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论文

时间:2019-05-12 21:45: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党校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党校论文》。

第一篇:党校论文

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重在制度

公务员是代表政府行使公务职责的人,公务员队伍建设关系到政府机关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基层公务员队伍长期工作在群众工作的一线,是基层政权的核心力量,担负着并创造性地完成了党和国家交付的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使命。

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步入深水区,传统公务员队伍建设模式实施过程中诸多不足也日益显现。甚至出现两头“不讨好”的现象:一方面,是群众对党政干部的普遍误解。另一方面,是部分党员干部“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在工作中,部分基层公务员有“被剥夺感”,日常工作没有热情,没有激情,办公效益低下,对群众的态度生硬。这种现象是可怕的,笔者认为造成上述原因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经济待遇低。近年来由于就业难,造成了公务员招考的持续走热。“公务员热”虽在客观上给我国的公务员的队伍带来了大量优质人才,但也反映出社会对公务员队伍的两大误区,一是认为公务员收入客观,一是认为公务员工作稳定。不可否认一些发达地区公务员收入确实相当可观,但同时由于区域发展的差异性,一些欠发达地区公务员工资也可以说相当低廉,以我市而言,初进编的基层公务员月工资仅千元。在各行各业纷纷调高工资水准的今天,公务员毕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产生“被剥夺感”也可谓是人之常情。

二是提升渠道不畅。行政级别组织部门对一名公务员工作能

力肯定的体现,在现有体制下,也与公务员工资待遇直接挂钩。但据统计,我国高达95%的公务员处于科级以下。基层公务员想要提升更是难上加难,多数基层公务员处于“干好干坏一个样”,几十年原地踏步的状态,被戏称“地板干部”。提升渠道不畅,严重影响到基层公务员的共组积极性。

三是年龄结构失衡。不少基层单位公务员队伍人员老化现象严重,结构严重失衡,有些乡镇40岁以上公务员超过50%,断流、断层、断代的“三断”现象日渐显现。就其成因而言,一是由于编制受限,每年进入的年轻公务员偏少,导致整个基层公务员队伍年龄重心不断后移。二是上级机关“抽血”不断。一些较为年轻、基本素质较好的公务员往往在基层还未扎下根,就被上级机关借调出去,人为地造成了基层公务员队伍“年老体虚”。三是主动跳槽。出于多方面考虑,不少基层公务员,特别是年轻公务员大都想方设法跳出基层。随着年轻公务员的流失,基层公务员老、弱、病、残之颓势日渐凸显。年龄结构失衡,也造成基层活力的稀缺。

四是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一是观念不适应。部分基层公务员 “等、靠、要、管”的思想还比较严重,对建设服务型、法制型政府的认识不高,习惯于按传统的思想方式思考和处理问题;二是能力不适应。对改革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应对处理的知识、手段和方法,有的甚至无所适从,“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无法为社会和人民群众提供便捷、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三是技能不适应。一些基层公务员对现代办公必须掌握的计算机操作技术还一窍不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公 2

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的水平不高,无法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四是方式方法不适应。一些基层公务员缺乏开拓创新精神,习惯于凭经验和简单的方式方法办事,习惯于审批收费,习惯于坐等上门。官僚主义、衙门作风在一些地方、一些人身上或多或少的存在,有的还比较严重。

五是培训体制缺失。传统公务员培训方法简单、内容单

一、起不到开发公务员智力和潜能的作用。传统的公务员培训根植于计划经济土壤,计划经济的国家包办,高度集中统一的方式,使公务员的培训渐渐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暴露出许多与新形势不相适应的地方。在培训观念上,培训成为国家政府“要我学”的硬性要求,公务员没有“ 我要学”的积极主动性;在培训机制上,完全的行政化运作,基本上由国家直接管理和控制,忽视了公务员的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挫伤了公务员的培训积极性,使培训成了应付差事,培训失去内在动力;在培训内容上,贴近改革开放和政府工作实际,贴近党和政府中心工作,贴近新时代需求的培训内容不充分,使得教、学、用相脱节;在培训方式上,仍然以教师讲授为主,教材课堂为主,培训方式创新不足。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传统公务员队伍计划经济的建制模式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已经很难满足我国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广大群众对公务员队伍的热切期望。“穷则思变”,旧的机制要改革,要紧跟时代步伐,要改善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也要理清各利益群体的基本诉求维护社会的稳定。要保持基层公务员队伍的热情、高效,笔者认为不是心血来潮的几个想法、几条建议,而在于针对现状建立一整套完备、科学地保障督促制度,3

具体是如下:

一、公平工资待遇制度。公务员的工作都是为民服务,基层的公务员工作是条件是最辛苦,付出也是最多的,得到的工资却是最低的,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要体现公平,这应是工资改革的关键和核心。一个事实是,必须改变当前工资分配中的“倒挂现象”,将劳与酬真正结合起来,将收入分配多向基层倾斜,使基层公务员能够在“政治进步”有限的情况下,在工资待遇上能够有所突破。只有看到公务员工资分配中弱势的一方,才能避免在改革中“强势更强,弱势更势”,才能调动基层公务员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性。

