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岳池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9-05-12 21:08: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3 岳池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3 岳池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第一篇:3 岳池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广安市岳池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4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突出发展主题,着力培育工业支柱,打造现代农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扎实工作,开拓进取,全县国民经济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经济效益和质量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经济快速增长,总量再创新高。初步测算,岳池生产总值首次突破40亿元大关,达到429634万元,同比增长14.5%,是近年来的最高增幅。从三次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46524万元,增长7.5%;第二产业增加值119729万元,增长23.9%;第三产业增加值163381万元,增长14.2%。产业结构呈现新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03年的34.0:26.2:39.8调整为34.1:27.9:38.0。

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农民增收的基础还不牢固。二是经济外向度低,科技含量、品牌效应不够。三是经济增长的资源性约束加剧,资金和土地等生产要素偏紧。

二、农业

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全面落实国家惠农政策,狠抓结构调整,主要农副产品价格普遍上扬,农民种田积极性普遍高涨,农村经济形势全面发展。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0542万元,同比增长28.7%,其中:种植业产值99461万元,增长22.4%;林业产值2713万元,增长16.7%;牧业产值103432万元,增长37.7%;渔业产值6101万元,增长17.7%。全年总播种面积124752公顷,比上年增加2188公顷,其中:粮食作物83312公顷,比上年增加1781公顷。油料作物面积12871公顷,比上年增加209公顷。

主要农产品产量:全年粮食产量51.63万吨,增长3.4%;油料产量1.9万吨,增长14.0%;蔬菜产量50.14万吨,增长2.8%;水果产量3.5万吨,增长6.4%。林业生产稳步推进。全县森林面积21200公顷,当年植树造林面积1133公顷,完成退耕造林面积667公顷。

畜牧、水产平稳发展。全年肥猪出栏117.4万头,增长10.5%,家禽出栏724万只,增长10.0%。全年水产品产量1.25万吨,比上年增长15.7%,年末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7万千瓦,增长6.3%。农村用电量9260万千瓦小时,增长9.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全县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2111万元,规模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6600万元,增长47.3%。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稳定增长。全年发电量8491万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48.6%;白酒1220吨,酱油926吨,同比增长2.9%,墙地砖624万平方米。

工业产销衔接趋好。规模以上工业完成销售产值86400万元,比上年增长48.6%,产品销售率达99.8%。

工业经济效益继续提高。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2137万元,增长108.6%,实现利税总额8425万元,同比增长30.6%。

建筑市场管理得到加强,招投标制度逐步健全。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0685万元,全县资质等级四级以上企业完成总产值130663万元,实现利税总额8381万元,增长53.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快速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5448万元,同比增长40.5%,全年施工项目89个,新开工项目67个。

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全年完成各类招商引资项目211个,实际到位资金12.24亿元,同比增长33.0%,五、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市场稳中趋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9057万元,增长19.6%。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划分,县城地区零售额85230万元,增长20.4%;农村地区零售额123827万元,增长19.1%。按行业划分,批发零售贸易业162702万元,增长19.3%;餐饮业19685万元,增长27.0%;其他行业26670万元,增长16.2%。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长快于限额以下及个体户的增长。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8702万元,增长36.2%;限额以下及个体户的零售额154000万元,增长18.5%。

六、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全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完成增加值17733万元,全年公路货运周转量6476万吨公里。全年公路客运周转量22789万人公里。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789万元,增长12.2%。年末固定电话65510部,其中:城市电话用户39773部,农村电话21917部,宽带网用户2304户。全年拥有移动电话21918部,全年报刊发行量717.4万份,函件48.2万件,包件0.7万件,特快9.6万件,邮政储蓄存款年末余额达60464万元,增长22.9%。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运行质量提高。全年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450万元,同比增长18.0%,地方一般预算支出44077万元,增长24.4%。

存贷款余额稳步上升。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452090万元,增长15.5%。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18269万元,各项贷款余额166610万元,增长4.4%。保险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全年保费收入达3266万元,增长13.9%。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全县有中小学校546所,其中:普通中学19所,小学527所。普通中学在校学生6.44万人,普通小学在校学生10.36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8%,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98.9%。

科技活动较为活跃。全年争取科技项目17个。专利申请2件,共签订各种科技服务合同10份,技术市场交易合同成交额1000万元。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全县有文化馆、图书馆各1个。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公共图书馆藏书6.5万册。新华书店1个。

卫生事业发展加快。全县共有医院、卫生院47个。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1243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464人。全县医院、卫生院床位数1068张。体育事业取得新的成绩。承办国际性比赛1次,全国性比赛1次.全年共举办各类体育活动21项次,参赛人数3万人次,参与市级以上各类体育比赛9项,参赛人数500人,全年参加市级以上比赛项次及新获名次较上年均有不同幅度的增长。

旅游业发展迅猛。全年接待游客46.6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2018万元,比上年增长9.2%。

十、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力度加大,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全年完成环境污染治理投资400万元,工业“三废”处理能力提高。2004年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60.5%,工业烟尘排放量达标率60.5%,垃圾处理站1个。

十一、人口

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的成效,全县计划生育率达95%.全县出生人口9798人,死亡人口6278人,人口自然增长率4.2‰。年末总户数32.09万户,总人口115.8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80万人,农业人口103.08万人;男性人口61.18万人,女性人口54.70万人,性别比为117.3%。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面和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面进一步扩大,救灾救济工作成绩显著。年末全县拥有社会福利性收养单位59个,床位数806张。城镇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2999人,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512人。农村传统救济人数21663人。2004年城镇登记失业率4.0%,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33186人,参加失业保险的职工13024人。注:

1、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岳池统计年鉴—2005》为准。

2、公报人口数为公安户籍人口。

3、公报中生产总值及产值指标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第二篇:2013汕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汕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落实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决策部署,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面对“8·17”重大洪涝灾害和强台风“天兔”的袭击,团结一心,奋力拼搏,全市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快的良好发展势头,产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民生继续得到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取得新成绩。

一、综合初步核算,2013年全市生产总值1565.90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7.18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817.79亿元,增长12.1%;第三产业增加值660.94亿元,增长7.9%。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5.7∶51.9∶42.4调整为5.6∶52.2∶42.2,第二产业比重有所提高,第一和第三产业比重略有下降。在现代产业中,现代服务业增加值252.42亿元,增长7.0%。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1.9%,住宿和餐饮业增长4.9%,金融业增长10.4%,房地产业增长6.1%。民营经济增加值1102.69亿元,增长10.3%。全市人均GDP28661元,增长9.3%。

全市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2.11亿元,比上年增长16.4%。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2.5%。

中心城区各类价格比上年升(降)%(以上年为100)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2.5

消费品价格指数2.0

食品3.2

#粮 食2.4

油 脂-0.3

肉禽及其制品3.7

水产品1.9

菜 类14.2

烟酒2.9

衣着1.4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2.9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2.6

交通和通信0.3

娱乐教育和文化用品及服务2.6

居 住2.3

服务项目价格指数3.7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16万人,下降26.0%;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数3.7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6%。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传统产业大而不强,新兴产业堆头不大,支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动力和后劲不足;服务业增速偏慢,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任务艰巨;社会建设特别是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社会管理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87.18亿元,比上年增长3.9%;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8.15亿元,增长3.9%。其中,农业产值78.70亿元,增长4.0%;林业产值0.41亿元,增长10.4%;牧业产值29.95亿元,增长5.4%;渔业产值46.17亿元,增长3.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92亿元,下降8.3%。

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如下:

产品名称2013年产量比上年增长(%)

