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民调解案例二 非工伤重伤谁来赔偿 联合调解平息纷争
案例二 非工伤重伤谁来赔偿
联合调解平息纷争
案情介绍
纠纷当事人:伤者方某家属
某镇帆布织造厂
2011年08月21日上午9点03分许,江苏省沭阳籍外来务工人员方某在厂的二楼宿舍寻找电视机天线时,走到了宿舍前面的彩钢瓦棚上,因不慎踩破了透明的彩钢瓦后摔落下来,致头部等受重伤,事发后及时送医院医治,织造厂负责人张某于08.21-10.09连续多次为其垫付医疗费共计人民币87691.53万元,随着病情的恶化,张某从院方得知,方某已失去行为能力,张某认为继续垫付下去,这将是个无底洞,因而当方某家属再次问张某讨要医药费时,张某断然拒绝。方某家属情绪很激动,立即叫上亲戚等十余人来到张某的织造厂大闹,并动手砸车间设备,造成照相机等设备不同程度损坏。无奈之下,张某只好报警,民警将张某等人带至派出所讯问,并做好笔录。
矛盾焦点及分析
本案例中,矛盾的焦点是补偿数额的确定,因此这也是调解补偿纠纷的关键。事实上,从法律和事实角度看,织造厂对张某的伤势不应该承担法律责任。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方某是在非工作时间、非工作场所、非工作原因受伤的,因此不属于工伤,织造厂不需要进行赔偿,但是伤者家属的不依不饶,一口咬定是因为在这个公司上班才导致意外的,坚决要求进行厂方进行赔偿,并出现了闹事、砸设备等过激行为,给厂方造成的严重的困扰,因此,说服厂方出于人道主义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不仅有利于避免事态的扩大、控制损失,同时也能让职工感到公司人性化管理的力量,对于增强企业凝聚力有好处。
调解方法和技巧
得知情况后,派出所、司法所、劳保所、公调对接立即联合起来,成立调查小组,分别展开行动,派出所负责征集线索、做好询问笔录,劳保所就该企业的用工情况、劳动合同签订情况、相关保险办理等展开调查,司法所和公调对接则负责安抚当事人情绪,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扩大,积极展开调解,认真从当事人的描述中获取更多的信息。
首先,调解人员告诉伤者家属遇事要冷静,待伤者家属情绪稳定后,根据本案实际情况,朱所长首先就整个纠纷给双方当事人做了分析:“这件事情的情况是这样的:首先此事发生在织造厂下班之后;其次,方某受伤是因为其在彩钢棚上找天线时因不慎摔落造成的。这种情况下,织造厂并没有责任,可是从伤者家属的心情及其生活状况考虑,织造厂也应该适当给与一些补偿,你们觉得怎么样?”织造厂负责人张某表示同意朱所长的建议,但因为之前以已经为伤者垫付了8万多医药费,因此拒绝后续补偿。伤者家属一听就火了,声称:“方某是在你们织造厂受伤的,给8万元绝对不行。如果不满足我们的赔偿要求,我们就不走了,吃你公司,住你公司,继续去你们公司闹。”朱所长一看事态不好,便与其他调解员商量,缓一天再调解,让双方考虑考虑。司法所派人将伤者家属送到旅店,安排好他们的食宿。第二天上午,朱所长和其他调解人员来到张某的织造厂,准备做通公司负责人的张某的思想工作。他们对张某说:“我们知道现在公司不景气,但是您考虑一下,给予一定的补偿是利大于弊的:首先,虽说伤者受重伤并不应由你们公司承担责任,但考虑到伤者家属的困难状况,伤者方某的后续医疗费用将是一笔巨大的开销,况且这个家庭本来就是靠打工为生的,失去了您的补助,这对他们家庭来说是个很大的打击,从情理上讲给予一定补助是应该的;其次,如果伤者家属继续去公司里闹,砸设备,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再次,这事儿毕竟是在公司里发生的,给予伤者家属适当补偿也能让职工感到公司人性化管理的力量,对于增强企业凝聚力有好处。”公司负责人觉得调解员的劝说入情入理,同意适当增加补偿金额。经过4小时的调解,双方当事人在调解员们的主持下,自愿做一次性处理,达成了如下协议:张某自愿一次性综合补偿伤者家属272691.53元,其中已包括张某已垫付的医疗费87691.53元。双方均在协议书上签了字。