二、建立合理提升制度。完善公务员能进能出、能上能下机制,认真抓好公务员职务升降的动态管理。要把公务员考核结果与公务员奖励、惩戒、工资、职务升降、辞退等环节挂钩。严格执行公务员辞职、辞退有关规定,畅通出口。通过多种途径对现职工作的公务员进行调整,建立起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选人用人机制,努力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将公务员工作能力和工作年限作为公务员晋级的双重标准,将工作能力量化,并形成合理制度,从根本实现人管提拔向制度管提拔转变。做到有功劳的多提拔,有苦劳的要提拔。

三是强化考核激励制度。最大限度地调动公务员积极性,充分发挥公务员潜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进而保证各级机关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健全完善规范的选人用人机制是关键。为此,我们在公务员管理上严把了公务员队伍的“进口”,畅通了“出口”,并引入竞争机制,看好“楼梯口”,从制度上保证公 4

务员队伍的生机与活力。坚持实施“凡进必考”制度。在不断规范完善考试录用制度的基础上,全市公务员考录工作坚持“让最优秀的人才为国家服务”的理念,打破地域、身份限制,实行“录用职位、报考条件、招考办法、考试成绩、录用标准、录用结果”公开,充分体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由于历次考试录用工作组织严密、程序规范、政策透明、监督有力,有效地防止机关进人上的不正之风,在社会上形成了公平竞争的良好风气,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四、完善合理流动制度。加强对竞争上岗、轮岗交流工作的管理、指导和监督,进一步完善相关办法和程序,严格执行竞争上岗制度,全面推行各单位中层领导职位竞争上岗,提高中层领导干部素质。强化岗位交流制度,使之规范化、经常化、制度化,通过变换职位,提高公务员的组织能力和管理水平,增强其责任心和压力感,促使公务员流动和人才集聚。逐步推行公务员挂职锻炼制度,对缺乏基层工作经验、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年轻优秀公务员,要制定相应激励措施,有针对性地选派到乡镇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经济建设第一线去经受锻炼,进一步增强全局意识、责任意识、群众观念和组织协调能力,加快公务员成长,同时缓解乡镇机关公务员缺乏,解决实际工作能力不强的问题。完善用人机制,挖掘公务员队伍能力增长源泉。选贤任能,大力选拔任用“有本事、靠得住”优秀年轻的公务员,引导公务员从各个方面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水平,兢兢业业地干好事业,为全市发展做出实实在在的成绩,使选人用人成为市管领导干部队伍能力增长的源泉。一方面,坚持扩大民主,提高选任工作的透明度、公信 5

度和群众的参与度,加大对高素质优秀年轻公务员的选拔力度。采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方法广纳贤才,拓宽选人用人的渠道,为优秀公务员脱颖而出开辟“绿色通道”。

五、强化教育培训制度。通过加大培训投入,强化培训保障,创新培训方式,收到较好的培训效果。在培训内容上,着眼于全面提高公务员队伍依法行政能力、公共服务能力、科学决策能力、开拓创新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培训方式上,按照分级分类培训的原则,积极推行公共科目与专项科目相结合、业务培训与思想道德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方式,通过采用先进事迹励志,模范人物引导等形式,为政治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勤政廉洁等说教培训增添活力。在培训对象上,进一步扩大培训覆盖面,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的公务员培训新格局。

第二篇:党校论文

基层领导干部执行力“缩水”现象探析 执行力“缩水”,顾名思义,是指在执行上级方针政策、完成工作任务中存在折扣、走样、梗阻、甚或流产的现象。因此,基层领导干部执行力“缩水”,势必会影响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直接关系党的事业能否科学、健康发展,意义十分重大。鉴此,就当前基层领导干部执行力“缩水”现象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了本调研报告。

一、基层领导干部执行力“缩水”的主要表现形式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基层领导干部执行力“缩水”已表现在思想、学习、工作等方方面面,形式多种多样,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第一种,“机械”型执行,按惯例、凭经验,不讲创新,照搬照套。集中表现在:唯规定,不结合实际。以上级规定为教条,照本宣科,不顾实情,机械照搬,简单拿来,上下一般粗;唯形式,不考虑效果。甘当“传声筒”、“留声机”,工作有布置没落实,有规划没行动,有开头没结果,有安排没检查,有启动没跟踪,说在嘴上,写在纸上,做在会上,摆开的架势大,收到的实效少;唯经验,不寻求突破。以老套套行事,用老办法工作,习惯念老经、走老路,工作思路不宽、办法不多,缺乏闯劲,创新意识不强,工作没有特色。长此以往,这种执行易滋生干部的形式主义。第二种,“主观”型执行,唯喜好,论心情,不讲科学,随心所欲。集中表现在:唯资历,不讲民主。“家长”作风,自以为是,工作摆老资格,作风不民主,遇事不商量,个人说了算。行为武断,朝令夕改,决策拍胸脯,规划届届都有新花样,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工作没有连续性,这在“一把手”中表现尤显突出;唯喜好,不讲原则。工作因喜好而为,挑三拣四,挑肥拣瘦,自己喜欢的多做,反之少做甚或不做,工作原则性不强;唯心情,不讲责任。工作视心情而定,时好时坏,时松时紧,心情好时,大干特干,心情糟时,消极怠工,出人不出力,工作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长此以往,这种执行易滋生干部的自由主义。第三种,“利益”型执行,图名利,重个人,不讲大局,唯利是行。集中表现在:唯团体利益,不讲大局。以小团体利益为落脚点,利益主义严重,凡事把单位和部门利益放在第一位,有利益的抢着干,没利益的不推就躲,无视整体的发展大局;唯个人利益,不讲奉献。以个人利益为取舍,用心营私,与己有益,“抢摊登陆”,与己无益,高高挂起。有的甚至以权谋私,不给好处不办事,开口讲价钱,伸手要利益;唯上级利益,不讲群众观念。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唯上欺下,把上级和领导当成“如来佛”,虔诚膜拜,趋之若鹜,百般讨好,领导喜欢什么就干什么,领导说什么就做什么,不顾群众权益。长此以住,这种执行易滋生干部的利益主义。第四种,“无过”型执行,混日子,求平安,不讲作为,敷衍了事。集中表现在:唯热情,不求落实。空有壮志豪情,却无行为之力,说起来惊天动地,做起来毛毛细雨。有的遇到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束手无策,本领恐慌,打不开局面,常做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中的矮子;唯现状,不求长远。“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安于现状,谋事无规划,做事没重点,按天看在忙,按月看在干,按年看什么也没干成,不思安危,不思进取,工作缺乏闯劲;唯好好,不求有功。“怕”字当头,畏首畏尾,缩手缩脚,不愿得罪人,怕困难,怕惹事,怕诬告,怕丢票,怕担责,遇事避重就轻,碰到问题绕道走,歪风邪气不敢管,难事硬事不敢抓,甘当“好好先生”。长此以往,这种执行易滋生干部的悲观主义。

