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上海市群益职业技术学校】创设实践情境,践行“行为德育”
创设实践情境,践行“行为德育”
让教育对象学会做人,是各类教育的基本功能。而中职校面对的中职生,处于走向职业岗位和扮演社会角色的重要阶段,找准德育切入点,让他们通过学会做人,成为有社会责任意识和立人之本的社会人,不仅关系到他们的未来走向,而且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发展。
如何根据新时期中职生的特点,树立正确的德育工作理念?中职生的德育教育又该具有怎样的践行内容、操作方式与评价体系呢?上海市群益职业技术学校结合学校多年的德育工作实践,以“创设实践情境,践行‘行为德育’”为主题,从单纯的灌输向“情景体验”转轨,从单一的认知向“行为优化”转变,通过丰富的实践来强化德育影响,延伸德育内涵,形成了一系列有序、有效的运行机制,形成了鲜明的实践特色,产生了积极而持续的影响。对推进中职校提升学生教育效果,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和推广意义。
一、实施背景
学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清楚地认识到面临的两大问题:
一是生源质量不够理想。招收的学生总量大,具有文化基础薄弱、行为习惯不良和自信意识弱三个特点。
二是流于表面的德育缺乏说服力和影响力。传统的德育工作方式,已经难以产生理想的教育效果。
积累了30年的德育实践使学校致力于改变德育只限于课堂教学和理论说教、理论与现实脱节的现状,使学生通过具体的行为载体达到德育的内化。创设实践情境的行为德育,是一个解决知行统一、知易行难德育难题的好方法。
二、主要目标——把确立核心价值观落到职业教育实处
开展以“实践”为特征的“行为德育”,力图通过基本做人规范与职业规则的“行为架构”,突出以行为过程为载体,它把德育理论的教育和实践教育紧紧联系在一起,从而使中职生的道德规范、职业规范、行为规范达到高度统一,并见之于行。通过丰富的实践来巩固德育的成果,拓展道德体验和内容,改变了以往的德育工作流于说教,囿于思想教育的弊端。
行为德育模式的主要目标具体表现在:
1.立足现实,跳出德育目标、内容令人眼花缭乱的迷局,明确德育是指向未来的,是传统和现代的结合。当前的德育应该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合,德育培养的是学生成熟的情感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2.解决中职生群体身上突出的责任意识不足、学习动力不足、奋斗目标不明晰的问题,引导他们走上一条自信、自律、自强的人生道路,让他们学会担当责任,享受奋斗带来的荣誉和尊重。
3.探索符合中职生认知和成长规律的有效途径,努力探索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德育工作途径,突破传统的德育工作方式的窠臼,较好地解决困扰中职学校多年的责任教育、生涯教育和成功教育瓶颈,弥合学生现状和企业需求之间的巨大鸿沟。
为此,学校在提出并实践的以“实践”为特征的“行为德育”中,把德育理论和实践紧紧联系在一起,突出以“双值周”、“放飞”、“荣誉激励制”、职业体验与创业等多位一体、校内校外衔接,内养外化结合的教育载体;制定了早抓、勤抓、反复抓,以正面引导为主,培育良好校风的教育策略;致力于班主任团队建设,倡导全员德育,注重创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三、工作过程——注重职业体验活动,“多头并举”提高育人效果 以“实践”为特征的“行为德育”,通过实践体验提高育人效果,通过精心设计的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在践行中体验成功,不断改进提升自我,逐步实现由“学生——实习生——职业人”的角色转换,成功融入企业,个人梦想,回报服务社会,彰显个人价值。
(一)“实践”的基础——“双值周”:严字当头,小事入手,关注细节 “双值周”德育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是:全校每个班级在一个学期中参加一周的学校服务管理活动及一周的班级服务管理活动,前者称之为“大值周”,后者则称之为“小值周”。
1.“大值周”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在设置的岗位上合理选定人选,明确岗位职责要求,把这一星期的“值周”当做企业的岗位工作来做,把自己当做一个“准职业人”来要求,值周过程中有情况记录、问题上报,自评、班干部检查考核、值周老师考评等环节,既有个人工作质量、服务态度的考核评定,也有全班的总体考核评定。在“大值周”中设定的项目都是日常需要打理的小事,但要求学生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做透、做精,不断改进提升,臻于完善。2.“小值周”是在班级、宿舍管理和实训教学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良好的学习、生活和操作习惯。在班级、宿舍、实训工厂车间等小值周岗位,参照企业的“6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管理,对学生有步骤、有重点的进行规范化训练。教会学生整理实训车间、班级、宿舍,打造整洁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场所。如依规定位置整齐摆放所用物品,清楚标识;清扫地面,无死角,无障碍;保持教室、宿舍、实训环境整洁、美观安全。
