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全县财政税务工作会议上的发言2012.1.17缩
在全县财政税务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2012年1月17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去年以来,国税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直各部门和各乡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配合下,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年初制定的工作思路,以服从服务于经济发展大局为根本,大力组织税收收入,强化税收征管,优化纳税服务,为全县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一、2011年工作总结
2011年全年累计完成税收入库万元,同比增收万元,增长%,国内税收收入(剔除海关代征)实现万元,同比增收万元,增长%,居九县第位。完成县级一般预算收入万元,同比增收4633万元,增长37.44%。为确保收入目标实现,去年以来,我局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工作。
(一)挖潜增收,全力以赴抓收入
一是强化征管基础。全年新增税务登记户(次),新纳入临商管理户(次),年增税款万元。加大个体税收委托代征力度,共对全县个乡镇近个行政村的余户纳税人进行了委托代征,代征税额达余万元。开展了政策性行业、出口退税企业以及消费税专项评估,查补入库税款万元。集中对服装类出口退税企业、药品经销企业、协查企业以及群众举报案件进行专项和专案检查,查补入库税款万元。二是推进专业化管理。对全县重点税源企业实行集中管理,中小企业实施“属地加行业”进行专业化管理。对重大税收执法案件实行集体议决,并引入相关方面专业人才提供政策支持和法律援 助。年,全县税收执法准确率达%。三是强化信息管税。加强“预警评估”系统应用,全年共评估企业户次,评估入库税款万元。开发应用了动态信息监控系统、非居民所得税管理系统,完善了以电控税管理系统,税收管理员足不出户即可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变化情况。
(二)优化服务,涵养税源保收入
依托网上办税、移动办税、实体办税三大平台,突出“快捷高效”,提炼出“三五快线”纳税服务品牌。认真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全年共落实各项税收优惠万元,其中先征后退万元,出口退税万元,征前减免万元。
(三)强化管理,提升素质促收入
一是以国税文化为引领,创建了“和声合力,且歌且行”的国税文化品牌。二是完善内控预防,强化廉政监督。组织开展了“作风建设暨效能服务提升年”、“四比四看”活动,深入走访纳税人、召开纳税人座谈会余次。三是深入推进阳光政务,代表在全市深化政务公开经验交流会上,作为三个发言县区之一介绍了经验做法。
二、2012年工作计划
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总体上仍将十分严峻复杂,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我县部分外贸企业订单下滑,销售由外销转向内销,资金短缺、生产经营困难。围绕调结构、转方式,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这些因素都对我县国税收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与此同时,临沂市“北进西扩”战略全面实施,县委县政府加快转变经 济发展措施得力,又为全县国税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回首过去,我们豪情满怀,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困难与希望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将以全县财税工作会议为契机,更加坚定自觉地服从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及时召开组织收入调度会,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围绕全县中心工作,以实际行动贯彻会议部署。
一是以组织收入为中心,确保完成全年税收计划。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确保税收收入及时足额征收入库,切实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强化重点企业、重点税源监控分析,找出税收的增长点和潜力,全面掌握影响税收收入变化的因素,把握工作主动权。加大对地方收入贡献率高、增收潜力较大的所得税的管理力度,努力挖掘新的税收增长点。突出对组织收入工作的考核。层层分解落实税收计划,做到人人有责任、有目标,认真落实组织收入考核办法和收入考核通报制度,完善奖惩措施,将组织收入工作与各单位及个人评先树优、奖惩兑现挂钩,形成全员齐心协力抓收入的良好局面。
二是深入推进依法治税,优化税收法治环境。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畅通诉求渠道,完善涉税维权机制,认真抓好增值税起征点调整等税收新政策的贯彻落实,通过网上办税厅、短信通等平台,积极帮助企业了解掌握并用足用好税收优惠政策,特别是将去年的税收优惠政策及时落实到位,帮助企业度过难关,为企业加快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强化税收刚性,认真开展重点税源、低零税负、异常申报、长期亏损 等纳税人的纳税评估工作,确保评估成果同比增加%以上。充分发挥稽查对偷税行为的打击威慑作用,在完成上级局布署的稽查任务的基础上,对机械、化工、建材、医疗等几个行业开展专项稽查,逐步完善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监控、税务稽查横向“四位一体”,县局、分局纵向“两级联动”的统筹联动工作模式。加强与公安、工商、地税、银行、供电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形成打击涉税违法犯罪的合力。
三是强化自我约束,全面提升干部队伍素质。以提高岗位技能为重点,突出抓好干部职工岗位学习,提升工作质效。加强职工廉政建设,深入推进制度防腐、科技防腐,按照管理、征收、评估三权分离的税源管理模式,税收管理员管户不管事,管事不管户,各岗位人员相互制约,预防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实施网上评价,建立系统内外双重监督机制,真实反映职工工作状态,规范职工廉政、勤政建设。在此,我真诚欢迎各位领导、广大纳税人和社会各届对国税工作给予监督,提出意见和建议。
风帆已经扬起,战鼓已经擂响,我们坚信:有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各乡镇和各部门的大力配合,有广大纳税人的理解支持,有我们全体干部职工的凝心聚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和埋头苦干,我们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谢谢大家!
