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认真落实沙坪坝区“卓越课堂”行动计划十月份重点工作的通知
重庆市沙坪坝区教育委员会
沙坪坝区教育委员会
关于认真落实沙坪坝区“卓越课堂”行动计划十
月份重点工作的通知
各中小学:
为扎实推进我区“学本式卓越课堂”行动计划,根据《沙坪坝区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沙坪坝区中小学“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沙教委发﹝2012﹞145号)精神,现将十月份四项重点工作及相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重点工作
(一)认真学习区教委肖长树主任的讲话
各校要利用行政会、党委(支部)会等时间,组织学习肖长树主任在沙坪坝区推进“卓越课堂”行动计划启动大会上的讲话(见附件1),切实增强全体行政会成员课堂教学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认真学习《沙坪坝区中小学“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见附件2)和区教师进修学院龚雄飞院长对规划的说明(见附件3)
(五)所有信息统一报送到沙坪坝区“学本式卓越课堂”行动工作小组办公室专用邮箱:sqxbszykt@163.com。
(六)上述工作开展情况和信息报送情况纳入对共同体和学校的专项考核评价之中。
联系地点:沙坪坝区“学本式卓越课堂”行动工作小组办公室(区教师进修学院智源楼二楼教育督导评估中心)
联 系 人:王天俊 联系电话:023-65079712
附件:1.肖长树主任在沙坪坝区推进“卓越课堂”行动计划启动大会上的讲话
2.沙坪坝区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沙坪坝区中小学“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3.龚雄飞院长在沙坪坝区“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沙坪坝区教育委员会
2012年10月12日
举措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推进新课改的主阵地。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去年,市教委下发了“减负十条”,今年暑假,又印发了《义务教育“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今年开学初,又制发了 “提质十条”。在一年之内,针对教育教学连发三个文件,重点都指向课堂,可以看出市教委对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决心之强、力度之大。我们认为,市教委实施“卓越课堂”行动,是遵循教育规律的科学决策,是提高全市教育质量的重大举措。今天我们在此召开启动会,旨在贯彻市教委文件精神,创造性地实施重庆市“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深入推进我区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
(二)“卓越课堂”行动是我区加快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区一贯重视课堂教学改革与发展。早在2009年,在中小学办学条件基本实现标准化背景下,我区把课堂教学优质化作为推进区域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实施了“1234”课堂优质化行动模式(“1”指“坚持文化自觉一个价值取向”,“2”指“采取先规范、再特色的二级推进步骤”,“3”指“围绕课程开发、教师培育、教学构建三方面重点”,“4”指“教育行政部门、研修机构、中小学校和外聘专家四方互动”),提高了全区教育教学质量,相关经验在京津沪渝四城区教育研讨会
二、科学谋划,提高“卓越课堂”行动的科学性
“卓越课堂”行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科学谋划才能更好地实施。我们在借鉴全国先进经验、传承我区成功做法、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沙坪坝区中小学“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这个规划的特点,具体操作请教师进修学院龚雄飞院长随后作说明。
(一)两步实施,三层达标
两步实施:即采取“3+2”两步走推进策略,将整个五年行动计划分成两个阶段来实施。前3年转型升级,全面达标;后2年巩固提高,再上水平。
三层达标:即通过以上两步走,力求实现规范课堂、高效课堂、精品课堂三个层次的“学本式卓越课堂”目标。
第一步,即前三年,100%的课堂基本达到“规范课堂”标准(该标准相当于重庆市的“有效课堂”标准)。100%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三年之后,走进我区任意一所小学、初中乃至高中的任意一个课堂,你所看到的都应该是“学本式”课堂,都应该是学生在唱主角,过去教师喋喋不休的讲解再也听不到了,过去学生昏昏欲睡、被动接受知识的场景也看不见了。
第二步,即后两年,在继续巩固“规范课堂”成果的基础上,使60%的课堂达到我区的“高效课堂”标准,20%的课堂达到我区的“精品课堂”标准。为什么要这么制定呢?我们认为,“卓越课堂”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我们要尊重学校差异,给学校制
驱动功能,并将以评价为杠杆,通过全程性督导评估、校长专项绩效考评和教学质量监测,促进“卓越课堂”全域化可持续推进。具体讲,我们将重点实施三个系列的评价工作。
一是由区教育督导室牵头,会同进修学院教育评估与监测中心,研制《沙坪坝区“学本式卓越课堂”行动共同体评估方案》和《沙坪坝区中小学校“学本式卓越课堂”行动工作评估方案》,根据方案对各共同体和各中小学推进“卓越课堂”情况实施全程督导评估。
二是由进修学院牵头,组织研制《沙坪坝区中小学“学本式规范课堂”评估方案》、《沙坪坝区中小学“学本式高效课堂”评估方案》和《沙坪坝区中小学“学本式精品课堂”评估方案》。运用这些评估方案,以学科教研员为主体,组织若干评估小组,深入课堂开展教学评价与监控,适时掌握全区中小学课堂教学达标情况,确保行动目标如期完成。
三是由进修学院牵头,优化和开发相关评价工具,进行学业质量监测,分别在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采取增值性评价方式,及时了解各校学生学业水平的发展变化情况。区教育督导室和评估与监测中心要定期不定期发布“卓越课堂”行动计划的执行情况和评估报告,及时为区教委提供决策参考,并向中小学反馈改进意见和建议,督促工作不力的中小学限期整改。
三、强化保障,提升“卓越课堂”行动的执行力
“卓越课堂”行动计划时间长,任务重,要求高,需要强有
期进行督导评估。教师进修学院教育评估与监测中心负责“卓越课堂”建设工作评估与质量监测。教师进修学院科研中心负责“卓越课堂”行动的研究统筹工作。各中小学校长是本校“卓越课堂”行动的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学校“卓越课堂”行动的统揽工作。
(三)完善机制,激发活力
全区将建立和完善区级学习培训、交流总结、工作通报、表彰奖励等制度,保证师资培训、教研科研、共同体捆绑发展等专项经费,确保五年行动计划的顺利实施。“卓越课堂”工作要作为校长年度考核和三年任期目标考核的重要指标,作为选拔、培训、使用的主要依据。各中小学要建立“卓越课堂”建设的校本研修、工作通报、交流总结、表彰奖励等制度,保证经费投入,确保如期完成行动目标任务。区教育结算中心要加强专项经费的管理,发挥好专项经费使用的效益。进一步完善区教委、政府教育督导室、进修学院、中小学校、家庭社会多元互动推进机制,共同推进“卓越课堂”五年行动。
同志们,“教育是沙区最大的民生”,“卓越课堂”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让我们聚焦“卓越课堂”行动,凝心聚力,扎实工作,加快全区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为把我区建设成重庆市现代化教育强区而努力奋斗!
再次感谢市教委、市教科院、西南大学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以及区四大班子领导的关心支持!欢迎主城九区、渝西片区教委的领导,以及进修院校的领导到我区传经送宝。
谢谢大家!
