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把智慧和汗水挥洒在这片热土上

时间:2019-05-12 21:37: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愿把智慧和汗水挥洒在这片热土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愿把智慧和汗水挥洒在这片热土上》。

第一篇:我愿把智慧和汗水挥洒在这片热土上

我愿把智慧和汗水挥洒在这片热土上---武进洛阳镇梅桂芳

各位领导、各位姐妹们:

大家好!我叫梅桂芳,是常州市武进区洛阳镇农林站的一名林果技术员、农艺师。这次能当选2012年省农村妇女“双学双比”竞赛活动先进个人,我感到很荣幸很激动。这既是组织和领导对我工作的肯定,同时也是对我的鼓励,我感到责任重大。下面,就我所做的工作向大家作一下汇报,请各位领导、姐妹们多提宝贵意见。

我来自“珍珠之乡”--美丽的洛阳镇,那是一个桃花盛开的地方,以生产淡水珍珠、水蜜桃和葡萄而远近闻名。洛阳镇位于常州市武进区东南部,与无锡接壤,镇域面积55.7平方公里,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水乡古镇,是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全国千强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国家卫生镇。近几年洛阳镇林果产业发展迅猛,已拥有经济林果面积近1.3万亩,果品年总产量2万吨,是武进地区最大的果品生产基地之一。是家乡优越的地理环境资源和政府的政策,提供给了我一个创业的空间,良好的创业氛围,让我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取得了一点成绩。

2001年,镇党委、政府确定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总体思路,发动广大干部群众创办“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带动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作为镇农林站林果技术员的我,感到责任重大,考虑着如何创出一条致富路子,带领妇女姐妹们尽快富裕起来。经过多次考察论证,决定把发展水蜜桃、葡萄种植业作为带领妇女致富的突破口。2002年底,在镇农业部门的协调下,我组织100多户农户成立注册了洛阳镇第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常州市绿阳果品专业合作社,后改名“洛丰”。随后又有200多名农户入社,大家一致推举我当合作社的社长。身为社长,就必须给大家树立一个榜样,我就不能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和信任,我必须更加努力,除了要认真学习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大家作好技术上的指导,还要在开发新产品、引进新技术方面起到领头羊的作用。我首当其冲大着胆子承包了150亩地,50亩种植优质葡萄,100亩发展高效水蜜桃。在示范基地建设和生产上,我始终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起初创业,我感到压力很大,面临的困难很多,几个急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技术落后,生产力水平较低,对新技术的掌握变得十分迫切;二是果品新品种的引进,不能盲目,要有计划的进行;三是资金投入的来源;四是种植后的果品销售。面对这些困难,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之后多次赴南京、上海等地请教南农大、省农科院的专家和教授攻克一些技术性问题;在资金筹措上,一方面通过亲戚朋友的帮忙,一方面由政府部门牵头向银行借款;在销路拓展上,我及时调整思路,带领几个经纪人走南闯北,四处联系采购商来洛阳设置采购点,增加销售渠道,巩固客源。在这期间,我也遭到亲人的反对和各种埋怨,当时还在上大 学的女儿放假回家,看到我整天早出晚归,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坚决反对,心疼地质问我,为什么要这么拼命?为什么不能在家好好吃上一顿饭?为什么要这么不顾忌自己的身体,钱只要够用就行,而且她自己也能挣钱不需要用家里的钱,她只希望我能好好在家过日子,把家弄得像个家的样子。一旁的丈夫也对我有万般的抱怨,说娶了我这样的媳妇真累,在家吃不上一口好的。当时的自己被说得有些心灰意冷了,而且感觉作为母亲和妻子也对不住女儿和丈夫,但是想到这段时间吃的苦、各地的奔波和那些一心要致富的农户们,心里又充满了力量。于是耐心做好家里人的思想工作,跟他们解释:既然做了就一定要把它做好,不做出个样子怎么对得起那些支持和鼓励我的领导们、怎么对得起跟随我一起辛苦种植果品盼望收获的的农户们?智慧和汗水终于换来丰厚的回报,2005年,林果基地第一年取得了效益,而且逐年增加,到2012年,又扩大新发展水蜜桃60亩。现在210亩果园年产优质水蜜桃、葡萄、梨30余万公斤,实现销售180万元,效益80余万元。

