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本科公务员制度串讲2
第4章 公务员录用
(单选)公务员的录用制度,是公务员队伍的“进口”和公务员管理的首要环节。
第一节 公务员录用的含义与意义
(单选)
一、公务员录用考试制度形成于英国(单选)(07-4)我国公务员的录用适用范围仅限于国家机关增补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
(单选)公务员录用的行为主体是国家机关,录用的对象是国家机关系统以外的公民、学生或工作人员。
(简答)
三、我国公务员录用的意义
(1)有利于为国家机关选拔一批高素质的优秀人才,更好地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2)有利于抵制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加强国家机关的廉政建设;(3)有利于激励人们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第二节 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种类与录用的资格条件
一、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种类
(多选)适用非公开竞争性考试办法分情况,大体有以下几种职位:
(1)因职位特殊不宜公开招考的。例如,涉及国家安全,重要机密等特殊职位;(2)因专业特殊,难以形成竞争的;(3)录用主考机关规定的其他情况。
(单选)采用非公开竞争性考试方法录用公务员的“特殊职位”以及如何简化程序,采用什么样的评测办法,必须经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其他任何机关不能自行决定。(简答)
二、公务员录用的资格条件
1、基本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单选)(08-4)(2)年满十八周岁。(3)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4)具有良好的品行。
(5)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6)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
(单选)在我国,根据教育事业的现状,报考公务员一般要求大专以上学历,报考中央和省级公务员一般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但特殊情况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可以适当放宽。(7)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
(单选)特殊资格条件,必须经中央或省级录用主管部门批准认可,才能有效,以防止滥设特殊条件,破坏录用考试的公平竞争原则。2.限制性资格条件
凡具有这些否定性资格条件所列情况之一者,即被认为不能报考公务员。它们是:
(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2)曾被开除公职的。
(3)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
第三节 公务员录用的原则与录用考试的内容
一、公务员录用的原则
(多选)我国公务员录用的原则概括成四句话,就是:公开考试,平等竞争,严格考察,择优录用。
(单选)(08-4)(03-4)所谓平等,是指公民参加录用考试的法律地位的平等,凡具有应试资格的公民均可报考。
(多选)公务员录用考察的方式,主要有:(1)查阅档案法;(2)交谈考察法;(3)座谈会考察法。
(单选)我国在择优录用公务员时所坚持的标准是德才兼备。(简答)
二、公务员录用考试的内容
公务员录用控诉不仅考察应试者的知识和专业水平,而且更着重考察他们研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试内容大致可分三个方面:
(1)知识测验。
主要包括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两个部分。基础知识主要是指担任公务员必备的基本知识,如政治理论方面的哲学、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理论,法律处,行政管理,公文写作,科技,申论与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等;专业知识主要是指从事某一专业或职位所必备的业务知识。(2)智力测验,或叫能力测验。
主要是对应试者记忆能力、分析观察能力、综合归纳能力、数目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以及语言关系能力等一般能力的综合测验。(3)技能测验。
主要包括应试者处理实际问题的速度与质量,检验应试者对知识与智力运用的程度和能力。
第四节 公务员录用考试的方式与录用的主管部门
一、公务员录用考试的方式
(多选)公务员录用考试的方式通常包括笔试、面试和实际操作,此外还有情景模拟和心理测验。
(单选)从2000年开始实行的“申论”这一考试科目既考察了应试者多方面的知识,又考察了应试者的文字表达、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思维的深度。
(单选)结构化面试。由5~9名人员组成面试考官委员会,对应试者就个人的经历、求职动机、兴趣以及与报考职位相关的知识和建议等问题,连续发问。(单选)办公业务处理是将应试者置于一定职位爱的模拟环境中,有主考人提供一个文件筐,其中有若干份待处理的文件,文件顺序混乱,内容复杂。要求应试者在规定时间内处理完毕。(简答)
二、公务员录用的主管部门
(1)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主管部门。
中共中央组织部与国务院人事部门即国家人事部是公务员录用最高管理机构,负责全国录用公作的宏观管理。
(2)省级公务员录用主管部门。
(多选)(08-4)省级公务员录用的主管部门包括省委组织部和省级人民政府人事部门,即人事厅、局。
(3)设区的市级公务员录用主管部门。
《公务员法》规定,必要时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可以授权设区的市级公务员主管部门组织辖区内公务员录用工作。这里“设区的市级”是指地级市,与其规格相当的州、盟、行署等。“必要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设区的市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有必要单独组织录用事宜;二是设区的市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有组织录用工作的条件和能力,具体职责应根据授权范围与任务而定。
第五节 公务员录用的程序与违法处罚(简答)(08-4)
一、公务员录用的程序(1)发布招考公告;(2)资格审查;
(3)对审查合格者进行公开考试;(4)对考试合格者进行考察;(案例分析)(07—4)①录用计划的审批权问题。县人事局是否既有录用计划的审批权取决于其所在省级政府人事部门的规定,如果省级政府人事部门没有授权于县级政府人事部门,则县人事局违规。
②发布招考公告和组织考试问题。公务员录用的报考公告由政府人事部门发布,公共科目的笔试由获得授权的政府人事部门组织,用人单位不得自行发布招考公告不得自行组织公共科目的笔试。
③录用的审批权问题。县人事局没有公务员录用的审批权,需要报上级设区的市政府人事局审批。(5)体检;(6)录用。
录用有两个环节:
①提出拟录用人员名单,予以公示;②审批、备案。
(多选)《公务员法》对公务员录用考试程序作出了一些特别的规定。主要是:(1)对少数民族应试者的录用。《公务员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录用公务员时,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对少数民主报考者予以适当照顾”。(2)特殊职位公务员的录用。
(单选)录用涉及国家安全、保密或者专门技术性很强的特殊职位的公务员,不宜进行公开考试,但经中央或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
(单选)(08-4)我国新录用公务员的试用期为一年。
二、对录用工作中违纪行为的处罚
(单选)有权对录用工作中违纪行为作出处理决定的主体是录用的主管机关,即中央和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
(多选)在录用工作中,招录机关或公务员(责任人)承担违纪责任的条件共有四种:第一,不按编制限额进行录用;第二,不按所需职位要求进行录用的;第三,不按规定的资格条件进行录用的;第四,不按所需规定的程序进行录用的。
(多选)在公务员录用考试中,违纪者承担违纪责任的后果有两种:(1)宣布无效。(2)责令按规定的程序重新办理。
第5章 公务员考核
(单选)公务员考核是公务员管理的基础环节,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任用、晋升、工资福利、奖惩等的基础和依据,并可分人事决策科学化和改进人事制度提供指导。
第一节 公务员考核的含义与意义
一、公务员考核的含义
(单选)平时考核是指对公务员日常工作中的表现以及是非功过进行考察与记录的活动,重点考核公务员完成日常工作任务、阶段工作目标情况已经出勤情况。(单选)定期考核按一定的周期和固定的程序、方法进行。定期考核是考核制度的主要形式。(单选)从我国的实践情况看,对非领导成员公务员一般采取年度考核的方式,在每年年末或者翌年年初进行。
(单选)对领导成员普遍采取届中、届末考核的方式。
(简答)简述公务员年度考核与录用考察、晋升考察的区别。(1)目的不同。年度考核是对公务员的全年表现进行评价;录用考察是对录用人员的一贯工作表现进行评价,以确定能否录用为公务员;晋升考察是为晋升公务员职务进行的评价。(2)法律依据不用。年度考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录用考察依据公务员录用相关规定;晋升考察依据公务员晋升相关法规。
(3)考核组织不同。年度考核由行政首长或考核委员会进行考核;录用考察由用人部门组织实施;晋升考察由任免机关进行。
(4)考核方法和程度不同。年度考核方法和程度比较规范,有法律明确规定,程度严谨;录用考察方法和程度相对简单;晋升考察方法和程序严格。
(多选)与其他考察相比,公务员年度考核具有以下三个特点:范围广泛、定期进行、目的单一。
(简答)
二、公务员考核的意义
考核是是国家机关公务员管理的重要环节,建立和健全公务员考核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客观公正地评价公务员,激励公务员提高自身素质,改进工作绩效。(2)有利于对公务员的严格管理和严格监督。
(3)为公务员管理的其他环节提供了依据。有效的考核制度能够对公务员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这便公平地调整公务员的职务、级别、工资奖金,公正地奖优罚劣,提供了客观依据。
第二节 公务员考核的原则与内容
一、公务员考核的原则
(多选)公务员考核的原则包括全面考核和重点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客观公正与民主公开原则、分类考核原则和考用结合的原则四项。
(单选)重点考核是指在对考核德、能、勤、绩、廉的基础上,要着重考核工作实绩,并把工作实绩作为评价公务员的主要依据。
(单选)(07-4)公务员考核中最重要的一项考核原则是注重实绩。
二、公务员考核的内容(单选)(07-47)(06-4)(05-4)《公务员法》规定,“对公务员的考核,按照管理权限,全面考核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工作实绩。”
(简答)公务员考核内容中的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的基本含义分别为: 1.德,是指公务员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个人品德。2.能,是指公务员从事本职工作所需具备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3.勤,是指公务员的责任心、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和勤奋精神。
4.绩,是指公务员的工作实绩。即公务员在完成任务目标和履行岗位职责过程中,通过所提出的工作思路、采取的措施、发挥的具体作用而取得的成绩等。5.廉,是指公务员的廉洁自律等情况。(多选)对领导成员公务员的考核要求:一要体现系统性、二要体现针对性、三要体现科学性。
第三节 公务员考核的范围、等次与标准
一、公务员考核的范围
(论述)中组部、人事部2006颁布了《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对考核范围作了如下九个方面的补充规定:
1.请病假、事假的公务员的考核;
(单选)(06-4)因病假、事假累计超过半年的公务员,不进行考核。2.调任或转任的公务员的考核; 调任或者转任的公务员,由其调任或者转任的现工作单位进行考核并确定等次。其调任或者转任前的有关情况,由原单位提供。3.挂职锻炼的公务员考核;
(单选)(07-4)挂职锻炼的公务员,在挂在锻炼期间由挂职单位进行考核并确定等次。不足半年的,由派出单位进行考核。
4.单位派出学习、培训的公务员的考核;
单位派出学习、培训的公务员,由派出单位进行考核,主要根据学习、培训表现确定等次。其学习、培训的相关情况,由所在学习、培训单位提供。5.新录用的公务员的考核:
新录用的公务员在试用期内参加年度考核,不确定等次,只写评语,作为任职、定级的依据。6.(单选)(05-4)《公务员法》规定,参加考核既是公务员的权利也是公务员的义务。公务员不得不故不参加考核。如果公务员无正当理由不参加年度考核,经教育后仍然拒绝参加的,直接确定其考核结果为不称职等次。7.受处分的公务员的考核;
(单选)(03-4)公务员受警告处分的当年,参加年度考核,不得确定为优秀等次。
受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的期间,参加年度考核,只写评语,不定等次。在解除处分的当年及以后,其年度考核不受原处分影响。
8.对不进行考核或参加年度考核不定等次的公务员的考核管理;
公务员不进行考核或参加年度考核不定等次的,本考核年度不计算为按年度考核结果晋升级别工资档次的考核年限。9.对在考核中违纪行为的处理。
对在考核过程中徇私舞弊、打击报复、弄虚作假等违法违纪行为的,依照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案例分析)(05-4)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相关规定:
(1)根据国家公务员制度的规定,嘉奖是国家公务员奖励的一种,其批准权在县政府。县卫生局批准嘉奖公务员的行为属于越权行为。
(2)根据国家公务员制度的规定,对撤职的行政处分的解除期限为两年,提前解除期限不得超过原行政处分期限的一半。县卫生局提前解除张某的行政处分违反这些规定。
(3)根据国家公务员制度的规定,国家公务员在受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期间,对其进行考核,只写评语,不定等次。县卫生局对张某年终考核确定为称职等次是违法规定的。
二、公务员考核的等次
(单选)(08-4)英国公务员考核分为:优异(A)、良好(B)、满意(C)、尚可(D)和不良(E)。(单选)(08-4)美国公务员的考核等次分别为不满意、满意和特别优异三等。
(单选)(04-4)1993年颁布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将公务员的考核等次分为优秀、称职、不称职三个等次。
(单选)《公务员法》吸收了各地、各部门的意见,将公务员考核等次划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等次。