1沙坪坝区中小学“卓越课堂”
五年行动计划
(试行稿)
为进一步深化全区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持续推进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率先建成重庆市现代化教育强区,按照《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基二„2012‟9号)、《重庆市义务教育“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渝教基„2012‟53号)、《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质量十项规定》(渝教基„2012‟65号)、《关于开展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意见》(渝教基„2009‟62号)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把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作为促进全区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加快现代化教育强区建设的重要突破口,认真落实素质教育理念,贯彻上级有关文件精神,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借鉴全国先进经验,传承我区成功做法,以建设学校课程为核心,以变革教学方式为主线,以提高课程能力为重点,以加强教学研究为动力,以优化教育技术为手段,以强化学校评估为保障,按照整体推进、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中小学“卓越课堂”建设,全面提高全区课堂教学质量,着力促进每一个学
3型的基础上,积极追求个性化的“卓越课堂”。
3.整体结构。“学本式卓越课堂”是由最大限度地优化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四个独立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组成的系统。教师和学生分别是教与学的主体,教学内容是师生教与学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信息,教学环境是师生教与学活动的精神、制度和物质环境。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是非独立要素,可由四个独立要素交互生成。从教学模式视角看,“学本式卓越课堂”包括先进的教学观念、整合的教学目标、科学的教学程序、优化的教学要素和健全的教学评价等。其中,教学观念是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是预期结果,操作程序是实施步骤,教学要素是实现条件,教学评价是判定标准。同时,“学本式卓越课堂”还是“上下贯通”、“前后延伸”和“左右关联”的课堂,“上下贯通”是指教学观念与新课程理念一脉相承,教学目标与育人目标相互融通;“前后延伸”是指有充分的课前准备、精心的课后巩固;“左右关联”则指有科学的教学管理、专业的教师队伍。
4.模式建构。全区提出“学本式卓越课堂”行动,并建构出“先学后导、互助展评”的基本模式,旨在通过建立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以此规范中小学的“卓越课堂”建设行为。这一教学模式要求注重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程度、合作学习的效度和探究学习的深度,呈现“当堂自学、同伴助学、活动展学、互动评学、教师导学”的课堂形态。各中小学要结合学
二、目标任务
(一)工作目标
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使全区中小学课堂实现由教师讲授为中心向学生学习为中心的全面转型,总体水平位居重庆市前列。“学本式卓越课堂行动”分两步走:前三年,100%达到“规范课堂”标准;后两年,60%达到“高效课堂”标准,20%达到“精品课堂”标准。同时,力争使每一节常态课实现以下具体目标:
——教学目标。全面落实“三维目标”理念,“三维目标”的确立符合学生实际、全面、明确、具体、操作性强,“三维目标”的实现程度高,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准备。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和课标要求,准确领会教材编写意图,根据学生发展需求和教学环境,恰当选择教学素材,科学设计教学过程,合宜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教学内容。高度关注教学内容的层次性、多样性和生活性,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充分挖掘学科和课堂教学内容的育人价值,灵活处理教学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学过程。课堂成为师生学习共同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师生民主平等、积极参与、交流互动、共同学习,完成课堂学习目标和任务,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教学评价。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采用学生、教师、家长等
7区教师进修学院加大研究、指导、培训力度,组织开发优质配套课程资源,全面提升干部课程领导力、教师的课程实施力,帮助构建、总结推广实验学校及其教师的“卓越课堂”教学模式,每年举办一次专题论坛和总结会;各中小学主动改进教学管理,提升教师能力,建构教学模式,建设“规范课堂”,培育“高效课堂”,追求“精品课堂”。
(3)小结阶段(2015.2~2015.7)。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和区教师进修学院教育评估与监测中心联动,按照相应标准开展评估工作;各行动主体聚焦不达标的学校和教师,有针对性地帮助改进工作,确保全区所有常态课普遍达到“规范课堂”标准;召开全区阶段总结大会,对“卓越课堂”行动计划实施3年来的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对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优秀成果予以表彰奖励;制发全区中小学“卓越课堂”后两年的行动实施方案。
2.巩固提高阶段(2015.9~2017.7)
认真实施“卓越课堂”后两年行动实施方案,全面实施“规范课堂”,认真培育“高效课堂”,执著追求“精品课堂”,全面完成五年行动计划目标任务。召开“卓越课堂”行动总结大会,总结经验,表彰先进,谋划未来。
三、主要行动
(一)学校课程建设行动
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加大课程
9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作用,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实际、自身特点,灵活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个体自学、小组研讨、全班交流和师生互动中进行有效的学习,确保学生在课堂有足够时间思考、探究、质疑、交流、练习。采取传承、借鉴、创新等途径,探索构建以学生学习为主线、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学校、学段、学科及课型的“卓越课堂”教学模式,形成教学方式多样化的区域课堂生态。学校要完善课堂开放机制,制定并实施课堂开放计划,通过举办“课堂开放日”、开设“家长讲堂”等活动,促进课堂的全面转型和质量提高。
(三)课程能力提升行动
遵循“面向全体,突出重点,倾斜农村,共同发展”原则,强化干部教师课程能力培训。依托北师大、华东师大等高校,分批对学校校级干部、中层干部开展全员专题培训,着力提高学校管理者的“卓越课堂”领导力。采取任务驱动、案例剖析、教研展示等方式,组织开展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培训,提高其对“卓越课堂”的执行力。采取典型引路、学术报告、高端论坛等方式,持续开展“导师制”、“名师班”等培训,提升骨干教师的“卓越课堂”带动力。采取专家引领、课堂展示、案例研讨、同伴互助等方式,加强校本全员培训,增强不同层次教师的“卓越课堂”实施力。开展研读课标、研讨课例、教学展示、教学反思等活动,加快提高老教师、职初教师的“卓越课堂”理解力。采取主题论坛、异地访学、学科模式构建、委托课题等方
1教师智慧生长,提高育人品质。
(五)教育技术助推行动
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实验室、图书室、信息技术设施设备建设,重点加强“六大功能室”建设,及时添臵更新教学设施设备,学校实验室、图书室等功能室建设,信息技术、教学仪器等教学设备配备达标,满足“卓越课堂”教学要求。充分利用好教学设备信息化管理平台,坚持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装备工作绩效考核,重点加强中小学功能室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为“卓越课堂”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加强信息技术与装备应用,按课程教材要求,开齐开足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重视学生实验探究、实验创新能力培养,重点关注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促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提高教育技术装备使用效率,为“卓越课堂”提供技术条件。建立“卓越课堂”教学资源库,开辟专题网页,设立典型课例点播频道,开设专题论坛,搭建“卓越课堂”共享交流平台。
