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试验室试验员培训考试复习

时间:2019-05-12 21:39: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试验室试验员培训考试复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试验室试验员培训考试复习》。

第一篇: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试验室试验员培训考试复习

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试验室试验员培训考试复习

一、搅拌站机械要求:

1、搅拌机性能要求:主要是要求是强制式,生产能力能否满足施工要求。

2、称量系统:计量称每月至少自校一次,测定计量精度和误差,如有异常应立刻纠偏。易出故障的大多在外加剂和水泥称,危害也比其它称大。

3、砂石仓:砂石料要有可靠的防雨防晒措施,减少含水量对混凝土的影响。

4、电脑控制系统:准确地输入配合比,录入后试验员要复核配料员输入的配料单。

二、影响混凝土质量的成因分析

1、混凝土试块强度偏低。可能有两方面引起:一是混凝土配制强度偏低;二是试验室试配时的材料与施工现场在用材料存在着较大差异和变化;三是水胶比过大;四是砂率有可能太大,浆体不饱满。五是试块有可能养护不到位。

2、砂石含水量变化时不能及时调整用水量。根据规定搅拌站应采取相应措施,保持砂石骨料具有稳定的含水率,每工作班至少测定一次含水率,遇到雨雪天气应增加测定次数,并及时调整含水量,满足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施工和易性的要求。

施工现场随意增加水灰比。在相同原材料和工艺条件下,混凝土强度主要取决于水灰比,即混凝土强度随水灰比增大而降低。有些技术人员和操作员对现场加水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认识不足,用水稀释拌合物来增大坍落度,便于搅拌、泵送、浇筑。

4、水泥、粉煤灰、矿渣输送到错误的储存罐中,应按最不利情况应用。如低标号水泥打到高标号罐中,可能罐中还有一半的高标号水泥,也只能以低标号水泥应用。经验证明,粉料在罐中的运动状态是不稳定的,无法控制下料顺序。

5、外加剂超量。应及时跟外加剂厂联系,外加剂厂根据产品性能,帮出具处理方案。

6、误将粉煤灰或矿渣当水泥应用。

7、混凝土到施工现场后稠度小,无法泵送。可加适量同型号的减水剂调整。

三、原材料控制方法

基本原则:原料性能稳定,产地要单一,尽量减少不可控因素。

1、水泥(1)、按标准做强度、凝结时间,关注标准稠度用水量。结果跟以前实验结果对比,如有变化,及时调整配比。(2)、用同一外加剂样品,检测每批到站水泥的适应性变化(可以净浆流动度对比实验),如变化大,换现用外加剂再做净浆试验或混凝土试验,以实际变化调整混凝土配合比。

2、砂子(1)、按标准检测含泥量、细度模数。跟以前结果对比,根据变化情况调整配比。含泥量增大,增加用水量、水泥用量,或提高外加剂掺量。细度增加,增大砂率;反之减少砂率。(2)、表观方法看砂子颗粒状态。较大颗粒有无纹理,用手摄试验颗粒强度情况。如出现很多颗粒强度低的情况,应仔细检验。这样的砂子慎用。

3、石子

按标准做筛分、压碎值、针片状检验。如级配变化,要改变砂率调整。如生产高标号混凝土,要严格控制各项指标。

4、外加剂

用同一取样水泥检测外加剂的变化。以以前留置外加剂小样和新取样,用同一取样水泥做净浆流动度对比实验。如有变化,做混凝土实验,如混凝土实验还有问题,与外加剂厂协调处理。

5、掺合料(1)、按标准检测粉煤灰细度、矿渣比表面积,跟以前结果对比。如粉煤灰细度降低、矿渣比表面积减少。要调整配比,增加水泥用量或增加减水剂降低水胶比。(2)、做混凝土对比实验,看出机坍落度和早期强度变化。

四、配合比设计三大法则

1、强度与灰水比法则

根据强度与灰水比公式,计算水灰比。对高性能混凝土,由于将矿物细掺料当作胶结材的一部分,因此计算的是水胶比。强度富裕系数值取1.1,均方差σ取6 MPa。从实践来看,52.5水泥的强度与灰水比计算不如42.5水泥的强度与灰水比计算与实际相一致。表1

52.5水泥混凝土配制强度和水胶比关系 配制强度(MPa)59.9(C50)64.9(C55)69.9(C60)74.9(C65 79.9(C70)

0.43 0.40 0.37 0.35 0.32 水胶比

表2

42.5水泥混凝土配制强度和水胶比关系 配制强度(MPa)59.9(C50)64.9(C55)69.9(C60)74.9(C65)79.9(C70)

0.35 0.32 0.30 0.28 0.26 水胶比

2、石子固定体积率法则(仅限于C50以上混凝土,低强度等级略有差异)

该法则的基本思路是石子的体积固定在通常情况1m3混凝土的绝对密实体积为0.4 m3,接近最佳含石率,由含石率与粗骨料的视比重的乘积即为单方石子用量。砂用量是通过混凝土拌合物的容重推算来的。高强混凝土的容重一般为2430~2450㎏/ m3。大或小性能变差。砂用量=1m3的混凝土容重-(水泥+掺合料+石+水)根据这一法则可确定配合比中的浆集比与砂率。

3、最小单位用水量法则

在水胶比一定及原材料一定的情况下,确定能满足混凝土工作性的最小用水量。

对高性能混凝土,由于骨料最大粒径(20mm)和坍落度(180~220㎜)的波动范围很小,而且坍落度还可通过调整高效减水剂来控制,因此普通混凝土的恒用水量法则对高性能混凝土就不太适用,而改用最小单位用水量法。最小用水量可结合减水剂通过提前试拌找出。根据上述三大法则,可以初步确定混凝土配合比中的水胶比,试配前先试测外加剂减水效果,再确定外加剂掺量和最小单位用水量,砂用量可根据混凝土容重和已知材料用量求出。如广州动车段C55现浇梁混凝土配合比:

水泥:磨细矿粉:砂:碎石:水:外加剂=415:80:702:1098:139:5.94 容重2440㎏,含气量2.0%,坍落度200㎜~220㎜,扩展度500~520㎜。