三、公务员考核的标准
(简答)(03-4)简述我国公务员年度考核中优秀与称职等次的标准。1.确定为优秀等次须具备下列条件:(1)思想政治素质高;(2)精通业务,工作能力强;(3)工作责任心强,勤勉尽责,工作作风好;(4)工作实绩突出;(5)清正廉洁。2.确定为称职等次须具备下列条件:(1)思想政治素质较高;(2)熟悉业务,工作能力较强;(3)工作责任心强,工作积极,工作作风较好;(4)能够完成本职工作;(5)廉洁自律。(多选)公务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确定为不称职等次:(1)思想政治素质较差;(2)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不能适用工作要求;(3)工作责任心或工作作风差;(4)不能完成工作任务,或在工作中因严重失误、失职造成严重大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5)存在不廉洁,且情形较为严重。
(单选)(08-4)某机关公务员500人,年度考核中被确定为优秀等次的人数最多超过100人。
第四节 公务员考核的方法与程序
一、公务员考核的方法(简答)(07-4)简述公务员考核的基本原则。
(1)领导考核与群众考核相结合。这是我党多年来实行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与民主集中制原则在考核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和运用。
(2)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这就要求对公务员既要进行平时考核,又要实行定期考核,正确处理好平时考核和定期考核之间的辩证关系,力求考核结果全面公正。(3)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将二者相结合就是定性考核必须以定量考核为客观基础,定量考核要以定性考核为基本目的。(案例分析)(08-4)公务员考核的主要方法之一是:领导考核与群众考核相结合。
首先,公务员考核要在有关行政领导人员主持下进行,他们对考核结果拥有最后决定权。其次,公务员考核还必须走群众路线,让群众参与考核。有关行政领导人员考核公务员时,要通过不同形式向群众了解公务员的有关表现,听取群众的意见和要求。
对非领导成员公务员的定期考核采取年度考核的方式,其主要程序是:(1)被考核公务员按照职位和有关要求进行总结,并在一定范围内述职;(2)主管领导在听取群众和公务员本人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平时考核情况和个人总结,写出评语,提出考核等次建议和改进提高的要求;
(3)对拟定为优秀等次的公务员在本机关范围内公示;(4)由本机关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考核委员会确定考核等次;
(5)将考核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被考核公务员,并由公务员本人签署意见。
对领导成员公务员的定期考核采取届中、届末考核的方式进行。没有明确届期的,每两年或三年进行一次定期考核。定期考核包括八项程序:(1)考核准备;(2)述职;(3)民主测评;(4)个别谈话;(5)调查核实;(6)撰写考核材料;(7)综合分析,评定考核结果;(8)反馈。
我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定期考核结果是对公务员进行奖惩、培训以及调整职务、级别和工资的直接或间接的依据。这赋予了考核结果以法律效力,使考核作用的发挥有了可靠的保证。
(多选)影响考核者知觉偏差的心理因素常见的有:(1)从众心理;(2)趋中误差;(3)近因效应;(4)晕轮效应。
二、公务员考核的程序
(单选)(07-4)考核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大致包括以下内容:
(1)根据年度考核的统一要求和本部门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考核工作计划。(2)拟定考核的具体方法和标准。
(3)向本部门公务员公布考核计划,组织必要的学习,使每个公务员都明确考核的目的和各项要求,自觉参与并积极配合考核工作。
(4)审核主管领导人员对公务员所写的评语和提出的考核等次意见,并将审核后的意见报部门负责人审定。(5)组织、指导、协调本部门各单位的考核工作。
(6)监督考核程序,对不按程序进行考核的,责令纠正。(7)受理公务员不服考核结果所提出的复核申请等等。
第五节 公务员考核结果的反馈与使用
公务员考核结果的使用
(单选)(08-4)关于考核结果的使用,法国的规定是:100分者,加薪;125分者,加薪和提级;60分者,免职。
(简答)为配合公务员法的实施,2007年1月,《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对公务员年度考核结果的使用做了如下具体规定:
1.公务员年度考核被确定为称职以上等次的,按照下列规定办理:
(1)累计两年被确定为称职以上等次的,在所定级别对应工资标准内晋升一个工资档次;
(2)累计五年被确定为称职以上等次的,在所任职务对应级别范围内晋升一个级别;(3)确定为称职以上等次,且符合规定的其他任职资格条件的,具有晋升职务的资格;连续三年以上被确定为优秀等次的,晋升职务时优先考虑;
(4)被确定为优秀等次的,当年给予嘉奖;连续三年被确定为优秀等次的,记三等功;(5)享受年段考核奖金。
2.公务员年度考核被确定为基本称职等次的,按照下列规定办理:(1)对其诫勉谈话,限期改进;
(2)本考核年度不计算为按年度考核结果晋升级别和级别工资档次的考核年限;(3)一年内不得晋升职务;(4)不享受年度考核奖金;
3.公务员年度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等次的,按照下规定办理:(1)降低一个职务层次任职;
(2)本考核年度不计算为按年度考核结果晋升级别和级别工资档次的考核年限;(3)不享受年度考核奖金;
(4)连续两年年度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等次的,予以辞退。
此外,考核结果还应当与培训相结合。考核优秀的公务员,还可以获得培训的权利,如输送到公务员培训机构学习、赴外学习、考察等,这本身对公务员也是一个激励。
(单选)(04-4)我国公务员当年考核中被确定为不称职等次的,应予以降职。
第6章 公务员职务任免与升降
第一节 公务员职务任免、升降的含义与意义
一、公务员职务任免与升降的含义
(单选)公务员任职是指有任免权的机关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和任免条件,通过法定的程序和手续,任用公务员担任某一职务的管理活动。
(单选)公务员免职是有任免权的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和免职条件,通过法定程序和手续,免除公务员所担任的职务的管理活动。
(多选)免职包括程序性免职和单纯性免职两种。
(单选)公务员职务晋升是指公务员管理机关,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根据机关工作的需要和公务员本人的工作表现与业绩情况,根据公务员原有的职务,由较低的职务升任至较高职务的管理活动。
(单选)公务员降职是指公务员管理机关,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由于各种原因不能胜任现任职务的公务员,依一定程序,降低其原有的职务,改任一种较低职务的管理活动。(简答)
二、公务员职务任免与升降的意义
(1)对于机关来说,职务任免与升降是保证机关各个职位获得适宜人选的主要途径;(2)对于公务员来说,职务任免与升降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手段;(3)公务员职务任免与升降是实现职务管理的保证。
第二节 公务员任职的内容
一、公务员任职的原则
(单选)党管干部原则是党和 国家管理干部的一项根本原则。(多选)(04-4)
二、公务员任职的方式
(一)选任制
(多选)1.选任制公务员的范围:(1)中国共产党机关。(2)人大机关。(3)行政机关。(4)审判机关。(5)检查机关。(6)政协机关。(7)民主党派机关。
(单选)“准选任制公务员”。如,全国人大常委员副秘书长、工作委员会的责任人、国务院总理的人选、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
(单选)“准选任制公务员”的职务,由国家权力机关通过或决定任命。
(二)委任制
(单选)委任制是指由任免机关在其任免权权限范围内直接委派工作人员担任一定职务的任用方式。
(单选)我国公务员的任用方式以委任制为主。
(多选)根据公务员职务管理的需要,责任制公务员任职情形可分为两种类型。(1)新进入公务员队伍的,需要进行任职。(2)公务员职位发生变化,任免机关应及时予以任职,以确认新的职务关系。
(三)聘任制
(多选)聘任制的显著特点:一是合同管理,二是平等协商,三是任期明确。
(多选)根据公务员的有关规定,两类职位可以实行 聘任制:一是专业化较强的职位,二是辅助性职位。
(单选)根据公务员法的有关规定,涉及国家秘密的专业性较强的只为和辅助性职位不实行聘任制。
(多选)实行聘任制的条件:(1)工作需要。(2)机关的选择。(3)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4)在规定的编制限额和工资经费限额内进行。
(多选)根据公务员法的有关规定,聘任制公务员管理的依据是公务员法和聘任合同。
三、关于公务员的任期制与兼职
(单选)(06-4)根据公务员兼职的规定,国家公务员在非营利性事业单位中兼职不受限制。(单选)(04-4)因工作需要并经有关部门批准,公务员可在行政机关内兼任实职的数目为1个。
(多选)(05-4)根据公务员制度有关规定,公务员可以在国家行政机关中兼任一个职务、不得在企业中兼任职务、不得在营利性事业单位中兼任职务。
四、国外公务员的任职制度
(多选)在国外,公务员的任用权属大致分为三种情形:(1)由国家元首利用。如法国规定公务员的任用权属于总统。(2)按层次高低分别任用。如泰国。(3)由各部委首长任用。如日本。
第三节 公务员免职的内容
一、选任制公务员的免职(多选)选任制公务员免职情形:
(一)任期届满不再连任,所任职务自然免除;
(二)任期内辞职、被罢免、被撤职的,所任职务免除。
二、委任制公务员的免职
(一)免职情形
免职情形分为以下几类:
(多选)1.程序性免职的情形。(1)转任职位的;(2)晋升或降低职务的;(3)调出机关的;(4)因其他原因需要免职的,如公务员因为犯了错误被辞职、撤退、开除公职等,也都需要免职。2.单纯性免职的情形。
(单选)(06-4)公务员离职学习连续一年以上的,根据有关规定,要免去离职者的职务。3.自行免职的情形。(单选)(07-4)(06-4)(05-4)(04-4)公务员如有以下条件之一时,其职务自行免除,但不再办理免职手续,由所单位报任免机关备案即可:(1)受到刑事处罚或劳动教养的;(2)受到行政撤职或开除处分的;(3)被辞退的;(4)因机构变动失去职位的;(5)死亡的。(简答)(04-4)
(二)免职的程序(1)提出拟免职的建议。
公务员所在单位或上级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拟免职人员的建议。(2)审核。
由公务员任免机关人事部门负责对免职事由进行认真审核,如属实,可交由任免机关领导讨论。
(3)作出免职决定。
按照管理权限,由任免机关领导集体讨论决定是否免职。(4)发布免职通知。
一旦领导作出免职决定,就发布免职通知,并通知公务员本人。
第四节 公务员职务晋升的内容
(简答)(08-4)(05-4)
一、公务员职务晋升的原则(1)德才兼备、任人唯贤原则。
这是我们党和国家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和坚持的选拔任用干部的原则,也是我国干部人事工作的优秀传统之一。
(2)注重工作实绩原则。
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原则,必修注重工作实绩,以工作实绩作为衡量公务员德才的主要尺度。
(3)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
要求公务员的职务晋升工作必须公开进行,要在一定范围内向公务员公布有关情况。(4)逐级晋升原则。
指晋升公务员的职务,在一般情况下应按规定的职务序列逐级晋升。
二、公务员职务晋升的条件和资格(简答)简述晋升领导职务的资格。
按照《根部任用条例》规定,公务员晋升领导职务应当具备下列资格:(单选)(04-4)(03-4)(1)提任县(处)级领导职务的,应当具有五年以上工龄和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
(2)提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一般应当具有在下一级两个以上职位任职的经历。(3)提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由副职提任正职的,应当在副职岗位工作两年以上,由下级正职提任上级副职的,应当在下一级正职岗位工作三年以上。(单选)(08-4)(4)一般应当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地(厅)、司(局)级以上领导干部一般应当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5)应当经过党校、行政院校或者组织(人事)部门认可的其他培训机构五年内累计三个月以上的培训,确因特殊情况在提任前未达到培训要求的,应当在提任后一年内完成培训。(6)身体健康。
(7)提任党的领导职务的,应当符合《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的党龄要求。
(单选)按照有关规定,无论晋升领导职务,还是晋升非领导职务,需要在近两年年度考核中定为优秀或近三年年度考核中被定为称职以上,并符合任职回避规定。
三、公务员职务晋升的程序(简答)(07-4)(06-4)公务员晋升领导职务的程序。
(1)民主推荐,确定考察对象。包括会议投票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
(2)组织考察。在考察前,要根据需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酝酿,沟通协调,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
(3)讨论决定。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党委(党组)集体讨论作出任职决定,或者决定提出推荐、提名的意见。
(4)按照规定履行任职手续。委任制职务,由任免机关依法任命。选任制职务,进行依法推荐和民主协商,由选举机关选举产生。
晋升非领导职务参照晋升领导职务的程序进行。
四、公务员竞争上岗、公开选拔
(多选)《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暂行规定》规定,竞争上岗主要适用于选拔任用中央、国家机关内设的司局级、处级机构领导成员,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纪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机关或者工作部门的内设机构领导成员。
(多选)《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规定,公开选拔适用于地方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纪委工作部门或者工作机构的领导成员或者其人选,以及其他适于公开选拔的领导成员或者人选。公务员法中规定,副调研员以上及其他相当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出现空缺,也可以公开选拔。
五、任职公示和任职试用期制度
(多选)公务员任职前公示的公示对象:
提拔担任地(厅)级以下(含地厅级)委任制领导职务的拟任人选、选任制干部的推荐提名人选、非领导职务改任同级领导职务的人选、平级转任重要职务的人选。
