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0513福建西山学校幼儿园举行蒙特梭利混龄教学分享说明会
福建西山学校幼儿园举行蒙特梭利混龄教学分享说明会
2014年5月13日晚上7点,福建西山学校幼儿园在初中部多媒体二楼举行蒙特梭利混龄教学分享说明会。西山教育集团董事长兼总校长张文彬,副校长喻勇、乐清华、仇昌乐,校办主任张太平,各学部领导以及教职工、家长参加了此次说明会。
本次蒙特梭利混龄教学分享说明会由香港跨世纪国际教育集团专家讲师团讲师、香港跨世纪国际教育跨世纪儿童之家主任、多次担任国际蒙特梭利教师全程培训讲师成敏开讲,为福建西山学校教职工及家长分享蒙特梭利混龄教学的教育精髓。
首先成敏讲师活跃现场的氛围,在做手指操的过程中,让现场的教师及家长很快融入到此次分享说明会中。然后成敏讲师为现场的教师及家长讲述了蒙特梭利教育的五个领域。蒙特梭利教育以幼儿为中心,运用感官教育、语言教育、自然人文教育、日常生活教育,充分发挥幼儿的潜力,抓住幼儿0—6岁的敏感期与吸收心智这一特定时期,着手让孩子把想法付诸实践,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
西山教育集团董事长兼总校长张文彬对于幼儿教育非常重视,倡导“玩中学”的教育理念,对于幼儿园的硬件建设和规划也十分的重视。感谢张总校长对此次分享说明会的支持。最后张总校长对现场教职工及家长讲道:教会孩子承担责任的勇气,细心纠正孩子存在的问题,幼儿教育决定孩子的未来,把“养成教育”作为教育的重点,从改变孩子的饮食习惯,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改变孩子的未来。
福建西山学校幼儿园抓住“黄金时期”的教育契机,用好的教育方法塑造孩子的未来,更新教育观念,遵循幼儿发展,并在2011年加盟了香港跨世纪蒙氏教育集团,始终践行张总校长“一切为了孩子”的教育理念,每年不断邀请教育界的领军人士来福建西山学校为广大教职工、学生及家长带来一堂堂心灵的洗礼,让教师家长用最优秀的教育方式教育好学生,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道理。
第二篇:混龄班 蒙特梭利课程设计
蒙特梭利课程设计
混龄班:
何谓工作
蒙特梭利的教学环境是专为孩子所设计的,孩 子在学习过程中即是发现者,透过自我发现而得到的领悟力将成为孩子日后学习的原动力。蒙特梭利坚信「经验即良师」,她把经验比喻为工作。蒙特梭利的孩子不会将工作当作是单调的苦工,反而是一种深具目的,极富挑战性,而且是有收获回馈的活动。
混龄的用意
在满足每一位孩子因个别发展而产生的个别需求方面,混龄班的灵敏度比传统的分龄班要高出很多。同一位孩子,也许在某项学习上需要和比他年长的同伴一起工作,而在另一项学习上,则和较年幼的孩子一起比较妥当,但是,他还是需要和同年龄的孩子相处,才符合本身的社会化。也只有在混龄班的架构下,孩子才可能拥有以下的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工作、依照自己的速度进度、独立地工作或是寻求同伴的合作。老师的角色
在蒙特梭利教室中,老师担任的角色包括:引导者、观察者、教室环境的维护者,并且让孩子透过本身的活动达到自我教育的机会。透过技巧及敏锐的观察,老师引导孩子进入活动的乐趣中。老师费心地准备教学环境,加入具有挑战性、能引发孩子兴趣的教材,而删除对孩子学习形成障碍的成分;她示范教具操作的方法,鼓励孩子亲身去尝试;时常观察孩子的工作,协助孩子克服困难,并在需要的时候,重新调整孩子的注意力或兴趣点。在蒙特梭利教室中,这种孩子与老师之间的特殊关系,可藉由一位孩子所说的话来形容:「帮助我,让我自己来完成它!」
蒙特梭利教具设计原则
