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感受坚韧,读懂人生的磨难。
四、研读思考,读懂儿子的忏悔
1、母亲对儿子的爱是深沉伟大的,那么儿子呢?儿子爱母亲吗? 学生思考回答,小组讨论
小结:作者曾经沉浸在自己命运的泥潭中无法自拔,仇恨生命、仇恨生活。他爱母亲,却忘却了如何去爱。人生有时就是如此,“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后悔的他惟有完成母亲希望他“好好儿活”的遗愿,才是对母亲的报答。
五、感受坚韧,读懂人生的磨难。
(1)认识的史铁生,一个坚强的“好好儿活”的史铁生。
朗读最后一段,思考为什么这里要强调菊花的色彩?文中还有表示颜色的词语吗?为
什么这样描写?
(2)小结:尼采曾说过:那些没有消灭你的东西,会使你变得更强壮。他将死亡看作是回家,是恋人的分别,是安息。是一个“必然降临的节日”。一个超越了死亡的人,我们在这里祝愿他“回家快乐”!
六、作业:
(1)阅读史铁生的其他作品《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写一篇读书报告(1000字)。(2)给身在天国的史铁生或他的母亲写一封信,并写一句墓志铭。(发放关于名人墓志铭的材料)
附:名人墓志铭
聂耳是我国的著名作曲家,他的墓志铭引自法国诗人可拉托的诗句:“我的耳朵宛如贝壳,思念着大海的涛声。”
16世纪德国数学家鲁道夫花了毕生的精力,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后35位,是当时世界上最精确的圆周率数值。在他的墓碑上就刻着:“π=3.14******7950288”。
英国诗人雪莱的墓志铭是莎士比亚《暴风雪》中的诗句:“他并没有消失什么,不过感受了一次海水的变幻,成了富丽珍奇的瑰宝。”
爱尔兰诗人叶慈的墓志铭是他去世前夕写的一首诗的最后十七个字:“对人生,对死亡,给予冷然之一瞥,骑士驰过。”
大文豪萧伯纳的墓志铭:“我早就知道无论我活多久,这种事情还是一定会发生。”
大作家海明威的墓志铭:“恕我不起来了!”
对任何一位画家的赞美,又有什么样的语言,能胜过出现在意大利画家拉斐尔的墓碑上的:“活着,大自然害怕他会胜过自己的工作;死了,它又害怕自己也会死亡。”
法国作家司汤达的墓志铭精炼:“米兰人亨利·贝尔安眠于此。他曾经生存、写作、恋爱。”
伏尔泰,这位《哲学通信》和史诗《亨利五世》的作者,顺理成章的在专门迎葬伟人的先贤祠里占了一“席”,并受到这样的赞美:“诗人、历史学家、哲学家,他拓展了人类精神,并且使之懂得它应当是自由的。”
古希腊“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的墓志铭出自哲学家柏拉图之手:“美乐女神要寻找一所不朽的宫殿,终于在阿里斯托芬的灵府发现。”
古希腊大数学家刁藩都的墓志铭:“过路人,这里埋葬着刁藩都的骨灰,下面的数字可以告诉你,他的一生有多长。他生命的六分之一是愉快的童年。在他生命的十二分之一,他的面颊上长了细细的胡须。如此,又过了一生的七分之一,他结了婚。婚后五年,他获得了第一个孩子,感到很幸福。可是命运给这个孩子在世界上的光辉灿烂的生命,只有他父亲的一半。自从儿子死后,他在深切的悲痛中活了四年,也结束了尘世的生涯。”
杰弗逊是和华盛顿、林肯齐名的美国三大伟人之一,美国的第三任总统。他的墓碑碑文是他自己写的:“美国《独立宣言》起草人、弗吉尼亚宗教自由法令的作者和弗吉尼亚大学之父。”
卢梭:“睡在这里的是一个热爱自然和真理的人。”
马克·吐温:“他观察着世态的变化,但讲述的却是人间的真理。”
贝多芬:“他总是以他自己的一颗人类的善心对待所有的人。”
美国空军颁发紫心勋章给麦洛维奇,表扬他在越战中的英勇表现。后来他被发现是同性恋者,于是被解除军职。其墓志铭为:“当我在军队时,他们因我杀害两个人给我一枚勋章,却因我爱一个人解除我的职务。”
普希金:“这儿安葬着普希金和他年轻的缪斯,爱情和懒惰,共同消磨了愉快的一生;他没有做过什么善事,可在心灵上,却实实在在是个好人。”
牛顿临终前曾说:“我只不过是在大海边捡贝壳的小孩”。然而,大异其趣的是,镌刻在这位英国大科学家的墓碑上的,却是:“死去的人们应该庆贺自己,因为人类产生了这样伟大的装饰品。”
日本医学家野口英世,曾长期工作和生活在美国。为了探究肆虐在非洲的黄热病病源,声誉日隆、功成名就的他,力排众议,毅然决定亲自深入疫区,终于殉职。在纽约乌兹德伦墓地上的他的铜板墓碑上,刻的是:“生于日本猪苗代,死于非洲哥尔多克斯,献身科学,为科学而生,为科学而死。”
