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语文教学随笔
教学随笔
丹东市第二十九中学
代银丽
2014.6.30 两年前,我区开展了学案导学教学法。当时我刚刚接手新一轮初一班级,就从我们学年开始试验了。在此之前,我只见过出去听课的领导带回来的现成的导学案,听过领导在教师会上讲解的导学案的好处及使用方法。当时的感受就是使用导学案可以全面提高学生,尤其是学习成绩较差学生的成绩,避免学习成绩偏低的学生掉队。于是我们照猫画虎推出了自己的导学案并且上了几节课,上级领导听课后评价还不错。2个月后,导学案教学法在我区全面推行,也出现了几个先进单位。却没有我们学校,原因
1、是我们的导学案书写太实、太注重基础知识,不能提高学生的能力。
2、是套路老,不是导学案教学,而是脱离导学案讲课,导学案成了习题卷子。虽然走出去听过几次先进学校的语文课,也请教研员给我们指导过,但是效果还是不太好!感到迷茫。不能准确把握导学案的教学思路。同时对于所有学科都采用导学案教学也有点感想。不知当否?
我觉得采用何种教学模式,要根据学科特点、教师的个人特点及学生接受水平等多种因素。不应该完全一刀切。所谓教无定法,学无定法,所谓因材施教。也不是为个学生都一样,每个学科都一样。比如语文学科还是要注意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及口语交际能力。面对如今的中考语文出题方式,必须注重对学生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进行训练。如果不注重学生各种基础知识的训练很难让学生确实提高成绩。归根结底,我们必须围绕中考的指挥棒转。
第二篇:初中语文教学随笔
初中语文教学随笔
王小瑜
新课程语文教学标准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而学生则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于是,教师在课堂中恰到好处的运用点拨教学,优化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两年多的课改教学实践,我总结出点拨教学的三个方面。
一、适量点拨
课堂上紧扣教学目标筛选有价值的,又容易被忽视的词句、重点语段进行点拨。因为这些词句“不仅有显隐题旨之功,更有聚光、凝神之能,而且能起到制约全文各部分的作用”。学生搞懂了这些词句,对理解文章有重要作用。如教小说《孔乙己》,我就从课文中找出可以把学生引到深处的东西,选择“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个句子进行点拨,立片言以居要,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孔乙己是一个可怜可笑可悲,迂腐寒酸而又正直善良的旧时代的小知识分子。另外,我会在每一课选择一个重点段进行点拨教学,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多方训练综合分析。这样做意义很多,抓住了重点段落,就抓住了主题,就突出了重点,就突破了难点,也就能带来牵一发动全身,以少胜多的效果。
二、适度点拨
课堂点拨力求点拨出语文味来,即真正使学生嚼出一点味道来或者把学生引向语文审美阅读的轨道,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
教朱自清的《春》,老师推敲那句“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咬文嚼字,深究一番,嚼出了一些味道来:春天来了,春日融融,春水涣涣,山也变得明朗润泽了。还有的老师紧扣“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一句设疑点析:春天来了,太阳给人什么感觉?“红”字变动词有何含义?这句话的弦外之音是什么?由生活经验入手,启动学生的审美想象,比较自如地把学联想到春天的色彩,欣赏了桃杏艳红、百花争妍的美,产生了明媚春光的那种温暖、欣悦的感受。
三、适时点拨
课堂点拨关键是教师能明察学生思维的火花,及时加一把火。适时点拨一方面是在学生遇到疑难时,采用艺术化的点拨,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另一方面是学生在遇到疑难、把握不准时,教师及时指点思考分析的途径,拨通知识理解上的关卡,拨繁为简,化难为易,使学生的研讨活动得以继续进行。适时点拨还包括在学生思维误入歧途时,教师迅速捕捉,作为新的教学内容,凭机智的点拨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总之,实施点拨教学的经验告诉我:点拨是一把促使学生的思维放出火花。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艺术化点拨,能有目的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创造,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2012、10
八年级语文教学随笔
王小瑜
今天,我和八
(二)班同学一起学习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第二课时)。本课要求学生认识在当时的情况下陶渊明的社会理想,了解他借“世外桃源”这一虚构的故事表达他对黑暗社会的批判,对摆脱压迫剥削的要求。课堂正一如既往地进行着,一位女生突然举手发问:“老师,到底有没有‘桃花源’哪?”