每一种蒙特梭利教具都是感官导向的教具;它们均依循同一个设计原则:带领孩子不自觉地从简入繁、从具体到抽象地学习。所有教具的设计还能让孩子在操作中自我检查错误;因此,当错误产生时,孩子不但可以自我察觉到,还可以完全不需要他人帮助而改正过来,这种系统化的学习方法,可确保孩子在每一个学习阶段的成功。这种「能力产生信心、信心再产生能力」的循环,让孩子能不断的展现求知欲及工作欲望。日常生活训练活动
这些活动包括孩子许多常见的生活课题。例如拿取易碎物品、倒灌液体、准备食物、穿衣服、洗净双手、洗净碟子与衣服、擦拭鞋子、插花、清扫,以及一般的环境维护工作,透过这些工作,孩子肌肉协调能力发展得更精确,孩子也变得越来越独立,并且学习有始有终的完成工作,因此发展出对工作的专注能力。
「日常生活训练活动」中,有好几项都必须使用水,而这正投孩子们所好。将水装在水罐里,然后倒入容器中,这样的活动可以帮助小孩增进协调力;当小孩聚精会神地从事刷桌子的工作,可慢慢增强他的集中力;当孩子井然有序地遵照活动的程序进行时,他也可以学到对细节的注意力。最后,在他要开始另一个活动之前,他会先结束上一个工作,并将教材收拾整齐。在这里,他会学到良好的工作习惯。
粉红塔
由十个一系列的粉红色立方体堆积而成的粉红塔,可以让小孩分辨三度空间的大小。这十个积木的颜色、形状和质地均相同,只有大小不同,它的边长由一公分依序递增到十公分。在操作这种活动时,小孩必须要能辨认大小的次序,先从最大的立方体开始堆起,按次序一个个迭上来,最后,将最小的立方体放在塔的顶端;小孩会自行更正到没有问题为止,因为若有一个积木次序不对,是很容易看出来的,而且可能使得堆起来的塔整个倒下去。
红棒
这个教材可以帮助孩分子分辨一度空间的大小。同样地,孩童必须将红棒按照次序,从最短(十公分)排到对长(一公尺)。这个活动假使排列上有错误,都是显而易见的,而且也很容易改正。他同时也给老师机会,将「短、比较短、最短」和「长、比较长、最长」等形容词告诉孩童。当孩子开始学习算术时,前面介绍的这些教材,可以提供他学习计算方面建立一个感官的基础。
音感钟
音高是一个吸引小孩兴趣的声音特性;为了突显这个特性,蒙特梭利博士设计了一组
类似钢琴黑白键的黑色与白色的钟。这些钟在各方面的细节都完全相似,只有当小孩轻轻敲它们时,所产生的音调不同;另一组棕色的钟在音调上与黑白钟相同。这个活动是要小孩将这些钟配对,然后将它们照一般音阶的次序排出,最后,进一步排出半音阶的次序。
首先,老师让小孩只使用两对音调有很大差异的钟,当他能正确的配对时,老师会再逐渐增加小孩能胜任的对数;当每对之间的对比降低时,这个活动也愈发地具有挑战性。有时候,小孩用九或十个钟所建立起来的,并非只是音阶,还略具有旋律的雏型。这种听力的训练,对将来进一步学习音乐,是一个很好的预备。
色板
在蒙特梭利的教室中,有三组的色板工作,第一组放置三原色的板子;第二组放置十一色的板子;第三组放置九色,每个颜色有七个层次不同的深浅板子。这组工作渐进式地帮助孩子能更清楚的分辨颜色,从三原色的分辨到同色系不同深浅的分辨。教导小孩敏锐分辨颜色的细微差异,对其以后从事科学观察、艺术欣赏、色彩的运用和其它很多有意义的活动,都有长远的帮助。
彩色圆柱体 这组工作与带插座圆柱体相呼应,有四组颜色及粗细长短不同的圆柱体,圆柱体顶端没有握钮,让孩子更清楚看见圆柱体的形状及延伸出艺术的 美感
第三篇:幼儿园蒙特梭利教学流程
蒙特梭利教学活动流程
一、线上活动
(一)走线
1、音乐走线:幼儿随轻音乐走线。
2、取小垫。
(二)线上游戏
1、问好。(各种问好方式)
2、线上游戏
组织幼儿做适合本节活动的内容,内容为三项。第一项为点名游戏,第二项为介绍天气或数人数。第三项为互动游戏类。如:本节活动展示数学活动“纺锤棒与纺锤棒箱”,可以和孩子玩数学游戏。
1、点名游戏
2、介绍天气
3、请幼儿数人数(分为多种形式数)
4、语言类游戏
5、科学类游戏
6.数学游戏
7.音乐游戏。
(具体游戏玩法见附件)
二、集体展示活动
(一)取工作毯
1、取工作毯 引导语
教师:“现在我请一名小朋友取工作毯,哪位小朋友来试一试?”“请你来试一试。” 幼儿:“我叫XXX,今年X岁。今天由我来取毯、铺毯。请注意观察。”
2、铺工作毯
