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动画在突破高中化学教学重难点中的运用

时间:2019-05-12 22:45: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多媒体动画在突破高中化学教学重难点中的运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多媒体动画在突破高中化学教学重难点中的运用》。

第一篇:多媒体动画在突破高中化学教学重难点中的运用

多媒体动画在突破高中化学教学重难点中的运用

【摘要】高中化学教学中最难也是最重要的是教师如何突破重难点,借助于多媒体动画有时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关键词】多毁林体动画;突破重难点

化学学科有着丰富的实验、较繁杂的化学式、抽象的概念以及半经验化的理论,这些都决定着化学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思想不尽相同,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如何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和谐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前每一位化学教育工作者思索的问题。随着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技术已逐步推广应用。这种教育技术具有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趣味性、直观性,可以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顺利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获得知识,从而能更容易的达到教学目的。

1激发兴趣,使学生主动应对难点

根据心理学规律和中学生学习特点,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加之课堂思维活动比较紧张,时间一长,学生极易感到疲倦,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兴趣下降等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与教学有关的知识运用图像、动画、声音、文字信息等在课堂上展示出来,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教学情境,从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感受,调动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记忆能力,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学习、愉快地学习,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时,运用多媒体展示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形象地演示二氧化碳的气、液、固的三态变化,并拓展固态二氧化碳(又称干冰)汽化时吸热的原理,呈现生活中用于冷藏食品和人工降雨的画面,然后链结了一个形象而富有情趣的意大利“死狗洞”动画。通过动画图像、文字注释和优美声音等展现情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学生一目了然,轻松自如的掌握了教学重点和难点。

2使抽象知识直观形象,化难为易

化学概念及原理大多较为抽象,物质的微观结构既看不见,又摸不着,且化学变化又是在原子的基础上重新组合的结果。因此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微观教学时,只能靠一些实验的表像和口头的讲解进行知识传授,在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问题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即使如此,学生仍然较难理解,只能靠死记硬,不能做到真正理解和掌握,对其运用造成很大的困难。久而久之,学生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失去了学习化学的兴趣,抑制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多媒体对微观世界具有强大表现力,可以运用动画、声音、图片等形式去动态展示、模拟放大化学反应的分子、原子或原子团的分与合微观过程,化抽象为具体,化微观为宏观,化繁难为简约,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

3补充实验教学,有效突破实验教学难点

3.1增强实验的可见度,强化实验的演示效果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演示实验是必做的,不能用计算机来代替。但常规实验受到条件限制有某些不足,众所周知,化学演示实验是教师在课堂中的演示,因此,除前几排的学生外,后面的同学较难看到变化的现象。而多媒体通过课件中的动画、视频等手段能把一些现象放大,学生可以在投影屏幕上清晰地观察到现象,实验效果明显提高。例如在讲授。

3.2模拟危险性大以及难以完成的实验

许多化学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操作不当,就有可能发生意外。因此,化学实验中一些错误操作,只能靠教师讲其错误的原因,以及错误操作可能带来的危害,却不能用实际操作实验证明,否则会造成危险。但教师如能借助多媒体进行模拟演示,这种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用多媒体动画模拟这些错误操作,它可将步骤分解放慢,不仅喧染了课堂气氛,而且学生看后印象深刻,加深了对错误原因的理解。例如给装有碱式碳酸铜的试管加热时,试管口向上倾斜,加热后生成的水倒流回试管,使试管炸裂;制取氧气时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出导管会出现水倒流回试管使之炸裂;浓H2SO4稀释时错误地将水倒入浓H2SO4等。

综上所述,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是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只要我们将多媒体技术跟传统的教学模式结合起来,在透彻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科学地开发和选择多媒体课件,就一定能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很好地完成教学目的。因此,我们要不断探索,挖掘潜力,充分体现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从而实现教育的信息化、现代化。参考文献

[1]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 《化学教学论》刘知新

第二篇:充分利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重难点

充分利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重难点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进入了教育界,凭借其特有的形象性与感染力,通过图文、动画、色彩及音响等绝对优势,在教学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多媒体导入,创设情境

1、音乐导入激情

《卢沟桥烽火》一课记叙的是七七事变,也是抗日战争的开始,本文再现了那段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怀的历史。讴歌了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精神。在课开始时,我利用多媒体出示了当时的历史图片画面,并播放了《卢沟桥之歌》,学生一边看图片,一边听音乐中,心灵受到震撼,激起了学生的憎恨之情和对我国军民的崇敬之情,再读课文时就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对课文也加深了理解和感悟。

2、情景导入激趣

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产生强烈的探求欲望的“敲门砖”。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由于多媒体计算机所提供丰富的图像及声音信息,这在创设与教学内容是相一致的,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育情境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在教《长江之歌》一课时,先播放《话说长江》的短片而且配上音乐长江之歌,学生在优美的歌声中不仅欣赏了音乐之美,更感受了长江的渊源流长、气势磅礴、多姿多彩,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学生在欣赏中也学会了这首优美的歌曲,这样,再读课文时,不但读得美,而且很快就背诵下来了。