英国大诗人莎士比亚对自己遗骸、“阴宅”的珍爱,似乎并不在著名的埃及法老之下,法老库孚墓碑上,有令人恐怖的咒语:“不论是谁骚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冀’将在他头上降临。”而莎士比亚的墓志铭,据说是他自己撰写的:“看在耶稣的份上,好朋友,切莫挖掘这黄土下的灵柩;让我安息者将得到上帝祝福,迁我尸骨者将受亡灵诅咒。”
第二篇:(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感受自然
《感受大自然之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A:让学生感受大自之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激发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强烈情感
B :体验自然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热情。C:通过体验,使学生树立正确、积极健康向上的审美观 D:进一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念。2.能力目标
A:提高学生鉴赏自然的能力 B: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知识目标:
A:知道美丽大自然的构成 B:掌握自然美的对象 教学重点与难点
A:怎样鉴赏大自然之美 B:理解人与自然和谐 教学手段与方法
情境体验法、启发式教学、多媒体辅助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大自然是万物之母,它赐于了鸟儿婉转的啼叫,给鱼儿披上了五彩的外衣,大地也不再寂静,于是有了茂密的森林,飘香的花儿,叮咚的泉水,起伏的峦山,还有那浩瀚的宇宙,更让自然界蒙上了美丽而神秘的面纱。大自然就在我们身边,今天就让我们亲近自然,用心感觉大自然之美!
首先,把课堂交给同学们,咱们以“美在大自然”为题,展示课前各组同学搜集的有关美丽大自然的相关资料。(学生分组展示各组搜集的自然的图片、声音和描写自然的文章和歌曲。)
同学们精心搜集了这么多有关自然的资料,自然的景色美,自然的声音妙,而赞美自然的诗文和歌曲也让我们陶醉,人们为什么能创作出如此美的文章和歌本曲呢?对,是大自然美,给了人们创作的灵感。大自然用一个字形容就是“美”(板书)是啊,大自然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蕴藏着很多美景,想不想知道知道美丽的自然都有什么?接下来,让我们迈开双脚走进自然,二、主题探究
环节一:走进自然
美景观赏完了,老师有问题问大家了 1.你刚才都看到了大自然中都有什么?
是啊。自然界益彩纷呈,浩瀚宇宙,群星闪烁,发光的恒星,美丽的流星,还有拖着长尾巴的慧星……宇宙神奇(板书);奇妙的生物世界,苍鹰博击,燕子衔泥,鲜花怒放,还有自然中的人类……生物灵动;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秀丽的自然风光,草原,碧水,山峦……..风光秀丽(板书)宇宙、生物、风光构成了美丽的大自然。
2.谈谈自然欣赏完美丽的大自然的的真切感受!走进自然,身临自然时,每一个内心都会有很多的感触,刚才同学们在欣赏自然美中发出了惊叹的声音,看来大自然已经憾动了我们的心灵了,现在说说当我们走进自然,领略美景时内心真实的感受,或者是你从自然中有哪些新的收获?(学生畅言)
小结:大自然无限美妙,欣赏大自然的美让我们大开眼界,增长知识,放松了心情,净化了心灵,同时也陶治了情操,激起了我们对大自然奥秘的探索创新的热情;看到祖国一片大好河山,也激起我们对祖国深深的爱恋和对大自然深深的情谊,与此同进还培养了我们关爱自然,保护自然的责任意识。大自然给了我们无限精神享受和生活的启迪。
环节二:鉴赏自然
走进大自然,欣赏了自然,我们还得再一次用美来表达我们内心的感受,“美”其实大自然并不缺少美,自然美到处都有,关键看有没有发现,会不会鉴赏,想不想寻找更丰富更深刻的自然美?让我们在一同拥抱自然,用心鉴赏自然。
我们从这节课一开始就一直在强调一个词“自然美”什么是“自然美”?(出示几组图片让学生观看
提问:这些都是自然美吗?美的表现一样吗?