通过“双值周”活动,使学生体会到责任,学会精细化管理,感受到团队合作的力量,培育吃苦精神和百折不回的韧性,学会律己和律人,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体验到劳动赢得的尊重和个人价值实现的成就感。调查结果显示,在参加“双值周”活动后,学生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于礼貌言语、行为注意了的占98%;随手乱扔杂物的学生从32%下降至3%;有随口讲脏话行为的学生下降了30%。学生们对调查表中做家务的态度一栏填写,有三个指标很说明问题:以前不爱做,现在比以前喜欢做的占80%;在家抢着做家务活的达到17%;仍然不爱帮家里干活的只占3%。
(二)“实践”的提升——“放飞”活动,走入企业社会,深化专业认识和职业愿景
“放飞”名称取自“放飞理想,爱我专业”,是指以企业调研和就业信息搜集、职业体验、企业见习、顶岗实习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它包括学生进入社会、企业,也包括企业进入学校,是学校对学生实施专业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的良好载体和方式。
1.多种形式对应多元目标
与实习相结合的见习体验式“放飞活动”,了解行业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直接体验对应职业内容;参观调研式“放飞活动”、社团采访式“放飞活动”跳出了以班级为单位的组织形式,使不同年级、专业的学生可以有更多交流学习和互动的机会;项目引导式“放飞活动”,凸显学生自主的活动理念,计划完全可以由学生自己制订,并可进行实时修改、调整;主题活动式“放飞活动”根据时事和当前的热门话题,以及学校发展的现状和社会的实际需求开展主题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道德教育的活动。
2.自主设计、自主管理 每一次放飞活动,都要提前制定计划方案、制定调研提纲,整理分析调研、考察、见习结果的过程。帮助学生自主、主动地融入社会,并学会融入集体和自我管理。“放飞”一般都包含四个环节:策划阶段,对活动进行定位和构思;筹备阶段,学生进行相关社会知识、专业知识、行为要求等方面的准备。实践阶段,根据计划实施,注重体会和践行,努力达到活动目标。评价阶段,对活动进行分析、评价、归纳。
3.结合专业、贴近职业
“放飞”与专业见习相结合,目标是观察、体验企业生产各个环节和流程。例如汽车、数控、服装专业的“放飞”,按照企业的研发、采购、生产、销售、服务5个功能区,进行深层次的人才需求调研:了解企业对于各个岗位从业者的专业能力要求;了解企业产品、技术在同行业中地位;了解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了解企业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了解做一名合格员工的基本要求、岗位职责和奖惩。学生通过对与自己相关的企业对从业人员需求状况进行调查、整理和分析,按照自己的能力和特长,确立自己的专业方向和职业目标,从而增强学习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实践”重点——“职业体验活动”,重在职业体验和成长体验 在职业体验中加深职业道德的理解,提前学习职业人的规范。1.借助职业能力综合训练中心,提升学生综合软技能
学校建有能力训练中心、户外拓展中心、团体心理辅导室、心智训练室等,结合所开设专业对学生开展职场礼仪、协调能力、心理素质等多方面训练,帮助学生做好职前模拟训练,为入职做好准备。
2.赴企业开展职业体验
职业体验与职业规划课程有机结合,在老师指导下,通过见习和实习,拓宽体验领域,加深对行业的认识和了解。活动突出实践引领、做学一体,例如汽车运用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学前教育等专业的学生直接到企业自发进行职业体验。民族乐器修造专业的学生每周1-2天在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开展教学见习,与职业岗位贴近距离。例如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在汽修专家指导下,开展面对面讲授操作实践。活动中引入规范职业人行为的6S管理,编订6S管理手册和学生手册,提前体验和规范职业人行为。3.开展创业活动的综合体验,提高综合素质
如园林绿化专业(以下简称园林专业)学生开展植物营销,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以下简称服装专业)学生开展服装营销和发饰制作,都要求学生自己做方案、管理过程、评价成果,形成成熟的创新意识。例如服装专业与上海尚玺服饰有限公司合作,直接参与“定做西装”项目。参加销售项目的服装专业、园林专业的学生,自己制定企划方案,包括营销策略、销售渠道、成本和质量管理等。园林专业学生的花卉销售,融入了专业知识,探索销售和养护指导相结合的销售方法。学校还专门建立了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支持有创业梦想的学生开展创业职业体验。