五、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配合比调整流程

1、尽可能使用含泥量少、粗细适宜、级配合理的砂子,不符合条件可以粗细掺配调整。

2、保持水灰比不变法则。调整用水量和减水剂,在用水量尚有富裕的情况下优先考虑增减用水量,其次再考虑增加减水剂。从理论上计算能允许加多少水呢?下面与大家算一下这笔账:混凝土的坍落度允许误差在±2㎝,每增加1㎝坍落度应增加2.5㎏水,所以坍落度调整可以允许增减5㎏水;1%含水率误差可导致产生5~7㎏误差;两项加起来至少有10㎏的调整空间。

3、含气量不变法则。含气量与混凝土强度有关联,含气量又与混凝土的容重具有线性相关关系,所以不论是直接测含气量还是测容重,都能确定混凝土的含气量。每种等级的混凝土容重有所不同,请注意参考配合比选定单上的容重,一般小于C40的低标号混凝土容重不能低于2350㎏/m3,C50不能低于2430㎏/m3。

4、坍落度要留出坍损余量,运距短可以忽略,时间长或运距长要进行测算,具体是加水还是加减水剂根据试验情况而定。

六、混凝土出厂控制

前两车混凝土出厂前,必须测试混凝土坍落度。如混凝土坍落度不符合要求,在每方10㎏范围内调整拌合用水量,超过后上报混凝土试验主管共同处理。

七、运输过程控制

混凝土搅拌站应确保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并且严格控制混凝土从搅拌到浇筑的间隔时间,因此,要求调度应及时了解路途交通情况,保证搅拌车顺利到达现场,及时浇筑。因路上堵车原因,有时一车混凝土到达施工现场最长要运卸4小时以上,现在个别施工单位不管混凝土质量如何,只要混凝土运送到就用在结构上,这样的混凝土已接近初凝,混凝土施工质量存在很大隐患。

八、施工现场控制

运到现场的混凝土卸料时如果混凝土坍落度偏小,可采用减水剂后掺法,添加适量的高效减水剂和少量水,在搅拌车内进行2分钟的高速搅拌,搅拌均匀后方可卸料。施工现场要有专人看护,不能让施工单位任意加水。加减水剂不能起作用时,混凝土已初凝,必须马上倒出,以防粘罐造成混凝土搅拌车报废。对于现场出现的一些质量问题应及时向搅拌站试验室反馈,如现场的施工进度、有无压车、施工习惯等信息反馈给试验室,以便试验室在出厂前进行调整,以使混凝土坍落度满足施工要求。

现场混凝土取样应随机进行,并在一车混凝土卸料过程的1/4~3/4之间取样,施工单位应按规范制作试件,妥善养护,否则,该试件强度不能作为判定混凝土是否合格的依据。

九、养护时间控制

控制好养护时间对控制高性能混凝土早期收缩十分重要。对不掺用减水剂的的普通混凝土而言,早期收缩很小,早期的洒水养护主要是使水泥充分水化,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发展,因此,我国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混凝土的起始养护时间是浇筑后12小时以内。但对大量掺用减水剂的高性能混凝土,浇筑后4~6小时水泥水化反应激裂出现明显的泌水和水分子急剧蒸发的现象,引起混凝土沉降在有钢筋的部位被托住,没有钢筋的部位混凝土下沉,发生顺钢筋的干裂缝,浇筑后混凝土表面未及时覆盖,受风吹日晒表面游离水分蒸发过快,产生急剧的体积收缩,而此混凝土早期强度较低,不能抵抗这种变形应力而导致开裂,因此,掌握好起始养护时间是控制混凝土早期收缩裂缝的关键,如果继续按照浇筑后等12小时再进行洒水养护,就失去了控制早期收缩裂缝的产最佳时间,从早期收缩裂缝控制来讲,将失去了任何的作用。但目前大部分的施工单位仍然习惯于传统的施工养护经验,没能根据现在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在混凝土刚初凝(失表面水前)就采取合理养护措施,有效降低收缩,减少开裂。

十、混凝土拌合站质量控制措施

1、原材料的计量:粉料、水剂计量允许误差为1%,砂石料计量允许误差为2%。拌合站每年检定一次,配料称每月用标准砝码自检一次;每班开盘应对计量称进行零点校核。若发现有严重偏移时,应采用标准砝码对计量器具进行校对,尤其是水泥和外加剂称绝对不能有严重超差。

2、试验员监督配料员录入施工配合比,录入完毕要逐一核对,并对拌合站混凝土生产实行全过程质量监控,要对混凝土初始坍落度进行测定,测定值应满足施工要求,配料员按试验确定的参数确定批量混凝土的用水量和搅拌时间。

3、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水下灌注桩坍落度在大于220mm的砼拌合时间为40~70秒。对坍落度在140~160mm的承台混凝土拌合时间为90秒左右。对坍落度在140~180mm的砼(墩身、顶帽、涵身等部位)拌合时间为120秒。特别注意的是搅拌时间要根据坍落度的求以实测的搅拌时间为准,以上不含混凝土的坍损时间只是经验数值。

4、拌合完成后在混凝土出厂的前二车的坍落度要做,到施工现场后再做2次,以考察混凝土的经时损失,目的是为后续混凝土的生产提供技术参数。到达现场的混凝土要满足施工工艺的要求,若偏大时可静停一段时间(约一车间隔时间)合适后再浇筑。若坍落度偏小时可填加适量外加剂以提高混凝土的坍落度。

5、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在装料前应将罐内水放净,确保混凝土质量。砼在运输过程中,选择路况较好运行时间短的线路行车,保持罐体均速转动,防止混凝土离析。

十一、混凝土失误经典案例

1、武广铁路客运专线茶屋隧道出口,因外加剂超量,造成隧道衬砌部位混凝土四天不终凝。

2、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北江特大桥桥墩施工中,因外加剂填加超量,造成桥墩混凝土三天不终凝。

3、广州动车段在T梁施工中,因外加剂计量称腐蚀铁锈堵塞电磁阀,计量失灵外加剂不断泻漏,造成外加剂严重超量,梁体混凝土三天不终凝并泌水,该梁报废。

4、广珠铁路北江特大桥连续梁施工中,因外加剂称失灵,操作员用手动加外加剂,产生超量,混凝土四天不凝固,最终返工。

5、外加剂品种弄错:广州动车段工程连续梁施工中,因错用桥墩混凝土外加剂,造成混凝土含气量超标,梁体混凝土15天才达张拉强度,严重影响工期。

6、广珠铁路北江特大桥沉箱封底施工中,因碎石称失灵,碎石严重超量,混凝土泵送堵管,险些造成混凝土封底失败。

7、莆永高速A4标混凝土最近出现忽干忽稀情况,混凝土出机后观察象没搅透一样,检查原因是搅拌叶片磨损严重,更换后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开始稳定。

