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学教师基本的课堂教学技能
数学教师基本的课堂教学技能
一个数学教师,尤其是新教师,怎样吸引学生,怎样启发学生,怎样提问学生,怎样管理学生。怎样导入,怎样探究,怎样巩固,怎样结束,都是非常基本的常用的课堂教学技能。
1、怎样吸引学生
课程计划制定者基于社会的、数学的、学生的未来需要,提出了学校数学的目的和相应的教学内容,但是,这一切并不完全是学生兴趣所在,所以,为了达到这些目的,让学生掌握这些内容,教师除了要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勇于战胜学习道路上的各种困难以外,还必须想方设法努力使自己的教学能够最大限度的吸引学生。
教与学是师生心灵的交往,成功的教学不是靠教师单方面的灌输。国外有些教科书是在采访和调查了许多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后才确定教学内容的呈现途径和形式,希望学生对它产生好感,想读、想了解。我国最近出版的教材也在向这样的方向努力,力求贴近学生的现实。但是,教材毕竟是面向所有学生的,由于各地校的发展水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关心的热点也不同,教材很难作到吸引所有的学生,所以,教师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设计教学,以保持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必要的。
吸引学生的主要方式归纳起来有这样几个字:联系、挑战、变化、魅力。所谓联系就是教学设计要联系学生的客观现实和数学现实,使教学内容不是空洞无物而是有意义的,是与其已有经验和知识有联系的。挑战自然是教学任务对学生具有挑战性,平庸拖沓的教学安排不可能吸引学生,教师应该尽可能地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感到学习充实,收获大。一题解毕,谁还有其他创新的解法?类似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都能吸引学生。变化是教师在学生注意力涣散或情绪低落时,改变教学的形式、讲授的语速语调等,重新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回到教学中来的手段,比如,上课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穿插多种教学任务如猜想、观察、听讲、思考、操作、自学、讨论、演算、小组竞赛等等,最后一种吸引学生的方式是增加教师自身的魅力,比如得体的仪表、精彩的语言、挥洒自如的教态、简练漂亮的板书、亲切的语言、热情的鼓励、信任的目光、敏捷的思维、娴熟的解题技巧,都会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如果能调动学生的情感和意志的精神需要,效果将会持久而巨大。
2、怎样启发学生
有些教师喜欢越俎代庖,把知识嚼烂再喂学生,结果数学课上教师一人唱独角戏,学生觉得学习毫无挑战性,索然无味。另一些教师不赞成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以为问题出在教师讲的太多,于是,他们增加学生练的时间,或是增加师生间的频繁问答以减少教师讲的时间,但结果学生被教师的问题牢牢的栓住,没有机会走自己的路,想自己的疑问,遇到新问题常不能举一反三,这样的教学仍然不具有启发性。
启发学生的关键有以下几个字:定向、架桥、含蓄、揭晓。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希望他们解决什么问题,任务不明确当然难以完成好任务。美国匹兹堡大学有一本用于师资培训的教学案例中,搜集了这样一个案例。这堂课的内容是探究各种集中量数(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的定义。两个执教教师准备用建构主义的思想,不直接教给学生这些定义,而是给每个学生小组写一组数据并标明该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是多少的卡片,让学生自己通过制作图表、归纳、再用其他卡片检验的方法。得出这几个量的定义。两位教师的教学设计基本相同,课一开始,教师用了约5分钟的时间与学生讨论什么是“发现”,怎样发现数学。然后教师出示一张卡片的样张,告诉学生每一组都会得到这样的一张卡片,要求学生作两件事:一是用方格纸画出每一组数据,写下自己的发现,写下这四个概念的定义或者有根据的猜测。然后,教师再次提醒学生寻找线索和模式。可是,课上最初的几分钟都出现了学生不知道要做什么的情况,这恐怕和两位教师都没有作好“定向”就匆匆进入探究活动有关。其实,学生很有可能不清楚既然卡片上已经写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因为不知道什么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而要他们给出猜想。于是教师不得不再一次地说明任务,影响了教学的进度。
明确任务以后变可以进入探究,但是,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往往会难住学生,所以,教师课前要为架桥铺路作好准备,教师了解在探究的问题与学生的现实之间存在多少差距,考虑设计哪些问题或哪些活动能够化解困难,怎样创设问题情景,怎样问问题可以含蓄地启发学生。
这里要特别强调含蓄地架桥,如果教师对学生的提示太直截了当,就失去了启发的本意,所以,最好是通过引导学生先从事某些活动,解决某些比较容易着手的问题来帮助学生。比如,利用实物、模
型、实例、示意图等直观化手段启发学生从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等活动中得到结论,形成思路。以学生学习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为例。学生常常对怎样分常数项凑一次项感到困难,有一位教师就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两道题:()内填哪些整数,便可以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因为学生在每道习题中只需要先注意常数项和一次项中的一个,分别体会到“分”和“凑”的含义,所以容易理解用“十字相乘法”的思想方法,原先的困难也就被分解了,变的容易克服了,其教学效果一定会优于教师示范辅以学生大量的操作。
探究完毕,教师要记住将学生原先想做而不会做的正确做法,想说而不会说的正确想法用精练的语言重述或者重写一遍,这样做能够梳理学生的思路,明确正误,提示示范。
3、怎样提问学生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问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及时地得到教学的反馈,可以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提供形式参与教学、互相讨论和交流的机会,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有一些学生就因为一次出色的回答体验到了从未有过的成功感受,从此爱上了数学。
对所提问题的设计是提问质量的关键。一个新知识刚学完,为了达到及时反馈和强化的目的,教师可以问一些简单的问题。因为简单的问题不具有多少思考性,因此在课堂提问中所占的比例比较少,尤其在一些较好的班级和学习内容有相当难度的课,大部分的课堂提问对学生要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甚至热烈的讨论和争辩,学生会觉得问题问得比较有深度,教师也能够比较准确的反馈。在课堂上还要满足少数学生的需要。
因为设问的主要目的是启发学生的思考,所以,教师提的问题应明确易懂,不能太大,让学生摸不着边际,如果需要,可以将这样的大问题改换成一个具体的问题或者若干个小问题。所提的问题应该表述的很清楚,避免所提的问题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而给解决问题造成不必要的干扰。所提的绝大多数问题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发问后教师要适当停留一些时间给学生思考,对学生的回答要认真倾听,予以中肯和明确的评价。如果学生不能回答,教师必须尽快辨明原因,是问题的难度不适应?师生之间的感情渠道不畅通?还是班级的学习风气问题?找出相应的对策。
当然,作为教师课堂教学技能中的一种,这里主要讨论的是教师怎样问学生,其实另一方面,即教师怎样鼓励学生发问也很值得关注。为此,教师首先要经常鼓励发问的学生,还要教学生一些产生问题的方法,比如,认真观察式子、图形或数据,从中发现某些规律,概括出某些猜想,这些尝试将已有的问题、结论推广到另一类似的其他情景,提出某些猜想,这些训练对学生的长远发展非常重要。
4、怎样管理学生
专心于学生的课堂气氛是教学成功的重要保证,所以,有些教师在上课铃响后不急于讲课,而是用几秒钟的时间,环顾全班,示意学生集中注意力。这种短暂的沉默也常用于治理涣散的课堂气氛,教师略带生气的眼光能制止一些不守纪律学生。不过,这种缄默的管理适用面很窄,大多数情况还需教师口头干预。比如,一位学生给出一个离谱的回答,其他学生不禁哄堂大笑,这时,教师不能附和,应尽快寻找原因,是学生没听清楚问题?是学生发音不清晰引起大家误会?还是学生上课不专心,走了神?如果发现错误中
有合理成分了,教师要及时予以肯定,为学生补台,让大家都受到教育和启发。有时,教师自己也会犯些错误,如果是较严重的错误,那么教师除了立即改正外,还应真诚地向学生们道歉,展示数学工作者严谨求实的美德,切忌以势压人,强词夺理。
在一些公开课上,我们常常看到一些教师运用“小步子”的模式,让所有的学生都能跟得上;有的教师则寓教育乐,让学生完全投入于有趣的活动中;还有一些教师精心设计了变式训练,带领学生品尝数学家解决问题时的喜悦。象这样学生也不会去违纪。
5、怎样引入和创设学习情境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备课时,教师通常都要绞尽脑筋设计一个引人入胜的导入。
一般说来,一个导入至少需要完成下列四个任务中的一个:引起注意、激发动机、建立联系和组织指引。比如,教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有一位教师在前一天向学生布置了让他们任意画几个三角形,量出每次所画的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第二天,教师让学生考老师,只要说出两个角的度数,教师就一定能够说出第三个角的度数。学生都想难倒老师。教师问“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导入了新课。这是一个用活动、用问题引入的好例子,圆满的完成了导入的四个任务。教师先用学生活动的模式让学生考教师,以引起学生的注
意;从考不倒的经历中激发起学生也要学会的强烈动机;教师的引入既建立在前一天作业的基础上,又完全紧扣新知识,加强了新知识之间、知识与引入之间的联系;最后教师的点题指引学生三角形内角和是有规律可循的,揭示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到,问题式导入的关键在于创设精彩的问题情境,它既是吸引学生又能够与新知识密切联系。
除了以游戏、实验和观察等活动产生悬念和问题的引入方式外,还有一种主要的方式就是教师的讲授。比如,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熟悉的事物着手问“做一锅汤,要知道味道好不好,怎么办?“旁敲侧击,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他们将要学生的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统计思想联系起来。如果教师实在找不到更好的引入,可以开门见山说出课题。
6、怎样探究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要求教学过程要在探究活动中展开,也就是说,概念、公式、定理等的教学都要体现数学化的教学思想,要揭示数学的形成过程。
组织学生探究之前,教师必须经历过探究,思考过概念的本质是什么,学生的现实和数学现实中有哪些与本质类似或有联系;也推导过公式和定理,对哪些思路走不通,哪些思路能走通但是麻烦,哪些思路是捷径胸有成竹。有些教师就曾因为随口说出“那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吧”,而盲目地与学生一起探究,结果因为事先没有准备,对问题的难度估计不足,无法启发和指导学生,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
组织学生探究时,教师要控制时间,掌握各环节的节奏。开始可慢些,保证每位学生都明确探究的问题,之后,再进入真正的探究,否则,匆匆忙忙,不是有同学没有审清题意走错方向,就是有同学在别人起步的时候就以掉队了。磨刀不误砍柴工,明确任务阶段宁慢勿快。当学生集体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的探究经验常常很有借鉴作用,教师可以用直观的教具、图象或精辟的语言等做有针对性的启发;当学生探究误入歧途的时候,教师可以点一下为什么行不通,然后把学生引向正确的思路;当学生探究的思路可以但繁琐的时候,教师应及时肯定,指出更优的方法,鼓励学生另辟蹊径。有时学生的探究成果非常丰富,尤其是做一题多解的探究奇思秒想不断涌现,这时往往最难控制教学的时间,不过,“保底不封顶”的原则应该遵守,教学 的基本任务要完成,学生的创造成果要尽量多地在课内交流,课上没有充分展示的可以通过类似:“学习园地”的渠道公布。探究完毕,教师要组织学生反思回顾探究的过程,总结有过的探究思路,成功的思路和不成功的地方。
除了完成教师安排的探究任务,学生自发地发现可探究的问题对学生的发展也很重要,教师平时多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提出不同的意见,这样教师的备课和应变能力要高。
7、怎样巩固
光听不做、不讲、不练、不背、不经常地复习,就算听懂了也会忘记,难以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所以教师在新知识的探究、操练和复习中都会尽可能多地调动学生的所有感官,以加深、巩固和强化学生所学的知识。
巩固和强化知识的方法主要是加强记忆和反思。首先应利用记忆规律,无论在新知识的探究阶段,还是在巩固和强化阶段,教师都应该设法帮助学生记忆,减少遗忘。巩固的第二个重要方法是反思。将新知识建立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使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成为待学知识的生长点。当学生进行到一定程度后,教师用带领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再组织,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综合理解,降低知识的记忆量,促进记忆。
巩固和强化的常见方法是解题,教师设计安排的题目有剃度,不过解题应不仅仅限于完成书面习题,有时也可以用游戏或竞赛的方式。变化的学习方法比单调的练习更能提高学生的兴趣。
8、怎样结束
尽管有时因为没有控制好教学节奏,教师不得不草草收场,但其实这一阶段仍然是一堂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阶段,教师可以归纳和小结,再突出重点内容,提醒学生要注意或避免的错误,赞扬在课上表现突出的学生和他们的思想方法,起到回顾的作用。教师还可以将学习适当引申,开阔学生的眼界,也可以利用课与课之间的逻辑联系,带出下节的课题,埋下伏笔。
第二篇: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基本教学技能学习资料
前言:各位老师以下提供的课堂教学技能学习材料,仅供学习和教学实践参考,希望通过学习与教学实践能形成中学数学专业、符合自身特点的课堂教学技能资料。另外,参加优秀课和教学技能评比的教师,要全面掌握各项教学技能的基本概念和功能,这是考核重要内容之一。课堂教学技能是指运用专业知识、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的有关知识以及教学经验,执行课堂教学的教学行为。也可以理解为是课堂教学中采用与教师特定的意图有关系的意图性行动。它包括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其中占主要方面的是复杂的心智技能。培养教师驾驭课堂教学技能,是增强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教学技能不会在学习教学理论过程中自发产生,它必须在学习现代教学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训练才能形成。
每一项课堂教学技能是有明确含义和功能;是能够表现和观察到的;是能够被广大教师所驾驭的;是能适应各科教学规律的;是能促使教师与学生间和谐地相互作用的;是能够进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的。
对教学技能进行系统的、科学的分类,便于明确每一项技能的训练目的,便于提供示范和进行客观评价。目前世界各国的师范教育工作者对教学技能的分类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不同的分类角度、不同的文化背景影响了分类的一致性。目前国内针对中学数学常用的分基本教学技能和调控教学过程的教学技能,基本教学技能有教学语言技能、提问技能、讲解技能、板书技能、教态变化技能等,调控教学过程的教学技能有导入技能、反馈教学技能、组织教学技能、强化技能和结束技能。
以下没有提供的教学技能可参考其它资料学习。基本教学技能
技能I 课堂教学中的语言技能
一、教学语言技能及其功能
教学语言技能是教师传递信息,提供指导的语言行为方式,它是一切教学活动(如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能力和方法,表达思想感情,激发学习情绪等)的最基本的行为方式。
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对客观世界的特殊认识过程,也是学生的发展过程。这种特殊性,首先是所学的大多是前人已经“发现”了的结果概括总结的认识;其次,在这一认识过程中,教师发挥着引导,指导和疏导的作用,为学生的学习“导航”开窍。教师的课堂教学,要在钻研教材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知识的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从感知到理解,从已知到未知,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从特殊到一般和从一般到特殊的结合,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和应用,从模仿到创造,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和学生的心理发展顺序(主要指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对教材内容加以周密组织,能力的改造,并且用清晰,准确,简洁,生动和富于启发性的语言表达出来,以便于学生感知和理解。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水平,便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和智力素质(一般指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等)的直接的重要因素,是课堂教学高效的关键。
教学语言技能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功能有以下几点:
第一,保证准确,清晰地传递教学信息,以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语言是信息的载体,是最直接的交流工具。条理清楚,出口成章,针对性强,言简意赅,用语严谨的教学语言,使得学生愿听,爱听,使学生感到真切和动听,必将有利于学生接受各种知识和技能。
第二,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各学科的产生,发展,学习和应用,都离不开本学科的语言。各科教师运用的课堂语言,对学生逐步形成各学科语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知识表面化的根源,往往是在学科语言的学习中,语义处理和句法处理之间配合不当。形式与内容的脱节,实质上就是学科语言符号,公式和他们所表示的东西脱节。
第三,形象,生动,具有启发性的教学语言,能使学生的智力得以发展,能力得到培养。高效率的说明,讲述,推理和论证,要求听讲的学生思维敏捷,有预见性,在听的过程中,辨析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都能得到锻炼。良好的课堂教学过程,能促进学生各种心理品质(如情绪,情感,兴趣,爱好,意志,行为习惯等)的发展。而这种愉快和谐,启迪智慧,积极紧张的良好教学氛围,绝大部分是教师运用完美的教学语言创设的。
第四,不断提高教学语言技能,可以促进教师的思维品质的发展。语言信息时思维的原料,思维的过程就是对信息加工的过程。语言越丰富,思维加工也就越有效。通过教学语言技能的训练,使教师增加了语言学习的储备,锻炼了快速选词组句的能力,这对思维的敏捷性,准确性,也是很好的培养。语言还是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教师正是运用语言要素,组成话语来表情达意,以便让学生理解这种思想;同时,教学语言也是教师思想的反馈,有了这种反馈,才有助于修正,补充教师的思想。语言和思维就是这样一种辩证的关系:语言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思维品质的发展;思维品质的提高,又有助于运用语言能力的发展。二者是相互促进的。所以,我们可以认为:教学语言技能的训练,可以说对教师的一种极好的思维训练。
二、教学语言技能的构成
教学语言技能是由基本语言技能和适应教学要求的特殊语言技能两方面的。
(一)基本语言技能的主要构成.1、组织内部语言的技能 人们在说话时,都是在先想后说,边想边说。想就是组织内部语言,思考“为什么?”“对谁说?”以及说话的意向与要点。负责内部语言的生成与组织的是大脑神经中枢。看到外界事物获得的印象,以及听学生回答问题时获得信息,马上进入大脑神经中枢这个加工厂加工,经过闪电般的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或引起联想,或发生想象,形成了内部语言。内部语言组织得快,则语言就流畅,连贯;内部语言组织得好,则说出的话就清晰,有条理。可见内部语言的组织能力,是构成语言技能的第一要素。
2、快速语言编码的技能 人们说话,也是吧内部语言经过扩张进行编码的短暂过程。使语言能够顺利编码的条件有二:一是有一定的口语词汇的储备多,这是语言编码的符号材料。如果教师掌握的口语储备多则讲解时对词语就有较多的选择可能,说话就准确,流利,生动。二是要掌握吧词语按准确次序组合的规则,即懂得语法规范。这是言语编码的结构法则。语法规范是人们在长期语言实践中获得的。在言语编码中,如果符合语法规范,学生才能听懂。总之,加速言语编码技能,是构成语法技能的第二个要素。如果这种技能缺乏训练,讲话时由于一时想不出恰当的词汇,就会造成停顿的现象较多,或者是词不达意。
3、运用语音表情达意的技能 人们说话时把内部语言经过扩展,并编码成一定语句,同时大脑神经中枢控制发音器官,发出不同音高,音强,音长的语音波,变成外部语言(有声语言)。由于人类除有一个口腔外,还有一个人类特有的咽喉,转动灵活的舌头,所以能发出多种音高,音强,音长的语音波使有声语句,不仅能表达各种意思,而且能传达出多变的动人的感情色彩。善说的人很会运用语音,语调,语速,语量的变化表情达意,娓娓动听,从而尊强表达的效果。可见,运用语音表情达意的技能,也是构成语言技能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教学语言的特殊结构
在课堂上,教师要从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媒体出发组织自己的语言,这就形成了课堂教学口头语的特殊结构。
教师在课堂上无论讲解还是提问,从一个完整的段落来看,其基本结构是由三个要素(阶段)构成的,即引入,介入,评核。
(1)引入 教师用不同的方式,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作好心理准备。此要素的细节有:界线标志——指明一个新话题的开始;点题,集中——明确要求的目的;指名——指定学生作答或操作。
(2)介入 教师用不同方法,鼓励,诱发,提示学生作出正确答案,或执行教师的要求。此要素的细节有:提示——教师提示问题,提供知识,行为的依据;重复——对学生的回答作重复,以引起全体学生的重视,或作出判断;追问——根据学生错误或不完全正确的答案,再提问题,引导深入思考,得出正确的答案。
(3)评核 教师以不同的方式处理学生的回答。此要素的细节有:评价——对学生的回答加以分析,评价;更正——学生的答案还不准确或思想发放不全面,教师予以剖析,更正;追问——继续设问,引发更加深入而广泛的思考;扩展,延伸——在已经得到真确结论的基础上,联系其他有关资料和相关问题作分析,探索。
教学语言也是教师思想的反馈,有了这种反馈,才有助也修正、补充的思想。语言和思维就是这样一种辨证关系:语言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思维能力的发展;思维品质的提高有助于运用语言能力的发展。二者是相互促进的。所以,我们可以认为:教学语言技能的训练,可以说是对教师的一种极好的思维训练。
(三)头语言质量的评价。
评价一位教师口头语言的质量,除了看语言内容是否正确、深刻以外,对口头语言形式本身,还可以列出以下评价指标:
1、语音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材料。有了语音这一载体,才能使得表达信息的符号——语言能以声音的形式发出、传送和被感知。在交际中,特别是在教学中,要用准确、流畅的普通话。语音力求清晰、清脆、悦耳,音色圆润,吐字清楚、坚实、完整。造成吐字不清的主要原因是唇、齿、舌在发相应的字音时不到位。这种问题,只要有意识矫正,并且经常练习,是可以解决的。
2、语量 语量是指讲话声音大小。语量要符合语言情景和表情达意的需要。声音过大,不公没有必要,而且使人听了不舒服、易疲劳。课堂口语的语量,最好控制在教室最后一排的学生也能听清楚。在师生数人对话的场合,能挑拨小声发音法。徐声发音法。语量的大小和气息的控制有密切关系。要达到一定语量,就要注意深吸气;讲话时,有控制地用气,课堂口语还要注意语量的保持,教师要把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都清清楚楚地送进学生的耳朵。不能先强后弱,越说越没有底气。爆发式的语音激变,会使学生吓一跳,也要防止。
3、语调 语调是指讲话时,声音的高低升降、抑扬顿挫的变化.语调能强化表情达意,增添口语表达的生动性.要求语调自然、适度、力争优美.能掌握高亢、沉重调、短促调节器、加长调、重音调等"调式",进行朗读与讲述.
4、语汇 要熟练地运用口语语汇,并能在交际中,特别是在教学中做到:语言正确――用语符合口语语法规范,这是让人听得懂的前提;语言准确――讲的话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愿意和客观的事物,讲话不能使人不解其意;语言精练――讲的话一句有一句用途,没有不必要的重复,使人听起来干净、利落;语言生动――讲的话富有形象性、可感性,听众能想象出所描述的人和事,注意选词组句的感情色彩,忌干瘪、忌刻板;语言纯洁――选用的语汇是为社会公认的、绝大多数人都能听得懂的,不生造除自已之外,谁也不懂的词语.尽量少说方言语汇,不说土说、"流行语".只有掌握比较丰富的语汇,才能在说话时迅速讲出准确、简明、生动的语句,提高语言表现力. 5、语速 指讲话时的快、慢变化.能根据讲解内容和个人表情达意的需要,运用恰当的语速说话.在应该快速讲说时,不绊嘴,语言流畅;在应该慢说时,不拖沓,声声入耳.在课堂教学中,语速要适度,一般每分钏200至250字,但是每个字所占的时间并不一样;句中、句间还有长短不一的停顿.这些音的长短和停顿的长短所构成的快、慢变化,就是节奏.善于调节音程的徐疾变化,形成和谐的节奏,也可以加强语调节器表达的生动性;使听众不疲劳、不紧张.
6、语境 说话注意对象、场合,能根据讲话环境,内外纯朴、自然地诉说,有针对性的谈话.比如在正式讲课的场合,在与学生促膝谈心的场合,在佳节联欢的场合是有区别的,要根据不同需要、氛围说不同的话.教师讲课必须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当时的心理情绪,以便选择恰当的说话角度、措词、口气和语调,使话语感情色彩符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需要.
7、语态 以态势语言(例如手势、身势、眼神和面部表情等)助说话.语态要自然、大方、适度,不拘谨,不夸张.做到态势语言与有声语言的巧妙配合.
