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

时间:2019-05-12 22:28: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

第一篇:《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

《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

读了《有效教学十讲》一书,真的让我从中领会了许多知识,让我获得了许多感悟。读完后,我发现自己的心灵得到了净化;人格得到了完善;理念实现了飞跃。

什么是有效的教学呢?既促进学生发展又促进教师自我成长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

(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当学生已经能够阅读教材和思考的时候,也就是进入“相对独立”和“基本独立”学习阶段的时候,要先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和思考。当然,这时只靠学生自己读书和还不能解决全部问题,所以,教师的教学依然是重要的,但是,教师一定要针对学生独立学习中提出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这就是教学的针对性。没有针对性的教学就是一般化的教学,一般化的教学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教学。需要强调的是,在针对学生独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也不是包办代替,而是要继续注重发挥学生学习潜能和学生的集体智慧。

这条规律告诉我们:当学生处于相对独立和基本独立的学习阶段,具有一定的独立学习能力的时候,必须先学后教。这是教学的一条规则、规律,而不是一种可以采用也可以不采用的方式、方法。

我们来看几个以“先学后教”为教学理念和教学特征的著名教改实验: 1.尝试教学:“先练后讲,先试后导。”尝试教学简单地说,不是教师先讲,而是让学生在旧知的基础上先尝试练习,在尝试过程中教师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它的教学基本程序可分为五步:

一、出示尝试题;

二、自学课本;

三、尝试练习;

四、学生讨论;

五、教师讲解。

2.洋思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课堂教学分以下五个环节:

一、出示这堂课的学习目标和自学要求;

二、学生根据自学要求自学,教师巡视并发现学生自学中的问题;

三、学生汇报自学结果,在汇报时,“后进生”有优先权;

四、纠正、讨论、指导自学结果;

五、学生当堂完成作业,教师当堂批改作业。3.卢仲衡老师指导的“自学辅导教学”。其主要的步骤有五个: 第一,启发。就是提示当天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第二,阅读。就是学生自己阅读课本。

第三,练习。既然读懂了课本,就可以做相关的练习题。

第四,评议。就是当时知道结果。这一步很重要,做了练习之后,让学生当场核对或订正答案。

第五,小结。教师下课之前总结这节课的学习内容。

我国著名的教学论专家江山野先生,依据教学是一种变动的、动态的观点,把教学分成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完全依靠教师阶段”;第二个阶段叫“基本依靠教师阶段”;第三个阶段叫“相对独立阶段”;第四个阶段叫“基本独立阶段”;第五个阶段叫“完全独立阶段”。

按照江山野先生的观点,到了高中,学生就进入了“基本独立阶段”。学生能基本看懂教材的内容,即使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可能要多看几遍,但是总归能看懂80%。这时候需要老师教的也就是20%,如果老师要硬教100%,那么学生的80%的独立能力就要丧失,老师的教就不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会阻碍学生的发展。这就是无效的教。我们的教学就要立足于现有发展区,针对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来展开,这样的教学才会促进发展。我们的教学要瞄准、针对这个发展区,通过教学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区,把不会的变成会的,把不能的转化为能的。

(二)“温故知新”——学会了才有兴趣

一切教学都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是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这也是教学的一条规则、规律,而不是教学的一种方式、方法。泛泛来谈,这条规律似乎涵盖了前两条规律的内涵,但是,我们在这里要特别强调它的独特内涵和意蕴。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经提出这样的命题:“如果我不得不将所有的教育心理学原理还原为一句话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这条规律告诉我们,新知识的教学必须基于学生的原有知识,所谓温故知新。没有“故”哪儿来“新”?这就是说,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是以旧知识为基础的,新知要么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引申和发展起来的,要么是在旧知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或由旧知重新组织转化而成的。

写到这里,我又想到了这本书的名字,那么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有效教学最简单的理解就是不仅让学生学的轻松,老师教的轻松,而且教学效果好。一句话就是又好又快地提高教学质量。

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也就意味着教师从一般教师走向优秀教师;从普通教师走向教学名师;从经验型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任何课程改革、教学改革都是对优秀教师、教学名师、专家型教师的呼唤!