二、多媒体讲授,突破难点

1、选点运用,有效突破重难点

在语文教学中,按传统模式,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不但花很多的时间、精力,而且还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那么教师就可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形、色、声、动感的优势,使学生通过电脑观其境、闻其声,触景生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能更好、更快.更准确地把握教学中的重难点。

在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时,学生对作者在洞中看到的美丽的石钟乳只能凭空想象,似懂非懂,教师经过选辑录像,下载图片,再制成片子。教学时,在学习内洞一段时,先是让学生通过想象,说说洞里还有些什么景物,然后出示石钟乳、石笋图片,让他们根据形状来起名字,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表达能力。这些多媒体演示既生动又直观,让学生欣赏双龙的美景,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秀丽风光,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样不仅让学生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且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之后,再让学生观看从外洞进入内洞的经过演示,感受“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卧小船。”“千尺横梁压水低,轻舟仰卧入回溪”通过录象演示、图片展示、读文体会等方法来感悟孔隙的小、矮、险等特点,从而感受双龙洞奇妙的灵魂所在,突破了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减少了老师的枯燥讲解,使得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的轻松。

2、朗读感染,引领学生悟文本

在教学《安塞腰鼓》一文时,由于学生没看见多那样气势磅礴的腰鼓,所以朗读不到位,在教学时,我从多媒体上调出了安塞腰鼓的视频朗读,上面不仅有腰鼓的火烈,震撼,而且有强劲有力的朗读,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不由自主地跟着朗读起来,而且读得也是那样的雄伟有力,震撼人心。这时的多媒体就像一位老师,引领着学生走进了文本,感悟了文本。

三、多媒体总结,启发创造

课堂总结也是衡量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灵活运用,而不拘于形式,死板单调,总结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朗读欣赏、读写结合。

在学《桂林山水》一文,总结时播放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再加上音乐伴奏,使学生对桂林山水的美感到如痴如醉,并发出由衷地称赞,教师趁势总结:“让我们把这美景深深的印在心里吧!”然后屏显作业“仿照2、3节的写法,学习用整齐的句式具体地描写一短文《我的校园真美》”。

2、媒体拓宽、启发创造。

学习《姥姥的剪纸》一课,讲读后,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欣赏到更多的剪纸艺术,我从电脑上下载了很多美丽的不同内容的剪纸,然后让学生欣赏,最后,让学生选择自己

喜欢的一副剪纸加上自己的想象,写成一篇文章,学生的兴致很高,很快就完成了一篇内容丰富的想象作文。

总之,多媒体引入到基础教育势在必行,它必将为传统的教育模式注入新的内涵,只有合理充分地利用多媒体,有机结合语文教学的特征,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这样,学生就能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中感受语言美,享受语文美。

第三篇:运用实验突破教学重难点的实践

运用实验突破教学重难点的实践

【摘要】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物理实验概念和规律都是通过实验再现物理现象,并通过观察、分析、综合、归纳后建立起来的。那么,如何让物理实验更好的融入课堂,进而应用于解决物理教学重难点的教学实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通过《浮力的利用》这一节教学实验的设计,来说明运用物理实验突破教学重难点的实效性。

【关键词】 物理实验教学 教学难点 教学设计 教学实践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无论是物理概念的建立,还是物理规律的探索与验证,都离不开实验。直观、形象的物理实验现象,不但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也是学生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基础,更是突破物理教学中重难点的好方法。

一、教材背景分析

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密度、力、力的平衡、压强,认识了浮力、知道了物体的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等基础知识之后,再进一步学习有关浮力利用的相关知识。《浮力的利用》这节课,从知识上说,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综合和应用,从联系实际的角度说,则是应用物理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在改变物体浮沉方法教学中的实验设计

在学习这节课之前,学生对浮力虽然比较熟悉,但他们对浮力的认识还很片面,还不是很了解物体浮沉的实质,学生的潜意识里还是会认为重的物体应该下沉。

为了纠正学生的这种错误认识,课上首先做了一个这样的演示实验:

1.演示实验。将一个小西红柿和橙子同时放入水中,它们的浮沉情况是怎样的?

学生们真的都这样认为,橙子下沉,小西红柿浮在水面,他们的理由就是橙子要更重些,但实验过后事实却不是这样的。但我也没有急于解释,而是马上又跟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一个空碗分别正放和倒放在水里,让学生观察现象:正放时碗能浮在水面上,倒放时碗却沉了底。然后教师继续追问:不是说重的物体下沉吗?那我这碗是同一个碗,它们重力是相同的,为什么在水中浮沉情况却不一样呢?

让学生观察实验再对比分析原因,使他们知道物体上浮还是下沉,并不是由一个力决定的,而是由浮力和重力之间的大小关系决定的,从而让学生对物体的浮沉条件有更本质、正确的认识。

2.学生合作探究一:怎样使刚才在水中下沉的小西红柿浮在水面?

