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器官获取组织-是专门为器官捐献获取而成立
器官获取组织-是专门为器官捐献获取而成立,独立于医院的移植团队,负责器官的医学评估、数据收集、以及器官获取、运输及与移植医院的交接等工作
器官获取组织-是专门为器官捐献获取而成立,独立于医院的移植团队,负责器官的医学评估、数据收集、以及器官获取、运输及与移植医院的交接等工作,是非营利性的组织。
学术术语来源——
器官获取组织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文章亮点: 此问题已知的信息:器官移植先进国家的经验证明,唯有建立高效专业的器官获取组织体系,才能确保器官捐献数量和质量。2 文章增加的新信息:文章结合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器官获取组织质量管理经验,阐述器官获取组织的定位及工作任务,总结阶段性成果,深入思考实践工作中暴露出的实际问题,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指明急待改进的内容及重点建设的方向。3 临床应用的意义:国内人体器官捐献体系和制度正在建设和完善之中,器官获取组织进一步的规范化发展也更好地为器官捐献者和需要移植的患者构建了一个互通平台,使器官捐赠工作顺利开展。关键词:
移植;组织构建;器官获取组织;器官捐献;质量管理体系;器官保存;器官捐献协调员 主题词:
组织和器官获取;全面质量管理;器官移植
摘要
背景:随着人体捐献器官获取与分配相关政策的出台,器官获取、获取标准及器官如何分配都有了明确化的操作标准,但器官获取组织的工作流程、组织定位还不够精细化、规范化。
目的:分析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器官获取组织质量管理经验,及时审视工作进展并探讨需要改进的方面,为进一步加强器官获取组织质量管理和建立高效专业的器官获取组织提出相应对策。
方法:通过关键词“器官捐献,器官移植,器官获取组织,质量管理;organ donation,organ transplantation,Organ Procurement Organization,quality management”,在CNKI 和PubMed等数据库中综合分析来源于核心期刊的文章。
结果与结论: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制定了评价标准与检查标准,并成立了有关小组,实现职责与权力的统一和明确。同时,完善有关的器官捐献、获取、保存、登记等环节,根据这些不同环节制定针对性的质量管理计划。另外,定期举行协调员培训班,进行规范化培训。通过一系列质量管理措施,该院器官获取组织已逐步正规化,取得了一定成果,并且建议进一步强化科研研究,实现效率和效益的统一;提高院领导重视度,完善器官获取机制;重视人才培养,提高器官获取组织成员的专业素质;加强信息化管理,实现多学科协作;建立质量评价体系,实现全过程质量管理;重视医学伦理,实现医患和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肾移植;肝移植;移植;心脏移植;组织移植;皮肤移植;皮瓣移植;血管移植;器官移植;组织工程
第二篇:人体捐献器官获取与分配管理规定(试行)(2013.9.1)
人体捐献器官获取与分配管理规定
(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障人体器官捐献工作顺利开展,不断完善科学、高效、公平、公正、公开的人体捐献器官获取与分配工作体系,维护人体器官捐献人(以下简称捐献人)及人体器官接受人(以下简称接受人)权益,依据《人体器官移植条例》和《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基本原则和肝脏与肾脏移植核心政策》(以下简称《基本原则和核心政策》)等法规政策,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公民捐献的身故后尸体器官(以下简称捐献器官)的获取与分配。
第三条
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全国人体捐献器官获取与分配的监督管理与协调工作。
县级以上卫生(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人体捐献器官获取与分配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 捐献器官的获取
第四条
获取捐献器官,应当在捐献人死亡后进行。第五条
省级卫生(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必须在国家卫生计生委的统一领导下,成立一个或多个由人体器官移植外科医师、神经内外科医师、重症医学科医师及护士等组成的人体器官获取组织(Organ Procurement Organizations, 以下简称OPO)。捐献器官的获取工作必须由OPO按照中国心脏死亡器官捐献分类标准实施。OPO的有关管理规范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另行制订。
第六条 OPO应当履行以下职责:
(一)对其服务范围内的潜在捐献人进行相关医学评估;
(二)依照《人体器官移植条例》的规定,与捐献人或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以下简称近亲属)签订人体器官捐献知情同意书等人体器官捐献合法性文件;
(三)维护捐献器官的功能;
(四)将潜在捐献人、捐献人及其捐献器官的临床数据和合法性文件录入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以下简称器官分配系统,网址:www.xiexiebang.com);
(五)使用器官分配系统启动捐献器官的自动分配;
(六)获取、保存、运送捐献器官,并按照器官分配系统的分配结果与获得该器官的人体器官移植等待者(以下简称等待者)所在的具备人体器官移植资质的医院(以下简称移植医院)进行捐献器官的交接确认;
