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孝道教育

时间:2019-05-12 20:12: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孝道教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孝道教育》。

第一篇: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孝道教育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http://fuyang.offcn.com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孝道教育

推荐阅读:

2014年安徽省事业单位招聘信息汇总(含16地市)http://fuyang.offcn.com/html/2014/01/6579.html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2519002650 欢迎加入安徽事业单位QQ群: 224510618

特别推荐:阜阳分校乔迁专题活动,多重好礼等你来拿 http://fuyang.offcn.com/html/2014/09/13625.html 【背景链接】

2014年,武汉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推出一系列新举措,探索建立“孝道红黑榜”就是其中之一。在评选“江城十大孝子”的同时,把“孝”列入创建十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的重要条件,一票否决。武汉街头的公益广告,也在传播孝道的名篇名句,宣传孝道文化。武汉市还将编制并公布“厅堂家训”,让市民将孝道“悬挂”在心中。

所谓“红黑榜”,就是将孝敬父母的子女列入红榜,将虐待老人或不赡养老人者列入黑榜。“孝道红黑榜”并非武汉首创,仅今年,陕西宝鸡、广东顺德等城市都推出过类似提议。而广东惠州、安徽合肥甚至出台了“列入黑榜者不能当公务员”等规定,严惩不孝者。

2013年7月,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实施。新法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这也被媒体解读为“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不常看望老人将属违法。

【标准表述】

一、孝道教育的内涵

当前提倡的孝道教育,是对传统孝道的扬弃和超越,是在批判继承传统孝道文化的基础上,针对素质教育所提倡的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目标,融入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和谐因素的教育。它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涵:

孝敬父母,奉养双亲。“鸦有反哺之意,羊有跪乳之恩。”子女应该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赡养双亲、孝敬父母的责任,这是传统孝道的重要内容,更是新型孝道必须继续发扬光大的最基本的时代内涵。

遵从长辈,与人为善。新型孝道教育应与时俱进,由教育青少年敬爱双亲向外拓展,推广、普及到敬爱、顺从其他长辈,并学会感恩、学会在做人处事中与人为善。在工作中团结同事、尊重领导,在生活中以礼待人、坦诚交友。

地址:阜阳师范学院西湖校区向东200米路北

网址:http://fuyang.offcn.com 电话:0558-2255699 ***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http://fuyang.offcn.com

完善自我,回报社会。孝道教育本质上是对青少年良好人格的塑造。新型孝道教育应注重升华和提升,即把青少年忠诚、友爱、谦虚等良好人格的完善与胸怀天下,对社会怀有仁慈之心、爱人之心相结合,培养出志向远大、爱家更爱国的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综合型人才。

二、为什么要进行孝道教育

古语云:“百善孝为先”,孝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各种优良品德形成的前提。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三字经》《孝经》《弟子规》等各类传统典籍关于孝道的教育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和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人们的社会意识、价值理念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变,传统的孝道教育正慢慢失去它应有的地位。如何与时俱进地加强孝道教育,不仅是当前形势所迫,更是未来发展所需。

“孝”影响着我们民族的生活习惯、心理素质和民族精神,当前实施孝道教育,弘扬新时代孝道,至少可发挥如下作用:

首先,孝道教育是促进家庭和睦的一剂良药。“家有不孝子,常出祸害事。”可以说,孝与不孝能影响家庭和睦与否。当前,独生子女日益增多,人们爱幼有余而尊老不足,部分家长过度重视学习成绩,而忽视对孩子孝道教育的培养,造成了其自私自利、目中无人的品性。相反,孝道教育的加强,能增进亲子感情,培养感恩意识,从而使父母与子女关系融洽,进而促进家庭与社会的和睦。

其次,孝道教育是培育完整人格的坚实基础。孝文化中,核心内涵和基本元素是“奉养”“尊亲”,在此基础上又衍生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感恩、博爱的思想。古往今来,大凡能成就大事业者,无不具有远大抱负、宏阔胸怀,无不怀有“利益民众”的博爱精神。这实际上是一种由家庭的“小孝”升华出的“大孝”。当代孝道教育务必深化这一要义来培育青少年完整人格,开阔其心胸,坚毅其理想,从而成就“百年树人”的辉煌事业。

最后,孝道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手段。当代社会一些人热衷于对金钱物质等现实利益的追逐,利己心态浓郁,社会公德面临挑战。在此背景下,孝道教育尤显必要。事实证明,一个孝敬父母、品德高尚的人必定会是一个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同时也具备良好社会道德的人。

“孝道”教育既然有如此作用,全社会理应高度重视。只有多方发力、形成合力,构筑起立体性、全覆盖的教育体系,孝道教育才能真正得到落实,见到成效。

三、如何进行孝道教育

1、以家庭培养为抓手,强化孝道教育的基础

地址:阜阳师范学院西湖校区向东200米路北

网址:http://fuyang.offcn.com 电话:0558-2255699 ***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http://fuyang.offcn.com

民风、世风起于家风。家庭教育之于青少年成长成材的重要性,不亚于学校的培养和社会的熏陶。尽管现在有不少“421”家庭(即四位老人,两位父母,一个孩子),但家长绝不能助长孩子的“娇骄”二气,务必紧抓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机,利用各种场合向孩子传播孝道。特别是父母更要身体力行,用尊老孝亲的实际举动为孩子做出表率,用高尚言行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用各种方式和途径,为孝道教育的孕育、发展提供肥沃土壤。

2、以学校活动为载体,丰富孝道教育形式

当代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普遍存在,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栽培之恩、他人的关照之恩,往往认为是理所当然。因此学校教育要把孝道弘扬作为德育教育的一个切入点,抓住学生为人处世之“利己”弊病,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活动,矫正学生不良思想,使其学会感恩、懂得回报,从而打造出更多具有奉献精神的人才。

一要组织学生多阅读古代经典,从《弟子规》《增广贤文》等传统典籍中汲取孝道精华,培育正确的孝道观。

二要加强孝道情感培养。要抓住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要求学生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献力所能及的爱,通过亲子互动,从而启发其内心理性自觉。

三要丰富孝道教育的载体。要结合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因时因地制宜举办各种孝道文化教育。可邀请专家作中华传统美德讲座;可开展与“孝”主题相关的演讲、征文及家务技能等多种比赛,提高学生孝老尊亲的实际能力。

四要把孝道教育纳入德育评价体系,对学生言行发展形成明确的导向。

3、以社会环境为平台,浓厚孝道教育氛围

全社会要广泛开展敬老、养老、尊老活动,要维护老年人利益,为老年人提升生活质量不遗余力创造条件。同时,要利用各种媒介,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孝道思想,树立良好的价值风向标。通过电影、电视、报纸、各种新媒体等做好宣传,启发青少年的孝敬感恩意识。结合文明城市创建等活动力倡孝道文化。对一些反面典型要给予曝光,对尊老敬老孝老的正面典型则要表彰,以激浊扬清、传递正能量。农村和城市社区要自发组织有关感恩的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积极投身公益活动。如可开展农村及社区“五好家庭”、孝星评比等活动,挖掘孝文化典型,营造人人向善、个个感恩的和谐美好的社会氛围。

