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业产业化统计指标解释
龙头企业统计调查表
龙头企业 指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或流通,并通过各种利益联结机制与农户相联系,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实行一体化经营的企业。企业中农产品加工、流通的增加值占总增加值的70%以上。
统计范围 2009年度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
1、企业详细名称 指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后登记注册的企业全称。以报告期末的企业名称为准,不能填写企业简称。
2、经营类型 根据企业的主营业务情况,填写下列类型之一: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运销、农产品市场、农产品生产、农业科技、其他。
3、登记注册类型 指企业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的类型。填写下列类型之一: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联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其他内资企业,港澳台商合资企业、港澳台商合作企业、港澳台商独资企业,外商合资企业、外商合作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等。
4、所属行业类别 指企业从事的主要经营活动所属国民经济行业类别。农产品加工企业填写农产品加工行业类别,农产品运销、农产品市场、农产品生产、农业科技及其他类型的企业,选择“其他行业”。行业类别划分如下:
(1)农产品加工业
粮食加工,饲料加工,食用植物油加工,非食用植物油加工,制糖,畜禽屠宰,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水产品加工,蔬菜加工,水果加工,坚果加工,淀粉及淀粉制品的制造,豆制品制造,蛋品加工,其他农副食品加工;
焙烤食品制造,糖果、巧克力及蜜饯制造,方便食品制造,液体乳及乳制品制造,肉、禽类罐头制造,水产品罐头制造,蔬菜、水果罐头制造,其他罐头食品制造,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其他食品制造;
酒精制造,酒的制造,软饮料制造,精制茶加工,其他饮料制造; 烟草制品制造;纺织品制造;纺织服装、鞋、帽制造;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制造;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制造;家具制造;造纸及纸制品制造;
其他农产品加工。(2)其他行业
5、主营产品类别 填写销售收入占第一位的产品系列类别。农产品加工企业填写农产品加工品类别;农产品生产企业(包括种植、养殖企业)、农产品运销企业填写农产品类别;农产品批发市场填写农产品类别;农业科技型企业中的种子繁育企业填写农产品类别;其他类型的企业填写其他非农产品类别。主营产品类别划分如下:
(1)农产品加工品 谷物碾磨制品,饲料及宠物食品,食用植物油,非食用植物油,植物油制品,糖,鲜、冷、冻肉,动物油脂,可食用动物杂碎,熟肉制品,水产品加工制品,蔬菜加工产品,水果工产品,坚果加工产品,淀粉及淀粉制品,豆腐及豆制品,蛋制品;焙烤食品,糖果、巧克力及蜜饯,方便食品,液体乳及乳制品,肉、禽类罐头,水产品罐头,蔬菜、水果罐头,其他罐头食品,调味品,发酵类制品,营养、保健食品,冷冻饮品及食用冰,食品添加剂,食品用其他原料;酒及酒精,软饮料,精制茶及茶制品,其他饮料;烟草制品;纺织产品;服装、鞋、帽;皮革、毛皮及其制品;木材及木、竹、藤、棕、草制品;家具;纸及纸制品;其他农产品加工品;
(2)初级农产品
农产品谷物,薯类,油料,豆类,棉花,麻类,糖料,烟草,其他植物原料及产品,农作物副产品;蔬菜,食用菌,花卉,其他园艺产品;水果,茶叶,饮料作物,香料原料,中药材;林产品;牛及其产品,羊及其产品,其他牲畜及其产品,猪及其产品,禽类及其产品,兔及其产品,其他家养动物及其产品;水产品;其他农产品。
(3)非农产品
6、主要农产品原料类别 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消耗的主要农产品原料或经营的主要产品所属农业类别。填写最主要的一种农产品原料类别。这一指标主要是反映各种类型的龙头企业与农业的关联情况。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龙头企业,都要找到其所属的农业产业类别,以便考察其带动能力。农产品加工企业填写主要农产品原料类别,农产品运销企业填写主要经营农产品类别,农产品批发市场填写主要交易农产品类别,农产品生产企业填写主要产品类别,农业科技型企业中的种子繁育企业填写主要产品类别,其他类型的企业填写主要服务农业类别。产业类别选择要遵从习惯,如:种草养牛的,突出养殖环节,选择“牛及其产品”。企业内部从事一条龙生产的,还要突出关键环节,如:养鸡宰杀加工一条龙的,选择“禽类及其产品”;以饲料加工为主兼营养殖加工的,选择“谷物”或其他农产品。原则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要突出主营产品生产的前一个环节。填到括号内的二级类别。作这种限制,主要是为了数据分类汇总方便。农产品原料类别划分如下:
粮食类(稻谷、小麦、玉米、谷子、高粱、其他谷物,大豆、其他豆类,马铃薯、木薯、其他薯类,青稞、荞麦、其他粮食);油料类(花生、油菜籽、芝麻、向日葵籽、胡麻籽、茶籽、其他油料);棉麻类(棉花,黄麻、红麻、苎麻、大麻、亚麻、其他麻类,其他植物性纺织原料);糖类(甘蔗、甜菜、其他糖类);烟叶;药材类(枸杞、人参、西洋参、五味子、天麻、其他药材);蔬菜瓜果(番茄、胡萝卜、榨菜、莲藕、山药、辣椒、葱、姜、蒜、魔芋、时令鲜蔬,黄瓜、南瓜、其他菜用瓜,西瓜、甜瓜、白兰瓜、哈密瓜、脆瓜、其他果用瓜,平菇、香菇、金针菇、双孢菇、其他食用菌类,其他瓜菜);花卉苗木(花卉、苗木);其他作物(染料、绿肥作物、饲料作物、苇子、蒲草,其他作物);茶(红茶、绿茶、乌龙茶、普洱茶、其他茶);桑;水果类(苹果、梨、柑橘、橙、香蕉、草莓、蓝莓、树莓、菠萝、葡萄、槟榔、枇杷、橄榄、猕猴桃、龙眼、荔枝、芒果、桃、石榴、枣、其他水果);热带作物(橡胶、咖啡、椰子、腰果、香料作物、其他热带作物);其他种植业产品类。
大牲畜类(肉牛、奶牛、马、驴、骡、骆驼、其他大牲畜);猪;羊(肉山羊、奶山羊、绒山羊,绵羊);禽类(肉鸡、蛋鸡,肉鸭、蛋鸭,鹅,珍禽,其他家禽);兔(肉兔、毛兔);特种动物(蜂、蚕、貂、银狐、麋鹿、马鹿、其他特种动物);其他畜牧业产品类。
水产品类(鱼类、虾类、贝类、蟹类、藻类、其他水产品)。
林产品类(木材、竹材、生漆、棕片、五倍子、松脂、笋干、油桐籽、乌桕子、核桃、板栗、花椒、胡椒、其他林产品)。其他农产品类(作物良种、种畜、种禽、水产种苗、林果种苗、其他良种,其他)。
7、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级别 划分为国家级、省级、市地级、县级及其他五种。
8、与基地农户的主要利益联结方式 指企业在与基地农户利益关系上的联结方式,划分为合同制、合作制、股份合作制、其他方式四种。每个企业只填最主要的一种联结方式。
合同制 指龙头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通过合同等契约方式向农户收购农副产品等,合同双方具有明确的权利、义务关系,合同具有法律效力。产业化生产基地和农户按合同要求进行生产,龙头企业按合同收购农产品,并及时按约定结算。
合作制 指在产业化组织内部,产业化龙头企业或中介组织等将农副产品加工、运销等增值的一部分利润按一定的方式(如按交易量)返还给农户。也包括实行二次分配。
股份合作制 指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产业化组织按照股金比例进行利润分红。
其他形式 指以上四种形式之外的利益联结方式。
9、基地建设过程中主要签约对象 划分为县级农业技术服务部门、乡镇农业技术服务部门、村委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经纪人、专业大户、分散农户、其他。
10、是否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龙头企业以法人社员的身份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填写是,其他情况填写否。
11、是否有进出口经营权 进出口经营权是指经外经贸主管部门批准有独立开展进出口业务的权限,委托其他企业或进出口商代理进出口等情况属无权。
12、高新技术企业级别 划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及其他四种。
13、是否建有省级以上研发中心 企业研发中心泛指建在企业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及其他研究开发机构。
14、是否有通过计量认证的质检机构 计量认证是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及可靠性进行的一种全面的认证及评价。取得计量认证合格证书的检测机构,允许其在检验报告上使用CMA标记;有CMA标记的检验报告可用于产品质量评价、成果及司法鉴定,具有法律效力。
15、是否通过ISO9000、HACCP、GAP、GMP等质量体系认证 企业通过ISO9000、HACCP、GAP、GMP中任一种质量体系认证,可填写是,其他情况填写否。
16、主营产品是否获得“三品”认证 企业获得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中任一种认证,可填写是,其他情况填写否。
有机食品 指来自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标准生产加工,并且通过合法的、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
绿色食品 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无公害农产品 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最终产品符合无公害食品标准和规范,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识的食品。
17、主营产品是否获得省以上名牌或著名(驰名)商标 企业主营产品获得全国或省级名牌产品、驰名商标、名牌农产品中任一种证书,可填写是,其他情 况填写否。
中国名牌产品 中国名牌产品证书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中国驰名商标 中国驰名商标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颁发。
中国名牌农产品 中国名牌农产品证书由农业部中国名牌农产品推进委员会颁发。
18、资产总额 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全部资产。包括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及递延资产、其他长期资产等,即为企业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总计合计项。
19、净资产 就是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分积、未分配利润。净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资产总额-负债总额。
20、固定资产 指企业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清理、在建工程、待处理固定资产损失所占用的资金合计,即为企业资产负债表的固定资产合计。
21、营业收入(销售总收入)指企业在报告期内累计销售产品的销售收入和提供劳务等主要经营业务取得的业务收入总额。
22、出口创汇额 指企业在报告期内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出口产品和服务获得的外汇收入总和。包括委托其他企业或进出口商代理出口的情况,与进出口经营权无关。出口创汇是按美元计算的出口总额。
23、税后利润总额(净利润)指企业在报告期内累计实现的利润总额,为收入减去费用、企业所得税后的净额。亏损用“-”表示。
24、上缴税金 指企业在报告期内应缴纳的各种税金,包括增值税、所得税等。
25、从业人员(员工人数)指报告期内在企业工作,取得工资或其他形式的劳动报酬的全部人员。包括企业正式职工、长期聘用的临时工、季节性临时工等。
26、季节性临时工 指使用期限不超过1年的临时性、季节性用工,主要指企业根据生产需要季节性使用的农民工。
27、工资总额 指在报告期内直接支付给在岗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由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和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六部分组成。
28、当年税收减免额(不包括出口退税)指按照国家的优惠政策,企业在报告期内享受的税收减免额,但不包括出口退税额。
29、当年获得财政扶持资金额 指企业获得政府给予的补贴、补助、奖励、贷款贴息等各类扶持资金总额。
30、年末银行贷款余额 指报告期末企业从各级银行或信用社取得的各种贷款余额。
31、当年实际利用境外(国外)资金额 指企业在报告期内通过对外借款、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以及用其他方式筹措的境外现汇、设备、技术等。
