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农发〔2011〕48号】省农业厅 省财政厅关于印发2011年湖北省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共5篇)

时间:2019-05-12 20:19: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鄂农发〔2011〕48号】省农业厅 省财政厅关于印发2011年湖北省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鄂农发〔2011〕48号】省农业厅 省财政厅关于印发2011年湖北省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第一篇:【鄂农发〔2011〕48号】省农业厅 省财政厅关于印发2011年湖北省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鄂农发〔2011〕48号】省农业厅 省财政厅关于印发2011年湖北省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项目实

施方案的通知

科教处 2011-09-26 【大 中 小】

各市、州、县(区)农业局(委)、财政局:

《2011年湖北省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项目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O一一年八月二十六日

2011年湖北省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

项目实施方案

为了培养一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现代农业劳动者队伍,强化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人才支撑,根据《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1年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项目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农办财〔2011〕77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运用“三万”活动成果,满足农民群众对农业技术培训的迫切要求,制定2011年阳光工程项目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面向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和农村社会管理领域的从业人员开展短期技能培训,推动支持农业创业培训和基层农业科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加快培养专业化的农业产业劳动者队伍,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强省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二、目标任务

2011年全省计划完成阳光工程培训任务25.31万人。

(一)国家培训计划18万人。主要开展以下7大类人员培训。

1、种植业生产服务人员。包括病虫专业防治员、村级农民技术员、蔬菜园艺工、果桑茶园艺工、肥料配方师等。

2、畜牧和渔业生产服务人员。包括畜禽繁殖员、畜禽养殖技术员、水产养殖技术员。

3、兽医服务人员。包括村级动物防疫员。

4、农机服务人员。包括农机操作和维修员。

5、农业经营管理和农村社会管理人员。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及社员、沼气后续服务员、农村经纪人、农民信息员。

6、涉农企业从业人员。包括农产品贮藏加工和流通企业技术工人、企业原料生产基地的农民、乡村旅游服务员。

7、农业创业人员。主要包括在农业生产、服务和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领域,创(领)办企业、专业合作社的农民。

(二)省培训计划7.31万人。主要开展县乡公益性农技推广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和农户实用技术培训。

三、培训时间和补助标准

(一)国家计划

1、培训农业生产性服务人员10万人。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7天,人均补助标准480元。

2、培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从业人员4.54万人。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7天,人均补助标准360元。

3、培训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经管人员、农村经纪人等3万人。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7天,人均补助标准360元。

4、培训农业创业人员4540人。培训时间达到20天(或教学、实习共计120学时),人均补助标准2500元。

5、省级以上龙头企业高管人员调训60人。按人均2万元安排培训经费。

(二)省培训计划

1、开展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2500人。培训时间不少于7天(或42学时),人均补助标准1500元。

2、开展农户实用技术培训70600人。主要面向农村现实劳动人口,开展种植、水产技术培训,培训时间2天,人均补助标准110元。

上述各类培训时间包括理论培训、实践操作、实习观摩等。各地要结合实际需要,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在开展技能培训的同时,还要开展农业法律法规、食品安全等内容的引导性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

四、实施步骤

(一)认定培训基地。

根据农办财〔2011〕77号和《省农业厅关于2011年阳光工程培训机构认定工作的通知》(鄂农函〔2011〕257号)要求,经各地申报,市州县审查,专家评审,省农业厅厅长办公会审定,确定267家为培训基地(附件8)。

(二)任务下达。

根据各地农业从业人员数量和《湖北省农业实用人才规划》,结合中央和省财政资金安排,省里将培训任务分解到各市(州)、县(市、区)(附件1、2)。各市县要将培训任务、培训专业细化下达到培训基地,并于10月10日前,将2011年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实施方案和任务分解表(附件3、4)(正式文件电子档)报省农业厅(阳光工程QQ群:174932425 ,联系人:高润保, 电话:027-87868375),同时抄报各市(州)农业局科教科。

农业创业培训和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任务由省农业厅直接下达至培训机构。

(三)培训实施。

1、培训规范。

省农业厅将在农业部2010年发布的培训规范基础上,结合本省实际,编制相关专业培训规范,供各地参考。

2、培训方式。

各地要结合当地产业特点和农民的需求,就地就近组织农民参加培训,提高参训率。对农业生产服务人员培训,提倡由培训机构联合乡镇各行业技术推广机构共同实施,把教学班办到乡镇去。龙头企业对原料生产基地种养农户的培训,提倡培训机构与村委会联合组织实施,把教学班办到村。对农户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倡培训机构与村委会联合组织,开展进村培训。其他各类培训由培训机构结合实际组织实施。

各培训机构要加强与农业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的沟通协调,鼓励和引导受训农民接受职业技能鉴定,切实提高培训质量。

3、教学教材。

各培训机构要根据主管部门下达的培训任务,按照农业部和省农业厅发布的专业培训规范,制定教学计划,落实教学环节。要编写或选择通俗、实用的农民培训教材,提高教学质量。

4、师资队伍。

各培训机构要选择理论基础好、实践经验丰富的涉农专业技术人员(含退休人员)担任培训教师。组织他们开展教学研讨和参加师资培训,帮助他们改进教学方法、拓展专业知识面和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省农业厅计划组织开展“农民培训名师”评比活动,打造一支高素质农民教育师资队伍。

5、学员管理。

凡在我省从事农业生产服务的劳动力均可参加阳光工程培训,不受户籍限制。各培训班次需指定一名教师担任班主任,负责班级的日常管理。要通过学员选举产生班长(进村办班的班长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强化学员自我管理,保证整个培训工作顺畅有序。

6、培训组织。

(1)农民创业培训。以市、州为单位组织实施。市、州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培训生源的组织发动、培训对象的资格审查、日常监管指导、台账检查验收等工作。培训机构承担培训的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并为参训农民提供后援跟踪服务。培训机构要与所属市州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签订培训承诺书,明确各自职责。

