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汉中市二00五年司法行政工作总结
五、汉中市二00五年司法行政工作总结
2005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以创建“安全汉中”为主线,以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为主旨,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己任,充分发挥法律保障、法律服务、法制宣传的职能作用,不断强化“五个能力”、突出“五个服务”,即:不断提高法制宣传与依法治理的能力,为加快依法治市进程服务;不断提高为公民、法人提供法律服务的能力,为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法律秩序服务;不断提高依法调处和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服务;不断提高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能力,为创建“安全汉中”服务;不断提高法律援助维护社会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能力,为维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服务。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营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和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现将全市2005年司法行政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二00五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开展情况 2005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主要抓了12件事:
1、持续深入地开展了“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一是以开展合伙制律师事务所规范建设年活动为契机,规范了律师事务所的内部管理机制。二是以开展教育规范树形象活动为载体,切实加强了公证员队伍建设。三是不断规范基层司法所制度建设,提高了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率。
2、切实加强人民调解工作,进一步强化了人民调解在预防和调处民间纠纷、防止矛盾激化中的功能。我们认真贯彻全省人民调解工作会议精神,准确把握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和规律,坚持不懈地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着眼于规范,立足于调解,解决于基层。加强了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在巩固村(居)、企事业调解委员会的基础上,重点抓了大中型国有企业调解组织的健全和完善,积极推动建立了区域性和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进一步完善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把因时、因地、因人预防和分类、重点、普遍预防紧密结合起来,采取抓苗头、抓重点、抓调解、抓治本的切实措施,督促各县区健全了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制度、协调会议制度、定期报告制度和交办督查等制度,严格执行《民间重点矛盾纠纷领导包抓制度》、《民间纠纷逐级报告制度》,有效预防和减少了矛盾纠纷特别是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在抓面上工作的同时,重点围绕国企改革、城建拆迁、公路建设征地、经济纠纷、劳务纠纷等各项矛盾开展调处。2005年,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4057件,防止民事转刑事257件,防止群体性上访321件,制止群体性械斗176件,防止民间纠纷引起自杀200件210人,揭发犯罪线索47件,民间纠纷调处率达98%,超目标任务3个百分点,调处成功率达96%,超目标任务6个百分点,赢得了基层群众的信赖和赞誉,充分展示了维护稳定“第一道防线”的基础作用。同时,按照懂政策、懂法律、懂调解技能的要求,加强了人民调解员培训工作。2005年,全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共举办人民调解员培训班12期,培训16456人次,人均培训1—3次以上。全市3183个调委会均强化了制度建设,实现了办事程序公布上墙。
3、积极推动和引导全市法律服务从业人员特别是律师参与处理了涉法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事件,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做好群众工作。全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及时掌握律师代理群体性纠纷案件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工作指导。教育和引导广大律师坚持有利于化解纠纷、防止矛盾激化、维护社会稳定的原则,严守法律服务人员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严格遵守法律程序和工作程序,既要依法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又要坚决维护社会稳定,决不能支持和参与各种妨碍社会秩序和影响社会稳定的活动。全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切实加强了工作报告制度,明确工作要求,从制度上保障了全市律师队伍依法积极维护社会稳定。
4、大力开展法律援助工作,建立健全了我市法律援助工作体系。2005年,全市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共办理各类法律援助736件,受援助人员775名。35名残疾人、217名老年人、23名未成年人、113名妇女和387名家庭困难群众接受了法律援助,接待法律咨询6346人次。
5、抓了新形势下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通过排查,2005年,全市新增刑释解教人员580人均得到安置,其中回单位安置205人,落实责任279人,从事个体经营80人。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基层司法行政机关和社区帮教组织的工作协调配合机制建设,落实了衔接管控措施,严防漏管失控,重点加强了对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人员的帮教管控和流动人口中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工作,全年重新犯罪只有5人。认真落实中央八部委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刑释解教人员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意见》,切实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了重新违法犯罪。
6、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不断深化,依法治市进程扎实推进。一是继续推进了“四五”普法规划的实施。我们以1月27日市二届人大二十三次会议听取市政府“四五”普法和依法治市工作进展情况为东风,及时制定并下发了“四五”普法依法治理验收标准和全市“四五”普法依法治理验收实施方案,市上组成6个检查组,分别由市级领导挂帅,由依法治市领导小组成员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带队,于8月底至9月初,对全市的“四五”普法依法治理情况进行了检查验收。二是在抓好全民普法教育的基础上,深化了对领导干部、司法人员、行政执法人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以及青少年等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大力开展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了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牵头举办了《信访条例》法制讲座培训班;大力开展了以维护社会稳定为目标的法制宣传教育,使人民群众懂得依法律、按程序解决矛盾纠纷和问题;大力开展了规范市场经济法制宣传教育,促进了市场经济法律秩序的建立;大力开展了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守法和依法办事的意识。三是深入开展各项依法治理活动,实现了地方、行业、基层依法治理全面发展,促进了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在对“民主法治示范村”进行专项检查的基础上,认真总结推广了创建活动经验;今年命名表彰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88个;开展了创建“民主法治示范社区”试点活动,总结推广了学校法制教育典型经验,推动基层依法治理向纵深发展;全面推行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针对不同行业、部门存在的突出问题,牵头组织有关执法部门认真开展了执法检查活动,开创了行业依法治理工作新局面。四是继续活跃法制宣传形式,创新法制宣传手段。在深化法制宣传“六个一”活动的同时,加强了新闻媒体和网络法制宣传工作,各县区都做到当地有线电视上有专栏。2005年,市县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共计在广播电视台开办法律讲座363次;发放各类普法宣传资料13.8万册(份),超任务指标24%,其中:发放《信访条例》3000份;创办法制园地3098个;开展送法下乡、进厂、进社区216场;举办法律知识讲座、竞赛27场。五是深入开展了“12·4”法制宣传活动。12月初,请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委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刘自成就第五个“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作了电视讲话,12月1日至4日在汉中电视台新闻和政法频道滚动播出。12月2日,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市委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何振基同志就“12·4”法制宣传工作在《汉中日报》上发表了署名文章,动员全市领导干部、群众积极投身到“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社会”活动中来。从12月1日至4日,市区和各县城主要街区的电子显示屏滚动宣传法制标语。12月2日,市委依法治市办公室组织市直和汉台区的司法和行政执法单位46家,到海星星光百货广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法律咨询活动,有462名工作人员参加了这次宣传活动,展出展板176面,发送法制宣传资料10.57万份,播放法制宣传音像资料460分钟,接待群众咨询1万余人次,现场办结448件,并组装了12辆法制宣传车辆到市区主要街道和周边的集镇进行了巡回宣传。汉台区的老年义务普法宣传队还在广场自编自演了秧歌舞、快板、小品等法律文艺节目,寓法于乐,吸引了上千市民驻足观看,十个县城所在地也都开展了大型宣传活动。
