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指标解释
四、指 标 解 释
农市(机年)1表 农机化系统机构及人员
(一)统计范围
辖区内经各级政府授权,具有农机化行政管理职能的机构(以下简称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及其归口管理的教育培训、科研、试验鉴定、技术推广和安全监理单位。上述单位不论是否属于国家正式行政事业编制,也不论其资金经费来源渠道如何,均在本表统计范围之内。
(二)指标解释
1.农机化管理机构:指经各级政府授权,对辖区内农机化事业具有政策制订、检查监督、规划计划、组织建设、宏观调控、信息收集与传递等管理职能的机构。农机化管理机构分省、地、县、乡等行政层次,有一个统计一个。乡级是指乡(镇)具有农机管理职能的机构,包括单独设立的乡(镇)农机管理站、区域农机管理站(或中心站、片站)和具有农机管理职能的乡镇农业综合站。综合站年末人数只统计从事农机化工作的人员。
2.农机化教育、培训机构:
农机化大、中专:指经有关部门批准,招收初、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实施高、中等专业教育,可以发放学历证书,培养高、中等农机化专业人才的学校,包括农机化职工(成人)大、中专学校,不包括隶属教育系统的院校。
农机化学校:指经有关部门批准,有固定师资、校址和教学设施,负责培养、培训农机化技术人员的学校,包括具备上述条件的农机化培训班。
3.农机化科研机构:指对农机化软科学和农业机械进行研究、开发的机构。4.农机试验鉴定机构:指对农机产品进行试验、鉴定以及技术监督的机构。
5.农机化技术推广机构:指对农机化技术、农机具进行示范推广的机构。县级农机化技术推广站同时又称农机研究所的,均统计为县级农机化技术推广机构。
对同时从事农机试验鉴定、科研、推广工作,一个机构挂几块牌子的单位,机构和人员按其主要业务分别统计。
6.农机安全监理机构:指经授权负责农机安全监理执法工作的机构。
7.年末人数:指年末实有人数。为避免重复或遗漏,应遵循“谁发工资谁统计”的原则,据此,虽在外单位兼职,但仍在原单位领取工资(即未脱钩)的人员,应继续统计为原单位人员;停薪留职人员暂不统计;离退休人员不再统计。
8.科技人员:指已取得各种专业技术职称资格并担负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和大中专(包括同等学历)毕业生已担负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不包括虽具有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或规定学历,但并未担负专业技术工作或技术管理工作的人员。
已取得农民技术员技术职称资格证书的人员和从事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的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也统计在科技人员中。已经调离教学和教学管理岗位的人员不再统计。
农市(机年)2表 农机化服务组织及人员
(一)统计范围
辖区内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所属及其归口管理的从事农机化作业、农机化中介服务、农机维修、农机经销、农机供油、拖拉机驾驶培训等生产经营服务的单位和组织,不论其所有制和经营形式如何,均应在本表统计,包括个体户,也包括农市(机年)1表所列农机化系统机构兴办并管理的从事上述生产经营服务的经济实体,但农市(机年)1表中所列的机构和人
数在本表中不得重复统计。
具有多项经营服务项目的单位和组织,如其专业分工明确,应将其农机化作业、农机化中介服务、农机维修、农机经销、农机供油、拖拉机驾驶培训等生产经营服务项目各作为一个生产经营服务组织统计在本表有关栏目之内,不可混合统计。各生产经营服务项目的从业人员,也应分别统计。如分工不明确,应以其主营业务进行统计,不得重复统计。
(二)指标解释
1.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及农机户:
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指具有一定经营规模、章程和活动场所的,从事各种农机化作业服务的单位或实体。包括国家、集体、个人兴办的以及股份制合作经营的农机服务站(队)、农机合作社、农机作业服务公司,以及归口管理的排灌站、植保站、航空站等。不包括没有章程或管理办法的农机户联合体。其中拥有农机原值20-50万元(含20万元)、50万元(含50万元)以上的专门统计。
农机专业合作社年末人数:指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履行入社手续,加入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成员人数。
农机户:指拥有或承包(租赁)2千瓦以上(含2千瓦)的农用动力机械,自用或为他人作业的农户。两户或多户联合购置、经营农业机械的,只作为一户统计。但在有关部门注册登记的,成立农机服务公司、作业队等的农机户统计为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其中拥有农机原值20-50万元(含20万元)、50万元(含50万元)以上的专门统计。
农机化作业服务专业户:指用农业机械为农业生产提供作业服务的收入占全家收入60%以上的农户。
2.农机化中介服务组织:指为农机户、农机作业服务组织等提供组织、协调、信息、咨询、培训等服务的中间性组织,包括农机专业协会、农机服务经纪公司等。经纪人不做统计。
3.农机维修厂及维修点:指辖区内从事农机维修的维修厂、维修车间、维修门市部和主要从事农机维修的个体户。其中一级、二级、三级和专项维修点是指经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审核定级的农机维修厂(点)。已开展农机维修业务但尚未审定的维修厂(点)也应统计在内。
4.农机经销机构:
农机经销企业:指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主要从事农业机械、零配件经销业务的商业企业。
农机经销点:指农机经销企业设立额农业机械经销门市部和经销点,以及个体工商户,包括农机大市场内的经销铺面。
5.农机供油站(点):指农机部门所属的主要从事农机油料供销业务的商业企业及供应点。
6.拖拉机驾驶培训机构:指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拖拉机驾驶培训许可证》的拖拉机驾驶培训学校及培训班。
7.乡村农机从业人员:指县以下(不含县)从事农机化管理、生产和经营服务的人员。个体中的农机人员,指该户中主要从事农机服务工作的人员。同时,表列单位外的乡村零散农机人员也应统计在内。
拖拉机驾驶从业人员:指从事拖拉机驾驶的人员。
联合收获机驾驶从业人员:指从事联合收获机驾驶的人员。农用运输车驾驶从业人员:指从事农用运输车驾驶的人员。
同时从事拖拉机、联合收获机和农用运输车驾驶的人员,应分别统计。
农机维修人员:指县以下农机化服务组织中从事农机维修工作的人员,包括维修厂(点)
中的农机维修人员、其他农机化生产经营服务组织中主要从事农机维修的人员以及零散农机维修人员。
获得农机职业技能鉴定证书人员:指参加农机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合格,并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
农市(机年)3表 农业机械拥有量
(一)统计范围
辖区内从事农林牧渔业生产的单位和农户及为其提供农机作业服务的单位、组织和个人实际拥有的农业机械。包括借出、租出、封存、在修和待修的机械。不包括已经报废的,以及专门用于森林工业、远洋捕捞的机械和借入、租入等不具有所有权的机械。一机多用、复式作业的机械,只能按其主要用途统计一次,不得重复统计。
(二)指标解释
1.农业机械总动力:指全部农业机械动力的额定功率之和。农业机械是指用于农业生产及其产品初加工等相关农事活动的机械和设备。农机总动力按使用能源不同分为以下四部分:
柴油发动机动力:指全部柴油发动机额定功率之和;
汽油发动机动力:指全部汽油发动机额定功率之和;
电动机动力:指全部电动机(含潜水电泵的电动机)额定功率之和;
其他机械动力:指采用柴油、汽油、电力之外的其他能源,如水力、风力、煤炭、太阳能等动力机械功率之和。
2.拖拉机及配套机械:(1)拖拉机:
大中型拖拉机:指发动机额定功率在14.7千瓦(含14.7千瓦即20马力)以上的拖拉机,有链轨式和轮式两种。其中14.7-18.4千瓦(含14.7千瓦即20马力)、18.4-36.7千瓦(含18.4千瓦即25马力)、36.7-58.8千瓦(含36.7千瓦即50马力)、58.8千瓦(即80马力)及以上的专门统计。