(六)学校工作评估行动
建立全区“卓越课堂”行动督导评估机制、监测体系和“卓越课堂”行动评估与监测数据库。组织研制《沙坪坝区中小学“卓越课堂”行动共同体及其成员学校综合评价标准》,根据标准实施全程督导评估和质量跟踪。组织研制《沙坪坝区中小学“规范课堂”评价标准》、《沙坪坝区中小学“高效课堂”评价标准》、《沙坪坝区中小学“精品课堂”评价标准》,开发相应的评估与
3筹工作,区教师进修学院培训部具体负责实施教师培训项目。区教委业务科室负责“卓越课堂”建设统筹工作,区教师进修学院业务部门、各中小学具体负责“卓越课堂”建设的实施。区教育信息中心、区教师进修学院电教教仪站负责推进“教育技术助推行动”。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定期进行督导评估。区教师进修学院教育评估与监测中心负责“卓越课堂”建设工作评估与质量监测。区教师进修学院科研中心负责“卓越课堂”行动研究的统筹工作。各中小学校长是本校“卓越课堂”行动的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学校“卓越课堂”行动的统揽工作。
(三)完善机制
建立和完善区级学习培训、交流总结、工作通报、表彰奖励等制度,划拨师资培训、教研科研等专项经费,确保五年行动计划的顺利实施。将“卓越课堂”工作纳入校长年度考核和三年任期目标考核的重要指标,作为选拔、培训、使用的主要依据。各中小学要建立“卓越课堂”建设的校本研修、工作通报、交流总结、表彰奖励等制度,同时设立专项经费,确保如期完成“卓越课堂”行动计划目标任务。区教育集中核算支付管理中心要加强专项经费的管理,以发挥好专项经费使用的最大效益。
附件:1.沙坪坝区“卓越课堂”五年行动组织机构人员名单
2.沙坪坝区“卓越课堂”行动共同体名单 3.沙坪坝区“卓越课堂”行动共同体工作要求
5成 员:
邹 渝 博士,教授,重庆市人大常委,重庆市第二师范学院院长。
李常明 研究员,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纬虹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常务副主任。教育学硕士,中学研究员级教师,中学特级教师,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人民政府兼职督学,重庆市中学教师(文科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重庆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西南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硕士兼职导师。
龚春燕 中学特级教师,研究员,硕导,重庆市教育评估院院长。
朱德全 教授,博导,中国教师教育学会理事,国家重点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核心学术骨干、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部长。
郭思乐 教授,博导,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基础教育学科组成员,中国教育学会数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熊川武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导,从事教育学原理与教学论研究。现任北大附中新疆分校校长。
李 森 教授,博导,国家重点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方向负责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西南大学图书
7附件2
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一组:沙坪坝区“卓越课堂”行动共同体名单
中 学
重庆七中(组长)西藏中学(副组长)三十二中
双碑中学 二十八中
教研员:谢德胜 李云松 廖兴建 严龙成
凤鸣山中学(组长)青木关中学(副组长)天星桥中学
实验中学 大一中
教研员:张纲 吴家全 姜恒权 王新瑜
六十八中(组长)上桥中学(副组长)七十一中
六十四中(中学)二塘中学 六十九中 十五中 教研员:冯丽 伍永刚 王乙旭
回龙坝镇中(组长)土主镇中 凤凰镇中 青木镇中
教研员:谢芳 汪彬 赵兰 何建平
大三中(组长)曾家镇中 西永中学 中梁镇中
教研员:尹大容 杨天明 熊鹰 小 学
树人小学(组长)树人景瑞(副组长)树人凤天
汇育学校 土湾小学 方堰塘小学
9大学城人小 山洞小学 向家湾小学 天池小学 教研员:林瑶 张焕颢
八组:新桥小学(组长)凤鸣山小学(副组长)名校联小
华新小学 五星小学 大三小 玉屏小学 教研员:余朝利 罗明
17.每月及时向区“卓越课堂”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教师进修学院教育评估与监测中心)上报相关方案、计划、工作动态、活动记录等信息。
8.每学期接受一次由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和区教师进修学院教育评估与监测中心联合组织的专项工作评估,相关结果作为对共同体及其成员学校考核、表彰奖励的主要依据。
(一)什么是“学本式卓越课堂”
“学本式卓越课堂”建设是坚持“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所进行的一种教学改革,改革的基本目的是为了调整“教”与“学”的关系,引导中小学课堂从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课堂转向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所谓“学本”,它的基本含义就是:以学生主动学习为本,以学生充分发展为本。这样的课堂转型要注意三点:
首先,要处理好教和学的关系。简单说就是四句话——“以学论教、先学后教、多学少教、因学活教”。在这样的课堂上,“学”决定着“教”的先后、多少、方式。
其次,要体现学为中心的特点。怎样才叫体现了学为中心的特点?就是要构建“五学”课堂——“当堂自学、同伴助学、活动展学、互动评学、教师导学”,“学”居于课堂的核心地位,课堂的一切活动是以“学”为中心展开的。
第三,要建构基本的教学模式。我们建构的基本模式为“先学后导、互助展评”,致力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力度、合作学习的效度和探究学习的深度。
(二)我们为什么要设计“学本式卓越课堂”
首先,这是用国际先进理念引领课堂变革的要求。沙区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国际化思维来引领教育发展。我们认为,教育国际化的本质在于对国际先进教育理念的实践和运用,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
5其次,我们借鉴了国内一些很好的改革经验。我们建构的“学本式卓越课堂”基本模式为:“先学后导、互助展评。”这一模式既体现出开放兼容的特质,又体现出自己鲜明的特点。有四大特点:
一是强调“当堂自学”,避免因课外布臵前臵性练习而增加学生负担,体现“减负提质”的要求。
二是强调“学然后导”,突出“因学利导”的教学功能与教师定位,让“教堂”回归“学堂”的本性,让“教师”回归“导师”的角色。
三是强调“同伴助学”,突出课堂学习小组建设,改变传统课堂过分强调个体学习、个体竞争的弊病,倡导学生合作中的竞争,致力于培养学生协作性人格特质。
四是强调“活动展评”,突出学生思维才华的展示,为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展示的平台和相互评价的机会,让课堂真正属于学生。
很明显,这一教学基本模式的建构借鉴了国内一些先进的改革经验。比如——
洋思中学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邱学华尝试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先练后讲。” 韩立福卓越课堂模式:“先学后导,问题评价。” 凤鸣山魅力课堂模式:“先学后教,学生主教。” 也能够看得到杜郎口模式、昌乐二中模式、熊川武教授的自
7高完中也列入此次推进“卓越课堂”的范围。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履行高中新课程改革样本区的责任和义务,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
今天我们启动并实施的“学本式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其实也是在继承沙区课堂改革的优良传统,深入推进区域教育内涵发展的一次重大变革。我们希望能够借重庆市《义务教育“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实施的契机,不负众望,乘势而上,追求卓越,再上新高。
二、关于实施策略——我们如何推进“学本式卓越课堂” 学校是实施“学本式卓越课堂”的主体,因此各学校要充分激活内部改革和研究的正能量。因为时间关系,这部分内容今天不作介绍,将以工作要求的方式下发。
当前,校长要重点抓两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抓教师观念转变。因为课堂转型实质就是教育转型,教师群体观念转变是教育改革的先导性工程。苏霍姆林斯基说:“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这一点含糊不得。