粮 食45.29万吨-5.5

#稻 谷31.28万吨-7.6

花 生0.35万吨7.3

蔬 菜165.40万吨4.8

水 果18.57万吨1.1

#柑 桔1.92万吨3.3

肉类总产量11.76万吨-2.0

生猪出栏量87.12万头1.2

家禽出栏量2739.95万只-5.7

禽蛋产量0.86万吨-0.6

奶类产量0.34万吨-15.1

水产品产量42.70万吨2.4

#海水产品34.87万吨1.7

淡水产品7.83万吨6.0

全市乡镇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528.06亿元,增长12.7%;利润总额148.01亿元,增长55.4%;劳动者所获得的报酬163.26亿元,增长7.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751.93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47.6%上升为48.0%,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2.1%。其中,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为84.74亿元和29.07亿元,增长9.8%与4.5%。完成工业总产值3330.82亿元,增长12.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504.17亿元,增长14.3%。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75.18%。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4.6%、集体企业下降11.0%、股份制企业增长23.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3.7%;大中型企业完成产值1132.18亿元,增长15.4%;轻、重工业中重工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1.31%,比上年下降1.8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2406.68亿元,增长13.4%;完成出口交货值395.77亿元,增长8.3%;工业产品销售率96.11%,比上年下降1.04个百分点。全市工业用电量100.92亿千瓦时,增长7.0%。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如下:

产品名称2013年产量比上年增长(%)

发电量249.67亿千瓦时23.2

#火 电244.24亿千瓦时23.9

风 电5.43亿千瓦时-2.1

冷冻水产品2.94万吨16.2

饲料78.31万吨-15.7

布5447.24万米-19.2

服 装27809.56万件1.3

家 具133.16万件7.1

机制纸及纸板28.38万吨51.1纸制品27.04万吨49.0

初级形态的塑料14.89万吨13.5

化学原料药7668.20吨9.1

中成药1748.34吨7.7

塑料制品32.83万吨2.2

玩 具200.19亿元40.3

高压开关板7579 面-12.3

商品混凝土桩172.80万立方米-6.4

塑料加工专用设备338台-18.0

包装专用设备363台8.0

印刷专用设备89吨36.9

试验机3537台-8.5

印制电路板116.61万平方米5.1

超声波仪器8331台3.2

液晶显示器25.05万平方米-14.6

通信及电子网络用电缆 28015对千米18.8

全市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59.88亿元,比上年增长23.1%。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659.11万平方米,增长54.5%;房屋竣工面积1013.28万平方米,增长19.1%。全年城镇竣工住宅面积147.92万平方米,下降29.9%。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3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784.67亿元,比上年增长28.2%。其中,城镇投资727.98亿元、农村投资56.69亿元,分别增长40.2%和下降38.9%。从投资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投资119.62亿元,下降0.6%;民营经济投资597.60亿元,增长33.4%。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8.57亿元,增长103.6%;第二产业投资405.67亿元,增长24.5%。其中工业投资额402.42亿元,增长24.5%;第三产业投资370.43亿元,增长84.9%。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额150.80亿元,增长80.9%;交通运输业投资额29.55亿元,下降18.2%;现代服务业投资额282.69亿元,增长25.1%。在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总计中,国内贷款69.82亿元,增长28.8%;利用外资1.14亿元,增长36.0%;自筹资金627.03亿元,增长26.1%,其中企事业单位自有资金455.64亿元,增长37.2%。全年单位投资施工项目(不含房地产)2000个,增长13.4%,其中新开工项目1710个,增长12.4%。新增固定资产652.27亿元,增长33.9%。

商品房销售面积172.98万平方米,下降8.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59.14万平方米,下降

6.3%。商品房销售金额126.34亿元,增长10.2%,其中住宅销售金额111.29亿元,增长11.5%。

五、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大特区城市规划建设全面铺开。按照建设创新型经济特区、东南沿海现代化港口城市、粤东地区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推进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以规划建设海湾新区为重点,推动形成“一湾两岸”城市核心圈、“一核多组团”大特区城市格局。海湾新区完成总体规划编制,规划展示馆建成对外开放。中国卫星航天技术展示厅建成投入使用。中国锆城列入省第二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南澳被认定为省滨海旅游产业园。加快城市更新步伐,改造大华路、外马路、西堤路、海河路等共16.45万平方米破旧道路;非中心城区一大批道路改造完成,潮阳区完成改造新华东路、东山大道等10条城区主干道,潮南区完成改造丹凤路、环美北路、峡溪路等一批市政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汕揭梅高速月浦至泰山立

交段建成通车;厦深铁路开通运行,潮阳站站房主体工程及进出站路建成投入使用;国道206线大学路改造完成一期工程,国道324线外砂段完工;南澳大桥主桥主塔封顶;广澳港区防波堤、海门港区华能煤炭中转基地加快建设。

当年城市市政公共设施建设完成投资5.01亿元,市区建成区面积247.39平方公里;新扩建道路(含城区内公路)面积3.64万平方米,年末实有道路(含城区内公路)长度1325.65公里;下水道排水管长度1665.80公里。中心城区年末拥有出租汽车1084辆,公共交通线路63条,客运量10063万人次;轮渡营运船只9艘,客运量305万人次。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严把建设项目环保准入关,加快一批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印染、电镀等重点行业和贵屿、练江等重点区域的污染治理。全年关停并转迁污染企业21个。中心城区已建成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烟尘控制区9个;改造和完善生活垃圾填埋场及污水处理站,日处理污水能力58.7万吨;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5.5分贝。市区建成区绿地面积10344.3公顷,绿化覆盖率41.81%。

六、交通运输和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38.72亿元,比上年增长9.3%。

全市完成运输量和吞吐量如下:

项 目2013年比上年增长(%)

货 运 量4629.54万吨13.5

公 路3618万吨14.7

水 路1010万吨9.3

民 航1.54万吨8.5

货物周转量184.43亿吨公里14.3

公 路45.27亿吨公里20.0

水 路138.96亿吨公里12.6

民 航0.20亿吨公里14.8

客 运 量4065.10万人11.1

公 路3794.00万人11.4

民 航271.10万人6.7

旅客周转量115.15亿人公里2.5

公 路84.87亿人公里0.0

民 航30.28亿人公里10.0

铁路站旅客吞吐量122.39万人4.8

港口货物吞吐量5037.90万吨10.4

# 集装箱128.80万标箱3.0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收入58.16亿元,增长6.4%。其中,邮政业务收入2.64亿元,增长9.1%;电信业务收入55.52亿元,增长6.3%。电话交换机总容量550.31万门,接入网设备容量74.81万门。全市城乡固定电话用户137.25万户,移动电话总用户604.54万户。每百户拥有住宅固定电话91.95户,每百人拥有移动电话111.95部。计算机互联网络总用户93.71万户,增长3.4%。

七、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58.92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824.16亿元,增长13.1%;农村消费品零售额334.76亿元,增长11.3%。分行业看,批发和

零售业1085.92亿元,增长12.9%;住宿和餐饮业73.00亿元,增长7.7%。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分类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销售额120.50亿元,比上年增长8.1%;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24.39亿元,增长22.2%;化妆品类0.82亿元,下降1.9%;金银珠宝类3.56亿元,增长157.5%;日用品类19.30亿元,增长22.6%;五金、电料类5.60亿元,增长25.8%;体育、娱乐用品类2.21亿元,下降6.2%;书报杂志类0.66亿元,增长118.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18.87亿元,增长50.8%;中西药品类59.60亿元,增长32.9%;文化办公用品类3.32亿元,增长6.3%;家具类0.67亿元,下降14.2%;通讯器材类2.23亿元,下降44.4%;煤炭及制品类30.85亿元,增长6.0%;石油及制品类194.49亿元,增长24.8%;化工材料及制品类142.62亿元,增长44.9%;建筑及装潢材料类9.64亿元,增长67.4%;机电产品类70.35亿元,增长7.1%;汽车类96.26亿元,增长16.8%。

全市年末信用分类监管的商品交易市场208个。其中农副产品交易市场121个(其中专业批发市场18个);消费品市场80个,生产资料市场5个,其它要素市场2个。全年商品销售总额2213.60亿元,增长19.4%,其中批发额与零售额分别为1127.68亿元和1085.92亿元,增长26.5%与12.9%。

