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
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新课改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推行,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提高教学效率成为了教师教学的关键。为了优化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高中化学教师就应当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特点,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使学生在体会到学习乐趣的同时,提高化学水平和综合素质,实现高效教学。
【关键字】高中化学 高效课堂 教学模式构建
高效课堂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教学效率的最大化和教学效益的最优化。高中化学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就更应该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适时地引领、指导学生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建立一个高效的高中化学课堂。本文主要针对如何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一、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
高中生面对着高考压力和每天都做不完的习题,常常会产生一种“厌学”情绪,失去对学习的兴趣。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就应该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和学习环境,这是教师实行高效教学的关键。因此,教师应当利用课余时间多和学生交流,和学生保持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教师还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多和学生互动,鼓励、激励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发言、参与讨论,以此来活跃课堂气氛。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积极融入到情境之中,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乐趣中轻松掌握化学知识。
二、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情况制定教学计划
由于高中生之间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各有不同,为了建立高效化学课堂,教师就应该在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特点来灵活制定教学计划。例如,针对高中生大多喜爱流行歌曲的特点,教师在让学生背诵元素周期表时,就可以让学生改变读写背诵的传统方法,指导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歌曲对元素周期表进行改编,以“唱”的形式进行记忆。这样不但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也启发了学生在背诵其他知识点时灵活运用这种方法。
三、有效地备课
有效备课是教师实施高效教学的基础。要实现有效的备课,教师首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目前的知识水平,新颖、合理地导入新课,设计习题,吸引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兴趣,使学生能够温故而知新。其次,教师应当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重点备课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最后,教师还应该提前收集好上课需要的各种信息和资料,制作出新颖、合适的课件,充分估计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情况,制定出应对方案。
四、有效地提问
课堂提问是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环节之一,有效的提问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还能使学生充分参与进教学过程中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教师在进行新课导入时,可以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与学生日常生活、兴趣爱好相关的问题,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导入的效率。在进行化学实验示范时,教师可以先询问学生应该采用什么物体进行实验,再询问学生对实验结果的预测,最后由教师进行实验,加深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向自己提问,指导学生解决问题,实现高效教学。
五、指导学生做好化学探究实验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就应该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做好化学实验。首先,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采用讲解与提问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过程,思考、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再由教师做出指正和评价,得出更准确的实验结论。其次,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数个小组,让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再由小组代表发言,说出本组的实验设计,最后由教师综合评价各组实验设计的可行性、合理性和安全性,选出最优秀的实验设计。
六、实行恰当的激励措施
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鼓励、奖励学生,和学生多多交流,找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展现自己独特的才能。另外,在课堂提问和课堂练习后,对于进步的学生,教师应当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对于退步的学生,教师应当给予鼓励,增长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学习,实现学习效率最高化。
总之,教师要实行高效教学,就应当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总结,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以精彩、灵动的课堂导入、提问和讲解,吸引并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为学生提供交流互动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将理论知识合理运用到实践中去,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验能力,在提高学生化学成绩的同时,实现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屠慧明.让化学实验助推高中化学高效课堂[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4(03).[2]郭练明.如何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J].高中数理化.2014(04).
