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数学课堂有效交往互动的策略研究》课题方案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1、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以全面了解学生数学课堂学习交往互动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通过研究数学课堂有效互动的内涵,打造一支勇于实践探索,致力于互动课堂教学实践的教师队伍。
(2)通过课题研究,使学生能养成交往互动课堂新的学习常规,逐步养成互动、记录、表达、交流、倾听、合作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3)通过探寻数学课堂教学有效互动的本质特征,初步形成学校数学课堂教学有效互动的教学特色和评价体系。
2、研究内容
(1)进行师生、生生课堂交往方式研究。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要载体,根据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主要特点,探究也已形成或即将趋向形成的有效交往互动方式,进行有效驱动策略的提炼建构。
(2)着眼教师是课程建设者的研究。
课程不仅仅是教材,课程本质上是一种教学事件,所以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课程开发。教师善于进行利于促进交往互动的资源开发与学习活动设计,进行序列化教学设计与反思重建的案例研究,积累提供分享的素材,做课程的建设者。(3)着眼学生是课程建设者的研究。
学生在学习中有最大的发展可能性,因此在多向互动、动态生成的课堂,随时会生成新的发现、不同的创意,也会有错误性的素材,让这些鲜活的课程资源艺术地呈现、比较、碰撞„„。着眼学生是课程建设者,不仅凸显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用。进行学生学习交往典型个案的研究提炼。
(4)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
(5)课堂教学有效互动的评价体系的研究。
3、创新之处
实现学科间的融通和整合。探讨数学学科的有效交往互动与语文学科、英语学科共同的途径与方法,形成一系列的案例与经验。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和途径 l、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科学认识的方法。内容分析法通过对文献的定量分析,统计描述来实现对事实的科学认识。这两种方法有共同的对象,都不与文献中记载的人与事直接接触,因此,又称为非接触性研究方法。二者的区别是在分析的重点与分析的手段上有不同。文献研究是每一项课题研究的必备工作,也是衡量一项课题研究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2)行动研究法
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和研究者共同参与,使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实施,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改善教学行为的目的。即行动研究是针对教师在课堂上遇到的实际疑问而出发。着眼于实际的教学问题。行动研究的结果是一些能改进教学问题的新做法。教师通过有系统地搜集证据,寻找出哪些才是有效的解决方案,采取哪种教学策略(行动)来改善问题,探讨能否有效地改善现存问题等。(3)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又被称作案例研究。进行典型性到普遍性的教学案例或学生个案积累分析,不断改进后续研究工作。(4)教育经验总结法
教育经验总结法是在不受控制的自然状态下,依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分析概括教育现象,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高度,促进人们由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的一种教育科研方法。
2、研究途径:
(1)通过文献研究法,搜集交往互动的理论和同行的经验,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并根据教材设计教案。
(2)立足课堂,进一步探索教学活动的过程,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课题研究措施
(一)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明晰研究路径。
1、不断明晰研究方向。为了扎实有效地实施该课题,我们将加强课题组教师的理论水平,组织学习《“新基础教育”论》《“新基础教育”数学学科改革指导纲要》、《课型范式》等有关理念和文献。组织教师学习本课题方案,共同讨论、研究、修改,完善。除此,要求课题组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围绕具体研究专题,学习相关理论,充实自我。
2、不断清晰研究内涵。针对本课题目标与内容联系不密切,不清晰,我们将通过一次次学习交流和专题研讨,把研究的指向和课堂切入点不断细化。关注课堂有效互动的特征,明晰课堂有效互动的策略,找到师生有效、有向的生长点。
(二)依托专家引领,扎实研讨活动。
为了使研究更有实效和针对性,我们将发挥华师大“新基础教育”实验专家组、区教研室、实验共同体学校的成员一起参与我们的专题研讨,期望在每一次的交流、研讨中我们都在不断的成长和提升,特别是在专题研究背景下的再构建、再提升。
(三)立足课堂,开展“行动研究”。
组织教师根据课题方案,结成各学科的研究群体,选择自己最想进行研究的方面,制订了学科组研究计划,在课题组认证后,按照计划进行课堂课例的研究。在研究中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普遍存在的状态,构建互动的课堂,促进学生生命成长。固化以“还”为基础,实现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积极、有效和高质量的“多向互动”。
1、加强课前教学设计的研究力度,挖掘文本中、学生中可能存在的互动资源,寻求有效互动的时机。注意加强书本知识与生活内容的沟通,并对现有教材内容加以适度的补充或重新组合,活化了教
学内容,缩短了学生生活与教材内容的距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如教材重组,链接互动时空;还原生活,创设互动时空等。
2、加强教学过程的研究,在多向合作的学习活动中拓宽学生互动的途径,提升课堂互动的质量。
3、加强课后的反思和与研究,以积极、有效、高质量为标准,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真实体验来进行。
4、关注课堂教学有效互动的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的研究。
(四)依托教研组,扎实研讨活动。
教师要能很好地把学校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进行有机的整合。把自己课例的研究目标展示给全体教师,发挥教师的群体智慧,期待在一次次的研讨活动中,加深对该课题的认识,为自己的个人研究指明了方向,时刻认识自己取得的成绩和不足。
(五)围绕课题例会,探讨研究收获。
各课题组教师要充分利用每月一次的课题例会,把自己在研究中的收获和困惑进行交流,期望在一次次的交流探讨中,教师们不仅从理论上对该课题有了深刻的认识,更主要的是从实践中找到了一些操作的方法和策略。为今后的课题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六)认真开展成果的总结和推广工作,提高教师的科研积极性。
1、我们每月定期向全校进行课堂研究活动的开放,通过这一形式,展示并且推广研究的收获,提供给每位教师一个研究的平台,在全员的互动交流中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寻找研究。
2、依托学校网站,加强对该研究成果的宣传和推广工作。