自然美分为两类一种是纯天然的,未经直接改造的美,另一种是经过人们直接改适、加工、利用,渗透着人们智慧创造、雕琢的美(引导学生说说还有哪些天然美,谈谈天然美带给自己的感触;引导学生说说人们利用、改造自然而雕琢的、创造的美还有哪些?谈谈人类雕琢之美、创造之美对自己的感触。)
小结:天然美让我们感慨自然的神奇造物,雕琢之美让我们感叹人类在利用
改适自然中的伟大,人与自然的关系惟妙惟肖,大家再看这些图片青山绿水中,掩映着亭宇楼阁,蓝天白去下,诗人在把洒当歌,真是相得益彰。说到这里同学们能不能体会出人与自然的关系?(学生探究,教师引导)人与自然密不可分,人是自然中的一员,但人又不仅是自然中一物,人类在
自然提供的物质条件和广阔的审美领域中,获得了的灵感,能过无穷的智慧和创造力创造了美,丰富了自然美。自然美,人美,人与自然的和谐才最美。
人类是伟大的,我们在座的同学们也是人类的一员,也有智慧的双手啊,此时此刻大家的行为有没有启示呢?(我们在哪些方面做可以能更好的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创造更美的自然呢?)(学生发现并探究)
小结:,你植下一棵绿树,环境更美了,栽下一棵花,四周纷芳了,这都是我改造自然,美化自然,创造美的行动啊,只要有创造美的热情,自然会更美。
继续我们鉴赏自然的旅程,再看看这两副图片(出示图片),摄影者怎样拍摄这两组荷花图的?
第一幅荷花图让我们看到了整体的河塘美,较为壮观,是因为摄影者站得选并且选取了河塘的一角,让我们看到了广阔的河塘以及周围景致的完美结合。而第二幅图摄影者从侧面过距离并且视角较低,让我们看到了娇美的荷花偷偷地探出了头,羞红了脸。看来观时距离不同,角度不同,带给我们美的感受也就不同,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刚才我们用眼睛观景,荷花很美,其实荷花还会更美,想像着你现在就走现实在荷花边,满睛都是美丽的荷花,这时你走近荷花,轻轻地将鼻子凑上茶朵,结果?一股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怎么样,视觉的享受,嗅觉的享受,荷花真美!
出示图片,这两幅图的美更不同,它们分别给人什么样的感受,为什么同是苏州园林,却会有不同地感觉呢?
小结:欣赏所选的时间不同,感觉也就不同,冬天的园林给你以寂静美,一切静悄悄的,什么都听不到,好像是睡着了,而春天的园林一下子活了,热闹了起来,听!清脆的鸟叫声,一片生机昂然的景象。赏景我们要选择不同的时令,正所谓“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在看的同时,我们也要用心去聆听大自然的声音,美更加独到。
美在于鉴赏,现在大家根据刚才领悟到的鉴赏方法来鉴赏这导体石头美在哪里?(学生畅谈)
普通的石头也有看头,这是咱们陕西秦岭的一个景区,从远处看它活像一只羊正陶醉于秦岭的美景中,故名思议叫“石羊关”只要发挥我们的想象力。顽石也变成美景了。再在让我们来发挥想象力来欣赏这声美石,来给它起个名字(学生畅言)。
大家的想像力真丰富,看,经过我们想像的加工,美不是随处可见了。出示图片;这是什么?这是我们的长城,说说长城美在哪里?
