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班教养笔记《大鞋和小鞋》
中班教养笔记——《大鞋和小鞋》
《大鞋和小鞋》是主题“身体的秘密”中的一节音乐活动。描述的是幼儿穿上大鞋和小鞋时的情景,歌词形象生动,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活动的目标主要是:通过欣赏、学唱歌曲,感受歌曲轻快、有趣的韵味;尝试按歌词内容随着歌曲节奏模拟大鞋和小鞋走路。
活动开始,我请了一位幼儿彤彤上来和我的脚比大小,显而易见,孩子们都知道谁的脚大,谁的脚小。于是我请彤彤和我互换了鞋试试走路,我穿着彤彤的鞋掂者脚走,彤彤穿着我的鞋拖着走。孩子们看到我们俩这样滑稽地走路,笑得前俯后仰很是兴奋。之后请彤彤说说这样穿鞋的感觉,孩子们也都凭着自己看到的、想象到的说出了自己对穿着大鞋和小鞋的看法。之后我让一些孩子也上来亲身体会了一下穿大鞋和小鞋的感觉,使他们对歌曲有了一个形象的体验,这样对后面歌曲的学习有了一个很大的帮助,歌词不用刻意的教幼儿就已经基本的掌握了。在学唱部分因为有了第一环节的铺垫孩子们理解起来也就比较容易了,我边唱边根据歌词的内容变换大鞋和小鞋,幼儿很容易就记住了歌词的内容,兴趣也很高。学唱了三遍,幼儿基本上都会跟唱歌曲了,达到了预期目标。最后,我请孩子们再次上来一边亲自感受一边哼唱歌曲,并要求坐在下面的孩子用手做动作来表示歌曲的内容。这样,孩子们在听、看、肢体上都得到了三维一体的歌曲浸入,充分调动了幼儿对歌曲学习的积极性。整个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幼儿的心情得到了愉悦,同时体验到了音乐活动的快乐。
在这节活动中孩子们都能积极参与,兴趣也很高。大部分幼儿在一节课中学会了歌唱。虽然作为一次常态课,孩子们的表现达到了预期目标,但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由于课前没让幼儿做试穿鞋的准备,对幼儿的回答没有充分考虑,教师的语言推敲得还不够仔细。这都是我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需要注意和学习的地方。
第二篇:中班音乐教案《大鞋和小鞋》
【设计思路】
模仿成人世界是孩子的天性,并且在小班玩娃娃家的时候已经发现我们班的孩子们非常乐意穿着爸爸妈妈的大鞋子走来走去,根据孩子的这一兴趣点,因此选择了《大鞋和小鞋》这一素材点,这首歌曲的主要特征是前后两段在速度和力度有变化,主要是因为穿爸爸的鞋子和宝宝的鞋子时产生的鲜明声音对比。中班幼儿音乐教育目标中“引导幼儿对生活中声音的高低、强弱、长短及不同音色等有自己的感受”,因此通过这样一个活动旨在让幼儿感受两种不同音乐,在表演的情境中满足他们的需要,感受歌曲的趣味性。
本次活动共分三大环节,第一环节通过交流分享,让幼儿说说穿大鞋与小鞋的不同感受;第二环节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感受并理解两种不同的音乐,尝试用不同的演唱速度和力度表现歌曲;第三环节引导幼儿通过集体表演的方式随音乐自主表现歌曲并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感受其中的有趣诙谐和力度变化。
2.尝试用多种方式表达出其中的力度不同(演唱、节奏、动作等)。
【活动准备】音乐、课件、爸爸的鞋、宝宝的鞋
【活动过程】
一、大鞋和小鞋(感受穿上大鞋与小鞋的不同感觉)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爸爸的鞋和娃娃的鞋,让我们来穿一穿,看穿爸爸的鞋与穿娃娃的鞋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让幼儿脚穿大鞋、小鞋走路,听听走路时发出的声音,并模仿发出的声音,然后让幼儿相互交流穿大鞋、小鞋的感受,及大鞋、小鞋发出的声音。)
二、欣赏歌曲(感受诙谐有趣)
1.欣赏歌曲。
2.穿上大鞋和小鞋,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你听到了吗?