7、律师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在2004年抓律师队伍集中教育整顿活动的基础上,完善了律师事务所各项制度,组织律师在汉中广播电台开办了“法制时空”律师热线,持续深入开展了合伙制律师事务所规范建设年活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积极做好了对执业律师的年检注册。适应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继续做好为政府推荐律师顾问团工作,促进了政府依法行政,减少了行政纠纷,避免了决策失误。2005年全市律师共办理各类案件3198件,其中:民事1963件、刑事辩护669件、非诉讼443件、行政案件123件,担任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法律顾问298家,为企业和单位共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3675万元。
8、公证工作赢得了新发展。在2004年对全市公证员队伍深入开展政治思想教育、业务知识教育、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教育的基础上,对全市的公证员进行了年检注册。在全市公证员队伍中深入开展了“教育规范树形象”活动,深入开展了一次全市公证案卷质量评查活动,对评选出的优秀公证处、公证员进行了表彰,对全市的公证员及助理进行了为期4天的教育培训,突出解决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责任心不强、诚信缺失、忽视公证质量和社会效益的问题。2005年,全市公证员共办理各类公证7725件,超任务指标10.2%。
9、法律服务工作拓展了新领域。积极引导律师、公证员不断拓展了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新领域。对全市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进行了年检注册。目前,全市“148”法律服务专用电话共接收来电、来信、法律咨询4125件次。接待来访1925人次,解决纠纷2120件,委托办理法律事务2112件。全市基层法律服务所办理各类案件6781件,超任务指标69%;极大地方便了群众法律服务方面的需求。继续为“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汉中”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施提供了优质高效服务;以开展“法律服务进社区进农户”活动为载体,实现了法律服务向基层延伸,努力为基层广大群众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服务,特别是积极参与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维护了农民工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强了法律服务工作者在知识产权保护、反不正当竞争、反倾销等领域中的参与能力,不断提高了服务水平。
10、以司法所建设为重点,司法基层基础工作不断加强。一是全面完成了理顺司法所管理体制工作任务。全市172个司法所在2004年工作的基础上都实行了由县区司法局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双重管理、以司法局为主的管理体制,加快实现了司法所机构独立、编制单列、经费保障、管理规范步伐,确保了基层司法行政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我们组织力量,对2004年争取到的25个司法所基建项目、180.1万元国债建设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检查;对2005年争取到的75个司法所、500万元建设资金进行了安排落实。三是加强业务建设。督促各县区司法局指导司法所进一步完善健全了对民间纠纷和基层社会矛盾的调防体系及各项规章制度,促进了司法所的各项业务建设。四是以抓好业务培训为主,努力提高司法助理员素质。全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建立了分级培训制度,坚持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地开展培训工作,2005年,共举办各类司法助理员培训班6期,培训2100人次,使司法所工作人员成为有能力、懂业务、能胜任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
11、于9月17日至18日,在汉九中圆满举行了一年一度的国家司法考试,来自汉中、安康两市的521名考生参加了考试。
12、加强法规教育工作,严格依法行政,促进了司法行政各项工作规范发展。我们制定并规范了司法行政机关行政处罚、行政复议的程序,加强了律师函授辅导站的工作。积极做好了法学会汉中联络站工作。为了做好于今年10月1日实施的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的衔接工作,对全市的司法鉴定机构进行了统计,对面向社会服务的3家司法鉴定机构进行了年检注册。于9月29日召开了全市司法鉴定管理工作座谈会,对全市各级、各有关方面更好地贯彻实施好《决定》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此外,我们还积极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交办的阶段性工作任务。参与了全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和第六届全市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在局机关和局属单位全体党员中认真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二、当前司法行政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从总体来看,司法行政工作主流是好的,但仍存在“四个不适应”,即:司法行政机构管理体制不顺,职能弱化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要不相适应;经费保障、装备设备严重不足与司法行政工作的社会公益性不相适应;司法行政的基层工作薄弱,设施简陋,与基层工作维护稳定第一道防线的地位和作用不相适应;县区司法局从优待警的政策落不实,与司法行政干警长期以来为维护稳定,扎扎实实做工作,默默无闻作奉献的姿态不相适应。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五个问题:
一是一个系统、两种管理体制的存在,影响了系统功能的发挥。就全省而言,有的地市管理着劳教工作,而有的地市却未管劳教工作,完全可以通过深化改革理顺管理体制。二是机构不健全、工作任务难落实。普法工作开展20年,但基层的普法机构仍不健全,各级普法依法治理机构仍存在着“三无”问题,即“无编制、无经费、无职级”。各级普法依法治理机构均设在司法局法制宣传科,主任由各级司法行政机关“一把手”兼任,无专职的副主任,无专门的工作人员,形成了司法局领导和宣传科的同志一人多岗,抓工作落实难的尴尬局面;各级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领导小组办公室虽设在司法局内,也依然存在着上述问题。
三是基层司法助理员的待遇偏低,影响工作积极性。人事部、财政部、司法部关于司法助理员实行岗位津贴的通知,人薪发[1992]17号文件第二条规定:“岗位津贴标准按每人工作一天0.6元执行。”时至今日,各行各业的津贴标准提了又提,原来没有岗位津贴的单位,现在都把津贴落实到60至150元,而我们司法助理员的津贴却14年来一陈不变,正如基层司法助理员调侃道:“忙碌工作一整天,津贴只有6角钱。”
四是法制宣传的手段落后,方式陈旧,与现代传媒不相适应的问题依然存在。面对信息化时代,我们基层的法制宣传工作仍停留在利用墙版报、挂过街横幅、刷写标语等落后的形式上,许多市县都没有电脑、网页、摄像机、照像机、宣传车等设备,由于宣传手段落后,难以扩大法制宣传的社会效果,影响了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法制环境功能的发挥。
五是律师、公证员、法律服务工作者队伍建设亟待加强。现阶段律师、公证员、法律服务工作者数量仍然不足,特别是高素质的律师十分短缺,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律师队伍的监管体制不完善,造成了极少数律师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严重,维护公平正义和诚信服务的理念淡薄,对社会和当事人缺乏应有的责任感。律师在办理案件时,经常存在着“四难”,即:取证难、会见当事人难、查阅档案难、出庭辩护难。律师事务所的党组织不健全,党的活动无法开展,政治思想工作显的非常薄弱,尤其是合伙制律师事务所,由于今日合伙,明日又散伙,造成了律师事务所的负责人和执业律师变动频繁,为设立党组织和党员的教育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三、二00六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的初步打算
2006年,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11项工作:一是深化“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的效果,建立健全促进执法公正的长效机制。二是继续抓好人民调解工作,努力在塑造典型和加大宣传力度上多下功夫。三是充分发挥全市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在处理涉法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事件,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做好群众工作。四是大力开展法律援助工作,努力为社会弱势群体服好务。五是切实抓好新形势下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六是不断深化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扎实推进依法治市进程。七是进一步加强司法所的基础设施建设,安排好2006年的国债建设项目。八是切实加强对全市执业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监管。九是组织好一年一度的国家司法考试工作,为社会选拔、储备一批高素质的法律专业人才。十是抓好司法鉴定机构的组建和报批工作。十一是切实抓好全系统的自身建设及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安全汉中”,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00六年上半年司法行政工作总结
2006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以创建“平安汉中”为主线,以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为主旨,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己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市委二届四次全会、市人大三届一次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中、省、市政法工作会议的要求,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司法行政工作,充分发挥法律保障、法律服务、法制宣传的职能作用,不断推进司法行政工作改革和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营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和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现将全市2006年上半年司法行政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二00六年上半年司法行政工作开展情况
2006年上半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主要抓了13件事:
1、持续深入地深化了“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不断巩固专项整改活动成果。一是深入开展了学习《党章》活动。二是按照省、市委政法委的统一安排部署积极开展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三是持续不断地抓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落实工作。四是在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开展了“创佳评差”竞赛活动。