8、广珠铁路桥墩下部出现微小裂缝,在江北施工时将广州越秀水泥更换为英德海螺水泥后裂缝现象消失。

9、广州动车段桥墩开工时混凝土泌水严重,从上到下全是砂线、水纹,造成两个桥墩返工,损失很大,经分析原因是在粉煤灰用量达30%时,泌水出现反复,当粉煤灰用量只占20%时,泌水现象消失,经过总结,形成了一种混凝土泌水胶砂检测法,并申报了国家专利。

10、兰渝铁路嘉陵江大桥混凝土泵送困难,堵管严重,无法正常施工。经分析混凝土材料中的砂从洞庭湖运来,与河砂不同的是棱角多,易碎,级配不良,接近山砂,通过掺入10%的长江特细砂改善了洞庭湖中砂的级配,混凝土性能达到泵送要求。但是,还是在分叉口附近的阀门经常堵,经观察,原因在于阀门离分叉口太近,泵送另一方向的混凝土时反方向阀门上的挡板承受着混凝土的冲击,形成了10几公分的纯砂石,极为坚硬,因此,减小冲击是克服堵管问题的前提,两个分流阀门装在离分叉口10米以后,频繁堵管现象没有了,混凝土施工趋于正常。

十一、试验员的个人素质培养

1、要有集体荣誉感。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要让别人看得起我们的部门,首先自己要看得起自己,在领导面前贬低同行,让人对我们的这一部门同样被人瞧不起。先做人,后做事,在试验人员这个团体中要维护团结。

2、要善于沟通,不耻下问。工作时间短,经验少,这不要紧,向有经验或干过的同志求教,你苦思冥想上下折腾半天,说不定人家早搞出来了。古人云: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这都是真理呀。

3、要与中心试验室建立直线联系,有问题及时沟通,不要将技术问题先汇报到项目领导那里,将简单问题复杂化。有些同志平时对工作了解的不透彻,一是不上现场,二是水平低。反应问题不专业,一句混凝土配合比有问题,责任推掉完事大吉,错误在犯,问题仍然不断。反映问题击中要害,证明你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很强,会让人佩服。胡咬乱说,敷衍塞责,一是反映能力不行,二是反映个人素质低下。当然作为中心试验室负责人员平时要加强巡视,与项目试验室多沟通,二是项目上发现问题要及时汇报,共同协商解决,防止问题积累放大。

4、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我们离开了学校,不可能专门座下来正式上课学习了,我所指的是在工作中遇到了问题要进行充电,边学习边工作,带着问题学习,有目标,事半功倍。

第二篇: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试验室管理规章制度

试验室管理规章制度

试验室必须建立完善的各项规章制度,这是保证检测工作能够正常进行的基本前提。

一、试验室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需对人员、设施与环境加以控制,根据有关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1.试验室是进行检测的工作场所,必须保持清洁、整齐。由试验人员负责工作台、水池、门、窗、墙面以及仪器设备的清洁卫生工作。

2.试验室内禁止随地吐痰、吸烟、吃东西,不允许做与检测无关的活动,不得堆放与检测无关的物品。

3.非检测人员未经同意不得随意进出试验室。有温、湿度控制要求的,检测人员也应避免频繁进出,以免影响环境条件的控制。4.建立卫生值日制度,每天有人打扫卫生,每周彻底清扫一次。5.做好节假日人员值班安排,保证标准养护室处于正常控制范围,确保必要的检测工作正常进行。

6.仪器设备的零部件要妥善保管,连接线、常用工具应排列整齐。7.建立不合格品试验台账,出现不合格项目应及时向主管领导报告。

8.不得带电作业,电源线应排列整齐,不得横跨过道。9.食品设备应保持状态完好,使用完毕应立即填写相应的使用记录,如有异常情况,检测人员应及时向领导请示处理。

10.试验室应设置消防设施、消火栓或灭火桶,任何人不得私自

挪动位置或挪做他用。

11.检测样品应按“未检”、“已检”、“留样”等状态分别放在规定处,不能随处放置,以免混淆、丢失、损坏;特殊样品应采取有效防护防护措施,防止样品污染变质或对环境造成危害。

12.各类图书、文件、标准以及记录表格,应由资料员统一管理,正在使用的应由试验员妥善放好,不得随意乱放。

13.为保障检测工作过程中人身和仪器设备安全,试验人员应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

14.工作人员离开岗位时,要认真检查水、电是否关闭;离开检测室时要关好门窗。

二、试验工作质量控制规定

1、严格按现行国家标准、规范的试验方法进行原材料的取样复验和混凝土供应的出厂检验和交货检验,对原材料及混凝土的质量负责。

2、在试验过程中,试验人员一般不应少于2人,记录人员采用复颂法,以防止数据在传递过程中发生差错。

3、定期进行混凝土强度、原材料质量的统计和分析工作,并按时上报有关领导。

4、负责收集与混凝土有关的新技术、新产品信息,并积极进行技术开发、创新和技术储备。

5、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重大问题时,质检人员有权暂停生产,并提出处理意见。

6、严格执行公司制定的有关质量管理的规定,负责试验室人员的组织、教育、管理工作,不断提高人员的质量意识业务素质。

7、负责及时向需方提供必需的各项技术资料。

8、因停水、停电而中断的试验,凡影响质量时,必须重新进行试验,并将情况记录在案备查。

9、因仪器设备故障损坏中断试验时,可用相同等级满足试验要求的代用仪器重新进行试验,无代用仪器设备且一时无法修复时,应及时送到有对外检测资质的机构进行检验。

10、试验工作失误或试件本身的原因造成试验数据失真,所有试验数据作废,重新取样试验,试验报告以第二次试验数据为准,并由试验人员写出事故原因,当不能重新取样试验时,应对材料的使用作追溯性检测。

