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较复杂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反思(定稿)
稍复杂分数乘法应用题
分数乘法应用题是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应用题的基础,因此设计教学时,我确定强化对分数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和理解,着重培养学生画线段图分析分数应用题数量关系的能力的教学思路。结合今天我本节课的讲课视频进行了如下思考:
1、情境引入环节:课本上是用的“北京人”的脑容量与“现代人”的脑容量对比的问题,我感觉离学生很遥远,而且学生讲解的时候很绕口。课本上情境图题目的数太大、不太好计算。学生刚刚接触分数乘法应用题,重要的是经历解题方法的探索过程,重视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我选择里越野赛给学生买礼物的情境引入本节课,题中的数字也相对好算一些。在引导学生解决提出的问题时,学生不能准确的找到谁是单位“1”。
改进方法:先复习铺垫后再进入新课。设计几个小题先让学生找一找题目中的单位“1”,明确与谁相比较谁就是单位“1”。为后面画线段图是先画谁的问题做铺垫。
2、自主探究环节:应用题教学理当重视数量关系的分析和解题思路的梳理。在分析例题时,先让学生根据题意找出那一句话最关键来分析,找出谁是单位“1”,多 是什么意思?多谁的,然后
2525画出线段图。
借助线段图表示这些信息,接着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然后列出算式解答,最后再比较两种解法的不同点。这不仅使学生掌握了解题方法,而且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课堂上学生都是在练习本上有画线段图的,但上黑板展示时只有两三个小组画了,大多数小组都是直接列算式,结果上台展示的时候都是成了念一下算式就讲完了,感觉虽然算式都列的很对,但是理解的并不是那么透彻。改进方法:
1、在合作要求里面强调先画线段图,结合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2、教师巡视时深入到每个小组内指导线段图的画法,然后提示学生将线段图也画在黑板上。
在学生出现线段图的画法有错误:第一; 已知条件没有标清或问题没有标出;第二不知道该画几条线段,表示一个量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时画一条,表示不同的量之间的关系时画两条或多条线段图。学生利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直观形象、易懂、易记,有利于拓宽解题思路,掌握好的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和解题效率。因此,在练习课中我让学生自己画图那然后大家一起评,找出画的不合理的地方一起改,加深印象。我认为通过线段图教学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观察和想象能力,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
第二篇:较复杂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设计及反思
较复杂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设计及反思
分数乘法应用题是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应用题和百分数应用题的基础,因此设计教学时,我确定了:“淡化分类,强化对分数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和理解,着重培养学生画线段图分析分数应用题数量关系的能力”的教学思路。在教学中体现了以下几点:
1、重视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教学中先复习分数的意义,让学生明白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铺垫后进入新课。例题教学时充分的相信学生,大胆的放手让学生去尝试。教学中定点找准单位“1”,理解多(或少)几分之几的量与单位“1”的关系。每个环节都尽量让学生去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和积极表达,力争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相互交流、小组交流和全班交流等形式的开放活动中成为学习的主人。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
2、注重解题思路的训练,发展学生的思维。
应用题教学理当重视数量关系的分析和解题思路的梳理。在分析例题时,先让学生根据 题意找出那一句话最关键来分析,找出谁是谁的几分之几。然后画出线段图。借助线段图表示这些信息,接着让学生分析每一步算出的是什么,最后再比较两种解法的不同点。再让学生观察比较它们的共同点,发现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 :单位“1”的量×(1+或-分率)=部分量,再简化为“单位”1“的量×对应分率=部分量。由于 总结方法比较好,因此在让学生解决提出的第三个问题时,学生也显得比较轻松。这不仅使学生掌握了解题方法,而且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在这个环节中,我只是一个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张扬,分析分数应用题数量关系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3、突出在“应用中学 ”,展示数学的应用价值。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实际应用中学数学,不仅是一种理念,而应是我们实践中的不懈追求。设计中,通过解决“心跳问题”、“噪音问题”等,能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动力和信心。
教学中的不足 在学生的作业中出现线段图的画法有错误:第一; 已知条件没有标清或问题没有标出; 第二;不知道该画几条线段; 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学生利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直观形象、易懂、易记,有利于拓宽解题思路,掌握好的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和解题效率。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分数意义,是分数应用题教学中的一重要环节,也是分析解答分数应用题非常重要的教学步骤。因此,在练习课中我让学生自己画图那然后大家一起评,找出画的不合理的地方一起改,加深印象。我认为通过线段图教学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观察和想象能力,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
第三篇:“较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设计
“较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设计
教者:孙连义 单位:哈尔滨市师范附属小学校
教龄:十八年 职称:小学高级教师
一、教学内容:第九册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P118 例4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分数乘法基本应用题的基础上,尝试自己学会较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2.通过不同层次的题组练习,使学生逐步构建分数乘法应用题的知识结构。
三、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基础上,学会较复杂的“求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四、教学难点:通过不同层次的题组练习,使学生逐步构建分数乘法应用题的知识结构。
五、课题研究在教学设计中的渗透:
较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是在分数乘法基本应用题的基础上发展引伸出来的,属于后继教材,教师放手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自主学习,大胆探究。这堂课练习设计层次清楚,有利于学生构建新的认知结构,最后安排了有趣的数学游戏,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六、教学设计
(一)基本训练
课一开始,教师组织学生口答下面题目:
1.加油站有油20吨,用去了1/5,用去了多少吨?
