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费孝通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座谈会上的发言(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2 21:11: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费孝通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座谈会上的发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费孝通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座谈会上的发言》。

第一篇:在费孝通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座谈会上的发言

在费孝通同志诞辰100周年 纪念座谈会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费孝通同志亲属,同志们:

今天,我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代表民盟江苏省委参加费孝通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座谈会,回顾他的奋斗历程,缅怀他的光辉业绩,追思他的崇高风范。

费老是中国民主同盟的一位卓越领导人,是民盟的杰出代表,他的一生见证了中国民主同盟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光荣历程。早在青年时期,费老就追随前辈加入了民盟,和共产党人站在一起,在民主革命时期共同经受了严峻的政治考验,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共同经历了历史的曲折,最终一起走上坦途,共同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在连续担任两届民盟中央主席期间,费老从我国多党合作事业的发展出发,一再强调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他说:“民盟的责任就是要协助共产党把中国的事情做好。”这看似非常质朴的语言却把民主党派所肩负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表达得既贴切又透彻。他胸怀全局,脚踏实地,倡导全盟为国家经济及社会发展“出主意、想办法、做好事、做实事”,并身体力行,率领全盟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他领导完成的一系列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成果和建议,得到了中共中央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肯

定,也大大地提高了民盟的政治声望和社会影响。费老从民盟的领导岗位退下来后说:“现在我年纪大了,但是仍然愿意在党的领导、帮助下,用自己的知识为祖国服务。”费老勇于实践、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以及非凡的学识和智慧、气度和魄力,深深地教育和激励着广大盟员。费老为民盟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以有费老这样的领军人物而感到自豪。

费老出生于江苏吴江,他的一生都和江苏有着密切联系,并始终情系家乡,关注家乡的发展变化。江苏民盟作为他家乡的党派组织更是长期受益于他的关心和指导。全省许多民盟组织就是在费老的直接关心或者是在费老的影响下才得以成立和发展的。至今,费老在江苏民盟的讲话或题词依然在广大盟员中传颂,影响深远。改革开放初期,江苏民盟正处于恢复重建的状态,为了更好地把握新时期民盟发展的方向,盟省委曾多次邀请费老到家乡指导工作。尽管很忙,但是只要行程允许,费老总是会欣然接受邀请,有时还会主动预约时间。1981年10月,费老因国家的需要计划三访江村。来江苏之前,他就通过电话和盟省委约好“要和民盟的同志见见面”。到南京时,盟省委正好召开常委(扩大)会议,费老应邀在会上给大家做了精彩的报告。费老一贯用非常平实明白的话语来讲富有远见的深刻道理。在报告中,他高瞻远瞩地指出,教育是现代化的基础,中小学的教育尤其重要。他说我们民盟虽然以高教为重点,但人数还是中小学教师多,要发挥我们的优势,做好中学的业务交流工作,一级帮一级,为国家筹备力量。这些话,今天看来依然对江苏民盟的参政议政工作有着很好 的指导意义。巧合的是,为了记录农村发展变化,费老从那一年开始在江村(吴江的开弦弓村)设立了长期调查基地。从此,费老先后二十多次访问江村,在见证江村巨大变迁的同时,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建设、区域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费老在担任民盟中央主席期间,提出了著名的“出主意,想办法;做好事,做实事”的工作方针,对民盟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值得江苏民盟骄傲的是,费老这一工作方针的提出和江苏有着非常紧密的历史渊源。费老是1987年当选为民盟中央主席的。上任伊始,他就开始思考新时期民盟工作方向和路径的问题。他认为民盟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力求务实,切忌空谈。在费老这种务实的工作作风影响下,民盟各级组织都在实践中努力探索服务社会的新途径新方式。1987年末,民盟徐州市委向中共徐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议,由民盟组织专家研究徐州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建议得到采纳后,民盟徐州市委立即开始组建规划模型组,并在盟省委的帮助下,聘请了民盟中央副主席钱伟长、冯之浚担任高级顾问。模型组利用业余时间,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完成了报告《徐州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模型》。报告得到了评审专家的高度肯定,切实为徐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1989年11月8日,民盟中央为了总结经验,特地在徐州召开了民盟区域规划和咨询工作经验交流会。费老出席了这次会议,并在讲话中,首次提出民盟的工作是要为经济建设多做实事、多做好事的主张。这一主张,很快在各级盟组织和全体盟员中得到广泛响应。江苏民盟遵循费老这一思想,积极参政议政,努力为社会服务,各项工作一直走

在全国民盟省级组织前列。从最初的讲学办学到智力支边、科技咨询,再到现在的发言提案、专题论坛等多项工作都取得了很大成绩,得到了包括中共江苏省委、省政府、民盟中央和社会各界的肯定。

费老不仅对江苏,对民盟,而且对中国知识分子而言都是一座精神上的富矿,值得广大盟员和知识分子去解读和学习。我加入民盟不久,费老就不再担任民盟中央主席了,但是很荣幸地拜见过他,聆听过他的教诲,至今印象深刻,受益良多。至今,费老已经离去5年,但是他那慈祥和蔼的音容笑貌依然令人难以忘怀。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纪念费老的座谈会,就是要以实际行动深切悼念和缅怀费老光辉的一生,继承费老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风雨同舟的光荣传统,学习发扬费老为民族解放、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执著追求、不懈奋斗的高尚品格和志在富民、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作为参政党,作为费老家乡的民主党派组织,江苏民盟更要继承费老未竟的事业,在他的精神指引下,更加自觉地接受中共江苏省委的领导,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为建设美好新江苏作出贡献。

可以告慰费老的是,在中共江苏省委和民盟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江苏民盟不断开拓进取,奋发有为,没有辜负他老人家的厚爱和期望。近年来,江苏民盟已发展壮大为拥有13000多名盟员,凝聚了各方面高素质人才的参政党组织,在参政议政、社会服务和自身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江苏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与影响也在日益扩大,多次受到民盟中央的表彰,得到中共江苏省委的肯定。我想,费老若九泉有知,一定会感到欣慰。