八、对外贸易和旅游

据海关统计,2013年全市进出口总额92.3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9%。其中,进口总额26.32亿美元,下降0.3%;出口总额66.02亿美元,增长7.1%。在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出口52.38亿美元,增长13.0%;加工贸易出口13.08亿美元,下降13.6%。从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出口2.51亿美元,下降14.0%;集体企业出口1.37亿美元,下降5.1%;外商投资企业出口23.10亿美元,下降0.2%;私营企业出口38.64亿美元,增长14.9%。从出口商品看,机电产品出口16.02亿美元,下降3.3%;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16.41亿美元,增长12.7%;玩具出口9.69亿美元,增长2.7%;塑料制品出口3.06亿美元,下降4.7%;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17亿美元,下降2.4%。从进出口的国家与地区看,进出口总额靠前的有:美国、香港、日本和阿联酋,分别为13.87亿美元、10.59亿美元、5.62亿美元和4.34亿美元,合计进出口额占全市总计的37.3%,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

全年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4822万美元,增长13.6%;新签投资项目24个;其中投资规模在5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8个,增长60.0%。

2013年,全市接待过夜游客1155.8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0%。其中国际游客15.52万人次,增长5.0%;国内游客1140.34万人次,增长11.1%。各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533.34万人次,下降0.1%。旅行社组织出境游3.94万人次、国内游50.75万人次,分别增长2.0%和下降9.4%。实现旅游总收入147.01亿元,增长18.7%,其中旅游外汇收入5430.58万美元,增长4.9%。全市拥有旅行社69家,星级宾馆(酒店)35家,其中三星级及以上30家。

九、金融和保险业

2013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存款余额2530.16亿元,比年初增加244.53亿元,增长10.7%。其中,单位存款余额695.27亿元,比年初增加56.08亿元,增长8.8%;个人存款余额1761.78亿元,比年初增加166.39亿元,增长10.4%。年末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贷款余额971.93亿元,比年初增加159.98亿元,增长19.7%。其中,境内贷款970.28亿元,比年初增加159.77亿元;境外贷款1.65亿元,比年初增加0.21亿元。在金融机构(含外资)人民币的中长期贷款中,个人消费贷款110.78亿元,比年初增加14.48亿元,增长15.0%。银行结汇收入62.23亿美元,增长20.2%。

2013年,全市有保险公司38家,比上年增加5家;全年保费收入50.20亿元,比上年

增长5.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3.98亿元,增长18.3%;人寿险保费收入36.22亿元,增长1.0%。赔付支出金额23.97亿元,增长66.9%。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金额10.77亿元,增长69.2%;人身险赔付支出金额13.19亿元,增长65.2%。

十、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2013年,全市签订各类技术合同67项,技术交易额8461.88万元。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为11000件和6833件,分别比上年增长5.9%与3.8%。至年底,全市民营科技企业802家,增长4.0%。

2013年,汕头大学招生2502人,比上年下降2.6%;在校学生9655人,增长2.4%。全市各类中等学校307所,在校学生57.48万人,下降2.9%。其中,高中阶段在校学生29.77万人,增长3.5%(其中: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校学生13.61万人,增长4.6%;普通高中在校学生16.16万人,增长2.5%)。普通初中189所,增长9.9%;初中在校学生27.71万人,下降8.9%;普通小学在校学生48.51人,下降2.1%。初中升学率(以升本地高中学位计)86.57%,高中升学率87.57%,分别下降0.11和提高2.45个百分点。成人高等教育在校学生3.03万人,增长15.8%。全年参加高等、中专自学考试0.86万人次,考试科目1.56万科次。全市现有各类民办学校82所,比上年增加10所。

至2013年底,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7个,演出场次1129场次,观众178.38万人次。公共图书馆8个,公共图书馆藏书总藏量136.99万册,博物馆5座,档案馆10座,电台4座,电视台4座。广播人口覆盖率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9.10%和98.30%。全年地方报纸发行量3277万份,邮局杂志发行量(持全国统一刊号)358.90万份。

2013年,全市共有卫生机构(含个体)1260个,比上年增加153个,其中医院38个,卫生院3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9个,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52个;实有病床位14667张,比上年增加1140张,其中医院12027张,卫生院1480张(其中农村镇卫生院1480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502张;医院门诊诊疗总人数1008.5万人次,增长8.9%;患者治愈出院46.6万人次,增长4.5%;病床使用率83.5%,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病床周转次数32.5次,减少1.6次。卫生工作人员24440人,增加1201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8516人,增加360人;注册护士6881人,增加721人。

2013年,在国内外各项重大体育比赛中,汕头体育健儿共获得奖牌116枚,其中获国际和全国比赛金牌25枚、银牌14枚。当年有等级运动员52人。

十一、人口与人民生活

2013年末,全市总人口540.00万人,其中汕头市区人口532.51万人;当年出生人口

6.65万人,出生率12.22‰,人口自然增长率7.23‰。

2013年,中心城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207元,比上年增长10.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097元,增长11.8%。

至2013年底,全市企业参加职工养老保险99.01万人,增长6.8%;失业保险69.77万人,增长6.1%;工伤保险67.65万人,增长5.7%;生育保险65.62万人,增长5.7%。

2013年,全市用于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支出17693万元,比上年增加2101万元,增长13.5%;获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1.11万人,增长0.3 %;救助站救助人数4055人,下降18.1%。至年末,社会福利院9处,收寄养583人;城镇敬老院36个,收寄养561人。

全年共发生各类事故490起,死亡总人数192人,受伤261人,比上年分别下降21.1%、下降8.1%和下降20.7%;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123,下降16.3%;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为2.02,下降6.5%。

第三篇:2009年威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威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山东统计信息网

2010-02-11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威海经济发展最为困难、最不平凡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央、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和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积极作为,攻坚破难,努力化解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经济回升基础逐步加强,总体发展形势积极向好,社会民生得到进一步改善。

一、综 合

经济实现较快增长。初步核算并经山东省统计局核定,全市实现生产总值 1969.3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速呈逐季回升态势,由一季度的6.5%、上半年的10.8%、前三季度的11.6%上升至全年的12.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36.34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1192.71亿元,增长13.6%;第三产业增加值640.31亿元,增长12.9%。产业结构继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7.43:61.14: 31.43优化为6.92:60.56:32.52。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70047元,增长12.4%。

就业形势逐步趋稳。全市城镇新就业4.65万人;下岗失业再就业1.03万人,其中困难群体再就业0.97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1.27万人,创业培训再就业人员1.2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56%。初步统计,年末全市城镇以上单位在岗职工人数38.66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5%;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03.71亿元,增长13.9%;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7213元,增长12.8%。

市场物价低位运行。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为101.07%,比上年回落3.53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回落0.04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和一季度分别上升0.4和1.19个百分点,呈现出逐季走高、温和上涨态势。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52%,消费品价格上涨0.94%。八大类消费价格呈现“五涨三落”格局,食品类、烟酒及用品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和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分别上涨3.29%、2.57%、2.06%、0.05%和3.14%;衣着、交通与通讯和居住类价格分别下降1.89%、1.05%和1.31%。

从生产价格看,呈现出逐季走低态势。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100.17%,比上年回落9.13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上半年和一季度分别回落0.65、1.25和3.02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94.54%,比上年回落17.76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回落0.17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和一季度分别上升1.85、5.37个百分点。综观全年生产价格走势,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速度明显快于工业品出厂价格的下降速度,呈“低进高出”的格局,企业的成本压力有所缓解,为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经营创造了条件。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经济发展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经济转型压力增加,就业和节能减排压力依然较大,外经贸面临困难较多等。

二、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业稳定发展。全市各级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努力推进农村体制机制创新,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267.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5%,其中农业总产值66.44亿元,增长4.4%;林业总产值2.06亿元,增长19.7%;牧业总产值50.35亿元,增长10.9%;渔业总产值143.55亿元,增长3.8%;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4.69亿元,增长9.5%。

主要产品产量稳定增长。全市粮食播种面积为256.12万亩,增长4.8%。粮食总产量达到104.42万吨,增长4.3%,其中夏粮产量为46.03万吨,增长4.2%;秋粮产量为58.39万吨,增长4.4%。花生总产量25.97万吨,下降1.7%;水果总产量72.08万吨,下降4%。畜牧业生产基本稳定,全年肉类总产量达到12.3万吨,增长13.9%,其中猪肉9.35万吨,增长20.1%。奶类总产量22.65万吨,下降14%。禽蛋类总产量12.01万吨,增长12.9%。渔业生产稳中有升,全年水产品总产量达到208.6万吨,增长1.4%,其中海水产品产量205.02万吨,增长1.2%;淡水产品产量3.58万吨,增长14.6%。水产养殖面积52452公顷,增长2.2%;养殖产量达123.93万吨,增长1.2%。海洋捕捞产量84.66万吨,增长1.7%。造林绿化取得积极成果,全市荒山荒(沙)地造林面积 7393公顷,农田林网新增和改善面积1943 公顷,四旁(零星)植树650万株,森林覆盖率达到39.2%。年末实有林业自然保护区3个,总面积12705公顷。