二、基层领导干部执行力“缩水”的根源 研究分析,造成基层领导干部执行力“缩水”的原因很多,既有主观上的,也有客观上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干部能力素质的提升与新时代要求发生偏离。

问卷显示,有36.7%的人认为放松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导致自身能力素质提升过慢是造成执行力“缩水”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主要是干部长期放松学习所致,有的基层领导干部没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总认为自己学历高、本领大,不能与时俱进地抓学习;有的学习不够系统,学习方式单一,所谓的自学、集中学多数是在应付,流于形式走过场,对新理论新知识新法律没有进行系统学习培训,尤其是一些基层单位和乡镇的副职很难有机会到党校、行政学院进行集中、系统的培训,有些甚至在岗几十年从未经过脱产集中培训;有的学习不讲求实效,就学习抓学习,不能把学习同提高素质、推进工作有机结合,学难致用,学习效果差,等等,直接导致了基层领导干部的整体能力素质提升缓慢,甚至有日趋滑坡之势,出现“知识、本领”恐慌,与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不相吻合,不相匹配,造成执行中思路不宽、方法不多、成效不大,遇到新问题新事物新矛盾,只有凭经验、凭吃“老本”去执行,最终影响党的事业的健康发展。

2、社会不良风气侵蚀导致干部价值取向发生偏离。

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发展中产生的求利倾向、金钱价值观等不良风气,客观上对基层领导干部廉洁奉公、艰苦奋斗的优秀传统观念形成了冲击,有些人经不起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不良思潮的诱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偏离。有的思想上产生拜金主义,党性原则逐步淡化,理想信念出现动摇,宗旨意识被搁浅,工作作风脱离群众,追名逐利的思想不断滋生蔓延;有的工作上讲究利益主义,见利忘义、见利忘责、索拿卡要的现象屡见不鲜,时有发生;有的生活上追求享乐主义,穿的是名牌,吃的是生猛海鲜,用的是名车,住的是豪宅,八小时外去的是KTV,有的甚至还成天热衷于黄、赌、毒等低级趣味,严重损害了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这种消极错误的价值观影响甚至决定了干部的政绩观逆转,导致执行利益化,讲条件讲待遇讲要求讲回报,好大喜功,欺上瞒下,弄虚作假,直接影响党的事业干部队伍健康发展。

3、体制机制不优造成干部干事创业导向发生偏离。

在干部选任机制上,目前,干部队伍选拔任用的机制体制不完善,还未建立多数人在多数人中选人的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选任机制,跑官要官、买官卖官、带病上岗等现象仍然存在,导致优秀人才难脱颖,干部能上不能下,老实人不吃亏难解决,跑官要官者得实惠等等。这将直接影响基层干部的干事创业导向,引导他们成天琢磨人而不去琢磨事,最终造成干部执行不力和不作为;在管理考核机制上,未建立奖优罚劣的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考核内容与科学发展观结合不紧密,考核办法与干部岗位职责缺少针对性,干部激励机制仍不健全,“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等等,造成了部门单位之间职责不清,干部责任不明,工作相互推诿、利益你争我抢,执行到不了位;在监督机制上,未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监督机制,事前监督运行效果不佳,尤其是对一把手和权力部门的监督成效不明显,“上级监督不到,同级监督不了,下级不敢监督”的现象难以克服,导致决策不民主不科学,执行随意性和主观化,直接影响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破解基层领导干部执行力“缩水”对策 “三分策划,七分执行”。决策再好、思路再好、制度再好,没有强有力的执行都是纸上谈兵,缺乏执行力,计划会打折,机会会丧失。因此,要提高基层领导干部的执行力,关键要破解执行力“缩水”难题,着力在提高领导干部政治力、操作力、创新力和约束力上狠下功夫。