由于示范基地的效益辐射,给周边妇女带来了鼓励引导,激发了更多人的热情,从2002年开始至今,越来越多的果农加入到种植水蜜桃、葡萄的队伍中来。在承包种植果品中,有许多农户碰到了阻力,遇到了困难,我尽力帮助他们解决,比如像阳湖村的包维秀在2009年底,帮助她调整土地50亩种植葡萄、水蜜桃,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不管是炎炎夏日或凛冽寒风,只要他们有需求,我都会上门,手把手地传授农户们种植技术,千方百计帮助他们引进新的品种,丰富 了当地的果品种类,为日后洛阳镇成为市、区闻名的果品生产基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初具规模的基地,如果不讲究科学技术的引入,就会徒有规模,甚至会因为规模越大而损失越大,多年的种植实践让我对此有着更深刻的体会。在创立示范基地时我就考虑到:如何把单

一、分散的农户聚集起来?如何提高农户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如何树立基地形象?多年来,我多次邀请中国植保研究所王忠跃、雷志强博士,江苏农科院俞明亮教授,上海农科院李世诚教授,南农大陶建敏教授,句容农科所的多位知名专家为农户作科技培训,从整体上提高农户的技术水平,每年培训人数多达1000余人次,而且参加培训的农户都是免费的。在林果知识学习方面,我为大家订购了农林刊物《农家致富》,每月60份,此外,每年定期发放林果业相关资料1000多份。在果品发展方面,每年引进适宜的优质品种在全镇大范围推广,有效优化了品种结构。在生产方面,走科技发展的道路,推行喷滴灌生产技术,减少了劳动力,有效降低了成本;全面推广减农药栽培技术,应用生物制剂和硅钙镁钾肥,预防疾病的发生,促进桃树健康生长;用EM原露配制防虫液既杀虫又杀菌,减少农药残留,再加上综合应用物理措施、农业措施,就可以有效保障果品质量,生产出无公害绿色食品。为了更好地树立品牌效果,我大力推广发展无公害优质果品的生产,注册了“洛丰”牌果品商标,制定了水蜜桃、葡萄无公害产品标准和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洛丰”牌水蜜桃、葡萄先后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产品认定,获得了常州市名优农产品、常州市名牌产品、江 苏省名牌产品称号,在江苏省和全国鲜食果品评比中,多次获得优质奖,有力促进了洛阳镇果品的健康发展。我们正是靠科技创出了品牌,靠品牌赢得了市场。

我一直觉得,一个人富了不是本事,只有带动周围的姐妹们共同富裕才是真本事。所以,当我的生活渐渐好起来的时候,也不忘带动农村妇女姐妹们共同把日子搞得红火起来。比如像安尚村的孙达峰在2003年租了20多亩地没有周转资金,她来找我商量解决的办法,回家后我与丈夫讨论,帮助她筹得6000元作为其周转资金,解决了她的困难,我唯一的要求就是希望她把葡萄种好,之后连续几年孙达峰的葡萄都有很好的效益。再拿今年来说,为了我们社员的安全生产和果品的丰收,考虑到天灾等问题,我拿出钱为姐妹们买了保险,8月8日的“海葵”台风,给果品种植带来了较大的损失,但由于我帮助大家交了保险,事后得到了保险补偿,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损失。平时,我刻苦专研种植技术,并热心给农户们传授自己在管理过程中摸索出的经验,帮助资金困难的姐妹建果园,抓生产,联系销售渠道。多年来,我一直带着“右股骨筋骨折”的病痛,到果园中去帮助、指导姐妹们,免费为她们提供全套技术服务,遇到难题上门指导,对症下药。2009年的4月底安桥村的村主任打电话说要去看一下他们村果农的葡萄,去了发现是葡萄叶上有虫害,花序缩短,当时果农们都不服我,认为是一家铝厂排出的烟熏的,我耐心给他们解释后,提出了补救措施,后来果农按我说的去做了,恢复了葡萄的长势,也避免了矛盾纠 纷的发生。辛勤劳动,结出了丰硕的成果,看到姐妹们增加收入后的高兴劲,我的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始终把党的宗旨牢记心中,做好榜样,带好头,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事业上有了收获,生活变好了,但是也不能忘了扶弱帮困,从1993年起至今,我一直照料着村上孤寡老人马泉海,生活上尽可能照顾,在经济上给予帮助。

