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证与律师制度复习资料
《公证与律师制度》复习资料 公证:是国家公证机构依法对当事人的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文书和事实的真实性与合法性进行证明的活动。
公证制度:是进行公证证明活动的一项法律制度,是公证机构办理公证事项必须遵循的规程和准则。
其内容包括:公证法与公证证明活动两方面的内容。公证的法律关系:
是国家公证机构依据国家赋予的职权,在公证活动中由公证法所确认和调整的与当事人之间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主体是指国家公证机构和申请办理公证事项的当事人。
客体是指公证机构依法证明的法律行为、具有法律意义的文书和事实,即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证明的对象。
内容是指公证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公证与认证的关系:
公证在本国可以直接发生证明效力,但如果是发往国外的公证,公证使用国要求认证的,就需要经过外交或领事机关认证属实、可靠后方能发生作用。
没有公证就没有认证;没有认证,公证就无法在外国发生法律效力。公证是认证的前提和基础,认证是对公证的证实和鉴别。
鉴证: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为了维护签订经济合同的当事人的正当权益,促进经济的发展,对已经签订的经济合同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可行性,进行全面地审查、鉴别和核实,予以证明,借以促进经济合同履行的一种活动。
鉴证与公证的区别:
①行为的主体不同。公证的行为主体是国家公证机构;鉴证则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②作用不同。公证只能证明经济合同的确实性和合法性;鉴证还有促进经济合同履行的作用。③针对的对象不同。鉴证的对象只有经济合同;公证的对象是一切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文书或事实。
④法律依据不同,所产生的法律后果不同。
签证:是一国国内或驻国外的主管机关,在本国人或者外国人出入境时,在其所持的证件上办
《公证与律师制度》复习资料
其性质:
①是执行国家公证职能的事业法人组织。公证机构是在独立地履行法律所赋予公证证明职能,而且仅仅是履行证明职能,而是独立的事业法人组织。
②公证机构自主开展公证业务,独立承担法律责任。公证机构是公证员的载体,自主开展公证业务,任何机关、个人都不得非法干涉公证处的正常业务活动,其法律后果也要由其独立承担。
③非营利性、公益性是公证机构的基本特征。公证机构收取的费用是维持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并不具备营利性,同时,公证机构的业务活动还是公益性的。
公证机构进行公证的对象具备的条件:
①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而且该事实的内容与证明的内容是一致的。
②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或具有法律意义的文书必须符合我国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的规定。公证处的人员组成:
根据《公证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公证处设公证员、助理公证员。根据需要,设主任、副主任。主任、副主任由公证员担任。主任、副主任领导公证处的工作,必须执行公证员职务。因此,公证处由公证员、助理公证员组成,此外还有办公室秘书、财会人员、文书档案管理人员等。
取得公证员资格的一般条件: ①政治品德条件;
②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并享有公民正当权利条件; ③国籍条件; ④年龄条件; ⑤业务条件。公证员协会:
是依法登记成立的,具有社团法人资格的公证行业自律性的群众组织。中国公证员协会在1990年3月第一次全国公证员代表大会上宣告成立。
性质:
公证机构一方面是法律服务机构,它是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中介机构,另一方面它又是行使国家证明权的机构,这种双重性决定了其受双重管理的特性。一方面它受所属司法行政机关的领导与管理,另一方面它又受自身行业协会的管理。中国公证员协会受司法部管理。
宗旨:
团结全国公证员,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正确执行国家公证工作的法律和政策,以促进公证人员
《公证与律师制度》复习资料
自愿公证与法定公证相结合原则:
自愿公证必须与依法公证紧密结合起来。凡是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事项,都必须遵照当事人自愿申请办理公证的原则,公证机构不得以职权强制当事人办理公证事项。对于法律明确规定必须办理公证的事项,公证机构和有关机关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法律意识,以便使他们严格依照法律规定,主动自觉地申请办理公证。
不得随意拒绝公证的原则:
公证机构使国家的司法证明机关,而且是唯一向社会提供公证证明的机构,在很多情况下,取得公证证明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从事民事和经济活动必备的要件。因此,对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的,公证处就应当予以受理;对不符合条件的,公证处应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通知申请人;当事人提出异议,依法申请复议的,有关的司法行政机关应及时作出复议决定,并及时送达申请人和原公证处。
公证的回避原则:
回避是指某个或某几个公证人员不参与与自己和亲属有利害关系或其他关系的公证,以防止因执法不公而损害他人或公共利益。回避分为自行回避和申请回避。
自行回避是指办理公证的公证员遇有法律规定应该回避的事项时,自觉主动地退出对该项公证事务的办理。
申请回避是指当事人有权依据法律规定申请某个或某几个公证员不参加承办本人的公证事项。公证员回避的情形:
①本人及其近亲属的公证事项; ②与本人有利害关系的公证事项; ③本人与当事人有其他关系的公证事务。
便民原则:
是指公证工作要一切从为了群众和便利当事人出发,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及时、准确、认真、负责地办好公证事务。便民原则体现在:
①简便办证的手续;
②到当事人的居所地办理公证事务; ③迅速办证,不失失效;
④发扬协作精神,有利于群众办证。
《公证与律师制度》复习资料 试述公证的特定管辖:
对于在特殊地域或特殊情况下的公证事项,由公证处以外的特定机关或特定人员代行公证职能的,称为特定管辖。
特定管辖分为:
⑪使领馆管辖。我国驻外使领馆可以依照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及国内有关法律的规定,办理驻在国的我国公民申请的公证事务。
我国驻外使领馆管辖的公证事务,一般有三种:
①我国驻外使领馆驻在国的我国华侨申请办理的,需在我国境内使用的公证文书,由该使领馆予以公证;
②我国驻外使领馆驻在国的具有中国血统的外籍人申请办理的,需在我国境内使用的公证文书,由该使领馆予以公证;
③国外华侨及中国血统的外籍人申请在境外或我国使用的部分文件,我国驻该国的使领馆也可酌情予以公证。
⑫按照国际惯例由特定机关或特定人员出具证明,这种特殊管辖包括: ①商检机构证明; ②卫生管理机构证明; ③商标管理机构证明;
④特定情况下有关公职人员的证明。公证指定管辖的情形:
①公证处因管辖权不明或发生争议,经协商不能达成协议时,报它们的共同的上级司法行政机关,由该上级司法行政机关指定其中的一个公证处管辖;
②由于特殊原因有管辖权的公证处无法行使管辖权,由其同级或上一级司法机关指定其他公证处管辖。公证申请:
是指申请人向公证处提出办理公证事项的行为。申请人应具备的条件: ①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②与申请公证的事项必须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 ③必须能够承担因公证而发生的义务和责任。
《公证与律师制度》复习资料 法律行为公证的出证条件: ①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②意思表示真实;
③行为的内容和形式不违法法律、法规、规章或社会公共利益。
有法律意义的事实或文书公证的出证条件:
①有法律意义的事实或文书对公证当事人具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 ②事实或文书真实无误;
③事实或文书的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赋予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公证的出证条件: ①债权文书已经过公证证明;
②债权文书以给付一定货币、物品或有价证券为内容;
③债权文书中载明债务人不履行义务时应受强制执行的意思表示。公证书:
是指公证处对当事人申请公证的事项,经过审查核实,认为符合公证条件的,按照法定程序制作的,具有特殊法律效力的司法证明文书。
公证书的基本内容: ①公证书的编号; ②当事人基本情况; ③公证证词;
④承办公证员签名或盖章、公证处印章和钢印; ⑤出证日期。公证期限:是指公证机构办理公证事项从受理到出具公证书期间的法定时间的限制。
终止公证:是指公证申请受理后,在办理公证的过程中,由于出现法定事由致使公证事项不能继续办理,或继续办理已无意义时,而作出决定停止公证程序。
拒绝公证:是指公证申请受理后,在办证过程中,发现证明事项不真实、不合法,或有其他违反法律的事由,而拒绝办理公证的行为。终止公证的法定情形:
《公证与律师制度》复习资料
④一次性完成。提存公证:是指公证机构依照法律规定,对债务人为债权人利益而交付的债之标的物,进行保管,待法定条件出现时交付给债权人的证明活动。
公证调解:是指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针对经过公证证明活动的事项,在履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对当事人双方进行调解的活动。
公证调解的特征:
①公证调解的对象是经过公证的事项,并且在履行中发生的; ②公证调解应由当事人申请;
③公证调解后,当事人达成新的协议的,公证处应予以公证。公证复议:是指公证处的本级司法行政机关或司法行政机关的上一级机关,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按照法定的程序,对公证处或司法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公证活动决定的合理性与合法性进行审查,作出复议决定的活动。
公证复议的范围:
①对公证申请不予受理的行为; ②拒绝公证的行为; ③撤销公证书的决定;
④错误公证、不当公证的行为。公证申诉:指申请公证的当事人,对公证机构出具的公证书和有关公证的决定不服,向司法行政机关提请复核,并由受理机关作出决定的活动。
申诉与复议的区别:
①申诉不属于行政复议的范畴,不受行政复议机关范围的限制,可适用于公证机构作出的所有决定;
②申诉可以向公证处的同级司法行政机关提出,也可以向其上级司法行政机关提出; ③申诉没有时间限制,申诉人可以在任何时候向司法行政机关提出申诉;受理机关作出复核决定,也没有时间限制。
《公证与律师制度》复习资料 的权利。
检验权:指公证人员对公证当事人申请公证所提供的文书、档案、物品等证明材料进行检核、验证的权利。
司法建议权:指公证人员在公证审查程序中发现有违法行为的,可以向有关主管部门揭发违法行为,提出处理意见,提出预防措施的权利。试述公证的效力:
㈠公证的效力是指公证证明在法律上所起的效用和约束力。㈡公证在法律上具有三种效力: ⑪使法律行为生效的效力:
是指依照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的约定,某项行为必须进行公证才能生效。主要有三种情况: ①根据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等的规定,某些法律行为必须经过公证,才能发生法律效力; ②依照当事人的约定,必须经过公证;
③根据国际惯例、国际条约和双边协定,必须经过公证。
⑫作为证据的效力: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的除外。
该规定有两方面含义:
①当事人发生纠纷提起诉讼后,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时,对已经经过公证的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审判员认为没有疑义的,应当直接采征,作为人民法院认定事实的根据,确认其法律上的证明效力;
②当人民法院根据对案情的调查,对公证证明的内容有疑义,而且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时,就不应当确认其效力。
⑬赋予强制执行力的效力:
是指赋予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经过公证机构证明,债务人到期不清偿债务时,债权人可以不再经过诉讼程序,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依照法律规定,对于追偿债款、物品的文书,认为无疑义的,则在该文书上证明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赋予债权文书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应具备的条件: ①债权文书经过公证证明;