(1)这个环节,各小组用了不同的方法,有向烧杯里倒盐并且不断搅拌的,有把小西红柿放入纸杯中的,有把锡箔纸叠成小船状,再将西红柿放里的,有把塑料袋吹气后再放入小西红柿的。

(2)然后各小组派学生代表展示他们的实验方法:各组虽然方法不同,但他们有意识或无意识的都利用了阿基米德原理――通过增大v排或增大液体密度来增大浮力,从而使小西红柿浮在了水面上。

(3)这个探究实验使学生知道了改变物体浮沉的方法之一是改变浮力,可以通过改变液体密度或V排来实现。

该实验的器材选取都是学生平时熟知的,而且操作也不难,既能说明问题,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3.学生合作探究二:怎样让漂浮在水面上的小瓶下沉?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能很迅速的做到在小瓶里装满沙子,然后放入水中,让小瓶小沉。学生亲自实验经历探究的过程,也很容易理解小瓶下沉是通过改变它的重力来实现的。

学生这两个改变物体浮沉的探究实验,学生经过亲身体验,强化了学生对物体浮沉条件的认识,进一步突出了本节重点,同时也为理解潜水艇的原理做了铺垫。

(二)浮力的应用实例教学中的实验设计

1.轮船

(1)探究采用“空心”方法,增大可利用的浮力。

拿出一个铁盒,打开让学生看到里面是空心的,然后把它放在水里,学生理所当然的认为盒子应该浮在水面上,但事实却是盒子沉了下去,实际上我在把?F盒放入水里之前已经偷偷换成了另外一个外表完全相同的盒子,那个盒子是装满铁块的。但还是有个别眼尖的学生发现我换了盒子,于是我就让其中一个学生上来观察这个沉底的盒子。

并且向他提出:怎样能让这个盒子浮在水面?

这个学生从水里捞出盒子,把里面的铁块全部倒了出来,很轻易的就做到了。

实验过后引导学生总结:采用“空心”方法,可以使物体浮在水面。体验用“空心法”可增大浮力引入轮船的应用。

这个演示实验应用到的改变物体浮沉的方法,这个原理引入过渡到轮船时,学生能很容易就理解接受:即使现在最现代化的轮船也是利用这个方法,从而降低了教学难度。

(2)实验模拟轮船由河里驶向大海。在这个地方的教学中,安排了一个用牙膏皮模拟轮船的实验。(用牙膏皮代表轮船,用盐水代替海水,牙膏皮漂浮在水面上时,牙膏皮与水面的位置用橡皮筋做个记号,再放到盐水里时,通过观察橡皮筋的位置很明显看出牙膏皮在海水里上浮了一些)

这个模拟实验可以使学生通过直观的现象,来帮助他们理解轮船从河里到海是到底是上浮还是下沉,从而突破了本节难点。

2.走进潜水艇

(1)通过自制模型模拟潜水艇上浮和下潜的过程。

(2)然后多媒体播放潜水艇工作原理的动画辅助教学,让学生根据动画的慢镜头来分析它的工作原理。引导学生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分析潜水艇上浮,下潜的原因。

潜水艇模型展示的潜水艇的浮沉过程,非常形象直观,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潜水艇的浮沉原理,加深学生对物体浮沉条件的理解。

3.热气球、飞艇

(1)对比实验:热气球和飞艇学生们平时很难见到,但节日放飞的那种气球学生在生活中很熟悉,所以先从气球入手。

两个相同的气球,一个充入空气,一个充入氦气,同时释放,让学生观察它们在空气中的不同状态。

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一样的气球,一个升空了,一个却落了地?

由于有前面所学知识的铺垫,学生此时能够知道:气球升空原因是气球的浮力大于重力,落地的原因是浮力小于重力。然后引导学生分析一个气球升空一个落地的原因:是因为这两个气球里充入的气体不同,升空气球里充的是氦气,这种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充入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会使浮力大于重力,所以能升空。飞艇也是这个原理。

(2)演示实验:模拟热气球升空原理。

取一个稍大的薄塑料袋,袋口用很细的铜丝框成一个圆口,开口朝下,用电吹风向袋内吹热空气。放手后,塑料袋热气球便冉冉上升。

告诉学生:空气加热后的它的密度会变小,热气球是利用热空气使得浮力大于重力实现上升的

通过该演示实验,可以形象生动地帮学生理解气球和飞艇工作原理

三、教学效果

1.教学中通过使在水中下沉的西红柿上浮的实验,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还会让同学们普遍都有一种成功感。

2.在学习轮船,潜水艇,热气球和飞艇时,通过实验,讲解,视频,辅助练习等等,能够使学生学习的兴趣一直得到延伸,使学生在能思考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

3.牙膏皮模拟轮船从河里到海里,能帮助学生理解轮船从河里到海里到底是上浮些还是下沉些,突破了难点。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灵活利用各种实验对突破物理教学重难点来说具有较强的实效性。但是,也并不是所有的物理教学难点都可以运用实验进行突破,这就要求我们对这一课题还要进行不断地反思和总结,争取通过各种有效方法,来解决物理教学中更多的难点问题,从而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参考文献:

[1]陶本友.怎样突破物理难点知识的教学策略初探.2014.