我从一名普通的基层林果技术员,从零开始到现在取得了一些成就,组织上先后给了我很多荣誉,如常州市“双学双比”女能手、武进区劳动模范、武进区“三八”红旗手、武进区“十佳女科技工作者”等称号,这些荣誉不是是光靠我一个人就可以取得的,是依靠党的富民政策,依靠各个部门和条线领导的关心、支持,还有就是我们合作社广大社员们的辛苦劳作、齐心耕耘。这次,妇联又给了我省“双学双比”女能手的荣誉称号,这是对我的信任和肯定,同时也更加激励我再接再厉。我今年已经56岁了,刚办好了退休手续。虽然在工作岗位上退休了,但是我不会离开这块热土,我还会继续在果品基地建设上投入身心。对于今后的发展,我还有一些初步的设想。筹备发展一支强大的销售队伍,打造“洛丰”品牌,真正做到六个统一,(统一农资的购买,统一开展加工贮藏,统一技术培训,统一商标使用,统一产品认证,统一销售)。除此之外,还想规划进行果品深加工,现正在与南京军区的老兵酒业集团联系合作,探讨把我们的葡萄经过深加工处理,制造出我们通常所说的白兰地,最终把我们的白兰地打 造成我们国内的洋酒。当然这是一条艰难而困苦的路,但是我坚信,只要有不懈的努力,有各方的支持和帮助,把智慧和汗水挥洒在这片热土上,美好的愿望一定能够实现。

在此,我诚挚邀请各位领导和姐妹们到我们洛阳来,赏桃花、摘蜜桃、吃葡萄、品美酒。洛阳欢迎你们!

谢谢大家,我的发言完了!

第二篇:先进人物事迹——把青春洒在这片热土上

把青春洒在乌兰集团这片热土上

——记大自然公司贺永平

2001年,出生于伊旗农村家庭的贺永平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院,学习农业资源与环境,这也注定了他与农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他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实践,对农业种植方面的知识逐渐熟悉,对农业的热爱也逐渐增加。

2007年3月,贺永平辞去通辽市农科院的科研工作,回到了伊旗,加入了乌兰集团的建设队伍,他被乌兰人敢为人先,奋勇向前的创业精神所感动,下定决心要在乌兰集团这片热土上开创自己的事业。

2007年至今,贺永平一直在乌兰生态园工作,负责大棚蔬菜的种植。曾经有许多人不解地问他:辞掉科研院所的舒适工作,来到这里种地,你不觉得有点可惜吗?你读书的主要目的不就是想要走出农村,摘掉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帽子吗?他则开玩笑地说:当初上大学的时候,我选择了农学专业,那么我现在从事自己热爱的农业种植,这不是正好专业对口吗?

到乌兰集团工作后不久,2007年9月份,乌兰生态园日光温室和联栋温室建成并投入使用,公司从北京农业大学聘请了技术员来指导温室蔬菜种植,贺永平觉得自己遇到了绝好的学习机会。他每天紧跟着北京农业大学技术员,寸步不离,虚心学习各种蔬菜种植技术。从种子处理到育苗,从幼苗长出第一片真叶到分苗,从配置营养液到病虫害防治,每个环节他都认 真学习,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就及时向技术员请教,对于蔬菜各阶段生长状态、需要防治的病虫害等知识,他都一一记录在笔记本上。