2、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不断深化,依法治市进程扎实推进。一是认真回顾总结了“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严格标准、严格条件、严格程序,推荐表彰了“四五”普法工作期间涌现出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略阳县被表彰为全国“四五”普法工作先进县;洋县司法局局长雷玉德同志被表彰为全国“四五”普法工作先进个人;全市有2个县、3个普法依法治理办公室、8个单位和22名个人受到了省上的表彰奖励;4月30日,以市委、市政府名义表彰了全市“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先进县区6个,先进单位49个和先进个人68名;略阳县城关镇七里店村被推荐表彰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二是积极作好“五五”普法启动的各项准备工作。根据中、省“五五”普法规划精神制定了我市的“五五”普法依法治理规划草案;制定了《中共汉中市委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草案);草拟了全市普法依法治理通讯员队伍建设的意见;初步落实了市普法依法治理讲师团组成人员。三是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深化。在抓好全民普法教育的基础上,深化了对领导干部、司法人员、行政执法人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以及青少年等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抓了“知心律师进校园”活动的开展;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与市文明办、教育局等6个单位共同组织发行了面向未成年人的法制宣传教育电视系列片《与法同行》20多套、370张光盘。在深化法制宣传“六个一”活动的同时,加强了新闻媒体和网络法制宣传工作,提高了《汉中司法行政网》网页的质量,加大了网络宣传力度;继续巩固并发挥了在《汉中日报》上开辟的《普法窗口》栏目的阵地作用,刊发有关法律法规14期,及时宣传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公证法》等法律。上半年,各县区都做到在当地有线电视上有专栏,市县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共计在广播电视台开办法律讲座22次;发放各类普法宣传资料30000册(份);创办法制园地18个;开展送法下乡、进厂、进社区、进学校32场;举办法律知识讲座、竞赛15场。四是坚持普法与法制实践相结合,实现了地方、行业、基层依法治理全面发展,促进了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的提高。继续深化了“民主法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全面推行了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针对不同行业、部门存在的突出问题,牵头组织有关执法部门认真开展了执法检查活动,开创了行业依法治理工作新局面。
3、切实加强人民调解工作,进一步强化了人民调解在预防和调处民间纠纷、防止矛盾激化中的功能。我们准确把握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和规律,坚持不懈地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着眼于规范,立足于调解,解决于基层。加强了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在巩固村(居)、企事业调解委员会的基础上,重点抓了大中型国有企业调解组织的健全和完善,积极推动建立了区域性和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进一步完善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把因时、因地、因人预防和分类、重点、普遍预防紧密结合起来,采取抓苗头、抓重点、抓调解、抓治本的切实措施,重点抓了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县(区)以下基层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体系建设,督促各县区健全了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制度、协调会议制度、定期报告制度和交办督查等制度,严格执行《民间重点矛盾纠纷领导包抓制度》、《民间纠纷逐级报告制度》,有效预防和减少了矛盾纠纷特别是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在抓面上工作的同时,重点围绕国企改革、城建拆迁、公路建设征地、经济纠纷、劳务纠纷等各项矛盾开展调处。在抓经常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同时,于全国和省、市“两会”期间,在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深入开展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百日活动”。上半年,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1003件,防止民事转刑事132件,防止群体性上访140件,制止群体性械斗52件,防止民间纠纷引起自杀71件72人,揭发犯罪线索345件,民间纠纷调处率达98%,调处成功率达95%,赢得了基层群众的信赖和赞誉,充分展示了维护稳定“第一道防线”的基础作用。同时,按照懂政策、懂法律、懂调解技能的要求,加强了人民调解员培训工作。上半年,全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共举办人民调解员培训班11期,培训11466人次,人均培训1次以上。全市3187个调委会均强化了制度建设,实现了办事程序公布上墙。
4、积极推动和引导全市法律服务从业人员特别是律师参与处理了涉法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事件,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做好群众工作。全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及时掌握律师代理群体性纠纷案件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工作指导。教育和引导广大律师坚持有利于化解纠纷、防止矛盾激化、维护社会稳定的原则,严守法律服务人员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严格遵守法律程序和工作程序,既要依法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又要坚决维护社会稳定,绝不能支持和参与各种妨碍社会秩序和影响社会稳定的活动。全市律师集中参与处理涉法信访案件10件,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处理群体性事件10件,参加市政府有关听证会3次。
5、大力开展法律援助工作,建立健全了我市法律援助工作体系。上半年,全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深入贯彻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陕西省法律援助条例》和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见》,强化了法律援助工作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建设,制定了“三项”标准(公民经济困难标准、法律援助办案补贴标准、法律援助事项补充范围),扩大了法律援助的覆盖面,使更多的困难群众得到了法律援助。向省法律援助中心推荐了2个先进集体和3名先进个人;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法律援助“规范与质量”检查活动;对全市法律援助机构的执业律师进行了考核年审,建立了个人电子信息档案并进行了年检注册。全市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共办理各类法律援助190件,其中:刑事法律援助案件79件、民事法律援助案件111件;受援助人员190名,24名残疾人、36名老年人、30名未成年人、30名妇女和70个家庭困难群众接受了法律援助;接待法律咨询4640人次;代写各类法律文书120余件;化解各种矛盾400余起;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80余万元。
6、抓了新形势下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通过排查,上半年,全市新增刑释解教人员368人均实行了“三联单”衔接制度,均得到了安置,其中回单位安置121人,落实责任田153人,从事个体经营94人。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基层司法行政机关和社区帮教组织的工作协调配合机制建设,落实了衔接管控措施,严防漏管失控,重点加强了对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人员的帮教管控和流动人口中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工作,上半年重新犯罪只有2人。认真落实中央八部委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刑释解教人员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意见》,切实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了重新违法犯罪。
7、律师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完善了律师事务所各项制度,组织律师在汉中广播电台开办了“法制时空”律师热线,持续深入开展了合伙制律师事务所规范建设年活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对全市14个律师事务所的127名执业律师进行了年检注册。积极申请,精心筹备,于6月19日至20日召开了汉中市第一次律师代表大会,成立了汉中市律师协会,进一步完善了律师工作的“两结合”管理体制。适应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继续做好为政府推荐律师顾问团工作,促进了政府依法行政,减少了行政纠纷,避免了决策失误。2006年上半年,全市律师共办理各类案件1909件,其中:民事1232件、刑事辩护404件、非诉讼220件、行政案件53件,担任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法律顾问252家,为企业和单位共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1800多万元。陕西兢业律师事务所为“唱响汉中”活动提供了全程法律服务。
8、公证工作赢得了新发展。在抓好于今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宣传、学习的基础上,对全市的39名公证员进行了年检注册。根据《公证法》中有关公证机构设置的要求和司法部、省司法厅的有关文件精神,就全市公证机构的设置进行了调研并作好了相关的准备工作。2006年上半年,全市公证员共办理各类公证7291件。市公证处还为“唱响汉中”活动提供了及时、高效的现场公证,有力地支持了市上的“双创”活动和中心工作。