(将工作毯轻轻放下后,将其边缘轻轻展开,双手握住工作毯两侧后,将工作毯完全展开,铺平。)
幼儿:“我铺完了,谢谢大家!”
(二)工作展示
1、介绍工作名称
引导语“今天我给小朋友带来“数字与筹码”的工作,请注意观察。”
2、教师示范教具。(1)(2)(3)
3、教师小结,幼儿自由选择教具。
引导语:“ 今天向小朋友介绍的工作是“数字与筹码”,小朋友可以操作。
三、结束活动
幼儿整理教具并送回教具柜。
七彩童年幼儿园
2014年5月26日
第四篇:蒙台梭利理论关于混龄教学的优势
其实混龄教育就是把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混合在一起活动的管理教育方式。目前我国独生子女日趋增多,幼儿中普遍存在着各种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偏差,如: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关心别人、怕苦怕难、依赖性强、缺乏自主意识和责任感、缺乏创新和接受挑战的意识、心理脆弱、经不起批评和挫折等。混龄班教育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大带小”的活动方式为幼儿提供了社会角色体验的机会,创设了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由哥哥姐姐来引导弟弟妹妹,避免了单一呆板的说教形式。
在蒙氏混龄教育活动中,孩子们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形成幼儿健全人格,在社会性方面得到较为充分的发展。现在的孩子在与自己年龄相仿的社交圈里,很难懂得什么是谦让,什么是互相照顾。蒙氏混龄班让大大小小的孩子经常有机会一起玩耍,一起生活,很自然就形成了兄弟姐妹的关系。有些父母担心自己的孩子偏大,和小孩子在一起,阻碍了孩子的智力发展;有些父母则认为,自己的孩子偏小,跟大孩子一起什么都跟不上,会吃亏,会产生依赖和自卑感。其实,在蒙氏混龄班中,大孩子会处处以哥哥姐姐的身份要求自己,逐渐忘掉在家里以自我为中心的特殊地位。小的孩子怀有崇拜心理,会用感激的态度服从大哥哥大姐姐的要求。大孩子不会像父母那样全面包办,他们会要求小的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例如一起收玩具等。如果不服从就不让参加活动,这是最伤心的惩罚。为此,小的孩子必须“听话”,不敢像在家那样,以发脾气来要挟大人。让不同龄年龄的孩子的交往能力都可得到锻炼,同时也让孩子的语言得到了发展.在蒙氏混龄教室中,当小孩子不知如何选择工作时,大孩子会自发地说:“来和我一起工作吧,我教你。”当某项工作有吸引力时,小孩子也会说:“我可以加入吗?”孩子间的心智比成人更接近,他们之间存在着一种精神上自然发生的“渗透作用”。小的孩子能从大孩子的工作中获得灵感和榜样,学会与人相处,经验中知道等待、轮流、不打扰他人,学会许多成人无法用“语言”传授给他的东西。大的孩子在教导过程中受到尊重,并能分析、综合、重组、总结自己的知识,增强自身能力,实现自身价值。他会自发的要求自己为小的孩子做出更积极的、正面的行为示范。大孩子在生活上也会照顾弟弟妹妹,组织和领导才能得以发挥和培养。他们像一家人一样,感受到了同伴间的亲情、友情,生活在温暖的集体中。在蒙氏混龄教室中,孩子们是个体学习,他们都有一份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有多种学习的途径:观看他人工作或征求对方同意后参加他人的工作,互相学习,跟教师学,自学。因而混龄教育有利于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有利于满足个别幼儿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幼儿整体素质的发展。
