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物理“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改探讨
初中物理“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改探讨
一、实验的原因
长期以来,初中物理教学,由于受班级授课制的束缚,教师从备课、授课、作业、辅导、考查到评价,很少顾及好、中、差各类学生的智能差异,均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得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中等生吃不好。特别是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98%以上的小学生进入了初中,使初中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为了全面考虑初中物理的教学目的和任务,以便更主动积极地适应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为此我在教育科研部门的配合下,根据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因材施教”和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班内分组教学”的理论,由点到面进行了初中物理“分层教学”“分类指导”课题的实验。
二、实验的做法
所谓“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就是在班级教学中,依照教学目标的要求,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规定不同层次的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各类学生学习物理人人有兴趣,个个有所得,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域内”得到充分的发展,圆满地完成学习任务,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具体做法如下:
(一)了解差异,分类建组实验前,对全班学生进行前期调查了解,内容包括学生的智能,技能、心理、物理成绩、在校表现、家庭环境等,并对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分类归档。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分成好、中、差层次的学习小组,让师生知道每个学生在某一阶段所处的层次。在实施分层教学时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在班级上公布好、中、差学生的名单,真正使学生在学校里处于主体地位,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此,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
力,使每个学生在学习物理各项知识的同时,找到自己最喜爱的部分,并在这部分知识上可以超出课本的范围,这是符合个性全面发展规律的。同时师生要共同树立好对教学的乐观主义态度和信心,并使学生明确这种分组方式的意义。教师掌握各类学生层次后,学生的座位按优差搭配的原则编排。把学生分成甲(优生)、乙、丙、丁(差生)四个程度级,再接甲盯丙乙、乙丙、丁甲的搭配方法编座。这种编座法有两大优点:1.乙类集中在中间两纵排,两旁是丙类,丙类两旁是丁类,丁类左右是甲类,这种安排给教师按层次教学带来了便利;2.每一桌都有一个甲类(或乙类)学生和一个丙类(或丁类)学生,这样便于组织优良生辅导中差生活动,教师能巡回了解中差生的学习情况及优良学生的表现,使各类学生生活在和谐平等友好的学习气氛之中,共同奋发进龋
(二)针对实际,分类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以教学目标为准绳,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能力,合理地确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要求。改变过去“一刀切”的做法,对差生采用低起点,先慢后快,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办法,把教材的训练目标分解成有梯度的连贯的几个分目标,允许差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一步或几步逐步达到大纲的要求;对优生则允许他们超大纲、超进度学习。拟订各层次教学要求既不能过高,增加教学难度,加重学生负担,使学生消化不良,丧失信心;也不能太低,降低教学要求,过分放漫教学进度,完不成学习任务。力求准确地把握各类学生的认知“最近发展区域”,较好地解决“吃不饱”与“吃不了”的矛盾。
(三)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1.备课从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到实验准备课都坚持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相适应。如针对学生接受能力不同,在课堂容量上有不同的要求;针对学
生智能的差异,在课堂提问、例题讲解、巩固练习上有区别,所要求的思维程度不同,强调针对性,既保证“面向全体”,又兼顾“提优”、“补差”。
2.上课课堂教学中改变授课形式,保证在同一节课内既有面向全体的“合”环节,又有兼顾优、差生的“分”环节。一般步骤按:分(分类自学)一合(集体讲授)一分(分层质疑)一分(分类指导)一分(分类练习)一合(集体归纳)。这“四分二合”的课堂结构,“分”而不散,“合”而不死,不但自然地融进了预习、新授、质疑、辅导、巩固、小结的正常教学程序,而且较好地解决了好、中、差各层次间的动静支配的矛盾。此外,我从各类学生听课神情、解题准确率中搜集信息,及时调控教学节奏和教学进程,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果。
3.学生作业分课内、课外两类。课内作业全班统一标准,统一要求。
这是根据大纲、教材的基本要求设计的,面向中等学生,差生经过努力也能完成。
课外作业则分层设计。一是拔尖提高题,即是根据优生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设计的要求较高、难度较大的题目;二是巩固练习题,即是根据中等生设计的,一般指教材后的习题;三是放缓坡度题,也就是根据差生的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将难度较大的课后习题分解成几个小题或给予具体提示。这样,既缓和了差生学物理难的状况,切实减轻了差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又增强了他们求知的积极性。
4.辅导实行分类型、多形式的辅导。一方面侧重于完成现阶段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类辅导以不增加课时,不搞全班性补课为原则,进行多形式、多层次的辅导。具体地说,对差生采取个别辅导的方法,辅导内容从最低点开始,提倡“三超”,即旧知超前铺垫,新知超前预授,差错超前抑制,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思考,完成学习任务,掌握学习方法,逐步形成自学能力;对中等生采用分组讨论、教师提示的方法,促使中等生相互取长补短,逐步提高自学能力;对优生除给予较多的独立思考和个别点拨外,主要通过成立物理兴趣小组,组织参加各种物理竞赛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辅导内容主要是拓宽、加深,以可接受为原则,不受大纲约束。另一方面侧重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激发兴趣、爱好,培养其优良品德和创造才能。对中、差生主要让他们参加动眼、动口、动手操作物理实验,培养其观察、理解、表达、实验的能力;而优生主要培养其思维、想象、创造的能力。
5.考查即抓关键重补缺的过关考查。过关考查是根据物理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命题,实行分类考查。每份物理试卷都包括基本题、提高题和深化题三大类。基本题是面向全体学生设计的;提高题是供差生选做,中等生和优生必做的;深化题是供中等生选做,优生必做的。根据物理考查的不同结果,采用不同的矫正措施。
