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目标尝试教学反思(推荐五篇)

时间:2019-05-12 22:37: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小学数学目标尝试教学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小学数学目标尝试教学反思》。

第一篇:浅谈小学数学目标尝试教学反思

浅谈小学数学目标尝试教学反思

目标尝试教学法具有“目标导向,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反馈矫正,综合评价”的基本特征。下面以本课题组实践的三个案例形式进行展示:对案例分别以目标尝试教学模式-----提高目标尝试教学有效性策略------应对目标尝试错误的策略------不足之处进行剖析。

【案例一】:书中自有解题术?圆锥的体积教学

(本案例参加获2011.5县目标教学新实验设计二等奖)1.教学模式

一. 课前预习导学,学生做尝试题

二. 导入新课,学生自主确定学习目标→亮目标

三. 进行新课→组内交流,尝试当小老师→全班交流,教师讲解→议目标 四. 课堂作业→针对目标测 五. 课堂总结

六. 课后拓展延伸

2.提高目标尝试教学有效性策略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尝试当小老师。

如何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本节课教学中让“小老师”在组内和上讲台讲课。“三人行,必有我师”,让学生知道,身边到处都有老师,自己也可为师。小老师答疑可以课堂内进行,也可以课堂外进行。课堂内,学生的问题可以让其他学生担任教师角色做出解答。课堂外,安排某些学生对某部分知识认真准备,对其他同学的疑问做出解答。学生正确解答后,获得成功感,产生愉快的心情。这种情绪反复发生,学习和愉快的情绪就会建立起较为稳定的联系,学生对学习就有了一定的兴趣。

3.应对目标尝试错误的策略------加强对比性训练,把握知识本质意义

在尝试教学中,学生完成尝试题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自主进行问题解决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关键步骤有两个:一是对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知识表征,二是运用认知迁移规律实施问题解决。认知迁移主要根据的是相似性原理,所以有时就会被知识之间的“表面”相似性所蒙蔽,导致负迁移的产生。通过对比性训练,就能把那些相异性因素和本质性因素分别凸显出来,从而使学生对知识本质意义的概括水平有效提升。对比出真知

对于学生因错误类推所造成的思维定势,教师就要针对性对学生进行对比训练,使学生在练习中,同中求异,辨别对错,逐步掌握解题规律。

(1)有一个圆柱与圆锥,它们的底面积比是4:5,高的比是3:4,则它们的体积之比是()

(2)一块长方体木块,底面是边长为4 dm的正方形,高是9 dm,如果把它削成最大的圆柱,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如果把它削成最大的圆锥,学成最大的圆锥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4.不足之处

【摘自学生的数学日记】数学老师让我们先做尝试题,自己先在书本中吸取知识、再做尝试题,我觉得这样的学习方法很不错,既让我们增加了兴趣感,又可以让我们学到新知识。老师改完尝试题,发下来让我们在小组内讨论,最后推荐“小老师”全班交流。但是觉得第一次的尝试题难度高,课堂上组内交流时,不融洽,有些同学甚至会被忽略,得不到发言的权利。

【案例二】以错误素材道破玄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本课获2011.10.21县目标实验团体赛课三等奖)附后 1.教学模式

以“先学”报告单——引导学生走路,在“课堂先学”逐步过渡到“课前先学”时,其教学模式为“预设导学——课堂研讨——巩固拓展”。“预设导学”重在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和能力水平设计预习作业,旨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思考能力和学习习惯,为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提供前提和保障;“课堂研讨”利用适合各阶层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策略以及必要的课堂作业设计包括精而优的典型题目让学生扎扎实实巩固旧知、掌握新知,获取方法和能力;“巩固拓展”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和强化,包括必要的“三清”(每课清、每周清、单元清),让学生巩固和发展所学知识获得迁移,提高能力。

2.提高目标尝试教学有效性策略

培养自学能力——用学案引导学生看书

众所周知,自学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培养形成的。“学案式”教学法便是以此为目的展开的,它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思维发展水平,去探究新知,去完成新课练习。他们的解题方法不一定正确,也不一定是唯一的,但是一定是经过他们独立思考得出来的。这才是最可贵的地方。试想,学生长期进行这样的训练,他们的自学能力能不好吗?学会了自学,将为他终身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小学中,特别是农村小学中高年级尝试使用“导学案”的方法,由原来只顾“教”而转变为围绕学生的“学”,关注学生的学情,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是学生“主动”在动,设计一个能调动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课堂教学是我们一直追求的方向,学案式教学的优势在我们的实践中也渐渐显示出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内容比较浅显,大部分学生已经知道的内容,到底用什么样的教法是合适的。通过《平行四边形面积》这一课教学,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导学案”的魅力所在。