《公证与律师制度》复习资料
` 29 公证法律责任的特征:
①是由于公证人员的违法所造成的; ②是公证机构对当事人承担的责任; ③重点是财产责任;
④范围应与给当事人造成的损害相适应。
公证的法律责任的承担原则: ①公证行为违法原则; ②职务行为原则; ③过错责任原则; ④因果关系原则; ⑤直接损失原则; ⑥有限责任原则。
公证民事法律责任:是指公证处及其公证人员在各种活动中或其他与公证有关的活动中,违反公证法律、法规,给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造成直接损失,依法应当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
公证人的职业责任:是指公证员协会对违反职业道德规范及其他行为规则的行为,依照协会章程或有关规定而实施的惩戒,是行业自律的一种表现形式。
30公证员出具错证,为什么要负赔偿责任?公证员因有过错出具错证,给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负有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的义务。
因为出具错证就有可能给公证申请人或利害关系人造成财产损失或精神上的伤害,同时也影响到公证机关的公证权威和信誉。
法律行为公证:
是指国家公证机构依法证明当事人有关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行为的真实性与合法性的活动。其特征:
①公证机构是从法律行为的基本特征方面来证明它的真实性;
②公证机构是从法律行为是否为国家法律所认可方面来证明它的合法性。
《公证与律师制度》复习资料
关于营业证书等具有法律意义文书的公证,然后办理认证手续,使之发生域外的法律效力,得到使用国的承认。
农村承包经营合同公证:
指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集体组织与农民之间签订的农村承包合同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司法证明的活动。办理时应注意:
①坚持便民原则,尽量采取集中办证、现场办证的方法,及时提供法律服务,确保办证质量,以保护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②注意审查合同中约定的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是否平等、合力、可行; ③农村承包经营合同的履行期一般都比较长,公证员需注意回访。
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公证:
指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国有土地所有者与土地使用者之间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真实性与合法性,予以司法证明的活动。
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公证:
指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国有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再次转让给他人而签订合同行为的真实性与合法性,予以司法证明的活动。
技术合同公证:是国家公证机构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当事人之间签订的技术合同的真实性与合法性,予以司法证明的活动。
劳动合同公证:是国家公证机构根据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双方当事人签订的劳动合同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司法证明的活动。
委托合同公证:
是国家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对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签订委托协议的行为的真实性与合法性,依法予以证明的活动。
办理委托公证审查的重点内容及注意的问题: ①首先审查委托人是否具有行为能力和权利能力;
②应审查当事人提交的委托书原件内容是否明确、具体,条款是否齐全、完整,以及委托人的意思表示是否自愿、真实;
③审查当事人申办的委托事项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和社会公德;
《公证与律师制度》复习资料
具有法律意义事实的公证:
是公证机构依照国家法律的规定,证明各种与公证当事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客观存在的事实和情况的真实性与合法性的活动。其特征:
①公证机构必须依法证明法律事实的存在; ②必要时,公证机构应依法证明法律事实的构成; ③公证机构必须依法证明法律事实的后果。
意外事故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对意外事故发生的真实性依法进行确认并予以证明的活动。
其程序:
办理意外事故公证,首先当事人应向意外事故发生地的公证机构提出书面申请,说明申办公证的目的和文书使用国,并提交证明材料:
①当事人的身份证明和资格证明; ②因意外事故毁损、灭失的财产清单;
③如有条件,还应提交意外事故发生时的现场记录及其他能够证明事故经过的材料; ④其他需要提交的证据和材料。然后公证人员应针对当事人申办公证的目的,通过勘验现场、询问证人等,重点审核意外事故发生的真实性,最后据实出证。
不可抗力事件公证:
指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对不可抗力事件发生的真实性依法进行确认并给与证明的活动。办理时应注意:
①当事人订立合同时就约定不可抗力可以作为免责的事由,公证机构在承办时,应要求当事人提交合同原本,并根据合同规定对不可抗力的真实性予以确定;
②必要时,公证人员应对不可抗力事件进行实地勘查,并制作笔录,以确保公证事项的真实性; ③如不可抗力事件发生在公证申请人一方迟延履行合同期间,公证机构一般不予公证;如发生在对方迟延履行合同或违约期间,则公证机构可以依法出证;
④不可抗力事件公证书经常在国际贸易中使用,公证员应按照公证文书使用国家的法律的规定,依法出证,以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亲属关系公证:是公证机构为确认我国公民与其在域外的亲属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证明活动。
《公证与律师制度》复习资料
真实性与合法性,赋予债权文书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活动。
其特征:
①公证机构对法律行为的公证,是从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要件上来审查当事人实施的行为是否真实、合法;
②公证机构对法律事实的公证,是从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者消灭的原因方面,来证明其真实性与合法性的。
法人资格公证:指国家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证明其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法人资格的司法证明活动。
法人资信公证:指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法人资信情况的真实、来源合法予以司法证明的活动。
申办法人资信公证的手续和程序:
一、手续。当事人申办法人资信公证,应当向其住所地的公证机构提出申请,填写公证申请表,并提交以下证明材料:
①法人资格证明、法定代表人的资格证明和本人的身份证明; ②银行或其他金融部门为该法人出具的资金情况证明; ③该法人单位的会计年度报表、资产负债表等; ④该法人的经营经历和当年主要经济活动的记录; ⑤其他有关材料。
二、程序。公证机构对该项公证事务,应重点审查当事人的资金情况、经营状况、经济效益、资产负债等情况。在此基础上,据实出证。
股份公司章程公证:指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股份公司章程的真实性与合法性给予公证证明的活动。
专利文书公证:指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专利所有人或申请人的专利、专利**或使用许可合同,以及向国外申请专利或者进行专利诉讼所用的有关具有法律意义文书和事实的真实性与合法性,予以司法证明的活动。
商标文书公证:指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商标所有人的注册商标,以及向国外申请商标注册、进行商标权诉讼所用的具有法律意义的文书和事实的真实性与合法性,予以司法证明的活动。
公证机构办理专利文书公证应重点审查: ①当事人的资格和民事行为能力;
《公证与律师制度》复习资料
涉外公证:指公证机构对含有涉外因素的公证事项,依法证明其真实性与合法性的活动。涉外公证与国内公证的区别: ①申请公证的当事人不同; ②行使公证管辖权的机构不同; ③申请人所处的地域不同; ④使用文字不同; ⑤使用地域不同; ⑥适用法律有特别要求。
涉外公证的法律作用:
①用于办理出入境手续,证明出入境所要求的相关事项; ②用于民间往来;
③用于办理各种民事法律事宜; ④用于涉外经济活动; ⑤用于域外诉讼或仲裁。
公证机构办理涉外公证时应注意:
⑪管辖。根据我国的公证法律规范的要求,根据国际惯例,我国公证机构所公证的对象只限于发生在我国境内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及在国内制作的法律文书的,儿发生在外国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当事人则应当向外国的公证机构申请公证。如果在居住国允许,也可以向我国驻该外国的领、使馆申请公证。
⑫法律适用。出具涉外公证文书与国内公证文书不同的是,既可以适用我国的法律规定,又可以在我国法律规定与公证文书使用国法律规定不一致的情况下,根据具体情况考虑适用外国的法律规定,出具公证文书。
⑬使用的文字。我国公证机构制作涉外公证文书,应当使用中文,同时还应当附有外文译文。根据有关规定,公证员不能在公证书的译文上签名。
⑭认证。在我国,行使认证权的机关是外交部领事司和外国驻华领事馆所在地的省、直辖市、自治区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涉外公证文书不需要认证的情况:
①国与国之间可依双边协议互免认证的除外;
《公证与律师制度》复习资料
不能报名参加考试的人员: ①因故意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②曾被国家机关开除公职,或曾被吊销律师执业证的;
③依照司考规定,曾被处以2年内或终身不得报名参加国家司法考试处理的。
律师的主要业务范围:
①接受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聘请担任法律顾问;
②接受民事案件,行政案件当事人的委托,担任代理人,参加诉讼;
③接受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的聘请,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申请取保候审;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或人民法院的指定,担任辩护人;接受自诉案件自诉人、公诉案件被害人或其近亲属的委托,担任代理人,参加诉讼;
④代理各类案件的申诉;
⑤接受当事人的委托,参加调解和仲裁活动;
⑥接受非诉讼法律事务当事人的委托,提供法律服务; ⑦解答法律咨询,代写诉讼文书和有关法律事务的其他文书。
律师执业:指依法以律师名义从事法律服务,并受国家法律及律师行业规范约束和保护的职务活动。
领取律师执业证书的条件:
①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取得律师执业证书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政治条件; ②具有律师资格;
③在律师事务所实习满一年; ④品行良好。
律师执业的法律限制: ①律师不得跨所执业。②律师可以跨地区执业。
③国家机关的现职工作人员不得兼任执业律师。
④没有取得律师执业证书的人员,不得以律师名义执业,不得为谋取经济利益从事诉讼代理或辩护业务。
《公证与律师制度》复习资料
①是国家事业法人单位; ②以其全部资产对外承担责任。
合作制律师事务所:指不占国家编制,不要国家经费,由合作人共同集资,自愿组合,共同参与,以该律师事务所的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有限责任,报经司法行政机关批准设立的律师执业机构。其特点:
①性质上属于民办事业法人组织; ②组织上由律师自愿组合,不占国家编制;
③经济上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事务所的财产属于合作律师共同所有; ④分配上实行效益浮动工资制,体现按劳分配原则; ⑤管理上实行通过合作人会议民主管理和主任负责制。
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指由合伙律师自愿组合,不占国家编制,不要国家经费,自筹资金,自负盈亏,合伙人对律师事务所债务承担无限责任和连带责任,由司法行政机关批准设立的一种律师执业机构。其特点:
①性质上属于合伙组织; ②在管理上更加灵活;