6.评价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考卷、回答问题,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对学习有困难、自卑感强的学生,要多给予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使他们看到希望,逐渐消除自卑;对成绩一般的学生,采用激励评价,既指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们不甘落后,积极向上;对成绩好、自信心强的学生,采用竞争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更加努力拼搏。
在考查、评价的基础上,每学期集中对每个学生进行综合分析两到三次,并进行必要的层次调整。对进步明显的学生提高一个层次,对有退步的学生则提醒、鼓励、热情关心,帮助分析原因,树立信心。这样做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及时调整适应自身发展的教学起点,而且有利于学生看到自身的进步和不足,保持积极进取的学习热情。
三、实验的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这个过程的主体是学生。教学过程是建立在学生的全部心理活动基础上的。实验中,从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承认差异,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启发他们自觉地学习,积极地思考,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指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增强他们学习的内驱力。
(二)主导性原则
由于一个班级有几十名学生,他们不但存在差异,而且在不同时期存在差异的程度也不同,不同班级学生群体的差异也不尽一致。因此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了解他们的知识、能力基础,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并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区别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时期,及时灵活地调控自己的教学安排,使各类学生得到的帮助与他们的个别需要相适应。
(三)保底性原则
这是保证实验能获得教学质量大面积丰收的根本。R•M•托马斯的“掌握学习原则”认为每个学生都应有均等的机会去达到学习目标,尽管每位学生达标的速度不同,但只要提供适当的条件,世界上任何能够学会的东西,几乎所有人都能掌握、学会。所谓保底,即最终必须保证学习后进的学生达到大纲、教材的基本要求,促使中等生向优等生靠近,允许成绩好的学生超大纲学习。
四、实验的效果
(一)大面积提高学生的素质。
(二)转化了差生,培养了优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教学改革实验,两率上升幅度较大,学生学习的效果明显提高。
五、实验的体会
(一)实验发挥了班级授课制的优点,摒弃了缺点,最大限度地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内在潜力,较好地处理了面向全体与照顾个别的矛盾,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有利于转化差生,培养优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二)实验突出了教师主导,强化了课内外的结合,真正把学生从“满堂灌”、“齐步走”、“题海战”中解放出来,减轻了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增强了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他们的全面素质。
(三)实验重视了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和教学信息的反馈,引进了平等竞争的激励机制,使各类学生始终都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之中,有利于激发和保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班级形成好的学习风气。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sylbbstone2008@163.com
第二篇:初中物理“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改探讨
初中物理“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改探讨
唐付银
一、实验的原因
长期以来,初中物理教学,由于受班级授课制的束缚,教师从备课、授课、作业、辅导、考查到评价,很少顾及好、中、差各类学生的智能差异,均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得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中等生吃不好。特别是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95%以上的小学生进入了初中,而初中毕业生大约只有1/3能进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2/3的毕业生将直接进入社会的各个领域。即使升入高中的比例增大到1/2或4/5,仍然需要从义务教育的性质、任务上全面考虑初中物理的教学目的和任务,以便更主动积极地适应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而不应仅仅局限于适应升学的需要,为此我于1989年春,在教育科研部门的配合下,根据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因材施教”和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班内分组教学”的理论,由点到面进行了初中物理“分层教学”“分类指导”课题的实验。
二、实验的做法
所谓“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就是在班级教学中,依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规定不同层次的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各类学生学习物理人人有兴趣,个个有所得,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域内”得到充分的发展,圆满地完成学习任务,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具体做法如下:
(一)了解差异,分类建组实验前,对全班学生进行前期调查了解,内容包括学生的智能,技能、心理、物理成绩、在校表现、家庭环境等,并对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分类归档。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分成好、中、差层次的学习小组,让师生知道每个学生在某一阶段所处的层次。在实施分层教学时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在班级上公布好、中、差学生的名单,真正使学生在学校里处于主体地位,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此,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使每个学生在学习物理各项知识的同时,找到自己最喜爱的部分,并在这部分知识上可以超出课本的范围,这是符合个性全面发展规律的。同时师生要共同树立好对教学的乐观主义态度和信心,并使学生明确这种分组方式的意义。教师掌握各类学生层次后,学生的座位按优差搭配的原则编排。把学生分成甲(优生)、乙、丙、丁(差生)四个程度级,再接甲盯丙乙、乙丙、丁甲的搭配方法编座。这种编座法有两大优点:1.乙类集中在中间两纵排,两旁是丙类,丙类两旁是丁类,丁类左右是甲类,这种安排给教师按层次教学带来了便利;2.每一桌都有一个甲类(或乙类)学生和一个丙类(或丁类)学生,这样便于组织优良生辅导中差生活动,教师能巡回了解中差生的学习情况及优良学生的表现,使各类学生生活在和谐平等友好的学习气氛之中,共同奋发进龋