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 511.91万千瓦,增长6.3 %;农用排灌机械动力36149 台,增长4.6 %;农用拖拉机257964 台,增长 8.7%;农用汽车6592辆,增加1753辆。全年完成机耕作业面积 19.78万公顷,机播面积21.67 万公顷,机收面积 19.02万公顷。年末常用耕地面积 254.23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49.31千公顷,减少1.3 %,其中节水灌溉面积 100.61千公顷,减少0.59 %。

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龙头企业快速发展,全市新增重点龙头企业55家,市级龙头企业总数达到108家,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136家,增长67.9%;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491家,总数达到691家,是上年的3.5倍。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启动了农村居住工程,新建农村住房4.8万户,改造危房9723户;市区66个城中村完成整体搬迁,33个村完成整体回迁,新建回迁房317.8万平方米,回迁安置1.4万户。继续实施了农村道路、自来水改造工程,对310个村庄实施了环境综合整治,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154座,新建镇村污水处理设施14座,新增户用沼气池1.05万座。强化了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新建扩建镇卫生院、村卫生室137处,新建改造农家店412处。落实家电、汽车下乡政策,农民受益7373万元。推进了农村学校“食暖行”工程、农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和体育健身设施建设。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增速逐步加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 2068家,实现增加值1156.05亿元,增长13.9%,增幅比前三季度提高1.6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从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55.66亿元,增长14.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90.56亿元,增长9.0%,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6.9%;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88.69亿元,增长22.2%。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速小幅上升,重工业增速加快。轻工业实现增加值473.39亿元,增长8.9%,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3.8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27.7%,重工业实现增加值682.66亿元,增长17.54%,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0.1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72.3%。重点发展行业支柱作用明显。在35个行业大类中,有30个行业累计工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其中有19个行业大类的增速超过平均增速,增速在20%以上的行业有13个。大中型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525.81亿元,增长10.3%。

工业效益向好态势逐步趋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750.38亿元,增长15.2%,比前三季度提高2.8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212.79亿元,增长10.3%,比前三季度提高2.1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334.59亿元,增长12.0%,比前三季度提高3.12个百分点。从实现利润总额来看,有18个行业利润总额实现不同程度增长,其中12个行业大类利润增速超过平均增速。反映工业经济运行质量的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40.4,提高1.36点。产品销售率98.5%,成本费用利润率4.96%,全员劳动生产率182911元/人,增长16.9%;资本保值增值率124.51%,总资产贡献率16.63%,资产负债率50.72%,流动资金周转次数3.54次。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呈增长态势。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产品产量增长较快,部分高耗能高污染产品产量增幅回落。在统计的工业大类产品中,有49种保持增长,其中汽车增长83.4%,皮革服装增长58.7%,民用钢质船舶增长50.2%,电力电缆增长34.2%,金属切削机床增长31.1%,显示器增长29.1%,橡胶轮胎外胎增长15.7%。

建筑业生产稳步增长。在全部423家三级及以上(新资质)建筑企业中,有施工任务的330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 142.65亿元。全市建筑业共实现增加值90.32亿元,增长17.8%。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增速稳步提升。在国家扩大内需一揽子措施的推动下,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取得了新突破。全年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165.54亿元,增速由一季度17.8%、上半年的23.1%、前三季度的23.9%上升至全年的24.2%。投资向第三产业倾斜的趋势比较明显。第一产业投资33.59亿元,下降26.3%;第二产业投资497.03亿元,增长12.5%,其中工业投资482.11亿元,增长14.1%;第三产业投资634.92亿元,增长44.6%。一、二、三产业投资结构优化为2.9:42.6:54.5。

重点领域投资增长较快。支持和鼓励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等领域投资实现较快增长,高新技术产业投资159.92亿元,增长17.1%,高于工业投资增幅3个百分点,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25.7%,比上年提高4.8个百分点。以交通运输邮电、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为主的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加快。全市七大行业基础设施投资216.11亿元,增长36.7%,占全部投资的18.5%,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其中增速较快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90.62亿元,增长106.2%;教育投资14.35亿元,增长84.8%。全年新开工项目1124个,项目建成投产率51.5%,新增固定资产599.25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51.4%。

房地产市场回暖势头进一步巩固。随着商品房销售持续回升,企业开发商投资信心和积极性提高,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09.51亿元,增长39.4%。增速比一季度提高26.9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高14.7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提高4.5个百分点。从房屋建设用途看,住宅投资188.19亿元,增长44.7%;商业营业用房投资8.56亿元,下降8.0%;办公楼投资2.96亿元,增长290.3%;其他投资9.8万元,下降3.3%。全年房屋施工面积1462.62万平方米,下降12.8%;竣工面积580.95万平方米,增长43.1%;商品房销售面积560.84万平方米,增长40.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占到97.1%。商品房销售额194.45亿元,增长63.2%,其中住宅销售额占到95.7%。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持续繁荣。在国家一系列扩内需、惠民生政策的推动下,全市消费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5.99亿元,比上年增长19.1%。从城乡领域看,通过积极实施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农机下乡、家电汽车以旧换新等各项刺激消费措施,消费潜力逐步得以释放,城乡市场协同发展。城市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423.44亿元,增长19.3%;农村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52.55亿元,增长18.6%。从行业类型看,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四大行业全面兴旺。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480.28亿元,增长19.4%;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76.10亿元,增长19.8%;其他行业零售额19.61亿元,增长10.0%。从经济成分看,非公有贸易经济更趋活跃。公有经济消费品零售额160.74亿元,增长18.5%,非公有经济消费品零售额415.25亿元,增长19.3%。从企业规模看,限额以上企业强力领涨。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253.11亿元,增长31.6%,增幅分别比限额以下企业和个体户高19.1和21.5个百分点,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贡献率为65.7%,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5百分点。从商品类别看,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吃、穿类商品以及消费升级类商品全面上涨。其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15.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2.7%,金银珠宝类增长35.5%,化妆品类增长35.3%,文化办公用品类实现增长41.4%,汽车类增长42.6%,石油及制品类增长60.8%。

六、对外经济

外贸进出口见底回升。随着国家及我市稳定和促进外经贸发展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实,全市进出口降幅逐月收窄呈现出稳步回升态势,11月份对外贸易全面实现扭负为正的转变。全年实现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106.13亿美元,下降10.1%,其中进口总额37.95亿美元,下降12.8%;出口总额68.18亿美元,下降8.5%。从出口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额23.07亿美元,下降14.4%,占出口总额的33.8%;加工贸易出口44.70亿美元,下降5.6%,占出口总额的65.6%。从出口商品看,五大类商品出口额63.66亿美元,下降6.9%,占出口总额的93.4%,其中机电产品出口额33.06亿美元,下降6.8%,占出口总额的48.5%,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从出口市场看,四大贸易市场出口额51.14亿美元,下降9%,占出口总额的75%。主要出口市场情况是:韩国21.47亿美元,下降3.8%,占出口总额的31.5%;欧盟12.58亿美元,下降14.8%,占出口总额的14.8%;美国8.42亿美元,下降18.7%,占出口总额的12.3%;日本8.67亿美元,下降0.7%,占出口总额的12.7%。

利用外资形势持续向好。全市共批准外资项目99个,合同外资5.85亿美元,增长3%,实际到帐外资5.5亿美元,增长4.6%。从来源看,主要分布在美国、韩国和欧洲,分别占全市到帐外资总额的48.5%、30.2%和8.4%;从投资看,新批外商投资主要集中在电子设备、机械、新能源和旅游服务等领域,其中第二、三产业外商投资项目占全市合同外资项目的64.6%和28.3%;从大项目看,全市批准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31个,合同外资4.24亿美元,占全市合同外资的72.5%;从增资情况看,增资项目达到121个,增资总额2.45亿美元,占全市合同外资的41.9%。