小型拖拉机:指发动机额定功率在2.2千瓦(含2.2千瓦)以上,小于14.7千瓦的拖拉机,包括小四轮与手扶式。
(2)拖拉机配套农具:指由拖拉机牵引或悬挂的田间移动作业机具,例如机引犁、旋耕机、机引耙、播种机等农具。
与大中型拖拉机配套使用的农具称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与小型拖拉机配套使用的农具称小型拖拉机配套农具。
3.种植业机械:(1)耕整地机械:
耕整机:指自带发动机驱动,主要从事水田、旱田耕整作业(有的也可从事运输、加工等作业)的机械,包括微耕机、田园管理机。统计为耕整机的,不再统计为手扶拖拉机。耕整机、田园管理机与其配套机具一并按套统计,一台耕整机或田园管理机不论配套几台机具,均统计为一套。
深松机:指由拖拉机悬挂牵引,在不翻动土壤、不破坏地表植被的情况下,能够疏松土壤、打破犁底层的耕作机械。
(2)种植施肥机械:
播种机:包括条播机、穴播机、异型种子播种机、小粒种子播种机、根茎类种子播种机、撒播机、免耕播种机等。
免耕播种机:指不需要进行土壤耕翻,直接进行播种作业的播种机械。精少量播种机:指由拖拉机悬挂牵引并按规定要求进行精少量播种的机械。水稻直播机:指专门用于直接进行稻种田间播种作业的机械。水稻插秧机:指自带动力驱动作业的水稻插秧机械。
水稻浅栽机:指自带动力驱动作业的水稻抛秧、摆秧的机械。
化肥深施机、地膜覆盖机:分别指由拖拉机带动,进行深施化肥、铺盖地膜的机械。
(3)农用排灌机械:
排灌动力机械:指用于农用排灌作业的配套动力机械,包括柴油机和电动机。
农用水泵:指用于农业生产的各类水泵。与节水灌溉类机械配套的水泵不统计在内。节水灌溉类机械:包括微灌、喷灌、滴灌、渗灌机械。计量单位为套,一台水泵不论配多少喷头,均作为一套统计。利用天然水流或水利工程落差的压力进行自流喷灌的自压喷灌系统,也应统计在内。
(4)田间管理机械:
机动喷雾(粉)机:指自带动力或与动力机械配套作业的喷雾(粉)机。包括机引式、担架式、背负式。
(5)收获机械:
联合收获机:指能一次完成作物收获的切割(摘穗)、脱粒、分离、清选等其中多项工序的机械。联合收获机按用途分为稻麦联合收割机和玉米联合收获机。自走式联合收获机的功率是其发动机额定功率。
稻麦联合收割机:包括小麦联合收割机、水稻联合收割机、稻麦两用联合收割机。
玉米联合收获机:包括自走式玉米收获机、背负式玉米收获机、穗茎兼收玉米收获机等,不包括玉米青贮收获机。
割晒机:指一次仅能完成收割和禾秆铺放的机械,包括割捆机。该项统计仅指小麦、水稻和玉米的割晒机。
其他收获机械:指大豆、油菜籽、马铃薯、甜菜、花生、棉花、蔬菜、茶叶、青饲料、牧草等收获机械、秸秆粉碎还田机、秸秆捡拾打捆机以及玉米、大豆、油菜籽收获专用割台等。
青饲料收获机:指由动力机械驱动,专门用于青饲料或作物秸秆收获、粉碎,并制作青贮饲料的机械,包括玉米青贮收获机。
(6)收获后处理机械:
机动脱粒机:指由动力机械驱动专门进行农作物脱粒的作业机械。
谷物烘干机:指专门用于干燥粮食或种子的机械。
种子加工机械:指脱芒(绒)机、种子分级机、种子包衣机、种子加工机组、种子丸粒化处理机等农业机械。
保鲜储藏设备:指农产品收获采摘后的保鲜储藏机械设备。(7)设施农业设备:
水稻工厂化育秧设备:指从种子处理到起秧的整套设备,一条播种流水线统计为一套。温室:指通过固定的棚架设施,对室内作物生长所需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进行控制的农业生产设施。包括连栋温室、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
设施总面积:指本年度塑料大棚、日光温室和连栋温室三种类型设施的总面积。
连栋温室:指温度、湿度、水肥等生长条件可控的现代化整体连栋温室。包括玻璃连栋温室、PC板连栋温室、塑料连栋温室。
日光温室:指前坡面以塑料膜为覆盖材料并配有活动保温被,其他三面为围护墙体的温室。
塑料大棚:指以塑料薄膜为全覆盖材料的拱形单体温室。4.农产品初加工机械:
(1)农产品初加工动力机械:指主要用于为农产品初加工作业机械提供动力的机械(包括柴油机和电动机)。
(2)农产品初加工作业机械:指由动力机械驱动,对农产品进行初加工的机械。粮食加工机械:指对水稻、小麦、玉米、豆类和薯类等粮食进行初加工的机械。油料加工机械:指对花生、油菜籽、芝麻等油料进行初加工的机械。棉花加工机械:指对采摘后的棉花进行清选、轧花、清花(籽)、脱绒、弹花等初加工的机械。
果蔬加工机械:指对水果进行分级、打蜡、切片切丝、榨汁等初加工的机械,以及对蔬菜和薯类等进行清洗、分级等初加工的机械。
茶叶加工机械:指对茶叶进行杀青、揉捻、炒(烘)干、筛选等初加工的机械。5.畜牧养殖机械:
饲草料加工机械:指青贮切碎机、铡草机、揉丝机、压块机、饲料粉碎机、饲料混合机、颗粒饲料压制机、饲料膨化机等机械。
畜牧饲养机械:指孵化机、育雏保温伞、送料机、饮水器、清粪机(车)、消毒机、药浴机等机械。
畜产品采集加工机械:指挤奶机、剪羊毛机、储奶罐、药浴机、屠宰加工成套设备等机械。
6.渔业机械:指渔用机动船、增氧机、投饵机、网箱养殖设备、水体净化处理设备等机械。
7.林果业机械:指专门用于林业、果业生产的机械,主要包括挖坑机、果树修剪机、植树机、割灌机、除草机等。
8.运输机械:
农用运输车:包括三轮汽车、低速载货汽车。
手扶变型运输机:指采用手扶拖拉机底盘,将扶手把改成方向盘,与车厢连在一起组成的拖拉机。
农用挂车:指拖拉机挂车。
9.农田基本建设机械:包括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平地机、开沟机等。10.其他机械:
农用飞机:指在农业生产中用于播种、植保喷药等作业的飞机。11.农业机械原值和净值:
农业机械原值:指以货币表现的农业机械拥有总量,是指购买和安装农业机械(设备)时所实际支付的金额,以及以后进行各项改造时所增加的价值的合计。具体按以下规定计算:(1)购入的机械,按照实际支付的买价、包装费、运杂费和安装成本等确定原值;(2)自行制造的机械,按照制造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全部费用确定原值;(3)其他单位投资转入的机械,按评估确认或合同、协议约定的价格确定原值;(4)对原机械进行改造,按原有机械账面原价,加改造工程中所发生的净支出;(5)接受馈赠的机械,按照同类机械的市场价格,或根据所提供的有关原始凭证计价,接受设备时发生的有关费用应计入原值。
农业机械净值:指原值扣除累计折旧后的余额。
农市(机年)4表 农机化作业情况
(一)统计范围
在辖区内完成的表列农机化作业项目的情况,不论其隶属关系如何,均应统计。不包括人畜力及半机械化农具的作业量。
(二)指标解释
1.农机化作业总体情况:
(1)机耕面积:指当年使用拖拉机或其他动力机械耕作过的农作物面积,包括耕翻、旋耕、深松等,不包括在实施保护性耕作的耕地上的深松。年内一公顷耕地上种植两茬作物,且都进行了机械耕作,按二公顷统计,种植多茬作物的类推。但对同一茬作物,当年不论耕作几次仍按一公顷统计。
(2)机播面积:指当年使用农用动力机械驱动播种机、移栽机、水稻插秧机等播种、栽插各种作物的实际作业面积。
(3)机电灌溉面积:指在当年有效灌溉面积中,使用机灌和电灌的耕地面积(自然面积)。(4)机械植保面积:指当年使用机动植保机械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实际作业面积。在一公顷农作物上不论喷药几次,均按一公顷统计。但年内一公顷耕地上种植两茬作物,且都进行了机械植保,则按二公顷统计,种植多茬作物的类推。
(5)机收面积:指当年使用联合收获机和收割(割晒)机等机械实际收获各种农作物的面积。不论何种农作物,机械收获一公顷就统计为一公顷。
2.主要农作物农机化作业情况:
某种农作物的机耕面积、机播(插)面积、机收面积:按照上述机耕面积、机播面积、机收面积的口径统计。
水稻机播面积:指使用水稻直播机或其他播种机直接播种水稻的面积。水稻机插面积:指使用水稻插秧机进行水稻插秧的作业面积。
水稻机浅栽面积:指用水稻浅栽机进行水稻抛秧、摆秧的作业面积。3.单项农机化作业情况:
(1)机械深耕面积:指深度在25厘米(包括25厘米)以上的机耕作业面积。(2)机械深松面积:指深度在25厘米(包括25厘米)以上的机松作业面积。
(3)机械化免耕播种面积:指不进行土壤耕翻,直接使用免耕播种机械进行耙茬播和原垅播的播种作业面积。
机械化免耕覆盖播种面积:指不进行土壤耕翻,直接将农作物秸秆粉碎铺撒在地表,并同时进行播种作业的面积。
(4)保护性耕作面积:指在地表有秸秆覆盖或留茬情况下,进行免(少)耕播种的耕地面积(自然面积)。年内在一公顷耕地上不论种植几茬作物,都实行免(少)耕播种的才统计为保护性耕作面积。
(5)精少量播种面积:指当年按照精少量播种对播种量的要求,使用精少量播种机械进行播种作业的面积。
(6)机械深施化肥面积:指当年使用化肥深施机械,按照规定要求的深度,对农作物深施化肥的作业面积,不包括人畜力半机械化作业面积。
(7)机械铺膜面积:指当年使用地膜覆盖机为农作物铺塑料薄膜的面积。年内在一公顷耕地上种植两茬农作物,并且铺盖两次塑料薄膜,则统计为机械铺膜二公顷。