一要狠抓学习教育,着力在素质提升中增强干部的政治力。要始终把学习放在提升干部素质的第一位,引导干部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自觉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责任和执行的必修课来抓紧抓实。要进一步整合干部教育培训资源,创新学习方式,通过集中培训、定期轮训等方式,不断加强干部的党性修养,强化干部的宗旨意识,提高干部的理论水平,使干部坚定政治信仰,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利益观,强化执行认识,做到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尚的情操,切实提高干部在执行中的政治力。二要加强效能建设,着力在作风转变中增强干部的操作力。要以转变作风、提高效率、创优服务为目标,通过开展机关效能建设等活动,进一步建立健全服务承诺、首问负责等制度,简化流程,降低门槛,优化服务,提高效率。要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采取干部下访、民情恳谈等方式,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及时关注民生、畅通民意、解决民难,把保民生落到实处。要坚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探索建立领导干部工作效能群众满意度测评机制,积极合理运用测评结果,切实增强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树立党员干部察实情、说实话、鼓实劲、出实招、办实事的工作作风,切实提高干部在执行的操作力。三要坚持科学发展,着力在思想解放中增强干部的创新力。要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全面开展“解放思想、科学发展”大讨论,破除按本本办、按习惯办、按框框办的思想樊笼,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党员干部,在干部中大力营造鼓励探索、支持创新的环境。要通过双向交流、挂职锻炼等途径,有计划有重点地选派干部参与城市拆迁、信访维稳、招商引资等重点或中心工作,让干部在一线实践历练中开阔视野、积累经验、增长才智,切实增强干部敢为人先的勇气和开拓创新的能力。要通过实施用创新成果考核工作等举措,鼓励干部大胆创新,支持干部干事创业,使党员干部争当有新思想、新思路、新举措、新作为的“四有新人”,切实提高干部在执行中的创新力。四要优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导向树立中增强干部的约束力。要进一步优化干部选任机制,积极推行竞争上岗、公开选拔、轮岗交流等提拔培养干部方式,大力探索初始提名、选人用人问责、重要干部无记名票决等制度,加大对跑官要官、买官卖官、带病上岗的立案查处力度,切实把一批思想正、作风硬、能力强、业绩突出的干部选拔进重要领导岗位。要进一步优化监督管理机制,重点建立健全一把手重大事项报告、离任交接审计制度,切实强化对“一把手”的监督,规范领导干部执行行为。要进一步优化督查问责机制,对事关群众利益和发展大局的工作,实行一事一督查,严格责任追究,延伸工作问责,畅通干部“下”的渠道,真正让领导干部有所为有所不为,兢兢业业干干净净为人民做事,切实提高干部在执行中的约束力。

提高基层领导干部的社会管理能力,关键在于提高以下三个能力。一是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同做好群众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将群众工作贯彻到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作为直接为群众服务的基层领导干部,要把党的群众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好,必须练好做群众工作这项基本功,不断提高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强化观念,增进群众感情。站稳群众立场,必须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理解和把握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不能仅停留在知识层面上,而应该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高度来认识,弄清楚理论渊源和实践依据,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信念和思想感情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样才能真正摆正自己的位置,认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从而在认识上克服官本位、特权观念、精英意识、轻视群众等错误的思想倾向,在实践上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等错误行为,始终以深厚的感情、强烈的使命感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注重作风,以良好的形象取信于民。优良的党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90年来,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形成了勤政为民、清正廉洁、求真务实、艰苦朴素、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模范带头、争当先进、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命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我们党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重要法宝。在党的干部队伍中,基层领导干部与群众关系最为密切。在一定程度上,基层领导干部的形象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要想取信于民,必须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和境界。如邓小平所说:“群众不跟你走,你就一事无成。”牢记宗旨,千方百计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群众是最讲究实际的。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必须设身处地地为群众着想,千方百计解决群众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生存和发展的一切问题。要分清轻重缓急,从群众最迫切、最期盼、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特别是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勿以善小而不为,在一点一滴、一举一动中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需求,维护群众利益。与时俱进,改进群众工作方式方法。要在坚持行之有效的传统群众工作方式方法基础上,根据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群众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适时适当地改进群众工作方式方法。要努力把握群众的思想实际,放下架子,走进群众,改变传统的话语体系,说老百姓听得懂、愿意听的话,在同群众无障碍的沟通中,增进共识,深化感情;要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教育、协商等手段和说服教育、示范引导、提供服务等方法,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提高群众工作的灵活性和针对性;要善于运用互联网等现代传媒,掌握民情,了解民意,引导舆情,回应诉求,服务群众,提高群众工作的时代性和实效性。二是提高协调利益关系的能力加强对利益关系状况的调查研究。基层领导干部要在科学把握我国利益关系总体状况基础上,对本地区的利益关系进行深入调研。准确把握利益格局,科学分析利益矛盾的产生根源、表现形式、指向对象,对极易激化、演变为社会冲突的利益矛盾要提高警惕,建立有效的化解机制,防患于未然。树立统筹兼顾的理念。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各得其所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利益差别是社会发展中的客观现象,但利益过度分化既不符合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在制定政策和开展工作中,必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兼顾社会各阶层群众的利益。当前,尤其要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在改革中付出较多、获利较少、能力较弱的那部分群众的利益,维护社会公正,增强社会活力。妥善处理利益矛盾。妥善处理利益矛盾,一要靠教育引导。充分发挥党的群众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教育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正确处理利益关系;倡导慈善精神,通过慈善事业,增进各阶层之间的交流与理解。二要靠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包括诸多方面,当前迫切需要建立健全利益表达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努力为群众的利益表达提供制度化的渠道,同时对获利较少和利益受损者及时适度地进行补偿,最大限度地维护群众利益。三是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近年来频频发生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不断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与正常的社会秩序。突发事件具有难以预测、破坏性大、影响广泛的特点,应对不力将会严重影响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正成为衡量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处在第一线的基层领导干部社会管理能力乃至行政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提高认识,加强学习。基层领导干部不仅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者,也是社会秩序和群众利益的维护者。要树立全局观念,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突发事件,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当地、矛盾化解在基层,不转移危机,不上交矛盾,不推卸责任,不欺瞒群众。为此,必须认真学习应急管理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并以开阔的视野、辩证的思维深刻剖析国内外发生的突发事件的典型案例,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借鉴经验,吸取教训,以便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做到心理上有准备,制度上有保障。快速反应,果断决策。要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根据有限的信息,迅速找到问题的关键,抓住主要矛盾,果断作出决策,以免贻误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要善于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协同应对,有序地进行先期处置,控制事态发展,把危害和影响降到最低程度。这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及现场指挥能力。同时,必须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使制定的措施既符合原则又不失灵活。公开信息,引导舆论。事件发生后,既要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又要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发布简要信息。要善于同群众和媒体沟通,维护群众的知情权,多做宣传、解释、安抚、疏导工作。通过主要领导发表现场讲话、接受记者采访、召开新闻发布会、进行电视广播实时报道等方式发布有关信息,表明党和政府的立场,明确应对防范措施,主动引导舆论,消除谣言、误会和恐慌,缓解群众情绪,增强群众信心,最广泛地争取群众和媒体的理解与支持,为事件的妥善处置营造一个有利的社会环境。认真总结,完善提高。一方面,事件得到妥善处理后,要从组织体系、预测与预警、应急处置、恢复与重建、应急保障、监督管理等方面认真查找应急工作机制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另一方面,要认真总结成功经验和教训,特别是要对自己在整个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客观评价,敢于自我批评,勇于承担责任,制定针对性的整改计划,进一步提高自己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第三篇:党校论文