那段时间,夏天他劳作在炎炎烈日下,晚上还有蚊虫叮咬;到了冬天,室外寒风凛冽,温室内却热气逼人,汗水经常湿透了全身,一出温室,寒风一吹,汗湿的头发都被冻得定型了。

几个月的辛苦劳动终于换来了收获的喜悦,2007年11月份,生态园的第一批蔬菜可以采摘下架了。想着自己亲手栽培的蔬菜即将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贺永平兴奋不已。每天早晨天刚蒙蒙亮,别人还在熟睡的时候,他就走进了温室大棚,迫不及待地将当天要销售的新鲜蔬菜全部采摘好,等其他同事来到温室大棚时,地上已经摆好了一箱箱装好的蔬菜。虽然汗水湿透了衣衫,但是他觉得非常欣慰,因为这是他们收获的第一批蔬菜。

2008年7月,北京农业大学的技术员服务合同期满,贺永平就担起了指导整个联栋温室和日光温室蔬菜种植的担子。他每天忙碌于蔬菜和瓜果之间,像对待婴儿一样呵护着它们,哪一棵西红柿的叶子没长齐,哪一片奶油白菜出现病虫害,什么时候该添加营养,都牵动着他的心。在付出辛苦的同时贺永平也在享受着劳动带来的快乐,他从来没有觉得干农活有多苦、有多累,反而觉得每一项工作都给了他无穷的乐趣,让他醉心其间。看着那些幼苗发芽长大,开花结果,心中的成就感也油然而生。通过这几年的具体实践和摸索,现在贺永平已经掌握了日光温室和联栋温室各种蔬菜种植技术,能够熟练进行育苗、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在平时的工作中,贺永平不会花言巧语,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传递出对工作的热情,感染身边的人,时刻以身作则,带领员工尽职工作。

生态园的蔬菜种植自动化水平比较高,所以机械设备也比较多。在使用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故障。有时可能只是一个小故障,但是不及时解决的话就可能影响到蔬菜的正常生长。请人维修要价高,而且也不一定能随叫随到。为此,贺永平利用业余时间,研究各种设备,逐渐学会了设备常见故障的维修。现在不仅是他,其他同事也都学会了解决一些基本设备问题。

2009年,生态园又增加种植了香蕉、葡萄、柠檬等水果。虽然在学校时也学过一些果树种植知识,但这几年一直种植蔬菜,已经生疏了。为此,贺永平又专门购买了相关果树种植书籍,学习种植技术。在结果前的那段时间,他每天都要去棚内查看果树长势,把生长情况拍照,回去后又对照书本研究。就这样慢慢摸索着前进,当年,种植的果树都结出了累累果实。

转眼间,贺永平已经在乌兰集团这片热土上耕耘了7个春秋,他先后荣获乌兰集团优秀大中专毕业生、优秀青年、先进工作者、模范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2009年和2010年还分别经过乌兰集团推荐,被评为鄂尔多斯市劳动模范和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面对这些荣誉,贺永平总是说:“我要感谢乌兰集团及公司领导给了我成长的舞台,给了我事业发展的空间,没有乌兰集团的培养,就没有我今天的进步。领导的信任和同事们的支持、帮助是我这些年来一直努力坚持和不懈奋斗的最大动力,这些荣誉更属于培养我、爱护我、支持我的领导和同事。”

在乌兰集团这片热土上,贺永平已经习惯踏踏实实的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自己的青春,他也将把自己最旺盛的精力奉献在这里。

第三篇:让余热在校园这片热土上闪光

让余热在校园这片热土上闪光

实验小学关工委工作汇报

实验小学创办于1902年,是一所百年老校。学校现占地面积16.5亩,有建筑面积4800m的教学楼2幢,建筑面积3500m 科教楼1幢,建筑面积8000m 的教师宿舍楼2幢。学校现有3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600 余人,在职教师103人,学校各种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一应俱全。近年来,校关工委在县关工委和教育局关工委的关心、指导下,扎实有效地发挥参谋助手、桥梁纽带和“拾遗补阙,配合补充”作用,不断拓展工作的内容、形式和领域,努力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办实事办好事。关工委成员虽然年过花甲、年愈古稀,但在学校的这片热土上展示晚年的风采,以特殊园丁的心血和汗水,浇灌着祖国的花朵,让孩子们在一片蓝天下,快乐地茁壮成长,他们不辞辛苦、不计名利、扎实工作的精神,着实令人敬佩。其主要做法是:

一、学校领导对关工委工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是做好关工委工作的保证

实小的领导对关工委工作高度重视。一是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之中,明确分管校长定期听取关工委工作汇报,认真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困难。二是校长和分管校长,主动参与关工委的会议和重大活动。做到有请必到,有求必应,协调学校各部门,同心合力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三是不断配齐配强关工委队伍,把更多的老教师动员组织到关心下一代的工作队伍中来,优化“五老”队伍的组织结构。四是在生活上多关心老同志。每年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学校均组织开展慰问活动,并帮助有困难的老同志解决一些生活问题。五是想方设法为关工委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学校为关工委提供了专门的办公地点,并配齐电话、办公桌椅、会议桌等。六是落实办公经费,凡关工委开展活动所需资金一律由学校支付。七是每年学校都为关工委征订《中国火炬》、《家教周报》及《安徽日报》、《滁州日报》供老同志学习,使老同志在思想上紧跟时代的前进步伐,不断增强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八是组织关工委成员进行业务培训、外出参观。学校对关工委老同志尊重信任、关心支持,使他们 有了位置,有了信心,精神振奋,干劲倍增。

二、加强关工委自身建设,发挥关工委作用,是做好关工委工作的关键

实小关工委成立于2003年9月,几年时间,关工委成员进行了四次调整充实,现有13人组成,其中在职4人,退休9人,老同志占69%。调整后的关工委,根据学校工作的性质,分别成立了德育工作组、法制教育工作组、家教工作组、帮困助学工作组。各关工小组明确分工和职责,对在校青少年进行理想信念、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科学知识的教育。

校关工委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健全和完善工作制度。做到年初有计划,每月有安排,半年有检查,年终有总结。坚持每月一次的关工委成员学习日,学习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学习法律法规,学习新的科学文化知识,并形成制度,坚持不懈,这样才能跟上时代发展,适应青少年教育的需要。通过学习,增强了老同志做好青少年教育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预见性和针对性。坚持关工委成员联系年级组,联系留守儿童,联系青年教师制度。关工委所有成员都联系一个年级组,深入年级组调研,了解青少年的思想动态,便于对症下药;与留守儿童结对子,摸底造册,搞清了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哪里打工,由谁监护,落实老同志关爱对象,督促父母与孩子沟通;与青年教师结成忘年交,帮助青年教师提高业务水平,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使他们迅速成熟起来。坚持返校日制度,关工委成员每周五坚持返校值班,主动联系学校、联系年级组,召开各类座谈会。通过思想交流、感情沟通等方式,解决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惑、疑虑、烦恼和实际困难问题。还采取临时相互约定时间地点的方式联系交谈。坚持例会和汇报制度。关工委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例会,由关工委成员通报工作情况,针对教育工作重点和学生的思想动态,提出加强教育工作的对策和建议等。

三、针对青少年的成长特点,开展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是做好关工工作的生命线

关心下一代,必须根据青少年的成长特点和时代特点,组织并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少年的富有实效的教育活动,这样才能做到与时代同步,与青少年同心,与改革开放同进。

1、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的各项教育活动。学校关工委根据实际需要,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如在“六一”节、建队日、国庆节等重大节日,学校关工委都邀请教育局关工委、交警队、派出所、司法所等有关单位的领导来我校讲座,对全体师生进行法制、科普和师德等教育。还常常参加学校的升旗仪式,作国旗下讲话,对全体师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近几年来,学校关工委共组织了多场师德教育报告会、法制教育讲座和国防教育讲座,参加青年教师座谈会,以亲身的工作实践,教育青年教师,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特别是与学校大队部组织学生参加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读书活动,每届读书活动,都能取得可喜的成绩,在演讲、讲故事、小品、歌曲、征文比赛等方面,皆取得突出成绩。几乎年年获得县读书竞赛活动一等奖,并连续三年蝉连滁州市读书竞赛活动一等奖,陈东、李晓、雷斯伟、袁梓阳同学获国家级、省级读书活动特等奖荣誉称号。

