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儿童美术教学的点滴体会
儿童美术教学的点滴体会
李曦曦
儿童美术是儿童的视觉语言,启发和培养儿童运用绘画语言的能力,提高审美素养,是儿童美术教育的根本途径。孩子们创作的儿童画体现他们的认识和感知能力,反应他们的情感,审美趣味和人格素养。由于儿童幼稚、单纯,心灵纯洁无瑕,所以他们的画不受任何限制,也不受真实的约束,形成儿童画所特有的稚拙、梦幻甚至荒诞的特点。作为美术教师的我在几年的教学中总结出培养儿童学习美术的几点体会,不需要手把手的教孩子们怎样画,而是引导他们学会怎样自己画。下面谈谈从儿童美术教学中归纳几点教学的技艺。
一、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内动力,要学好知识,就要激发学生爱好的兴趣。课堂上我通过讲有故事、参观大自然、赏析美术作品,激发学生热爱美术,向往美、追求美、享受美。兴趣激发出来后,会产生强大的内动力,一种愿学、乐学、好学的风气油然而生。美术课上,无论是临摹,还是写生或是进行创作,有了兴趣才有专心至志。如在上《一条深海里的怪鱼》一课,先让孩子观察,在课件里展示各式各样鱼,有见过的,没见过的,美丽的,丑陋的,让学生大开眼界的感觉,渐渐会产生对各种鱼类外感到有趣,从而进一步了解鱼的总体特征后,启发孩子想象,造型,想出“怪”在哪里,和见过的鱼有什么不同,鼓励造型重点在装饰方面,提示线和形排列时的疏密变化。孩子的作品出来后造型独特,有创意。如陈小丹画了一条大头鱼,鱼的身体呈不规则 形状,鱼身用线做花纹装饰。麦定钧画了两条鱼,一条夸张了鱼的嘴和牙,身上长满了刺,还有象贝壳一样的尾,另一条小头大身体,长满花边一样的鳍,两条鱼身上都寄居了许多小动物。
二、坚持不懈的手头训练。
要孩子们学好美术,必须强化他们的基本功训练。美术造型的基础是线条和色彩。先要练习线条,线条有长短、曲直、粗细、轻重、虚实之分,而且还能表现绘画者的思想情感,如简炼豪放的墨线如同书法一样流畅,表现了画家的气质。在上《由家到学校》一课时,教学中先让每个孩子尽量描述由家到学校的所见景物,引发回忆具体的设施和情节;不要求表现真实空间关系,允许多种形式的空间模式;创作中鼓励孩子做详尽具体的细节表现,使画面丰富,具有生活气息。如麦颖怡表现自己上学的路,用各种不同的线条表现了各幢楼通向学校的道路。
练习色彩也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功,色彩有原色、间色、环境色之分。在进行具体配色时,还要遵循色彩的统一与变化原则。其色彩本身了传递某一种心理特点,反映作画者的内在性格,如红色:活泼、跳跃、有冲动感。在讲清绘画理论的基础上,指导孩子们反复练习。水粉的特性可以自由调色,孩子们学习水粉的过程可以凭自己的感觉去支配色彩,画出自我。在上《我的妈妈》一课时,鼓励孩子们用色彩对妈妈的感受表现出来。孩子的妈妈既然是五彩缤纷的,有的用黄色现妈妈的脸,妈妈有点累;有的用红色表现妈妈的脸,因为妈妈生气了;有的用绿色表现妈妈的脸,是因为妈妈喜欢绿色。孩子们的思 维活跃,对色彩是有感情的。色彩学习的目的是让孩子感悟到色彩的真谛,享受运用色彩的快乐,从而循序渐进提高自己的基本功。
三、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儿童画体现儿童的认识和感知能力,反应儿童的情感。在儿童画的教学中,鼓励孩子们以单纯的思路表达内心的世界;更要从孩子们的想象思维中挖掘丰富的创造空间。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学生创作的源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多鉴赏多实践,如带领他们参观画展、到郊外观察大自然、讲述优美的童话故事、讲解大师的作品、听音乐等等,在实践体验的基础上提高孩子们对美的感受能力,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真挚美好的感情并陶冶他们的发散性思维。
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创造,也没有丰富的审美欣赏。如上《一只鞋的想象》一课,每个人通过观察鞋的各个角度后,说说象什么?如象船、大山、飞机……启以构思,联想它像另外的什么,把它画出来,现时可以根据新的形态加上生活内容,创造一幅画。孩子们的心就开始放飞了,飞出心中的想象。如有个孩子把鞋画成了一架空中飞行的飞机,云彩、小鸟和它一块飞翔等等。另个孩子把鞋子画成了大嘴巴;有孩子画成了高山、公园……
四、将和谐自由、平等竞争等等的社会民主意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
创造一个平等和谐的竞争气氛给每一位孩子。适当参加一些展览评比、美术比赛培养孩子们的参与和给予他们积极的指导性的建竞争意识。在第二课堂的美术兴趣班中,有件这样的小事:一次画作评比 活动中,让每个小画家作为评委,相互评选出得票最多的作品为金奖。,如个同学的水粉作品,他画了亲身经历的游玩活动,学校举办的“斗鸡”比赛,画面运用紫色调,突出两人竞赛中的主角,效果很好。所有孩子都投了此画一票,可是有叫李可的孩子没投,于是我就问世他:“你认为这幅作品得怎么样?”“……很好……,我也喜欢”他支支吾吾的说着,奇怪了,认为很好的画那为何不投一票呢,于是我就想找出原因,原来是学样在举行“斗鸡”比赛时,很想参加的他没被班主任选上去参赛,他心里对此比赛耿耿于怀。找到原因了,我得去开导他,让他知道在现实竞赛中应以和谐自由、平等竞争意识提高自己的觉悟。从这件事上让我看到在教育中要尊重孩子,尊重和倾听他们的想法,要为他们创造一种自由、愉快和谐的民主气氛,在一种自由的游戏状态中学习和创作。