3.教师和幼儿一起模仿大鞋和小鞋发出的不同声音和节奏。
4.教师和孩子一起用演唱或者拍手方式表达其中的节奏。
三、理解表现(歌曲两种不同的音乐形象)
1.再次欣赏教师的范唱(教师可根据歌词内容将第一段唱得强,第二段唱得弱。)
2.为什么发出的声音不一样呢?教师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解释。
3.如果让你用动作来表达,你会怎样表达呢?
4.幼儿一起用自己的脚步演绎两种不同的脚步。
四、演唱歌曲(表达不同的力度)
1.教师指导幼儿听清歌词演唱歌曲。
2.教师指导孩子演唱时注意两种不同脚步的力度。
第三篇:中班音乐活动:大鞋和小鞋
中班音乐活动:大鞋和小鞋
解 昉
活动目标:
1.体验穿大鞋与穿小鞋的不同感受及其中的乐趣。
2.能根据歌曲内容及大鞋、小鞋发出的不同的声音,大胆地创编动作进行表演。3.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与同伴共同歌唱、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大鞋、小鞋若干双,大、小鞋图片各一张,歌曲图谱一张。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
“亲爱的小朋友们,你脚上穿的鞋子舒服吗?今天天气真不错,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出去走走吧!”随音乐有节奏地踮步走、踏步走进活动室。
二、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大鞋和小鞋的不同特征
1.(出示大鞋和小鞋的图片)咦,这是什么?这两双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你穿过这么大的鞋吗?大鞋怎么样?你穿过这么小的鞋吗?小鞋怎么样?(又大又重和又小又轻)
3.幼儿感受穿大鞋与小鞋:
(1)个别幼儿脚穿大鞋走路,说说穿大鞋的感受,听听走路时发出的声音并模仿大鞋发出的声音。(幼儿尝试回答:走路很慢、我不会走路了、要拖着走,爸爸的鞋太大了。)
(2)个别幼儿脚穿小鞋走路,说说穿小鞋的感受,听听走路时发出的声音并模仿小鞋发出的声音。(幼儿尝试回答:我不会走路了,站不稳,摇摇晃晃摔在地上。)(教师让幼儿试穿鞋子,体验穿大鞋与穿小鞋的不同感受并说出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并为后面的创编动作打下基础。)
三、让幼儿用动作来表示穿大鞋与小鞋的不同
1.穿大鞋发出什么声音?对了大鞋的声音很响,我们就用跺脚来表示一下。(师带领幼儿用脚跟动作来表示大鞋踢踏、踢踏、踢踢踢踢踏的节奏)。每小节踏几下,用那只脚踏,教师要详细交待,先慢速踏,逐渐加快
2.穿小鞋的时候声音很轻,而且有点站不稳,那我们用什么动作来表示一下穿小鞋的感觉呢?(让幼儿自由表演,教师找出表演好的让其他幼儿学做,最后教师带领幼儿用先往前走再往后走再转圈的动作来表示穿小鞋站不稳的感觉。)4.教师带领幼儿做先穿大鞋再穿小鞋的动作,重点训练幼儿踢踏、踢踏、踢踢踢踢踏和嘀笃、嘀笃、嘀嘀嘀嘀笃的节奏。
四、组织幼儿随歌词内容完整做动作。1.教师演唱歌曲,幼儿倾听。
2.教师出示图谱,让幼儿理解歌词。歌曲里唱的穿大鞋像什么(大船)小朋友一起做做船的造型。好,现在把你的船开起来吧,让我们做个勇敢的小舵手,要很神气的样子。组织幼儿随第一段录音完整做动作。
2.师:穿着小鞋像什么?怎样戴帽子呢?小朋友自己做做看,你还可以一边戴帽子一边看看对面好朋友的帽子,看看谁的动作好。娃娃的鞋太小,只能套在哪?我们一起做做套在脚趾上的动作。组织幼儿随第二段录音完整做动作。
3、组织幼儿随录音完整表演两段歌曲。
五、引导幼儿创编歌词:
1.刚才我们表演了穿爸爸大鞋和穿娃娃小鞋的动作,小朋友想一下如果你穿上了妈妈的高跟鞋会有什么感觉,穿上自己的鞋感觉又怎样?