(二)针对实际,分类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以教学大纲为准绳,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能力,合理地确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要求。改变过去“一刀切”的做法,对差生采用低起点,先慢后快,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办法,把教材的训练目标分解成有梯度的连贯的几个分目标,允许差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一步或几步逐步达到大纲的要求;对优生则允许他们超大纲、超进度学习。拟订各层次教学要求既不能过高,增加教学难度,加重学生负担,使学生消化不良,丧失信心;也不能太低,降低大纲要求,过分放漫教学进度,完不成学习任务。力求准确地把握各类学生的认知“最近发展区域”,较好地解决“吃不饱”与“吃不了”的矛盾。
(三)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1.备课从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到实验准备课都坚持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相适应。如针对学生接受能力不同,在课堂容量上有不同的要求;针对学生智能的差异,在课堂提问、例题讲解、巩固练习上有区别,所要求的思维程度不同,强调针对性,既保证“面向全体”,又兼顾“提优”、“补差”。
2.上课课堂教学中改变授课形式,保证在同一节课内既有面向全体的“合”环节,又有兼顾优、差生的“分”环节。一般步骤按:分(分类自学)一合(集体讲授)一分(分层质疑)一分(分类指导)一分(分类练习)一合(集体归纳)。这“四分二合”的课堂结构,“分”而不散,“合”而不死,不但自然地融进了预习、新授、质疑、辅导、巩固、小结的正常教学程序,而且较好地解决了好、中、差各层次间的动静支配的矛盾。此外,我从各类学生听课神情、解题准确率中搜集信息,及时调控教学节奏和教学进程,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强化目标意识,做到课前公布各层次的学习目标,课终检查是否达标。另一方面把握课堂提问的策略,让各类学生均有输出信息的机会。通常在讲授知识时提问中等生,利用他们在认识上的不完善,把问题展开,进行知识的研究;在突破重、难点或概括知识时,发挥优生的作用,启发全体学生深刻理解;在巩固练习时,检查差生的理解程度,及时查漏补缺,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知识。这样能够较好地解决教材的统一性和学生个性差异的矛盾,使学生各有所得。
3.作业学生作业分课内、课外两类。课内作业全班统一标准,统一要求。这是根据大纲、教材的基本要求设计的,面向中等学生,差生经过努力也能完成。课外作业则分层设计。一是拔尖提高题,即是根据优生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设计的要求较高、难度较大的题目;二是巩固练习题,即是根据中等生设计的,一般指教材后的习题;三是放缓坡度题,也就是根据差生的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将难度较大的课后习题分解成几个小题或给予具体提示。这样,既缓和了差生学物理难的状况,切实减轻了差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又增强了他们求知的积极性。
4.辅导实行分类型、多形式的辅导。一方面侧重于完成现阶段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类辅导以不增加课时,不搞全班性补课为原则,进行多形式、多层次的辅导。具体地说,对差生采取个别辅导的方法,辅导内容从最低点开始,提倡“三超”,即旧知超前铺垫,新知超前预授,差错超前抑制,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思考,完成学习任务,掌握学习方法,逐步形成自学能力;对中等生采用分组讨论、教师提示的方法,促使中等生相互取长补短,逐步提高自学能力;对优生除给予较多的独立思考和个别点拨外,主要通过成立物理兴趣小组,组织参加各种物理竞赛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辅导内容主要是拓宽、加深,以可接受为原则,不受大纲约束。另一方面侧重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激发兴趣、爱好,培养其优良品德和创造才能。对中、差生主要让他们参加动眼、动口、动手操作物理实验,培养其观察、理解、表达、实验的能力;而优生主要培养其思维、想象、创造的能力。
5.考查即抓关键重补缺的过关考查。过关考查是根据物理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命题,实行分类考查。每份物理试卷都包括基本题、提高题和深化题三大类。基本题是面向全体学生设计的;提高题是供差生选做,中等生和优生必做的;深化题是供中等生选做,优生必做的。三类题的比例是基本题占85%,提高题占10%,深化题占5%。分类考查后,根据物理考查的不同结果,采用不同的矫正措施。对没有过关的学生,除通过补课、个别辅导、建立帮学小组等方法进行帮助外,还组织平行检测,对在平行检测中达标的学生给予肯定、鼓励,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确保各类学生都能达标。
6.评价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考卷、回答问题,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对学习有困难、自卑感强的学生,要多给予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使他们看到希望,逐渐消除自卑;对成绩一般的学生,采用激励评价,既指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们不甘落后,积极向上;对成绩好、自信心强的学生,采用竞争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更加努力拼搏。在考查、评价的基础上,每学期集中对每个学生进行综合分析两到三次,并进行必要的层次调整。对进步明显的学生提高一个层次,对有退步的学生则提醒、鼓励、热情关心,帮助分析原因,树立信心。这样做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及时调整适应自身发展的教学起点,而且有利于学生看到自身的进步和不足,保持积极进取的学习热情。
三、实验的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这个过程的主体是学生。教学过程是建立在学生的全部心理活动基础上的。实验中,从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承认差异,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启发他们自觉地学习,积极地思考,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指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增强他们学习的内驱力。
(二)主导性原则
由于一个班级有几十名学生,他们不但存在差异,而且在不同时期存在差异的程度也不同,不同班级学生群体的差异也不尽一致。因此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了解他们的知识、能力基础,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并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区别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时期,及时灵活地调控自己的教学安排,使各类学生得到的帮助与他们的个别需要相适应。
(三)保底性原则
这是保证实验能获得教学质量大面积丰收的根本。R·M·托马斯的“掌握学习原则”认为每个学生都应有均等的机会去达到学习目标,尽管每位学生达标的速度不同,但只要提供适当的条件,世界上任何能够学会的东西,几乎所有人都能掌握、学会。所谓保底,即最终必须保证学习后进的学生达到大纲、教材的基本要求,促使中等生向优等生靠近,允许成绩好的学生超大纲学习。