(2)县乡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在61个非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示范县中,由农业局组织畜牧兽医、水产、农机、农村能源等行业共同实施。牵头单位要安排专人负责分行业的学员选派工作,并组织学员按时到指定高校参训。(具体教学安排和各行业所属专业计划人数另行通知)。

(3)农业生产服务人员、龙头企业从业人员和农民合作社人员培训。由各项目市、县农业局牵头组织实施,各地认定的培训基地完成培训任务。

(4)农户实用技术培训。由市县农业局牵头组织实施,培训任务原则上由各地农广校牵头并联合各行业技术推广单位完成。

(5)省级以上龙头企业高管人员调训由省农业厅组织实施。

(四)项目监管。

根据阳光工程新的培训内容,各级主管部门要建立四项制度,严格开展阳光工程监管。

1、公示制度。

各市县主管部门应采取多种方式,公布阳光工程培训机构的名称、培训任务、培训专业、培训时间、补贴标准等内容。省农业厅将在农业信息网上向社会公布各地承担项目的培训机构名称、培训任务、补助资金等内容,并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各地认定的培训机构、承担任务和联系电话等内容将在农业部相关网站上公布。

2、信息报送制度。

农业部根据新的项目管理要求,已对阳光工程项目监管系统进行调整升级,各市(县、区)农业部门要指定专人管理和使用该系统,及时录入、审核和上报培训信息。各培训机构要在每个培训班结束后10天内将该班培训学员相关信息录入到项目监管系统,并报当地主管部门审核。各项目市(县、区)农业局要按月统计培训进度情况(附件5),于每月5日前报省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联系人:耿墨浓,电话:027-87864310)。省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在每月10日前,对各地信息进行审核后上报全国阳光办,并通过“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网”向社会公布。省级农户实用技术培训信息不进入农业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

3、台账登记制度。

各培训机构要建立规范统一、信息完整、内容真实的阳光工程培训台账(附件6),省级安排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计划也要建立培训台账(附件7),培训台账必须严格按要求填写。在每次培训结束后由班主任、班长和培训学员分别签名或按手印,培训机构负责人对台帐的真实性负责,并签名。

4、检查验收制度。

各市县农业局、财政局要抽专人成立项目验收专班,在各班次开班时到班讲解阳光工程政策,核实注册学员人数,听取学员对培训工作的建议,公布监督电话,开展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培训结束后,要在一个月内逐班次对培训台账的真实性进行审核验收,对验收合格的出具验收合格证明,并完成资金兑付工作。对验收不合格的要下达限期整改通知,并督促培训基地进行整改或补训。对检查验收中发现的违纪违规问题,要及时予以整改,对相关责任人和机构进行严肃查处。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邀请审计、监察等职能部门参与项目全程监管,把检查验收关口前移。

各培训机构要建立项目管理档案,包括:项目申报、实施和管理的有关文件,培训台帐及月进度统计报表,项目资金使用的会计凭证、账簿、财务报告,项目总结验收材料、公开发表的宣传材料及需要归档的其他项目材料等(文字、影像资料)等。以便为检查验收提供依据。

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检查验收工作由省农业厅和省财政厅负责。

五、资金管理

(一)资金拨付。

培训资金实行报账制。培训基地凭培训台账和农业、财政部门出具的验收合格通知书,向当地财政局请款拨付。

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费由参训学员先向学校垫支缴纳,培训结束后,凭学费收据和结业证到农业局集中办理报账手续,由财政局凭农业局的报销清单拨付培训补助资金,再由县农业局发给参训学员。

省级以上龙头企业高管人员调训由参训学员先向学校垫支缴纳,培训结束后,凭收据到市州农业局办理报账手续,由财政局凭农业局报销清单拨付培训补助资金,再由市州农业局发给参训学员。

(二)资金使用。

阳光工程项目资金不得用于培训机构的基本建设开支,不得购置小汽车等固定资产,不得提取项目管理费。可用于教师聘用费(包括讲课费、课件制作费、住宿费、交通费、误餐费等)、教材费(包括教材编写费、印刷费、购置费、学员学习用品费等)、培训场地租赁费、实训费(包括学员实习交通费、现场观摩费、实训耗材费等)、参训学员食宿费、与农民培训相关的其它直接费用。

(三)资金监管。

各级农业、财政部门要加强资金的监督管理,建立资金管理制度,防止违纪违规现象的发生。阳光工程培训机构必须设立项目资金分类明细账,专款专用。要严肃财经纪律,对虚报、套取、私分、截留、挪用培训资金的单位和个人,要按有关规定查处。

六、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项目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当地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加强对阳光工程工作的组织领导。要成立由分管市、县长为组长,农业、财政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阳光工程领导小组,统筹协调阳光工程工作,解决好农民培训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保障培训工作安全顺利开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农业局,农业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请各地将调整充实后的领导小组成立文件报省农业厅科教处备案。

(二)加强项目监管。

要按照属地管辖和谁承担谁负责的原则,明确职责,一级一级抓好项目监管。省级主管部门负责对全省项目的指导协调、调查研究、督办检查,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市州负责对辖区内各县(市)的项目监督检查,并对本级项目负有直接监管责任;县(市)主管部门负责对培训基地的监督管理和培训进度、培训质量检查等,发现问题、组织整改。鼓励各地建立一把手负责制、项目监管包保责任制和引入第三方监管制度。对监管不力出现重大工作失误,将按照有关规定查处。

(三)加大地方投入。

阳光工程培训工作是惠及农民乃至全社会的公益事业,根据国家对阳光工程监管的新要求,各市(州)、县(市、区)财政部门要加大公共财政支持力度,在本级财政部门预算中安排必要的项目监督管理工作经费。

(四)实行动态管理。

各级项目主管部门要依据培训进展情况,对培训任务实行动态管理,对培训进展不力、培训质量不高、项目管理混乱的培训机构,要及时调整其培训任务,确保培训任务和资金向积极性高、培训质量好的培训机构集中。对于需要调整的培训任务和资金,报省农业厅审批并向社会公示。