(8)农田机械节水灌溉面积:指在农田作物播种及田间管理环节,利用管道喷、滴、渗灌及用拖拉机节水箱和喷、滴、灌设备进行节水灌溉的面积。在一公顷农作物上不论灌溉几
次,均按一公顷统计。但年内一公顷耕地上种植两茬作物,且都进行了机械节水灌溉,则按二公顷统计,种植多茬作物的类推。不包括防渗渠道的灌溉面积。
(9)机械播种牧草面积:指当年使用牧草播种机播种牧草的作业面积。(10)机械收获牧草数量:指当年使用牧草收获机收获牧草的数量。
(11)机械化秸秆还田面积:指当年使用秸秆粉碎还田机或其他秸秆切碎机械将农作物秸秆粉碎或整株机械深埋直接还田的作业面积。
(12)秸秆捡拾打捆面积:指当年使用秸秆捡拾打捆机进行秸秆捡拾打捆作业的面积。(13)机械化青贮秸秆数量:指把农作物秸秆通过机械粉碎后氨化调质贮存的数量,以机械化青贮秸秆青贮前的重量计算。
(14)农机运输作业量:指当年使用各种农业运输机械进行田间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的总吨·公里数。
农业运输作业量:指当年使用各种农业运输机械拉运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人畜饮水等的总吨·公里数。
(15)农田基本建设作业量:指当年使用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平地机等进行挖掘、装载、平地、清淤等农田基本建设作业的总立方米数。
(16)农用飞机作业面积:指当年使用农用飞机进行播种、植保等作业的面积。
(17)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业服务面积:指合作社当年实际完成的田间作业面积,包括机耕、机播(插)、机械植保、机收、机电灌溉面积等。
(18)农机跨区作业面积:指外来农业机械在本县完成的作业面积。跨区指跨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包括跨区机耕面积、跨区机播面积和跨区机收面积等。
4.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作业情况:
(1)实际脱出农产品总量:本年度实际进行脱出处理的各种农产品数量之和。(单位:吨)
机械脱出农产品数量:本年度使用机械对粮油作物脱粒脱壳、蔬菜外观整理、水果去皮去核、畜禽屠宰剃毛放血、水产品脱壳采肉处理、机收棉花的除杂、糖料作物剥叶切樱、茶叶杀青处理的各种农产品原料数量之和。
机械脱粒粮食数量:指当年使用联合收获机、脱粒机、打稻机以及拖拉机或其他动力机械碾压(打场)等脱粒粮食的数量。
(2)实际清选农产品总量:本年度实际进行清选处理的各种农产品数量之和。
机械清选农产品数量:本年度使用机械进行粮食清选分级、油料作物清选分级、蔬菜清选分级、水果清选分级、肉类禽类胴体分割加工、蛋类清选分级、奶类过滤杀菌、水产品清洗分级、茶叶揉捻、食用菌请选分级处理的各种农产品原料数量之和。
(3)实际保质农产品总量:本年度实际进行保质处理的各种农产品数量之和。
机械保质农产品数量:本年度使用机械对粮食、油料、蔬菜、水果、肉、蛋、奶、水产品及特色农产品等进行干燥、储藏、保鲜等加工的相应原料之和。(单位:吨)
机械烘干粮食数量:指当年使用谷物烘干机和有热源装置的设备进行粮食干燥处理的粮食数量。不包括粮食收购部门的粮食烘干数量。
(4)机械初加工农产品数量:指当年使用各种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加工农产品的实际重量。不论加工何种农产品,均按加工前原料重量计算。
5.畜牧业机械化作业情况:
(1)收获的饲草秸秆总量:指当年所收获的牧草等饲草和秸秆的总重量
机械收获饲草秸秆量:指当年使用农业机械收割的牧草等饲草和秸秆的重量。
31(2)饲草料加工总量:指为满足当年各类畜禽饲养所须加工(指切割、粉碎、搅拌等)的饲草料实际重量。不包括直接投喂而无须加工的饲草料。不论加工何种物料,均按加工前原料重量计算。
机械化饲草料加工数量:指当年使用各种饲草料加工机械加工物料的实际重量,包括饲料、饲草、农作物秸秆和青贮饲料的机械加工总量。不论加工何种物料,均按加工前原料重量计算。
(3)畜禽总数(折算为羊单位):指当年饲养的畜禽折算为羊单位后的数量之和 机械饲喂的畜禽数量(折算为羊单位):指当年由送料机、传输带等机械设备完成饲料投喂的畜禽数量,通过羊单位的折算后加总。计算方法参照“畜禽总数”。
机械清粪的畜禽数量(折算为羊单位):指当年采用刮粪机(板)、水泵冲粪,并使用固液分离、沼气或其他方式完成粪便清理、处理的畜禽数量,通过羊单位的折算后加总。计算方法参照“畜禽总数”。
(4)环控畜禽总数(折算为羊单位):指当年饲养的对圈舍有温度要求并且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达到温度控制的畜禽总数,通过羊单位的折算后加总。
机械环控的畜禽数量(折算为羊单位):指当年舍内饲养的可通过一定的方法达到温度控制的畜禽总数,通过羊单位的折算后加总。
(5)产奶家畜数量(折算为羊单位):指当年饲养的用于产奶并处于泌乳阶段的家畜数量,通过羊单位的折算后加总。产奶家畜包括:①奶牛:指以产奶为主要用途的纯种奶牛和改良种奶牛,包括荷斯坦牛、三河牛、西门塔尔牛等;②以产奶为主要用途的黄牛,包括秦川牛、南阳牛、鲁西牛等;③以产奶为主要用途的水牛;④以产奶为主要用途的牦牛;⑤奶山羊:指以产奶为主要用途的山羊,如崂山奶山羊、关中奶山羊、莎能羊等;⑥其他家畜:指除牛羊以外,以产奶为主要用途的其他家畜种类,如产奶的马、骆驼等。
机械挤奶的家畜数量(折算为羊单位):指当年完成挤奶的家畜中,由挤奶机械完成挤奶的家畜数量,通过羊单位的折算后加总。
(6)产毛畜禽数量(折算为羊单位):指当年饲养的用于产毛并完成剪毛的畜禽数量,通过羊单位的折算后加总。产毛畜禽包括:①毛羊:指以产毛为主要用途的羊,包括细毛羊、半细毛羊等;②毛兔:指以产毛为主要用途的兔,如长毛兔等;③其他畜禽:指除毛羊、毛兔以外,以产毛为主要用途的其他的畜禽种类。
机械剪毛的畜禽数量(折算为羊单位):指当年完成剪毛的畜禽中,由机械完成剪毛的畜禽数量,通过羊单位的折算后加总。
(7)蛋禽数量(折算为羊单位):指当年饲养的蛋禽数量,通过羊单位的折算后加总。蛋禽包括蛋鸡和蛋鸭。
机械捡蛋的蛋禽数量(折算为羊单位):指当年饲养的用机械捡蛋的蛋禽数量,通过羊单位的折算后加总。
6.林果业机械化作业情况:
(1)林果业(果茶桑)种植面积:指本年度果园面积、茶园面积、桑园面积之和。机械中耕面积:本年度使用机械对果、茶、桑等进行中耕(除草)的作业面积。机械施肥面积:本年度使用机械对果、茶、桑等进行施肥的作业面积。
机械植保面积:本年度使用动力植保机械(采用生物、物理方式视同使用机械)进行防治和消灭果、茶、桑等的病、虫、鼠、杂草等的面积。
机械修剪面积:本年度使用动力修剪机械或装置对果、茶、桑等进行修剪作业的面积。(2)林果业(果茶桑)采收产量:本年度果、茶、桑等的产量。
机械采收产量:本年度使用动力采收机械装置进行采收作业的果、茶、桑等的产量。机械田间转运产量:本年度使用“轨道运输”、“索道运输”或其它机动运输工具将果、茶、桑等从园内运到园外的产品重量(若道路通至园边,将采收的果、茶、桑等产品转运到园外时,使人工背运的距离小于100米,视为机械化作业)。
7.设施农业机械化作业情况:
(1)设施耕整地机械化面积:指本年度内使用耕整地机械作业的设施面积。(2)设施种植机械化面积:指本年度内使用播种机或移栽机作业的设施面积。(3)设施采运机械化面积:指本年度内使用采摘和室内运输机械作业的设施面(4)设施灌溉施肥机械化面积:指本年度内使用灌溉和施肥机械作业的设施面积。(5)设施环境调控机械化面积:指本年度内使用环境调控机械作业的设施面积。8.免耕播种面积:包括机械化免耕播种面积和当年按照农艺要求不需要机耕的播种面积。按照农艺要求不需要机耕的播种面积,指按照农艺要求实行套种、抛秧等,不需要进行机耕的播种面积。
农市(机年)5表 农机化管理服务与经营效益情况
(一)统计范围
辖区内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所属及其归口管理的从事农机教育培训、维修、鉴定以及安全监理的单位和组织;农机化投入情况;农机化经营效益情况。
(二)指标解释
1.培训农机人员:指农机化教育培训机构按照有关规定要求进行培训,当年结业的农机人员总数,包括新训农机人员、复训农机人员以及委托大中专院校代培的农机技术人员,但是不包括农机化大、中专按国家统一招生计划招收的毕业生。培训农机管理人员指培训各级农机部门中的公务员、事业人员,包括行政管理和专业技术干部;培训农机技术人员指培训农机化技术推广和应用的一般工作人员和农机维修人员等;培训农机监理人员包括培训农机监理执法人员和管理人员;培训农机操作人员包括培训拖拉机等农业机械驾驶或操作人员。
2.农机维修:指农机维修厂和维修点当年维修拖拉机、联合收获机、水稻插秧机、运输机械及其他农机具的数量,包括机械加工维修和换件维修。一台机械维修一次统计为一台次,维修二次统计为二台次。
3.推广鉴定证书当年发证数量:指各级农机鉴定机构当年依法开展农机推广鉴定并已经核发推广鉴定证书的数量。