总之,蒙台梭利教育的混龄形式是为不同年龄层次的幼儿提供了一个充分认识自我,认识他人、增进交往与互动的机会与环境,也就从根本上为幼儿的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发展创造了空间。在蒙氏混龄教育中,无论是个体化的教育还是小组性的活动形式,都是利用幼儿的优势智能带动发展他有待发展的潜能,通过多元智能的教育途径进行合作学习,互补潜能,同时兼顾发展幼儿的自信心、同情心、责任感等美德,是进行德育教育的良好场所。
第五篇:吴会琴 蒙台梭利混龄教育对幼师素质的要求 内蒙古阿左旗第二幼儿园
蒙台梭利混龄教育对幼师素质的要求
吴会琴
内蒙古阿左旗第二幼儿园
【内容摘要】:在幼儿园混龄编班现象出现在采用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班级中,混龄教育也越来越多得被人们所熟悉。对于混龄教育者的素质要求面临着多元目标的挑战,本文就混龄教师的素质要求,需要重新塑造,摒弃所有教育的偏见、混龄教育迫使教师提高环境创设的能力、混龄教育对教师的教育机制提出更高要求等方面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蒙台梭利 混龄教育 教师素质
一、关于幼儿园的蒙台梭利混龄教育
我国幼儿园的编班形式一直是严格地以年龄为依据的,这与我国长期以来的学校课程体系是相一致的。以年龄特征为依据的目标评价所导向的课程实施的主要形式是集体教学,因而,同龄编班是教育得以顺利和成功的保证。尽管也存在着少数混龄编班的情况,那都是由于园舍规模、入园人数等的限制不得已而为之。
个别采用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幼儿园,由于其课程的需要,也采用了混龄编班,但在我国教育背景下的蒙台梭利式混龄版中,除了个别化操作活动以外,还不得不辅之以同龄分组教学,以求年龄目标的达成。
在此,我们很想知道的是,幼儿园混龄编班教育的价值究竟何在?近年来在德国慕尼黑国家学前教育研究所的研究项目中,赫然呈现出一项混龄教育的国际合作课题,研究的出发点在于,传统的混龄教育年龄跨度小,仅仅局限于3岁之前的混龄和3至6的混龄,现在他们正在研究的是年龄跨度更大的混龄教育模式。
目前,上海市一所幼儿园在历经多年的试验以后,向我们展示了全方位混龄的教育模式,幼儿全部混龄编班,一日生活各个环节全部混龄活动。在对其进行初步的考察以后,我们看到的是我国幼儿园教育改革的又一成果,它提示给我们一条重要的信息,那就是混龄教育模式存在的必要和可能是与我国课程改革的大背景密切相关的,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不少启示。
二、蒙台梭利混龄教育与教师的素质
混龄教育是在整个幼儿园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它的组织和实施,不仅要依据现代教育的理念来改变课程的内容和形式,更重要的是改变教师的观念和行为,这种改变不是一般的学习和培训所能实现的,而只有在面对问题、反思教育行为的改革实践中,才能把握真理改善行为,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一)蒙台梭利混龄教育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1、教育儿童的前提首先要了解儿童。
2、教师的精神状态比技能更重要。
3、机警、稳重、耐心、爱心、谦虚。
4、不以自己的智慧代替儿童的智慧。
5、对进步慢的儿童要有无止境的耐心。
6、在观察的同时耐心等待,充满乐趣执着的观察儿童。
(二)蒙台梭利混龄教师需要重新塑造,摒弃所有教育的偏见
一个普通的老师不能立刻成为混龄教育老师,他需要重新塑造,摒弃所有教育的偏见。第一步是预备想象力,不把幼稚的小孩当小孩,事实上就是对孩子有信心,孩子终究会借助工作表现显露其本性。即使有各种偏差行为的孩子来到他面前,都不动摇其信心;他眼中的孩子具有不同的精神特质,他相信一定会看到孩子因受工作的趣味吸引,最终展现其本质,他等待孩子发出专注投入工作的讯息。