3.应对目标尝试错误的策略-----围绕错误展开“生成教学”

没有了尝试错误,学生的学习会变得缺少刺激,了无趣味,学生的个性化想法和做法就失去了大胆释放和继续成长的空间。从错误教起,把错误作为教学素材。如果以学生的错误“作品”作为教学素材进行教学法上的加工,就能够产生“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教学效应,就会由个别学生的专有资源转化成集体共享的资源。

错误是正确的先导、成功的开始。有道是“失败乃是成功之母”,如能从发展的角度认识这些错误的价值,围绕错误展开非预设性生成教学,就能收获意料之外的精彩。

在教学《平行四边的面积》时,学生尝试做先学报告单,教师在批改时,先学报告单中两个观点引起了思考:

请你辩一辩

1.吴子昊同学观点:我通过预习,我学会了平行四边形不管怎么变,面积一样。2.吴昊同学观点:我发现平行线之间内的所有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

师:同意的为正方,不同意的为反方,双方都拿出你的论据来进行辩论,示意双方各商量2分钟,(一)辩论吴子昊观点

(正方)生:平行四边形通过剪、移、拼、的方法转化成长方形的环节

过渡语:随愿意拿着你的剪的作品上来边说边摆?某某老师来展示风采,演示完,把你的发现说给大家听,教师板书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底 × 高

剪移拼法

转化

长方形的面积 = 长 × 宽

根据学生说的教师演示课件转化过程。

(反方)先让学生发表观点,当学生都难解决时,教师运用活动平行四边形教具演示过程:平行四边形通过拉动转化成长方形,面积变了吗?

边演示边把示意图画在黑板上,仔细看一看,面积变了吗?谁有办法?怎么看出来面积变了或者没变?让学生上黑板画一画,移一移。教师总结(板书):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拉的方法去转化,发现面积变了。小结吴子昊观点

(二)辩论吴昊观点:我发现平行四边形内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先让学生发表意见,再根据学情提供以下材料 教师出示三组幻灯片

第一组平行线内平行四边形图

结论是: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第二组平行线内平行四边形图

结论是:等高不等底的平行四边形面积不相等

第三组出示一组平行四边形图

结论是:等底不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不相等

„„

错误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相伴产物。《论语.颜渊》中讲,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孔子说主动用正直的知识和方法去琢磨各种不正之处,能使原来不正的变正。4.不足之处 当然,我们实施目标尝试“导学案”时间较短,一切还都在摸索中进行,有很多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去解决。

1.利用学案对课堂教学进行调整,有这个学案的课堂教学和没有这个学案的课堂教学肯定会发生一些变化,到底发生哪些变化,怎样做出变化来适应学案的教学。

2.导学案的运用,针对好学生,是很好的催化剂,更能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但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这无疑“雪上加霜”,即使是老师细致的讲解都未必使他们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更不用说自主学习了,展示交流更是谈不上,这使得整个班级学习两极分化严重。

我想这些要不断探索的问题,只有经过长期不懈的学法指导和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随时纠正,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方法逐步走向成熟。

【案例三】:指向外在形式还是指向数学教学本质?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本课是2012.4.23县调研本校)附后 1.教学模式

一.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 出示学习目标,齐读 三. 出示自学指导,齐读 四. 先学 五. 后教

六. 当堂训练

2.提高目标尝试教学有效性策略

正确处理教师指导作用----当抓即抓,当放则放

从“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说起:齐读自学指导,学生看书后,教师来考考你!你有90元钱,可以买哪两件商品?

72元 54元

25元 37元

生1上黑板板演:54+37=91元,可以买一盏台灯和一个书包。(学生粉笔字写得细小)

下面后排学生实在看不清楚,这时教师无动于衷,置之不理,继续交流:同意这意见吗?在这环节纠结了5分钟。

生2:25+37=62元,可以买一个闹钟和一个书包。师:你能告诉大家这62是怎样想出来的?

生2:我是用验算的方法,我用62-37=25,所以25+37=62 师:呵,她想到了用验算方法,真不错!那还找回多少元呢? 生3:90-62=28元 师:你是怎样算的?

生3:我也是用验算,因为62+28=90,所以90-62=28 „„ 新课程呼唤生成的课堂。然而,不少教师面对课堂上意外的生成茫然不知所措。本案例教师抓住了生2的一句:我是用验算的方法,教师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但是对于生1板演的字太小,智慧教师如果抓住这细节处理好,就节省了时间,加大了课堂教学密度。

在实际教学中,常常会有意外发生,这时教师要懂得取舍,理智选择!