(七)对捐献人遗体进行符合伦理原则的医学处理,并参与缅怀和慰问工作;
(八)保护捐献人、接受人和等待者的个人信息,并保障其合法权益;
(九)组织其服务范围内医疗机构的相关医务人员参加专业培训,协助卫生(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对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考核,开展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
(十)向社会公众提供人体器官捐献知识的普及、教育、宣传等。第七条 OPO必须组建具备专门技术和资质的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队伍,制订潜在捐献人识别与筛选医学标准,建立标准的人体捐献器官获取技术规范,配备专业人员和设备,以确保获取器官的质量。
第八条
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一)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持有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执业证书》,具备两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并在医疗机构中从事医疗工作的执业医师;
(二)具有高等学校护理专业专科及以上学历,持有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执业证书》,具备两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并在医疗机构中从事临床护理活动的注册护士。
第九条
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应当履行以下职责:
(一)向其服务范围内医疗机构的相关医务人员提供人体器官捐献专业教育与培训;
(二)发现识别潜在捐献人,收集临床信息,协助OPO的医学专家进行相关医学评估;
(三)向捐献人及其近亲属讲解人体器官捐献法规政策及捐献流程,代表OPO与捐献人或其近亲属签署人体器官捐献知情同意书等相关法律文书;
(四)协助维护捐献器官的功能;
(五)组织协调捐献器官获取与运送的工作安排,见证捐献器官获取全过程,核实和记录获取的人体器官类型及数量;
(六)人体器官捐献完成后7日内,向捐献人近亲属通报捐献结果。
第十条
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应当接受省级及以上卫生(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织的培训和考核,考核通过并在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注册系统(网址:www.xiexiebang.com)中登记注册后方可开展工作。
第十一条
省级卫生(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做好辖区内OPO的设置规划并适时调整。
第十二条
省级卫生(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明确划分各OPO的服务范围,不得重叠,并确保OPO的服务范围覆盖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第十三条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积极配合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参加相关培训。发现潜在捐献人时,应当主动向省级卫生(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为其指定的OPO报告。禁止向其他机构、组织和个人转介潜在捐献人。
第十四条 OPO必须在省级卫生(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为其划定的服务范围内实施捐献器官的获取,不得超范围开展工作。
第十五条
省级卫生(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将辖区内的OPO名单和服务范围的划分方案及时报国家卫生计生委备案。变更OPO名单或服务范围,应当在变更后72小时内报国家卫生计生委备案。
第三章
捐献器官的分配
第十六条
捐献器官的分配应当符合医疗需要,遵循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详见《基本原则和核心政策》)。
第十七条
捐献器官必须通过器官分配系统进行分配,任何机构、组织和个人不得在器官分配系统外擅自分配捐献器官。
第十八条 OPO必须通过器官分配系统适时启动捐献器官的自动分配,严格执行分配结果,确保捐献人及其捐献器官的溯源性。
第十九条
有条件的省(区、市)可向国家卫生计生委提出申请,实施辖区内统一等待名单的捐献器官分配。
第二十条
移植医院必须将本院等待者的相关信息全部录入器官分配系统,按照要求及时更新。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一条
省级卫生(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必须及时公布已经办理人体器官移植诊疗科目登记的医疗机构名单、各OPO名单和服务范围,以及经考核合格的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名单和联系方式。
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人体器官移植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由县级以上卫生(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依法予以处理。涉嫌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修正案