第二篇: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

在化学课堂中践行有效教学策略

各位老师下午好,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这个温暖的季节给我们带来了希望,也给我们带来一份美好的心情。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能和我一起分享我要演讲的内容“在化学课堂中践行有效教学策略”

寒假期间,我拜读了余文森教授编写的《有效教学十讲》。简洁朴实睿智幽默的语言,再结合丰富精彩的理论依据,为我们一线教师提供了大量有效教学策略,让我受益匪浅,更让我跃跃欲试,想要在化学课堂上,践行有效教学策略。我谈以下几点想法。

第一,在化学课堂创设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有效性。

创设情境有益于激发学生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求知的巨大动力,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而创设教学情境,便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化学是初三才开设的学科,学生出于好奇,开始会对化学颇有兴趣,所以在开学的第一节课,一定要把握住这个时机,设置一些吸引眼球的“小魔术”如“不怕烧的手帕”“魔棒点灯”等,当学生们看到棉布着火却丝毫未损,小小的玻璃棒竟能点燃酒精灯时,相信他们一定会目瞪口呆,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断然要比平铺直叙讲化学的发展史,更有效果。

创设情境更能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知识消化知识。这里请允许我借用德国一位学者的精辟比喻,如果我将15克盐放在你面前,你无论如何都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在享受美味佳肴时,就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正如余文森教授所说,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

收,知识也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其活力。所以在遇到比较枯燥的问题时,更要联系生活实际,例如 在学习原子的结构时,我们往往讲的唾沫横飞,但学生们并不买帐,对肉眼看不见的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仍就是一头雾水,茫然不解。大家都吃过苹果,如果我们拿出一个苹果,告诉你它就像一个原子,每一个苹果中心都有一个苹果核,就像每一个原子中心有一个原子核,苹果核外分布着苹果籽就像原子核外排布核外电子一样。相信学生们一定会轻松理解,而且记忆深刻。

第二,反思改进教学中的无效与低效,提高教学有效性。余文森教授在书中用大幅文字告诉我们该如何克服无效和低效教学。他首先阐述了无效和低效教学的一些表现,给我们警示。前面提到,有效教学要创设教学情境,所以一度我也想尝试着在课堂上多设置一些教学情境,却忽视了本身这个情境是否有效。在看了余教授举出的数学课关于0的作用和意义创设了很多零像什么的情境,学生们争先恐后的回答零像地球,像轮胎,像鸡蛋。使得学生没有把精力集中到零的意义和作用,最后教学目标没有达成。这使我对创设教学情境又有了新的反思。不能让一些教学内容被机械地套上了情境,牵强附会地联系实际,过多地强调生活来源,这样既浪费了宝贵时间,又妨碍了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所以我们要想上一堂高效课,就要不断的反思和改进预设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课后还要继续反思教学效果,摒弃无效和低效。做教师,也要像儒家文化中的君子一样,为了自己的事业和信仰,要一日三省吾身,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第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有效教学。有爱才有教育。爱是阳光,可以融化沉睡的坚冰。教育学家赞可夫强调指出:“就教育效果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现在的学生绝对不再需要拿着戒尺的教书先生,需要的是与他们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并给予他们关心和爱护的良师益友。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接纳学生重视学生,相信学生有能力,在此基础之上,建立有效的互动,关注没一个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化学是一门需要团队合作学习探究的学科。今后,我要成为班级团队中的一员,和他们共同设计实验,演示实验,操作探究实验,在合作中促进学习。

以上是我的一些想法。但我知道,想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要践行的策略并不是用一二三点就能说全的,也不是仅有这一二三点就能实现的,今后我还会继续学习余教授的教育理论,不断的实践,反思。让化学课堂成为高效并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要让孩子们在课堂上 “豁然开朗”“茅塞顿开”“怦然心动”“学有所悟”。相信凭借我们的热情,智慧,一定能让孩子们的脉搏和我们一起跳动,思想和我们一起碰撞,真正做到省时、省力、高效。有句话说的好,方向对了,就一定能到达目的地,让我们锲而不舍努力前进吧,共同将有效教学的策略践行到课堂中去!