小结:长城雄伟壮观,看到长城我们就再一次感叹我们古代劳动人民在利用改造自然中伟大的魄力,看到长城我们就想到了我们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看到长城,我们仿佛看到了正在腾飞的中国巨龙,还有看到长城在青山中绵延,我们更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联想到我们的历和生活,长城在我们的形象更美,人类的历史和人类特的的生活给自然增添了更深的美的内涵。
刚才通过我们自然之旅,你们都学到了哪引起鉴赏自然的方法?(学生回答老师简要做板书)
此次之旅收获还真不少,大家还有没有疑惑,或一些新的发现?
其实我们要欣赏自然之美,方法不是唯一的、固定的,需要我们走进自然,拥抱自然,全身心的投入到自然的怀抱中用心体会,用我们的感受细细的欣赏,用眼睛去看,用鼻子去嗅,去嘴去品味,用耳去聆听,用手去触摸。
现在让我要考考同学们鉴赏自然美的能力,课前同学们搜集了很多自然美的图片,让我们再来看看,能不能从挖出更美的内容来。
学生活动: 要求:四人一组,选取一处或几年课前同学搜集的自然美景来共同鉴赏。由各组代表发言。
再次看这些看图片,告诉自然美不美?美的感受更深了,是因为我们同学们用心体验了,懂了鉴赏了,鉴赏自然的方法并不是这些,还需要我们用爱自然感情,用心再去发现,再去寻找。
环节
三、重游自然
这节课我们从自然中来,最后我们还要回去我们自然中去,让我们给我们这颗寻找自然美的心插上翅膀,(板书)在广阔的自然畅游,进入第三环节重游自然,领略一下黄山美景。(播放视频)
问:黄山美在哪里(学生畅谈)
引导:黄山美,像黄山一样美的景色还很多,咱们陕西都有很多,华山、秦 岭、南五台等等,大自然给了我们广阔和审美空间。再来看看这个美:美中有一人,人走进自然,融于自然,美的享受溢于言表,人与自然和谐之美更意味无究。,赵忠祥老师的一句话:“愿像黄山一样的美景永完保留在普天下人们的胸怀中。寓意深刻啊。说到这里同学们有什么所思所悟呢?(收获平台,学生谈感悟)
三、收获平台
谈谈自己的所思所悟或对自己启示
四、总结提升
是啊,我们感谢自然给了我们丰富的物质条件,给了我们秀丽的山川,给了我们精神的浇注,人类是伟大的,在广阔的自然中创造了更美的自然,但也正是人类的行为也破坏了自然污染、砍伐、捕杀……面对自然的恩赐想一想怎样才能让无限美的自然永远留传,关键在谁?对,关键在我们人类,我们更要美化自然,保护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把我们爱自然的情变成我们爱自然的行,大爱能做到吗?我相信美丽的自然会代代传,人与自然和谐的欢歌也会代代唱。五:拓展练习
1.走进长安,感受长安自然美(生活感悟)2.搜集有关歌颂美丽长安的的名言诗句
板书
感
受
大 自 然 之美
鉴赏自然美的方法:
注意观赏的距离、角度、时间,发挥想象力;
调用我们的五官:看看、听听、闻闻、品品、触触
自然美分类
宇
宙:神秘之美 生物世界:灵动之美
自然风光:多姿之美
第三篇:(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杞人忧天
《杞人忧天》教学设计
莆田第二十五中学
曾志成
教材分析:
大家之所以熟悉“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是因为所有人都把这个杞人当成笑话来看,甚至老师们也拿它来教育小孩子,教科书上也说“它的主要意义在唤醒人们不要为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而忧愁。”意思是不要庸人自扰瞎操心。这个杞人被人们嘲笑了两千多年,背负着无数的讽刺和责骂。现在再回过头来看,才觉得是真的讽刺啊。(结合课程目标和考纲要求分析略。)
1.分析故事情节。
2.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3.课外拓展延伸,培养正确的世界观。
1.分析故事情节。2.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一导入。观赏图画,思考问题。(切入正题)
二、正文。杞人忧天的寓意
三、拓展延伸
《杞人忧天》的删节部分
问题
(一)联系你的生活,你认为杞人的担忧是可笑的吗?晓之者、长庐子、列子三人的观点,你赞成谁的观点?请阐述理由。(目的:温故知新,问题引出重点——构思。)
问题
(二)杞人的担忧是有可能发生的吗?(目的:解决问题,相似联想,能力提升。出示图片资料,有意培养拓展“群文阅读”习惯。)
问题
(三)我们是不是用新的眼光来看杞人忧天?(寓意的新解)
通过思考,完成课标难点(目的:引出难点,课堂活动,能力进一步生成,突出重点。)。
四、总结(难点)
在人类还没有完全认识自然界之前,一个人提出任何疑问,其勤学好问、勇于探索的精神本身无所谓错误。可是杞人成天为这个问题烦恼忧愁,而影响到自己的现实身心生活就不对了。未来有很多会发生和不会发生的事情,我们成天只是担忧有什么用?关键是多学知识,了解自然,做好防范。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具有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状况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我们平时要注意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防止主观片面性和盲目性。对于一些确实无法认知和解决的问题,我们也不要陷入无休止的忧愁之中而无力自拔,人生乐在豁达。