五、注重培养个人的全面修养。
我在美术教学中,始终把个人的全面修养放在首位,使学生练意志、练毅力、练技巧、练人格。如在教学中就有件这样的事情,李家豪是个热爱画画的孩子,他的画色彩运用大胆,对比强烈,画面效果不错,正是如此他以为自己了不起,有时会看不起其他同学,对于这种孩子必须给他正面的教育,及时让他走上思想的正轨,做到一个艺术家必备的个人修养。
以上几点是我在儿童美术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体会到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全面教育的平台,让学生在自然的感受中领悟知识,在领悟中创出新思路,才能达到最佳的兴趣激发与更高的拓展,还让他们在自 主的参与的过程中发现美、感受美,在形成技能的同时,体验成功的欢悦,树立更高的目标。
第二篇:浅谈小学美术教学的点滴体会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的点滴体会
新时期课程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辅助者,以学习者的平等的心态参与到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中去,协同合作,师生互动,因材施教,教学相长。以下是我在课改理念指导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一、利用自由生动活泼的学习空间使学生自主发展
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有计划地巧妙设疑,置疑,创设问题情景, 为学生创设自由生动活泼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不仅仅是学习者,欣赏者,模仿者,而且与教师共同面对问题情景,解决问题,成为讲授者,表演者,创造者.美术教学也必须在一种氛围中,一种文化中才可能进行.如果学生由头至尾都不能走进你的思路,那么美术教学就难以继续下去。
我在上《我们的田野》一课时,先是让同学们闭上眼睛聆听一首“我们的田野”歌曲,让学生感受那无边的田野、美丽的土地、蓝色的群山、飞翔的雄鹰等带来得美感。听完后,学生们都争着抢着说出自己的感受:老师我看到了金黄金黄的麦穗了;老师我闻到了花香;老师我看到我的爷爷正在田里干活(因为他的爷爷是在农村)„„这时我在黑板上出示了一幅超大表现田野的背景图,告诉学生我们要把将刚才你听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景物和人物都画出来,然后用剪刀剪下粘贴到黑板上的田野中。这时的学生们早已按耐不住自己的愉悦心情急着想把自己的作品第一个贴在前面。毫无疑问,对教师来说,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甚至比渊博的学识更为重要。课堂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课业负担的轻重,决定着学生课外活动时间和空间的拓展。
《画纸转转转》一课中,采用了集体无主题的绘画方式:每组第一位学生在纸上画上自己喜欢的简单图形,到了规定时间后,无论完成与否,把自己的作品传给后一位同学,那到前一位作品的同学观察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法,继续学完成作业;同样在规定时间里,在把作品传给后一位同学,如此循环,直到作业完成。学生对集体完成的形象和突出的色彩感到兴奋和愉悦。采用这种接力游戏不仅给学生创设了自由、活泼的创作空间,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分享了学习成果的快乐,提高了学习效率。
《灵巧的手》一课,在进行手偶游戏时,在学生已按奈不住自己可以创造奇妙的手偶形象的激动心情时,我便让学生上台表演,有的学生做出了各种小动物的形象.如:穿裙子的小女孩,鸵鸟,蜗牛,长颈鹿,大灰狼„„还有的学生积极思维,做出了各种“百花齐放”,真让人赞叹不已,我也及时地参与其中,教师的一句肯定话语,同时让学生们的创造力有了进一步地发挥,有理由相信,在以后的活动中,学生会逐渐学会自己运用创造的策略进行更高水平的创造。
二、利用小学美术教学提高学生创作能力
时代的发展,新的课程观为21世纪的美术教育,在教材内容的选择、拓展和组织形式上提供广泛的空间和新的可能性,因此我在美术教学的表现形式上突出了选择性,使每个学生都能自由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表现方式,都能突出自己的闪光点,都能获得成功。如在《小纸船的梦》的教学中,我把制作立体场景作为重点,因此为使学生对生活中很普遍的、合理存在的遮挡现象有初步的认识,促进学生有意识地注意观察和表现遮挡关系。我在导入上直接切入遮挡现象让学生观察,让学生说出自己直观的感受,老师点出这种现象在美术中叫遮挡关系。启发学生说出身边的遮挡现象。在制作中,我让学生说出可以用几种形式表现主题。学生说出可用绘画、纸工、泥工等形式去表现。学生准备了不同的材料,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表现形式,发挥自己的创作特长。使学生在选择中有了兴趣,在选择中有了自信,在选择中也就有了表现的欲望与冲动。从学生画出的、剪贴出的、泥捏出的合理有遮挡关系的景象,你就会发现学生对生活的创作热情,展示自我的激情,创作美好未来的豪情。因此,开放性、选择性的学习给每一个学生创设了成功的机会和希望。