3、依托教研沙龙,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指导了老师的课堂实践。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将力求做到研究专题化、活动制度化,学习理论和教学实践相结合,正常听课、评课,提高研究含量,为今后的课题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课题的研究思路和实施步骤
本课题研究的思路是:在“新基础教育理念”的指导和区教研室专家的帮助下,通过调查、学习、思考、研究等积极探索数学课堂有效交往互动的途径、策略,从而达到高效、灵动、有生成感的数学课堂。
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13年4月——2013年8月):调查与分析,主要通过文献法和调查法,请有关专家讲座等。课题组成员学习《“新基础教育”数学指导纲要》和与课题有关的专著及研究情况,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并制订研究方案,组织申报。
2、实施阶段(2013年9月——2014年3月):通过行动研究法,课题组成员分工合作,在自己所教学科实验研究。重点结合自身班级的日常教学和自己承担的教研活动,应用“新基础教育”理念,进行有效交往互动的研究,并对研究材料进行整理分析,撰写中期研究报告。
3、中期评估阶段(2014年4月——2014年5月):初步形成研究成果,撰写中期评估报告,进行评估。根据专家评估意见,调整研究计划,继续研究。
4、继续实施阶段(2014年5月——2015年1月):通过行动研究法,课题组对前阶段研究进行总结、反思、交流,向全校数学教师推广,全体数学教师参与数学课堂有效互动的研究中来,形成一套适合我校实际的有效互动课堂教学模式。
5、总结阶段(2015年2月——2015年6月):重点做好总结,鉴定、结题工作。主要运用经验总结法,案例研究法等,对研究材料进行整理分析,撰写结题研究报告,汇编《课题论文、案例集》。
七、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学校领导重视。
学校成立了课题领导小组,由分管教学的教导处主任担任组长,各年级数学备课组长为组员,具体教导处指导课题研究。学校还定期请教育专家来校指导课堂教育,有学校的大力支持,教育专家的引领,教师的共同努力,我们的课题研究一定会更深入,实现教育资源的最优化,促进课堂教学师生有效互动的养成。
2、研究队伍精干。
本课题共有7人组成,均是我校的骨干教师。
课题组组长安向阳,学校数学教研组组长,曾有多篇论文在县级以上获奖或发表,具有一定的组织和科研能力。
课题组主要骨干常秋兰,学校二年级数学备课组组长,有较强的学习力,并能积极开展各类研究活动。
其他成员为学校的骨干教师,有较强的教育教学业务能力和一定的教科研能力,都在教学第一线,对本课题的研究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3、研究制度完善。
学校建立了教育科研制度网络,建立了教育科研制度、教育科研目标考核制
度、教育科研过程管理制度、教育科研成果奖励制度。
4、后勤保障。
学校对课题研究所需时间、资料、设备、经费等全力支持,现在学校具有系
统完善、资源丰富的网络教室一个,多媒体教室十五个,各个教室都配有二机一幕”,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后勤保障。研究一定会更深入,真正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
第二篇: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交往模式的研究课题方案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交往模式的研究
课题方案
辛店学校 数学课题组
一、课题研究背景
(一)严峻的现实问题
生存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生存之道、生活之道光靠书本知识的传授是难以达成的,学会交往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技能。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往往以知识为中心,尽管在调动学生主动性方面有所努力,但对课堂教学的社会化形态缺乏认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没有把交往作为教学的必要途径。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爱好等诸多方面未得到全面发展,教育没有着眼于人的发展需要。如果不在学校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交往能力的培养,将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二)现代教育的趋势
关注人的发展是现代教育的主题,现代教育是越来越关注人本身的教育,关注人本身的价值,关注人的活动。杜威就提出“学校即社会”,说明学校应是社会性环境,在学校中必须关注学生的社会能力和社会性发展。陶行知先生的“社会即学校”则从另一角度阐述人作为社会人的实现方式。不论是在学校这一小环境的社会化,还是把人放在真实的社会环境的社会化,都离不开人的交往方式的多元化和交往活动的现实化。
(三)主体教育的兴起
主体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和落脚点,没有主体参与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没有主体参与的教育是空洞的教育。主体教育重视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主体人格的发展。实践表明,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需要具体的方式和途径去落实,而课堂交往活动无疑是培养学生主体性品质的基本途径。优化课堂交往方式对培养学生主体性品质、实施主体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四)教育改革的需要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合作性学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数学课程标准更是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可见,课堂交往与新一轮课改精神非常吻合,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对课堂交往的研究一定会有助于新课改的顺利实施。
(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人类社会迈向21世纪的今天,交往问题不可避免地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网络化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彼此交往的时间和机会都会受到影响。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问题,人类自身的情感问题,将成为任何技术无法替代的解决的问题。因此,可以预见,交往教育将是21世纪学校教育的中心问题,我们无法回避。
二、课题界定
“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的一种基本社会活动,是指两个以上的个人之间,甲的精神内容(知识、判断、感情、意志、人格等)传递给乙,或者说,甲的动作、语言、记录等符号效果作用于乙或乙以外的他者,它是共在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交往是人类生存必备的技能。现代哲学越来越强调交往是人与生俱来的生存方式和基本需要,是人类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重要前提和必要条件。社会学认为,交往是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其根源在于人的群体归属的心理需要。传播学认为,交往是传递信息、分享感情的重要手段。总之,“交往”作为一个“体现人类存在和社会进化历史的总体哲学范畴”已广泛引起诸多学科的关注。
“课堂有效教学交往”是指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是借助特定的语言、动作、符号等手段在诸主体之间所产生的认知、情感、人格等的沟通活动,是实现教学中人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关系所产生的教学互动。它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它是克服课堂中空间阻隔、心理阻隔,改变封闭式教学,拓展教学功能和意义的主要渠道。