【参考范文】

弘扬孝道文化正能量

《孝经》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是家庭和谐的基础,更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孝道是中华民族的精髓,孝文化、感恩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传承。一个“孝”字,不仅形塑了中国家庭成员之间的行为规范,更规范了国家的政治社会治理。从中国的孝地址:阜阳师范学院西湖校区向东200米路北

网址:http://fuyang.offcn.com 电话:0558-2255699 ***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http://fuyang.offcn.com

文化中汲取正面营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充分弘扬孝文化的正能量,有效消除中国经济社会双转型的不和谐因素,是今日提倡孝道,弘扬孝文化的意义之所在。

应该看到,今日的孝道环境出现了重大变化。“父母在,不远游”“晨昏定省”的古训,对现代人而言,是不可能完成的孝道。数以千万计的留守老人,对今日中国孝道提出了新的要求。未富先老的庞大老龄人口,不可逆转的老龄化趋势,为中国当下和未来的孝道规范提出了紧迫的课题。

对于传统的孝道,我们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那些指导人们怎样去做人、办事、立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孝道精义,我们固然要坚守。但是,对于诸如“埋儿奉母”“卧冰求鲤”“尝粪忧心”之类的不人道、不文明、不科学,使子女付出沉重代价的愚孝,我们自当扬弃。“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古训,则与现实的人口控制政策相抵触。对于传统孝道,我们该继承什么,扬弃什么,需要进行全面检视,甚至是全民大讨论,以形成最广泛的社会共识,取得最大的社会公约数。把形成社会共识的优秀传统孝道编成全民读本,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让传统孝道成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迫在眉睫的急务。

一个更加重要的任务,则是实行制度创新,制定符合现代社会现实,契合未来社会发展趋势的孝道规范。在现代社会,守孝道,行孝道,不能止于公民的个体自觉,还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如何通过一系列的制度规章,创造出家中行孝,其乐融融;单位倡孝,尽职尽责;社会有孝,安定和谐的局面,需要凝聚社会各界智慧,动员起最广泛的社会力量。

倡行孝道,需要有切实的社会保障,以确保老龄人口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要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既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也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老年人曾经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他们退出生产领域并成为消费者以后,除了要从制度上保障他们的生活以外,还要确保他们能够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使他们的生活水平和其他人群同步得到提高。这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老年人的基本权利。把共享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是赋予传统孝道文化活力的逻辑要求,也是实现联合国提出的建立“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社会的重要目标。

倡行孝道,还需要领导干部以上率下。“民以吏为师”,既是古训,也是现实要求。中国官员理政、教化的双重职责永远不能忘却。一个连自己生身父母都不孝敬的人,怎么能指望其勤政为民、报效国家。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不断有地方将是否孝顺父母纳入干部考核体系,作为入党提干的重要条件。这是弘扬孝道文化好的创新之举。干部带了头,就可以号召群众“向我看齐”,就可以发挥出榜样的力量。

更多信息查看

地址:阜阳师范学院西湖校区向东200米路北

网址:http://fuyang.offcn.com 电话:0558-2255699 ***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http://fuyang.offcn.com

安徽人事考试网 http://fuyang.offcn.com/

地址:阜阳师范学院西湖校区向东200米路北

电话:0558-2255699 ***

网址:http://fuyang.offcn.com

第二篇: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古文化的根

【背景链接】

我国历史悠久,遗存自然就丰厚,除了那些价值连城的稀世文物,还存有大量的“活态文物”——古村落。它们具有一定的历史年限、规模,在美术、建筑、民俗上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可以毫不夸饰地说,我国古村落历史之久、范围之广、数量之多,是他国所无法比肩的。

然而,2012年10月20日,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在天津表示,中国每天消失80至100个村落,速度之快令人咂舌。他援引官方公布的数字说,过去十年,中国总共消失了90万个自然村,“比较妥当的说法是每一天消失80至100个村落”;这些消失的村落中有多少具有文化保护价值的传统村落,则无人知晓。冯骥才说,“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保护中国传统村落已经迫在眉睫”

【标准表述】

我国城市风格和个性已荡然无存,能否守住古村落这个“最后的家底”,现在还是未知数。如果不抓紧采取措施,很多古村落可能人们还没来得及认识,就要失去它们了。

——冯骥才 [原因分析]

古村落的快速消失,中公教育专家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与我国快速的城镇化建设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此长彼消,使得古村落在中国的版图上日渐式微。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城镇化率已从1980年的19.4%增加到2011年的51.27%,城镇人口达6.9亿,首超农村,除此之外,近年来大张旗鼓的“新农村建设”,也使得古村落屡屡处于“夹缝中求生”的态势。

另一方面,旅游业的开发使古村落生态不断恶化,失去原有风貌。按理说,旅游业的开发是人们认识古村落的最佳路径。倘若没有近些年的旅游业发展,这些古村落罕有人迹,鲜为人知。如今其频频“亮相”,成为旅客光顾的热点,给当地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收益,这无疑应当归功于旅游业。但是,对古村落来说,旅游业似一把双刃剑,它同时也使古村落的管理和保护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我国的文物保护至今实施的是属地管理的原则,有些地方政府投入不足,加上“重开发轻保护”的思维作祟,把古村落当做“摇钱树”,在这个过程中,使原生态风貌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中公教育版权

[措施]

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中公教育专家认为,需要政府主导、社会推动、村民参与的多方联动。要以保护助发展,以发展促保护,要实现古村落保护和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推动古村落保护可持续发展,促使古村落这一“历史活页”重焕新生。

一是切实提高古村落的保护意识,尤其要加强对古村落的保护宣传。

二是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成立专门的古村落保护工作委员会,统一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政府必须承担这个责任,制订规划,落实经费,组织协调,动员社会各界参与。

三是认真抓好古村落的保护规划,针对各个古村落的开发建设,要有长远规划、发展目标,包括划定范围、确立标志、建好档案。

四是保护为主、合理开发。不能过度破坏古村落的生态环境,要保持古村落的原汁原味。

五是设立专项基金,现在文物保护有专项基金,但古村落还没有。同时,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个人、企业、社会团体对古村落保护进行资助,拓宽保护、开发古村落的资金渠道。中公教育版权

六是要寻找和发现村落文化中的生动性和传递性,我们要认知这种传递,走近这种传递,将故事记忆和记载下来,这是村落保护的重点,也是目前最濒危的文化存在。

热点:奥巴马成功连任有乾坤 2012年美国大选结果于当地时间7日凌晨出炉。奥巴马击败对手罗姆尼,成功连任。虽然美国经济自金融危机以来仍未完全实现复苏,但失业率已经显著下降。凭借个人魅力、拯救汽车业、通过医改法案、结束伊拉克战争、制定从阿富汗撤军时间表、击毙本•拉登等突出政绩,奥巴马成功击败罗姆尼。

奥巴马成功连任,大有乾坤: 一是个人魅力被评“无人能敌” 个人魅力来源有三:

一方面是自己本身为少数族群代表

在女性选民、拉美裔与非洲裔等少数族群中,奥巴马的支持率拥有绝对优势。

有民调显示,奥巴马在女性选民中的支持率达到6成以上,比支持罗姆尼的整整多出30个百分点。此外,在非洲裔族群中,奥巴马的支持率更是在90%以上。拉美裔日益成为美国大选中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拉美裔人口中支持奥巴马的人比支持罗姆尼的人要多一倍。

另一方面是其人文关怀

奥巴马表现出的人文关怀也为他带来了不少的选票。6月15日,奥巴马“出招”宣布停止遣返儿童时期进入美国的部分守法年轻非法移民,并向其发放工作许可证。这项几乎等同于“大赦”的政策将使80万人受益,同时令罗姆尼陷入被动。

另外,出生草根与罗姆尼形成鲜明对比

罗姆尼出生于富裕家庭,曾长期经商,创建投资公司“贝恩资本”,积累起两亿美元财富,他还主张为富人减税。奥巴马阵营借此大肆攻击罗姆尼代表富人利益,对穷人漠不关心。奥巴马阵营为此在摇摆州投入巨额资金,大做竞选广告。

奥巴马出生“草根”,与罗姆尼形成鲜明对比。第一夫人米歇尔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演讲,强调人生经历“决定你是谁”,称奥巴马曾经历的人生苦难使他能够清醒地认识到普通民众面临的疾苦。此番关于人生经历的言论使得奥巴马和家境优越的罗姆尼形成了鲜明对比。

二是经济与内政方面有所建树

奥巴马上台执政时,正值美国遭遇金融危机,陷入经济衰退。奥巴马采取措施,拯救了银行业和汽车业。独立评估机构认为,奥巴马的刺激措施可能挽救或创造了超过300万个工作岗位。

在经济重要指标的失业率方面,美国劳工部10月5日与11月2日公布的当月就业数据显示,美国的失业率分别为7.8%与7.9%,均在8%以下,是美国四年来失业率首次低于8%,舆论称这对奥巴马十分有利。

2010年初,凭借当时民主党控制参众两院的便利条件,奥巴马上台后力推的医改法案在国会获得通过。此医改法案遭到共和党的反对,罗姆尼扬言一旦上台,将废除这个医改法案。但罗姆尼今年9月8日也罕见地表示“喜欢”奥巴马医改的部分内容。今年6月28日,美国最高法院裁定奥巴马医改法案合乎宪法,条款得以保留。医改法案成为奥巴马在内政方面的重要政绩之一。

三是外交工作政绩突出

在外交方面,奥巴马当政以来,实现了结束伊拉克战争,制定从阿富汗撤军的时间表,美军特种部队在巴基斯坦击毙基地组织前头目本•拉登等。

2011年12月14日,奥巴马在北卡罗来纳州布拉格堡对美军发表讲话,正式宣布伊拉克战争结束。驻伊美军将于12月31日前全部撤离。结束伊战使奥巴马兑现了2008年为赢得大选所作的承诺。

2011年6月23日,奥巴马宣布他从阿富汗撤离美军的“三步走”计划,撤军行动将在2014年年底前结束,完成向阿富汗方面的防务移交。

2011年5月1日,美国海军海豹突击队在巴基斯坦首都郊外击毙本拉登,结束了美国在“911”恐怖袭击后对拉登持续10年的追捕行动。据报道,在击毙拉登之前,奥巴马政府内部曾就采取何种方式抓捕或击毙拉登产生激烈争论,最终奥巴马拍板由海豹突击队突袭拉登住处,而不是选择风险较低的轰炸其住所的方式。可见在击毙拉登的过程中,奥巴马做出了非常正确的决定,起到了关键的领导作用。

四是处理飓风“桑迪”表现受称赞 10月29日,飓风“桑迪”在美国东北部登陆,对纽约与新泽西州等地造成重大损失。奥巴马及时取消竞选活动,坐镇白宫,主持救灾工作。他31日亲自前往新泽西州视察当地的灾情,与民众亲切交谈。奥巴马的表现得到了对手与民众的交口称赞。

后续阅读:总统选举耗尽美国公众希望

民主竞选的美妙之处在于,为那些久未被倾听的人创造了希望。这次选举却有所不同,它带走了普通大众的希望,使得美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结构性问题看起来比几个月前还难处理。在国内政治方面,他奥巴马在人们记忆中是在两党合作方面记录最少的总统。

奥巴马前四年并没有像竞选所说的那样进行治理。他的治理代表着穷人和富人,而非选民中的中间阶层。他不受欢迎的2010年大型医改显示了他的效忠对象。对穷人来说,它在美国已经拥有的两个医疗福利之外又创造了一个新的。对两个富裕的行业——保险业和医疗业来说,它使得购买它们的产品成为强制性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代价就是85%的国民声称满意的一个保险制度遭到破坏。在2010年的选举中,民主党遭到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大的中期选举失利。

当奥巴马声称要为“中间阶级”说话时,他指的是工作的穷人。当罗姆尼这样说时,他指的是工作的富人。他们的言论显示,美国中产阶级可能失去了对美国政治文化的控制。这是个严重的问题,一旦发生,就会越来越严重而非逐步缓解。

在2008年的大崩盘后,美国经济正在复苏,不过对众多失业或者寻找一份收入合适工作的美国人来说太慢了。在先进知识广泛传播和不难获得低成本劳动力的世界中,美国的优势受到威胁。在阿富汗、中东、北非和南中国海,美国的决心正受到考验。美国仍然需要智慧和改革的政府。

社会民生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你幸福吗

【背景链接】

当前,“幸福”正成为诸多地方的施政目标。不完全统计显示,全国至少18个省(市、区)明确提出了“幸福”的概念。2011年的数据则显示,已有100多个城市提出建设“幸福城市”。不过,在一些城市,出现了幸福被指标化、数量化的现象。

在中国公共经济研究会发布中国幸福城市排名,央视发布省会城市幸福感排名,二线城市多列榜首。而在“2012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排行榜”上,北京、上海在100个城市中分别位居第96位和99位。

在中央电视台《走基层百姓心声》栏目中“你幸福吗?我姓曾”的“神回复”,引起舆论调侃,不少人吐槽,自己总是“被幸福”,日子其实过得很累。

这些有关幸福的消息挤在一起,充塞了社会的公共舆论空间,使幸福不仅成为社会热词,更凸显当下中国社会的一个显著特点。

【标准表述】 [深入分析]

改革开放与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群众日益提高的物质、精神与文化需求,实际上也就是为了让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同时,唯有让群众生活得越来越幸福,才会真正有利于维护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更好的环境。所以,中公 教育专家认为,诸多地方明确提出“幸福”概念,将“幸福”作为施政目标,体现出的是“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

中公教育专家还认为,从片面追求GDP,到提出“幸福”的概念,应当算是政府施政理念的一大进步。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GDP数据的本意也是通过反映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间接地反映全体国民的发展水平。然而现实情况却事与愿违,单纯考核GDP让一些地方陷入了“唯GDP”的发展怪圈,导致报表上的数据与民众实际感受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甚至出现了“带血的GDP”等情况。现在,100多个城市争相提出建设“幸福城市”,正是对过去“唯GDP”发展理念的校正和补充,也是现代政府职责的题中应有之义。对个体来说,幸福与否永远都是相对概念,所谓“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但对整个社会而言,“幸福”不应该是个体的体验,不能落入相对主义的窠臼,而应该是可衡量的,应该包含一些社会各阶层共同坚守和普遍需要的东西。中公教育版权