第二件大事,抓课堂模式建构。校长要组织全校骨干开始研究课堂建模这件大事。我们提出的“学本式卓越课堂”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各学校可根据自己的不同特点构建自己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可以有校本特色和名称,但需要遵守全区“学本式卓越课堂”的内涵、特征和结构(今天下午就将进行专题式培训)。
9努力把事情做实。推进“卓越课堂”需要达成普遍的共识,可是有时候恰恰难以统一的就是思想,特别是权威专家多的地方,谁都有一套,谁都不买帐;加上改革有可能触及不同的利益主体,就更难以完全达成共识。我在海南就亲自看到过这样的状况,进入改革后,人们很快就听到各种不同的声音,有些人的心态是质疑多、攻坚少,观望多、参与少,使工作面临严峻考验。面对不同声音,我们要学会在噪杂喧嚣的环境下推进自己的工作,具有坚忍不拔的精神气质。海南没有那么多权威、专家,是弱点,但也没有哪门哪派,能够努力按教育部、教育厅、教育局的要求做,令出必行,令行禁止,也就成了优点。重庆是中国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沙坪坝区是重庆市的教育文化大区,优质教育资源富集,权威专家比较多,校长水平比较高,这是优势,但如何把人力资源优势变成推进工作的优势,最好的办法就是各位校长包括我本人在内都凝心聚力,不争论,不吵闹,不坐而论道,努力把事情做实,这样才可能取得预期的成果。
倡议之二:要坚持积极进取,不拖拉,不推诿,不唯客观条件,努力把事情做成。从一定意义上说,推进“卓越课堂”确实需要一定的条件,但是,条件性因素不是推进“卓越课堂”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有的同志讲,推进“卓越课堂”没有“卓越教师”、没有“卓越学生”、没有“过硬条件”怎么办?这其实是对推进“卓越课堂”的一种误解。坐等条件改善然后再进行改革,或者以条件不好为由拒绝改革,那只是庸人的哲学。中国的一切
1是一堆笨拙的工具。”卓越还是一个可以实现的理想。追求卓越课堂是为了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也是教育工作者的终极追求。我相信,在市教委、区委区政府和区教委的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齐心协力推进“卓越课堂”建设,创造值得回忆的卓越的教育故事!
再次感谢各位领导、专家、督学莅临指导,祝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督学、各位校长和全体教研员身体健康,工作愉快!
谢谢!
第二篇:重庆市义务教育“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关于印发重庆市义务教育“卓越课堂”
五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渝教基〔2012〕53号
各区县(自治县)教委,北部新区、万盛经开区教育局,市教科院、市教育评估院、市技装中心,委直属中小学:
现将《重庆市义务教育“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结合实际贯彻落实。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二〇一二年七月十六日
重庆市义务教育“卓越课堂”
五年行动计划
为了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有效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根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精神,特制定全市义务教育“卓越课堂”行动计划。
一、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卓越课堂”是指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坚持德育为先、全面发展、能力为重、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突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彰显多元、开放、包容的课堂教学文化,最大程度地优化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形成最优化的课堂形态,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育人质量。
分阶段推进“卓越课堂”建设,力争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使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堂教学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全面落实新课程三维目标,普遍达到“有效课堂”要求,总体水平明显提高。
(二)具体目标
——在教学目标上,整体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课程三维目标,着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准备上,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和课标要求,准确领会教材编写意图,根据学生发展需求和教学环境,恰当选择教学素材,科学设计教学过程,合宜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在教学内容上,体现层次性和多样性,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着力挖掘学科和课堂教学内容的育人价值,灵活处理教学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上,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形成师生积极参与、交流互动、共同学习的过程,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在教学评价上,既重视学习结果,又关注学习过程和方法;既重视学习能力提升,又关注学习情感和态度。加强学生日常评价,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采用学生、教师、家长等多元主体参与的教学评价方式,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二、实施九大行动计划
(一)课程建设计划
课程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内容,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核心竞争力。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围绕重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开发具有重庆特色的地方课程,将安全教育、环境教育、传统文化、人生指导等纳入地方课程内容。结合学校传统优势、学生兴趣需要,开发特色文化建设、乡土资源发掘、学科拓展等内容为主题的校本课程,丰富学生课堂教学资源。定期开展校本课程展示、评比活动,积极推动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重视和发挥学校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等隐性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创造性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通过实施该计划,构建具有特色的三级课程体系,不断丰富课程内容,建设适应“卓越课堂”行动需要的课程文化。
(二)师生学习共同体构建计划
“师生学习共同体”是指由具有共同信念、共同目标的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的学习团体。开展专题学习讨论,促进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深刻认识和理解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的重要意义。建立和完善课堂学习小组,教师发挥好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作用,引导学生在个体自学、小组讨论、大组交流和教师点评中有效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积极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灵活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确保课堂教学安排足够的时间给学生思考、探究、质疑、交流、练习。组织教师创新设计课堂学习方案,研究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课堂结构,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科、学段及区域“卓越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实施该计划,转变知识传授者、教学支配者的教师传统角色,建立民主平等、合作互动、和谐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三)新课程领导能力提升计划