“模式”即“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参照着做的标准样式。课堂教学交往模式是指课堂教学中建立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基础之上,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特有的方式。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课题从交往角度来研究素质教育,对素质教育理论有所拓展、深化,使之更趋全面和完善。
课题从增强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培养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的角度来研究小学生课堂交往教育的价值,研究有新的视角。本课题从课堂交往这一视角来研究小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将小学生的课堂交往活动的目标、途径、策略、方法进行细化和操作化,从而全面改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二)应用意义
研究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教育需要交往,交往使人的才能得以展示,个性得以张扬。交往教育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及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研究有利于转变教师观念。交往教学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教学的新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学观、教师作用观,教学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合作学习,要变以教学为主为以学为主,变只重视结果为既重视结果以重视过程,变只研究教法为既研究教又重视学法。
研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课题探讨素质教育的实施,建构小学生数学课堂交往的模式,规范小学生的课堂交往行为,使其科学、规范、合法、有序,在正确的道路上发展。这对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减轻竞争中的心理压力都有积极的意义。
四、研究的理论依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强调,“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深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住处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2、教育学理论:
在教学活动中,经常要面对教师、教材、学生等多方面的关系,要处理教育与社会、教育与科技、教育与时代等方面的冲突与矛盾,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最大的问题是看不到教育中的人,是一种异化的教育。交往首先要逆转这种恶习,将教育的核心和教育的方式直指人,直指人的社会属性,它必将体现人的主体性,即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主动地积极地广泛交往,促成人的认知、情感、人格的沟通,并从中获得生活的经验与人生的意义。实际上要从教育中获得更丰满的人生,这绝非仅仅是知识的丰富,还应包括情感、人格的全面地健康地发展。
3、心理学理论:
21世纪的教育主题是教会学生学会生存,学生的交往的能力将直接影响个人的生存、发展和事业的成功,我们有必要从学校实际出发,着眼于课堂教学,通过课堂教学评价,指导学生学习交往,引导学生尝试交往,为促进学生个体的社会化奠定良好的基础。当前小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而且越来越普遍,教育界已把“心理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即是明证,心理教育固然可通过专设课程教育去解决,但更重要的是要拓展其生活空间,而要做到这一点最现实的措施就是增加课堂交往的内涵,建构课堂交往的评价指标体系,完善课堂交往,以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化。
五、研究的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揭示课堂交往的基本结构,展示课堂交往的教育功能。
2、通过研究,探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交往的模式,以引导与规范课堂教学行为;
3、通过研究,探索课堂交往的策略,进行教学交往创新;
4、通过研究,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有效地促进学生认知、情感、道德和个性的和谐发展。
六、研究的内容要点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交往模式的研究”是指教育者在现代的科学的教育理念的促动下,借用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系统学、公共关系学、组织行为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原则和技术,既从总体上筹划、设计小学生课堂交往的一切教育活动,又注意结合具体的教育目标来设计、策划具体的交往教育活动,以此认识小学生课堂交往教育的意义,寻求小学生课堂交往教育的理论依据,了解小学生课堂交往的不良倾向,把握小学生课堂交往的个体差异,建构小学生课堂交往教育的基本体系。
七、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
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实践的研究现状,吸收和借鉴先进的理念,深入挖掘课题理论的深厚底蕴,及时洞悉研究的最新情况,给课题实验与研究以有力的指导。
个案研究法:对一个或少数几个对象进行个案研究,或者把一组或许多被试当作一个组群进行研究,对教师与学生在数学课堂中交往现象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和分析。
调查研究法:通过访问、谈话、问卷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相关资料,整理资料。
观察研究法:在不受控制的自然形态下,通过观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交往的事实,作好记录,整理后从中提炼出带规律性的东西。
八、研究的具体步骤及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
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其他研究文献进行归纳整理,了解相关的研究历史,学习归纳他人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确定研究课题和研究方向,制定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研究操作实施阶段
在自然状态下,观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交往的现象,记录过程及效果。
对收集到的小学数学课堂案例进行分析,寻找原因,归类总结。确定有效教学的交往模式,改变自己的观念,有意识在课堂中进行实施,观察课堂效果。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材料收集、整理、归类,写出研究报告和论文。
九、成果形式
本课题力求在讲究科学性、理论性、系统性的基础上得出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的研究成果,表现形式为:研究报告、调查报告以及教学论文、案例。