上述口头语言形式上的质量指标,对能言善辩的人,也很难全部达到.向广大教师提出口头语言质量指标,有利于认识教学语言技能的丰富内涵,提高教学语言训练的自觉性,并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逐步向上述指标靠拢.
三、教学语言技能的类型与范例
根据教学过程所采用的语言表达方式或程序,教学语言技能的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说明法 明确对象、简介某概念的涵义或知识间的关系;把某个问题的内容、因果关系解释清楚.此法又可细分为注释说明,结构、程序说明,逻辑说明,分类说明,举例
说明,图表说明以及附加说明等等。在语言表达中经常使用“它的意思是”、“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它的理由是”等。
说明法,一般适用于初级的、具体的、事实性的知识;有时用于抽象逻辑推理前的必要的知识贮备。
(二)论证法 运用论据(事实、数据、定理和定义等)来证明论题的真实性的论述过程。此法又可细分为归纳论证和演绎论证。常用“由于”、“因为”、“根据”等词关联,而在论题(或论点)的前面常使用“所以”、“因为”、“总之”等词汇。
(三)推导法 根据已知的公理、定义、定理,经过演算和逻辑推理而得出新的结论的过程。常在已知知识的前面使用“由于”、“因为”、“根据”,而在新的知识前面使用“因此”、“所以”等。
(四)比较法 比较是确定被比较概念之间的异同点。通过比较,可以从共性中寻求规律性,从差异中探索各自的特殊性。
(五)借助法 在教学过程中,用学生熟悉的事物、生动的语句来促进理解和记忆。例如:
1、比喻法 这是变抽象为具体,变深奥为浅显的方法。
借助这一浅近的比喻,作知识填补,以取得学生基础知识与认识水平之间同步,获得“移动”和重新达到“平衡”的认识能力。
2、拟人法 例如,用拟人法比喻高炉的构造。高炉自上至下各部位的名称是:炉喉、炉身、炉腰、炉腹和炉缸。
(六)联系法 按知识的内在规律,采用由此及彼的联接表述方法。例如:以旧引新、理论联系实际、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前因后果、宏微结合、以古鉴今以及透过现象提示本质等等。
四、教学语言技能运用的要求
从教学的内容、教学的对象——学生、运用语言等角度出发,在教学语言技能的运用中,应遵循下列要求:
第一、善于运用本门学科的专门用语(简称学科用语),并注意与通俗语言巧妙结合,灵活运用。这是因为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概念、理论,并通过它们所构成的理论体系来揭示其客观规律。这类概念理论系列,是用专业术语来表达的。例如:数学用语,它是指严格的数学科学语言。它可分为:文字型数学用语,它是完全用文字叙述一个数学事实,而且是最为简练的语言。如:“如果一个函数的图象对于原点或中心对称图形,那么这个函数是奇函数。”文字型数学用语,在中学教材中大量存在;符号型数学用语,它是由数学符号和公式构成的人工语言。在初等数学中组成符号语言的基本符号(相当于句子中的词)有:0,1,2,„+,-,×,÷;=,≒,﹥,≥等等。文字型和符号型相结合的数学词语,是数学教材及数学教学中广泛使用的数学用语,如:“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和r,圆心距为d,那么d=R+r←→两圆外切。”这种简捷、概括的数学用语,充分体现了数学的抽象性、科学性和严谨性;教学型数学用语,它用于弥补文字型和符号型数学用语过于抽象和不易理解,它采用合乎数学逻辑、语言逻辑的语言讲解数学问题,这种语言表述的数学事实完整、准确又十分细致,它将文字型和符号型的数学用语化为几个句子,使学生易于听明白。利用教学型数学用语,可对数学推导、计算过程的依据给以明确讲解。在运用数学用语的同时,若伴以恰当的通俗语言的说明,学生听着更加生动、形象和有趣。如:“笔直的铁道,它的两根铁轨就可看成是两条平行线。”“如果把这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撕下来,拼在一起,观察这三个角之和等于多少?”其他学科也如此。这些学科专门用语,是学科范围内的共用语言,准确、灵活地运用它们(必要时伴以通俗语言)进行教学,一说就懂,而且极为简明;不用这些学科用语,不仅不利于交流,而且往往会不严密,甚至可能出现错误。
第二、要用词准确,讲一段话,必须符合事物自身发展变化的规律,合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也就是说必须合乎逻辑。这是教学内容科学性的重要保证。例如,线段就不是直线。如果用词不准,势必造成概念混淆。教师出现的语言错误,会造成学生思维困难。例如:“只要会证这个定理,才会解下面题目。”(关联错误)
第三、要十分重视教学语言的教育性。教师的教学语言,具有一定权威性,对学生的思想、情感、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一般说来,学生的年级越低,这种影响则越大。课堂口语的教育性,是与所教内容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初三化学《绪言》课中,教师在介绍化学这门科学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炼丹术时说:“这一点连国外的自然科学史家都加以肯定。如威廉斯在《中国炼丹术考》一书中说:‘磁针、火药、印刷三事,既已公认中国对世界的巨大贡献,现在我们还承认化学亦起源于中国。’”李约瑟在《中国自然科学技术史》中也提出化学起源于中国的炼丹术。又如一位教师在教读了吴晗《谈骨气》之后,说:“如果作者自己是一个软骨头,能写出这样富于感情的文章吗?吴晗自己就是一个非常有骨气的人。1941年,当时国民党的‘国立编译馆’约吴晗写一部书,内容是写明代的事。书中写到一支农民武装,也叫‘红军’,吴晗写了‘红军之举’的句子。他们对吴晗说:‘红字改掉,否则你的书我们不出。’吴晗回答说:‘我宁可不出书,这个红字绝对不能改。’国民党怕共产党领导的红军。连六百年前农民的‘红军’也害怕。”学生从课文里,从教师所补充的作者的事迹里受到教育,他们懂得了“文如其人”的道理,今后也要做一个有骨气的人。
第四、要严谨、简明、流畅。教学语言的严谨性要体现在教师课堂教学的每一句话上。对学科内容的阐述,有些地方多一个字或少一个字都是不行的。如“a除以b”和“a除b”,一字之差意义相反。教学语言该详则详,该简则简。这样可以腾出更多的课上时间,让学生充分思考,最大限度发挥时间效益和学生思维效益。教师对课上每一小段知识的教学,都要设计好主要教学语言,表达时才能紧凑、连贯,“哼”、“哈”不断,“呀”、“吧”不绝的语病,最干扰教学语言的流畅。
第五、要善于运用具有启发作用的教学语言。启发学生思维的语言主要用来启发学生对学习目的意义的认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热情和求知欲;启发学生联想、想象、分析、对比、归纳、演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启发学生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思想感情。要使教学语言具有启发性,首先,教学语言要体现出对学生尊重的态度,要饱含丰富的感情;其次,教学语言要体现新旧知识的联系,要尽可能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深奥的道理形象化,能激发想象与联想,从而发展学生的思考能力;最后,还要抓住教学内容的内在矛盾及其发展,以提出矛盾再解决矛盾的方式来组织教学语言,有助于巩固学生持续的注意力和积极思考。
第六、教学语言要有机动性。即教师讲课的语言,要跟学生当时的思想联系起来,与学生的接受水平尽量一致。应根据学生的反映,灵活机动地改变词句或叙述结构,使之易为学生所接受。一个教师要能灵活机动地运用教学语言,对教学工作要有极端负责的精神,在备课中不仅要确定经过深思熟虑的教学语言,还要考虑同步的学生的学习行为,为灵活运用教学语言作好准备;要深入掌握所讲的学科内容;要具有比较丰富的心理学知识和对学生的观察力和判断力;要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并掌握丰富的词汇。
技能II 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能
一、提问技能及其功能
提问技能及其功能是教师运用提出问题、诱导学生回答问题和处理学生答案的方式,来启迪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参与学习,理解和应用知识,培养能力;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的一类教学行为。
一个完整的提问过程,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引入阶段。教师用指令性语言由讲解转入提问,使学生在心理上对提问有所准备。然后用准备清晰的语言提出问题,稍等片刻,再指定某位学生回答。
第二,介入阶段。在学生不作回答时才引入此阶段。此时教师要以不同的方法鼓励和诱发学生作答。教师可查核学生是否明了问题;催促学生回答;提示材料,协助学生作答;教师可以运用不同词句,重复问题等。
第三,评核阶段。教师以不同方式,处理学生的答案。包括检查学生的答案;估测其他学生是否听懂答案;重复学生回答的要点;对学生所答内容加以评论;依据学生答案联系其它有关资料,引导学生回答有关的另一问题或追问其中某一要点,即进行延伸和追问;更正学生的回答;就学生的答案提出新见解、补充新信息;以不同词句,强调学生的观点和例证。也可引导其他学生参与对答案的订正和扩展。
有经验的教师,几乎每一节课,都要精心编拟不同水平、形式多样、发人深思的问题,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提问。提问技能的教学功能有以下几点: 第一,能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使他们的注意迅速集中到特定的事物、现象、专题或概念上。
第二,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忆、联系、分析、综合、概括,从而获得新知识,形成新概念。第三,通过问题的解答,能提高学生运用有价值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第四,提高可以使教师及时得到反馈的信息,不断调控教学程序;为学生提供机会,激励他们提出疑问,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二、提问技能的类型和范例
提高技能,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可按提高的目的来划分,也可按问题的认知水平来划分,也可按问题的认知水平来划分。下面介绍几种重要类型:
1、诱发探求新知识的提高。
从众多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可知,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应善于编拟诱发、探求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钻研,从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逐步认识“庐山真面目”。
范例1 讲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启始课的设问
若提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是什么?”这类模式化问题易使学生感受到平淡无奇,难以调动他们思维的积极性。但教师若一反习惯性地发问:“西欧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意大利,为什么划时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却在英国爆发?”这一问,学生感到新鲜有趣,便能促成学生积极思维。
范例2 讲“三角形”和“五等分圆”时的设问
讲三角形时,可先就三角形稳定性问学生:“电塔架上、石油钻井架上为什么有那么多三角形?”接着可用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教具演示,四边形不具有稳定性,而三角形加外力是不会变形的。再如讲五等分圆时,可问学生:“谁会剪国旗上的五角星?”这些设问,使学生在生动愉快的情态下步入知识探索的思维中,把逻辑思维极强的数学内容教得妙趣横生。范例3有关溶液稀释及混合的计算
可用新奇的问题引入。“100毫升(浓溶液)+100毫升(稀溶液或水)≠200毫升”,大家想一想,对吗?
2、低级认知的提问。包括:记忆性问题——要求学生凭记忆作答;了解性问题——要求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一定了解,并能做初步的分析;简单应用性问题——要求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直接应用于某一问题。
范例 在讲梯形中位线定理中,提问与此新知识密切相关的旧知识。
教师首先提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是什么?”在提出梯形中位线定理之后,还可问:“能否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来证明梯形中位线定理呢?”这样,使学生围绕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积极思考,探索本定理证明的思路,使之悟出引辅助线证明定理的途径。
3、高级认知的提问。包括:理解性问题——要求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解释和重新组合,能揭示问题的实质;分析性问题——要求学生对某些事物、事件进行构成要素分析、关系分析或组织原理分析等;综合运用及创造性的问题——要求学生在头脑中将事物的各部分或个别特殊性联系起来,进行综合灵活运用,能独立思考,不墨守成规,提出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和新见解;发散式问题——要求学生对提出的问题从多方面思考解决的方法;评价性问题——要求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或评价原则,来评价他人的观点,判定方法的优劣等等;激发争议式问题——要求学生各摆自己的观点,独立思考。
(1)理解性问题。范例 在《故乡》这篇课文的教学中,通过提问让学生比较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的语言、外貌有什么不同。让学生理解个性化语言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和通过人物外貌变化的描写来提示主题的意义。
(2)分析性问题。范例 讲“人民解放战争的发展”一节时,按层次设问,引导学生层层分析。
先提问:“人民解放军是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转入战略反攻的?”教师在学生回答后可做小结补充。(粉碎了敌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歼敌100多万,敌我力量发生重大变化。)在此基础上再提问:“战略反攻的情况如何呢?”(主攻方向——挺进中原,其它地区:华北、山东、西北。)再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人民解放军如此迅速转入战略反攻并取得巨大成果?”学生回答:“解放区的土改。”教师强调这是一个重要因素,除此以外可联系政治路线、军事原则、反蒋的第二条战线等。最后提出:“综上所述,说明了什么?”回答:“决战时机已成熟。”
(3)综合性问题。范例 提问森林对人类有什么意义?破坏森林会造成什么后果? 要求分析树木的光合作用能给人类提供氧气,保持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衡;根对土壤有保持水土的作用;森林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提供木材,防止风沙等,综合上述分析,可预见破坏森林将给人类带来的恶果。综合性提问的表述形式一般如下:
根据„„你能想出问题的解决方法吗?为了„„我们应该„„如果„„会出现什么情况?假如„„会产生什么后果等激发学生想象和创造的表述。
(4)评价性问题。范例1 有人说:“现代劂菜是由现代的水绵进化来的,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这就需要学生利用进化的原理对这种说法进行分析,作出评价,并阐明自己的观点。
范例2 你认为民间音乐好还是宫廷乐好,为什么?你认为古诗好还是现代诗好,为什么? 评价提问的表述形式通常为:你同意„„吗?为什么?你认为„„为什么?你相信„„为什么?你喜欢„„为什么等。
(5)激发争议式问题。范例 在讲“西安事变”时设问:“蒋介石杀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还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这很容易激发起学生的议论。
三、提问技能的应用要求
1、问题要紧扣教材内容,围绕学习的目的要求,抓住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节点。将问题集中在重点、难点和弱点上,以利于突出重点、攻克难点,揭示薄弱环节。
2、应以实验现象和日常生活或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提出符合学生智能水平、难易适度的问题。
3、应多编拟能抓住教学内容的内在矛盾及其发展的思考题,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能在提问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尽量少问非此即彼的问题。
4、提问的时机要得当。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可见,只有当学生具备了“愤悱”状态,即到了“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之时,才是对学生进行“开其意”和“达其辞”的最佳火候。这就要求教师把握好时机,提出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的问题,并及时“解惑”。
5、提问要面向全体,能使全体学生准确清楚地领会问题。要注意组织大家仔细倾听回答,引导学生参与、确认和修正。
6、能事先想到学生可能回答的内容,能敏锐地捕捉和及进纠正学生答复中的错误或不确切的内容以及思想方法上的缺陷。善于采用归纳、小结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答案;采用试探的方法,帮助学生思考更深一步的答案,对学生的回答应坚持以表扬为主。
7、提问要灵活运用。在讲、练、读和议诸环节都可以回答问题或带着问题进行;也可以在学生精神涣散时,用提出问题的方法来集中学生的注意。
8、教师要善于灵活地穿插运用转入、点题、沉默、查核、催促、提示、重述、评论、强化、延伸、更正、追问和扩展等教学行为。
技能III 课堂教学中的讲解技能
一、讲解技能及其功能
讲解技能是教师运用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方法、促进智力发展、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类教学行为。
讲解的实质是建立新知识与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之间的联系。新知识的获得,主要依赖原认知结构中适当的概念,并通过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说明新旧知识的联系,填补学生原有经验与新知识之间的沟缝,以及剖析新知识本身各要素增加的联系,是讲解的主要任务。讲解有两个特点:其一,在主观客体信息传输(知识传授)中,语言是主要的媒体。因此,培养组织内部言语的能力(“想”好“为什么说?”“对谁说?”及说明的意向与要点);快速语言编码的能力(注意储备口语词汇,懂得语法规范);运用语音表情达意,令人爱听,使之动听),是讲解得好得前提。其二,信息传输由主体传向客体,具有单向性,学生常处于被动地位。讲解的特点可图示如下:
客体(学生)
主体(教师)
信息知识流向 媒体: 语言
讲解技能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源远流长,从两千多年孔子的“私学”和柏拉图的“学园”,延续至今。它之所以一直受偏爱,是由于它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较建军的传授大量的知识;可以方便,及时地向学生提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教材中微观,抽象的内容,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解领着学生想懂;解决为教师传授知识提供了充分的主动权和控制权。总之,准确流畅清晰生动的描述,循循善诱层层推理点点入滴的讲解,可以使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会使听者“欲罢不能”。
讲解技能的教学功能首先是能引导学生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感知理解巩固和应用新知识新概念和新原理。其次,可帮助学生明了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和探讨方法,推进学生的认识能力(如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等)和实践能力(如运算能力,实验操作能力设计能力等)。第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并结合教学内容的思想性和美感,影响学生的思想和审美情趣。
二、讲解技能的类型和范例
结合我国的教学实际情况,讲解技能可分为描述式解释式原理中心式问题中心式和行为动作中心式等类型,下面对诸类型的特征和范例加以阐述:
1.描述式,又称叙述式或记叙式。描述的任务在于使学生对描述的人事物的结构要素属性发展和变化,有比较形象的具体的感知,或有一定深度的认识。根据描述方式不同,描述有可分为:
(1)概要性的描述:对人事物的特征,要素作该概述。范例 对集合定义的概要性描述
集合——数学大厦的根基:集合是描述性概念,无准确定义,如点、数、直线等一样,集合是什么通俗地说,它是一些元素组成的集体,20世纪以来研究表明,不仅微积分的基础——实数理论奠定在集合论的基础上,而且各种复杂的数学概念都可以用“集合”概念定义出来,各种数学理论又都可以“嵌入”集合论之内。
对这类描述要充分运用生动形象的口头语言引用有关数字资料,要注意揭示事物的结构层次间的关系。
(2)例证式描述;举出有代表性的人们比较熟悉的有说明力的例证来描述事物。范例 对“指数爆炸”的描述
如果1个细胞能分裂成2个,那么,60代以后,产生的细胞总量用一个一秒钟能数100万的计算器来算,需要366个世纪!同理,一旦人口失控,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以此来看指数函数。
(3)程序性描述: 按事物发展的过程一步一步地描述 例如例如平面上到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是圆。定义中描述了圆是怎样产生的,“到定点距离等于定长”就是揭示了圆的本质特征 此种描述要注意事物发展的关节点。
2.说明式, 又称解释式或翻译式 通过讲述将未知与已知联系起来。因其说明的内容不同又可分为:(1)意义解释
范例 什么是平行四边形?