11、试验室应布局合理,相邻区域如有互不相容的检测工作时(如灰尘、电磁干扰、辐射、温度、湿度、光照和振动),应进行有效的隔离,并采取措施防止交叉污染。

12、试验结束后,检测人员应对全部试验数据进行认真整理、计算和审核。

三、原始记录管理制度

原始记录是试验检测过程的真实记载,不允许随意更改、删除。

1、原始记录应印成一定格式的记录表,其格式根据检测的要求不同可以有所不同。原始记录表主要应包括:产品名称、型号、规格;编号或批号、代表数量、生产单位或产地;主要仪器及使用前后的状

态;检验编号、检验依据、检验项目、环境温、湿度;检验原始数据、数据处理结果、试验日期等。

2、原始记录应字迹清楚、不得用圆珠笔填写,并有试验人员与和审核人员签名。

3、审核人必须认真审核,确保检验数据、计算结果及评定无误。

4、为及时向需方提出试验报告,试验组应及时将原始记录移交资料室,并由资料室整理保管。

5、原始记录中数据不允许随更改、删减,如需更改,应画两条平行线,并由当事人签名或加盖个人印章。

6、试验人员和审核人员必须是经当地建设主管部门统一培训、考核并获得岗位合格证书后,方可有签署权。

7、不得使用非法计量单位。

四、试验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1、所有试验仪器设备应按使用说明书要求进行安装和调试。

2、试验员必须熟悉试验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否则不得使用。

3、使用仪器设备时,应做到事前检查、事后维护保养,如有异常情况应向领导汇报,以便得到及时处理。

4、建立“试验仪器设备台账”、“检定周期表”等,并每年更新一次。

5、严格按检定周期检定仪器设备,根据检定结果作出三色标识,凡检定不合格或超过检定周期的仪器设备一律不准使用,检定不合格应进行修理,修理后经检定合格方可使用,无法修理的申请报废。

6、主要仪器设备应有专人使用管理,做到管好、用好、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一般性故障,确保使用的仪器设备处于正常运转状态,并认真填写运转、维修及维护保养记录。

7、试验仪器、设备的使用环境应符合检验标准的有关要求,防止受到外部不良干扰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8、各种用电仪器设备使用完毕后应随手关电闸。

9、主要仪器设备应建立档案(一机一档)。

五、试验报告审核、签发制度

1、各种试验报告,按原始记录的内容,加上报告日期和统一编号,经报告人、审核人、签发人签字,加盖有效印章方可发出。

2、试验报告签字人员资格和责任:

签发人:试验室主任(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有试验报告的签发权,并对签发的试验报告负技术责任。

审核人:具有相应上岗证的人员才有审核签字权,对试验报告的正确性负责。

报告人:对出具的试验报告与原始记录一致性负责。

3、各类试验报告必须编号连续,不得缺号,并及时归档,由资料员按或单位工程装订成册,妥善保存。

4、试验报告至少一式四份,第一份存档备查,其余三份报送需方。

六、试件标准养护管理制度

1、混凝土试件

1)混凝土试件成型后应立即用不透水的薄膜覆盖表面。

2)采用标准养护的试件,应在温度为20±5ºC的环境中静置一昼夜至两昼夜后编号、拆膜。拆膜后应立即放入温度为20±2ºC、相对温度为95%以上的标准养护室中养护,或在温度为20±2ºC的不流动Ca(OH)2饱和溶液中养护。

3)标准养护室内的试件应放在支架上,彼此间隔10~20mm,试件表面应保持潮湿,并不得被水直接冲淋。

4)标准养护龄期为28d(从搅拌加水开始计时),2、水泥试件

1)水泥试件成型后做好标记,并立即放入温度保持在20±1ºC、相对温度不低于90%的雾室或湿箱中水平养护,养护时不应将试模放在其他试模上,直到规定的时间取出脱膜。

2)水泥试件脱模做好标识后,立即水平或竖直放置在20±1ºC的水中养护,水平放置时刮平面应朝上。

3)试件放在不易腐烂的篦子上,并彼此间保持一定间距,让水与试体的六个面接触。养护期间试件之间间隔或试体上表面的水深不得少于5mm。

4)每个养护池只养护同类型的水泥试件。

5)强度试验试体的养护龄期,从水泥加水搅拌开始试验时算起。不同龄期强度试验在下列时间里进行: ——24h±15min;——48h±30min;——72h±45min;

——7d±2h;——≥28d±8h;

七、质检组工作职责

质检组的主要工作任务是负责混凝土拌合物出厂、交货质量和施工现场的服务。

1、负责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工作,并严格执行相关工作程序和作业指导书。

2、严格按国家规范标准规定进行混凝土拌合物的出厂检验和交货检验,并留置试样。

3、负责随时对生产过程中的配合比执行情况、配料计量、搅拌等环节的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有权上报、暂停生产及提出处理意见。

4、负责组织混凝土生产的开盘鉴定,有权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调整。当不能准确掌握时,应及时上报主任。

5、负责根据骨料含水率及时调整生产混凝土配合比,确保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满足要求。

6、配合生产调度按预约时间及时发车,不得无故拖延时间,确保混凝土施工浇筑的连续性,并积极配合需方做好施工现场的服务工作。

7、负责本班组人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不断提高人员的质量意识和业务素质。

8、负责各种质量记录的填写和整理、保存和移交归档工作。

9、负责每月进行一次生产质量控制总结,提出改进意见或建议。

八、试验组工作职责

负责原材料和混凝土性能的试验工作。

1、原材料进厂复验要做到及时,对试验项目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负责。

2、负责不同龄期混凝土试件的检验。

3、做好主要试验仪器设备的运转记录和试验环境有温、湿度要求的记录。

4、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仪器、设备,并做到事前检查,事后维护保养。

5、保证试验原始记录符合规定要求,妥善保管,及时移交资料室存档。

6、负责经常开展生产用混凝土配合比的验证工作。

7、负责检测项目的能力对比试验和外检送样。

8、做好试验样品的留样登记、保管及处置工作。

9、负责随时保持试验工作区域的环境卫生。

九、资料室工作职责

1、负责根据“供货通知单”要求,向需方提出混凝土出厂质量保证技术资料。

2、负责按原始记录打印混凝土、原材料28d及其他龄期试验报告,并应在试验结束后十天内报出。

3、保证打印的每一份试验报告数据、结论与原始记录相一致。

4、负责各种文件和资料、质量记录的收集、分类、登记、编目、归档整理和保存,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完好无损。