第二篇: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从学生角度来讲,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一是学生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要高。二是在实现这种目标达成度的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
从教师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课堂的实际情况不可能完全吻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目标作出适时调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使其更好地体现教学目标的适切性。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否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能否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三是教学中适时跟进、监测、反馈、消解,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构建高效课堂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抓好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推动教师观念的转变,进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逐步解决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的问题。
第二,开展以学课标、研课本、研方法、课后反思等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训。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很多情况下,课堂的低效是由教师对课标与课本的学习与研究不足所造成的,而教师这方面的不足又影响和制约了其课堂驾驭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又反过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三,抓好教师备课中的备学生问题。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只习惯于备教学内容,而忽视备学生。如果教师不去研究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切从本本出发,课堂教学的适切性就会大打折扣,课堂教学的高效更无从谈起。
第四,研究和设计好课堂提问。在真实、常态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教师所提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无效问题、假问题、无价值问题充斥课堂,教师的很多提问耽误了学生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要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对课堂提问的研究,所提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启发性的、有一定难度的,整个课堂的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第五,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课堂上,有的教师刚给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马上要求其回答,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而且有效性很差。这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使无效劳动充斥课堂,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的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讨论、交流、做巩固练习等,不提任何时间和标准的要求,学生漫无目的地阅读与交流,课堂组织松散,时间利用率低。有的教师只对学生提出比较笼统的要求,学生不明白教师要他们干什么和要他们怎么干,这样,学生就失去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因此,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
第六,积极实施小组互助学习制。现阶段,大班额的班级授课制也是课堂教学效率难以提高的一大原因。在小班化教学难以推行的现实条件下,在班内实行小组互助学习可以说是一个最佳选择。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心理特点,可以把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发挥优秀学生的优势,积极推行学生互助机制,同时,教师通过对小组的学法指导和激励性评价,进一步提高学习小组的自主学习效果。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第七,推行作业分层布置制度。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时,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做到“不布置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作业,布置启发性、思考性作业;不布置重复性作业,布置可选择性、层次性作业;不布置繁难偏旧作业,布置实践性、研究性作业”。布置的作业数量要少,质量要高,要避免进入“教师随意布置大量作业→学生应付作业→教师随意批改作业→教师再随意布置过多作业→学生再应付作业”的恶性循环,消除教师无暇顾及教学内容的研究和设计、无暇顾及研究学生的现象,从而解决学生不堪重负、疲于应付、厌学情绪滋生等问题。因此,加强作业的管理与指导,避免超负荷、重复性、低水平的作业,给每个学生留
第三篇: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核心概念界定
(一)、对“高效课堂”的界定
“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一般来说,高效课堂效益评价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目标达成率在95%以上。前提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乐不乐学,核心是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立足点是“面向学生的发展”。
(二)、对“教学模式”的界定
“教学模式”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一套计划或模型,是基于一定教学理论而建立起来的较稳定的教学活动的框架和程序,也就是各种教学活动有机地连接在一起从而组成的具有动态性的过程,从微观的教学活动的角度看,它具有变化性,但宏观的过程角度,又具有比较稳定的过程形式。一种教学模式由几种教学策略或教学方法实施的教学活动组成。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在某个具体领域的具体化,同时又直接面向和指导教学实践,具有可操作性,它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经过网上资料搜集和文献查阅,国外的有效教学思想较为系统,表现为重视教学效率和寻求有效教学方法(模式)与途径,先后形成以下教学模式:古希腊苏格拉底的以对话法为主要特征的“问答法”教学模式;夸美纽斯总结确立的班级授课制的集体教学形式;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普遍有效”的教学模式;前苏联凯洛夫提出的“五环节教学”模式;以杜威为代表的“进步教育派”提出的以“学生”、“经验”、“活动”为中心的“指导——发现”教学模式。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的教改理论和实践,都是摒弃极端,博采众长。反映在有效教学的研究上,表现为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出现了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现在影响较大的有效教学模式主要有: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实验模式,布鲁姆的掌握学习模式,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模式,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模式,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模式、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阿莫纳什维利的“合作教学”模式等。
进入近现代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工作者在借鉴国外教学模式和总结自己经验的基础上,对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探索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吸取外国教学模式之所长又具有我国特色的教学模式,可谓雨后春笋。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效教学模式有:“指导——自学”教学模式、“引导——发现”教学模式、“目标——导控”教学模式、“情境——陶冶”教学模式等。此时的有效教学开始朝着建构多元化、情境化、个性化教学模式的方向发展。人们更加关注教学实践的丰富性和教学模式的灵活应用。