32、当年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额 指在报告期内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额。
33、专职研发人员 指报告期内企业职工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总数。包括在科学技术领域内工作的科研人员、技术人员、科研辅助人员、科技管理人员和从事科学技术教学人员。
34、当年研发经费数额 指企业在报告期内从各种渠道筹集到的计划用于新产品研发活动的经费,包括政府资金、企业资金、金融机构贷款、国外资金和其他资金等。
35、拥有发明专利数 指企业作为专利人在报告期内拥有的、经国内外专利行政部门授权且在有效期内的发明专利件数。
36、主要农产品原料采购值 指用货币表示的企业在报告期内收购的主要农产品原料的价值。
37、主要农产品原料基地采购值 指用货币表示的企业在报告期内直接从基地农户手中收购的主要农产品原料的价值。
38、合同总额 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通过合同等契约方式向基地和农户收购各类农产品原料订立的合同金额,合同双方具有明确的权利、义务关系,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原料生产基地和农户按合同要求进行生产,龙头企业按合同收购农产品,并及时按约定结算。
39、订单总额 指龙头企业与基地和农户没有建立起长期、稳定、紧密的合作关系,没有订立长期合同,而是根据市场情况,主要依靠当年与基地和农户新订立的合同或协议签订的总金额。
40、履约订单成交额 指全年全部或部分完成的订单成交金额。
41、农产品生产基地 是指农产品生产区域相对集中,具有一定规模并为龙头企业或其他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提供农产品的生产区域。
42、自建自管基地规模 是指企业直接投资建设,直接经营管理的基地。
43、合同订单基地规模 是指企业与农户、乡村组织、中介组织、经纪人等签订订单而建立的原料基地。
44、其他形式基地规模 是指企业没有签订原料收购订单,直接从市场上采购原料而带动的基地,应根据实际采购数量合理推算基地规模。
45、种植面积 以农作物、桑树、茶树、果树、林木等种植及其产品加工、运销为主的企业,填写年末农产品生产基地实际占用的耕地、林地、园地面积。种植面积是露地、园地、温室、大棚等面积之和。单位为标准亩。
46、牲畜养殖量 以牛、马、驴、骡、猪、羊、兔等牲畜养殖及其产品加工、运销为主的企业,填写年末农产品生产基地牲畜养殖量。肉用畜按出栏量填写,种畜或乳用畜按存栏量填写。牛、马、驴、骡、猪、羊等牲畜单位为头、只、匹,兔单位为万只。
47、禽类养殖量 以鸡、鸭、鹅、珍禽等禽类养殖及其产品加工、运销为主的企业,填写年末农产品生产基地禽类养殖量。肉用禽按出栏量填写,种禽或蛋用禽按存栏量填写。单位为万只、万羽。
48、水产养殖面积 以水产养殖、加工、运销为主的企业,填写年末农产品生产基地占用的水面面积。水产品养殖面积指人工投放鱼、虾、蟹、贝、藻等苗种并经常进行饲养管理的水面面积。单位为标准亩。
49、特种动物养殖量 以蜂、蚕、貂、银狐、麋鹿、马鹿等特种动物养殖及其产品加工、运销为主的企业,填写年末农产品生产基地特种动物养殖量。蜂单位为万箱,蚕单位为万张,其他单位为万只。
50、畜禽出栏数 指报告期内各种类型生产单位和住户饲养的,已屠宰或出售的全部畜禽数量。包括交售给国家、集市上出售以及自食的部分,但出售或食用的仔畜不包括在内。
51、畜禽存栏数 指报告期初、期末各种类型生产单位和住户饲养的全部畜禽存栏数量。
52、对农产品原料基地投入总额 指报告期内企业在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农 5 民培训、生产资料垫付及其他方面的投入总额。
53、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包括生产道路修建,隔离、防护设施(围墙)建设,农田水利、电力设施建设,房屋设施(棚舍)建设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54、农民培训投入 包括宣传材料、现场指导、专题讲座、岗前培训等各种培训投入。
55、生产资料垫付 包括免费提供或赊销的种子(种苗)、肥料(饲料)、农药(兽药)及其他生产资料。
56、其他投入 指除上述三项投入之外,龙头企业通过其他形式对农产品原料基地的投入,包括疫病防治、质量监控、基地认证、配套服务、灾害补偿等投入。
57、带动基地农户总数 指企业采取各种利益联结方式,带动农民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农户总数。
58、带动基地农户增收总额 指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农户从事产业化生产比从事其他生产或不参加产业化生产当年多增加的收入。包括实行保护价收购差价金额、实行合作制返还利润金额、实行股份合作制分红金额、实行租赁经营支付土地租金金额、吸收农民务工支付工资金额及采取其他方式带动农民增收金额。
59、实行保护价收购差价金额 指合同制龙头企业在市场低迷情况下,按照最低保护价收购基地农户的农产品原料,与按照市场价收购相比多支付的差价总额。最低保护价是龙头企业为保护基地农户利益而规定的农产品最低收购价格,当市场价格低于最低收购价格时,企业按照最低收购价格敞开收购。
60、实行合作制返还利润金额 指合作制龙头企业按照与基地农户约定的方式,向农户返还加工、流通环节利润的总额。
61、实行股份合作制分红金额 指股份合作制龙头企业按照基地农户入股股金比例分配利润的总额。
62、实行租赁经营支付土地租金金额 指龙头企业租赁和经营农户承包地,向农户支付的租金总额。
63、吸收农民务工支付工资金额 指龙头企业雇佣农民在自建或自属基地务工以及在企业务工,向农民支付的劳动报酬总额。
64、其他方式带动农民增收金额 指除上述五种形式之外,龙头企业通过其他形式促进基地农户增收的金额,包括带动农民从事农产品运销、贮藏等相关服 务所取得的收入金额。
第二篇:农业产业化统计指标解释
附件5
农业产业化统计指标解释
表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情况调查统计表
本表统计范围:龙头企业(只统计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包括已登记注册和未登记注册的,只统计年经营收入50万元以上);农产品市场(只统计年交易额1000万元以上);其它农村经纪人和专业大户等(只统计个人年销售收入10万元以上)。
本表统计程序:从县级起报,县级报表上报市级;市产业化办公室审核汇总,上报市级数据给自治区农业厅产业化办公室;县级报表由市、县产业化办公室各存档一份。
一、农业产业化组织总数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指以市场为导向,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产品市场等把分散的农户与国内外市场联接起来,各利益主体按照合同约定、合作、股份合作等形式,利益互补,风险共担,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的一种组织经营形式。
产业化组织(代号1):指由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等通过多种方式联结农户,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的组织。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指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或流通,并通过各种利益联结机制与农户相联系,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实行一体化经营的企业。
龙头企业包括农产品市场,为了解农产品市场的数量和经营效益,本表在以下三处地方将非市场型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市场分开统计:(1)代号21和25;(2)代号77~81和86~88;(3)代号116和118。其余涉及龙头企业的指标均包括农产品市场。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指由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的农民,为取得规模效益或抗衡经济领域中的垄断力量,自愿组织起来,对内自我管理和服务,对外参与市场竞争,以增加成员收入为目的的组织 形式。
(一)按利益联结方式划分
利益联结方式(代号2):指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各主体,形成一定的利益关系或结为利益共同体的手段或方式。利益联结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合同制(代号3):指产业化组织通过合同等契约方式向农户收购或销售农副产品,合同双方具有明确的权利、义务关系,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基地农户能按合同要求进行生产和出售产品,产业化组织能按合同提供服务、收购农产品并及时结算。
订单关系(代号4):指产业化组织与农户通过书面合同或协议明确农产品生产、收购等事项的形式。
与农户直接签定合同带动农户数(代号5):指产业化组织直接与一家一户农户签订收购和销售合同的农户总数。
与专业大户签定合同带动农户数(代号6)。
与乡、村签定合同带动农户数(代号7):与村签定合同是指产业化组织与村委会签定收购或销售合同,由村委会组织农户完成合同的方式。与乡签定合同是指企业与乡(镇)政府(或有关部门)签定收购或销售合同,由乡(镇)政府(或有关部门)组织农户完成合同的方式。带动农户数是指企业签定合同的所有村或乡带动的农户总和。
与中介组织签定合同带动农户数(代号8):与中介服务组织(包括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签定合同是指企业与各类中介服务组织包括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等签定收购或销售合同,由中介服务组织或合作组织完成合同的方式。带动农户数是指企业签定合同的所有中介服务组织带动的农户数总和。
年履约订单成交额(代号9):指全年全部或部分完成的订单成交金额,若成交金额超过原订单总额,请按原订单总额填写。
年订单总额(代号10):指全年签订订单的资金总额。合作制(代号11):指产业化组织与基地农户建立了较密切的长期合作关系,并按一定的方式(如按交易量)将一部分农副产品加工、运销等增值的利润返还给农户(包括实行二次分配)。
联合办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农户数(代号12):指企业牵头兴办合作组织,通过合作组织带动农户数的总和。
建立长期产销合作关系带动农户数(代号13):指产业化组织与基地农户建立了三年以上的产销合作关系,产业化组织对基地农户采取多种方式实行利益返还,农户完全按照产业化组织要求进行生产、销售的农户总和。
其他方式合作带动农户数(代号14):指产业化组织通过中介组织(包括经纪人)带动,通过投资合作开发,出租和租赁形式、实施技术指导等各种形式与基地农户建立起稳定的合作联系带动的农户总和。
股份合作制(代号15):指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产业化组织按照股金比例进行利润分红。
直接入股农户数(代号16):指农民以土地承包权、资金、生产设备、产品等资产直接参股入股企业股份,并通过股份取得收益的农户总数。
合作社入股带动农户数(代号17):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股入股企业股份并通过得股份取得收益,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内部能享受股份收益的农户总数。
以上各种类型都不属于的,填写其他方式带动农户数。一个产业化组织的利益联结方式(合同制、合作制、股份合作制、其他方式)可能同时有几种,只填占主导地位的一种。但是,请将不同方式带动的农户数分别填写到相应指标栏内。
(二)按组织类型划分
非市场类龙头企业带动型(代号21):指以农副产品生产经营企业为龙头,带动农民从事产业化生产的组织形式。主要表现形式是公司加农户、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等。该指标只统计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数量。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代号23):指由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农户从事产业化生产的组织形式。该指标只统计年经营收入50万元以上的合作经济组织数量。该指标与表三《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情况统计表》中“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总数(代号1)”一致。
规模以上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代号24):指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有组织章程,登记在册会员50户以上或年经营收入100万元以上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农产品市场带动型(代号25):指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龙头,形成主导产业,联接千家万户,实行产销一体化经营的组织形式。该指标只统计年交易额10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市场数量。