4.农机监理装备:
监理车辆:指农机监理机构开展农机监理工作的专用车辆。
安全检测设备:指拖拉机、联合收获机等农业机械安全技术检验检测设备。包括固定式和移动式。
5.农机化投入情况:
一般行政事业支出:指用于人员、机构等行政办公费用。基本建设:指用于农机基本建设的资金。
科研:指用于农机化技术、机具研究开发等的资金。
推广培训:指用于农机化技术推广、示范演示及人员培训等的资金。
农业机械购置:指除基本建设、科研、推广培训等项目之外用于购置农业机械的资金。其他:除用于一般行政事业支出、基本建设、科研、推广培训、农业机械购置之外的资金。6.经营效益情况:
总收入:指各类从事农机化生产经营服务的单位当年的全部生产经营服务收入和个体户经营农机化服务的收入。但不包括属于借贷、暂存性质和国家或集体投入的各项资金。
成本与费用:指当年开展农机化生产经营服务活动实际支出并应当由当年负担的费用,包括生产费、管理费和其他费用。
利润总额:指总收入减去费用总支出后的差额。若差额是负数,即表示农机经营亏损,反之即为盈利。
农市(机年)6表 农业生产燃油消耗情况
(一)统计范围
指辖区内农机化生产经营服务单位、组织及农机户开展农机化作业的燃油消耗。不统计渔业燃油消耗。
(二)指标解释
1.农业生产燃油消耗:指从事农业生产的各种农业机械消耗燃油的总量。
用于农机抗灾救灾:指农业机械在抗灾救灾中,抗旱排涝、拉运土石方、运送救灾物资、改种补种等消耗燃油的数量。
2.农田作业:指除农田排灌作业以外的田间和场上机械作业消耗燃油的数量。包括机耕、机播、机收、植保、田间管理、秸秆还田等。复式作业按其中一项计算。
(1)机耕:指使用拖拉机或其它耕作机械作业消耗燃油的数量。机耕包括耕、整地(含中耕),按作业次数累计计算。
(2)机播:指使用农业机械直接播种(含插秧)消耗燃油的数量。
(3)机收:指使用联合收获机、收割(割晒)机等消耗燃油的数量,包括机动脱粒机消耗燃油的数量。
(4)植保:指使用植保机械防治病虫害消耗燃油的数量。
(5)其它:指机械化秸秆还田、地膜收集、打捆等作业消耗燃油的数量。3.农田排灌:指农机排灌消耗燃油的数量。
4.农田基本建设:指农业机械投入各种农田基本建设消耗燃油的数量。包括土地平整、梯田建设、小型水利工程和机耕道建设等。
5.畜牧业生产:指畜牧业生产过程中消耗燃油的数量。包括牧草收获、搂草、打捆、粉碎、挤奶、剪羊毛等。
6.农产品初加工:指农产品初加工消耗燃油的数量。
7.农业运输:指使用拖拉机、农用运输机械拉运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人畜饮水等消耗燃油的数量。
8.其它:包括设施农业中温室大棚机械、果园作业机械作业消耗燃油的数量等。
农市(机季预)1表 主要农业机械拥有量情况(季度预测报)统计范围和指标解释同农市(机年)3表。
农市(机季)1表 农业机械及驾驶(操作)人员登记情况
(一)统计范围
在农机安全监理机构注册登记的农业机械及驾驶(操作)人员情况。
(二)指标解释
1.农业机械:指用于农业生产及其产品初加工等相关农事活动的机械和设备。本表主要
统计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和其它实行登记管理的农业机械。
2.农业机械驾驶(操作)人:指持有正式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和其它农业机械驾驶(操作)证照的驾驶人。本表主要统计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人和其它实行驾驶(操作)许可的农业机械驾驶(操作)人。
3.大中型拖拉机:指发动机额定功率在14.7千瓦(即20马力)及以上的拖拉机。对应驾驶证准驾机型代号为“G”。
4.小型方向盘式拖拉机:指发动机额定功率在2.2千瓦以上,小于14.7千瓦的方向盘式拖拉机(包括手扶变型运输机:指发动机标定功率不大于 14.7 kW,采用手扶拖拉机底盘,将扶手把改成方向盘,与挂车连在一起组成的折腰转向式运输机组)。对应驾驶证准驾机型代号为“H”。
5.手扶式拖拉机:指发动机额定功率在2.2千瓦以上,小于14.7千瓦的手把式拖拉机。对应驾驶证准驾机型代号为“K”。
6.方向盘自走式联合收割机:指驾驶操作是方向盘式的收割机。对应驾驶证准驾机型代号为“R”。
7.操纵杆自走式联合收割机:指驾驶操作是操纵杆式的收割机。对应驾驶证准驾机型代号为“S”。
8.悬挂式联合收割机:指自身不带动力,需背负在拖拉机上的联合收割机。悬挂式联合收割机不实行登记管理。对应驾驶证准驾机型代号为“T”。
9.其它农业机械:除上述3-8项所指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之外,按照地方法规和标准实行登记管理的其它农业机械,如水泵、铡草机、脱粒机等。
10.累计在册:指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所有人或申请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驾驶(操作)证的人向住所地的农机监理机构申请注册登记过的有效牌证数量。即从本辖区监管农业机械之日起至本季度统计截止日期内实行登记管理的农业机械及驾驶(操作)人的有效数量。
11.注册登记:包括注册登记、变更登记中迁入登记及转移登记中转入登记的农业机械,不包括抵押登记、注销登记及其他变更登记、转移登记的农业机械。
12.注销农业机械:包括注销登记、变更登记中迁出本辖区的及转移登记中转出登记的农业机械,不包括注册登记、抵押登记及其他变更登记、转移登记的农业机械。
13.注销农业机械驾驶证:包括注销农业机械驾驶(操作)证的和农业机械驾驶(操作)人户籍迁出驾驶证核发地农机监理机构管辖区而换证的人数。
14.到期换证:指拖拉机及联合收割机驾驶证满有效期的换证审验。15.考试人数:指参加申领驾驶证所有考试科目的人数。
16.本表及解释中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农市(机月)1表 农业机械事故月报
(一)统计范围
按照《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规定,由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处理和调查核实,辖区内发生在上一个自然月的农业机械事故,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农机道路交通事故作为补充资料填报。
(二)指标解释
1.农业机械事故:指农业机械在作业、转移和停放时,因过错或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故。
2.事故按等级分类:
(1)一般农机事故: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受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较大农机事故: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受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重大农机事故: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受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特别重大农机事故: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受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事故按农业机械类型分类:
(1)大中型拖拉机:指发动机额定功率为14.7千瓦以上的拖拉机发生的事故。
(2)小型方向盘式拖拉机:指发动机额定功率为14.7千瓦以下的方向盘式拖拉机(包括手扶变型运输机:指发动机标定功率不大于 14.7 kW,采用手扶拖拉机底盘,将扶手把改成方向盘,与挂车连在一起组成的折腰转向式运输机组)发生的事故。
(3)手扶式拖拉机:指手扶式拖拉机发生的事故。
(4)联合收割机:指各类自走式联合收割机发生的事故。
(5)其它农业机械:指除上述农业机械之外的其他农业机械发生的事故。4.事故按原因分类:
(1)无证驾驶:指农业机械驾驶人没有领取驾驶证而驾驶农业机械,或持有已经失效的驾驶证驾驶农业机械及驾驶与驾驶证准驾机型不相符合的农业机械造成事故的。
(2)酒后驾驶:指饮酒、醉酒后驾驶农业机械造成事故的。
(3)违法载人:指农业机械驾驶操作人违反交通法规和农机安全法规载人造成事故的。(4)操作失误:指由于疏忽、判断错误及措施不当造成事故的。
(5)无牌行驶:指农业机械没有领取农机安全监理机构核发的号牌和行驶证或号牌、行驶证已经失效造成事故的。
(6)未年检:指超过道路交通法规和农机安全法规规定的速度驾驶农业机械或超过农业机械设计规定的载质量(牵引力)搭载物体造成事故的。