目前国内影响较大的、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模式,安徽铜都双语学校“三模五环六度”模式,东庐中学的教学合一“讲学稿”课堂教学,文汇中学的“自然分材”模式等。小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多而杂乱,研究成熟的尚不多见。
三、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第一小学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现有教职工69人,在校学生1060余人,是汉沽管理区直属小学和窗口学校。学校80%的教师年龄在45周岁以下,他们既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又对工作充满激情;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这里的学生来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三分之二是非农业家庭,三分之一来自外地打工家庭和本地农村家庭,受家庭环境和教育环境的影响,他们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差距很大;显然,学生的基础差异,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自2000年开始,我校进行了“主体性教育思想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教学实验,2003年又开始了新课程改革。十多年来,我校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教改,努力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教学质量明显攀升。但在课程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发现我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班额过大,每个班人数在50——60之间,学生活动很难组织;二是有些教师的课堂教学缺少章法,随意性太强;三是部分老师“穿新鞋走老路”,喧宾夺主,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致使课堂效率低下,三维目标难以落实;四是教师在教学中,过于重视学习任务的落实,教学过程过于死板;课堂气氛沉闷;五是在新课程实施中,自主、合作、探究,流于形式,没有达到“内化”的效果,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六是现在的孩子,兴趣广泛,思想活跃,渴望展示自己,而我们的课堂没能够给孩子提供足够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平台,从而造成部分学生滋生厌学情绪。
在问题面前,我们认识到,时代在进步,科学在迅猛发展,我们的教育对象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校只有与时俱进,大胆进行教育、教学改革,高效教学,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才能真正落实新课程理念的核心,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真正实现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
在此背景下,学校提出了 “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这一主课题,得到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希望在我校在多年课程改革的实践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小学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模式,为全区甚至全市的课堂教学改革做出表率并提供借鉴。
四、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架设和拟创新点
(一)课题研究目标
通过此课题的研究,探索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本课题实验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成果:
1、以课题研究促进我校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高效教学观。通过研究与实践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陈旧的教学模式,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以课题研究促进我校教师积极探索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通过本课题的实施与研究,优化各学科的课堂教学,总结出小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为各学科教师的教学提供一个基本的思路框架,使各学科教师的教学都有章法可循,使教学过程科学化,合理化。
3、致力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
4、实现师生的解放。真正做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
(二)、课题研究内容
1、研究课题所反映的内涵和精神实质。
首先,要研究什么是新课程理念,新课程理念与旧课程有什么区别,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什么,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其次,要研究高效课堂的特点、基本模式、评价、课堂要求以及管理等。
2、研究教材、学生和教学设备。
首先要研究教材,因为教材是渗透新课程理念的载体,是新课改的表形物,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探索和创造的理论基础。其二,对学生进行具体分析,要分析学生对教育教学内容的思维能力、接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学习兴趣、动机、意志、情感等。其三,是研究学校的教学设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实验材料的准备等。这些都会影响教师在课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3、研究学法。
要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首先要研究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对抗质疑。
4、研究教法。
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要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探究小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运用什么样的课堂优化策略,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高效学习。
(三)课题研究假设
1、通过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知识获取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情感得到正面提升。
3、课题研究使教师的观念得到更新,课改执行力得到提升,专业发展上新台阶。
(四)课题创新之处
1、构建独具我校特色的个性高效课堂。
2、探寻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高效课堂的评价标准及高效课堂的制度保障等。
五、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一)研究思路
1、重点探索小学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
2、由教研组长组织学科教师进行各学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方法:《课程标准》、主体教育论、素质教育理论、多元智力论、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理论等是我们需要广泛涉猎的理论营养。
2、行动研究法:通过课题理论学习、课题思想的实践,教学过程的检查、评价等活动,检验研究成果,探讨和修订研究重点和方向。
3、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各个阶段不断地进行反思和总结。
4、教育调查法:根据实验需要采用问卷、访谈、测评等形式进行调查分析、寻找高效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对教学效率影响的规律。
5、个案研究法:通过年级个案、班级个案、个体个案的追踪分析,研究高效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成效。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时间为2012年4月——2014年7月,共分为五个研究阶段。第一阶段:调研、动员、组织学习阶段(2012年4月—2012年7月)
1、通过开展问卷调查、教师访谈、学生座谈、课堂观察等途径,了解我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组织召开多种形式的教学改革讨论会,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
3、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理论、教改动态,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话教改,谈困惑。
第二阶段:初步探索实践阶段(2012年9月—2012年12月)
1、学校成立《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课题组并开题,各科组制定子课题实施方案。