课程领导力引领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决定新课程改革的成效,影响“卓越课堂”行动的质量和水平。按照“分层主导、分片推进、分类实施”的思路,依托清华大学培训基地,通过集中培训及考察培训等方式,对100名分管区(县)长及教育行政部门主要领导实施专项培训,着力提高教育领导和管理水平。依托北京师范大学,对市级专家团队开展以新课标新教材解读和课堂教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专项培训,提高培训技能和指导水平。依托6所高师院校、市教科院及主城教师进修学院,以案例研讨、任务驱动等方式,分片区对600名骨干校长开展市级集中培训,为区县校长全员培训培养培训者队伍;对400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科教研员开展专项培训,提升课堂教学指导能力。分层次组织“‘卓越课堂’行动领导力”论坛活动,交流和分享“卓越课堂”行动的经验。通过该计划,培养一批引领“卓越课堂”行动的卓越领导团队和专家培训团队。
(四)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计划
课堂教学能力是教师能力结构中的核心要素,是构建“卓越课堂”的关键因素。以构建“卓越课堂”为主题,启动新一轮全市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开展新任教师岗前培训,以提高课堂教学能力为重点,对新教师进行不少于120学时的岗位适应性培训,不少于120学时的跟岗指导培训;开展教师全员培训,5年内对中小学教师开展不少于360学时的岗位培训,其中参加区县级以上集中培训不少于80学时;开展农村教师专项培训,市级培训重点实施5000名农村薄弱学科、边远地区村小教师等培训计划,各区县按照每年20%的比例,分层分类分片对农村教师开展全员培训。市教科院研制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各区县教研机构依据意见指导课堂教学改革,建立教学基本技能考核制度。定期举办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教(学)案设计、课堂教学等比赛,引导广大教师积极建设“卓越课堂”、争做卓越教师。通过该计划,提升广大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智慧,着力提高农村学校课改整体水平。
(五)学生能力提升计划
学生能力主要包括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学生全面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提升学生能力是实施“卓越课堂”行动计划的核心内容。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重视非智力因素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和品质。改进传统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质疑、学会探索。注重知行统一,引导学生学会动手、学会交往、学会做人。加强基本素质培养,广泛开展读书、演讲、书法教育等活动。减少考试次数,给予学生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和动手实践的时间和空间,帮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解决力所能及的实践问题。注重因材施教,激发并保护学生的好奇心,给学生留有自主学习的空间,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着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深入推进“减负提质”工作,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六)现代教育技术助推计划
现代教育技术是提高教学效率、建设“卓越课堂”的重要辅助手段。到2013年,全市基本完成义务教育学校音乐、体育、美术、卫生、综合实践、科技活动等六大功能室建设和教学器材配备,配齐率达90%以上;到2015年,义务教育学校实验室、图书室等功能室建设,信息技术教学设备、教学仪器设备等教学设备基本配备达标,初中理化生、小学科学实验开出率达95%以上。加快教育信息网络设施建设,到2015年,中小学校园网建设覆盖率达到90%,中小学“班班通”建设率达到90%以上;中小学校学生计算机比达到10∶1。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建设网络辅助教学系统、数字化自主学习环境等各类教育教学应用系统,教育信息资源覆盖率达90%以上,教师对资源库的使用率达90%以上,各中小学学校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率达到90%以上。通过实施该计划,丰富教育教学资源,优化教育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七)课程辅助活动推进计划
各学校(区)制定课程辅助活动实施方案,落实课程辅助活动计划,配备专任教师,建好用好“六大功能室”,扎实开展每天1节的课程辅助活动课。结合开展中小学生读书、演讲、书法、体艺科技“2+2”项目等,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开发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活动项目,实现课程辅助活动课程化。各校组建各类兴趣小组和社团,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活动项目,确保学生参加课程辅助活动覆盖面达到100%。将学生参加辅助活动的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每期进行考核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课程辅助活动推进计划,开发一批学生参与度高、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课程辅助活动体系,使课程辅助活动成为“卓越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
(八)课堂教学评价改革计划
课堂教学评价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具有导向、调控和激励的功能。以教学预设、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教学评价六个维度为“卓越课堂”行动重点,建立课堂预设、课堂教学和课堂评价“三位一体”的卓越课堂评价体系。市教科院研制各学科具体评价标准,并以此为依据评选先进示范典型,引导教师创造性地运用现代教学理论,重建课堂教学文化。在评价标准与要求上,体现灵活性与开放性,弘扬教师个人教学风格,鼓励教师创造性实施课堂教学。在评价主体上,引导学生、家长、社会等多元主体参与教学评价。通过实施该计划,建立“卓越课堂”评价体系,引导教师将“卓越课堂”具体目标转化为课堂教学行为。
(九)课堂开放计划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是开放性、多样化的课堂。建立学校课堂开放长效机制,定期举办“课堂开放日”活动,让广大家长、社会团体等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参与教学活动,感受新课改理念要求。积极引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配合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同时,把课堂向校外、社会延伸,积极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借助家长学校,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聘请“家长义工”,开设“家长讲堂”,邀请各行各业的家长到校授课,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增长见识。通过课堂开放计划,增强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有机融合,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卓越课堂”教育体系。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市教委成立“卓越课堂”建设领导小组,同时成立“卓越课堂”建设工作指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教科院,负责总体策划“卓越课堂”的实施。各区县(自治县)建立相应机构,制定方案,明确职责,统筹实施。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按照有关要求具体实施“卓越课堂”建设。区县教师进修学校(学院)负责教师培训,教科所(教研室)负责“卓越课堂”建设的研究、指导、服务,教育评估机构负责“卓越课堂”建设的质量评估和监测,教育督导室定期进行督导考核。
