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八千多日子”与“一滴水”——薛法根、景洪春、赵昭《匆匆》教学片断赏析
徐萍
《匆匆》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作者在第二自然段中用“针尖上一滴水”和“大海”这两个鲜明的物象来比照“八千多日子”和“长存的宇宙”,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尽管文章的每一句都值得玩味,但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上海特级教师景洪春和获得第九届全国青年教师阅读教学比赛特等奖的黑龙江赵昭老师在处理第二自然段时,都没有轻描淡写,而是紧扣几个物象做文章,上出了各自的精彩。
【薛法根教学片断】
师:时间是个很奇怪的东西,看得见吗?摸得着吗?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是很难写的。但是朱自清却把时间写得有模有样,让你感觉得到时间的匆匆脚步。现在我们来看,他怎么写时间?八千多日子是如何匆匆而过的?读读第二自然段,有没有发现?
生:“我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这个句子让我感受到八千多日子是非常匆匆的。
师:具体说说。
生:时间过得非常快,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滴水是非常快的,日子过得像滴水一样,可见日子过得多么快。
生:我从“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中这个“溜”字看出来日子过得很快。
师:有眼力!把这个字圈出来。“溜”除了表示快,还有什么样的意味?
生:还表达了不能挽留。
生:悄悄的,让人感觉不到的。
生:我从“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看出它“溜”得很快。
师:是的。我们想象一下,八千多日子,整整24年,是漫长的还是短暂的?
生:很漫长的。
师:如此漫长的时间,他现在说成是针尖上的一滴水,你觉得时间是多还是少?
生:少。
师:滴到大海里是快还是慢?
生:快。
师:明白了吗?这种手法是比喻,也是夸张:他是夸大了还是夸小了?
生:夸小了。
师:请你圈出来——滴水。八千多日子就像一滴水,滴答一下,24年过去了;滴答一下,24年又过去了;再滴答一下,24年又过去了;再滴答一下,你的一生就没了。于是你的头上就要冒汗了,你眼泪都要流出来了,为什么呢?
生:可怕!
生: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了,转眼间我就要回去了。
师:是啊,滴答了几下就永远地回去了。
生:“头涔涔”看出他开始急了;“泪潸潸”看出他感到非常遗憾,所以才哭了。
师:体会得很真切!转瞬即逝的时间让他害怕,你们怕死吗?
生:不怕。(众笑)
师:真勇敢!(众笑)
生:我还感受到了作者对时间的无奈。
师:说得真好!无奈啊,它要滴了,你说不要滴了,行不行?(生齐答:不行。)还是滴掉了,滴在时间的流里了,八千多日子成了一滴水。看不见的时间成了一滴看得见的水。谁来读第二自然段?要读出作者内心那种复杂的情感,无奈、焦急,甚至有点害怕、恐惧。(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读得真好!因为你体会得真切!八千多日子如一滴水,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不知不觉,匆匆而过。
《匆匆》的言语形式的“秘密”在于把抽象的时间具象化了,把本来看不见、摸不着、感觉不到的时间写得形象可感。对于学生来说,时间一去不复返、不要虚度光阴等等,都是已知的常识和道理,无须多教。而对于本文语言的具象化,学生靠自己的阅读感悟则很难体会其表达之妙。
薛老师采取了由表及里、步步深入、形象演绎等方法让学生有了刻骨铭心的理解。先引导学生找到关键句,接着让学生从动词“溜”,比喻和夸张修辞手法的运用等方面来初步体会。在学生有了初步感受之后,薛老师便与学生一起运用生活化的方式体察“匆匆”:滴答,24年(八千多日子)过去了;再滴答,24年过去了;再滴答,24年又过去了;再滴答,一生就过去了。这样幽默又智慧的语言让学生深刻形象地理解了“一滴水”的美妙与传神,真正体会了作者的表达之妙。
【景洪春教学片断】
师:第二自然段也可以用诗的形式来呈现。(课件出示)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
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我不禁头涔涔
而泪潸潸了。
师:刚才这个同学将生字的字音读得很准。(相机指导写“涔、潸”)
师:课前预习过课文,“涔”和“潸”分别指什么?