第二篇:王兆国在纪念费孝通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王兆国在纪念费孝通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在这里举行座谈会,纪念费孝通同志诞辰100周年,深切缅怀他的非凡业绩和杰出贡献,追思和学习他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不懈奋斗的高尚品格和始终不渝的理想追求。

费孝通同志是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民主同盟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他一生胸怀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和对人民的无限热爱,为了人民幸福、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殚精竭虑,无私奉献,直至生命的最后阶段,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费孝通同志1910年11月出生于江苏吴江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在他青少年时代,政府腐败,军阀混战,内忧外患,民生凋敝。面对处于沉重灾难和深刻危机中的国家和民族,早年的费孝通立下了“志在富民”的理想抱负和人生追求。1930年,他进入燕京大学投身社会学研究,后考入清华大学,成为我国最早在本土获得社会人类学硕士的青年学者。1935年,他赴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学习,获得博士学位。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费孝通同志怀着拳拳爱国之心,于1938年毅然回国。在战火纷飞的艰苦环境下,他坚持开展研究工作,创办了云南大学—燕京大学社会实地工作站,深入乡村进行社会调查,对中国的农村社会、家庭结构、民族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农村问题的论著和文章,培养了一批社会学学者。他积极投身抗日民主运动,1942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与其他学者发表声明,撰写文章,抨击蒋介石的独裁统治。“一二〃一”惨案后,他与云南大 学其他教授一同发表声明,声援和支持昆明学生的“反内战、争民主”运动。1946年1月,他与一些教育工作者联名致函正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呼吁停止内战,成立联合政府,保障民主权利。李公朴、闻一多被反动派暗杀后,他被国民党政府列入黑名单,生命受到威胁,被迫离开云南。他一直关心和期盼人民解放事业。1949年初,他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五一”口号,应邀赴西柏坡共商建国大计,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深受鼓舞和教育,从此开始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与共产党亲密合作的光辉一生。1949年9月,他作为中国民主同盟的正式代表,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10月1日,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

新中国成立后,费孝通同志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国家的民族事业和教育事业,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校务委员会委员、副教务长,中央民族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央人民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专家局副局长等职。1950年6月,根据中央有关派出中央民族访问团到各民族地区访问的决定和安排,他先后担任西南、中南访问团副团长,带队深入贵州、广西等民族地区,积极宣传《共同纲领》确立的新中华民族政策,传达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同胞的深切关怀,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巩固了祖国各民族大家庭兄弟般团结。1951年,他参加中央民族学院筹建工作,参与制定学院办学宗旨和发展方向,明确了研究民族问题、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办学定位,并担任学院的副院长,为我国民族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负责组建了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广招一流人才,使中央民族学院很快成为中华民族学研究的著名机构。

1957年,费孝通同志被错划为右派。“文化大革命”中,他受到冲击,被下放到“五七”干校。虽历经坎坷,费孝通同志矢志不移,坚守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贞信念,表现出一个爱国主义者的优秀品质和崇高风范。

费孝通同志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民族委员会委员,政协第三、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长期参加国家政治生活。改革开放后,费孝通同志先后担任政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第七、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领导职务。他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积极参与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协商,始终致力于国家民主法制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980年9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的建议,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宪法和成立宪法修改委员会的决议。作为宪法修改委员会成员,费孝通同志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积极参加讨论,坚决拥护和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发表了许多真知灼见,为1982年宪法的出台作出了宝贵贡献。

费孝通同志注重把领导工作与学术研究、社会活动密切结合起来,通过开展区域发展战略研究,进行“国是咨询”,将参政议政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他谈的最多的是富民,思考最多的是发展。他利用一切机会,深入了解和准确把握中国社会变迁特别是中国农村不断发生新变化的真实情况,提出要“抓得住、理得清、讲得出、看得懂、好操作”。他沿着村庄—城镇—区域发展的轨迹,不断深入探索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转变的规律和农民致富的多种模式。他认真研究中国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边区和民族地区发展、城乡关系、区域发展等新情况新问题,发表了许多具有重要影响的论著和文章,3 提出了许多富有开拓性的理论观点,为改革开放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作出了独特贡献。

在全国人大工作期间,费孝通同志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依法履行职责,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他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好形式,有利于发扬民主,也有利于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要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他积极参与全国人大的立法工作,提出立法工作要适应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新形势,多吸收实践经验,多做调查研究,使立法与实际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他积极参与全国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1995年到1997年,已是80多岁高龄的费孝通,仍亲自率领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到地方检查义务教育法、教育法、科学技术进步法等法律的实施情况,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积极推动法律的贯彻执行。费孝通同志满腔热情地投身祖国统一大业。1985年6月,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名单,费孝通同志担任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他积极参加起草工作,提出了很多重要意见,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制定作出了积极贡献,充分体现了对国家、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1997年,87岁高龄的费孝通同志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之一,赴香港参加了香港回归祖国的政权交接仪式。他深有感触地说:“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祖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百年期盼,雪洗香港被侵占的历史耻辱。”

费孝通同志是德高望重的民主党派领导人。他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在总结自己几十年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共事的经验时,总是紧密结合中国近现代历史 4 的发展和演变,一再强调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新时期统一战线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方面的积极作用。1987年后,费孝通同志担任中国民主同盟中央主席、中央名誉主席。在主持民盟中央工作中,他始终坚持同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扎实工作、充分发挥民盟在智力上的优势,把为经济建设“出主意、想办法,做好事、做实事”确立为民盟的工作思路,并身体力行。他先后对我国西北地区、西南地区、黄河中上游、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中原经济协作区、淮海经济协作区、东北地区、京九铁路沿线地区等进行实地调查,代表民盟中央向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了许多既符合实际、又具有全局意义的重要发展思路与工作建议。尤其是关于上海浦东开发和促进22个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建议,受到党和政府的赞同和肯定。