其它类型(代号27):指上述三种类型以外符合产业化经营条件的组织形式。该指标只统计个人年销售收入10万元以上的农村经纪人和专业大户等数量。
农村经纪人(代号28):指围绕产业化经营,在农村专门从事农产品产加销中介服务的公民、法人等。
专业大户(代号29):指在产业化经营中专门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并能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发展生产的农户。
二、产业类型
(一)种植业(代号31):指以种植业产品为对象,实行一体化经营的组织。
(二)畜牧业(代号44):指以畜禽产品为对象,实行一体化经营的组织。
(三)水产业(代号51):指以淡水或海水中各种养殖或捕捞产品为对象,实行一体化经营的组织。
(四)其它产业(代号52):指除上述各产业以外的产业化组织。
三、产业化组织规模
(一)资产
资产总额(代号55):指各类产业化组织截止年底内部会计报表反映的各种资产的合计额。其中,合作经济组织资产总额只统计合作组织自有资产,会员的个人资产不统计。
固定资产净值(代号57):指各类产业化组织截止年底内部会计报表反映的所有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即固定资产原值减去累计折旧后的差额。其中,合作经济组织固定资产净值只统计合作组织自有固定资产,会员的个人固定资产不统计。
固定资产合计(代号59):指各类产业化组织截止年底内部会计 报表反映的固定资产净值与在建工程的总和。其中,合作经济组织固定资产只统计合作组织自有固定资产,会员的个人固定资产不统计。
(二)带动农户
带动农户数(代号63):指全年各类产业化组织通过各种利益联结方式和辐射作用,带动农民从事产业化经营的农户数。其中通过订单形式带动农户数需在“订单带动农户数(代号64)”中单列出来。
(三)带动农户类型
龙头企业直接带动农户数(代号66):指龙头企业通过与其签订合同、承诺,或通过口头约定等形式,为其提供系列服务,明确收购保护价回收其农产品用于加工或销售的农户数,以及固定为企业生产原料的农户数。
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农户数(代号67):指由于龙头企业的影响作用,企业或原料基地周边地区的农户受影响而从事相同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农户数,该部分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没有形成明确、稳定的提供农产品和收购农产品关系。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登记在册会员数(代号68)。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设立有会员登记本,在里面所记录的会员数。该指标统一以户为单位,一户家庭成员不管多少人加入同一合作组织,均按一个会员计算。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辐射带动农户数(代号69):指除会员外,为合作经济组织生产原料的农户数。
(四)生产基地
生产基地数(代号71—74):指直接为产业化组织提供农副产品原料的基地种植面积、畜禽饲养量或水产养殖面积等。
四、产业化组织效益
(一)非市场类龙头企业效益
销售收入(代号77):指企业全年实现的销售收入总额。利润总额(代号78):指企业全年实现的利润总额。净利润(代号79):指企业全年实现净利润总额。创汇(代号80):指企业全年创汇总额。
上缴税金(代号81):指企业全年交纳的各项税款总额。
(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效益
销售收入(代号83):指合作经济组织统一收购会员农产品后统一销售实现的收入总额。不由合作组织统一收购、销售产品的收入不计入。该指标与表三《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情况统计表》中“产品销售收入(代号229)”一致。
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收入(代号84):指《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中所指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收购社员农产品后统一销售实现的收入总额。不由合作社统一收购、销售产品的收入不计入。该指标与表三《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情况统计表》中“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销售收入(代号230)”一致。
(三)农产品市场效益
交易额(代号86):指全年进场交易各类农产品的总成交额。净利润(代号87)、上缴税金(代号88):指市场本身经营管理的净利润和上交税金,不包括进场经营户的收支。
(四)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获得总收入(代号89):指各类产业化组织收购农户农产品支付的货款以及对农户的利润返还、股金分红总额。该指标不计算平均数。
(五)龙头企业带动农户效益
龙头企业直接带动农户户均纯收入(代号91):指企业直接带动的农户由于企业收购其农产品、为其提供服务等而获得的总收入,扣除农户生产此部分农产品成本后的户均数。在其它方面获得的收入不计算在内。
龙头企业直接带动农户户均比上年增收(代号92):指上面指标(代号91)的本年数与上年数对比的增减数。在其它方面获得的收入不做对比,下同。
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农户户均纯收入(代号93):指企业辐射带动的农户由于企业收购其农产品而获得的总收入,扣除农户生产此部分农产品成本后的户均数。在其它方面获得的收入不计算在内。
(六)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农户效益
会员户均纯收入(代号96):指会员由于合作经济组织收购其农产品、为其提供服务等而获得的总收入,扣除会员生产此部分农产品 成本后的户均数。在其它方面获得的收入不计算在内。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辐射带动农户户均纯收入(代号98):指为合作经济组织生产原料的非会员农户由于合作经济组织收购其农产品而获得的总收入,扣除其生产此部分农产品成本后的户均数。在其它方面获得的收入不计算在内。
五、对龙头企业扶持
(一)银行贷款(代号101):指全年各级银行或信用社对龙头企业的各种贷款总额。
(二)财政扶持资金(代号105):指全年各级财政对龙头企业的扶持资金总额。
农业产业化财政专项扶持资金(代号106):指全年各级政府明确划块用于扶持龙头企业的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总额。
(三)税收减免额(代号111):指按照国家优惠政策,龙头企业实际享受的税收减免额,但不包括出口退税额。
六、其它
(一)产业化组织从业人数(代号115):指年末产业化组织的从业人员数。
(二)利用外资龙头企业数(代号123):指利用国外资金的龙头企业数。
(三)利用外资额度(代号124):指国外投资商对龙头企业的投资额。
(四)自治区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数(代号125):指国家和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总数。
(五)市级重点龙头企业数(代号126):指各市已经认定的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总数。
表
二、国家和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调查统计表
本表统计范围:国家和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本表统计程序:本表由各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发给辖区内的国家和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由各企业填写上报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各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负责审核汇总,汇总表(包括各企业数据)上报自治区农业厅产业化办公室。
从业人数(代号128):企业年末的从业人员数。
资产总额(代号131):企业截止年底内部会计报表反映的各种资产的合计额。
固定资产净值(代号132):企业截止年底内部会计报表反映的所有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即固定资产原值减去累计折旧后的差额。
固定资产合计(代号133):企业截止年底内部会计报表反映的固定资产净值与在建工程的合计数。
销售收入(代号134):企业全年实现的销售收入总额。利润总额(代号135):企业全年实现的利润总额。净利润(代号136):企业全年实现净利润总额。上缴税金(代号137):企业全年交纳的各项税款总额。出口创汇(代号138):企业全年出口产品创汇总额。税收减免额(代号139):按照国家优惠政策,企业实际享受的税收减免额,但不包括出口退税额。
财政扶持资金(代号142):全年各级财政资金对企业的扶持总额。
申请银行贷款(代号147):企业全年向各级银行或信用社申请各种贷款的总额。
实际获银行贷款(代号148):企业全年从各级银行或信用社实际获得的各种贷款总额。
申请建设用地(代号149):企业由于厂区扩建向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申请建设用地的总面积。
实际获批用地(代号150):企业厂区扩建实际得到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批准的总面积。
直接带动农户(代号151):企业通过与其签订合同、承诺,或通过口头约定等形式,为其提供系列服务,明确收购保护价回收其农产品用于加工或销售的农户,以及固定为企业生产原料的农户。
收购所有农产品支付的货款(代号153):企业向农户收购用于加工或销售的全部农产品所支付的货款总额。
直接带动农户销售农产品获得的纯收入总额(代号155):企业直接带动的农户给企业提供原料农产品或加工农产品,当年获得的纯收入总额,该指标不计算平均数。
在企业就业的农民(代号156):在企业从事长期或短期工作的农民工。
在企业就业的农民年收入总额(代号158):企业发放给在企业就业的农民工的工资、工钱,奖金、分红等总额。
附报指标
企业主营产品:填写企业产品销售收入排在前三位的产品名称。
主营产品的主要原料类别:请按照以下主要原料类别填写(一级类别只能填写一个,二级类别可填写一至两个):粮食类(小麦、稻米、玉米、其它);油料类(油菜、花生、大豆、其它);棉麻类(棉花、亚麻、其它);糖类(甘蔗、甜菜);水果类(苹果、柑橘、梨、葡萄、桃、菠萝、其它);蔬菜类(番茄、胡萝卜、食用菌、其它);林特产品类(花卉、茶叶、中草药、山野菜、其它)、肉类(猪肉、牛肉、羊肉、鸡肉、鸭肉、其它);蛋类(鸡蛋、鸭蛋、其它);乳类(牛乳、其它);皮及皮毛制品类(皮革、羽绒、其它);水产品类(鱼类、虾类、贝类、其它);其它(种子、其它)。括号内的为二级类别名,请加括号填写,如糖业企业在此项填写糖类(甘蔗),苹果、菠萝果汁加工企业填写水果类(苹果、菠萝)。
基地所在地:填写主营产品的主要原料基地所在县。最多填写三个地点。
表
三、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情况统计表
本表统计范围:只统计年经营收入50万元以上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包括已登记注册和未登记注册的。
本表统计程序:从县级起报,县级报表上报市级;市产业化办公室审核汇总,上报市级数据给自治区农业厅产业化办公室;县级报表由市、县产业化办公室各存档一份。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总数(代号161):指由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的农民,为取得规模效益或抗衡经济领域中的垄断力量,自愿组织起来,对内自我管理和服务,对外参与市场竞争,以增加成员收入为目的的组织数。该指标与表一《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情况调查统计表》中“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代号23)”一致。
统一收购会员农产品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数(代号162):指对会员农产品进行统一收购和销售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数。
产加销综合服务(代号193):指为会员提供生产、初加工、储藏、包装、销售各环节服务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数。
加工服务为主(代号194):指主要为会员开展产品加工服务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数。