第二篇:在财政税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这次全省财政税务工作会议,主要是贯彻全国财政税务工作会议精神,分析当前财政经济形势,研究部署今年全省的财税工作。我主要就全省财政税收工作形势以及如何做好财税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审时度势,增强做好财税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善于运用财税杠杆,更好地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层次的高低和优劣,不仅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和档次,也直接决定着财政收入的好坏。前段时间,省财税、统计等部门从财政收入对比入手,将山东与江浙粤作了全面的定性、定量分析,搞了一个很好的分析报告。从分析中可以看出,我省财政与江、浙、粤的差距,主要原因是我省产业结构不合理。因此,抓财政增收必须从抓结构调整入手,把结构调整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作为财源建设的重点。
(一)结构调整要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财政收入是衡量经济发展的“尺子”,是结构调整成果的“试金石”。调整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产业层次,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税收。目前,不少地方对结构调整的方向和目标研究得还不够深入、不够明确,上了不少耗能高、污染重、产业链条短、技术水平和附加值比较低的项目,不仅不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对财政增收贡献也很小。我们抓结构调整,抓经济发展,必须牢固树立效益意识和增收意识,在确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具体项目时,不仅要看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拉动力,还要把实现财政增收作为重要取向和标准,把两者结合起来,尽最大可能通过结构调整增加财政收入。去年,省里对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外向型经济、现代服务业等进行了专项部署,这些都是促进结构调整,提高经济质量与效益的重要举措,各级一定要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真正把调整结构的成果体现到财政收入增长上来。
(二)结构调整要以财政体制和财税政策为导向。财政体制和财税政策作为调整上下级政府之间、国家与企业之间、国家与个人之间利益分配的重要手段,对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因此,要使结构调整取得成效,就要深入研究有关财政体制和政策,把帐算明白,围绕着财政利益最大化作文章。各地在结构调整中,一定要努力做到“两个适应”。第一,要适应分税制财政体制的要求。按现行分税制体制规定和我省情况计算,消费税每增加100元,地方得10元;增值税每增加100元,地方得35元;企业所得税每增加100元,地方得40元;营业税则全部归地方。由此分析,要增加财政收入,必须加快发展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这既是实现地方财政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我省产业层次和经济竞争力的必然选择。第二,要适应财税政策的取向。财税政策是国家的分配政策,也体现着国家的产业政策。因此,我们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要自觉服从国家财税政策的导向,看看哪些行业是国家财税政策支持的,哪些是限制的,据此做出正确的抉择,促进我省结构调整。下一步国家将对现行税制进行重大改革,生产型增值税将改为消费型增值税,这项改革有利于扩大社会投资,提高经济自主增长能力。因此,我们要因势利导,引导企业加大投入,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我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再如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有利于营造各类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这为我省进一步搞活国有企业、壮大民营企业带来了难得机遇。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努力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支持民营经济等加快发展,促进我省所有制结构进一步优化。
(三)结构调整要充分发挥财税手段的调控作用。经济结构调整主要靠市场引导,同时又要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就财税政策看,关键是要发挥好“三个作用”。一是发挥好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重点通过财政贴息、担保等方式,引导投资和消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对急需发展的高新技术项目,优先给予财政资助;对财政贡献大、发展势头好的重点企业,可以通过财政支出方式适当予以返还奖励;支持建立高新技术投资风险担保体系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解决高新技术项目和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二是发挥好国有资产的吸附和调控作用。要探索采取灵活措施,加快国有资本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国有资产的控制力,争取以最小的国有资本控制尽可能多的社会资本,更好地体现政府宏观调控意图。三是发挥好财政政策的激励作用,促进地方经济加快发展。去年,我们就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充分注意发挥财政政策的激励作用。对30个强县,以整合资源为突破口,进一步放权搞活,从财政体制上支持他们加快发展,努力把强县培育成区域性财政经济发展龙头;对30个欠发达县,在实行收入增长返还的基础上,改进补助方式,使外力帮促与激活内部活力相统一,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通过财政政策调整,在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进一步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形成东、中、西部经济优势互补、相互联动、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三、坚持依法治税,保证财政收入快速增长
今年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收入增长目标是13%,工作中要力争多收一些。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取决于经济的发展水平,同时还有赖于财税部门不断加大组织收入的力度。
(一)要正确处理“取”与“予”的关系。所谓“取”就是增加财政收入,“予”就是支持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欲先取之,必先予之”,要增加财政收入,必须加大投入和政策支持,创造良好的环境。只要有利于加快发展,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文禁止的办法,都可以大胆试行;凡是外地行之有效的措施,都可以积极借鉴;凡是有利于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在不违反国家法规政策前提下,都可以积极探索。同时,也要切实注意优惠政策不能过头,不能够不切实际,要把政策的成果充分体现出来。现在一些地方在招商引资中,越权出台税收优惠政策,表面上看招商引资搞得很红火,但税收都返还了,投资环境又没有多大改善,外资来了也留不住,外商在税收优惠期满后又跑到别的地方重新享受优惠去了,结果往往是外资空转,内资外流,政府得不偿失,这种状况一定要注意克服和杜绝。取之要有度,这个“度”,说得明确一点就是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制止越权减免税。现在有的地方经济发展与其财政状况不相适应,发展很快,总量很大,但税收很少。各地要认真分析这种现象,除了查找经济结构、经济质量、收入口径不可比等客观原因外,还应当多从工作上找原因、找差距。发达地区税源增加快、总量增加多,要坚持严格依法征收,把该收的都收上来,决不能有税不收。欠发达地区尽管财政比较困难,但不该收的税一分也不能多收。增收潜力大、税源充足的地区,要力争多超收,以增强财政调控和保障能力,充分反映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成果。
(二)要在发展中不断改善财政收入结构。我省各级财政都比较紧,多数地方除了吃饭之外,很少有钱用于发展,限制了财政职能的充分发挥。深入分析,除了我们人头多、开支大,理财方式不够灵活等原因外,收入结构不合理是造成我省财政紧张的一大症结。我省地方财政收入中,非税收入所占比重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中央要求,今后要进一步减轻社会负担,如果把收费再砍一刀,我们的日子就会更难过。必须采取措施尽快改变我省非税收入比重高、增长快,而税收收入比重低、增长慢的状况。要不断调整优化收入结构,提高税收比重。一是要依法抓纳税大户,抓主体税种。一个地方的财政如果没有几个纳税大户、几项主体税种作支撑,收入增长就很难保证。现在多数大公司、大企业纳税意识比较强,税收征管比较正常。但也有些纳税大户存在偷漏税现象,不能只看它们交了多少税,关键要看它们应该交多少税。各级都应该深入分析一下,把税收征管工作做深、做细。要进一步抓好重点税种、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税收征管,并根据每个税种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征收措施,充分挖掘主体税种的增长潜力。二是要依法抓地方小税,抓零星收入。特别是目前一些地方还缺少骨干税源,如果再不重视小税征管,除了收费就没有多少增收的“门路”。不去加强小税的征管,财政收入从何而来?另外,我们强调依法治税,大税小税应当平等看待,只有实现了大小税种的严格依法征管,公平竞争和正常的财经秩序才能得以维护。三是要依法抓非税收入。今后,行政性收费将继续减少,该取消的一定要坚决取消,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但确需保留的收费,必须严格按规定收上来、管起来。对于其他一些非税收入,比如土地收益、国有资产经营收益、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等,必须进一步加强征收管理,把该收的各种非税收入都收上来。