9、法律服务工作拓展了新领域。积极引导律师、公证员不断拓展了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新领域。对全市的91个基层法律所、309名法律服务工作者进行了年检注册。对全市的法律服务工作者进行了为期2天的政治业务培训。目前,全市“148”法律服务专用电话共接收来电、来信、法律咨询16017件次。接待来访1267人次,解决纠纷1882件,委托办理法律事务1467件。全市基层法律服务所办理各类案件1366件,极大地方便了群众法律服务方面的需求。继续为“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汉中”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施提供了优质高效服务;以开展“法律服务进社区、进农户、进校园”活动为载体,实现了法律服务向基层延伸,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服务,特别是积极参与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为农民工挽回经济损失145万元,维护了农民工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强了法律服务工作者在知识产权保护、反不正当竞争、反倾销等领域中的参与能力,不断提高了服务水平。
10、以司法所建设为重点,司法行政基层基础工作不断加强。全市172个司法所在实行了由县区司法局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双重管理、以司法局为主的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加快实现了司法所机构独立、编制单列、经费保障、管理规范步伐,确保了基层司法行政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我们组织力量,对2005年争取到的75个司法所、500万元建设资金进行了安排落实。督促各县区司法局指导司法所进一步完善健全了对民间纠纷和基层社会矛盾的调防体系及各项规章制度,促进了司法所的各项业务建设。全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建立了分级培训制度,按照司法所承担的八项职能,坚持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地开展培训工作,2006年上半年,共举办各类司法助理员培训班11期,培训446人次,使司法所工作人员成为有能力、懂业务、能胜任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
11、按照司法部和省司法厅关于举行司法考试的公告及安排部署,及时做好了一年一度司法考试的前期准备工作。
12、司法鉴定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强,新的司法鉴定管理体制平稳衔接。积极向省司法厅上报了“汉医”、“汉航”两个法医司法鉴定所的申报材料,对3个司法会计鉴定所的司法会计鉴定案卷进行了检查。对面向社会服务的3家司法鉴定机构进行了年检注册。
13、加强法规教育工作,严格依法行政,促进了司法行政各项工作规范发展。我们制定并规范了司法行政机关行政处罚、行政复议的程序,制定并下发了《汉中市司法局行政执法责任制方案》,明确了本系统各方面的执法主体,执法依据和执法责任。此外,我们还积极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交办的阶段性工作任务。参与了全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和“扫黑除恶”工作及全市法院系统执行难工作专项检查活动。
二、当前司法行政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从总体来看,司法行政工作主流是好的,但仍存在“四个不适应”,即:司法行政机构管理体制不顺,职能弱化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要不相适应;经费保障、装备设备严重不足与司法行政工作的社会公益性不相适应;司法行政的基层工作薄弱,设施简陋,与基层工作维护稳定第一道防线的地位和作用不相适应;县区司法局从优待警的政策落不实,与司法行政干警长期以来为维护稳定,扎扎实实做工作,默默无闻作奉献的姿态不相适应。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五个问题:
一是一个系统、两种管理体制的存在,影响了系统功能的发挥。就全省而言,有的地市管理着劳教工作,而有的地市却未管劳教工作,完全可以通过深化改革理顺管理体制。
二是机构不健全、工作任务难落实。普法工作开展20年,但基层的普法机构仍不健全,各级普法依法治理机构仍存在着“三无”问题,即“无编制、无经费、无职级”。各级普法依法治理机构均设在司法局法制宣传科,主任由各级司法行政机关“一把手”兼任,无专职的副主任,无专门的工作人员,形成了司法局领导和宣传科的同志一人多岗,抓工作落实难的尴尬局面;各级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领导小组办公室虽设在司法局内,也依然存在着上述问题。
三是基层司法助理员的待遇偏低,影响工作积极性。人事部、财政部、司法部关于司法助理员实行岗位津贴的通知,人薪发[1992]17号文件第二条规定:“岗位津贴标准按每人工作一天0.6元执行。”时至今日,各行各业的津贴标准提了又提,原来没有岗位津贴的单位,现在都把津贴落实到60至150元,而我们司法助理员的津贴却14年来一陈不变,正如基层司法助理员调侃道:“忙碌工作一整天,津贴只有6角钱。”
四是法制宣传的手段落后,方式陈旧,与现代传媒不相适应的问题依然存在。面对信息化时代,我们基层的法制宣传工作仍停留在利用墙版报、挂过街横幅、刷写标语等落后的形式上,许多县都没有电脑、网页、摄像机、照像机、宣传车等设备,由于宣传手段落后,难以扩大法制宣传的社会效果,影响了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法制环境功能的发挥。
五是律师、公证员、法律服务工作者队伍建设亟待加强。现阶段律师、公证员、法律服务工作者数量仍然不足,特别是高素质的律师十分短缺,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律师队伍的监管体制不完善,造成了极少数律师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严重,维护公平正义和诚信服务的理念淡薄,对社会和当事人缺乏应有的责任感。律师在办理案件时,经常存在着“四难”,即:取证难、会见当事人难、查阅档案难、出庭辩护难。律师事务所的党组织不健全,党的活动无法开展,政治思想工作显的非常薄弱,尤其是合伙制律师事务所,由于今日合伙,明日又散伙,造成了律师事务所的负责人和执业律师变动频繁,为设立党组织和党员的教育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二00六年下半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的初步打算
2006年下半年,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11项工作:一是抓好“五五”普法的启动和实施工作,不断深化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扎实推进依法治市进程。二是继续深化“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的效果,以开展的“四项”活动为载体,以队伍建设为抓手,建立健全促进执法公正的长效机制。三是继续抓好人民调解工作,努力在塑造典型和加大宣传力度上多下功夫。四是充分发挥全市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在处理涉法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事件中的作用,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做好群众工作。五是大力开展法律援助工作,努力为社会弱势群体服好务。六是切实抓好新形势下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七是进一步加强司法所的基础设施建设,做好2006年的国债建设项目的建设和监管工作。八是切实加强对全市执业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监管。九是组织好一年一度的国家司法考试工作,为社会选拔、储备一批高素质的法律专业人才。十是抓好司法鉴定机构的组建和报批工作。十一是切实抓好全系统的自身建设及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平安汉中”,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司法行政工作总结
2007上半年司法行政工作总结
半年来,我们曙光街办事处司法所在区司法局的正确领导下,在曙光街办事处党工委的精心指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省、市、区司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充分发挥法律服务、法律保障和法制宣传教育职能,为我辖区经济发展和社会政治稳定作出新的积极贡献,现将半年来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 提高认识
司法行政基层工作具有基础性、群众性的特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我们积极向街道党工委汇报工作情况,争取办事处主要领导的重视,使司法行政工作纳入到街道党工委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对司法行政工作进行研究安排,由一名副主任主抓此项工作,有专门的办公室,制度板面上墙,为开展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建设 规范发展
加强基层建设,有利于司法行政基层工作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维护群众利益、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发挥新的更大的作用。为此,我们坚持按照上级关于加强基层建设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大力加强司法行政基层队伍建设、组织建设、业务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管理、整体推进,不断增强基层的综合实力,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不断提升司法行政能力和工作水平。按照建立一支政治坚定、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基层司法行政队伍;构建一套体系健全、管理规范、制度完善、运转灵活的工作体制和工作机制;打造一个基础设施齐全,保障有力地基层工作平台,使工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围绕目标 狠抓落实
我们能认真对照年初区司法局的工作安排,并结合辖区实际,对各项工作任务逐项进行了认真落实。
(一)深入社区,强化普法宣传教育
今年是我区“五五”普法、依法治区启动年,我所制定了《曙光街办事处2007年依法治理及“五五”普法宣传工作安排要点》并下发全辖区30个单位,指导督促其开展多种形式的普法活动,采用法制讲座、法律咨询、橱窗、板报、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开展法制宣传工作,内容涉及《民法通则》、《信访条约》、《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以及新出台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物权法》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
首先,把青少年作为重点普法对象,我所组织辖区各校法制副校长,坚持每学期至少举办两次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今年4月20日,我们司法所分别到市十四中和光明路小学举办“普法进校园,送法到课堂”的活动,就青少年如何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如何提高法律意识,青少年如何进有效的自我保护等方面对广大师生进行宣传教育,累计共有2千多学生受到教育。其次,我所人员随同局"法律服务进万家"主题活动,深入到全区11个镇办、社区(村),走访群众为他们发放法律宣传折页,张贴法律法规宣传海报,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群众增强了法制观念、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得到了提高。
(二)基层司法行政工作