仓储服务为主(代号195):指主要为会员开展仓储服务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数。
运销服务为主(代号196):指主要为会员开展运输、销售服务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数。
技术、信息服务(代号197):指主要为会员提供技术、市场信息等服务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数。
已登记注册(代号200):指已在工商部门、农业部门、民政部门及其它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数。
农民(代号206):指由农民发起成立的合作经济组织数。企业(代号207):指由企业牵头成立的合作经济组织数。农技服务组织(代号208):指由农技服务组织牵头成立的合作经济组织数。
基层供销社(代号209):指由基层供销社牵头成立的合作经济组织数。
基层科学技术协会(代号210):指由基层科学技术协会牵头成立的合作经济组织数。
村党支部或村委会(代号211):指由村党支部或村委会牵头成 立的合作经济组织数。
会员农产品总产量(代号214):指合作经济组织本组织所有会员生产的农产品总量。该指标计量单位统一为吨,单位不一致的(如家禽用羽计量)请换算为吨。
统一收购会员农产品总产量(代号216):指合作经济组织本对会员农产品进行统一收购的数量。该指标计量单位统一为吨。
代购农用资料总量(代号218):指合作经济组织本为会员代购的农用资料数量。该指标计量单位统一为吨。
培训会员情况(代号220):指合作经济组织本对会员进行培训的累计人次。
资产(代号223):指合作经济组织截止年底内部所有资产的总额。只统计合作组织自有资产,会员的个人资产不统计。
固定资产净值(代号224):指合作经济组织截止年底内部所有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即固定资产原值减去累计折旧后的差额。只统计合作组织自有固定资产,会员的个人固定资产不统计。
负债(代号225):指合作经济组织截止年底内部各种债务总额。所有者权益(代号226):指投资者对合作经济组织净资产的所有权。所有者权益等于资产减去负债后的差额。
产品销售收入(代号229):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统一收购会员农产品后统一销售实现的收入总额。不由合作组织统一收购、销售产品的收入不计入。
总支出(代号231):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本统一收购、销售会员农产品发生的全部支出。
上缴税金(代号232):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本缴纳的各种税金总额。
本年盈余(代号233):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本实现的收益,即上面的产品销售收入减去总支出再加上其它净收入的总额。
累计盈余(代号235):指以前盈余的剩余额与本年盈余的合计数。
二次返还会员盈余总额(代号237):指本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从累计盈余中按会员农产品交易量等返还给会员的总金额。
会员股金分红总额(代号239):指本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从累计盈余中按股金分配给会员的红利总额。
实行二次盈余返还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数(代号242):指按会员农产品交易量等实行盈余二次返还的合作经济组织个数。
实行会员股金分红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数(代号243):指按股金分配给会员红利的合作经济组织个数。
有实体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数(代号244):指办有经营实体且经营实体正常运作的合作经济组织个数。
有风险基金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数(代号245):指针对会员生产经营设立有风险基金的合作经济组织个数。
财政扶持资金(代号246):指全年各级财政资金对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总额。
获金融机构贷款(代号251):指全年各级银行或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对合作经济组织的各种贷款总额。贷款主要包括三种方式:合作经济组织直接贷款、合作经济组织为会员担保贷款、龙头企业为会员担保贷款。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直接贷款(代号252):指金融机构直接向合作经济组织贷款。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为会员担保贷款(代号253):指金融机构与合作经济组织签定协议,由合作经济组织进行担保,金融机构将贷款发放给会员的小额农贷。
龙头企业为会员担保贷款(代号254):指龙头企业与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生产经营,由龙头企业担保,金融机构将贷款发放给会员的小额农贷。
经费(代号255):指合作经济组织开展日常各项业务活动的经费,经费来源包括收取会员会费、盈余提取、其它单位或个人赞助等。
会员会费(代号256):指本合作经济组织向全体会员收取的会费总额。
盈余提取(代号257):指本合作经济组织从累计盈余中提取的经费总额。
赞助(代号258):指其它单位或个人对合作经济组织的赞助,包括捐赠。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全体会员总收入(代号260):指由于合作经济组织收购会员农产品支付的货款以及盈余返还、股金分红等的总额。这个指标不计算平均数。
表
四、合作之星和联合会会员情况统计表
本表统计范围:自治区先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合作之星)和自治区农联会员,各市管辖名单附后。
本表统计程序:本表由各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发给辖区内的先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由各合作经济组织填写上报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各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负责审核汇总,汇总表(包括各合作组织数据)上报自治区农业厅产业化办公室。
登记在册会员(代号262):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设立有会员登记本,在里面所记录的会员数。该指标统一以户为单位,一户家庭成员不管多少人加入同一合作组织,均按一个会员计算。
会员农产品总产量(代号264):指合作经济组织本组织所有会员生产的农产品总量。该指标计量单位统一为吨,单位不一致的(如家禽用羽计量)请换算为吨。
统一收购会员农产品总产量(代号265):指合作经济组织本对会员农产品进行统一收购的数量。该指标计量单位统一为吨。
资产总额(代号266):指合作经济组织截止年底内部各种资产的合计额。只统计合作组织自有资产,会员的个人资产不统计。
固定资产净值(代号267):指合作经济组织截止年底所有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即固定资产原值减去累计折旧后的差额。只统计合作组织自有固定资产,会员的个人固定资产不统计。
产品销售收入(代号268):指合作经济组织统一收购会员农产品后统一销售实现的收入总额。不由合作组织统一收购、销售产品的收入不计入。
产品销售成本(代号269):指合作经济组织统一收购、销售会员产品所产生的成本。
管理费用(代号270):指合作经济组织统一收购、销售会员产品过程中开展管理活动产生的各项费用,包括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差旅费等。
本年盈余(代号271):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本实现的收益,即上面的产品销售收入减去产品销售成本、管理费用再加上其它净收入的总额。
累计盈余(代号272):指以前盈余的剩余额与本年盈余的合计数。
二次返还会员盈余总额(代号273):指本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从累计盈余中按会员农产品交易量等返还给会员的总金额。
会员股金分红总额(代号274):指本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从累计盈余中按股金分配给会员的红利总额。
会员户均纯收入(代号275):指会员由于合作经济组织收购其农产品、为其提供服务等而获得的总收入,扣除会员生产此部分农产品成本后的户均数。在其它方面获得的收入不计算在内。
辐射带动农户(代号277):指除会员外,为合作经济组织生产原料的农户数。
辐射带动农户户均纯收入(代号278):指为合作经济组织生产原料的非会员农户由于合作经济组织收购其农产品而获得的总收入,扣除其生产此部分农产品成本后的户均数。在其它方面获得的收入不计算在内。
各级财政扶持资金(代号280):是指全年各级财政资金用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总额。
获金融机构贷款(代号285):指全年各级银行或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对合作经济组织的各种贷款总额。贷款主要包括三种方式:合作经济组织直接贷款、合作经济组织为会员担保贷款、龙头企业为会员担保贷款。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直接贷款(代号286):指金融机构直接向合作经济组织贷款。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为会员担保贷款(代号287):指金融机构与合作经济组织签定协议,由合作经济组织进行担保,金融机构将贷款发放给会员的小额农贷。
龙头企业为会员担保贷款(代号288):指龙头企业与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生产经营,由龙头企业担保,金融机构将贷款发放给会员的小额农贷。
经费(代号289):指合作经济组织开展日常各项业务活动的经费,经费来源包括收取会员会费、盈余提取、其它单位或个人赞助等。
会员会费(代号290):指本合作经济组织向全体会员收取的会费总额。
盈余提取(代号291):指本合作经济组织从累计盈余中提取的经费总额。
赞助(代号292):指其它单位或个人对合作经济组织的赞助,包括捐赠。
各市辖区内合作之星和联合会会员名单
南宁市
宾阳县黎塘莲藕专业协会 邕宁那楼桑蚕茧专业合作社 南宁市农产品产销协会 广西水果行业协会 广西农产品产销协会
邕宁那马镇昌盛无公害蔬菜经济协会 横县桑蚕蘑菇行业协会 南宁市江南区茉莉花经纪人协会
横县大地种植业开发服务部 横县花茶协会
宾阳县黎塘汇农萝卜协会
柳州市
柳江县百朋镇怀洪村莲藕技术协会 柳城县六塘镇农民种养协会 鹿寨县寨沙镇寨沙村淮山协会 三江县八江乡布央村茶叶生产协会 柳江县葡萄技术协会
柳州市得利良种猪养殖发展协会
桂林市
全州县才湾镇天福联妇女葡萄协会
全州县绍水镇湘塔无公害优质早蜜梨联合协会 荔浦县马蹄营销协会 桂林荔浦县荔城镇食用菌协会 桂林(兴安)漓江果蔬协会 全州县食用菌协会
平乐县桥亭乡显堆村月柿柿饼协会 恭城县红岩生态月柿协会 恭城县平安乡北洞村水果销售协会 兴安南源禾花鱼协会
梧州市
蒙山县名优水果产业协会 岑溪市马路桂圆加工流通协会 蒙山县木薯产业协会 蒙山养猪专业协会 藤县和平镇粉葛协会 苍梧县石桥镇蔬菜协会
苍梧县石桥镇瘦肉型猪养殖协会
贺州市
八步区水果技术专业协会
贺州市八步区鹅塘镇塘面马蹄协会
富川县葛坡镇白牛村水果协会 贺州市八步区莲塘镇美仪水果协会 昭平县农村固定观察点茶叶协会 贺州市八步区大平瑶族乡养峰协会 贺州市八步区公会晒烟协会 贺州市八步区莲塘镇古柏村蔬菜协会 贺州市八步区水果专业技术协会 贺州市贺街镇农业科技信息协会 贺州市八步区贺街镇蔬菜协会 贺州市八步区贺街镇生猪流通协会
北海市
北海市铁山港区营盘镇营盘社区水产协会 合浦县家禽协会 北海珍珠商会
合浦常乐农副产品流通协会 合浦县崟丰果蔬产业股份合作社 合浦县石湾镇农副产品流通协会
钦州市
灵山县文利镇奶水牛养殖协会 浦北县香蕉协会
贵港市
桂平市官桥蔬菜协会
贵港市覃塘区石卡镇村面村甘蔗生产合作社
贵港市港南区瓦塘乡香江满村屯水果协会 桂平市农产品深加工合作社平南县大玉余甘果协会
玉林市
容县黎村家禽业协会
玉林良平水果合作社
北流市新圩供销社法国豆专业合作社 兴业县山心供销社茶叶专业合作社 玉林市六旺鸿大种养业协会 北流市山围蘑菇协会 容县千秋沙田柚协会 玉林市参皇养殖协会 玉林市罗江农产品流通协会 陆川县农业水产畜牧联合会 容县杨村镇农副产品产销协会 百色市
田阳县田州镇凤马肉芥菜加工专业协会 凌云县桑蚕协会
凌云县玉洪瑶乡莲灯村茶叶协会 田东县祥周镇中平村无公公蔬菜协会 田东县天远香野猪生产协会 广西凌云浪伏茶业协会
河池市
宜州市太平乡桑蚕协会 宜州市矮山乡王家甫葡萄协会
河池市金城江区拔贡镇寨熬村无公害蔬菜协会 宜州市矮山乡良山冲蔬菜协会
来宾市
武宣县河马乡金岗村茶叶协会 象州市中平镇桑蚕联合会 金秀县大瑶山茶叶生产协会 武宣县桐岭镇蘑菇协会 合山市河里乡河村果蔬协会 金秀县三江乡水果协会
崇左市
龙州县逐卜农产品产销协会 广西宁明县八角协会
扶绥县渠黎镇渠莳村农民果菜专业协会 崇左市宁明县那堪三科水果协会
防城港市
东兴市东兴镇水产品流通协会
防城港市防城区那良玉桂八角流通协会
第三篇:农业统计指标解释