③财产属合伙人共有,合伙人对利润可以分红; ④合伙人对律师事务所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和连带责任。
律师收费的原则: ①统一收费的原则; ②按标准收费的原则; ③协商收费原则;
④特殊情况酌情减免的原则。
减免收费的情况:
①因公受损害请示赔偿的责任事故;
②请求赡养、扶养、抚养费而经济确有困难的; ③请求劳动保险金、抚恤金、救济金的; ④不涉及财产关系的简单咨询;
⑤确属生活困难,无力负担律师费用,并能够提供证明的;
《公证与律师制度》复习资料
①经国家司法行政管理部门批准设立的律师事务所; ②经司法部批准外国律师事务所在我国设立的办事处。
司法行政机关对律师事务所的管理: ①核发律师事务所执业证书; ②审批律师事务所的变更和解散; ③审查律师事务所的年检报告; ④对律师事务所的处罚;
⑤审批律师事务所与外国律师事务所之间的协作协议。
司法行政机关对外国律师事务所办事处的管理主要体现在: ①审批外国律师事务所在中国境内设立办事处;
②对外国律师事务所办事处进行日常的管理、监督和检查; ③对外国律师事务所办事处的处罚。
外国律师事务所业务活动中的违法行为: ①聘用具有中国律师资格的人员; ②超出其业务范围,从事以下活动的:
代理中国法律事务;向当事人解释中国法律;中国法律不允许外国人从事的其他业务活动。③未按规定向司法行政机关报送年度工作报告的; ④其他违反中国法律法规的行为。
律师执业的原则: ①遵守宪法和法律;
②恪守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 ③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④接受国家、社会和当事人的监督; ⑤依法执业受法律保护。
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原则: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重要内容。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
《公证与律师制度》复习资料
其意义:
①为律师创造良好的执业环境; ②保障律师依法执业;
③更好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律师的权利:
指法律赋予或当事人授予律师在依法执业时所具有的一定权能。包括: ①律师依法实施一定行为的可能性和限度;
②律师依法可以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范围; ③律师权益受到侵犯时请求有关机关保护的可能性。
律师的义务:是指律师在执业活动中依法应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范围和限度。
律师的权利: ①执业律师的人身权; ②阅卷权; ③调查取证权;
④同被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会见和通信的权利; ⑤适时得到人民法院开庭通知的权利; ⑥出席法庭、参加诉讼的权利; ⑦代行上诉权; ⑧拒绝辩护、代理权。
律师的义务: ①保守秘密;
②不得在同一案件为双方当事人担任代理人; ③不得私自接受委托,收取费用和财物; ④不得违反规定会见法官、检察官、仲裁员;
⑤不得向有关工作人员请客送礼、行贿或指使、诱导当事人行贿;
⑥不得提供虚假证据、隐瞒事实或威胁、利诱他人提供虚假证据、隐瞒事实以及妨碍对方当事人合法取证;
⑦不得扰乱法庭、仲裁庭秩序,不得干扰诉讼、仲裁活动的正常进行;
《公证与律师制度》复习资料
律师恪守职业道德的意义:
恪守律师道德,对于维护律师职业声誉,提高律师职业素质,规范律师职业行为,从而实现社会赋予律师职业的特殊责任,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律师职业道德是律师职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其次,律师职业道德是提高律师素质、纯洁律师队伍的必要手段。
律师职业道德的内容:
①坚持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服务,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和国家长治久安服务,为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服务;
②忠于宪法和法律,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基本原则,严格依法执业; ③忠于职守,坚持原则,维护国家法律和社会正义;
④道德高尚,廉洁自律,珍惜职业声誉,保证自己的行为无损于律师职业形象; ⑤诚实信用,严密审慎,尽职尽责地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
⑥保守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当事人的商业秘密和当事人的隐私;
⑦律师之间以及与其他法律服务工作者之间应当相互尊重,同业互助,公平竞争,共同提高执业水平;
⑧敬业勤业,努力钻研和掌握执业所应具备的法律知识和服务技能,注重陶冶品德和职业修养; ⑨遵守律师协会章程,切实履行会员义务。
律师执业纪律:指从事律师职业的人在执业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律师法律责任:指律师或律师事务所在执行职务过程中因违反法定义务、职业道德、执业纪律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的总称。
行政责任:指司法行政机关中的律师管理部门和律师协会对于律师或律师事务所违反法律和有关律师管理的法规、规章以及职业规范的行为所给予的行政处分。
民事责任:指律师在执行职务过程中,因自己的故意或过失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而应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
刑事责任:指律师在执业活动中,因其行为触犯了刑法的有关规定而应当受到的刑事制裁。
律师违法执业和过错行为的范围: ①因超越委托权限给当事人造成损失; ②遗失重要证据导致无法举证或证据无效; ③泄漏国家机密、当事人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
《公证与律师制度》复习资料
①律师依法进行辩护,不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意志约束。辩护律师进行辩护活动,没有委托权限的限制,不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操纵、指使,其辩护内容不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意志的约束。律师辩护,是律师依据自己对证据的判断、事实的认定与法律的理解,提出有利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材料和意见,维护其合法权益。
②律师依法进行辩护,不受公诉人的意志约束。辩护律师履行的辩护职能,在性质上与公诉人履行的控诉职能是相对的。辩护律师履行辩护职能是针对控诉,从事实和法律方面提出证明被告人无罪、罪轻或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反驳控诉或对控诉作出辩解,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在法庭审理过程中,辩护人与公诉人的诉讼权利是平等的,都享有提出物证书证、传唤证人鉴定人出庭作证、对被告人进行询问质证、发表辩论意见的权利。
③律师依法进行辩护,不受审判人员的意志约束。在法庭上,律师应当遵守法庭纪律,服从审判人员指挥。但是,律师如何进行辩护,取决于自己对案件事实的认识和对法律的理解,根据自己的经验制定辩护策略,发表辩护意见,不受审判人员的意志左右。
⑫作用:
①弥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护能力的不足,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②协助检查人员、审判人员全面查清案情,正确判断证据,准确适用法律,公正处理案件。
辩护律师的主要职责:
①律师进行辩护活动的内容,是提出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
②律师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护,应当依据事实和法律进行,不得捏造事实,歪曲法律,不得强词夺理,颠倒黑白;
③律师辩护必须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④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程序权益。
刑事诉讼中的律师代理:
是指律师接受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委托,为被代理人提供法律帮助,以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保证国家法律正确实施的活动。
其特征:
①只能发生在刑事诉讼过程中;
②被代理人是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是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
《公证与律师制度》复习资料
害人的合法权益。
律师的民事诉讼代理:
指在民事诉讼中律师为了维护被代理人的合法权益,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在正当代理权限的范围内,代理被代理人进行诉讼活动的行为。其特征:
①代理人与被代理人必须符合法定的条件; ②必须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诉讼活动; ③必须在被代理人的授权范围内进行诉讼活动; ④律师合法代理的一切法律后果均由被代理人承担; ⑤律师的民事诉讼代理与刑事诉讼辩护是有原则区别的。
特别代理:是指通过委托人的特别授权,律师有权对案件实体问题的重大诉讼行为直接作出决定性的明确表态的诉讼代理。
民事诉讼代理与民事代理的异同:
民事诉讼代理与民事代理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民事代理是民事诉讼代理的基础和前提,而民事诉讼代理又是为民事代理服务的。其区别:
①属于两种不同的范畴。民事代理是根据民法上的法律关系产生的,是民法调整的对象,是民法上的代理制度,属于实体法的范畴。民事诉讼代理,是根据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产生的,是民事诉讼法调整的对象,属于程序法上的范畴。
②代理的范围不同。按照我国民事法律的有关规定,民事代理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而律师的民事诉讼代理仅指民事诉讼活动中的某些代理,其范围大大小于民事代理。
③两种代理制度的性质、代理权的中止和终结等,都是不同的。
律师代理民事诉讼的意义: ①是被代理人的迫切愿望;
②是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需要; ③有利于人民法院正确处理案件。
律师在民事诉讼代理中的权限:
律师在民事诉讼中的代理权,是指律师就有关事项代为被代理人实行诉讼行为的权限。①律师在民事诉讼中代理权限的大小取决于被代理人的授权。律师与被代理人通过委托代理合
《公证与律师制度》复习资料
③在了解情况时,有调查访问的权利,而有关单位或个人应提供事实真相,给予配合; ④有权出席法庭,参加诉讼;
⑤在庭审阶段,经审判长的许可,有权向被告人、证人、鉴定人直接发问,或者申请法庭通知新证人到庭,调取新证据,申请进行重新鉴定或勘验;
⑥律师认为被代理人没有如实陈述事实,或提出无理或违法要求时,有权拒绝担任其代理人;已担任代理人的有权解除委托代理合同。
律师在行政诉讼收案过程中应注意:
①案件是否属于行政案件以及是否属于法院受理的行政案件; ②案件所针对的决定或裁决是否为法律规定的“最终裁决”; ③是否属于必须先经行政复议程序的案件; ④是否超过法定诉讼时效。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
指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的同时,对引起行政争议的民事纠纷一并审理的诉讼活动。其特征: ①行政附带民事诉讼以行政诉讼成立为前提; ②行政诉讼为主;民事诉讼为辅; ③必须在行政诉讼的过程中提起; ④两种争议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
⑤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复杂,法律地位相互交织; ⑥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分别受行政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调整。
律师代理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应注意: ①把握时机,及时提起行政附带民事诉讼; ②分别签订委托代理合同; ③了解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特殊性。
法律顾问: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法律顾问,是指为聘请单位或个人就业务上的问题,解答法律咨询,提供法律帮助,具有法律专业知识的人员。
狭义的法律顾问,是指受法人或其他组织以及公民个人的聘请,为聘方提供法律服务,维护其合法权益的律师。