一石激起千层浪,不等我回答,学生们已争论开来:“我认为‘桃花源’不存在,渔人作了标记,按标记去找却找不到了,说明它不存在。”一个男生先发表意见。不待其坐下,又一个学生噌地站起来,“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皆叹惋’,他们不想被外人打扰,可能破坏了渔人的标记。”“那记号能毁,小溪能毁吗?顺着溪流走到尽头就应该能找到,找不到就说明不存在。”新来的罗甫红说。“就是,如果存在,太守能不知道它在哪儿吗?县里就那么大地方,县里人成天砍柴、打猎、捕鱼,哪里有什么,他们能不知道吗?” “书上说‘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这里不易察觉,不易被发现。”正在争论,一个细心的女孩又找到了新的依据:“文中有一句话——‘便扶向路’,就是原路返回,那说明他记住了路,最终却找不到,暗示着桃花源不存在。” “还有,东晋时期战乱纷起,民不聊生,而桃花源却山清水秀,生活富足,和和睦睦,怎么可能?象做梦一样。”一贯善于思考的刘宾说,“老师,这是否就是陶渊明的一个梦呢?”
“梦?”我一时间感慨万千,陶渊明生活在战乱纷起的环境里,他渴望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战争,人人各尽所能参加劳动,老人孩子幸福愉快的社会环境,而在当时这样的理想是无法实现的。这可不就是他的一个梦呀!
这篇课文选入课本多少年了,我教读此篇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教学内容、教学程序早已烂熟于心:朗读——理解大意——介绍写作背景,一年又一年,从没有听到如此激烈的辩论、如此新奇的想法,今天的课堂让我第一次感到自己准备好的“写作背景”“写作意图”比起“梦”这一精辟概括如此地苍白无力。由这件事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行为,这几年教材一换再换,可那几篇名篇却始终占据重要位置,每讲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背影〉〉等篇目,我几乎连书也不用拿了,还美其名曰“有经验了”,可从今天来看,这种经验难道不是一种负担,一种羁绊?因为它教会我“墨守陈规”“不敢超越”。我再也不敢卖弄“经验”了。
教学过程是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在此过程中,不断探索、研讨、反思,对教学中的得与失及时总结分析,方可扬长避短,有的放矢,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十几年中,我在教学八年级语文时,注重对每一课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并让学生整理成笔记,在复习时,根据已总结的各课知识点,学生有序地进行复习,记忆。有了上学期的基础,本学期我指导学生学会自己去归纳总结每课知识点的方法,会有好的效果吗?我尝试着。我记得在以前的语文教学中,也多次强调要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要让学生多读,以读代讲,让学生通过阅读语言文字,自己去领悟、体会,也有人说,语文是提高学生悟性的。
想想也是,但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往往“读”之太少,“悟”之太浅,在我校的小组合作学习中,也要求学生先预习后做导学稿,但往往舍不得花大量时间让学生去预习,怕因此耽误了教学,然而结果总是不尽人意。是不是„„?但我深信,语文教学必须给学生提供大量的预习时间,必须交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必须让学生养成善于归纳整理的习惯。在平时的观察中,我发现虽然让学生去预习了,但一堂课不深入,草草结束,所以必须交给他们方法,比如,预习时应从那几方面入手,要解决哪些问题,达到那种要求等等,让学生有目的性,有针对性,也可限时限量预习,如,几分钟预习完那一部分内容,有意识强制学生去读去看,提高效率。其次,培养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及时归纳总结,整理成册。
在本学期中,我教给学生不同类型课的知识点归纳框架,(如,我把本册书分成现代文和文言文两部分)让学生去套。
文言文的知识点的归纳框架
1、文学常识(作者、体裁)
2、生字词
3、文章翻译(口述)
4、重点字词义(以课下注释为准)
5、结构层次
6、通假字
7、一词多义
8、词类活用(了解)
9、省略成分(了解)
10、修辞
11、中心思想
现代文的知识归纳框架
1、文学常识(作者、体裁)
2、写作背景(了解)
3、生字词
4、结构层次
5、佳句赏析
6、写作特点
7、课下注释
8、课后题理解
9、词语听写
10、中心思想
总之,我在尝试、摸索,不管成功与否,至少我努力过,奋斗过。
2012.5
第三篇:初中语文教学随笔
初中语文教学随笔
河西中学:彭玉梅 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许多课程都在授课过程中体现出各种各样的手段高招,数学课手工制作模型,物理化学课实验讨论,英语课角色扮演口语交流等等,语文课如何进行改革也让众多老师费劲脑筋,许多老师感觉无所适从,各种思路听起来好像有创意,但实施起来有很大的难度,尤其是在一些听课过程中,感觉语文课的走向有点要跑偏:没完没了的的课堂对话,角色扮演,强调讨论感悟,这样的教学过程到底把整个语文课标完成程度能有多少?在考试中的实用价值又能有多少呢?