三、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拓展学生的视野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在教学中我通过电脑网络、收集资料、参观访问等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大量接触美术作品,拓展其艺术视野,吸收时代信息和多元美术的艺术观念,印发学生思维的活跃和思想的深度。
如:《邮票设计》、《贺卡设计》、《重复与组合》这几节设计课,我充分利用电脑网络的优势,使之成为学生美术欣赏、获得视觉资料的得力工具。由于学生占有资料充分,吸收了当代大量的崭新信息,拓展了艺术视野,学生的设计思路开拓、思维活跃,而且学生还能在电脑上进行创作。如在电脑上设计的邮票《奇妙世界》、《奥运会》,利用电脑的特殊功能设计的重复与组合的作品《乡村》、《美丽的白天鹅》等他们设计的作品都呈现出表现内容、手法、形势、风格的丰富与多样的效果。
四、利用小学美术教材渗透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一种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教师如何才能在潜移默化中让你的学生接受到这种情感教育呢?笔者认为,以小学美术教材为载体,多点整合,多层推进,能有效加强情感教育,长足促进学生健康情感的发展。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如活动、事件和环境等)进行美术教学。”这给师生的美术教学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同时,也要求广大小学美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使用好原有的课程资源,还必须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并加以有效整合、灵活运用。
如,笔者在《纸风铃》(人教版一上)和《会摇的玩具》(人教版一下)教学中,启发学生思考解决“如何将线穿过纸杯底、不让杯子上下移动”和“怎样让纸圈摇起来”的问题时,请那些通过自主探索、获得成功的学生做“小老师”,让他们拿着自己的“杰作”上台,为大家示范、讲解。由于教师巧妙利用了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生成资源,在使学生体验到了大胆探索、相互学习而取得成功的快乐和自豪的同时,难题也迎刃而解。
同时,教师切实以人为本,采取活化教材、拓展教材、整合教材等多种积极策略,让教材“站起来”、“动起来”、“唱起来”,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美术创作、表现内心情感的兴趣。在教《闪光的烟花》、《美丽的印纹》、《鱼儿游游》、《繁忙的交通》(人教版一上)和《瓢虫的花衣裳》、《有趣的半圆形》、《分蛋糕》、《太空里的植物》、《运动场上》(人教版一下)等内容时,教师能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既作线形的深入,又作点上的泛化,把一课内容分成有共同主题统领的几课时完成,又注重美术与音乐、语文、科学等学科的有机整合。
美术课教学的手法千变万化,我们要树立大美术教育观,立足小学美术课堂,积极向外拓展和延伸,大力开发并有效利用各种美术课程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校外美术活动。这样,课内外相互配合和补充,形成美术教育的合力,以此实现教育的多元化目标,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这里我只是总结了教学中的一些肤浅的体会,愿同行们一起探讨。
第三篇:关爱留守儿童点滴体会
关爱留守儿童的点滴体会
安徽桐城市香铺中心小学
李大平
摘要: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将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使他们在学习、心理、身体上存在着很多问题,所以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势在必行。
关键词:留守儿童
感化
鼓励
挖掘
转变
集体
协作
共同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家乡涌向城市,他们无暇顾及子女的成长和教育。这些孩子由于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和温暖,缺乏监护人细心的学习引导和管理,使他们在学习、心理、身体上存在着很多问题。许多孩子出现了内向、孤僻、自卑、不合群、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顽皮任性、冲动易怒、神经过敏、逆反心理强等问题;大多数孩子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心不在焉,应付了事;部分孩子纪律散漫,不遵守规章制度,迟到、旷课、逃学、迷恋“网吧”等。这些不良习气的存在给下一代的健康成长造成极大危害,也给班级教育带来了极大的阻碍。结合我几年来在这方面经验,因此,我认为,必须从这四方面入手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