《公证与律师制度》复习资料
律师见证:
指律师接受当事人的委托,以律师事务所的名义,依法对其亲眼所见的法律事实或法律行为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证明的一种业务活动。其特点:
①证明主体是律师;
②是一种法律适用,是律师根据现行法律对法律事实或法律行为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确认; ③必须是在法律事实或法律行为发生之时亲眼所见; ④必须基于当事人的委托;
⑤见证律师出具的见证书起证明作用,在发生纠纷诉诸司法程序时,见证律师负有出庭作证的义务。
应遵循的原则:
①坚持真实性能与合法性的原则; ②自愿原则; ③直接原则; ④公平原则; ⑤回避原则; ⑥便民和保密原则
法律咨询:
指律师就当事人提出的法律问题,给予解答、作出说明、提出建议以及解决问题方案的一种业务活动。其意义:
①法律咨询工作带有普通性、群众性和迫切性,能够为公民和法人排忧解难; ②通过法律咨询,可以普及法律知识,宣传社会主义法制,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
③法律咨询工作是律师联系实际、了解社会的重要窗口,也为律师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促使律师进一步深入钻研法学理论,丰富法律知识,对立法、司法工作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④法律咨询工作有利于全面锻炼律师,促使律师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办案能力,增长才干。
代书:律师根据委托人提供的事实和证据,以委托人的名义,依据法律代替委托人书写诉讼文书和其他法律事务文书的一项业务活动。其意义:
①律师代书能够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保障其更好地行使诉讼权利,维护其合法权益; ②律师代书可以宣传社会主义法制,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教育公民遵纪守法; ③律师代书可以为人民法院立案和审判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诉讼的顺利进行;
《公证与律师制度》复习资料
④促进法律服务队伍的精神文明建设。
法律援助的对象和范围:
一、法律援助的对象,是指具备法定条件可以获得法律援助的人,根据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我国法律援助的对象有两类: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凡是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公民,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的,都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②外国人。外国人可以有条件地成为我国法律援助的对象。在外国人作为刑事诉讼的被告人、被害人时,可以作为法律援助的对象。至于民事、经济案件或行政诉讼,外国人如系经济困难,确需我国提供法律援助并且符合条件的,可以按照我国与外国签订的有关法律援助双边协定达成互惠原则,相互提供法律援助或减免法律援助费用。
二、法律援助的范围,是指法律援助的事项,即对于哪些案件、具备哪些情况可以提供法律援助。目前我国法律援助的范围大致包括:
①刑事案件;
②请求给付赡养费、抚育费、扶养费的事项; ③除责任事故外,因公受伤请求赔偿的事项;
④盲、聋、哑等残疾人以及未成年人、老年人追索侵权赔偿的事项; ⑤请求国家赔偿的诉讼案件; ⑥请求发放抚恤金、救济金的事项;
⑦需要予以公证的与公民个人、人身、财产密切相关的法律事实或法律关系; ⑧其他确需法律援助的事项。
第二篇:律师公证与制度汇总
律师公证制度复习资料
1.西方律师制度产生的萌芽和雏形——萌芽:古希腊雅典雏形:古罗马
2.中国古代不存在律师制度原因:⑴经济原因——小农经济;⑵政治原因——专权统治
3.律师职业的特点:⑴业务性;⑵平等性;⑶有偿性(功利性);⑷自律性;⑸自主性(私力性)
4.我国法学界对律师职业的定位:⑴国家法律工作者;⑵社会法律工作;⑶法律职业者;⑷自由职业者
5.我国律师任务:⑴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直接任务);⑵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根本任务);⑶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长期任务)
6.我国律师执业的条件
一、取得律师资格
⑴通过考试取得律师资格:国家统一司法考试
⑵经过考核授予律师资格:①具有本科以上学历;②在法律人员紧缺领域从事专业工作满15年;③具有高级职称并具有相应的专业法律知识
二、申请执业证书
⑴领取律师执业证书的条件:①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②取得律师资格;③在律师事务所实习满一年;④品行良好。
⑵不予颁发律师执业证书的情形:①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②受过刑事处罚的,但过失犯罪的除外;③被开除公职或者被吊销律师执业证书的。
⑶律师的执业许可:①律师只能在一个律师事务所执业;②律师执业不受地域限制;③允许兼职律师执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中从事法学教育、研究工作的人员,经所在单位同意,可以申请兼职。)④公务员不得兼任执业律师。
7.律师的职业权利(了解)
⑴律师的工作权利:①律师依法执业受保障的权利;②查阅案卷权;③调查取证权;④会见和通信权;⑤得到开庭通知的权利;⑥参加法庭审理的权利;⑦代行上诉权;⑧获取法律文书副本的权利;⑨申请变更强制措施的权利
⑵律师的人身权利:①刑事辩护豁免权;②拒绝作证权;③拒绝辩护代理权
8.律师拒绝辩护或代理的情形
⑴委托事项违法,或者委托人利用律师提供的法律服务从事违法活动的;
⑵委托人故意隐瞒与案件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伪造的证据材料的;
⑶委托人不履行委托合同约定义务的;
9.各种形式律师事务所的特点
⑴国办律师事务所的特点:①隶属于国家司法行政机关;②性质是事业单位,有国家财政拨款;③人员属于国家工作人员,主任由上级任命
⑵合作制律师事务所的特点:①不占编制、不拨经费、自费盈亏;②实行民主管理,主任由选举产生;③所有专职律师均为合作人;④以律师事务所的全部资产对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⑶合伙制律师事务所的特点:①合伙人为三人以上专职律师,但所有专职律师不一定都是合伙人;②合伙人对律师事务所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和连带责任。
⑷个人律师事务所的特点:①以一个专职律师名义申请办所;②承担无限责任
10.律师执业机构的设立条件
⑴有自己的名称、住所和章程;⑵有规定数额的资产(10万元以上);⑶有符合规定要求的律师
11.律师应遵守的执业纪律(了解)
⑴律师在其工作机构中的纪律:①不得私自接受当事人的委托;②不得拒绝承担法律援助义务;③不得违反律师所收费制度和财务纪律;④不得同时在两个以上的律师所执业;
⑵律师在诉讼与仲裁活动中的纪律:①不得行贿或者指使、诱导委托人行贿;②在代理中,不得宣传和利用自己与有管辖权的执法机关及执法人员有亲朋关系;③不得伪造证据或者威胁、利诱他人提供虚假证据;④遵守纪律,尊重法官和仲裁员;⑤不得在会见中违反规定;
⑶律师在处理与委托人或对方当事人关系中的纪律:①不得为谋取业务而作虚假承诺;②不得无故拖延代1
理事务;③不得泄露委托人的隐私和秘密;④接受委托后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辩护或代理;⑤接受委托后,不得擅自转委托他人代理;⑥不得超越委托权限,不得利用委托关系从事与委托事务无关的活动;⑦不得在同一案件中担任双方当事人的代理人,同所律师也不得代理双方;
⑷律师在处理同行关系中的纪律:①律师不得损害其他律师的威信和名誉;②律师不得阻挠委托人再委托其他律师参与;③禁止律师进行不正当竞争;
11.律师惩戒制度的种类(看书P147—P164)
⑴承担行政责任:①对律师的惩戒措施:包括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可并处1-5倍罚款)、停止执业、吊销律师执业证;②对律师事务所的惩戒措施:包括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并处1-5倍罚款)、停业整顿、吊销律师执业证。
⑵承担民事责任:律师违法执业或者过错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由其所在的律师事务所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故意或重大过失行为的律师追偿。
⑶承担刑事责任
12.律师案源开拓和收案问题(重点)
⑴律师业务拓展应考虑的因素:①公关(社交);②投入;③宣传;④业绩;⑤策略
⑵律师收案必须注意的问题:①正确处理与委托人的关系;②向当事人分析利害关系;③有策略地探讨案件的把握性;④把握好代理目标
13.我国律师收费制度(重点)
⑴律师收费的原则:①公开公平原则;②自愿有偿原则;③诚实信用原则
⑵律师收费的方式:①计件收费;②计时收费;③固定收费;④按标的收费;⑤协议收费
⑶律师收费的依据: ①人数;②案件复杂程度;③工作所需时间;④可能承担的风险和责任;⑤委托人的经济条件和承受能力;⑥律师的社会信誉和工作水平
⑷律师收费的技巧:①说明律师收费的理由;②展现律师和律所实力;③让委托人充满希望;④合理处理律师的收费
14.律师阅卷阶段和方法(重点)
一、律师在刑事诉讼活动中的阅卷范围(阶段)
⑴侦查阶段---不能阅卷
⑵审查起诉阶段:辩护律师自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案卷材料。
⑶审判阶段:辩护律师自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之日起,可以查阅、摘抄、复制与案件有关的所有材料。
二、律师阅卷的方法
⑴查阅的方法:①按页码;②按时间;③按内容;④按类型
⑵摘抄的方法:①摘抄的内容;②摘抄时应注意的问题
⑶复制的方法
三、律师阅卷的特殊方法
⑴整体浏览法;⑵对比查阅法;⑶重点查阅法;⑷追踪阅卷法
15.律师的举证与质证
16.辩护种类及其相关规定
⑴自行辩护
⑵委托辩护(时间、担任辩护的人)
①公诉案件:自被第一次讯问或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②自诉案件: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
⑶指定辩护:包括:①因经济困难等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经申请可以为其指定辩护人;②盲、聋、哑或者具有部分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应当为其指定辩护人;③未成年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应当为其指定辩护人;④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应当为其指定辩护人。
17.侦查阶段律师为犯罪嫌疑人提供哪些法律帮助(注意:辩护从侦查阶段开始)
⑴向侦查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和有关案情。⑵会见犯罪嫌疑人,为其提供法律帮助。⑶代为申诉、控告。⑷申请变更强制措施。
18.辩护律师开庭前的准备工作
①审阅起诉书;②查阅、摘抄、复制案卷材料;③会见被告人;④收集并提交证据材料;⑤确定辩护方案
19.代理律师在民事诉讼中的法律地位
⑴代理律师不是诉讼主体,不具有独立的诉讼地位;⑵代理律师在民事诉讼中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理解:听从被代理的指示。)
20.民事诉讼中律师代理关系的方法和权限
一、方法和步骤:
⑴接受委托,订立代理合同
⑵准备起诉或应诉(律师出庭前的主要工作)
原告律师:①撰写诉状;②收集证据;③帮助立案
被告律师:①了解案情、查阅案卷材料;②调查取证,并进行证据交换;③庭前和解;④准备答辩材料 ⑶参加法庭审理
⑷律师在开庭后的工作
二、权限:
⑴一般代理的权限:律师无权行使当事人重要的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
⑵特别授权代理的权限:授权委托书仅写全权代理而无具体授权的,诉讼代理人无权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上诉
21.民事诉讼中代理律师出庭前的主要准备工作
①确定举证期限;②查阅案件材料,了解熟悉案情;③与委托人谈话,听取委托人的意见;④调查收集证据;⑤申请证据保全、财产保全或先予执行;⑥申请或参加庭前证据交换;⑦申请司法鉴定;⑧准备代理意见;⑨庭审准备过程中的其他工作
22.行政诉讼中的律师代理案件的范围——必须是可诉的具体行政行为
律师不能代理的行政案件范围(人民法院不予受理):①国际、外交等国家行为引起的争议;②行政法规、规章或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③行政机关对内部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④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23.行政诉讼中被告代理律师的权限限制:⑴无起诉权;⑵无反诉权;⑶无收集证据权;⑷无调解权