费孝通同志一生致力于社会科学研究,是享誉海内外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是中国现代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创始人。在学术生涯早期,他努力开拓社会学中国化的研究途径,积极开展社会调查,出版和发表了《江村经济》、《禄村农田》、《生育制度》、《乡土中国》等一批具有广泛影响的著作和文章,为人们观察和思考中国社会现象提供了独特的理论框架和思想观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1979年,面对当时社会学长期荒芜、人才短缺、亟待恢复重建的困难局面,年近七十的费孝通同志受中央委托主持社会学学科重建工作。他几乎是白手起家,克服重重困难,先后召开社会学科研人员座谈会,组织成立中国社会学学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并担任第一届学会会长和研究所所长。他坚决贯彻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学要“赶快补课”的精神,迅速行动,很快就确定了 5 社会学恢复重建的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规划了学科建设、课程教材等,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使我国社会学迎来了发展繁荣的春天。他主张当代的中国社会学必须立足于中国社会的实际生活,从科学的社会调查研究入手,建立符合中国社会实际和中华民族特点的社会学。他以身作则开展实地调查,积极推进中国社会学研究向更广更深方向拓展。他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以敏锐的思维和深邃的眼光,不断提出有关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思想与理论,在诸多方面都有独到精辟的见解。1983年发表《小城镇大问题》,1987年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1990年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社会和谐观点,1995年提出“文化自觉”的思想,深入思考了中国富了以后怎么办等问题,这些重要思想和理论为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学术和精神财富,不仅在当时而且在今天对于我们研究当代中国社会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他在社会科学研究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先后获得国际应用人类学会马林诺斯基纪念奖、英国皇家人类学会赫胥黎纪念奖章、美国大英百科全书奖、日本亚洲文化大奖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特别荣誉奖等著名奖项。他超凡的才智、渊博的学识和治学育人的风范,赢得了人们深深的钦佩和敬重。

费孝通同志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是艰辛前进、追求真理的一生。他的非凡业绩和杰出贡献,深深铭记在我们的心中;他的高尚品格和奋斗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怀念;他的学术追求和治学修养,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树立了人生楷模。

今天我们纪念费孝通同志,要学习他胸怀祖国、情系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费孝通同志在云南大学、西南联大执教期间,面对国民党 6 政府消极抗战、积极反共,对外投降、对内镇压的倒行逆施,他坚定地投身于爱国民主运动中,成为著名的“民主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他以满腔的爱国热忱积极投身于国家建设事业,兢兢业业,忘我工作,贡献了全部精力和智慧。“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继承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把个人命运同祖国命运紧紧连在一起,自觉肩负起社会责任,把自己的知识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作为民盟的卓越领导人,他致力于推动民盟工作面向经济建设,贴近实际、贴近百姓,多做实事、多做好事,团结带领全体民盟成员为祖国统一和中华振兴贡献力量。作为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他参加国务活动的同时,积极从事文化、教育、社会等活动,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推动两岸三地民间合作与交流,广交海内外朋友,促进祖国统一。1998年以后,他不再担任领导职务,但他仍然不辞辛苦,为国家和人民四处奔波、开展调研、出谋划策,同时勤奋读书、笔耕不辍。我们向他学习,就是要像他那样始终保持爱祖国爱人民的深切情怀,勇于担当,不辱使命,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今天我们纪念费孝通同志,要学习他衷心拥护和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矢志不渝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费孝通同志热爱中国共产党,始终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虽然经历坎坷矢志不移。他曾多次表示,正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多党合作事业,才使他为人民作贡献的理想得以真正实现。作为中国共产党值得信赖的挚友和诤友,他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中央领导核心和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共领导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同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亲密无间、牢不可破的关系。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他更加自觉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衷心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极大的热忱积极投身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和多党 7 合作事业。1998年10月,中央统战部在西柏坡组织纪念各民主党派响应中共“五一”口号50周年活动,重访故地的费孝通同志饱含深情地说:“抚今追昔,我认为50年前各民主党派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聚集在中国共产党周围,拥护共产党的领导,这是一个正确的历史选择,是民主党派的优良传统,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胜利。我深切地感受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我们向他学习,就是要像他那样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把老一辈民主党派人士同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真诚合作、不断进步的优良传统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

今天我们纪念费孝通同志,要学习他勤奋求实、身体力行的优良作风。费孝通同志始终践行“从实求知”、“知行合一”的理念,主张从实际生活中得到知识,强调从实际出发,总结人民群众和基层所创造的经验,使之系统化、理论化,再用于指导实践。他一生勤于走路,注重实地调研,行行重行行,走向农村、走向基层、走向群众,足迹遍及祖国的山山水水。为了帮助当地农民寻找脱贫致富和加快发展的路子,他七下甘肃定西,30余次到江苏吴江调查走访。2003年,93岁高龄的费孝通还到黑龙江省,专门就社区建设和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考察。他一生勤于读书和思考,始终紧密联系中国的国情和实际,不断探索富民强国的道路。他的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在实践中得到应用,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和广泛的影响,充分体现了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的巨大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我们向他学习,就是要像他那样不懈追求、求真务实,坚持理论面向实际,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努力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不断取得新成就。

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在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在更高的起点上开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局面。新中国已经走过了61年的光辉历程,中华民族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走向未来、走向世界。费孝通同志等先辈们孜孜以求并为之终身奋斗的伟大目标正在逐步实现。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承费孝通同志的思想,弘扬费孝通同志的精神,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在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2008年11月11日)

胡锦涛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敬爱的刘少奇同志诞辰110周年,深切缅怀他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建立的历史功勋,追思和学习他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崇高风范,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同心同德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刘少奇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刘少奇同志的光辉业绩、崇高风范、高尚品德,永远铭记在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心中。

刘少奇同志出生于湖南宁乡一个农民家庭。在他的青少年时期,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欺凌和封建势力的腐朽统治,中国已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正处在水深火热的苦难之中,中华民族正处于救亡图存的关键时刻。刘少奇同志从青年时代起就立下拯救民族于危难之中的远大志向,积极投身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奋起响应五四反帝爱国运动,接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走上探索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道路。1920年,他参加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夏,他赴俄进入莫斯科东方大学,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坚信马克思主义“确实是真理,确能救中国”;同年冬天,他由青年团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成为我们党最早的党员之一。从此,刘少奇同志就把毕生精力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他深爱的祖国和人民。