一、严中有爱,用心感化。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是高尚的,这是教师一切行为的内在动力。但一般说来,教师的爱的“甘露”洒向那些聪明的、成绩好的学生比较多,洒向那些学习成绩差、行为规范差的学生则比较少。我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便采取了与此不同的做法,我认为留守儿童更需要“爱”,较之于好生,“留守儿童”更需要关心。对优等生来说,老师的爱是锦上添花,而对留守儿童而言,老师给予的哪怕一点儿关爱,都是雪中送炭,他们记忆最深刻,更懂得知恩图报。我们教师要本着“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观念来转化学困生,才能真正落实素质教育。教师的教育方法欠佳不怕,可怕的是教师用歧视的眼光,偏见的做法,低估的言辞去刺伤他们渴望理解和关爱的心灵。所以,教师的言行只有尊重学生个体心理发展规律,体察学生当前所想所为,并换位思考,用爱心去感化,那么许
多困难将会迎刃而解了。
二、鼓励表扬,挖掘闪光。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优点,只是或多或少的问题,美国总统林肯说:人人都喜欢受人称赞。大人也希望受到关注和表扬,何况小孩呢?班主任都鼓励过学生,尤其是那些优秀的学生。但是回想一下,对于那些后进生,对于那些留守儿童,我们给了他们多少的鼓励与表扬?留守儿童本来就自卑,父母不在身边,得到的鼓励少之又少,所以他们对自己也越来越失望了。当你与留守儿童接触很多,感情较深时,你会发现他们身上也有许多闪光点,只是缺少发现。比如他们乐于助人、热情慷慨、思维敏捷、头脑灵活,或在某学科上面有优势,如体育、美术、音乐等等。此时,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发掘其身上的潜能,充分肯定,别吝惜好话,这样更能够使留守儿童重新找回自我,获取战胜困难的更大勇气和信心。老师不光是发现留守儿童身上的闪光点,而且要学会欣赏他们每个闪光点,并不断地给他们以表扬和鼓励。平时夸一句你真行好样的我为你而骄傲,这对于老师是举手之劳,对于那些一直受冷落的留守儿童,也许是一次心灵的震撼。
学生一旦有进步,教师应抓住机会,及时表扬其进步点,去年我刚接到一个班,我了解到班中一位学生从来不做作业,被同学称为低能儿。做第一次课堂作业,我意外地发现他正一笔一画地抄写,我轻轻抚摸一下他的头,当堂表扬了他的字写得不错。他满脸通红,抄得更认真了。当我把他的作业本展示给全班学生看,他满脸的喜悦代替了平时迟钝、冷漠的表情。也许这一次的认真,只是他一时的心血来潮,他并没有想到会受到老师的重视。一次简单的表扬竟在孩子心里产生了巨大的激励作用。此后,虽然他的作文语句不通,练习常有错误,但每次作业都不落下,他已在原有的基础上迈出了可贵的一步。一次小小的鼓励,可以成为这些孩子转变成长的契机。在不断的表扬中,这些孩子的自信心会渐渐树立起来。
大多数留守儿童都是因为学习态度不端正而导致学习成绩不好。他们对某个问题,尽管你反复强调,但他们仍没能记住,你的话就如同“春风过驴耳”,对他们一点效果也没有。这样的“留守儿童”,想让教师从心底里去喜欢他,确实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我们如果换个角度来审视,假如这是自己的孩子,这些“留守儿童”,会发现他们也有很多可爱、可贵之处。“留守儿童” 并不是就没思想、没知觉,真的就“无药可救”了。他们也有自己的优点,“留守儿童”的心里也有成才的欲望,也有进步的要求,也有做人的自尊。留守儿童不等于是品劣生,其实,老师心目中的坏学生内心往往是很脆弱的,他们有时只是用一些行动来掩饰自己。相反的,他们更需要大家的关心。其
实,教育不一定要逼着学生全优,而是要因材施教。如果教师能善于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多鼓励表扬他们,对他们付出真挚的爱,将他们融于集体这个赋予生气的大家庭中,使他们感受到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从而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继而努力学习。
三、转变理念,发挥集体作用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也是留守儿童最聚集的地方,为了改善和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水平,学校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德育课的教学活动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教学活动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的途径,所有教师均应担负起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任,要根据留守儿童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的特点,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加强与留守儿童的情感交流,增强他们的集体主义责任感,使留守儿童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思想品德方面也得到培养。