农业统计指标解释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是以货币表现的农、林、牧、渔业全部产品的总量,它反映一定时期内农业生产的总规模和总成果。农、林、牧、渔业的统计范围是:(1)农业 包括农作物种植业和其他农业。农作物种植业 包括谷物、豆类、薯类、棉、油料、糖料、麻类、烟叶、蔬菜、药材、瓜类和其他农作物的种植,以及茶园、桑园、果园的生产经营。其他农业 包括采集野生植物的果实、纤维、树胶、树脂、油料以及柴草、野生药材、菌类等及农民家庭兼营的商品性工业。(2)林业 包括林木的栽培(不包括茶园、桑园和果园的栽培、管理和收获等活动)、林产品的采集和村及村以下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户的竹木采伐。(3)牧业 包括除渔业养殖以外的一切动物饲养和放牧以及野生动物的捕猎和饲养。(4)渔业 包括水生动物和海藻类植物的养殖和捕捞。从所有制看,包括国有经济的各种专业农(农、林、牧、渔)场以及国家各级机关团体学校、科研机构、部队经营的农业;集体所有制的乡镇村各级办农场;农村各种经济组织经营的农、林、牧、渔业以及工矿企业家属集体经营的农业;农民家庭自营的农林牧渔业及兼营商品性工业等。
农业总产值的计算方法
通常是按农林牧渔业产品及其副产品的产量分别乘以各自单位产品价格求得,少数生产周期较长,当年没有产品或产品产量不易统计的,则采用间接方法匡算其产值,然后将四业产品产值相加即为农业总产值。1957年以前的农业总产值中包括了厩肥和农民自给性手工业(如农民自制衣服、鞋、袜,自己从事粮食初步加工等)。1958年及以后的农业总产值,林业中增加了村及村以下竹木采伐产值;牧业中取消费厩肥产值;副业中取消了农民自给性手工业产值,增加了村及村以下办的工业产值;渔业中增加了海洋捕捞水产品产值。1980年及以后的农业总产值,在副业中增加了农民家庭兼营工业商品部分的产值。从1984年起村及村以下办工业产值划归工业。从1993年起,取消副业。将野生动物的捕猎划入牧业,野生植物采集和农民家庭兼营商品性工业划归农业。
粮食产量
指全社会的产量。包括国有经济经营的、集体统一经营的和农民家庭经营的粮食产量,还包括工矿企业家属办的农场和其他生产单位的产量。粮食除包括稻谷、小麦、玉米、高粱、谷子及其他杂粮外,还包括薯类和大豆。其产量计算方法,豆类按去豆荚后的干豆计算;薯类(包括甘薯和马铃薯,不包括芋头和木薯)1963年以前按每4公斤鲜薯折1公斤粮食计算,从1964年开始及以后改为按5公斤鲜薯折1公斤粮食计算。城市郊区作为蔬菜的薯类(如:马铃薯等)按鲜品计算,并且不做为粮食统计。其他粮食一律按脱粒后的原粮计算。
油料产量
指全部油料作物的生产量。包括花生、油菜籽、芝麻、向日葵籽、胡麻籽(亚麻籽)和其他油料。不包括大豆,也不包括木本油料和野生油料。花生以带壳干花生计算。水产品产量指人工养殖的水产品和天然生长的水产品的捕捞量。包括海水的鱼类、虾蟹类、贝类和藻类以及内陆水域的鱼类、虾蟹类和贝类,不包括淡水生植物。猪、牛、羊肉产量指当年出栏并已屠宰后除去头蹄下水后带骨肉(即胴体重)的重量。
耕地面积
指年初可以用来种植农作物、经常进行耕锄的田地,除包括熟地、当年新开荒地、连续撂荒未满三年的耕地和当年的休闲地(轮歇地)外,还包括以种植农作物为主并附带种植桑树、茶树、果树和其他林木的土地,以及沿海、沿湖地区已围垦利用的“海涂”、“湖田”等面积。但不包括属于专业性的桑园、茶园、果园、果木苗圃、林地、芦苇地、天然或人工草地面积。农作物播种面积指实际播种或移植有农作物的面积。凡是实际种植有农作物的面积,不论种植在耕地上还是种植在非耕地上,均包括在农作物播种面积中,同时还包括因遭灾而重新改种和补种的农作物面积,种一公顷算一公顷。
有效灌溉面积
指具有一定的水源,地块比较平整,灌溉工程或设备已经配套,在一般年景下当年能够进行正常灌溉的耕地面积。
农用化肥施用量
指本年内实际用于农业生产的化肥数量。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化肥施用量要求按折纯量计算数量。折纯法化肥施用量是把氮肥、磷肥和钾肥分别按含氮、含五氧化三磷、含氧化钾的百分之一百成份折算后的数量。复合肥按其所含主要成分折算。
农业机械总动力
指主要用于农、林、牧、渔业的各种动力机械的动力总和。包括耕作机械、排灌机械、收获机械、农产品加工机械、运输机械、植物保护机械、牧业机械、林业机械、渔业机械和其他农业机械〔内燃机按引擎马力折成瓦(特)计算,电动机按功率折成瓦(特)计算〕。不包括专门用于乡、镇、村、组办工业、基本建设、非农业运输、科学试验和教学等非农业生产方面用的动力机械与作业机械。农林牧渔业劳动力指直接参加农林牧渔业生产劳动的劳动力。
期初(末)畜禽存栏头(只)数
指本期期初(末)农村各种合作经济组织和国营农场、农民个人、机关、团体、学校、工矿企业、部队等单位以及城镇居民饲养的大牲畜、猪、羊、家禽等畜禽的存栏头(只)数。谷物指籽实主要供作粮食的作物。这类作物包括稻谷、小麦、玉米、谷子、高粱和其他谷物,不包括豆类和薯类作物。
指
标
解
释
(一)农林牧渔业基础情况
乡镇个数:指农村中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乡一级行政区划的数量。不包括城关镇、城市街道办事处、工矿区。
村委会个数:指农村中经上级政府批准,按居住地区设立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个数。含城关镇中的村。
乡村户数:指长期(一年以上)居住在乡镇(不包括城关镇)行政管理区域内的住户,还包括居住在城关镇所辖行政村范围内的农村住户。户口不在本地而在本地居住一年及以上的住户也包括在本地农村住户内;有本地户口,但举家外出谋生一年以上的住户,无论是否保留承包耕地都不包括在本地农村住户范围内。不包括乡村地区内的国有经济的机关、团体、学校、企业、事业单位的集体户。
乡村人口数:指乡村地区常住居民户数中的常住人口数,即经常在家或在家居住6个月以上,而且经济和生活与本户连成一体的人口。外出从业人员在外居住时间虽然在6个月以上,但收入主要带回家中,经济与本户连为一体,仍视为家庭常住人口;在家居住,生活和本户连成一体的国家职工、退休人员也为家庭常住人口。但是现役军人、中专及以上(走读生除外)的在校学生、以及常年在外(不包括探亲、看病等)且已有稳定的职业与居住场所的外出从业人员,不应当作家庭常住人口。
乡村劳动力资源数:指乡村人口中劳动年龄以上(16周岁)能够参加生产经营活动的人员。
乡村从业人员:指乡村人口中16岁以上实际参加生产经营活动并取得实物或货币收入的人员,既包括劳动年龄内经常参加劳动的人员,也包括超过劳动年龄但经常参加劳动的人员。但不包括户口在家的在外学生、现役军人和丧失劳动能力的人,也不包括待业人员和家务劳动者。从业人员年龄为16岁以上。从业人员按从事主业时间最长(时间相同按收入)分为农业从业人员、工业从业人员、建筑业从业人员、交运仓储及邮政从业人员、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与零售业从业人员、住宿和餐饮业从业人员、其他行业从业人员。
年末耕地总资源:指能够种植农作物的田地。包括当年实际耕种的熟地;新开荒且已种植的地;“沿海”、“沿湖”地区已围垦利用三年以上的“海涂”、“湖田”;弃耕、休闲不满三年,随时可以复耕的地;因灾害或其他因素,虽然当年内未种植农作物但仍可复耕的地;以种植农作物为主,附带种植桑树、果树和其他林的地;年年进行耕耘种草的地;南方小于1米、北方小于2米宽的沟、渠、路、田埂。不包括:因灾害或其他因素,已不能复耕的地;弃耕、休闲满三年的地,或者虽不满三年,但已经成为荒地的土地;不进行耕耘,种植牧草已成为永久性草地的土地;专业性的桑园、茶园、果园、果木苗圃地、芦苇地、天然草场等;以混凝土等铺设的温室、玻璃室,导致栽培的植物体与地面隔绝的基地。
常用耕地:指耕地总资源中专门种植农作物并经常进行耕种、能够正常收获的土地。包括当年实际耕种的熟地;弃耕、休闲不满三年,随时可以复耕的地;开荒利用三年以上的地;南方小于1米、北方小于2米宽的沟、渠、路、田埂。不包括临时种植农作物的坡度在25度以上的陡坡地;在河套、湖畔、库区临时开发的成片或零星土地;也不包括已列为国家和省(区、市)退耕计划但仍临时耕种的土地。常用耕地分为基本农田和零星可用耕地。
水田:指筑有田埂(坎),可以经常蓄水,用来种植水稻、莲藕、席草等水生作物的耕地。因天旱暂时没有蓄水而改种旱地作物的,或实行水稻和旱地作物轮种的(如水稻和小麦、油菜、蚕豆等轮种),仍计为水田。
水浇地:指旱地中有一定水源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下能够进行正常灌溉的耕地。由于雨水充足在当年暂时没有进行灌溉的水浇地,也应包括在内。没有灌溉设施的引洪淤灌的耕地,不算水浇地。
临时性耕地:指在常用耕地以外临时开垦种植农作物,不能正常收获的土地。包括临时种植农作物的坡度在25度以上的陡坡地,在河套、湖畔、库区临时开发种植农作物的成片或零星土地。根据我国《水土保护法》规定,现在临时种植农作物坡度在25度以上的陡坡地要逐步退耕还林还草;环北京、黑河流域、塔里木河流域等地区临时开垦种植农作物,易造成水土流失及沙化的土地,已列为国家或地方退耕还林还草规划,近年也要逐步退耕。这部分临时性耕地又称待退的临时性耕地。
当年新开荒地:指报告内已种上农作物的新开荒地;已开垦但尚未耕种的土地,因实际上没有利用,不计算为耕地面积。
农用机械总动力合计:指主要用于农、林、牧、渔业各种动力总和,包括耕作机械、农用排灌机械、收获机械、植保机械、林业机械、畜牧机械、渔业机械、农产品加工机械、农用运输机械等。从事农副产品初级加工的村、户工业的机械动力也应包括在内。
有效灌溉面积:指具有一定的水源、地块比较平整,灌溉工程或设备已经配套,在一般年景下能够进行正常灌溉的耕地面积。
农村用电量:指本内,扣除在农村中的国有经济单位的用电量以后的农村生产和生活的全年用电总量(计量单位千瓦小时,按全年累计数统计),既包括国家电网供电量,也包括农村自办电站供电量。
乡村办水电站:指乡村各种合作经济组织办的水电站。不论其是否与其它电网并网,均应统计在内。
装机容量:指乡村水电站装备的所有电机的设备容量。如某水电站有两台各50千瓦的发电机,则该水电站的装机容量为100千瓦。
发电量:指乡村各种合作经济组织办的水电站全部发电机组年内实际发电总量,一般都小于装机容量。
农用化肥施用量:指本内实际用于农业生产的化学肥料数量,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施用量要求按折纯量计算数量,即各类化学肥料的实际施用数量按其含氮、含五氧化二磷、含氧化钾的比例折成百分之百计算。
折纯量=实物量×某种化肥有效成份含量的百分比
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为防寒、保温、保湿等使用的塑料薄膜,包括温室塑料大棚和地膜使用量。
地膜:指主要用于种植业生产中,对于田畦覆盖,以保持低温,减少蒸发,防冻防盐渍。统计时按使用量和覆盖面积分别统计。使用量按实际使用量统计,覆盖面积板块地膜本身覆盖的面积和操作畦间的未覆盖面积,按农作物的播种面积乘使用次数统计。
农药使用量: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为防止病虫害使用的化学药物数量,包括购买的核自产自用的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杀螨剂以及其他化学农药,但不包括兽药、渔业用药以及土农药。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按实物量计算。
农用柴油使用量: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各种农业机械消耗的各种型号的柴油,不管是购进还是借入,均按实际消耗掉的柴油数量由消耗方进行统计,不包括调拨出和借出的柴油。
农作物播种面积:指实际播种或移植有农作物的面积,凡是实际种植由农作物的面积不论种植在耕地上还是非耕地上,也不论面积大小,均应统计。按标准亩口径统计。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指英国在本日历内收获农产品的作物的播种面积之和。计算公式为: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上年秋冬播作物面积+本年春播作物面积+本年夏播作物面积=本年夏收作物播种面积+本年秋收作物播种面积
农作物受旱面积等于从播种面积中减去下列三项后的面积:一是因灾减产九成以上的面积;二是因基建等原因而毁掉的面积;三是对多年生作物还减去当年未收获产品的面积。
复种指数:指反映耕地利用程度的指标。指全年内农作物的总播种面积对耕地面积之比,用百分数表示。复种指数表示耕地在一年内被用被用来种植农作物的平均次数。计算公式为:
复种指数=(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绿肥作物播种面积)÷耕地面积(年末)×100%
农作物总产量是指本内生产的各种农作物总产量,不论是耕地上或非耕地的农作物产量,都应该统计在内,不得遗漏。
农作物产量应统计全社会的产量。不仅要把国有农场等国有经济和乡(村)集体经济的农作物产量统计在内,还要把农民自留地,工矿企业职工家属办的农场等生产的农作物产量统计在内。不仅要把卖给国家的农作物产量统计在内,还要把生产单位自产自用的农作物产量统计在内。
粮食总产量:指谷物(稻谷、小麦、大麦、玉米、高粱、谷子、稞大麦、荞麦等)、薯类(甘薯、马铃薯等)和豆类(大豆、蚕豆、豌豆、绿豆、小豆等)的产品数量。其计算方法,大、中城市郊区作为蔬菜的薯类不作为粮食统计。
谷物产量:指禾本科的稻谷、小麦、玉米、高粱、栗等作物的产量。
薯类产量:指用作粮食的薯芋类作物的生产量,按5公斤鲜薯折1公斤粮食计算产量。
豆类产量:指用作粮食的豆料作物生产量,按去豆荚后的干豆计算产量。
油料产量:指全部油料作物的生产量。包括花生、油菜籽、芝麻、向日葵等油料,不包括大豆、木本油和野生油料。花生以带壳的干花生计算。
棉花产量:指棉花的生产量,按皮棉计算。3公斤籽棉折1公斤皮棉,不包括木棉。
麻类产量:指全部麻类作物的生产量。苎麻以刮皮后的干麻计算;黄红麻以生皮计算。
糖类产量:指甘蔗的生产量,以蔗杆计算。
烟叶产量:包括烤烟和晒烟的生产量合计,均以干烟叶计算。
药材产量:指人工栽培的各种药材的产量,不包括野生药材。