第三篇:《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

《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

新课程的改革把对教学的有效性的追求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在减少学生课业负担的大背景下,随着课时的减少以及晚课等补课时间的减少,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是每个新时期的教师必须去解决探讨的问题。

“有效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老师们非常关注的一个话题,教师常常面临这样一个问题:教师教的累,学生学得苦,课堂的教学效果却不尽人意。因而教学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必须思考的问题,在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究竟学到了什么?这是任何教学改革都必须考虑的问题。

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十讲》,让我受益颇多。

教学的有效性是本书的主题,把教学的有效性摆在第一讲,勿庸置疑,教学有效性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共同追求。教师追求教学的有效性就应该像我们每个人追求幸福一样。余教授把有效性看作是课程改革成败存亡的命脉。通过玉米地掰玉米这个隐喻形象地指出学习的有效性三个方面指标:

一、学习速度;

二、学习结果;

三、学习体验。

学习速度实际指的就是学习效率,即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学习结果就是经过学习学生所发生的变化、进步和取得的成绩,是有效性的一个核心指标。余教授所举例子,令人震撼,亚太地区初中数学水平测试,二十来个国家,中国内地排第一名,第二名是韩国,但我们就比韩国多一分左右,而我国学生课后花在数学学习上的时间是韩国学生的三倍,这一分成本就太高。学习体验,即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是一种享受,才能够养成学习习惯,才能够确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一直以来我们对这方面关注太少了。

以上是关于有效的学,学生学的是否有效,关键在老师。长久以来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导向将我们带向了一个尴尬的境地。学生花了很多的时间、很大的精力而取得的成绩却不大或者说取得的成绩都在表面,学生没有从根本上获得提高。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对于我们老师来说就存在一个有效的教的问题。

对于有效的教,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认真充分的备课,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

学生获得知识,主要在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教师的备课。

1.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是实施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有效的课堂教学就必须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而有效的教学目标的设计首先就是准确和明确。2.要想使课堂真正有效,精益求精的教学设计是必备的环节。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就必须要精心设计课堂每一个环节,设计有效的问题,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中,积极认真地思考。让学习真正发生,教学的效率自然就得到提高了。

二、要以学生为本,用真爱构筑课堂

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学生能够不断的获得美好的心灵体验。引用余教授的话:“成功的体验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实现课堂教学从观念到行为的转变,改变以往以单纯传授知识为手段的做法,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给予更大的关注,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更富人性化,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就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兴趣之上。教学中我们要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带着兴趣学习是教学的一个最简单的有效法则。

其实学习是如此,我们的工作更是如此。相同的工作量,你用最短的时间去完成,完成的质量最好,而且在完成时,你是非常快乐的!这就是“有效、高效”!由此看来,天天在教室补课的人,天天占用课间或其他学科的课时来补课的人,虽然结果是令人满意的,但是效率是不高的。安排好时间,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最高质量的工作,或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或者技能得到更好地训练,这才是有效。

第四篇:《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

《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

《有效教学十讲》是余文森教授二十几年来对课堂教学观察、思考所积淀下来的智慧结晶,作者以“对人的成全”为内在尺度,通过对课堂教学耐心、细致的省察,见微知著,道出许多启人心智的关于有效教学的独特见解。

去年5月,我开始拜读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十讲》。作者的睿智、幽默与独特见解,在全书中随处可见。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探索课堂有效教学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全书共分十个部分:

第一讲 教学的有效性

第二讲 教学的生成性

第三讲 三维目标

第四讲 教学情境

第五讲 教学关系

第六讲 有效教学的三条“铁律”

第七讲 新课程教学改革成绩与问题反思

第八讲 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基本特性

第九讲 校本研究的三个基本要素

第十讲 校本研究的三种基本类型

由于工作的繁琐以及同时还参与了其他的相关学习培训和读书活动,所以目前该书仍处在细致学习过程中。我所细看过的,只是其中的两个部分,但全书的大致内容还是透过目录有针对性地、初略的过了一遍。其中对我感触最大的是第五讲《教学关系之为什么要提倡和强调对话》。

课堂教学中的“对话”,余文森教授强调了它的“双向沟通、共同学习”的“过程”性,这决定了课堂教学中的对话是一个开放性的、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在各自作出个性化和创造性的理解后,通过对话,进行沟通和交流,最终达成和解和默契。这个过程对学生而言,意味着个性的彰显和创造性的释放;对教师而言,意味着专业素养的成长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对话的这些特征和要求都决定了对话具有“开放性”的特征。目前许多时候,老师们单纯地为了对话而对话的“伪对话”发生在课堂上,要么毫无效果;要么形式上精彩了,但效果不甚理想。拜读此书之后,才发现了真正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法门。