从个人角度看,我无法理解这样的授课方式,一味的表演式的教学方式根本无法完成教学任务,这是违背语文学习的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的,忽视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脱离了实事求是的基本规律,可能这样的语文课会上非常热闹,非常生动,有趣,但语文尤其是文言文古诗词,是有厚重的历史沉淀的,是要从基础抓起,一定要有基础的学习,虽然是枯燥了一些,但这是必要的学习过程。教育也好,学习也好,都要遵循规律。每次改革不能把改革的意图理解的太左,课改的意图是把学习的主动性交还给学生,提升学生的学习幸福感,但前提是基础知识的掌握,对课程标准的完成。
因此,新课改中的语文课,还是要从基础抓起,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开始,从一点一滴的知识积累开始,从学习语文的养成习惯开始,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知识的积累语文是不可能学好的,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教师一定进行严格的训练,正面引导,引起学生兴趣固然重要,但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注重养成教育,更加的重要。一定要从基础抓起。
其实语文学习习惯培养无外乎几个方面,良好的学习习惯,流畅的阅读能力,识字能力,书写能力,并且书写规范整洁。有基本的文章理解能力,如果一味的强调课堂的趣味性娱乐性,忽略了基本素质的培养,我认为是本末倒置,是不符合教学规律的。
第四篇:初中语文教学随笔
篇一:初中语文教学随笔
新一轮课程改革,让语文教学充满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应当看到,由于大家对新课程尚处于探索阶段,到底怎样去进行语文教学,众说纷纭,使人有种无所适从的感觉。许多观点虽然很独特,很新颖,但操作起来,好象又很不好把握。尤其是通过听一些课,隐隐觉得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开始走向新的极端:一味的课堂对话,一味的强调读和感悟。像这样教学,能否达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
我认为,像这样去教语文,如果用辨证法来看,是不可能有好的效果的。我个人以为,我们千万不能忽视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千万不能忽视教育教学规律,千万不能忽视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如果离开了实事求是,离开了全面地看问题,离开了变化发展的看问题,把什么都来个一刀切,肯定是不行的。教育要全面地遵循它们所揭示的教育教学规律。
因此,新课程中的语文教学,尽力使学生具备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习惯是人的第二次生命。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无论是人格上的,学习及方法上的,都要十分重视,努力从多方面去积极引导,从点点滴滴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去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尤其要指出的是,培养习惯,正面引导固然重要,但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习惯养成教育,有时还必须带有强制性。必要时,还需要有教师意志的左右。因为,学生对教师的某些习惯的培养还不能理解到一定的高度,但对他们的成长是十分有益的。
对于中学生来说,以下八个方面的习惯首当其冲:
一、主动学习,刻苦学习的习惯;
二、细心认真、一丝不苟的习惯。
三、勤于动手、动笔、动脑的习惯;
四、大胆、大方、大声说话,说普通话习惯;
五、爱惜书本文具的习惯;
六、好问的习惯;
七、在合作学习中积极参与的习惯;
八、规范、整洁写字的习惯。
培养习惯,要悉心引导,严格要求,点点滴滴到位。举例来说,培养学生的写字习惯,要让学生写一笔好字,就必须要求有一定速度,必须规范、整洁地写字。还是以写字习惯培养为例来说,良好的写字习惯就具有极强的迁移性。学生把规范整洁地、有一定速度地写字的良好习惯养成了,其他习惯:如爱惜书本文具,学习细心认真,一丝不苟,学习讲效率,讲质量、求速度等等,也跟着上来了。
篇二:初中语文教学随笔
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培养他们学习能力,我把重点放在改变课堂教学上。下面就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激发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原动力。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应大胆地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交流,赞扬学生一些独特看法,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这样自主学习的劲头就更
二、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积极学习
学生的语文能力主要是通过学生自己的语文实践活动“习得”的,不是老师教会的。所以语文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愿学、乐学,才能真正提高学习的实效。
三、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
此外,我注意学科间的整合。让学生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途径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今后我将继续加倍地努力工作,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而努力奋斗!