蔬菜产量:指各种蔬菜的生产量,以鲜菜计算。蔬菜包括叶菜类、瓜菜类、块根及块茎类、茄果菜类、葱蒜类、菜用豆类、水生菜类、食用菌、其他蔬菜等九大类。① 叶菜类;包括菠菜、油菜、韭菜、大白菜等;②瓜菜类:包括冬瓜、丝瓜、黄瓜等;③块根、块茎类:包括萝卜、胡萝卜、生姜、芥菜等;④茄果菜类:包括茄子、青椒、番茄等;⑤葱蒜类:包括大葱、洋葱、大蒜等;⑥菜用豆类:包括四季豆、豇豆等;⑦水生菜类:包括莲藕、茭白、荸荠等;⑧食用菌(干鲜混合);⑨其他蔬菜:如椿芽等。
绿肥作物:指在某种作物开花前后,利用它的嫩绿茎叶作为肥料的作物,如紫云英(即红花草)、以及专门种植作为绿肥用的蚕豆、豌豆、黄豆等。如果原计划作为绿肥作物的蚕豆、豌豆、黄豆等,后来由于某种原因而改为收取产品,在上报农作物产量时,应将其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计入粮食、油料作物项下。
饲料作物:指人工栽培的主要用于喂养牲畜的作物,如苜蓿等。有些地方在饲养地上种植的粮食作物,除种植目的就是作为青饲料用的可作为饲料作物统计以外,收获粮食产品后作为饲料的,仍应列入粮食作物项下,不得列入饲料作物内。
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指平均每一单位面积上收获农产品的数量,简称单产。
单产=农作物总产量÷农作物播种面积(农作物收获面积,或农作物实际占用耕地面积)
食用菌总产量:目前暂按干鲜混合统计,其主要用途为干品的如香菇、白木耳、黑木耳、茶树菇等按干品统计;其主要用途为鲜品的如蘑菇、草菇、金针菇、凤尾菇等按鲜品统计。具体食用菇占用耕地面积是指香菇、蘑菇、金针菇等搭架、搭棚种植,以及为方便生产而设置的附属设施所占用的耕地面积,与其他农作物间、套种的可按比例折算。食用菌总产量的统计时间按日历统计,可采用当地收购部门及食用菌加工部门的收购数量或典型调查推算取得。
茶叶产量:指本内生产的全部茶叶产量。包括从成片茶园和零星种植的茶树以及荒芜为垦复的茶树上所采摘的全部产量。不论自食的或出售的,都应统计在内。茶叶的产量按经过初步加工的干毛茶的重量计算。由于加工毛茶的方法不同,有分为红毛茶、绿毛茶、乌龙茶、紧压茶、其他茶。
水果总产量:指包括园林水果(老口径水果)产量与瓜果类产量之和。
园林水果:指在专业性果园、林地及零星种植果树上生产的水果(老口径水果),不论自食或出售的,都应计算在内。但不包括瓜果类,如主要作为蔬菜食用的藕、西红柿等,也不包括采集的野生水果。
水果的产量按鲜果计算,干枣、葡萄干、柿饼、桔饼等应统一折成鲜果计算。
年末实有菜园、果园面积:指成片种植的茶园、果园面积,包括原有的、垦复得和本年新植定株的面积以及调查时虽已荒芜、但只要稍加开垦、修整和培育后就能恢复生产的面积。不论树龄大小,也不论当年由有无得到收益,都要包括在内。茶园、果园面积中,不包括培育幼苗的苗圃面积。
造林面积:指报告期内在荒山、荒地、荒滩上新植的成片造林面积,包括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和其它林地的面积。无论是乔木林还是灌木林,凡是年末调查时经过检查验收成活率达85%以上的林地面积均应统计。但不包括补植面积、治沙种面积、经济林垦复面积、迹地更新和次生林面积。零星植树不应折算统计为造林面积,但水旁、路旁连续植栽一侧在四行以上,连续面积超过一亩以上,均应统计为造林面积。
退耕造林面积:指坡度在25度以上(含25度)的耕地停止种植农作物,并进行造林,经过检查验收成活率达85%以上的面积。
迹地更新面积:森林经过采伐或者遭受火灾毁损以后,达不到疏林地标准,且尚未更新的地面,称为迹地。在新、旧采伐迹地和火烧迹地上,进行人工更新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面积(包括乔木林和灌木林)称迹地更新面积。迹地更新面积不包括未经人工措施的天然更新面积以及补植面积。
封山育林面积:指为达到恢复森林的目的,对具有天然下种或萌蘖能力的疏林地、灌丛、采伐迹地、火烧迹地以及荒山、荒地等有条件的地方采取划界封禁,禁止或者限制开荒、砍柴或者其他有害于林木生长的人畜活动等人工辅助措施的面积。封山育林面积指实际封禁的面积,包括当年新封和历年封禁至本年尚未开放的面积。具体包括:无林地和疏林地封育、有林地封育和灌木林地封育、有林地封育和灌木林地封育,但不包括为保护新幼林而进行的临时性的封山。
零星(四旁)植树:指在村旁、路旁、宅旁、水旁等零星栽植的树木和成活的株树。耕地上的零星植树株树也包括在内。
育苗面积:指为造林和迹地更新培育苗木所实际利用的苗圃面积。包括新育苗面积、留床面积、移植面积三部分,以及用于育苗的临时性灌溉排水设施和苗床间步道的面积。不包括苗圃休闲地、固定性或永久性灌溉排水设施和道路、建筑物等面积。育苗面积应全部实测。自1990年9月起,国家统计局与原林业部规定,营养杯、营养砖育苗,可折算育苗面积。并规定育苗面积不包括死亡的育苗面积。
当年苗木产量:指当年出圃的播种苗、插条苗、插根苗、嫁接苗、移植苗以及营养杯苗、营养砖苗的Ⅰ、Ⅱ级合格苗总量。苗木如当年进行移植并出圃,则应计算移植苗的出圃数量,不得重复计算。当年苗木产量包括出圃假植的苗木。
幼苗抚育实际面积:指报告期内在同一块幼林地上,不论重复作业几次按一次计算。
幼林抚育作业面积:指受抚育幼林的实际面积与抚育次数的乘积之和而言,用亩次来表示。如幼林三亩,年内抚育了三次,其作用面积即为九亩次。如果这三亩幼林中,有二亩只抚育了二次,其余一亩抚育了三次,其作业面积即为七亩次。
成林抚育面积:只为了合理地调整林木之间的相互关系(组成、密度、分布空间等),提高林分质量,促进林木生长,对郁闭度已达0.3以上(不含0.3)的天然林(包括次生林)人工林(经济林自开始解实起算成林),进行抚育间伐、修枝、松土等抚育工作的面积。抚育面积按实际面积统计。
林产品产量:指从人工栽培的竹木上,不经砍伐竹木的根而取得的各种林产品数量。包括生漆、棕片、五倍子、松脂、笋干、油桐籽、油茶籽、乌桕子、核桃、板栗等各种林木籽实以及修剪竹木所获得的枝叶(如荆条、柳条、蒲葵叶)等。不包括桑叶、茶叶、水果.也不包括野生的林产品。如果某些林产品人工栽培的和野生的混在一起.不易划分,则应根据它的主要来源决定其应计人林产品统计中,还是其他农业内用采集野生植物果实统计中,但不要两方面都算,以免重复。
竹木采伐:指全社会竹木采伐量,包括商品材和自产自用材。
当年(期内)出栏的肉猪头数:指当年(报告期内)乡、村各种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国有农场、机关、团体、学校、工矿企业、部队等单位以及城镇居民饲养的,供屠宰并已出栏的全部肉猪头数,包括出售和自食的部分。肉猪包括瘦肉型猪,但不包括个别地区习惯吃的“烤小堵”或出口的“乳猪”。
当年(期内)出售与自宰的肉用牛:指当年(报告期内)乡、村各种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国有农场、机关、团体、学校、工矿企业、部队等单位以及城镇居民饲养的,供屠宰并已出栏的(包括出售和自食的)肉用牛。淘汰的耕牛、奶牛也应计算在内。
当年(期内)出售与自宰的肉用羊:指当年(报告期内)乡、村各种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国有农场、机关、团体、学校、工矿企业、部队等单位以及城镇居民饲养的,供屠宰并已出栏的(包括出售和自食的)肉用羊。剥皮后作肉用的羊和淘汰的奶羊等也应计算在内。
出栏率:指分析饲养牲畜、特别是饲养肉用牲畜向社会提供畜产品数量多少的指标,它反映畜群周围的快慢,反映饲养牲畜产品的经济效果和生产水平。其计算公式为:
出栏率=出栏头数(包括出售和自宰的)÷期初头数(可用上期末头数代替)×100%
肉产量:指当年出栏并已屠宰的畜禽肉产量。即屠宰后除去头蹄下水后带骨肉的重量,也叫胴体重。兔、禽肉产量按屠宰后去毛和肉脏后的重量计算。一般平均每头猪胴体重70公斤、牛100公斤、羊14公斤、家禽兽15公斤。上述猪、牛、羊、禽的单位胴体重是通过典型凋查取得,供各地计算畜禽肉产量时参考。
牛奶产量、羊奶产量:指全社会产量,包括出售和农牧民自食部分。无论是纯种牛、杂种牛、黄牛或兼用牛产的奶,无论如何奶山羊、绵羊或其他改良羊所产的奶都要计算中心产量。牛犊、羊羔直接吮食部分,不统计产量。
蜂蜜产量:指本内生产而且已经收获的全部蜂蜜产量,但喂给蜂群的蜜不能作为产量统计。蜂蜜的产量应按蜂群的所有者在原饲养地进行统计。
禽蛋产量:指鸡、鸭、鹅三种家禽的禽蛋产量,包括出售和农民自食、自用部分(如种蛋)。
年末实有桑园面积:指成片种植的桑园面积,包括原有的、垦复的和本的新植定株的面积.以及调查时虽已荒芜,但只要稍加开垦、修整和培育后就能恢复生产的面积,不论树龄大小,也不论当年有无得到收益,都要包括在内。桑园面积中也包括以桑树造林、起水土保持作用的成片桑园面积在内。以产桑椹为主而不用于养蚕的桑园,也应计人年末实有桑园面积中。桑园面积中,不包括培育幼苗的苗圃面积。零星种植的桑树,不必折算面积。
蚕茧产量:指本年内生产的全部蚕茧产量,无论自用的或出售的,都应计算在内。在计算产量时,要把土茧、改良茧和种茧包括在内,桑蚕茧、柞蚕茧均按鲜茧计算,木薯蚕茧和蓖麻蚕茧等的产量均按茧壳的重量计算。
期初(末)畜禽存栏头(只)数:指本期(报告期)期初(末),农村与城市的全部率禽存栏头(只)数。除科学研究单位专门用于试验研究的牲畜和军马以外,农村各种合作经济组织和国有农场、农民、机关团体、学校、工矿企业、部队等单位以及城镇居民饲养的各种畜禽,不分大小、公母、品种、用途,一律包括在内。专业运输组织的运输用牲畜也应包括在内。但商业部门库存的和运输途中的活牲畜不进行统计。
从事农事劳役的牲畜:指本内实际投入田间生产活动,如从事耕翻、播种、中耕、浇水、施肥、送粪、拉运等农活的役畜,不包括由于年岁太小或已经衰老实际没有干农活的牲畜,也不包括专门用于其他生产(如碾米、磨面)和用于专业性运输的牲畜。有的牲畜如有时参加田间劳役,有时参加其他劳役。则只包括其中主要和经常参加田间劳役的头数。
能繁殖的母畜:指已经达到生殖年龄、有生殖能力的母畜,不论是否配种受胎,均应算作能繁殖的母畜。有的母畜虽未达到或已经超过生殖年龄,但实际上配种受胎的,也应算作能繁殖的母畜。有的母畜虽在生殖年龄内但已经丧失生殖能力的则不要统计在内。母畜生殖年龄的标准:一般是2岁以上的牛、9个月能上能下的猪、1岁以上的羊。
渔业养殖面积:指经常进行经营活动的水产品养殖的水面面积。养殖水面面积包括海水养殖面积(利用滩涂、浅海、港湾,放养各种水产品的人工养殖水面面积)和内陆水面养殖面积(已放养鱼苗、鱼种等水产品苗种并进行人工饲养中管理的池塘、湖泊、水库、河沟及其他养殖水面面积)。
淡水养殖面积:指已放养鱼苗、鱼种等水产品苗种并进行人工饲养管理的池塘、湖泊、水库、沟渠的养殖水面面积。淡水养殖面积中不应包括稻田养鱼面积。
有些池塘、湖泊、水库、河沟,虽然指定专人管理,也放养了一些鱼苗,但起捕的鱼类中,人工养殖的各种淡水鱼不足百分之三十,不计算养殖面积,这部分产量也不计算为养殖产量,应统计为淡水捕捞产量。
对一些大江、大河、大湖投放苗种或灌江纳苗只进行一般的繁殖保护,增殖水产资源的,不应统计为养殖面积。
统计池塘、湖泊、水库的养殖面积时,按天然形成和历史习惯来区分。
水产品产量:指本内捕捞的水产品(包括人工养殖并捕获的水产品和捕捞天然生长的水产品)产量。捕捞多少。就算多少产量,不论自食或出售的,都应计算在内。有些渔船年内出海捕鱼至年底十二月三十一日尚未回来,为了便于统计,其产量可以等返航时计算在下的产量内,不作本产量统计。水产品产量由生产单位所在地进行统计。到外地捕鱼而产品又在外地出售的,其产量应统计在本地的水产产量中,外地不统计该产品的生产量。同理,本地的水产品产量中也不包括外地渔船到本地停泊出售的数量,以免重复计算。
用作继续扩大再生产的水产品(如鱼苗、鱼种、亲鱼、鱼饵及转塘鱼、存塘鱼等)不作水产品产量统计。在渔业生产单位出售以前已经变质的水产品,不论是改作饲养肥料还是其他用途,也不作水产品产量统计。
淡水产品产量:指淡水湖泊、水库、河沟和池塘以及其他淡水水域内捕捞的淡水产品产量。包括鱼类、虾蟹类、贝类,但不包括淡水水生植物。其中:
鱼类:包括各种淡水鱼(如鲤鱼、鲫鱼、鲭鱼、草鱼、鲢鱼、鲟鱼、鲥鱼、鳜鱼、白鱼、银鱼等)。黄鳝、泥鳅、龟鳖、江豚、蛙类(只限于人工养殖的)也按淡水鱼产量计算。
虾蟹类:包括各种淡水虾和蟹。
贝类:包括蚌、田螺及其他个别经济价值较高的贝类。
养殖产量:指从淡水养殖中捕捞的产量。
捕捞产量:指捕捞天然生长的水产品产量。
花卉种植面积:指在大田种植的花卉面积。不包括设施及盆栽花卉。
蔬菜大棚:指由塑料膜覆盖,人能在内作业,以种植蔬菜为主的大棚,按占地而积计算。
(二)农林牧渔业综合计算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以货币表现的农林牧渔业的全部产品总量和对农林牧渔业生产活动进行的各种支持性服务活动的价值。它反映一定时期内农林牧渔业生产总规模和总成果,是观察农林牧渔业生产水平和发展速度,研究农林牧渔业内部比例关系、农林牧渔业与工业、农林牧渔业与国家建设、人民生活比例关系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计算农林牧渔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基础资料。
农业产值:包括谷物和其他作物、蔬菜园艺作物、水果坚果饮料和香料作物以及中药材四部分的产值。
谷物、薯类、豆类产值:按各种产品主副产品的产量乘以单价的方法计算。豆类包括大豆、绿豆、红小豆、蚕豆、豌豆、芸豆等豆类作物的主副产品。大豆具体指黄豆、黑豆、青豆三类。薯类包括红薯、马铃薯等薯类作物的主副产品,不包括芋头、木薯等。大中城市(50万人以上和省会所在的城市)郊区(市辖区.不包括市辖县)作为蔬菜青吃的毛豆、蚕豆、豌豆和马铃薯(土豆、洋芋)等按蔬菜计算产值,其他地区一律按豆类、薯类计算产值,薯类计算产值。如果缺乏副产品产量和价格资料,副产品的价值可以通过主副产品的比例来推算。目前,我国粮食作物产值包括谷物、薯类、豆类作物产值。
油料产值:包括花生果(带壳的干花生)、油菜籽、芝麻、向日葵和其他油料作物主副产品的产值。但不包括木本油料和野生油料的产值。
棉花产值:指籽棉和棉杆等主副产品的产值,但不包括木棉。
麻类产值:包括黄红麻、苎麻、线(大)麻、亚麻、苘麻、剑麻和其他麻的主副产品产值。但不包括野生麻类产值。
糖类产值:包括甘蔗的蔗杆产值,甜菜的块根产值。甘蔗包括糖蔗和果蔗,甜菜不管块根用途如何,都要计算在内。
烟叶产值:包括烤烟、晒(土)烟等干烟叶的产值。