(单选)公务员任职前公示的公示期一般以七至十五天为宜。
六、国外公务员的职务晋升制度
(单选)功绩晋升制是以公务员实际工作成绩大小为晋升标准的晋升制度。
(单选)美国是典型的以功绩晋升制为公务员主要晋升制度的国家,从1883年起就实行了以“功绩制”为主的公务员制度。
(单选)自荐晋升制是奥地利和澳大利亚公务员晋升的一种特殊形式,指公民可以自己申请出任空缺的政府职位。
第五节 公务员降职的内容
(多选)
一、公务员降职的原则
1、能上能下原则。
(单选)在我国,公务员降职不是一种行政处分。因此,不能将降职视为组织对公务员的惩戒性行为。2.逐级降职原则。
(单选)降低公务员的职务,一般每次只降低一级。
二、公务员降职的条件。
(单选)(06-4)在我国,公务员降职的条件主要有:
(1)本人不称职。在年度考核中被定为不称职的,或在专门的任职考核中被认为不合格的,应当降职。
(2)不能胜任现职工作。包括身体健康,对执行现职有困难的;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无法从事现任工作的,因机构撤并,应予转任,而本人缺乏转任职务的专业知识,或不服从组织转任安排的,应当降职。(多选)
三、公务员降职的方式(1)职薪同时降;(2)降职不降薪。
(简答)
四、公务员降职的程序(1)所在单位提出降职安排意见。
(2)对降职事由进行审核并听取降职公务员的意见。
(3)按照管理权限由有关领导集体研究决定,并依法任免。
第二篇:公务员考试-世界历史串讲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公务员考试-世界历史串讲
鲁公发〔 2007 〕 315 号
关于印发 《 山东省中小学、幼儿园接送学生 车辆管理办法 》 的通知
各市公安局 , 教育局 , 安监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教育部、公安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农村中小学生幼儿上下学乘车安全工作的通知》(教基 [2007]12 号)规定,省公安厅、教育厅、安监局制定了 《山东省中小学、幼儿园接送学生车辆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 00 七年十一月三十日
山东省中小学、幼儿园接送学生车辆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中小学、幼儿园接送学生车辆(以下称“接送学生车辆”)及其驾驶人管理,确保中小学、幼儿园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第二条
省内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幼儿园(班)、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以下统称学校)的接送学生车辆及其驾驶人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接送学生车辆管理应遵循积极预防、依法管理、部门协作、各负其责的原则,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由公安、教育、安监等相关部门按照各自分工共同履行安全监督管理职责。
第四条 接送学生车辆分为专用 接送学生车辆 和非专用 接送学生车辆。
接送学生车辆包括 学校自备或长期租用的客车、专业道路客运企业的客车、具有营运资质的个体客车、单位接送员工子女上下学的自备客车和社会力量购置的专门用于接送学生的客车。
第五条 专用 接送学生车辆应当喷涂全省统一的外观标识,非专用 接送学生车辆应当设置全省统一的标志牌。
接送学生车辆的 外观标识式样、标志牌式样及发放程序 由省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制定。
第六条
接送学生车辆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接送学生车辆应是核定载客人数不少于 7 人的载客汽车。
(二)接送学生车辆的安全技术状况应当符合《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条件》(GB7258 - 2004)标准,并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检验合格。
(三)接送学生车辆必须参加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险、驾乘人员险和承运人责任险。
第七条
接送学生车辆驾驶人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接送学生车辆的驾驶人应具有相应准驾车型3年以上安全驾驶经历。
(二)最近3 个记分周期内无记满 12 分记录。
(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第八条
有接送学生任务的学校,应向当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接送学生车辆及其驾驶人拟用申请。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接到学校的申请后应会同当地公安等部门对拟用接送学生车辆及其驾驶人等情况进行审查,审查合格的报市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市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学生接送车辆标志牌发放工作。
第九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规定对接送学生车辆进行安全技术检验和注册登记,并负责专用接送学生车辆外观标识的监督检查。
除定期检验外,接送学生车辆每学期开学前应当进行一次安全技术检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验,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营。
第十条 非专用接送学生 车辆应在前风窗玻璃右下角和后风窗玻璃适当位置分别放置接送学生车辆 标志牌。
第十一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积极 配合学校定期对学生及接送学生车辆驾驶人进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第十二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加强对非法接送学生车辆的清理。交通民警在路面执勤中,发现未喷涂外观标识或无标志牌的接送学生车辆,应责令其停止运营,并将 非法接送学生车辆 情况通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及相关学校。
第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使用或租用拼(组)装车、报废(或延缓报废)车、外地机动车接送学生,不得使用或租用货运汽车、三轮汽车、低速载货汽车、后三轮摩托车、拖拉机等非客运车辆接送学生。
第十四条
接送学生车辆可以借用公交专用车道行驶,并与公交车享受同等优先通行权。
第十五条
学校应建立自备或租用接送学生车辆安全管理机制,对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接送学生车辆驾驶人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建立学生接送车辆和驾驶人档案,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安全责任制,明确安全责任人。
第十六条 单位使用自备车辆接送学生的,应将车辆及驾驶人信息报学生所在学校备案,并办理接送学生车辆相关手续。
第十七条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上下学的组织管理,科学调整学生上下学时间,合理安排学生接送车辆数量,杜绝超员现象。
第十八条
接送小学低年级和幼儿园学生的自备和长期租用车辆,学校或幼儿园应安排随车照管人员。
第十九条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教育学生不乘坐非法营运车辆,发现接送学生车辆的违规行为应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第二十条 接送学生车辆发生造成学生伤亡的交通事故,学校应及时报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
第二十一条 教育行政部门应将接送学生车辆安全管理纳入学校安全管理年终考核内容。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第二十二条 安全监管部门应将接送学生车辆安全管理纳入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范围。
第二十三条 学校不履行接送学生车辆安全管理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教育行政部门应对学校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相应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 公安、教育、安监部门对在接送学生车辆管理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应当视情况联合或分别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十五条 各市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应制定接送学生车辆优惠政策并对接送学生车辆给予适当经济补助。
第二十六条 各市教育、公安、安监等部门应建立接送学生车辆安全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分析接送学生车辆及其驾驶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加强接送学生车辆安全管理的对策措施。
第二十七条
各市可依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 2008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PAGE
PAGE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JimiSoft: Unregistered Software ONLY Convert Part Of File!Read Help To Know How To Register.]***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第三篇:新闻学-本科-专科 大学语文 串讲资料
《大学语文》串讲资料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学知识
第一节
语言知识
语言知识的考核,应从阅读理解课文的需要出发,只对本教材中所出现的字词、语句的含义进行解释,不作语法方面的分析。(文言文)
1.解释常见文言词语的具体含义。主要是辨识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的词语,特别注意掌握那些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具有生命力的文言词语。
2.解释含有常见文言特殊句式的词组或短语。这些常见文言特殊句式有: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用、被动句式、倒序句式。
3.解释现代语体文中常见的疑难词语。
第二节
文学知识
《大学语文》中的文学知识,主要指的是作家作品基础知识和文体基础知识。作家作品基础知识考核,以每篇作品前的作者或专书简介为依据;文体基础知识考核,以教材中四篇文体简介文章中所涉及的知识为依据。
1.作家作品知识的考核内容,包括作者所属朝代或国别,重要作家的政治主张、文学主张、文学史地位和主要代表作。
2.阅读《议论文的阅读与写作》一文,理解下列名词术语,并能结合教材选篇中的材料予以辨识: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据类别:事实论据、理论论据。
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论证方法:归纳法(含例证法)、演绎法、比较法(包括对比法、类比法)。
驳论着眼点:驳斥论点、驳斥论据、驳斥论证。
3.阅读《记叙文的阅读与写作》一文,理解下列名词术语,并能结合教材选篇中的材料予以辨识:
叙述方式:顺叙、倒叙、插叙、平叙。
人物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为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环境描写:自然景物描写、社会环境描写;场面描写。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在叙事中抒情、在议论中抒情。
议论方式:夹叙夹议、叙后评议。
4.阅读《诗歌的抒情方法》一文,理解下列名词术语,并能结合具体作品予以辨识:
古代诗歌文体:楚辞、汉乐府、乐府旧题、古体诗、近体诗、律诗、绝句、慢词、小令。
抒情方法:直抒胸臆、意象表现;借景抒情(包括自然天成、融情入景、移情于景、因情造景)、借事抒情、借举止抒情、借比喻抒情、借象征抒情、借典故抒情。
5.阅读《小说的艺术特点》一文,结合具体作品,理解下列名词术语: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人物形象:性格特征、个性特点;人物描写方法。
心理刻画:直接心理描写、间接心理描写。
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表现方法:倒叙方式、前后照应、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对比、铺垫、烘托、反衬、类比、象征等。
第二部分
作品阅读分析
散文部分占28分。议论文部分8分,记叙文部分20分。诗歌部分18首诗占20分。小说占7分。
第一节
散文中的议论文
共27篇文章议论文10篇,记叙文17篇。27篇中还可以做一个分类:其中文言文包括议论文和记叙文共12篇,现代文12篇这些是(中国文学)。外国文学有3篇。
一、议论文总体考核要求
归纳文章的分论点和中心论点。
认知文章所用论据的类别及其所证明的论点。
辨识文中所运用的论证方法和驳论着眼点。
识别文中所采用的比喻、比拟、排比、对偶、层递、设问、反诘等修辞手法,并说明其主要表达作用。
二、10篇议论文的具体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
(1)《寡人之于国也》
文章的特点:
第一自然段:讲孟子的名字和历史时期、孟子的主张、孟子的倡导。
第二自然段:讲孟子文章的特点:1.采用欲擒故纵的手法2.用各种个样的比喻来增强论辩的形象性和说服力3.有大量整齐、对称的排偶句。
关于《孟子》这本书
共有7篇组成,作者:孟子和他的学生万章等人共同编写。孟子是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
概括本文所体现的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体会孟子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
归纳文章的层次内容,理解本文以“民何以才能加多”为线索展开论说的结构特点,体会孟子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说理艺术。
指出文中的比喻,说明其比喻意义,理解孟子散文善用类比法说理的特点。
认知文中的排比句,说明其表达作用。
重要的看每篇课文的提示!