“走出去”发展逆势上行。新核准设立境外企业15家,新增中方投资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项目有2 个。全年对外承包劳务业务完成营业额 3.54亿美元,增长11.8%。其中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1.84亿美元,外派人员7468人;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7亿美元,增长22.5%。

对内招商引资持续发展。全年引进国内资金324亿元,增长12.8%;全年内资项目441个,其中在建亿元以上项目149个,实际到位资金226.6亿元。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增势良好。年末公路通车里程达到 6674.5公里(含农村公路),增长0.8%。全年各种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海运)共完成旅客周转量 70.34亿人公里,增长10.4%,其中铁路 2.7亿人公里,增长3.6%;公路 64.34亿人公里,增长9.5%;海运3.3亿人公里,增长40%。完成货物周转量 184.44亿吨公里,增长16.9%,其中铁路 4747.2万吨公里,下降24.4%;公路 69.47亿吨公里,增长40.5%;海运 114.5亿吨公里,增长6.3 %。全年各种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海运)共完成客运量15168万人次,下降0.6%;货运量 3869.8万吨,增长19.9%。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 4118.4万吨,增长 11.3%,港口旅客发送人数146万人,增长15.2%;集装箱吞吐量62.13万标箱,增长3 %。邮政电信业稳步发展。全年邮电业务主营业务收入20.6亿元,其中邮政业务(不含邮政储蓄和邮政速递物流公司)主营业务收入1.9亿元;电信业务主营业务收入18.7亿元。全市固定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103.5 万门,与上年持平;移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485.4万门,增长24.4%。年末固定电话户数 108.3 万户,下降9.4%;移动电话用户 193.1万户,增长1.6 %。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 42.8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 76.3部/百人。

旅游业实现了逆势上扬。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870.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88.57亿元,分别增长15.9%和18.7%,其中国内游客1838.6万人次,旅游收入177.6亿元,分别增长15.9%和19.0%;国外游客32.27万人次,增长11.9%,旅游外汇收入16082万美元,增长17.1%。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税收入逐步转好。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217.44亿元,增长20.4%,其中完成税收收入149.73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68.86%。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02.52亿元,增长9.5%,占GDP比重为5.2%。财政收入结构呈现积极变化,税收收入、工商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分别达到78.25%和59.76%,分别比上年提高2.05和0.61个百分点,实现了“总量、质量双提高”。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支出136.91亿元,增长12%,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4.6%,公共安全支出增长9.8%,教育事务支出增长13.7%,科学技术支出增长10.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31.5%,医疗卫生支出增长32%、环境保护支出增长31.2%,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20.3%。

全年两个税务部门共实现两税全部收入138.48亿元,增长9.5%。实现税收收入135.92亿元,增长9.4%,其中国税收入76.60亿元,增长8.4%,地税收入59.31亿元,增长10.6%。

新增信贷成倍放量。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380.08亿元,比年初增加297.62亿元,为上年增量的1.9倍,其中企业人民币存款余额332.53亿元,比年初增加116.59亿元,为上年增量的17.8倍;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826.38亿元,比年初增加127.09亿元,为上年增量的1.1倍。年末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953.05亿元,比年初增加199.60亿元,为上年增量的1.8倍。短期贷款405.92亿元,比年初增加49.63亿元,为上年增量的4.8倍,在短期贷款中,新增工业贷款为上年增量的1.4倍,新增农业贷款为上年增量的2.3倍。中长期贷款464.67亿元,比年初增加147.54亿元,为上年增量的2.3倍。信贷在较好地解决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资金需求的同时,有力地促进了居民消费,为全市经济回升向好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保险业较快发展。全年所有保险机构实现保费收入35.42亿元,增长14.9%,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0.34亿元,增长24.5%;人身险保费收入25.08亿元,增长11.4%。共支付各项赔款和给付12.16亿元,增长15.9%,其中财产险支付赔款和给付5.99亿元,增长22%;人身险支付赔款和给付6.17亿元,增长10.4%。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取得新进展。年末共有普通高等院校7所,在校学生55173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7所,在校学生 10441人;成人中专7所,在校学生2868人;职业高中20所,在校学生16262人;普通高中21所,在校学生40531人;普通初中90所,在校学生109646人;小学135所,在校学生101488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特殊教育招生22人,在校生408人;幼儿园328所,幼儿园在园幼儿44903人。全市三至五岁幼儿入园率达到97%,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巩固率为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98.47%,其中普通高中招生占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总数的48.5%,职业学校招生占51.15%,全市普通高中与职业学校在校生之比为48:52。

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全年实施市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303项,其中实施国家、省科技项目119项。全年共受理专利申请量3829件,增长31%,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991件,增长24%。专利授权1576件,增长46%,专利实施量3188件,增长76%。取得重要科技成果140项,其中达到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的26项、国内领先104项。获得市级以上科技奖励125项,其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13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782.2亿元,增长19.7%,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4.73%,比年初提高2.8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拉动我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为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

创新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企业研发机构升级,威高集团医用植入器械和拓展公司碳纤维制备及工程化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获得国家批复,实现了我市行业领域国家级工程实验室历史性的突破。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不断推进,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2家,总数分别达到78家和70家;新认定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家,总数达到118家,其中新认定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总数达到58家;企业建立市级以上技术中心112家,其中国家级7家、省级37家。

名牌争创迈上新的台阶。全市拥有中国名牌产品19个;山东名牌产品124个,新增17个,服务名牌18个,位居全省前列。全国驰名商标16个,新增4个;山东著名商标78个,新增11个。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全市现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 4个,艺术表演场馆2个,文化馆6个,公共图书馆4个,档案馆8 个,博物馆7个,电影公司5个,其中电影院4座;广播电台4座,电视台4座。有线数字电视用户64万户。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和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均达到100%。

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年末全市拥有卫生机构706 所,其中医院29所,卫生院67所,门诊部9所,采血机构1所,专科疾病防治院3所,疾病防疫中心(防疫站)4所,妇幼保健机构 4所,诊所、卫生所、医务室544所。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16901张,其中医院拥有床位10509张。卫生技术人员16709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7283人。

体育事业取得丰硕成果。全年参加省级以上体育比赛共获奖牌182枚,其中金牌56枚,银牌70枚,铜牌56枚。成功承办第十一届全运会的足球项目(女子)青年组、男子手球、女子手球、铁人三项等3个大项、5个小项的比赛。我市有23名运动员在8个项目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共夺得5枚金牌、6枚银牌、8枚铜牌,金牌总数和奖牌数量均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发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达48%以上。

十一、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城市建设步伐继续加快。城市化率达到58.67%。年末城市建成区面积129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6.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24.12平方米。

城市载体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全年发电 62.63亿千瓦时,增长0.6%。实际用电量 75.3亿千瓦时,增长6.92%,其中工业用电量50.35亿千瓦时,增长6.62%;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2.09亿千瓦时,增长7.46%,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6.4亿千瓦时,增长8.05%。全年供水总量5602万立方米,下降5.9%。市区天然气用气人口36.4万人,用气普及率99.71%,天然气供气量4558万立方米,增长88.3%。集中供热面积达2207万平方米,增长16.3%。年末市区公共汽车运营线路54条,线路网长度220公里,运营线路总长度770公里,公共汽车852辆,增长3.6%。全年公共汽车客运总量8630万人次,平均日客运量23.6万人次。市区出租汽车1526辆。

环境保护取得新进展。年末全市环境保护系统共有环境监测站4个,环境监测人员70人。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12个,面积1406平方公里。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新进展。完成污染减排项目36个,投资额4.85亿元。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51天,良好率达到96.2%,其中162天为“优”。

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全年累计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544起,同比下降24.5%;死亡263人,下降3%;受伤349人,下降22.3%;直接经济损失1701.2万元,比上年减少726.41万元,下降29.9%。

十二、人口和人民生活

人口连续11年保持负增长。全年户籍人口出生率为6.18‰,人口死亡率7.35‰,人口自然增长率-1.17‰。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252.9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37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122.90万人,占总人口的48.6%;农业人口130.07万人,占总人口的 51.4%;户籍人口性别比为100.83(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常住人口达到281.61万人,增加1.08万人。