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思索和对自我的启示

——浅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 摘要:21世纪,世界的格局正不断变化,中国正以一个大国的姿态屹立于东方。面对着诸多的挑战和机遇,我们的政府采取了多种实质性政策,保证中国在国际上的利益不受侵犯,同时也努力提升国内民众的生活消费水平。

关键词:挑战 机遇 国际国内形势 中国 世界

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当今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世界总体格局还是“一超多强”,有人提出“一超多强”应改为“多强一超”。这表明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实力和在国际上的地位已日渐明显。我国成为“金砖四国”一员,在全球经济低迷的情况下国内经济仍以8~9%的速度高速增长,GDP总量超越日本跃居全球第二······但是在这些鲜亮的光环背后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资源利用率低下,城市环境污染严重,东西部贫富差距有增无减,房价猛增······再到最近的中日关系敏感。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格局变化,中国政府临危不乱,相继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用4万亿资金调控国内经济,争取2020年碳排放量减少40%,进行新一轮教育改革,推出中央治疆新方略······

下面来了解分析一下国际国内形势。

1、国际形势(以美国为例)

在上个世纪,邓小平同志认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虽然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但是在历史的证明下小平同志的预测是正确的。虽然各国的经济总体上在发展,世界人民的总体生活水平在提高,科学技术也在不断的迅速发展,但这看似美好的现实背后是否又隐藏着重重危机呢?

和平问题自然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第51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又称“荷赛”)获奖名单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揭晓,英国《名利场》杂志的摄影师蒂姆·赫瑟林顿拍摄的这张照片获得2007年照片奖。图片说明为“2007年9月16日,一名美军士兵在阿富汗战场上的掩体里休息”。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评委认为,这幅照片传神体现了“一个男人的疲惫和一个国家的疲惫”。这张小小的照片其实折射了美国民众对战争的反对。面对连年的战争,美国不仅仅承担了巨额的财政支出,而且也使得国内民众忧心忡忡,倍感压力,“9.11”的阴霾至今还在许多美国人心中不能抹去。所以一直倡导反恐的美国如今同样面临着诸多挑战和考验,政府只有用实际行动回应民众,才能更好的为人民的切身利益服务。

纵观全球,欧盟,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纷纷崛起,大有赶超之势。看似美国的霸主地位已不如以前明显。虽然事实毋容置疑,但千万别低估美国的实力和纠错能力。

美国在经济、科技和军事上仍是首屈一指的国家,美元的霸权地位仍然存在。有利的创业环境、一流的大学和对人才的巨大吸引力带来的优势,至少还可保持二三十年。更应该看到,美国有自己的纠错机制。回顾以往50年,在苏联放卫星、越南战争、1980年代日本的挑战和多次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美国衰落论”都唱得很响,但美国还是站住了。奥巴马的上台,说明基层民众借助互联网和投票可以影响政局,美国的权势集团不可能一手操纵。一些国家反对的是美国借推行“民主”强行干涉别国内政,但不反对美国在国内已实行了200多年的民主政体。事实证明这种政体具有相当强的纠错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走向极端和社会**。