刘少奇同志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了一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各个历史时期都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党和人民建立了丰功伟绩,受到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

刘少奇同志是我们党领导的工人运动的著名领袖和主要领导者,是党的正确路线在白区工作中的杰出代表。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他参与领导安源工人运动、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武汉工人夺回英租界的斗争。大革命失败后,刘少奇同志坚持战斗在白色恐怖笼罩的上海、北平、天津、哈尔滨等地。他坚持从实际出发,独立思考,善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同党内“左”倾错误进行坚决斗争。他参加了中央红军长征,在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上坚定支持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正确主张。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党中央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并派刘少奇同志前往民族救亡浪潮高涨的华北地区。他领导迅速恢复和发展了党在华北地区的组织,成功实现党在白区工作的历史性转变,巩固和发展了党领导的一二九运动的胜利成果。

刘少奇同志是华北、华中抗日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抗日战争时期,他先后担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中原局书记、华中局书记,曾在三大战略区独当一面地开辟根据地和领导工作。他坚决贯彻执行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开展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战略方针,卓有成效地领导了华北抗日根据地和山西新军创建工作。他组织创建华中抗日根据地,出色完成党交付的发展华中的重任。皖南事变后,刘少奇同志临危受命,出任新四军政治委员,同陈毅等同志一起,重建新四军军部,为把新四军建设成为党领导下的一支铁军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受毛泽东同志委托,统一山东党政军领导机构,调整策略方针和各方面政策,使山东抗日根据地迎来大发展的生动局面。

刘少奇同志长期担任我们党的重要领导职务。1931年,他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43年3月,他任中央书记处书记、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此后20多年,他一直工作在党中央领导岗位上,成为毛泽东同志的一位主要助手。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刘少奇同志代表党中央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对毛泽东思想作出科学概括,提出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正是从这次代表大会起,我们党在党章中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在毛泽东同志赴重庆谈判期间,主持制定“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适时作出“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战略部署,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作出了卓越贡献。解放战争时期,他以很大精力参与领导土地改革运动,指引亿万农民彻底摆脱几千年封建土地制度的剥削压迫,为我们党领导人民夺取全国胜利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力量和群众基础。受毛泽东同志委托,刘少奇同志对新中国经济构成和发展道路进行系统研究,提出比较完整的设想,为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绘制新中国建设蓝图作了重要理论准备。他领导建立华北人民政府,使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雏形。新中国成立前夕,他率领中共代表团访问苏联,为建立新中国争取了有力的政治支持和经济援助。

刘少奇同志是新中国政治和经济制度的创立者之一。新中国建立初期,他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他主持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悉心指导土地改革运动。他潜心研究合作社经济问题,大力倡导农民组织供销合作社,加强城乡物资交流,对恢复国民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参与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主持起草并在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为新中国宪法制定和实施作出了奠基性贡献。他是新中国第一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他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一个有伟大功效的制度”,“人民的共同利益和统一意志,是人民代表大会和一切国家机关工作的出发点。”他先后主持召开5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会议和109次常委会会议,用很大精力来建立健全这个崭新的制度,其中包括建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视察制度,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对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作用,等等。他主持制定一大批重要法律,对新中国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刘少奇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一系列重大决策的制定和实施者之一。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他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他先后担任党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在筹备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他召开数十次座谈会,为制定八大路线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党的八大上,刘少奇同志代表党中央所作的政治报告,科学分析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基本建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明确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强调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他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条件下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高度重视由分配和物质利益引发的人民内部矛盾,高度重视由官僚主义作风引发的干群矛盾等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提出了许多重要见解。国民经济调整时期,他响应毛泽东同志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号召,深入农村、工厂开展调查研究。他坚决支持和指导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正确方针,对面临的困难作出清醒而充分的估计,提出战胜困难的有力措施,为我国经济走出困境、进入健康发展轨道付出了大量心血。刘少奇同志对改革经济管理体制提出许多指导意见,大力倡导试办托拉斯,提出实行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改革物资管理流通体制,这些重要意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前瞻性,反映了他的远见卓识。

刘少奇同志是我们党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党的建设等领域作出许多理论建树,留下数百万字的著作,深入总结和提炼我们党治党治国的重要经验,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大理论贡献。在刘少奇同志的理论贡献中,尤为突出的是关于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刘少奇同志十分重视党的建设,是党内公认的党建理论家。他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论党》、《论党内斗争》等都是党建理论的重要著作。他指出:“任何一个政党,任何一个政府,必须取得绝大多数人的拥护、赞成,才能巩固。”“我们要信任群众,群众才会信任我们。”“一切工作都要走群众路线,都要有群众观点。”他认为:“严格地按照民主集中制办事,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方法,是一种执行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党的集中制是建立在民主基础上的”,“只要我们坚持民主集中制,我们就有可能少犯错误”。他强调,中国共产党要求自己的党员紧密结合党的阶级性质、最高理想、当前任务,在革命的实践中努力加强个人的思想、品德、作风修养,努力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自觉地改造主观世界,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同中华民族的优良思想道德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一个人要求得进步,就必须下苦功夫,郑重其事地去进行自我修养”,“而这种修养和锻炼的唯一目的又是为了人民,为了革命的实践”。他还强调:“共产党员的党性锻炼和修养,是党员本质的改造。”“一切党员必须执行党的政策和决议,积极参加党所领导的革命运动,严格地遵守党的纪律,对于党内党外一切损害党的利益的现象必须进行斗争。”这些重要思想,对于今天我们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刘少奇同志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他强调,我们应该学会自己走路,应该根据中国的特点,采取适合中国情况的方法来进行建设。他强调,经济建设是国家和人民的中心任务;“社会主义经济既有计划性,又有灵活性、多样性,丰富多彩”;要用经济的办法来管理经济,党和政府“管计划、平衡、仲裁、监督、思想政治工作。生产由公司、工厂去经营”;生产资料可以作为商品进行流通,要充分利用自由市场,利用价值规律来调节生产。他认为,“以农业为基础来发展我国国民经济,是我们的一个根本方针”;农村生产和分配的单位不能太大,如果生产关系跑到生产力的前头就会破坏生产力,主张在农业生产中实行同产量联系起来的责任制。他指出:“科学上的真理是愈辩愈明的,艺术上的风格是必须兼容并包的。”“文化、教育、科学、卫生事业的发展,必须同经济建设的发展相适应。”刘少奇同志在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的这些思想理论观点,是非常宝贵的财富,至今仍然有着重要启示意义。