其他农作物产值:包括青饲料、绿肥、牧草、桑叶及采集的野生植物等的产值。这些作物的产值一般以产量乘单价计算。青饲料和绿肥一般没有价格,也缺乏产量数据,其产值计算可按播种面积乘平均每亩种植成本来计算。种植成本是指种植作物所耗用的种子、肥料、农药、修理费、机耕费等费用。每亩种植成本可用抽样调查(或重点调查)的方法取得,播种面积可从农业生产年报取得。桑叶产值按饲养家蚕用的桑叶量乘价格计算;而饲养用桑叶量可以根据生产每担蚕茧耗用的桑叶数量来计算。野生植物采集的产值按采集的各种野生药材、纤维原料、油料、淀粉原料等原料产品(即未经加工)的数量乘这些产品的单价计算。产量数字可从收购部门了解并应加上自留部分。
蔬菜产值:包括叶菜类、瓜菜类、块根、块茎菜类、茄果菜类、葱蒜类、菜用豆类、水生菜类、食用菌类及其他蔬菜的产值。按各种蔬菜的产量分别乘以这些蔬菜的价格计算。其中食用菌类产值按各种食用菌类产量(干鲜混合)分别乘其单价计算。
花卉及其他园艺作物产值:计算商品性的鲜切花和盆栽类观赏植物的价值。城市中生产鲜花的企业产值按销售额计算,乡村及农户为出售而培植的花卉,按出售收入计算。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直接用商品量乘价格的方法计算;没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通过工商、税务、农业等部门了解,或者通过住户调查资料进行推算。
水果、坚果、饮料和香料产值:按各种水果、坚果、饮料和香料的产量分别乘其价格计算。
中药材产值:指人工种植的金银花、红花、黄芪、甘草、枸杞等各种药材的主、副产品产值。如果缺乏产量资料,可以按种植面积推算;也可以和收购部门研究,按收购额推算。
林业产值:包括林木的培育和种植、木材竹材采运以及林产品三部分的产值。
林木的培育和种植:目前采用以费用代替生长量计算产值,即按从事人造林木各项生产活动的成本计算。也就是说,先从林业生产统计报表中取得下列六项资料①育苗面积;②造林面积;③零星植树株数;③迹地更新面积;⑤幼林抚育面积;⑥成林抚育面积。然后分别乘以上述各项生产活动的每亩成本求得(零星植树按每株成本计算)。林业生产中的其他费用,如造林前的调查设计费用和护林防火费用等和林木生长的关系比较间接不包括在内。按新的行业分类标准,零星植树、迹地更新、幼林抚育、成林抚育等项作业归在林木的抚育和管理小类。
木材、竹材采运产值:包括木材采运、竹材采运产值。指对林木和竹木的采伐,并将其运出山场至贮木场的生产活动。2003年以前,林业产值中仅包括村及村以下木材、竹材的采运活动,从2003年定期报表开始,原来划归工业部门的木材竹材采运活动划归林业。因此,该指标为全社会口径木材、竹材的采运活动,木材、竹材的产量资料,可以从农林牧渔业生产统计年报中取得,其产值按各种林术、竹材采伐产量乘以产品价格计算。
林产品产值:林产品是指从天然林和人工林地进行的、不需砍伐而取得的各种林木产品和其他野生林产品的采集活动。各种林产品的产值按产量乘价格计算,不包括桑叶、茶叶、水果和食用菌的产值,它们是属于种植业的产值。林产品的产量资料,可以从农林牧渔业生产统计年报中取得。
牧业产值:包括牲畜饲养、猪饲养、家禽饲养、狩猎和捕捉动物以及其他畜牧业五部分的产值。
牲畜饲养产值:包括年内出栏的牛、羊、马、驴、骡等主要牲畜的产值和奶、毛绒等牲畜产品的产值。牲畜的产值均按出栏量计算,包括淘汰的耕畜、奶牛。牧区冬季饿死、冻死的羊只,三头折一头成年羊计算产值。死亡的只数只在牧区计算,而且只算冬季死亡只数,农区一般不必计算。
牲畜的产值=本年牲畜出栏(出售和自宰)头数×每头牲畜平均毛重×单价(毛重)
各种牲畜产品的产值按各种牲畜产品的产量乘该产品的价格计算。
牛奶、羊奶产量中只包括人工挤出的数量,牛犊、羊羔直接吮食的数量不应计算。羊毛、驼毛、鬃毛、肠衣等产量中不包括屠宰牲畜后所获得的产品。
牲畜出栏和牲畜产品产量资料,可以从农林牧渔业生产统计报表中取得。出肉率由省统一调查确定。
猪的饲养产值:包括出栏肉猪的产值和猪的副产品产值。出栏肉猪的产值按出栏头数乘以平均每头的价格计算。猪的副产品产值不包括肉猪屠宰后所获得的副产品。
本年肉猪出栏头数与猪肉产量由当年畜牧生产统计年报中取得,出肉率由省统一调查确定。
家禽饲养产值:家禽饲养的产值包括家禽主产品的产值和蛋类、羽绒等家禽副产品的产值。家禽产值一般可按各种家禽的出栏只数乘成年家禽价格计算;蛋类产量包括孵雏用的种蛋数量在内;宰杀后所获得的羽绒等产品就不应当再算产值。
狩猎和捕捉动物产值:包括野生动物的捕捉、兽皮、毛皮的生产。按捕猎所得产品(如虎皮、豹皮、狐皮、鹿皮、鹿角、野鸡、野鸭等)的数量乘以价格汁算。其产量可从农林牧渔业生产统计年报中取得,但应注意,不要把人工饲养的产值包括在内。
其他畜牧业产值:按产品乘以价格计算。对于以取得毛皮为目的的毛皮兽饲养业,以毛皮产量乘价格计算产量。其他动物急性病的产品产量一部分可以从农林牧渔业生产统计报表中取得,一部分可以从收购部门了解。
渔业产值:包括鱼类、甲壳类、贝类及其他四部分的产值。淡水产品产值:按捕捞的天然淡不产品和淡水养殖的水生动物产品产量乘以这些产品的价格计算。没有捕获而留在水中的数量不计算产值;鱼苗和鱼种的培育是渔业生产的一个过程,不是渔业生产的最终产品,因此不计算渔业产值。
从外地购回水产品屯养后出售,不能计算产值。它已属商业活动的一部分,就如食品站收购肥猪代宰代售一样道理,而且产地已经计算在渔业产值内,应避免重复。
计算渔业产值所需的各种产量资料,可从水产统计报表中取得。
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农林牧渔服务业现价产值等于农林牧渔服务业营业收入。普查年份资料来源于基本单位普查,非普查年份主要是通过测算增加值,然后用上增加值率来反推得到产值。
农林牧渔服务业不变价产值用农林牧渔服务业现价产值除以以1990年为100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农、林、牧、渔及农林牧渔服务业生产货物或提供服务活动而增加的价值,为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扣除农林牧渔业现价中间投入后的余额。
农林牧渔业中间消耗:指在农林牧渔业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计算中间消耗有两个原则:一是其计算的口径径范围要与总产值保持一致,即与总产值相对应的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二是本期消耗的不属于固定资产的低值易耗品。某些小农具即使使用年限超过一年,但价值在50元以下,也作为中间消耗处理。固定资产的消耗,则不应计人中间消耗而以折旧形式直接计入增加值。中间消耗分为对物质产品消耗和生产服务支出。
物质消耗:指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各种农业生产资料和发生的各项支出的费用。按实际购买价格计算。
生产服务支出:指生产过程中,各部门对农林牧渔生产提供的劳动服务。
农业发展速度:农业发展速度的实质是综合反映农林牧渔业生产成果的动态变化,计算农业发展速度时应扣除价格水平变动因素。
第四篇: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指以货币表现的农、林、牧、渔业全部产品和对农林牧渔业生产活动进行的各种支持性服务活动的价值总量,它反映一定时期内农林牧渔业生产总规模和总成果。1957年以前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包括了厩肥和农民自给性手工业(如农民自制衣服、鞋、袜,自己从事粮食初步加工等)。1958年及以后,林业中增加了村及村以下竹木采伐产值;牧业中取消了厩肥产值;副业中取消了农民自给性手工业产值,增加了村及村以下办的工业产值; 渔业中增加了海洋捕捞水产品产值。1980年及以后,在副业中增加了农民家庭兼营工业商品部分的产值。从1984年起村及村以下工业产值划归工业。从1993年起取消副业,将野生动物的捕猎划入牧业,野生植物采集和农民家庭兼营商品性工业划归农业。从2003年起,执行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包括了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林业中增加了森林采运业产值。农业中取消了家庭兼营商品性工业产值,将野生林产品的采集划归林业。第一次农业普查以后,由于畜牧业产品年报数据与普查数据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根据农业普查结果,对畜牧业年报数据和畜牧业产值进行了修正。2010年执行《统计用产品分类目录》,对2009年的农业、林业产值做了相应调整。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计算方法通常是按农、林、牧、渔业产品及其副产品的产量分别乘以各自单位产品价格求得;少数生产周期较长,当年没有产品或产品产量不易统计的,则采用间接方法匡算其产值;然后将四业产品产值及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相加即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粮食产量指全社会的产量。包括国有经济经营的、集体统一经营的和农民家庭经营的粮食产量,还包括工矿企业办的农场和其他生产单位的产量。粮食除包括稻谷、小麦、玉米、高粱、谷子及其他杂粮外,还包括薯类和豆类。其产量计算方法,豆类按去豆荚后的干豆计算;薯类(包括甘薯和马铃薯,不包括芋头和木薯)1963年以前按每4公斤鲜薯折1公斤粮食计算,从1964年开始改为按5公斤鲜薯折1公斤粮食计算。城市郊区作为蔬菜的薯类(如马铃薯等)按鲜品计算,并且不作粮食统计。其他粮食一律按脱粒后的原粮计算。1989年以前
全国粮食产量数据主要靠全面报表取得,1989年开始使用抽样调查数据。
棉花产量指全社会的产量。包括春播棉和夏播棉。产量按皮棉计算。不包括木棉。油料产量指全部油料作物的生产量。包括花生、油菜籽、芝麻、向日葵籽、胡麻籽(亚麻籽)和其他油料。不包括大豆、木本油料和野生油料。花生以带壳干花生计算。
水产品产量指人工养殖的水产品和天然生长的水产品的捕捞量。包括海水的鱼类、虾蟹类、贝类和藻类以及内陆水域的鱼类、虾蟹类和贝类,不包括淡水生植物。水产品产量是通过各级水产和统计部门逐级上报取得数据。1995年及以前,贝类中牡蛎按鲜肉计算;蚶、蛤、蛙按5斤鲜品折1斤计算。1996年以后则统一按鲜品计算。
猪、牛、羊肉产量指当年出栏并已屠宰、除去头蹄下水后带骨肉(即胴体重)的重量。包括全社会范围内的产量。1996年以前为全面统计并逐级上报数据。1996年第一次农业普查以后,根据普查结果,对畜牧业主要年报数据进行了修正。1999年以后,国家统计局在部分地区开展了猪、牛、羊、禽等主要畜禽品种的抽样调查,并用抽样数据作为国家定案数据使用。未开展抽样调查的地区和品种,仍使用各级统计部门逐级上报数据。2007年,根据第二次农业普查结果,对2000—2006年畜牧业主要年报数据进行了修正。2008年,建立了主要畜禽监测调查制度,猪、牛、羊、禽等主要畜禽数据均以抽样调查数为法定数据。
期初(末)畜禽存栏头(只)数指报告期初(末)农村各种合作经济组织和国营农场、农民个人、机关、团体、学校、工矿企业、部队等单位以及城镇居民饲养的大牲畜、猪、羊、家禽等畜禽的存栏数。数据上报方式及数据调整情况同猪、牛、羊肉产量。
农作物播种面积指实际播种或移植农作物的面积。凡是实际种植有农作物的面积,不论种植在耕地上还是种植在非耕地上,均包括在农作物播种面积中。在播种季节基本结束后,因遭灾而重新改种和补种的农作物面积,也包括在内。目前,农作物播种面积主要包括粮食、油料、棉花、麻类、糖料、烟叶、药材、蔬菜、瓜类和其他农作物等十大类。
有效灌溉面积指具有一定的水源,地块比较平整,灌溉工程或设备已经配套,在一般年景下能够进行正常灌溉的耕地面积。在一般情况下,有效灌溉面积应等于灌溉工程或设备已经配备,能够进行正常灌溉的水田和水浇地面积之和。它是反映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指标。
农用化肥施用量指本年内实际用于农业生产的化肥数量,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化肥施用量要求按折纯量计算数量。折纯量是指把氮肥、磷肥、钾肥分别按含氮、含五氧化二磷、含氧化钾的百分之百成份进行折算后的数量。复合肥按其所含主要成分折算。公式为:
折纯量=实物量×某种化肥有效成份含量的百分比
农业机械总动力指全部农业机械动力的额定功率之和。农业机械是指用于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初加工、农用运输和农田基本建设等活动的机械及设备。农机总动力按使用能源不同分为以下四部分:
柴油发动机动力:指全部柴油发动机额定功率之和;
汽油发动机动力:指全部汽油发动机额定功率之和;
电动机动力:指全部电动机(含潜水电泵的电动机)额定功率之和;
其他机械动力:指采用柴油、汽油、电力之外的其他能源,如水力、风力、煤炭、太阳能等动力机械功率之和。
这个指标的统计数据主要来源于农机部门。
第五篇:劳动统计主要指标解释(推荐)
劳动统计主要指标解释
一、劳动统计的任务和要求
劳动统计(又称劳动工资统计)是国民统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劳动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需要的劳动统计指标体系和调查方法,准确、及时、全面、系统地搜集、整理、分析、预测,提供反映有关劳动经济现象的统计资料,为党和国家进行宏观决策和宏观调控提供适用信息和辅助决策手段,为各级管理部门和基层企、事业等单位进行中观、微观决策和科学管理提供服务,从而充分发挥统计信息、咨询、监督的整体功能。
各级填报单位必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的要求,严格按照全国统一的口径、范围和计算方法,及时、准确地报送劳动统计数据,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伪造和篡改统计资料。
二、劳动统计的范围
单位从业人员、职工人数、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和工资总额统计的范围为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以及中央和地方所属的各级企业、事业单位。包括国有经济、城镇集体经济、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和港、澳、台投资经济及其他经济单位。