第三篇: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课题小结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课题小结
三(1)班 林素云
一、课题研究的达到预期目标
1、通过研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性教学策略,指导教学、服务教学。
2、通过研究,转变我们的教学理念,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自觉地在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我们的自我反思能力和数学教学研究能力。
3、通过研究,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性教学策略
1、活动教学的策略
(1)、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变“听数学”为“做数学”。(2)、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从形式走向实质。
2、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的策略(1)、捕捉生活现象,引入数学问题(2)、贴近学生实际,探索数学问题(3)、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3、有效提问的教学策略
(1)、备教材要“懂、透、化”。(2)、备学生要 “实”。(3)、提问过程要突出学生主体。
三、具体研究方法
1、调查法:对课堂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建立课题实验的现实基础。
2、文献法:查找已有的与有效教学策略相关的文献、资料、成果,进行验证和实践。
3、行动研究法:以教师为研究主体,通过教师的教学实验、反思、总结,再实验、反思、总结,去芜存精,取得预期成果。
四、在实际教学中进行研究
1、抓住重点——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有效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达成的前提,对新课程教学目标及课堂教学目标把握得越好,教学就越有效。所以,我认为准确确定一节数学课的教学目标并加以完成是一节课有效的第一标准。教师在教学中要体现有效性,首先在这节课中设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是否准确。其次,设计的教学目标是否关注了学生。教学目标的的设定一定要符合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只有设计了关注学生的目标而不是关注知识的目标,才能有效。
如:我在执教《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对教学目标的把握情况: 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而加强动手操作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两次对折纸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学生加深了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首先做到: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确定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其次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基础上。
2、创设良好的数学学习情境——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 课改以来,“创设情境”成为小学数学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些有趣新颖且富有思考价值、具有挑战性的课堂学习情境令教师们眼界大开。如何使设计的情境具有有效性,这是我们课题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我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了孙悟空和八戒去西湖游玩分水果和月饼等生动有趣的情境,从学生感兴趣的情景引入,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材实际,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一半”的认识,引入到1/2的理性认识,并使学生在具体的“分物品”活动中体验分数的产生及意义。让学生在学习认识分数的过程中,设计了一些让学生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活动,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动脑、动口,认识不断加深,尤其是在学生动手操作产生分数的活动中,让学生亲自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最后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在思考、交流的过程中学会表达与合作、学会倾听与欣赏、激发了全体学生参与学习、探索知识的欲望,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每个学生在主动探索中得到发展。实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
3、以学定教——选用合适的教学方式
备课时,我们经常绞尽脑汁考虑怎样设计情景,怎样设计问题,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式等问题,而容易忽视学生本身,所谓的学情分析也经常是照本宣科,没有进行真正的调查了解。在我教学《可能性》一课的活动探究环节中,通过摸球让学生初步体验“一定”、“可能”和“不可能”。开始教学时,考虑到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我想通过对比学习让学生在一次活动中就能体验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于是把六个小组的盒子里的小球分成三种情况(全是黄色球、有白色球和黄色球、有白色球蓝色球和黄色球),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从盒子中摸球并记录摸出的小球的颜色),然后每个小组汇报活动情况,让多种情形同时展示出来(摸出的全是黄色小球;摸出的有白、黄两种颜色的小球;有白、黄、蓝三种颜色的小球),可是当每个小组在汇报时其他小组的同学根本没兴趣听,接下来的验证猜测引出“一定”、“可能”、“不可能”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不高,只有少数学生在发表意见。第一次试教,没有达到我预想的效果。课后我认真的反思了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三年级的学生对于简单事件发生的规律性的发现仍然来自直观的实验,在一次活动中同时展示三种摸球的情况,对于他们有一定难度,因为每个小组只验证了本组的发现,对于其他小组的结论没有经过验证所以很茫然。第二次试教,我让学生经过两次活动,第一次:每个小组的盒子里都装的是黄色球,学生通过摸球活动体验了事件发生或不发生的可能性,理解了 “一定”、“不可能”;第二次:每个小组的盒子里都装着两个黄色球、两个白色球,通过小组在一起猜测、验证,体验了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理解了“可能”,两次活动层次清楚,学生建构知识的思路清晰。
在试教中让我深深体会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只有真正的了解学生,才能准确把握教学定位,进行教学设计。所以说,教师要充分的了解学生,以学定教,才能真正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进而教学相长。