1、我们在辖区及时完善了从办事处到各社区(村)、到辖区单位的民调组织,共成立了1个街道调委会、3个社区调委会、1个行政村调委会、企事业单位18个,目前有调解人员110人,使基层调委会组建率达到100%。司法所各项工作制度齐全并上墙公示,规范了调解程序,健全了调解网络,档案资料齐全,按时保质完成各项统计报表。办事处建立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联席会议制度,各社区每半月排查一次,办事处每月汇总排查一次,认真开展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半年共调处各类民事纠纷12起,调解率、调成率均达到100%。通过以上工作,全辖区未发生因调解不及时或违法调解造成的集体上访和民转刑案事件。
2、按时参加区司法局组织的例会,认真准备好上月小结和本月计划,并做好例会记录,及时向司法所工作人员及主管领导汇报会议精神。
(三)安置帮教工作
半年来,我所进行了两次较大规模对全辖区范围内2004年以来刑释解教人员进行摸底排查,使得辖区内的刑释解教对象情况清楚。1、为消除不安定因素,加强了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办事处成立了安置帮教工作协调小组,各社区成立了安置帮教工作小组,落实帮教措施,搞好接茬帮教,对列帮人员实行每季度谈话一次,进行相关的法律知识学习及思想、生活上的关心,积极进行安置,每半年开展一次集中摸底排查,详细掌握列帮人员思想稳定情况,做到不漏管,不失控。我辖区因犯故意伤害罪的张荣获,经过我们司法所的帮教工作,思想上、生活上都有很大的变化,在村中表现得很好家中盖起了三层的楼房,在我们的帮助和协调下找到了一份推销啤酒的工作,让他重新走上正常人的道路。目前,6名刑释人员帮教率、安置率均达100%,杜绝了重新违法犯罪现象。
2、为了能将辖区04年以来的两劳回归人员详细情况掌握,司法所全体同志走村入户,了解他们的生活、工作等情况,在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并与派出所民警了解情况,我们先后排查两劳回归人员16人,其中8人在我辖区居住,生活稳定没有重新犯罪倾向,其余8人在我辖区但不在此居住,圆满完成局里布置的任务。
(四)民间纠纷调处工作
在“双节”、“三夏”等民间纠纷集中出现的敏感期,我们认真开展专项排查,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多种手段,协同作战”的调解方针,做到不等不靠、深入群众、调查民情,从群众利益出发,把解决涉及人民群体利益问题作为排查调处矛盾纠纷的关键,从根本上预防和化解了矛盾纠纷,做到及时上报排查报告、排查调处 报表。
(五)法律援助工作
半年以来,我们办事处还认真抓好了对《法律援助条例》的宣传落实工作,并对有关文件进行了认真的学习。截止目前已受理1起法律援助案件。
我们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仍清醒地认识到这与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希望存在较大差距。在明年的工作中,我们会如履薄冰,不敢有丝毫懈怠,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开拓进取,为辖区经济发展和社会政治稳定做出新的积极贡献。
曙光街街道办事处司法 2007年6月29日
第三篇:2011司法行政工作总结
2011司法行政工作总结
2011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局的精心指导和县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争当全省司法行政工作排头兵和全县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排头兵为目标,准确定位,扎实履职,各项工作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为保障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第一道防线‛作用。我县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五五‛普法先进县,我局被省评为‚五五‛普法先进单位,被省综治委表彰为安置帮教工作先进单位,同时公示为全省优秀司法局,并被南通市委、市政府荣记集体二等功。县律协党总支被市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5月份,我县社会管理创新第三次现场会在我局召开,我局新闻宣传、信息工作名列省、市前茅,法制日报、江苏法制报头版、新华日报等主流媒体、省委、省政府简讯多次介绍了我局的经验和做法,扩大了我县司法行政工作社会影响力。
一、2011年司法行政工作开展情况
(一)围绕效果抓普法,全面提升公民的法律素质 今年是‚六五‛普法启动之年,我们秉承 ‚五五‛大普法的理念,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执法、谁普法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整合资源,整体联动,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1、精心组织,倾力筹备‚六五‛普法启动工作 一是组织调研听民意。我们将全县14个镇分成三个片,组织人员分片进行调研。与会人员为做好‚六五‛普法规划的制定、法制宣传的方式、方法等提出了许多科学、合理的意见建议。二是征集‚点子‛吸民智。开展‚我为‘六五’普法献一计‛‚金点子‛有奖征集活动,共征集到‚金点子‛2000余条,进一步开阔了‚六五‛普法工作的思路。三是科学规划创新意。充分考虑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突出前瞻性和预见性,着眼目前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思考未来5年群众对普法的实际要求,紧密结合如东的实际,科学编制了‚六五‛普法规划。县委县政府转发了县委宣传部、县司法局《关于在全县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
2、整合资源,着力推进法治文化建设
聘请了曲艺、书画、美术等专业人员,在全县调整了普法讲师团,建立法治文化研发专家库,借助文广新局成立了法治文化创作工作室,创作了《求求你相信我》、《半路劫法》、《醉归祸首》等近100篇优秀法治文化作品。与此同时,广泛向社会征集法治文化作品,满足不同层次人民群众对法治文化需求。挖掘社会资源,提升普法质量,建成了具有如东特色的平安法治大道,成为我县继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之后又一法制文化阵地。编印《扶海洲》法治文艺专刊、《法制短信集》、《民间法治文化》书籍等资料并免费发放到各镇、各文艺演出团体,有效传播法治文化、全年各种法治文艺演出达1000余场次。制作了扇子、台历、雨伞等普法载体,广泛传播法治文化,深受群众喜爱。
3、注重实效,努力增强重点对象法治意识
一是抓实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用法工作。我们在抓好领导干部公务员每周一卡、手机短信普法、网上学法的基础上,重点抓了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六五‛普法的轮训,全年共培训了10期近2000名领导干部、公务员,提升了领导干部、公务员依法行政、依法执政的能力。12月3日,法制日报头版介绍了我县的经验。此外,5月份,县法宣办、县委组织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组织了2011年全县领导干部、公务员法律知识考试,全县近2000名领导干部、公务员在如东县干部在线学习中心进行了考试,几十名考试不及格者进行了补考,强化了领导干部、公务员学法用法意识。
二是推进农民学法用法工作。今年,我们在继续用‚四小‛做好农村普法工作基础上,在电台、电视台、报社上开设《以案说法》、《乡村法制》、《生活与法》等普法栏目,进一步扩大了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受益面和知晓率。为把农民普法工作引向深入,今年,我们开通了‚普法信使进万家‛、‚崇法示范户‛等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农民学法用法的热情。每月2号、10号、25号安排律师进驻人才市场,为求职者提供法律咨询,编印流动人口温馨提示卡,让务工人员既能打工挣钱又能依法维权。我们开展了以‚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共建美好精神家园‛为主题的‚农民工学法活动周‛活动,现场还举行了《农民工学法手册》首 发式,再掀农民工学法新高潮,深受农民欢迎。
三是做好青少年学法用法工作。联合教育局在全县中小学开展法制宣传月活动,营造浓厚的学法用法氛围。9月1日,安排全县法制副校长到校上法制课,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精心组织暑期夏令营活动,今年有近2万名学生在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接受了教育。在全县开展了‚学法小童星‛和‚知法守法青少年‛评选活动,积极组织各校师生参与市局开展法治动漫作品征集评比活动,全县共上报各类法治动漫作品100多幅,上报数量全市第一,其中《珍爱生命》、《文明30秒》分别荣获南通市‚天翼杯‛法制动漫作品征集评比活动二等奖和三等奖。
四是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工作。针对企业安全生产、产品质量、劳动合同等普遍关心的问题,编印了普法信息卡、普法邮件等资料送到企业;针对建筑企业在招投标、合同签订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展了建筑企业防范法律风险讲座,并成立了建筑企业法务工作服务中心,免费为中小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服务,促进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依法经营、诚信经营。
(二)围绕联动抓调解,大调解工作再上新台阶 今年,我们抓住《人民调解法》施行机遇,狠抓各级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规范化建设,扩大了人民调解组织在专业调解机构中的覆盖面,使人民调解组织在化解复杂矛盾纠纷中,起到一线实战平台作用。以县大调解中心提出的‚四化三创一拓展‛为抓手,开展好调解员培 训的‚512‛工程,为三年内在全县培训500个首席调解员、100个调解能手,20个调解专家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各镇与县大调解中心调解视频对接和各村与县大调解中心网络信息对接,大大提升了人民调解信息化水平,提高了工作效率。全县人民调解员生活补贴和绩效补贴逐步落实,人民调解激励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创立社会矛盾纠纷三级动态预警管理模式,效果得到进一步显现。通过建立‚证调对接‛、‚援调对接‛、‚律调对接‛等新平台,实现了行业内、系统内、部门内全方面对接,科学化防范、常态化排查、法治化调解、信息化管理的能动调解新机制得到进一步加强,其成功经验做法得到中央电视的关注,并作了专题采访和报道。今年全县各级调解组织共受理矛盾纠纷5125件,调处成功5118件,调处成功率达99.86 %。
(三)围绕管控抓社矫安帮,有效压降“两类人员”重新犯罪
一是构筑“三防”社区矫正管控网。‚人防‛——以司法行政人员为骨干,以专业社工为主体,组建了如东县社区矫正执法大队,下设执法、监控、心理矫正3个直属中队和14个镇基层执法中队,对全县社区矫正对象进行集中教育改造、分类监管执行,确保刑法修正案
(八)的执行。‚心防‛——建成全省首家县域心理矫治信息网络平台,县镇都建立了心理矫治咨询中心,形成以‚专家督导、县镇心理矫治中心指导、社区心理矫治咨询接待‛的三级叠加心理矫治模式。‚技防‛——对被列入重点管理的300多名社区矫正对象采用GPS 和LBS双重定位管理,实施全方位全天候定位和重点监控。目前全县在册社区服刑人员489人,其中缓刑400人,管制1人,假释54人,暂予监外执行9人,剥夺政治权利25人。
二是稳步推进安置帮教基地化。进一步加强了社区矫正、安置帮教责任追究制度。着力构建‚必接必送、无缝对接‛通道,认真落实中办5号文件精神,切实落实了无家可归、无业可就、无亲可投的‚三无‛刑释解教人员必接必送工作,在继续实施扶心、扶业、扶学、扶技、扶困‚五扶一促‛法、新岸工程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帮教基地的建设。省政府以‚如东县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牵手帮扶、情暖浪子‛为题入选省社会管理创新典型案例。11月16日,省委、省政府办公厅专门到如东征求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意见,对我县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全县五年内刑释解教人员共1423人,安置率达到96%、帮教率达到100%,重新犯罪率为0.68%。2011年10月,全县刑释解教人员179人,其中刑释154人,解教25人,衔接率、安置率、帮教率分别达到99%、100%、100%。目前没有发现重新犯罪现象。