2、主动配合学校少先队组织开展主题教育。①强化养成教育。学校每学期开学初的三月、九月为养成教育强化月,重点开展《守则》、《规范》教育,突出规范升旗仪式,整顿课间活动、路队秩序,强化文明礼仪教育。在三月、九月期间,校关工委围绕学校工作重点,召开学生座谈会,帮助学生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向家长印发《礼仪教育和家庭教育常规》、《家庭教育基本要求二十条》以及《家长日常行为规范十二条》,帮助家长树立良好形象。如今,我校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已初步形成。2005年9月,我校四位同学参加市小学生行为规范知识竞赛,一举夺魁,并代表滁州市参加省赛,他们的优秀表现刊登在省教育厅主管杂志《小学生导读》上。②“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主题教育。关工委和校大队部在三月份开展了学雷锋系列活动,四月份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八月份夏令营活动,老同志轮流值班,邀请武警中队官兵对学生进行军训,参观消防中队,还观看消防表演,聆听消防知识。纪念日还开展了孝敬长辈、尊敬师长等活动。举办了“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并开展了“讲长征故事”比赛。③参与大队委竞选活动。队员们通过竞选演说、才艺展示,既锻炼了学生,又培养了能力。④基地教育活动。关工委牵线搭桥,为学校少先队建立了德育基地(武警县中队),手拉手活动基地(滁州市特殊教育中心和偏僻山村学校耿郢小学)、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半塔烈士陵园)、劳动基地(下岗再就业一条街寺巷)、社会实践基地(县工业园区),基地教育活动丰富了学生课外生活,增长知识,开阔了眼界,收到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3、协助学校开展荣辱观教育。学校制定了“八荣八耻”拍手歌,还为每位学生印发了“八荣八耻”小卡片。校园里人人会唱正气歌,个个背诵新童谣。这项活动,县、市电视台都作过报道。三(4)班学生陈斐然同学还代表县参加市“知荣明耻,做时代新人”演讲比赛荣获二等奖。

4、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如省关工委组织“好娃娃杯”全国青少年儿童书画、作文、手工大赛,省、市关工委组织家长参加的“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论文大赛,省、市科技艺术大赛等,至今已参加多年,获奖20多人次。特别是去年省关工委举办“党是阳光,我是苗”少儿书画大赛,获得全市最好成绩,一等奖一名(全市仅1人),二等奖5名,(全市共8人),三等奖5名(全市8人),学校也获优秀组织单位奖。

5、法纪安全教育,常抓不懈。学校认真贯彻执行《义务教育法》、《教育法》、《未成年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学校聘请了县法制局的袁先进同志为法制副校长,司法所所长朱明星同志为法制宣传员,定期为师生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关工委还协助学校多次邀请交警部门举办“交通安全知识讲座”、安全教育图片展,开展“小交警”活动,关工委成员也两次作安全教育报告,并协助学校开展了“远离网吧”、“远离游戏室”以及千人签名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法律安全意识,至今学校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学校无一例违法犯罪记录。

四、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出实招、办实事、做好事,帮困助学,是做好关工工作的出发点

1、配合学校和家长共同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关工委设立了“学生接待日”,由关工委成员轮流值班接待学生,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关工委还采取“手拉手”、“结对子”方式帮助辅导后进生的学习和生活,使大部分后进生得到转化和提高。五(1)班的黄钿钿同学,父亲患精神障碍,母亲离家出走,跟爷爷、奶奶生活,很少有人管他,加上社会上一些劣迹青少年的影响,经常不回家过夜,染上了一些恶习,学校经多次教育仍收效不大。陈永庆主任知道后,主动与班主任联系,进行家访,与黄钿钿谈心交朋友,为他购买书包、钢笔、文化书等学习用品,鼓励他远离社会劣迹青少年,积极向优秀同学学习,又让关工委成员高崇仙与之结对子。黄钿钿的思想表现发生了质的变化,学习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赞誉。