3.应对目标尝试错误的策略——反思错误

在尝试教学中,学生出错的诱因除了认知上的,就是情意上的。我们把情意不当引发的错误称之为心源性错误。大都是由于注意力不集中,粗心大意所造成,同不良的学习习惯有关。克服这种错误,必须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着手,这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靠教师不断说教,“做作业要认真细致,不能粗心大意”“下次不能再错了”,收效甚微。还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自己发现错误,反思为什么出错了,经常要求学生自己分析错误,介绍防止出错的经验。

我为什么错了

我错了两道题,都是不仔细造成的,67-19,我把67抄成61,第二题46+24,把+看成-了。

二(4)毛某某

我做退位减法时很大意,当十位被个位借走一个十,忘了十位要退位1。我下次一定要改过来,希望其他同学不要像我一样马虎。

二(4)王某某 学生目标尝试错误是正常的。老子认为,“万物”生长,必然会出现“枉”(不正),“枉”是普遍、必然的共性;“枉”中有“正”,“正”仅仅是“枉”的一种情况,“枉”可以转化为“正”。4.不足之处

我主观上是实验目标尝试教学,但只知道改变方式,讲究形式,没有注重教学实效性。想起蔡林森校长说:“新课改也要打假。”这是一句道破天机的智者之言。

三.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由于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通过研究,我们课题组深切领悟到:虽然实践目标尝试教学变了外在的课堂模式,但是如果没有很好地提高教学质量,这是最大的失败。老子常常教人:对于万物不要只关注其外在的形体,更重要的是发现它内在的本性。尽管万物外形各异,各具特色,但这只是表面的不同;如果把这区别于他物的特定外形认作为“己”,而看不到自身内在的本性,执于外形,与内在的自然本性相悖。如果盲目追求目标尝试模式,标新立异,迷失了自己,更迷失了改革的方向。

目标尝试课堂要让得到有效指导的数学学习与以学定教的数学教学创新方式自然一些,再自然一些。师生“同学”,教学相长,皆做一个发展的人,在教学之路上幸福地前行?这貌似神离的教学,时效性不高,我们所追求的是教学有效性的自然之美。但是我国的教育改革已经步入深水区,新课改也是如此。目标尝试教学在我县犹如新兴的事物,《易经.序卦》中讲,“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意思是说有了天地后,才有万物产生,充满天地之间的是生机勃勃的新生万物。“屯”寓含了天地间一切新生事物的萌动和勃发力量,无论是在自然界、还是人世间,这种新兴萌动的力量是最不可逆的,新兴的事物也是最具有向上希望的。

在新课改的大浪潮下,目标教学为我们指引了方向。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坚定信心,共同研究,及时反思,总结经验,最终研究出一套切合我们农村当地教学特色的方案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浅谈尝试教学领航小学数学课堂

浅谈尝试教学领航小学数学课堂

摘要:21世纪是教育改革迅猛的时代,众所周知,教育界近几年流行一个热门词——减负增效。新课程实施到目前,减负增效已经成为教育界达成的共识。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增效,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在探索思考新的教学方法。我国当代著名的小学数学教学专家、江苏省特级教师邱学华创立了尝试教育理论,是已被全国3000万中小学生印证了的减负增效的一剂良方。本文从小学数学课堂的角度,浅谈如何以尝试教学的核心“先练后讲,练在当堂”,实现数学领域的减负增效。

关键词:减负增效;尝试;尝试教学;小学数学;数学课堂;

21世纪是教育改革迅猛的时代,众所周知,教育界近几年流行一个热门词——减负增效。新课程实施到目前,减负增效已经成为教育界达成的共识。而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增效,我省各市教育局展开了一系列的工作和活动,各校并在教育局的安排下积极参与活动,达成落实减负增效的任务。不仅如此,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在探索思考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任务—减负增效。我国当代著名的小学数学教学专家、江苏省特级教师邱学华创立了尝试教育理论,是改革开放以来小学数学界率先推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它的鲜明特征可概括为两句话‘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尝试教学法能帮助我们实现减负增效的梦想,接下来,本文将浅谈如何让尝试教学领航小学数学课堂,实现小学数学教学上的减负增效。