第四篇:运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难点的探索与实践

[推荐]运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难点的探索与实践

对于多媒体,大家都已不再陌生,它在各行各业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样,在教育、教学这个领域中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多媒体”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教育界。在发展过程中,对此概念虽有异议,但近几年来人们对多媒体的含义有了新的界定。学术界认为,多媒体是具有同时处理、编辑、存储和显示两种以上不同类型

媒体信息的技术。也就是说,多媒体不是多种媒体的简单组合,而是以计算机为中心来处理多种媒体信息的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视听技术)综合在一起组成多媒体系统,最终形成网络,进行优化教学。我们现在所用的教学媒体,如书本、模型、挂图、幻灯、投影、录音、电视、录像、微机等及其与其配套的软件资料、在教师精心设计指导下,进行多媒体优化组合,使教学发挥多种媒体的优势,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将是一个很大的推动。多媒体教学是根据信息传播理论和教学过程的规律而设计、实施、评价教育过程的系统方法,它通过形声媒体、软件的运用和调控贯穿教学的全过程。现代教育观认为,教学不单要求教师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在传授书本知识过程中把学生智力的开发、思维能力的培训、实践能力的提高,也就是说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作为多媒体教学的自身价值取向。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有同样的体会,那就是学习活动是一种在情感参与下理智的思维活动,理智的思维活动是与情感体验相伴而行的。在多媒体教学中,学生按照教学计划可以自由地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接受形象、直观、生动、活泼的文字、图形、视频和音频等媒体信息,调动学生视觉和听觉功能同时发挥作用,这是消化吸收知识的最佳选择。多媒体教学方式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感体验中、在情感与思维交融中和谐自然地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由感性到理性、由理性到实践循环往复,实现认识的不断飞跃。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多媒体教学所引发的心理效应和情感效应。通过多媒体教学形式、可以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型”变成主动的“需要型”。我们知道,人们在学习过程中经常是这两种学习状态交织在一起,有意活动是基于学生本人学习意志的努力;无意的活动是基于外界环境的刺激。多媒体教学以它特有的魅力诱导、刺激学生的多重感官,将枯燥的教学过程变成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使单一的教学变成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调动了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从而大大地减轻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和学习负担,使学生由消极被动的无意活动向积极主动的有意活动方向转化。把多媒体应用于教学领域的优势在于:

1、增大信息量。教师甚至只用一只小小的鼠标,就可以避免多次交换使用录音机、录相机、幻灯机、实物投影仪、挂图等等,即节约了保贵的时间,又大大提高了信息输出量。

2、界面友好,操作简捷,菜单指示方便。教师在设计课件时,把繁琐的操作规程可以预先设计在面板上,令操作者可以自主地选择学习进度和学习节奏。

3、资源、信息管理形象、方便、高效、提高了管理档次。

4、能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利用二维、三维动画技术和视频技术使抽象、深奥的信息的知识简单代、直观化,缩短了客观实物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5、课件携带方便,保存持久,制作的课件可以刻录到光盘上,实现永不磨损。

6、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探索钻研精神。

7、具有交互性,这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最突出特性,它能使信息发送和接收两者之间进行实时的交换,而不像电视、广播那样,人们只是被动接收节目内容。教学的整体改革必须以现代教学媒体的应用为突破口。“多媒体教学”是一个新鲜的研究课题,也是开展教学改革活动的一个新挑战。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与研究,不单纯是教育技术的引进,而且还是教学艺术的发挥,它必然会引发教学观念、教学设计、课堂结构、教学方法、教学艺术、学生参与等一系列的思考与探索。所谓“多媒体教学”,具体地说,是指在班级授课形式的课堂教学中,继承传统教学手段中的会理成分,恰当引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并使二者有机地结合,各展其长,相辅相成,构成教学信息传输反馈调节的优化以及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在教学过程中,一些重点、难点的地方,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让学生深刻理解。那么,此时最好的方法是借助于多媒体来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否合理地处理教材,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其中如何突出教材重点、突破难点是至关重要。而多媒体教学手段就成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教材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有效手段。如:《初冬》识词学句的教学不能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运用多媒体教学,让识词学句紧扣具体的语言环境,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文章描绘了北方乡村初冬早晨的景色。作者以准确优美的文笔描写雾气逐渐消失,景物由模糊变得清晰的动态过程也是文章的重点。这样一幅动态的优美自然画面,对住在南方的小学生来说,由于

没有具体的自然景观,学生不能观察到,也没有这样的表象,因而在理解课文和展开思维想象中受到影响,这又是教学的难点。在课堂上,利用计算机的光盘形象的影像,先出现雾中的景象,让学生观看景物,然后突出“望不见”、“看不清”的词语;再让学生自读课文,想想雾中的景物像什么?找出“像隔了一层纱”一句,利用鼠标的功能,屏幕的一半出现一块纱巾,另一