2、关爱“留守儿童”。关工委在全校2000多名学生中排查出百名留守儿童登记造册,并号召全校师生开展与“留守儿童”结对子活动,帮思想、帮学习、帮生活、送温暖,并要求教师开展“助学”活动,利用放学、双休日时间帮助他们辅导作业,解决学习上的困难。部分女教师还从家里带来洗发水、指甲剪,帮“留守儿童”洗头、剪指甲,给“留守儿童”多一份关爱。

3、主动为贫困学生捐资助学。五(5)班学生石露露同学父亲早逝,母亲下岗,家庭生活非常贫困;四(2)班学生刘宇涵父亲替人打工致残,生活不能自理,母亲又离她而去,属特困生。关工委同志知道后,在新年即将来临之际,自掏腰包,踏着雪,各送去慰金贰佰元及礼品。五(6)班李洋同学,父母都是聋哑人,生活艰难,关工委同志主动帮助,为她交齐每学期的学杂费。四(1)学生凌轶莲同学,父亲失业,母亲离家出走,姐妹三人跟爷爷、奶奶生活,靠老人家拾破烂所得维系生活,校关工委知道后,利用双休日,送去大米、油、蔬菜等生活必需品。本学期,校关工委还为5位特困生牵线搭桥,联系合肥爱心学会,帮助他们解决学费问题。几年来,我校先后有几百人受到关工委和社会有关人士的资助,款项近3万元。关工委老同志献爱心,送温暖,为贫困生撑起一片希望的蓝天,在孩子的心田里,播撒了关爱的春雨。

五、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长育儿水平,是做好关工工作的重点

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三大支柱之一,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学校关工委始终把此项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努力抓紧抓好。几年来,我校家长学校共开办60余期,专家授课十几场。累计受教育家长达4万多人,每期参学率均为98%以上。

1、健全“四个”保障机制。即:①组织保障。家长学校建立了两套班子,一是校务委员会,二是家长协会委员会。各类成员配置到位,责任明确。②制度保障。学校先后制订了《家长学校章程》、《家长学校总体规划》、《家长学校教师培训计划》、《家长协会章程》、《家长守则》等大的制度,还制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如教师备课制度、学员考勤制度、优秀学员评比制度等。③措施保障。家长学校工作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总结。教学工作做到“四定”:定时间、定课题、定教师、定活动形式。授课教师、家长必须做到“四要四不准”。④物质保障。学校有专项经费,用于购置教材、教具,订报刊杂志等,以保障家长学校的办学条件和现代化水平。

2、坚持“四个”结合教学模式。即授课①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②坚持兼职教师授课与专家讲座相结合。我们邀请滁州学院卞佩峰教授、团中央家教巡回报告团的王振民教授、教育部家教中心的张跃华教授等为全校家长举办讲座,受到一致好评。我们每学年举办一次教育教学开放日活动,让家长感受孩子的学习,列席校大队委竞选等。利用学校师资力量,二位国家级心理咨询师给家长上心理健康教育课。③坚持集中授课与分班座谈讨论相结合,先上大课,再分班座谈讨论。④坚持面对面授课与多种形式互动相结合。学校利用家校联系卡、家长接待日、开通“家校通”信息网络、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家长意见箱、开通热线电话等方式,协同教育,加强沟通。

3、开展“两评”活动。即对家长学习情况、表现第一学期初评“优秀学员”,第二学期评选“优秀学员”。还开展家长评教师活动。

几年工作,成效显著。2001年9月家长学校顺利通过县关工委、妇联、教育局验收,成为县首批“示范家长学校”;2002年8月又被省教育厅确立为首批“安徽省家校名校”;2005年11月校关工委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表彰,被授予市“关工委先进集体”光荣称号。学校多次在县、市关工委会议上受到领导表扬,并作典型发言。报道实小家长学校办学情况《优化家庭育人环境》一文载在《滁州关工通讯》2001年第12期上。曾多次接待合肥市、淮南市、亳州市、滁州市教育局、凤阳、天长、明光等地的关工委来校考察取经。家长与学生共同编唱新童谣,反映这一活动的文章《校园唱响新童谣》曾刊在《中国火炬》2005年第2期上。