篇三:初中语文教学随笔
新一轮课程改革使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焕发出活力,涌现出一大批新课例和一些好做法,令人欣喜,叫人振奋。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不少老师的课堂“创新”与《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形似神异,貌合神离,徒有形式,没有实效。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过去语文课上,教师把课文条分缕析,弄得支离破碎,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工具训练课。语文课上没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陶。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语文课不受学生的欢迎。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
但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可时下语文课堂中的有些做法就值得反思了,有不少老师认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础,淡化知识。课堂上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教学,几乎没有提及,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搞这些教学就显得落后、过时,平时教学不重视了,上公开课更是不教这些不能“出彩”的“添头”。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可就是听不到朗朗读书声,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独到分析见解,没有了必要的训练,缺少了必要的积累,短短的课文学生读起来结结巴巴。试想,如果一个学生连一些极常用的字词也不会读,不会写,一写作文就是错别字、病句连篇,那么即使他文学感悟力很强,也是难以表达出来的。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长期如此,少了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那么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活动也都将成会空中楼阁。
因此,我们强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决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本语文训练为代价。应在兼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同时,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
第五篇:初中语文教学随笔.2
语文教学随笔(2)
屈指算来十几年转眼即逝,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有过憧憬,有过迷惘,有过期待,但更多的是对自己走过的路的反思,渴望在自己学科领域中有所建树。
昔日的自己总将课堂的完美一面展现出来,忽略了学生的领悟力,讲台就是我的舞台,演绎着自己对问题的诠释,完全忽视了课堂的主体——学生。
当意识到问题后,我又陷入了迷惘中,不知眼前的路是否该走下去,不知课堂到底应该如何驾驭,不能一味的灌输,但却面对着一群启而不发的学生,教学陷入低谷,课堂到底该以何种形式进行?
我期待着,希望自己的课堂能够有新意,我的学生可以勇敢的站起来,课堂的形式可以出现可喜的变化,我期待着……
终于有一天我有了新的发现,我的学生不再胆怯、不再退缩,着实令人兴奋呀!
为何有如此大的变化呢?
那是一个雨后的早晨,朗朗的读书声不时传来,我突然想到,能否将学生分组,并从课堂提问、背诵、作业完成方面以量化管理的方式,尝试一下,为学生赋分,实行奖惩制度,公布积分情况,并予以奖励,没想到每一小组的积极性都被激发出来了,课堂讨论大家也开始积极参与了,课堂提问不再是某人唱独角戏了,课堂气氛活跃了,一节课总是在不知不觉中结束了,而学生
们还意犹未尽,他们期待着能为自己的小集体争光。
环境可以造就一个人,环境也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境遇,当学生感觉到他被重视时,他的潜质就可能被激发,可能老师不经意的一个举动或者一句话会会影响学生的一生。鲜活的事例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作为一线教师,要想在本学科内有所突破就必须去探究,无论是自己的专业能力,还是教学艺术都应努力研究,特别是要揣摩学生的心理,做他们的良师益友,切不可高高在上,使自己与学生处在对立的阵营中,不利于自己教学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