整书折射出新课程的理念,与当前的“轻负高效”理念不谋而合,对于“有效教学”进行了更为清新的界定,从教与学的角度分别阐述。

从低效教学到有效教学到优质教学,需要处理好许多关系。在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处理,三维目标的处理,创设教学情境,处理教与学方面都有较为详尽的阐述。

书中较多的提到了一些心理学方面的观点,比如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作为教师,不仅只是关注教,更应关注学生的学,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优质教学的境界。

书中还反复提到著名教育专家江山野的一些观点,如教师的向师性这一本质属性让我们重新看清学生在整个学校生活中的真实状态,作为教师要引导运用好学生与生俱来的这一属性,而不要忽略学生的真正发展需求。

本书还列举了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目标的虚化、教学内容的泛化、教师使命的缺失、教学过程的形式化,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曾经也有类似的游离,或者是其他一些问题的存在,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才可能去解决问题。

一本好书,看一次不够。分程度的多次阅读,才能真正达到学习的目的。日后,我仍将继续将此书真正地读下去,并将其中之精华,辩证地应用于自己的教学。

第五篇: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1

暑假时,读了许多遍的《有效教学十讲》,对有效教学的概念和手段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把平时看到听到的各种相关理论联系起来,初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概念。结合自身多年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一、好处:这个书内容直观,语言直白,实例较丰富,易懂,对有效教学从概念到具体操作方法都有叙述,比较全面,作为教师平时没多少时间查这些新概念新说法,可以作为工具书,操作上有疑惑的时候可查阅。方便。但是书本作者总是在回避一个很直观的问题,即分数和作者观点相背时的对策,常用妥善处理,协调,逐步改进,摸索等模糊字眼带过,所以虽然讲得天花乱坠,读完多次也是心中无底。读是读了,实际中遇到问题还是迷茫。教师学了这些思想方法手段,在实际教学中实施感觉风险好大的,实施中的问题谁来买单?教师,领导,还是学生?还是总得有做小白鼠的,我不做谁做……

二、我可以改正和改进的:

1、文化程度偏低,要努力学习,丰富提高自己的知识、修养。教学过程中要收放自如,心想的,嘴说的,要和当时的情境想适合。比较难。努力靠近。

2.积极主动改善师生关系:传统课堂是“地心说”,高效课堂是“日心说”。学生是“太阳”,课堂教学教师要绕着“太阳”转。课堂气氛:和谐、民主,学生敢问,敢说,敢爬黑板,敢下桌讨论,形成一种积极主动,争先恐后,紧张活泼,读、说、议、评、写贯穿始终;拓展、挖掘、提高,重视能力培养;学生活动人次多,密度大,人人参与;课堂效率高,效果好,达标率高。把握难度大,说说容易做做难,具体操作难度更大。课堂纪律和学生活动,教学内容和时间,学习方向把握,结果和过程不一致……等等矛盾,只能是逐步的探索。

3、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从“两率”入手,即解决课堂精力流失率和提高高效学习率。注重学生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探究的深度。紧扣“教”与“学”,真正实现了“两个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由“灌输式教学为主”向“以探究式教学为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接受式学习为主”向“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转变。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让学生学会的课才叫好课。让学生学会的老师才叫好老师。

4、课后尽可能实现“零”作业,如需布置,尽量布置发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究、提升学生能力的拓展作业。风险极大,现阶段实行在无法保证分数的前提下,极有可能引起学生,家长,学校多方面误解。

5、教材分析依据“无边界原则”。不讲“进度”,只要“目标”,人人学会才是目标。用一种思路做十道题,不如一道题找出十种思路。揪住一个知识点“无限”放大,四处出击,形成上挂下联、左顾右盼。既减轻学生负担,又培养学生能力。

6、关注学生弱势群体,从最后一名学生做起,人人成功才谓成功,唯有“水涨”才能“船高”。

总的说,有效教学也好,素质教育也罢,一切看起来很美……我要做的很多,很多……

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2

我有幸拜读了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十讲》,深有体会,《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不由得使我想到了我们教学中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有时候,一堂课下来,我常常在想,我的语文课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学生到底学到了些什么?在以往的几年教学中,我常常是很严格地要求学生,这个应该做那个不应该做,但课堂上学习的效果不是很好,学生在语言表达上也不尽如人意。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因此,如何使得我们的教师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