对政府来说,这些共同的东西至少包括,大力发展教育、医疗、社保等各项事业,减少贫富差距,实现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来提高公众感受到幸福的可能性。说得更直白一些,就是干点让所有人都受益的实事:把城市规划得更科学一些,车不堵了,司机就幸福了;把频出虐童事件的幼儿园管得严一点,孩子和家长就幸福了;让食品更安全些,百姓吃得就幸福了。

[措施]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幸福”要能从施政目标变成现实,广大民众要能真正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幸福,国家与政府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首先,政府要通过大力发展经济,进一步进行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让民众的收入普遍得到较大的提高。较高的收入水平是保障幸福的基础,没有较高的收入水平作为基础,幸福显然无从谈起。需要看到的是,尽管我国不少地区民众平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社会收入差距也呈现出越来越大的趋势。所以,政府应该通过“限高、保中、提低”等多项举措并举,使民众收入水平普遍得到较大的提高,将社会收入差距控制在适度范围之内。如此,才会有利于让更多的民众感觉到幸福。中.公教育版权

二是政府有必要进一步促进民生,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显而易见的是,一个人即便拥有较为体面的收入,但是如果缺乏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一旦遭遇自己或家人罹患大病等变故,经济上就很容易被拖垮,也就无法感觉到幸福。即便目前自己与家人都身体健康,但是如果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依然无法摆脱后顾之忧,所能感受到的幸福感也就难免要打折扣。唯有政府大力促进民生与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让民众免于“因病致贫”的命运,才能切实感受到幸福。中公教育版权

三是要大力健全民主法制建设,通过有效制约权力来促进公平正义。一个社会如果缺失公平正义,民众必会没有幸福感可言。而要维护与促进公平正义,就要通过大力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完善权力制约机制,防范权力作恶或与资本联姻来损害公民权利、践踏公平正义。唯有民主法制建设得到有效推进,权力受到法律与制度的有效约束,从根本上杜绝腐败出现,社会公平正义才可能得到切实维护,民众才可能真正体味到幸福感。

文化建设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中国式过马路”

【背景链接】

2012年10月11日,有网友在新浪发微博称:“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这条微博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共鸣,一天内被近10万网友转发。

【标准表述】

[原因]

一方面,行人“闯红灯”的“违法成本”太低。行人只要一个匆忙的理由,就可以置交通法规不顾,横闯红灯而去,而许多正常行驶的机动车不得不小心翼翼对“闯红灯”行人进行避让。

另一方面,近些年我国对机动车安全驾驶的要求更加严格。在许多城市大量“高清摄像头”的“监督”之下,司机对于闯红灯可以免于处罚的侥幸心理已经越来越少,特别是在一些重点路段,机动车都要严格按照标志线通行,否则都会受到处罚。这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行人在“闯红灯”过马路时的安全意识。

另外,城市交通规划和管理不足,也在客观上导致了“闯红灯”行为的发生。一些城市的非机动车道变成了事实上的机动车道,路边的人行道变成了汽车的临时停车场,有的红绿灯时间间隔太短,来不及让行人通过。

[本质]

“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不仅存在于交通规则之中,在社会管理、官场治理、商业伦理上同样存在。表面上是“法不责众”的社会心态在作怪,其实还是社会规则失范所致。正是因为对“法不责众”过于迁就与放纵,才形成了结伴而行的群体心态。

[措施]

“中国式过马路”是社会生态的一个缩影,也是社会规则失范的表现。如果不能重塑规则意识,实现真正的制度治理,那么这样的状况将难以改变。因而,无论是交通秩序维护,还是社会治理,都应当强化法纪的刚性,而减少人为的影响。

一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良好和社会秩序和有效的社会管理是必要条件。要有效地止失范现象的蔓延,需要釜底抽薪,正本清源。

因此,中公教育专家建议:

其一,完善法规。法制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建立法治社会,依法治国。法律的意义不仅在于剑锋锋利,而且在于警示高悬;惩前解决现实问题,毖后解决根本问题。

其二,建立有效的社会奖惩机制。严格地说,要绝对禁止失范是不可能的,个人的越轨行为有其突发性。但是问题在于不能使失范积累成为一种社会风潮,成为一种理性化的有预期的习惯化行为。因此需要建立有效的社会奖惩机制。中.公教育

其三,加强人们的公民意识。公民意识是社会规范的内在支撑,是现代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得以稳固存在的重要文化价值观念基础。“失范”危机并不是源于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性价值的缺失,而是这些思想价值未能得到有效内化并“合法化”而导致的。必须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蕴含的新的价值体系进行及时的、理想的建构和阐释,将其内化为全体社会成员自觉的价值选择和行为准则。培养公民意识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工作。

第三篇:2016年黑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孝道教育

最全汇总>>>黑龙江公务员历年真题

申论热点:孝道教育

通过最新黑龙江公务员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公务员考试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的科目,黑龙江中公教育整理了黑龙江省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背景链接】

2014年,武汉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推出一系列新举措,探索建立“孝道红黑榜”就是其中之一。在评选“江城十大孝子”的同时,把“孝”列入创建十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的重要条件,一票否决。武汉街头的公益广告,也在传播孝道的名篇名句,宣传孝道文化。武汉市还将编制并公布“厅堂家训”,让市民将孝道“悬挂”在心中。

所谓“红黑榜”,就是将孝敬父母的子女列入红榜,将虐待老人或不赡养老人者列入黑榜。“孝道红黑榜”并非武汉首创,仅今年,陕西宝鸡、广东顺德等城市都推出过类似提议。而广东惠州、安徽合肥甚至出台了“列入黑榜者不能当公务员”等规定,严惩不孝者。

2013年7月,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实施。新法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这也被媒体解读为“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不常看望老人将属违法。

【标准表述】

一、孝道教育的内涵

当前提倡的孝道教育,是对传统孝道的扬弃和超越,是在批判继承传统孝道文化的基础上,针对素质教育所提倡的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目标,融入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和谐因素的教育。它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涵:

孝敬父母,奉养双亲。“鸦有反哺之意,羊有跪乳之恩。”子女应该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赡养双亲、孝敬父母的责任,这是传统孝道的重要内容,更是新型孝道必须继续发扬光大的最基本的时代内涵。

遵从长辈,与人为善。新型孝道教育应与时俱进,由教育青少年敬爱双亲向外拓展,推广、普及到敬爱、顺从其他长辈,并学会感恩、学会在做人处事中与人为善。在工作中团结同事、尊重领导,在生活中以礼待人、坦诚交友。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点击查看黑龙江申论考点大全

最全汇总>>>黑龙江公务员历年真题

完善自我,回报社会。孝道教育本质上是对青少年良好人格的塑造。新型孝道教育应注重升华和提升,即把青少年忠诚、友爱、谦虚等良好人格的完善与胸怀天下,对社会怀有仁慈之心、爱人之心相结合,培养出志向远大、爱家更爱国的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综合型人才。