让我们再把视线转到环境方面。虽然各国科学家对地球变暖的原因各有说法,但因“征服自然”的工业化而造成的环境恶化是不争的事实。各国在这方面面临的形势都一样严峻。现在老百姓已普遍懂得“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道理。而碳排放量极多且长期不肯让步的美国已经从不承担减排责任转向开发绿色能源和节约能源。他们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即中国巨大的市场和廉价劳动力是发展绿色能源的先天优势,再加上政府的倾斜政策和科技实力,已使中国有可能在这第三次革命中脱颖而出。因此,《华尔街日报》文章就说,中国“渐成绿色技术领导者”。另一方面,在收取“碳关税”问题上,中国自然旗帜鲜明地站在发展中国家一边,逼迫西方偿付排放欠债和提供先进技术,同时也给发展中国家力所能及的帮助。

2、国内形势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迅速最耀眼的地区在亚洲,而亚洲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无疑是中国和印度。近些年两国都以令许多发达国家瞠目的速度高速发展。尤其是已成为发展中国家代表的中国,已为西方发达国家和其它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大量的物品,使许多国家对中国的产品有所依赖。因为西方发达国家走的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之路,而中印走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之路。而世界经济的发展需要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互配合。为此,许多发展中国家觊觎中国在当今世界的影响力,但中国的成功有诸多内外因素,是难以复制的。

当然,中印不甘于做一个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大国,正在积极向资本密集型产业之路迈进。中国的许多高端科技领域聚集了大量的优秀人力、财力和物力,其许多研究也走在世界的前列,印度也同样如此,信息产业和生物制药领域拥有很强的实力。

但在我国现今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举两例)

一是房地产的起伏变化直接影响着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房地产发展20年,房地产业早就渗透并融入中国经济主体中,如今房地产行业确实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缓解房地产的压力至少也要3-10年时间。近期,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抑制投机炒房的政策,但不可能短时间内降低房地产价格。虽说如此,但是我们还是要对我们的政府抱有信心,要相信我们的政府一定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二是我国的贸易进出口问题。由于各国经济滑坡,就业压力增加,贸易保护主义等不合理法规应运而生,这对于出口量巨大的中国却是一个极大的打击。虽然我国企业正以更快的速度前进,横亘在这些国内企业前面的是一些跨国公司制造的三座大山:反倾销、核心技术和全球性的品牌力量。虽然越来越多的带着“中国制造”标志的商品打入海外市场,但越来越多的“反倾销诉讼”、技术壁垒的消息也接踵而来。国际和国内经济环境不理想,使我国发展基础受影响。我国仍以大国的姿态处理这种种不公平。我们的政府义正严词的与别国进行交涉,在最终得到他国让步的同时,也让他国领略到了我国的风范。

总之,中国现行的模式,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还不成熟、不完善。其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创新动力不足,技术进步不快;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压力加大;贸易摩擦不断、出口受阻、国际竞争激烈、外贸条件恶化、外贸顺差过大、外贸依存度太高;工业、城市、东部地区发展快,农业、农村、中西部发展滞后,“三农”问题严重,城乡、地区发展差距扩大;收入差距扩大,发展成果分享不均;公共品供给不足,看病难、买房难、上学难、就业难,生产安全和社会治安问题比较严重;农民、农民工、下岗职工等弱势群体问题比较突出;民主、法制不健全,诚信缺失、道德失范明显,腐败现象也比较严重。

正是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中国现在提出一系列新的理念,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制定落实“十二五”计划,以充实和完善现行的政治经济模式。

这一切都是国家为了巩固和提高经济的发展,为了让人民群众更好的生活,更是为了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共产主义而作出的不懈努力!这些问题其实都与我们息息相关。只有了解了当今形势与国家政策,作为接班人的我们才能更好的为国家出谋划策!

正因为我们大学生也面临着深刻的国内外环境,所以,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此类教育,对我们如何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当前我们大学生肩负着建设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使命。我们很有必要把自己融入到社会这个大家庭中。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正确认识顺应了我们这种发展需要。学生干部招新,招聘考试,参家志愿者活动,研究生、公务员考试······哪一项都少不了政治经济中的内容。在如今新的形势下,我们更应该拓宽自己的视野,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通过党校课的学习,我对国内外的政治经济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我深切的感受到它对我们的帮助。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的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寻找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对我们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看中国看世界的窗口!

参考文献:[1]、《瞭望》文章:看清当前国际形势 詹得雄

[2]、新浪财经《中国模式》

作者简介:方浙郴 男 黔东南州住建局

第四篇:党校论文

党校学习总结

党课总结

学员班名称:哈工大党校华德学院分校2010年秋季学期

预备党员培训班

学员组名称:经济管理系学员组

所在班级:0898121班

姓名:张伟明

小组长姓名:郁晓丽

哈尔滨工业大学党校

2010年11月16日

党课总结

张伟明

通过在2010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德学院分校秋季学期党校预备党员培训班培训和学习,我的思想再一次上升了一个新的高度,使我深刻的意识到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该进行哪些权利和义务,怎样才能履行自己的责任,更好的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