不幸的是,刘少奇同志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残酷迫害,不幸蒙冤致死。在最艰难的时刻,他仍然以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度责任感,向中央建议“尽早结束‘文化大革命’,使国家少受损失”,并坚信“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为刘少奇同志平反昭雪,并高度评价了他的光辉一生。刘少奇同志的英名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紧密相连。刘少奇同志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深切缅怀刘少奇同志,就是要学习他的优秀思想、崇高风范、高尚品德,激励和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奋力把老一辈革命家开辟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我们要学习刘少奇同志始终坚持崇高理想、坚定信念,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刘少奇同志说:“共产主义事业是我们的终身事业。”有了这个崇高追求和强大精神支柱,就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白色恐怖下,他曾两次被捕,在敌人的监狱里正气凛然、坚贞不屈,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刚毅气节。他曾在党内受到“左”倾错误的排斥,但却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多次临危受命,在最艰险的地方挑最重的担子,出色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最困难的情况下,他仍然坚守“一个革命者,生为革命,死也永远为共产主义事业,一心不变”的誓言。

我们要学习刘少奇同志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刘少奇同志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善于在复杂的环境中统揽全局、缜密分析,采取和实施切实可行的政策。他说,共产党员“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和最切实的实际工作”,“使自己的主观逐步地比较符合客观,逐步地认识和掌握建设的客观规律”。他强调,“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最根本的方法”。通过几十年的不断思考和总结,他锻炼出非凡的理论思维能力,观察问题深刻透彻,分析事物鞭辟入里,揭露矛盾尖锐泼辣。他善于总结经验,善于进行理论思考,把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并用来指导实践的发展。

我们要学习刘少奇同志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具有彻底的唯物主义者的思想品格。刘少奇同志为人忠诚坦荡、光明磊落,敢于讲真话、讲实话,从不隐瞒自己的政治观点;同时他也大力提倡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当老实人,鼓励别人讲真话,坚决反对弄虚作假。他不隐瞒任何错误,常常主动承担责任。他说,共产党员只有党的共产主义的利益和目的,没有任何私心,所以“他的错误缺点能够自己公开,勇敢改正,有如‘日月之食’。他理直气壮,永远不怕真理,勇敢地拥护真理,把真理告诉别人,为真理而战斗。”这是他一生为真理而奋斗的真实写照。

我们要学习刘少奇同志始终坚持廉洁奉公、无私奉献,把党和人民事业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刘少奇同志始终坚持党性原则、忠诚于党,对人民忠心耿耿、鞠躬尽瘁,几十年如一日。他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把党和人民放在第一位,无条件服从党和人民安排。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精神和人民公仆本色。他说:“我们还需要艰苦奋斗,不应当只管个人利益和目前利益,而忽视全国的和长远的利益。”他每天工作都在十几个小时以上。他在白区工作时经常经手几万元的党的活动经费,但他分文不动,每天只买些萝卜烩点馍维持生活。他对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严格要求,经常强调“不能乱用党和人民给的权力,不能搞特殊”。他教育子女经常参加体力劳动、和工农群众打成一片。外出工作时,他总是同身边工作人员约法三章:不请客,不迎送,不准向地方提任何要求和接受任何礼物。这些平凡的生活细节充分反映出刘少奇同志作为一名真正共产党人的精神境界。

我们要学习刘少奇同志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做人民的忠实勤务员是刘少奇同志为自己立下的座右铭,让人民尽快过上“富裕和有文化的生活”是刘少奇同志念念不忘的挂虑。他说:“一个好党员、一个好领导者的重要标志,在于他熟悉人民的生活状况和劳动状况,关心人民的痛痒,懂得人民的心”。他还说,国家主席是人民的勤务员,革命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任何岗位上都应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坚持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在开滦煤矿,他深入井下察看工人生产和安全情况,亲身体验工人们的工作环境。在大庆油田,他叮嘱干部要注意解决工人生产生活困难,为工人解除后顾之忧。在河北农村,他深入了解农民实际需求,并派人送去电影放映机,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在东北林区,他看到林业工人在野外作业条件艰苦,特地批准为他们解决棉衣、胶鞋等劳保用品。国民经济调整时期,他深入湖南农村调查研究,铺禾草,睡门板,在简陋阴暗的农舍一住就是20多天,走进农家,嘘寒问暖,把党和国家的关怀送进农户。他同掏粪工人、全国劳动模范时传祥等许许多多普通群众结下了深厚感情,人们都亲切称呼他“少奇同志”。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在人民心中矗立起一座人民公仆的丰碑!

同志们、朋友们!

刘少奇同志为党和人民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我们要永远铭记老一辈革命家为创建新中国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出的历史贡献。今天,我们可以告慰刘少奇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在老一辈革命家带领党和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基础上,我们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焕发出更加蓬勃的活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更加广阔的前景。

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在关键阶段。我们肩负的使命神圣而重大,我们承担的任务光荣而艰巨。我们一定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继续奋斗!