(三)要通过改革和创新,提高收入征管水平。提高收入征管效率和依法治税能力,解决收入征管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必须积极运用改革的手段,使征管机制、手段和方式适应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带来的税源变化情况。要在税源监控和收入稽查等方面探索新路子,强化责任、加强管理、提高征管质量。要进一步普及推广发票双奖、税控机等措施,不断加强税收信息网络化和征管现代化建设,用科学的手段支撑税收征管工作。要继续强化政府领导、部门配合的工作机制,大力推行社会综合治税等有效措施,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做好组织收入工作。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四、集中财力办大事,切实解决好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当前,各级财力都十分紧张,收支矛盾突出。一方面,政府财力不足;另一方面,资金使用分散、效益不高。在收入总量短期内不能实现较大增加的情况下,进一步整合优化现有财力,用活、用好有限的财政资金是缓解供需矛盾的必然要求和有效措施。各级不仅要在抓钱上多想办法,还要在用钱上多做文章。
(一)拓宽理财视野,把政府的各种财力统筹起来。去年,我省地方财政收入、预算外资金收入、政府基金收入,再加上中央的税收返还、转移支付、专款补助,全省财政性资金规模是很大的。但我们在资金统筹运用上做得还不够,资金效益还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要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必须切实做到“三个结合”:一是预算内资金与预算外资金相结合。要通过扩大收支脱钩、编制综合预算的改革,从根本上解决预算内外“两本帐”、“两张皮”的问题。目前分散在各部门、各单位的资金数量不小,各级政府要积极引导他们把资金投向政府急需的地方,发挥好这部分资金的效益。二是财政资金与社会资金相结合。要通过部分财政资金的市场化运作,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吸附更多的社会资金兴办事业。三是财政资金与金融资金相结合。发挥好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通过贴息、建立担保机制等,积极引导金融资金投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的地方。
(二)整合各类资金,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一是要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努力节约开支。当前,会议费、燃修费、通讯费、出国经费等一般性支出浪费较多,节支潜力很大。各地各部门可以根据不同情况,积极探索通讯费、接待费等职务消费实行货币化改革,努力降低公费支出。二是要严格控制零星支出,力戒分“小钱”、办“小事”。今后,对部门单位申请的项目,各级财政一定要把好关,可给可不给的要坚决不给,该压的要坚决压下来。花钱必须要有计划,预算定下来一律不得增加。三是要清理规范各项财政专项资金。重点清理、归并那些功能相近的财政专款,压减那些已经到期或效益不高的支出项目。做好这项工作,财政要带头,部门要支持。四是要优化支出存量结构,切实解决财政包揽过多的问题。逐步将经营性事业单位推向市场,把市场机制引入机关后勤管理,把花钱养人、自我服务变为向社会和市场购买服务,以减轻财政压力,更好地促进事业发展。
(三)集中资金力量,保证各项重点支出。各级财政在支出安排上,首先要保证工资的正常发放。工资问题事关干部职工的基本生活,一定要按时足额发放。其次,各级新增的财力、集中的资金,要向重点事业倾斜。要按照中央统筹经济社会、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大对各项社会事业的投入。一是要保证社会保障支出的基本需要。这不仅是确保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更是关心群众疾苦、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各级要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障投入,积极支持就业和再就业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财政承受能力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二是要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解决“三农”问题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财政加大投入的重中之重。各级财政支出都要向“三农”倾斜,积极支持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农民科技培训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尽快解决部分农村人畜吃水困难问题,逐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三是要保证教育、卫生、科技等重点支出的法定增长需要,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四是加大对环保的投入,特别要解决好各项调水工程的污水治理和荒山、荒坡的植树绿化,积极支持生态省建设。
同志们,财税工作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事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财税工作,切实加强对财税工作的领导。作为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不懂财政就不可能真正做好一个地区的经济工作。各级领导同志要不断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加强对财税知识和财税政策的学习,不断提高运用财税杠杆指导经济发展的水平。要注意听取财税部门的意见,积极支持财税部门做好工作,及时协调解决财税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各级财税部门要进一步提高理财水平,主动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助手。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高效能的财税队伍。按照政府“提速”的要求,简化程序、强化责任,办实事、求实效,进一步提高财政工作效率和透明度,自觉接受各方面的监督。要坚持“两个务必”,带头过紧日子,进一步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努力建设阳光财政,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真正为人民当好家、理好财。
同志们,做好明年的财税工作,任务艰巨而又光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努力开创山东财税工作新局面,为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社会主义新山东做出更大贡献。
第三篇:在全省财政税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过去的一年,全省各级财税部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的重大决策和部署,狠抓增收节支工作,圆满完成了省委、省政府安排的各项财税工作任务,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2002年及五年来财税工作的简要回顾
2002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上下牢固树立机遇意识,努力克服前进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1%,是“九五”以来最快的一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1%;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4%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9.8%。全省财税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认真落实中央确定的各项财税政策,坚持以组织收入为中心,牢固树立“从源头抓起”的指导思想,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强财政支出管理,狠抓税收征管,严格依法治税,圆满完成了各项财税工作任务。据电月报统计,2002年全省财政总收入完成203亿元,为预算的105.96%,比上年增长14.67%,增收25.9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老口径)完成113.84亿元,为预算的104.78%,增长14.12%,增收14亿元;上划中央“两税”收入完成76亿元,为预算的105.4%,增长11.7%,增收8亿元;全省国税系统累计完成税收108.8亿元,比上年增长14.54%,增收13.81亿元;地税系统累计完成收入63.79亿元,比上年增长14.12%,增收7.7亿元;财政系统直接组织的收入完成33.2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增收4亿元,超额完成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全省财政总收入200亿元的奋斗目标。财政支出有序安排,严格执行预算,重点支出得到保证,教育、科技等支出增长较快;积极筹措并及时拨付各项社会保障资金,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进一步完善“以奖代补”办法,保证了干部职工基本工资的按时发放。全省财政支出累计完成314.7亿元,为预算的101.2%,比上年增加40亿元,增长14.34%,基本保证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的资金需要。
1998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各级财税部门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积极的财政政策,抢抓机遇,顽强拼搏,艰苦奋斗,扎实工作,财税收入快速增长,财税改革卓有成效,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为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全省财政总收入从1997年的106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203亿元,年均增长13.9%,翻了近一番;地方财政收入从1997年的57.9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114亿元,年均增长14.81%,翻了一番。国税系统组织收入从1997年的60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108亿元,年均增长12.59%,特别是2000年以来,认真贯彻了省委、省政府“均衡入库”的指导思想,扭转了年终搞突击征收的被动局面;地税系统组织收入从1997年23.8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63.8亿元,年均增长17.7 %,连续8年保持快速增长,且基本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要求,做到均衡入库。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日趋合理,全省财政支出从1997年的113.8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314.7亿元,年均增长22.6%;财政赤字县由1997年的46个减少到2002年的24个,财政赤字额由1997年的2.55亿元下降到2002年的1.66亿元。财政总收入超亿元的县由1997年的21个增加到2002年的35个;地方财政收入超亿元的县由1997年的6个增加到2002年的22个;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增加,2002年达到17.2%。