24.非诉讼业务与诉讼业务的区别
25.法律顾问的特征
⑴服务关系的持续性;⑵服务内容的综合性;⑶服务对象的广泛性;⑷服务方式的个性化
26.律师担任企业法律顾问的权利
⑴有按照合同约定,由所在律师事务所向委托人收取顾问费的权利;⑵有为履行法律顾问职责而要求委托人在人、财、物等方面提供必要支持的权利;⑶有查阅委托人有关文件;参加有关会议和协商活动以及对其他关涉法律顾问服务质量问题的知情权;⑷有在办理对外事务中获得授权的权利;⑸有对企业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提示、劝导和举报的权利
27.公证的特征
⑴公证是一种非诉讼的证明活动。⑵公证必须依法进行。⑶公证只能由公证机关进行,公证的主体是公证机构和提出公证申请的当事人。⑷公证不是必经程序,不是所有的事项都要公证。
28.公证的基本原则(了解)
⑴真实、合法、可行原则;⑵必须公证与自愿公证相结合的原则;⑶公证员亲自办理公证事务的原则(直接原则);⑷回避原则;⑸保密原则;⑹便民原则;⑺使用本国和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原则
29.公证机构的设置
⑴公证机构按需要设置;⑵公证机构受司法行政机关领导;⑶公证机构之间没有隶属关系
30.公证机构的管理体制(了解)
⑴行政管理---司法行政机关;⑵行业管理---公证协会(群众性团体)
31.公证的效力
⑴具有证据效力:公证书是一种特殊的证据,具有特殊的证明力
⑵法定公证的效力
必须办理公证的事项:①根据法律法规以及行政命令等规定,必须经过公证的行为;②按照国际惯例和双边协定,必须经过公证的涉外行为;③按当事人的约定,必须经过公证的行为
⑶有强制执行效力
ⅰ、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书应具备的条件:①必须经过公证赋予强制执行的效力;②公证的文书属
于债权文书,具有追偿债款、物品的内容;③内容无异议
ⅱ、应注意的问题:①并非所有经过公证 的债权文书 都具有强制执行效力;②经公证 的债权文书只
能由人民法院执行
32.办理公证的一般程序
⑴申请
⑵受理的条件:①申请人与申请公证的事项有利害关系;②申请人之间对申请公证的事项无争议;③申请
事项属于公证处业务范围;④申请事项属于公证处管辖
⑶进行审核调查
⑷出证
第三篇:律师公证实务复习资料
(一)律师及律师制度的概念
律师,是指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接受委托或者指定,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
律师制度,是指国家法律规定的有关律师的性质、律师的任务与业务范围、律师资格与执业、律师的工作机构与内容等相关规范以及相关规范实施的体系。律师制度产生须具备的条件:
⑴有相关的立法;
⑵有容许当事人辩论的司法审判制度 ⑶有精通法律和诉讼程序的法学家。4.律师制度的改革
(1)完善律师的管理体制。
(2)多种形式的律师事务所并存和发展。(3)保障律师执业权利。
(4)应对挑战,推动律师机构的发展。(5)律师行业的党建工作的加强。
一、律师性质概述
(一)律师性质的概念
律师性质,是指律师区别于其他职业的本质属性。
(二)明确律师性质的意义
律师是一种什么样的职业属性,律师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人,这涉及到律师的地位、作用、权利和义务、责任等重大的问题。律师的任务
一、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是律师的直接任务
二、保障法律的正确实施
保障法律的正确实施,是律师的基本任务和根本目的。
三、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四、构建和谐社会
五、增进“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团结
法律职业共同体,是指一个国家立法、司法、执法和法学研究人员共同组成的以从事法律事务和法学研究职业的共同群体。
律师执业资格,是指满足法定条件、具有从事律师职业的基本法律知识,在经过一定时间的实践锻炼后,可以申请律师执业的一种身份性条件。获得律师执业资格是成为一名律师的基本前提条件。律师执业资格的取得方式
考试取得:参加全国统一的资格考试合格
考核取得:由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按照规定的条件考核批准申请者取得律师执业资格 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的条件
(一)积极性条件 具有中国国籍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品行良好 法学本科以上学历
(二)消极性(禁止报考)条件(1)因故意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2)曾被国家机关开除公职或者曾被吊销律师执业证、公证员执业证的;
(3)被处以二年内不得报名参加国家法律职业考试期限未满或者被处以终身不得报名参加国家司法考试的。律师执业的概念
律师执业,是指依法以律师的名义从事相关律师业务的行为。取得律师执业证书的条件 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或通过考核取得律师职业资格; 在律师事务所实习满一年; 品行良好。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不予颁发律师执业证书: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受过刑事处罚的, 但过失犯罪的除外;被开除公职或者被吊销律师执业证书的。律师执业的限制性规定 一名律师只能在一个律所执业 公务员不得兼职担任执业律师
任职期间的执业限制(为了避免特殊职务与律师职业混淆或者产生的冲突,有必要进行特殊任职期间的暂停执业)律师执业的权利
(一)知情权
律师在执业活动中,有对相关事项或者案件的相关问题(包括实质性和程序性问题)了解的权利。二)会见权
律师在执业活动中,有会见当事人的权利;但是对于会见被限制人身自由的人员应当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请并履行规定的手续。
(三)调查取证权
律师在执业活动中,有向有关单位、个人进行调查,收集有关案件证据材料的权利
(四)出庭权
律师在执业中为犯罪嫌疑人辩护,或者代理民事、行政案件,有权出庭参加庭审活动,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五)人身保障权 律师在执业中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
(六)拒绝辩护或代理权
一般情况下,律师接受委托后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辩护或代理。
(七)获取承办案件相关文书副本的权利
(八)当事人特别授权行使的权利
诸如申诉、控告、上诉、申请再审、申请执行、和解、调解、申请取保候审等等相关的权利。律师执业的义务
(一)勤勉义务: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二)避免利益冲突
(三)遵章守纪
(四)保守秘密
(五)正当竞争
(六)依法收费和纳税
(七)提供法律援助 律师的基本素质
一、律师的政治和道德素质
(一)政治素质
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大局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思想素质
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理论联系实际
(三)职业素质
忠于宪法和法律、恪守职业道德和纪律
诚实守信,依据事实和法律,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勤勉尽责,敬业勤业
二、律师的专业能力:就是律师执业的根本
(一)法律知识的运用能力
(二)语言表达能力
口头表达能力 书面表达能力
(三)职业掌控能力
坚持原则、深明大义,明风险、拒腐蚀 具有过硬的心理素质 从容应对繁琐、棘手的情形
良好的交际能力,获得他人的理解和支持 律师的职业道德 律师职业道德的本质
律师职业道德,是指从事律师工作的人在执行职务、履行职责时,从思想到行为所应恪守的道德准则。律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律师职业道德是一种“硬约束”,它具有职业性、自律性和外在的强约束性 客观性、普适性、纪律性 恪守律师职业道德的意义
维护“法律共同体的职业精神利益” 维护“律师的职业声誉” 建立良好的个人口碑和信誉
律师在与委托人关系方面应遵守的执业纪律
不得超越委托权限 不得做出虚假承诺 不得非法牟取委托人利益 不得擅自转委托 不得擅自进行风险代理 律师的执业竞争纪律
尊重与合作;公平、有序竞争;合法推广业务。禁止不正当竞争 不得进行违规广告宣传 律师收费的原则
(一)统一收费原则 律师接受当事人的委托办理案件,必须由律师事务所按照规定统一对外向当事人收取费用并开具发票或者相应的收费凭证。律师个人不得向当事人收取任何的费用。
(二)依法收费原则 种类限定
在哪些领域可以收费,有明确之界定。标准明确
按照什么标准收费,也有明确规定。退费有据
特殊情况下,应当退费
(三)特殊减免原则
律师和律师事务承担的法律援助义务,律师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不向受援人收取任何费用。对经济确有困难,但不符合法律援助范围的公民,律师事务所可酌情减免其律师服务费 律师收费争议的解决
(一)协商
(二)调解
(三)仲裁
(四)诉讼 法律援助的概念 通常指国家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人员,依法为经济困难或者特殊案件的当事人减免收费提供法律帮助的制度 法律援助的对象
1、确因经济困难无能力或者无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
2、有充分理由证明为保障自己合法权益需要法律帮助 法律援助的范围
1.刑事案件
2.民事、行政案件(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中国的法律援助机构体系
1.司法行政机构设置的法律援助中心(司法部、省级、地市级、县级)2.各类社团设置的法律援助中心(妇联、工会、学校等)法律援助的实施程序
(一)申请
(二)审查
法律援助机构收到法律援助申请后,应当进行审查;认为申请人提交的证件、证明材料不齐全的,可以要求申请人作出必要的补充或者说明
(三)法律援助人员的选任和指派
1.人民法院指定辩护的法律援助人员指派程序
人民法院对需要指定辩护的案件,应当在开庭10日前,将指定通知书和起诉书副本送交法律援助机构。
2.一般法律援助人员选任程序
法律援助机构决定提供法律援助的,应当选任法律援助人员承办法律援助案件。律师事务所的概念
律师事务所,就是指律师执行职务开展业务活动的工作机构。律师事务所应当依法设立并取得执业许可证。律师事务所的性质
就是一种向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社会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成立的条件
1、有自己的名称、住所和章程
2、有符合法律规定的律师人数
3、设立人符合条件
4、有符合要求的资产 律师事务所设立的程序
1、提出申请
2、受理及审查
3、审核及决定
4、有符合要求的资产
(一)合伙律师事务所
合伙律师事务所,简称合伙所,是由合伙人依照合伙协议的约定依法设立,共同出资、共同管理、共享收益、共担风险的律师执业机构。
普通合伙,就是合伙人对律师事务所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和连带责任的一种合伙形式。特殊合伙,是指合伙人对律师事务所的债务按照合伙协议的约定承担有限责任的合伙形式。
(二)个人律师事务所
个人律师事务所,简称个人所,是由一名取得律师执业许可的律师单独投资设立,以自己或家庭的所有财产承担无限责任的律师执业机构。个人出资、个人经营、个人承担风险和享受利润 三)国办律师事务所
国办律师事务所,简称国办所,是指国家出资设立并以其全部资产对外承担责任的律师执业机构。
律师事务所的权利 1.业务开展权 律师承办业务,由律师事务所统一接受委托,与委托人签订书面委托合同,进行立案登2.决定内部分配制度权
律师在律师事务所里执业,根据相关的劳动法律规定,其薪酬待遇通过与律师事务所签订的合同加以确定。3收费权
律师事务所有权按照国家的规定根据约定向当事人收取费用并如实入账。4.机构设置和劳动用工权
律师事务所可根据实际需要内设相应的机构,也可以依照规定设立分所、海外分支机构 律师事务所的义务
1.接受监管
2.按时参加年检和缴费 3.依法纳税 4.提供法律援助 5.公平竞争 律师事务所的变更
律师事务所因故需要进行名称、住所、章程、律师事务所负责人、合伙人等变更的,应当由律师事务所向原审核部门提交书面申请书,说明变更的事项与理由,申报批准并办理变更登记。律师事务所的终止 1.终止的事由
(1)不能保持法定设立条件,经限期整改仍不符合条件的;(2)律师事务所执业证书依法被吊销的;(3)自行决定解散的;(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终止的其他情形。记,指派律师承办。2.终止的程序
出现法定的终止事由后,律师事务所应当依法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工作,合伙律师事务所清算结束后,清算机构应当编制清算报告,经合伙人会议审议通过后,由律师事务所主任签名,报原登记机关备案,并在清算结束后到原登记机关办理注销手续,由颁发执业证书的部门注销该律师事务所的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的全部财务账簿、业务档案、印章应当按照规定移交司法行政部门。行政监管与指导