2、各子课题组成员在课堂教学中改革实践,上研究课。各子课题组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不断实践、反思、学习、探讨、改进、再实践。
3、学校为课堂教学改革创设条件,在校园网上建专题学习空间,增添学习资料、加强科组教研学习的力度以提供智力支持等。
4、改变课堂教学评价方式,“以学论教”,初步制定出能指导课堂教学改革总体方向的“汉沽管理区第一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表”。
5、积极开展新模式研究课活动,如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各子课题组研究课等。
第三阶段:深入实践阶段(2013年2月—2013年7月)
1、各子课题组全面、深入地开展课改研究。子课题组成员加强相互听课和研究。各子课题组负责人要带头上模式研究课,课题组每周要推出至少两节组内模式研究课,并及时评课、总结、改进、调整。
2、每个年级的各科教学都要按各科的新模式来组织课堂教学。老师加强学习和交流,课题组组织老师每周开一次实验研究会,找问题,想措施,及时调整。
3、学校定期开展新模式验收课活动。
4、学校组织校级公开研讨课、请优秀教师上示范课、课堂教学比赛、经验交流会、专家讲座、专题培训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改进实践模式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追求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5、各子课题组初步总结形成本学科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堂评价体系。第四阶段:全面实施阶段(2013年8月—2014年1月)
1、各学科在全校全面开展新模式的课堂教学。各班各学科都要按各子课题组总结出来课堂教学模式来组织教学。
2、各子课题组及时总结改革中的成功经验,每周开展两次交流研讨会,推广经验,改进不足。
3、加强学习和交流,积累经验。学校每月组织两节校级示范课,推广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经验。使各学科不断改进、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
4、依据新的课堂教学评价表,组织开展人人上达标课活动,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第五阶段:总结深化阶段(2014年3月—2014年7月)
1、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学校及时总结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制定措施,深入开展研究,特别是对课堂教学模式中的细节问题加强研究。
2、学校及时总结推广课堂教学改革中的成功经验,以专题讲座、研讨会、学习简报等形式予以交流推广,供教师学习借鉴。
3、学校对全校课堂教学改革情况进行总结,结合学校实际,总结出具有我校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5、表彰先进,深化完善。学校召开阶段性成果表彰会,对教学改革中表现突出的年级组、优秀班级和教师个人进行表彰奖励。进一步深化完善我校课堂教学模式。
第四篇: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呢
从学生角度来讲,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学生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要高。二是在实现这种目标达成度的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效
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从教师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课堂的实际情况不可能完全吻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目标做出适时调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使其更好地体现教学目标的适切性。
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否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能否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
三是教学中适时跟进、监测、反馈、消解,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构建高效课堂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抓好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推动教师观念的转变,进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逐步解决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的问题。
第二,开展以学课标、研课本、研方法、课后反思等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训。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很多情况下,课堂的低效是由教师对课标与课本的学习与研究不足所造成的,而教师这方面的不足又影响和制约了其课堂驾驭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又反过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三,抓好教师备课中的备学生问题。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只习惯于备教学内容,而忽视备学生。如果教师不去研究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切从本本出发,课堂教学的适切性就会大打折扣,课堂教学的高效更无从谈起。
第四,研究和设计好课堂提问。在真实、常态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教师所提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无效问题、假问题、无价值问题充斥课堂,教师的很多提问耽误了学生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要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对课堂提问的研究,所提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启发性的、有一定难度的,整个课堂的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第五,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课堂上,有的教师刚给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马上要求其回答,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呢? 而且有效性很差。这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使无效劳动充斥课堂,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的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讨论、交流、做巩固练习等,不提任何时间和标准的要求,学生漫无目的地阅读与交流,课堂组织松散,时间利用率低。有的教师只对学生提出比较笼统的要求,学生不明白教师要他们干什么和要他们怎么干,这样,学生就失去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因此,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
第六,积极实施小组互助学习制。现阶段,大班额的班级授课制也是课堂教学效率难以提高的一大原因。在小班化教学难以推行的现实条件下,在班内实行小组互助学习可以说是一个最佳选择。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心理特点,可以把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发挥优秀学生的优势,积极推行学生互助机制,同时,教师通过对小组的学法指导和激励性评价,进一步提高学习小组的自主学习效果。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第七,推行作业分层布置制度。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时,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学生
九月开学季,老师你们准备好了吗?幼教开学准备小学教师教案小学教师工作计...初中教师教案初中教师工作计...的学习水平,做到“不布置重复性作业;不布置繁难偏旧作业。布置的作业数量要适宜,质量要高,要避免进入“教师随意布置大量作业→学生应付作业→教师随意批改作业→教师再随意布置过多作业→学生再应付作业”的恶性循环,消除教师无暇顾及教学内容的研究和设计、无暇顾及研究学生的现象,从而解决学生不堪重负、疲于应付、厌学情绪滋生等问题。
因此,加强作业的管理与指导,避免超负荷、重复性、低水平的作业,给每个学生留有充分自主发展的余地,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之必需。
第五篇: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从学生角度来讲,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一是学生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要高。二是在实现这种目标达成度的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