这个发展过程约有三个阶段:
1.作为学习环境的管理者与维护者,老师应专心做好他的工作,不必在意孩子的问题与困难,要相信环境必能使他痊愈。环境的吸引力会使孩子的意志坚定。给孩子陈列的学具,要经常保持美观、明亮、完好无缺,带给孩子新鲜感;身为教学资源之一,老师本身也应富有吸引力,端庄,衣着体面并装扮整洁;经常保持愉快心情,态度亲切又优雅。
2.在第二阶段,老师要开始处理尚未步入轨道的孩子——心思散漫、四处游荡、无法专注于任何事物。老师要善于诱导,可以使用各种技巧来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可以给他做一些虽不喜欢、也不讨厌的工作,刚开始会有一点不高兴,因为他的游荡被老师止住了,可是那对发展有益处。所以建议他做工作,是高明的、十分必要的策略。
3、通常先借助一些简单的日常生活工作让孩子产生兴趣,老师要退到后面去,绝对避免干扰。幼师还是难免犯错,例如经过一个原来很调皮,现在专心工作的孩子,特地去鼓励他一下,说:“很好!”这种好意的赞美,也会造成破坏,孩子可能好几个
星期不再碰那个工作。如果孩子碰到困难,老师不必直接告诉他如何解决问题,否则孩子失去兴趣、因为重点是克服困难,而不是把工作做完而已。一个搬着重物的孩子并不想要人帮助,对他来说,老师一直看着他,就会使他停止工作。只要孩子专注于工作,老师就不要理会他。至少不要让他觉得老师总是在关注他。甚至当两个孩子争着要同样的东西,尽量让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除非他们来找老师。
(三)蒙台梭利混龄教育迫使教师提高环境创设的能力
那种将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局限于教案,在规定的时间面向全体呈现的集体教学在混龄教育中是很难实施的,而在混龄班用大量时间去组织同龄分组的集体教学也是不现实的,(何况在幼儿园,这种面向集体的教学形式其积极性是有限的)。所以,创设环境,投放材料,将教育目标隐含在环境中,将教育内容客体化,通过让孩子与环境的互动实现教育目标,就显得格外重要。对混龄教育中的老师来说,环境创设的难度就表现在如何通过幼儿在同一个环境中的互动,实现多种层次的目标。要做到这一点,创设一个弹性化的环境是关键。当教师用最简单的想法即投放三个年龄目标的材料时,他们发现,孩子并不完全按照自己的年龄选择老师认为的合适材料,这里就引起了几种思考:一是小年龄孩子能按操作要求玩为大年龄孩子安排的材料,大年龄孩子也会按照为小年龄孩子安排的操作规范选择小年龄孩子的材料,这说明原来老师制定的年龄目标并非完全符合年龄特点,同时也表明同龄之间的发展水平差异也很大:二是当孩子在选择为高一层次或低一层次的年龄安排的材料时,也会改变操作的规范,不同年龄的孩子都是根据自己的能力提高或降低老师所预设的操作规则,这说明,在预设材料的操作难度时不能只是依据年龄差距而应主要依据行为的水平层次。这样的一些发现和思考,对教师创设环境的自觉性和有效性大有帮助,坏境创设的弹性化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老师的自觉意识和能力体现。
(四)蒙台梭利混龄教育是教师面临着多元目标的挑战
在蒙台梭利混龄教育中,每个教师都同时面对了不同年龄的孩子,孩子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大使教师的教育行为无法依据单一的发展目标和指导原则。如果说,在同龄教育中教师对个体差异的关注和因材施教的行为,需要一定的能力并付出努力的话,那么在混龄教育中则会成为每个教师的自觉行为。因为在混龄的教育背景中,教师无时不处在一个对象的比较中,孩子的行为随时呈现给你的是差异,面对同一个区角、同一种材料,教师看到的是行为迥异的玩法和玩法背后蕴涵着的发展水平、发展特点的区别,当教师用不同年龄段的发展目标来观察和指导孩子时就会发现,孩子的行为