5、按规定要求做好文件和资料、质量记录的保密工作。

6、按月统计评定混凝土抗压强度。

十、样品管理制度

1、样品接收登记

试验室在受理委托检验时,负责对送样样品的完整性用于检测要求的适宜性进行检查,样品状况符合要求接收并登记编号。

2、样品识别

收样员应在接收样品包装上或样品瓶上作出明显标识,标识包括“未检”、“已检”、“留样”等字样。

3、样品留样

样品留样入库应有专人负责,接收后应及时登记入库,并分类存放,做到账物一致,样品室要通风干燥,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4、样品有效期

样品保留的有效期应符合国家现行规范要求,胶凝材料的存放期应少于三个月,外加剂的存放期应不少于六个月。

5、样品处理

样品的保留超过有效期由质量负责人批准后处理,并做好处理记录。

十一、生产混凝土配合比调整规定

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造成混凝土拌合物不能满足要求时,需要对配合比进行调整,调整由质检组长负责按以下要求进行:

1、调整依据

1)骨料含水率、颗粒级配或粒径发生明显变化。2)胶凝材料需水量比出现较大波动。3)减水剂减水率发生变化。4)混凝土坍落损失发生明显变化。

5)由于其他原因导致产生混凝土的状态不能满足施工要求。

2、调整原则

1)调整要有足够的理由和依据,防止随意调整。2)调整时,水胶比不能发生变化,不得影响混凝土质量。3)要做好调整记录。

3、调整方法

调整方法按表下表进行。

生产混凝土配合比调整方法

混凝土拌合物不良状态 坍落度小于要求,黏聚性和保水性合适

调整方法

保持水胶比不变,增加水泥浆用量,相应减少砂石用量(砂率不变)

坍落度大于要求,黏聚性和保水性合 保持水胶比不变,减少水泥浆用适

坍落度合适,黏聚性和保水性不好

量,相应增加砂石用量(砂率不变)

保持砂石总量不变,增加砂率;或保持水胶比不变,调整胶凝材料用量,相应调整砂石用量

砂浆含量过多

减少砂率(保持砂石总量不变,提高石子用量,减少砂用量)

4、配合比调整的权限

生产混凝土配合比的调整以试配记录为基准,质检组长有以下调整权限:

1)砂率:允许调整±2%。

2)外加剂:允许调整胶凝材料总用量的±0.2%。3)用水量:允许调整±10kg以下。

在以上允许调整范围内如仍不能满足要求,质检组长应及时向试验室主任或质量负责人汇报。

十二、能力对比制度

为了提高检测能力和水平,减小相对试验误差,试验室应开展能力对比试验。

1、技术负责人负责能力对比试验的组织和实施,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针对影响试验误差的原因提出纠正或预防措施。

2、试验室间的能力对比试验可一年进行一次;本室试验人员间的能力对比试验可半年进行一次。

3、参加能力对比试验的人员可作为能力考核的依据。

4、试验室应保存能力对比试验的所有资料。

十三、委托试验管理制度

1、原材料进厂由材料员负责按国家标准及有关规范要求进行取样,并委托试验室试验。

2、委托时应按要求填写“委托试验单”,填写内容包括:材料名称、生产厂家或产地、等级、规格或型号、代表数量、出厂编号及委托日期等,填写时字迹清楚整洁,严禁涂改,出现错误重新填写。

3、收样人应检查所送试样是否与委托单内容相符,凡不符合要求的一律退回,对符合要求的应及时进行登记、编号和标识,送、收双方应在委托试验单上签字。

4、收样人员及时将样品移交试验人员进行试验,并办理移交手续。

十四、混凝土配合比管理制度

1、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的规定以及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进行设计。

2、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原材料性能及混凝土的技术要求进行计算,并以试验试配结果调整后确定。

3、根据本单位常用的材料,设计出常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备用;在使用过程中,应根据原材料情况及混凝土质量检验的结果予以调整。但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1)对混凝土性能指标有特殊要求时;

2)水泥经、外加剂或矿物掺合料品种、质量有显著变化时; 3)该配合比的混凝土生产间断半年以上时。

4、为保证配合比的适应性和可靠性,常用的混凝土配合比每月至少验证三次。

5、混凝土配合比在使用过程中,应根据混凝土出厂检验结果及

时进行统计分析,必要时应进行调整。

6、有关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计算书、试配调整及相关的试验记录、原材料试验记录、常用配合比的验证记录等,必须完整齐全,及时归档备查。

第三篇: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试验室管理-规章制度

试验室管理规章制度

试验室必须建立完善的各项规章制度,这是保证检测工作能够正常进行的基本前提。

一、试验室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需对人员、设施与环境加以控制,根据有关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1.试验室是进行检测的工作场所,必须保持清洁、整齐。由试验人员负责工作台、水池、门、窗、墙面以及仪器设备的清洁卫生工作。

2.试验室内禁止随地吐痰、吸烟、吃东西,不允许做与检测无关的活动,不得堆放与检测无关的物品。

3.非检测人员未经同意不得随意进出试验室。有温、湿度控制要求的,检测人员也应避免频繁进出,以免影响环境条件的控制。

4.建立卫生值日制度,每天有人打扫卫生,每周彻底清扫一次。

5.做好节假日人员值班安排,保证标准养护室处于正常控制范围,确保必要的检测工作正常进行。

6.仪器设备的零部件要妥善保管,连接线、常用工具应排列整齐。7.建立不合格品试验台账,出现不合格项目应及时向主管领导报告。8.不得带电作业,电源线应排列整齐,不得横跨过道。

9.食品设备应保持状态完好,使用完毕应立即填写相应的使用记录,如有异常情况,检测人员应及时向领导请示处理。

10.试验室应设置消防设施、消火栓或灭火桶,任何人不得私自挪动位置或挪做他用。11.检测样品应按“未检”、“已检”、“留样”等状态分别放在规定处,不能随处放置,以免混淆、丢失、损坏;特殊样品应采取有效防护防护措施,防止样品污染变质或对环境造成危害。

12.各类图书、文件、标准以及记录表格,应由资料员统一管理,正在使用的应由试验员妥善放好,不得随意乱放。

13.为保障检测工作过程中人身和仪器设备安全,试验人员应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