面是雾景,相互对比,这样形象的对比,学生很快就理解句子的意思;接着又展示晨雾渐渐消失,景物慢慢变清晰的情景。让南方学生眼看屏幕犹如亲临其景,再通过阅读的环节,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使学生明白不同地方有不同气候和不同的自然现象景观。又如:《我要的是葫芦》这篇看图学文中,“叶子上的虫还要治?我要的是葫芦。”是文章的重点,也是学生难于掌握的难点。学生很难理解到底“叶子上有虫跟我要的是葫芦有什么关系呢?”学生不容易弄清楚其中的道理,通过多媒体教学,在屏幕上演示,“叶子吸收养份供给小葫芦,小葫芦才慢慢长大;如果叶子被蚜虫咬了就吸收不了养份供给不了小葫芦,小葫芦就会变黄、落下来。”的景象,学生很容易理解了它们之间相互的关系,也自然而然地明白植物生长所需的必须条件。不仅突出了重点,而且教学难点也迎刃而解,使没有观察过的或很少观察的现象在学生脑海中有具体的表象,重点、难点不仅易于突出,更易于突破。由此,多媒体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合理应用,不仅促进了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而且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儿童思维能力的整体发展,是全面提高小学生语文能力素质的有效手段。以上是多媒体教学应用于小学语文课的例子,下面来看两个多媒体教学应用于其他课程的例子:“大气压强”这堂课是初中物理的难点和重点。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在一节课内就轻松自如地完成了原来需要两课时的内容,学生对基本概念掌握的牢固程度以及运用的灵活性,都远远超过了用传统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的效果。测试表明,教学质量比用传统方法授课提高了一倍以上。一般来说,教师讲授马德堡半球实验时,把两个马德堡半球合在一起,抽掉里面的空气后叫一个学生拉一下,拉不开,就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但是,究竟大气压强有多大?学生没有感受,印象不深。采用多媒体,可以在课堂里模拟300多年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分拉两个半球的马匹从2匹增加到4匹、8匹,直到16匹,再配以紧张而有节奏的马赛进行曲伴奏,直到“啪”的一声,把两个半球拉开,声像并茂,把学生带入了现场实验情景,所有学生都十分投入。采用多媒体对马德堡半球进行剖析讲解,强化了学生对大气从四面八方施压给半球的基本概念的理解。以往教师做测量大气压强量值的托里拆利演示实验时,由于无法改变教室里的大气压强,只能凭嘴讲:随着大气压强的变化,管内水银柱的高度也会发生相应变化。而运用多媒体后,就能模拟这一过程。运用大气压强原理制成的活塞式抽水机及离心式抽水机,不少教师因为这部分不作考试内容,往往就略去不讲,即使讲,也只能在挂图上讲解,学生往往一知半解,无法看到抽水机的动态工作过程。而多媒体却方便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以讲解活塞式抽水机工作原理为例,当活塞提起时,圆桶内形成一个低压区,下边大气压强将阀门冲开,使整个圆桶内形成低压区,外面的大气压就把水压入桶内。这一动态过程是在一瞬间完成的,而运用多媒体教学即可视学生理解程度,随时停顿或放慢速度,以便讲解清楚。这样,就化难为易,使所有的学生都能一目了然地掌握抽水机的工作原理。

“24时记时法”是小学数学教学难点,然而,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辅助教学,配以动画、录像、声音、文字、计算机随机出题,12时与24时计时法的互换算,时钟转动与线段计时同步延伸运动等等,将这堂课上得有声有色。一道综合应用题要求学生计算坐火车从上海出发,途经苏州、南京、泰安等地到达北京所花的时间,计算机屏幕上同时展示了火车运行的动态过程以及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苏州虎丘山、南京长江大桥、泰山南天门和北京天安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使课堂气氛进入高潮。这是几个运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难点的成功例子。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教学领域中,除了针对学生的课程内容的教学以外,还存在一些针对教师在合理安排方面的难点,如:如何适当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怎样处理好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的关系,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怎样组织实施多媒体教学等。解决这些难点我们要做到:

1、在不忽视其他媒体教学的情况下,把多媒体当作一种教育技术,适当地开展多媒体课堂教学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课堂教学是世界教育范围内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为了使多媒体在教学中发挥其作用,我们应该立足于课堂教学这一基本组织形式,根据现有的教学条件,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开展多媒体教学的实践活动。这就要求:一方面,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和制作应立足于课堂教学,编制符合课堂教学要求的课件;另一方面,应该让广大的教师掌握多媒体教学技术。只有这样,多媒体教学的功能才会得到充分的发挥。