二、为什么要进行孝道教育

古语云:“百善孝为先”,孝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各种优良品德形成的前提。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三字经》《孝经》《弟子规》等各类传统典籍关于孝道的教育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和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人们的社会意识、价值理念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变,传统的孝道教育正慢慢失去它应有的地位。如何与时俱进地加强孝道教育,不仅是当前形势所迫,更是未来发展所需。

“孝”影响着我们民族的生活习惯、心理素质和民族精神,当前实施孝道教育,弘扬新时代孝道,至少可发挥如下作用:

首先,孝道教育是促进家庭和睦的一剂良药。“家有不孝子,常出祸害事。”可以说,孝与不孝能影响家庭和睦与否。当前,独生子女日益增多,人们爱幼有余而尊老不足,部分家长过度重视学习成绩,而忽视对孩子孝道教育的培养,造成了其自私自利、目中无人的品性。相反,孝道教育的加强,能增进亲子感情,培养感恩意识,从而使父母与子女关系融洽,进而促进家庭与社会的和睦。

其次,孝道教育是培育完整人格的坚实基础。孝文化中,核心内涵和基本元素是“奉养”“尊亲”,在此基础上又衍生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感恩、博爱的思想。古往今来,大凡能成就大事业者,无不具有远大抱负、宏阔胸怀,无不怀有“利益民众”的博爱精神。这实际上是一种由家庭的“小孝”升华出的“大孝”。当代孝道教育务必深化这一要义来培育青少年完整人格,开阔其心胸,坚毅其理想,从而成就“百年树人”的辉煌事业。

最后,孝道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手段。当代社会一些人热衷于对金钱物质等现实利益的追逐,利己心态浓郁,社会公德面临挑战。在此背景下,孝道教育尤显必要。事实证明,一个孝敬父母、品德高尚的人必定会是一个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同时也具备良好社会道德的人。

“孝道”教育既然有如此作用,全社会理应高度重视。只有多方发力、形成合力,构筑起立体性、全覆盖的教育体系,孝道教育才能真正得到落实,见到成效。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点击查看黑龙江申论考点大全

最全汇总>>>黑龙江公务员历年真题

三、如何进行孝道教育

1、以家庭培养为抓手,强化孝道教育的基础

民风、世风起于家风。家庭教育之于青少年成长成材的重要性,不亚于学校的培养和社会的熏陶。尽管现在有不少“421”家庭(即四位老人,两位父母,一个孩子),但家长绝不能助长孩子的“娇骄”二气,务必紧抓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机,利用各种场合向孩子传播孝道。特别是父母更要身体力行,用尊老孝亲的实际举动为孩子做出表率,用高尚言行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用各种方式和途径,为孝道教育的孕育、发展提供肥沃土壤。

2、以学校活动为载体,丰富孝道教育形式

当代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普遍存在,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栽培之恩、他人的关照之恩,往往认为是理所当然。因此学校教育要把孝道弘扬作为德育教育的一个切入点,抓住学生为人处世之“利己”弊病,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活动,矫正学生不良思想,使其学会感恩、懂得回报,从而打造出更多具有奉献精神的人才。

一要组织学生多阅读古代经典,从《弟子规》《增广贤文》等传统典籍中汲取孝道精华,培育正确的孝道观。

二要加强孝道情感培养。要抓住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要求学生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献力所能及的爱,通过亲子互动,从而启发其内心理性自觉。

三要丰富孝道教育的载体。要结合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因时因地制宜举办各种孝道文化教育。可邀请专家作中华传统美德讲座;可开展与“孝”主题相关的演讲、征文及家务技能等多种比赛,提高学生孝老尊亲的实际能力。

四要把孝道教育纳入德育评价体系,对学生言行发展形成明确的导向。

3、以社会环境为平台,浓厚孝道教育氛围

全社会要广泛开展敬老、养老、尊老活动,要维护老年人利益,为老年人提升生活质量不遗余力创造条件。同时,要利用各种媒介,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孝道思想,树立良好的价值风向标。通过电影、电视、报纸、各种新媒体等做好宣传,启发青少年的孝敬感恩意识。结合文明城市创建等活动力倡孝道文化。对一些反面典型要给予曝光,对尊老敬老孝老的正面典型则要表彰,以激浊扬清、传递正能量。农村和城市社区要自发组织有关感恩的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积极投身公益活动。如可开展农村及社区“五好家庭”、孝星评比等活动,挖掘孝文化典型,营造人人向善、个个感恩的和谐美好的社会氛围。

【参考范文】 弘扬孝道文化正能量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点击查看黑龙江申论考点大全

最全汇总>>>黑龙江公务员历年真题

《孝经》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是家庭和谐的基础,更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孝道是中华民族的精髓,孝文化、感恩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传承。一个“孝”字,不仅形塑了中国家庭成员之间的行为规范,更规范了国家的政治社会治理。从中国的孝文化中汲取正面营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充分弘扬孝文化的正能量,有效消除中国经济社会双转型的不和谐因素,是今日提倡孝道,弘扬孝文化的意义之所在。

应该看到,今日的孝道环境出现了重大变化。“父母在,不远游”“晨昏定省”的古训,对现代人而言,是不可能完成的孝道。数以千万计的留守老人,对今日中国孝道提出了新的要求。未富先老的庞大老龄人口,不可逆转的老龄化趋势,为中国当下和未来的孝道规范提出了紧迫的课题。

对于传统的孝道,我们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那些指导人们怎样去做人、办事、立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孝道精义,我们固然要坚守。但是,对于诸如“埋儿奉母”“卧冰求鲤”“尝粪忧心”之类的不人道、不文明、不科学,使子女付出沉重代价的愚孝,我们自当扬弃。“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古训,则与现实的人口控制政策相抵触。对于传统孝道,我们该继承什么,扬弃什么,需要进行全面检视,甚至是全民大讨论,以形成最广泛的社会共识,取得最大的社会公约数。把形成社会共识的优秀传统孝道编成全民读本,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让传统孝道成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迫在眉睫的急务。

一个更加重要的任务,则是实行制度创新,制定符合现代社会现实,契合未来社会发展趋势的孝道规范。在现代社会,守孝道,行孝道,不能止于公民的个体自觉,还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如何通过一系列的制度规章,创造出家中行孝,其乐融融;单位倡孝,尽职尽责;社会有孝,安定和谐的局面,需要凝聚社会各界智慧,动员起最广泛的社会力量。

倡行孝道,需要有切实的社会保障,以确保老龄人口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要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既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也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老年人曾经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他们退出生产领域并成为消费者以后,除了要从制度上保障他们的生活以外,还要确保他们能够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使他们的生活水平和其他人群同步得到提高。这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老年人的基本权利。把共享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是赋予传统孝道文化活力的逻辑要求,也是实现联合国提出的建立“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社会的重要目标。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点击查看黑龙江申论考点大全

最全汇总>>>黑龙江公务员历年真题

倡行孝道,还需要领导干部以上率下。“民以吏为师”,既是古训,也是现实要求。中国官员理政、教化的双重职责永远不能忘却。一个连自己生身父母都不孝敬的人,怎么能指望其勤政为民、报效国家。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不断有地方将是否孝顺父母纳入干部考核体系,作为入党提干的重要条件。这是弘扬孝道文化好的创新之举。干部带了头,就可以号召群众“向我看齐”,就可以发挥出榜样的力量。