14.工作人员离开岗位时,要认真检查水、电是否关闭;离开检测室时要关好门窗。

二、试验工作质量控制规定

1、严格按现行国家标准、规范的试验方法进行原材料的取样复验和混凝土供应的出厂检验和交货检验,对原材料及混凝土的质量负责。

2、在试验过程中,试验人员一般不应少于2人,记录人员采用复颂法,以防止数据在传递过程中发生差错。

3、定期进行混凝土强度、原材料质量的统计和分析工作,并按时上报有关领导。

4、负责收集与混凝土有关的新技术、新产品信息,并积极进行技术开发、创新和技术储备。

5、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重大问题时,质检人员有权暂停生产,并提出处理意见。

6、严格执行公司制定的有关质量管理的规定,负责试验室人员的组织、教育、管理工作,不断提高人员的质量意识业务素质。

7、负责及时向需方提供必需的各项技术资料。

8、因停水、停电而中断的试验,凡影响质量时,必须重新进行试验,并将情况记录在案备查。

9、因仪器设备故障损坏中断试验时,可用相同等级满足试验要求的代用仪器重新进行试验,无代用仪器设备且一时无法修复时,应及时送到有对外检测资质的机构进行检验。

10、试验工作失误或试件本身的原因造成试验数据失真,所有试验数据作废,重新取样试验,试验报告以第二次试验数据为准,并由试验人员写出事故原因,当不能重新取样试验时,应对材料的使用作追溯性检测。

11、试验室应布局合理,相邻区域如有互不相容的检测工作时(如灰尘、电磁干扰、辐射、温度、湿度、光照和振动),应进行有效的隔离,并采取措施防止交叉污染。

12、试验结束后,检测人员应对全部试验数据进行认真整理、计算和审核。

三、原始记录管理制度

原始记录是试验检测过程的真实记载,不允许随意更改、删除。

1、原始记录应印成一定格式的记录表,其格式根据检测的要求不同可以有所不同。原始记录表主要应包括:产品名称、型号、规格;编号或批号、代表数量、生产单位或产地;主要仪器及使用前后的状态;检验编号、检验依据、检验项目、环境温、湿度;检验原始数据、数据处理结果、试验日期等。

2、原始记录应字迹清楚、不得用圆珠笔填写,并有试验人员与和审核人员签名。

3、审核人必须认真审核,确保检验数据、计算结果及评定无误。

4、为及时向需方提出试验报告,试验组应及时将原始记录移交资料室,并由资料室整理保管。

5、原始记录中数据不允许随更改、删减,如需更改,应画两条平行线,并由当事人签名或加盖个人印章。

6、试验人员和审核人员必须是经当地建设主管部门统一培训、考核并获得岗位合格证书后,方可有签署权。

7、不得使用非法计量单位。

四、试验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1、所有试验仪器设备应按使用说明书要求进行安装和调试。

2、试验员必须熟悉试验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否则不得使用。

3、使用仪器设备时,应做到事前检查、事后维护保养,如有异常情况应向领导汇报,以便得到及时处理。

4、建立“试验仪器设备台账”、“检定周期表”等,并每年更新一次。

5、严格按检定周期检定仪器设备,根据检定结果作出三色标识,凡检定不合格或超过检定周期的仪器设备一律不准使用,检定不合格应进行修理,修理后经检定合格方可使用,无法修理的申请报废。

6、主要仪器设备应有专人使用管理,做到管好、用好、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一般性故障,确保使用的仪器设备处于正常运转状态,并认真填写运转、维修及维护保养记录。

7、试验仪器、设备的使用环境应符合检验标准的有关要求,防止受到外部不良干扰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8、各种用电仪器设备使用完毕后应随手关电闸。

9、主要仪器设备应建立档案(一机一档)。

五、试验报告审核、签发制度

1、各种试验报告,按原始记录的内容,加上报告日期和统一编号,经报告人、审核人、签发人签字,加盖有效印章方可发出。

2、试验报告签字人员资格和责任:

签发人:试验室主任(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有试验报告的签发权,并对签发的试验报告负技术责任。

审核人:具有相应上岗证的人员才有审核签字权,对试验报告的正确性负责。报告人:对出具的试验报告与原始记录一致性负责。

3、各类试验报告必须编号连续,不得缺号,并及时归档,由资料员按或单位工程装订成册,妥善保存。

4、试验报告至少一式四份,第一份存档备查,其余三份报送需方。

六、试件标准养护管理制度

1、混凝土试件

1)混凝土试件成型后应立即用不透水的薄膜覆盖表面。

2)采用标准养护的试件,应在温度为20±5ºC的环境中静置一昼夜至两昼夜后编号、拆膜。拆膜后应立即放入温度为20±2ºC、相对温度为95%以上的标准养护室中养护,或在温度为20±2ºC的不流动Ca(OH)2饱和溶液中养护。

3)标准养护室内的试件应放在支架上,彼此间隔10~20mm,试件表面应保持潮湿,并不得被水直接冲淋。

4)标准养护龄期为28d(从搅拌加水开始计时),2、水泥试件

1)水泥试件成型后做好标记,并立即放入温度保持在20±1ºC、相对温度不低于90%的雾室或湿箱中水平养护,养护时不应将试模放在其他试模上,直到规定的时间取出脱膜。2)水泥试件脱模做好标识后,立即水平或竖直放置在20±1ºC的水中养护,水平放置时刮平面应朝上。

3)试件放在不易腐烂的篦子上,并彼此间保持一定间距,让水与试体的六个面接触。养护期间试件之间间隔或试体上表面的水深不得少于5mm。4)每个养护池只养护同类型的水泥试件。

5)强度试验试体的养护龄期,从水泥加水搅拌开始试验时算起。不同龄期强度试验在下列时间里进行: ——24h±15min;——48h±30min;——72h±45min;——7d±2h;——≥28d±8h;

七、质检组工作职责

质检组的主要工作任务是负责混凝土拌合物出厂、交货质量和施工现场的服务。

1、负责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工作,并严格执行相关工作程序和作业指导书。

2、严格按国家规范标准规定进行混凝土拌合物的出厂检验和交货检验,并留置试样。

3、负责随时对生产过程中的配合比执行情况、配料计量、搅拌等环节的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有权上报、暂停生产及提出处理意见。

4、负责组织混凝土生产的开盘鉴定,有权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调整。当不能准确掌握时,应及时上报主任。

5、负责根据骨料含水率及时调整生产混凝土配合比,确保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满足要求。