(五)提高管理水平。

为了加强阳光工程管理,省农业厅将举办管理人员培训班、培训机构负责人培训班、信息员培训班,提高项目管理能力。各地要结合实际开展相关培训,让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懂政策、懂法规、懂财务、善管理,保证项目规范实施。

(六)加大宣传力度。

各地要加大阳光工程工作宣传力度,总结和推介各地在阳光工程实施中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做到有组织、有计划地利用各种媒体加以宣传。各个培训基地年底前要报1-2个优秀学员典型,各市州每月至少要上传2篇以上有宣传价值的信息到湖北农业信息网、农业科教网和湖北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网。省农业厅将对各地信息宣传情况进行统计考核。

附件:打包下载 1、2011年湖北省阳光工程培训任务分配表2、2011年湖北省阳光工程培训资金分配表

3、市、县阳光工程培训任务分解表

4、市、县阳光工程培训任务分专业岗位统计表

5、湖北省阳光工程培训进度表

6、湖北省阳光工程培训台账

7、湖北省阳光工程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台账8、2011年阳光工程基地

第二篇: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实施方案

浚县农业高级中学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实施方案

为确保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顺利实施,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根据市农业局、财政局《关于做好2011年鹤壁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人才需求和国家在农业领域和农村地区实施的重大工程项目,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提高农民就地就近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引导农民转变就业观念,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农业产业延长链转移,提高现代农业服务体系从业人员和农村社会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为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繁荣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二、目标任务

今年我校阳光工程培训250人,计划开办3个专业,即:

1、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培训50人;

2、蔬菜工培训100人;

3、果茶园艺工培训100人;

三、组织实施

1、加强领导。为加强阳光工程项目的组织领导,学校成立以校长吴国锋为组长,由校办公室、教导处、招生就业办公室共同参与的“浚县农业高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协调小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阳光工程的综合协调和项目监管工作,招生就业办公室具体负责阳光工程培训的日常工作。

2、严格按照“管培”分离的原则。在学校的推动与监督下,招生就业办公室主要负责日常工作,牵头搞好培训项目的投标、落实培训基地、检查培训基地的培训实施情况、开展学员就业情况抽查和培训效果的评估验收、培训后输出就业、建立项目档案等。办公室主要负责落实培训补助资金和工作经费,监督检查培训补助资金的使用,制定资金管理办法,参与对培训工作的督促检查等。教导处主要负责具体培训任务、日常培训工作。

3、加强培训基地管理。充分发挥我校现有教育培训资源的作用,建立和完善为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的培训基地,确保我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顺利开展,按照市阳光工程办要求,逐个落实,健全培训管理体制和培训基地责任管理办法。

4、透明财务管理。财政资金是用于对参加学习的农民给予补贴,降低农民参加学习的费用,让农民直接受益。由办公室主要负责落实培训补助资金和工作经费,监督检查培训补助资金的使用,做到专款专用、透明开支,确保按市阳光工程办公室所拨经费按要求如数用到参训农民。

5、认真组织培训。

⑴培训时间:阳光工程培训项目以短期的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辅助开展引导性培训,培训时间一般为7天。也可按用工单位要求确定培训时间。

⑵培训对象:培训对象主要是我县现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思想素质高,有转移愿望的农村中青年劳动力,年龄在16—45周岁之间。⑶培训内容:今年我县农民工培训的重点内容按照培训的目标任务和要求,主要内容是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蔬菜工、果茶园艺工培 等3个专业,我校培训基地紧紧围绕有利农民就业,科学设置培训课程。

⑷培训形式:以定点、定向培训为主,各培训基地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转移就业为前提,主要开展订单培训,保证受训农民转移就业。⑸培训教材:选用全国统编教材或自行开发适合农民短期技能培训和就业特点的教材。

⑹颁发证书:我校对考试考核合格的培训学员统一颁发阳光工程培训的结业证书。

四、监督管理

为保证培训质量和转移就业效果,兑现与省阳光工程办签订的任务合同,县阳光工程办公室必须做好以下几项相关的项目监督管理工作:

1、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度:培训单位的负责人为阳光工程项目法定代表人,一定要兑现与县阳光工程办签订的“项目承诺责任书”,对本单位的培训项目的申报、实施和资金使用负责。

2、建立培训就业台帐制度。培训基地必须建立培训台帐和转移就业台帐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上一页[1] [2],培训台帐内容包括受训农民姓名、年龄、性别、身份证号、文化程度、培训专业、培训时间和家庭住址,转移就业台帐说明就业单位和联系方式,并按县阳光工程办的要求汇总,培训台帐、就业台帐一式两份,自留一份,交一份到至县阳光工程办。

3、建立项目公示制度。县阳光工程办公室将定期向社会公布承担项目的培训基地的单位名称、培训专业、收费标准、资金补助等情况,并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

4、建立培训工作月报告制度。我校定期回报培训工作进展情况,对确实难以完成培训任务的,将及时进行调整,以确保整个培训任务落实。同时,我校按要求指定专人作为信息员,每月至少报告一次培训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培训的工作经验及典型事迹等信息情况。

第三篇:省财政厅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风险基金管理办法的通知(鄂财社发〔2005〕1号 )(定稿)

省财政厅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新型农村合作

医疗风险基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鄂财社发〔2005〕1号)

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市)、区财政局、卫生局:

为了进一步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防范合作医疗基金超支风险,保证合作医疗基金安全运行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持续稳定发展,根据财政部、卫生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风险基金的意见》(财社〔2004〕96号),结合我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实际,现将《湖北省新型合作医疗风险基金管理办法》(以卞简称《办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当地的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二○○五年一月十日

湖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风险基金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防范合作医疗基金超支风险,保证合作医疗基金安全运行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持续稳定发展,根据国家关于合作医疗基金实行“以收定支,量入为出,略有结余”的原则,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风险基金(以下简称“风险基金”)制度。