城镇居民收入稳步提升。2009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17元,增长8.5%;农民人均纯收入9226元,增长8.6%。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28.46%,上升0.39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3.6%,下降2.24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4442元,增长6.8%;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441元,增长15.8%。

城乡居民住房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居住面积20.98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1.27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7.71平方米,增加1.48平方米。

十三、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年末全市有52.4万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有7.2万名职工参加机关事业基本养老保险,有12.7万名离退休人员享受养老保险。有114.1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包括职工和居民),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1.6万人,参保率达到95%。有1.9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工伤保险普遍推广,有8046名女职工享受生育津贴待遇。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增长7.6%、27.2%、10.3%、7.2%和5.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9.81 %。

社会救助事业稳步发展。全市城市居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300元提高到330元,农村居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年1000元提高到1200元,五保对象集中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2400元提高到2800元,分散供养标准每人每年1400元。提高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保障标准,最高支付限额由13万元提高到 24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政府补助标准由 80 元提高到 90元。发放政府助学金 4476万元,受助学生 29782人。社会福利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市各种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73家,拥有床位14428张,收养人员9737人。全市共投入资金2792万元,将3.8万名低保对象纳入保障范围;投入资金2690万元,保障全市五保老人9800多名、敬老院61所。社会民生进一步改善。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比上年增长30.1%。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加大。年内建设经济实用房2506套,新增廉租房946套,改造残疾人危房400户。注:

1、本公报中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最终数据以《威海统计年鉴—2010》为准。

2、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3、本公报所列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4、常用耕地面积因统计渠道更改,与上年不可比。

5、交通运输业数据因调查方法调整,与上年不可比。

第四篇:保靖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保靖县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保靖县统计局

2014年,是保靖改革发展中的关键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面对严峻的经济下行压力,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与扶贫攻坚两大任务,按照“五大建设,四个保靖,两个率先”发展思路,突出项目建设,克服多重困难,大力改革创新,不断加压奋进,全县经济一举扭转了去年下滑的颓势,实现了止跌上扬。

一、综 合

全县生产总值39.84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49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4.22亿元,增长7.7%;第三产业增加值18.13亿元,增长15.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3974元,增长10.0 %。

全县三次产业结构为18.8∶35.7∶45.5。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9.7%,比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总产值比重为15.1%,比上年下降13.9个百分点。第一、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9%、33.5%和59.6%。其中,工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6.6%;

建筑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0%;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8.6%;非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对经济的贡献率为2.1%。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20.51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5%,比上年降低2.3个百分点。

全县能源消耗总量26.94万吨标煤,每万元GDP能耗0.741吨标煤,下降0.81%,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3.13万吨标煤,上升36.7 %,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0.43吨标煤,上升56.5%。

二、农 业

全县农林牧渔服业总产值12.56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农业产值9.14亿元,增长4.3%;林业产值0.40亿元,增长9.2%;牧业产值2.77亿元,增长4.3%;渔业产值0.18亿元,与上年持平;农业服务业产值0.06亿元,与上年持平。

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83万公顷,下降3.3%;油料种植面积0.71万公顷,下降2.5%;蔬菜种植面积0.73万公顷,增长20.7%。“一果两叶”稳定快速发展,年末茶园面积0.43万公顷,增长79.17%,当年可采摘面积0.21万公顷,增长17.0%。烟叶面积0.13万公顷,下降23.5%,柑桔面积0.96万公顷,增长0.7%。全县粮食总产量8.76万吨,比上年增长1.5%,其中水稻4.97万吨,增长1.1%;薯类0.99万吨,增长3.2%;豆类0.36万吨,增长15.2%。茶叶产量187.4

吨,增长87.2%;烟叶产量0.17万吨,下降42.8%;柑桔产量11.25万吨,增长1.5%。畜牧业稳定发展,出栏肉猪13.05万头,增长2.2%;出栏牛0.77万头,与去年持平;出栏山羊5.12万只,下降0.2%;出笼家禽80.10万羽,下降2.5%。肉类产量1.20万吨,增长1.7%。水产品产量0.22万吨,增长0.5%。

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2.56亿元,农业机械总动力15.19万千瓦。全年开工各类水利工程20处,投入资金0.75亿元,完成水利工程土石方3.8万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5.62平方公里。改善农田有效灌溉面积0.91千公顷。治理6座病险水库;解决农村安全饮水人数1.5万人;完成农村配电网改造行政村16个;完成农村公路建设252.10公里;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300口。

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58家,实现销售收入3.28亿元,增长4.2%,其中国家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家、省级1家、州级12家,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62亿元,增长17.0%。农业专业合作社309个,增加97个,合作社成员5.28万人,带动农户4.20万户,其中国家及示范社2个,省级示范社9个,年销售收入12.83亿元。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县工业增加值11.83亿元,比上年增长6.9%。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7.31亿元,增长9.0%。规模工业中轻工业增加值1.90亿元,下降39.6%;重工业增加值5.42亿元,增长50.1%。规模工业中国有工业增加值1.76亿元,增长58.3%;股份制工业增加值4.58亿元,增长1.5%;其他经济类型工业增加值0.97亿元,下降10.7%。大中型工业企业增加值0.35亿元,下降55.3%;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5.55亿元,下降0.9%;省级工业集中区工业增加值4.84亿元,增长11.7%、技工贸总收入16.05亿元,增长9.0%。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增长4.1%。

全县规模工业统计的7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升有降。白酒产量0.07万吨,下降58.1%;发电量7.69亿千瓦时,增长15.5%;日用陶瓷0.89亿件,增长63.5%;电解锌3.62万吨,增长51.6%;电解锰1.85万吨,下降10%;硫酸5.88万吨,增长204.7%;软饮料0.27万吨,增长76.4%。

全县规模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6.17亿元,比上年增长2.5%;实现利税0.56亿元,下降39.1%。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0.3亿元,其中国有企业实现利润为0(不含碗米坡电站);股份制企业0.29亿元;其他企业0.01亿元。规模工业企业从业平均人数0.29万人;产销率99.9 %,上升5.2个百点。

全县建筑业总产值13.52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建筑业增加值2.40亿元,增长13.2%,占全县生产总值的6.0%。

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实现利润0.27亿元,下降65.4%,房屋施工面积22.23万平方米,增长43.4%;房屋竣工面积9.54万平方米,增长61.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县固定资产投资15.83亿元,比上年下降17.7%。其中,城镇投资14.69亿元,增长19.9%;房地产投资1.13亿元,增长82.7%;更新改造投资5.45亿元,增长12.7%。按经济类型分,国有投资9.18亿元,增长22.6%;非国有投资5.88亿元,增长9.5%;民间投资5.70亿元,增长15.8%。按产业分,第二产业投资5.78亿元,增长3.2%;第三产业投资9.10亿元,增长25.5%。按投资方向分,工业投资5.51亿元,增长7.2%;产业投资4.87亿元,增长9.0%;民生工程2.11亿元,下降21.6%;生态环境1.49亿元,增长79%;基础设施6.27亿元,增长38%。

房地产开发投资中,住宅投资0.90亿元,增长60.7%;商业营业用房投资0.04亿元。

五、国内贸易和物价

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2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2.0%。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30亿元,增长10.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42亿元,增长16.5%。按消费形态统计,批发业零售额1.13亿元,增长14.1%;零售业零售额6.64亿元,增长11.0%;住宿业零售额0.41亿元,增

长15.2%;餐饮业零售额1.54亿元,增长13.4%。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1%,商品零售物价指数100.6%。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97.4%。

六、招商引资和旅游

年末全县累计招商引资项目38个,合同引资38.18亿元,到位资金17.37亿元。按照“两山、两镇、两村、一水”规模区域布局,以扩大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为目标,积极做好对外宣传和基础设施建设两篇文章,旅游事业取得新进步。吕洞山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普戎镇亨章村实现湖南省特色旅游名村初检;国家自然保护区1个(白云山);三星级酒店1家。全年接待旅游人数85.29万人,实现旅游收入2.4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1.1%和54.1%。