(生交流:涔,积水;潸,流泪。)
师:泪、汗等不断地流下,潸潸形容流泪不止。那“头涔涔”“泪潸潸”又是什么意思?
生:“头涔涔”意思是头上的汗水不断地流下。“泪潸潸”是流泪不止。
师:有一个成语也是讲“泪潸潸”的。
生:潸然泪下。
师:老师现在就是头涔涔,因为灯光照着,很热,而朱自清先生为什么头涔涔,并泪潸潸呢?
生:朱自清惋惜他二十几年的日子已经过去,他不知道自己还剩下多少日子。
师:刚才这位同学说到二十几年的日子已经过去,课文中怎么说的?
生:八千多日子。
师:比较一下,为什么作者不用“24年”,却要用“八千多日子”呢?
生:这样更显得数字多,逝去的年月多,更让人惋惜。
师:你说得这么好,我奖励你再读这一句。
(生再读: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
师:注意,在这儿已经换行了,是一种停顿。
(生再读: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
师:停顿是一种情绪,把自己放进去。
(生齐读: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
(师指名练读: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师:刚才我们通过朗读渐渐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作者的感慨又通过我们的朗读表现出来了。
景老师主要采取了朗读的方法来帮助学生体会作者表达之妙。她先将第二自然段换成诗歌的形式呈现,长短句交错,形成抑扬顿挫的节奏感和音乐美,便于学生朗读。随后紧扣“头涔涔而泪潸潸”一句,运用比较、揣摩等方法让学生领悟时间之无情,生命之短暂。接着老师借助诗的形式带着学生朗读“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可以看到,学生的语速渐渐放慢,对“溜去”的理解也渐渐深入,与作者的感情不断产生着共鸣。这时景老师不失时机地告诉学生:这里的停顿是一种情绪,是把自己放进去的过程”。这样指导朗读,水到渠成。
【赵昭教学片断】
师:(出示“品读助手”)谁来为大家读一读?
生:(读)1.找出描写时间匆匆流逝的词、句,仔细读一读。2.从这些词、句中你品味出了什么?在书上批注。3.把你的感受与同学们交流、分享,用朗读的方式展示。
师:这里的“什么”,既可以是你品味出的情感、感悟出的道理,也可以是你发现的文章的表达方法、修辞手法。你可以把这些发现简单地写在课文旁边,也可以概括成词或短语写在黑板上。给大家5分钟时间,要求真读、真想、真思考,不装样子。
(学生默读)
师:那么接下来,谁来和大家交流一下第二自然段?
生:“在默默里算着„„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这是一个比喻句,表达出了作者因为留不住时间而感到非常伤心。
师:这句中把什么比喻成什么?
生:把“日子”比喻成“一滴水”。
师:那么又是多少日子和什么样的一滴水呢?
生:“八千多日子”和“针尖上的一滴水”。
师:(多媒体出示针尖上的一滴水)这就是针尖上的一滴水,你觉得这八千多日子留得住吗?
生:留不住!
师:那我们就让它落下来吧。(课件出示水滴落下来的慢镜头,并伴有“滴答”声。)
师:我们来读这两句话。
生:(读)像针尖上一滴水„„而泪潸潸。
师:如果这滴水滴在这样波涛汹涌的大海里,还能听见声,看见影吗?(播放一滴水滴到大海里的视频)
生:不能!
师:那我们应该怎样来读这段话呢?
(师范读第二自然段)
(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赵老师在处理这一段时,有两点值得肯定:一是“品读助手”的运用,提示了自学、合作学习的流程和方法,留足了时间让学生真读、真想、真思考,这对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情感、梳理课文的脉络、习得写作方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二是两段视频的恰当运用,让学生形象真切感受到时光的流逝、表达的妙处,把学生的情感推向了高潮。
第二篇:基于儿童立足表达——于永正、薛法根《燕子》教学片断赏析
不仅教理解,更要教表达
《燕子》第一自然段,寥寥数笔把燕子描摹得栩栩如生。让学生读读,感受燕子的可爱并不难。但,仅仅让学生学到这个吗?用这个例子教会学生什么?两位名师的做法让人豁然开朗。
于永正教学片断
师:读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脑子里浮现出来的燕子是什么样的?