(四)围绕便民利民抓法律援助,实现应援优援 我县法律援助始终坚持‚重质量、出精品‛理念,力求应援尽援。探索与县总工会联手职工维权,实现企业职工权 6 益保障全覆盖,其做法受到省总工会的肯定。通过开展法律援助进监所活动,制作法律援助爱心指南卡,广泛开展宣传活动,不断提高法律援助的知晓率、扩大覆盖面。为全县10000多名低保户和6000多名重级残疾人发放了法律援助‚一卡通‛。法律援助实行‚一站式‛服务平台,为老弱病残人员提供便利器具,开通了‚12348‛法律咨询热线,及时解答广大群众法律问题,切实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创建法律援助新品牌,‚十二心诀‛服务承诺对受援群众真情帮助。去年办理的张雅宾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获评江苏省十大好案例,蔡某等248名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纠纷案入选全国百优法律援助精品案例,江苏省仅6个案例。县法律援助中心被评为‚江苏省法律援助机构合格窗口‛,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十大助残先进集体。全年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246件,其中民事代理案件1234件,刑事辩护案件12件,受援人达到4500人,接受群众来访咨询7826件,电话咨询1705件,群众的满意率达到100%。
(五)围绕大局抓法律服务,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注重引导,发展律师事业。今年来,为更好地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与沿海开发,我局组织全县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开展‚双促双助‛、‚三融三推‛主题法律服务活动,成立‚沿海开发法律服务指导协调小组‛。参与处置沿海重点工程建设中突出问题。一年来,县镇两级调处中心共调解、化解铁路建设中的矛盾纠纷184起,涉及997人,有力地保证了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在海洋铁路工程建设中,如东律师王桂国、张捷服务‚海洋铁路‛建设,使一度停工的‚海洋铁路‛恢复了正常施工。如东律师为风电场建设提供法律建议36件、起草审核合同200余份,并在风电场因规划调整需要变更合同时,参与非诉讼调解20余次,很好地解决了各方的矛盾。今年律师服务团为重大项目提供法律意见书200多件,化解重大矛盾纠纷11件,为洋口港向国家申请注册商标38类,已获得26项洋口港商标注册证。在建筑企业设立‚法务工作服务中心‛,解决企业法律事务的同时,帮助企业防范法律风险,服务企业发展。整合司法行政各项职能,在村(居)建立法律服务站,定期上门驻点提供‚一站式‛服务,受到群众的欢迎。全县律师每逢周二、周五参与县涉法涉诉信访工作。近年来,无一起有效投诉,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今年全县律师共办理各类代理诉讼案件和非诉讼案件1903 件,其中,民事1137件,刑事122件,行政49件,非诉讼595件。共担任企事业单位及行政机关法律顾问287家,业务收费679.61万元,避免经济损失 8563.5万元。广大律师还积极捐款3万元援助困难群体。
二是注重实效,拓展公证业务。公证工作秉承‚办铁证、创精品‛办证理念,公证质量和服务水平同步提升,积极主动做好城乡结合部整治、拆迁安置等重点工作的公证服务。办理新型公证事项,办理了首例QQ聊天记录证据保全公证。开通涉外、涉企、涉税绿色通道,为我县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提供法律服务。县公证处顺利通过江苏省文明公 证处的验收。全年共办理各类公证3746件,拒绝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公证112件,其中制止不法经济活动35件,涉及金额510万元,公证收费131.9万元。
三是注重创新,建村级法律服务站。今年,我局推出在全县258个村(居、社区)公共服务中心设立法律服务站的新举措。法律服务站由村(居、社区)政法专干任站长,村(居、社区)常年法律顾问任副站长,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工作者、村(居、社区)专职调解员、专职社工、普法志愿者、村级联防队员和大学生村官参加,是服务村(居、社区)群众的一种新型平台。该平台及时为群众提供公证咨询、法律援助、化解矛盾、普及法律、依法表达诉求等法律服务。这一举措,将司法行政工作触角纵向延伸至村(居、社区),实现司法行政工作县、镇、村三级全覆盖。法律服务站成立以来,共化解矛盾纠纷1500余件,提供法律咨询730余件,诉讼代理132件,提供法律援助40余件。
(六)围绕素质提升抓社会管理创新,全面提高司法行政工作的效能
加强内部资源整合。今年初,我局以办公用房搬迁为契机,在局机关一楼建立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将法制宣传、法律咨询、援调对接、法律援助、12348法律咨询热线、公证等职能进行捆绑,‚一个窗口‛对外,实行‚一站式窗口‛对外服务,满足了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统一服装,亮牌上岗,电子考勤,文明用语,外塑形象。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成立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一办四部‛即:社会管理创 新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法制宣传工作部、法律服务工作部、维稳和谐工作部和创新保障工作部。加强信息化建设。实施数字司法工程,构建数字司法整体框架,完成县、镇两级信息专网建设,真正实现信息网上流、案件网上办、绩效网上考的目标。加强主题活动。开展以‚学党史、守信念、比奉献‛为主要内容的‚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政风行风评议活动‛为契机,从社会各界聘请了行风监察员和行风监督员,自觉接受法律监督和民主监督。开展‚5〃10‛思廉日和‚算廉政账‛主题教育。走进896政风行风热线,推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坚持一岗双责,民主集中制,重大事项集体讨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今年来,全系统有33人次获县委县政府以上表彰,无一人违纪违法。加强司法行政文化建设。发挥文化教育引领作用,建设学习型机关。在办公楼分别设立诚信文化、司法行政文化、法治文化和廉政文化走廊;在四楼设立三位一体的党建先导工程示范窗口;建设辉煌三十年局史室,形成司法行政特有的文化,促进司法行政事业的发展。加强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增强‚服务中心,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意识,领导干部开展‚两包一促‛转作风活动,全年累计下乡调研指导工作200多次500多人次。开展群众事务党员干部代理制度,有效地提高为民、利民、便民质量。档案工作、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综治、法制、计划生育、增收节支等工作均取得了一定成效。
2011年,我局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 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方面,虽然有了一定的亮点和举措,但离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二是基层基础建设,优秀司法所创建仍需进一步巩固加强,尤其是司法所人员管理问题,需要与相关部门进一步协调沟通。三是社区矫正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与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衔接有待进一步畅通。
二、2012年工作打算
2012年是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继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进我县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一年,更是我县司法行政工作快速发展的关键一年。
全县司法行政工作的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核心价值理念,紧紧围绕‚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以鼓足干劲,争当全省司法行政系统排头兵为第一要务,以真抓实干,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为第一目标,以维护稳定,努力打造一流工作队伍为第一职责;以创人民满意最佳办事窗口为第一标准,全面提高司法行政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以着力‚六个切入点‛力求取得‚六大新突破‛为抓手,不断探索司法行政工作的新路子。
一是着力抓好“六五”普法与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力求在普法效果上取得新的突破。
认真贯彻落实‚六五‛普法规划,围绕效果抓普法,突出重点,不断创新,努力提高广大群众法制观念和法律素养,大力营造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为法治如东、和谐如东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坚持践行‚大普法‛理念。积极主动地与各镇各部门协调,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巩固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普法大格局。督促、指导各镇和县级机关部门认真落实。县委办、政府办转发的《2011-2015年全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目标任务责任分解表》所确定的各自工作,将‚六五‛普法规划落到实处,指导各镇和县级机关各部门根据‚六五‛普法规划的要求,建立普法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办事机构。
二、坚持普法‚十个结合‛。一是法制宣传教育与公民意识教育相结合;二是法制宣传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三是法制宣传教育与领导干部廉政教育相结合;四是法制宣传教育与时代主题相结合;五是法制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六是法制宣传教育与法治文化相结合;七是法制宣传教育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八是法制宣传教育与促进经济发展相结合;九是法制宣传教育与法律服务相结合;十是法制宣传教育与促进公民全面发展相结合。要把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融入到社会、经济工作的方方面面,融入到百姓的衣食住行之中。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围绕效果抓普法理念,不断充实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生命力。