2、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是多媒体教学价值取向的构成部分。两者关系处理得正确与否,关系到两者的健康发展,影响电教人员与教师的互相配合,影响软件的制作及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是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长期以来,相当多的教师仍在沿用的教学方式是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进行教学,他们都深知现代教学手段的先进和优越,但为什么不行动起来呢?①传统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内容其中有的部分居于合理因素。经教学实践验证,多媒体教学并非能完全代替传统的教学方式及内容。也就是说,所有的教学课程和内容并非都适合用画面来表现(投影画面、幻灯画面、电视画面、计算机演示画面等)。如那些抽象的概念、演绎推理等需要运用逻辑思维方面语言来论述的问题,用视觉形象语言表达相当困难。课堂常用的口头表达方式,它是人类交际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行为之一,是人类特有的生物本能,所以口头传授始终保持者旺盛的生命力。因为它具有合理性。无论传播媒体怎样先进,它们的功能如何完善。都不可能完全代替传统教学手段。②由于设备不完善,观念守旧,经济困难,领导不够重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电教教材的制作过程中深有“樱桃好吃树难栽”之感。多数人都愿意接受并运用电教手段去传输信息,但电教教材制作是非常艰辛的,在制作过程中牵涉到各个方面的问题,很多环节难以“打通”,几乎举步艰难。因此,有的教师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轻车熟路,运用起来方便省时省事(备课时省时)。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是一个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而不是各个相对孤立或互相排斥的关系,也不是从一种手段去取代或否定另一种手段的关系。在现实教学最优化的过程中,多媒体教学显示了它的先进性,因为它丰富和发展了传统教学。两者在运用过程中应互相补充,兼容并进,择优而从,方能相得益彰,最终将融于一个体系之中。

3、多媒体课堂教学的组织实施、评价反馈环节,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制定教学过程的操作步骤规划:规划课件使用的操作步骤,是多媒体课堂教学流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授课教师要根据本节课的实际教学需要,合理分配课件的使用时间、理清思路、认真规划课件的使用步骤,仔细考虑课件的运行、重复、结束等在哪个环节手稿为最佳;要有所取舍,一切以服务教学为出发点,防止为使用而使用、追求表面的华丽。②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会因多媒体手段而被削弱:在多媒体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不但不能削弱,而且还应进一步加强,否则,就会出现学生看了很多、听了很多,却不知要学什么的事与愿违的现象。教师要切忌整修教学过程都在教师机位置、单纯地“演示”你的课件。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教学中,教师应以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的讲解、通过师生间的情绪相互感染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如此产生的良好的教学效果及对学生心理产生的正面效应,是任何形式的电子媒体所不能替代的。经常听到一些人讲出“我的课件能‘放’多少多少分钟”,这种拿课件当录像“放”给学生看的意识不就是要有课件取代教师的主导地位吗?多媒体课件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是用来支持教学工作、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突破重点难点、解决一些传统教学中不易解决的问题,但它仅仅是你手中的一种教学工具,人的要素是第一位的,教师者教学活动的主导。③要适应多媒体教学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更高要求:多媒体教学不仅要求授课教师掌握必要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深刻理解现代教育的本质,致敬使用多媒体手段,又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评价、监督控制、师生情感交流方面的优势,运用现代教学理论,将新的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完美的结合。对于多媒体教学,这里有几点建议:

1、“多媒体教学”属于现代教育的范畴,那么需要有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作指导。如果用原来的一套,即使设备再先进,教师准备得再好,也不能算多媒体教学。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学习是让学生弄懂和掌握教师所教的内容,媒体的应用目的自然是促进“教”。现代教育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强调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讨论等活动而实现的过程。多媒体计算机能很好地创设情景,人机间的交互和教师的参与组织,让学生根据现有问题主动联系已有的认知结构,并对这种联系认真思考,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突破传统思想束缚,围绕学生如何学做文章,在写教案前必须先进行教学设计。

2、多媒体教学离不开计算机。所以提高各学科教师的计算机意识和应用水平已成为最为紧迫的问题,应当让计算机像我们上课用的粉笔、课本一样,融会于教学之中。

3、多媒体教学不能在教学中代替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果使用不当,会减少学生运用所掌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会给新的学习造成不良影响。

伴随着新世纪曙光的冉冉升起,经济竞争成为残酷的现实,知识作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已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作为知识经济的铺路石,教育事业的重要性日被瞩目。多媒体教学的未来也是一片光明:

1、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大批求知若渴的孩子无法得到高质量的教育,而作为这一差距弥补的教学书籍和软件,自身存在着陈旧不变、信息可靠性差等缺陷。同时,由于INTERNET传输的教育信息,其配置要求高,费用昂贵,传输速度慢的缺点,短期内又无法避免。因此发展采用国际上最新的多媒体数字卫星传送技术,发展传送范围广,传输速度快、接收费用低、具有声像动感的多媒体远程卫星教育已是迫在眉睫。就此,根据国务院发展远程教育的精神,教育部已开始实施该项工程。北京京鸿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中国广播教育信息服务网市场推广实施单位。中国广播教育信息服务网利用卫星数据广播以点对面的形式向广大用户提供内容详尽、图文声并茂、查找方便的多媒体交互式远程教育信息服务。它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卫星数字传送技术,将计算机数据通过卫星数字通道以点对面传送,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用户上网不需另交用话费和INTERNET服务费。同时,它是由全国多所重点名校一线教师授课的、实效性强的同步教学网,撰写信息的都是特级、高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和主管高考命题的专职教研员。这些资料传到网员的计算机上,可存储、打印,投影及网络共享,资料取自各学校实际教学,紧扣现行教学大纲,紧跟教学进度。中国广播教育信息服务网使用十分方便,只需在计算机内安装教育信息接收系统,接上通过架设地面卫星接收站连接的信号线,即可自动接收。随着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的更新,“打破围墙办教育”已成为现实,而且随着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远程教育凭借其自身的优势必将是教育的又一次革命!