四、实验的效果
初中物理“分层教学”“分类辅导”通过6年的实验,现已取得可喜的收获。
(一)大面积提高学生的素质。以往初中毕业生不升高中留在当地,对于农业生产或乡办企业的需要毫无准备,所学到的物理知识不知道怎样去运用,造成学用脱节。通过实验,使各层次的学生基本上都能适应社会各个领域的需要。
(二)转化了差生,培养了优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1993年秋我接教的初三(4)班,原来在初二年级全县期末统考检测中,物理成绩较差,及格率只有34.7%,优秀率在10%左右。我接班后实施这种教学改革实验,经过一年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效果。在1994年全市统一举行的初三毕业、升学考试中,及格率达80%,优秀率达28.1%。可见,通过教学改革实验,两率上升幅度较大,学生学习的效果明显提高。又如,实施该实验的6年间,学生在参加国家、盛市、县(区)有关部门组织的物理竞赛活动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多次获奖。
五、实验的体会
(一)实验发挥了班级授课制的优点,摒弃了缺点,最大限度地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内在潜力,较好地处理了面向全体与照顾个别的矛盾,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有利于转化差生,培养优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二)实验突出了教师主导,强化了课内外的结合,真正把学生从“满堂灌”、“齐步走”、“题海战”中解放出来,减轻了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增强了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他们的全面素质。
(三)实验重视了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和教学信息的反馈,引进了平等竞争的激励机制,使各类学生始终都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之中,有利于激发和保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班级形成好的学习风气。
第三篇:初中物理“分层教学,分类指导”课改初探(改)
初中物理“分层教学,分类指导”课改初探
魏宝君
黑龙江省绥棱县双岔河中学
初中物理“分层教学,分类指导”课改初探
魏宝君
一、实验的背景
众所周知,初中物理教学,长期受到班级授课方式的制约,教师要从备课、上课、辅导、考查到评价,一般并不注重好、中、差各类学生的智能差异,通常采用“一刀切”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得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中等生吃不好。然而,当前初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要求我们既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又要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而“班内分层教学” 和“分类指导”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恰好能够实现这种教学理念,为此我进行了初中物理“分层教学”“分类指导”课题的实验。
二、实验的主要方法
我们所说的“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就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按照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从 优、良、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具体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类辅导,组织不同的检测,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学习物理人人有兴趣,人人都能有所收获,在各自的“发展空间”得到充分的发展,完成预期的学习任务,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具体做法如下:
1、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划分层次。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教师首先要对所教班级的所有学生通过询问、调查、测试、访谈等方法,摸清学生的基本情况。如一周的学习之后,就要对学生的层次进行划分并编成 A、B、C、D四类大组,然后再按平均分配的原则,进行小组划分,四人一组,前后两桌组成一组。可以是1名A组成员加1名B组成员加1名C组成员加1名D组成员组成,或1名A组成员加2名C组成员加1名D组成员组成,再或2名B组成员加1名C组成员加1名D组成员组成,在物理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学习情况以及编组情况再进行适当调整。学生的分层、编组不只是单纯以学生成绩机械分类,还要在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师生平等磋商的基础上,综合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因素、情感因素等的动态进行分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经常和学生经常交流,确实做好学生分层的心理辅导工作。以A、B、C、D式的显性分层和教师掌握的隐性分层,组内成员要有明确分工,每个小组由学生推选出一名小组长,以便安排任务,监管小组学习过程,其他成员是发言人或是辩论人或是记录人,以便于学生能够全面参与,避免两极分化,真正做到培优补差。
2、划分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划分不同层之后,实验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以及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能力,合理地确定不同层次教学的目标,同时按照“导学案”的形式将不同层次的目标贯穿到教学始终。“导学案”要以学生的“学”为核心,突出学生在自主学习及合作学习并获得知识的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将教学的重心由教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用及具预先性和指导性的“导学案”,让学生预先了解所学的内容及要达到的目标,使学生在正式上课前能预先借助导学案自主学习,初步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概念,理清知识结构,并尝试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答问题。这样学生就可以把自己将要学习的内容,在课前进行初步预先消化。学生不能马上理解和解决的真正疑难问题留在课堂上在进行探究。课堂45钟就可以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系统地进行学习,并对于重点、难点问题提出恰当的质疑。增强课堂教学的民主性、互动性,确实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3、按照不同层次进行教学,让学生共同进步