第二,加大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软硬件设施。重视农村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接受再教育的机会,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发挥他们在留守儿童教育中的作用。城市学校应给予农民工子女平等的入学机会,使他们能享受到完备的教育资源,为良好品德的形成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第三,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室。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档案,及时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困惑,增强对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
四、多方协作,共同转化。
关爱留守儿童,班主任不能一个人唱独角戏,而是要联系学生、家长、任课教师等多方共同努力。一般地说,小学生比较纯真,留守儿童因他们心理问题,因而不喜欢和学生交往,为此我开展了班级互补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留守儿童并非一无是处,只是他们遇到困难、挫折时没能正确对待,走了弯路,只要同学们都能帮助他们,他们一定会为班级争光的。在按排座位时我也尽量让好学生和留守儿童坐同桌,帮助留守儿童。我还经常同家长互通电话情况,共同寻找教育孩子的办法。同家长联系,要避免告状的现象,使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有希望而去鼓励支持孩子,而不是气急败坏地在电话里骂孩子。与任课教师沟通,向他们了解留守儿童的情况和课堂表现,并对症下药,寻找转化的方法,也是十分必要的。视亲情关怀,强化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他们对于孩子的个性发展、人格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
最后让我们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弥补父母未能给他们的爱,让我们共同携手为留守儿童编织一个色彩斑斓的梦。
第四篇:浅谈美术教学改革的点滴体会
浅谈美术教学改革的点滴体会
美术课是素质教育阶段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从小培养孩子对美的追求,使之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不仅有利于人的一长远发展,同时也是功在千秋的教育。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美术教育以形象的可塑性、动手操作性、非语言的物质造型性和形象表达感情性,对儿童的观察力、形象感受力、记忆力、审美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创造力的培养和提气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美术课程标准》就较好的体现了素质教育这一宗旨。其原则是借助客观形象,强调主观感受。《美术课程课标》摆脱了单纯传授造型技能的教学模式和强调写实性的写生教学,它在教学中提倡发挥儿童的艺术直觉,在写生教学中要求学生不仅仅要观察事物外在形象而且能联想到与观察对象相关的其他事物,以及自己与观察对象之间的某种联系,并把它表现在画面上。它鼓励学生在观察与表现中不拘泥一于客观事物本身,学生可不受客观限制视点扩展,进行超现实的表现,学生在创作式的写生中学习基本造型技能。在这种教学方法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发了学生的艺术冲动,培养的是学生的审美素质、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最基本的造型能力。
为了更好的进行教育创新,国家进行课程改革,对《美术课程标准》的深入学习,以及在教育教学中的不断积累和总结。
一、转变旧观念,发展新模式。