(2)《秋水》(节)
作者庄子,名周,是老子之后,道家的代表人物,后世把他和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主张顺应自然,提倡“无为而无不为”。
庄子的文章想象丰富,笔调恣肆,辞藻瑰丽,并多采用寓言形式,富有浪漫色彩。
理解本文“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中心论点,体会其现实意义。
理解文章自始至终贯注着人的认识要受到空间、时间、后天教育限制的观点。
认知本文以寓言方式说理、以对话形式展开的艺术特色。
说明文章开头景物描写对表达主旨所起的作用。
认知文中的比喻句,说明其比喻意义,体会庄子散文善于援譬设喻的特点。
认知文中运用类比法、对比法、例证法进行说理的地方,理解例证与喻证的主要差别。
认知文中的排比句,说明其表达作用。
认知文中的反诘句,体会反诘是更有力的肯定。
(3)《五代史伶官传序》
识记本文是一篇史论。
理解文章“国家盛衰、兴亡的关键在人事”的中心论点。
说明全文通过对比进行说理的方法。
认知文中的历史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
理解并记住“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等格言名句。
(4)《论毅力》
认知本文的总论点是“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理解作者所强调的核心观点是“只有毅力至强方能取得事业的最终成功”。
说明全文通过正反对比进行说理的方法。
认知文中的层递句式,说明其表达作用。
认知文中的比喻,理解其比喻意义。
(5)《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理解演说中“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三大教育思想。
指出演说的针对性,体会其现实意义。
理解“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的内涵,体会精神独立、学术自由的理念。
指出文中运用对比论证方法的地方,体会演说有破有立、观点鲜明的特点。
体会本文情理并重、恳切告诫、既以理服人、又以情动人的演说风格。
认知本文亦文亦白、言简意赅的语言特点。
(6)《容忍与自由》
认知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理解“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是不能容忍的心理根源。
理解“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是不正确的态度。
认知文中的主要事实论据,说明其所证明的论点。
(7)《咬文嚼字》
认知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认知文中的实例论据及其所证明的论点,理解本文所擅长的归纳论证方法。
认知文中的理论论据及其所证明的“文贵创新”论点,理解本文所运用的演绎论证方法。
认知文中“月轮”、“月晕”的比喻意义,体会文字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的不同特点和作用。
(8)《吃饭》
概括各段的中心旨意,理解文章的总论点是揭示、嘲讽隐藏在“吃饭”背后的名实背离、相互掩饰的人情世态。
认知本文所提倡的“和而不同”社会理念。
认知文中将吃饭、艺术、政治连类生发的地方,体会本文善于联想的特点。
认知文中的比喻句及其比喻意义,把握本文精于类比的论证方法。
认知文中的引征论据及其含义,体会本文广征博引、妙趣横生的特色。
(9)《我的世界观》
体会“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人生观的深刻意义。
理解“人虽然能够做他所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所想要的”这句话的自律和宽容内涵。
体会作者献身于科学、艺术奥秘的“深挚宗教情感”。
体会本文清纯朴实、深刻锐利、坦诚自然、洞明清晰的为文风格。
(10)《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
理解主观臆断、自我中心主义和狂妄自大是产生愚蠢见识的根源。
理解坚持科学认知态度和善于听取不同意见是避免愚蠢见识的基本方法。
理解树立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观念是克服愚蠢见识的根本途径。
指出文中的例证及其所证明的论点。
体会本文通过“我”与“你”的“对话”口吻展开说理的效果。
指出文中的假设句,说明其表达作用。
第四篇:公务员制度
公务员制度: 名次解释:
1、公务员制度:是指党和国家对公务员实行科学管理而建立的一套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即公务员制度是通过制定法律和规章,对公务员依法进行管理的总称。是指党和国家为其政治和行政目的而建立的制度。
2、公务员权利:国家法律基于公务员的职责和身份,对公务员有资格享受某种权益,有权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以及要求他人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的许可和保障。
3、公务员义务:国家法律对公务员必须作出一定行为或者不得作出一定行为的约束和强制,即国家通过法律规定公务员所必须履行的某种责任。
4、职位分类:以职位分类为分类对象,根据公务员职位的工作性质、责任轻重、难易程度和所需资格条件等因素分为不同的类别和等级,为公务员管理提供依据的人事分类制度。
5、品味分类:以人为分类对象,通常以人的职务高低、资历深浅和应获得报酬多少为标准对公务员进行分类的人事分类制度。
6、公务员录用制度:指根据国家管理的需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采用公开考试、严格考核的办法,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从符合法定资格条件的公民中,择优录用担任某种职务的制度。
7、公务员交流制度:公务员的交流,是指国家机关根据工作需要或公务员个人愿望,通过调任,转任、轮换、挂职锻炼等形式变换公务员的工作岗位,从而产生、变更或消灭公务员职务关系或工作关系的一种人事管理活动与过程。把这一活动与过程的有关事项以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并保证贯彻执行,就形成公务员的交流制度。
8、公务员考核制度:公务员考核是指公务员管理部门依照管理权限,依据公务员考核的内容、标准、程序和方法,对公务员进行考察和评价,以此作为对公务员进行奖惩、培训、辞退以及调整职务、级别和工资依据的制度。
9、公务员回避制度:为了保证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保证公正廉洁,防止因为亲属关系等因素影响工作,而对公务员在担任职务、任职地域和执行公务等方面作出限制性规定的法律制度。
10、公务员纪律:公务员纪律是指以法律形式规定的指导、调整、约束、规范公务员行为的准则,是公务员的行为规范,用于保障公务员按其职责履行公务,保障行政工作的正常进行。
简答题:
1、简要叙述我国公务员义务的主要内容:
1.获得履行职责应具有的工作条件
2.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 3.获得工资报酬、享受福利、保险待遇;
4.参加培训;
5.对机关工作和领导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
6.提出申诉和控告; 7.申请辞职;
8.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2、简要叙述我国公务员权利的主要内容
答:1.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 2.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
4.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5.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
6.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
7.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道德;
8.清正廉洁,公道正派;
9.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3、简要叙述公务员申诉与控告的区别
1.目的不尽相同。申诉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人事权益,而控告除了有维护公务员合法权益的目的外,还有要求上级机关或者其他专门机关依法惩办侵害其合法权益的机关及其领导人员的目的。
2.客体不同。申诉的客体是人事处理机关的决定,控告的客体是侵害公务员合法权益的机关及其领导人员。
3.范围不同。申诉的范围法律明文规定,主要涉及人事关系,而对机关及其领导人员的控告内容没有限制,对机关及其领导人员的任何违法违纪行为,只要公务员认为该行为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都可以进行控告。
4.程序不同。申诉有法定的较为完善的复核、申诉、再申诉程序,有层级限制,公务员只能按照层级逐级申诉,而控告不受层级限制。
4、简要叙述公务员辞职与辞退的区别
答:1.辞职是公务员自己提出的,是自愿的行为,也是公务员的权利,而辞退是由国家机关解除与公务员的任用关系,是国家机关单方面的行为,是国家机关的权力。
2.原因不同。辞职一般是公务员出于自身的原因如出国学习等由公务员自己提出的,而根据公务员法第八十三条的规定,辞退的原因是由于公务员在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等情形。
3.后果不同。辞职享受其他法定待遇,但没有辞职费,并且公务员在辞职后还有一定的从业限制,如公务员法第一百零二条的规定,公务员辞去公职的,原系领导成员的公务员在离职三年内,其他公务员在离职两年内不得到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企业或其他营利性组织任职,不得从事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营利性活动。而被辞退的公务员可以领取辞退费或者根据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同时也没有上述的再就业限制。
5、简要叙述如何完善公务员保障制度
答:1.健全公务员保险制度的内容。一方面着手建立失业保险制度,另一方面要健全和完善退休、工伤、医疗、生育各方面的保险制度。
2提高公务员保险管理和服务的社会化程度。成立独立于机关外的社会保险体系,积极创造社会条件,确保公务员保险制度社会化的顺利进行。.3.完善公务员保险基金的运营和监管。按照行政管理与基金运营分开的原则,进行养老、失业、工伤、医疗保险基金的管理。在公务员保险基金使用监管上,积极借用国外措施,使保险基金在国家保证机制下保值增值,创造社会财富。建立由财政、审计、银行、工行等参加的基金管理委员会,严格审批公务员保险基金预算和决算,建立统一规划与分散操作相结合的公务员保险管理机构。
6、简要述叙成为一名公务员的基本条件 答: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年龄为十八周岁以上,三十五周岁以下 3.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具有良好的品行