1998年以来的五年,也是我省财政改革力度最大,财税宏观调控成效明显的时期。几年来,财税部门加快转变职能,改变工作作风,办事效率明显提高;坚持依法行政,加大廉政建设工作力度,自身思想建设、队伍建设和机构建设都进一步加强;“金税”和“金财”工程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
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省财税工作也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财力薄弱,规模小,收支矛盾突出的局面没有明显改变;经济结构调整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财政增收乏力;支出增长过快,浪费现象依然存在;偷逃税现象仍然存在,从严治税工作还有待加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推动财税各项工作全面发展
200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做好今年财税工作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十六大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江泽民同志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全面分析了新世纪我们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科学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带领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进一步阐明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明确提出了党在新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和推进各方面工作的方针政策,深刻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党的建设等各项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政治宣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行动纲领。
全省财税战线广大干部职工要把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紧紧抓住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中心,密切联系财税工作实际,深入研究财税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充分发挥财政、税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提高抢抓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机遇意识,增强加快贵州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明确奋斗目标,理清工作思路,扎实做好今后的各项工作。要与时俱进,努力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认真解决当前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和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突出问题。要紧密联系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深入开展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教育,既做好经常性工作,又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提高各级党组织的工作水平,提高广大党员干部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领导干部在学习贯彻中要起表率作用,勤奋学习,勤于思考,在掌握基本观点和领会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努力提高理论素养和领导水平,用十六大精神统一广大财税干部的思想和行动。
三、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圆满完成全年各项财税工作任务
今年中央将继续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把财政增收节支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根据中央的统一安排和部署,省委、省政府确定今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地方财政收入预算安排增长9%以上的预期目标。
展望今年工作,全省地方财政收入预算安排增长9%以上的任务,是积极稳妥的。尽管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还会遇到不少困难,但总的来看,有利大于不利。中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为国内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明显改善,经济发展的活力进一步增强;最为重要的是,十六大的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上下党心、民心,全国上下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热情高涨,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面对新形势,我们要紧紧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国财税工作会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正确履行职责,更好地发挥财税部门的职能作用,进一步抓住机遇,强化措施,扎实工作,努力完成全年的各项财税工作任务。
一要抢抓机遇,加快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要紧紧抓住中央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利时机,落实好、利用好国家的各项政策措施,积极争取国家给予我省更多的政策扶持和资金倾斜。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促进县级财政收入上台阶、建设经济强县等财政扶持措施,加强财源建设等工作。以“西电东送”为契机,加快发展我省能源、旅游、生物制药等优势产业,构筑我省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点。要进一步加强财政贴息补助资金的管理,充分发挥其引导和乘数效应,全面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和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经济建设,努力壮大经济基础。
二要坚持依法治税,确保财税收入稳定增长。财税收入的稳定增长是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内容,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税收经济观。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影响经济,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税收与经济关系的基本观点。保证财税收入稳定增长,必须狠抓征管工作。要切实加强对组织收入工作的领导,继续立足于抓早、抓紧、抓实,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的组织收入原则,加强对重点税源、税种的监控,聚精会神做工作,一心一意抓收入,努力实现均衡入库,牢牢把握组织收入的主动权。依法征税是税务部门应尽的神圣职责,所有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的天职就是四个字:“依法征税”。要规范和落实好各项税收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好税收的宏观调控作用,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具有高度的统一性、权威性和严肃性,凡是不符合税法规定的,该废除的要废除,该修改的要修改,决不允许变相减免税;税收优惠政策也要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积极发挥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要继续坚持“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缴欠税”的方针,深入贯彻新《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积极推行执法责任制,强化纳税服务,大力推进依法治税工作。要抓重点地区、重点税源,继续深入开展集贸市场税收专项整治工作,认真清理漏征漏管户,进一步推行建账和实施查账征收。要继续做好依法治税、从严治队和科技加管理“三篇文章”,找准结合点,落实到征管,落实到基层,保证各项征管措施落到实处,为圆满完成财税收入任务提供制度保障。