一、“尝试教学”理论的初步认知

所谓尝试教学法简单地说,“不是教师先讲,而是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先进行尝试练习,在尝试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自学课本,引导学生讨论,在学生尝试练习的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在尝试中存在的问题再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其宗旨是:从小培养儿童“试一试”的精神,长此以往,逐步培养儿童的探索精神。学生走在前,教师走在后;尝试在前,指导在后;练习在前,讲解在后;探索过程在前,归纳结论在后;这“四前”与“四后”是施教过程中必须坚持的原则。尝试教学理论有其鲜明的特征,这可归纳成两句话,即“先试后导”、“先练后讲”。传统教学的特征一般是“先教后学”、“先讲后练”。先由教师讲解,学生都听懂了再做练习,把教师讲解的内容巩固消化。尝试教学理论同传统教学截然相反,它变“先教后学”为“先试后导”,变“先讲后练”为“先练后讲”,表面上只是前后顺序调换一下,实际上是传统教学向现代教学的转变。前者强调教师为主宰,后者强调学生为主体。“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可以进一步

概括成“先试”两个字。所谓“先试”就是先让学生试一试,它是尝试教学理论的基本精神,抓住了这个根本,就抓住了尝试教学的灵魂,有了这个灵魂,课堂教学就能焕发出勃勃生机。

二、传统教学法“先讲后练”——低效费时

传统教学法的特点是“先讲后练”,上课由教师先讲,教师讲课文讲例题,把什么都讲清楚了,学生都听懂了,然后让学生做练习。先讲后练往往会造成满堂灌输,教学实践证明这是低效费时的。

分析如下:

1、一上课教师先长篇大论的讲解,学生在心理上、知识上没有做好准备,没有引起学生注意。因此,往往教师讲了半天,很多学生还不知道教师在讲什么。

2、教师的讲解不能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一般教师只能根据班级的中等水平进行讲解,因而对优生来说是多余的信息,对差生来说又是听不懂的信息。

3、教师的讲解是连续性的,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影响学生的理解。

4、课堂学习的进程受教师讲解所控制,学生学习的快慢节奏也是由教师控制的。教师讲到哪里,学生必须听到哪里,学生不能根据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自主学习。

5、教师长时间的讲解,单调刺激会引起学生倦怠,昏昏欲睡的状态,降低听课的效率。

6、教师的讲解占用了课堂大部分时间,接近下课时才匆匆忙忙布置课堂作业,学生拿起笔才做几道题,噹噹噹下课了,剩下的统统到课外去做。

以上分析可见:“先讲后练”是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不仅如此,根据第6条“剩下的通通到课外去做”,造成学生课外作业负担大,效果也不好,由于作业过多,时间又不够,加上青少年自控能力差,因而学生只能马马虎虎,草草完成,交差了事。非但没有多少效果,反而养成学生做事马虎了事,不负责任的坏习惯,总之是事倍功半。

三、尝试教学法“先练后讲,练在当堂” ——减负增效的良方

“减负增效”的根本出路在哪里?尝试教学法给了我们最为有效的解决途径——课堂高效,课后减负。

尝试教学法的核心是“先练后讲,练在当堂”,要求学生自学先做练习,然后老师再讲,教师讲的时间少,学生就能在课堂里完成练习。它的最大优点就是实现了课堂效益的最大化,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由传统的教学的“少、慢、差、费”变成了“多、快、好、省”,由过去的事倍功半发展为现在的事半功倍。“先练后讲”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机会,学生在整堂课上能够积极的参与,都充满乐趣的研究,都充满好奇地学习,教

师不再无的放矢的讲、讲、讲,而是放权给学生,让学生做自己学习的主人。我国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愿学,乐学,会学,所学的将更加深刻。在学生自主研究过程中,如果有了问题,老师还能及时教,导,讲,这是针对实际问题的教,导,讲,自然效果特别明显,这就是所谓的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了。“即时反馈原则”是尝试教学法强调的原则,尝试教学法提出了四个当堂的操作方法——当堂完成作业、当堂校对作业、当堂订正作业、当堂解决问题,做到了四个当堂。学生在课内做作业,有安静学习的氛围,有教师的指导,有同学的互助,又能当堂校对,当堂订正,能够保证练习效益。课堂效果当然好了,课后作业负担自然就减轻了。如此教学的改革,课堂不高效都不可能,学生负担减轻也是自然而然的事了,并且对学生而言,他们就有了更多的休息时间,有了更多的自主的时间,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压力,其身心就能得到有益的发展。

当然,“先练后讲,练在课堂”是尝试教学策略中的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只有“先练后讲”才能留有时间做到“练在当堂”,而“练在当堂”又能保证“先练后讲”的教学效益。这两者缺一不可,互相作用,形成一个完整教学体系。