按照不同层次进行教学是“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学模式中最重要的环节,在物理课堂教学及课外学生的自主学习中,既要重视学生的共同学习目标,又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有区别性的合作教学活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得。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 A组学生实行以“放”为主,放中有“扶”的原则,适时引导学生学习,让其极大发挥自主学习的内动力;B组的学生教师要坚持以“扶”着走的原则,在“扶”的过程中有“放”,教师要带领学生学会学习,让其能够小步走;C组学生教师要本着拉着走的原则,让他们基本达到课堂教学的要求,这样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自不同“发展空间”前进。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物理学科联系自然、贴近生活等特点,鼓励学生多动手,多进行实验。让B、C组的每名学生都能感到新鲜、好奇,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此外,教师要适时鼓励A组学生大胆提问,启发他们大胆回答问题,解决“疑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尽量让学生多进行思考、多练习,对A组学生的提问,尽可能让B、C组同学来回答,对哪些表现出色的教师要给予充分肯定和表扬,然后根据本节的主要内容和讨论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精讲或点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
例如,我在教学《凸透镜成像》的过程中,每个小组的学生通过合作完成《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并在 C组同学主要的问题真正得以解决后,B组和A组学生针对各自的问题在进一步进行讨论,最后由B组和A组学生再设计出新的实验方案。在学生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有的放矢地进行巡回指导,指导A组学生进行有创造性的进行学习;适时点拨B组学生充分发挥其潜能,达到或超过A组学生完成的目标;并帮助C组学生基本达到预设的目标。
4、练习的设置要有梯度,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
在多年的实际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把练习和作业分为多个层次:基础知识、能力提高和体验中考等练习。例如:我再教学凸透镜成像的过程中,将根据焦距--物距来判断出凸透镜能成什么像作为基础性练习;把根据凸透镜成像情况,求出焦距范围作为提高性练习;将历年中考中与凸透镜成像的试题作为练习,让学生提前体验中考,这样对学生的学习极具导向性。如:判断一块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的几种方法;说出测量凸透镜焦距的几种方法。又如在“蒸发现象”的教学中,将生活中存在的物态变化中区分出属于蒸发现象的作为基础性练习;将“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应用问题作为提高性练习;将结合影响蒸发的几个因素就植树造林与保护水资源的关系写一篇调查研究报告,并能分析我国水资源分布与植被分布之间的关系;开展大西北与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间的关系这一以往的中考试题作为创新性练习,让学生在体验中考试题的过程中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前者是义务教育中的最基本要求,三个组必须全做。后二者要求A组全做,B组学生可选择部分做,这样对他们提出质量较高的要求,促进他们不断进取。对达到基础要求的学生要鼓励其继续努力并逐渐提高要求,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时进行反馈、调整、同时,对哪些还没有达到基础预设目标的学生应及时查缺、补漏,争取每名学生都能有所得,做到全部达标。
5、对不同的学生要分层进行评价,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
对不同的学生要分层进行评价要反对以“一刀切”的标准衡量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全班学生间的相互比较。在物理分层教学中,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评价应有不同的要求。对 A组学生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重能力,促发展;B组学生采用激励性评价,促使他们积极向上;C组学生,采用表扬性评价,寻找闪光点,肯定其进步,引导其走向成功。同时分层评价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重点考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在分层教学的实践中,分层评价应肯定每个学生的点滴进步,帮助学生增加自信心,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每名学生都能积极要求进步,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以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学习。
四、取得的成绩
自我校实行初中物理“分层教学,分类指导”以来,已经取得可喜的收获。
1、学生的素质均有所提高,“分层教学,分类指导”这一教学模式使各层次的学生基本能够适应社会的各个领域的需求。
2、在“培优”、“转差”方面收获颇丰,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在实验前,我教的初三(1)班,原来在第一学期全县期末统考检测中,总体成绩较差,及格率只有31.2%,优秀
率在9、7%左右。实施理科分层教学改革实验后,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效果。在第二学期全县统一考试中,及格率达81%以后,优秀率达38.9%。由此可见,通过“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学改革实验,优秀率和及格率均大幅度提高,最重要的地学生学会了学习。
五、实验后的感受
实行初中物理“分层教学,分类指导”这一实验充分发挥了课堂教学的优势,弥补了物理教学中的不足,充分考虑学生个体上的差异和内在潜力,较好地解决了面向全体与兼顾个别的矛盾,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有利于“培优”、“转差”,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突出了教师主导作用,强化了课内外的结合,真正把学从教师的“一言堂”、“一刀切”及“题海战”中解放出来,确实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帮助学生树立了学生学习物理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教师由于重视了学生的主体参与和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引进了竞争的激励机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始终都处理积极的学习状态之中,极大地激发和保持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班级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总之,初中物理“分层教学,分类指导”这一教学模式是一种在课堂教学的前提下,实现个别化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是适应学生个体差异以及促进全体学生良性发展的教学策略,它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四篇:初中物理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工作经验总结
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工作经验总结
林
长
敬
萧县林楼初级中学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萧县林楼初级中学 林长敬