第二条风险基金是从合作医疗基金中提取和合作医疗基金结余中划转的用于弥补合作医疗基金非正常超支的专项储备资金。

第三条风险基金由试点县(市、区)按3%每年从筹集的合作医疗基金总额中提取;基金结余较多的试点县(市、区)按结余资金的50%划入风险基金。

第四条试点县(市、区)风险基金的规模应经常保持在上一筹资总额的10%。风险基金达到规定的规模后,不再提取。风险基金按规定动用后,应及时补充,保持确定的规模。试点县(市、区)风险基金提取比例和总规模需要调整的,须报省财政厅、卫生厅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五条风险基金以县级为统筹单位。试点县(市)筹集的风险基金及其利息的所有权不变。风险基金必须全部存入财政部门在国有商业银行开设的财政专户,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和改变用途。

第六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应保持收支平衡,风险基金作为专项储备资金,主要用于弥补合作医疗基金非正常超支的合作医疗基金临时周转困难等。

第七条非正常超支是指因人为不可抗拒的因素导致当年大病人数异常增多等原因,使按规定应由合作医疗基金支付的医疗费用大幅度增加,致使合作医疗基金入不敷出。

第八条合作医疗基金正常超支主要是通过采取适时调整补助方案、严格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等措施加以解决,一般不得动用风险基金。

第九条符合第六条、第七条规定,需要动用风险基金的,由试点县(市)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提出申请,报试点县(市)、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批准,试点县(市)、区财政部门审核后予以拨付。

第十条各试点县(市)、区应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区试点工作实际等,研究制定具体的风险基金管理使用办法,并报省财政厅、卫生厅备案。

第十一条风险基金应按中国人民银行利率及利息相关规定计息,其利息要归集到风险基金的本金中。

第十二条风险基金要严格执行《湖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财务制度》,纳入财政社保专户管理,严格履行动用风险基金的审批程序。各级政府、部门、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挤占和挪用农村合作医疗基金、风险基金和利息。

第十三条风险基金要严格按照《湖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会计核算办法》进行核算。实施风险基金办法之后,各地要相应增加风险基金的会计核算科目。

第十四条试点县(市)、区财政部门要严格执行基金封闭管理的规定,严格执行基金财务管理和会计制度,严格资金的审核和拨付,对不符合规定的支出和违规划拨的资金要坚决抵制。

第十五条对违犯规定的,擅自动用、挪用风险基金的,要视其情节轻重,按照《行政处罚法》和《国务院关于违反财政法规处罚的暂行规定》进行严肃处理;对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此办法2005年1月1日起实施。省卫生厅、省财政厅《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风险资金管理问题的通知》(鄂卫发〔2003〕99号)风险资金提取办法停止执行。

第四篇:关于印发《2010年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关于印发《2010年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

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省辖市及直管县(市)农业局(农委)、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局、科技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扶贫开发办:

现将《2010年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0年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方案

为确保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顺利实施,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根据农业部、财政部等6部门《关于做好2010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工作的通知》(农办科[2010]36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人才需求和国家在农业领域和农村地区实施的重大工程项目,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提高农民就地就近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引导农民转变就业观念,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农业产业延长链转移,提高现代农业服务体系从业人员和农村社会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为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繁荣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二、工作任务

2010年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培训任务为27万人,主要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培训工作:

(一)围绕农业农村重大工程项目开展培训。配合农机购置补贴、动植物疫病防控、沼气工程、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的实施,重点培训农机使用和维修、村级动物防疫员、沼气生产工及沼气物管员、村镇建筑工匠等,为国家涉农重大项目的实施提供人才保障。共培训8.45万人,其中培训农机使用和维修人员45000人、沼气建设及后续服务人员14500人、村级动物防疫员15000人、村镇建筑工匠10000人。

(二)围绕促进农民创业开展培训。以外出务工返乡农民、种养大户、农机大户和有志于农村创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为重点,以创业理论、创业实践、创业指导和创业服务为内容,着力培养创业型农民,帮助农民提高创业能力,引导和扶持受训农民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管理水平,创办农业企业,推动农业的标准化、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规模化经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挖掘和拓展农业农村就业潜力。共培训5000人。

(三)围绕规范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开展培训。培养善经营、会管理、懂技术、有奉献精神,能带领农民合作致富的合作社经营管理人才,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规范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共培训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16500人。

(四)围绕农业服务体系发展开展培训。选择部分有一定就业规模、有比较规范的操作技术要求、有比较稳定的就业岗位的农业生产服务领域,开展从业人员技术培训。2010年,初步选择畜禽繁殖员、渔业船员、农村经纪人(农产品销售及相关服务)、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从业人员(机防手)等开展培训工作,为农业生产服务体系提供人才支撑。共培训5.4万人,其中培训畜禽繁殖员23000人,渔业船员1000人,农村经纪人10000人,机防手20000人。

(五)围绕农产品加工开展培训。面向拟进入和新进入农产品加工企业就业的农民,开展农产品加工岗位技能培训,培训新上岗农民工5000人;同时,以地域特色专业加工工艺为内容,对拟在茶叶、食用菌、中药材加工领域就业或小规模创业的农民开展技术培训。共培训1.69万人,其中培训茶叶加工4600人,食用菌加工10000人,中药材加工2300人。

(六)适应各地特色产业发展实际开展特色职业农民培训。围绕乡村旅游开展培训工作,全省共培训乡村旅游服务员10500人。根据各地产业发展特别是县域经济发展实际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情况,开展特色职业农民培训,加强当地特色职业岗位开发,引导受训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共培训7.76万人,其中培训设施农业27000人,园艺14000人,规模养殖23000人,农资经营4500人,农村电工2800人,农产品质量内检员600人,农村气象员1000人,针编织、刺绣类3600人,玉雕加工1100人。

农村服务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地方特色职业农民培训时间一般不少于7天,各专业具体培训时间由各地结合专业培训规范以及当地实际自主确定;农民创业培训时间不少于20天。