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进而由定义作分析性说明:①一个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它一定是平行四边形②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那么它的两组对边一定分别平行 ③“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与“它是平行四边形”是一回事④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它不是平行四边形。通过分析说明,使学生理解定义的条件与结论是“一回事”。
(2)翻译性解释。例如,数学符号“ ”,“ ”,代表什么意思,等等。
(3)比较性说明。为了把那些抽象的生疏的事物说明白,可以拿人们可见的具体的熟悉的事物作比较。
范例 如单项式与多项式、整式与分式、乘法与乘方、方程与不等式、全等与相似、相似与位似、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函数与映射等概念,我们都可以将它们看作有特殊关系的并列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它们之间这种特殊的关系,利用已知概念来实现对相应概念的形成与理解.3.原理中心式.。以概念、规律、理论为中心内容的讲解,是教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技能。如果按讲解的逻辑方法分,又可分为归纳中心式和演绎中心式,它们的一般模式为:
总 结、结 论
范例 关于“角”的概念的深化与系统化
首先罗列出“平面角”、“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二面角”、“二面角的平面角”各种定义,进行对比。然后对“角”的概念形成一个良好的认知结构,进一步认识到空间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二面角”都是在“平面角”概念的基础上发展和推广的;反之,这些空间的角都又是转化为“平面角”来表示的,只有“二面角”是通过“二面角的平面角”来表示。概念讲完后,教师要及时地运用各种手段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例如,可以让学生复述定义;也可以举一些相关的例子使学生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还可以同一些相关概念进行比较,以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当学生学习了一定数量的概念后应帮助他们沟通概念间的内在联系,充分揭示知识发展的脉络,把所学的知识加深巩固,并能从数学思想方法的深度去认识它。可用一些三字诀、四字诀等习惯术语帮助记忆,如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使学生正确理解并能正确运用数学概念的名称和符号,从而启发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概念。
4.行为动作中心式。以训练动作技能为中心的讲解,主要有动作原理的阐述,结合示范的讲解指导学生练习的讲解等。范例 数的基本知识举例和训练示范
比较(包括,大小,多少,高矮,长短,粗细,轻重,软硬)
操作:用2根智慧棒与4根智慧进行比较,问哪个多哪个少。数量上是大小的比较,智慧棒进行高矮和长短的比较,智慧珠多少的比较,智慧棒和智慧板软硬的比较,一根智慧棒和一盒智慧珠轻重的比较,都很直接和现实,给儿童了具体的感觉和直觉,然后才能上升到数学思维的训练,也就是抽象的逻辑思维训练。
5.问题中心式。“问题”即未知,“解答”即由未知到已知的认知过程。认知的关键是方法,选择和具体解决问题,都离不开知识和思维能力。问题可能是一个练习题、作文题,也可能是带有实际意义的课题。问题中心式的讲解,常带有一定的探究性,在讲解中要注意体现启发性,善于利用迁移规律启迪学生积极思维。问题中心式的一般程序为:
引出问题(引入、导论)
(事实材料1、2„„)
(标准1、2„„)
明确要求(解题标准)
(方法(1、2„„)
选择方法
解决问题
得出结果(总结、结论)
(论据、例证、论证、推断)
三、讲解技能的应用要求
1、要有明确的讲解结构。在认真确定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相互联系的基础上,顺知识结构之序、学生思维发展之序,提出系列化得关键问题,形成清晰地讲解框架。这样易使讲解条理清楚引起学生的思考。
2、语言要流畅、准确、明白。语言流畅就是紧凑、连贯。准备充分和自信是语言流畅的前提。语言准确、明白就要求正确使用术语,用学生能理解的词汇,不用未经定义的术语;句子完整,措词和发音准确。语音和语速应适应讲解内容和情感的需要。
3、讲解要有启发性。要把直观、的形象的现象、事件,通过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升华为理性的概念和规律。要留有一定的思索余地,要把握讲解的时机,凡对重要内容作本质论述时,尽量创设愤悱的教学情境。
4、要善于使用例证。例证是进行学习迁移的重要手段;例证能将熟悉的经验与新的知识、概念联系起来。举例的数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所举的例子与新概念之间具有实质性的非人为的逻辑关系,并对此联系要作透彻的分析。
5、注意形成连接。清楚连贯的讲解时由新旧知识之间、例证和原理之间、问题和问题之间恰当的连接构成的。在讲解中仔细选择起连接作用的词或短语,说明上述关系 使讲解形成完整的系统。
6、会进行强调。强调是使讲解清楚、成功的技术之一。要强调重点或关键内容,要对新旧知识的联系和新知识的结构作透彻的分析。可以用讲话声音的变化、身体动作的变化、做出标记、直接用语言提示进行强调;通过接受和利用学生的回答进行强调。
7、要重视获得反馈和及时调控。在讲解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学生的表情、行为和操作,留意学生的非正式发言,向学生提出问题或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收集讲解效果的反馈信息,弄清学生的理解程度,并及时调整讲解的程序和方式 以达到教学目标。
技能IV 课堂教学中的板书技能
一、板书技能及其功能
板书技能是教师设计和运用写在黑板或投影片上的文字、符号、线条和图象的方式,向学生呈现教学内容、认知过程,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增强记忆;辅助课堂口语的表达,保留传输信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类教学行为。
精心设计的板书,并能及时而恰当地加以运用,是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增强教学效果的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由板书的设计和运用构成的板书技能,具有以下重要功能:
1、揭示教学内容,体现教材结构和教学程序。
板书的首要功能就是提供教学内容的要点,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结构。板书还应体现教学程序,有条不紊地呈现知识的重点;按照认识规律,体现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能力。
2、激发兴趣,凝集注意,启发思考。
设计巧妙、书写工整、画技精湛、布局美观的板书,还能给学生以美的感受,从而达到激发兴趣、凝集注意的作用。许多地理教师有画地图的本领,转瞬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版图就会出现在黑板上。学生在赞叹之余,会充满浓厚兴趣地盱着黑板。有位数学教师讲三角形的概念,在黑板上画了一组图形(见图),先让学生判断:
(1)(2)(3)
当学生判断出图(②)是三角形时,便很快概括出三角形的定义:由三条线段所组成的封闭图形为三角形。
可以看出,这一板书为学生进行观察,启迪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此,学生能很快说出三角形的定义。
3、利于学生听好课,记好笔记,增强记忆。
有了鲜明、直观的板书,学生不仅听“讲”,而且能看,便于记好笔记。多种感官协调活动,远远超过“耳听”的学习效果。精心设计的板书,是反映知识结构的提纲。凡是条理化、网络化的知识,既便于迁移,又便于记忆。
板书可分为正板书和副板书。正板书是由教材的章节顺序,教学内容纲要,主要概念、公式,主要图形,重点例题以及论证、计算的重要步骤等组成的。能呈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它一般占黑板的主要板面。副板书是在教学过程中,因学生听不清或听不懂,或者作为正板书的补充或注脚而随时写在黑板上的文字、诱导思维的草图以及学生的板演等。正板书为板书之首,应力求高度概括,文词简洁,书之有“格”,用之有“序”;而副板书为板书辅佐,一般灵活多变,有临场解惑、指迷、纠错、提醒和启迪等功效,使用得当,能使板书更加增色。
二、板书技能的类型与范例 板书的样式很多,大体可以分为六种类型:纲要式、表解式、表格式、图示式、运算式和网络式。
1、纲要式 纲要式的板书,是对一节课的内容,经过分析和综合,用精要的文词,形成能反映的知识结构,重点和关键的提纲。
纲要板书在文字表述上,应力求简练并符合本学科的词语特色。
2、表解式 一个比较复杂的事物或物件,以大小括号、关系框图的形式,将纲目及要点组成一个比较简明并能反应出从属关系的结构,从而加深对事物或事件的理解。
3、表格式 表格式具有化繁为简、比较异同、分析综合和增强记忆的效果。
4、图示式 具有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简明精炼,便于速记等优点。
5、运算式 运算式的板书,是将列方程和计算过程展示出来。优点是文字少,逻辑性强,便于学生了解解题思路和步骤。例如,刚开始讲代入法解方程组时,给一例题并求解,其运算板书如下:
3x+4y=5 3x+4y=5 x-y=4 Þ y=x-4 Þ3x+4(x-4)=5Þ„ x=3 y=1
6、网络式 将零散孤立的知识“串联”和“并联”,组成系统化的知识网络。这样的板书,能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便于记忆和知识的迁移。
三、板书技能的应用要求
1、板书应体现教学的目标和内容。教学目标规定板书设计的主题和结构;教材内容是凝炼板书和词语的依据。如此设计的板书,才能揭示教学重点和关键,内容之精髓,具有高度概括性。
2、板书应体现教学程序,有条不紊地呈现知识;板书还应体现训练技能和培养能力的顺序。
3、板书应展现知识的系统性;知识纲目、层次的逻辑性。能揭示知识的来龙去脉,小结知识的合理组合。
4、板书要具有启发性、简洁性。形象直观、提纲挈领、合乎逻辑的板书,才能起到启迪思维的作用。一个短语、一条线或一个箭头,都应明确其丰富的含义,这种以少胜多、画龙点睛的简洁板书,利于长时间留存在记忆里,利于培养学生对教材内容丰富的联想。
5、设计板书还要注意板书的布局要合理,字形正确,字体端正。板书的语言既要简练规范,又要生动好记。对仗工整的语句、歌诀式的语言,都便于记忆。例如,讲述印刷术发明的经过与传播时,有位教师设计的板书如下: 唐朝印刷是雕版,北宋毕升创活版。泥铜木铅相促进,世界文化作贡献。
6、板书使用的方式可灵活多变,可边讲边写,也可先讲后写或先出示板书后讲解。为了扩大每节课的内容量,教师已广泛地使用投影片先设计好板书,在屏幕上显示。使用这种代替黑板的“板书”,要注意部分的遮幅和展现,以免影响或分散学生的注意。
调控教学过程的技能
技能V 课堂教学中的导入技能
一、导入技能及其功能
导入技能是教师采用各种教学媒体和各种教学方式,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机,明确学习方向和建立知识联系的一类教学行为技能。这一意图性行为广泛的应用于上课之始,或应用于开设新学科,进入新单元和新段落的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的导入,犹如乐曲的引子,戏剧的序幕,富有酝酿情绪,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带有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任务。精心设计的导入,能抓住学生的心弦,立疑激趣,促成学生情绪高涨,步入求知欲的振奋状态,有助于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导入的主要功能有如下几点:
1、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机
学生学习有兴趣,就能积极思考,所以,善于引导的教师,在教学之始,总是千方百计的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在动力,只有使学生清晰的意识到所学的知识在全局中的意义和作用,才易产生学习的自觉性,所以,善导的教师,在教学之,很重视阐明将要学习的知识,在工农业生产、国防、科学研究和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所以,善导的教师,善于设计各种概念冲突,例如:惊奇、疑惑、障碍和矛盾等等。
2、引起对所学课题的关注,传达教学的意图
在课的起始,要给学生较强、较新颖的刺激,帮助学生收敛课前的各种其他思维活动,让学生的注意力迅速的指向课题。教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传达教学的意图,这种教学意图包括建立学习目标,指出方向,将以什么方式进行学习及勾画教学内容的轮廓。
3、为学习新知识、新概念和新技能做鼓励、引子和铺垫
把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动起来,利用已知的素材做引子,寻找出新概念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之间的关系,能比较顺利的使学生将新概念植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通过实例、实验的观察导入,可为思维加工(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做铺垫。
二、导入技能的类型和范例
导入的教学技能,要依据教学的任务和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灵活应用。常用的导入技能类型有如下的几种:
1、以旧拓新,承上启下的先行组织者引入策略
这是一种由已知向未知的导入方法,指呈现具体内容前,先呈现相关的、包容范围广但又容易理解和记忆的引导性材料。新知识都是在一定的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而有经验的教师,常以复习、提问、做习题等教学活动,提供新旧知识联系的支点,使学生感到新知识并不陌生,从而降低学习新知识的难度;为新的符号或符号代表的概念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概念建立实质性的联系,做好必要的准备。
1.说明性组织者——为新知识提供适当的类属者,与新知识构成上位关系。在学习不太熟悉的知识时使用,所用语言是学生熟悉的、能理解的。例
1、函数性质的先行组织者
变化之中保持的“不变性”就是性质;变化过程中出现的规律性就是性质。现实世界中的某些变化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增有减、有快有慢,有时达到最大值有时处于最小值„„这些现象反映到数学中,就是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增加而增加还是减少、什么时候函数值最大、什么时候函数值最小„„这就是我们要研究的函数性质——“单调性”“最大值”“最小值”„„。2.比较性组织者:指出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基本类似的概念之间的异同,用来增加那些
基本上不同,但又容易使人误认为相似的新旧概念之间的可辨别性。例
2、(1)全部50名同学每两个人握手一次,共握手多少次?(2)全班50名同学互赠照片一张?共需要多少张照片?
(3)6个人去甲乙丙三个车间劳动:1.如甲去1人,乙去2人,丙去3人,分配方法有 多少种?2.如一个车间去1人,一个车间去2人,一个车间去3人,分配方法有多少种?
2、设疑置问,引起悬念的问题性策略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任何数学概念、原理都有其产生的背景,他们往往是建立在解决某些问题的需要的基础上;由难度适当的问题而引起的认知冲突,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维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只要教师适当的设置疑问和悬念,学生定会产生急切地愿问其详的心情,所以,善导的教师常在章节之始,编拟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形式多样、发人深省的问题,引导学生回忆、联想,并渗透本课的研究主题。例
3、数学归纳法的问题引导
从头逐项验证获得经验,但“自然数有无限多个,无法穷尽”;这就可以引导学生 是否“能找到一种严格的、非经验的推理方法,通过有限步骤证明一个有关任意自然数n的命题?”仔细分析“多米诺骨牌”的结构,引导学生回答:“前一块倒下一定导致后一块倒下的数学含义是什么?”然后由学生根据自然数集的结构特征,归结到“递推关系:如果命题对k成立,那么对k+1一定成立”。
3、实验启思,激情引疑的开放性策略
学生学习之时的心理特征是好奇,好看,要求解惑的心情急迫,在学习某些章节的开始,教师可演示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实验,使学生在感官上承受大量色、嗅、光、电、动和静的刺激,同时突出若干思考问题,巧布疑阵。此种引入法的实质是将问题解决策略(启发法)运用到教学中来,不把知识以定论的方式“告诉”学生,而是采取开放式问题呈现出来,引导学生自己先对问题的可能结果进行研究,建立充分的直觉,产生猜想并尝试加以证明,这是理解知识的必要前提。例
4、||a|-|b||≤|a±b|≤|a|+|b|教学设计
研究绝对值不等式的基础是实数绝对值和两个实数差的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即“距离大小”是研究绝对值不等式的出发点,数形结合是基本思想方法。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对于实数a、b,|a+b|、|a-b|、|a|+|b|、|a|-|b|有怎样的大小关系?
问题1 你认为从何处入手研究?——有许多量的大小比较(共有6组),先分类,并从简单入手:
(1)|a+b|与|a|+|b|;(2)|a+b|与|a|-|b|。
对于(1),在数轴上表示|a|、|b|、|a+b|和|a|+|b|,自然出现按a,b的符号分类讨论的需要。再追问:根据什么标准分类才能“不重不漏”?并归结为ab<0,ab=0,ab>0三种情况。从数轴上直观得到:
(1)ab≥0时,|a+b|=|a|+|b|;(2)ab<0时,|a+b|<|a|+|b|。从而对于任意两个实 a,b,都有|a+b|≤|a|+|b|。
问题2 你能用代数推理的方法证明得到的结论吗?
问题3 对于|a-b|与|a|+|b|的大小比较,如何更快捷地得到结果? 问题4 类比已有过程和结果,讨论其他问题。
问题5 你能对得出的结果进行再概括,给出关于|a+b|、|a-b|、|a|+|b|、|a|-|b|大小关系的更简洁表示吗?
例
5、在上圆锥曲线的过程中,可以自制教具,通过教具画出椭圆和双曲线及抛物线,这样学生对上述三种曲线的定义就会有很深刻的认识。
4、开门见山,单刀直入的直达式组织策略
这是直接用新课题与学生认知结构中的相应概念设置矛盾,建立联系,阐明学习目的,产生学习动力的导入方法。教师简捷、明快的讲述或设问,是使直接导入成功的关键。一般的新课多采用这样的方法,不再一一举例。
5、借助事例,选讲故事的事例性组织策略
具体描述生活中熟悉或关心的事例,介绍新颖、醒目的趣闻;选讲妙趣横生的典故,联系紧密的动人故事,可避免平铺直叙之弊,可谓学生创设引人入胜、新奇不解的学习情境。例如在讲等比数列的时候可以引入棋盘和麦子的故事;在上统计的内容部分,不妨引入总统竞选过程的调查结果的数据说明;在上微积分的时候介绍牛顿的相关数学史的知识对促进学生的学习是有好处的。
三、导入技能的运用要求
各种不同的导入技能类型,在设计和实施中,尽量符合下列要求,方能导入有方。首先,导入的目的性与针对性要强。要有助于学生初步明确将要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要学?要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与学生实际,采用适当的导入方法。
其次,导入要具有关联性。善于以旧拓新,温故知新。导入的内容,要与新课的重点紧密相关,能揭示新旧知识的联系的关键。
第三,尽量以生动、具体的事例、实验为依托,引入新知识,新概念。设问与讲述要求能够达到激其情,引其疑,发人深思。
第四,导入要有趣味性,有一定的艺术魅力,即能引人注目、颇有风趣、造成悬念。导入的魅力在很大的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生动、通俗的语言和炽热的感情。
技能VI 课堂教学中的强化技能
一、强化技能及其功能
强化技能是教师依据“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心理学原理,主要运用对学生的反应采用肯定或奖励的方式,使教学材料的刺激与学生反应之间,更快地建立稳定的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引导学生把思维活动朝正确的方向发展的一类教学行为。
“操作一条件反射”的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于1953年提出的。他把一只饿鼠放入实验箱内,当鼠偶然踩在杠杆上时,即喂食,为强化这一动作,经多次重复,鼠即会自动踩杆面得食。这类必须通过自己某种活动(操作)才能达到一定目的而形成的条件反射,称为“操作性条件反射”。在操作条件反射中强化只同反应(操作)有关,并出现在反应之后。后来对训练和行为的强化效果的研究转向向到人,在70年代具体运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斯金纳指出,学习者倾向重复那些受到奖赏的反应,而中止那些没有受到奖赏的反应。
强化技能的教学功能是多方面的。首先,可以促使学生将注意集中到教学活动上,防止非教学因素的干扰;其次,能促进学生更加自觉、积极地参加教学过程;第三,帮助学生在课堂上采取适当的行为方式;第四,肯定学生的努力和成绩,尤其对后进生坚持以表扬为主,会增进学生和教师相互信赖,易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提高学习质量;第五,通过逐渐减少外来奖赏,强调自我强化来发展学生在学习和行为上的自我组织能力。
二、强化技能的类型与范例
1、词语强化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反应或行为习惯,用恰当的词语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否定、表扬、或赞赏。它可以被用在任务完成的同时,也可以在任务完成之后作为补充的反馈信息。例如:
词语:对、正确、好、很好、妙、太棒了、好极了、非常正确、逻辑清楚等等。
短句:“回答得很完整。”“你说出了一个十分有意思的想法。”“这个回答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研究方向和方法。”“做得对,我很满意。”“继续做下去,你会做得越来越好的。”“很好,我喜欢陈敏的解释。”“你掌握的非常快。”“你应为此感到自豪。”“大家看他是怎么做的。”“你的构思很新颖,在仔细想一想。”等等。
2、动作强化 教师用非语言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活动和行为习惯表示态度或流露情感。例如:
对学生在课上练习、回答问题,学生热烈的求知欲,学生与教师的良好配合等,教师以笑容、高兴的表情、点头或拍手鼓掌,给以肯定、同意、赞许或热情鼓励。
教师可以走到学生中间,倾听学生发言,接近某个学生关心其学习活动,如对其解题步骤的指点、提示,或纠正其实验装置。对解题又快又正确的学生,教师表示高兴。
3、活动强化 教师对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或成绩好的学生,安排特殊的个别活动,或采用一种学生喜欢参加的活动、乐意完成的某项任务,进行奖励或激励。例如:
(1)对课上提前完成某一学习目标的学生,可给以新的学习任务。如练习时,对解题快的学生,教师可要求练习相关的新问题,若改变条件,又应如何解决。在课堂练习中,让完成快、质量好的学生,将解答写在黑板上向同学们展示。
(2)在课堂讨论中,让理解正确或有独特见解的学生,向全班阐述他的理解,提出他的观点和论据。鼓励学生对其他同学的回答发表意见,进行评价。
(3)对有特殊爱好和专长的学生,分派一些“代替”教师的任务,如:在课前准备演练的基础上,向全班同学做比较复杂的演示实验或创新实验。
(4)在完成一段教学任务后,如一单元或一章节,教师可以组织一次总结讨论课。在学生有准备的情况下,讨论这部分的主要内容及其知识结构;主要对题目类型;提出尚存疑难问题等,诱导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尽量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4、标志强化 教师对学生对成绩或行为采用各种象征性对奖赏就是标志强化。如在学生作业上,写适当对肯定性对评语;“很完整”、“进步明显”、“很努力”、“如计算再准确一点就更好了”、“有创见”等。或画出红圈、红线进行奖励。还可以在教室墙上,展示学习成绩突出、进步快的学生的试卷,对某问题有独特见解的作业,优秀的作文等。建立为集体做好事或助人为乐光荣榜。绘制全班学生学习进步图表。
二、强化技能的应用要求
1、要有变化 在采用强化技能时,不宜重复地采用同一种类型的强化。教师可以不失时机地对全班或小组,也可以对个体采用强化技能。对全班或小组的强化,可以帮助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使所有学生在团结、奋进的精神下愉快地学习。教师必须在考虑学生年龄和能力的基础上,弄清楚什么类型的强化会对你的学生有效。并且一旦决定实施某种适当的强化,教师还必须灵活地完成。
2、要个性化 教师必须注意个体对强化方式的需要。有的学生满足于从教师那儿得到一二句表扬的话,另一些学生可能窘迫于当众赞赏而希望教师在作业后面写几句鼓励的话。小学生可能为得到一个印章图或星号而高兴,许多高中学生在成功地完成教师安排的任务后,可能倾向于参加一项他喜欢的活动。在对每个人实施强化技能时,提到学生的姓名,会比笼统的表扬更有效果。
3、要准确、能领悟 教师在使用强化技能时,教师应设法使学生知道强化的是他哪些特殊行为,教师的强化意图才能使学生正确地领悟。
4、灵活运用即时强化与滞后强化 教师通常是在得到一个满意的反应后,马上采用强化。滞后强化看起来没有即时强化效果好,但为使某一教学活动一气呵成,或不打断全班的热烈讨论,即使某一个学生的回答很精彩,也不要插入强化,而使用滞后强化为好。更值得表扬的人和事,也许会等讨论完成时才能出现。
5、善于对正确部分进行正面强化 学生的解答不够全面或者只答对以部分;学生在操作中,努力的结果仍不完全正确。尽管如此,他们仍有值得表扬之处。教师要善于抓住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指出所做努力的价值,并鼓励学生在此基础上继续努力。
使用强化技能时,教师的态度要真诚,评价要客观。表扬和赞许的程度要与学生反应行为的正确程度相匹配。如果对缺乏想象力的学生说他:“思维敏捷”;当学习差的学生答对一个简单问题就说:“可算开窍了”也许教师出于鼓励或表扬,而学生可能感到的是虚假、是挖苦。
6、引发学生间的激励 教师可以采用鼓励学生相互肯定或表扬的强化方式,从而使教学过程中实施的彼此强化得到发展。例如,让一组学生正面评论另一组学生所做的努力;让大家为某同学精辟地阐述而鼓掌;由班委会成员表扬学生进步者、互帮互学者等等,所以,学生正确的行为习惯,学习的动力,成绩的提高,并不是完全依赖于教师直接给出的强化。
技能VII课堂教学中的结束技能
结束技能及其功能
结束技能是完成一项教学任务终了阶段的教学行为,通过归纳总结、领悟主题、实践活动、转化升华和设置悬念等方式,对所学知识和技能及时地进行系统巩固和运用,使新知识有效地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中。结束技能广泛地应用于一节新课讲完,一章书学习完,以及讲授新知识、新概念的结尾。