(生读第一自然段)
师:还没变成自己的话。
生:(动情地)小燕子的羽毛乌黑发亮,一对翅膀轻快漂亮,一条尾巴像把剪刀,多么活泼可爱呀!
师:说得真漂亮。你们能不能把燕子画下来?我请一个同学朗读第一自然段,咱们一起画,怎么样?不过读的时候,要慢一点、,(一生读,师生作画。)
师:同位互相介绍一下自己画的燕子。
师:谁愿意到前边来把我画的燕子向大家介绍一下?
生:(用教鞭指着黑板上的燕子)看,这只燕子多么美!一身乌黑的羽毛光滑漂亮;一对翅膀与众不同(师插话:的确和别的鸟翅膀不一样)飞起来又轻又快。一条尾巴像把剪刀„„画得栩栩如生!
师:你说得比我画得好!(笑声)大家注意没有,作者怎么没写眼睛、嘴?是疏忽了吗?(无人举手)
师:三年级学过一篇课文——《翠鸟》,那一课没写翠鸟的尾巴,记得吗?是不是也是作者的疏忽?
生:“月光似水,静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
师:一个词。读—— 孙双金的课堂片断:
生:(齐)坎坷!
师:他深深的叹息,有人倾听吗?
生:(齐)没有!
师:他伤心的哭泣,有人倾听吗?
生:(齐)没有!
生:(齐)没有!
师:他倔强的呐喊,有人倾听吗?
生:(齐)没有!
师:没有!一个对音乐充满热爱的阿炳,一个充满音乐天赋的阿炳,只能把自己的满腔情怀倾诉给这茫茫月夜。
这是两位名师不约而同将曲子旋律中的“复沓”巧妙地运用到语言教学上。“复沓”是一种歌唱、抒情方式,课堂上通过语言的“复沓”,让学生在一唱三叹、反复咏唱中对阿炳的坎坷‘与不屈感悟越来越深了。
(江苏省大丰市大桥镇第二中心小学)
生:翠鸟的尾巴短,秃秃的,所以作者没写。
生:燕子的嘴、眼睛特点不像尾巴、翅膀那么突出,所以没有写。
师:我看是这样。这告诉我们,描景状物,一定要抓住有特色的地方写。
薛法根教学片断:
师:我们平时只注意写了什么,很少注意是怎么写的。现在你要用眼睛去发现是怎么写的?
生:用了“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还有“活泼机灵”,这些词语概括了小燕子的外形特点。
师:他注意了这些描写小燕子外形特点的词语特别优美。
生:他写燕子身上每一样东西都是用一个词语来形容的,各不相同。
师:燕子身上的每一个部位都写了吗?
生:写了燕子的羽毛、翅膀,还写了尾巴,然后再是整体。
师:一只燕子还有头,有眼睛,有爪子,为什么不把这些也写下来呢?
生:他是抓住特点来写的,所以不是每样都写。
师:对啦!这就是抓住特点。样样都写就显得很哆唆。一哆唆还美吗?
生:不美了!
师:所以我们说,写一个事物,一只鸟,一个人,都要抓住它的特点来写。比如说写薛老师,你看看我的外貌,可以抓住哪些特点来写啊?有一个同学是这样写的,用了四个词,“瘦高个,骆驼背,小脑袋,大板牙”。
(生大笑)
师:抓住了几个特点啊?
生:四个。
师:形象吗?
生:形象。
师:美吗?
生:不美。(众大笑)
生:写得很有趣。
师:不美但是很有趣。谢谢。(生笑)这叫抓住特点。写外形时写出了它的特点,而且写出了它的美。美在哪里呢?主要在于那些形容的词语。我们来读读。
生:乌黑光亮的羽毛,俊俏轻快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师:你看,它的羽毛用了“乌黑光亮的”,它的尾巴是“剪刀似的”。如果说“黑乎乎的羽毛”,还美吗?
生:(摇头)不美了。
师:“剪刀似的尾巴”是美的,“树杈似的尾巴”美吗?