司法行政部门的管理内容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
宏观方面,管理内容主要是指司法行政部门从制定规范的方面对律师事务所实施管理。微观方面,管理内容主要是指对包括律师事务所的设立登记管理、年检和奖惩等具体的行政管理行为。行业管理
律师协会,是律师及律师事务所进行自我管理的社团性法人组织,是行业自律的机构,有权对律师事务所进行一定程度的管理。律师事务所内部管理
(一)劳动人事管理
在律师事务所全员纳入社保体系的情况下,聘用和解聘,建立劳动合同关系、挂靠档案管理和组织关系的确定,薪酬支付等等问题都与劳动人事管理有关。
(二)执业流程管理 1.统一收案制度
任何案件都应当由律师事务所统一接受,绝对不允许律师以个人的名义等收案。2.利益冲突审查制度
律师事务所在接收案件之前,应当审查律师事务所及其律师与委托人之间、委托人与委托人之间是否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利益冲突。3.案件讨论制度 4.请示汇报制度
第一,律师在执行职务中遇到的重大、复杂问题 第二,执业律师经办案件外出时,应当报备,第三,对于律师事务所内部机制改革或办案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重大问题,应当及时向律师事务所汇报以便及时向司法行政机关请示汇报,争取得到指导和监督。5.档案管理 对律师管理的形式 1.行政管理
对律师的行政管理,是指有关律师的行政机构和组织依据有关律师的法律规范,对律师的执业资格、执业行为、违规行为的惩戒等执业事务进行的管理。
2.行业管理
对律师的行业管理,主要是指律师协会对加入协会的律师,从行业的方面加以监督和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律师的培训、律师执业年审注册、律师的惩戒等。3.事务所管理
对律师的事务所管理,包括对律师的劳动人事、薪酬、执业规范等方面的管理。对合伙人的管理
(一)真正的合伙
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是律师事务所的创设人,也是律师事务所的领导层和主心骨,律师事务所的负责人仅仅是他们所推举出来的一个代表而已。律师刑事辩护概述
(一)刑事辩护的概念和种类
1.刑事辩护的概念
刑事辩护,是指在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辩护人依据事实和法律,反驳控诉,提出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减轻、免除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被告人合法权益的诉讼行为。2.刑事辩护的种类(1)委托辩护。
委托辩护指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为维护其合法权益,依法委托律师或者其他公民协助进行辩护(2)指定辩护。
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近亲属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而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的,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且具备法定情形时由公检法机关直接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指定辩护分为两种:
第一种,申请法律援助,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本人及其近亲属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第二种,通知法律援助,指在具备法定情形时,由侦查机关、检察机关和人民法院直接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提供辩护。
(二)辩护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
1.辩护律师非独立的诉讼主体,但在诉讼中拥有独立的诉讼地位 2.人民法院有义务维护辩护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独立诉讼地位 律师在刑事辩护中的权利和义务
(一)诉讼权利 1.依法独立执业权
2.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的权利 3.查阅与本案有关的材料的权利
4.同自己承办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会见和通信的权利
5.出席庭审、参加诉讼的权利:人民法院至迟应当在开庭3日前将开庭通知书送达 6.拒绝辩护权
辩护律师在特定情况下有拒绝为被告人继续辩护的权利。当委托事项违法、委托人利用律师提供的服务从事违法活动或者委托人故意隐瞒与案件有关的重要事实时,律师有权拒绝辩护或者代理 7.其他诉讼权利
(1)代行上诉权。经被告同意,可以对第一审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者裁定提出上诉。(2)要求解除强制措施权。对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超过法定期限的,辩护人有权要求解除强制措施。
(3)代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申诉的权利。经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授权,律师可以代理其申诉案件。
(二)诉讼义务
1.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2.正当执业 3.提供辩护
4.遵守法庭规则和纪律 5.保密
三、律师在刑事辩护中的具体工作
(一)侦查阶段的律师工作
(1)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2)代理犯罪嫌疑人提出申诉和控告;(3)为犯罪嫌疑人申请取变更、解除强制措施;
(4)向侦查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和案情,提出法律意见。
(二)审查起诉阶段的律师工作
1.接受委托或者指派,与公诉机关联系 2.查阅、摘抄、复制卷宗材料 3.会见和通信 4.调查取证
5.提出辩护或代理意见
(三)一审程序中的律师工作
1.律师接受委托或指派担任辩护人 2.辩护律师庭前准备工作
(1)律师接受委托后,应及时与承办法官取得联系,向其提交《授权委托书》、律师事务所信函,并出示律师执业证;(2)辩护律师有权查阅、摘抄、复制本案所有指控的犯罪事实的证据材料;(3)会见、通信并提供法律帮助;(4)为被告人申请取保候审或者变更强制措施;(5)调查和收集与案件有关材料;(6)庭前会议程序;(7)出庭准备。3.辩护律师在一审庭审中的工作
(1)认真听取公诉人宣读的起诉书,注意起诉书中指控的罪名、事实是否与起诉书副本一致,随时准备修改辩护思路;(2)法庭调查阶段的辩护工作(3)法庭辩论阶段的辩护工作 4.休庭后的律师工作 应就当庭出示、宣读的证据及时与法庭办理交接手续。尽快整理书面辩护意见并及时提交法庭。
(四)二审程序中的律师工作
1.为上诉人代书上诉状,帮助被告人行使上诉权 2.开展必要的调查取证工作 3.撰写辩护词、出庭辩护
(五)自诉案件中的律师工作
律师担任自诉案件被告人的辩护人,是指律师接受自诉案件被告人的委托,担任被告人的辩护人,参加刑事诉讼。
刑事诉讼代理的种类
(1)公诉案件被害人的律师代理。(2)自诉案件的自诉人的律师代理。(3)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的律师代理。(4)刑事申诉人的律师代理。刑事诉讼中律师代理的意义
刑事诉讼是司法机关追究和惩罚犯罪的活动,案件的诉讼结局与自诉人、公诉案件的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等有一定的利害关系。律师代理可以为被代理人提供法律帮助; 律师代理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律师代理可以协助人民法院准确及时地查明案情,正确地处理案件。公诉案件代理律师的诉讼权利
1.诉讼代理人经被害人授权代理行使的诉讼权利(1)申请对审判人员、检察人员的回避的权利。(2)对不起诉决定不服,有提出申诉和起诉的权利。(3)对一审判决不服,有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权利。(4)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有提出申诉的权利等。2.律师享有的诉讼权利
(1)出庭权、阅卷权、调查取证权和法庭审理过程中诉讼权利(2)向被告人、证人、鉴定人发问权
(3)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申请鉴定或者勘验权(4)发表意见及辩论权
律师民事诉讼代理的概念
律师民事诉讼代理,是指律师接受民事诉讼当事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的委托,根据委托代理事项范围和授权的权限范围而发生的诉讼代理活动。律师民事诉讼代理的前提
律师与委托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由双方签订的民事委托代理合同和委托人签署的授权委托书约定。民事委托代理合同的基本条款一般包括:
⑴委托代理事项;⑵委托代理权限;⑶双方权利义务;⑷律师代理费和工作费用及其支付方式;⑸委托代理期限;⑹合同的变更和解除;⑺违约责任;⑻争议的解决;⑼合同的生效;⑽通知和送达及其他约定等。授权委托书
是指律师作为委托代理人取得诉讼代理资格,代理当事人参加诉讼,并向法院提交的证明文书。授权委托书的主要内容包括委托事项和代理权限。1.一般授权范围
除法律规定的特别授权范围以外,律师代为起诉、应诉,提出管辖权异议,代理申请财产保全或证据保全,申请回避,申请证人出庭,向法庭提供证据,发表代理意见、申请执行等属于一般授权范围。2.特别授权范围
(1)诉讼代理人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2)进行和解;(3)提起反诉或者上诉。
起诉前的分析 1.法律关系的分析 2.管辖和时效的分析
(1)是否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范围;(2)是否属于专属管辖;(3)是否属于特殊地域管辖;(4)有无协议管辖条款及其效力;(5)有无仲裁条款、书面仲裁协议及其效力。3.综合利弊的分析 起诉所需要的资料(1)起诉状。
(2)原告身份证明资料。(3)被告身份证明资料。(4)证据清单。(5)授权委托书。
(6)律师事务所出具的民事案件代理的所函。(7)案件的全套证据材料。起诉状的书写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1)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2)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立案要注意的事项
第一,诉讼请求必须具体明确。
第二,对于某些案情比较复杂的案件,如某个立案法官不予受理,在实践中可以选择向其他立案窗口提交立案材料或者选择向有管辖权的其他法院起诉。第三,遇到需补充材料的情况,应按照要求及时予以补充提交。2.预交案件受理费 案件通过法官立案审查后,应按照交费通知的期限和金额预交案件受理费,并向法院收费窗口换取预收案件受理费收据。证据保全与财产保全(1)证据保全。
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律师应当代理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届满前七日向法院提出证据保全,并根据法院的要求提供担保。(2)财产保全。
是指人民法院在利害关系人起诉前或者当事人起诉后,为保障将来的生效判决能够得到执行或者避免财产遭受损失,对当事人的财产或者争议的标的物,采取限制当事人处分的强制措施。参与诉讼
(一)出庭前的准备
1.熟悉案情;
2.归纳争议焦点 3.拟定发问与准备被提问的问题
4.准备自由辩论
(二)庭审代理应当注意的问题
1.出庭礼仪
2.突出争议焦点中对己有利的案情陈述 3.重视举证与质证
4.突出自由辩论中的重点
(三)庭后工作
1.补充举证
2.提交代理词
申请执行资料的准备(1)申请执行书。
(2)生效法律文书、生效证明原件以及复印件。(3)申请人的身份证明文件。(4)授权委托书。(5)律师事务所函。
(6)申请执行人涉外、涉港澳台的,必须提供经公证、认证材料。(7)已经对被申请人的财产申请保全措施的,提交民事裁定书复印件 民商事仲裁代理
一、仲裁条款的审查
(一)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明确具体
(二)提交仲裁的事项属于仲裁法规定和当事人约定的仲裁事项范围
(三)选定的仲裁委员会
二、提出仲裁申请
(一)仲裁申请书的内容
1、当事人的基本情况
2、具体的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二)提交仲裁申请
律师代理申请仲裁,应当向仲裁委员会递交如下材料:
1、书面仲裁协议;
2、仲裁申请书及副本;
3、申请人、被申请人的身份证明;
4、委托代理人的授权委托书及律师事务所函;
5、其他的相关证据材料。
(三)选定或委托指定仲裁庭成员 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理由 1.没有仲裁协议
2.仲裁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委员会无权仲裁 3.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 4.仲裁裁决所依据的证据是伪造的