第四篇:在纪念孙起孟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纪念孙起孟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1年3月1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王兆国

《 人民日报 》(2011年03月02日

06 版)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在这里举行座谈会,纪念孙起孟同志诞辰100周年,深切缅怀他的生平业绩和历史贡献,追思和学习他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不懈奋斗的高尚品格和始终不渝的理想追求。

孙起孟同志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民主建国会和全国工商联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孙起孟同志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是爱国奋斗的一生,是为人民事业无私奉献的一生。

孙起孟同志1911年3月2日出生于安徽省休宁县,1918年随父母迁居苏州。在他的青少年时代,中国外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掠夺,内受封建主义的腐朽统治和盘剥,国家风雨飘摇,人民濒于绝境。面对处于深重灾难中的国家和民族,孙起孟树立了教育救国的志向。从此,他把自己的命运同国家民族的前途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矢志不渝、脚踏实地实践自己爱国、救国、建国的理想和抱负。

1929年从苏州东吴大学政治系毕业后,孙起孟进入江苏省立苏州女子师范学校任教并任训育主任,开始了他的教育生涯。在满怀赤忱教书育人的同时,他积极宣传进步思想,团结青年学生与国民党的反动教育政策进行斗争。“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孙起孟和其他进步教师带领学生走向街头,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募捐支援东北抗日义勇军。1936年,应黄炎培之邀,到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任教。抗日战争爆发后赴重庆,任重庆中华职业教育社四川办事处主任。由于参加爱国进步活动,他受到国民党当局的迫害,被迫离职。他辗转贵阳、重庆继续从事爱国民主运动,通过多种渠道,积极投身抗日救亡和争取和平民主、反对独裁内战的斗争,并在斗争实践中坚定了跟共产党走的信念,自觉地为实现党的主张而奋斗。1942年至1946 1 年,在昆明中华职业教育社任职期间,他不顾自身安危,帮助了不少共产党员,并掩护共产党的地下电台,为革命事业作出了宝贵贡献。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华民族面临两种前途、两种命运的重大抉择,孙起孟同志积极投身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于1945年参与筹组创立民主建国会,担任常务理事兼秘书处主任,负责民建日常工作。他还先后担任民建全国会务推进委员会委员、常委,民建总会委员会秘书长等职,团结爱国工商业者和有联系的知识分子,配合中国共产党,为反对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和平、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而斗争。1947年,孙起孟同志被推派为民建驻港代表,建立与中国共产党以及其他民主党派的联系。1948年,中共中央发出“五一口号”后,民主建国会积极响应,孙起孟同志代表民建赴东北解放区,标志着民建最终走上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道路。1949年2月来到北平,后出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委员会副秘书长,参加新政协筹备和《共同纲领》起草工作。1949年8月,针对美国国务院发表的《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白皮书,他执笔起草了民建反驳这一白皮书的声明,揭露和驳斥帝国主义企图利用所谓“民主个人主义者”颠覆新中国的阴谋,阐明中华民族资产阶级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走新民主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得到毛泽东同志的高度赞誉。1949年9月,他作为中国民主建国会的正式代表,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并担任副秘书长,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见证了新中国诞生的历史性时刻。

新中国的成立,为孙起孟同志报效祖国开辟了广阔的天地。1950年1月,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自己多年的夙愿。他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建立和巩固政权、恢复和建设国家的崭新事业,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秘书长兼人事局局长,中央人民政府人事部副部长,全国编制委员会委员兼副秘书长,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第六办公厅副主任,国务院第八办公室副主任。他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在恢复国民经济、加强政权建设和参加国家管理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文化大革命”中,孙起孟同志受到冲击,被错误监禁。身处逆境,他仍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矢志不渝,体现了一个爱国主义者和共产主义战士的优秀品质和崇高风范。

孙起孟同志是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参加了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的筹备工作,被确定为大会副秘书长。之后,他还担任第一、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第二届全国人大预算委员会委员、常委会办公厅副主任,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和人大工作的开展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改革开放后,孙起孟同志担任第七、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领导职务。他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始终致力于国家民主法制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980年9月,根据中共中央的有关建议,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宪法和成立宪法修改委员会的决议,孙起孟同志担任宪法修改委员会委员。他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积极参加讨论,坚决拥护和贯彻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发表了许多真知灼见,为1982年宪法的出台贡献了力量。在全国人大工作期间,孙起孟同志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格依法办事,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参加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监督、视察考察、对外交往和自身建设等各项工作,大力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始终关心教育事业发展,积极推动教师法、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等法律的制定和贯彻实施,为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作出了积极贡献。

孙起孟同志是我国民主党派的著名领导人。他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并为不断发展好、落实好、宣传好这一制度作出了积极贡献。孙起孟同志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第二、三、四、五、六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四、五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全国政协学习委员会副主任,长期参加国家政治生活,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协商讨论。1980年至1982年,他在邓小平同志直接领导下,参与修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带队到北京、天津、浙江等多个省市召开座谈会,深入调查研究,为修改好章程作了大量基础性工作。1989年,遵照邓小平同志关于制定民主党派成员参政和履行监督职责的批示精神,他作为领导小组成员,参与起草《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这一重要文件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93年3月,在他的主持下,民建中央向中共中央提出了关于在宪法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议。这一建议得到了中共中央的采纳。八届全国人 3 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写进了宪法序言之中,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定了这一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孙起孟同志是中国民主建国会和全国工商联的卓越领导人。他历任民建第一、二、三届中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四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四、五、六届中央委员会主席,第六、七、八届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全国工商联第三、四届副主任委员,第五届副主席。他一生致力于民建和工商联的建设,充分发挥密切联系工商界特色和优势,积极践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展现了一名参政党领导人的高贵品质。新中国成立初期,他团结带动工商界人士爱国守法,发展生产,繁荣经济,支援国家建设,参加反帝爱国和争取祖国统一的斗争。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他广泛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帮助工商业者认清社会发展规律,推动全行业公私合营,并及时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协助制定与完善对工商业者的政策,为顺利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付出了辛劳。他在工商界中大力倡导以自愿为基础、以批评和自我批评为基本方法的自我教育,推动成员学习社会主义理论和政策,逐步形成了“听毛主席的话、跟共产党走、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行动纲领,为民建、工商联优良传统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特殊贡献。改革开放以来,他与民建其他领导人一起,团结带领民建各级组织和广大会员,认真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确定了“坚定不移跟党走、尽心竭力为四化”的行动纲领,积极兴办企业,安置待业青年,开展支边扶贫工作,并结合民建的特点和优势,探索形成了以经济咨询服务、工商业培训为主要形式的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路子,开创了具有自身工作特色的新途径。1987年担任民建中央主席后,他坚持把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民建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推动民建积极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协商讨论,就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深入调研,提出意见和建议,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充分肯定。