5.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6.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和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7.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职单位所要求的资格条件 8.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
案例分析。。
1、关于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存在的问题: 找出原因 存在问题
提出改革方案 存在问题:
1、在工作中不能获得提升
2、所从事的工作不具有挑战性
3、努力工作不一定能得到相应的回报
4、对自己的直接上级的管理方法和风格不满意
5、工作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
6、组织不够公正
7、对单位内部工作不满意
改革方案:1、2、3、完善人才自主创业环境
4、建立严格的绩效考评和激励制度
5、明确规定岗位专业考试
2、如何提高公务员工作的积极性 原因 存在问题 方案
综合分析:交流与回避制度
第五篇:公务员制度
第一章
公务员总论
公务--于私务活动、劳务活动,是指对国家事务所进行的管理、组织、领导、监督等活动。公务一般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1.公务具有管理性。2.公务具有职能性。3.公务具有职务性。4.公务具有合法性。私务--通常是指以个人名义、代表个人并为个人利益服务而进行的活动。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主体不同(2)行为性质不同
官员--指在党政机关、军队里具有一定领导职务的公务人员,官员必须隶属于具体的组织,具有公众性、权威性、行为规范性等特点。
公务员——是指在各级政府机关中,行使国家行政职权,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
中国公务员---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公务员制度——即是通过制定法律和规章,对公务员依法进行管理的总称。
中国公务员制度---指国家通过制定法律规章,对各级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依法进行科学管理的制度。
一、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历史沿革
(一)古代
1.世袭制:先秦的2.荐举制:秦汉至魏晋南北朝的 3.科举制:
隋唐——科举制度
宋——科举制度发展到鼎盛时期
明——科举制度: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
清——科举制度: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科举制度被废止。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三)新中国——这一时期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1、创立和发展阶段——1949年10月-1966年“文化大革命”
2、挫折倒退阶段——1966年5月-1976年lO月
3、法制化建设阶段——1976年10月-1993年8月
(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1、1978年底-1987年9月—公务员制度思路形成阶段
A、1980年——邓小平同志在提出了“坚决解放思想,克服重重晾碍,打破老框框,勇于改革不合时宜的组织制度、人事制度”
B、1984年—着手起草《国家工作人员法》
C、1985年—改名《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条例》
D、1987年—改名为《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
2、1988年3月-1993年8月—试点和法规修改阶段
A、1988年3月—法规起草进入实践探索阶段。
B、1989年初—1990年--进行试点。
C、1993年8月14日——国务院发布《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该条例自1993年10月l日起施行。
3、1993年10月-1997年9月——全面实施阶段4、1997年10月以来——制度深化完善阶段
二、我国国家公务员的概念理解
应着力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依法履行公职
纳入国家行政编制
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 –什么是行政编制
–工作人员的工资和日常办公经费,由行政经费开支,执行国家职能及政治体系管理职能的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国家检察机关、党派机关、政协机关、人民团体所使用的人员编制,列为国家行政编制。行政编制是人员编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类别之一。–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中国共产党机关的工作人员
人大机关的工作人员
政协机关的工作人员 审判机关的工作人员检察机关的工作人员
民主党派机关的工作人员。
三、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目的(意义)1.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2.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3.有利于公务员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4.有利于公务员素质的提高。
四、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原则
(一)中国公务员制度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二)中国公务员制度贯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三)中国公务员制度贯彻中国共产党的干部路线和方针
(四)中国公务员制度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
五、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
(一)与外国公务员制度相比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
A.公务员不搞“政治中立”。B.我国公务员制度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C.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D.我国公务员不搞“两官分途”。
•1.范围扩大,界定清晰。2.领导问责,引咎辞职。3.职位聘任,进出自由。4.三分职位,多劳多得。5.服从命令,违法抵制。6.纪律细化,处分严明。7.工资简化,政体分开。8.司法严肃,一职双“考”。9近业避止,疏远三年。10.反腐利剑,增廉考核。
六、中国公务员管理
(一)公务员管理
公务员管理--运用科学的原理、原则、制度和方法,对公务员的录用、考核、任用、奖惩、薪酬、流动等工作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监督、控制等一系列管理活动。
(二)中国公务员管理的一般原则
(1)公开平等原则(2)竞争择优原则(3)依法管理原则(4)分类管理原则(5)监督与保障并行原则(6)功绩制原则7)德才兼备原则
公务员管理机构——根据管理公务员事务需要,代表国家或政府依法对公务员的录用、考核、晋升、工资、退休等实施管理的组织,它是由若干个担负公务员管理任务的机关构成的。
(一)我国人事管理机构的历史沿革 1、1949年11月—成立政务院人事局2、1950年11月—成立中央人民政府人事部 3、1954年—成立国务院人事局4、1959年——政府机关人事局5、1968年——内务部撤销 6、1978年3月——民政部政府机关人事局7、1980年——国家人事局8、1982年——劳动人事部9、1988年——人事部10、1993年——人事部
(二)公务员管理机构的设置形式和职责权限
1、公务员管理机构的设置形式
A、从纵向来看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中央人民政府设立的公务员管理机构 一类是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的公务员管理机构
B、横向来看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的综合性的公务员管理机构
一类是各级人民政府的各工作部门设立的执行性的公务员管理机构
2、公务员管理机构的职责权限 A、综合管理机构主要职能是:
(1)制定公务员管理规范。(2)对同级政府各部门的人事机构和下级人事部门进行业务指导
(3)对某些管理事务进行跨部门、跨地区的组织协调。(4)根据管理权限的划分,行使审核、审批权。(5)对公务员管理工作实施监督。B、部门执行机构
(1)录用权。(2)考核权。(3)奖惩权。(4)升降权。(5)任免权。(6)辞退权。(7)其他人事决定权 第二讲 案例分析公务员热的原因
•我国目前“官民比”1:197.69 •截止2003年底,我国公务员的总数是636.9万人,这其中:
• 中央机关有47.5万人 省级机关是53.5万人 地市一级是144.6万人
县一级最多,县市级是285.2万人
乡一级是106.1万人。党政机关是600万多事业单位是2900万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机关和事业单位工勤人员是900多万 现状:
1.2005年,中央、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公务员招考报名人数达到54万,经过用人部门审核合格的人数31万,而此次公务员招考提供的岗位是8400余人,人才供求之比高达37.3∶1。
2.2006年国家公务员招录考试,中央国家机关有97个部门8662个职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考,但到10月28日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上报名截止日,全国总报考人数已接近100万,有36.5万人参加考试,在一些热门职位上,录取比例超过1000:1。
3.自2001年中央、国家机关招考实行网上报名以来,报名人数就一路攀升,五年里分别达到32904、62268、121165、360240、541552人,增长幅度分别为89%、95%、197%、50.3%。
4.“博士生一走廊,硕士生一礼堂,本科生一操场”
•公务员的生活是,“一杯茶,两个会,三张报纸,四圈麻将,五个QQ自己跟自己聊。” •“倘如不犯大错误,在公务员位子上你可以一直干下去,„小车不倒只管推‟。” •案例讨论:20万年薪去考公务员
•讨论题:
1.结合此案例,分析高薪白领弃商从政的的原因。•
2.公务员应该选拔什么样的人才?