本学期的课题研究即将接近尾声,我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有效教学策略的创造性的过程、研究的过程是不会终止的,它是我们自身发展的最好的基本的渠道。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将会继续做到在教中研、研后教,让课题研究真正起到实效性。2013、12、8
第四篇: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有效设问的研究课题方案
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有效设问的研究
一、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2010年始,我校针对数学学科发展进行了系统规划,并开展了一系列听课评课活动。但在听评课活动中反应出我们教师课堂中提问、设问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们越来越重视课堂上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着重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这种教学思路能否顺利地实施,课堂提问是一个关键。,课堂设问是否有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一系列恰如其分的引导设问。作为一项可操作、可演示、可评价、可把握的数学教学技能,课堂设问的好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但是,在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设问作用发挥的远远不够。有些教师的提问得不到学生的配合,学生要么答非所问,要么答者寥寥,造成课堂教学的冷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提问数量过多使学生忙于应付,根本就无暇深思;重结论轻过程,提问流于形式,用优生的思维代替全班学生的思维;忽视对问题的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师的提问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导致课堂上“启而难发”的局面;不重视创设问题情境,缺少置疑和认知冲突的激发,以简单的集体应答取代学生深入的思维活动,形成学生思维的虚假活泼,削弱了教师的讲授作用;提问的技巧尚未掌握等。总之数学课堂教学中严重存在低效提问、无效提问的现象,甚至出现不良提问和失误提问。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值得每位教师认真研究和探讨。在2011年诸暨市级课题申报之际,我把“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进行申报,一方面通过自己和其他教师的教学案例,思考如何增强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效率。另一方面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与反思,改进和提高课堂提问的基本技能。
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一)、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灵魂认为:只有在真实世界的情境中才能使学习变得更为有效。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要让学生懂得某些知识,而且还要让学生能真正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在一些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者如何运用自身的知识结构解决实际问题,是衡量学习是否成功的关键。如果学生在学校教学中对知识记得很“熟”,却不能用它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具体问题,这种学习只做到了单向的内化建构,而忽视了逆向的外化于物,这显然是一种无效的学习。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中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就是将这一先进的学习理论实施于教学实践中去,充分发挥其指导意义。
(二)、多元智能理论。
该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提出的,他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人除了言语/语言智能和逻辑/数理智能两种智能。还有其它七种智能,多元智能理论最核心的理念是新型智能观,它指出智能是“在实际生活中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出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对自己所属文化提供有价值 的创造和服务的能力”。显然,这种智能观突破了传统智能理论多将智能视为人的抽象思维的局限,将智能与社会实践能力相融。应当着重指出的是,多元智能理论为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法,那就是突出了“问题解决”的教育功能。使我们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标,不仅仅是一个教育理想,而能成为有科学依据的教育行为。
研究目标
科研目标:
探索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的课堂教学的实质。
研究总结达到新课程要求,保证课堂教学时效取得的方式方法。
(二)工作目标:
1、构建有效的学习环境,让师生都有充实的精神境界和丰富的思想感情,教师对教学充满热情,对学生才有真挚的爱,努力建立起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这是学生建立有效学习的重要条件。
2、整合有效学习资源,努力探索小学生有效学习的方法、途径,开发小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实践中构建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
(三)育人目标
1、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学习能力。
2、正确处理好接受性学习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关系,使学生真正在课堂上学有所得。
四、研究的方法
(一)调查法:
1、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如座谈、书面小调查、分类整理。
2、学生之间调查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策略。
(二)经验总结法:
有的查阅有关资料和信息,更新课题组老师的教学观念,获取一些有关比较前沿和先进的经验,珍惜一切外出听课机会,不断总结,不断反思,在接受——反思——提升的反复探索中逐步整理归纳出有规律性的理性认识。
(三)交流法:
定期(每月一次)开展10---20分钟的袖珍交流即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全方位、全空间、全员的互动式交流,及时汲取他人先进的想法和做法,丰富每个人的自我认识。
(四)行动研究法:
设计课题方案——付诸行动——及时反馈——合理调整——再行动,在实施过程中注重方案每一阶段实施的实效不断总结经验,及时发现问题,每一阶段进行论证(反馈)根据反馈调整实验方案,使其合理化、科学化。
(五)文献资料法:
搜集国内外先进的理论,为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五、研究的过程
(一)、制定研究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课题研究。为了确保我们的研究工作能有条不紊的开展,每学期初由课题负责人围绕课题研究内容制定学期研究计划,计划订出每个月的研究主题、安排了课题组成员的交流活动时间。课题组成员据此就可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实际的研究工作。可以说,研究计划的制定为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提供了保障。