七、交通运输和邮电

全县货运周转量11779万吨公里,比上年下降23.1%,其中公路货物周转量11548万吨公里,下降15.1%;水路货物周转量231万吨公里,下降86.5%。旅客周转量27026万人公里,增长38.9%,其中公路旅客周转量20774万人公里,增长8.4%;水路周转量6265万人公里。

年末全县载货汽车拥有量1550辆,其中,营运汽车442辆,非营运汽车1108辆。载客汽车拥有量3713辆,其中:营运汽车357辆,非营运汽车3343辆。公路通车里程达1604公里,河道通航里程达100公里。

全县邮电业务总量1.63亿元,比上年增长43.0%。其中,邮政业务总量0.14亿元,增长16.7%;电信业务总量1.49亿元,增长46.1%。年末移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9.7万户,固定电话用户1.8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9.7万户。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1.8万户,下降1.7%。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财政总收入3.18亿元,比去年增长17.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85亿元,增长3.4%。其中财政收入中本级税收收入1.36亿元,增长15.3%;非税收入0.49亿元,下降19.7%。从征收部门看,国税收入1.21亿元,增长45.8%,地税部门收入1.53亿元,增长18%,财政部门收入0.44亿元,下降24.1%。财政支出17.33亿元,增长14.3%,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34亿元,下降10.7%。、社会保障与就业,教育、城乡社区事务、医疗卫生等民生建设财政投入资金12.70亿元,占全部财政支出73.3%。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9.52亿元,比上年增长14.7%,新增6.33亿元,其中单位存款12.59亿元,个人存款35.39亿元。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9.91亿元,增长16.8%,新增2.86亿元,其中个人贷款6.43亿元,新增0.82亿元。

年末全县保险机构4个,实现保费收入0.56亿元,比上年下降1.8%。其中寿险保费收入0.34亿元,与去年持平;

健康险保费收入0.02亿元,下降33.3%;人生意外险保费收入0.01亿元,与去年持平;财产险保费收入0.23亿元,增长21.1%。各项赔款和给付支出0.13亿元,下降18.6%。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县有各类学校46所,其中教师进修学校1所(广播电视大学);完全中学2所,普通中学15所,小学27所(教学点81个),职业教育1所。教师进修学校教职工 人,17所中学教职工1461人,其中专任教师1358人,招收学生4677人,毕业学生3557人,在校学生 12871人,其中初中招生学生3377人,高中招生学生1300人;初中毕业生2463人,高中毕业学生1094人;初中在校学生9234人,高中在校学生3637人。初中辍学率2.96%。小学教职工1020人,其中专任教师988人,招收学生2854人,毕业学生3402人,在校学生17554人,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小学辍学率0.41%。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教职工人数117人,其中专任教师106人,招收学生623人,在校学生1388人。幼儿园33所,282个班,教职工310人,在园幼儿8313人。

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小学升学率99.80%,下降0.11个百分点,初中升学率90.22%,提高2个百分点,高中升学率98.54%,提高7.6个百分点。高考参考人数1082人,比上年增加77人,本科录取452人,比上年减少28人,录取

率42.77%,提高1.7个百分点,其中本一录取135人,本二录取296人,本三录取21人,较上年分别增加28人、减少55人和1人。

教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校舍面积31.58万平方米,其中教学用面积13.11万平方米,实验室112个,增加9个。教学仪器0.26亿元,增长18.2%。全年发放助学金2848.51万元,增长78%。获社会和爱心人士捐赠492.48万元,募集教育基金67.49万元。

科技事业突飞猛进。科技事业突飞猛进。全年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0.04亿元,全年实施科技成果10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8项,申请专利50件,引进新项目、新技术3项。科技培训有声有色,共开办各类科技培训 2期,培训人数达1.4万人次。送科技下乡倍受青睐。全年开展科技下乡活动4次,无偿向农民发放各类技术资料和科学书籍2万多册。年末拥有各类科技人员3909人,其中事业单位3837人;企业72人。高级职称245人;中级职称1836人;初级职称1352人;未评职称476人。

全县196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科普小组,配备科普员348名。新发展和培育各级科技示范户10户,其中省级2户、州级5户、县级3户,累计743户。新增各种农村科技协会组织5个,累计37个。新聘农村科学技术特派员47人,累计96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县文化广电服务站16个。年末有艺术表演团体141个,文化馆1个,全年演出2060场次,其中送戏下乡65场次。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6.30万册,年接待读者人数3200人次。电视台1家,有线电视用户3.24万户。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73.4%,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6 %。解决广播电视盲村收视问题280户,累计2.93万户。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8个,省级保护目录9个。建成农家书屋共199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基层网点183个。新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个(四方城、魏家寨),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个、州级2个、县级17个。

全县卫生机构(含计生)74个,其中,医院2家,卫生院25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卫生疾病防治院(所、站)2个,卫生监督所1个,其他卫生机构(含计生)43个。医院和卫生院实有床位1089张,卫生技术人员0.10 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0.06万人,增长20%;注册护士0.05万人,增长25%。总诊疗人次52.12万人次,住院 3.16万人次。年末有私营医院5个,个体诊所26个,私营医院及个体诊所从业人员193人;村卫生室358个,乡村医生366人。

全县开展全民健身项目8项次。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的行政村37个,累计87个。全年共获得世界冠军1个、全国亚军1个。选送3名运动员进湖南省队;输送18名运动员进州队训练。体育场地148个,其中体育馆1座,标准运动场3个,篮球场134个,游泳池2个,各种训练房10个、800平方米。(今年的比去年还少)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30.87万人,其中男性16.15万人,女性14.72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09.8。人口出生率11.8‰,死亡率4.8‰,人口自然增长率7.0‰。人口年龄构成中,18岁以下、18-60岁、60岁及以上人口分别占21.3%、59.4%和19.3%,与上年比较,18岁以下人口比重上升0.7个百分点,18-60岁人口比重下降0.7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没有变化。常住人口28.61万人,城镇化率37.2%,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69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6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168元,名义增长12.5%。在岗职工10636人,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6578元,增长14.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0782元,比上年名义增长0.26%。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556元,名义增长12.6%。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4.0%,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 51.1%。

2014年末全县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2.67万人,其中,参保企业职工1.21万人,参保机关干部职工0.71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0.75万人。参保城乡居民8.51万人,其中60岁以上的4.72万人(享受待遇人数)。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4.63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33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30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1.28万人。参加工伤保险职工人数2.27万人。参加生育保险职工人数0.81万人。年末领取失业保险金职工人数130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24.62万人,参合率达96.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地区范围内补偿率75.1 %。年末各类敬老院23个,床位655张,收养五保老人2047人。集中供养五保老人年标准达6120元,比上年增加456元,分散供养五保老人年标准达2640元,比上年增加240元;改造农村危房1200户。城乡低保月人均救助标准达236元和103元。新增城镇就业人数3110人,增加500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33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806万元。移民避险搬迁安置1414人。建设完成廉租住房500套,累计2402套,公租住房600套,累计604套。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县已发现矿种30种,探明资源储量的矿种6种。实施地质勘查项目3个。耕地面积20.5千公顷,人均1.07亩。

森林面积94.71千公顷,活立木蓄积量364.8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7.78%。

2014年,处理污水323.5万吨,污水处理率达86%,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农村连片环境综合治理示范村1个,累计达8个。加强企业污染综合治理,对5家企业进行排污监测,COD减排67.21吨,氨氮减排8.16吨。全年收缴排污费49.9万元,支持督促10家企业进行环保设施改造。实际监测的地表水断面中,达到III类标准的比重为97.2%。自然保护区2个,面积3.72万公顷。其中国家级1个,县级1个。全年完成荒山荒(沙)地造林面积1.1千公顷。

将安全生产控制考核指标与全县的经济指标同步安排部署,依法打非治违。全县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7起,下降36%;死亡4人,持平;伤16人,上升45%;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下降48%。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1;煤矿死亡1人。全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1起,比去年多3起。

群众安全感进一步提升。全年共侦破各类刑事案件270起,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222人,其中逮捕117人,刑事拘留155人;抓获各类网上逃犯48人。受理行政案件1412起,查处1066起,处罚各类违法人员1012人,拘留262人。其中受理治安案件819起,查处人员473人,治安处罚428人,行政拘留261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不断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建设日益完善。