5.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
6.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的行为 律师的行政案件代理 行政纠纷案件律师代理的概念
是指律师接受行政诉讼当事人、当事人的法定代理人的委托,担任当事人的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参加行政诉讼的活动。行政纠纷案件律师代理的特点 1.委托人权限的不一致性 2.被告承担举证责任 3.涉及法律知识的广泛性 工作程序 一)接受委托
1.是否属于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围 2.委托人诉讼主体资格 3.诉讼时效
4.是否需要行政复议前置程序
(二)签订授权委托合同 三)开庭前的准备工作 1.调查取证和全面提供证据 2.审查案件所涉及的法律法规 3.确定诉讼请求或者应诉的基本意见 4.确定受诉的人民法院 5.撰写起诉状、答辩状
(四)参加庭审活动
行政纠纷案件中律师代理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一)审查委托人请求代理的案件是否属于行政案件 1.审查被告是不是行政主体
2.审查委托人所不服的是不是行政主体的终局行政决定
3.审查委托人所不服的是行政行为还是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所作的处理决定 4.审查行政行为何时作出,是否超过了法定期间 5.纠纷是否可以接受委托
(二)确定具体的诉讼请求 请求撤销并要求重新作出行政行为 请求履行法定职责 请求依法改判
(三)确定管辖法院
律师非诉讼法律服务
(一)非诉讼法律服务概念、范围 1.非诉讼法律服务概念
非诉讼法律服务,是诉讼法律服务的对称,通常是指无争议的法律事务和虽然有争议但不通过诉讼方式办理的法律事务。传统非诉讼法律服务内容
(一)律师咨询服务
指律师受托口头解答委托人的法律问题,并收取咨询费的一种非讼诉法律服务。
(二)项目谈判
指合同当事人双方为了订立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内容而进行的商谈活动。项目谈判的原则(1)双赢原则(2)协助原则(3)及时原则
(三)商业合同起草、审查、修改
指律师接受当事人的委托,起草合同,或是对当事人所提供的合同草稿进行审查,修改并据以收取律师费的非讼诉法律服务活动。传统非诉讼法律服务特点
(一)门槛低
(二)收费不高
(三)客户不稳定
(四)受互联网技术冲击
传统非诉讼法律服务意义
(一)和谐社会的政治意义
(二)解决律师初成长的经济意义
(三)向高端非诉讼法律服务发展的战略意义
新兴非诉讼法律服务
一、私幕股权投资基金法律服务
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以非公开方式向投资者募集资金设立的投资基金。
二、产业政策创造的新兴法律服务
产业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而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干预的各种政策的总和.产业政策的特点 前詹性 预测性
三、涉外法律服务
指律师提供的具有涉外因素内容的法律服务,这种涉外因素可以对应为法律关系中的三要素。即只要服务的主体、客体、内容其中一项具有涉外因素,就属涉外法律服务
第四篇:律师公证制度
律师公证制度
名词解释
1.公职律师:是有公职的为国家公共权力机关或组织提供法律服务的律师。
2.合伙律师事务所:是依法设立的由合伙人依照合伙协议约定,共同出资,共同管理,共同收益,共担风险的律师执业机构。
3.律师协会:是社会团体法人,是律师的自律性组织,是律师进行自我管理的行业组织。
4.出征:是公证机构根据审查的结果,对符合出征条件的公证事项,在法定期限内,按照规定程序审批,制作,发送公证书的活动。
5.终止公正:是指公证申请受理后,在办理公证的过程中,由于出现法定事由致使公证事项不能继续办理,或者继续办理已无意义时,作出的停止公证程序的决定。
6.公证期限:是公证机构办理公证事项和处理某些公证事务的法定时间限制。
7.保全证据公证:是指在诉讼活动外,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日后可能灭失或者难以取得的证据,事先加以提取,收存,固定,描绘素等方式进行保全的活动。
8.公正调解:是指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针对经过公证的事项在履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依照法律和事实,对当事人的双方进行说服教育,劝导协调,促使当事人之间和解,消除纠纷的活动。
9.公证争议:是指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认为公证书有错误,而与公证机构就错误是否存在,过错责任和公证赔偿数额所发生的争议。
10.个人律师事务所:是指由一名律师开办的律师事务所。
简述
一. 律师的主要权利:1.律师的调查取证权2.阅卷的权利3.同被限制人身自由的人
会见和通信的权利4.律师的有限豁免权5.拒绝辩护,代理的权利6.其他权利a对公,检,法采取强制措施超过法定期限的,要求解除强制措施的权利b得到人民法院适当的开庭通知的权利c出席法庭,参与诉讼的权利d代行上诉的权利e获取本案诉讼文本副本的权利
二. 律师调查权的主要规定:1.新修定的《民事诉讼法》第61条规定,代理诉讼的律师和其他诉讼代理人有权调查收集证据,可以查阅本案有关材料。2.第64条规定,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3.第179条中,将“对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当事人因客观不能自行收集,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人民法院为调查收集的”的情形规定为人民法院应当再审的情况。4.。新《律师法》第35条规定,受委托的律师根据案情的需要,可以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调取证据或者申请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出庭作证。
三. 律师在刑事诉讼中阅卷权的主要内容:1审查起诉阶段,辩护律师认为有必要
时,可以申请人民检察院收集,调取证据。辩护律师必须充分运用法律赋予的权利,认真的查阅案卷材料,会见被告人,询问证人,知情人,了解有关案件情况,走访有关的专家和技术人员,了解有关专门知识,到现场实地考察,提取有关的专家技术人员。收集到的证据材料是否具有证明力,还必须加以甄别,进行分析研究,鉴别真伪,只有查证属实的证据,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辩护律师不仅要对自己收集的证据材料加以甄别,而且要对司法机关收集的证据材料加以鉴别。对有错误的鉴定结论及时要求补充或重新鉴定。
四. 关于律师会见权的法律规定:1.我国《刑事诉讼法》第36 条规定,辩护律师
自人民检察院对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会见和通信。2.《刑事诉讼法》第96条规定:“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侦查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和需要可以派员在场,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应当经侦查机关批准。3.新《律师法》第33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受委托的律师凭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有权会见犯罪嫌疑人。
五. 关于律师拒绝辩护,代理的法律规定:1。
(一)根据我国1996年《律师法》
第29条,新《律师法》第32条第2款明确规定:“律师接受委托之后,无正当理由的,不得拒绝辩护或者代理。但是,委托事项违法,委托人利用律师提供的服务从事违法活动或者委托人故意隐瞒与案件有关的重要事实的,律师有权拒绝或者代理。
(二)《律师执业行为规定(试行)》规定:“出现下列情况时,律师可以拒绝辩护,代理:1.委托人利用律师提供的服务从事犯罪活动的。2.委托人坚持追求律师认为无法实现的或不合理的目标的。3.委托人在相当程度上没有履行委托合同义务,并且已经合理催告的。4.在事先无法预见的前提下,律师向委托人提供服务将给律师带来不合理的费用负担,或给律师造成难以承受的,不合理的困难的。5.委托人提供的证据材料不具有客观真实性,关联性与合理性,或经司法机关审查认为存在伪证嫌疑的。6。其他合法的缘由
六. 律师的主要义务:
(一)律师对委托人的义务1.律师不得私自接受委托,收
取费用,接受委托人的财物或者其他利益2.律师的保密义务3.利益冲突的回避义务
(二)律师对裁判庭的义务1.律师维护裁判庭公正的义务2.律师对裁判庭的真实义务3.律师维护裁判庭廉正性的义务4.律师尊重裁判庭的义务
(三)律师回避的义务
(四)律师的其他义务
七. 设立律师事务所的条件:1.有自己的名称,住所和章程。2.又符合律师法规定的律师。3.设立人应当是具有一定的执业经历,且3年内未受过停止执业处罚的律师4.有符合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数额的资产。
八. 律师服务管理办法,对风险代理收费案件范围的限制性规定:1.风险代理的适
用范围:一是实行市场调节价的法律事务。二是部分涉及财产及财产关系的民事案件。律师事务所必须是在告知委托人政府指导价后,委托人仍需要实行风险代理的情况下,才可以实行风险代理收费。2.禁止实行风险代理的案件范围:一是刑事诉讼案件。二是行政诉讼案件,国家赔偿案件以及群体性诉讼案件。三是婚姻,继承案件,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案件,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案件等民事案件,不得进行风险代理收费。3.实行风险代理收费,律师事务所必须与委托人签订风险代理收费合同,明确约定双方应承担的风险责任,收费方式,收费数额或比例。4.实行风险代理收费,最高收费金额不得高于收费合同约定标的额的30%
九. 强制执行效力公证:(概念):是指公证机构依法赋予强制执行的债权文书,债务人不履行义务时,债务人可以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不再经过诉讼程序,人民法院应当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出征条件)1.债权文书以给付一定货币,物品或有价证券为内容。2.债权债务关系明确,债权人和债务人对债权文书有关给付内容无疑义。3.债权文书中载明债务人不履行义务或不完全履行义务时,债务人愿意接受强制执行的承诺。4《公证法》规定的其他条件。(范围)根据《公证法》的规定,公证可以分为民事法律行为公证,有法律意义行为能够被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因为只有民事法律行为是以债权文书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但也不是所有的经过公证的债权文书能够具有执行效力,《公证法》又进一步设定了两个条件:1.从客观上讲,债权文书必须以给付为内容。2.从主观上讲,债务人必须
要有自愿接受强制执行的承诺,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十. 公证特别程序的适用范围:1.招标投标:是指招标方以公告或邀请的方式,将
其招标的项目和招标程序公布于众,愿意承担该项目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按照招标人的要求进行投标,招标人从中选出最佳投标,并与该投标人签订合同的活动。2.拍卖:是指拍卖人按照事先公告的程序,公开叫价,竞争购买的活动。3.开奖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有奖活动主办单位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抽奖,摇奖或评奖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4.保全证据公证5.出具执行书
6.公正调解
十一. 律师承担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1.律师在主观上必须有过错2.律师的行为必须
是已经给当事人造成了经济损失,行为和损失结果之间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3.律师的行为必须是违法行为,即律师的行为应当具有违法性,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4.律师的行为必须是发生在律师执业过程中
十二. 公证机关的主要业务范围:一。自愿公证事项
(一)对法律行为的公证1.合同2.继承3.委托,声明,赠与,遗嘱4.财产分割5.招标投标,拍卖
(二)对有法律意义的事实的公正1.婚姻状况,亲属关系,收养关系2.出生,生存,死亡,身份,经历,学历,学位,职务,职称,有无违法犯罪记录
(三)对具有法律意义的文书的公证1.公司章程2.文书上的签名,印鉴,日期,文书的副本,影印本与原本相符
3.债权文书4.保全证据公证5.自然人二。法定公证事项: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于法律或者行政法规中规定的应当办理公证的事项,应当依法向公证机构申请办理公证。
十三. 公证律师管理体制------司法行政机关,协会(行业):