6、配合生产调度按预约时间及时发车,不得无故拖延时间,确保混凝土施工浇筑的连续性,并积极配合需方做好施工现场的服务工作。

7、负责本班组人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不断提高人员的质量意识和业务素质。

8、负责各种质量记录的填写和整理、保存和移交归档工作。

9、负责每月进行一次生产质量控制总结,提出改进意见或建议。

八、试验组工作职责

负责原材料和混凝土性能的试验工作。

1、原材料进厂复验要做到及时,对试验项目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负责。

2、负责不同龄期混凝土试件的检验。

3、做好主要试验仪器设备的运转记录和试验环境有温、湿度要求的记录。

4、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仪器、设备,并做到事前检查,事后维护保养。

5、保证试验原始记录符合规定要求,妥善保管,及时移交资料室存档。

6、负责经常开展生产用混凝土配合比的验证工作。

7、负责检测项目的能力对比试验和外检送样。

8、做好试验样品的留样登记、保管及处置工作。

9、负责随时保持试验工作区域的环境卫生。

九、资料室工作职责

1、负责根据“供货通知单”要求,向需方提出混凝土出厂质量保证技术资料。

2、负责按原始记录打印混凝土、原材料28d及其他龄期试验报告,并应在试验结束后十天内报出。

3、保证打印的每一份试验报告数据、结论与原始记录相一致。

4、负责各种文件和资料、质量记录的收集、分类、登记、编目、归档整理和保存,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完好无损。

5、按规定要求做好文件和资料、质量记录的保密工作。

6、按月统计评定混凝土抗压强度。

十、样品管理制度

1、样品接收登记

试验室在受理委托检验时,负责对送样样品的完整性用于检测要求的适宜性进行检查,样品状况符合要求接收并登记编号。

2、样品识别

收样员应在接收样品包装上或样品瓶上作出明显标识,标识包括“未检”、“已检”、“留样”等字样。

3、样品留样

样品留样入库应有专人负责,接收后应及时登记入库,并分类存放,做到账物一致,样品室要通风干燥,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4、样品有效期

样品保留的有效期应符合国家现行规范要求,胶凝材料的存放期应少于三个月,外加剂的存放期应不少于六个月。

5、样品处理

样品的保留超过有效期由质量负责人批准后处理,并做好处理记录。

十一、生产混凝土配合比调整规定

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造成混凝土拌合物不能满足要求时,需要对配合比进行调整,调整由质检组长负责按以下要求进行:

1、调整依据

1)骨料含水率、颗粒级配或粒径发生明显变化。2)胶凝材料需水量比出现较大波动。3)减水剂减水率发生变化。

4)混凝土坍落损失发生明显变化。

5)由于其他原因导致产生混凝土的状态不能满足施工要求。

2、调整原则

1)调整要有足够的理由和依据,防止随意调整。

2)调整时,水胶比不能发生变化,不得影响混凝土质量。

3)要做好调整记录。

3、调整方法

调整方法按表下表进行。

生产混凝土配合比调整方法

混凝土拌合物不良状态

坍落度小于要求,黏聚性和保水性合适

坍落度大于要求,黏聚性和保水性合适

坍落度合适,黏聚性和保水性不好

砂浆含量过多

调整方法

保持水胶比不变,增加水泥浆用量,相应减少砂石用量(砂率不变)

保持水胶比不变,减少水泥浆用量,相应增加砂石用量(砂率不变)

保持砂石总量不变,增加砂率;或保持水胶比不变,调整胶凝材料用量,相应调整砂石用量

减少砂率(保持砂石总量不变,提高石子用量,减少砂用量)

4、配合比调整的权限

生产混凝土配合比的调整以试配记录为基准,质检组长有以下调整权限: 1)砂率:允许调整±2%。

2)外加剂:允许调整胶凝材料总用量的±0.2%。3)用水量:允许调整±10kg以下。

在以上允许调整范围内如仍不能满足要求,质检组长应及时向试验室主任或质量负责人汇报。

十二、能力对比制度

为了提高检测能力和水平,减小相对试验误差,试验室应开展能力对比试验。

1、技术负责人负责能力对比试验的组织和实施,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针对影响试验误差的原因提出纠正或预防措施。

2、试验室间的能力对比试验可一年进行一次;本室试验人员间的能力对比试验可半年进行一次。

3、参加能力对比试验的人员可作为能力考核的依据。

4、试验室应保存能力对比试验的所有资料。

十三、委托试验管理制度

1、原材料进厂由材料员负责按国家标准及有关规范要求进行取样,并委托试验室试验。

2、委托时应按要求填写“委托试验单”,填写内容包括:材料名称、生产厂家或产地、等级、规格或型号、代表数量、出厂编号及委托日期等,填写时字迹清楚整洁,严禁涂改,出现错误重新填写。

3、收样人应检查所送试样是否与委托单内容相符,凡不符合要求的一律退回,对符合要求的应及时进行登记、编号和标识,送、收双方应在委托试验单上签字。

4、收样人员及时将样品移交试验人员进行试验,并办理移交手续。

十四、混凝土配合比管理制度

1、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的规定以及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进行设计。

2、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原材料性能及混凝土的技术要求进行计算,并以试验试配结果调整后确定。

3、根据本单位常用的材料,设计出常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备用;在使用过程中,应根据原材料情况及混凝土质量检验的结果予以调整。但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1)对混凝土性能指标有特殊要求时;

2)水泥经、外加剂或矿物掺合料品种、质量有显著变化时; 3)该配合比的混凝土生产间断半年以上时。

4、为保证配合比的适应性和可靠性,常用的混凝土配合比每月至少验证三次。

5、混凝土配合比在使用过程中,应根据混凝土出厂检验结果及时进行统计分析,必要时应进行调整。

6、有关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计算书、试配调整及相关的试验记录、原材料试验记录、常用配合比的验证记录等,必须完整齐全,及时归档备查。

十五、奖罚制度

为确保混凝土质量,加强检测工作管理力度,提高员工积极性和工作责任心,特制定本制度。

(一)、处罚

1、原材料及混凝土漏取试样,每批次罚责任人1000元。

2、出厂检验不认真,造成混凝土坍落度过大或过小致需方退货者,按直接经济损失的5%处罚。

3、交货检验员车辆调配不当,造成现场断车(其他原因造成除外),断车20~30min罚500元;断车达30min发上罚800元。

4、交货检验员车辆调配不当,造成现场压车时间过长,使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大而废弃者,按直接经济损失的5%处罚。