注释:1.本公报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固定资产投资速度为大口径速度,小口径速度(不含跨地区项目)为21.0%。

第五篇:2008年株洲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株洲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面对冰灾和世界经济危机的严峻挑战,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各行各业取得了新的成绩,经济社会呈现出速度加快,结构趋优、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良好态势。农业增产增效,工业发展强劲,消费市场繁荣,投资规模扩大,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

一、综 合

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据初步测算, 2008年我县GDP完成56.93亿元,按2005年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4.5%,比上年同期上升2.9个百分点,比全市平均水平高1.1个百分点,比第三季度低0.9个百分点,位居全市除四区外的五个县市并列第二名。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6.97亿元,同比增长6.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2.84亿元,同比增长20.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7.12亿元,同比增长14.1%。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31:37.5:31.5调整为29.8∶40.1∶30.1。从三次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来看,第一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为11.9%,拉动GDP增长1.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为55.5%,拉动GDP增长7.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对GDP增长贡献率达45.6%,拉动GDP增长6.5个百分点;建筑业对GDP增长贡献率为9.9%,拉动GDP增长1.4个百分点),因而,工业成为今年拉动GDP增长的主力军;第三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为32.6%,拉动GDP增长4.6个百分点。

二、农 业

农业平稳增长,内部结构调整不大。全县完成农业林牧渔业总产值256096万元,同比增长6.1%,其中:现价农业产值93576万元,同比增长2.5%,林业产值13623万元,可比价同比增长12.9%,牧业产值118345万元,同比增长9.7%,渔业产值11144万元,同比增长4.3%,农林牧渔服务业5958万元,同比增长7.7%。种植结构继续调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67.7万亩,增长1.53%,基本与去年持平;非粮作物种植面积为18万亩,增长7.53%。粮食作物与非粮作物的种植面积调整力度加大。粮食、油料、蔬菜、瓜果、茶叶、水果等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全年粮食总产量32.27万吨,比上年增加0.83万吨,增长2.64%,其中,早稻14.03万吨,增长2.56%;中稻1.57万吨,增长30.83%;晚稻16.33万吨,增长0.55%。果用瓜23791吨,同比增长14.39%;蔬菜220921吨,同比增长2.08%;林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完成造林面积800公顷,森林覆盖率为50.76%。全年完成幼林抚育面积23400公顷。主要林产品产量:薪竹5616吨,杂木棍504万根,全社会木材采伐26800立方米,森林总蓄积量为98.58万立方米。

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出栏牲猪72.06万头,同比增长19.82%;出笼家禽219.45万羽,同比增长19.3%;水产品总产量13625吨,同比增长8.31%。

三、工 业

工业生产稳步增长。2008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377080万元,比上年增长46.82%,工业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3个,实现现价总产值271772万元,占全部工业的67.16%,同比增长64.5%,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实现现价总产值105308万元,同比增长14.99%。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增长,实现产值48004万元,比2007年增长37.6%。

工业经济效益有所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14191万元,同比增长14.8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8.1%.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2564万元,比2007年的5220万元增长1.41倍.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速增长。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52亿元,比去年增加5.66亿元,增长35.71%。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6.64亿元,同比增长51.16%,房地产完成投资26716万元,同比增长111.8%。农村固定资产完成投资4.88亿元,增长0.64%。

五、国内贸易、对外经济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我县消费市场继续保持繁荣活跃,消费需求进一步扩大,拉动作用增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8.44亿元,比上年增长21.65%,消费品市场呈现平稳增长的态势。分城乡看,县以下的消费品零售总额95673万元,同比增长18.9%;县的消费品零售额达88698万元,同比增长28.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的消费品零售额增速放缓,低于其他行业,实现零售额161063万元,同比增长22.64%;餐饮和住宿业零售额17285万元,增长26.2%;其他行业零售额6023万元,增长3%。

对外贸易、实际利用外资快速增长。企业自营出口稳定增长,全年完成出口总值12564万元,同比增长1.41倍;实际利用外资1414万美元,比去年增加217万美元,同比增长18.2%,实际利用内资92960万元,同比增长29.9%。

六、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继续发展。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客货运换算周转量为2.03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2%.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 11585.5万元,比上年增长6.15%。其中电信业务总量为10402.5万元,比上年增长5.74%.分部门完成电信局业务总量2483.65万元,下降15.75%,移动公司业务总量7009万元,比上年增长34.8%,联通公司完成业务总量836.86万元,铁通公司完成73万元。邮政业务总量完成1183万元。

七、财税、金融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33968万元,同比增长26.81%,其中分别实现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2586万元、5908万元和15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6.7%、11.87%和73.5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4351万元,增长21.85%。

2、基金收入2560万元,增长291.44%。总收入中,国税部门税收收入10664万元,增长27.61%;地税部门组织各项收入10016万元,增长31.96%。全县实现财政支出73133万元,同比增长35.2%。

金融运行基本稳定,银行存款快速增长,贷款增长强劲。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41188万元,同比增长22.2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83045万元,同比增长19.71%.全县各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108346万元,同比增长37.65%,其中农村信用社贷款53227万元,比上年增长10.5%,工商银行贷款1592万元,比上年增长77.28%。

八、科技、教育、卫生

科技、教育、卫生事业稳步发展。2008年,我县组织实用技术培训67期,科技人员下乡1900人次,申请专利21项,技术合同成交额1500万元。2008年末,全县共有小学 88所,比上年减少 6所,在校学生18862人,比上年减少416人,专任教师1604人,比上年增加24人,学生与专任教师比为11.8:1,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共有初级中学24所,其中民办学校 1所,在校学生9399人,比上年减少147人,普通高中 5所(含民办学校 1所),在校学生6913人,比上年减少869人;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 3所,在校学生 1930人,比上年减少419人。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380,其中,医院、卫生院22处,卫生防疫机构1处,妇幼保健机构1处,门诊部(所)、卫生保健所、医务室47处,村卫生室197个,卫生院下设设诊所114个。年末各类卫生技术人员814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09人,注册护士179人,全县医院、卫生院拥有医疗床位852张,比上年增加73张,实际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民335862人。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平缓增长。年末全县总人口为45.33万人(户籍人口),增长0.87%。据计生局统计,全年新出生人口5512人,出生率为12.21‰;死亡人口2564人,死亡率为5.68‰;全年净增人口2948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53‰。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20元,同比增长18.47%;人均消费性支出8642元,同比增长10.11%,城市恩格尔系数为36.63%,下降3.5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736元,同比增长18.1 %;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470元,增长9.46%,农村恩格尔系数为49%,下降0.44个百分点。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2853元,增长20.36%。就业局势稳定,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全年通过各种渠道共安排失业人员实现就业3114人。年末全县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7%,比上年上升0.41个百分点。2008年末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6997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7416人,全年累计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数为278人。

社会福利事业成效显著。2008年全县共为7520名城镇居民发放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金1017.5万元,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13920人.完善覆盖城乡的污染治理体系。新建农村沼气池1710口,为全年目标的114%;帮助5869个农村人口解决了饮水不安全问题,为全年目标的100.3%;城镇廉租住房完成面积4000平方米,新建农村安居房1164栋。

加大法律援助工作力度。为经济困难群众、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85件,完成95件,为全年目标的112%。

下载3  岳池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word格式文档
下载3 岳池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唐山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唐山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6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繁荣文明和谐新唐山......

    南昌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南昌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南昌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南昌调查队 2009年3月25日 2008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

    三台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三台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两个加快’、奋力开创三台科学发展新局面‛的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新疆调查总队 2014年2月27日 2013年,在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下,自治区党委、人......

    2011年萧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萧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2月14日 7:26 来源:萧山网-萧山日报 2011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以富民强区、社会和......

    2013年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经过官方数据的初步核算: (一)2013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2163.97亿元,比上年增长 8.5%。其中: (二)第一产业增加值3047.51亿元,增......

    连云港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连云港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 2012年是连云港市成功应对经济下行严重挑战和台风、暴雨重大自然灾害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

    克拉玛依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克拉玛依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