四、如何让尝试教学领航小学数学课堂,实现数学领域的减负增效

(一)根据尝试教学理论,设计好数学课堂流程

根据尝试教学理论的实质和“先试后导、先练后讲”的基本特征,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一套基本操作模式,其教学程序分成7步进行:准备练习→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第二次尝试练习。每一步的作用和操作方法简述如下:

第一步:准备练习这一步是学生尝试活动的准备阶段。对解决尝试问题所需的基础知识先进行准备练习,然后采用“以旧引新”的办法,从准备题过渡到尝试题,发挥旧知识的迁移作用,为学生解决尝试题铺路架桥。第二步:出示尝试题这一步是提出问题,也就是给学生尝试活动提出任务,让学生进入问题的情境之中。尝试题出示后,必须激发学生尝试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还没有教,谁会做这道题目?”“看谁能动脑筋,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先让学生思考,同桌的学生可以互相讨论如何解决尝试问题。第三步:自学课本这一步是为学生在尝试活动中自己解决问题提供信息。出示尝试题后,学生产生了好奇心,同时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这时引导学生自学课本就成为学生切身的需要。自学课本前,教师有时可提一些思考问题作指导。自学课本时,学生遇到困难可提问,同桌学生也可互相商量。第四步:尝试练习这一步是学生尝试活动 的主要环节。教师要巡视,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困难在哪里,为后面讲解提供信息。学生尝试中遇到困难,可以继续阅读课本,同桌学生之间也可互相帮助。第五步:学生讨论尝试练习中会出现不同答案,对此学生会产生疑问,这时要引导学生讨论,不同看法也可以争论。第六步:教师讲解这一步是帮助学生系统掌握知识。有些学生会做尝试题,可能是按照例题依样画葫芦,并没有真正懂得道理。因此,在学生尝试练习以后,教师还要进行讲解。这里的讲解同过去的方法不同,不要什么都从头讲起。教师只要针对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教材关键的地方重点进行讲解,也就是在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进行教学。第七步:第二次尝试练习这一步是给学生“再射一箭”的机会。在第一次尝试练习中,有的学生可能会做错,有的虽然做对了但没有弄懂道理。经过学生讨论和教师讲解后,得到了反馈矫正,其中大部分人会有所领悟。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以及把学生的认识水平再提高一步,应该进行第二次尝试练习,再一次进行信息反溃这一步对中差生特别有利。第二次尝试题一般同例题稍有变化或采用题组形式。第二次尝试练习后,教师可进行补充讲解。

当然,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以上的7步基本操作模式并不是凝固不变的,应该根据不同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情况以及教学条件的变化而灵活应用。但“先试后导”、“先练后讲”的基本特征不能变。

(二)增加“课外预习补充式”,加强尝试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可行性

课外预习补充式小学高年级和中学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较多,这就产生了一个突出矛盾,即7步全放在课堂里进行时间不够。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就出现了课外预习补充式。课外预习补充式的具体操作方法是把基本式的前几步提前到课前作为预习。

教学实践表明:课外预习补充式的结构不仅仅能解决时间上的矛盾,而且有着很重要的教育意义: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尝试精神和尝试能力,它把尝试过程延伸到课外,使课内课外协调一致;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在课外摆脱对教师依赖,逐步独立的完成尝试学习的过程;

3、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由于把自学课本和尝试练习放在课前预习,大大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增加了课堂作业时间,就能保证当堂完成教学任务,不留尾巴到课后,这样就能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4、有利于增强学生超前学习意识,课外超前自学下一节的内容,学生会感到新鲜好奇,愿意去尝试。长此下去,会增强学生超前学习的意识;

5、有利于中差生的提高,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因为把自学课本与尝试练习放课外,让中差生有足够的时间认真自学,反复尝试。这样,在课内,中差生与其他同学就可以在同一起跑线上起步。

(三)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尝试练习

根据尝试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两次经历尝试练习的环节。第一次是自学课本后进行尝试练习,目的是让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第二次是在教师讲解完新课的重难点后,再经历一次尝试练习,目的是巩固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知识和能力。可见要让尝试教学法领航小学数学课堂,尝试练习是整个数学课堂教学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而它设计的好坏也就成为了决定教学效率高低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

第一次尝试练习一定要设计的恰到好处,因为尝试题是一节课的中心环节,学生的尝试能否成功,关键也在尝试题上,尝试题出得好,能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好胜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设计第一次的尝试题目应突出本节课的重难点和教学目标,围绕了解、理解、掌握来进行,避免无目的的设计。可选用课本的例题,也可衔接准备练习的题目,设计本课要解决的新授题,等等。