(目的:讲述法突破难点。)
五、布置作业。如果 杞人和晓之者看到现代社会“战火纷起、境恶化、人口急增、旱涝灾害、火灾频发、交通事故、过度抽取自来水,造成地面塌陷……”等现象,深感责任重大,忧郁之心渐长。当他们又一次相遇时,他们却共同诉起了各自的忧愁。请你展开你的想象,以《<杞人忧天>后传》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作文。
六、推荐阅读书目
《列子》里的八篇:《天瑞》、《黄帝》、《周穆王》、《仲尼》、《汤问》、《力命》、《杨朱》、《说符》
(目的:阅读以上书目,进一步理解道家思想中的“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睿智和哲理,以及列子的思想对中医养生保健的影响。)
第四篇:(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咏雪》
《世说新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分析人物形象,获取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教学难点 重点词句的翻译
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咏雪》
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播放《雪绒花》作为背景音乐。)多媒体展示雪花纷飞的图片,学生赏析。
然后过渡到问题设计:你觉得雪花像什么呢?用什么比喻好呢? 进而问他们,既然这样,你们想知道古人用什么来比喻雪花的呢?从而导入所学课文.二释题: 1先指名让学生介绍
2教师再放幻灯片,进行补充说明
《世说新语》,刘宋临川王刘义庆编著,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全书共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夙慧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这部书不仅保留了许多珍贵的史料,也因为其语言凝炼、人物形象鲜明成为古典小说的源头之一。
三、整体感知
自主探究 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作点拔。2学生示范朗读并做点评。
3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要加以指导,如句读、语调等。重点突出“读”的环节,力争当堂成诵。4疏通文意
教师要求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如重点词语:“俄而”、“欣然”、“拟”、“未若”、等。把不理解的词句让学生提出来,全班一起讨论解决。必要时;教师精讲点拨。(教师要提示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加字法、换字法疏通文意。)
四、分组讨论
质疑体会 • 教师导学 1 以小组的形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学生质疑、讨论、解疑,教师巡回指导。要求学生写下讨论笔记。把研讨中有代表性的和有难度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代表提出。全班讨论,得出结论。必要时,教师加以点拨。(可不必考虑学生提出问题的顺序,教师灵活把握,如重点问题尚未提出,可由教师提出。)《咏雪》问题组:(可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而定)a文章开头一句话,短短十五字,交代了哪些内容? b.“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c.联系上下文,“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d.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多媒体投影下大雪的画面(让学生观察画面,再讨论分析。)e.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
学生从不同角度回答,教师给予鼓励。对于咏雪的名句,让学生拓展思维。
五、生生交流
拓展延伸
让学生再举几例古人吟咏白雪时用的比喻的诗句。把事先找好的诗句和学生做交流。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群《对雪》
五、运用比喻 想像写作
古人咏雪的诗句写得如此精妙——(问题设计)怎样的比喻才是好比喻呢?