(7)超速超载:指农业机械未按规定参加年度检验造成事故的。
(8)机件失灵、设施不全:指农业机械的机件磨损、断裂、调整不当,导致机件失去原有的功效等原因造成事故的。
(9)其它:指除上述原因外其它原因造成事故的。5.事故按相关因素分类:
(1)驾龄:指从领取驾驶证的当年起,驾驶人取得驾驶资格的年限。驾龄3年以下:指驾龄不满3年驾驶农业机械发生事故的。驾龄3年以上:指驾龄在3年以上驾驶农业机械发生事故的。(2)时段:
8:00-20:00:指从8:00至20:00之间发生农机事故的。20:00-8:00:指从20:00至8:00之间发生农机事故的。(3)天气:
晴天:指在晴天发生农机事故的。
雨雪雾天:指在雨天、雪天和雾天发生农机事故的。
6.直接经济损失:指农机事故现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包括农业机械和有关物资的损
失,以及牲畜伤亡的折价费等。
7.累计:指当年1月1日至统计之月月末发生的农机事故各项指标的数字之和。8.本表及解释中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以下”不包括本数。
第二篇:主要指标解释
主要指标解释
单位详细名称指经有关部门批准正式使用的单位全称。企业的详细名称按工商部门登记的名称填写。未经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的企业,填写主要经营活动名称。
组织机构代码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GB11714-1997),由组织机构代码登记主管部门给每个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等单位颁发的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法定代码。组织机构代码共9位,无论是法人单位还是产业活动单位,组织机构代码均由8位无属性的数字和1位校验码组成。
(1)法定代码填写规定
已经领取了法定代码的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必须使用法定代码,不得使用临时代码。在填写时,要按照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上的代码填写(也可参照税务部门颁发的税务登记证书上的税务登记号的后九位填写)。
产业活动单位是本部的,如果没有法定代码,使用法人单位法定代码的前八位,第九位校验码填“B”。
(2)临时代码使用规定
尚未领到法定代码或不属于法定代码赋码范围的单位,一律由各级统计部门从临时码段中赋予代码。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由十八位的阿拉伯数字或大写英文字母(不使用I、O、Z、S、V)组成。第1位:登记管理部门代码,使用阿拉伯数字或英文字母表示。分为1机构编制;5民政;9工商;Y其他。第2位:机构类别代码,使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分为:机构编制:1机关,2事业单位,3中央编办直接管理机构编制的群众团体;民政:1社会团体,2民办非企业单位,3基金会;工商:1企业,2个体工商户,3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他:不再具体划分机构类别,统一用1表示。第3—8位:登记管理机关行政区划码,使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2007〕)。第9—17位:主体标识码(组织机构代码),使用阿拉伯数字或英文字母表示。(参照《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GB 11714—1997〕)第18位:校验码,使用阿拉伯数字或英文字母表示。已经领取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必须填写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在填写时,要按照《营业执照》(证书)上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填写。
众创指通过创业创新服务平台聚集全社会各类创新资源,降低创业创新成本。主要形式有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大型互联网企业、行业领军企业通过网络平台向各类创业创新主体开放技术、开发、营销、推广等资源,以及企业通过内部资源平台开展的创新活动。
众包指借助互联网等手段,将传统由特定企业和机构完成的任务向自愿参与的所有企业和个人进行分工。主要形式有大中型制造企业通过互联网众包平台聚集跨区域标准化产能,来满足大规模标准化产品订单的制造需求,以及以社区生活服务业为核心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
众扶指通过政府和公益机构支持、企业帮扶援助、个人互助互扶等多种方式,共助小微企业和创业者成长。主要形式有开源社区、开发者社群、资源共享平台、捐赠平台、创业沙龙等各类互助平台。
众筹指通过互联网平台向社会募集资金,更灵活高效满足产品开发、企业成长和个人创业的融资需求。主要形式有消费电子、智能家居、健康设备、特色农产品等创新产品开展的实物众筹,小微企业等创业者的股权众筹,以及互联网企业依法合规设立的网络借贷平台。
专业空间指从事众创活动的各类科技园、孵化器、创业基地、农民工返乡创业园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载体,线上虚拟众创空间,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型众创空间等。
网络平台创新指从事众创活动的大型互联网企业、行业领军企业通过网络平台向各类创业创新主体开放技术、开发、营销、推广等资源,鼓励各类电子商务平台为小微企业和创业者提供支撑,降低创业门槛,加强创业创新资源共享与合作,促进创新成果及时转化,构建开放式创业创新体系。
内部众创机制指从事众创活动的企业通过企业内部资源平台化,积极培育内部创客文化,激发员工创造力;通过投资员工创业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开发创新产品,提升市场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建立健全股权激励机制,突破成长中的管理瓶颈,形成持续的创新动力。
借助互联网平台分发业务指从事众包活动的企业通过网络平台将业务进行分发,促进成本降低和提质增效,推动产品技术的跨学科融合创新,促进产品规划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满足大规模标准化产品订单的制造需求,构筑产品服务运维体系,实现知识内容的创造、更新和汇集,形成大众智慧集聚共享新模式。
借助互联网平台交付业务指从事众包活动的企业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业务交付,促进成本降低和提质增效,推动产品技术的跨学科融合创新,促进产品规划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满足大规模标准化产品订单的制造需求,构筑产品服务运维体系,实现知识内容的创造、更新和汇集,形成大众智慧集聚共享新模式。
借助互联网平台提供生活服务指从事众包活动的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高效对接供需信息,优化传统生活服务行业的组织运营模式,推动整合利用分散闲置社会资源的分享经济新型服务模式,发展以社区生活服务业为核心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获得政府和公益机构支持指从事众扶活动的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机构和组织开展合作,利用公共科技资源和信息资源开放共享,推动公共资源对小微企业和创业者的支持,降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成本。
获得企业帮扶援助指从事众扶活动的企业中有条件的企业,设立公益性创业基金,开展创业培训和指导,贡献基础性专利或技术资源,通过生产协作、开放平台、共享资源、开放标准等方式,带动上下游小微企业和创业者发展,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
获得个人帮扶援助指从事众扶活动的企业通过开源社区、开发者社群、资源共享平台、捐赠平台、创业沙龙、网络平台、线下社区、公益组织等途径扶助大众创业就业,帮促成功企业家以天使投资、慈善、指导帮扶等方式支持创业者创业,促进互助互扶,营造深入人心、氛围浓厚的众扶文化。