第二次尝试练习中,练习的题目量可适当多一些,注意设计的题目类型要丰富,做到循序渐进。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设计几道代表性的常见题,让学生能及时发挥刚才所学到本领去解决相关的应试基本题。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两题拓展性题,使学生必须“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这样,学有余力的学生就会在解题过程中出现强烈的表现欲望,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五、灵活运用尝试教学,走出几点教学盲区

1、误点一:尝试教学法适用于任何层次的学生对象

尝试教学法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在应用尝试教学法,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因此,低年级应用有一定的困难。一般来说,二年级可以开始逐步应用,在中、高年级应用效果较好。所以,教师要注意“分层教学”,灵活运用尝试教学。

2、误点二:尝试教学法适用于任何的教材内容

相比于其他教学法来说,前后有密切联系的教材,更适宜用尝试教学法,例如,有了两位数除一位数的基础,再学三位数除一位数;有了通分的知识,再学分数加减法。这些后继教材的教学适于应用尝试教学法。不过,前面的基础知识一定要学好,才能取得尝试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而对于数学初步概念的引入课,例如初步认识分数,认识小数,认识几何图形等,这些教材不适于应用尝试教学法,由教师直接讲解效果较好。但是数学的后继概念仍可应用尝试教学法。实践性较强的教材内容及数学初步概念的引入课,不大适于应用尝试教学法。所以,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一定要注意“因材施教”的原则,这样才会真正实现“减负增效”。

六、结束语

在减负增效教育热潮的推动下,传统的教学方法种种弊端显然已满足不了当前教育改革的需求,此时,新的教学法——尝试教学法在历经30年的实验磨练中成熟,已成为了教育界研究发展趋势,并加快了实现减负增效的步伐。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积极汲取这股教育改革热潮带来的价值效益,专研教学,研究出如何能灵活正确有效地运用尝试教学法;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驾驭尝试教学法,让尝试教学领航你的数学课堂,朝着减负增效的最高目标前行!参考文献:

[1] 小学数学尝试教学法教案[J];宁夏教育;1985年10期 [2] 尝试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J];人民教育;1994年04期 [3];尝试教学法[J];陕西教育;1994年10期

[4] 尝试教学法的实验、启示及思考[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5期

第三篇:小学数学尝试教学法初探

小学数学尝试教学法初探

尝试教学法简单来说,不是教师先讲,而是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先进行尝试练习,在尝试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自学课本,引导学生讨论,在学生尝试练习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讲解。尝试教学法的核心是“先学后教,先练后讲”。即学生先在旧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尝试题进行尝试练习,在尝试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自学课本,引导学生讨论,尔后在学生尝试练习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可分为五步六层次进行,所以尝试教学法也可以叫“五步六层次教学法”。

一.基本训练(5分钟左右)

包括口算基本训练、应用题基本训练、公式进率基本训练等。小学数学基本能力的培养要靠天天练,这样做,把基本能力的训练落实到每一堂课之中。同时,上课一开始就进行基本训练,使学生立即投入紧张的练习中,能安定学生情绪,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基本训练题的设计要注意为新课服务。

二.导入新课(2分钟左右)

从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揭示新课题。一般要编拟一道准备题,从准备题过渡到尝试题经旧引新,能充分发挥知识的正迁移作用,为学习新教材铺路架桥做好准备。同时,使学生一开始就明确这堂课学的是什么,要求是什么。这一步时间不长,但很重要。只要花一、二分钟,开门见山,立即转入新课。

三.进行新课(15分钟左右)

第一步:出示尝试题。这一步是提出问题。数学知识大都是通过习题形式出现的。出示的尝试练习题要同课本中的例题相仿,同类型同结构,这样便于学生通过自己阅读课本去解决尝试题。例如:

课本例题:“一商店运进4箱热水瓶,每箱是12个,每个热水瓶卖6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第五册)

尝试题:“批具店有20盒乒乓球,每盒有6个,每个乒乓球卖2角,一共可以卖多少元”.新课开始,教师在宣布课题时,一定要明确提出,这堂课学的是什么内容,要求的什么,然后再出示尝试题、尝试题出示后,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如“教师还没有教,谁会做这道题目试着谁能动脑筋,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先让学生思考一番,这时就转入了第二步。