作为一名教师,一个班主任,他的教育对象是全体学生,衡量一个教师、一个班主任,不单是教学的优劣还应该看在教育教学中,善于把不利的因素转化成有利因素,抓住时机,机动灵活的教育学生,在十多年的教育教学中,特别是任现职以来我摸索了一些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的经验,现总结如下:
一、帮助“差生”去掉自卑感,树立自信心
“差生”往往存在着很强的自卑心理,总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那块料”,对学习失去信心。教师首先应该从思想上给予鼓励,帮助他们去掉自卑感,树立起能学好的自信心,林达仕是我三年前带过的一名学生,他不光是成绩差,而且性格内向,在班级很少言语,很少和同学一起玩,是一位自卑感很强的同学。然而一件小事不仅改变了他的学习成绩,也改变了他的性格。有一次,我上公开课,上课的前一天放学时,我天班上找学生“打埋伏”,为第二天上课回答问题做准备,我到班上一看,学生几乎走光了,只剩下林达仕正在收拾课本,由于公开课是第二天第一节课,我别无选择地找他说明来意,要他帮忙,他很紧张地冒出了一句话:“我行吗?”我自信地说:“你行,我相信你。”然后把问题交给他,要他回去看书准备。第二天上课时,我心中无底,希望能有成绩好的学生回答,可是无人站起来,我只用眼神示意林达仕回答,林达仕磨蹭了一会儿站起来,涨红了脸,低着头然后像连珠炮似的回答完了问题,他的解题思路很新颖,有创新意 识,我表扬了他,他的脸更红了,事后我才知道,他为了回答好问题,回去后,看书、问同学,记答案,忙了一宿也未睡好觉。几天后我找了谈心,感谢了支持我,并要求她今后要好好学习,和同学多交往,最后我对他说了一句“我对你很有信心”。这之后,他的学习成绩慢慢好起来,后来他考取重点中学,给我来信说:“林老师感谢您那句我对你很有信心,这句话鼓励了我,使我有了学习与做人的能力。”
自己不经意的一句话对一名差生的转变起到如此巨大的作用,我们当教师的如果有意识地对“差生”进行鼓励、关心、帮助,多给“差生”展现自己的机会,鼓起他们学习和生活的信心,“差生”也是可以转变的。
二、转变“差生”要作长期不懈的努力
转变“差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它要求每一名教育工作者都要作长远的规划和不懈的努力,针对每个“差生”,要让他循序渐进的发展,不能急于求成,一口吃个胖子,给“差生”订目标不能过高,订的过高,他们通过段时间努力达不到,就会灰心丧气,订的目标要适度,通过努力可民实现,他们就有信心,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跳一跳,摘桃子”。我常常要求学生“行找坐标,后订目标,先有小目标,后有大目标。”这也符合心理学的可接受原则,从哲学上由量变到质量原理指导教育工作的具体体现。五年前,一名插班生来到了我班,我是她的班主任兼物理老师,刚到我班时,第一次摸底考试她考了倒数第三名,理所当然地被老师定为“差生”。我找她谈话时,帮助她分析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后,给她订了个目标,下次考试 名次上升两位,她听后愉快地接受了,并很自信地说肯定能做到。在以后的一个多月里,她上课做作业,遵守纪律等方面表现都很好。第二次测试,她名次上升了八位,我班上表扬了她,其后的时间里,我给她定的目标每次考试升一至二名,其中多数目标她都能达到,终于她的成绩一步步上来了。
三、要善于发现“差生”的闪光点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看问题要一分为二,一个学生的好坏,不应从学习成绩 好差论英雄,应综合着各个方面的能力。特别是成绩差的学生,不能因成绩差而将人一棍子打死,要善于发现“差生”的闪光点,从这点上做文章,才能收到良好的转化效果。记得我八年级刚接手八(1)班主任时,我任命一名成绩好的学生当班长,希望他能把我这个班的工作管理好,可这位同学除了忙自己的学习外,班上什么事都不管。班级出现了几次打架事件,严重影响了班级学生学习。我一直想换一个班长,却找不到合适的人选,这时林杰的表现引起了我的注意,一次是社会的两个捣蛋鬼到班上闹事,同学们都吓得不吱声,他冲上去与痞子斗争,同学们在他的带领下一哄而上把他们赶走。另一次是我班学生王传霸犯病,他主动把犯病的王传霸送到医院并参与护理。通过这两件事,我感到林杰有责任心,有爱心。第二学期我就推选他当班长。果然,同学们在他的带领下,各项工作开展的井井有条,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受到学校的表扬。林杰的理科成绩不太好,文科就更不好了,对抓班级工作感到心里虚,再加上班级活动多了,学习成绩下降了,我找他谈话,要他搞好自己的成绩,处理 好班级工作与学习的关系。他当即表示:“我不会让您失望的”,半年后,他的成绩大幅度提高了,我班的学校量化考核成绩理所当然是第一名,而且我还获得了2006-2007学的镇“模范班主任”光荣称号。
四、注重“优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成为学习的主人。作为一名教师,不单要给学生知识,更主要的是教给学生如何去获取知识的方法。我就从优生做起,只要教会了优生自学的本领,他们就会带中等生、差等生,全体学生都可以成为学习的主人。优生先掌握了自学的本领,他们就无疑地拓宽了学习的时间,这些优生,随时随地都去吮吸各科知识,中等生,差等生也就争相模仿,这样就全面提高了教学质量,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在物理教学中我对优生要求做到“自学练习——提出质疑——释疑解难——协作发展”自学过程,这样循序渐进的练习,优生自学能力提高了,他们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等生、差生,也自然为全体学生取得好成绩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五、实施目标教学,为“差生、中等生”转化为“优等生”再创造条件
运用目标教学法在“差生、中等生”转化为“优等生”起到发挥巨大的动力作用。因为开发点都能在教材中找到转化的位置,都能在教学中得到有效的落实。而且目标的体现是因类而异,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并体现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运用,符合教学规律性和学生素质发展规律。所以,实施目标教学对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多年的目标教学实践中,我十分关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在实践过程中,突出抓两头带中间,每周布置五至七道综合性很强的观察题,以满足程度较好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课堂提问涉及的问题,启发他们积极思考,要知其然更要知道其所以然。“目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引起教师精讲,学生多练,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这样就贴近了好、中、差生的实际情况。几年来,在本人不懈努力下,特别是实施目标教学教改实验以来,我所带班级物理成绩无论在镇抽考、期中、期末考试中稳中有升,均获得较理想的成绩。
在分层教学分类指导中,我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也总结了一些很好的经验,但面对的是各种各样活生生的个体,每一名学生的转化都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多研究,多探索,以增加转变学生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初中物理实施分层教学和分类评价初探
初中物理实施分层教学和分类评价初探
魏俊奎
在过去的初中课堂教学中,传统教学观念一直在束缚着广大的中小学教师,教师无论从备课、授课还是批改作业、课外辅导、课堂考查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很少顾及学生的个性智能差异,致使教师总是在如何改进课堂教学方法上做文章,结果尖子生营养不良,学困生消化不良,中等生吸收不良。
一、分层教学的意义