三、基地认定

各市、县要根据阳光工程新的培训任务和工作目标、当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人才需求以及农业农民教育培训机构分布情况,重新组织本地开展基地认定工作,切实把有志于从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熟悉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培训、了解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和农村社会管理并具备相关培训条件的农广校、中高等职业院校和其他相关成人培训机构纳入到阳光工程培训体系中来。根据阳光工程培训基地认定办法,结合阳光工程面临的新形势和新的培训内容,重新认定的培训基地需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二)具备职业教育或技能培训资质;

(三)熟悉农民教育培训特点,具有较好的农民培训基础和业绩;

(四)熟悉现代农业服务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民创业等相关培训,具备相应培训场所、教学设施设备、实训基地和师资等基本条件;

(五)培训场所和实训基地贴近农民,方便农民接受培训;

(六)愿意在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宏观指导下,积极承担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培训任务。

培训机构认定要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培训机构自主申报的基础上,根据当地实际,通过阳光办成员单位会商或专家组评审的方式择优认定,对近2年来在阳光工程培训中出现问题的培训机构不再认定。对于部分专业性较强、确需培训而当地不具备相应培训条件的,可跨地区选择培训机构开展培训,培训资金由阳光办协调当地财政部门直接拨付承担培训的机构。各地要加强与农业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的沟通协调,积极引导受训农民接受职业技能鉴定,切实提高培训质量。

四、项目监管

根据阳光工程新的培训内容,2010年各级阳光办要按照以下要求,建立五项制度,严格开展阳光工程监管:

(一)公示制度。各县要向农民公布承担阳光工程项目的培训机构的名称、培训任务、培训专业、培训时间、政府补贴标准等内容,并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培训机构对各个班次培训的学员要在培训所在地张榜公示学员姓名、家庭地址、培训班次、培训专业、培训时间、培训结果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

(二)“三堂课”制度。各县阳光办要建立“三堂课”制度,上好开班第一堂课,中间抽查一堂课,参加结班考试课,强化对培训情况的全程跟踪监督。主抓工作的同志要亲自上阳光工程第一节课,到班上检查招生简章,核实学员身份,讲解国家实施阳光工程的重要意义,要向农民讲明政府补助金额。在培训实施期间,当地阳光办要派专人随机抽查一堂课,主要了解学员变动情况以及受训农民对培训的评价,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意见建议并督促培训机构整改。当地阳光办工作人员还要参与培训的最后一堂课,对结业考试工作进行检查和监督,了解核实最终完成培训的人员情况,对该班培训工作做出总体评价。各地阳光办要在认真执行“三堂课”制度的基础上,一式2份填写《阳光工程“三堂课”制度登记表》(见附件3),一份带回阳光办归档,一份交培训机构与该班其他培训档案一并归档备查。

(三)信息报送制度。全国阳光办对原阳光工程项目监管系统进行了调整升级,各级阳光办要指定专人管理和使用该系统,及时录入、审核和上报培训信息。县级阳光办要在每个培训班结班10天内将该班培训学员相关信息录入到项目监管系统。省辖市阳光办在每月5日前,完成下级阳光办上报的信息审核,并上报省阳光办。同时,各省辖市阳光办要按季度统计本地完成培训的情况,并于每季度最后一周上报省阳光办(见附件4)。

(四)台帐登记制度。各培训单位必须建立农民培训台帐,作为检查验收培训情况的重要依据。台帐必须写明学员姓名、年龄、身份证号、家庭住址、培训专业、培训时间、补助金额、收费情况等(见附件5)。培训单位法人代表对台帐的真实性负责。

(五)检查验收制度。各县阳光办要在上好“三堂课”的基础上,组成检查验收组(原则上不少于3人),对各培训班次进行逐班检查验收。检查验收主要通过检查培训档案、核实培训台帐、走访或电话访问培训学员等方式进行,其中走访或电话访问的人数比例原则上要不低于学员总数的10%。根据新的阳光工程培训内容和要求,验收合格标准如下:

1.培训档案:培训资料完整,有详细的教学计划、规范的培训教材和完备的考试考核材料(试卷、成绩册、监考和评判老师资料等),培训台帐记录的学员信息完整、真实。

2.培训实施:认真落实教学计划,能够按照培训规范落实教学环节和学时;选聘教师熟悉所培训专业,能够胜任教学工作;落实了班主任和班委会制度,班级管理比较规范,未出现重大事故。

3.学员反馈:培训情况属实,就业技能有所提高,满意度达到80%以上。沼气建设及后续服务人员通过职业技能鉴定的比例不低于80%。

检查验收要在培训机构提出验收申请5个工作日内受理,对于达到合格标准的培训机构,当地阳光办要出具检查验收合格报告。培训单位凭检查验收合格报告、培训台帐等材料到财政部门报帐。农民创业培训工作的检查验收由省阳光办统一负责。

五、组织实施

(一)组织领导。各地要切实加强对阳光工程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省里继续由农业厅、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教育厅、科技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扶贫办联合对阳光工程实施工作进行领导和指导。各市、县要根据阳光工程新的培训内容,及时调整和充实阳光工程领导小组,将相关农业行业管理部门纳入阳光工程领导小组和办公室。

各级农业主管部门要站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高度,加强对阳光工程工作的组织领导。同时,要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协调与合作,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0]11号)明确的部门职责分工做好相关工作。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计划,明确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细化政策措施,把任务落到实处。

各级经管、种植、农机、兽医、乡企、渔业等部门以及村镇建设、乡村旅游行业管理部门要根据本行业发展人才需求,积极配合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开展阳光工程培训工作。

(二)任务下达。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指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阳光办)根据各地申报的任务和资金需求情况、前几年的培训工作开展情况和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在各地实施时所需人才情况将培训任务下达各省辖市、直管县(见附表1)。各省辖市将任务下达到各县(市、区),各直管县和县(市、区)将任务下达到培训机构。农民创业培训培训任务由省阳光办直接下达到培训基地(见附表2)。