2.有一段公路,已经修了全长的3/5,还剩几分之几没有修?
3.有一段公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1/5,第二天修了全长的2/5,两天共修了全长的几分之几?还剩几分之几没有修?
(二)导入新课
学生完成口答题以后,老师把口答题第1题所求问题“用去了多少吨”改成“还剩多少吨”,使原题变成:加油站有油20吨,用去了1/5,还剩多少吨?
(三)进行新课
师:你们会做这道题吗?能懂得计算的道理吗?
师:这道题与我们前面学习的题目比较,复杂在哪里?怎样解答?
请同学们看看书上例1是怎么解答的?看书时思考这么几个问题(出示小黑板)?(1)这道题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2)这道题跟以前学过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有什么不同?(3)这道题难在哪里?
师:看例1时,同桌同学可以小声讨论。例1的第一种解法:2500-2500×3/5和第二种解法:2500×(1-3/5)的意义,并加以比较,哪种方法简便?
师:看好例1的同学,可以先试做黑板上这道题目。
师:请板演的同学讲一讲,你是怎样列出这个算式的?
师:其他同学对这两个同学列的算式有不同意见吗?
师:刚才有的同学列出这样的算式:
20×1-1/5
大家讨论一下,看是否正确?
师:为什么1-1/5一定要加括号,变成20×(1-1/5),而20-20×1/5却不用加括号呢?
师:黑板上两种解法,那种较简便?
师:就这道题来说,两种方法都差不多。但如果碰到的数字比较大,第二种方法就显得简便一些。以后解这类题目,一般用第二种方法较好。
师:下面我们再来练习一些题目,看看同学们是否真的理解了。(1)一本书100页,已经看了全书的3/5,看了多少页?
(2)一本书100页,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5,第二天看了全书的2/5,两天后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3)一本书,一个学生看了60页,占这本书的3/5,这本书有多少页?
学生练习后,大家又进行比较讨论。教师再进一步讲解较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关键,由于题目中对应分率没有直接告诉我们,一定要先求出对应分率。
(四)课堂练习
师:现在大家在课堂练习本上做练习十四的第4题。师:练习做好的同学讲一讲你是怎样列算式计算的?
(五)课堂小结
师:这堂课同学们都学得很好,现在还有时间,为了奖励大家,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我这里有2个铅笔盒和20支铅笔。现在老师不给你们看,拿几支铅笔放到一个铅笔盒中,看哪位同学猜得准。
师:我只告诉你们一个条件:“盒子里铅笔的支数是总支数的1/4。”你能说出这个铅笔盒里有几支铅笔吗?
师:这个盒里铅笔的支数是总支数的1/5,你能说出另一个盒子里几支铅笔吗?
师: 你没有看见,怎么会知道另一个盒子里有16支铅笔呢?
?? ?? ?? ??
第四篇:《稍复杂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反思
在教学较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时,我是这样设计本节课教学过程的:
1、复习时我设计了找单位“1”和写数量相等关系式的练习,是为了学习新课做准备。
2、出示新课,让学生找单位“1”,画线段图分析。
引到学生想:画图时,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怎样画?