4.建立学生自主管理的学生活动中心
在“我志愿、我服务、我快乐”的宗旨和任务引领下,引导学生通过活动自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确立自我发展目标,形成适应社会发展和推动个体与社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整个中心分为工作区、展示区、汇报区,形成可以运行的完整的小社会,成为学生品德和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
(四)“实践”的评价——“荣誉激励制”:让学生赢得尊严和自信 “荣誉激励制”的核心是“发现每个学生的每个闪光点”,通过引导学生对荣誉的追求和获得的过程,来激发学生进步的愿望,形成对自我的认同,达到自尊、自律、自信、自强的目标。荣誉激励制通过合理、适度的一套奖励机制,包括精神鼓励、物质奖励等,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获取成功体验,在践行中获得尊重与自信。
1.多种激励形式并举
一是目标激励,主要表现为德育分级目标管理;二是奖项激励,主要体现为荣誉称号、勋章、证书、锦旗、奖学金等,有形的物质奖励与无形荣誉称号往往相互交叉,形成合力。学习标兵、值周明星、诚信明星等又与行为德育的主要形式相对应。三是过程激励,包括实践激励、跟踪激励、纵向激励等;四是成果激励,包括榜样激励、量化激励等。特别是过程激励,注意突出学生的微小闪光点,将其放大,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信心。这种激励使一个“老迟到”转变为“全勤标兵”,使一个怕苦怕累的学生把厕所打扫成“五星级标准”。
2.坚持激励原则,形成正确导向 一是公平性原则,每个学生在竞争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是平等的。二是适度性原则,制定激励的适度标准,不可太多太滥,也不可太少太轻。三是及时性原则,及时抓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就是抓住了学生转变的最好时机。四是效率最大化原则,重点放在受激励者成就感的获得和体验。五是多样性原则,在空间上涵盖班级、部门、学校和校外;在领域上涵盖学习、实训和生活;在方式上包括个人和荣誉。多维度,全时空的正面激励和强化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最佳的成长环境。
3.设计奖励形式,评选“星级学生”
学校搭建各种平台对学生进行表彰,如:大值周之星、宿舍管理之星、诚信之星、劳动之星、体育之星、文明礼仪之星、学习之星、技能之星、军训及“东方绿舟优秀营员”、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等奖项。还结合专业特点,设立技能节,设计技能标兵等奖项。奖励涵盖了学生活动的所有时间和空间,从班级、部门、学校到校外;从学习、实训到生活。
四、条件保障——校园德育需要系统化、全员化、常态化
以“实践”为特征的“行为德育”,是建立在学校德育整体构思的精准基础上的,它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需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员大德育氛围。同时,还需要构建起必要的校园德育文化环境。在具体实施中,学校通过一整套的制度设计和运行模式来确保机制化和常态化。1.建立行为德育信息系统
包括“两大平台一个工程”:行为德育实践活动数字化管理评价平台、校内外交流平台、行为德育数字化课程工程。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旨在统一实践活动的标准与流程, 实现行为德育实践活动的标准化与数字化管理,以及评价的数字化管理,形成学生德育数字化档案,将德育日常管理和数字化、信息化手段相结合,使德育常规管理动态化、全面化。
2.构建全员德育体系
以校长为负责人牵头制定每年的德育培训方案和内容。开展建立全员德育长效机制,定期的全员德育的分层培训,提高全员德育的理论素养;根据工作实际汇编德育论文或案例集;积极申报区级市级德育课题;选送优秀教职员工参加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培训及考核;启动企业专家与学校教师德育能力互补计划。
3.建设校园文化体系 通过对已有校园文化系统的资源整合,打造一体化的校园文化体系,初步建成由传统文化教育系统、环保文化教育系统等组成的校园公民文化系统和由工业文化教育系统和企业文化教育系统组成的校园职业文化系统,最终形成“立德树人”有利于实施行为德育的良好氛围。
五、成果与成效——“准职业人”能吃苦、修养好、技术硬
以“实践”为特征的“行为德育”,成功探索并实践了多种有效途径:如“双值周”德育实践活动、“放飞活动”、“荣誉激励制”、6S职业行为规范、创业实践等,极大地丰富了中职生的德育实践,形成了以行促德的良好氛围,赢得了以学生品质提升为成果的办学声誉。具体表现在:
1.行为德育的实施使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学校通过长期的“双值周”“放飞”“荣誉激励制”活动,帮助学生“在劳动中成长”“在活动中成熟”“在激励中成才”,有效地解决了困扰教育界的独生子女教育中的责任教育问题,将好逸恶劳、自由散漫、经不起挫折和锤炼的学生培养成为勇于挑战、敢于创新、有责任感和职业素养的“准职业人”,解决了学生自觉融入社会的问题。
2.行为德育模式为提高办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2006年以来学校共获得全国技能大赛金银铜牌50多枚,获市星光计划团体、全能、单项一二三等奖合计100多个;近10年保持三校生高考升学率93%,就业率98%,就业质量连年提高,数控技术应用、模具制造等专业平均薪酬超过一般的本科毕业生。
3.行为德育模式培养出大批综合素养高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
“能吃苦、懂礼貌、技术好”是用人单位对我们毕业生的一致评价。许多著名企业例如上海大众特约维修站、恩格尔、幼狮等公司、闵行区各重点幼儿园等都主动预订我们的毕业生。多年来,各专业的应届毕业生都提前被用人单位预订一空。学校的“大师杯”志愿者、F1大赛志愿者都受到组委会的高度称赞,两个组委会与学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4.引入内职班成效显著
“行为德育”极大地调动了新疆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新疆部在民族团结、遵章守纪、学风培育、劳动观念、环境意识等方面全面超过本地学生。他们经常代表学校参加区市的体育、文艺比赛,为学校赢得很多荣誉,在世界职教大会、上海市“星光计划”技能大赛的开幕式上处处留下新疆部学生的身影。历次技能大赛中他们更是获奖多多,成为学校一张亮丽的名片。由于业绩突出,被市教委评为上海市“第二届上海市中小学(中职)民族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教育部鲁昕副部长予以高度评价。这些成绩,验证了行为德育模式的科学性和可推广性。
5.行为德育科研课题喜结硕果
出版专著《行为德育》、《职校可以这样办》两本专著。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国家教育部规划课题《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子课题《中职学校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文化教育实效性与方法途径研究与实践》结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读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班会教程》《立德树人 求实探索——德育论文案例集》出版;多篇论文发表并获奖;两个上海市德育课题结题。两个相关课题获得二等奖;学校行为德育注重践行的特色模式,受到本市乃至全国职业教育同行的高度认同。全国几十所学校来我校参观交流,教育部原职成司王继平副司长和市教委领导多次到校给予表扬和肯定。2013年5月,闵行区“智慧传递”活动群益职校“行为德育”现场展示活动圆满举行,引领全区中小学德育工作。校长陈金国先后3次在全国德育会议上交流发言。
六、自我评价与反思——中职德育要突出实践引领
以“实践”为特征的“行为德育”,创出了中职校德育的新模式,成为学校成功培育一代中职新人的行为方式。我们的体会是:
1.行为德育模式突出实践引领
针对职业学校的学生特点,行为德育突出了实践引领这一职业教育基本教学理念,对接了职业教育培养合格职业人和社会人的目标。通过大量的实践,探索了大量途径和做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较高的示范推广价值。
2.行为德育模式具有开放的特征
中职生的德育,要基于时代要求,要把这种要求作为德育工作的主题。“行为德育”,在以实践和行为作为主要载体这一大前提下,具体的活动、途径、做法可以不断拓展、不断丰富。这是德育工作与时俱进的要求所在,也是行为德育模式保持应用价值和生命力的目的所在。要在时代要求与学生发展的结合点上,找到两者的契合点。
3.提升行为德育,把做人规范教育与职业规范教育融为一体 做人规范教育为职业规范教育打基础,职业规范教育为做人规范教育作深化,离开了做人规范教育,职业规范教育将无从入手,而缺少职业规范教育会使做人规范教育显得苍白。对中职校而言,最好的德育是在做人规范中实施品性教育,在职业教育中实施责任教育。“行为德育”的成功,就在于两者在基点上的“殊途同归”,在不同表现上的“高度吻合”。
德育工作是一门科学,是不断深入人心的过程。以“实践”为特征的“行为德育”,突出了实践引领、行为锻炼的特点,知行上实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以“实践”为特征的“行为德育”,对中职生成长最大的贡献在于,在行为上有了认知的底蕴、有了稳定的操守、有了价值的评判。但基于品质的德育,只有走见之于行的道路,才会有长远的效应。因此,如何通过激发中职生内在的动力,解决他们的困惑,实现人生价值的提升等,还有许多可进一步探索之处。
我们将一如既往,在德育工作优化、高效和持续上,再谱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