三、从业人员和职工人数统计
单位从业人员:各单位从业人员是指在各级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及企业、事业单位中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的全部人员。包括在岗职工、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民办教师、在各单位中工作的外方人员和港、澳、台方人员以及聘用的外单位下岗职工、兼职人员和从事第二职业的人员。不包括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
使用的农村劳动力:指在国有经济、城镇集体经济、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和港、澳、台投资经济、其他经济单位的从业人员中,现仍保留农村劳动户籍关系的人员。
在岗职工:是指在本单位工作并由单位支付劳动报酬的职工,以及有工作岗位,但由于学习、病伤产假等原因暂未工作,仍由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注:在岗职工统计时应包括由本单位临时性用工并支付劳动报酬的人员。)
在岗职工统计中不包括下列人员
1、离休、退休、退职人员;
2、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
3、聘用的外单位下岗职工;
4、兼职人员和从事第二职业的人员;
5、实行个人承包离店经营不再由原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
6、参加单位生产劳动的军工和勤工俭学的在校学生,以及大中专、技工学校的实习生;
7、经单位批准停薪留职,保留单位职工身份的人员。如下岗职工、自费上电大、出国探亲以及离厂(店)自谋出路等人员;
8、在各单位中工作的外方人员和港、澳、台方人员。
职工人数计算的原则
1、各基层单位的“在岗职工”人数,原则上应按“谁发工资谁统计” 的办法进行统计。因此,不论是编制内的还是编制外的人员;不论是出勤的还是因故未出勤的人员;不论是在国内工作的还是在国外工作的人员;不论是正式的人员还是试用期间的人员;不论是在本单位工作的还是临时借调到外单位工作的人员,只要由本单位支付工资均应统计为职工。在经济搞活的情况下,有的职工同时在两个以上的单位有工作并领取工资,但一般情况下,只能在一个单位领取基本工资,则由负责发放基本工资的单位统计为职工,其他聘用单位统计为本单位的其他从业人员。如果按上述办法不能解决上述职工由哪个单位统计时,可先确定该职工的档案在哪个单位,该职工的档案所在单位统计为职工,其他聘用单位统计为本单位的其他从业人员。
2、对于新招收的人员,从其报到参加工作之日起,不论是否发放当月工资,即应统计为本单位职工;对于自然减员、参军(包括参军后原单位仍发给部分生活费或补贴)、不带工资上学的人员,从其离开之日起即不再算本单位的职工;对于调往其他单位的人员,如当月已由原单位发放工资,则期末人数和平均人数均由原单位进行统计,调入单位从发放工资之月起统计。
长期职工 指用工期限在一年以上(含一年)的职工,包括长期临时职工。
临时职工 用工期限不超过一年的职工,包括签订一年以内的劳动合同或使用期限不超过一年的临时性、季节性用工。
各单位的长期职工与临时职工之和为该单位在岗职工。
其他从业人员:是指劳动统计制度规定不作职工统计,但实际参加各单位生产或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的人员。包括: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民办教师,在各单位中工作的外方人员和港、澳、台方人员以及聘用的外单位下岗职工、兼职人员和从事第二职业的人员。但不包括在单位中工作并领取劳动报酬的在校学生。
单位其他从业人员与在岗职工之和为该单位全部从业人员。
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指由于各种原因,已经离开本单位的生产或工作岗位,并已不在本单位从事其他工作,但仍与用人单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包括:内部退养人员、停薪留职人员、借给外单位使用人员、下岗人员等。
内部退养职工:指接近正常退休年龄但因各种原因退出工作岗位,并办理了内退手续,在正式办理退休手续前由单位按月发给一定生活费的职工。
长期病、休假职工:指劳动关系在本单位,但因病、事假离开工作岗位半年及半年以上的人员,不包括由单位派出或自费长期学习的人员。
平均人数:指报告期内每天平均拥有的人数。是以报告期内每天实有的全部人数相加之和,被报告期的日历日数除求得。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内每天实有的全部人数之和
报告期平均人数=------报告期的日历日数
人才资源:具体包括在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和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党政机关、人大政协机关、法院检察院机关、民主党派和有关群众团体机关以及依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事业单位中工作的公务员;在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或专业技术管理工作的人员;在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经营管理岗位上工作的人员;在各级机关、事业、企业单位和其他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技术工人岗位上工作的技术工人。
经营管理人员:在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经营管理岗位上工作的人员。统计对象为企业、事业单位中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不包括专业技术管理工作的人员,专业技术管理工作的人员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统计)。
专业技术人员:在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或专业技术管理工作的人员。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人员:
1、受聘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2、取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或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3、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4、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学技术奖励;
5、持有政府有关部门认定的发明专利。
取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或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具体指工程技术人员(含计量检定人员),农业技术人员,科学研究人员(含自然科学研究人员、实验技术人员及专利技术人员),卫生技术人员(含法医技术人员),教学人员(含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中学、小学、幼儿园的教师),民用航空飞行技术人员、船舶技术人员、经济人员、会计人员、审计人员、统计人员、翻译人员、图书资料、档案、文博人员、群众艺术馆(站)的专业技术人员、新闻出版人员、律师、公证人员、广播电视播音人员、工艺美术人员、纺织品设计人员、体育人员、艺术人员及企业政治思想工作人员。具有专业技术职称并在管理岗位上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均作专业技术人员统计。
按照公务员管理或参照、依照公务员管理的人员不统计为专业技术人员 职工受教育培训人员:指在报告期内纳入本单位培训计划,已接受各级各类教育和培训累计五十学时以上的职工人数,以及取得自学考试合格证书的人数。不包括全民普法教育、经常性政治学习和党团活动等。一人参加两项以上学习的按一人计算。
技术工人:获得技术工人等级证书或技师证书,在技术工人岗位或技师岗位上工作的人员。
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能够熟练运用专门技能和特殊技能在本职业的各个领域完成复杂的、非常规性的工作;熟练掌握本职业的关键操作技能技术;能够独立处理和解决高难度的技术或工艺问题;在技术攻关、工艺革新和技术改革方面有创新;能组织开展技术改造、技术革新和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具有管理能力。
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能够熟练运用专门技能和特殊技能完成较为复杂的、非常规性的工作;掌握本职业的关键操作技能技术;能够独立处理和解决技术或工艺问题;在操作技能技术方面有创新;能组织指导他人进行工作;能培训一般操作人员;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
高级工:(即高级技能,国家职业资格三级)能够熟练运用基本技能和专门技能完成较为复杂的工作;包括完成部分非常规性的工作;能够独立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能指导他人进行工作或协助培训一般操作人员。
中级工:(即中级技能,国家职业资格四级)能够熟练运用基本技能独立完成本职业的常规工作;并在特定情况下,能够运用专门技能完成较为复杂的工作;能够与他人进行合作。
初级工:(即初级技能,国家职业资格五级)能够运用基本技能独立完成本职业的常规工作。
四、劳动报酬与工资总额统计
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支付给本单位全部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和本单位其他从业人员劳动报酬两部分。
在岗职工工资总额: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在岗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和计件标准工资、计件超额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和其他工资。
工资总额不包括以下项目:
1、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有关规定发放的创造发明奖、国家星火奖、自然科学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和支付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以及支付给运动员在重大体育比赛中的重奖;
2、有关劳动保险和职工福利方面的费用。具体有:职工死亡丧葬费及抚恤费、医疗卫生费或公费医疗费用、职工生活困难补贴费、工会文教费、集体福利费、探亲路费等;
3、有关离休、退休、退职人员待遇的各项支出;
4、支付给聘用或留用的离、退休人员的各项补贴;
5、劳动保护的各种支出。具体有:工作服、手套等劳动保护用品,解毒剂、清凉饮料,以及按照国务院一九六三年七月十九日劳动部等七单位规定的范围,对接触有毒物质、矽尘作业、放射线作业和潜水、沉箱作业、高温作业等五类工种所享受的由劳动保护费开支的保健食品待遇;
6、稿费、讲课费及其他专门工作报酬(仅指非本单位组织,在业余时间进行讲课或写作所得报酬);
7、出差伙食补助费、调动工作的旅费和安家费;
8、实行租赁经营单位的承租人的风险性补偿收入;
9、对购买本企业股票和债券的职工所支付的股息(包括股金分红)和利息;
10、劳动合同制职工解除劳动合同时,由企业支付的医疗补助费、生活补助费等;
11、因录用临时工而在工资以外向提供劳动力单位支付的手续费或管理费;
12、支付给参加企业劳动的在校学生的补贴;
13、计划生育独生子女补贴。
(注:工资总额的统计,除以上13项内容的费用外,其余均计入工资总额的范围。因此在计算工资总额时,只考虑某项开支是不是职工的劳动报酬,不考虑其经费来源和支付形式。也就是说,只要是职工的劳动报酬,其费用不论是由工资科目开支的,还是工资科目以外的经费开支的;不论是计入成本的,还是不计入成本的;不论是以货币形式支付的,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的都应计入工资总额统计。)其他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支付给本单位其他从业人员的全部劳动报酬。包括支付给再就业离退休人员的劳动报酬和外籍、港、澳、台人员的劳动报酬等其他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总额。
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生活费:指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在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期间,从本单位领取的生活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