孙起孟同志是著名的教育家,我国职业教育的主要倡导者和实践者。他曾任中华职业教育社第六、七届理事长,为推动和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事业呕心沥血,作出了突出贡献。在昆明中华职业教育社、重庆中华职业教育社四川办事处工作期间,他积极探索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道路。在担任中华职业教育社领导职务时期,他认真研究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主动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政 4 策。1995年,针对我国剩余劳动力安置就业中遇到的困难,他从中华职业教育社自身特点出发,倡导并实施“温暖工程”,把扶助弱势群体、促进劳动力就业作为基本任务,坚持“为国分忧、为民效力,急人所急、雪中送炭,灯亮一盏、光洒成片”的指导思想,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及捐资助学活动,取得显著成效,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同志们,朋友们!

孙起孟同志为祖国和人民奉献了毕生精力,以他不平凡的人生轨迹,见证了百年中国的沧桑巨变。他的光辉业绩和杰出贡献,深深铭记在我们心中。他的高尚品格和奋斗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怀念。

今天我们纪念孙起孟同志,要学习他热爱祖国、对国家和人民无限忠诚无私奉献的崇高品德。早在青年时期,他就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抗战胜利后,为争取国家和民族的光明前途,他参与组建民主建国会,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为召开新政协和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在民建成员中奔走协调、建言献策。他以强烈的爱国热忱积极投身新中国的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了全部精力和智慧。作为民建的卓越领导人,他明确提出爱国主义是民建的立会之本、前进之基、兴会之源。他发扬贯彻民建“爱国、爱党、爱会、爱学”的优良传统,推动民建始终不渝地遵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他十分关心祖国统一大业,坚决拥护“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团结带领广大民建成员积极配合做好“反独促统”工作,身卧病榻仍关注台海局势,为促进祖国完全统一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始终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殚精竭虑,不懈奋斗,以自己一生追求和奋斗的光辉实践展现了老一辈民主党派领导人爱祖国、爱人民的深厚情怀和人格魅力。我们向他学习,就是要始终坚持并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顺应时代要求,勇担历史责任,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今天我们纪念孙起孟同志,要学习他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矢志不渝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孙起孟同志在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过程中,5 树立并坚定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早在1939年,他就向周恩来同志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要求,周恩来同志鼓励他服从革命需要,并以党外布尔什维克相勉。后来虽经历坎坷,但他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信念,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对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始终坚定不移、毫不动摇。对共产党真诚热爱、自觉追求,同共产党亲密合作、荣辱与共,是他毕生经历的突出写照。作为中国共产党值得信赖的挚友和诤友,他在共同的事业中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共领导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建立了亲密无间的关系。我们向他学习,就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把老一辈民主党派领导人同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真诚合作、不断进步的优良传统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

今天我们纪念孙起孟同志,要学习他勤奋学习、善于思考、学以致用的求实精神。孙起孟同志一生追求真理,主张“成见不可有、主见不可无、定见要正确”,强调通过调查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勇于使“主见”接受实践的检验,成为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定见”。作为我国统一战线德高望重的杰出代表,孙起孟同志长期担任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副会长。他十分注重我国新时期统一战线、多党合作和民主法制建设的理论研究,十分重视民建组织和成员的思想建设,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善于总结实践经验,形成了大量的著述和文稿。如《实行两种性质不同的监督》(1982)、《人民政协的长期性、统战性、广泛性、党派性和协商性》(1984)、《民主集中制是我们的终身大学校》(1991)、《关于民主党派领导工作问题的思考》(1992)、《关于统一战线、多党合作的几个问题》(1994)等,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回答了许多重大问题,不论在当时还是在今天都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教育,为丰富和发展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1993年,他亲自带领民建中央调研组赴武汉长江动力公司汽轮发电机厂,深入调研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就国企改革发展问题提出了富有启发性和建设性的调研报告。他一生勤奋好学,笔耕不辍,晚年依然热切关注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撰写了《总结经验,与时俱进》、《关于“两个务必”的优良作风》、《关于科学发展观》等文章,坚决拥护并积极宣传党和国家提出的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思路新举措。我们向他学习,就是要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环 6 境中坚持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着力提高理论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永葆思想青春。

今天我们纪念孙起孟同志,要学习他光明磊落、清正廉洁、宽厚待人的高尚风范。孙起孟同志从不计较个人名利地位,1996年,为推进民建领导集体的新老交替,他主动辞去主席职务,被推选为名誉主席,赢得了全体民建成员的尊敬和爱戴。他一生奉行“责在人先、利居众后”,在生活上从不搞特殊,对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要求十分严格。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后,他深居简出,平静恬淡,始终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他一生严格要求自己,真诚奉献爱心,念念不忘因灾受困的人民、家境贫寒的失学儿童,每每捐赠都慷慨解囊。我们向他学习,就是要以对党、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求真务实,廉洁奉公,克勤克俭,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鞠躬尽瘁。

同志们,朋友们!

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在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在新的更高起点上开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局面。我们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又迈上一个新台阶,中华民族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走向未来、走向世界,我们的事业展现出更加光明美好的前景。孙起孟同志等先辈们孜孜以求并为之终身奋斗的伟大理想和宏伟目标正在逐步实现。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承孙起孟同志的思想,弘扬孙起孟同志的精神,同心协力、锐意进取,扎扎实实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第五篇:在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9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9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2005年11月18日)

曾庆红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在这里举行座谈会,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90周年,缅怀他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建立的历史功勋,学习他伟大的革命精神和崇高的品德风范,更好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胡耀邦同志是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我军杰出的政治工作者,长期担任党的重要领导职务的卓越领导人。他在长达60年的革命生涯中,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幸福,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繁荣,为改革开放的实行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呕心沥血、奋斗不息,贡献了毕生精力,建立了不朽功勋。他的历史功绩和优秀品德永远铭记在党和人民心中。