归纳:由“形似”到“神似”!让学生尝试比喻句的写作:
英语中有26个字母,从这些大写字母中任选几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例句:A是一座金字塔,是进取。B是两个联结的心,是友谊。C是未满的月牙儿,是缺憾
学生展示自己的比喻……同时适时师生共点评!
六、教师小结及作业的布置。1教师小结 2布置作业
(一)在读准节奏,读出韵味的基础上,背诵《咏雪》一文。
(二)搜集古人咏雪的诗句
(三)预习《陈太丘与友期》 板书设计 《世说新语》咏雪
形似——神似
美的意境
比喻
第五篇:(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春》
《春》朱自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从而感知课文内容。
2、理请思路,绘出五幅春景图,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分析五幅图画,体会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
4、在语法上,要掌握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
教学重点:
1、从作者的观察思维中学习描写景物的一般方法。
2、掌握阅读和欣赏优美文章的方法,初步形成自学这类文章的能力。
3、掌握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
教学难点:
1、掌握阅读和欣赏优美文章的方法,初步形成自学这类文章的能力。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1、一年四季中的春天让你们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参考:春天万物生机勃勃;春天的雨;春天的花……
2、想一想以前是否学过有关“春”的句子。
参考:《春夜喜雨》(杜甫)、《春晓》(孟浩然)、《清明》
3、春,会在我们的心灵中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春天是美丽的,当我们带着对美好景物的热爱、赞美之情的时候,我们思想的河流会跳动出充满对生命热爱的美妙无比的浪花;我们感情的波澜也会在秀美迤逦的景色的云海中起伏飘荡。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现代散文《春》。(展示课件)
二、作者介绍:
1、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呢?——朱自清
2、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提醒学生看P64注解①)
3、(展示课件)补充介绍。
三、初步感知课文:
1、课件展示:生字词。(要求学生找写在作业本上)
2、听朗读(配画配乐)
要求:对照课文,找找看是不是有不一样的地方;注意停顿;给生字词注音,解释。
3、解决生字词。(请学生到黑板上写出来,教师利用课件订正)
4、文章的题目是“春”,那么作者写了春天中哪些东西?分别是在课文的第几段?
参考:春天的草(3);春天的花(4);春天的风(5);春天的雨(6);春天中的人们(7)。
四、具体分析:
1、春天的草。
⑴“偷偷的”,“钻”——写出小草破土而出的挤劲,顽强的生命力,写出不经意间,春草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这样使无意识的、无情感的小草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修辞:拟人)。⑵“嫩嫩的,绿绿的”——写出了春草嫩绿的特点。
⑶哪一句可以看出小草的生长的状态?——第二句——长势喜人,面积大。
⑷除了写这些,还写了在草地上玩耍的人们,为什么要写呢?
参考:写人是为了衬托草,因为春天的草太可爱了,软绵绵的,所以有许多人想亲近它。(间接描写)
▼⑸小结:(展示课件,全班齐读后提醒停顿,再读)⑹拓展:你能给这幅春草图配一句古诗吗?
参考:“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浅草才能没马蹄”
2、春天的花。
⑴齐读(要求:思考“写春天的草作者用了拟人,那么写春天的花作者又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
⑵评价朗读。
⑶写了哪些地方的花?可以看出作者是怎样观察的?
参考:树上的桃花、杏花、梨花,地上的小野花。作者的视线是从上往下的。
⑷写树上的花,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呢?