现在学习了《有效教学》,才明白了其中的原因。原来是自己的教学不是高效的,也就是有效性很低。经过学习,我想要达到有效教学,创设情境、形成问题,使学生愿学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要想使孩子愿学,就必须让孩子专注于课堂、专注于学习、专注于思考、专注于创新。

余文森教授提倡课堂教学中的“对话”,强调了课堂教学是“双向沟通、共同学习”的过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互动课堂”。而“互动的课堂”讲求对话和共享。教师不仅是组织者和引导者,而且是学生年长的伙伴和真诚的朋友。好的语文老师应该善于营造一种生动的课文情境,一种平等的对话情境。我们可以想象,如果课堂教学基本上以教师问、学生答为主的形式开展下去的话,往往就会出现学生被动回答,被牵着鼻子走的结果,学生的思维被禁锢,其学习的自主性就会被完全抹杀掉,更不可能在师生之间产生信息的互动、情感的互动、思想的互动、精神的互动,即使师生是在互动,也决不能算作是有效的互动。那么,怎样建立有效的教学互动呢?

1.课堂关注要全面化

我们把课堂中能否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学生个体的自身的发展看作是衡量教学互动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之一。作为教师就应该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学生观,在先进的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引导学生通过主动的实践活动来学习语文,并且做到经常换位思考,“蹲下来”看学生,尊重学生,使得教学成为对人性的终极关怀,伴随学生一生的.成长。

首先,教师在进行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而且要备学生;除了考虑采用哪些形式完成教学任务,还要考虑学生学习时的情感、态度和原有的知识水平,从学生的角度设计教法,在课堂上渗透学法的指导;在注意教材中关键的字、词、句的同时,更要全面合理将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并注意开发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学好语文,并进行迁移运用,使语文课堂成为师生情感获得共鸣的乐园,洋溢着欢笑和幸福。

其次,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关注到所有的学生,不能因为自己注意力或掌控力所能到达的固定范围的影响,而使哪些在课堂有限时间内教师无暇顾及到的学生被逐渐边缘化。所以,教师应该注意不同学情层次的学生,让更多的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合理的评价,要顺学而导,重过程,重学生的发展,给予足够的鼓励,坚持鼓励与纠正相结合的原则,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换言之,教师决不能因为无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就此放弃或把注意力转向更多地关注自己的设计和教学环节,应该对学生参与教学的总体情况进行关注和掌控,还要及时加以调整,切不能置之不管,放任自由,读后感《《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

2.走出“误区”,建立有效合作学习

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教师对合作学习的片面认识,教育的习惯性,合作学习往往走入误区。1、重形式轻内容。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质上流于形式。合作交流仅仅意味着换个排位方式或者安排学生围坐在一起吗?难道语文知识都必须通过小组合作获得吗?2、重讨论轻思考。如:教师一出示问题或者学生提出问题,就直接要求学生讨论,学生也就按照“师命”叽里呱啦地讨论开来。试想,学生根本就来不及独立思考,怎能进行有目的的交流?怎能进行一定深度的讨论?3、重个体轻整体。在听课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教师一宣布讨论,学生就“千姿百态”,合作学习并不见得怎样合作。有合作学习就成了优生挑大梁,学困生跑龙套的假合作学习。

因此,必须建立有效的合作学习。那如何建立呢?有两点值得注意。1、小组讨论形式要多样化。教师在让学生小组讨论之前,可说清要求,提供一定的讨论的形式。可以是以每人先谈自己的想法,最后由小组长负责归纳总结。或是由小组长先说说观点,其他组员进行补充,最后推选一人在集体中交流。还可以是两两各讨论出一种说法,将两者进行比较,采选更好的一方共同加以修改提炼。让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更有序地进行讨论,不仅是个体对个体的生生之间,更可以是个体对小群体、小群体对小群体之间的有效互动。2、小组讨论的时机要恰当。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所以,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时,可以引导讨论;在学生思维受阻时立即组织讨论;在归纳概括时及时讨论;在寻求多元理解时展开讨论。这样,学生互动学习的欲望被激起,并转化为外在的兴奋行为,在广泛交流后,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良性状态,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构建起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3.恰当地进行课堂提问,形成“师生互动”

实现师生互动、双向交流的方法很多。其中有一条值得注意:就是恰当地进行课堂提问。这是最常用且很有效的。一个好的问题犹如一条纽带,会将师生间的认识和感情紧密联系起来,架起师生双向交流的桥梁。因此,教师的教学提问应以尊重学生为前提,讲求提问的态度、方法和技术,以保证师生交流讯道的畅通。教师提出的问题再有价值,再符合学生的特点,如果时机把握的不好,有时候会“事倍功半”,甚至起到反效果。那如何进行恰当的提问呢?