(三)培训实施。各地要按照全国阳光办制定发布的培训规范开展培训工作。对于全国阳光办未制定培训规范性的广普性的专业和工种,省阳光办会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制定培训规范。对一些区域性培训工种,由各省辖市阳光办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培训规范,为本地开展培训提供标准。

各培训基地要根据当地阳光办下达的培训任务,尽快编制教学计划,选择或聘任专业水平高、教学能力强、培训经验丰富的教师,开展培训和实训工作。要严格按照全国阳光办或省阳光办发布的分类培训规范,从抓好每一个教学环节入手,确保教学时数、教学内容落到实处。培训基地要根据培训内容,选择或编写体例规范、内容系统、表述通俗、适宜农民的培训教材,切实保证培训质量。各培训班次要指定一名授课老师担任班主任,负责班级的日常管理;要通过学员选举的方式,选举班长和班委会成员(或小组组长),加强学员之间的互相交流和自我管理,保证整个培训工作顺畅有序。培训结束后,培训基地要根据分类培训规范和教学情况,组织结业考试(笔试和实践操作考试),并将考试试卷和成绩归入培训档案,以备阳光办检查抽查。对于部分专业性较强、确需培训而当地不具备相应培训条件的,可跨地区选择培训机构开展培训,培训资金由阳光办协调当地财政部门直接拨付承担培训的机构。

六、资金用途

2010年全省阳光工程共安排培训资金1332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9720万元,省级财政3600万元。培训补助资金是财政拨付给培训机构用于组织开展培训的费用,阳光工程培训实行免费培训。其资金标准和用途如下:

(一)农村服务业、农产品加工业、地方特色职业农民培训的资金标准按人均450元标准执行,培训资金主要用于教材费、授课费、实验实习费、教师下乡讲课交通及补贴费、场地费、考务费、管理费、招生宣传费等。

(二)沼气建设及后续服务人员按人均550元标准执行,培训资金主要用于教材费、授课费、实验实习费、教师下乡讲课交通及补贴费、场地费、考务费、管理费、职业技能鉴定费、招生宣传费等。

(三)农民创业培训按人均2500元标准执行,培训资金主要用于教材费、授课费、场租费、场地实验实习费、考察费、学员食宿费、学员往返交通费、后续指导和管理服务费、招生宣传费等。

七、有关要求

(一)落实工作责任。农业部门负责阳光工程综合管理工作,财政部门负责培训资金的及时兑付和管理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教育、科技、建设、扶贫部门负责对所属阳光工程培训基地的指导和检查工作,旅游和村镇建筑行业主管部门要配合阳光工程办公室制定行业培训规范。

(二)创新监管形式。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不断创新项目监管形式,规范项目运行,确保培训落到实处,让农民得到实惠。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探索在阳光工程监管中引入第三方监管机制。各级阳光办要依据各地各培训机构工作进展情况,对培训任务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调整培训进展慢、培训质量不高、项目管理混乱的地区和培训机构的培训任务,确保培训任务和资金向积极性高、培训质量好的地区和机构集中。对于因培训任务动态管理调整培训任务和补助资金的,要及时向社会公示,并上报省阳光办备案。

(三)严格资金管理。各地要按有关要求, 严格资金的使用和管理,确保培训资金足额用于培训工作上。上节余的资金,不得挪作他用,要用于阳光工程培训。有条件的地方要不断加大投入,扩大培训规模。对各培训机构报帐的培训材料有关内容加强审核,对不同批次、班次的培训人员情况以及不同部门之间劳动力培训人员情况,进行交叉审核,坚决杜绝培训机构重复冒领补贴资金现象的发生。对弄虚作假套取财政补助资金、擅自改变资金用途、挤占挪用或造成资金损失的,将严肃查处,并追究项目承担单位和相关人员的责任。要高度重视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加大违纪违规问题查处力度。对于群众或新闻媒体反映的问题,要进行认真调查核实,对于查实的问题要立即整改,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各地要根据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需要,由财政部门安排必要的工作管理经费。

(四)加强督导检查。要切实加强对阳光工程实施工作的督导检查。省阳光办每年要对省辖市和直管县(市)阳光工程实施工作组织1-2次抽查,省辖市阳光办每季度要对各县(市、区)阳光工程实施情况进行1次检查,检查和抽查将采取明查暗访、随机抽样、直接走访学员或学员家庭等方式进行,并将检查和抽查结果在全省通报。省、省辖市、县三级阳光办要充分利用阳光工程信息监管系统,定期

了解培训情况。

(五)严格奖惩措施。对于工作规范、监管得力、成效显著的地方,省阳光办在次年相应增加其培训任务和补助资金;对监管不力、出现问题的地方,在次年相应减少其培训任务和补助资金。对擅自改变资金用途,挤占、挪用、套取财政补助资金的培训机构,除追回违规项目资金、取消其阳光工程培训基地资格、2年内不得参与基地招标外,还要对相关责任人依法进行处理。对发现问题缓报、瞒报、不报,或由于监管不力造成重大违纪问题,以及与培训机构联合套取阳光工程资金的县阳光办,2年内取消其承担阳光工程的资格,并严肃处理有关责任人。

(六)转变工作作风。各级阳光办工作人员要学习好、掌握好阳光工程的政策精神,带头遵守阳光工程实施的各项政策规定,各地要及时加强对各级阳光办工作人员的培训,帮助其了解新的政策和要求,切实提高政策水平和管理能力,促进项目的落实和规范管理。各级阳光办要开展调查研究,围绕阳光工程更好地支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加强对农民就业形势以及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县域经济发展人才需求变化的跟踪,及时发现和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为阳光工程的调整和转向提供理论和政策保障。

(七)加强廉政建设。各级阳光办的工作人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要加强自律和责任意识,严格按照项目管理办法规范运作,在基地认定、指标分配等关键环节要做到公开、透明,集体决策,防止失范行为发生,促进行风建设。