从教师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课堂的实际情况不可能完全吻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目标作出适时调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使其更好地体现教学目标的适切性。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否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能否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三是教学中适时跟进、监测、反馈、消解,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
构建高效课堂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抓好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推动教师观念的转变,进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逐步解决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的问题。
第二,开展以学课标、研课本、研方法、课后反思等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训。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很多情况下,课堂的低效是由教师对课标与课本的学习与研究不足所造成的,而教师这方面的不足又影响和制约了其课堂驾驭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又反过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三,抓好教师备课中的备学生问题。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只习惯于备教学内容,而忽视备学生。如果教师不去研究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切从本本出发,课堂教学的适切性就会大打折扣,课堂教学的高效更无从谈起。
第四,研究和设计好课堂提问。在真实、常态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教师所提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无效问题、假问题、无价值问题充斥课堂,教师的很多提问耽误了学生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要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对课堂提问的研究,所提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启发性的、有一定难度的,整个课堂的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第五,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课堂上,有的教师刚给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马上要求其回答,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而且有效性很差。这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使无效劳动充斥课堂,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的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讨论、交流、做巩固练习等,不提任何时间和标准的要求,学生漫无目的地阅读与交流,课堂组织松散,时间利用率低。有的教师只对学生提出比较笼统的要求,学生不明白教师要他们干什么和要他们怎么干,这样,学生就失去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因此,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
第六,积极实施小组互助学习制。现阶段,大班额的班级授课制也是课堂教学效率难以提高的一大原因。在小班化教学难以推行的现实条件下,在班内实行小组互助学习可以说是一个最佳选择。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心理特点,可以把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发挥优秀学生的优势,积极推行学生互助机制,同时,教师通过对小组的学法指导和激励性评价,进一步提高学习小组的自主学习效果。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第七,推行作业分层布置制度。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时,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做到“不布置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作业,布置启发性、思考性作业;不布置重复性作业,布置可选择性、层次性作业;不布置繁难偏旧作业,布置实践性、研究性作业”。布置的作业数量要少,质量要高,要避免进入“教师随意布置大量作业→学生应付作业→教师随意批改作业→教师再随意布置过多作业→学生再应付作业”的恶性循环,消除教师无暇顾及教学内容的研究和设计、无暇顾及研究学生的现象,从而解决学生不堪重负、疲于应付、厌学情绪滋生等问题。因此,加强作业的管理与指导,避免超负荷、重复性、低水平的作业,给每个学生留有充分自主发展的余地。
心得体会:通过学习,让我认识到高效课堂的重要性。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每一个老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它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完美配合的结晶。
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高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就其外延而言涵盖高效的课前精心准备、返归教学本质的课堂教学中实施和教师课后的反思与研究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超常收获,有超常提高,有超常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一般来说,高效课堂效益评价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目标达成且正确率在95%以上。前提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乐不乐学,核心是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
因此,评价课堂是否高效主要是看能否高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高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目的。它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基本追求。而课堂能否高效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在于教师研读教材的功夫,在于教师对课堂的精心设计,在于教师对教学的科学规划,在于教师对教学材料的精心取舍与提炼,在于针对学生实际设计出学生能高效自主学习的活动抓手,在于让学生既能进行长时间的充分实践活动,又有大量的知识积累,老师又能不失时机的引导和提升,使得在单位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率。
从我们教师的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课堂的实际情况不可能完全吻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目标作出适时调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使其更好地体现教学目标的适切性。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否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能否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三是教学中适时跟进、监测、反馈、消解,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
总之,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要切实的提高教育教学效率,课堂就是我们的主战场。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很多,但课堂教学因素占了相当的比例,我们只有理性地认识我们的课堂教学,客观地面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才能不断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有很多,除了课前的周密准备、课堂求真务实、不断改进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营造和谐教学氛围外,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思考与实践。我们遇到的困难也会不少,碰到的问题也会很多,教师要把追求课堂教学艺术的完美与课堂教学的高效作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只要我们面对问题和困难,冷静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一定会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