在本案中,调解人员运用的三种技巧,一是联动处理法。此次调解是派出所、司法所、公调对接、劳保所联合处理的结果,各主体分工明确、积极合作,才使得此次纠纷得到快速有效地化解;二是模糊处理方法。模糊处理并不代表一味无原则地调和,他们以法律和事实为依据,首先分析了本案的实际情况,指出从法律和事实角度看,织造厂对张某的伤势不应该承担法律责任,对此双方都是认可的。这是模糊调解成功的必要前提。但是如果完全按照这个原则来处理,纠纷就无法调和了,双方必然会对簿公堂,大家都会因此劳民伤财。调解员在分清是非责任的基础上,建议织造厂考虑伤者家属的实际困难,毕竟事故是在公司里发生的,从情理上应该对伤者家属给予适当补偿。在这一点上调解人员做了模糊处理,补偿数额既没有依据,也没有标准,只能用“适当”二字来形容,也就是说,织造厂从人道主义角度出发给予补偿,且在公司经济承受能力范围之内;而补偿数额对于在法律上并无道理的伤者家属来说,也能够起到一定的安抚作用。最后双方各自让步确定了共同满意的补偿数额,正是模糊处理的方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三是单独处理法。但调解员看到当事人双方产生激动情绪时,让双方当事人先回去,预防了双方正面冲突的发生,而后再到张某公司做思想工作,才使调解平稳进行。
调解体会和点评
本案中,依法调解是基本原则,但调解员采用科学、灵活的思想方法,从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和依法依规调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双方当事人分别作了大量细致耐心的思想工作,发挥集体智慧、分工协作、采用模糊处理的方法,围绕矛盾的关键展开调解是最终取得事半功倍调解效果的关键所在。(阳澄湖司法所)
第二篇:调解案例 陈某与金源煤业有限公司工伤赔偿纠纷
陈某与金源煤业有限公司工伤赔偿纠纷 关键词:工伤赔偿
争议焦点:工伤等级 赔偿标准后期医疗费
调解要点:通过确定赔偿标准,再在标准基础上进行调解。相关法条:工伤赔偿条例
基本案情:
2010年8月19日,新添乡村民陈某在烈士乡金源煤业有限公司务工时,因巷道顶板垮塌致使陈某左小腿骨折,在住院治疗期间与企业负责人罗某就赔偿事宜多次进行协商,因陈某提出高额赔偿要求企业无法赔付,在协商无果的情况下,陈某多次上省进京进行非访,从而导致双方关系愈加激化。
调解过程:
按照县委、政府的工作安排,县人民调解指导中心及时指派调解员进行调解。调解员通过前期的走访调查,逐步建立当事人与调解员之间的互信机制,再通过思想沟通渐渐缓和当事双方对立的情绪,见时机成熟后,调解员组织陈某与企业法人罗某进行调解。
调解中陈某始终不愿意进行工伤等级鉴定,在无法进行伤残等级的情况下提出30万的赔偿要求。这时调解员调解道“你提出的赔偿要求的依据是什么,如果你提供的依据小于这个标准,我们还要帮你追讨”。陈某一时无语,只是哭诉道“自己年轻,受了伤以后的工作不好找、钱不好挣,日子不好过,所以才要求厂方补偿30万”。调解气氛一下降到冰点。调解员马上将调解的话题转到企业与陈某的感
情方面,从“情”字方面打开突破口。“从陈某受伤到出院企业派人及时进行照料按时支付医疗费用和陈某的工资,积极联系市医院的专家进行会诊,这才使陈某的伤情恢复到最佳状态,对今后的生活工作影响降低到最小。”这时陈某受到感染将赔偿标准降低到25万。调解员及时抓到陈某诉求松动的有利时机,适时提出了陈某的伤情依据专家的鉴定只能达到8—9级按照工伤赔偿标准企业只赔偿8-9万元,并且你也咨询过相关工伤鉴定的专家和律师,得到的答案也是这么多,如果你觉得我们估计和鉴定过低你可以通过仲裁和诉讼进行维权。此时陈某低头沉默,时间就这样过去了一分钟,这样吧!就以你受伤情况鉴定的最高等级的下一个等级7为标准进行赔偿,你看这么样?陈某只好点头同意。在确定赔偿标准后,调解员根据陈某还要进行后期医疗和家庭生活困难的实际,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和人文关怀适当考虑陈某的实际困难,以负责任的态度和利于问题的解决等方面做起来罗某的工作。最终企业同意以7级伤残等级计算赔偿标准,超额支付后期医疗费,并且给予2万元的困难帮扶金,最终以企业向陈某支付16万的工伤补偿金圆满化解纠纷。
点评:调解员向当事方讲解相关工伤赔偿的法律法规,循循善诱地开展教育引导,将双方主张的差距缩小,然后通过阐明纠纷利弊,权衡双方的实际困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促使当事人换位思考、互谅互让,化针尖对麦芒为握手言和,最终促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圆满化解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