完善、精要的结尾,可以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余味无穷。结束技能在课堂教学中具有以下主要功能:
第一,强调重要事实、概念和规律,概括、比较相关的知识,形成知识网络。使学生所学到的新知识更加清晰、准确、系统。
第二,承前启后。在进行课中小结时,既要概括一个问题的主要内容,又要巧妙地引出下一个问题讲解;在全课的总结中,要为讲授以后的新课题创设教学意境,埋下伏笔,促使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深化,诱发继续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的思维过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
第三,使学生领悟所学内容主题的情感基调,做到情于理的统一,并使这些认识、体验转化为指导学生思想、行为的准则。
第五,检查或自我检测学习的效果,经常已完成各种类型的练习、实验操作、回答问题、进行小结、改错和评价等方式进行。以训练行为技能为目标的教学(如读、写、算以及各种运动技能),结束部分一般为自主练习阶段。把单一的简单技能逐步形成综合技能,能独立做出整套动作,并通过实践,使技能更加熟练。
第六,布置思考题和练习题,对所学知识及时复习,巩固和运用。参考资料:《教师教学技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主编 郭 友
第三篇:课堂教学技能
课堂教学技能
试题1
一、单选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分)
1、关于导入与情境创设,错误的说法是()D A.导入是课堂教学之初的教学行为,情境创设则可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B.导入方式有情境化的,也有非情境化的 C.现代教学观强调知识的情境化,因此情境创设是导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
D.导入的方式虽多,但都属于情境创设
2、教师直接采用课本上与内容相关的有趣故事来进行课堂导入,学生却因为熟悉故事而提不起兴趣。这种导入误区属于()C A.模糊了导入的目的性 B.未考虑到具体学科的特点 C.忽视了导入的有效性 D.千篇一律,生搬硬套
3、关于课堂导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要把导入与整个教学过程综合起来考虑 B.避免使用直接导入法 C.形式要多种多样 D.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4、有效导入的基本原则是()D A.趣味性 新颖性 规范性
B.规范性 针对性 新颖性 C.趣味性 针对性 规范性
D.趣味性 针对性 新颖性
5、下列关于讲授使用范围的描述,不恰当的是()B A.讲授适宜教授与事实有关的知识 B.讲授适宜于思维灵活的学生
C.讲授适宜于思路清晰又能驾驭语言技巧的教师
D.讲授比较适合班级规模大、教学人员相对不足的场合6、讲授的语言包括()D A.教学口语和文字语言 B.教学口语和教案语言
C.教案语言和体态语言 D.教学口语和体态语言
7、有位历史教师讲鸦片战争,分析鸦片输入对我国的危害时,将其概括为“鸦片输入,使我国国贫、民穷、兵弱。”这体现了讲授语言的()C A.流畅性 B.生动形象性 C.精确性 D.情感性
8、讲授语言应做到形美和意美,下列内容中不属于语言“意美”的是()B A.语言的精确性 B.语言的流畅性 C.语言的生动形象性 D.语言的情感性
9、关于教师倾听的意义,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C
A.使师生的生命敞开 B.建立对话的师生关系 C.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控 D.促进学生健全的精神世界
10、教师在倾听学生时,可以采用积极倾听方式中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深化自己的观点或重申自己的主张。A A.提问
B.关键词重复 C.反馈性陈述 D.支持性陈述
11、教师在倾听学生时,运用“我明白„„”“很有趣„„”等短语鼓励学生继续下去,这属于积极倾听方式中的()D A.提问
B.关键词重复 C.反馈性陈述 D.支持性陈述
12、教师在倾听学生时,给予学生一定的回应和适当的建议。这体现了提高教师倾听技能基本原则中的()D A.耐心等待 B.善于理解 C.真诚赏识 D.热情参与
13、下列发问行为,不恰当的做法是()B A.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之时发问
B.倾向于把问题分配给前面和中间的学生 C.在提问之前适当停顿,并配以适当的引导语
D.发问时语言清晰、简单,尽量一次到位,避免复述
14、教师就一个问题分别向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生提问的理答方式称为()D A.回问 B.提示 C.延伸 D.转引
15、教师在随后的教学中用到学生前面提供的正确结论,或者教师对学生提供的正确答案做进一步的发挥。这种理答方式称为()C A.提示 B.转引 C.延伸 D.回问
16、教师提问之后,学生虽然提供了正确答案,但提供的答案不够深入,或者不够详细,或者不够规范时,适宜的理答方式是()A A.探究 B.提示 C.延伸 D.转引
17、讲课之前,为了学好新课出几道思考题、过渡题、准备题等让学生去看书,这种讲课前的随堂板书重在()B A.展示中心 B.指引思路
C.强化整体 D.提示结构
18、如果要巧妙引入新课,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新知,往往采取()A A.先讲后书 B.先书后讲 C.边讲边书 D.不一定
19、重在强化整体的板书一般是在()C A.讲课之前 B.讲课之中 C.讲完之后 D.不一定
20、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把板书有机地、和谐地融入教学过程,与其他教学手段构成一个协调的系统。这体现的是板书的()D
A.规范性原则 B.针对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时效性原则
21、教师的操作要规范、正确,这反映了课堂演示的()原则B A.科学性原则 B.规范性原则 C.正确性原则 D.目的性原则
22、演示所反映的内容必须是真实科学的,所提供的感性材料一定要准确,这反映了课堂演示的()原则A A.科学性原则 B.目的性原则 C.真实性原则 D.规范性原则
23、演示必须服务于教学目的,不能单纯为演示而演示,这反映了课堂演示的()原则B
A.科学性原则 B.目的性原则 C.规范性原则 D.安全性原则
24、下列有关实验演示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A.它是在课堂上进行的、密切配合讲授内容的实验
B.它主要由教师指导学生操作 C.它要求装置比较复杂、效果直观 D.它是在实验室中进行的25、在课堂教学的感性认识阶段,教师应该采取的强化方式是()A A.即时强化 B.滞后强化 C.延时强化 D.推迟强化
26、对于学生而言,最好的强化物就是()A A.自己挑选的强化物 B.同学为其挑选的强化物 C.教师为其挑选的强化物 D.家长为其挑选的强化物
27、下列强化中,偏重于结果的是()B A.间隔强化 B.比例强化 C.连续强化 D.偶尔强化
28、下列强化中,哪种强化所花时间少,但是行为减退快?()A A.连续强化 B.间歇强化 C.变化比例强化 D.变化间隔强化
29、下列作业批改符号中,用于表示学生的解题思路有问题的是()A A.? B.?!C.……
D.﹏﹏
30、“你将某某部分的知识重新梳理一下,你会发现其中的„„”这样的评语属于()C
A.期盼性评语 B.激励性评语 C.建议性评语 D.针对性评语
31、“你的解法很具有创造性,说明你具有创造潜力”这样的评语属于()B A.期盼性评语 B.激励性评语 C.建议性评语 D.针对性评语
32、在学习内容相对完整的阶段结束时安排的作业一般是()D A.预习型作业 B.巩固型作业 C.拓展型作业 D.综合型作业
33、下列内容中属于无效信息的是()B A.马上停下来 B.放学后写写作业
C.上体育课时请换上运动服 D.现在去做作业
34、下列内容中属于有效信息的是()B A.请尽量准时来上课,好吗? B.现在,你必须写出你的学习计划 C.放学后看看书
D.我不喜欢你的态度
35、小明上课时随意讲话,李老师布置其写5遍的“我不再扰乱课堂”,这种行为属于()A
A.有效惩罚 B.无效惩罚 C.体罚
D.额外作业
36、如果一个学生误用了材料,那么最恰当的惩罚方式就是()C A.罚站 B.写检讨
C.不让其继续使用该材料 D.继续让其使用该材料
37、评课的最终目的是()A A.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B.改进教学过程
C.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D.评出优秀的教师
38、教师在长期教学工作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定的、个性化的教学艺术可以称为()。C A.教学个性 B.教学特征 C.教学风格 D.教学魅力
39、评课中对于教学内容的呈现首先要求的是()D A.思想性 B.工具性 C.严谨性 D.科学性
40、对课堂教学的综合评价往往应用评课的()含义。C A.评论 B.研究 C.评价 D.观摩
二、多选题(多选少选都不给分,每题2分,20题,共计40分)
1、组织指引是课堂教学导入的内容构成之一,它具体体现为()CD A.引起学生的注意 B.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C.给学生指明学习任务 D.提出学习进行的方法
2、一般而言,课堂教学的导入由()几个
内容构成。ABCD A.引起注意 B.激起动机 C.组织指引 D.建立联系
3、讲授的局限有()ABC A.容易使学生产生假知,从而导致知识与能力的脱节
B.容易使学生产生依赖和期待心理,从而抑制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C.在班级教学中,讲授主要面向全体,难以照顾个体差异
D.讲授导致注入式教学
4、讲授的优点有()ABCD A.教师具有较充分的主动性,有利于教学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B.能使教师在较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向学生传授丰富的知识
C.有利于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准确地掌握知识,并保持知识的系统性
D.便于教师结合知识的传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5、下列关于教师观察与条件性知识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CD
A.条件性知识为教师的观察和反思提供了教育学理解的视角
B.教师观察技能的提高主要靠经验积累,条件性知识在这方面的作用不大
C.教师的条件性知识越充分,观察的效果可能会越好
D.相关的条件性知识与课堂观察结合后,可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
6、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观察技能,可从()几方面入手。ABCD
A.具备相关的条件性知识 B.培养强烈的观察动机 C.注意发挥多种感官的作用 D.及时撰写观察记录
7、问题清晰明了是良好问题的特点之一,其具体体现是()CD A.难易适度 B.角度新颖 C.范围明确
D.表述简洁、准确,通俗易懂
8、提问是中间有学生行为介入的间断的系列行为,“问答行为链”的“链节点”主要有()ABCD A.组织 B.诱导 C.回答 D.反应
9、板书的概括功能表现为()ABC A.板书紧扣课文
B.关键词的概括赋予根据 C.精练恰当
D.语言具体形象
10、板书的功能有()ABCD A.概括功能 B.美育功能 C.互动功能 D.示范功能
11、下列做法中,属于把演示与讲解相结合的有()ABC A.用直观手段辅助讲解 B.利用语言指导学生的观察 C.引导学生自己得出观察的结论 D.E.引导学生观察,然后教师帮助学生归纳出结论
12、为了发挥教学演示的作用,教师在演示时要遵守和注意()ABD A.演示要和语言讲解结合 B.演示要适度
C.演示要选择最刺激的素材 D.演示要适时
13、在运用强化技能时要注意()ABC A.准确判断学生的认识或行为是否符合目
标要求
B.要确保学生正确理解教师的意图 C.要选择恰当的强化物 D.强化要有普遍性
14、下列行为中属于消极强化的有()ABD A.课后留下来 B.不准坐下 C.竖大拇指
D.不准自由活动
15、教师的作业批改时要做到()ABCD A.及时批改 B.选择批改形式 C.讲评作业
D.作业批改记录
16、作业的设计一般包括的环节有()ABCD A.研究教材 B.确定作业内容 C.选择作业形式 D.明了作业的实施
17、下列行为中是无效做法的有()AB A.给好学生优待
B.劝说体育教师让不合格的学生体育成绩合格 C.D.学生上课迟到时,按照规定处理
E.当学生没有完成作业时,要求其课后留下来补做。
18、下列行为中属于不恰当的惩罚的是()ABCD A.体罚 B.额外作业 C.扣分
D.辱骂学生
19、考量学生有效学习的三个指标是()ABD A.时间 B.结果 C.内容 D.体验
20、评课的具体内容有()ABC A.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B.从教学内容上分析 C.从教学程序上分析 D.从教学人员上分析
三、判断题(请在“对”或“错”选项前点选,每题1分,20题,共20分)
1、课堂导入就是创设课堂情境。错 对 错
2、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 对 错
3、讲授是一种单向性的信息流动,应被互动型的教学方法取代。错 对 错
4、讲授即注入式教学。错 对 错
5、教师对学生的观察是随时随地的,具有灵活性的特点,因此进行课堂观察无须做预先的准备。对 对 错
6、教师对学生的观察是随时随地的,具有灵活性的特点,因此进行课堂观察无须做预先的准备。错 对 错
7、要实现提问设计的高效性,可使一个提问包含两种或多种目的。对 对 错
8、负有不同目的的提问,其难易要求不同。
对 对 错
9、板书与讲授结合,其方式皆是先板书后讲授。错 对 错
10、教学中,对难度较大的概念、公式等应先讲解后板书。错 对 错
11、在选择演示素材时,教师应尽量选取最具刺激效果的内容素材。错 对 错
12、所谓演示适时是指演示的时间要在恰当的时候进行。对 对 错
13、有效的强化一定有利于学生的发展。错 对 错
14、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应尽可能频繁地运用强化,尤其是外部强化。错 对 错
15、讲评作业时要把全部作业都讲完。错 对 错
16、课堂教学的归纳总结只能由教师来做。错 对 错
17、教师不应该把布置额外作业作为惩罚。对 对 错
18、体罚可以教会学生怎样表现恰当的行为。错 对 错
19、评课时只要遵循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即可。错 对 错
20、教师的教学思路侧重教法设计,课堂结构侧重教材处理。错 对 错
试题2
一、单选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分)
1、关于导入与情境创设,错误的说法是()D A.导入是课堂教学之初的教学行为,情境创设则可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B.导入方式有情境化的,也有非情境化的 C.现代教学观强调知识的情境化,因此情境创设是导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
D.导入的方式虽多,但都属于情境创设
2、教师直接采用课本上与内容相关的有趣故事来进行课堂导入,学生却因为熟悉故事而提不起兴趣。这种导入误区属于()C A.模糊了导入的目的性 B.未考虑到具体学科的特点 C.忽视了导入的有效性 D.千篇一律,生搬硬套
3、关于课堂导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要把导入与整个教学过程综合起来考虑 B.避免使用直接导入法 C.形式要多种多样 D.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4、有效导入的基本原则是()D A.趣味性 新颖性 规范性
B.规范性 针对性 新颖性 C.趣味性 针对性 规范性
D.趣味性 针对性 新颖性
5、下列关于讲授使用范围的描述,不恰当的是()B
A.讲授适宜教授与事实有关的知识 B.讲授适宜于思维灵活的学生
C.讲授适宜于思路清晰又能驾驭语言技巧的教师
D.讲授比较适合班级规模大、教学人员相对不足的场合6、讲授的语言包括()D A.教学口语和文字语言 B.教学口语和教案语言 C.教案语言和体态语言 D.教学口语和体态语言
7、有位历史教师讲鸦片战争,分析鸦片输入对我国的危害时,将其概括为“鸦片输入,使我国国贫、民穷、兵弱。”这体现了讲授语言的()C A.流畅性 B.生动形象性 C.精确性 D.情感性
8、讲授语言应做到形美和意美,下列内容中不属于语言“意美”的是()B A.语言的精确性 B.语言的流畅性 C.语言的生动形象性 D.语言的情感性
9、关于教师倾听的意义,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C
A.使师生的生命敞开 B.建立对话的师生关系 C.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控 D.促进学生健全的精神世界
10、教师在倾听学生时,可以采用积极倾听方式中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深化自己的观点或重申自己的主张。A A.提问
B.关键词重复 C.反馈性陈述 D.支持性陈述
11、教师在倾听学生时,运用“我明白„„”“很有趣„„”等短语鼓励学生继续下去,这属于积极倾听方式中的()D A.提问
B.关键词重复 C.反馈性陈述 D.支持性陈述
12、教师在倾听学生时,给予学生一定的回应和适当的建议。这体现了提高教师倾听技能基本原则中的()D A.耐心等待 B.善于理解 C.真诚赏识 D.热情参与
13、下列发问行为,不恰当的做法是()B A.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之时发问
B.倾向于把问题分配给前面和中间的学生 C.在提问之前适当停顿,并配以适当的引导语
D.发问时语言清晰、简单,尽量一次到位,避免复述
14、教师就一个问题分别向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生提问的理答方式称为()D A.回问 B.提示 C.延伸 D.转引
15、教师在随后的教学中用到学生前面提供的正确结论,或者教师对学生提供的正确答案做进一步的发挥。这种理答方式称为()C A.提示
B.转引 C.延伸 D.回问
16、教师提问之后,学生虽然提供了正确答案,但提供的答案不够深入,或者不够详细,或者不够规范时,适宜的理答方式是()A A.探究 B.提示 C.延伸 D.转引
17、讲课之前,为了学好新课出几道思考题、过渡题、准备题等让学生去看书,这种讲课前的随堂板书重在()B A.展示中心 B.指引思路 C.强化整体 D.提示结构
18、如果要巧妙引入新课,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新知,往往采取()A A.先讲后书 B.先书后讲 C.边讲边书 D.不一定
19、重在强化整体的板书一般是在()C A.讲课之前 B.讲课之中 C.讲完之后 D.不一定
20、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把板书有机地、和谐地融入教学过程,与其他教学手段构成一个协调的系统。这体现的是板书的()D
A.规范性原则 B.针对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时效性原则
21、教师的操作要规范、正确,这反映了课堂演示的()原则B A.科学性原则 B.规范性原则 C.正确性原则 D.目的性原则
22、演示所反映的内容必须是真实科学的,所提供的感性材料一定要准确,这反映了课堂演示的()原则A A.科学性原则 B.目的性原则 C.真实性原则 D.规范性原则
23、演示必须服务于教学目的,不能单纯为演示而演示,这反映了课堂演示的()原则B A.科学性原则 B.目的性原则 C.规范性原则 D.安全性原则
24、下列有关实验演示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A.它是在课堂上进行的、密切配合讲授内容的实验
B.它主要由教师指导学生操作 C.它要求装置比较复杂、效果直观 D.它是在实验室中进行的25、在课堂教学的感性认识阶段,教师应该采取的强化方式是()A A.即时强化 B.滞后强化 C.延时强化 D.推迟强化
26、对于学生而言,最好的强化物就是()A A.自己挑选的强化物 B.同学为其挑选的强化物 C.教师为其挑选的强化物 D.家长为其挑选的强化物
27、下列强化中,偏重于结果的是()B
A.间隔强化 B.比例强化 C.连续强化 D.偶尔强化
28、下列强化中,哪种强化所花时间少,但是行为减退快?()A A.连续强化 B.间歇强化 C.变化比例强化 D.变化间隔强化
29、下列作业批改符号中,用于表示学生的解题思路有问题的是()A A.? B.?!C.…… D.﹏﹏
30、“你将某某部分的知识重新梳理一下,你会发现其中的„„”这样的评语属于()C
A.期盼性评语 B.激励性评语 C.建议性评语 D.针对性评语
31、“你的解法很具有创造性,说明你具有创造潜力”这样的评语属于()B A.期盼性评语 B.激励性评语 C.建议性评语 D.针对性评语
32、在学习内容相对完整的阶段结束时安排的作业一般是()D A.预习型作业 B.巩固型作业 C.拓展型作业 D.综合型作业
33、下列内容中属于无效信息的是()B A.马上停下来 B.放学后写写作业 C.上体育课时请换上运动服 D.现在去做作业
34、下列内容中属于有效信息的是()B A.请尽量准时来上课,好吗? B.现在,你必须写出你的学习计划 C.放学后看看书
D.我不喜欢你的态度
35、小明上课时随意讲话,李老师布置其写5遍的“我不再扰乱课堂”,这种行为属于()A A.有效惩罚 B.无效惩罚 C.体罚
D.额外作业
36、如果一个学生误用了材料,那么最恰当的惩罚方式就是()C A.罚站 B.写检讨
C.不让其继续使用该材料 D.继续让其使用该材料
37、评课的最终目的是()A A.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B.改进教学过程
C.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D.评出优秀的教师
38、教师在长期教学工作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定的、个性化的教学艺术可以称为()。C A.教学个性 B.教学特征 C.教学风格 D.教学魅力
39、评课中对于教学内容的呈现首先要求的是()D A.思想性 B.工具性 C.严谨性 D.科学性
40、对课堂教学的综合评价往往应用评课的()含义。C A.评论 B.研究 C.评价 D.观摩
二、多选题(多选少选都不给分,每题2分,20题,共计40分)
1、组织指引是课堂教学导入的内容构成之一,它具体体现为()CD A.引起学生的注意 B.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C.给学生指明学习任务 D.提出学习进行的方法
2、一般而言,课堂教学的导入由()几个内容构成。ABCD A.引起注意 B.激起动机 C.组织指引 D.建立联系
3、讲授的局限有()ABC A.容易使学生产生假知,从而导致知识与能力的脱节
B.容易使学生产生依赖和期待心理,从而抑制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C.在班级教学中,讲授主要面向全体,难以照顾个体差异
D.讲授导致注入式教学
4、讲授的优点有()ABCD A.教师具有较充分的主动性,有利于教学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B.能使教师在较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向学生传授丰富的知识
C.有利于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准确地掌握知识,并保持知识的系统性
D.便于教师结合知识的传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5、下列关于教师观察与条件性知识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CD A.条件性知识为教师的观察和反思提供了教育学理解的视角
B.教师观察技能的提高主要靠经验积累,条件性知识在这方面的作用不大
C.教师的条件性知识越充分,观察的效果可能会越好
D.相关的条件性知识与课堂观察结合后,可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
6、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观察技能,可从()几方面入手。ABCD A.具备相关的条件性知识 B.培养强烈的观察动机 C.注意发挥多种感官的作用 D.及时撰写观察记录
7、问题清晰明了是良好问题的特点之一,其具体体现是()CD A.难易适度 B.角度新颖 C.范围明确
D.表述简洁、准确,通俗易懂
8、提问是中间有学生行为介入的间断的系列行为,“问答行为链”的“链节点”主要有()ABCD A.组织 B.诱导 C.回答 D.反应
9、板书的概括功能表现为()ABC A.板书紧扣课文
B.关键词的概括赋予根据 C.精练恰当
D.语言具体形象
10、板书的功能有()ABCD A.概括功能 B.美育功能 C.互动功能 D.示范功能
11、下列做法中,属于把演示与讲解相结合 的有()ABC
A.用直观手段辅助讲解 B.利用语言指导学生的观察 C.引导学生自己得出观察的结论 D.E.引导学生观察,然后教师帮助学生归纳出结论
12、为了发挥教学演示的作用,教师在演示时要遵守和注意()ABD A.演示要和语言讲解结合 B.演示要适度
C.演示要选择最刺激的素材 D.演示要适时
13、在运用强化技能时要注意()ABC A.准确判断学生的认识或行为是否符合目标要求
B.要确保学生正确理解教师的意图 C.要选择恰当的强化物 D.强化要有普遍性
14、下列行为中属于消极强化的有()ABD A.课后留下来 B.不准坐下 C.竖大拇指
D.不准自由活动
15、教师的作业批改时要做到()ABCD A.及时批改 B.选择批改形式 C.讲评作业
D.作业批改记录
16、作业的设计一般包括的环节有()ABCD A.研究教材 B.确定作业内容 C.选择作业形式 D.明了作业的实施
17、下列行为中是无效做法的有()AB A.给好学生优待
B.劝说体育教师让不合格的学生体育成绩合格 C.D.学生上课迟到时,按照规定处理
E.当学生没有完成作业时,要求其课后留下来补做。
18、下列行为中属于不恰当的惩罚的是()ABCD A.体罚 B.额外作业 C.扣分
D.辱骂学生
19、考量学生有效学习的三个指标是()ABD A.时间 B.结果 C.内容 D.体验
20、评课的具体内容有()ABC A.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B.从教学内容上分析 C.从教学程序上分析 D.从教学人员上分析
三、判断题(请在“对”或“错”选项前点选,每题1分,20题,共20分)
1、课堂导入就是创设课堂情境。错 对 错
2、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 对 错
3、讲授是一种单向性的信息流动,应被互动型的教学方法取代。错 对 错
4、讲授即注入式教学。错 对 错
5、教师对学生的观察是随时随地的,具有
灵活性的特点,因此进行课堂观察无须做预先的准备。对 对 错
6、教师对学生的观察是随时随地的,具有灵活性的特点,因此进行课堂观察无须做预先的准备。错 对 错
7、要实现提问设计的高效性,可使一个提问包含两种或多种目的。对 对 错
8、负有不同目的的提问,其难易要求不同。对 对 错
9、板书与讲授结合,其方式皆是先板书后讲授。错 对 错
10、教学中,对难度较大的概念、公式等应先讲解后板书。错 对 错
11、在选择演示素材时,教师应尽量选取最具刺激效果的内容素材。错 对 错