三要积极调整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需要。要按照“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继续实行和完善“以奖代补”政策,保证干部职工基本工资的正常发放。要保证国家机构正常运转,保证社会保障、扶贫、救灾等维护社会稳定的支出需要;努力增加对农业、教育、科技等的投入并及时足额到位。及时拨付应由财政负担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资金、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资金。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继续探索有效的国有资产经营体制和方式,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进一步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继续按照“统筹规划、集中资金、突出重点”的原则来安排,坚持专款专用、注重效益。要加强预算管理,严格执行支出预算,压缩非生产性和一般性开支,严禁新开工建设脱离实际的各种“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厉行节约,坚决反对铺张浪费。
四要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公共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也是一个政治范畴,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共财政,具有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共财政的总体要求是:按照“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在努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增加财政收入的前提下,将财政支出主要用于满足维护我国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社会公共需要,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公共需要,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不断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只有不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进一步做好财税工作,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更充分地为建设和发展先进文化提供财力支持,更全面地维护我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只有加快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财政,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财力保障。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是构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环节,也是彻底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凡是市场体制能够解决的问题,政府就不要介入,不要“越位”,对满足社会需要而必须提供的公共服务,政府则要积极介入,不能“缺位”,只有把公共财政建立健全起来,才能从体制上解决政府职能的“错位”。
要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就必须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为此:
一是大力推进部门预算改革。实行部门预算,就是要增强预算的完整性、统一性,增强预算的透明度和规范化,完善财政监督机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2003年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扩大部门预算试点范围,加大部门预算的编制力度,通过实行部门预算为综合财政预算奠定良好的基础。综合预算的实质,就是把现行预算内和预算外的资金统筹兼顾起来,统一编制部门预算和国家预算,最终达到取消预算外资金。部门预算不能流于形式,一定要在深入细化预算上下功夫。
二是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有利于规范预算执行程序,方便预算单位及时用款;有利于提高预算收支过程的透明度,保障财政资金安全有效运行,从源头上预防腐败;有利于合理调度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强政府调控能力。要及时总结经验,进一步扩大国库集中收付试点范围,加强协调指导工作,在“十五”期间全面建立和实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三是着力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从收入的角度看,要做到“取之合法、规模适当、收缴分离、纳入预算”,防止乱收、滥罚以及坐收坐支;从支出的角度看,要实行“收支脱钩”,执收单位上缴收入不再与其支出安排挂钩。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是中央从制度上、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重大举措,有利于执收执罚部门转变职能,从收钱、分钱等繁杂事务中解脱出来;有利于保证公正执法,杜绝乱收、乱罚、截留、挪用和坐收坐支现象;有利于统筹安排预算内外资金,深入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规范“收支两条线”管理。
四是推行政府采购制度。推行政府采购制度有利于节约财政资金,防止腐败,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能力。要认真贯彻实施《政府采购法》,做好宣传、培训工作,研究制定配套规章制度,完善采购管理机构和工作秩序,加强采购队伍建设,推进采购工作向纵深发展。
五是清理、取消各类“小金库”。“小金库”游离于财政预算与财务监督之外,其收支不正当,不仅严重违反财经纪律,扰乱收入分配秩序,滋长腐败,而且还造成国家税款的大量流失。要通过公共财政的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特别是要结合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收支两条线”的改革,加强银行账户管理和现金管理,彻底清理部门单位存在的多个账户、多头开立账户问题,实行国库单一账户,严禁各种乱收费、乱罚款,真正从体制上、源头上铲除“小金库”现象。
六是加快 “金税”和“金财”工程建设步伐。要坚持统一规则、分步实施、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进我省“金税”、“金财”工程建设。“金税”、“金财”工程是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支撑,加强对税源税目的监控,以预算编制、国库集中支付、收入管理和宏观经济预测分析为核心的政府财税管理综合信息系统。“金税”、“金财”工程建设是财税工作与时俱进的需要,各级政府各部门都要给予积极支持,各级财税部门要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的部署和省里的安排,加快建设步伐,为全省财税改革和发展服务。
五要加强财政监督管理。建立专门监督与业务监督相结合的监督机制。进一步加强法制设,规范监督行为,提高财政监督的整体效能。建立涵盖财政性资金分配、使用和财政管理全过程的监督机制,以资金运行为主线,将事前审核、事中监控和事后检查核实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对支出资金的追踪问效。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内部审计。
六要积极稳妥地做好车辆购置税征管划转工作。从今年起,车辆购置税由委托交通部门征管改为国税部门直接征管,这是进一步深化车辆购置费改税的重要内容。国税部门和交通部门要顾全大局,密切配合,协同工作,认真按照国家五部委的统一部署,做好政策宣传,严格工作程序,保证工作质量和进度,确保车辆购置税征管工作的平稳交接,实现收入的稳定增长和人员的妥善安置。
四、从严治队,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财税干部队伍
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财税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加强队伍建设,要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改进作风和增强团结为重点,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努力提高各级领导班子的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强领导集体。
我们这支财税队伍是一支识大体、顾大局、勇挑重担、能打硬仗的队伍,主流是好的,不能因为个别地方的个别领导出了问题就否定这支队伍。但要引以为戒,警钟长鸣。各级领导班子、每一位领导干部和全体财税工作人员,一定要加强学习,提高认识,保持清醒头脑,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和自觉性。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常抓不懈,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引向深入。
搞好党风廉政建设,关键要抓好领导班子建设。一是把好用人关。各级财税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切实做好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要加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的监督管理,完善干部考察制度,努力推进干部人事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二是加强对行政管理权的监督。要建立和完善人事、财务、基本建设和大宗物资采购等方面的制度,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特别是要加强财务管理,严格经费审批管理制度;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范围来规范各项资金的管理;要继续发挥财务监督作用,坚持抓好财务审计工作。三是强化对执法权的监督。要加大执法监察的力度,积极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强监督检查,坚持依法理财,依法治税。
五、近期要抓好的几项工作
一是要解决好当前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关怀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各级财税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提高认识,明确责任,狠抓落实,深入基层,坚决按照中央的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切实解决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