(八)》、《人体器官移植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移交公安机关和司法部门查处:
(一)未严格按照死亡判定程序进行死亡判定的;
(二)违背公民生前意愿获取其尸体器官,或者公民生前未表示同意,违背其近亲属意愿获取其尸体器官的;
(三)未通过器官分配系统分配捐献器官的;
(四)未执行器官分配结果的;
(五)伪造医学数据,骗取捐献器官的;
(六)OPO在服务范围外获取捐献器官的;
(七)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向指定的OPO以外的机构、组织和个人转介潜在捐献人的;
(八)涉嫌买卖捐献器官或者从事与买卖捐献器官有关活动的;
(九)其他违反本管理规定的行为。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规定由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规定自2013年9月1日起施行。
第三篇:捐献遗体器官是在自愿
捐献遗体器官是在自愿、无偿的原则下进行的。可以先到各登记接受站登记,然后到公证处进行公证。
遗体器官捐献,是指自然人生前自愿表示在死亡后,由其执行人将遗体的全部或者部分器官捐献给医学科学事业的行为,以及生前未表示是否捐献意愿的自然人死亡后,由其直系亲属将遗体的全部或部分捐献给医学科学事业的行为。
志愿无偿捐献遗体器官者需填写申请,后到附近公证处办理公证。同时,登记接受站要向正式登记者颁发由省红十字会统一印制的“志愿捐献遗体纪念证”。
生前未办理志愿捐献遗体申请登记手续的,但本人临终前或死后其直系亲属要求志愿捐献遗体,要取得死者工作单位或公证处证明后,才能到登记接受站办理接受捐献遗体的手续。
志愿捐献者可以变更或撤销登记。但要先办理变更或撤销登记申请公证。
据了解,国家规定的甲、乙类传染病人的遗体不列入志愿捐献遗体范畴
第四篇: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人体捐献器官获取与分配管理规定(试行
【发布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文号】国卫医发〔2013〕11号 【发布日期】2013-08-13 【生效日期】2013-08-1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人体捐献器官获取与分配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
国卫医发〔2013〕1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自2007年国务院公布《人体器官移植条例》以来,我国人体器官移植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人体器官捐献工作有序推进,取得积极进展。为保障人体器官捐献工作顺利开展,不断完善科学、高效、公平、公正、公开的人体捐献器官获取与分配工作体系,我委依据《人体器官移植条例》和《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基本原则和肝脏与肾脏移植核心政策》等相关法规政策,结合我国国情,制定了《人体捐献器官获取与分配管理规定(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国家卫生计生委
2013年8月13日
人体捐献器官获取与分配管理规定(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障人体器官捐献工作顺利开展,不断完善科学、高效、公平、公正、公开的人体捐献器官获取与分配工作体系,维护人体器官捐献人(以下简称捐献人)及人体器官接受人(以下简称接受人)权益,依据《人体器官移植条例》和《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基本原则和肝脏与肾脏移植核心政策》(以下简称《基本原则和核心政策》)等法规政策,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公民捐献的身故后尸体器官(以下简称捐献器官)的获取与分配。第三条 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全国人体捐献器官获取与分配的监督管理与协调工作。县级以上卫生(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人体捐献器官获取与分配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 捐献器官的获取
第四条 获取捐献器官,应当在捐献人死亡后进行。
第五条 省级卫生(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必须在国家卫生计生委的统一领导下,成立一个或多个由人体器官移植外科医师、神经内外科医师、重症医学科医师及护士等组成的人体器官获取组织(Organ Procurement Organizations, 以下简称OPO)。捐献器官的获取工作必须由OPO按照中国心脏死亡器官捐献分类标准实施。OPO的有关管理规范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另行制订。
第六条 OPO应当履行以下职责:
(一)对其服务范围内的潜在捐献人进行相关医学评估;
(二)依照《人体器官移植条例》的规定,与捐献人或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以下简称近亲属)签订人体器官捐献知情同意书等人体器官捐献合法性文件;
(三)维护捐献器官的功能;
(四)将潜在捐献人、捐献人及其捐献器官的临床数据和合法性文件录入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以下简称器官分配系统,网址:www.xiexiebang.com);