•原因:
第一:金饭碗----收入、福利 第二:铁交椅----稳定、升迁 第三:一支笔----权利影响 第四:名片----社会地位 第五:信用卡-----信用优惠 第六:一张网----人脉资源 第七:户口本----进京、城市户口 报考条件:
第十一条 公务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年满十八周岁;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四)具有良好的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
(七)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考试科目:
•公共科目+面试
公共科目笔试的内容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两科。报考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考生均参加《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考试,其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分为(一)、(二)两卷,分别用于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的报考者,并在题型、题量、难度等方面有所不同。
•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常识判断(侧重法律知识运用)、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全部为客观性试题。《申论》主要通过报考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报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第三章
职位分类制度
一、公务员职位的概念和特征
(一)职位
职位
组织-员工-职务和责任
(二)职位三要素:
1、权力的组织分配
2、通过工作人员完成3、完成工作所需的权力
(三)职位具有六个主要特征:
(1)以事为中心(2)事在人先(3)数量有限(4)相对稳定(5)标准统一(6)分类明确 二、公务员职位分类的原则
(一)兼顾原则
(二)范围适宜原则
(三)中心唯事原则
(四)最低位数原则
(五)配比合理原则六)相关配套原则
(七)法制原则
(八)动态原则
三、公务员职位分类的内容 综合管理类:
专业技术类:法医、海关商品归类、工程技术、化验技术
一、纯技术性
二、低替代性
三、技术权威性
行政执法类:工商、税务、质检、环保等
行政监管、行政处罚、行政稽查、行政强制
四、综合管理类公务员职务序列
国家公务员的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1)领导职务
A、选任-正职:国务院、军委、法院、检察院、地方系列B、委任-副职:(2)非领导职务
A有利于精兵简政、提高效率、理顺关系B确定适当比例限额;
C根据工作需要设置,实职但不具领导资格;D各级非领导职务设置,不得突破规定的比例限额。E上级机关的设置职数应多于下级;综合部门应多于专业部门。
五、其他职务(二十条)
《人民警察警衔条例》五等十三级
•1.总警监、副总警监2.警监:一二三级3.警督:一二三级4.警司:一二三级5.警员:一二级 •专业技术总警监…..•《海关关衔条例》五等十三级
•1.海关总监、副总监2.关务监督:一二三级3.关务督察:一二三级4.关务督办:一二三级
5.关务员:一二级专业技术总警监…..•外交人员五等六级
•1.大使2.公使3.参赞4.秘书:一二级5.随员
第四章
公务员录用制度
公务员管理三口:进口、楼梯口、出口
进口的四种方式: 选任 委任 聘任 考任
一、考试录用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一)考试录用制度在中国的产生
科举制度——
1、夏商周到魏晋南北朝
2、隋文帝时设立“秀才科”;隋场帝时,又增设“进士科”
3、唐朝——常科和制科两种。
4、宋代——开创了“殿试制度”,5、明清——科举制成为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
A、童试 B、院试C、乡试D、会试E、殿试
(三)考试录用制度在西方国家的发展
1.英国的文官制度是19世纪中叶建立起来的。
A资产阶级革命以前——“恩赐官职制”。B19世纪后,——“政党分肥制”。C1853年--三人委员会。D、《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E、1870年第二个枢密院令 2.美国联邦建立早期——“政党分脏”
3、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法国的公务员制度——《公务员总章程》 4.德国是西方最早实行考试录用官员制度的国家
二、公务员录用制度的含义和原则(一)公务员录用制度
古人说:“为政之要,首在择人”。
公务员的录用:招录机关通过法定程序采用公开考试、严格考察的办法和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选拔优秀人才担任主任科员以下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的人事制度。
(二)公务员录用制度的原则
1.公开考试 2.平等竞争 3.严格考察4.择优原则
三、公务员录用的范围 国际两种:
1.所有职位:法国 2.低级职位
考试录用范围:主任科员以下的非领导职务
主任、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
委任、选任:主任科员以上的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
四、公务员录用考试的方法和标准
(一)公开考试--才 才:文化水平、业务知识、工作能力
1.笔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申论 2.面试
(二)严格考察--德 德:政治思想表现、道德品质
1.复审2.面试3.征求意见
(三)公务员考试录用的程序
1.发布招考公告2.对报考人员进行资格审查
3.对资格审查合格者进行考试:笔试和面试(特试4.对考试台格者进行录用考核 标准: 内容: 方法:
5.提出拟录用人员名单,办理录用手续——由地市以上人民政府人事部门审批。6.试用
五、公务员考试录用的特点
(一)公开性1.招考政策公开 2.报名时间、条件、对象公开3.用人部门、招考职位、任职资格条件 4.考试时间、方法、程序公开5.考试成绩、录取结果公开
(二)平等性
(三)竞争性
六、不能报考公务员的人员
(一)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故意、过失)
•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二)被开除公职的
•公职: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
(三)其他法律规定不得录用 第五章
公务员考核
一、公务员考核的含义、意义
(一)公务员考核的含义
英美—“考绩”法国—“鉴定”日本—“勤务评定”
公务员的考核制度
公务员考核依据《公务员法》《国家公务员考核暂行规定》《国家公务员考核实施细则》
(二)公务员考核的意义
1.有利于加强对公务员的管理 公务员的管理制度:2.有利于优化公务员队伍的必要方式与途径3.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4.有利于群众监督公务员的必要手段
二、公务员考核的原则、对象、内容和方法
(一公务员考核的原则1.客观公正原则2.民主公开原则3.注重实绩原则4.简便易行原则
(二)公务员考核的对象、内容 对象:
非领导成员公务员-非领导职务公务员、不属于领导成员公务员的领导职务公务员 内容:
1.德——主要包括政治思想与道德品质两个方面。2.能——业务知识、工作能力
3.勤——勤主要包括公务员的出勤情况和努力工作的情况。
协同配合、互相支持、服务性:坚守岗位、热情周到。
4.绩——绩主要包括公务员在履行职责中所完成的工作项目、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工作效益、适应能力等项内容。
5.廉--为人处事的廉洁,不贪污、不受贿、不侵占、不挪用。
(三)公务员考核的方法
1、平时考核 考勤、工作检查2.定期考核
(四)我国公务员定期考核的基本程序
A、个人总结B、群众评议C、主管领导提出的考核等次意见D、机关负责人(授权委员会)确定考核等次
三、公务员考核的等次、标准和后续管理
(一)公务员考核的等次
1、英国——“特别优异”、“甚为良好”、“满意”、“普通”、“不良”五等;
2、法国——“较标准非常低劣”、“较标准低劣”、“合乎标淮”、“较检佳优良”、“较标准非常优良”五等;
3、日本——“出类拔萃”、“特优”、“优”、“良”、“劣”五等
4、美国——“不满意”、“满意”、“特别优异”三等:
5、我国——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
(二)公务员考核的标准
1、优秀等次——基本标准:
2、称职等次——基本标淮:
3、不称职等次——基本标准:4、基本称职——基本标准
(三)公务员考核的后续管理 1.对于考核结果为优秀等次的奖励
•(1)公务员考核被确定为称职以上等次的,以基本十二月份基本工资额为标准,发给一个月的奖金。
•(2)对考核确定为“优秀”等次人员,可按照《国家公务员奖励暂行规定》给予记功或嘉奖。
•(3)公务员在现任职务任期内,考核连续两次被确定为称职以上等次的,在本职务工资标准内晋升一个工资档次。
•(4)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优秀”等次的人员,可提前具备晋升资格。
•(5)公务员连续三年被确定为优秀等次,在本职务对应级别内晋升一级。
2.对于考核结果为称职的奖励
•(1)公务员考核被确定为称职以上等次的,以基本十二月份基本工资额为标准,发给一个月的奖金。
•(2)对考核确定为“称职”等次中表现特别突出的人员,可按照《国家公务员奖励暂行规定》给予记功或嘉奖。
•(3)公务员在现任职务任期内,考核连续两年被确定为称职以上等次的,在本职务工资标准内晋升一个工资档次。
(4)公务员连续三年被确定为称职以上等次的,具有晋升职务的资格。
•(5)公务员连续五年被确定为称职以上等次的,在本职务对应级别内晋升一级。
3.对于考核结果为基本称职的处理
•对确定为“基本称职”等次的人员,可视为“称职”等次晋升级别和、工资,但一年内不得晋升职务,通过诫勉谈话、离岗培训等,促其改正提高。4.对于考核结果为不称职的处理
•(1)对确定为“不称职”等次的人员,当年定为不称职的,要按有关规定降职,工资级别作相应调整。降职后,其职务工资就近就低套入新任职务工资档次。其原级别在新任职务对应级别范围内的,不降低原级别;原级别高于新任职务对应级别的,降到新任职务对应的最高级别,并执行相对应的级别工资。•(2)连续两年确定为不称职的,要按规定予以辞退。
四、公务员考核的发展趋势
(一)全员优化趋势
(二)主动参与趋势
(三)目标管理趋势
(四)审计监督趋势
(五)公开监督趋势
(六)简便易行趋势
五、国外公务员考核
(一)英国——“功绩考核制”以考绩为主:
每项评定有五个等级;A(杰出)、B(优良)、c(满意)、D(尚可)、E(欠佳)。
(二)美国——(1)工作数量;(2)工作质量;(3)工作适应能力。考核结果分为三等:优等、满意、不满意。
(三)日本——评价的结果划分成A、B、C、D、E五个等级。
第六章
公务员职务任免
公务员任用方式1.委任制2.考任制3.选任制4.聘任制
一、公务员职务任免的含义
二、我国职务任免制度的特点
(1)在任免的对象上作了严格的区分。(2)任免对象和条件的规定更完整更全面。(3)任免内容的规定全面。
四、任免机关和任免权限
(1)国务院(2)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3)自治州、设区的市人民政府(4)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人民政府(5)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6)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门
五、任职手续的办理
1.在什么情况下必须办理任职手续(1)新录用人员试用期满合格的
(2)从其他机关及企业、事业单位调入国家行政机关的(3)转换职位的 4)晋升或降低职务的(5)免职后需要恢复工作的(6)其他原因需要任职的
2、任职程序
(1)用人单位或上级提出拟仟职人选(2)对拟任职人选进行考核
(3)按照管理权限,由有关机关领导集体讨论决定是否任职(4)对决定任职者颁发任职通知和任命
3、有关公务员兼职的规定
(1)国家公务员原则上一人一职。
(2)确因工作需要,经任免机关批准,公务员可以在国家行政机关内兼任一个实职。(3)国家公务员不得在企业和营利事业单位兼任职务(4)兼职不得领取报酬
六、公务员免职手续的办理
1.在什么佰况下必须办理免职手续
A转换职位的;B晋升或者降低职务的;C离职学习期限超过一年的;D因健康原因不能坚持正常工作一年以上的;E调出国家行政机关的;F退休的;
G因其他原因需要免职的。
第一种类型为程序性免职 第二种类型为单纯性免职 2.免职程序
(1)所在单位或上级提出拟免职的建议;(2)对免职事由进行审核;(3)按照管理权限,由有关机关领导集体刘论决定(4)发布免职通知。
3、公务员职务自行免除的规定
(1)受到刑事处罚或劳动教养的;(2)受到行政撤职或开除处分的;(3)被辞退的;(4)冈机构变动失去职位的;(5)死亡的。
第七章
公务员职务升降
一、职务升降制度的含义
公务员职务升降制度 升职 降职
二、务员职务升降的特点
(1)坚持了党管干部和德才兼备、任人难贤(2)体现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3)突出了工作实绩(4)强调了依法办事
三、职务升降制度的作用
1.是保证各个职位获得合适人选的主要途径3.是选贤任能、优胜劣汰的重要手段
2.是合理使用公务员、充分发挥公务员作用的有效办法职务升降关系到公务员合理使用问题。
四、晋升
(一)原则
德才兼备 任人唯贤 竞争上岗-机关内设机构的领导职务,厅局级以下。公开选拔-厅局以下领导职务和副处以上非领导职务
职数限额-就是要求公务员晋升职务,必须在国家核定的职数限额内进行,本准突破职数限额。行政机关必须在“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的基础上设置职位,确定其领导职数和非领导职数。逐级晋升-一般不得越级晋升,要严格按照公务员职务名称序列中的等级逐级晋升。