去年春季学期在大一下学期选为积极分子时后,听课非常认真,感想很多,内心的那份激情,汹涌澎湃。在这次预备党员党校学习时,每次党课上课时,从不缺勤,节节都不落下,怀着十分敬重的心情,认认真真地上好课,仔细听老师讲课,记好笔记,并且在每节课笔记之后都进行一下小总结,从老师讲课中得到新的认识,新的感悟,新的收获。老师对党的政治思想理论分析和讲解,使自己的思想得到了全面的升华。党校是作为党员培养优秀人才的地方,要努力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武装自己的头脑,要使自己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学好自己的专业的同时,要不断地学习党的思想理论,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并深入实践当中去,把党的思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切实履行党员责任和义务。在党校党课第一讲的时候,赵延寿老师对“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出色完成从预备党员到正式党员的过渡”相关政治概念进行了详细地阐述,赵延寿老师是位拥有五十余年党龄的老党员,他自从大学毕业之后便一直在党校工作至今,勤勤恳恳,德高望重,深受大家尊敬和爱戴,他是经济管理系副主任,对待教学工作十分严谨,教育我们作为学生党员,应当努力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要有良好的道德水准,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品质。党的性质具有阶级性、群众性、先进性等,坚持党的作风建设,要实事求是,批评与自我批评,密切联系群众,在这一年预备期里,要不断地学习党的历史知识和党章,要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在这个不断发展变化十分迅速的时代,要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党性修养,因为党的建设目标特点是思想入党为主,组织入党为重,进行自我教育,突出主观性,在修养过程终身,一生都在进行党性修养,同时,进行标准要客观,公正。学生党员在大是大非面前要坚定自己的立场,提高自身的素质,在学生群众中树立良好形象,也是在树立党的形象,提升自己的政治觉悟。

王新老师讲了关于预备党员转正程序,在党章规定,预备党员有一年的预备期,这是为了对预备党员进行考察和教育,以保证党员的政治质量和党组织的纯洁性,根据预备党员具体表现,达到党员一定的标准,才能转正。在预备期间,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基本知识,进一步了解党的性质、党的最终目的、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懂得党员的义务和权利,做一名合格的共

产党员。努力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正确处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完成党交给自己的任务,在群众中起到带头作用。积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参加党的回忆,检查自己的思想工作,虚心倾听别人的批评,增强党组织纪律观念,树立共产主义观。保证入党程序严格,坚持了入党标准,是提高党组织、发展党员质量的重要保证。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繁荣富强的唯一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开始进行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中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要求我们当代大学生,尤其是学生党员,应努力学好自己专业知识,丰富实践技能,打下扎实基础,为将来就业创造有利条件,要热爱自己选择的专业,在自己所从事的行业里,为社会做贡献。新时期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义务,作为学生党员,严格要求自己,达到知行统一,完成自己学习知识的同时,热心为群众服务,帮助群众解决困难,要有无私奉献精神。

这是我在党校预备党员培训课上得到的体会和心得,使我深刻意识到了,作为学生党员的责任和义务是十分艰巨的,同时也肩负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使命。要与党的思想价值观融为一体,不断地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党的宗旨,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服务,自己现在担任学生干部,要为学生群众服务好,在学生群众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各个方面要突出,要有表率作用。我要努力学习党的政治思想理论,争取如期转正,早日加入党组织,做一名合格的中国共产党员。

第五篇:党校论文

学校如何依法治校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铁锋区南浦小学 校长

杨忠莉

前 言

1997年,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治国的基本方略。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先后制订颁布了《学位条例》、《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7部专门的教育法律法规以及由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等规定性文件。这些法律、规定、文件的颁布实施为我们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为新世纪的人才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依法治校的内涵解析

(一)依法治校的含义

“依法治校”简简单单的四个字,所代表的语义却不尽简单。“依”在汉语中有依照、依据的意思,“治”则有治理的意思。“法”虽只只是一字,但包含的意义却很多。具体地说,“法”包括宪法、教育法律法规、教育部门的规章制度、教育法规和学校自己所制定的规章制度,这些都是适用的基础。在各种学术著作或者研究文集中,对“法”字做了深入的探讨。有的学者认为广义的教育法是指虽有有关社会主体的教育行为以及教育权利和义务的宪法性规范、规律、法规、规定和其他教育规范性文件的总称;狭义的则仅指教育法律,即教育基本法和单行法律。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概念上的教育法律,是由国家权力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校”一字,单从字面上看只是学校的简称,但从名称深入到概念,会发现“校”不仅指学校这一教学教育单位,更包括学校的教师、学生、校园环境等等内在含义。

(二)依法治校与依法治教的关系

依法治教是党中央提出的依法治国方针在教育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坚持四个原则,分别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教育法作为法律和法规在教育领域的体现,也必然要遵守这四项依法治国的基本规则,这也是教育法实施的最基本要求。依法治教的目的就是要实现教育的法治化。对于何为法治化,相关学者的论著中也给予了定义,法治化是教育法律化和制度化的简称。

二、依法治校的重要性

法律制度在国家中的地位不言而喻,而依法治校的地位在学校日常管理和教育中,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与地位。[3]

(一)实行依法治校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总结了新中国建立后的历史经验,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成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实践表明,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才能保障人民民主,才能制裁国内外反社会主义势力的反抗和破坏,才能管好各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保障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只有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才能有国家的长治久安,才能顺利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大业。

(二)实行依法治校是由学校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决定的。

在现代社会,教育早已超出私人事物的范围,而是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经济、社会、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实力和发展,关系到一个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战略大事,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成败的一个重要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培养出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对于教育的各项要求必须运用法律的手段保证其实现。发展教育事业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而学校的设置、教师、经费、校舍等办学条件的要求,也只能通过立法才能得到保证。