(五)使用器官分配系统启动捐献器官的自动分配;
(六)获取、保存、运送捐献器官,并按照器官分配系统的分配结果与获得该器官的人体器官移植等待者(以下简称等待者)所在的具备人体器官移植资质的医院(以下简称移植医院)进行捐献器官的交接确认;
(七)对捐献人遗体进行符合伦理原则的医学处理,并参与缅怀和慰问工作;
(八)保护捐献人、接受人和等待者的个人信息,并保障其合法权益;
(九)组织其服务范围内医疗机构的相关医务人员参加专业培训,协助卫生(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对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考核,开展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
(十)向社会公众提供人体器官捐献知识的普及、教育、宣传等。
第七条 OPO必须组建具备专门技术和资质的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队伍,制订潜在捐献人识别与筛选医学标准,建立标准的人体捐献器官获取技术规范,配备专业人员和设备,以确保获取器官的质量。
第八条 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一)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持有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执业证书》,具备两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并在医疗机构中从事医疗工作的执业医师;
(二)具有高等学校护理专业专科及以上学历,持有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执业证书》,具备两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并在医疗机构中从事临床护理活动的注册护士。第九条 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应当履行以下职责:
(一)向其服务范围内医疗机构的相关医务人员提供人体器官捐献专业教育与培训;
(二)发现识别潜在捐献人,收集临床信息,协助OPO的医学专家进行相关医学评估;
(三)向捐献人及其近亲属讲解人体器官捐献法规政策及捐献流程,代表OPO与捐献人或其近亲属签署人体器官捐献知情同意书等相关法律文书;
(四)协助维护捐献器官的功能;
(五)组织协调捐献器官获取与运送的工作安排,见证捐献器官获取全过程,核实和记录获取的人体器官类型及数量;
(六)人体器官捐献完成后7日内,向捐献人近亲属通报捐献结果。
第十条 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应当接受省级及以上卫生(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织的培训和考核,考核通过并在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注册系统(网址:www.xiexiebang.com)中登记注册后方可开展工作。
第十一条 省级卫生(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做好辖区内OPO的设置规划并适时调整。
第十二条 省级卫生(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明确划分各OPO的服务范围,不得重叠,并确保OPO的服务范围覆盖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第十三条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积极配合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参加相关培训。发现潜在捐献人时,应当主动向省级卫生(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为其指定的OPO报告。禁止向其他机构、组织和个人转介潜在捐献人。
第十四条 OPO必须在省级卫生(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为其划定的服务范围内实施捐献器官的获取,不得超范围开展工作。
第十五条 省级卫生(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将辖区内的OPO名单和服务范围的划分方案及时报国家卫生计生委备案。变更OPO名单或服务范围,应当在变更后72小时内报国家卫生计生委备案。
第三章 捐献器官的分配
第十六条 捐献器官的分配应当符合医疗需要,遵循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详见《基本原则和核心政策》)。
第十七条 捐献器官必须通过器官分配系统进行分配,任何机构、组织和个人不得在器官分配系统外擅自分配捐献器官。
第十八条 OPO必须通过器官分配系统适时启动捐献器官的自动分配,严格执行分配结果,确保捐献人及其捐献器官的溯源性。
第十九条 有条件的省(区、市)可向国家卫生计生委提出申请,实施辖区内统一等待名单的捐献器官分配。
第二十条 移植医院必须将本院等待者的相关信息全部录入器官分配系统,按照要求及时更新。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一条 省级卫生(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必须及时公布已经办理人体器官移植诊疗科目登记的医疗机构名单、各OPO名单和服务范围,以及经考核合格的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名单和联系方式。