去年,我省先后遭受了干旱、风雹、洪涝,特别是“秋风”(低温冷冻灾)等自然灾害,人民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解决好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在我省极为重要。为帮助灾区人民战胜自然灾害,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帮助城镇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问题,帮助财政困难县解决基本工资发放困难,省委、省政府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增加了社保、救灾等经费投入,以及通过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年终一次性困难补助等渠道,对民族地区和财政困难地区进行补助。各级各部门对省里安排的补助要首先用于解决工资的发放;要及时拨付“三条保障线”、救灾资金,认真落实农业税灾歉减免政策,对重灾地区,不能搞先征后返;各级都要尽可能挤出一些资金,实实在在帮助困难群众过好“两节”。
二是要确保财税收入实现“开门红”。各级财税部门要继续发扬敢于拼搏、勇挑重担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始终坚持依法治税和均衡入库不动摇,采取有力措施,层层落实收入目标责任制,“以月保季,以季保年,月月求进度,季季求均衡”,一定要依法治税,努力做到均衡入库,从而牢牢把握组织收入的主动权,为圆满完成全年财税收入奠定坚实基础。同时,要安排好今年的各项财政支出预算。
三是要继续做好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农村税费改革的关键是“减轻、规范、稳定”,要本着这一原则加深对农村税费改革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的认识,继续推进各项配套改革,巩固和扩大农村税费改革取得的成果,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有关措施,全面做好我省农村税费改革工作。要统筹安排好各项转移支付和困难补助资金,要切实做到确保农民负担得到明显减轻、不反弹,确保乡镇机构和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正常需要。切实做到“稳负担、防反弹、保运转”,要认真检查“三个百分之百”是否真正做到,转移支付资金是否到位,对问题较多的地方要高度重视。
四是要加强对政府债务的管理。我省政府债务本金余额在100亿元以上,加上每年应付利息,数额更大。最近一两年是还款高峰期,因此要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合理控制政府或财政借款规模。各级财政部门应为各级政府当好参谋,在财力可能的范围内,在保证重点支出的前提下,将政府债务规模控制在适度的范围。还要密切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生产建设性借债项目的跟踪问效及监督借款本息催缴工作,树立我省良好形象和信誉,争取中央更大投入。同时要建立财政还债准备金,防范、化解财政风险。
五是要大力提倡和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春节即将到来,各级财税部门要坚持把节约财政开支与加强作风建设结合起来,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观念,大力提倡和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严禁铺张浪费,把钱用在最需要的地方。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坚决制止公款旅游,严格控制压缩会议费、车辆费、差旅费、招待费。
党的十六大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信心,齐心协力,扎实工作,全面完成今年各项财税工作任务。
第四篇:在财政税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这次全省财政税务工作会议,主要是贯彻全国财政税务工作会议精神,分析当前财政经济形势,研究部署今年全省的财税工作。我主要就全省财政税收工作形势以及如何做好财税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审时度势,增强做好财税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很不平凡的一年。全省人民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在党中央、xx和中共山东省委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省委确定的“一二三四五六”的总体要求和工作思路,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同心同德,拼搏奋斗,全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胜利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任务。预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370亿元,增长13%以上。全省境内财政总收入达到2108.5亿元,增长16.9%。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完成712.8亿元,同比增长21.3%。国税系统组织收入874.7亿元,其中地方收入166.1亿元,同比增长13.8%;地税系统组织收入412.2亿元,其中地方收入332.6亿元,同比增长18.6%;财政系统组织收入214.1亿元,增长31.6%。全省财政支出完成1009.1亿元,增长17.2%。
全省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事业兴旺、人心思上的大好形势来之不易,是省委带领全省人民奋力拼搏取得的结果,同时也凝聚着财税战线上广大干部职工的心血和汗水。过去的一年,全省财税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按照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总体要求和工作部署,做了大量工作。一是积极支持经济发展。围绕省委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园区经济发展和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等重大部署,加大了支持力度。全省共落实企业税费优惠政策90多亿元,财政投入技术挖潜改造资金46.1亿元,利用国债资金32亿元,实现出口退税155.2亿元,拨付出口扶持及奖励资金6.5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全省经济发展。二是努力增收节支。各收入征管部门坚持依法组织收入,突出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改革发票管理办法,加强税收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行社会综合治税,不断加大征管措施,收入征管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提高,均衡入库情况明显好于往年。同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严格控制和压缩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保重点,全省农业、教育、科技等重点支出均实现了较快增长。为各项改革和发展提供了资金保证。三是合理运筹资金,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利益的重点问题。财税系统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工作首位。非典疫情发生后,全省共投入专项防治资金10.8亿元,为保证人民群众健康做出了积极贡献。部分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后,各级及时拨付防汛救灾资金6.9亿元,为解决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提供了资金支持。全省抚恤救济和社会保障支出达62.5亿元,支持就业和再就业安排支出2.3亿元。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直接减轻农民负担近10亿元。为维护群众利益、保持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四是深化财税改革,依法规范财政管理。全省部门预算编制改革全面展开,国库集中支付范围继续扩大,政府采购制度进一步完善。根据中央统一部署,积极稳妥地进行了出口退税机制改革。“收支两条线”管理、国有资产管理、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对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过去的一年是财税部门广大干部职工拼搏奋斗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全省财税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我省财政收入与经济大省的地位还不相称,与先进省市相比,差距非常明显。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收入差距在拉大。近几年来,我省财政收入尽管保持了较快增长,但先进省市比我省增长更快。1998年至2001年,我省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7.6%;而苏、浙、粤三省年均分别增长24.5%、36.2%和21.9%。2001年我省地方财政收入总量低于广东,高于江、浙。到~年,江苏已超过我省,浙江与我省差距进一步缩小。从省内地区间差距来看,~年德州、滨州、聊城、菏泽、临沂的地方财政收入总和只有107.5亿元,五个市加在一起赶不上一个青岛市。~年,我省地方财政收入超过5亿元的县(市、区)只有20个,而不足1.5亿元的县则有29个,其中不足1亿元的有7个。二是收入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为税收收入比重偏低。2002年我省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是81.1%,全国平均86%,江苏是87.8%,浙江高达99%。况且我省税收收入的内部结构也不合理,农业类税收比重高,三产税收比重低。~年全省农业四税达78.4亿元,占全部财政收入的11.0%,西部地区有的地方农业四税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高达25%以上。我省二、三产业的税收收入比重明显偏低,xx、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主体税种收入增长缓慢。三是人均占有水平低。从2002年财政收支总量上看,我省排在全国4、3位,但人均收支水平只列全国第9位和22位。人口总数多,财政供养人口也多,2002年财政供养285.7万人,居全国第2位。财政供养人口不仅