(二)、分类成立研究小组,使研究工作有层次、高效地展开。由于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解决问题的能力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我们将课题组成员按年级分成三大组:低段组(一、二年级);中段组(三、四年级);高段组(五、六年级)。各组在研究同一内容上分别有不同的要求,使研究有一个纵向的比较,有利于科学的分析。
(三)、丰富研究形式,使研究工作扎实、深入地开展。
1、在教研组的支持下,把本课题的研究过程列入了每学期的教研计划,使课题的开展得到了保证。开展每月一次地教研沙龙活动。教研沙龙是本课题研究的一个传统形式,是课题组成员思想汇集、思维碰撞、灵感顿现的场所。在活动中,有互相传递自己的随想所得,有述说自己的疑惑和迷茫,也有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理解和阐述„„在这里,大家无拘无束传递着信息,交流着感受,滋长着智慧,丰富着经验。
2、聆听大家之言,丰富内涵。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从事课题研究,最为缺乏的是教育理论。为了不断提升课题组成员的理论素养,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学校经常请专家来校讲学,安排老师外出学习。这为我们从事课题研究做好了物质上的准备。
3、及时实践,寻找差距。我们的课题研究总是在学理论的同时边实践于课堂,为此,我们结合研究进程,执教了一些实验课,课后,我们还细细地对每一节课进行剖析,总结不足。
六、研究成果
1、消除学生畏难情绪,激发思维积极性
设疑、解疑的目的是要使学生实现智力和知识中的“现有水平”向“未来的发展水平”的迁移,因此,问题总有一点难度,这就造成部分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发这部分学生的积极思维,首先要消除他们的畏难情绪。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哲学指出:外因的作用能使内因发生变化。消除学生畏难情绪,培养答问积极性,教师至少有两种策略:一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跳一跳,摘果子”的求胜心。心理学上称好奇为直接兴趣,求胜则是儿童的天性,二者都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思维的正诱因。二是热情鼓励。在提问时适当运用“说说看”、“勇敢地谈谈自己的看法”、“说错了没关系”等鼓励性语词,消除学生回答问题的一些心理障碍,诸如害羞、畏难等。对于后进生,还可用一些浅显问题,使其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信心,推动积极思维。
2、教师提问在“最近发展区”,引发学生思维激情
提问要与学生的智力和知识水平相适应。过易的问题学生不感兴趣,反之会使学生感觉高不可攀,丧失信心。现代教学论研究认为:提问最好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思考性和挑战性,将学生思维推向“心求通而不能,口欲言而不达”的愤悱境界,在学生大脑中形成一个个兴奋中心,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相关旧知来积极探究。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可将其分解,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创设阶梯式问题情境,形成一定坡度,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推进,导引学生思维一步步延伸、扩展。《学记》:“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即说此理。提问要注意趣味性。根据儿童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向学生提出一些新颖、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可以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最佳策略,便是激发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当课堂上所讲的教材里既包含一定“份额”的已知的东西,又包含一定“份额”的新的东西,才能唤起建立在思维本质上面的稳定的兴趣。教师要把握教学目标,依据教材,构思既有知识情趣,又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如教学“圆的认识”,可以设问“你们见过的自行车轮是什么形状的”、“有正方形、三角形的车轮吗?为什么?”“那么椭圆形的行不行?”随着这几个新奇问题的思考、讨论,学生思维逐步接近圆的本质,思维状态积极兴奋。
七、结论
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课堂环境的随时变化,使实际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认
识,才能在教学实践中让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表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波澜起伏,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智力角逐的乐趣!数学课堂提问是数学教学中一个复杂的艺术领域。以上所述,显然不能穷尽其妙。但是,只要我们数学教师能将课堂提问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熔为一炉,大胆创新,努力提高数学课堂提问质量,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但是在由于我们课题组的能力有限,对于“新课改形势下的课堂提问”一课题不能进行全体深入的研究和总结,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能通过上级领导的支持和自己的课堂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中能得进一步的提高。
八、研究的成效分析
(一)、从教学法的角度思考
1、精心设计问点
(1)、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提问
教师的提问,要讲究感情色彩,努力创造出一种新鲜的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境界,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得到迸发。教师若能抓住原有的知识经验和接受信息不相适应而产生的心理失蘅,提出问题,特别能打动学生的心。如教学“能被2整除的数”后,教师可拿出两张电影票,一张是11排8座,另一张是11排9座,对学生说:“小明和小强是好朋友,拿到这两张电影票后小明高兴地说:‘8和9是相邻的两个数,我俩坐在一起的。’他们走进电影院时,发现——”“同学们知道发现了什么吗?为什么?”学生非常感兴趣,在积极的思维过程中进一步明确了奇数列、偶数列和自然数列中相邻的不同含义,培养了学生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善于处理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
(2)、抓住知识点的坡度提问
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课堂提问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设计提问要讲究坡度。如教学“一个数除以分数”,这节课的难点之一是要求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先求出1/5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再乘以5。为突破这一难点,我设计了这样一组提问:
a、(出示一张15厘米长的纸条)你有办法知道这张纸条的长度吗?(生:可以用尺子量出纸条的长度。)
b、(教师出示一张比学生手中尺子长的纸条)现在用你们手中的尺子,一次量出这张纸条的长度,你有办法吗?