通过互联网向社会募集资金指从事众筹活动的企业在消费电子、智能家居、健康设备、特色农产品等创新产品和艺术、出版、影视等创意项目上开展实物众筹,帮助将创新创意付诸实践,提供快速、便捷、普惠化服务。
通过互联网进行股权众筹指从事众筹活动的企业将股权众筹作为传统股权融资方式的有益补充,帮助小微企业和创业者通过股权众筹融资方式募集早期股本。
通过互联网借贷指互联网企业依法合规设立网络借贷平台,为投融资双方提供借贷信息交互、撮合、资信评估等服务,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优势构建风险控制体系。
期末从业人员指报告期末最后一日24时在企业工作,并取得工资或其他形式劳动报酬的人员数。该指标为时点指标,不包括最后一日当天及以前已经与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人员,是在岗职工、劳务派遣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之和。
营业收入指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和其他业务所确认的收入总额。营业收入合计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利润总额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是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收入扣除各种耗费后的盈余,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实现的盈亏总额。根据会计“利润表”中“利润总额”项目的本期金额数填报。
众包业务金额指报告期内第三方企业(个人)通过该网络平台开展众包业务而签订的项目合同(协议)总金额。
众筹资金总额指报告期内平台企业(单位)借助平台为第三方企业或个人开展众筹业务而募集的资金总额。
第三篇:主要指标解释
部分指标解释及说明
2014年国企工资内外收入监督检查工作中,“上年”指2012年,“当年”指2013年。
金额单位为万元,保留两位小数;百分比保留一位小数。
1、企业增加值:指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企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按收入法计算或生产法计算。生产法是指,增加值等于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收入法是指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之和,即按收入法计算的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单位:万元/年,填报时可保留两位小数。
2、企业负责人:指企业领导人员,包括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总裁、行长等)及其他由上级考核并确定工资的领导班子成员(薪酬水平由上级考核并确定的人员)。
3、高层次紧缺人才:指企业因经营发展需要,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所引进特殊人才,其薪酬水平参考市场标准经双方协商确定(不执行企业内部统一的人事、薪酬管理办法和分配方案)。
4、离岗人员:包括本企业协保人员、本单位征地人员等其他不在岗人员。
5、特殊用工:指企业使用的外单位协保人员、内退人员、停薪留职人员、离退休返聘人员,以及出租车驾驶员。
6、应发工资费用:(应发工资情况)根据当《企业工资增长结算 表》填写,应发工资费用总额对应结算总额。(没有做过预结算备案的企业不用填写)
7、发放工资费用:(发放工资情况)根据当企业实际发放情况填写。
8、住房、交通、通讯等补贴:按照财企[2009]242号文规定纳入工资总额管理的住房补贴、交通补贴、通讯补贴、节日补助和按月发放的午餐费等补贴。
9、劳务派遣人员工资总额:指本企业劳务派遣人员当工资总额,包括本企业和劳务派遣公司发放的工资。
10、职工福利性收入:指企业发放给职工个人的除工资、奖金、津贴、纳入工资总额管理的补贴、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险和补充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以外的各项货币性补贴。
11、企业年金、补充医疗保险费、住房公积金、补充公积金:指企业缴纳部分,不包括个人缴纳部分。
12、各类商业保险:指企业为职工个人购买的各类商业保险,不包括集体医疗保险等。
13、工资薪金税前扣除数:指企业所得税前列支的工资薪金总额。(小于或等于核定数)
14、《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情况自查表》中:
“最高”栏填写年薪合计最高的那位负责人对应薪酬;“最低”栏填写 年薪合计最低的那位负责人对应薪酬;“平均”栏填写企业负责人平均年薪有关数据。
15、本企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本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计算: 本企业从业人员,包括在岗职工、特殊用工、劳务派遣人员。离岗职工不计算在内。
本企业在岗职工,包括企业负责人、高层紧缺人才、其他在岗职工。
16、根据市监督检查工作小组统计口径,企业自查表中不涉及社会保险费的企业缴纳部分,因此,社会保险费的企业缴纳部分不用填,不要计入“
七、工资外收入总额
(七)其他”。
(2014年7月18日)
第四篇:指标解释
附件2 2014年全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
绩效考评指标解释
一、资金投入
(一)完成投资任务水平
指园区完成总投资与本计划投资任务值的比值,是反映园区投资总体水平的重要指标。计算为:完成总投资值/计划投资任务值×100%。数值从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监测统计系统中采集。
(二)整合各级财政投入园区的总量
指本整合中央、省、市、县各级财政投入园区建设的各类项目资金总量,是反映地方重视程度和财政支持水平的重要指标。计算为:中央财政投入园区资金+省级财政投入园区资金+市级财政投入园区资金+县级财政投入园区资金。数值从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监测统计系统中采集。
(三)整合投入园区财政资金占所在县农林水路电讯事务总支出比重
指本投入园区的各级财政资金总量与县域内投入农林水路电讯事务财政资金总额的比值,是反映地方重视程度的重要指标。计算为:投入园区的各级财政资金总量/全县投入农林水路电讯事务各级财政资金总额×100%。投入园区的各级财政资金总量从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监测统计系统中采集,全县投入农林水路电讯事务各级财政资金总额从统计年鉴中 采集。
(四)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占投资比重
指本园区招商引资到位资金数与园区完成总投资总额的比值,是反映园区吸引工商资本投资园区建设能力的重要指标。计算为:招商引资到位资金数/完成总投资总额×100%。数值从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监测统计系统中采集。
(五)信贷等金融投资
指银行等金融部门支持园区的贷款、信托等资金总量,是反映金融投入水平的重要指标。计算为:园区企业银行贷款数额之和+其它类金融机构投入园区资金之和。数值从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监测统计系统中采集。
(六)园区所有经营主体投资
指本园区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生产经营主体投入园区资金总量,是反映园区社会投资水平的重要指标。计算为:企业投资数+合作社投资数+家庭农场投资数+专业大户投资数。数值从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监测统计系统中采集。
二、基础建设
(七)路、水、电、讯建成配套水平
