九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单位和个人,由县人民政府及民政、财政部门按照职责权限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分管负责人及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农村五保供养经费未列入财政预算或者拨付不及时的;
(二)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个人享受的五保供养待遇低于标准的;
(三)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出现异动(增减)隐瞒不报,套取农村五保供养经费或者导致应保五保供养对象得不到供养的;
(四)《农村五保供养证书》不及时发放,冒领、代领、挪用、贪污或私分五保供养资金的;
(五)虐待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条本办法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第四篇:农村社会救助:五保
第三章 我国社会救助政策法规
第二节 农村社会救助—五保一、五保对象
对象: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满16岁的村民。
五保供养制度是我国农村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1994年1月,国务院《农村五保供养条例》,是第一部全国性的农村供养法规2006年进行了修订
内容
内容:衣、食(包括燃料)、住、医以及丧葬与未成年人的义务教育。
食:粮油、副食品和生活用燃料;
衣:服装、被褥等生活用品和零用钱;
住:符合基本居住条件的住房 医:提供疾病治疗,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顾丧葬事宜或未满16周岁或已满16周岁仍在接受义务教育的保障义务教育的所需的费用。
二、农村五保供养的标准与形式
(一)农村五保供养的标准
不得低于当地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并根据当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调整。
标准的制定:可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在本行政区域内公布执行;
也可以由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制定,报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备案后公布
最后,民政部、财政部对农村五保供养标准的制定负有指导责任。
(二)五保供养的资金
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预算中安排。考试资料网
有农村集体经营等收入的地方,可以从农村集体经济等收入中安排资金,用于补助和改善农村五保对象的生活。
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将承包土地交由他人代耕的,其收益归该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所有。中央财政对劲财政困难地区的农村五保供养,在资金上给予适当补助。
(三)五保供养的形式
形式:在家分散供养和集中供养。
三、五保供养的申请与审批
(一)办理机构
民政部主管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
县级以上地主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
村民委员会协助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开展农村五保供养工作。
国务院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提供捐助和服务。
(二)申请与审批程序
1、申请与评议:由本人向村委会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申请材料;
年幼或者智力残疾无法表达意愿的,由村民小组或其他村民代为申请,经村委会民主评议,对符合条件的,在本村范围内公告,无重大异议的,由村委会将评议意见和有关材料报送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
2、审核与审批: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评议意见之日起20日内提出审核意见,并将审核意见和有关材料报送县级民政部审批。县级民政部门自收到审核意见和有关材料之日起20日内作出审批决定。
批准的发给《农村五保供养证书》,不批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本人申请
(年幼、智力残疾者,小组或其他公民)村委会——民主评议——村公布——上报乡级人民政府
乡级20日审核——上报——县级民政部门
县级人民政府20日内作出决定
(三)五保供养的核销
对于不再符合农村五保供养规定条件的,村委会或敬老院等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应当向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并报县级民政部门核准后,核销其《农村五保证书》
五保对象死亡,丧葬事宜办完后,村委会或者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应当向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报告,由乡级政府报县级民政部门核准后,核销《证书》。
四、五保供养的管理与监督
(一)管理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1、县人民政府和乡级政府应当为五保供养服务机构提供必要的设备、管理资金,并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
2、五保供养机构应当发建立健全内部民主管理和服务管理制度
3、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应当经过必要的培训
4、服务机构可以开展以改善五保供养对象生活条件为目的的农副业生产,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对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开展农副业生产给予必要的扶持
5、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应当与村委会或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签订供养服务协议,保证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享受符合要求的供养。
(二)监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
当依法加强对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监督管理。县级以上民政部门和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管理制度并负责督促实施。
财政部门应当按时足额拨付资金,并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
审计机关应当依法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
五保供养待遇的申请、程序、评议以及标准和资金使用应当向社会公告,接受社会监督
服务机构应当遵守治安、消防、卫生、财务会计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向五保对象提供符合要求的供养服务,并接受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监督。
第五篇:医疗救助
宝鸡市社会医疗救助申请审批表
申请时间:年月日 户主
姓名 身份 证号 户 籍
患者照片
家庭住址对象
类别
患者 性年与户主参合或 诊治
姓名 别 龄 关系 参保 医院 住院起 累累计 计救助病种 止时间 次数 救助金额 联系电话住
院
医
疗
费
用
情
况 参加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按医保规定报销 的费用 个人负担费用 按新农合规定报 销的费用 个人负担费用
根据宝市民发(2008)111号文件精神,经年月日联席会议研究决定,同意给予同志社会医疗救助(大写)县社元整(¥元)。
会医
疗救
助领
导小
组审
批意
见经办人:审核人:审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