(二)加强教研机构建设 建立和完善教研工作机构,落实教研人员,改进教研工作方式,进一步提高专业化服务和指导水平。将“卓越课堂”行动纳入各级教研机构工作计划,作为教研活动的主要内容。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制定教研员聘任标准,配齐配足各学科教研员,完善教研员准入和退出机制,解决好教研员队伍的编制、职称等问题。完善教研员能力考核标准,多途径开展教研员培训、比赛活动,提升教研员指导能力。教研员深入基层学校指导开展“卓越课堂”建设项目研究和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帮助教师探索和构建具有学科特点、学校或区域特色的“卓越课堂”教学模式。
(三)加强教学资源建设
鼓励教师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研制和开发符合学科特点、学段特点、课型特点的教学方案及教师导学、展示交流、检测评价等教学工具,建立和完善各学校、学(片)区、区县(自治县)和全市“卓越课堂”教学资源库。市教研网开辟“卓越课堂”专题网页,设立“卓越课堂”优秀课例欣赏频道,为广大教师提供前沿理论和典型经验。设立“卓越课堂”论坛,为各区县(自治县)教育行政管理干部、专家和教师搭建交流平台。
(四)加强农村薄弱学校建设
结合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和“中小学特色学科教师配备计划”,解决好农村学校教师特别是村小教师数量不够、结构不优等问题。加大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工作力度,深入实施农村中小学“领雁工程”,健全城市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交流轮岗、优秀师范生到农村学校顶岗实习支教等制度,扎实开展集体视导、专家送教送课下乡、城乡教师结对等活动,支持各区县(自治县)探索捆绑发展、委托管理、学区制管理等模式,着力加强对农村薄弱学校教师的引领和帮扶,提高农村薄弱学校的课改整体水平。
(五)加强典型培育宣传
充分发挥专家、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广泛开展交流展示、教学观摩、教师基本功赛、教研员(管理干部)评课能力赛等,培育一批“卓越课堂”建设示范学校和教师。教科所(教研室)定期评审、交流“卓越课堂”建设的阶段性成果,定期表彰奖励成绩突出的集体和个人。广泛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及时报道“卓越课堂”建设动态和成就,积极推广成功经验和改革成果,营造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良好舆论氛围。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办公室 2012年7月17日
第三篇:丰都县中小学“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丰都县中小学
“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认真落实市教委《减负十条》、《提质十条》规定,根据市教委《‚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渝教基“2012”53号)和‚领雁工程‛要求,在近两年我县实施‚丰都县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行动计划‛并着力打造‚高效课堂‛区域特色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全县课程改革,特制定本方案。
一、行动目标
(一)总体目标
按照课程改革的要求,坚持以生为本、全面发展、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突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坚持与进俱进、转变观念,切实改革师生教学方式,建立健全师生教学共同体运行模式,打造和彰显多元、开放、包容的课程文化;坚持优化育人环境,丰富育人内涵,拓展育人途径,全力实现‚培养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育人目标。
通过五年计划的实施,实现教育观念的全面更新,教学模式的全面转变,育人质量的全面提高,使丰都教育从‚追求教学成绩最大化‛彻底转变到‚追求育人效益最优化‛,成为全市乃至全国的区域课改特色先锋县,为丰都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新贡献。
(二)具体目标
1、在教学目标上,整体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通过激发兴趣,教会方法,养成习惯等手段,着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在教学内容上,全面落实和执行国家课程标准,认真开齐上足
课程内容和课时,以兴趣与方法,能力与习惯为导向,着力挖掘和体现课程育人、课程德育的核心价值,灵活处理教学预设与问题生成之间的关系,增强课程课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认真开齐上足地言课程课时,以健康与安全,环境与人文为主体,坚持强化学生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综合知识和能力要素的培养。努力用好和开发校本课程及其课程资源,以师生和学校需要为前提,突出校本课程特色。
3、在教学方式上,以导学案为基本蓝图,以小组为主要学习单位,以独学、对学、群学为主要学习形式,以教师主导学生自学、展示、反馈为主要学习过程,以‚学生不会‛的为主要学习任务,紧扣核心目标和基本目标,分类归纳提升,重视发挥小学合作学习的积极作用,注重基本点、关键词,总结规律,指导学法。要在突出学科课堂教学方式变革的基础上,通过课程辅助活动、实践活动、家校事务活动,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互动。
4,在教学评价上,强化课程教学整体评价,既突出小组合作学习重点,注重对学生学习的行为、过程、结果的统一要求,又注重对学校、教师、学生开展教与学的自评、互评、他评的分别要求。既要注重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体把握,又注重学生学习的兴趣、方法、习惯的具体要求。既注重学校、教师、学生开展教与的管理、方式、途径的要求,注重对学校、教师、学生开展教与的自主、差异、达成的区别对待,还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进行笔试、口试、实作考查的综合运用。
(三)目标
2012-2013学:“七大行动”具体实施方案的制定与启动。重点:《课程课时计划》的贯彻落实;中小学全面完成观念转变、教学模式成形与实施;新管理、评价、考核制度的初步建立与
实施;高中、初中、小学样本或创建示范学校的系统培训、指导及帮扶学校的确定。
2013-2014学:“七大行动”具体实施方案的经费与制度。重点:中小学全面完成教学模式成形与实施;新管理、新评价、新考核制度的基本完善与实施;高中、初中、小学示范学校的培训、指导、改进及确认,与第二批高中、初中、小学样本或创建示范学校互帮互学结对共建。
2014-2015学:“七大行动”具体实施方案的改进与攻坚。重点:中小学全面完成各学科、各学段、各课型教学模式成形与实施;围绕‚小组学习‛新管理、新评价、新考核制度的全面完善与实施;第一批高中、初中、小学示范学校的培训、指导持续改进及宣传推介,第二批高中、初中、小学样本或示范学校的培训、指导改进及确认。第一批、第二批与第三批高中、初中、小学样本或创建示范学校互帮互学结对共建。
2015-2016学:“七大行动”具体实施方案的持续攻坚。重点:中小学各学科、各学段、各课型教学模式的全面成形与实施;新管理、评价、考核制度的持续完善与实施;第一批、第二批高中、初中、小学示范学校的培训、指导持续改进及宣传推介,第三批高中、初中、小学样本或示范学校的培训、指导改进及确认。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与其他高中、初中、小学学校互帮互学结对共建。
2016-2017学:“七大行动”具体实施方案的持续攻坚。重点:中小学各学科、各学段、各课型教学模式的的经验总结;新管理、评价、考核制度的持续完善与实施;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高中、初中、小学示范学校的培训、指导持续改进及宣传推介;其他高中、初中、小学的培训、指导改进及的达标确认;高中、初中、小学典型学校和教师的表彰奖励,区域课改特色的经验总结和宣传推介。
二、行动内容
(一)课程计划落实行动 行动要求
调整课程课时计划,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开齐上足国家学科课程课时。全面落实专兼职教师上好健康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环境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等地方课程,从学科拓展,学生兴趣、学校传统出发,开发和利用具有乡土特色和文化气息的校本课程(每校至少一种校本课程)。
中小学校及教师要切实转变教学活动方式,根据学科《课程标准》及学科实践活动要求,针对中小学生身心发展阶段特点,认真制定学科课程辅助活动实施方案和计划,充分利用学校各种功能室及其它场地、设备、设施条件,认真落实课程辅助活动,切实确保学生参加率达到100%,并要求和指导学生把参加课程辅助活动过程和结果的重要资料装入其自主建立的《成长记录袋》,纳入学生每期学业考核和综合素质评价和教师业绩考核内容。
整合研究性学习、学科教学、辅助活动内容,发挥小组学习优势,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在校内外系统地开展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教育等实践活动参加率达到100%,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用知识,感受和体验劳动和职业的意义,了解和认识社会,扩大视野,经受锻炼、增长才干。