(八)加大宣传力度。各地要加大阳光工程工作宣传力度,充分挖掘当地在阳光工程实施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个人和优秀学员,有组织、有计划地加以宣传,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和带动作用。要丰富宣传形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通过张贴挂图、发放宣传资料、拍摄专题片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工作,提高宣传的效果和针对性。

附件:1.2010年各省辖市、直管县(市)农村劳动力转移

培训阳光工程任务分配表

2.2010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

训任务分配表

3.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三堂课”制度登

记表

4.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进展表

5.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台帐

第五篇:鄂卫发〔2009〕43号关于印发《湖北省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鄂卫发〔2009〕43号关于印发《湖北省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湖 北 省 卫生厅

湖北省妇女联合会 文件

湖 北 省 财政厅

鄂卫发〔2009〕43号

各有关市、州、县卫生局、妇联、财政局,省妇幼保健院:

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及《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国发〔2009〕12号)关于实施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有关要求,提高农村妇女健康水平,经研究决定,在我省部分县(市、区)开展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现将《湖北省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湖北省卫生厅

湖北省妇女联合会

湖北省财政厅

二○○九年九月二十九日

湖北省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实施方案

宫颈癌、乳腺癌(以下简称“两癌”)是常见妇科肿瘤,近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并且出现年轻化的趋势,严重影响妇女健康和生命安全。早期发现“两癌”,及早诊断,尽快治疗,可以提高患者存活率,改善其生活质量。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0年)》,卫生部、财政部、全国妇联决定从2009年开始实施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按照《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管理方案》,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宣传、健康教育和为项目地区35~59岁农村妇女进行“两癌”检查等方式,提高广大妇女自我保健意识,降低“两癌”对妇女健康的威胁;实现“两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探索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多部门协作,区域医疗资源整合,全社会参与的妇女常见病防治模式和协作机制。

(二)目标 1、2009~2011年为项目地区37万农村妇女开展宫颈癌检查,为48万农村妇女进行乳腺癌检查。2009年宫颈癌检查完成74万,乳腺癌检查完成16万,2010年和2011年每年分别完成宫颈癌检查148万和乳腺癌检查16万。

2、到2010年承担农村妇女“两癌”检查人员培训覆盖率达到90%以上。

3、到2010年项目地区农村妇女“两癌”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达到80%以上。

4、通过试点,总结经验,探索适合基层的“两癌”检查服务模式和优化方案,逐步形成定期为农村妇女进行“两癌”检查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工作机制。

二、项目范围和内容

(一)项目范围及对象

在五峰、长阳、建始、竹山、襄阳、松滋等6个县(市、区)开展宫颈癌检查,在英山、阳新、汉川、宜都、曾都、潜江、江夏、东宝等8个县(市、区)开展乳腺癌检查,检查对象为农村户籍35~59岁妇女。

(二)项目内容

1、宫颈癌检查

(1)妇科检查:包括盆腔检查及阴道分泌物湿片显微镜检查/革兰染色检查。

(2)宫颈脱落细胞巴氏涂片检查:包括取材、涂片、固定、染色以及采用TBS描述性或巴氏分级报告对宫颈细胞进行评价。

(3)阴道镜检查:宫颈脱落细胞巴氏涂片检查结果可疑或阳性者进行阴道镜检查。

(4)组织病理学检查:阴道镜检查结果可疑或阳性者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2、乳腺癌检查

(1)临床检查:对接受检查的妇女均进行乳腺的视诊、触诊。

(2)彩超检查:对乳腺临床检查可疑者和高危人群进行乳腺彩超检查。(3)钼靶X-线检查:对乳腺彩超检查可疑或阳性者进行钼靶X-线检查。

3、人员培训

(1)项目管理人员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项目管理方法、项目实施方案、项目管理制度和具体要求等。

(2)医疗技术人员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宫颈癌相关专业知识(流行病学、病理、临床检查方法及诊断标准等);宫颈脱落细胞巴氏涂片方法和要点、TBS分类方法、阴道镜等检查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诊断标准及组织病理学的诊断标准、检查报告填写要求等;乳腺癌的相关专业知识(流行病学、病理、临床检查方法及诊断标准等);乳腺钼靶X线、B超检查、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影像标准、检查报告填写要求等。

4、开展多种形式的妇女防治“两癌”健康教育和社会宣传。

三、项目组织实施

(一)组织领导

省卫生厅、省妇联联合成立湖北省农村妇女“两癌”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卫生厅。负责全省农村妇女“两癌”检查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管理工作,组织制定全省工作方案,构建检查网络,成立专家技术指导组,开展人员培训、宣传发动、质量控制、信息管理等工作。

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妇联负责项目的监督管理和督导检查。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妇联成立农村妇女“两癌”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在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设立办公室,负责本地区农村妇女“两癌”检查工作的组织管理和具体实施。制定工作方案,构建辖区检查网络,确定妇女“两癌”检查及确诊机构,建立转诊机制,开展人员培训、宣传发动、健康教育、信息管理等工作。各级妇联组织负责“两癌”检查项目的组织、协调、宣传、发动工作,开展防治“两癌”健康教育,争取社会各界对于妇女健康工作的重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相关机构工作职责

1、妇幼保健机构。在当地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统筹安排辖区农村妇女“两癌”检查时间和工作进度,制定本辖区妇女“两癌”检查计划和流程;按照有关技术规范要求开展健康教育、咨询和检查技术服务;指导可疑病例接受进一步检查并进行追访;做好检查阳性人员的随访;对“两癌”信息进行收集、汇总、分析、上报;组织专家开展人员培训、技术指导及质量控制。

2、乡(镇)卫生院。在当地妇幼保健机构的支持与指导下,开展农村妇女“两癌”检查的宣传发动与健康教育工作,登记辖区内符合条件的适龄妇女,动员并组织安排其进行“两癌”检查,同时做好相关登记及信息反馈工作。