12、所谓演示适时是指演示的时间要在恰当的时候进行。对 对 错
13、有效的强化一定有利于学生的发展。错 对 错
14、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应尽可能频繁地运用强化,尤其是外部强化。错 对 错
15、讲评作业时要把全部作业都讲完。错 对 错
16、课堂教学的归纳总结只能由教师来做。错 对 错
17、教师不应该把布置额外作业作为惩罚。对 对 错
18、体罚可以教会学生怎样表现恰当的行为。错 对 错
19、评课时只要遵循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即可。错 对 错
20、教师的教学思路侧重教法设计,课堂结构侧重教材处理。错 对 错
试题3
一、单选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分)
1、关于导入与情境创设,错误的说法是()D A.导入是课堂教学之初的教学行为,情境创设则可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B.导入方式有情境化的,也有非情境化的 C.现代教学观强调知识的情境化,因此情境
创设是导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
D.导入的方式虽多,但都属于情境创设
2、教师直接采用课本上与内容相关的有趣故事来进行课堂导入,学生却因为熟悉故事而提不起兴趣。这种导入误区属于()C A.模糊了导入的目的性 B.未考虑到具体学科的特点 C.忽视了导入的有效性 D.千篇一律,生搬硬套
3、关于课堂导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要把导入与整个教学过程综合起来考虑 B.避免使用直接导入法 C.形式要多种多样 D.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4、有效导入的基本原则是()D A.趣味性 新颖性 规范性
B.规范性 针对性 新颖性 C.趣味性 针对性 规范性
D.趣味性 针对性 新颖性
5、下列关于讲授使用范围的描述,不恰当的是()B
A.讲授适宜教授与事实有关的知识 B.讲授适宜于思维灵活的学生
C.讲授适宜于思路清晰又能驾驭语言技巧的教师
D.讲授比较适合班级规模大、教学人员相对不足的场合6、讲授的语言包括()D A.教学口语和文字语言 B.教学口语和教案语言 C.教案语言和体态语言 D.教学口语和体态语言
7、有位历史教师讲鸦片战争,分析鸦片输入对我国的危害时,将其概括为“鸦片输入,使我国国贫、民穷、兵弱。”这体现了讲授语言的()C A.流畅性 B.生动形象性 C.精确性 D.情感性
8、讲授语言应做到形美和意美,下列内容中不属于语言“意美”的是()B A.语言的精确性 B.语言的流畅性 C.语言的生动形象性 D.语言的情感性
9、关于教师倾听的意义,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C A.使师生的生命敞开 B.建立对话的师生关系 C.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控 D.促进学生健全的精神世界
10、教师在倾听学生时,可以采用积极倾听方式中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深化自己的观点或重申自己的主张。A A.提问
B.关键词重复 C.反馈性陈述 D.支持性陈述
11、教师在倾听学生时,运用“我明白„„”“很有趣„„”等短语鼓励学生继续下去,这属于积极倾听方式中的()D A.提问
B.关键词重复 C.反馈性陈述 D.支持性陈述
12、教师在倾听学生时,给予学生一定的回应和适当的建议。这体现了提高教师倾听技能基本原则中的()D A.耐心等待 B.善于理解 C.真诚赏识 D.热情参与
13、下列发问行为,不恰当的做法是()B A.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之时发问
B.倾向于把问题分配给前面和中间的学生
C.在提问之前适当停顿,并配以适当的引导语
D.发问时语言清晰、简单,尽量一次到位,避免复述
14、教师就一个问题分别向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生提问的理答方式称为()D A.回问 B.提示 C.延伸 D.转引
15、教师在随后的教学中用到学生前面提供的正确结论,或者教师对学生提供的正确答案做进一步的发挥。这种理答方式称为()C
A.提示 B.转引 C.延伸 D.回问
16、教师提问之后,学生虽然提供了正确答案,但提供的答案不够深入,或者不够详细,或者不够规范时,适宜的理答方式是()A A.探究 B.提示 C.延伸 D.转引
17、讲课之前,为了学好新课出几道思考题、过渡题、准备题等让学生去看书,这种讲课前的随堂板书重在()B A.展示中心 B.指引思路 C.强化整体 D.提示结构
18、如果要巧妙引入新课,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新知,往往采取()A A.先讲后书 B.先书后讲 C.边讲边书 D.不一定
19、重在强化整体的板书一般是在()C A.讲课之前 B.讲课之中 C.讲完之后 D.不一定
20、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把板书有机地、和谐地融入教学过程,与其他教学手段构成一个协调的系统。这体现的是板书的()D A.规范性原则 B.针对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时效性原则
21、教师的操作要规范、正确,这反映了课堂演示的()原则B A.科学性原则 B.规范性原则 C.正确性原则 D.目的性原则
22、演示所反映的内容必须是真实科学的,所提供的感性材料一定要准确,这反映了课堂演示的()原则A A.科学性原则 B.目的性原则 C.真实性原则 D.规范性原则
23、演示必须服务于教学目的,不能单纯为演示而演示,这反映了课堂演示的()原则B A.科学性原则 B.目的性原则 C.规范性原则 D.安全性原则
24、下列有关实验演示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A.它是在课堂上进行的、密切配合讲授内容的实验
B.它主要由教师指导学生操作 C.它要求装置比较复杂、效果直观
D.它是在实验室中进行的25、在课堂教学的感性认识阶段,教师应该采取的强化方式是()A A.即时强化 B.滞后强化 C.延时强化 D.推迟强化
26、对于学生而言,最好的强化物就是()A
A.自己挑选的强化物 B.同学为其挑选的强化物 C.教师为其挑选的强化物 D.家长为其挑选的强化物
27、下列强化中,偏重于结果的是()B A.间隔强化 B.比例强化 C.连续强化 D.偶尔强化
28、下列强化中,哪种强化所花时间少,但是行为减退快?()A A.连续强化 B.间歇强化 C.变化比例强化 D.变化间隔强化
29、下列作业批改符号中,用于表示学生的解题思路有问题的是()A A.? B.?!C.…… D.﹏﹏
30、“你将某某部分的知识重新梳理一下,你会发现其中的„„”这样的评语属于()C
A.期盼性评语 B.激励性评语 C.建议性评语 D.针对性评语
31、“你的解法很具有创造性,说明你具有创造潜力”这样的评语属于()B A.期盼性评语 B.激励性评语 C.建议性评语 D.针对性评语
32、在学习内容相对完整的阶段结束时安排的作业一般是()D A.预习型作业 B.巩固型作业 C.拓展型作业 D.综合型作业
33、下列内容中属于无效信息的是()B A.马上停下来 B.放学后写写作业
C.上体育课时请换上运动服 D.现在去做作业
34、下列内容中属于有效信息的是()B A.请尽量准时来上课,好吗? B.现在,你必须写出你的学习计划 C.放学后看看书
D.我不喜欢你的态度
35、小明上课时随意讲话,李老师布置其写5遍的“我不再扰乱课堂”,这种行为属于()A A.有效惩罚 B.无效惩罚 C.体罚
D.额外作业
36、如果一个学生误用了材料,那么最恰当的惩罚方式就是()C A.罚站 B.写检讨
C.不让其继续使用该材料 D.继续让其使用该材料
37、评课的最终目的是()A A.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B.改进教学过程
C.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D.评出优秀的教师
38、教师在长期教学工作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定的、个性化的教学艺术可以称为()。C A.教学个性 B.教学特征 C.教学风格 D.教学魅力
39、评课中对于教学内容的呈现首先要求的是()D A.思想性 B.工具性 C.严谨性 D.科学性
40、对课堂教学的综合评价往往应用评课的()含义。C A.评论 B.研究 C.评价 D.观摩
二、多选题(多选少选都不给分,每题2分,20题,共计40分)
1、组织指引是课堂教学导入的内容构成之一,它具体体现为()CD A.引起学生的注意 B.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C.给学生指明学习任务 D.提出学习进行的方法
2、一般而言,课堂教学的导入由()几个内容构成。ABCD A.引起注意 B.激起动机 C.组织指引 D.建立联系
3、讲授的局限有()ABC A.容易使学生产生假知,从而导致知识与能力的脱节
B.容易使学生产生依赖和期待心理,从而抑制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C.在班级教学中,讲授主要面向全体,难以照顾个体差异
D.讲授导致注入式教学
4、讲授的优点有()ABCD A.教师具有较充分的主动性,有利于教学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B.能使教师在较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向学生传授丰富的知识
C.有利于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准确地掌握知识,并保持知识的系统性
D.便于教师结合知识的传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5、下列关于教师观察与条件性知识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CD A.条件性知识为教师的观察和反思提供了教育学理解的视角
B.教师观察技能的提高主要靠经验积累,条件性知识在这方面的作用不大
C.教师的条件性知识越充分,观察的效果可能会越好
D.相关的条件性知识与课堂观察结合后,可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
6、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观察技能,可从()几方面入手。ABCD A.具备相关的条件性知识 B.培养强烈的观察动机 C.注意发挥多种感官的作用 D.及时撰写观察记录
7、问题清晰明了是良好问题的特点之一,其具体体现是()CD A.难易适度 B.角度新颖 C.范围明确
D.表述简洁、准确,通俗易懂
8、提问是中间有学生行为介入的间断的系列行为,“问答行为链”的“链节点”主要有()ABCD A.组织
B.诱导 C.回答 D.反应
9、板书的概括功能表现为()ABC A.板书紧扣课文
B.关键词的概括赋予根据 C.精练恰当
D.语言具体形象
10、板书的功能有()ABCD A.概括功能 B.美育功能 C.互动功能 D.示范功能
11、下列做法中,属于把演示与讲解相结合的有()ABC
A.用直观手段辅助讲解 B.利用语言指导学生的观察 C.引导学生自己得出观察的结论 D.E.引导学生观察,然后教师帮助学生归纳出结论
12、为了发挥教学演示的作用,教师在演示时要遵守和注意()ABD A.演示要和语言讲解结合 B.演示要适度
C.演示要选择最刺激的素材 D.演示要适时
13、在运用强化技能时要注意()ABC A.准确判断学生的认识或行为是否符合目标要求
B.要确保学生正确理解教师的意图 C.要选择恰当的强化物 D.强化要有普遍性
14、下列行为中属于消极强化的有()ABD A.课后留下来 B.不准坐下 C.竖大拇指
D.不准自由活动
15、教师的作业批改时要做到()ABCD A.及时批改 B.选择批改形式 C.讲评作业
D.作业批改记录
16、作业的设计一般包括的环节有()ABCD A.研究教材 B.确定作业内容 C.选择作业形式 D.明了作业的实施
17、下列行为中是无效做法的有()AB A.给好学生优待
B.劝说体育教师让不合格的学生体育成绩合格 C.D.学生上课迟到时,按照规定处理
E.当学生没有完成作业时,要求其课后留下来补做。
18、下列行为中属于不恰当的惩罚的是()ABCD A.体罚 B.额外作业 C.扣分
D.辱骂学生
19、考量学生有效学习的三个指标是()ABD A.时间 B.结果 C.内容 D.体验
20、评课的具体内容有()ABC A.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B.从教学内容上分析 C.从教学程序上分析 D.从教学人员上分析
三、判断题(请在“对”或“错”选项前点选,每题1分,20题,共20分)
1、课堂导入就是创设课堂情境。错
对 错
2、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 对 错
3、讲授是一种单向性的信息流动,应被互动型的教学方法取代。错 对 错
4、讲授即注入式教学。错 对 错
5、教师对学生的观察是随时随地的,具有灵活性的特点,因此进行课堂观察无须做预先的准备。对 对 错
6、教师对学生的观察是随时随地的,具有灵活性的特点,因此进行课堂观察无须做预先的准备。错 对 错
7、要实现提问设计的高效性,可使一个提问包含两种或多种目的。对 对 错
8、负有不同目的的提问,其难易要求不同。对 对 错
9、板书与讲授结合,其方式皆是先板书后讲授。错 对 错
10、教学中,对难度较大的概念、公式等应先讲解后板书。错 对 错
11、在选择演示素材时,教师应尽量选取最具刺激效果的内容素材。错 对 错
12、所谓演示适时是指演示的时间要在恰当的时候进行。对 对 错
13、有效的强化一定有利于学生的发展。错 对 错
14、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应尽可能频繁地运用强化,尤其是外部强化。错 对 错
15、讲评作业时要把全部作业都讲完。错 对 错
16、课堂教学的归纳总结只能由教师来做。错 对 错
17、教师不应该把布置额外作业作为惩罚。对 对 错
18、体罚可以教会学生怎样表现恰当的行为。错 对 错
19、评课时只要遵循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即可。错
对 错
20、教师的教学思路侧重教法设计,课堂结构侧重教材处理。错 对 错
试题4
一、单选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分)
1、关于导入与情境创设,错误的说法是()D
A.导入是课堂教学之初的教学行为,情境创设则可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B.导入方式有情境化的,也有非情境化的 C.现代教学观强调知识的情境化,因此情境创设是导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
D.导入的方式虽多,但都属于情境创设
2、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导入的功能的是()B
A.激发学习兴趣
B.发展学生的自控能力 C.引起对所学课题的关注
D.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
3、有效导入的基本原则是()D A.趣味性 新颖性 规范性
B.规范性 针对性 新颖性 C.趣味性 针对性 规范性
D.趣味性 针对性 新颖性
4、在教学《谈笑》一文时,教师叫了四位笑的表情不一,但乐于表演的学生站在讲台上,要求其他的学生观察他们的面部表情。这种导入方法称为()B A.事例导入 B.表演导入 C.实验导入 D.经验导入
5、下列关于讲授使用范围的描述,不恰当的是()B
A.讲授适宜教授与事实有关的知识 B.讲授适宜于思维灵活的学生
C.讲授适宜于思路清晰又能驾驭语言技巧的教师
D.讲授比较适合班级规模大、教学人员相对不足的场合6、讲授语言应做到形美和意美,下列内容中不属于语言“意美”的是()B A.语言的精确性 B.语言的流畅性 C.语言的生动形象性 D.语言的情感性
7、讲授的语言包括()D A.教学口语和文字语言 B.教学口语和教案语言 C.教案语言和体态语言 D.教学口语和体态语言
8、讲授的主体是讲授内容的充分展开。在讲授的主体里面,可供选择的两种方式是()A A.原理中心式和问题中心式 B.叙述式和描述式 C.解析式和解答式
D.讨论归纳式和比较对照式
9、教师在倾听学生时,给予学生一定的回应和适当的建议。这体现了提高教师倾听技能基本原则中的()D A.耐心等待 B.善于理解 C.真诚赏识 D.热情参与
10、课堂观察的目的是为了改进课堂教学,教师不能仅满足于看到了什么,还要进一步对所看到的问题进行深度的思考。这反映的是课堂观察的()C A.客观性原则 B.同步性原则 C.反省性原则 D.全面性原则
11、教师要对课堂保持高度敏感,以便教师在事情发生的瞬间给予关注。这体现的是课堂观察的()B A.同步性原则 B.即时性原则 C.客观性原则 D.全面性原则
12、教师观察的对象为()C A.只是学生 B.只是教师本人 C.学生和教师本人 D.教学过程
13、不管是教师向学生提问还是学生回答问题或质疑,都可以给学生提供参与讨论、发表意见、锻炼语言表达的机会。这属于提问功能中的()D
A.激发学习动机,集中注意力 B.提示学习重点 C.启发学生思维
D.培养学生参与能力
14、教师恰当理答的前提是()A A.认真倾听 B.适当停顿 C.精心设计问题 D.恰当分配问题
15、教师恰当理答的基本原则是()D A.认真倾听 B.耐心等待 C.善于理解
D.尽可能引导学生自己深入理解问题并找到答案,让学生体验到成功
16、教师就一个问题分别向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生提问的理答方式称为()D A.回问 B.提示 C.延伸 D.转引
17、()反映教学内容中有关诠释性、延伸性信息,提示有关零散的知识,一般随教学进程的发展随写随擦或择要保留。A A.辅助板书 B.系统板书 C.基本板书 D.主板书
18、重在强化整体的板书一般是在()C A.讲课之前 B.讲课之中 C.讲完之后 D.不一定
19、下列内容,不属于板书的语言要求的是()C A.准确 B.简洁 C.完整 D.生动
20、()是以文字表述为主,并用线条、数字或符号把文字组成一个框架,表现事物的结构、顺序、过程等的板书形式。C A.综合式板书 B.表格式板书 C.线条式板书 D.图形示意法
21、教师的操作要规范、正确,这反映了课堂演示的()原则B A.科学性原则 B.规范性原则 C.正确性原则 D.目的性原则
22、演示技能的核心要素是()。A A.演示媒体 B.教师 C.学生
D.演示内容
23、使用幻灯、投影演示时的错误做法是()。C A.提供色彩鲜明的画面
B.把靠近银幕的窗户遮挡起来 C.频繁地使用演示 D.演示时间不会太长
24、下列有关实验演示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A.它是在课堂上进行的、密切配合讲授内容的实验
B.它主要由教师指导学生操作 C.它要求装置比较复杂、效果直观 D.它是在实验室中进行的25、使用体势语强化的正确做法有()B A.教师用手指着学生
B.教师适度地轻拍学生的肩膀 C.教师用手指敲桌子 D.教师用力关门
26、巩固技能涉及的教师引导行为一般发生在()C
A.学生的尝试活动过程中 B.学生的尝试活动之后
C.学生对学习材料有了初步学习之后 D.学生完全掌握了学习材料之后
27、由学生通过亲自画图以巩固所学知识的做法属于()D A.复述式巩固 B.问答式巩固 C.板演操作式巩固 D.图像式巩固
28、学期结束时的巩固通常通过()进行B A.引导性复习B.专设复习课 C.局部复习
D.完成课外作业
29、作业设计时要求作业的观点、内容、表达方式必须正确,这体现了作业设计的()原则A
A.科学性原则 B.针对性原则 C.适度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30、“你的解法很具有创造性,说明你具有创造潜力”这样的评语属于()B A.期盼性评语 B.激励性评语 C.建议性评语 D.针对性评语
31、作业设计时要求把握好数量限度和难易程度,这体现了作业设计的()原则C A.科学性原则 B.针对性原则 C.适度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32、日常教学中最经常使用的作业类型是()B A.预习型作业 B.巩固型作业 C.拓展型作业 D.综合型作业
33、如果必须进行惩罚,教师应该把惩罚同()联系起来。A A.学生的错误行为 B.学生的人品 C.学生的同学
D.学生的家庭环境
34、张老师的班级看起来是自己在运转,他把他的大部分时间花在教学上而非纪律管理上,当学生上课时比较吵闹时,他一个简单的提醒即可解决问题。以上所描述的课堂类型是()D A.无法应对型 B.贿赂学生型 C.铁腕手段型 D.与学生合作型
35、一般来说,惩罚只适用于()A A.学生反复发生的不良行为 B.学生偶尔发生的不良行为
C.学生偶尔发生但是很严重的行为
D.学生所有的不良行为
36、教师如果不想让学生打断自己的讲话,他应该说()A
A.某某,请你别插嘴 B.你没看到我在忙吗? C.你嗓子有毛病了吗? D.你怎么这么不长记性
37、教师在长期教学工作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定的、个性化的教学艺术可以称为()。C A.教学个性 B.教学特征 C.教学风格 D.教学魅力
38、评课是()的继续。A A.听课 B.说课 C.上课 D.备课
39、说课的重点部分是()A A.说教学程序 B.说教法 C.说学情 D.说教材
40、对课堂教学的综合评价往往应用评课的()含义。C A.评论 B.研究 C.评价 D.观摩
二、多选题(多选少选都不给分,每题2分,20题,共计40分)
1、有效导入的基本原则是()ABC A.趣味性
B.针对性 C.新颖性
D.规范性
2、课堂导入时,错误的做法是()ABC A.忽略学生的反应
B.忽视了导入的有效性 C.模糊了导入的目的性 D.形式多种多样
3、讲授的局限有()ABC A.容易使学生产生假知,从而导致知识与能力的脱节
B.容易使学生产生依赖和期待心理,从而抑制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C.在班级教学中,讲授主要面向全体,难以照顾个体差异
D.讲授导致注入式教学
4、讲授的基本形式包括()ABCD A.讲述 B.讲解 C.讲读
D.讲演
5、下列关于教师观察与条件性知识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CD A.条件性知识为教师的观察和反思提供了教育学理解的视角
B.教师观察技能的提高主要靠经验积累,条件性知识在这方面的作用不大
C.教师的条件性知识越充分,观察的效果可能会越好
D.相关的条件性知识与课堂观察结合后,可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
6、课堂观察的策略有()ABCD A.扫视 B.注视 C.环视 D.巡视
7、提问是中间有学生行为介入的间断的系列行为,“问答行为链”的“链节点”主要有()ABCD A.组织 B.诱导 C.回答 D.反应
8、问题清晰明了是良好问题的特点之一,其具体体现是()CD A.难易适度 B.角度新颖 C.范围明确
D.表述简洁、准确,通俗易懂
9、板书的概括功能表现为()ABC A.板书紧扣课文
B.关键词的概括赋予根据 C.精练恰当
D.语言具体形象
10、教学板书的形式有()BCD A.展示 B.板书 C.板演 D.板画
11、下列媒体中属于单向表象媒体的是()。BC A.录像 B.幻灯片 C.电视 D.录音
12、为了发挥教学演示的作用,教师在演示时要遵守和注意()ABD A.演示要和语言讲解结合 B.演示要适度
C.演示要选择最刺激的素材 D.演示要适时
13、下列行为中属于消极强化的有()ABD A.课后留下来 B.不准坐下 C.竖大拇指
D.不准自由活动
14、下列行为中属于积极强化的有()ABC A.奖励学生喜爱的书籍 B.教师的微笑 C.口头夸奖 D.承诺学生如果他及时交作业就不用罚抄作业
15、结课的主要构成有()ABC A.简单回忆 B.提示要点 C.巩固练习D.适时反馈
16、按照作业的功能可以把作业分成()AC A.预习型作业 B.实践作业 C.巩固型作业 D.阅读作业
17、教师在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纠正时应该避免的行为有()ABC A.进行反问或没有意义的诘问 B.不必要的威胁
C.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唠唠叨叨 D.提醒学生应该遵守的规则
18、教师组织教学的过程就是对课堂中的()进行有机协调。ABCD A.学生 B.教学活动 C.教学媒体 D.教师
19、评课的具体内容有()ABC A.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B.从教学内容上分析 C.从教学程序上分析 D.从教学人员上分析
20、说教学程序时应关注()ABC A.教学教具准备 B.设计思路 C.教学流程 D.教学方法
三、判断题(请在“对”或“错”选项前点选,每题1分,20题,共20分)
1、在课堂教学中,设疑导入比直接导入好。
错
对 错
2、课堂导入就是创设课堂情境。错 对 错
3、讲授是一种单向性的信息流动,应被互动型的教学方法取代。错 对 错
4、讲授以口头语言形式为主。对 对 错
5、教师观察的对象是学生,不包括教师本人。错 对 错
6、教师对学生的观察是随时随地的,具有灵活性的特点,因此进行课堂观察无须做预先的准备。对 对 错
7、课堂提问无须预先设计。错 对 错
8、提问是一种师生互动行为,比单向信息流动的讲授更适合教学。错 对 错
9、教学中,对难度较大的概念、公式等应先讲解后板书。错 对 错
10、板书与讲授结合,其方式皆是先板书后讲授。错 对 错
11、所谓演示适时是指演示的时间要在恰当的时候进行。对 对 错
12、教师在演示前不需要向学生说明要观察什么。错 对 错
13、有效的强化一定有利于学生的发展。错 对 错
14、强化技能的运用目的是促进学生理解、回忆学习材料。错 对 错
15、课堂教学的归纳总结只能由教师来做。错 对 错
16、讲评作业时要把全部作业都讲完。错 对 错
17、教师不应该把布置额外作业作为惩罚。对 对 错
18、为了树立教师的威信,教师应该尽可能地使用惩罚。错 对 错
19、评课时只要遵循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即可。错 对
错
20、对于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不可能形成普遍性的评价模式。对 对 错
试题5
一、单选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分)
1、教师用简洁明快的叙述或设问,直接把新旧知识的冲突展现在学生面前,以引起学习动机。这种导入方法是()A A.直接导入 B.设疑导入 C.悬念导入
D.旧知识导入
2、有效导入的基本原则是()D A.趣味性 新颖性 规范性
B.规范性 针对性 新颖性 C.趣味性 针对性 规范性
D.趣味性 针对性 新颖性
3、以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教师通过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讲解、谈话或提问引起回忆,从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导入方法是()C A.直观导入 B.事例导入
C.经验导入 D.直接导入
4、下列导入方法中,不能预先进行设计的是()B A.悬念导入
B.随机事件的导入
C.事例导入
D.表演导入
5、讲授的语言包括()D A.教学口语和文字语言 B.教学口语和教案语言 C.教案语言和体态语言 D.教学口语和体态语言
6、有位历史教师讲鸦片战争,分析鸦片输入对我国的危害时,将其概括为“鸦片输入,使我国国贫、民穷、兵弱。”这体现了讲授语言的()C A.流畅性 B.生动形象性 C.精确性 D.情感性
7、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叙述、描绘所要讲的知识内容。这是讲授方式中的()A A.讲述 B.讲解 C.讲读
D.讲演
8、下列内容,不属于讲授的特点的是()C A.教师具有较充分的主动性 B.信息传播方向具有单向性 C.是一种师生互动行为
D.在时间上是一种最经济的方法
9、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动地和单个学生发生目光接触,这是运用课堂观察的()策略。A A.注视 B.环视 C.扫视 D.巡视