(三)依法治校是学校自身发展建设和形势发展的迫切要求 随着法制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学校依法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学校与学生,学校与家长,学校与社会经常发生这样那样的法律纠纷。不但关系到学校的直接利益,而且还影响到学校的形象和发展。迫切要求学校推进依法治校,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既要培养出知法守法会用法的合格人才,又要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四)依法治校有利于增强教育法律意识、促进教育法律建设,维护法律的效力。

我国教育法的颁布已有十几个年头,但是各个领域的法律制度的观念都仍没有深入人心,更毋宁说真正的落到实处:学校的法治观念和依法管理的意识还比较薄弱,依法治校的制度和措施还不健全,依法治校还没有完全成为学校的自觉行为。学校的负责教育工作的机构,通过遵法守法和按章程办事即维护法律的效力,会在客观上带来促进法制建设的作用,有利于运用法律手段调整、规范和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五)依法治校有利于提高行政管理水平,保障国家教育制度的实施。依法治校既要求按照学校的领导相应法律法规来办事,同时也要求根据具体情况产生适当的观念来处理问题。无论是通过学习法律法规还是将其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都给了依法治校的操作者以学习的机会,学以致用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通过主观上的带动,达到客观上的效果,以便能更好的适应国家进一步的战略和措施,为保障国家的教育制度的实施和保证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依法治校有利于维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依法治校有利于实现教育的公平,保证学校正确的办学方向;有利于全面推进学生和教育工作者素质教育,并保障相关各方的合法权益。依法治校的实际运用,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内部和校园外部环境,对于解决校长责任、义务等问题,教师晋升、聘任、待遇等问题,学生的危及、安全和家长等问题给予了一些规定,有利于纠纷和矛盾的减少尽快解决。教师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也能依法得到保障,从而形成良好的学校育人环境。稳定的环境才能创造和维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三、依法治校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以黑龙江省某小学为个案

在对适龄儿童采取的措施方面,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关注弱势群体,确保周边地区适龄儿童受教育率达100%,主要做法是:

1、关注学龄前儿童

为了准确了解周边地区学龄前儿童的情况,确保适龄儿童受教育率达100%,我们实行了对入学前儿童的走访制,每年的4月份,主抓学前班工作的领导(学校的副校长、教导处副主任)都进行“三走访”的工作:

第一,到学校周围的社区走访。学校相关人员来到委员会主任的家里,逐户查看辖区居民情况登记表,对有适龄儿童的家庭做到了心中有数。

第二,到学校周围的幼儿园走访。学校辖区共有11所个体幼儿园,工作人员逐个走访,对能在学校入学的儿童落实到了每个孩子的人头,为一年级的班级设置提供了可靠的第一手材料。

第三,到每个家庭走访。工作人员挨门挨户的走访,为每个家庭送上一份招生简章,宣传学校的招生政策。

2、关注残疾儿童

学校于1992年成立了培智班,先后有21名学生在此班就读,有13名学生学会了一些简单的知识,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这其中有2名学生已经走向社会、能够自谋职业,还有3名学生进入相应的年级随班就读,和健康的孩子一起正常学习。

3、关注流动人口子女

小学校周边地区的流动人口较多,学校对他们的子女免收借读费,对个别家庭生活非常困难的,学校还免收学生的学杂费、书费。上级主管部门也随时帮助这样的学生办理学籍。

4、关注特困学生

学校成立成立了 “爱浦基金会”,全体党员带头捐款,还吸收了学校、教育局、政府的捐资助学款,为特困生交学杂费、书费和购买学习用品。

通过以上大量的工作,学校的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一直是100%。

党校奥鹏远程教育中心 东北师大教育管理专业

下载党校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党校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党校论文(汇编)

    作为一名积极入党分子,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十分荣幸的参加了中南大学党校第23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我积极参加党校学习,认真做好每课笔记,每天进行思想行为......

    党校论文

    先进文化与青年成长 摘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青年的成长有积极引导作用。用先进文化把握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净化网络不良思想,举办丰富的文化活动,使青年精神得到......

    党校结业论文(范文大全)

    党校结业论文 敬爱的党组织: 一转眼,一个多月的党校学习就结束了,虽然时间不长,但我却受益匪浅。对于当党的理解我有了一个质的提升。 首先从党动机来看,经过肖芳林教授和金书......

    党校结业论文

    党校结业论文 通过党校学习,我对党、对党的事业又有了更多、更深的认识;也更坚定了自己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党的伟大事业去奋斗的信念。 尽管我还不是一名党员,甚至离党员的标......

    党校结业论文

    学生党校结业论文 1 我参加了由学院举办的第xx期发展对象培训班。 通过培训学习,使我提高了对理论学习的认识。特别是当前党和国家正在加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教育与加强和......

    1党校论文

    代表述职接受监督选民评议彰显民主摘要:《代表法》第四十五条第二项规定“由选民直接选举的代表应当以多种方式向原选区选民报告履职情况”。县创新开展人大代表向选民述职工......

    党校学习论文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做新时代大学生于峰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政协民盟民进联组会上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中提出:“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

    党校结业论文

    老师们精彩的演讲,睿智的思想无不让我们大开眼界,受益匪浅。许多老师结合自己这些年的经历,阐述了自己的所感所悟,及对人生一些重大问题的看法和如何在人生的征途中排除万难,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