随着我国新《义务教育法》的实施和“两会”的召开,可以说几乎所有的小学生都能进入初中学习,只是由于原来小学生的学习,无论从深度上还是从广度上来说,都还远远不够,所以学生的个性智能差异在小学阶段不是特别明显。然而到了初中之后,学习的课程明显增多,很多学生很难一下子适应这种变化,有些原来学习不错的同学,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滑坡,究其原因,那就是学生的个性智能在学习任务加重的情况下,其差异明显地显现出来了。尤其是进入初三之后,两极分化现象更为突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快就被这种繁重的学习任务给吞噬了,再加上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一级重点学校继续学习的比例不高,在这种形式下,教师要想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就有了很大的难度。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长,教师就要针对自己所教班级的具体情况,实施分层次教学,进行多元评价。
二、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分层次教学符合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个别差异。教育心理学认为,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遗传因素、家庭因素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同,个人的发展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心理学称之为“个别差异”。分层次教学就是针对学生在智力非智力因素发展中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区别对待,从不同的学生的差异中寻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主动、和谐的发展。
分层次教学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就是在共同的教育目标下,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特点,有的放矢,因势利导地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分层次教学就是依据这一原则,要求教师从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出发,在处理好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在面向多数前提下照顾少数,对学生的差异赋予不同的要求,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与提高。这正是分层教学的目的所在。
分层教学符合目标教学理论。教育学家布鲁姆认为:只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时间与适当的学习帮助,95%以上的学生都能够达到确定的教学目标,获得优异的学习成绩。分层教学中教师的“教”就是要适应学生的“学”,这就要求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更加注重“导”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在目标导向主动学习,达到成功,得到激励。
分层次教学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200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合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中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因此,实施分层次教学是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
三、分层次教学的实施过程
由于我校的教学班级比较少,在课堂上实施分层教学就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在初三物理教学中,对分层教学进行了新的尝试,那就是课堂教学仍然实行整体教学,但也注重个性差异,课后实施分层辅导,分层达标。现将具体做法说出来,与各位同行商榷,从而不断完善,让分层教学发挥更好的作用。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了解差异,尊重个体 分类建组实验前,通过平时的课堂提问和单元测试的分析以及期中考试的信息反馈,对全班学生进行前期调查了解,内容包括学生的智能、技能、心理、在校表现、家庭环境等,并对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分类归档。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分成好中上、中下两个层次的学习小组,让师生知道每个学生在某一阶段所处的层次。在实施分层教学时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在班级上公布分层学生的名单,真正使学生在学校里处于主体地位,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此,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使每个学生在学习物理各项知识的同时,找到自己最喜爱的部分,并在这部分知识上可以超出课本的范围。同时师生要共同树立好对教学的乐观主义态度和信心,并使学生明确这种分组方式的意义。
(二)确定目标,精心策划
针对实际,分别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以《物理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为准绳,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能力,合理地确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改变过去“一刀切”的做法,对中下采用低起点、密台阶、先慢后快、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办法,把教材的训练目标分解成有梯度的连贯的几个分目标,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一步或几步逐步达到考纲的要求;对好及中上学生则允许他们超考纲、超进度学习。拟订各层次教学要求既不能过高,增加教学难度,加重学生负担,使学生消化不良,丧失信心;也不能太低,降低考纲要求,过分放慢教学进度,完不成学习任务。力求准确地把握各类学生的认知“最近发展区域”,较好地解决优生“吃不饱”与学困生“吃不了”的矛盾。
(三)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备课从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到实验准备课都坚持与各类学生的实际相适应。如针对学生接受能力不同,在课堂容量上有不同的要求;针对学生智能的差异,在课堂提问、例题讲解、巩固练习上有区别,所要求的思维程度不同,强调针对性,既保证“面向全体”,又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
课堂教学中改变授课形式,保证在同一节课内既有面向全体的“整合”环节,又有兼顾优生、学困生的“分层”环节,做到“分层”而不散,“整合”而不死,既要自然地融进预习、新授、质疑、辅导、巩固、小结的正常教学程序,又要较好地解决各层次间的动静支配的矛盾。此外,我还从各类学生听课神情、解题准确率中搜集信息,及时调控教学节奏和教学进程,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强化目标意识,做到课前公布各层次的学习目标,课终检测是否达标。另一方面把握课堂提问的策略,让各类学生均有输出信息的机会。通常在讲授知识时提问中等生,利用他们在认识上的不完善,把问题展开,进行知识的研究;在突破重、难点或概括知识时,发挥优生的作用,启发全体学生深刻理解;在巩固练习时,检查学困生的理解程度,及时查漏补缺,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知识。这样能够较好地解决教材的统一性和学生个性差异的矛盾,使各类学生各有所得。
(四)分层作业,满足所需