3、专家技术指导组。省、市、县卫生局分别成立专家技术指导组,成员包括管理、妇科、乳腺临床、超声、病理、钼靶、检验等专业的专家,负责人员技术培训与考核、技术指导、质量控制。

(三)检查机构和人员基本标准

1、承担农村妇女“两癌”检查任务的医疗保健机构,需经县(区)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认后方可开展相关检查工作。

2、承担农村妇女“两癌”检查任务医疗保健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诊治能力和仪器设备。

3、从事妇女“两癌”检查任务的医务人员应具备执业医师资质,经专家技术指导组专家培训并考核合格。

(四)工作流程

1、人群选择

各乡镇卫生院在妇联、公安、计生、民政等部门的配合下,登记辖区内符合检查条件的适龄妇女,并动员其检查,发放湖北省重大公共卫生专项妇幼卫生项目服务卡,签署农村妇女“两癌”自愿免费检查知情同意书(附件1),组织安排受检对象持本人身份证或户口簿及公共卫生服务卡到指定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检查。

2、检查流程

(1)宫颈癌检查流程(附件2)

① 乡镇卫生院在指定的县级及以上医疗保健机构的支持与指导下,对受检妇女进行妇科盆腔检查、阴道/宫颈分泌物湿片显微镜检查/革兰染色检查和宫颈脱落细胞巴氏涂片检查的取材、涂片、固定,并填写相关个案登记表。集中将固定好的宫颈脱落细胞巴氏涂片标本、宫颈细胞学检查申请单及相关联系卡送至指定的县级及以上医疗保健机构,进行宫颈脱落细胞巴氏涂片染色及TBS描述性报告。

② 指定的县级及以上医疗保健机构负责进行宫颈脱落细胞巴氏涂片染色及TBS描述性报告,并填写宫颈细胞学检查表格。对检查出的可疑或阳性病例进行登记,填写农村妇女“两癌”自愿免费检查反馈卡(附件4,以下简称“反馈卡”),并将其反馈至检查对象所在乡镇卫生院,由乡镇卫生院反馈给受检对象,并通知阳性和可疑者到指定医疗保健机构进行阴道镜检查。

③ 指定的县级及以上医疗保健机构负责对宫颈细胞学检查可疑或阳性的妇女提供阴道镜检查,对可疑或阳性者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登记检查结果并填写“反馈卡”,将其反馈至受检对象所在乡镇卫生院,由乡镇卫生院反馈给受检对象,并督促确诊患者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④ 乡镇卫生院负责对可疑或确诊患者的检查、诊断和治疗情况进行追访,并将追访结果记录在个案登记表内。

(2)乳腺癌检查流程(附件3)

① 指定的县级及以上医疗保健机构对受检对象进行初筛,登记建档并填写相关个案登记表,同时开展健康宣教、问卷调查及高危人群评估。由受训过的医师进行乳腺的视诊和触诊,记录乳腺大小和硬度,填写“乳腺临床检查表”,判定为高危人群及手诊结果阳性与可疑者填写反馈卡,并告知其到指定医疗保健机构进行乳腺彩超检查。

② 指定的县级及以上医疗保健机构对高危人群及手诊结果阳性与可疑者进行彩超检查,填写《超声检查诊断报告书》、个案登记表相关内容及“反馈卡”,并将其反馈给受检对象,通知阳性和可疑者到指定医疗保健机构进行乳腺X线摄影检查。

③ 指定的县级及以上医疗保健机构对超声检查结果为可疑或阳性的妇女提供乳腺X线摄影检查,督促可疑或阳性者进行进一步检查或治疗,并登记检查结果。

(五)信息收集和管理

参加检查的医疗保健机构应掌握检查数据信息,妥善保存受检对象个人检查资料,填写《湖北省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季报表》(附件5)、《湖北省农村妇女乳腺癌检查季报表》(附件6),按季度上报至所在地妇幼保健机构,由妇幼保健机构逐级上报至省妇幼保健院。

(六)质量控制

1、按照卫生部统一制定的“两癌”检查工作技术规范执行。

2、统一培训从事“两癌”检查的医务人员,经理论及实际操作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3、专家技术指导组定期对辖区内承担“两癌”检查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质控,规范操作流程,复核检查结果。

4、定期召开质控工作会议,对检查质量进行通报并提出改进措施。

5、质控标准及方法。

宫颈细胞学质控:阳性涂片按20%的比例抽查,阴性涂片按5%~10%抽查,抽取涂片全部由专家复核。

妇科质控:检查现场的消毒隔离状况,观察所有妇科检查人员的操作程序及卡册填写情况,现场复核5%~10%的检查妇女,诊断结果符合率达到80%。

乳腺B超质控:观察所有超声医生的操作,专家抽取质控当日5%~10%的检查妇女现场复核,诊断结果符合率达到80%。

可疑病例追访:对检查中发现的可疑病例进行追访,追访率达到90%。

数据质控:随机抽取上月1%~5%的各类表册进行检查及复核,错漏项小于5%,完整率要达到95%。

四、经费保障与管理

1、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经费由各级财政分级负担。其中中央财政负担60%,地方各级财政负担40%。地方财政负担资金中,武汉市除蔡甸、江夏、黄陂、新洲四个远城区外,地方财政负担部分全部由武汉市负担;29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市),省级财政和县(市)级财政各负担一半;其他县(市、区)和武汉市的蔡甸、江夏、黄陂、新洲四个远城区,省级财政和县(市、区)级财政分担比例为1/3和2/3。

2、专项补助资金必须专项用于农村妇女“两癌”检查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专项补助资金。资金的管理使用以及受益妇女等情况应定期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五、项目监督与评估

省、市、县项目领导小组定期组织检查,对项目的管理、资金运转、实施情况、质量控制及效果进行督导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保证项目工作顺利完成。

下载【鄂农发〔2011〕48号】省农业厅 省财政厅关于印发2011年湖北省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鄂农发〔2011〕48号】省农业厅 省财政厅关于印发2011年湖北省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