2、多媒体教学课件要走向智能化。根据学生认知模型提供的信息,通过智能系统的搜索与推理,动态生成适合个别化教学的内容与策略;通过智能诊断机制判断学生的学习水平,分析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同时向学生提出更改建议,以及下一步学习内容的建议,通过对全体学生出现的错误分布统计,智能诊断机制将向教师提供教学重点、方式,测试重点、题型的建议等。

3、多媒体教学课件要向网络化发展。它的优点在于不受地域的限制,能够方便地做到资源共享,更方便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和维护。

总之,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已成为时代的潮流,它有着巨大的潜在需求,而我国在这方面投入的资金和人力远远不够,迫切需要国家的主管部门进行组织和引导,改变重硬件轻软件的现象,使多媒体教学有长足的发展。这既是当前进行素质教育的需要,又可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愿我国多媒体教学的应用能得到飞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关于多媒体教学的几点思考》引自《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第10期《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陆天池《多媒体教学的点滴体会》何淑玲《对多媒体教学的冷静思考》摘自《中国电化教育》1999年第6期

第五篇: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突破小学英语课堂中的重难点教学[范文模版]

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突破小学英语课堂中的重难点教学

康川学校 张彩英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它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带来重大变革。它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把一种工具引入了教育,它带动了教育从目的、内容、方法及组织形式的深刻变革。科学运用信息技术,能优化教学过程,能有效地化枯燥乏味为生动有趣,能帮助教师在课上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果。笔者经过学习、借鉴和探索,并从平时的教学实践出发,研究了在进行小学英语教学时,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让学生的学习变得主动,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学科知识,突破课堂重难点的教学。一.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现状

我们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经常会产生这样一种共鸣:课堂上所有的老师都想让学生把所教的知识全部吸收,于是教师在上课时可谓面面俱到,无微不至。但是效果往往是差强人意,尤其在教学效果反馈时,发现学生对重点部分掌握得不够牢固,在难点之处错误率很多。结果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费力,最后教学质量还上不去。症结何在?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学中没能有效地突破教材的重点与难点,导致教学达不到预期效果。我们都知道一节课的成败在于能否突出这堂课的重点,突破难点。传统的英语教学,是通过时间上的倾斜和练习上的重复来达到上述目的的。但这也带来了副作用,我们的学生慢慢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甚至产生厌恶感,这是教育的大忌。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又怎样才能在教学中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使小学生乐于接受和掌握,从而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我们至今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重难点教学现状突破策略

英语课堂上学生对重难点的掌握情况一直是需要教育者关注的课题。然而对于如何实现和检测学生课堂上的重难点掌握情况制定出了以下实施方案:(一)、现代化信息技术创设情景,以突破重难点(二)、现代化信息技术提高兴趣,以实现重难点(三)、现代化信息技术结合训练点,以检测重难点

三、重难点教学的实施(一)、现代化信息技术创设情景,以突破重难点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直观教学多优于一般的讲解,利用生动、形象的电化教学手段进行听、说训练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新奇感,使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而且形象的电化教育又创设了一定的教学情景,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可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如:笔者在教授北师大三年级Unit 11这一单元的课文时,课文以动画形式展现在学生眼前给学生创设了一个生动形象的情境,同时吸引了学生眼球,帮助学生更清晰的理解了课文内容。在学生很容易注意到了动画中Ken的表情变化,在吃Green berries的时候Ken表现的很开心。而当Mocky出现后Ken的表情则发生了变化变得很痛苦。学生很容易理解到本节课的新授内容“My stomach hurts.”是不舒服。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们在很轻松、自然的环境中学习了本节课的知识内容,感受到了本节课所要传授的人文文化。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二)、现代化信息技术提高兴趣,以实现重难点