关心下一代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事业。今后,校关工委将继续努力,决心做到在思想上注入新理念,在组织上增加新活力,在活动上创造新特色,在工作上进行新探索,使学校关工委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为构建和谐校园而发挥应有的余热。

第四篇:扎根基层 奉献农村 把自己全部的热情挥洒在这片热土

扎根基层 奉献农村 把自己全部的热情挥洒在这片热土

俗话说:时间在变,内心的那份故乡情不会变。或许是这样的缘故,2008年8月,通过阳泉市公开招聘大学生村官考试,我回到了自己的故乡——旧街乡,担任了我乡南沟村村党支部副书记。回到自己的家乡,少了一份陌生,多了一份担忧。不需要过多的去熟悉这个环境,但更多的是如何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让相亲们满意。带着这份新奇和忐忑,我来到南沟村,开始了我的村官生涯。

农村工作不简单,扑下身了解村里情况

怀揣着那份新奇、忐忑和担忧,我来到了村子里。村里的领导很热情的给我介绍了村里方方面面的情况,告诉我来了就好好干,有什么事情尽管说话,这朴实的话语让我的心安稳了许多。为了能够更好的开展工作,我首先了解了村里的基本情况。

南沟村位于桃河河畔,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石太铁路从村边穿过。全村由前南沟、南沟掌、狼峪三个自然村组成,总面积约11204亩,总户数155户,总人口415人,劳动力302人。主导产业以农业为主,外出劳务和运输业为辅。

在了解村里的基本情况之后,我就走乡窜户的和相亲们交谈,看大家现在的生活情况如何。通过走访发现,相亲们对如何发展副业特别感兴趣,如何能够围绕土地做文章的大家广泛关心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通过学习上级政策、与支村领导沟通、通过网络查询,为村里提出利用地理优势发展蔬菜大棚和建设核桃基地的建议,这一方

案在支村会议、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获得了一致通过,我们村的副业红红火火的开展起来。

付出总有回报,点滴汗水,赢得群众满意

在来到村里半年之后,在村里领导的安排和征求广大村民同意下,我负责了村里的财务工作。对于财务工作,我可以说是门外汉,两眼一抹黑。如何做账、报账、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我只能从一点一滴学起。通过和乡镇合算中心同事学管理、和村里老财务人员学经验、和财务书本学知识,我渐渐的找到了一点头绪。

村里的报账员工作设计方方面面。从财务报账,到入户核查粮食直补、退跟还林、人口信息以及各类补助金的发放,在到养老保险金的收取和统计报表,以及各类涉及文字方面的工作,都会有报账员完成。可以说,报账员是非常繁忙的工作。

在村里工作的这三年时间里,无论遇到多么难看的脸色,或者多么恶劣的天气,或者多么不公平的对待,我都坚持了下来。我想得到的就是群众们那个简单的微笑,说上一句“这娃真不错”。三年来,我从点点滴滴做好了,我得到乡亲们的回报了,我满意了。

农村工作的三年,我收获了,我无怨无悔

骑着摩托车,缓慢行驶在村里的小路上。我自然地和遇到的村民打招呼、一个点头微笑,那种感觉让我体会到了收获。做事先做人,只有学会了如何做人,才能更好的做事。在这三年里,我收获的不仅仅是农村工作的经验,更多的是和相亲们建立起的那份感情,这份感情是我人生的一大笔财富。正是这份感情,我学会了如何去更好的做

人,更快的融入每一次人生旅途。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脚下的土地就是一张考卷,可以选择知难而退,交上白卷;也可以使尽浑身解数,在上面挥洒汗水。我更愿意做后者。我喜欢与村民交流的那份畅快感,喜欢做完一天工作后骑行在村里的小路上,喜欢与村官朋友们相聚时的那份惬意。真的很珍惜我能有这样的机会磨砺自己,为自己的成长打牢根基。

下载我愿把智慧和汗水挥洒在这片热土上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愿把智慧和汗水挥洒在这片热土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