三、坚持开拓创新。指导各镇、区、县级机关各部门要遵循‚活泼、便利、易懂、实用‛的原则,不断开辟新的法制宣传阵地,创新普法形式,增强普法实效。精心打造领导 干部、公务员‚掌上学法、卡上学法、网上学法、讲坛学法‛四大载体;继续做实农村普法‚四小‛;积极开展崇法示范户创建;积极抓好青少年法制教育的落实,实现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化;积极推进企业‚培训、实践阵地,学法沙龙,诚信经营,学法用法‛四大举措;积极做好流动人口的法制宣传教育前移关口。继续发挥县法治文化工作室的作用,创作更多易于传播、群众乐于接受的法治文化作品。各镇积极发挥业余文艺宣传队、民间演出团体的作用,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法制文艺演出活动。按照主题鲜明、注重实效的原则,建设不同类型、不同特色、不同规模的法治文化广场、法治一条街等阵地,形成一镇一品的法治文化品牌。
四、坚持‚四因普法‛。按照围绕效果抓普法的工作理念,推行‚因人、因地、因事、因时‛工作法(简称‚四因普法‛),做到特色更明显、品牌更优化、效果更显著。‚四因普法‛:因人制宜,量身定做,增强普法针对性;因地制宜,灵活多样,注重普法区域性;因事制宜,多措并举,提升普法实效性;因时制宜,紧贴中心,彰显普法功能性。
二是着力抓好法律服务与“三融三推”的切入点,力求在服务沿海开发上取得新的突破。
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办、国办转发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律师工作的意见》精神和省厅、市局有关律师工作的意见要求,教育广大法律服务工作者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核心价值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引导广大律师积极服务经济建设,服务民生保障,服 务社会管理创新,为我县基本现代化新征程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服务,作出应有的贡献。
1、深入开展‚三融三推‛活动,充分发挥法律服务工作者服务的特有功能,不断增强社会责任,及时调整工作重点,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完善工作平台,不断深化法律服务工作者服务沿海大开发、服务企业转型升级、服务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服务民生、维护稳定工作机制。将‚三融三推‛活动在新形势、新起点、新要求下不断深入地开展下去。
2、进一步加强规范化管理,不断增强自律管理水平。指导各律师事务所和各法律服务所进一步完善以章程为统领的内部规章制度。重点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加强监督检查,强化各项管理规定的执行力度。加强培训交流,不断提高各所主任、合伙人的管理工作水平。
3、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高法律服务行业的诚信度和公信力。执业为民、服务群众是广大法律服务工作者的工作根本宗旨。要实现这一宗旨,必须以‚严格执法、恪守诚信、勤勉尽责、维护正义‛为核心内容,加强广大法律服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组织开展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建立诚信评价和公示制度,不断提升行业诚信度和社会满意度。积极组织业务学习,不断提升广大法律服务工作者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
4、转变观念,继续加大开拓公证证源的力度。发现并研究经济社会生活领域的新变化、新需求,抓住公证业务发 展的新的增长点,力争有所突破。提高公证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把公证服务向证前和证后延伸。进一步规范办证程序,健全完善统一受理、统一登记制度,认真落实出证审批、疑难案件讨论制度,杜绝出证的随意性和简便化,严防错证、假证的发生。
三是着力抓好法律援助与公平正义的切入点,力求在关爱民生上取得新的突破。
1、建立企业法律顾问备案与劳动争议案件诉前协调机制,实施能动法律援助;凡是劳动争议法律援助的申请,先行与单位法律顾问沟通,以期通过和解的方式处理纠纷,避免走仲裁、诉讼途径,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
2、建立劳动争议信息互通机制,破解职工维权证据收集难题;针对部分职工发生劳动争议后由于未能掌握有效证据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协调劳动监察部门先予调查处理,互通调查信息,为后期仲裁诉讼提供证据来源。
3、坚持工作重心下移、阵地前移。强化各镇及总工会、妇联、共表团、残联、老龄委、民政、人社等部门和社会组织法律援助工作站职能,并延伸触角进村居,在村居建立近300个法律援助点,实现了法律援助村村通,形成县有中心、镇与部门有工作站、村有联络点的三级法律援助工作网络,进一步扩大了法律援助的覆盖面。
4、按照《江苏省法律援助机构窗口建设和工作规范》的要求,根据省厅视觉识别系统统一标识,建立功能齐全、设施齐备、服务一流的法律援助机构,力争示范窗口。
5、进一步规范‚12348‛法律援助专线建设,及时向党委政府及上级机关提供咨询事项的舆情分析
6、加强法律援助理论研讨工作。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调研,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法律援助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四是着力抓好特殊人群管理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切入点,力求在社会和谐上取得新的突破。
全面贯彻落实省两办转发省综治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实施意见》两个文件精神,全县建设一个功能齐全的特殊人群过渡性安置基地,用于安置‚三无‛人员等重点帮教对象。落实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政策,积极帮助解决他们在就业、上学、生活、家庭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将符合条件的刑释解教和社区服刑人员纳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对符合条件的自主创业刑释解教和社区服刑人员和安置特殊人群的企业落实税收减免政策。
1、加强衔接。通过系统核实‚三无‛人员等重点人员的信息,根据系统释放信息,由镇司法所向分管领导汇报需要接回的重点人员的情况,经领导批准,由司法所落实人员、车辆等。派员接回,送至安置帮教基地,成立帮教小组,签订帮教协议书。
2、开展分类帮扶。开展帮扶需求调查,进行分析研判;继续按照‚五扶一促‛模式,建立分类帮扶需求库;按照成员单位职能和帮教优势,分解帮扶任务。
3、开展临时救助。协调财政、民政等部门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完善特殊人群临时生活救助服务工作机制的通知》。由符合条件的刑释解教人员家庭或本人(未成年子女)为单位,向户籍所在地镇提出申请,镇司法所受理申请后,联合村(居)民委员会进行入户调查、走访并进行公示,对于符合条件、群众没有异议的,提交镇民政办审核。原则上,由县民政部门和司法行政部门联合审批,也可在县特殊人群服务管理中心设立扶困窗口,负责审批、发放。
4、创建过渡安置基地。由所在地司法所出具申请人基本情况证明,由符合条件的刑释解教人员业主向具有管辖权的税务机关提出申请,税务机关受理申请后,联合司法所进行调查核实,由税务机关和同级司法行政部门联合审批,由刑释解教人员业主按批准的减免范围和幅度享受。
5、继续实施社区矫正‚三个一‛工程。一张监管网络。继续做好人防、心防、技防‚三防一体‛矫正法,加强社工队伍建设,积极发挥社区矫正执法大队主体作用,严格执行社区矫正工作流程事项,积极派出社区矫正对象心理不健康障碍,严格监控重点对象,严格防止漏管、脱管,严格压降两类人员重新犯罪率。一个评估办法。严格执行社区矫正对象再犯罪危险系数评估体系,筛选重点对象,进行重点矫正监控。一站式矫正基地。积极推进集心理矫治、集中教育、技能培训、技防监控、公益劳动等功能为一体的矫正教育管理中心建设。组织全县社区矫正对象分期分批到‚中心‛集中活动。进一步强化社区矫正对象‚服刑‛意识,促进良好 改造和良性转化。
五是着力抓好人民调解与大调解工作机制的切入点,力求在化解社会矛盾上取得新的突破。
在做好传统类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的同时,积极打造‚控(防控)、调(调解)、处(处理)、扶(帮扶)‛四位一体的调处新机制,运用综合手段化解民生类矛盾纠纷,防止因民生类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引发民转刑恶性事件,强化人民调解在大调解机制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
1、积极运用‚四种手段‛防控。一是预防,总结以往的经验和教训,按照职能要求对重大的涉及民生利益的项目,实施公开听证、论证和矛盾纠纷风险评估,提前消除重大矛盾纠纷隐患;二是排查,通过专项、定期等排查方式,实现矛盾纠纷早发现;三是研判,对排查信息及时搜集,加强分析,适时通报,做到有的放矢;四是管控,加强和完善县、镇、村三级重大矛盾纠纷动态预警管理,加强信息传递,加强对重大矛盾纠纷处置预案设置,使其得到及时处理和掌控。
2、积极依靠‚四支队伍‛调解。一要加强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队伍建设,依靠自身力量,尤其是要注重镇村‚三个2‛调解员的能力发挥,做强人民调解工作,逐步实现县、镇、村调解队伍专业化;二是依靠各专业调解队伍;三是要依靠法律服务工作者队伍;四是依靠社会调解志愿者队伍。通过四支队伍的能量协调发挥,有效提升调解组织化解各类复杂矛盾纠纷的绩效。
3、积极依托‚四大平台‛处理。人民调解组织要充分依托县调处中心‚四大平台‛(监督和解、司法确认、律师参与、调解联处平台)的处理机制,进一步发挥人民调解在大调解中的基础性作用。
4、积极通过‚四种方法‛帮扶。对一些特殊的矛盾纠纷,有针对性地通过法制宣传和教育引导、心理疏导、引导诉讼、法律援助和社会救助‚四种方法‛,关爱帮扶当事人,尽力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另外,积极采取‚四项措施‛融入大调解机制。一是按《人民调解法》进一步规范调解机构的组织、队伍、机制、业务、保障建设。二是加强专职调解员队伍。全面落实‚三个2‛工程,建立健全准入、培训、评定、淘汰、奖惩、考评等机制。按层级培训,全面落实‚512‛工程,培养一支能查善调的‚首席调解员、调解能手、调节专家‛型人才队伍。三是推动调解信息网络全覆盖运行,确保全县各镇村实行调解信息网络系统化。四是强化激励机制。严格落实即将出台的《如东县大调解工作奖励办法》,逐步加大人民调解员‚双补‛力度,重奖纠纷调解有功之臣,追究失责人员的责任,慎重、稳妥运用综治一票否决建议权,实现赏罚分明、责权利相对统一的科学化奖惩激励机制。
六是着力抓好队伍建设与行风政风建设的切入点,力求在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上取得新的突破。
一是继续做好‚创先争优‛工作,抓好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牢牢把握‚学习型党组织‛的特点,真抓实干,探索 创新做法,总结经验,抓出成果。开展‚先进党支部‛和‚党员先锋岗‛ 创建工作,抓好党支部委员的学习、培训、交流,提升‚带头人‛的能力水平。
二是坚持不懈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把反腐倡廉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眼于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抓好惩防体系的实施深化工作。继续加强廉政警示教育,推动廉政文化建设。增强自觉接受监督意识,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建立和完善有关规章制度,特别是要加强对人、财、物等重点环节和重点部门的严格管理。坚决杜绝违反机关效能建设的行为,党员干部队伍确保零违纪。
三是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学习教育、人事管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开展争创人民满意机关和人民满意基层站所活动,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围绕‚七一‛建党节等重大活动和重要节日,组织开展一系列纪念活动。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组织的优势,积极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干部职工的业余生活。继续落实好结对帮扶、联创共建各项措施,切实解决扶贫对象的实际困难。