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认为可以把这张纸条三折或四折,先量出这张纸条1/3或1/4,再乘以3或4,就可以求出纸条的全长。教师巧妙的设问,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学生接受新知识做了铺垫,减缓了思维的难度
(3)、抓住思维的发散点提问。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时期对人才的要求。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在求同思维培养的基础上,强调并重视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的训练,让学生尽量提出多种设想,充分假设,沿不同的方向自由地探索和寻找解决问题的各种答案。例如: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丰富学生的数学体验,对学生的数学建构无疑是有着积极意义的。一题多解,就是“求异”,即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突破原有的知识圈和原有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更多更新的可能的方法。通过一题多解的讨论,启发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去观察思考问题,多问几个“你是怎么想的?”“还可以怎样想?”让多种信息互相交流,开拓学生的思路,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寻找答案。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4)、抓住知识的聚合点提问
聚合点是知识网络上的交点或纲。围绕聚合点提问,更能突出重点,使学生理清线索,系统掌握知识。例如:教完除法、分数和比的有关知识后,抓住聚合点提问:商的基本性质、分数基本性质和比的基本性质有没有联系呢?让学生找出除法、分数、比三者之间的异同点,找到他们的联系,更深刻的理解有关概念和规律。
2、把握提问火候
课堂提问要抓住时机,看准火候。提问火候我认为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提问的课堂时机;二是提问后的等候时间。
提问的课堂时机:一是学生学习情绪需要激发、调动的时候;二是学生研究目标不明、思维受阻的时候;三是促进学生自我评价的时候。教师在课堂上不能“随意问”,更不能“惩罚问”。随意问会产生两种不良的情况,一是问得过深,脱离学生的实际“枪枪卡壳”,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问得过浅,学生无须思考就能回答,既浪费时间,又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惩罚问则是教育的一种失误。
教师在提问后,常常缺乏等待的耐心,总希望学生能对答如流,如果学生不能很快作出回答,教师就会重复这个问题、或重新加以解释、或提出别的问题、或叫其他的同学来回答,根本不考虑学生是否要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形成答案并作出反应。有研究表明,如果教师提问后能等候一段时间,那么他们的课堂将出现许多有意义的显著变化:学生会给出更详细的答案;学生会自愿地给出更好的答案,拒绝或随意回答的情况就会减少;学生在分析和综合的水平上的评论就会增加,他们会做出更多的以证据为基础和更具有预见性的回答;学生会提出更多的问题学生的评论会显示更大的自信;学生的成就感明显增强。
3、选好提问方式
提问的方式从内容角度说是指问什么样的问题。如:知识型问题——什么是自然数?理解型问题——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应用题是讲怎么回事吗?应用型问题——你能想办法算出校园中的香樟树树杆的半径吗?分析型问题——能给同学们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吗?综合型问题——根据“三角形的稳定性”,你能对生活中的物品进行改进吗?说说改进的方案及理由。评价型问题——这种做法你喜欢吗,说说你的理由。你觉得学的好不好,为什么?„„
提问的方式从形式角度说是怎样问,一般我们可根据教学实际选择以下形式:直问——就是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曲问——就是转弯抹角,从侧面或反面提出问题。它有助于学生澄清概念、疏通思路,使学生沿着奇道曲径达到知识的深层与高层。例如:教完分数基本性质,让学生比较它与商不变性质的异同,教师设问:为什么分数基本性质不也说成“分子分母都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而是“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通过比较、分析让学生理解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必须对原有的概念进行修正、扩充、完善。正问——就是从问题的正面设问。反问——就是从问题的反面设问。正问与反问可以促使学生从问题的两个对立面出发加深理解,能培养学生对问题进行顺向与逆向思维的能力。追问——就是对某一内容或问题,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往往在一问之后又再次提问,穷追不舍,直至学生真正理解为止„„
4、及时给予反馈
有的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对错与否,不作评价,马上又提出第二个问题叫学生回答,或者评价含糊其辞,叫学生如坠云雾,摸不着头脑;或者只说缺点,不说优点;或者过早把答案告诉学生,代替学生思维。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在学生经过思考、回答后,给予客观的、鼓励性的评价或必要的指引。
(二)、从心理学的角度思考
“情绪是思维的催化剂。”小学生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受情绪控制,易被具体情境感染、同化。因此,营造积极的提问氛围,能有效地感染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维。
1、优化提问的情感氛围,激发学生思维兴趣
有人作过一个比方:情感对于思维,犹如能源与发动机,没有能源,再好的发动机也无法启动。良好的情感氛围,能赋予学生愉快积极的情绪,使学生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积极思维。作为课堂气氛创设和保持的主导者,教师应努力做到:
(1)、保持良好的提问心境
心境,是一种微弱而持久的带有感染性的情绪状态,它在一段时间内形成某种特定的情绪色彩,影响着人的整个行为表现。良好的提问心境,应该是教师愉快教学,自觉确立强烈的学生主体意识和“问”为“学”服务的提问观。设问既要考
虑怎样教,更要考虑学生怎样学,把为学服务作为设问的出发点,使设问成为实现学为主体的保证,让学生享受到自主探究、思考和发现的乐趣。教师还必须认识到,设问是为了导引学生思维,开启学生心扉,获取反馈信息,切忌把设问作为考问学生,甚至为难学生的手段。当学生回答欠缺时,要以宽容、体谅的态度启迪他们,引导学生更深入细致地思考,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答问心理,形成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提问心境下,教师思维敏捷,思路开阔,提问艺术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同时,对学生也格外亲切、关爱。这一切,不仅能赢得学生的敬佩和爱戴,而且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感染教育作用,促进学生愉快学习,积极思维。
(2)、尊重学生的提问权
学生是一个个有着丰富而细腻的思想的人,每一堂课中他们都会产生一些想法或疑惑。由于学生自制力较弱,这些想法或疑惑一经产生,便急欲一吐为快,否则即会形成一个个思维干扰。学生是学习实践活动的主人,教师要允许学生质疑,热情地为他们创造吐露思想的机会。对于学生的质疑,要在态度上给予鼓励,方法上加以指导,让学生在教师亲切、赞赏的言行中产生强烈的思维意向,积极进行思维活动。
另外,教师还要在学生之间营造一种竞争、合作的气氛,充分发挥动态的集体力量,激发学生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间的交往,导引学生间的情感交流、思维撞击,提高学生思维兴趣。