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人体器官移植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由县级以上卫生(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依法予以处理。涉嫌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修正案
(八)》、《人体器官移植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移交公安机关和司法部门查处:
(一)未严格按照死亡判定程序进行死亡判定的;
(二)违背公民生前意愿获取其尸体器官,或者公民生前未表示同意,违背其近亲属意愿获取其尸体器官的;
(三)未通过器官分配系统分配捐献器官的;
(四)未执行器官分配结果的;
(五)伪造医学数据,骗取捐献器官的;
(六)OPO在服务范围外获取捐献器官的;
(七)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向指定的OPO以外的机构、组织和个人转介潜在捐献人的;
(八)涉嫌买卖捐献器官或者从事与买卖捐献器官有关活动的;
(九)其他违反本管理规定的行为。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规定由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规定自2013年9月1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以终末器官组织氧为导向术中血流动力学管理
术中血流动力学管理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较多的是目标导向治疗,而选择何种目标导向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之前有提到以心输出量、每搏变异量等作为目标导向,而今天我们主要谈论以组织氧作为目标导向行围术期管理。
提到术中血流动力学管理,大家最先考虑到的应该是血压,先前有关血压的讨论也很多,包括讨论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对器官组织灌注的影响孰轻孰重;围术期血压的改变对重要脏器损伤的影响。此外还有围术期液体的管理,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等。今天我们主要讨论术中哪些监测指标可以更好地指导我们的术中管理。
从液体角度来讲,围术期容量过低或过多都与并发症的增加有关。而下述文献的作者认为仅使用液体来管理血流动力学并不可行,该作者认为可将血管活性药物与液体共同使用,并且最好是预防性用药。
那么容量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究竟如何呢,我们来看一下:
容量与心脏前负荷:心脏前负荷即左心舒张末期容积,体内的液体如果都贮存在静脉系统,那么容量增加并不代表心脏前负荷的增加。
心脏前负荷与心输出量:前负荷充足的情况下,心输出量主要由心率和每搏量决定。
压 心输出量与血压:心输出量和外周血管阻力都会影响外周血压。
血压与器官灌注:器官血流灌注与血压密切相关。部分器官具有自主调节能力,当血压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时,器官灌注不受明显影响。
器官灌注与氧供及组织氧:器官灌注良好的情况下,组织便有充分的氧供,组织可以很好的利用氧也是十分重要的。
今天我们主要讨论以组织氧为目标导向行术中管理,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组织氧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十分相近,管理好患者组织氧将对患者预后十分有利。
我们反复强调,血压监测至关重要。美国 ASA 规定术中至少五分钟测量一次无创血压,如果患者合并循环系统不稳定等状况,可行有创血压监测。
血压与器官血流灌注及围术期并发症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所以说,术中把血压控制在合适范围内至关重要。
组织氧监测主要采用静红外光谱,是评估脑或者其他终末器官氧供氧耗的一个综合指标。组织氧供主要依靠血压、血容量、心输出量等因素的影响。我在术中经常会使用脑氧监测或者组织氧监测以判断血压对其的影响。有很多原因导致组织氧与血压的关系并不成正比。如何通过组织氧监测来指导围术期血压管理仍然值得探讨。
下面这篇文章提到了组织氧与血压的关系并不恒定,并不是血压升高,灌注压升高,组织氧就一定更好,其中涉及到很多因素都会影响两者关系。
这篇文章中主要使用两种血管活性药物,苯肾上腺素和麻黄碱,苯肾上腺素是 α 受体激动剂,主要起缩血管作用,麻黄碱通过刺激内源性分泌肾上腺素以升高血压。我们可以看到,使用苯肾上腺素后,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升高,心率下降,而使用麻黄碱后,平均动脉压也是升高的,心率升高,但不明显。同时,作者使用经食道多普勒超声(ED)和 Vigileo(FT)两种方法测量每搏量和心输出量,结果发现使用苯肾上腺素后,ED 测得每搏量和心输出量都减少,而 FT 测得两者都明显增加。使用麻黄碱后,ED 测得每搏量和心输出量都是几乎不变的,而 FT 测得两者也是明显增加。这样的结果使得作者怀疑 Vigileo 第三代软件监测的准确性。之后选择 Vigileo 改进后的第四代软件再次进行类似实验,发现结果与 ED 测得结果基本类似。
心输出量的改变与脑血流的关系:
如图,我们可以看到两者几乎成正比。心输出量降低,脑血流也降低;心输出量升高,脑血流也相应增加。这篇文章认为相较血压而言,心输出量对组织灌注的影响更大。我们之前说过,血压升高有可能伴随组织灌注降低,因为如果外周阻力增加导致的血压升高,那么组织灌注是下降的。而如果外周阻力不变的情况下,心输出量增加会引起终末组织灌注的增加。