(二)职务晋升条件: 标准条件
资格条件
1、标准条件:
A思想政治素质-德a理论水平b理想信念c思想创新d政治责任e正确用权f民主集中 B工作能力-才
理论水平、政策水平、计划、决策、组织、协调
执政能力(五种能力)C文化程度-学历水平、文化水平、专业知识
2、资格条件
A晋升科、处、司(厅)、部级副职和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职务 B晋升助理调研员、调研员职务C晋升助理巡视员、巡视员职务 D晋升处级副职以上领导职务
E晋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副职和国务院各工作部门司级副职
F晋升处级,副升正两年,下级正职升上级副职三年。G晋升必须五年积累三个月培训。
(三)职务晋升的程序
(1)民主推荐(2)组织考察(3)讨论决定(4)任职手续
五、降职
(一)公务员降职的含义
正确理解降职和降级的区别:职务等次的降低1.原因不同:2.目的不同:3.时间不同:
(二)降职条件
1、我国公务员制度规定:担任科员以上职务的国家公务员,在考核中被确定为不称职的,或者不胜任现职又不寅转任同级其他职务的,应子降职。
2、公务员不称职或不胜任现职大致有两种情况:
一是本人不求进取,思想作风差,不认真履行自身职责。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对其实施降职;二是本人缺乏履行现职的条件和能力。后种情况,要认真分析原因,并尽可能让公务员转任同级其他职务。在同级其他职位没有空缺时,也应实施降职。
3、对公务员不称职或不胜任现职的认定途径:
一是实施考核; 二是在平时考核的基础上专门实施任职考核。实施任职考核应由任免机关承担。
(三)降职程序降职程序
(1)所在单位提出降职安排意见。(2)对降职事由进行审核。(3)按照管理权限由主管机关领导集体研究决定,依法办理。
第十二章
辞职辞退制度
一、辞职
公务员辞职的三种类型:(1)辞去公职-本人意愿(80条)(2)工作变动辞去原领导职务和自愿辞职(3)领导成员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
(一)公务员辞职--是指公务员根据本人意愿,依照法律规定,在一定条件下,辞去公务员的职务,解除与国家行政机关关系的行为。理解:
(1)辞职是公务员的一项基本权利。(2)辞职必须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
(3)辞职的主体受一定的法律条件限制。必须以维护国家安全、保守国家机密为前提条件。(4)辞职作为公务员的一项权利,是有利益保障的。辞职的公务员享有法定的辞职待遇-重新任职、连续工龄
(二)公务员辞退--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按照法律规定的条件,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在法定的管理权限内,做出解除公务员全部职务关系的行政行为。辞退不具有惩戒性,不是一种行政处分。
公务员的辞退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辞迟是国家行政机关法定的基本用人权利。(2)辞退公务员必须按照法定的事由。(3)辞退公务贝必须遵循必要的法律程序。(4)被辞退的公务员享有法定的待遇。
(三)理解三种关系
1、辞职与自动离职
自动离职--是公务员不经批准同意,擅自离开工作岗位的现象,对这种行为可以依照有关规定给予辞退或其他行政处分直至开除。自动离职是一种严重违纪行为。自动离职的公务员的法律后果是个人所无法预料到的,要由行政机关视其情节轻重做出处理,其所能享受的待遇也要依据行政机关做出的处理而定。
辞职--是公务员的一种权利;辞职是公务员依据本人的愿望而产生的一种法律后果,并可以享受法定的待遇。
2.辞职与免职的比较(都失去原有职务)
(1)主体不同:辞职是公务员的权利,是公务员根据本人的愿望做出的;免职是职务变更,是行政机关的权利,单方面做出公务员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
(2)原因不同:辞职是公务员根据个人的原因;而免职则必须有法定的原因,否则不得随便免除公务员的职务。(退休退职、健康、外出学习)
(3)后果不同:辞职是公务员解除与行政机关的关系,其公务员身份也随之丧失;免职只是职务关系的变更,免职者仍具有公务员的身份。
3.辞职与辞退的比较(都丧失公务员身份)
(1)主体不同:辞职是公务员的权利,是公务员根据本人的愿望做出的;辞退是行政机关的权利,单方面做出公务员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2)原因不通:辞职是公务员根据个人的原因;辞退则必须有法定的原因-连续两年考核不称职者(3)后果不同:没有辞职费;辞退有辞退费或失业保险。4.辞退与开除的比较
开除--是公务员惩戒中最严重的一种纪律处分,它只适用于那些严重违法失职,侵犯群众利益,损害国家机关声誉,屡教不改的公务员。
辞退--与开除相比,其性质不同,辞退不是一种行政处分,其原因可能是公务员具有违纪行为但尚未达到开除的程度,而更多是公务员主观努力不够或其他客观原因所引起的。
从法律后果看,两者都是终止与行政机关的职务关系,解除公务员身份,但被辞退的公务员可以享受法定的待遇,而被开除者则不能享受这些待遇。
二、公务员辞职的限制性条件(不许辞职)
•第八十一条 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辞去公职:
(一)未满国家规定的最低服务年限的;
(二)在涉及国家秘密等特殊职位任职或者离开上述职位不满国家规定的脱密期限的;
(三)重要公务尚未处理完毕,且须由本人继续处理的;
(四)正在接受审计、纪律审查,或者涉嫌犯罪,司法程序尚未终结的;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不得辞去公职的情形。
三、公务员辞职的程序(三、领导公务员辞职)1.提出书面申请
2.任兔机关审查批准 任免机关的审批期限为60日,超过期限,末予答复的,可视为同意,本人坚持辞职的,任免机关应为其办理辞职手续。
3.办理公务交接手续
即两年内不得到与本人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企业、营利性事业单位以及外商驻华代表机构任职。
四、公务员辞退的条件 • 第八十三条 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辞退:
(一)在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
(二)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 •
(三)因所在机关调整、撤销、合并或者缩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 •
(四)不履行公务员义务,不遵守公务员纪律,经教育仍无转变,不适合继续在机关工作,又不宜给予开除处分的; •
(五)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三十天的。
五、辞退也要作一些限制性规定: • 第八十四条 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务员,不得辞退:
(一)因公致残,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工作能力的;
(二)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三)女性公务员在孕期、产假、哺乳期内的;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不得辞退的情形。
六、公务员辞退的程序
公务员辞退的程序应遵循两个原则:要保证辞退权利得以顺利实施;要防止辞退权利滥用,损害公务员的合法权益。
1.由拟辞退公务员所在单位提出建议
2.由任免机关进行审核所谓任免机关是指有权任免被辞退公务员的机关。3.任免机关批准同意后,要以书面形式通知公务员本人
必要时还须接受财务审计,确保有关工作能顺利地移交、衔接,保持国家行政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七、公务员辞退的法律后果
(1)职务关系的消失。公务员被辞退后,不再享有国家规定的公务员权利,不再执行国家所赋予的任何职责,也无须履行公务员义务,与行政机关的法律关系解除,公务员身份消失。(2)被辞退公务员享受相关的辞退待遇。
被辞退的公务员可以享受失业保险或领取一定的辞退费,即公务员被辞退后在失业期间应该从社会上获得物质广的帮助.领取一定比例的待业救济金、医疗补助费等,这是保障待业者个人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必不可少的。
(3)重新进入公务员系统的限制。
十三章
退休制度
一、概念
1、公务员退休--是指公务员因达到一定的年龄和工龄或者由于丧失工作能人而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办理离开工作岗位的手续并享受相关待遇。
公务员退休制度--是指国家制定并颁布实施的有关公务员退休的方式、条件、待遇、审批程序以及安置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的总称。
2、离休--是指建国以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干部,在达到一定年龄或因身体状况不能坚持正常工作时,离开工作岗位,由国家给予从优安置的特殊退休方式。
离体制度--是我国干部退休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定干部离休条件、离休待遇、离休后的安置与管理等内容的总称。
《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的暂行规定》和《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的几项规定》
3、退职--是指干部因达到退休年龄或因疾病不能继续供职但尚未达到退休的工作年限时,根据国家规定离开工作岗位,享受低于退休的待遇。退职是退休的一种辅助形式。我国的公务员制度已无退职方面的规定。
二、公务员退休种类--自愿退休和强制退休两种。
自愿退休--是国家赋予公务员的退休选择权利,是对公务员必须退休的尊重;前者是公务员符合法定的最低退休条件后,可以自愿申请退休;
强制退休--是对公务员的关心和爱护。后者是公务员达到法定退休条件后,由任免机关命令其退休。《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了公务员“应当退休”和“可以提前退休”两种情况,实际上前者就是强制退休,后者就是自愿退休。
三、公务员退休条件:
•第八十七条 公务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或者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应当退休。
第八十八条 公务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本人自愿提出申请,经任免机关批准,可以提前退休: •
(一)工作年限满三十年的; • • •
(二)距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不足五年,且工作年限满二十年的;
(三)符合国家规定的可以提前退休的其他情形的。
第八十九条 公务员退休后,享受国家规定的退休金和其他待遇,国家为其生活和健康提供必要的服务和帮助,鼓励发挥个人专长,参与社会发展。
四、公务员退休审批--退休审批是指公务员任免机关根据国家规定核准公务员退休、推迟退休或暂缓退休的程序。
1、本人填表
2、单位审核
3、上报任免机关批准。
其中杰出高级专家暂缓退休,由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定后报国家人事部汇总,再上报国务院批难后,由国家人事部通知执行。任免机关在批准时要审查退休条件或推迟、暂缓退休的理由,确定被批准退休者的待遇,颁发退休证书和落实安置地点。
五、退休公务员的待遇
1.政治待遇--是指退休者的社会地位、政治地位和应该享有的各项政治权利
2、养老保险金(退休金)待遇养--是国家规定发放给退休人员的生活费用,也称退休费、退休金等。目前,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金仍实行国家统包 3.其他待遇
(1)津贴待遇。即除养老保险金以外的残疾退休金、遗属退休金、养老储蓄金、特种退休金等。(2)福利待遇。
目前.我国公务员的其他待遇也包括两个部分:
一部分是在职时享受、退休后可继续保留的,如公费医疗、物价补贴等;
另一部分是为退休人员增设的,如特殊贡献补助费、易地安家补助费、护理费、车旅费等。
六、退休公务员的管理--是指对已批准退休公务员的安置以及使其安度晚年并发挥余热而进行的全部工作。
(一)要解决其安置问题--对退休公务员生活、休息地点的安排。我国公务员退休后,一般应在原任机关所在地安置。但有以下特殊清况的,可根据规定易地安置:
(1)只身一人在一地的,可以到配偶所在地;(2)工作地投有子女照顾的,可以到子女所在地;
(3)由内地到边远、艰苦地区工作,身体确实不能适应继续在当地生活的,可以到本人退休时所在省、自治区辖区条件较好的中小城镇,或到本人原调出单位所在地,或到本人、配偶原籍的中小城镇。
(二)退休公务员的管理方式,大体有两种:
一种是分散式管理,即以退休公务员原所在单位负责为主;另一种是集中的社会化管理,即以统一的社会保障机构负责为主。
第十四章
申诉控告制度
一、申诉
(一)含义--是指当公民或其他组织成员依据宪法、法律或组织章程应当享有的权利受到侵害时,按照一定程序向有关机关或组织说明,要求给予解决的行为活动。
(二)申诉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有申诉权的人才能提起申诉。
(2)申诉人申诉的目的是使自己因受到违法或不当侵害而得到补偿。申诉的这一特征与控告和检举划清了界限。控告人控告的目的不仅为了使自己得到补偿,还要追究侵权人的责任。检举人检举的目的则主要不是使自己得到某种补偿,而是使公众或他人的利益不受损害。
(3)申诉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