实效反映
课表与执行一一对应。校本课程教材至少一种。
课程辅助活动落实,学生参加率达到100%。
《成长记录袋》规范,建立率达到100%。
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教育等实践活动记录表100%。
(二)‚高效课堂‛深化行动 行动要求
不断地认真学习体会和应用 ‚建构主义‛、‚多元智能‛、‚学习金字塔‛三大课改理论为抓手,彻底转变教育观念,全面树立新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
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以创新设计、编印和充分应用‚导学案‛为基本载体,以‚自主、合作、探索‛为基本方式,建立‚师生教学共同体‛,建构和完善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新教学模式。
以促进和保障新教学模式‚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运行为目标,围绕小组建设与评价,重新建立和不断完善学校教学常规管理考核机制,全面强力推进新教学模式校本化、常态化、区域化。
实效反映
课改三大课改理论学习有针对性的专题系列材料。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不同课型有新教学模式。‚导学案‛第二次备课落实。小组建设与评价体系建立与实施。新教学常规管理考核落实。
(三)师生能力提升行动 行动要求
突出‚学生中心、课程中心、活动中心‛,把自主学习、快乐生活、健康成长的权利还给学生,以培养‚智慧型、专业化教师‛和‚好读书、会学习学生‛为根本目的,大力提升全县中小学师生教学能力。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学科教材,具体明确和分解学生学习(自学、对学、群学)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基本点,尊重、保护、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高度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按照市教委、市教科院即将研制出台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和考核制度要求和县教科所制定和完善师生教学能力指导与考核实施细则,加强对中小学学科师生教学能力的专业指导和专业考核。
认真落实市教委《减负十条》、《提质十条》要求,强化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课程辅助活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活动性、规范性,注重和突出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活动安排和设计,坚决制止和彻底摒弃‚加时间‛、‚加作业‛、‚加考试‛的不规范的办学行为和非智慧教学行为。
切实保证和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实践操作、体验感悟、反思归纳的权利和机会,围绕学生综合素质要素及育人目标,强化中小学学生自主建立《成长记录袋》的指导、管理和考核,规范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工作。
结合市教委的安排,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依托县内外、市内外有关机构,认真开展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五年完成新老师不少于120学时的岗位适应性培训,不少于120学时的跟岗指导培训;完成不少于360学时的教师全员培训;完成薄弱学科、薄弱学校教师专项培训。坚持开展每年一次县级新教学模式背景下的小组学习随堂课教学设计、随堂课比赛,促进师生教学能力的提升。
实效反映
具体明确和分解学生学习(自学、对学、群学)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基本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状况。
中小学学科师生教学能力的专业指导和专业考核。
无‚加时间‛、‚加作业‛、‚加考试‛现象。
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与管理严格规范。
教师参加全员培训达到要求。
随堂赛课活动扎实规范。
(四)引领团队增强行动 行动要求
在县教科所设‚丰都县课程改革发展中心‛(课改中心),调整、充实专兼职工作人员及县级专家团队,并通过参加市级学科教研员员培训,提升课堂教学业务指导引领能力。
选定和打造中小学课改样本或示范创建学校,通过参加市级和县内外培训,为全县干部校长全员培训培养培训者、引领者,打造引领、辐射同类和周边学校整体提高校长领导和指导课改的校长团队。
通过开展‚高效课堂‛行动联盟,‚卓越课堂领导力论坛‛活动,交流和分享经验智慧,发现和培养一批领导和指引课改的校长团队、学科专家团队。
调整充实乡镇和学校课改管理干部,以样板校、窗口校、示范校为重点,打造一批各级各类课改学校或学科的样板和窗口。全面提高
学校管理干部 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实效反映
‚丰都县课程改革发展中心‛成立,有县级专家团队。
学校有或聘请有引领课改的校长团队、学科专家团队,定期开展活动。学校有自己的‚土专家团队‛。
参加‚高效课堂‛行动联盟,‚卓越课堂领导力论坛‛活动积极。
有学校或学科课改的样板和窗口。
(五)条件配备改善行动
行动要求
分期分批建设和完善中小学理化生、小学科学标准化实验室及中小学图书室,确保教学实验开出率,图书借阅率均达到90%以上。
加快加大教育城域网课程资源建设,中小学‚班班通‛及数字教室建设,努力使覆盖率和使用率达到80%以上。
加快中小学师生计算机配备、更新力度,力争五年内生机比达到10比1,师机比达到2比1。
加快建设和完善‚六大功能室‛建设。实效反映
教学实验开出率,图书借阅率均达到90%以上。课程资源、‚班班通‛覆盖率和使用率达到80%以上。计算机配备、更新生机比达到10:1,师机比达到2:1。‚六大功能室‛建设推进有成效。
(六)家校合作助推行动
行动要求
建立‚开门办学‛,‚开放课堂‛的长效机制,定期邀请学生家长、社区代表、干部群众、社会团体参加‚学校开放日‛活动,参与教学
活动,参与学校管理,感受和了解新课改的理念、要求和魅力。
建立健全‚家长学校‛运作机制,通过定期定时的‚家长会‛、‚家长课程‛积极引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让每一个家长比较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教育方法,配合学校对学生开展全面有效的家校素质教育。
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聘请‚家长义工‛,开设‚家长讲堂‛,邀请各行各业的家长到校授课,家长积极支持、配合学校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参观见习,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实效反映
定期开展‚学校开放日‛、家长会、家访活动。‚家长学校‛运作实效,‚家长课程‛有针对性。邀请各行各业的家长到校授课。
家长积极支持、配合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七)课堂评价新建行动
行动要求
以小组建设和‚五步三查‛为重点,学校自主创新建立和完善‚高效课堂‛课堂评价体系。
评价内容:学生和小组‚独学及使用工具(双色笔、三题本)‛的情况、学生和小组‚提出问题和探究问题‛的情况、学生和小组‚交流与反思、倾听与质疑‛的情况、学生和小组‚目标达成和拓展提升‛的情况、学生和小组‚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心、求知欲及学习规律、方法的掌握‛情况。
评价频率:学生组内自评互评、小组自评互评、教师对学生和小组评价原则上每个学月一次。
评价方式:通过交流与记录、等级与计分、奖状与奖品等等多种方式对个人和小组进行鼓励、肯定、赞扬、表彰、奖励。
评价要求:互动全面、机会均等,经常及时、态度积极,互相尊重、气氛活跃,名目多样、资讯翔实。
实效反映
自主建立和完善学校‚高效课堂‛课堂评价体系。‚评价内容‛有针对性学校、年级、学科实际。‚评价方式‛激励性、多样化。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县教委成立‚卓越课堂‛建设领导小组及指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教科所(课改中心),负责工作统筹、研究、指导、服务和任务的实施。各乡镇(街道)、中小学建立相应机构,逐级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具体落实。县教师进修校负责干部师资培训。评估中心负责课堂评价体系建构和效果监督考核。
(二)健全工作机制。全县教育系统各级各类机构及其部门在今后五年工作中,要以五年行动计划及其七大行动为中心和重点,规划和安排工作,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增添和完善工作措施,总结和提炼工作经验,反思和查找工作不足,推进课程改革进程和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实现课程改革工作常态化,打造和凸显区域和校本课改文化特色。