远比三个年龄的发展目标要复杂得多,年龄与目标的对应远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教师的观察随时会激起大脑的思考:是年龄差异?是个性差异?是同龄中发展水平差异?是异龄组合的差异?久而久之,混龄教育中的教师不自觉地从孩子那里学会了在比较中观察、在观察中分析的能力。
1.对孩子的基本情况的把握
对于混龄班教师来说,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充分详细地了解本班孩子的年龄、家庭状况、能力、以前的学习生活习惯及孩子的年龄特点等,要对本班所有孩子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选择分组教学时才能对其进行正确的分组及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在混龄教学中应该提倡按孩子的能力分组而不是按其年龄来严格的分组,要灵活教学,这样才能充分体现混龄教育的优势。对于不同性格的孩子也要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知道面对什么孩子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对待,而不能一刀切,这样会伤害孩子的自尊,所以在混龄教育中对老师的要求还是比较多的,老师既要摸清孩子的心里状况及秉性,还要灵活掌握并使用不同的方法对待不同的孩子,所以了解孩子的基本情况非常重要。
一般在幼儿园的蒙台梭利混龄班中有3至6岁的幼儿,所有大、中、小班年龄段的孩子都有,怎样去面对不同年龄段孩子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年龄特征,这都要求老师对混龄教育有很好的把握。
2.面对活泼复杂的工作
一般情况下从表面上对混龄班老师的要求不多,尽量避免干涉孩子,留给孩子自己去活动。但是如果将教具一并考虑进来,如何将种类繁多的项目依照孩子的能力来计划,安排教学顺序与细节,老师的工作就活泼、复杂多了。并不是混龄班老师较被动,传统老师较主动,事实上所有我们提到的工作,混龄班老师要花很多时间准备。之后老师的休闲与被动,是成功的表征,表示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结语
蒙台梭利混龄教育者必须透视童年之秘,要比传统老师更深入了解孩子,不只是孩子生活的表象。了解孩子的秘密,使老师对孩子有深层的爱,也许是第一次体验真正的爱。但是老师不是孩子的仆人,要替他清洗、穿衣、喂食。孩子必须学着自己做这些事,以使自己独立。我们必须帮助孩子为自己行动、自己做决定、自己思考,这是为心灵服务的艺术。当老师看到孩子真正心灵的展现而感到快乐,他对孩子的信心不会落空。混龄教育对学前教育工作者是个很大的挑战,对于优秀的混龄教育者来说,在手段和经验都不成熟的中国,对他们的素质要求看似简单但是真正做到、做好是很难的。从事混龄教育的工作者要比普通的幼儿教育者付出更多的辛苦与努力,看似简单,操作却难,需要更多的摸索时间与经验,但如果能达到混龄教师的素质要求,对于教师本身来说是一生受益。
参考文献:
[1]孙绵涛,《教育管理原理》,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2]王英杰,《比较教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3]玛利亚-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年1月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