胡耀邦同志从青少年时期就投身新民主主义革命。1915年11月20日,胡耀邦同志出生在湖南省浏阳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29年冬,胡耀邦同志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党领导下开始从事青少年工作。1933年9月,他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在革命斗争的实践中,他树立起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为革命根据地团的建设做了大量工作。1934年,胡耀邦同志随中央红军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经受了各种艰难困苦的考验,磨炼了革命意志。到达陕北后,他先后任少共中央局秘书长、组织部长、宣传部长,为党的青年工作贡献了力量。1937年5月,胡耀邦同志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并先后任校政治部副主任、瓦窑堡一大队政委。1939年,他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部长。在坚持抗战的过程中,他为加强人民军队的政治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解放战争时期,胡耀邦同志先后任冀热辽军区代理政治部主任,晋察冀军区四纵队、三纵队政委,十八兵团政治部主任,转战华北和西北,参加领导了大同、张家口、石家庄、太原、宝鸡战役等,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胡耀邦同志致力于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1949年冬,他率部进军大西南,任中共川北区委书记、行署主任、军区政委,领导人民群众进行土地改革,开展剿匪反霸斗争,稳定社会秩序,迅速恢复和发展了工农业生产。1952年后,胡耀邦同志先后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第一书记。在主持团中央工作期间,他创造性地执行党中央的指示,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组织富有青年特色的活动,注重在实践中用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团员青年,在全团倡导“朝气蓬勃,实事求是”的作风,团结带领团员青年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使团的工作和青少年事业得到巨大的发展,充分发挥了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重要作用。1956年,他在党的八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962年,胡耀邦同志兼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兼湘潭地委第一书记。1964年11月起,他兼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二书记和陕西省委第一书记。在地方工作中,他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反对浮夸,关心群众,扎实工作,推进了当地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文化大革命”期间,胡耀邦同志遭受严重迫害,但他不顾个人的荣辱安危,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坚决斗争。1975年,他在担任中国科学院党组织领导时,认真贯彻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全面整顿的方针,领导起草了《关于科技工作的几个问题》的汇报提纲,实事求是地反映科技战线的实际情况,努力消除“文化大革命”给科技工作造成的不良影响。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胡耀邦同志于1977年3月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8月在党的十一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2月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1978年12月,他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书记,随后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兼中央宣传部部长。1980年2月,他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

央委员会总书记。1981年6月,他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会主席。1982年9月,他在党的十二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87年11月,他在党的十三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胡耀邦同志在担任党的主要领导职务期间,积极参与制定和贯彻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为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多方面的重大贡献。他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组织和推动了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在邓小平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和支持下开展的这场思想解放运动,冲破“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对党和国家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坚持党的干部路线,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组织和领导了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干部政策的大量工作。他顺应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以非凡的胆略和勇气,组织有关部门开展艰苦细致的工作,使一大批遭受冤屈和迫害的老一辈革命家、干部、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得以平反昭雪、恢复名誉,受到广大干部群众高度赞誉。

他坚决拥护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他在党的十二大上代表中央所作的题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报告,鲜明地提出了党在新时期的重大历史任务。他主持和参与主持制定了包括《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在内的一系列关于农村改革、城市改革、对外开放的重要文件,努力探索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改革,为推进改革开放进程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十分关心欠发达地区的建设事业,经常深入老少边穷地区,同当地干部群众共商脱贫致富大计,促进这些地区的开发开放。

他坚持党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注意发挥知识分子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他先后主持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推动科技、教育、文艺、新闻工作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他热情鼓励年轻知识分子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到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去,经受锻炼,健康成长。

他坚持贯彻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方针政策,着眼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积极推进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和民族工作、宗教工作。他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合作,建立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关系,为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他坚持推动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做了大量工作。他在纪念马克思逝世100周年大会上作的题为《马克思主义伟大真理的光芒照耀我们前进》的报告,充分表达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他参与主持制定《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强调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维护党的民主集中制,严明党的纪律,发展党内民主。他坚持党的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大力推进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满腔热情地关怀和培养优秀年轻干部。他坚定不移地与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作斗争,号召各级领导干部和中央机关在端正党风方面发挥表率作用。

他坚持党的外交方针政策,积极推动新时期我国对外交往工作开创新局面。他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思想,明确提出处理党际关系的四项原则,为恢复和发展我们党同外国一些政党的关系,为增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为新时期我国对外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发挥了积极作用。

胡耀邦同志把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作为马克思主义者,他的一生是光辉的。我们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90周年,就是要学习他伟大的革命精神和高尚的思想品德,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我们要学习胡耀邦同志忠于党的事业、鞠躬尽瘁的献身精神。胡耀邦同志具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具有忘我工作的热情和勇往直前的干劲,始终不知疲倦地为党和人民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为我们树立了共产党人始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共产主义理想不懈奋斗的榜样。

我们要学习胡耀邦同志锐意改革、勇于创新的思想境界。胡耀邦同志长期孜孜不倦地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勤于思考和研究各种现实课题,提出了许多重要主张和建议,同时博览群书,追求新知,不断丰富知识、增长才干,为我们树立了共产党人始终保持进取精神的榜样。

我们要学习胡耀邦同志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的优良作风。胡耀邦同志作风民主,平易近人,经常深入基层,广交朋友,加强同人民群众包括知识界和党外朋友的直接联系和坦诚交流,了解他们的愿望和要求,亲自阅处大量群众来信,千方百计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为我们树立了共产党人始终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榜样。

我们要学习胡耀邦同志顾全大局、光明磊落的高尚品德。胡耀邦同志胸怀坦荡,按党的原则办事,敢于讲真话、讲实话,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以身作则,廉洁奉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坚决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为我们树立了共产党人始终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的榜样。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紧紧抓住和切实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是我们肩负的重大历史责任。我们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积极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我们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努力促进同世界各国的友好交往和互利合作,共同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我们要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使党始终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同志们,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求真务实,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为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新华社北京11月18日电)

《人民日报》(2005年11月19日 第四版)

下载在费孝通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座谈会上的发言(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费孝通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座谈会上的发言(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