生:(笑)不美。
师:所以你要抓住特点,还要用优美的词语来写(板书:用词优美)。同样写薛老师,如果这样改一改,你觉得美不美?“高高瘦瘦的个子,微微有点驼的后背,小小的脑袋,两颗兔牙总想出人头地。”(生点头,笑。)
师:所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非常重要。好,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它“抓住特点”“用词优美”写出的燕子的外形。
于永正和薛法根老师的教学可谓异曲同工。
“大家注意没有,作者怎么没写眼睛、嘴?是疏忽了吗?”
“一只燕子还有头,有眼睛,有爪子,为什么不把这些也写下来呢?”
两位老师轻轻一问,学生的目光就聚焦在课文如何表达上了。这就叫用教材教!这就叫会教!如此教学,学生获得的就不是一个简单的答案,而是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理解了文本,习得了方法,获得了能力。
于老师轻轻一问后,学生没能马上回答。老师没有说答案,而是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翠鸟》一文来思考。最后,疑问,学生自己解答了,方法,学生自己领会了。
薛老师不仅让学生懂得了要抓住特点来写,而且还迁移到自己身上,用“瘦高个,骆驼背,小脑袋,大板牙”形容自己,引爆了学生的表达欲望,强化了什么叫抓住特点。接着,进一步探究表达的秘妙,那就是用词优美,通过“置换比较”的方法,让学生真正赏析了文中的优美词语和精彩句段,把第一自然段“抓住特点、用词优美”落到实处。
不是告诉,而是引领
于永正教学片断:
师:还有什么问题?
生:什么是赶集?
师:请读读全句。
生:(读)“青的草,绿的叶,各种色彩鲜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生:我在农村赶过集,就是到市场上去买东西。
师:有去买的,还有去卖的,都叫赶集。请说说赶集或者到农贸市场买东西的情况,再想想赶集和春天的草、叶、花生长和开放有什么相似之处。
生:赶集的人很多,很热闹,春天的花、草到处都是,很多,也显得很热闹。
师:古人说:“红杏枝头春意闹”。春天,万花盛开,确实给人以热闹的感觉——赶集的人是一起到集市的吗?
生:赶集的人有先有后,春天的草、叶不是同时长出来的,花也不是一起开的。
师:同学们,我们就要这样读书,要和生活联系起来,和自己的经验、经历联系起来,这样就会理解得比较透彻。
薛法根教学片断:
(师示范背诵,故意漏了“小”字)
生:是“小燕子”。
师:漏了这个“小”,要紧吗?
生:要紧。
师:真的要紧吗?
生:要紧。
师:谁说要紧的?
生:因为漏了那个“小”就不可爱了。
师:有没有发现,用了一个“小”,这只燕子就变得更加——
生:可爱了。
师:“小家伙”可爱吗?
生:可爱。
师:“家伙”可爱吗?
生:(笑)不可爱。
师:“小鬼”可爱吗?
生:可爱。
师:“鬼”可爱吗?
生:(大笑)不可爱,.
师:“宝贝”可爱吗÷
生:可爱。
师:“小宝贝”可爱吗?
生:更可爱。
师:这个“小”字表达了作者对燕子的什么感情啊?
生:喜爱。
师:好。现在我们带着这种感情一起采背一背可爱的小燕子。
这两个环节的设计都暗合了《语文课程标准》中年段的阅读教学要求,围绕“把握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的目标,无论是对“赶集”还是对“小”的品味,真正做到了“雨入水中,相融无痕”。
薛老师范读时故意漏掉“小”字,教师的“难得糊涂”,恰恰把学生的潜能激发了出来。于是课堂上就有了一种温馨,一种心灵的放松,一种思维的发展.一种暖暖的情谊。用儿童的思维去思考,尊重他们的思维特征,就能渗透到学生的内心,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点燃永不熄灭的火花。
同样,当学生提问“赶集”的意思时,于老师没有简单地告诉他们,而是引领学生去读这句话,学生说出了赶集的原意后,轻轻一点拨:“请说说赶集或者到农贸市场买东西的情况,再想想赶集和春天的草、叶、花生长和开放有什么相似之处。”没有告诉,只是巧妙地启发,智慧地引导,学生思想的火花在碰撞、激荡,在思考、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