1、教师的课堂提问在课前要进行预设,巧妙地设计问题,这些问题是要能促使学生进行有质量的思考的,要少而精,要直指文本的主题。

2、把握好课堂提问这个“度”。有位教育家说得好:“要把知识的果实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位置。”这个比喻生动而准确地告诉我们: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高不可攀,也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而应该让学生跳一跳--开动大脑积极思考后获得正确的结论。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取得成果,才能感到由衷的喜悦,同时也会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在学生思维互动中碰撞出“火花”时,应给予热烈的回应,灵活调整教学,把“问”的权利更多地放给学生,使微小的闪光变成巨大的影响力,从而辐射全体学生,带动其他学生一起主动地学习。

4.还学生自由创造的空间。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落实,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被压抑,这是当前师生业务关系上最突出的问题。为此,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展开,应努力体现开放性。应在教学活动中提倡探索,鼓励创新,保护学生的求知欲望。课堂教学中可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等。应改变传统的听话就是好学生、教师的话就是真理的观念和做法,提倡真理面前师生平等,使学生敢于各抒己见,逐渐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没有教师的教育创新,没有教师创造力量的充分释放,也很难谈得上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过程,从本质上说是教师创造带动学生创造的过程,因此,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并通过教师的创造带动和提升学生的主体性,才是正确的道路。

总之,一个真正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是能让孩子感觉到“豁然开朗”、“茅塞顿开”、“怦然心动”甚至“浮想联翩”的。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是能从孩子的眼中读出他们的愿望,能从孩子的回答中听出他们的创造的。要想提高效率,必须靠我们教师的热情、敏锐和智慧,在实践中发觉和总结有效的方法,让孩子和我们的脉搏一起欢跳,让孩子和我们思想碰撞出火花,让我们的课堂与孩子共同成长,让我们的课堂真正地做到省时高效。

【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相关文章:

1.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范文

2.新学校十讲读后感

3.班主任工作十讲读后感

4.新学校十讲读后感范文

5.班主任工作十讲读后感3篇

6.有效教学十讲的读后感三篇

7.《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

8.中学教师有效教学十讲的读书心得

9.有效教学读后感

下载《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大全5篇)

    《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效教学十......

    有效教学十讲

    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文中突出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本文是按游踪的先后顺序来写景抒情的。文中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全石为底、......

    《有效教学十讲》

    《有效教学十讲》余文森著 作者灵心慧眼所观察到的课堂种种,让人眺望到了教育中迷人的风景。 第一讲:教学的有效性 追求幸福是我们每个人的价值取向,但是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

    有效教学十讲

    《有效教学十讲》读书心得体会 有人曾问我们,在你的课堂生活史中,你有过情绪低落、精神不振的时候吗?你有没有体验过课堂气氛很好的经历?毋庸置疑,答案是肯定的! 读了《有效教......

    有效教学十讲

    《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 刘素萍 我有幸拜读了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十讲》,深有体会。越读越感觉得有“味”, 这书写的真不错!它并没有印象中的高深理论和花哨架子,写的都是实......

    有效教学十讲

    《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 暑假里,我认真读了余文森教授所著的《有效教学十讲》一书,这本书是余教授二十几年来对课堂教学观察、思考所积淀下来的智慧结晶,作者以“对人的成全”......

    有效教学十讲

    有效教学十讲》学习体会 一、如何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情境创设? 精心创设情境是提高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但在以前我们只知为了创设而创设,只图表面热闹,没有突出学习主......

    有效教学十讲

    《有效教学十讲》读后感 江德小学 邵建宁 本学期我有幸拜读了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十讲》,深有体会。不由得使我想到了我们教学中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很辛苦,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