10、教师在倾听学生时,运用“我明白„„”“很有趣„„”等短语鼓励学生继续下去,这属于积极倾听方式中的()D A.提问
B.关键词重复 C.反馈性陈述 D.支持性陈述
11、“教师打开了一只耳朵,接纳学生的声音,但却让它从另一只耳朵悄然流出,未能让这声音在自己的内心之湖激起任何涟漪,未能使教师的言行和态度发生任何与这倾听有关的改变。”这属于教师“失聪”表现形式中的()C
A.拒绝倾听 B.片面地倾听 C.虚假地倾听 D.错误地倾听
12、教师和每个学生的空间距离不一样,观察的准确性也就不同。为收集到来自学生更为准确的反馈信息,这需要教师课堂观察时采用()策略。D A.扫视 B.环视 C.注视 D.巡视
13、教师恰当理答的基本原则是()D A.认真倾听 B.耐心等待 C.善于理解
D.尽可能引导学生自己深入理解问题并找到答案,让学生体验到成功
14、教师通过合适的提问,能够引起学生对“盲点”内容的重视和注意。这属于提问功能中的()B
A.激发学习动机,集中注意力 B.提示学习重点 C.启发学生思维
D.培养学生参与能力
15、“引起‘代沟’的原因是什么?”这种提问属于()C A.理解水平的提问 B.应用水平的提问 C.分析水平的提问 D.综合水平的提问
16、不管是教师向学生提问还是学生回答问题或质疑,都可以给学生提供参与讨论、发表意见、锻炼语言表达的机会。这属于提问功能中的()D
A.激发学习动机,集中注意力 B.提示学习重点 C.启发学生思维 D.培养学生参与能力
17、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把板书有机地、和谐地融入教学过程,与其他教学手段构成一个协调的系统。这体现的是板书的()D A.规范性原则 B.针对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时效性原则
18、以讲授内容的内在联系为线索,以大小不同的标号,按教学内容本身的层次含义标出相应的语句,以此体现教学信息的结构体系。这属于板书类型中的()A A.提纲式板书 B.综合式板书 C.表格式板书 D.线条式板书
19、下列内容中,属于板书内容美的是()B A.板书的规范美 B.语言的精练美 C.板书的结构美 D.板书的色彩美
20、教师在黑板上画各种图形、符号和表格等,这是()形式的教学板书。D A.展示 B.板书 C.板演 D.板画
21、下列媒体中属于单向表象媒体的是()。C A.录像 B.反馈板 C.幻灯片 D.录音
22、使用幻灯、投影演示时的错误做法是()。C A.提供色彩鲜明的画面
B.把靠近银幕的窗户遮挡起来 C.频繁地使用演示 D.演示时间不会太长
23、演示必须服务于教学目的,不能单纯为演示而演示,这反映了课堂演示的()原则B
A.科学性原则 B.目的性原则 C.规范性原则 D.安全性原则
24、下列媒体中属于双向表象媒体的是()A
A.录像 B.幻灯片 C.电视 D.电影
25、有的学生犯了小错误,如果教师不公开批评他,而是用信任的眼光注视他,他很快就改正了。这样做是利用了强化的()功能C
A.激励功能 B.维持功能 C.促进功能 D.巩固功能
26、由学生通过亲自画图以巩固所学知识的做法属于()D A.复述式巩固 B.问答式巩固 C.板演操作式巩固 D.图像式巩固
27、学期结束时的巩固通常通过()进行B A.引导性复习B.专设复习课 C.局部复习
D.完成课外作业
28、对在教学活动中有良好表现的学生,允许他们听他们喜欢的音乐。这样的强化是()C A.练习强化 B.替代强化 C.活动强化 D.物质强化
29、作业设计时要求作业应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程度来选择,这体现了作业设计的()原则B A.科学性原则 B.针对性原则 C.适度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30、一般来说,上下两节课的内容或形式具有密切联系或适宜迁移的,最适合的结课方法是()B A.归纳式结课方法悬念式结课方法 B.C.探索式结课方法 D.震颤式结课方法
31、作业设计时要求把握好数量限度和难易程度,这体现了作业设计的()原则C A.科学性原则 B.针对性原则 C.适度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32、下列作业批改符号中,用于表示学生的解题思路有问题的是()A A.? B.?!C.…… D.﹏﹏
33、当学生离教师很近时,教师可以运用()来引起学生的注意。B A.眼光示意 B.触摸 C.教学提问 D.点名
34、李老师的班级嘈杂喧闹,他一直想把班级建设成为一个可控的班集体,但是他从来都没完全成功过。以上所描述的课堂类型是
()A
A.无法应对型 B.贿赂学生型 C.铁腕手段型 D.与学生合作型
35、小明上课时随意讲话,李老师布置其写5遍的“我不再扰乱课堂”,这种行为属于()A
A.有效惩罚 B.无效惩罚 C.体罚
D.额外作业
36、如果一个学生误用了材料,那么最恰当的惩罚方式就是()C A.罚站 B.写检讨
C.不让其继续使用该材料 D.继续让其使用该材料
37、说课的重点部分是()A A.说教学程序 B.说教法 C.说学情 D.说教材
38、对课堂教学的综合评价往往应用评课的()含义。C A.评论 B.研究 C.评价 D.观摩
39、评课中对于教学内容的呈现首先要求的是()D A.思想性 B.工具性 C.严谨性 D.科学性
40、说学情,主要是说()A A.学生的学习 B.学生的年龄特征 C.学生的家庭
D.学生的身体健康
二、多选题(多选少选都不给分,每题2分,20题,共计40分)
1、导入的功能有()ABCD A.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
B.引起对所学课题的关注 C.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
D.明确学习目的2、组织指引是课堂教学导入的内容构成之一,它具体体现为()CD A.引起学生的注意 B.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C.给学生指明学习任务 D.提出学习进行的方法
3、讲授的局限有()ABC A.容易使学生产生假知,从而导致知识与能力的脱节
B.容易使学生产生依赖和期待心理,从而抑制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C.在班级教学中,讲授主要面向全体,难以照顾个体差异
D.讲授导致注入式教学
4、教师的体态语言包括()ABCD A.面部表情 B.眼神 C.身体姿态 D.仪表
5、提高教师倾听技能的基本原则是()ABCD A.耐心等待 B.善于理解 C.真诚赏识 D.热情参与
6、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观察技能,可从()几方面入手。ABCD A.具备相关的条件性知识
B.培养强烈的观察动机 C.注意发挥多种感官的作用 D.及时撰写观察记录
7、使用转引理答方式的好处有()BC A.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B.实现课堂内学生之间观点与经验的共享 C.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态度和交流的能力
D.对学生是一种含蓄而有效的奖励手段
8、根据教学提问的内部结构分类,提问的类型有()ABCD A.总分式提问 B.台阶式提问 C.连环式提问 D.插入式提问
9、教学板书的形式有()BCD A.展示 B.板书 C.板演 D.板画
10、板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有()ABCD A.规范性原则 B.针对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时效性原则
11、下列做法中,属于把演示与讲解相结合的有()ABC
A.用直观手段辅助讲解 B.利用语言指导学生的观察 C.引导学生自己得出观察的结论 D.E.引导学生观察,然后教师帮助学生归纳出结论
12、课堂演示要遵循的原则有()ABD A.目的性原则 B.科学性原则 C.方向性原则 D.规范性原则
13、强化的功能有()ABC A.激励功能 B.维持功能 C.促进功能 D.导向功能
14、在运用强化技能时要注意()ABC A.准确判断学生的认识或行为是否符合目标要求
B.要确保学生正确理解教师的意图 C.要选择恰当的强化物 D.强化要有普遍性
15、按照完成作业的时间可以把作业分成()ABD A.即时作业 B.短时作业 C.间隔作业 D.长时作业
16、归纳式结课方法所要追求的准则有()ABD A.准确
B.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C.以情共鸣 D.明了
17、下列的行为中哪些有助于教师成为成功的课堂管理者()。ABCD A.赢得学生的尊重和青睐 B.坚持不懈并值得学生信赖 C.承担确保学生的学习责任 D.重视并喜欢学习
18、一项好的课堂规则必须满足的要求有()。ABCD A.合理性 B.可实施性 C.一致性 D.灵活性
19、说课一般要求从()几个层次上分析教学目标。ABCD A.理解 B.识记 C.掌握 D.应用
20、评课的具体内容有()ABC A.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B.从教学内容上分析 C.从教学程序上分析 D.从教学人员上分析
三、判断题(请在“对”或“错”选项前点选,每题1分,20题,共20分)
1、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 对 错
2、要创设有效的课堂导入,导语的设计需短小精悍,时间过长就会喧宾夺主。对 对 错
3、讲解侧重于说理而不是说事,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理论思维能力。对 对 错
4、讲授比较适合班级规模大一些、教学人员相对不足的场合。对 对 错
5、课堂观察的方法可大体分为划记法和描述法两种。对 对 错
6、划记法是一种实证性的课堂观察方法。对 对 错
7、提问是一种师生互动行为,比单向信息流动的讲授更适合教学。错
对 错
8、提问既指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也指学生向老师质疑。对 对 错
9、板书耽误时间,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应尽量少用。错 对 错
10、课堂板书具有随意性,无须进行设计规划。错 对 错
11、教师使用挂图时,挂图可以在课前就展示给学生观察。错 对 错
12、所谓演示适时是指演示的时间要在恰当的时候进行。对 对 错
13、连续强化通常安排在学生学习的末期。错 对 错
14、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应尽可能频繁地运用强化,尤其是外部强化。错 对 错
15、课堂教学的归纳总结只能由教师来做。错 对 错
16、讲评作业时要把全部作业都讲完。错
对 错
17、体罚可以教会学生怎样表现恰当的行为。错 对 错
18、为了树立教师的威信,教师应该尽可能地使用惩罚。错 对 错
19、对于课堂的观察一般是从教师正式上课那一刻开始。错 对 错
20、评课时只要遵循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即可。错 对 错
试题6
一、单选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分)
1、课堂导入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充满意趣,引导学生不断去研究。这反映了课堂导入的()原则。B A.针对性 B.趣味性
C.新颖性
D.规范性
2、关于直观导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适合于自然科学类内容的教学,人文社会科学类内容的教学则不适合
B.有助于学生在直观感知中生成疑问
C.实物、模型、幻灯、电视等蕴涵的内容必须与新教材有密切的联系
D.观察实物、模型、电视片等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提出问题,指明学生观察中的思考方向,促进他们的思维,为学习新教材做好准备
3、教师用简洁明快的叙述或设问,直接把新旧知识的冲突展现在学生面前,以引起学习动机。这种导入方法是()A A.直接导入 B.设疑导入 C.悬念导入
D.旧知识导入
4、课堂导入不能为了导入而导入,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确定不同的导入方式。这反映了课堂导入的()原则。A A.针对性 B.趣味性
C.新颖性
D.规范性
5、下列关于讲授使用范围的描述,不恰当的是()B A.讲授适宜教授与事实有关的知识 B.讲授适宜于思维灵活的学生
C.讲授适宜于思路清晰又能驾驭语言技巧的教师
D.讲授比较适合班级规模大、教学人员相对不足的场合6、讲授的语言包括()D A.教学口语和文字语言 B.教学口语和教案语言 C.教案语言和体态语言 D.教学口语和体态语言
7、下列行为中,属于讲授运用不当的是()C A.在讲授中,时而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B.与其他方法、技能进行优化组合
C.教师思路清晰又有语言技巧,故而长时间讲授
D.在讲授中注意挖掘教学材料中的教育因素
8、教师对所要讲的知识内容进行解释、说
明、分析、论证的一种讲授方式是()D A.讲述 B.讲读
C.讲演 D.讲解
9、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动地和单个学生发生目光接触,这是运用课堂观察的()策略。A A.注视 B.环视 C.扫视 D.巡视
10、教师在倾听学生时,给予学生一定的回应和适当的建议。这体现了提高教师倾听技能基本原则中的()D A.耐心等待 B.善于理解 C.真诚赏识 D.热情参与
11、课堂观察的目的是为了改进课堂教学,教师不能仅满足于看到了什么,还要进一步对所看到的问题进行深度的思考。这反映的是课堂观察的()C A.客观性原则 B.同步性原则 C.反省性原则 D.全面性原则
12、教师观察的对象为()C A.只是学生 B.只是教师本人 C.学生和教师本人 D.教学过程
13、可用来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以一种新的或有创造性的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关系的提问类型是()C A.理解水平的提问 B.分析水平的提问 C.综合水平的提问 D.评价水平的提问
14、“请把这段古文译成白话文”,这种提问属于()A A.理解水平的提问 B.应用水平的提问 C.分析水平的提问 D.综合水平的提问
15、教师提问之后,学生虽然提供了正确答案,但提供的答案不够深入,或者不够详细,或者不够规范时,适宜的理答方式是()A A.探究 B.提示 C.延伸 D.转引
16、教师恰当理答的前提是()A A.认真倾听 B.适当停顿 C.精心设计问题 D.恰当分配问题
17、()构成了整个课堂板书的骨架,一般保留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C A.辅助板书 B.附属板书 C.系统板书 D.副板书
18、下列内容中,属于板书形式美的是()D A.内容完善 B.语言精练 C.提纲挈领
D.书写规范端正
19、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把板书有机地、和谐地融入教学过程,与其他教学手段构成一个协调的系统。这体现的是板书的()D A.规范性原则 B.针对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时效性原则
20、()反映教学内容中有关诠释性、延伸性信息,提示有关零散的知识,一般随教学进程的发展随写随擦或择要保留。A A.辅助板书 B.系统板书 C.基本板书 D.主板书
21、演示必须服务于教学目的,不能单纯为演示而演示,这反映了课堂演示的()原则B
A.科学性原则 B.目的性原则 C.规范性原则 D.安全性原则
22、演示技能的核心要素是()。A A.演示媒体 B.教师 C.学生
D.演示内容
23、下列媒体中属于单向表象媒体的是()。C
A.录像 B.反馈板 C.幻灯片 D.录音
24、媒体演示的重点是()。B A.介绍媒体 B.指导观察 C.提示要点 D.心理准备
25、对在教学活动中有良好表现的学生,允许他们听他们喜欢的音乐。这样的强化是()C
A.练习强化 B.替代强化 C.活动强化 D.物质强化
26、单元教学后的巩固通常通过()进行C A.引导性复习B.局部复习C.专设复习课 D.完成课外作业
27、对于学生而言,最好的强化物就是()A A.自己挑选的强化物 B.同学为其挑选的强化物 C.教师为其挑选的强化物 D.家长为其挑选的强化物
28、强化技能涉及的教师引导行为一般发生在()A A.学生的尝试活动过程中 B.学生的尝试活动之前
C.学生对学习材料有了初步学习之后 D.学生完全掌握了学习材料之后
29、教师利用课堂教学的结束环节,提出问题,引导和鼓励学生把所学知识向课外延伸。这样的结课方法是()C A.归纳式结课方法 B.悬念式结课方法 C.探索式结课方法 D.震颤式结课方法
30、作业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发展的可能空间,这体现了作业设计的()原则D A.科学性原则 B.针对性原则 C.适度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31、不强调结课的形式技巧,讲究的是课堂教学进程和时间的精心设计,自然而然,一气呵成。以上描述的结课方法是()C A.归纳式结课方法 B.回应式结课方法 C.自然式结课方法 D.震颤式结课方法
32、结课中的练习题设计讲究()C
A.多练 B.勤练 C.巧练 D.少练
33、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时应注意信息的中心是()C A.学生本人 B.教师本人 C.学生的行为 D.教师的行为
34、如果一个学生误用了材料,那么最恰当的惩罚方式就是()C A.罚站 B.写检讨
C.不让其继续使用该材料 D.继续让其使用该材料
35、如果必须进行惩罚,教师应该把惩罚同()联系起来。A A.学生的错误行为 B.学生的人品 C.学生的同学
D.学生的家庭环境
36、李老师的班级嘈杂喧闹,他一直想把班级建设成为一个可控的班集体,但是他从来都没完全成功过。以上所描述的课堂类型是()A
A.无法应对型 B.贿赂学生型 C.铁腕手段型 D.与学生合作型
37、说课的重点部分是()A A.说教学程序 B.说教法 C.说学情 D.说教材
38、对教师上的课进行分析评论,检查教学质量,总结经验。这样的行为被称为()C A.听课 B.说课 C.评课 D.备课
39、教师在长期教学工作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定的、个性化的教学艺术可以称为()。C A.教学个性 B.教学特征 C.教学风格 D.教学魅力
40、说学情,主要是说()A A.学生的学习B.学生的年龄特征 C.学生的家庭
D.学生的身体健康
二、多选题(多选少选都不给分,每题2分,20题,共计40分)
1、组织指引是课堂教学导入的内容构成之一,它具体体现为()CD A.引起学生的注意 B.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C.给学生指明学习任务 D.提出学习进行的方法
2、一般而言,课堂教学的导入由()几个内容构成。ABCD A.引起注意 B.激起动机 C.组织指引 D.建立联系
3、讲授的基本形式包括()ABCD A.讲述 B.讲解 C.讲读
D.讲演
4、讲授的组成部分包括()ACD A.导论 B.背课 C.主体 D.结论
5、课堂观察的策略有()ABCD A.扫视 B.注视 C.环视 D.巡视
6、下列关于教师观察与条件性知识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CD
A.条件性知识为教师的观察和反思提供了教育学理解的视角
B.教师观察技能的提高主要靠经验积累,条件性知识在这方面的作用不大
C.教师的条件性知识越充分,观察的效果可能会越好
D.相关的条件性知识与课堂观察结合后,可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
7、根据教学提问的内部结构分类,提问的类型有()ABCD A.总分式提问 B.台阶式提问 C.连环式提问 D.插入式提问
8、采用提示理答方式,提示的方法大致有()ABCD
A.提供或缩小学生的思考范围 B.教师引出部分答案 C.指明思考的方向
D.提供与问题答案相关的旧知识
9、板书的概括功能表现为()ABC A.板书紧扣课文
B.关键词的概括赋予根据 C.精练恰当
D.语言具体形象
10、教学板书的形式有()BCD A.展示 B.板书 C.板演 D.板画
11、按照卡耐基培训中心对演示过程的概括,一个完整的演示基本上包括有()。ABCD A.规划 B.准备 C.练习D.发表
12、课堂演示要遵循的原则有()ABD A.目的性原则 B.科学性原则 C.方向性原则 D.规范性原则
13、下列行为中属于消极强化的有()ABD A.课后留下来 B.不准坐下 C.竖大拇指
D.不准自由活动
14、在运用巩固技能时需要注意的是()ABCD A.为巩固创造必要前提 B.突出重点知识 C.巩固方法要多样化
D.及时巩固和经常巩固相结合15、教师的作业批改时要做到()ABCD A.及时批改 B.选择批改形式 C.讲评作业
D.作业批改记录
16、结课的主要构成有()ABC A.简单回忆 B.提示要点 C.巩固练习D.适时反馈
17、下列行为中属于不恰当的惩罚的是()ABCD A.体罚 B.额外作业 C.扣分
D.辱骂学生
18、下列行为中是无效做法的有()AB A.给好学生优待
B.劝说体育教师让不合格的学生体育成绩合格 C.D.学生上课迟到时,按照规定处理
E.当学生没有完成作业时,要求其课后留下来补做。
19、说教学程序时应关注()ABC A.教学教具准备 B.设计思路 C.教学流程 D.教学方法
20、教学目标的主要来源有()ABC A.学生的学习需求 B.学生的现实生活 C.教材的学习素材 D.教师的生活
三、判断题(请在“对”或“错”选项前点选,每题1分,20题,共20分)
1、教师除了预先设计课堂导入,也可以根据课间发生的一些随机性事件启动课堂教学。对 对 错
2、课堂导入就是创设课堂情境。错 对 错
3、讲授是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可单独使用。错 对 错
4、讲授是一种单向性的信息流动,应被互动型的教学方法取代。错 对 错
5、教师对学生的观察主要是观察学生的学习性行为,非学习性行为不在观察之列。错 对 错
6、教师对学生的观察是随时随地的,具有灵活性的特点,因此进行课堂观察无须做预先的准备。对 对 错
7、提问是一种师生互动行为,比单向信息流动的讲授更适合教学。错 对 错
8、要实现提问设计的高效性,可使一个提问包含两种或多种目的。对 对 错
9、讲课之前板书,重在指引思路。对 对 错
10、板书与讲授结合,其方式皆是先板书后讲授。错 对 错
11、教师在演示前不需要向学生说明要观察什么。错 对 错
12、教师使用挂图时,挂图可以在课前就展示给学生观察。错 对 错
13、有效的强化一定有利于学生的发展。错 对 错
14、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应尽可能频繁地运用强化,尤其是外部强化。错 对 错
15、讲评作业时要把全部作业都讲完。错 对 错
16、课堂教学的归纳总结只能由教师来做。错 对 错
17、教师不应该把布置额外作业作为惩罚。对 对 错
18、教师在表扬学生时适宜使用热情洋溢的解释。错 对 错
19、教师的教学思路侧重教法设计,课堂结构侧重教材处理。错 对 错
20、听课教师应该对要听的课的教材、学情以及教学者的教学思想有一个预先的认识。对 对 错
试题7
一、单选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分)
1、课堂导入不能为了导入而导入,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确定不同的导入方式。这反映了课堂导入的()原则。A A.针对性 B.趣味性
C.新颖性
D.规范性
2、学生的学习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受学习动机的支配。这要求课堂导入需发挥()的功能。A A.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 B.引起对所学课题的关注 C.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 D.明确学习目的3、以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教师通过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讲解、谈话或提问引起回忆,从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导入方法是()C A.直观导入 B.事例导入
C.经验导入 D.直接导入
4、教师用简洁明快的叙述或设问,直接把新旧知识的冲突展现在学生面前,以引起学习动机。这种导入方法是()A A.直接导入 B.设疑导入 C.悬念导入
D.旧知识导入
5、一教师在讲授《赤壁之战》一课时,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辨证法,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这体现了讲授基本要求中的()D A.要有启发性 B.会进行强调 C.切中讲授的时机
D.要有科学性和思想性
6、讲授语言应做到形美和意美,下列内容中不属于语言“意美”的是()B A.语言的精确性 B.语言的流畅性 C.语言的生动形象性 D.语言的情感性
7、讲述的方式除叙述式外,还有()B A.解说式
B.描述式
C.解析式
D.讲读式
8、讲授的主体是讲授内容的充分展开。在讲授的主体里面,可供选择的两种方式是()A
A.原理中心式和问题中心式 B.叙述式和描述式 C.解析式和解答式
D.讨论归纳式和比较对照式
9、教师有选择地倾听那些自己喜欢的声音,有损自己尊严和形象的声音则加以拒斥。这属于教师“失聪”表现形式中的()B A.拒绝倾听 B.片面地倾听 C.虚假地倾听 D.错误地倾听
10、教师在倾听学生时,给予学生一定的回应和适当的建议。这体现了提高教师倾听技能基本原则中的()D A.耐心等待 B.善于理解 C.真诚赏识 D.热情参与
11、在班级授课制中,尽管学生的数量比较多,但教师还是要努力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反应。这是课堂观察的()A A.全面性原则 B.客观性原则 C.同步性原则 D.反省性原则
12、教师应该采取换位思考的方式体验学生的心理、精神和内心世界,即“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替学生思考。这是提高教师倾听技能基本原则中的()B A.耐心等待 B.善于理解 C.真诚赏识 D.热情参与
13、“你怎样看待这篇散文?”这种提问属于()D A.应用水平的提问 B.分析水平的提问 C.综合水平的提问 D.评价水平的提问
14、教师在随后的教学中用到学生前面提供的正确结论,或者教师对学生提供的正确答案做进一步的发挥。这种理答方式称为()C A.提示 B.转引 C.延伸 D.回问
15、下列发问行为,不恰当的做法是()B A.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之时发问
B.倾向于把问题分配给前面和中间的学生 C.在提问之前适当停顿,并配以适当的引导语
D.发问时语言清晰、简单,尽量一次到位,避免复述
16、教师通过合适的提问,能够引起学生对“盲点”内容的重视和注意。这属于提问功能中的()B A.激发学习动机,集中注意力 B.提示学习重点 C.启发学生思维
D.培养学生参与能力
17、()构成了整个课堂板书的骨架,一般保留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C A.辅助板书 B.附属板书 C.系统板书 D.副板书
18、()是以文字表述为主,并用线条、数
字或符号把文字组成一个框架,表现事物的结构、顺序、过程等的板书形式。C A.综合式板书 B.表格式板书 C.线条式板书 D.图形示意法
19、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把板书有机地、和谐地融入教学过程,与其他教学手段构成一个协调的系统。这体现的是板书的()D
A.规范性原则 B.针对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时效性原则
20、下列有关板书的行为中,恰当的做法是()A
A.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设计不同的板书 B.不写或少写板书