5、凡去施工现场不穿工装或不戴安全帽者,发现一次罚50元。

6、同一交货检验员多家需方对其服务质量不满者,作辞退处理。

7、上班时间迟到、早退、打牌、睡觉、擅自离岗或做其他与工作无关的事情者,发现一次罚50元。

8、试验员不按操作规程操作,造成试验仪器设备损坏,罚试验员直接经济损失的30%。

9、未按要求及时做好质量记录者,罚责任人200元。

10、交货检验员发现施工人员向混凝土中加水不予制止者,罚责任人200元。

(二)奖励

1、凡检验出不合格原材料,并得到厂家或供应商签字认可且接受退货,奖试验员500元。

2、发现原材料使用不对、生产计量装置失准,奖发现人100元/次。

3、交货检验员发现施工单位混凝土强度等级浇错部位(可通过现场了解证实)并及时制止者,奖100元。

4、凡发现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未转罐(除带砂浆车),及时汇报者,奖30元。

5、发现原材料存在严重质量问题者(经验证证实,如F类粉煤灰安定性不合格等),奖相关人员300元/次。

6、凡检验出属于废品的材料,如水泥安定性不合格、水泥初凝时间不合格等,奖相关人员200元/次。

凡检验不合格的材料,应保留足够的试样备用。

第四篇:混凝土搅拌站试验室管理制度

好搭档混凝土制造有限公司

试验室管理制度

一、凡进入实验室工作、学习的人员,必须遵守实验室有关规章制度,不得擅自动用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和安全设施,不准在实验室吸烟,就食,不准随地吐痰。

二、实验室工作人员及参加实验的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有关安全条例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三、实验室内安全设施、标志必须齐全有效。

四、实验室供电线路的安装必须符合实验教学的需要和安全用电的有关规定,定期检查,及时维修。

五、实验室要做好防火、防触电等工作,要配备灭火机等消防器材。

六、实验室要采取防盗措施,加强安全保卫工作,非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得进入仪器保管室内。

七、每日最后离室人员要负责检查水、电、门窗等有关设施的关闭情况,确认安全无误,方可离室。节假日前各室人员应进行安全检查,并作好记录。

八、对实验室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整改,若发生安全事故,应在采取补救措施的同时如实报有关部门,对造成安全事故者,应根据情节轻重,按有关规定及时处理。

九、实验室工作人员作为实验室安全防护的当然责任者,应随时随地按照本制度进行检查,做好安全防护工作,院领导要经常督促检查。

十、实验中如发生事故,应有急救措施,同时保护现场,并立即报告有关部门。

第五篇:混凝土搅拌站试验室标语

物理实验室:

1、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Having weighted it we know is importance.Having considered it we know is drawback.2、除了实验之外,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识别错误。

Nothing but experiment can distinguish mistakes.3、科学是指挥官,实践是战士。

Science is a commander while practice is a soldier.4、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Find out how to learn to learn well, Find out how to go to go farther.5、传闻不如亲见,视影不如察形。

Seeing is better than hearing and in vesting is better than seeing.6、知之者不如行之者。

To do is better than to say.7、实验是科学之父。

Experiment is the father of science.化学实验室:

1、任何人都得承认实验是科学之父。

Anyone has admitted an experiment is the father of science.2、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得来。

All of the reasons must come from observation and experiments.3、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足践。

Seeing is better than listening while practice is the best.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

One shouldn’t believe everything he close oneself rather than truths from books.5、探索、求知、明理

Explore truths ,seek knowledge and you'll understand reasons.6、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Lookers-one will not experience happiness of observers.生物实验室:

1、耳闻不如一见,一见不如实验。

Nothing is better than experiments.2、虚争空言,不如试之易效。

Attempt is more effective than empty words.3、感觉并不欺骗人,判断倒会欺骗人。

Feeling is not always right but judging sometimes.4、大胆探索,反复实验。

Explore bravely and do experiments repeatedly.5、细心观察,认真分析,科学总结。

Careful observation seriously analysis and scientific summary.6、凡事不经实践检验就肯定这是愚蠢物理实验室:

下载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试验室试验员培训考试复习word格式文档
下载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试验室试验员培训考试复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1试验员考试材料复习钢筋和混凝土[5篇范文]

    水泥及水泥混凝土 1、水泥封存样应封存保管时间为三个月。 2、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中,所用标准维卡仪,滑动部分的总质量为300g±1g。3、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试验室温度......

    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考察报告

    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考察报告TCL家电(合肥)产业园一期工程,基础结构为独立基础,主体结构为钢结构,部分为框架结构。因此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要满足结构设计要求。百年大计,质量第一,鉴......

    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组成范文

    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组成 混凝土搅拌站主要由搅拌主机、物料称量系统、物料输送系统、物料贮存系统和搅拌站控制系统等5大系统和其他附属设施组成。 1. 搅拌主机 混凝土搅拌机......

    混凝土试验员考试资料

    公路试验检测考试大纲第一部分总说明 含水量=(湿土质量-干土质量)/干土质量×100% 注:计算至0.1%。 五、允许差值 本试验须进行二次平行测定,取其平均算术平均值,允许平行差值应符合......

    2011试验员考试材料复习

    土工试验 1、液 限 < 塑 限 < 缩 限 2、土中的水分为强结合水、弱结合水及自由水。 3、烘干法测定含水量,适用于粘质土、粉质土、砂类土和有机质土类 4、含水量的其它测试方......

    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材料员处罚细则(小编推荐)

    材料员考核细则 一、没测含水、含石、含泥一次罚款20元;漏测一项罚款20元;没填写记录罚款10元;没测就填写记录罚款20元。 二、充错料一次罚款2000元并自动离职,没锁、没锁好、票......

    搅拌站试验员试题

    搅拌站试验员测试题 姓名 分数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60分。) 1、每盘混凝土原材料计量的允许偏差:胶凝材料为 ,骨料为 ,水为 。 2、混凝土交货检验试样应随机从同一运输车卸料量的......

    搅拌站试验员mic范文

    搅拌站试验员岗位职责1、贯彻执行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协助技术负责人开展技术管理工作; 2、监督、检查生产过程中进场原材料的质量,对不合格原材料,按照公司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