更多内容,一起来看看黑龙江公务员考试课程如何设置教学的!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多写多练,中公申论批改服务可以系统的提高学员写作水平。中公教育黑龙江公务员考试培训与辅导专家提醒您,备考有计划,才能在公考大战中拔得头筹!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点击查看黑龙江申论考点大全

第四篇: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五大热点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1:收入分配改革新方案

核心提示: 2012年10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近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表示,四季度将会制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总体方案。

【背景链接】

2012年10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近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表示,四季度将会制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总体方案。

【标准表述】

[深入分析]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兼顾公平与效率”原则实现的核心,没有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社会阶层之间的分化就会加剧。倘若放任目前贫富差距放大,那么阶层固化的趋势将会导致“马太效应”——穷者越穷、富者越富,社会发展的公平性和稳定性更是难以保证。一旦社会体系的稳定出现问题,效率将难以为继。

从经济结构调整的角度来看,中国经济已经到了接近必须改革的时期,传统出口型经济模式已无空间,而内需拉动型 教育经济有待提升。拉动内需主要依靠整体消费能力的提升,而整体消费能力则依赖于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目前金字塔型的收入结构整体消费能力肯定偏弱,广大中低收入阶层有消费欲望,但是缺乏实际可支配收入。而少数高收入阶层要么已经过度消费,要么将消费能力转移至海外,对中国经济的消费支撑作用非常有限。

宏观方面,政府、企业在整个收入分配格局中占比较高,且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而个人的收入占比则处于正常水平下方。

微观方面,高收入群体往往处于整个收入分配和社会阶层食物链的顶端,其所能动用的资源是其他阶层难以匹敌的,事实上这一群体往往在享有大量灰色收入的同时拥有极高的避税能力。

[措施]

教育专家认为,从总体来看,收入分配改革事关社会政治稳定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全局,必须加以审慎稳妥的推进。

一方面,高收入群体的灰色收入和避税能力需要得到有效的监测。“提低、扩中、控高”三大战略中最难操作的可能就是“控高”,并且这直接关系到众多监管者自身的利益。

另一方面,要关注“提低”过程中的公平性问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确保公众在起点上的一致性,增强阶层流动以提高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如果在“提低”的过程中忽略了公平性的问题,则很可能恶化起点的公平。譬如在 教育完善社会保障时,将经济适用房分配给隐性的高收入人群,而广大中低收入阶层却连分配廉租房的机会都没有,那么这样的资源错配只会增加不公平的挫折感,不会对“提低”产生任何益处。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2:莫言效应

【背景链接】

自从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后,“莫言”几乎成了大街小巷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名字,莫言家乡山东高密也借莫言这个东风唱起了经济的大戏:计划投资千万种植万亩高粱,成立红高粱庄园,打造旅游区;巨资修缮莫言故居,成立文化馆、莫言文化体验区;整个山东的旅游口号由“一山一水一圣人”改成“一山一水一圣人一文豪”等等。

如今,不少发展文化产业的冒进笑话还是人们的谈资:号称300亿元的中华文化标志城,最初声势浩大,最后落寂收场;曹操墓的“庐山真面目”还没搞清楚,搭车的经济开发就一拥而上,令人哭笑不得;虚无缥缈的“女娲”留下的“疑似”头盖骨尚无定论,旅游开发就“捷足先登”„„ 【标准表述】

[综合分析]

地方消费名人、大搞名人“故居热”本来无可厚非,毕竟,适度而合理地宣扬名人效应,对传播名人思想、发展地方经济,都有好处。但山东高密的做法,不仅让人反感,更让人觉得担忧。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高密政府出头搞点庆祝活动,尚属情理之中事情。若是中 公版权莫言因为获奖,变成了地政府唱经济大戏的舞台,这不仅会“矮化”名人存在的其它价值,也会“矮化”整个民族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优秀的民族不仅要拥有先进的物质文明,更需要占有先进的精神文明。但是这种

一是源于地方政府错误的政绩观。

近年来,地方政府盲目发展文化产业的冲动屡见不鲜,现在许多地方政府的思维是,文化搭台,经济必唱戏,必须要体现出商业价值,人们对这种头脑发热、跃进发展的做法颇为担忧,对炒作概念、做表面文章的短视政绩工程深恶痛绝。

二是既没有尊重文化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没有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借助文化平台,发展经济本是个好策略,但是文化产业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发展文化产业不能急于求成,文化产业也只能从当地的文化资源中生长出来的。从经济方面来说,当地种植红高粱已经是过去的历史,如今经济收益不佳的红高粱没人愿意再种植,赔本也要种植万亩红高粱,违背了百姓的意愿,给本就贫穷的高密百姓更增加了中 公版权经济和生活负担。到头来只能是经济文化两不收。这种失败的现象并不少见,很多地方政府为了发展经济打造旅游城市,不惜牺牲历史文化古物建筑等,以致毁了历史文化的原滋原味,得不偿失。

由此可见,一个非理性的“高热度”的“造神”,最大的可能是热度一过,留下一地无法料理的“后事”——劳民伤财的工程、遍地的“政绩高粱”。而这一切的一切却是严重违背诺奖的获得者莫言的初衷和本意的,[对策措施]

一方面,政府决策时要坚持科学决策,理性论证。在决策中要少些冲动,多些理性论证,尊重文化产业发展的科学规律。在做法上,不能贪大求全,寄希望于投资几亿、“砸”几个大项目来发展文化产业,要知道,如果最初方向是错的,投资巨大的文化工程一旦仓促上马,最后背负的包袱会更重,经营更加困难。

另一方面,立足群众需求和文化民生,发展文化产业。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不等同于经济上的大项目、大投入,首先要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立足文化民生,让百姓真心拥戴。这样的文化建设才能脚踏实地,这样的文化产业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总之,发展经济是硬道理,但是更应该保护和传承当地文化,经济和文化本就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文化变味了,经济也不会好到哪去。不管是传承原生文化还是发展经济都要以人为本,让百姓得到更多实惠,提升生活水平。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3:就业腐败

【背景链接】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与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息息相关。就业腐败不仅践踏了社会公平正义,伤害了大多数人的利益,也必然伤害政府的公信力,严重影响社会肌体的健康发展。只有坚决遏制就业腐败,才能建立一个正常、健康的就业环境。

【标准表述】

[表现形式]

就业腐败主要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或工作人员在办理人员录用等公务活动中,违规操作,利用职权为配偶、子女、亲友或者身边工作人员在就业工作方面谋取特殊照顾的行为。中公教育[微博]专家认为,就业腐败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内部招聘,“垄断”就业。个别企事业单位的用人政策就是安排本单位本系统职工的子女,当然包括通过“招聘”安排。一些国有企业特别是效益好的垄断行业,一般都是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则,除少数特殊人才外,外部普通就业者通过正常的招考途径很难进去。