美术是视觉艺术,美术教育就是重视视觉形象的运用。优秀的美术作品,往往能引起人们心灵情感的共鸣,陶冶情操,塑造美的灵魂。从重视视觉形象教学原理入手,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可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提高获取知识的质量,引导学生直接观察对象,认识对象。儿童的生活、活动的空间是有限的,凭空想象、闭门造车是创作不出优秀作品的。比如在上小学苏教版美术课第十一册《我栽种的植物》一课中,我让学生回忆自己在生活中亲手做的,或者是亲眼看_见别人栽种植物的过程,运用自己的话把当时的场面描述出来,让大家一起发挥想像的空间。把学生带到劳动课上让学生自己进行现场观察,还可以亲自参加劳动,体验劳动的艰辛快乐,也可以让学生先进行画速写,然后到教室里进行创作。或者在教学中应用电化教学,放映实况录像,让学生进行直观欣赏,然后在进行创作。教学中不光应用一些现代化媒体,也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游览、增长见识,在生活中感受美,使形象感知和美感培养联系起来。儿童的成长过程都经历过一些造型游戏活动,其演变是循序渐进的,发展过中具有典型的意义变化,我们根据不同年龄段的身心、智力发展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把游戏活动带入课堂中,使课堂的气氛活跃自然。由于长期传统的美育教学的影响,认为画画只要画得像就是好的。其实这种教学往往是错误的,这样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强加压力只会抑制学生的思维发展,束缚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我们从低年级开始就让学生在课中做些有益提高审美、创造美的活动,不仅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在游戏过程中,为了完成特定的任务目标,锻炼动手、动脑能力,提高思维创造力,树立起“我能行”的自信性格。
二、巧妙设制课堂教学形式,轻松教与学。
传统的美术除了画画以外,似乎没有别的内容了,沉闷而又乏味。学生根据 书上的图案“复制”作品,学生想象力、创造力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学习的过程应当是小鸟学习飞翔一样轻松愉快的过程,新的美育教学应当更积极地一让学生从被动走向上动从“要你学”转变成“我想学,我要学”。根据不同的教材,通过各种教学方法手段进行教学。首先,我把讲与练的时间作了调整,做到“精讲多练”。为了更形象直观,贴近学生,我请班上两名学生做模特,一边讲,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写生要领。然后,在让学生看一段运动比赛录像,观察运动中的各种状态。接下来再和学生们一起讨论一些典型的动作姿势,并提出“你能不能上讲台来表演这个动作?”而对下面的同学则说:“你能把他画下来吗?”画完这个动态就另请他人表演,并且对作业进行讲评。如此一来,每个同学都会有表演的机会,亲身参与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的气氛活跃了,调整教与学的关系,还让学生在愉快中不知不觉掌握知识,完成学习任务,极大提高教学效果。
本节课是小学高年级的一节设计课,目的是通过设计实践,帮助学生提高审美创造和动手设计制作能力。《我设计的书》实际是给书设计一张封面,所以教师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设计演示教学,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探索学习、互动学习,打开学生的设计创作思路。本节课在作业设计方面有更大的创新,平时学生用画笔在作业纸上画,现在利用电脑WINDOWS中的“画图”程序进行作业设计,这样可以打消学生“形象画不准,色彩涂不匀”的顾虑,学生能为自己理想的设计一方案而努力设计。本节课我把学生带到电脑教室,让学生在电脑网络中进行自主学习,教师事先设计好网络教学的课件,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提示和指引进行学习,同时就是可以利用“网络夕,的监视系统进行学生个别或集体进行指导。在作业评价方面也比较有特色,学生把作业上传到教师机上,就可以向同学进行展示每位学生的作品,学生可以为每幅作品进行分析评价。
三、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结合
美育是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与其他学科相互迁移。
1、与文学相结合
美术通过造型视觉艺术去传播文化思想,文学则利用文字,两者目的相同,只是表现手法不相符而己。在美术课中,利用优秀的文学作品(故事、诗歌、散文等)优美的语言与画结合,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仿佛身临其境,带着作品意境的整体印象,再联想,在遐想,由此培养想象力、创新意识。
2、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美术来源于生活,形象地反映生活,具有强烈的思想性。美术课英语培养孩子刚上的审美情趣,爱国主义情操相结合。与此同时,美育要针对教材本身美的因素,根据教学内容进行。例如:在绚丽多姿的风景中,感受生活的美好,树立热爱生活,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在描绘壮美山河,故乡一草一木中培养起爱国主义情感;在欣赏优秀的革命历史雕塑、绘画中,树立远大的革命理想。综合上述,深刻地体会到美术教学独特的不可代替的功能,通过艺术形象的陶冶,使人感情丰富,心灵美好,品格高尚,使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美好事物。因此,每一名美术教师都孜孜以求,勤奋钻研,虚心以学,在实践中探索更新更科学的教育途径。