2、优化提问的思维氛围,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1)
消除学生畏难情绪,激发思维积极性
设疑、解疑的目的是要使学生实现智力和知识中的“现有水平”向“未来的发展水平”的迁移,因此,问题总有一点难度,这就造成部分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发这部分学生的积极思维,首先要消除他们的畏难情绪。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哲学指出:外因的作用能使内因发生变化。消除学生畏难情绪,培养答问积极性,教师至少有两种策略:一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跳一跳,摘果子”的求胜心。心理学上称好奇为直接兴趣,求胜则是儿童的天性,二者都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思维的正诱因。二是热情鼓励。在提问时适当运用“说说看”、“勇敢地谈谈自己的看法”、“说错了没关系”等鼓励性语词,消除学生回答问题的一些心理障碍,诸如害羞、畏难等。对于后进生,还可用一些浅显问题,使其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信心,推动积极思维。
(2)
问在“最近发展区”,引发学生思维激情
提问要与学生的智力和知识水平相适应。过易的问题学生不感兴趣,反之会使学生感觉高不可攀,丧失信心。现代教学论研究认为:提问最好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思考性和挑战性,将学生思维推
向“心求通而不能,口欲言而不达”的愤悱境界,在学生大脑中形成一个个兴奋中心,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相关旧知来积极探究。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可将其分解,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创设阶梯式问题情境,形成一定坡度,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推进,导引学生思维一步步延伸、扩展。《学记》:“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即说此理。
(3)
提问要注意趣味性
根据儿童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向学生提出一些新颖、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可以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最佳策略,便是激发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当课堂上所讲的教材里既包含一定“份额”的已知的东西,又包含一定“份额”的新的东西,才能唤起建立在思维本质上面的稳定的兴趣。教师要把握教学目标,依据教材,构思既有知识情趣,又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如教学“圆的认识”,可以设问“你们见过的自行车轮是什么形状的”、“有正方形、三角形的车轮吗?为什么?”“那么椭圆形的行不行?”随着这几个新奇问题的思考、讨论,学生思维逐步接近圆的本质,思维状态积极兴奋。
(4)提问要面向全体,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提问活动是全体学生同教师的信息交流,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答问的机会。课堂提问,不能出现“遗忘的角落”,要让所有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期待,培养所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和强烈竞争意识,从而营造出一个主动积极的集体思维氛围,转而推动每个学生更主观能动地进行思维活动。选择恰当的提问对象,有助于培养全体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和能力。要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和获得成功的喜悦。例如,对优等生提问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如理解性的、发散性的、综合性的问题,激励其钻研;中等生则以一般性问题,助其掌握、巩固知识、提高学趣,培养良好的思维情绪;而后进生宜问一些浅显的,如简单判断性、叙述性的,比较直观的问题,并设法创造条件启发其思考,使其在成功中勃发思维的激情。
第五篇:如何实现有效教学的课堂互动策略
如何实现有效教学的课堂互动策略
我阅读了《教学策略——有效教学指南》,本书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关于有效教学的基础知识;第二部分是关于教学设计基本工具的介绍,主要探讨了制定有效教学计划的基本工具和基础知识;第三部分主要是探讨动态的课堂教学,主要介绍如何创造有效的学习环境,包括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课堂评价等。本书的特点是深入浅出,一方面从不同学科探讨了有效教学的理论,吸羧了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领域的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同时又非常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案例,有助于教师掌握最常用的课堂教学策略和教学技巧,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其中感受深刻是第七章《课堂提问过程》,告诉我们课堂提问要讲究策略。
课堂互动策略的运用对实现有效教学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可以选择的课堂互动策略主要有:
一、情感领域的课堂互动策略。
这一类的策略是通过情感的调节与运用促进课堂互动,主要有:
1、建立合适、积极的教师期望。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往往会决定学生的自我期望,影响学生的努力程度。
2、多表扬,少批评、惩罚。表扬要注意“物有所值”,不可表扬满堂飞;批评要注意“莫伤自尊”,也不可“放任自流”。
3、加强非语言交流。课堂中的非语言交流在互动沟通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教师要善于运用非语言的沟通。
4、鼓励学生自治、自尊、自信。教师在教学互动中,始终要注意学生的“三自”培养。
二、教学领域的策略。
教师在课堂互动这个过程中,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是实现课堂有效互动的基础。
1、在课堂的准备与指导阶段,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学生、认识课堂目标与内容,准备好必要的教学手段和有效的教学材料。
2、进行有效提问。提问策略是互动的重要内容,是互动技能的具体体现,而且是教师课堂互动的基本功。只有围绕以突破难点、突出重点为目的的提问,才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提问。
3、提供及时的反馈。教师为学生提供及时的、适当的反馈,这是保持互动继续进行下去的条件。
4、加强课堂语言修养。在课堂互动中有相当部分内容是通过语言实现的,教师的课堂语言直接影响课堂互动的成效。
三、管理领域的策略。
在课堂互动中,通过有效的课堂管理可以促进良性课堂互动。
1、运用课堂竞争策略。争强好胜是青年学生的特点,课堂中教师有意识地挑起学生之间的竞争,尤其是小团队竞争,往往能使互动产生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2、重视课堂合作策略。小组学习、合作学习是新课程下特别重视的学习方式,因为小组合作本身就是一种互动,所以在课堂上运用小组合作能够产生良好的互动效果。
课堂互动策略的运用对实现有效教学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可以选择的课堂互动策略主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