第二步:自学课本。出示尝试题后,学生产生了好奇心,同时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这时,阅读课本例题就成为学生切身的需要。阅读课本前,教师可预先提一些思考性问题作指导。例如,学习异分母分数减法,〈1〉分母不同怎么办?〈2〉为什么要通分?有什么道理?由于尝试题与课本例题相仿,学生经过一定的训练是能够看懂的。学生可通过看例题举一反三,学会解答尝试题的方法。这样带着问题自学课本,目标明确,要求具体,效果好。因为自学课本后,必须解决黑板上的尝试题,自学课本的效果当时就能看到,这样就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自学课本例题,大部分学生对解答尝试题有了办法,都跃跃欲试,时机已经成熟就转入第三步。

第三步:尝试练习。一般让好、中、差三类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同时在草稿本上练习,教师要巡回观察,及时了解学生尝试练习的情况。学生练习时,还可以继续看书上的例题,一边看一边做。尝试练习结束后,就转入了第四步。

第四步:学生讨论。尝试练习后,可能一部分学生作对了,一部分学生做错了。教师根据三类学生板演的情况,引导学生评讲讨论。在评讲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已在尝试讲算理了。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以及分析推理能力。学生尝试算、尝试讲以后,迫切需要知道自己算得对不对,讲得对不对。这时听教师讲解又成为他们的迫切要求。火候已到,就转入第五步。

第五步:教师讲解。学生会做题目,并不等于掌握了知识,还必须懂得算理,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因此在学生尝试练习后,教师要进行系统讲解。这里教师的讲解同过去的方法不同,不要什么都从头讲起。现在学生已经通过自学课本,亲自尝试做了练习题。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和教材关键的地方重点进行讲解。教师的讲解,可以确保学生系统掌握知识。

四.试探练习(第二次尝试练习,6分钟左右)

一般采用几个学生板演,全班学生同时练的方式进行,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特别要了解差生的情况。这一步是一次集中反馈,通过板演评讲,教师可以重点补充讲解,解决中差生学习新知识存在的问题。这一步可以说“进行新课”的延续,又为下一步学生课堂独立作业扫除障碍。

五.课堂作业(10分钟左右)

为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新知识,提高练习效率,应该使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安静地在课堂里完成作业,这是一堂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布置作业不要一刀切,要面向中差生,可为优秀生另外准备“超产题”。学生练习时,教师要注意巡回辅导,特别对差生,要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这“课内补课”的效果特好。

六.课堂小结(2分钟左右)

学生做完课堂作业并不是课的结束,因为学生通过亲自练习,发现了困难,需要得到解决。同时还有一个迫切的心情,自己做的作业,到底哪几题对了,哪几题错了。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把这堂课所学的知识,教师再重点归纳小结。由于学生经过了十分钟左右时间集中练习,再听教师归纳小结,体会就更深了,这能起到画龙点睛。所以,应该安排这一步,做好一堂课的结束工作,这样一堂课的安排就善始善终了。

尝试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它用尝试题引路,引导学生自学课本,这样就能充分安挥教科书的作用;尝试练习后,引导学生讨论,发挥学生之间相互作用;最后教师讲解,保证使学生获得完整的系统的知识,这又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样把这四方面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保证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第四篇:尝试教学法教学反思

尝试教学法教学反思

中心完小:普忠美

通过看到一些资料发现,“尝试教学法”对于数学教学很有效果。每当我们在提倡“以学生为主”,教学中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时,会发现只是为了体现而体现,对我们的教学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尝试教学理论”的提出,是对我们教学的一个革新,可以说是对我们平时上课一个固定模式的改革。这些资料同时都在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体现了,老师的引导作用真正的在意义上得到了实行,在课堂上就能实行“互帮互助”。当然这需要一段磨合期。

“尝试教学”的运用,同时也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课堂不再是老师一个命令,学生一个动作,甚至有时候,学生可以当老师,至少开小差的人会少了。兴趣是学生学习一切知识的动力,一旦有了兴趣,那么学习起来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不会出现有学生偏科,有学生一听数学课就哈欠连天。

“尝试教学”首先就让学生自己去有目的的自学,通过自学发现疑问和发现一些新知识,创造一些更有意思更有价值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实现自我,“炫耀自我”,有时候也许还可以发现这些知识在我们身边也有,甚至能体会到当时数学家们发现这些知识的心情。所以说“尝试教学”可以先带动一部分学生学习

数学的热情,然后再影响另一部分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良好开端。

当然,“尝试教学”也让我思考到:我们低年级学生能做到吗?什么样的课型更适合用这种教学方法?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尝试教学”中老师的提问怎样才能做到更精细,更到位,更明确?等等,这些都需要去思考。