(三)落实经费保障。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将‚卓越课堂‛建设和‚七大行动‛经费列入工作经费预算之中,其比例不得低于学校经费总额的60%,教师、学生人头经费不得少于400元/年,切实保证教学工作正常开展和行动计划全面推进。
(四)加强典型引领。通过实施‚丰都县中小学‘领雁工程’项目‛,充分发挥示范骨干学校和优秀教师的引领作用,广泛开展交流
展示、教学观摩、评课赛课活动等,积极推广经验和成果,带动和培养一大批‚卓越课堂‛建设的‚示范学校‛和‚标兵教师‛,不断推出新人新校,并广泛利用中市县主流媒体及教育专业媒体及时报道我县‚卓越课堂‛、‚领雁工程‛,充动态和成绩,营造深化区域整体课程改革良好氛围,推介新教育、新学校、新教师、新学生的良好形象。
(五)强化实践研究。县教科所、县课改中心、县评估中心指导和组织骨干学科教师和样板学校,对中小学各学校、各学科、各课型进行比较系统的课题实践研究和探索,加强交流,推动创新,形成具有丰都特色和优势的‚卓越课堂‛教学模式、课程体系、评价体系,为深入推进课程改革提供强力支持和保障。
(六)强化考核激励。围绕‚卓越课堂‛和‚七大行动计划‛要求,重新制定《丰都县小学、初中、高中教育质量综合考核办法》,把考核结果作为中小学及校长、干部和教师工作考核奖励、晋升、评聘的重点依据,对态度不鲜明、行动不积极的单位和个人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把学生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评价作为综合素质评定重点及毕业升学的前提条件,凡综合素质评定等级全优学生保送升学、不合格的学生一律不得毕业升学。定期交流、评审、总结‚卓越课堂‛阶段成果,定期大力表彰和积极奖励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
第四篇: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关于加强教研工作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关于加强教研工作深入推进义务教
育“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
渝教科院[2012]49号
各区县(自治县)教研室(教科所、进修院校),委属中小学:
为全面贯彻落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渝教基〔2012〕30号)和《重庆市义务教育“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渝教基〔2012〕53号)精神,进一步加强全市教研工作,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工作要求
(一)加强学习,增强实施“卓越课堂”的自觉性
教研机构要在各级教委的直接领导下,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认真学习、研究、贯彻《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十项规定》、《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和《重庆市义务教育“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等文件精神,准确领会文件要求,更新教育观念,创新工作方式,增强“卓越课堂”实施的自觉性。全面落实“减负提质十项规定”、深化课程改革,把推进“卓越课堂”行动计划落到实处。
(二)积极实践,探索“卓越课堂”实施的有效途径
各级教研机构要以“卓越课堂”的实施为契机,把教研工作的重心
转移到课堂教学改革上来,统筹协调区域内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将“卓越课堂”实施与日常教研工作整合起来,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实践,不断探索“卓越课堂”实施的有效途径。
(三)总结提炼,推动“卓越课堂”计划在各级学校的实施
各级教研机构按照“卓越课堂”的实施步骤和内容,组织教研员深入学校,深入挖掘并系统总结实施过程中涌现出的优秀案例、成功经验,进一步提炼形成“卓越课堂”研究成果,加以示范推广。
各级教研机构要加强对各学校教研室(组)的工作指导,充分发挥他们在学校课堂教学和实施“卓越课堂”行动计划中的基础作用,通过教研室(组)的工作来推进各项课程改革的落实。
(四)全面评估,稳步推进“卓越课堂”行动计划
市教科院要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各区县教研机构实施“卓越课堂”的情况进行指导、管理和全面考评,每年不定期地发布各区县和委属中小学推进“卓越课堂”行动计划的执行情况和教研评估报告,并与各级教研机构和委属中小学的相关业务工作考评直接挂钩。并将考评情况向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反馈、通报,督促相关工作不力的教研机构和委属中小学进行整改。
(五)注重宣传,营造“卓越课堂”的实施氛围
各级教研机构要注重对“卓越课堂”的必要性、科学性、紧迫性进行宣传,搭建“卓越课堂”实施情况信息报送平台,对“卓越课堂”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典型案例、有效措施和先进人物进行宣传报道。凝聚教育行政、教研机构、学生家长、社会大众等各方力量,集结成一个全
方位的立体式支撑力量,为我市“卓越课堂”行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二、实施内容及步骤
(一)实施准备阶段(2012年7月-2012年9月)
1.制定“卓越课堂”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成立“卓越课堂”实施领导小组,由市教委周旭主任任组长,钟燕、伉大林同志任副组长,市教委相关处室及各区县教委负责人为成员;成立“卓越课堂”实施工作小组,由市教科院伉大林同志任组长,李常明同志任副组长,市教科院相关部门及各区县教研机构负责人为成员。
2.市教科院组织专家研制“卓越课堂”学科实施意见、“卓越课堂”评价标准,制定跟踪指导“卓越课堂”实施的工作计划。各区县教研机构根据本实施意见,制定出区县实施“卓越课堂”的指导意见。
3.各级教研机构组织教研员、校长、教师,认真学习“卓越课堂”行动计划及相关文件,提升实施“卓越课堂”行动计划的能力。指导学校对照“卓越课堂”行动计划分析校情、学情,研制“卓越课堂”学校实施方案。
(二)整体推进阶段(2012年10月—2016年2月)
1.开发“卓越课堂”优质配套课程资源。市教科院组织课程专家,挖掘、整合、开发出系列优质配套课程资源;区县教研机构协同学校,整合、开发出符合学生实际的特色课程资源。注重总结提炼教学成果,打造“卓越课堂”优秀教学案例、教学设计资源库。到2016年,全市初步建成符合学生需求,具有重庆特色的课程体系,80%的区县开发
出特色优势鲜明的校本教材,学校建立起“卓越课堂”学科资源库。
2.开展“卓越课堂”全员培训。在市教委的领导下,市教科院对分管区(县)长、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中小学校长进行40学时的课程领导力提升培训;对骨干教师和教研员进行80学时的课程指导力提升培训;依托区县教研机构和学校对全体教师开展120学时的课堂教学能力提升培训。
3.开展“卓越课堂”实施情况观摩展示交流活动。市教科院每学年举办一次全市各学科教师“卓越课堂”教学技能大赛或召开“卓越课堂”现场推进会;区县教研机构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展示交流活动;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卓越课堂”公开课展示交流活动。到2016年,全市绝大多数教师能够达到“名师和特级教师上好示范课、骨干教师上好优质课、普通教师上好达标课”的要求。
4.加强“卓越课堂”指导和督促工作。市教科院每学期组织教研员和市级优秀教师深入区县,开展“集体视导”、“送教下乡”等活动,推进“卓越课堂”的不断深化;区县教研机构将日常教研活动与“卓越课堂”指导工作结合起来。建立“卓越课堂”实施情况督导体系,各级教研机构会同教育督导部门,不定期开展“卓越课堂”专项督导。
5.搭建“卓越课堂”实施情况宣传推广平台。市教科院设置“卓越课堂”专刊,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及时报道“卓越课堂”实施情况;各区县教研机构要以“卓越课堂行动快讯”的形式不定期的宣传和展示区域内“卓越课堂”实施情况,并将优秀案例提交市教科院。
6.强化“卓越课堂”专项研究工作。市教科院设置“卓越课堂”专项课题,每年举办一次专题论坛,每两年开展一次论文评比;各区县教研机构和学校要积极申报专项课题,组建研究团队,踊跃参加专题论坛和论文评比。
(三)阶段性总结深化阶段(2016年3月—2017年7月)
1.市教科院对全市所有区县“卓越课堂”实施情况进行深入调研,总结成绩,发现问题,提出对策,形成政策建议。组织教研员深入学校,总结提炼一批推广价值高、示范作用强的实施成果,进一步开发出优质配套的“卓越课堂”课程资源,形成资料汇编和课程资源库。组织召开“卓越课堂”实施情况阶段性总结通报会,表彰一批在“卓越课堂”行动计划中涌现出来的优秀教师、先进学校和教研机构。
2.区县教研机构配合市教科院对区域内“卓越课堂”实施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完善“卓越课堂”实施方案和指导意见,提炼总结出有效的操作经验。组织专家,对区域内各个学科“卓越课堂”优秀案例、教学设计等课程资源进行筛选、整理、提炼,形成“卓越课堂”实施资源包。
二〇一二年九月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