权力交换,“交叉”安排。安插亲友“走后门”,以前是被人们深恶痛绝的,中公教育现在却司空见惯了,其最巧妙的方法是相互交换,你给我安排儿子,我给你安排女儿。如此这般,各得其所,皆大欢喜。至于“公开招聘”、“考试录用”的规定,也只是为了掩人耳目、走个形式罢了。

用人唯亲,“近亲繁殖”。少数地方招工、人员调配不是面向社会,公平竞争,择优录用,而是通过种种渠道,将亲戚朋友安排到本部门、本单位,致使工作岗位上亲属集聚。中公教育 如媒体报道,湖南省平江县林业局副局长曾某,其妻子等9名亲属都在该县林业系统工作,被称为“平江史上最牛的局长”。中公教育版权

设置门槛,量身定做。个别地方和部门虽然实行公开招聘,在形式上貌似公开而规范,但在具体的环节和操作上设置了条条框框,为照顾某些人就业“量身定做”。如媒体报道,福建省屏南县财政局将招聘条件限定为“国外学士学位,25岁以下女性”,符合条件的只有某领导千金一人。中公教育版权

比例不足,“围标”招聘。一些公开招聘有的是参考人员借用别人的身份证同时报名,有的则利用假身份证凑数达到开考比例,待开考时便有大量人员缺考,好比招投标过程中的围标行为。如媒体报道,湖南省岳阳县卫生系统事业单位招聘,85人报名专业技术人员考试,缺考人数达58人。

[成因剖析]

就业腐败问题的出现,究其根源主要表现在:

一是相关制度不完备,部分人员招聘不规范。近年来,通过笔试、面试、体检、政审等环节进入事业单位已渐成常态,但更多的是掌握在个别领导手中。个别地方党政机关,按照公务员[微博]人数的10%―15%配备后勤服务人员,这些人员的招聘全由用工单位自行决定。程序不公开、不严格,招聘暗箱、随意。

二是制度执行力不够,外部监督流于形式。虽然“配偶子女从业情况”早已列入党政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内容,但在执行过程中,中公教育 外界很难了解具体情况,群众监督、社会监督无法完全发挥作用。按照规定,公开招聘的范围、条件、程序等必须全部公开,但事实上,有的部门并没有公开,而是内部消化,有的部门公开的却是已经扭曲的信息。中公教育版权

三是对权力监督缺失,绕过制度安排人事。目前,我国的监督体系已比较完善,但“办事一挥手,花钱一支笔,用人一句话”的情况从未削弱,对权力有效监管缺失。少数公职人员利用手中的特权,能轻易绕过制度约束,安排子女进入自己所在的单位,或者通过其广阔的人脉关系安排子女进入其他好的单位并获得相应编制,充分利用“隐性”的特权和“潜规则”,以多种方式帮助子女发展。中公教育版权

四是对腐败处罚过轻,违规成本代价偏低。长期以来,父母安排子女的工作被视为一种“人之常情”。一些单位违规招人、暗箱操作被举报揭发后,往往只是将不合规矩的人清退而已,大多没有受到严厉处罚。一旦违法违规的成本代价偏低,不少人会根据收益预期继续胆大妄为地如法炮制。

[对策措施]

防治就业腐败不是某一个部门单打独斗的事,必须把制度的约束力、监督的制衡力和惩治的威慑力有机结合起来。

首先,要健全规章制度,注重源头预防。制度带有根本性和稳定性,建立制度是预防就业腐败的有效手段。要深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使单位的性质与用人的“门槛”相适应,而“门槛”又必须与招聘的机制相适应,消除可以钻空子的“灰色地带”。扩大“凡进必考”范围,国有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必须进行公开招聘。紧扣“一把手”的用权过程,对其在用人上的权力范围、行使方式以及决策责任作出具体规定,使之既有利于工作,又能受到有效制约。中公教育版权

其次,要提高制度执行力,确保公开透明。制度的效用取决于制度的执行力。真正执行领导干部“配偶、子女从业情况”的有关规定,将公职人员子女的上学、就业等事项向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公开。严格执行官员回避制度,尤其是子女报考领导干部所在单位或下属机关的,必须公开考试情况,涉及调查、讨论、审核、决定的事宜时,当事人应主动回避。认真执行公开招聘规定,除非岗位有特殊要求,严禁招聘单位有过多的要求,彻底杜绝“因人设岗”等行为。

再次,要发挥监督合力,实现“阳光”招聘。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加强监督是确保公开公正招考的必要措施。中公加强对权力行使的制约和监督,防止和克服“一把手”在用人问题上独断专行,随意安排人员进入单位。加大问责力度,针对领导干部录用自己的子女为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的腐败现象,强化媒体舆论监督,在网络、电视、电台和传统纸质媒体上开辟监督就业腐败专栏,以拓宽社会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渠道。中公教育版权

最后,加大查处力度,强化警示作用。查办案件是惩治腐败的主要途径,也是防治就业腐败的有力手段。坚决查处就业腐败问题,坚决清理违规、违纪招录进来的人员,并建立违规人员信用档案,对其实行严格的从业限制;给予违规公职人员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对触犯刑法的,坚决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建立公务行为终身负责制度,在人事招聘活动中推行责任到人、记录在案、问题倒查的公务行为终身负责制。通过严厉的惩处,使搞就业腐败的责任人为过错付出沉重代价,使其他人员认为就业腐败不值,从而不敢腐败。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4: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背景链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主要承担着“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因而,公共服务本身就是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公共服务的提供和分配,是国家调控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社会稳定和秩序、提升全体国民福利水平的一种制度化手段和机制。基本公共服务的分配必须以均等为原则。中公教育[微博]版权

“十二五”规划纲要则进一步明确提出,要“把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完善公共财政制度,提高政府保障能力,建立健全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缩小城乡区域间人民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差距” 【标准表述】

[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不仅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总量不断增加,而且质量不断上升,越来越注重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但是,长期以来,因为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加上人们的思想认识不到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不仅供给总量不足,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而且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结构不合理,分配不均等。可以说,总量不足、分配不均等,这是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存在的两个最主要的问题。中公教育版权

一是基本公共服务总量不足。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财政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以增加基本公共服务的总量,但是,由于历史欠账太多,以及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财政支出中用于公共服务的比重仍然偏低。

二是基本公共服务分配不均等。我国的基本公共服务不仅总量不足,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而且分配和享用不均等,在城乡、区域和不同人群之间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措施]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抓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薄弱环节、重点领域和主要着力点。

第一,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着力解决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的问题。中公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不均等,突出体现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不均等。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不均等,一是突出体现在城乡公共基础设施供给的不均等,二是突出体现在城市中的城镇户籍居民与农民工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不均等。这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着力解决的两大问题。中公教育版权

第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所在。

第三,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中公教育健全均等化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公共财政的基本目标之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实现手段就是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5:三公经费的是与非