2.教师引导幼儿创编:我穿妈妈的鞋,就像踩高跷,摇摇摆摆走不稳…… 3.我穿自己的鞋,大小正合适,蹦蹦跳跳跑得快……(通过创编歌词,提高幼儿的创编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六、我们穿自己的鞋子大小正合适,看外面的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出去做游戏吧。(幼儿唱着自己创编的歌词出活动室)
第四篇:中班教养笔记
巧克力的魅力
叶欣蓉是我们一个比较活跃的女孩子。每天睡午觉,用来许多的方法,还是没有办法让她安静躺床上睡觉。她总是会在午睡过程中,爬到其他孩子的床上去影响别人。这天她妈妈在跟我聊天时提到,平时在家也是,总是不听话,只有对她说你再这样你的巧克力就要没收,她才会消停会儿。当时我想,是不是午睡时她能安静就寝就以一颗巧克力作为奖励。
到了中午午睡时间,我悄悄的跟她说:“今天如果你能乖乖的躺床上不动,睡不着也没关系,老师就奖励你一颗巧克力,好吗?”果然那天她安安静静的躺着,到了快起来的时候她还睡着了。第二天我还是走过去以同样的方式请她安静睡觉,这次要求稍微高点,就是要睡着才行。她也做到了。但是我想如果每次都要奖励巧克力才能睡着也是不行的,而且其他小朋友也可能为了得到巧克力学样。于是我跟欣欣去商量:“欣欣,今天你又得到了一颗巧克力是吗?”“恩,是的。”“你知道午睡有什么好处吗?”她摇摇头,我接着说“上午我已经学习了半天了,我们的身体有点累,需要休息。午睡就能让我们身体休息好。而且我们小朋友都是在睡觉中长高的,如果睡眠不足就不容易长高。你以后每天午睡都要睡着,哪怕没有巧克力讲给你,好吗?”“好。”结果那天没有了巧克力,她还是没睡好。
我想可能要循序渐进,巧克力有一天一颗变成两天一颗一个星期一颗。还与她的家长沟通,在家休息时也要有让她午睡的习惯。这个方法是有效的,慢慢的欣欣有了午睡习惯,没有巧克力她也能睡着了。
第五篇:中班教养笔记
六月份教养笔记:喝水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维持生命必不可少的物质。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喝水习惯,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重视,共同配合。所以在幼儿园针对孩子的喝水的问题,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不加以干扰,由于气候不同,幼儿的活动量大小不一样,饮食结构、身体状况不一样,虽然平时,在规定的时间让孩子喝水,但也未必能满足所有幼儿对水的需求,他们随时有渴的需求。幼儿天性又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一玩起来什么都会忘了,所以在幼儿活动中、游戏中要提醒幼儿随渴随喝
在幼儿园里,让幼儿多喝水、喝好水随渴随喝的同时,必须教育幼儿在喝水的时候不能玩水,以免洒了在桌面上、地板上,要一口口地喝,不能急,不能说笑,避免呛着,如果人多的时候,要求幼儿排好队,不能推让,学会互相谦让。
要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喝水习惯,形成合理的生活制度,只靠幼儿园是不够的,所以还得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有的家长在幼儿园里叫孩子喝水的时候,没有让孩子自己去拿杯子开水,而是家长一手包办,于是我走过去对孩子说:“我们现在是中班小朋友了,自己能做的事情应该要自己做,是吗?”然后孩子接过杯子自己喝。因此和家长互相沟通对孩子习惯的养成是有很大帮助。
2014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