1、有助于实现重点知识内容的教学

小学英语,兴趣第一。正如英语中说的:You can lead the horse to the river, but you cannot make it drink。只有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和渴望,他才愿意学。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呈现教学情景,使教学过程变得形象、生动、活泼,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乐学、爱学,激发求知欲望。在英语的课文教学中,经常会要求孩子们对课文进行表演和复数学习和操练课文对话的过程本是一个较为枯燥、烦琐的过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化枯燥为有趣,化烦琐为简练,将一个个生硬的句子转换成实情实景,便于学生理解,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如:在笔者在北师大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第十单元第二课的句型替换练习教学中,计算机媒体的使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一课的重点句型是“Do you have a/an…?”笔者将这个句型做到了课件当中,把本节课所学新词汇(如:magazine、comic、newspaper、camera、hat、cap)的图片用在句型的替换部分,要求学生抢答根据所出示的图片来抢答出句子。学生看到这些贴近生活的实物图片很喜欢,笔者又利用了小学生活泼单纯,爱表现,好奇心强,爱拼比的特点,以及多媒体的动态效果使得图片旋转变换,激起了学生们积极性。学生们个个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课堂气氛活跃,也使得学生们轻轻松松地掌握了本单元的重点句型。

2、有助于实现重点情感内容的教学

《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目前,越来越多的小学英语教师意识到了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能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和品德教育,在提升英语课堂的广度和深度的同时,也体现了为人师者的人文关怀。而现代化信息技术中的互动反馈技术更好的帮助了广大小学英语教师实现了之一课堂教学目标。

在笔者教授的北师大版英语四年级Unit 4 Where is it?一课中,老师在讲课文时利用互动反馈技术设计了按点:

“If you were the squirrel, what would you do? A.Eat the nut quickly.B.Give the nut back to Mocky.'此问题是要学生对两者进行思考,哪一种是正确的行为,为什么。老师在翻拍前先找同学进行分析,自己选择的是哪个选项以及原因。此时选错的同学已经有所理解。随后老师又通过配上音乐等信息技术对本题进行翻拍讲解。勾起学生善良朴实的情感,向学生传递捡到别人的东西要及时归还的道理,使得全班同学都感受到了那种做好事后的温馨和美好。这一环节中信息技术很好的帮助老师实现了情感教学的重点内容。(三)、现代化信息技术结合训练点,以检测重难点

课堂检测是英语教学的基本环节之一,它是在学生预习、展示、巩固的基础上对学生的知识掌握进行的检测。通过检测,可以了解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查出问题,及时解决以保证教学质量。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也经常会进行可叹检测,然而却经常出现很多问题。在检测中经常会出现学生作答时互相影响,学生会统一答案。其次学生作答后很难统计出学生作答的正确率和错误率,只是看大概的比例而已。因而对上课时学生的掌握情况了解的也不够全面。

然而,在通过互动反馈按按按,学生很快给出答案,同时不会再互相影响阻碍。同时互动反馈很直观的将学生回答的正确率展现在笔者面前。根据测试结果进行针对性讲解和学习,保证每一个学生掌握。

1、重点知识内容的检测

人教版三年级Unit 1一课中,一般疑问句的句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难点。笔者课前预料学生对于一般疑问句的回答会出现问题,于是在课件中设计了学生对一般疑问句回答时的易错点。“Do you have a hat? A: Yes, I do.B: I have a hat.”果不其然,在课堂检测中出现了本问题后,很多同学都选择了B选项。因而全班的正确率仅为66.7%。然而当互动反馈技术将问题呈现出后,笔者针对该问题及时向孩子们进行了讲解。在讲解过后,笔者又出示了相似题型进行再次检测“ ?---No,I don‟t.A: Do you have a book? B: what do you have?”在第二次的检测中,学生回答的正 确率达到了100%。通过互动反馈技术学生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分散了难点,加强了针对性,保证了质量,提高了做题的效果。很现实的提高英语课堂检测的实效性。

2、课文重点内容理解的检测

人教版英语四年级Unit 4 Where is it?一课中,老师在课文中设计了问题“What‟s the meaning of „looking for‟? A.Search for , B.See '此问题需要学生通过准确理解课文中looking for的含义来理解课文。同时looking for作为本单元的重点词汇也需要学生对其进行透彻的理解。因而在讲到该词组时笔者只是简单的将其一带而过,随后出示了关于此词组的按点。目的是要考察有多少学生已经通过对话对该词组掌握。此时发现学生对该词组的理解不够到位。于是又对课文进行学习和总结,在学习完课文后又再一次出现了相同的按点要学生对其进行选择。此时正确率达到了98%以上。证明孩子们通过讲解真的明白了该词组的含义。同时作为老师课堂上在没有中文的情况下很轻松的向学生解释了该词组,完成了相关的课文中重点内容的教学任务,同时也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了有效的检测。

四、总结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多媒体教学给我们的英语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实践中,深刻地体会到了多媒体资源带来的巨大作用。它转变了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同时也使学生乐学,提高了教与学的共同效益。使用信息技术有利于我们针对不同的教学难度,均可给予一定程度的支撑。但信息技术终究是一种工具,作为知识更新急速的新生代教师,我们既有充分利用这门先进技术,同时也要突破信息技术带来的某种弊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为英语教学的服务作用,让两者真正有效地结合起来,使英语教学更加生动。

下载多媒体动画在突破高中化学教学重难点中的运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多媒体动画在突破高中化学教学重难点中的运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