3、根据线段图,写关系式。
4、根据关系式列算式,并解答。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列出了两种不同的数量关系式,根据不同的关系式,列出了两种不同的算式。但是,在讲解算式的每一步算的是什么时,有一部分人对第二种算法中括号部分算的是什么,有点模糊,不能清楚地表述出来。在教学后,我真正感觉到,要让学生理解一个分率表示什么量的重要性,虽然在教学中也注意到了这点,但因为单位1加几分之几这样的分率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因此要更为重视与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它们的含义。
本课通过教学设计与实践操作,并反思教学过程,颇有收获。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更深入地研究理解教材,把握其重难点,更深入地研究理解学生,考虑他们的学习方式,理解不同的教学设计对学生成长的利弊,力求使教学设计得更有利于他们去体验、去理解,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学习情感的培养,从而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与思维品质。
第五篇:《较复杂的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反思
《较复杂的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反思 教学随笔 2009-10-12 11:35:08 阅读394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鉴于下学期百分数应用题教学时要遇到这类问题,又考虑到学生知识建构的完整性,所以补充了较“复杂的分数除法应用题”四课时。教材选用苏教版的老教材。今天学习补充例题第一道“一块花布,用去它的5/8,还剩9米。这块花布有多少米?”
首先进行数量关系的训练。根据“耕完一块地的2/5”“一批砖用去2/7”,说出一个乘法的数量关系式。出示准备题“一块花布长24米,用去5/8,还剩多少米?”学生解答后,说说两种解题思路。出示上面的例题,与准备题比较有什么不同。单位“1”不知道。
要求学生先画线段图,分析后知道画一条线段就够了——整体与部分量的关系。标出已知条件和问题。为了便于解方程,数量关系式的右面一般写已知数量。引导学生顺向观察例题得到数量关系式“花布的总米数-用去的米数=还剩的米数”。指导学生列方程解答。检验后说说解题思路。还有别的列方程的办法吗?学生尝试另一种方法。说出依据的数量关系式。对照着线段图让学生理解:这段花布的总米数乘还剩的花布占它的几分之几=还剩的米数,(1-5/8)求的是还剩的米数占这块花布的几分之几。把例题与准备题比较,照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完成练一练两道习题,要求第二题画线段图,并且用两种方法解答。学生问:可不可以直接列除法算式解答,我的回答是除法是根据方程得来的,等列方程解答熟练了才可以运用除法。出示比较题,沟通一步与两步除法应用题的练习和区别。
1、一段电缆,用去4/9,用去36米,这段电缆有多少米?
2、一段电缆,用去4/9,还剩36米,这段电缆有多少米?
一个学生不加思索地把第一题列成了两步计算的方程——这说明他没能深入理解题意,找出数量关系。比较两者的区别,第一题的分率与具体量有直接的对应关系,“电缆的总米数乘用去的占总米数的几分之几=用去的米数”,所以一步列式;第二题的分率与具体量没有对应关系,所以要用“电缆的总米数—用去的米数=还剩的米数”所以是两步计算的方程。
巩固练习中,大部分学生能把这种应用题转化为整数应用题解答,这说明以前对分数的认识是较为深刻的,他们具有一定的自主探究和灵活运用旧知的能力。
问题讨论:在学习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时,偶尔夹杂一道一步计算的题目,学生往往还是用两步的思路解答——甚至三步的方法,兜了个圈子做对。那么用什么办法才能有效地纠正学生不深入理解题意,不认真分析数量关系后再列式解答这个毛病呢?对比训练是个办法,但是总觉得学生做应用题时不能很好地分析数量关系,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分数应用题教学反思
分数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难点,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各种数量关系比较难分析、判断,对于理解能力若些的学生来说选择一个合适的方法来解答很吃力。通过多年来的教学,我对这部分教材的教学体会有:
1、分数应用题的基础题型是简单的分数乘法应用题,要抓住的就是分数乘法的意义:单位“1”×分率=对应量,包括分数除法应用题,仍然使用的是分数乘法的意义来分析解答的,所以要把这个关系式吃透,从中总结出“一找、二看、三判断”的解答步骤。找:找单位“1”;看:看单位“1”是已知还是未知;判断:已知用乘法,未知用方程(或除法)。在简单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中,反复使用这个解答步骤以达到熟练程度,对后面的较复杂分数应用题教学能有相当大的帮助。
2、教学到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时,要抓住例题中最具有代表性的
也是最难的两种题型加强训练,就是“对应量与对应分率”求单位“1”和“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两种题型,对待前者要充分利用线段图的优势,让学生从意义上明白单位“1”×对应分率=对应量,所以单位“1”=对应量÷对应分率。对于后者,要加强转化训练,要熟练转化“甲比乙多(少)几分之几”变成“甲是乙的几分之几”,经过这种转化加强训练后学生就能轻松地从“多(少)几分之几”的关键句中得出 “是几分之几”的关键句,从而把较复杂应用题转变成前面所学过的简单应用题。
总之,分数应用题的学习的确有难度,但只要教师充分了解教材,了解知识结构中前后知识点的关系,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这部分的教学会变得比较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