C.对所教的内容统统写在黑板上 D.教师虽精心设计了板书,但只是结论性的文字显示
21、下列媒体中属于双向表象媒体的是()A
A.录像 B.幻灯片 C.电视 D.电影
22、演示技能的核心要素是()。A A.演示媒体 B.教师 C.学生
D.演示内容
23、演示所反映的内容必须是真实科学的,所提供的感性材料一定要准确,这反映了课堂演示的()原则A A.科学性原则 B.目的性原则 C.真实性原则 D.规范性原则
24、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师出示的物体或教具,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的方法是()。A A.实物演示 B.标本演示 C.模型演示 D.挂图演示
25、对在教学活动中有良好表现的学生,允许他们听他们喜欢的音乐。这样的强化是()C A.练习强化 B.替代强化 C.活动强化 D.物质强化
26、在课堂教学的感性认识阶段,教师应该采取的强化方式是()A A.即时强化 B.滞后强化 C.延时强化 D.推迟强化
27、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一个圆,然后教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个特殊的平面图形——圆,说说你们已经知道了哪些关于圆的知识?学生:知道圆的特征,圆的各部分名称„„。这种方法是()A A.复述式巩固 B.问答式巩固 C.提问式巩固 D.图像式巩固
28、下列强化中,偏重于结果的是()B A.间隔强化 B.比例强化 C.连续强化 D.偶尔强化
29、作业设计时要求把握好数量限度和难易程度,这体现了作业设计的()原则C A.科学性原则 B.针对性原则 C.适度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30、结课中的练习题设计讲究()C A.多练 B.勤练 C.巧练 D.少练
31、在学习内容相对完整的阶段结束时安排的作业一般是()D A.预习型作业 B.巩固型作业 C.拓展型作业 D.综合型作业
32、一般来说,上下两节课的内容或形式具有密切联系或适宜迁移的,最适合的结课方法是()B
A.归纳式结课方法悬念式结课方法 B.C.探索式结课方法 D.震颤式结课方法
33、下列内容中属于有效信息的是()B A.请尽量准时来上课,好吗? B.现在,你必须写出你的学习计划 C.放学后看看书
D.我不喜欢你的态度
34、张老师的班级看起来是自己在运转,他把他的大部分时间花在教学上而非纪律管理上,当学生上课时比较吵闹时,他一个简单的提醒即可解决问题。以上所描述的课堂类型是()D A.无法应对型 B.贿赂学生型 C.铁腕手段型 D.与学生合作型
35、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时应注意信息的中心是()C A.学生本人 B.教师本人 C.学生的行为 D.教师的行为
36、王老师的班级比较吵闹,他通过给学生讲故事以及让他们看电影等方式让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但是学生上课时还是容易分心,作业也比较马虎。以上所描述的课堂类型是()B A.无法应对型 B.贿赂学生型 C.铁腕手段型 D.与学生合作型
37、对教师上的课进行分析评论,检查教学质量,总结经验。这样的行为被称为()C A.听课 B.说课 C.评课 D.备课
38、说学情,主要是说()A A.学生的学习B.学生的年龄特征 C.学生的家庭
D.学生的身体健康
39、评课的最终目的是()A A.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B.改进教学过程
C.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D.评出优秀的教师
40、对课堂教学的综合评价往往应用评课的()含义。C A.评论 B.研究 C.评价 D.观摩
二、多选题(多选少选都不给分,每题2分,20题,共计40分)
1、课堂导入时,错误的做法是()ABC A.忽略学生的反应
B.忽视了导入的有效性 C.模糊了导入的目的性
D.形式多种多样
2、导入的功能有()ABCD
A.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
B.引起对所学课题的关注 C.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
D.明确学习目的3、教师的体态语言包括()ABCD A.面部表情 B.眼神 C.身体姿态 D.仪表
4、讲授的局限有()ABC A.容易使学生产生假知,从而导致知识与能力的脱节
B.容易使学生产生依赖和期待心理,从而抑制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C.在班级教学中,讲授主要面向全体,难以照顾个体差异
D.讲授导致注入式教学
5、教师“失聪”即失去了倾听学生的能力,其原因在于()BCD
A.教师与学生存在年龄差距 B.教师抽象地理解学生 C.教师过度控制的教学观 D.教师过分的自我关注
6、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观察技能,可从()几方面入手。ABCD
A.具备相关的条件性知识 B.培养强烈的观察动机 C.注意发挥多种感官的作用 D.及时撰写观察记录
7、问题清晰明了是良好问题的特点之一,其具体体现是()CD A.难易适度 B.角度新颖 C.范围明确
D.表述简洁、准确,通俗易懂
8、采用提示理答方式,提示的方法大致有()ABCD A.提供或缩小学生的思考范围 B.教师引出部分答案 C.指明思考的方向
D.提供与问题答案相关的旧知识
9、下列有关板书的行为中,不恰当的做法是()BC A.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设计不同的板书 B.不写或少写板书
C.对所教的内容统统写在黑板上
D.对难度较大的概念、公式等先书后讲
10、板书技能的主要构成要素是()ABCD A.直观形象 B.书写绘画 C.结构布局 D.时间掌握
11、下列有关实验演示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BC A.它是在课堂上进行的、密切配合讲授内容的实验
B.它主要由教师操作
C.它要求装置比较简单、效果直观 D.它是在实验室中进行的
12、使用幻灯、投影演示时的正确做法是()。ABCD A.提供色彩鲜明的画面
B.把靠近银幕的窗户遮挡起来 C.频繁地使用演示 D.演示时间比较长
13、下列行为中属于积极强化的有()ABC A.奖励学生喜爱的书籍 B.教师的微笑 C.口头夸奖
D.承诺学生如果他及时交作业就不用罚抄作业
14、强化技能的主要心理学依据有()ABD A.联接主义学习理论
B.认知心理学派的学习理论
C.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的记忆规律 D.积极心理学有关人格的研究成果
15、按照作业的功能可以把作业分成()AC A.预习型作业 B.实践作业 C.巩固型作业 D.阅读作业
16、课堂教学中常用的结课方法有()ABC A.归纳式结课方法 B.探索式结课方法 C.悬念式结课方法 D.幽默式结课方法
17、下列行为中是无效做法的有()AB A.给好学生优待
B.劝说体育教师让不合格的学生体育成绩合格 C.D.学生上课迟到时,按照规定处理
E.当学生没有完成作业时,要求其课后留下来补做。
18、对冲突的界定要达成共识需要做到的是()ACD
A.对不喜欢的行为进行描述 B.谴责对方
C.尽可能以最具体的方式界定冲突 D.把冲突界定为共同解决的问题
19、评课的具体内容有()ABC A.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B.从教学内容上分析 C.从教学程序上分析 D.从教学人员上分析
20、教师在听课前把握教材时要做到的“三准”是()ACD
A.对教材体系和教学内容认识准 B.对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准 C.对本节课教材重难点把握准 D.对课后训练目的把握准
三、判断题(请在“对”或“错”选项前点选,每题1分,20题,共20分)
1、课堂导入的关键是要有趣味性,其他方面则不用考虑。错 对 错
2、要创设有效的课堂导入,导语的设计需短小精悍,时间过长就会喧宾夺主。对 对 错
3、讲授比较适合班级规模大一些、教学人员相对不足的场合。对 对 错
4、讲解侧重于说理而不是说事,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理论思维能力。对 对 错
5、课堂观察的方法可大体分为划记法和描述法两种。对 对 错
6、教师对学生的观察主要是观察学生的学习性行为,非学习性行为不在观察之列。错 对 错
7、提问是一种师生互动行为。对 对 错
8、为了让学生对问题有准确的把握,发问时应复述几遍。错 对 错
9、系统板书构成了整个课堂板书的骨架,一般保留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对 对 错
10、板书与讲授结合,其方式皆是先板书后讲授。错 对 错
11、教师使用挂图时,挂图可以在课前就展示给学生观察。错 对 错
12、所谓演示适时是指演示的时间要在恰当的时候进行。对 对 错
13、巩固技能的主要心理学依据是联接主义学习理论。错 对 错
14、巩固技能的运用目的是促进学生理解、回忆学习材料。对 对 错
15、课堂教学的归纳总结只能由教师来做。错 对 错
16、讲评作业时要把全部作业都讲完。错 对 错
17、教师的信任度能否建立起来,主要靠教师能否保证做到言行一致。对 对 错
18、教师不应该把布置额外作业作为惩罚。对
对 错
19、对于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不可能形成普遍性的评价模式。对 对 错
20、评课时只要遵循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即可。错 对 错
试题8
一、单选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分)
1、以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教师通过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讲解、2.谈话或提问引起回忆,从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导入方法是()C A.直观导入 B.事例导入
C.经验导入 D.直接导入
2、在教学《谈笑》一文时,教师叫了四位笑的表情不一,但乐于表演的学生站在讲台上,要求其他的学生观察他们的面部表情。这种导入方法称为()B A.事例导入 B.表演导入 C.实验导入 D.经验导入
3、教师用简洁明快的叙述或设问,直接把新旧知识的冲突展现在学生面前,以引起学习动机。这种导入方法是()A A.直接导入 B.设疑导入 C.悬念导入
D.旧知识导入
4、下列导入方法中,不能预先进行设计的是()B
A.悬念导入
B.随机事件的导入
C.事例导入
D.表演导入
5、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叙述、描绘所要讲的知识内容。这是讲授方式中的()A
A.讲述 B.讲解 C.讲读
D.讲演
6、讲述的方式除叙述式外,还有()B A.解说式
B.描述式
C.解析式
D.讲读式
7、教师对所要讲的知识内容进行解释、说明、分析、论证的一种讲授方式是()D A.讲述 B.讲读
C.讲演 D.讲解
8、下列内容,不属于讲授的特点的是()C A.教师具有较充分的主动性 B.信息传播方向具有单向性 C.是一种师生互动行为
D.在时间上是一种最经济的方法
9、在班级授课制中,尽管学生的数量比较多,但教师还是要努力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反应。这是课堂观察的()A A.全面性原则 B.客观性原则 C.同步性原则 D.反省性原则
10、在观察时,教师要尽力摒弃一切个人的主观偏见,使自己的思维具有较大的自由度和充分的空间。这体现的是课堂观察的()D 44 A.全面性原则 B.同步性原则 C.即时性原则 D.客观性原则
11、课堂观察的目的是为了改进课堂教学,教师不能仅满足于看到了什么,还要进一步对所看到的问题进行深度的思考。这反映的是课堂观察的()C A.客观性原则 B.同步性原则 C.反省性原则 D.全面性原则
12、教师要对课堂保持高度敏感,以便教师在事情发生的瞬间给予关注。这体现的是课堂观察的()B A.同步性原则 B.即时性原则 C.客观性原则 D.全面性原则
13、可用来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以一种新的或有创造性的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关系的提问类型是()C A.理解水平的提问 B.分析水平的提问 C.综合水平的提问 D.评价水平的提问
14、“引起‘代沟’的原因是什么?”这种提问属于()C A.理解水平的提问 B.应用水平的提问 C.分析水平的提问 D.综合水平的提问
15、“你怎样看待这篇散文?”这种提问属于()D A.应用水平的提问 B.分析水平的提问 C.综合水平的提问 D.评价水平的提问
16、“请把这段古文译成白话文”,这种提问属于()A
A.理解水平的提问 B.应用水平的提问 C.分析水平的提问 D.综合水平的提问
17、教师在黑板上推导公式、演算例题或书写方程式等,这是()形式的教学板书。B A.板书 B.板演 C.板画 D.展示
18、教师在黑板上画各种图形、符号和表格等,这是()形式的教学板书。D A.展示 B.板书 C.板演 D.板画
19、()构成了整个课堂板书的骨架,一般保留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C A.辅助板书 B.附属板书 C.系统板书 D.副板书
20、()反映教学内容中有关诠释性、延伸性信息,提示有关零散的知识,一般随教学进程的发展随写随擦或择要保留。A A.辅助板书 B.系统板书 C.基本板书 D.主板书
21、演示技能的核心要素是()。A A.演示媒体 B.教师 C.学生
D.演示内容
22、下列媒体中属于单向表象媒体的是()。C A.录像 B.反馈板 C.幻灯片 D.录音
23、下列媒体中属于双向表象媒体的是()A A.录像 B.幻灯片 C.电视 D.电影
24、媒体演示的重点是()。B A.介绍媒体 B.指导观察 C.提示要点 D.心理准备
25、教师对认真听课的学生给予表扬和肯定,这样做属于利用强化的()功能B A.激励功能 B.维持功能 C.促进功能 D.巩固功能
26、教师表扬一位同学“回答得很好,希望大家都能像他一样勤于思考。”这样做发挥了强化的()功能A A.激励功能 B.维持功能 C.促进功能 D.巩固功能
27、有的学生犯了小错误,如果教师不公开批评他,而是用信任的眼光注视他,他很快就改正了。这样做是利用了强化的()功能C A.激励功能 B.维持功能 C.促进功能 D.巩固功能
28、巩固技能涉及的教师引导行为一般发生在()C A.学生的尝试活动过程中 B.学生的尝试活动之后
C.学生对学习材料有了初步学习之后 D.学生完全掌握了学习材料之后
29、结课中使用最为普遍的环节是()A A.简单回忆 B.提示要点 C.巩固练习D.拓展延伸
30、结课中的练习题设计讲究()C A.多练 B.勤练 C.巧练 D.少练
31、教师利用课堂教学的结束环节,提出问题,引导和鼓励学生把所学知识向课外延伸。这样的结课方法是()C A.归纳式结课方法 B.悬念式结课方法 C.探索式结课方法 D.震颤式结课方法
32、一般来说,上下两节课的内容或形式具有密切联系或适宜迁移的,最适合的结课方法是()B
A.归纳式结课方法悬念式结课方法 B.C.探索式结课方法 D.震颤式结课方法
33、李老师的班级嘈杂喧闹,他一直想把班级建设成为一个可控的班集体,但是他从来都没完全成功过。以上所描述的课堂类型是()A
A.无法应对型 B.贿赂学生型 C.铁腕手段型 D.与学生合作型
34、王老师的班级比较吵闹,他通过给学生讲故事以及让他们看电影等方式让他们对 46 学习产生兴趣,但是学生上课时还是容易分心,作业也比较马虎。以上所描述的课堂类型是()B A.无法应对型 B.贿赂学生型 C.铁腕手段型 D.与学生合作型
35、张老师的班级看起来是自己在运转,他把他的大部分时间花在教学上而非纪律管理上,当学生上课时比较吵闹时,他一个简单的提醒即可解决问题。以上所描述的课堂类型是()D A.无法应对型 B.贿赂学生型 C.铁腕手段型 D.与学生合作型
36、一项好的课堂规则所拟定的内容和表达方式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和行为能力,而且要能被学生所理解。这反映了课堂规则的()A A.合理性 B.可实施性 C.一致性 D.灵活性
37、说学情,主要是说()A A.学生的学习B.学生的年龄特征 C.学生的家庭
D.学生的身体健康
38、说学习方法有助于()B A.学什么 B.怎么学 C.谁学 D.向谁学
39、说课的重点部分是()A A.说教学程序 B.说教法 C.说学情 D.说教材
40、说课的时间通常安排一节课的()时间。C
A.一半 B.二分之一
C.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D.五分之一
二、多选题(多选少选都不给分,每题2分,20题,共计40分)
1、教学中采用经验导入法可以()ABCD A.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
B.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切己的情绪体验 C.深入理解知识的意义与价值 D.有利于知识的迁移
2、导入的功能有()ABCD
A.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
B.引起对所学课题的关注 C.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
D.明确学习目的3、讲授的基本形式包括()ABCD A.讲述 B.讲解 C.讲读
D.讲演
4、讲解的方式有()BCD A.叙述式 B.解说式
C.解析式
D.解答式
5、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包括()ABCD A.观察学生的学习性行为 B.观察学生的人际互动情况 C.观察学生的仪容
D.观察学生所携带的物品
6、课堂观察的意义体现在()ABCD A.促进教学的对话性 B.提高教师的反馈行为 C.改善课堂管理 D.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
7、根据教学提问的内部结构分类,提问的类型有()ABCD A.总分式提问 B.台阶式提问 C.连环式提问 D.插入式提问
8、提问的功能主要体现在()ABCD A.激发学习动机,集中注意力 B.启发学生思维 C.培养学生参与能力
D.实现师生互动交流,活跃课堂气氛
9、教学板书的形式有()BCD A.展示 B.板书 C.板演 D.板画
10、板书的形式美主要包括()ACD A.板书的规范美 B.语言的精练美 C.板书的结构美 D.板书的色彩美
11、下列媒体中属于单向表象媒体的是()。BC A.录像 B.幻灯片 C.电视 D.录音
12、下列媒体中属于双向表象媒体的是()AD A.录像 B.幻灯片 C.电视 D.录音
13、在教学中,巩固有助于()ABCD A.知识的记忆 B.知识的运用
C.学习新知识 D.提高思维力
14、强化的功能有()ABC A.激励功能 B.维持功能 C.促进功能 D.导向功能
15、一个好的结课有助于()ABCD A.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B.整理教学知识要点 C.巩固强化学习内容 D.帮助学生理解升华
16、结课的主要构成有()ABC A.简单回忆 B.提示要点 C.巩固练习D.适时反馈
17、教师组织教学的过程就是对课堂中的()进行有机协调。ABCD A.学生 B.教学活动 C.教学媒体 D.教师
18、制定课堂常规的主要目的有()ABC A.约束学生的行为
B.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精神 C.发展学生的自控能力 D.强化教师的外部控制
19、一般来说,说课包含有()ABCD A.说教材 B.说教学目标 C.说学情 D.说教法
20、说教材包括()AC A.把握教材 B.阅读教材 C.明确重难点 D.说教学目标
三、判断题(请在“对”或“错”选项前点选,每题1分,20题,共20分)
1、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时主要关注演示的现象,不需要关注演示实验的流程是否规范。错 对 错
2、巩固技能的主要心理学依据是联接主义学习理论。错 对 错
3、强化技能的主要心理学依据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的记忆规律。错 对 错
4、课堂教学的归纳总结只能由教师来做。错 对 错
5、讲评作业时要把全部作业都讲完。错 对 错
6、诸如“不要骂人”这样的表述符合课堂规则中的可实施性要求。错 对 错
7、教师的信任度能否建立起来,主要靠教师能否保证做到言行一致。对 对 错
8、说课不是备课,不能按教案来说课。对 对 错
9、听课教师应该对要听的课的教材、学情
以及教学者的教学思想有一个预先的认识。对 对 错
10、不同课型可以有不同的导入方式,同一课型也可以有不同的导入方式。对 对 错
11、在课堂教学中,设疑导入比直接导入好。错 对 错
12、讲述的侧重点在于讲事而不是说理,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并从情绪上受到感染。对 对 错
13、讲解侧重于说理而不是说事,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理论思维能力。对 对 错
14、教师观察的对象是学生,不包括教师本人。错 对 错
15、教师对学生的观察主要是观察学生的学习性行为,非学习性行为不在观察之列。错 对 错
16、提问可以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对 对 错
17、为了让学生对问题有准确的把握,发问时应复述几遍。错 对 错
18、系统板书构成了整个课堂板书的骨架,一般保留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对 对 错
19、课堂板书具有互动功能。对 对 错
20、教师在演示前不需要向学生说明要观察什么。错 对 错
试题9
一、单选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分)
1、以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教师通过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讲解、谈话或提问引起回忆,从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导入方法是()C A.直观导入 B.事例导入
C.经验导入 D.直接导入
2、在教学《谈笑》一文时,教师叫了四位笑的表情不一,但乐于表演的学生站在讲台上,要求其他的学生观察他们的面部表情。这种导入方法称为()B A.事例导入 B.表演导入 C.实验导入 D.经验导入
3、教师用简洁明快的叙述或设问,直接把新旧知识的冲突展现在学生面前,以引起学习动机。这种导入方法是()A A.直接导入 B.设疑导入 C.悬念导入
D.旧知识导入
4、下列导入方法中,不能预先进行设计的是()B A.悬念导入
B.随机事件的导入
C.事例导入
D.表演导入
5、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叙述、描绘所要讲的知识内容。这是讲授方式中的()A
A.讲述 B.讲解 C.讲读
D.讲演
6、讲述的方式除叙述式外,还有()B A.解说式
B.描述式
C.解析式
D.讲读式
7、教师对所要讲的知识内容进行解释、说明、分析、论证的一种讲授方式是()D A.讲述 B.讲读
C.讲演 D.讲解
8、下列内容,不属于讲授的特点的是()C A.教师具有较充分的主动性 B.信息传播方向具有单向性 C.是一种师生互动行为
D.在时间上是一种最经济的方法
9、在班级授课制中,尽管学生的数量比较多,但教师还是要努力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反应。这是课堂观察的()A A.全面性原则 B.客观性原则 C.同步性原则 D.反省性原则
10、在观察时,教师要尽力摒弃一切个人的主观偏见,使自己的思维具有较大的自由度
第四篇:课堂教学技能
课堂教学技能
一、单选题
1、关于导入与情境创设,错误的说法是()D A.导入是课堂教学之初的教学行为,情境创设则可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B.导入方式有情境化的,也有非情境化的
C.现代教学观强调知识的情境化,因此情境创设是导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 D.导入的方式虽多,但都属于情境创设
2、教师直接采用课本上与内容相关的有趣故事来进行课堂导入,学生却因为熟悉故事而提不起兴趣。这种导入误区属于()C忽视了导入的有效性
3、关于课堂导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要把导入与整个教学过程综合起来考虑 B.避免使用直接导入法 C.形式要多种多样 D.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4、有效导入的基本原则是()D 趣味性 针对性 新颖性
5、下列关于讲授使用范围的描述,不恰当的是()B A.讲授适宜教授与事实有关的知识 B.讲授适宜于思维灵活的学生
C.讲授适宜于思路清晰又能驾驭语言技巧的教师 D.讲授比较适合班级规模大、教学人员相对不足的场合
6、讲授的语言包括()D 教学口语和体态语言
7、有位历史教师讲鸦片战争,分析鸦片输入对我国的危害时,将其概括为“鸦片输入,使我国国贫、民穷、兵弱。”这体现了讲授语言的()C 精确性
8、讲授语言应做到形美和意美,下列内容中不属于语言“意美”的是()B 语言的流畅性
9、关于教师倾听的意义,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C A.使师生的生命敞开 B.建立对话的师生关系 C.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控 D.促进学生健全的精神世界
10、教师在倾听学生时,可以采用积极倾听方式中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深化自己的观点或重申自己的主张。A提问
11、教师在倾听学生时,运用“我明白„„”“很有趣„„”等短语鼓励学生继续下去,这属于积极倾听方式中的()D支持性陈述
12、教师在倾听学生时,给予学生一定的回应和适当的建议。这体现了提高教师倾听技能基本原则中的()D热情参与
13、下列发问行为,不恰当的做法是()B倾向于把问题分配给前面和中间的学生
14、教师就一个问题分别向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生提问的理答方式称为()D 转引
15、教师在随后的教学中用到学生前面提供的正确结论,或者教师对学生提供的正确答案做进一步的发挥。这种理答方式称为()C延伸
16、教师提问之后,学生虽然提供了正确答案,但提供的答案不够深入,或者不够详细,或者不够规范时,适宜的理答方式是()A探究
17、讲课之前,为了学好新课出几道思考题、过渡题、准备题等让学生去看书,这种讲课前的随堂板书重在()B指引思路
18、如果要巧妙引入新课,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新知,往往采取()A 先讲后书
19、重在强化整体的板书一般是在()C 讲完之后
20、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把板书有机地、和谐地融入教学过程,与其他教学手段构成一个协调的系统。这体现的是板书的()D时效性原则
21、教师的操作要规范、正确,这反映了课堂演示的()原则B规范性原则
22、演示所反映的内容必须是真实科学的,所提供的感性材料一定要准确,这反映了课堂演示的()原则 A科学性原则
23、演示必须服务于教学目的,不能单纯为演示而演示,这反映了课堂演示的()原则B目的性原则
24、下列有关实验演示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它是在课堂上进行的、密切配合讲授内容的实验
25、在课堂教学的感性认识阶段,教师应该采取的强化方式是()A即时强化
26、对于学生而言,最好的强化物就是()A 自己挑选的强化物
27、下列强化中,偏重于结果的是()B 比例强化
28、下列强化中,哪种强化所花时间少,但是行为减退快?()A连续强化
29、下列作业批改符号中,用于表示学生的解题思路有问题的是()A ?