数量大,而且增长快,2002年与1997年相比,财政供养人口增长18.2%,大大高于同期总人口3.4%的增幅,也明显快于江苏、浙江等省的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各级的大部分财力不得不用在保“吃饭”上,有的地方甚至连保“吃饭”都很困难,用于发展方面的财政投入就更少了。四是地方财政包袱重。截止2002年底,全省各级政府直接债务余额累计达563亿元。其中,清偿农村合作基金会、城市信用社、供销社股金会,向中央借款余额125.1亿元;国债转贷资金余额97.8亿元。据测算,近几年我省每年需还款约30亿元。沉重的债务负担,加大了财政运行的压力和风险。全省各级党政领导同志对此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危机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下决心按照省委的部署把经济搞上去,建设经济大省、财政富省。
二、善于运用财税杠杆,更好地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层次的高低和优劣,不仅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和档次,也直接决定着财政收入的好坏。前段时间,省财税、统计等部门从财政收入对比入手,将山东与江浙粤作了全面的定性、定量分析,搞了一个很好的分析报告。从分析中可以看出,我省财政与江、浙、粤的差距,主要原因是我省产业结构不合理。因此,抓财政增收必须从抓结构调整入手,把结构调整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作为财源建设的重点。
(一)结构调整要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财政收入是衡量经济发展的“尺子”,是结构调整成果的“试金石”。调整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产业层次,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税收。目前,不少地方对结构调整的方向和目标研究得还不够深入、不够明确,上了不少耗能高、污染重、产业链条短、技术水平和附加值比较低的项目,不仅不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对财政增收贡献也很小。我们抓结构调整,抓经济发展,必须牢固树立效益意识和增收意识,在确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具体项目时,不仅要看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拉动力,还要把实现财政增收作为重要取向和标准,把两者结合起来,尽最大可能通过结构调整增加财政收入。去年,省里对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外向型经济、现代服务业等进行了专项部署,这些都是促进结构调整,提高经济质量与效益的重要举措,各级一定要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真正把调整结构的成果体现到财政收入增长上来。
(二)结构调整要以财政体制和财税政策为导向。财政体制和财税政策作为调整上下级政府之间、国家与企业之间、国家与个人之间利益分配的重要手段,对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因此,要使结构调整取得成效,就要深入研究有关财政体制和政策,把帐算明白,围绕着财政利益最大化作文章。各地在结构调整中,一定要努力做到“两个适应”。第一,要适应分税制财政体制的要求。按现行分税制体制规定和我省情况计算,消费税每增加100元,地方得10元;xx每增加100元,地方得35元;企业所得税每增加100元,地方得40元;营业税则全部归地方。由此分析,要增加财政收入,必须加快发展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这既是实现地方财政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我省产业层次和经济竞争力的必然选择。第二,要适应财税政策的取向。财税政策是国家的分配政策,也体现着国家的产业政策。因此,我们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要自觉服从国家财税政策的导向,看看哪些行业是国家财税政策支持的,哪些是限制的,据此做出正确的抉择,促进我省结构调整。下一步国家将对现行税制进行重大改革,生产型xx将改为消费型xx,这项改革有利于扩大社会投资,提高经济自主增长能力。因此,我们要因势利导,引导企业加大投入,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我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再如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有利于营造各类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这为我省进一步搞活国有企业、壮大民营企业带来了难得机遇。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努力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支持民营经济等加快发展,促进我省所有制结构进一步优化。
(三)结构调整要充分发挥财税手段的调控作用。经济结构调整主要靠市场引导,同时又要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就财税政策看,关键是要发挥好“三个作用”。一是发挥好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重点通过财政贴息、担保等方式,引导投资和消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对急需发展的高新技术项目,优先给予财政资助;对财政贡献大、发展势头好的重点企业,可以通过财政支出方式适当予以返还奖励;支持建立高新技术投资风险担保体系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解决高新技术项目和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二是发挥好国有资产的吸附和调控作用。要探索采取灵活措施,加快国有资本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国有资产的控制力,争取以最小的国有资本控制尽可能多的社会资本,更好地体现政府宏观调控意图。三是发挥好财政政策的激励作用,促进地方经济加快发展。去年,我们就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充分注意发挥财政政策的激励作用。对30个强县,以整合资源为突破口,进一步放权搞活,从财政体制上支持他们加快发展,努力把强县培育成区域性财政经济发展龙头;对30个欠发达县,在实行收入增长返还的基础
上,改进补助方式,使外力帮促与激活内部活力相统一,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通过财政政策调整,在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进一步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形成东、中、西部经济优势互补、相互联动、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三、坚持依法治税,保证财政收入快速增长
今年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收入增长目标是13%,工作中要力争多收一些。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取决于经济的发展水平,同时还有赖于财税部门不断加大组织收入的力度。
(一)要正确处理“取”与“予”的关系。所谓“取”就是增加财政收入,“予”就是支持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欲先取之,必先予之”,要增加财政收入,必须加大投入和政策支持,创造良好的环境。只要有利于加快发展,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文禁止的办法,都可以大胆试行;凡是外地行之有效的措施,都可以积极借鉴;凡是有利于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在不违反国家法规政策前提下,都可以积极探索。同时,也要切实注意优惠政策不能过头,不能够不切实际,要把政策的成果充分体现出来。现在一些地方在招商引资中,越权出台税收优惠政策,表面上看招商引资搞得很红火,但税收都返还了,投资环境又没有多大改善,外资来了也留不住,外商在税收优惠期满后又跑到别的地方重新享受优惠去了,结果往往是外资空转,内资外流,政府得不偿失,这种状况一定要注意克服和杜绝。取之要有度,这个“度”,说得明确一点就是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制止越权减免税。现在有的地方经济发展与其财政状况不相适应,发展很快,总量很大,但税收很少。各地要认真分析这种现象,除了查找经济结构、经济质量、收入口径不可比等客观原因外,还应当多从工作上找原因、找差距。发达地区税源增加快、总量增加多,要坚持严格依法征收,把该收的都收上来,决不能有税不收。欠发达地区尽管财政比较困难,但不该收的税一分也不能多收。增收潜力大、税源充足的地区,要力争多超收,以增强财政调控和保障能力,充分反映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成果。
(二)要在发展中不断改善财政收入结构。我省各级财政都比较紧,多数地方除了吃饭之外,很少有钱用于发展,限制了财政职能的充分发挥。深入分析,除了我们人头多、开支大,理财方式不够灵活等原因外,收入结构不合理是造成我省财政紧张的一大症结。我省地方财政收入中,非税收入所占比重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中央要求,今后要进一步减轻社会负担,如果把收费再砍一刀,我们的日子就会更难过。必须采取措施尽快改变我省非税收入比重高、增长快,而税收收入比重低、增长慢的状况。要不断调整优化收入结构,提高税收比重。一是要依法抓纳税大户,抓主体税种。一个地方的财政如果没有几个纳税大户、几项主体税种作支撑,收入增长就很难保证。现在多数大公司、大企业纳税意识比较强,税收征管比较正常。但也有些纳税大户存在偷漏税现象,不能只看它们交了多少税,关键要看它们应该交多少税。各级都应该深入分析一下,把税收征管工作做深、做细。要进一步抓好重点税种、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税收征管,并根据每个税种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征收措施,充分挖掘主体税种的增长潜力。二是要依法抓地方小税,抓零星收入。特别是目前一些地方还缺少骨干税源,如果再不重视小税征管,除了收费就没有多少增收的“门路”。不去加强小税的征管,财政收入从何而来?另外,我们强调依法治税,大税小税应当平等看待,只有实现了大小税种的严格依法征管,公平竞争和正常的财经秩序才能得以维护。三是要依法抓非税收入。今后,行政性收费将继续减少,该取消的一定要坚决取消,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但确需保留的收费,必须严格按规定收上来、管起来。对于其他一些非税收入,比如土地收益、国有资产经营收益、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等,必须进一步加强征收管理,把该收的各种非税收入都收上来。