指园区各类道路、沟渠、电力设施、通讯设施建成数值占规划目标值比重的综合水平,是反映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计算为:(道路建设完成值/规划目标值×40%+沟渠建设完 成值/规划目标值×40%+电力设施建设完成值/规划目标值×10%+通讯设施建设完成值/规划目标值×10%)×100%。建设完成数值从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监测统计系统中采集,规划目标值从《园区建设规划》中采集。
(八)装备设施建设水平
指园区温室大棚、标准圈舍、健康渔业小区、贮藏仓库、加工厂房等标准化生产设施设备规模占规划目标值的比重,是反映园区现代化生产水平的重要指标。
根据园区类型计算为:(现有种植生产设施规模/规划目标值×30%+现有养殖生产设施规模/规划目标值×30%+现有加工厂房和加工设备规模/规划目标值×20%+现有包装车间和贮藏仓库规模/规划目标值×20%)×100%。纯种植(养殖)园区把其养殖(种植)的30%权重加入到种植(养殖)生产设施建设规模占规划目标值比重指标计算;园区不涉及加工的,将加工厂房和加工设备20%的权重加入到包装车间和贮藏仓库占规划目标值比重指标计算。建设完成数值从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监测统计系统中采集,规划目标值从《园区建设规划》中采集。
(九)耕种养收综合机械化水平
指农作物机耕、机播(栽、插)、机械投料和初级农产品机收的整个生产过程的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是反映园区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指标。
根据园区类型计算为: 种植业园区:(机耕面积×40%+机播面积×30%+机收面积×30%)/规划标准值×100%。多年生作物(茶叶除外)机播30%权重和机收30%权重加入到机耕中计算。茶叶园区按(机耕面积×50%+机收面积×50%)/园区产业规划标准值×100%。畜牧养殖业园区:(机械化投料规模×50%+机械化采收产品规模×50%)/规划标准值×100%。
规划标准值:粮油、茶叶、烟草、核桃2万亩,蔬菜、水果、油茶、花卉苗木、中药材1万亩,珍稀药材500亩,食用菌1000亩;生猪50万头、肉牛5000头、羊10万只、肉禽1000万羽、蛋禽100万羽、水产养殖4万平方米、大鲵2万尾、冷水鱼(观赏鱼)100万尾;种植养殖复合型园区按单一园区规模的40%计;休闲观光园区以1万亩计。机械化水平完成数值从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监测统计系统中或园区统计数据中采集。
三、主体培育
(十)入驻企业数量
指进入园区从事主导产业及其配套产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总数,是反映园区生产经营实力的主要指标。计算为:入驻企业数之和。数值从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监测统计系统中采集。
(十一)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上企业占园区企业比重 园区企业中注册资金5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数量与园区企业总数的比值,是反映园区规模企业实力的重要指标。计算为:注 册资金500万元以上企业数/园区企业总数×100%。数值从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监测统计系统中采集。
(十二)农民合作社数量
指园区培育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是反映园区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的重要指标。计算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之和。数值从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监测统计系统中采集。
(十三)参加合作社农户比率
指加入园区合作社农户总数与园区农户总数的比值,是反映园区带动农民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水平的重要指标。计算为:加入园区合作社农户总数/园区农户总数×100%。数值从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监测统计系统中采集。
四、科技支撑
(十四)主导品种覆盖率
指园区主导产业优良品种播种(栽植)或饲育规模占园区产业总规模的比值,是反映园区科技支撑水平的重要指标。计算为:主导产业优良品种播种(栽植)或饲育规模/园区现有产业总规模×100%。数值从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监测统计系统中采集。
(十五)先进适用技术推广覆盖率
指园区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的覆盖面积(规模)占园区产业总面积(规模)的比值,是反映园区科技应用水平的重要指标。计算为: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的覆盖面积(规模)/园区现有产 业总面积(规模)×100%。数值从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监测统计系统中采集。
(十六)转化应用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的科技成果数量 指引入、转化、集成、创新,应用的国际国内先进科技成果的数量,是反映园区创新应用科技水平的重要指标。计算为:园区应用的国际国内先进科技成果的数量之和。数值从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监测统计系统中采集。
五、生产经营
(十七)产业规模(高标准种植业基地、畜禽水产示范区)水平
指高标准的种植业基地或畜禽水产示范区占园区相应产业总体规模的比值,是反映园区产业建设水平和速度的重要指标。计算为:高标准的种植业基地(畜禽水产示范区)规模/园区产业总体规模×100%。种植养殖循环园区计算为加权合计值,权值为其产值占园区总产值的比值。数值从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监测统计系统中采集。
(十八)适度规模经营比重
指由生产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或企业开展的适度经营规模值之和占园区产业总规模的比值,是反映园区产业规模化经营水平的重要指标。
计算为:
种植业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重: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园 区耕地面积×100%。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面积指单个经营面积50亩及以上。相关数据从上级经管部门土地规模经营统计资料中采集和园区监测统计系统资料中采集。
畜牧业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畜禽规模化养殖量与其相应养殖总量比值的加权合计,畜禽产品权值为其产值占园区畜禽总产值的比值。畜禽适度规模养殖量:生猪年出栏500头以上,羊年出栏100只以上,肉牛年出栏50头以上,奶牛年存栏100头以上,肉鸡年出栏10000只以上,蛋鸡年存栏2000只以上。相关数据从上级畜牧部门的行业统计资料中采集和园区监测统计系统资料中采集。
水产适度规模养殖比重: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示范场(区)面积/养殖区域总面积×100%。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示范场(区)面积指省级(含)以上渔业主管部门认定的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示范场(区)的养殖面积之和。相关数据从上级渔业部门的行业统计资料中和园区监测统计系统资料中采集。
若园区为种植养殖循环园区,计算为加权合计值,权值为产业产值占园区总产值的比值。
(十九)三品一标认证产品产量占园区农产品总产量的比重 指获得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产量占园区农产品总产量的比重,是反映农产品优质、生态、安全水平和标准化生产水平的重要指标。计算为:(无公害农产品产量+绿色食品产量+有机食品产量+获得地理标志认定农产品产量)/园区 农产品总产量×100%。若某产品(产地)同时获得多项认证(认定)的,只计其中一项的产量。相关数据从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监测统计系统中采集。