30、“你将某某部分的知识重新梳理一下,你会发现其中的„„”这样的评语属于()C建议性评语
31、“你的解法很具有创造性,说明你具有创造潜力”这样的评语属于()B激励性评语
32、在学习内容相对完整的阶段结束时安排的作业一般是()D综合型作业
33、下列内容中属于无效信息的是()B放学后写写作业
34、下列内容中属于有效信息的是()B现在,你必须写出你的学习计划
35、小明上课时随意讲话,李老师布置其写5遍的“我不再扰乱课堂”,这种行为属于()A有效惩罚
36、如果一个学生误用了材料,那么最恰当的惩罚方式就是()C不让其继续使用该材料
37、评课的最终目的是()A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38、教师在长期教学工作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定的、个性化的教学艺术可以称为()。C教学风格
39、评课中对于教学内容的呈现首先要求的是()D科学性 40、对课堂教学的综合评价往往应用评课的()含义。C评价
7、教师有意识地把质量好的作业、试卷张贴出来。这样的强化是()B B.替代强化
二、多选题
1、组织指引是课堂教学导入的内容构成之一,它具体体现为()CD C.给学生指明学习任务 D.提出学习进行的方法
2、一般而言,课堂教学的导入由()几个内容构成。ABCD 引起注意 激起动机 组织指引 建立联系
3、讲授的局限有()ABC A.容易使学生产生假知,从而导致知识与能力的脱节
B.容易使学生产生依赖和期待心理,从而抑制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C.在班级教学中,讲授主要面向全体,难以照顾个体差异
4、讲授的优点有()ABCD A.教师具有较充分的主动性,有利于教学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B.能使教师在较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向学生传授丰富的知识
C.有利于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准确地掌握知识,并保持知识的系统性 D.便于教师结合知识的传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5、下列关于教师观察与条件性知识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CD A.条件性知识为教师的观察和反思提供了教育学理解的视角 C.教师的条件性知识越充分,观察的效果可能会越好
D.相关的条件性知识与课堂观察结合后,可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
6、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观察技能,可从()几方面入手。ABCD
具备相关的条件性知识 培养强烈的观察动机 注意发挥多种感官的作用 及时撰写观察记录
7、问题清晰明了是良好问题的特点之一,其具体体现是()CD 范围明确 表述简洁、准确,通俗易懂
8、提问是中间有学生行为介入的间断的系列行为,“问答行为链”的“链节点”主要有()ABCD 组织 诱导 回答 反应
9、板书的概括功能表现为()ABC 板书紧扣课文 关键词的概括赋予根据 精练恰当
10、板书的功能有()ABCD 概括功能 美育功能 互动功能 示范功能
1、下列做法中,属于把演示与讲解相结合的有()ABC 用直观手段辅助讲解 利用语言指导学生的观察 引导学生自己得出观察的结论
12、为了发挥教学演示的作用,教师在演示时要遵守和注意()ABD 演示要和语言讲解结合 演示要适度 演示要适时
2、在运用强化技能时要注意()ABC 准确判断学生的认识或行为是否符合目标要求 要确保学生正确理解教师的意图 要选择恰当的强化物
14、下列行为中属于消极强化的有()ABD 课后留下来 不准坐下 不准自由活动
15、教师的作业批改时要做到()ABCD 及时批改 选择批改形式 讲评作业 作业批改记录
16、作业的设计一般包括的环节有()ABC 研究教材 确定作业内容 选择作业形式 明了作业的实施
17、下列行为中是无效做法的有()AB 给好学生优待 劝说体育教师让不合格的学生体育成绩合格
18、下列行为中属于不恰当的惩罚的是()ABCD 体罚 额外作业 扣分 辱骂学生
19、考量学生有效学习的三个指标是()ABD 时间 结果 体验
20、评课的具体内容有()ABC 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从教学内容上分析 从教学程序上分析
三、判断题
1、课堂导入就是创设课堂情境。错
2、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
3、讲授是一种单向性的信息流动,应被互动型的教学方法取代。错
4、讲授即注入式教学。错
5、教师对学生的观察是随时随地的,具有灵活性的特点,因此进行课堂观察无须做预先的准备。错
7、要实现提问设计的高效性,可使一个提问包含两种或多种目的。对
8、负有不同目的的提问,其难易要求不同。对
9、板书与讲授结合,其方式皆是先板书后讲授。错
10、教学中,对难度较大的概念、公式等应先讲解后板书。错
11、在选择演示素材时,教师应尽量选取最具刺激效果的内容素材。错
12、所谓演示适时是指演示的时间要在恰当的时候进行。对
13、有效的强化一定有利于学生的发展。错
14、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应尽可能频繁地运用强化,尤其是外部强化。错
15、讲评作业时要把全部作业都讲完。错
16、课堂教学的归纳总结只能由教师来做。错
17、教师不应该把布置额外作业作为惩罚。对
18、体罚可以教会学生怎样表现恰当的行为。错
19、评课时只要遵循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即可。错
20、教师的教学思路侧重教法设计,课堂结构侧重教材处理。错
一、单选题
2、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导入的功能的是()B 发展学生的自控能力
4、在教学《谈笑》一文时,教师叫了四位笑的表情不一,但乐于表演的学生站在讲台上,要求其他的学生观察他们的面部表情。这种导入方法称为()B 表演导入
8、讲授的主体是讲授内容的充分展开。在讲授的主体里面,可供选择的两种方式是()A原理中心式和问题中心式
10、课堂观察的目的是为了改进课堂教学,教师不能仅满足于看到了什么,还要进一步对所看到的问题进行深度的思考。这反映的是课堂观察的()C 反省性原则
11、教师要对课堂保持高度敏感,以便教师在事情发生的瞬间给予关注。这体现的是课堂观察的()B即时性原则
12、教师观察的对象为()C 学生和教师本人
13、不管是教师向学生提问还是学生回答问题或质疑,都可以给学生提供参与讨论、发表意见、锻炼语言表达的机会。这属于提问功能中的()D 培养学生参与能力
14、教师恰当理答的前提是()A 认真倾听
15、教师恰当理答的基本原则是()D 尽可能引导学生自己深入理解问题并找到答案,让学生体验到成功
17、()反映教学内容中有关诠释性、延伸性信息,提示有关零散的知识,一般随教学进程的发展随写随擦或择要保留。A 辅助板书
19、下列内容,不属于板书的语言要求的是()C 完整
20、()是以文字表述为主,并用线条、数字或符号把文字组成一个框架,表现事物的结构、顺序、过程等的板书形式。C 线条式板书
22、演示技能的核心要素是()。A 演示媒体
23、使用幻灯、投影演示时的错误做法是()。C频繁地使用演示
25、使用体势语强化的正确做法有()B 教师适度地轻拍学生的肩膀
26、巩固技能涉及的教师引导行为一般发生在()C学生对学习材料有了初步学习之后
27、由学生通过亲自画图以巩固所学知识的做法属于()D 图像式巩固
8、学期结束时的巩固通常通过()进行B 专设复习课
29、作业设计时要求作业的观点、内容、表达方式必须正确,这体现了作业设计的()原则A科学性原则
31、作业设计时要求把握好数量限度和难易程度,这体现了作业设计的()原则C 适度性原则
32、日常教学中最经常使用的作业类型是()B 巩固型作业
33、如果必须进行惩罚,教师应该把惩罚同()联系起来。A 学生的错误行为
34、张老师的班级看起来是自己在运转,他把他的大部分时间花在教学上而非纪律管理上,当学生上课时比较吵闹时,他一个简单的提醒即可解决问题。以上所描述的课堂类型是()D 与学生合作型
35、一般来说,惩罚只适用于()A 学生反复发生的不良行为
36、教师如果不想让学生打断自己的讲话,他应该说()A 某某,请你别插嘴
38、评课是()的继续。A 听课
39、说课的重点部分是()A 说教学程序
二、多选题
2、课堂导入时,错误的做法是()ABC 忽略学生的反应 忽视了导入的有效性 模糊了导入的目的性
4、讲授的基本形式包括()ABCD 讲述 讲解 讲读 讲演
6、课堂观察的策略有()ABCD 扫视 注视 环视 巡视
9、板书的概括功能表现为()ABC 板书紧扣课文 关键词的概括赋予根据 精练恰当
10、教学板书的形式有()BCD 板书 板演 板画
11、下列媒体中属于单向表象媒体的是()。BC 幻灯片 电视
15、结课的主要构成有()ABC 简单回忆 提示要点 巩固练习(无:适时反馈)
16、按照作业的功能可以把作业分成()AC 预习型作业 巩固型作业
6、按照作业涉及的内容可以把作业分成()CD 知识型作业
技能型作业
7、按照完成作业的时间可以把作业分成()ABD 即时作业
短时作业
长时作业
8、按照作业的形式可以把作业分成()AB 口头作业
阅读作业
17、教师在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纠正时应该避免的行为有()ABC 进行反问或没有意义的诘问 不必要的威胁 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唠唠叨叨
18、教师组织教学的过程就是对课堂中的()进行有机协调。ABCD 学生 教学活动 教学媒体 教师 20、说教学程序时应关注()ABC 教学教具准备 设计思路 教学流程
三、判断题
1、在课堂教学中,设疑导入比直接导入好。错
4、讲授以口头语言形式为主。对
7、课堂提问无须预先设计。错
8、提问是一种师生互动行为,比单向信息流动的讲授更适合教学。错
12、教师在演示前不需要向学生说明要观察什么。错
14、强化(巩固)技能的运用目的是促进学生理解、回忆学习材料。错
18、为了树立教师的威信,教师应该尽可能地使用惩罚。错
20、对于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不可能形成普遍性的评价模式。对
一、单选题
1、教师用简洁明快的叙述或设问,直接把新旧知识的冲突展现在学生面前,以引起学习动机。这种导入方法是()A 直接导入
3、以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教师通过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讲解、谈话或提问引起回忆,从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导入方法是()C 经验导入
4、下列导入方法中,不能预先进行设计的是()B 随机事件的导入
7、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叙述、描绘所要讲的知识内容。这是讲授方式中的()A 讲述
8、下列内容,不属于讲授的特点的是()C 是一种师生互动行为
9、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动地和单个学生发生目光接触,这是运用课堂观察的()策略。A 注视
“教师打开了一只耳朵,接纳学生的声音,但却让它从另一只耳朵悄然流出,未能让这声音在自己的内心之湖激起任何涟漪,未能使教师的言行和态度发生任何与这倾听有关的改变。”这属于教师“失聪”表现形式中的()C 虚假地倾听
12、教师和每个学生的空间距离不一样,观察的准确性也就不同。为收集到来自学生更为准确的反馈信息,这需要教师课堂观察时采用()策略。D 巡视
13、教师恰当理答的基本原则是()D 尽可能引导学生自己深入理解问题并找到答案,让学生体验到成功
14、教师通过合适的提问,能够引起学生对“盲点”内容的重视和注意。这属于提问功能中的()B 提示学习重点
5、“引起‘代沟’的原因是什么?”这种提问属于()C 分析水平的提问
18、以讲授内容的内在联系为线索,以大小不同的标号,按教学内容本身的层次含义标出相应的语句,以此体现教学信息的结构体系。这属于板书类型中的()A 提纲式板书
19、下列内容中,属于板书内容美的是()B 语言的精练美
20、教师在黑板上画各种图形、符号和表格等,这是()形式的教学板书。D 板画
24、下列媒体中属于双向表象媒体的是()A 录像
25、有的学生犯了小错误,如果教师不公开批评他,而是用信任的眼光注视他,他很快就改正了。这样做是利用了强化的()功能C 促进功能
8、对在教学活动中有良好表现的学生,允许他们听他们喜欢的音乐。这样的强化是()C 活动强化
29、作业设计时要求作业应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程度来选择,这体现了作业设计的()原则B 针对性原则 30、一般来说,上下两节课的内容或形式具有密切联系或适宜迁移的,最适合的结课方法是()B 悬念式结课方法
34、李老师的班级嘈杂喧闹,他一直想把班级建设成为一个可控的班集体,但是他从来都没完全成功过。以上所描述的课堂类型是()A 无法应对型
40、说学情,主要是说()A 学生的学习
8、特级教师钱梦龙讲《左忠毅公逸事》,问:“文章一开头先交代„风雪严寒‟的天气有什么必要?这四个字去掉好不好?”这种提问属于()B 逆问
28、对板书的结构要求是()D 严谨、有序、巧妙
二、多选题
1、导入的功能有()ABCD 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 引起对所学课题的关注 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 明确学习目的
3、教师的体态语言包括()ABCD 面部表情 眼神 身体姿态 仪表
4、提高教师倾听技能的基本原则是()ABCD 耐心等待 善于理解 真诚赏识 热情参与
7、使用转引理答方式的好处有()BC 实现课堂内学生之间观点与经验的共享 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态度和交流的能力(不包括使其知所以然)
8、根据教学提问的内部结构分类,提问的类型有()ABCD 总分式提问 台阶式提问 连环式提问 插入式提问
12、课堂演示要遵循的原则有()ABD 目的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 规范性原则
13、强化的功能有()ABC
激励功能 维持功能 促进功能(无导向功能)
17、下列的行为中哪些有助于教师成为成功的课堂管理者()。ABCD
赢得学生的尊重和青睐 坚持不懈并值得学生信赖 承担确保学生的学习责任 重视并喜欢学习
18、一项好的课堂规则必须满足的要求有()。ABCD 合理性 可实施性 一致性 灵活性
19、说课一般要求从()几个层次上分析教学目标。ABCD 理解 识记 掌握 应用
13、板书的形式美主要包括()ACD
板书的规范美
板书的结构美
板书的色彩美
14、板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有()ABCD 突出重点
教给方法
预防错误
17、下列内容中,属于板书设计形式美的是()AD
A.文字:正确、清楚、美观
D.造型:直观、新颖、优美
18、板书技能的主要构成要素是()ABCD
A.直观形象
B.书写绘画
C.结构布局
D.时间掌握
19、板书的功能有()ABCD
A.概括功能
B.美育功能
C.互动功能
D.示范功能 20、板书的概括功能表现为()ABC
A.板书紧扣课文
B.关键词的概括赋予根据
C.精练恰当
D.语言具体形象
10、板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有()ABCD
规范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 时效性原则
三、判断题
2、要创设有效的课堂导入,导语的设计需短小精悍,时间过长就会喧宾夺主。对
3、讲解侧重于说理而不是说事,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理论思维能力。对
5、课堂观察的方法可大体分为划记法和描述法两种。对
6、划记法是一种实证性的课堂观察方法。对
8、提问既指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也指学生向老师质疑。对
11、教师使用挂图时,挂图可以在课前就展示给学生观察。错
13、连续强化通常安排在学生学习的末期。错
19、对于课堂的观察一般是从教师正式上课那一刻开始。错
一、单选题
1、课堂导入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充满意趣,引导学生不断去研究。这反映了课堂导入的()原则。B趣味性
2、关于直观导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适合于自然科学类内容的教学,人文社会科学类内容的教学则不适合
4、课堂导入不能为了导入而导入,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确定不同的导入方式。这反映了课堂导入的()原则。A 针对性
7、下列行为中,属于讲授运用不当的是()C 教师思路清晰又有语言技巧,故而长时间讲授
11、课堂观察的目的是为了改进课堂教学,教师不能仅满足于看到了什么,还要进一步对所看到的问题进行深度的思考。这反映的是课堂观察的()C 反省性原则
13、可用来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以一种新的或有创造性的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关系的提问类型是()C综合水平的提问
14、“请把这段古文译成白话文”,这种提问属于()A理解水平的提问
17、()构成了整个课堂板书的骨架,一般保留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C 系统板书
18、下列内容中,属于板书形式美的是()D 书写规范端正
24、媒体演示的重点是()。B
26、单元教学后的巩固通常通过()进行C 专设复习课
28、强化技能涉及的教师引导行为一般发生在()A学生的尝试活动过程中
29、教师利用课堂教学的结束环节,提出问题,引导和鼓励学生把所学知识向课外延伸。这样的结课方法是()C探索式结课方法
30、作业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发展的可能空间,这体现了作业设计的()原则D发展性原则
31、不强调结课的形式技巧,讲究的是课堂教学进程和时间的精心设计,自然而然,一气呵成。以上描述的结课方法是()C自然式结课方法
32、结课中的练习题设计讲究()C巧练
33、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时应注意信息的中心是()C 学生的行为
二、多选题
4、讲授的组成部分包括()ACD 导论 背课 主体
8、采用提示理答方式,提示的方法大致有()ABCD 提供或缩小学生的思考范围 教师引出部分答案 指明思考的方向 提供与问题答案相关的旧知识
11、按照卡耐基培训中心对演示过程的概括,一个完整的演示基本上包括有()。ABCD 规划 准备 练发表
14、在运用巩固技能时需要注意的是()ABCD 为巩固创造必要前提 突出重点知识 巩固方法要多样化 及时巩固和经常巩固相结合
19、日常教学中的巩固有()ABCD 新授课开始时的引导性复习
新授课进行中的复习
部分新内容教学后的局部复习
新授课结束时的总复习
三、判断题
1、教师除了预先设计课堂导入,也可以根据课间发生的一些随机性事件启动课堂教学。对
3、讲授是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可单独使用。错
9、讲课之前板书,重在指引思路。对
4、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应尽可能频繁地运用强化,尤其是外部强化。错
18、教师在表扬学生时适宜使用热情洋溢的解释。错
0、听课教师应该对要听的课的教材、学情以及教学者的教学思想有一个预先的认识。对
一、单选题
5、一教师在讲授《赤壁之战》一课时,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辨证法,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这体现了讲授基本要求中的()D 要有科学性和思想性
7、讲述的方式除叙述式外,还有()B 描述式
9、教师有选择地倾听那些自己喜欢的声音,有损自己尊严和形象的声音则加以拒斥。这属于教师“失聪”表现形式中的()B 片面地倾听
11、在班级授课制中,尽管学生的数量比较多,但教师还是要努力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反应。这是课堂观察的()A全面性原则
12、教师应该采取换位思考的方式体验学生的心理、精神和内心世界,即“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替学生思考。这是提高教师倾听技能基本原则中的()B善于理解
13、“你怎样看待这篇散文?”这种提问属于()D 评价水平的提问
4、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师出示的物体或教具,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的方法是()。A实物演示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一个圆,然后教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个特殊的平面图形——圆,说说你们已经知道了哪些关于圆的知识?学生:知道圆的特征,圆的各部分名称„„。这种方法是()A 复述式巩固 30、结课中的练习题设计讲究()C 巧练
6、王老师的班级比较吵闹,他通过给学生讲故事以及让他们看电影等方式让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但是学生上课时还是容易分心,作业也比较马虎。以上所描述的课堂类型是()B 贿赂学生型
39、评课的最终目的是()A 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二、多选题
5、教师“失聪”即失去了倾听学生的能力,其原因在于()BCD 教师抽象地理解学生 教师过度控制的教学观 教师过分的自我关注
10、板书技能的主要构成要素是()ABCD 直观形象 书写绘画 结构布局 时间掌握
12、使用幻灯、投影演示时的正确做法是()。ABD 提供色彩鲜明的画面 把靠近银幕的窗户遮挡起来
演示时间比较长
14、强化技能的主要心理学依据有()ABD 联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心理学派的学习理论 积极心理学有关人格的研究成果
16、课堂教学中常用的结课方法有()ABC 归纳式结课方法 探索式结课方法 悬念式结课方法
10、下列方法中属于探索式结课方法的有()ABCD
A.教师设疑
B.师生讨论
C.内容比较
D.结论推想
11、归纳式结课方法所要追求的准则有()ABD
A.准确
.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D.明了(无:以情共鸣)
18、对冲突的界定要达成共识需要做到的是()ACD 对不喜欢的行为进行描述 尽可能以最具体的方式界定冲突 把冲突界定为共同解决的问题 20、教师在听课前把握教材时要做到的“三准”是()ACD 对教材体系和教学内容认识准 对本节课教材重难点把握准 对课后训练目的把握准
三、判断题
8、为了让学生对问题有准确的把握,发问时应复述几遍。错
13、巩固技能的主要心理学依据是联接主义学习理论。错
14、巩固技能的运用目的是促进学生理解、回忆学习材料。对
17、教师的信任度能否建立起来,主要靠教师能否保证做到言行一致。对
一、单选题
17、教师在黑板上推导公式、演算例题或书写方程式等,这是()形式的教学板书。B 板演
25、教师对认真听课的学生给予表扬和肯定,这样做属于利用强化的()功能B 维持功能
26、教师表扬一位同学“回答得很好,希望大家都能像他一样勤于思考。”这样做发挥了强化的()功能A激励功能
29、结课中使用最为普遍的环节是()A简单回忆
36、一项好的课堂规则所拟定的内容和表达方式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和行为能力,而且要能被学生所理解。这反映了课堂规则的()A合理性
38、说学习方法有助于()B 怎么学
40、说课的时间通常安排一节课的()时间。C 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二、多选题
1、教学中采用经验导入法可以()ABCD 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 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切己的情绪体验 深入理解知识的意义与价值 有利于知识的迁移
4、讲解的方式有()BCD 解说式 解析式 解答式
5、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包括()ABCD 观察学生的学习性行为 观察学生的人际互动情况 观察学生的仪容 观察学生所携带的物品
6、课堂观察的意义体现在()ABCD
促进教学的对话性 提高教师的反馈行为 改善课堂管理 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
8、提问的功能主要体现在()ABCD
激发学习动机,集中注意力 启发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参与能力 实现师生互动交流,活跃课堂气氛
10、板书的形式美主要包括()ACD
板书的规范美 板书的结构美 板书的色彩美
13、在教学中,巩固有助于()ABCD
知识的记忆 知识的运用 学习新知识 提高思维力
15、一个好的结课有助于()ABCD
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整理教学知识要点 巩固强化学习内容 帮助学生理解升华
18、制定课堂常规的主要目的有()ABC
约束学生的行为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精神 发展学生的自控能力(无:强化教师的外部控制)
19、一般来说,说课包含有()ABCD 说教材 说教学目标 说学情 说教法 20、说教材包括()AC 把握教材 明确重难点(无:阅读教材 说教学目标)
三、判断题
6、诸如“不要骂人”这样的表述符合课堂规则中的可实施性要求。错
8、说课不是备课,不能按教案来说课。对
12、讲述的侧重点在于讲事而不是说理,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并从情绪上受到感染。对
19、课堂板书具有互动功能。对
第五篇:重庆市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教学技能评价要点讲解
重庆市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教学技能评价要点 1.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和当前的教学任务,正确确定学生通过 课堂教学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简称“双基” ,数学能力,以及理 性精神等方面应获得的发展。教学目标的陈述应准确而没有歧义, 具 体可测量,使目标能起到导向的作用,成为评价教、学结果的依据。2.教学内容
正确分析所教内容各部分知识的本质、地位及与相关知识之间内 在的逻辑关系,包括对所教学的知识(数学概念、原理等的本质及 其深层结构的分析;对如何选择、运用与知识本质紧密相关的典型材 料的分析;对如何从学生的现实状况出发重新组织教材, 将学过的知 识自然融入新情境,以旧引新,以新强旧的分析;对如何围绕数学知 识的本质及逻辑关系, 有计划地设置问题系列, 使学生得到数学思维 训练的分析,等等。
3.教学过程
正确组织课堂教学内容;正确反映教学目标的要求,重点突出, 把主要精力放在关键性问题的解决上;注重层次、结构,张弛有序, 循序渐进;注重建立新知识与已有的相关知识的实质性联系, 保持知 识的连贯性、思想方法的一致性;易错、易混淆的问题有计划地复现 和纠正,使知识得到螺旋式的巩固和提高。
在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内提出 “问题系列” , 使学生面对适度的学习困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全体学生开展独立思考,提高学 生数学思维的参与度, 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数学本质, 建立相关知识 的联系。
精心设计练习, 有计划地设置练习中的思维障碍, 使练习具有合 适的梯度,提高训练的效率。
恰当运用反馈调节机制, 根据课堂实际适时调整教学进程, 为学 生提供反思学习过程的机会,引导学生对照学习目标检查学习效果, 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遇到的学习困难。
4.教学资源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学习的需要,恰当选择和运用教学 媒体,有效整合教学资源, 以更好地揭示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及其本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其中,信息 技术的使用注意遵循必要性、有效性、平衡性、实践性等。
5.教学效果
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已有发展的基础上,在“双基”、数学能力和理 性精神等方面得到一定的发展。
6.专业素养
(1数学素养。准确把握数学概念与原理,准确理解内容所反映 的数学思想方法,准确把握教材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性。
(2教学素养。准确把握学生数学学习心理,有效激发学生的数 学学习兴趣, 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安排教学活动, 贯彻启发式教 学思想,恰当把握对学生数学学习活动指导的“度” ,具有良好的教 学组织、应变机智。
(3教学基本功
① 语言:科学正确、通俗易懂、简练明快、富有感染力。② 板书:正确、工整、美观,板书设计系统、醒目。
③ 教态:自然大方、和蔼亲切、富有激情与活力。④ 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工作操作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