(4)受理申诉的机关由法律、法规或其他规范性文件确定。根据申诉种类的不同,受理申诉的机关可以分为司法机关、行政机关、政党社团组织机关及企事业单位。
(三)申诉的分类
(1)公民和法人的申诉--一般是指诉讼意义上的申诉,即诉讼当事人或其他有关公民对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不服,依法向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提出重新处理的要求。按照法律依据的不同,这类申诉可以分为三种:刑事诉讼上的申诉;民事诉讼上的申诉;行政诉讼上的申诉。(2)政党和社团组织成员的申诉--申诉人是政党或社团组织的成员;受理机关是政党或让团组织的领导机关或工作部门;申诉的原因是政党或杜团组织的成员对其组织作出的已发生约束力的决定不服。
(3)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申诉--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对涉及个人的处理决定不服时,向原处理机关及其上级机父或专门机关提出重新处理要求的行为。其特点是:申诉人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受理机关是原处理机关或其上级机关及监察机关;申诉的原因是申诉人对涉及个人的处理决定不服。
(4)企业职工的申诉--是指企业职工对企业给予自己的处分决定不服时,向企业的上级机关或劳动仲裁机构提出重新处理要求的行为。
(5)选民的申诉--主要涉及选民对于公布的选民名单有不向意见,选举委员会对申诉意见应在三日内做出处理决定,申诉人如果对处理决定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的判决为最后决定。
二、公务员申诉
1、含义--是指国家公务员对涉及本人的人事行政处理决定不服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向原处理机关、原处理机关的上一级机关或行政监察机关提出重新处理要求的行为。这是公务员的基本权利之一。
2、公务员申诉的特点
(1)申诉人必须是国家公务员制度中规定的国家公务员;
(2)必须有国家行政机关的处理行为,即有关国家行政机关的处理决定直接涉及公务员的切身利益,行为当事人的国家公务员不服该处理,并且认为处理决定明显违反政策和法律,或者是处理明显的不公汗不合理时,有权依法提起申诉;
(3)国家公务员的申诉是为国家公务员创立的一种权利补救制度,目的在于保障和维护公务员个人的合法权益。
(4)受理申诉的机关是同级人民政府的人事部门或原处理机关的上级机关及有管辖权的行政监察机关。
三、公务员控告
(一)、含义--控告是指公务员以口头或书面形式.法违纪者,并要求依法惩处其行为。
(二)公务员控告的特点:是指国家公务员受到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人员侵犯其合法权益时,向上级行政机关或者行政监察机关提出指控的行为。
(三)公务员申诉与公务员控告的异同 1.相同点
(1)提出申诉控告都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忠于事实的原则;(2)案件提出方都是认为自己正当权益受到侵害的公务员。2.不同点
(1)申诉侧重于陈述自己受到的不公正待遇,而控告侧重于揭发控诉原处理机关或原责任人的不法行为;(2)从案件提出方来看,控告比申诉的言词更激烈、涉及的问题和对公务员权益的侵害更大。
四、公务员申诉、控告制度的内容 1公务员申诉、控告权的确认
(1)公务员的申诉、控告权:国家公务员享有依法提出申诉和控告的权利。
(2)公务员申诉控告权的权利主体,是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公务员的申诉、控告权一般应由本人直接行使,在特殊情况下也可委托他人代为行使,几个或更多的人为解决相同的问题联合起来,选出代表进行申诉控告时,其性质与委托申诉、控告相同。代表人即为受托人,代表人应该按照委托人的意愿行使申诉控告权,代表人应直接承担法律责任。公务员被行政机关辞退或开除后,虽然已不再保留公务员身份,但如对辞退或升除决定不服时,仍可享有公务员的申诉控告权,向有关机关提出申诉或控告。
(3)公务员的申诉控告权可具体划分为:要求受理、要求变更或撤销原处理决定、要求赔偿损失或挽回影响及要求惩处责任人的权利。
五、公务员申诉、控告的条件
(一)处分;
(二)辞退或者取消录用;
(三)降职;
(四)定期考核定为不称职;
(五)免职;
(六)申请辞职、提前退休未予批准;
(七)未按规定确定或者扣减工资、福利、保险待遇;
(八)法律、法规规定可以申诉的其他情形。
六、受理公务员申诉、控告的机关 1.受理公务员申诉的机关(1)原处理机关。公务员如果对沙及本人的人事处理决定不服时,可以向原处理机关申请复核。
(2)同级人民政府人事部门。各级人民政府人事部门是各级人民政府综合管理公务员事务的职能部门。其处理决定有些可由政府人事部门直接作山,有些需报同级人民政府作出。这些处理决定有关部门必须执行。(3)行政监察机关。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行政监察机关有权直接给予公务员撤职以下的行政处分,因此,当国家公务员对监察机关给予白已的行政处分不服时,就可以向作出处理决定的行政监察机关提起申诉;当公务员对其管理机关给予的行政处分决定不服时,可以向行政监察机关申诉,行政监察机关应该按照有关规定受理公务员的申诉,并有权直接或建议有关机关纠正错误的行政处分决定。2.受理公务员控告的机关
受别公务员控告的机关,应为:实施了侵权行为机关的上级行政机关或者行政监察机关。
因为:(1)上级行政机关既有责任也有权力纠正其下级行政机关及其领导人员的错误行为,有责任也有权力惩处犯错误的下级行政机关和人员;(2)监察机关既有受理公务员控告的职责,也有直接惩处和建议有关部门惩处违纪违法人员的权力
七、公务员申诉、控告的程序 1.公务员申诉的程序
(1)复核--是指国家公务员对国家行政机关作出的涉及本人权益的人事处理决定不服,向原处理机关提出重新审查的意见和要求。申请复核应在接到国家行政机关的人事处理决定之日起30日内提出。原处理机关在接到国家公务员递交的复核申请书后,应当指定原承办人以外的人员进行复核。原处理机关应在30日以内作出复核决定,并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复核的国家公务员。
复核不是申诉的必经程序,也可以直接提起申诉。(2)申诉--国家公务员对原处理机关作出的复核决定不服,可以向有管辖权的机关提出申诉,也可以不经复核而直接向有管辖权的机关提出申诉,但考核定为不称职的人事处理决定除外。对本人所在的政府工作部门作出的人事处理决定不服的申诉,由同级人民政府人事部门管辖,对地方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作出的人事处理决定不服的申诉,按照管理权限由上一级机关管辖。
公务员提出的申诉应当在接到行政机关人事处理决定之日起30日内或者接到复核决定之日起15日内提出。因不可抗拒等正当理由在规定的期限内未能提出申诉的,经受理申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申诉期限,否则逾期不予受理。国家公务员提出申诉时,应当向受理申诉的机关递交申诉书。
(3)受理--对国家公务员提出的申诉,受理机关应当在接到国家公务员申诉书之日起30日内,作出予以受理或不予受理的决定,同时告知申诉人。对于已受理的案件,受理申诉的机关应当组成临时性的公正委员会,一般由三人至五人组成,负责审理申诉。公正委员会对涉及申诉的事项,有权进行查询和调查,被申诉的机关应当提出相关的证据和文件。公正委员会在案件审查结束后,写出审理报告,并将审理报告提交受理申诉的机关。受理申诉的机关对审理报告进行审核,作出申诉处理决定,并制作申诉处理决定书,及时送达申诉人和原处理机关。国家公务员在复核和申诉期间,原处理决定不停止执行。国家行政机关也不得因公务员提出申诉而加重对其处理
2.公务员控告的程守
(1)提出控告。国家公务员对于行政机关及其领导人员侵犯其合法权益的行为,可以向上级行政机关或者行政监察机关提出控告。
(2)立案。上级行政机关或者行政监察机关接到公务员的控告书后,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控告人提供的情况进行初步审查,需要立案的,应当及时立案。(3)调查。
(4)作出处理决定。受理控告的机关对公务员提出的控告审理后,应当区分不同情况作出处理决定,并将处理决定以书面形式送达控告人、被控告机关、被控告人和被控告人所在的机关。
(5)执行处理决定。有关机关和人员在接到处理决定后,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执行,并将执行情况通报给作出处理决定的机关。
八、公务员行使申诉、控告时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公务员提出申诉、控告,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忠于事实的原则,不允许捏造事实、弄虚作假、诬陷他人。如果触犯刑法,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国家和他人造成经济损失的,要负责赔偿;给他人造成名誉损害的,要公开赔礼道歉,挽回影响。
九、受理公务员申诉、控告的国家机关应承担的义务
(1)必须查清事实(2)要严格执行政策(3)在规定的期限内作出处理决定。(4)对提出申诉和控告的公务员予以保护,不得歧视和刁难。
国家行政机关对国家公务员处理错误的,应当及时予以纠正;造成名誉损失的,应当负责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负赔偿责任c国家行政机关对公务员处理有误,木按亡级机关决定给形H正,或者对申诉人、控告人进行打击报复的,上级机关必须追究直接责任者和负责人的责任。•
第十六章 职位聘任 •
第九十五条 机关根据工作需要,经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对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和辅助性职位实行聘任制。•
前款所列职位涉及国家秘密的,不实行聘任制。•
第九十六条 机关聘任公务员可以参照公务员考试录用的程序进行公开招聘,也可以从符合条件的人员中直接选聘。•
机关聘任公务员应当在规定的编制限额和工资经费限额内进行。•
第九十七条机关聘任公务员,应当按照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签订书面的聘任合同,确定机关与所聘公务员双方的权利、义务。聘任合同经双方协商一致可以变更或者解除。•
聘任合同的签订、变更或者解除,应当报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备案。•
第九十八条 聘任合同应当具备合同期限,职位及其职责要求,工资、福利、保险待遇,违约责任等条款。•
聘任合同期限为一年至五年。聘任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为一个月至六个月。•
聘任制公务员按照国家规定实行协议工资制,具体办法由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
第九十九条 机关依据本法和聘任合同对所聘公务员进行管理。
•第一百条 国家建立人事争议仲裁制度。
人事争议仲裁应当根据合法、公正、及时处理的原则,依法维护争议双方的合法权益。
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根据需要设立。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公务员主管部门的代表、聘用机关的代表、聘任制公务员的代表以及法律专家组成。
• 聘任制公务员与所在机关之间因履行聘任合同发生争议的,可以自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接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仲裁裁决生效后,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执行。• 第十七章 法律责任 •
第一百零一条对有下列违反本法规定情形的,由县级以上领导机关或者公务员主管部门按照管理权限,区别不同情况,分别予以责令纠正或者宣布无效;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者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按编制限额、职数或者任职资格条件进行公务员录用、调任、转任、聘任和晋升的;
(二)不按规定条件进行公务员奖惩、回避和办理退休的;
(三)不按规定程序进行公务员录用、调任、转任、聘任、晋升、竞争上岗、公开选拔以及考核、奖惩的;
(四)违反国家规定,更改公务员工资、福利、保险待遇标准的;
(五)在录用、竞争上岗、公开选拔中发生泄露试题、违反考场纪律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开、公正的;
(六)不按规定受理和处理公务员申诉、控告的;
(七)违反本法规定的其他情形的。第一百零二条公务员辞去公职或者退休的,原系领导成员的公务员在离职三年内,其他公务员在离职两年内,不得到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任职,不得从事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营利性活动。
公务员辞去公职或者退休后有违反前款规定行为的,由其原所在机关的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收该人员从业期间的违法所得,责令接收单位将该人员予以清退,并根据情节轻重,对接收单位处以被处罚人员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第一百零三条机关因错误的具体人事处理对公务员造成名誉损害的,应当赔礼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给予赔偿。第一百零四条公务员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违反本法规定,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给予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