(二十)园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指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开展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中合格农产品所占比重,是反映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重要指标。计算公式:合格农产品样本数/抽检农产品样本总数×100%。该指标数据从省级农业主管部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查结果中采集。
(二十一)省级及以上名牌产品(著明商标、驰名商标等)数量
指获得省著名商标、国家驰名商标,或者在国际国内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农产品个数,是反映园区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的重要指标。计算为:获得著名商标品牌数+获得驰名商标品牌数+国际国内重大影响力品牌数。
(二十二)园区总产值完成水平
指园区总产值与其任务值的比值,是反映园区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计算为:园区总产值/总产值任务值×100%。
(二十三)园区销售收入完成水平
指园区完成的销售收入值与其任务值的比值,是反映园区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计算为:园区销售收入值/销售收入任务值×100%。(二十四)园区总产值占所在县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比重 指园区总产值在县域县农林牧渔服务业的占比水平,是反映园区经济效益总体水平的重要指标。计算为:园区总产值/县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00%。
(二十五)园区内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所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
指园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水平,是反映园区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指标。计算为:(园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00%。园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数值从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监测统计系统中采集,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数值从统计年鉴采集。
六、信息服务
(二十六)园区信息平台各栏目信息发布情况
指各园区在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信息平台(www.xiexiebang.com)园区介绍栏目园区子网站中的园区介绍、园区新闻、招商引资、产品展示、建设集锦等专栏目发布信息情况,要求每个栏目都有信息,是反映园区开展信息服务的重要指标。计算为:信息平台各栏目信息发布条数总和。相关数值从信息平台中采集。
第五篇:指标解释
附件6
指标解释
一、农户登记表
表头
1、户码由村委会对农户统一编码后填写,户码编号从0001开始依次编写。
2、农户属性(单选): 3低保户、3、家庭困难原因(多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填写。
一、家庭成员情况
1、身份证号码:依据身份证或户口本填写。无证者,以出生年月日代替身份证号码填写。
2、文化程度(:1文盲或半文盲、2小学、3初中、4高中、5中专(含中等职业)、6大专以上、7学龄前儿童。
3、身体健康状况:1健康、2体弱多病、3长期慢性病、4患有大病、5残疾人。体弱多病是指常年不能坚持劳动但又没有大病或其它确诊的慢性病。长期慢性病是指如肝炎、肺炎、糖尿病等需要长期吃药治疗的疾病。患有大病是指如心脏病、癌症等需要经常住院治疗的疾病。
4、劳动力状况(单选):1 劳动力、2丧失劳动力、3无劳动力。劳动力是指男子16-60周岁,女子16-55周岁,具有劳动能力的人,以及超出劳动年龄仍具有劳动能力的人。丧失劳动力是指由于疾病、残疾而丧失劳动能力。无劳动力是指16岁以下未成年人和超过劳动年龄已经无劳动能力。
5、打工状况:1在家务农、2县内务工、3县外省内务工、4省外务工、5其他。
6、上年领取低保金、救济金是指上年当地民政部门发放给本农
户的低保金、救济金的总金额。
二、家庭生产生活状况
(一)住房情况
1、建房时间是指住房建成完工的年份,只填写四位数的年份,如1978。如果是分期建成的房屋,以最先建成完工的年份填写。
(二)生产条件情况
1、耕地面积是指专门种植农作物并经常耕种的田地。不包括租入面积。其中水田面积是指用于种植水稻和茭白、莲藕等水生蔬菜的耕地。
2、林地和桑园、茶园、果园面积,不包括租入面积。
3、牧草地面积是指生长草本植物为主,专用于放牧、饲养牲畜和收割牧草的土地,不包括租入面积。
4、水面面积是指经常进行经营活动的水产品养殖水面面积,不包括租入面积。
5、商品用经济作物面积是指除粮食、绿肥、饲料作物以外的用于出售产品的其它作物面积,不包括租入面积。
6、生产用房面积是指用于生产的房屋。包括烤烟房、生产加工作坊、店铺、大型养殖厂房等,不包括租入面积。
(三)生活条件
1、距最近乡镇集市的距离是指本农户距最近的乡镇集市的距离,不论这个乡镇是否管辖本村。
2、近三年得到项目扶持补贴资金和捐赠物资折款是指近三年内农户接受所有项目扶持补贴资金和捐赠物资(包括民政部门发放的救灾救济物资捐款)的折款金额。
三、发展项目需求情况
1、项目类别:1基础设施、2种植业、3养殖业、4林果业、5服务业、6其它。
2、项目建设内容:基础设施建设内容:1修建基本农田、2沼气池、3危房改造、4牲畜圈舍、5饮水池、6小水窖、7其他;(自己填写);种植业建设内容:1粮食、2蔬菜、3药材、4烤烟、5油菜、6甘蔗、7棉花、8花生、9麻类、10花卉、11其它;(自己填写);养殖业建设内容:1猪、2羊、3牛、4驴、5骆驼、6家禽、7鱼类、8其他;(自己填写);林果业建设内容:1水果、2干果、3蚕桑、4茶叶、5油茶、6竹子、7油桐、8其它;(自己填写);服务业建设内容:1运输、2餐饮、3商铺、4其他;(自己填写);其他内容:1劳动力转移培训补贴、2实用技术培训补贴、3一年以上的技能培训或学历教育培训补贴、4退耕还林还草补贴、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贴、6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补贴、7移民搬迁补贴、8贫困村互助资金股金补贴、9贷款利息补贴、10种植养殖生产保险补贴、11商业医疗保险补贴、12教育助学金补贴、13牧民定居补贴、14低保补助、15五保补助、16其他(自己填写)。
3、项目建设规模指受扶持农户项目需求的数量规模。
4、资金合计是指农户迫切希望得到某个扶持项目所需的全部资金数量。
四、2011年以来农户受扶持情况(仅限已实施过产业项目的村进行填写,尚未实施的村不填写)
1、项目名称:以申报或批准的项目名称为准。
2、资金总额是指到户扶持项目实际到位扶持资金数量和物资折款金额。#信贷资金是指贫困户为实施到户项目,通过各种途径从银行或信用社等金融组织借贷的资金。贷款的金融机构:1农村信用社2农村商业银行3贫困村互助资金4小额信贷5其他银行(自己填写具体银行)。#其它资金是指财政扶贫资金、信贷资金以外的资金。其他资金具体来源是:1以工代赈资金;2社会帮扶资金;3部门资金,4其它。
3、受扶持时间是指从2011年以来受到的各种扶持的开始时间。按照项目资金最早的到位时间填写。
农户被帮扶情况
8、帮扶单位是指对村进行帮扶的省、市、县、乡各级单位名称。
9、帮扶人是指负责帮扶贫困农户的干部、党员、农村能人、扶贫志愿者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等。
对每一户调查结束之后,户主在表格下方“户主签字”一栏签字,调查员填写好填报时间并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