参考:先写树上的花竞相开放。再写花的颜色多种多样(从视觉)。接着写花的香(从嗅觉、味觉)。
⑸写春草用了实写与虚写相结合的方法,写花用没用这种方法呢? 参考:用了,用想象中秋天果实的丰收,和现实中花下成千上百的蜜蜂、蝴蝶的多来衬托花多、花艳、花香。
⑹这段里面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找出例子。
参考:拟人、排比、比喻、衬托等修辞手法。
▼⑺小结:课件展示。
⑻拓展:你也来给这幅春花图配一句古诗。
参考:“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乱花渐欲迷人眼”、“红杏枝头春意闹”。
五、作业设计:
我们今天学了如何写春天的草和花,作者用了许多修辞的手法,现在已经是秋天了,秋天果实最多,你们试着来写写秋天的果实,要求用上两到三种的修辞手法;字数不少于50个字。
第二课时
一、认知性朗读,读准字音,疏通字词,朗读中教师正音,学生圈点。
二、潜心精读:
1、春天的风。
(1)、春天的风有什么样的特点?——柔和(触觉)
(2)、作者除了用到了触觉,还从哪些方面不定期写春天的风?——嗅觉、听觉。
(3)、这一段中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引用
2、春天的雨。(1)、春雨有什么特点呢?——像牛毛(密)、像花针(亮)、像细丝(细)、薄烟(轻)
(2)、作者在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喻、排比
(3)、作者还写了雨中的什么景物?是用了什么方法、顺序?——写了雨中的树、草、灯、人的活动。从静写到了动,从近写到了远。
(4)写春天的雨,作者一方面从正面写春雨的特点,另一方面用雨中的景物和人的活动从侧面来衬托春雨的可爱。
3、春天的人们。
(1)、以上几幅图都是写景,那么春天的人们又是怎样的呢?——欢天喜地的出来迎春,感受春的美丽。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起的?——从“风筝”,引到了孩子,扩展到“家家户户、老老小小”。
(3)表现了人们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春天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写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三、小结:文章一共写了五幅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四、作业设计
思考:
1、为什么人们要迎春呢?除了迎春图写了人们对春天的感受,文章哪里还写到了?作者对春天是什么样的感觉?
2、文章最后的三句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
3、背诵课文。
第三课时
一、齐读课文。
二、抽查背诵。
三、精读前后两部分。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这一句用了两种修辞方法,能找出来吗?能讲讲它们的作用吗?——叠用:把作者“盼春”的急切心情表现了出来;拟人:形象,准确地表达出了春天还未到来。
◆“盼望着,盼望着”——期待春天的心情多么殷切。东风来了——报告春天的消息。春天的脚步近了——赋予春以人的动作,表现了作者殷切而又喜悦的心情。
2、课文的最后三句“赞春”如何“赞”的呢?
◆课文最后三段的三个比喻句,总写春天的新(娃娃)、美(小姑娘)、力(青年)。春天是新的,她有旺盛的生命力;春天是美的,她活泼生动;春天是健壮的,她充满了力量。
四、教师小结
在理清了文章的思路之后,同学们针对自己喜爱的图画,抓住重点的字词句,仔细品味、赏析,真正体味到了《春》一文准确生动、朴实鲜活、异常精美的语言。文章开头写盼春,以“脚步近了”始,以“领着我们上前去”终,起于拟人,终于拟人,体现了结构的美妙和严谨。作者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表现出作者向往春天、热爱生活、充满希望的真情实感,是不可多得的美文。让我们追随着作者的思路,感受作者的感情脉搏,调集起我们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去朗读全文。
五、声情并茂地朗读,体会作品的意境、风格,读出对春天的由衷的赞美,可以小组展开朗读竞赛,学生可以互评。看画面朗读,背诵。
六、体验与反思
①质疑交流 阅读了本文,你的感受是什么? 面对着这大好春色,你准备做些什么? 你还有哪些问题没解决? 学生讨论后,可以向老师质疑,可以向同学提问,以形成对文章的进一步学习与探讨。
[明确]作者笔下的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如同一幅幅细致的工笔画,侧重描绘的是自然界之春;而迎春图则是集中笔墨描绘了人勤春早之春。作者像是一位丹青高手,通过细致观察,用心灵,通过含情的画笔,描绘了春天的各种景物,赋予各种景物以鲜明的感情色彩。结尾以三个形象的比喻,进一步揭示了春天有不可遏制的创造力和无限美好的希望。
②拓展延伸
有人说:“春天是插花的能手”“春天是一位伟大的画家”“春天是个美丽活泼的仙子”……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同学们可将自己搜集的关于春的诗文互相交流。
七、作业设计:
《我看冬天》,仿照《春》写一篇文章,字数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