2010年6月23日

第五篇: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尝试的体会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尝试的困惑

摘要: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为适应新的课改要求,今年我在校上进行了分层教学的尝试,有几多喜悦也有几多困惑。虽然从理论上,从思想上我们都有了准备,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有许多 想不到的收获,也发现了一些不可预料的缺陷。下面我就在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实施过程的几点体会和大家分享一下。

关键词:小学 分层教学 尝试 体会

一、分层教学的教学案设计不能全面兼顾。

一个教学班级虽然只有40几个人,而且学生个性特征不同,但是要真正做因材施教那又是怎样谈何容易。教案的设计要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基础;又要在设计问题和操作上要想到有哪个层次的同学能够回答。在一些很基础的问题,和步骤对一些优生很容易,他们也有回答和行动的积极性表现的欲望。所以不好硬行规定这个问题谁能回答,谁不能回答。教案的设计只能想到全面地哪些问题是哪一个层次和学生能够回答,但在实际教学中,而是优生很快地把简单的问题回答出来,而对于基础差的同学还没来及思考,或者是刚好思考到了一半,进入关键攻坚时间,优生一下就把结果公布出来了。对于基础差的学生的积极性有一定的打击。但又能打击优生学生的积极性。

二、分层作业的设计和批改也存在一些难点。

我们的传统的传统作业,难度一致,对于全面的同学。虽然我们的教学要面对全面的同学,可是每个同学的差异不同。作业太难很容易对一些基础差的同学,造成一些心理的压力。他们很容易就有畏难的情绪,也就有抄他人作业的想法。遇到难题他们就原来会做容易的题目也失去信心。所以对每组的同学布置不同的作业,却又要激发每一个同学的学习激情和信心。如C组的同学总是做一些基础题目,他们的心里很容易形成一个种自己就是差生的心理定势。

三、分层测试对学生有一定激发作用。

通过分层的实际教学,在分层教学中的分层测试是效果最好的。我们根据地学生原有的数学能力让学生定下学习目标。然后才根据学生自己定下目标也不明显给学生分组。然后在测试中学生达到了自己的目标,就让学生有不同的更改的方式。学生有很大的积极性,也感觉到很公平。虽然有同学达不到目标他们也心甘情愿 接受更改的要求。我们还对学生有一定奖励,一些学生达到目标,而且超过目标很我们还进行精神和物质上的鼓励。所以学生的积极性比较高,我们通过实际教学,感到是分层测试在教学过程效果最好。

四、在小学数学分层如何应用现代教学手段有待提高。

其实分层教学要是能结合现代的教学手段,那可更好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在平常教学中对一些思路较灵活的同学,多加指点,多表扬,还让他们到图书馆去借阅一些有趣的图书。比我班的肖宏林同学,在平常学习中很肯动脑筋,我多次表扬他。他就多次到图书室借书看。还有尹明政同学他数学成绩好,还很喜欢画画,他爸爸是泥工。他家自己建新房,他就自己设计了自己的卧室,把美术和数学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了。他对学习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将来很有可发展为建设计师,现代的孩子思维活跃,反应很快,精力充沛要充分根据他们特点发展他们的特长,把他培养成有个性,特长有才。教育是长期的工程,要我们老师付出长期而艰辛的劳动,根据有效的方法,才能做成绩的事。这是我在平常教学中点滴回忆,请大家批评指正。

下载浅谈小学数学目标尝试教学反思(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小学数学目标尝试教学反思(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教学时,总体感觉很顺畅,学生思维活跃 1、本课从实际生活情景引入,让学生产生疑问,从而引出百分数。 本课开始,设计了一个网上竞答:李斯同学答25题,对22题;张良同学答20题,......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从05年阜宁师范毕业到现在一直在芦蒲镇童营小学任教数学,在这11年里每天都在备课、教学,每天都遇到不同的问题,我对这些问题应该怎样去处理,这是我值得思考而......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进行,我切实体会到新课改给我和我的学生带来的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20篇小学数学教学反思(一:小学数学生活化是以课堂教学生活化为基础的。新课标喜爱倡导小学数学的生活化,针对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学资料与实际生活严重脱节的现象......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1 一、创设故事情境,鼓励大胆猜测。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猜想是一个多向思维的心理过程,是培养创新萌芽的好办法。由此,在课伊始,利......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1 百分数应用一的主要内容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这一课的难点问题是帮助学生理解“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我所教的小学五年级数学,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教育观念,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在继续推进主管教育部门“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把新......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一理念要求我们教师的角色必须转变。我想教师的作用......