(三)要通过改革和创新,提高收入征管水平。提高收入征管效率和依法治税能力,解决收入征管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必须积极运用改革的手段,使征管机制、手段和方式适应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带来的税源变化情况。要在税源监控和收入稽查等方面探索新路子,强化责任、加强管理、提高征管质量。要进一步普及推广发票双奖、税控机等措施,不断加强税收信息网络化和征管现代化建设,用科学的手段支撑税收征管工作。要继续强化政府领导、部门配合的工作机制,大力推行社会综合治税等有效措施,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做好组织收入工作。
四、集中财力办大事,切实解决好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当前,各级财力都十分紧张,收支矛盾突出。一方面,政府财力不足;另一
方面,资金使用分散、效益不高。在收入总量短期内不能实现较大增加的情况下,进一步整合优化现有财力,用活、用好有限的财政资金是缓解供需矛盾的必然要求和有效措施。各级不仅要在抓钱上多想办法,还要在用钱上多做文章。
(一)拓宽理财视野,把政府的各种财力统筹起来。去年,我省地方财政收入、预算外资金收入、政府基金收入,再加上中央的税收返还、转移支付、专款补助,全省财政性资金规模是很大的。但我们在资金统筹运用上做得还不够,资金效益还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要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必须切实做到“三个结合”:一是预算内资金与预算外资金相结合。要通过扩大收支脱钩、编制综合预算的改革,从根本上解决预算内外“两本帐”、“两张皮”的问题。目前分散在各部门、各单位的资金数量不小,各级政府要积极引导他们把资金投向政府急需的地方,发挥好这部分资金的效益。二是财政资金与社会资金相结合。要通过部分财政资金的市场化运作,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吸附更多的社会资金兴办事业。三是财政资金与金融资金相结合。发挥好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通过贴息、建立担保机制等,积极引导金融资金投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的地方。
(二)整合各类资金,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一是要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努力节约开支。当前,会议费、燃修费、通讯费、出国经费等一般性支出浪费较多,节支潜力很大。各地各部门可以根据不同情况,积极探索通讯费、接待费等职务消费实行货币化改革,努力降低公费支出。二是要严格控制零星支出,力戒分“小钱”、办“小事”。今后,对部门单位申请的项目,各级财政一定要把好关,可给可不给的要坚决不给,该压的要坚决压下来。花钱必须要有计划,预算定下来一律不得增加。三是要清理规范各项财政专项资金。重点清理、归并那些功能相近的财政专款,压减那些已经到期或效益不高的支出项目。做好这项工作,财政要带头,部门要支持。四是要优化支出存量结构,切实解决财政包揽过多的问题。逐步将经营性事业单位推向市场,把市场机制引入机关后勤管理,把花钱养人、自我服务变为向社会和市场购买服务,以减轻财政压力,更好地促进事业发展。
(三)集中资金力量,保证各项重点支出。各级财政在支出安排上,首先要保证工资的正常发放。工资问题事关干部职工的基本生活,一定要按时足额发放。其次,各级新增的财力、集中的资金,要向重点事业倾斜。要按照中央统筹经济社会、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大对各项社会事业的投入。一是要保证社会保障支出的基本需要。这不仅是确保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更是关心群众疾苦、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各级要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障投入,积极支持就业和再就业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财政承受能力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二是要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解决“三农”问题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财政加大投入的重中之重。各级财政支出都要向“三农”倾斜,积极支持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农民科技培训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尽快解决部分农村人畜吃水困难问题,逐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三是要保证教育、卫生、科技等重点支出的法定增长需要,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四是加大对环保的投入,特别要解决好各项调水工程的污水治理和荒山、荒坡的植树绿化,积极支持生态省建设。
同志们,财税工作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事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财税工作,切实加强对财税工作的领导。作为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不懂财政就不可能真正做好一个地区的经济工作。各级领导同志要不断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加强对财税知识和财税政策的学习,不断提高运用财税杠杆指导经济发展的水平。要注意听取财税部门的意见,积极支持财税部门做好工作,及时协调解决财税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各级财税部门要进一步提高理财水平,主动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助手。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高效能的财税队伍。按照政府“提速”的要求,简化程序、强化责任,办实事、求实效,进一步提高财政工作效率和透明度,自觉接受各方面的监督。要坚持“两个务必”,带头过紧日子,进一步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努力建设阳光财政,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真正为人民当好家、理好财。
同志们,做好明年的财税工作,任务艰巨而又光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努力开创山东财税工作新局面,为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社会主义新山东做出更大贡献。
第五篇:在全县财政工作会议上的发言(2012)
在全县财政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县财政局局长(2012年 月 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为认真贯彻落实今天的会议精神,财政部门将紧紧围绕抓收入、争资金、控支出三个重点,扎实做好今年财政工作。
一、围绕如何收好钱,坚持严征细管,促进财税收入稳步增长
一是支持税收征管部门开展以城建税、土地增值税为重点的税收专项清查,加大以高速公路、油气开采为主的重点工程税收争取力度,力争实现 亿元的税收目标任务。
二是协助国土部门加强土地出让收益征管,强化目标责任,构建部门联动监管机制,确保土地出让金及时入库,力争实现收入 亿元。开展土地变性收入、调整容积率收入和城乡建设配套费清理,加大催欠力度,力争实现收入 万元。
三是加强非税收入综合预算管理,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健全“以票管费、票款同行”征缴机制,力争全年实现收入 万元。
四是深化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积极推行国有资产集中分类经营管理,做大做强资产融资平台,严格公开处置程序,力争实现国有资产处置和资本经营收益 万元。
二、围绕如何找回钱,坚持向上争取,促进财政实力稳 步增强
一是抓住省上实施“九件大事”的机遇,切实把握省级财政投资重点,积极争取教育助学、新兴产业、城市新区、文化发展、新村建设、自主创业、养老保险、地灾防治和健康保障方面的项目资金,加快推进全县“两化”互动和民生改善。
二是抓住国家构建县级财力保障机制的机遇,积极对接国、省财政资金分配原则和办法,努力争取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进一步增强县级财政保障能力。
三是抓住国家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机遇,加强部门协作配合,有针对性地做好项目申报,积极向上争取财政专项资金,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四是深入推进项目库建设,加大项目可行性研究和前期储备,争取更多项目挤进国、省项目笼子。
五是加强上报财政数据研究,建立部门信息互通共享机制,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力争上报数据科学准确,真实反映营山发展困难和现状,为争取上级支持奠定基础。
三、围绕如何用好财,坚持松紧有度,促进管理绩效稳步提升
一是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严格按照“保工资、保民生、保稳定、保发展”的顺序科学分配财政资金,优先保障人头经费兑现,优先保障民生政策落实,全力支持县域重点项目建设,促进全县经济社会科学健康发展。
二是着力加强民生资金管理,加大兑现落实情况检查,2 构建公平、公正、公开的运行程序,杜绝挤占、挪用、骗取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是着力加强专项资金监管,加大财政投资评审,完善重大项目预算事前评审机制;加大支出绩效评价,建立评价结果与资金安排互动机制;加大项目资金跟踪管理,健全项目实施“事前规划、事中检查、事后验收”的全过程监管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管理使用绩效。
四是着力加强公用经费管理,试点推行公务卡消费制度,加大“三公”支出监督检查,稳步推进“三公”经费公开,切实规范行政运转支出行为。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2012年财政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按照县委、政府的战略部署和工作安排,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乘势奋进,努力把我县财政工作推向新的台阶,为ⅹⅹ建设宜居宜业中等城市和丘陵经济强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