第五篇:书法教学点滴体会
书法教学点滴体会
《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教学大纲》中提出:书法教学是公共艺术课程,是中职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科目,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笔者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书法教师,在开设好书法课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与研究工作。
在书法教学的方向选择上,笔者依据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考虑到学生的书写习惯、书写能力及学生基础薄弱的现实情况,选择在课堂上教授硬笔书法,在社团中开展毛笔书法学习。
为了解决书法教材较少这个问题,笔者采用重组教材、编写讲义的办法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先后参考了陕西旅游出版社出版的《书法教程》和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实用钢笔书法自学教材》等书籍。经过仔细研究,笔者决定吸收这些书籍编写体系的优点,确定两个学期分别按钢笔楷书和钢笔行书来组织教学,每个学习模块分别按照基础知识、基本点画书写、间架结构、章法布局、作品赏析和创作五个单元开展学习。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首要任务是改变学生的消极态度。俗话说:“学书法先学做人。”在第一次授课中,我除了介绍课程的任务及目标、重要性外,着重强调学习规矩,如上下课的师生问候礼仪、学习用具准备、课堂中必须将手机关闭或设置成震动模式等,如有违反必须以表演节目作为补偿。通过这些与学生建立平等师生关系,进而发挥集体监督的力量,同时也避免了师生情绪对立,影响后续教学。
在教学方法上探索采用“任务驱动法”“演示法”等学生感兴趣、适合书写技能训练教学的方法。在教学中为了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一方面我坚持板书示范教学,另一方面选择优秀的硬笔书法视频辅助教学,同时利用手机拍摄了部分急需的硬笔书法教学视频。
在学习任务的安排上我遵循循序渐进、螺旋式前进的原则,由简单到复杂,由少量训练逐步过渡到强化训练。一般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任务是精细研究、分析5个同类字,课外作业安排20个字的书写训练任务。这样课堂任务少,不至于使学生受挫,进而培养学习的耐心。
在学习的过程中,及时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是增强学习动力的关键。我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课堂提问和练习,对能积极回答问题和在黑板演示优秀的学生提出口头表扬并计入平时考核加分项目;二是对于学生每次交来的作业按照“甲乙丙丁”的等次进行评价,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学生每次作业完成20个单字的强化练习,其中有5个以上能够书写过关可以定为甲等,我对得到两次甲等的同学奖励自己印制的精美硬笔书法专用空白纸一张,起到了较好的激励效果。
书法是造型艺术,在书写过程中始终存在着辩证思想和美学原理。写好的前提是能“看到”,能体会到经典字帖中的美和好,这样才有可能表现出来。在教学中我强调要会“读帖”,教给学生分析品鉴字帖的具体方法。随后学生在书写中进一步体会运动的韵律美,在作品完成后欣赏造型美,在品读中体会文学美,从而实现艺术教学的核心功能。
基于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我利用组建书法社团的形式实现书法教学的升华和提高。学校专门建设了一个书法教室,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全套的书法学习用具,为开展社团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015年10月“美阳书法社”正式成立,我担任书法社的指导教师,社团成员共有20多名,大家都对毛笔书法的学习具有浓厚的兴趣。社团成立后,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很高,每天都要去书法教室学习练字,形成了很好的学习氛围。
在具体学习步骤上按照“单字字组作品”循序渐进推进。学生初期学习积累的单字较少,鼓励其创作四字的横幅,随后逐渐扩张至对联、斗方、中堂等形式。通过临创结合的方法使枯燥的临帖训练能够尽快转化为学习成果,有利于增加学生的信息量,增强成就感,提高了社团的凝聚力。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觉得以后要继续在教学的趣味性上下工夫,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书法教学的吸引力。要多组织展览和比赛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