如下图所示,我们可以看到脑血流及脑灌注压的影响因素还是很多的,我们前面提到的心输出量,动脉压,还需要考虑血压的自主调节能力等因素。
下面我们举两个实际案例,再具体讲解一下:
第一个案例是一位 35 岁的年轻女性,因为结肠癌肝转移拟行肝切除术,身高 157cm,体重 70kg,BMI 28.44 kg/m2。无既往病史及家族史,术前检查基本正常。术中我们常规监测心电图、血压、氧饱和度、呼末二氧化碳等,此外,做了有创动脉压监测,这个病人还做了脑电、脑氧的监测,比较特殊的是这个病人用了 HPI,即低血压预测指数,主要用于预测术中低血压发生的情况。我们在前面也提到了,预防性的处理低血压对患者的预后更有利。
下面这张图是该患者术中的麻醉记录单,我们可以看到予患者常规诱导后,术中追加过一次芬太尼,间断追加肌松药和右美托咪定,术中是没有使用过血管活性药物的。记录单上显示的 HPI 监测结果中,红色表示术中出现低血压状态的时间,即 HPI 值超过 85%,而绿色部分表示没有发生低血压的时间。该患者 HPI 超过 85%的时间总计 209 分钟,平均动脉压低于65mmHg 的时间达到 108 分钟,可见患者术中还是发生了比较持久的低血压。
但是下图中,HPI 监测的结果显示,患者 100%出现了低血压,血压数据也与之吻合,为 86/43mmHg,但是我们同时监测了患者双侧的脑氧饱和度,我们可以看到此时患者的脑氧饱和度是正常的,分别为 73%、75%,甚至比基础值 69%和 71%还要高。该现象提示我们血压的改变在每个患者中都是不一样的,存在个体差异。我们前面也说了,该患者是一个 35 岁年轻女性,没有其他合并症,可以判断该患者血管系统是相对正常的,自主调节能力也是十分健全的。所以在术中对低血压的耐受性比较好,脑氧饱和度没有发生明显改变。
第二个案例是一位 71 岁的男性病人,主要因股骨骨折拟行手术,患者既往高血压、糖尿病病史,糖尿病目前主要依靠胰岛素治疗,同时合并晚期肺癌,一年前行一侧肺全切术。此外,还合并有慢阻肺,高脂血症,房颤,心衰,缺血性心肌病,左心射血分数只有 30%。183cm,95kg,BMI 31 kg/m2。术前 Hb10 g/L。余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从下图中可看出患者术中状况尚可,平均动脉压是正常的,HPI 测得的值也很小,仅为 10%,心输出量正常,每搏量稍偏低,每搏变异量也正常。虽然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仅有 30%,但患者术中状况还是不错的。术中我们也是使用了大量的监测手段,包括脑氧饱和度,脑电图等,我们可以看到患者术前脑氧饱和度基础值为左侧 61%,右侧 58%,整个术中脑氧饱和度没有明显的改变,而 HPI 的监测提示我们在术中大多数时间患者还是存在低血压的发生。我们可以看到该患者术前合并症特别多,但术中对血压的要求并不是非常高的,记录显示术中无论血压如何变化,脑氧饱和度基本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这再次提示我们围术期血压管理必须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措施,而不是盲目对患者采取各种处理,例如为了追求血压的升高使用了苯肾上腺素,最后虽然血压升高了,但是由于血管收缩会导致组织灌注进一步减少。
可以说新技术的发展对我们实现个体化的血压管理确实是十分有利的。如下图所示,围术期很多因素都会影响脑血流灌注,就合并症来说,颈动脉狭窄、脑血管闭塞性病变、房颤、心衰、糖尿病等都会引起脑缺血性改变;就病理生理改变来说,严重的低血压、心输出量降低、低二氧化碳血症、沙滩椅体位、颅内高压、低氧血症、贫血等也是围术期脑灌注的影响因素;此外,一些手术类型也会对脑血流产生影响,例如体外循环、心脏
手术如瓣膜置换术、颈动脉手术、脑血管手术以及一些需要控制性降压的手术等。这就要求术中能有具体的指标以指导血压管理,此时脑氧饱和度监测就是一个很好的指标。
脑氧监测是围术期非常重要的一项监测指标,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下面这篇文章的作者也指出围术期脑氧监测可以预测主动脉弓手术患者的预后。
那么围术期脑氧降低应该如何处理呢?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氧张力,即升高吸入氧浓度,可以看到脑氧是有改善的,另一个方法就是增加二氧化碳,这会引起脑血管扩张,降低脑灌注的阻力,从而增加脑血流。下图
可以看出二氧化碳与脑氧的改善呈直线关系,可以说二氧化碳对脑氧是十分重要的。
脑灌注压与脑血流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灌注压过低时脑血流当然是减少的,当灌注压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脑血流是恒定的,因为存在自主调节能力,血压过高时脑血流增加对患者也是不利的,可能有再灌注损伤等。
脑氧监测存在很多优点,当然也有不足之处。首先,脑氧监测是无创连续实时的监测,价格也不是特别昂贵;缺点是不能监测整个大脑,并且电刀等可能会对其造成干扰,一些代谢产物也会影响监测结果。如前所述,脑有很强的自主调节能力,所以有些时候把脑作为代表性的终末器官并不是最合适的,此时可以考虑使用外周肌肉氧来帮助判断器官的氧供氧需情况。如下图所示,组织氧监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放在任何地方,大腿、小腿、上肢等。
那么组织氧监测是否真正有意义呢,我们前面也提到了,术中除了监测脑氧之外,也会监测脑电,发生脑缺氧的时候脑电也会发生改变。
下面这篇文献报道了围术期脑氧监测发生改变时应该如何进行鉴别诊断。
如前所述,组织氧监测也可以用于指导临床管理。那么组织氧监测到底有没有意义呢,最近这篇文献报道了组织氧监测对子宫切除术后病人恶心呕吐的影响,研究发现术中使用组织氧监测对患者进行管理可以降低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所以说,不仅脑氧监测,组织氧监测也是可以指导围术期管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