(一)“两结合”的律师
管理体制
(二)司法行政部门对律师的管理1.依法制定行业发展政策和法规2.指导性宏观管理3.监督管理4.准入和退出管理5.协调各方面关系,改善执业环境,为律师依法执业提供支持6.调整法律服务供需关系,通过市场机制与政策调控手段结合的方法解决法律服务供需矛盾的问题
(三)1.制定律师行业规范2.执业律师教育培训3.律师维权4.负责律师的奖励与处分5.负责律师国际交流工作
十四. 公正地域管辖规定:1.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辖区2.设区的市,直辖市的辖区或所辖城区的全部市辖区。各公证机构受理的公证业务必须是本职业区域从事的公证业务,但受理以后,在办理公证过程中,如果需要超出公证执业区域从事一些公证行为则是被允许的。
十五. 领事认证与公证的主要区别:公证与领事认证的区别在于两者的内涵不同: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展开证明;而认证只是审查公证文书是否由盖章中标明的公证机构及签字的公证员所公证,即只进行形式审查,不就其内容进行审查。
十六. 民事法律行为公证出征条件:1.当事人具有从事该行为的资格和相应的民事行
为能力2.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3.该行为的内容和形式合法,不违背社会公德
十七. 公证赔偿的构成要件:1.公证机构承担赔偿责任的前提,是公证机构及其公证
员存在过错,即公证赔偿的规则原则为过错原则2.当事人及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受到损失3.公证赔偿的请求人,是当事人及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4.公证赔偿责任的承担方式是先由公证机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而后公证机构可以向有故意或重大过失行为的公证员追偿,法律在这一规定上的设计再次体现了我国公证立法上所采取的机构本位主义模式
十八. 民事诉讼律师代理:(概念):是指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律师接受民
事诉讼当事人或法定代理人的委托,受律师事务所或者政府法律援助机构的指派,为维护被代理人的合法权益,已被代理人的名义,在代理权限范围内代理被代理人
进行民事诉讼的行为。(特征)1.代理律师必须已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诉讼活动
2.代理律师必须在被授权范围内进行诉讼活动3.代理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4.代理人为律师5.民事诉讼中的律师代理具有专业性,非个人性及规范性。(种类)
(一)一般代理和特别代理1.一般代理:是指当事人是将普通的诉讼权利委托给律师行使,也就是说当事人是把那些不直接涉及实体权利的一般诉讼权利授权代理律师行驶2.特别授权代理:是指当事人不仅将一般的诉讼权利,而且将重要的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的处分权利一并交给律师行驶
(二)一审,二审,审判监督程序和执行程序的律师代理
十九. 律师刑诉代理范围:1.侦查阶段律师介入刑事诉讼2.在审查起诉阶段担任辩护
人或诉讼代理人3.担任公诉案件辩护人4.办理其他刑事诉讼业务
二十. 公正和民事诉讼的区别:1.两者性质不同:公正是非诉讼活动;民诉是审判活
动2.两者当事人不同:公证是申请人;民诉是原告和被告3.两者的法律依据不同:公证是《公证法》;民诉是《民事诉讼法》4.两者的法律后果不同5.不服法院的裁判与不服公证解决方法不同:公证是向公证机构复查;民诉是提出上诉。
二十一。保全证据(概念):是指人民法院在起诉前或在对证据进行调查前,依据申请人的申请或当事人的请求,以及依职权对可能灭失或今后难以取得的证据,予以固定和保存的行为。(特征):一是必须在诉讼之前进行,法院立案以后或者诉讼进行当中的证据保全不是诉前证据保全;二是必须经过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利害关系人申请,法院不能主动进行诉讼前的证据保全,这是由法院“不告不理”的基本原则所决定的;三是诉前证据保全的目的是为了固定和保护证据,防止一方当事人人为的修改证据原貌。(特别规定)1.现行《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第七十四条规定:“在证据可能灭失或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诉讼参加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人民法院也可以主动采取保全措施”。该条规定了证据保全的条件、启动的主体及方式,从条文本身来看,此处的证据保全规定为诉讼中的证据保全。2.《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中证据保全的规定 :2000年7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第五章就海事诉讼证据保全制度作了专门详细的规定,从中可以看出,海事证据保全制度是对民事证据保全制度的细化和完善,实现了在诉讼程序上对民事诉讼法的继承和超越。作为最为详尽的证据保全规则,海事证据保全程序对普通民事证据保全程序有着不可忽视的借鉴意义,极大地丰富了证据保全制度的内容,对民事诉讼中的证据保全制度
也必将产生重大影响。3.知识产权立法中证据保全的规定 :2001年修订的《商标法》第五十八条对证据保全程序的启动、法院的裁判、担保以及不起诉的处理等作出了规定。2001年修正后的《著作权法》第五十条再次确认了诉前证据保全制度的合法性。
第五篇:律师公证与实务复习资料
律师公证与实务 B卷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法律规定,律师事务所主任应由(D)1~
5、DCADD 6~
10、DDDDC 11~
15、ABBBD
二、多项选择题
1、律师对委托的的下列某种要求或行为,不得提供服务或帮助(ADE)
1、ADE
2、ABCD
3、ABCD
4、ABCDE
5、ABE
6、ABC
7、AD
8、ABC
9、ABC
10、ACD
11、BCD
12、ABCD
13、ABC
14、ABD
15、ABCD
三、名词解释
1、律师收费:是指律师通过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为委托人提供法律服务,向委托人收取报酬的行为。
2、律师职业责任:是指律师在执业过程中,因故意或者过失违反法律法规、执业纪律的规定而必须承担的责任。
3、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或不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
4、公证机构:是指依法设立,不以营利为目的,依法独立行使公证职能、承担民事责任的证明机构。
四、简答题
1、简述律师事务所设立的条件和程序?
答:新《律师法》第14条规定,设立律师事务所应当具备下列条件:①有自己的名称、住所和章程;②有符合律师法规定的律师;③设立人应当是具有一定的执业经历,且3年内未受过停止执业处罚的律师;④有符合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规定数额的资产。
设立的程序:
1、申请设立律师事务所,应当提交下列材料:①申请书;②律师事务所的名称、章程;③律师的名单、简历、身份证明、律师执业证书;④住所证明;⑤资产证明。设立合伙律师事务所,还应当提交合伙协议。
2、设立律师事务所,应当向设区的市级或者直辖市的区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受理申请的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20日内予以审查,并将审查意见和全部申请材料报送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报送材料之日起10日内予以审核,作出是否准予设立的决定。准予设立的,向申请人颁发律师事务所执业证书;不准予设立的,向申请人书面说明理由。
3、律师事务所变更名称、负责人、章程、合伙协议的,应当报原审核部门批准。律师事务所变更住所、合伙人的,应当自变更之日起15日内报原审核部门备案。
2、律师的行政法律责任具有哪些方面的特征?
答:具有以下特征:
1、律师行政法律责任的主体是特定的,即律师和律师事务所。
2、律师客观上实施了违反《律师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3、律师行政法律责任体现了社会对律师行政违法行为的否定。
4、律师行政法律责任的直接后果是承担行政处罚。
5、律师行政法律责任的惩戒机关是司法行政机关。
3、律师职业道德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答:
一、忠实于宪法、法律。
(一)尊重法庭、尊重法官;
(二)规范取证;
(三)规范仪表;
(四)规范语态、体态;
(五)谨慎评论司法。
二、诚实守信。
(一)客观承诺;
(二)不非法牟取委托人的利益;
(三)避免利益冲突;
(四)妥善保管委托人的财产;
(五)终止代理及其善后处理;
(六)公平竞争。
三、在委托权限内尽力维护委托人的利益。
(一)律师代理的基本要求;
(二)谨慎使用拒绝辩护或代理的权利。
四、服从管理。
(一)服从执业机构的管理;
(二)遵守行政管理规定和行政管理规范。
五、尊重同行。
(一)共同服务,分工合作;
(二)尊重对方律师;
(三)不得阻挠委托人就同一事务再委托其他律师参与;
(四)公平竞争。
六、保守职业秘密。
(一)保密对象;
(二)保密期间;
(三)保密措施;
(四)律师履行保守职务秘密义务的例外情形。
七、维护职业形象。
八、合理收费。
五、论述题
1、根据我国法律法规规定,律师享有哪些主要权利?
答:
一、律师的调查取证权。律师的调查取证权,是律师的一项基本的权利,是指律师在承办法律事务的过程中,走访知情人、收集与案件有关的事实材料的权利。
二、阅卷的权利。《民事诉讼法》第61条规定,代理诉讼的律师和其他诉讼代理人有权调查收集证据,可以查阅本案有关材料。《刑事诉讼法》第36条规定,辩护律师自人民检察院对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诉讼文书、技术性鉴定材料。
三、同被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会见和通信的权利。新《律师法》第33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受委托的律师凭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有权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并了解有关案件情况。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被监听。
四、律师的有限豁免权。
五、拒绝辩护、代理的权利。律师决绝辩护或代理权,是指律师接受委托后,出现法定事由而拒绝再继续辩护或代理的权利。
六、其他的权利。
(一)对公、检、法采取强制措施超过法定期限的,要求解除强制措施的权利;
(二)得到人们法院适当的开庭通知的权利;
(三)出席法庭、参与诉讼的权利;
(四)代行上诉的权利;
(五)获取本案诉讼文书副本的权利。
2、民事诉讼中律师代理有何意义?
答:接受民事案件当事人的委托,担任代理人参加诉讼,这是律师的一项基本业务,在我国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有利于当事人进行诉讼,更好地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二)有利于人民法院正确的处理民事案件,提高审判质量。
(三)有利于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四)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促进对外开放。
3、如何理解法定公证和自愿公证相结合的原则?
答:法定公证与自愿公证相结合的原则意味着,在公证活动中,有些公证事项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通过公证才能确认其法律效力的;而有些公证事项无需通过公证就可以取得其应有的法律效力,但是当事人自愿申请公证机构对该事项进行公证,使其更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法定公证是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公证形式设立、变更的法律行为或须经公证证明的法律事实、文书,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必须申请办理公证,公证机构也应当依法给予公证;经过公证,其设立、变更法律行为,或者确认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才能成立并发生法律效力。自愿公证是指在法律、行政法规没有规定应当采用公证形式的情况下,由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行决定是否就特点的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申请办理公证。在自愿公证的情况下,即便当事人未向公证机构申请办理公证也不会影响该事项的既定法律效力,但一旦进行了公证,则为该事项增添了一定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也相应地具备了《公证法》上的法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