四是加强自身建设。一是要不断认真学习创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提高宏观思维能力,来解决新形势下的新问题、新情况,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二是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正确的处理各种矛盾,深入研究,了解实情,有针对性的提出矛盾的解决方案。同时要严格自律,认真落 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三是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在各方面工作上实现全面创新和突破,实现高效全面的政工工作。为更好地服务转型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社会的和谐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全市司法行政工作总结
全市司法行政工作总结
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
促进全市司法行政工作全面发展
XX市司局在XX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XX市司法局的指导下,以服务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稳定为首任,以服务农业、服务农村、服务农民为重点,充分发挥法制教育、法律服务、法律保障三大职能,扎实工作,拼搏进取,为维护全市社会安宁、政治安定、经济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也得到了上级司法行政机关的充分肯定。在XX市司法局的业务考评中,连续四年夺得XX市第一名。并获得河南省XX至XX年依法治理工作先进单位、XX市政法系统红旗单位、XX市依法治理先进集体、XX市政法系统人民满意的政法单位、XX市司法行政系统优秀单位、XX市司法行政系统红旗单位、XX市XX目标综合考评铜杯奖、XX年市级文明单位、XX年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XX年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红旗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抓宣传,重实效。以“四五”普法和“二五”依法治市工作为总揽,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为政府中心工作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普法宣传:一是按照“三下乡”活动的通知要求,共组织法制文艺演出20余场,发放各类普法宣传材料40000余 册,放映法制电影230余场次。共组织普法讲师、律师、公证员送法律下乡450余人,把贴近农业、贴近农村、贴近农民生产生活需要的法律知识,送到了农村,送给了农民,引导农民群众学法、懂法、守法、护法、依法办事,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二是以“法律五入”活动为载体,加大了对社会各个阶层人员的普法教育力度。全市13个乡已经全部建立了法制学校,在352个行政村设立了法制宣传阵地。全年共组织各级各类法制培训及现身说法160余场次,利用各种形式举办法制宣传咨询活动280余场,受教育人数达到了9万余人。
二、抓管理、重规范。以促进法律服务行业规范发展为重点,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为全市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
1、律师及基层法律服务工作:广大法律服务工作者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牢固树立服务意识、诚信意识。一年来,共担任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法律顾问544家;办理诉讼、非诉讼案件2317件;办理法律援助案件52件,解答法律咨询7万人次,为当事人挽回和避免经济损失660多万元。
2、公证工作:三年来共办理现场监督类公证50件,其中为我市国有土地使用权挂牌出让办理现场监督公证15件,涉及标的7500万元。公证处还找准公证职能与企业发展需 要之间的结合点,为我市企业发展提供“贴身式”、“保姆式”服务,共与XX热电厂、天津药业集团、XX药厂、XX化工集团、XXXX公司等15家大中型企业签订了常年公证服务合同,建立了长期的、稳定业务联系。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抓排查、促稳定。以建设“平安XX”为重点,充分发挥法律保障的职能作用。
1、人民调解工作:全市各级调解组织以调处群体性纠纷和影响社会稳定的“热点”、“难点”纠纷为主,组织全市449个民调组织深入开展矛盾排查16余次,受理民间纠纷1837起,调解1837起,调成1824起,调解率100%,调成率99.5%。防止民间纠纷激化5起41人,制止群体性械斗3起,防止群体性上访3起28人。开展人民调解专项法制宣传教育活动47场次,受教育群众达10万余人。
2、“两劳”安置帮教工作:XX年我市刑释解教人员110人,登记110人,签订帮教协议110份,签约率、安置率均为100%,且无一人重新犯罪。
3、法律援助工作:三年共办理援助案件383件,解答咨询1349人次。发放宣传材料1XX余份,免费代写法律文书970份,受援人员达1560多人。
4、积极探索和研究法律服务与信访稳定的结合点,坚持了领导下访日、市长接待日、信访接待日律师陪同制度,积极参与政府重点建设项目,确保拆迁、补偿安置等项工作的合法、有序、平稳进行。
四、抓宣传、树形象。进一步拓展了信息宣传报道的渠道。
XX年,我局共完成调研文章12篇,通迅报道214篇,其中国家级9篇,省级26篇,地市级44篇,县级42篇。被上级业务部门和各级政府机关采用信息共计36条,其中省级采用17条,地市级采用22条,县市级采用17条。
第五篇:司法行政工作总结
司法行政工作总结范文 的编辑为您准备了关于司法行政工作总结范文的文章,希望对您有帮助!
xxxx年,我局按照区委、区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总体要求及计划,深入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以维护区域社会稳定为中心,以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为重点,以提供优质法律服务为宗旨,以打造一流司法行政队伍为根本,积极履行司法行政机关法制宣传、法律服务、法律保障等职能,大力推进“平安鄞州”建设,较好地完成了今年各项工作任务,为促进我区社会和谐稳定,“新鄞州工程”的实施作出了积极贡献。2月份,钟公庙街道司法所被人民法院、司法部联合授予全国“人民调解工作模范司法所”称号,8月份,五乡镇明伦村被司法部、民政部联合授予“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荣誉称号。
一、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着力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一)强化规范运作机制,积极创建“示范司法所”。按照中央关于加强“两所一庭”建设的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在20个司法所全部达到市级规范化司法所的基础上,开展了创建“示范司法所”活动。适时召开了现场会,对已经达到“示范司法所”要求的钟公庙街道司法所和邱隘镇司法所进行了授牌,创建活动以来,司法所的岗位职责进一步强化,基础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各类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司法助理员的工作积极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同时,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提高调整了司法助理员的岗位津贴标准,并加强对司法所工作的指导,进一步建立健全了激励机制,加强考核力度,为司法所的规范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以“健全组织、理顺关系、强化职能、规范管理”为标准,把司法所建设成为党委、政府一个强有力的工作机构。(二)完善排查调处机制,全力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区司法局、区人民法院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指导的意见》,经常性对镇级调委会和基层调解组织进行工作指导,健全司法所(调解中心)、调委会、调解小组、调解信息员四级调解网络,坚持一月一次排查调处专报和工作例会制度,严格实行信息专报制和“零”报告制,坚持一季一次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分析,认真做好“两会”期间重大活动、节日的稳定工作,抓好了人民调解工作中的规范审批和备案程序,提高人民调解员的政治业务素质。至10月底,全区调解组织共受理各类纠纷2270件,调处成功2260件,调处率100%,成功率99.56%。签订调解协议书877件,其中实施备案制459件、审核制243件,排查出各类不安定因素369起,成功平息211起,充分发挥了司法所、调解中心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第一道防线”作。(三)加强帮教安置工作,预防减少重新违法犯罪。认真贯彻落实《浙江省归正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办法》,做好1999年刑释人员和20xx归正人员回归社会情况的监测工作。目前,共落实
安置帮教对象1544名,其中刑满释放人员1310名、解除劳教人员234名,为制定切实有效的安置帮教措施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安置率达96.7%、帮教率达99.2%、重新违法犯罪率仅为2.0%。同时,进一步完善了“三项工程”,即过渡性安置基地建设、专项经费管理、税收优惠政策。全年共走访重点对象227名,救助特困对象65名,合计救助金额4.2万元。
(四)加强教育整顿管理,规范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积极探索基层法律服务工作新路子、新机制、新举措,开展创建市级规范化基层法律服务所活动,至今,已有4家法律服务所被评为第一批市级规范化法律服务所,9家法律服务所提出申报。上半年,我局在邱隘镇召开了一次创建市级规范化基层法律服务所工作现场会,要求各法律服务所认真对照考核内容和评定标准,不断强化各项内部管理机制,严格执行各项规程,尽快进入市级规范化法律服务所行列。至今,全区法律服务所担任法律顾问216家,代理民事案件643件,代理经济案件357件,调解纠纷171件,代写法律文书705件,承办法律援助案件77件,业务创收达313万元,挽回经济损失4560万元。同时,专门组织了未达标的11家法律服务所的内勤、档案人员,邀请区档案局老师就如何做好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了培训。对全区15家法律服务所、89名法律工作者通过年检注册,注销了2名法律工作者资格,增加了6名法律辅助人员。还积极开展了服务对象评议基层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活动,全区共发放监督卡1000张,收回956张,满意
率达98.1%,基本满意率1.4%,不满意率0.5%,从统计情况看,我区基层法律服务队伍的总体素质还是好的。
二、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努力实践依法治区
(一)突出重点,克服难点,确保普法工作全面落实。抓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法制教育,提高决策水平。领导干部学法在强调自学为主的同时,继续完善党委(党组)中心组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