【背景链接】

2012年3月以来,媒体从业者廖红波为申请“三公经费"信息公开,起诉多个镇政府,但至今仅有3个镇政府较为完整地提供了相关信息。廖红波称,有官员拒绝公开三公经费,称他在给政府找麻烦,“如果老百姓都来问东问西,政府啥事儿都干不成了”。【标准表述】 [原因分析] 诚然,不公开“三公经费”的原因错综复杂,但归结起来应有四个大类原因: 一是基层群众不懂得行使监督权。这在很大程度上“宠坏”了相关政府不愿意接受 “三公经费公开”的监督,并理直气壮的声称是“给政府找麻烦”; 二是法律法规不健全。关于三公经费的预、决算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客观上为“三公经费”的不公开制造了大环境;

三是乡镇等基层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各级政府,特别是乡镇政府,由于财务制度的不健全,致使包括“三公经费”的资金使用管理和记录不科学、不规范,超支太多,不敢公开;

四是问责力度不到位。正是因为三公经费不公开少有问责,公开了是自找麻烦,当事官员自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才致使三公经费的公开一拖再拖。[措施] 基层政府“三公经费”公开需要来自公众监督的压力,需要完善后续跟进制度。同时当然要重视行政机构内部由上而下的压力和上级部门的示范作用。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反应。

一是加强法制教育。促成像廖红波这样的权力斗士越来越多,通过他们的努力实践,带动起更多的基层群众产生监督政府公开三公经费的意识,提高他们监督能力,以社会监督倒逼政府部门及早全面公开“三公经费”。中公版权

二是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和执行力度的不断加大。通过强有力的制度执行,让那些不公开“三公经费”的政府的违法成本大幅度提升,使他们产生“我要公开”的主动意识和主动作为。中公版权

三是地方政府的持久贯彻落实。地方政府必须扫清财务管理不规范障碍,脚踏实地、真心实意、一以贯之的抓好“三公经费”公开的落实工作。唯有政府的有力贯彻,才能使其他各方的努力变成推动“三公经费”公开的有力推手,真正促进“三公经费”的合理化、最小化。中公版权

四是加强制度建设。建立督促基层政府如实申报的制度,保证公开结果的真实性。对未作申报、故意作不准确申报、其他罪状三方面加大处罚力度。建立积极的监督监察制度。纪检监察机关要主动出击,对廉政风险高的岗位进行重点排查,积极、主动的发现问题、追查问题。同时要创造良好的环境让广大群众敢于举报、乐于举报。中公版权

同时,要加快三公公开立法步伐,确立统一标准、统一规范、统一格式的三公信息公开样本。

第五篇: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本站推荐)

公务员是为民服务的公职人员,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公务员忘记了自己的使命和责任,脱离群众,高高在上,让群众“门难进、事难办”,给群众带来困扰和不便。当提到公务员,越来越多的群众有一脸的不满意和满腔的抱怨。其实,这都缘于近年来公务员队伍中的一些陋习和歪风邪气,实实在在刺痛了群众的心。要纠正公务员队伍中的不正之风,树立公务员的良好形象,制定规范公务员德行的举措,势在必行。

2014年8月,郑州市出台《公务员诚信量化考核标准》,按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个人品德4个方面进行考核,得分由基本项、加分项和扣分项三部分构成。同时,郑州市还通过设立举报投诉窗口,建立诚信档案,监督记录公务员的失信行为。

【标准表述】 [内涵] 公务员诚信是指公务员基于忠实公共利益所包含的职责与义务而形成的真诚无欺、信守然诺、实事求是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出台政策的意义] 现阶段,我国处于矛盾凸显期、改革攻坚期、经济转型期。政党面临着执政多重考验,党员干部面临着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的危险。在此环境下,郑州市出台公务员诚信量化考核,将干部恋爱关系纳入考核范围,个别网友调侃其“骗赞”,但是从另一方面看,量化公务员诚信考核是务实之举。

[现状影响]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政无信不威。如今社会众多的党群、干群矛盾的果,是政府行为失范、干部作风不良的因所致。随着反腐厉棍的发力,“猛虎苍蝇”的现形,贪腐、通奸等涉及党政干部个人作风的词也频繁显现,不断冲击公众脆弱的神经,成为党员干部不易撕掉的“标签”。这些行为极大地损伤了公务员的形象,对提高政府公信力、加强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产生了极大的阻碍,也让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渐行渐远。

[公务员诚信的重要性] 党政系统诚信犹如社会诚信体系的“牛鼻子”,对社会诚信的建设至关重要。公务员诚信关系到政府的形象,关系到诚信政府的塑造和政府的公信力。公务员诚信,是公众对国家公务员的行政行为及其能力的信任,是公务员的行为准则和应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公务员的诚信道德在社会诚信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公务员行政道德的核心、治国安邦的根本。

[对策措施] 第一,公务员诚信量化考核,关键就是要将“面子工程”与“里子工程”都做好。考核量化项目的明晰、投诉监督渠道的拓展等,已经将“面子工程”做好。下一步,做好“里子工程”的关键在于:一方面强化诚信档案建立的权力制约,以严格的责任追究兜底,为诚信量化考核参与人员戴上“紧箍咒”,避免出现“猫腻”。另一方面,对于公务员不诚信行为和现象,只要不涉及隐私或国家秘密等情形的,应该予以及时公布,让公众能够了解到实情,强化外部的监督制约力度。

第二,要将制度落到实处。

要量化各个内容的“定性”标准,对何为经常性、何为不正当关系、何种情况属于妨碍社区民众进行明文规定,当公务员出现规定范围内的“违规”行为时,一一对照来评判其“失信”程度、是否“失信”,防止制度空对空,措施虚对虚。

要加强对投诉者、信访者的保密保护力度,在对薄公堂之前不向任何查办案件以外的人员知道投诉这是谁,让“群众有话就敢说,有情就敢报”。

要加强公务员的监督管理,避免干部管理留于表面,停留在口头上、文件上,真正为公务员诚信建设出一臂之力。

下载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孝道教育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孝道教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纵横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热点事件】 1.科研是一份事业——吴宇恩 2005年,吴宇恩考入清华大学化学系。刚进入清华园的头一年,吴宇恩学业成绩不是很理想。大三时,吴宇恩曾在李亚......

    2012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时评

    2012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时评:调任带走 车,留下了什么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挥一挥衣袖,只带走一辆公车。诗里描述的是湖北广水,该市的官员上调,将单位的车也一起顺走......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1月份汇总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1月份汇总 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取消特权车牌 【背景问题】 (1)在治理交通拥堵的社会大讨论中,社会各界对“特权车”一直反映强烈。这些车不遵......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职务犯罪

    http://zj.offcn.com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职务犯罪 【背景链接】 2017年3月23日,记者从贵州省检察院获悉,近期省检察院印发《贵州省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依法惩治......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预测

    地球云教育: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预测 热点一:扶贫开发工作 背景链接 2013 年10月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部署加 强财政扶贫等保民生资金管理工作,会议指......

    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讲解

    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解读:"廉洁操"事件 【社会问题的背景】 “廉洁自律保健操”引发网络关注,据悉,“廉洁自律保健操”是由广东省委党校与惠州市纪委、龙门县委合作......

    2018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

    2018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 背景链接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近年来,尤其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之后,思政课建设节奏加快,教学效果不断提高,学生满意度......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拉票贿选

    >>>中公名师解析申论范文大全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拉票贿选 通过宁夏公务员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公务员考试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的科目,宁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