学生作业分课内、课外两类。课内作业全班统一标准,统一要求,并且在作业的批改上实行几种不同的尝试:一种是在自习课上面批或是课后找到学生面批,这样就使得每个学生得到直接的反馈,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正;一种是让学生交换批阅,从别人的作业中发现问题,再联想到自己的作业中的问题,加深认识;第三就是通过讲解让学生自己批阅,提高自主意识。课外作业则分层设计。一是拔尖提高题,即是根据好中上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设计的要求较高、难度较大的巩固练习题目;二是放缓坡度题,也就是根据中下生的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将难度较大的课后习题分解成几个小题或给予具体提示。这样,既切实减轻了中下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又增强了他们求知的积极性。
(五)跟踪辅导,提高能力
课外辅导实行分类型、多形式的辅导。一方面侧重于完成现阶段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类辅导一般不增加课时,不搞全班性补课,进行多形式、多层次的辅导。具体地说,对中下生采取个别辅导的方法,辅导内容从最低点开始,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思考,完成学习任务,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自学能力;对好中上学生实行分组讨论、教师提示的方法,除给予较多的独立思考和个别点拨外,主要通过成立物理兴趣小组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辅导内容主要是拓宽、加深,以可接受为原则,同时还鼓励学生动手制作物理小实验器材,培养他们瓶瓶罐罐做实验的技能。另一方面侧重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激发兴趣、爱好,培养其优良品德和创造才能,鼓励学生大胆的想象和科学幻想,让学生观看中央电视台的《奇思妙想》节目,从中受启发,让自己也插上奇思妙想的翅膀。对中下生主要让他们参加动眼、动口、动手操作物理实验,培养其观察、理解、表达、实验的能力;而好中上学生主要培养其思维、想象、创造的能力。
(六)过关检测,分层达标 过关检测是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命题,实行分类检测。每份物理试卷都包括基本题、提高题和深化题三大类。基本题是面向全体学生设计的;提高题和深化题是供中下生选做,好中上学生必做的。分类考查后,根据物理考查的不同结果,采用不同的矫正措施。对没有过关的学生,再进行个别辅导,建立帮学小组等方法进行帮助,同时还组织平行检测,对在平行检测中达标的学生给予肯定、鼓励,确保各类学生都能达标,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有所收获和提高,从而帮助每一个学生树立信心,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七)分层评价,体验成功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评价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考卷、回答问题,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对学习有困难、自卑感强的学生,要多给予表扬评价,不要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过多的批评。因为初三的学生都已经接近成人,他们的自尊心非常强,而且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中有着不寻常的地位,给予批评的场合一定要适当,不然的话,会适得其反。所以我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论学生的回答情况有多么差,总是努力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使他们看到希望,逐渐消除自卑。对成绩中游的学生,则采用激励评价,既指出不足,又指明其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不甘落后,力争上游。对成绩好和自信心强的学生,采用竞争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更加努力拼搏,更上一层楼。在考查、评价的基础上,每月集中对每个学生进行综合分析,并进行必要的层次调整。对进步明显的学生提高要求,让他们树立更高的学习目标;对有退步的学生则提醒、鼓励、热情关心,帮助分析原因,树立信心。这样做有利于学生看到自身的进步和不足,保持积极进取的学习热情。
四、分层教学的注意事项
(一)创设问题情境性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学习的内容要求学生独立地探索和发现还不了解的规律、定理和方法,不是“填鸭式”地机械地从教师那里接受现成的知识。这些问题情境一定要能充分调动学生追求个人成功的强烈欲望,激发他们主动思维的兴趣。所以在教学中我主动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比如,在讲第十一章《运动和力》中第一节《运动的描述》时,我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寻找古诗词和古代文学中有关参照物的诗句和故事,让学生寻找有关平均速度的故事,结果学生的知识范围超乎我的想象,学生写出了大量的歌词、诗词和故事,比如“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刻舟求剑》、《龟兔赛跑》等等。
(二)尊重学生的选择
在教师的指导下,教师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让学生根据自己水平,选择与自己相适应的层次,保护差生的自尊心,避免优等生的自大心理。分层只是暂时,对进步明显的学生可鼓励其提高一个层次,对于后退的学生,先提醒鼓励,若跟不上则指导其降低一个层次。
(三)学生永远是教学的主体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所以在分层教学和辅导中要从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承认差异,尊重主体,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尊,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增强内驱力。
(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我们两个班的学生不到八十个,属于小班制。这些学生的个性差异非常大,而且到了初三之后的差异程度更加明显,所以在分层教学和辅导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了解他们的知识、能力基础,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教师还要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区别不同的对象,及时灵活地调控自己的教学安排,使各类学生得到的帮助,让他们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
(五)实施动态管理
通过一段时间的分层教学和辅导,学生的学习会发生一些变化。原来中下层次的学生通过努力可能发展为好中上层次;而中上层次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也可能退为中下层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是动态的、可变的实际出发,鼓励中下层次的学生向好中上层次发展,激励学生不断向上。同时要根据反馈检测情况,实施动态管理,及时调整层次及教学要求,加强个别辅导,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较大的提高。总之,实行分层教学和分类辅导,应该针对学生实际,挖掘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使全体学生都能主动、生动、健康地得到全面发展,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真正体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
(作者单位:新林区第三中学)
责任编辑:蔡 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